命题特点范文

2024-06-24

命题特点范文(精选12篇)

命题特点 第1篇

笔者研究了一些高考题目, 阅览了大量的优秀作文, 我们发现, 命题形式虽然在改变, 但其命题的基本原则和特点是不变的。现作简要分析。

一、关注时代, 与时俱进

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无论是“文革”前还是“文革”后, 无论是命题作文, 还是话题作文, 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命题总是社会热点, 引导考生关注时代发展。出题者要把握时代的脉搏, 让自己的心合着时代的节奏一起跳动, 真正用心去感悟时代, 为时代而唱。

正因为一些高考题目与时代密切相关, 所以一些考生在写作时能以新闻时事作材料。世界发展风云变幻, 生活中每天都有大量的新闻时事涌现。比如战争、地震等等。以这些时事为材料, 可以营造出强烈的时代气息, 使文章富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点。

二、蕴含哲理, 体现思辨

哲理是思想的火花, 理念的凝聚, 睿智的结晶。它纵贯古今, 横亘中外, 包容大千世界, 穿透人生社会, 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 闪现在思维领域万千景观。哲理蕴涵类话题作文有利于考查广大考生的思维品质与写作能力 (包括审题能力) , 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大热点。

比如2004年江苏提供“山给人以沉稳, 水给人以灵动”两句富有哲理的话, 给所有考生以思考的起点与思考的方向, 也给考生以思考的自由空间。

还有体现哲理性的题目如:2005年全国卷《出乎意料和寓情理之中》;2006年重庆《走与停》;2007年四川《一步与一生》;2007年浙江《行走在消逝中》。

高考命题中常见的哲学观点有:一分为二的观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涉及的哲学观点是新陈代谢;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高考命题蕴含哲理, 体现思辨应该是一个良好的趋势。

三、注重品质, 凸显人文

可能给人们印象最深的是2001年的《诚信》。高考作文注重人文性是必然趋势。叙述亲情、描绘美景、评论现实、反省思想、注重修养是中学生重要的生活内容。检测中学生的思想、感情、道德是很有必要的。这类题目如1998年高考作文题目:《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2002年《心灵的选择》;2006年北京卷《包容》;2006年广东为:《雕刻心中的天使》;2006年浙江高考作文题为《生有所息生无所息》;2007年全国卷Ⅱ作文题目:关于“帮助”2007年宁夏省高考作文题为:材料作文, 机遇与坚持不懈的精神。2009年宁夏、海南卷高考作文:《诚实善良》。

这些考题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所应体现的人格人品、道德情操、道义责任, 充分显示了人性的美。看来关注人类自身, 弘扬以人为本的精神将是高考命题必然关注的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 用高尚的思想约束自我,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自我, 立足“做人”这一根本。

四、发掘体验, 感悟人生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作为命题者, 必然会考虑生活这个因素。所以发掘情感体验, 让考生写出对人生的感悟应该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思路。

此类题目如:2008年 (下转第61页) (上接第60页) 江苏卷的《好奇心》、上海卷的《他们》、湖北卷《举手投足之间》、安徽卷的《带着感动出发》、天津卷《人之常情》、重庆卷的《在自然中生活》。这些考题, 充分响应了“观察·体验·感悟”的新课标精神, 或要求考生写“感悟”“感想”与“感受”, 或要求考生谈“看法”与“认识”, 考生就可以从生活中挖掘素材来写出真感情, 真体验。

五、蕴含诗意, 富有美感

研读近年的高考题目, 我们发现, 一些富有诗意的题目正在涌现。例如:2006年上海高考作文题为《我想握住你的手》;2007年高考浙江作文题为《行走在消逝中》。2007湖南《诗意的生活》;2007年山东高考作文题为《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安徽2007年高考作文题为《提篮春光看妈妈》, 2009年浙江卷高考作文《绿叶对根的情意》;2009年北京卷高考作文《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这些题目都洋溢着浓浓的诗意。相对于传统的命题, 这类命题有一定的开放性与自由度, 为考生提供想象空间, 有利于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让考生显示自己的才情, 展示自己的文学功底。

考研英语作文命题特点 第2篇

另外,虽然小作文与前几年大纲相比没有较大变化,但是同学们应注意,除了要准备我们一直重点强调的书信类应用文外,类似通知这种告示类的应用文及摘要也是我们备考的重点之一,全面备考,从容应对。为了避免考生猜题、押题,作文命题会呈多种形式。命题形式的多样性对语言基本功好的考生很有好处。一般来说,语言基本功扎实、考前又做了充分准备的考生无论命题呈何种形式都能应付自如。

一、作文命题的特点

1.作文选材均为热门话题并贴近生活。

2.文体多为说明文与议论文。

3.出题形式趋于多样化。

4.作文题目易于理解,作文考题无论以图表、画面还是文字的形式出现都会易于理解。标题中不会出现生词或不易理解的词组,考生不会因看不懂题目而影响正常发挥。这有益于考查考生的真实水平,确保试卷的有效性。

5.作文题目忌偏怪。作文要求写的内容和知识范围是考生熟悉的、常见的和可为广大考生接受的,题目和内容不会偏或怪,因此考生不必猜题、押题。

二、解题方法和历年相似

1.提高笔头表达能力是关键。

2.考前有针对性的背诵范文。

三、在完形填空题中重点考查考生在上下文中认词和辨词的能力

由此可见,考生应意识到,只有经常对词汇进行同义、反义、近义、同形、同音等多种比较,才能有把握地选择正确的意义和搭配。

四、逻辑衔接题比重加大

从近几年的考题来看,逻辑衔接题的比重加大,这就对考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注意句际间的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上就是小编给大家提供的高分技巧,技巧就是牢固的知识点和强悍的答题思路,预祝所有考生考研有个好成绩。

1.关于考研英语命题的总体特点

2.考研英语作文命题规律

3.考研英语命题规律大总结

4.2018考研英语命题规律

5.考研英语命题规律

6.考研英语命题规律

7.2017考研英语一大作文命题方向

8.考研英语作文的命题规则

9.考研英语试题的特点

算法初步命题特点探究 第3篇

此类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三种基本算法结构的理解程度,能正确读懂框图、输出结果或补充框图缺失的语句等.

例1 如图所示程序框图,如果输入三个数[a,b,c,]要求输出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那么在空白的判断框中,应该填入下面四个选项中的( )

[开始] [输入[a,b,c]] [是][否] [否][是][结束][输出[x]]

A. [c>x]? B. [x>c]?

C. [c>b]? D. [b>c]?

解析 根据题意知变量[x]表示三个数中的最大值第一个判断框将[a]与[b]中的较大值赋值给[x],则第二个判断框应判[x]与[c]的大小,并将较大者赋值给[x].

答案 A

点拨 本题考查条件结构,解题时要准确把握变量的含义,明确条件结构流向的判定条件,作出正确选择;同时要求理解赋值语句的新值置换前值的特点.

例2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t=0.01,]则输出[n=]( )

[开始] [输入[t]] [输出[n]] [结束] [是][否]

A. 5

答案 C

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循环结构,解题时可以根据框图的顺序将各个变量依次列出(变量变化的顺序十分关键,不能颠倒),利用表格形式追踪每一次循环,并准确判定循环退出的条件.

考查算法的基本功能

此类试题考查同学们应用算法以及算法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有实用价值,又突出算法的筛选、迭代、求和、排序等功能的工具性与有效性.

例3 如果执行如图所示程序框图,输入正整数[N(N≥2)]和实数,[a1,a2,…,aN]输出[A,B,]则( )

[开始] [输入[N,a1,a2,…,an]] [是][是][否][否][否] [结束][输出[A,B]]

A. [A+B]为[a1,a2,…,aN]的和

B. [A+B2]为[a1,a2,…,aN]的算术平均数

C. [A]和[B]分别是[a1,a2,…,aN]中的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

D. [A]和[B]分别是[a1,a2,…,aN]中的最小的数和最大的数

解析 由当[x>A]时,[A=x]知,[A]应为较大值;由[x

答案 C

点拨 本题是实现筛选功能的程序框图,这种算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适用性,突出条件结构的选择功能和循环结构的重复处理功能.

例4 执行如图所示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N=10,]那么输出的[S=]( )

[开始] [输入[N]] [结束][输出[S]] [否]

A. [1+12+13+…+110]

B. [1+12!+13!+…+110!]

C. [1+12+13+…+111]

D. [1+12!+13!+…+111!]

解析 依次列举如下:

[T1=1,S1=1,k1=2;]

[T2=11×2,S2=1+12!,k2=3;]

[T3=11×2×3,S3=1+12!+13!,k3=4;]

[…]

[T9=19!,][S9=1+12!+…+19!,k9=10;]

[T10=110!,S10=1+12!+…+110!,k10=11>10.]

结束循环.

答案 B

点拨 本题实现的算法功能是迭代求和,解题时要求在读懂逻辑结构的基础上通过逐步迭代归纳出一般规律,严格把控循环迭代的次数是关键.

考查算法与其他知识的交汇

此类试题“借算法之形”对其他数学知识点进行考查,通常与函数、数列的知识结合,考查同学们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例5 执行如图所示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t∈[-1,3],]则输出的[S]属于( )

[开始] [输入[t]] [结束][输出[S]][是][否]

A. [-3,4] B. [-5,2]

C. [-4,3] D. [-2,5]

解析 由框图得分段函数,[3t, t<1,4t-t2, t≥1,]

当[-1≤t<1]时,[S=3t∈[-3,3]].

当[1≤t≤3]时,[S=-(t-2)2+4∈[3,4],]

因此值域为[[-3,4].]

答案 A

点拨 本题是程序框图与函数结合的考题,解题要求准确转化框图为分段函数值域问题.

例6 如果执行如图所示框图,输入[N=5,]则输出的数等于( )

[结束] [输出[S]] [否] [开始] [输入[N]] [是]

A. [54] B. [45] C. [65] D. [56]

解析 记第[i]次循环的[S]值为[Si,]依次列举[S1=][0+12,S2=11×2+12×3,S3=11×2+12×3+13×4+14×5,…]

[S5=11×2+12×3+13×4+14×5+15×6=1-12+12-13+…][+15-16=56.]

答案 D

点拨 本题是程序框图与数列结合的考题,要求读懂框图并且掌握裂项相消求和的方法. 如果把“[N=5]”改为“[N=2015]”结果又如何呢?

考查经典算法案例

例7 如下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 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b]分别为14,18,则输出的[a]为( )

[是][开始] [输入[a,b]] [输出[a]] [结束] [是][否][否]

A. 0 B. 2 C. 4 D. 14

解析 将变量[a,b]在各次循环中的值列表知,当[a=b]时终止循环.

答案 B

点拨 本题考查更相减损术,解题的关键是要理解条件选择结构的流出方向及循环终止的条件. 教材涉及的其他典型算法案例也值得关注.

中考时政的命题特点 第4篇

一、近几年中考时事政治的命题特点

1.从内容上看,中考时事政治的内容以国内一年来发生的重大时事为主,考查内容集中体现在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方针和政策、重要事件和重大活动等。发生在当地的有影响的事件和活动往往是该地区中考命题的关注点,国际重大时事在部分地区的试题中有所反映。

2.从题型上看,主要以客观性试题考查,以选择和简单问答为辅。主观性试题一般以时事为材料,同时也与教材知识相结合来考查,形式上多以分析和活动探究的方式来设置。

3.从分值上看,直接考查的分值一般占试卷分数的十分之一,间接涉及的延伸性分值约占总分的四分之一,而且还有继续增加比例的趋势。

二、中考时事政治复习对策

近几年中考时事政治从内容上看具有鲜明特点的是“两多”,即热点多、考查角度多。针对中考命题趋势和时事政治的特点,可以采取相应的复习对策。

1.把握难度。

从难度系数角度看,一般都分布在基础性试题之中,难度系数不大。因此,对于时事政治的内容要以基本了解为主,回避理论探讨和深层次的理解和探究。

2.把握“范围”。

这里所说的范围,主要指可以密切联系教材的时事政治有哪些。除了个别重大时事,即使和教材关系不大也要重点复习外,与教材联系不紧密的或只是勉强联系的,在复习的过程中可粗略了解。

3.把握联系。

具体时事政治中只单一联系教材某一知识和观点的内容很少,复习中尽量从多角度地挖掘可以联系教材的地方。从中考命题趋势看,时事政治往往都有从综合角度考查的习题,尽管难度不大,但把握不好和教材的联系也容易出错。以2008年初的特大冰雪灾害为例,结合不同的事件,可以联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责任、民族精神、传统美德等多个教材中的核心知识点。

4.把握重点。

任何地区的中考思想品德命题都不会出现偏难现象,把握时事政治重点,是提高复习效率的有效捷径。首先,从当地的中考范畴中筛选重点。不可能所有范围内的内容都出现在试题中,命题人也不会回避热点而出冷门。其次,从与教材联系角度确定重点,与教材联系广泛的时事政治常常受到命题人的青睐。最后,从题型特点确定重点。不同的时事政治内容适合用不同的题型来考查。

考研政治命题题型及其特点 第5篇

考研政治共三种题型:一是选择题Ⅰ,即单项选择题(约16分);二是选择题Ⅱ,即多项选择题(约34分);三是分析题 (约50分)。其中,选择题Ⅰ和选择题Ⅱ属于客观性试题。分析题属于主观性试题。以下就这两种题型命题特点具体分析:

选择题Ⅰ(单项选择题)――要求:准确性

该题型共16题,每题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分数是每小题1分,共16分。选择题Ⅰ的优点是分值小,评分客观;保证它在试卷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有利于确保知识考查的覆盖面,减少试卷的评分误差。主要考察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事件的掌握。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由概念题演变来的。从考生的答题情况来看,这一题型历年来得分率都比较高,试题的区分度也差一些。

选择题Ⅱ(多项选择题)――要求:准确性+全面性

该题型共17题,每题在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符合题目要求。分数是每小题2分,共34分。主要考察考生对基本概念或原理的.记忆和对有关观点、原理的掌握和理解。有时也可用来考查对某些观点的鉴别或比较,但要求层次不高。题目考察的角度和形式比较灵活,时常在给出不同于教材的表述、情境或言论等情况下,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由于该题型对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要求较高,所以其难度要比选择题Ⅰ大得多,得分率一直较低,但考生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往往能在这一题型上真实地体现出来。

分析题――要求:准确性+全面性+条理性

该题型共5题,分数是每题10分,共50分。从出题的学科范围看,这五道题依次是围绕哲学、政经、毛概、邓三和当代来出题的。主要是考察考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联系具体情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题型的分值较大,可实现对考生多层次能力的考察;但缺点是知识覆盖面窄,考察知识点比较集中,且有较大的评分误差。分析题今后将逐步加大材料在题目中的应用,主旨在于要求考生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又要有根据具体题目情景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该题型选取的材料既可以是围绕某一主题设置的一组材料,也可以是蕴涵深刻含义的某一句、某一段话。针对设置一组材料的题目,考生需要读懂材料回答问题;而对于一段或一句材料的题目,则需要考生以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底蕴,结合材料作适当引

寻找命题特点 把握解题思路 第6篇

下面即以2012年和2013年的湖北省高考语文卷为例。2012年第6题要求学生甄别文本前三段内容表述,2013年则考察学生对“乡土性”这个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应该说这些问题的解答,只需要考生读懂原文的字面意思即可。相对于第6题来说,第7题选项的相关信息在文本中的分布跨度要大一些,解题难度和第6题相比有所增强。而第8题就不同了,譬如2012年,是围绕“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这个话题命题,从根源、特征等角度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观点态度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命题具有相当的深度和探究色彩。又如2013年,所给选项围绕“乡土本色”这个话题展开,从现象、特征、根源等角度考查,命题同样具有深度和探究色彩。

由此看来,湖北高考语文卷第8题,是非常注重文本观点态度的,题目设置常常围绕这个展开,命题具有深度和探究色彩。这一特点,就要求我们在高考备考中要找到相应的应对策略。应该如何去解答本题呢?“三找”可也。

既然第8题是考查观点态度的,那么在备考过程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反其道而行之。即在阅读文本的时候,凡是与第8题中的这个观点态度有关的论述,我们都把它找出来,作出特别的标记,从而达到全面把握信息进而准确深入地理解文本观点态度的目的。这就是“三找”中的“找信息”。当然,从有的放矢的角度讲,完成这一步的先决条件是迅速浏览文本后面的第8题题干和选项,找准目标(这个能力得靠我们平时的大量训练。虽然我们不赞成“题海战术”,但适当的做一点训练还是有必要的),这就是“三找”中的“找目标”。

找准了“目标”,找全了“信息”,接下来就是 “找问题”了,即将题目所给选项与我们在文本中找出的“信息”作比对,弄清选项的问题所在。关于这个内容,时下有很多文章都有涉及,“问题”类型很多,什么“无中生有”啊,“张冠李戴”啊,“混淆概念”啊,“相对与绝对”啊,等等,这里恕不赘述,我们这里只谈“如何找”,还是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如何“找问题”吧。

以2012年湖北高考卷第8题为例。选项A从“中国艺术这样的理想,也反映在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里”和“中国艺术的理想,不是没有它的哲学背景的”可知正确。选项B从“言透露道,是靠言的暗示,不是靠言的固定的外延和内涵”可知正确。选项D从“你可以把你从《老子》中发现的思想全部收集起来,写成一部新书。不管写得多么好,它也不过是一部新书。”可知正确。答案显而易见。那么选项C错在哪儿呢?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强调暗示但并不意味着对语言作用的排斥,原文无此表述,当属“无中生有”,而且由后文“它可以与《老子》原书对照着读,也可以对人们理解原书大有帮助,但是它永远不能取代原书”也可推知C项错了。

再以2013年湖北高考卷第8题为例。选项B说法不正确,从“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中可以看出,乡土社会没有“根本原则”,也不讲究“普遍联系”。而ABC三项均可在原文中找到依据。答案当然是一目了然的。

正如《只有理解是不够的》(见《高中生学习》2013年第2期)所说的那样,“只有理解终不够,正确作答须动手”。是的,要想真正笑傲高考考场,把握解题技巧非常重要,搞好试题训练当然最好。

南人与北人

我国自古以来素称“地大物博”,现在看来,说自己“物博”实属“穷人夸富”,说中国“地大”倒是名副其实。所谓“地大”并不仅仅具有地理学的意义,还隐含着东西南北不同的民俗与民情、不同的心理与性格——如北方人的粗犷,南方人的文雅;北方人的豪爽,南方人的细腻;关东大汉自不同于绍兴师斧,塞北姑娘也有别于江南妹子。文学风格上的差异也非常明显,中古时期北朝民歌质朴雄豪,南朝民歌轻盈婉转:“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南朝民歌哪来如此恢弘大气?“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北朝民歌又何曾有这般温婉清丽?

那么,在学问上南北有什么区别呢?往大处说,容易流于空泛而不着边际;往小处说,又可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要准确地说出南北学问的差异还真非易事,要说得形象更是“难于上青天”,要做到既能准确概括又能形象生动,那不是“神仙” 就是“上帝”了。

东汉以后文人就喜欢神侃南人与北人的异同,就个人狭窄的阅读范围所及,最为正统权威的评论要数《隋书·文学传序》:“彼此好尚,互有异同: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最为生动有趣的要数《世说新语·文学》中的这一条:“褚季野语孙安国云:‘北人学问,渊综广博。’孙答曰:‘南人学问,清通简要。’支道林闻之曰:‘圣贤固所忘言。自中人以还,北人看书,如显处视月;南人学问,如牖中窥日。’”

在后面这则生动有趣的清谈中,褚、孙二人是东晋名士,支道林则属东晋高僧。褚季野深得谢安器重,谢常称“褚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褚所说的“北人学问,渊综广博”,以四个字高度概括北人学问的特点,其人其言都有“简贵之风”。孙氏随口应答的“南人学问,清通简要”,对南人学问特点的归纳也同样准确凝炼。

不过,褚、孙二人的评论虽说简练但稍嫌笼统,准确却失之抽象,只有支道林的评论才让人拍案叫绝:“北人看书,如显处视月;南人学问,如牖中窥月。”这位高僧用最常见的生活现象,把南北学人高深枯燥而又难以捉摸的学问特点,说得一清二楚而又趣味横生。“显处视月”形容北人学问博而不精,其优点是眼界开阔,其不足是所见模糊;“牖中窥日”是指南人学问精而不博,见深识远是其所长,视野太窄是其所短——北人学问广博,南人学问精深。

难怪人称支道林吐辞“才藻新奇,花烂映发”了,果然名不虚传!把那么复杂的问题讲得那么明白,把那么抽象的问题说得那么有趣,支道林真是“神”了!自看过高僧这寥寥十六字的评论后,我从此就不敢胡诌南人与北人的异同,“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我虽无才,但还识趣。

(节选自《名作欣赏》2013年第2期)

1.下列对“南人”和“北人”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性格方面,“北人”显得粗犷、豪爽,“南人”则文雅、细腻。

B.在创作风格上,“北人”质朴雄豪,“南人”则轻盈婉转。

C.在做学问上,“北人”“渊综广博”,“南人”则“清通简要”。

D.支道林认为,“北人”学问眼界开阔,但所见模糊;“南人”则见深识远,但视野太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风格上恢弘大气。

B.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在风格上温婉清丽。

C.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表现作者对支道林的钦佩。

D. 褚季野、孙安国、支道林对南人北人异同的评论都简约清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隋书·文学传序》对南人北人异同的评论最为正统权威。

B.褚季野、孙安国对南人北人异同的评论稍嫌笼统抽象。

C.到目前为止,对南北学问的差异的评论,支道林是最准确的。

D.支道林的评论运用了修辞的技巧,彰显了语言含蓄隽永的魅力。

1. B 2. D 3. C

地理学科的“综合题”命题特点 第7篇

1.地理要素彼此之间相互关系的考查。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在于某一要素力求与整体的环境相一致, 在景观上植被最能反映这一特点。某一植被分布在某一地区, 可以认为该植被是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一种适应, 所以可以从分析某一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去推测该种植被的生长习性;反之也可以从植被的生长习性去推测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2.从现在地理环境去推断古代地理环境的考查。通过分析某一地区现行存在的地理事物去推断古地理环境, 这类试题在命题中也经常出现。地理环境的存在, 时间上是具有连续性的, 我们现在看到的地理环境跟古地理环境的演变有着密切的联系。3.某一地理要素变化对其他要素影响过程的考查。从某一要素的变化去推测其他要素的相关变化也是试题命制的一个着手点。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及信风带控制的大陆中 心和大陆西岸, 由于常年受到副高下沉气流及来自内陆的信风控制, 因此, 气候极其干燥。由于水分不足, 地表径流少或全无, 物理风化强烈, 风成作用盛行, 形成大片沙漠、砾漠, 植被稀疏, 动物则因食物不足而相当稀少。以上各要素之间是一环扣一环, 一个要素影响另外的要素。

透视非金属元素命题特点 第8篇

一、考试中的氯元素

各级考试对氯元素的考查, 主要集中在氯气的毒性和氧化性上, 多以选择题出现, 也经常出现在推断题和实验题中。

例1.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地发生严重氯泄漏, 附近的人应该迅速撤离现场并尽可能的登上高处

B.氯气能使品红试液退色, 故将氯气通入盛有干燥红色布条的集气瓶时, 布条退色

C.已知氯气具有强氧化性, 故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时, 氯气仅显示氧化性

D.将燃着的过量铁丝插入氯气中, 铁丝继续燃烧并生成FeCl2

分析: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 密度大于空气, 因此氯气泄漏时, 要尽可能登上高处, 并尽快离开事故现场;氯气表现漂白性是因为氯气溶于水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 干燥的氯气不显示漂白性;氯气本身显示较强的氧化性, 能将铁丝氧化为FeCl3, 而不是FeCl2, 可氯气通入NaOH溶液时, 发生undefined, 氯气既显示氧化性, 又显示还原性, 而不是单纯的氧化性。

答案:A

易错点点评:在解题过程中, 很多同学会因为基础掌握不扎实, 认为干燥的氯气也能使红色布条退色, 而导致错选B, 也有些同学因审题不细, 没有注意到无论铁丝是否过量, 都不可能产生FeCl2, 而错选D。

二、从碳的化合物切题考查碳元素

各级考试对碳元素的考查, 重点是CO的还原性、CO2的性质和鉴定、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转化, 这类题目多出现在选择题和实验题中。

例2.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为碳酸钠, 现加热5.00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 混合物质量减少了0.31g, 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得到的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怎样用实验来证明所得的气体为CO2。

分析:题目从碳酸氢钠的受热分解、CO2的检验切题, 考查了计算题差量法和气体的检验方法。命题的目的是要求通过一道题的解析, 掌握一类解析方法。从题意可知, 质量的变化来自碳酸氢钠的分解, 故可设NaHCO3的质量为x, 生成CO2的体积为V。则

undefined2↑ △m

168g 22.4L 168-106=62g

x V 0.31g

解得x=0.84g, 则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5.00g-0.84g=4.16g, V=0.112L。若想验证CO2的存在, 必须排除SO2的干扰, 故不可直接使用澄清石灰水。

答案:4.16g 0.112L 先将气体通入品红试液, 品红不退色证明不存在SO2, 然后通入澄清石灰水, 产生白色沉淀, 得出原气体为CO2

易错点分析:本题最后一空容易出错, 出错的原因是忽视了S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与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的现象完全一致, 而容易错答为通入澄清石灰水。

三、命题中氮元素主要的切入点

各级考试命题, 对氮元素的考查比较繁杂, 切入点分散, 但不外乎NOx与HNO3的转化、HNO3的强氧化性、铵盐的性质和氨气的制备几个大的考点, 我们在学习中一定要注意NOx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危害及HNO3的强氧化性。

例3.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能与金属铜发生反应:undefined2↑+2H2O, 现有64g金属铜, 将其投入浓硝酸中, 充分反应后, 剩余铜25.6g, 同时得到标况下的气体11.2L, 问: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多少?反应过程中共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现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盐酸, 一段时间后, 剩余铜粉的质量 (填写“大于”“小于”“等于”) 25.6g。

分析:题目从铜与浓硝酸的反应切题, 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守恒思维、物质的量的计算、HNO3的强氧化性进行了考查。铜粉投入浓硝酸中, 反应的铜粉一定变为Cu (NO3) 2, 但是硝酸生成的气体可能全是NO2也可能是NO和NO2的混合物, 无论生成物是什么, 根据氮原子守恒, 两个硝酸生成一个Cu (NO3) 2, 一个硝酸生成一个气体, 因此参加反应的硝酸的量为2n (Cu) +n (气体) =1.7mol。反应过程中不管生成气体成份怎样, 一个Cu变为Cu2+, 失去两个电子, 参加反应的铜为38.4g, 即0.6mol。由电子守恒知, 共转移电子1.2mol, 加入盐酸后, 因溶液中存在NO3-, 相当于加了HNO3, 因此会有部分铜粉溶解, 造成铜粉质量小于25.6g。

答案:1.7mol 1.2mol 小于

易错点分析:在解答过程中, 容易忽视反应过程中硝酸浓度的变化, 导致错误的将气体看作为NO2, 而直接套用题目中给出的方程式, 也有些同学会在最后一空的回答中忽视NO3-在酸性条件下的强氧化性, 导致错答为等于。

四、考点中的浓硫酸和SO2

硫酸和盐酸、硝酸并称三大强酸。但各级命题对硫的考查, 并不表现在简单的硫酸的酸性上, 一般考查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二氧化硫的性质。

例4.某地有一大型硫酸厂, 其产生的的废气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即排放到空气中, 造成了酸雨。有一课外活动小组, 搜集了该地刚刚降落的雨水, 进行了精细的实验, 发现该雨水降落到地面后, 一段时间内酸性继续增强, 一段时间后酸性不再变化, 但足够长的时间后, 该雨水酸性再次增强。根据你已有知识, 分析原因。

分析:硫酸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SO2, 遇水变成H2SO3, 随雨水降落到地面, 但H2SO3是弱电解质, 不完全电离, 故酸性较弱;H2SO3露置在空气中易被氧化, 生成强电解质H2SO4, 造成一段时间内雨水酸性增强, 当H2SO3完全转化为H2SO4, 酸性不再变化。露置足够长的时间的情况下, 水分挥发, H2SO4难挥发, 所以浓度增大, 酸性再次增强。

答案:开始是H2SO3, 不完全电离, 酸性较弱, 被氧化后生成强电解质, 酸性增强;然后酸性持续一段时间不变, 随着水分的挥发, H2SO4增大, 再次出现酸性增强现象。

易错点分析:开始一段时间内酸性增强, 学生们都会想到是亚硫酸被氧化, 但对于足够长的时间后酸性的增强不能理解, 而造成空答。

剖析近几年高考命题特点 第9篇

一、“基础知识”经常考

高考临近阶段, 一些学生经常会自觉不自觉忽视基础知识的复习, 这样做高考时会吃亏的, 现在高考虽然说是选拔性考试, 但毕竟大学教育逐步普及, 命题难度在降低。因而要提醒学生们:基础知识一定要掌握好, 有了坚实的基础, 才谈得上能力的提高。这里所说的基础知识, 主要是指主干知识。请记住, 基础知识永远是最重要的!

二、“历史概念”把握好

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 也可称为专业术语, 是经过专家学者多年锤炼和研究的结果, 其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历史知识。对这些重要历史概念, 不仅要记忆准确, 更重要的是要深刻理解其内涵和外延, 这样才能从容应对高考。如轮番而治就是轮流成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意思;雅典民主是公民的民主, 不是全民民主等。

三、“文字材料”是亮点

新课标高考的一大特点是“一标多本”, 即一个“课程标准”, 有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多个版本教材。这就给高考命题带来一个现实的问题:要做到高考的公平、公正, 就要超越各个版本的具体表述, 超越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通过提供新材料、设置一个新的不同于课本表述的知识情境, 提供一个考查知识的新平台。新材料、新情境的设置, 不仅有利于高考命题, 更重要的是有效地考查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克服了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弊病, 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材料的经典性、时代性、趣味性, 让考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感悟历史, 融入历史, 在追根溯源中升华自己。考生要注意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并对这些知识进行整合分析回答。

四、“图片信息”需强化

图片是形象化的历史, 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内容, 其直观、简洁的特点, 很容易考查学生灵活掌握知识的能力, 所以这些年这样的试题大量出现。学生在遇到这样的题目时要注意仔细观察图片, 尤其是一些细节方面, 比如图片的时间、地点甚至图片下方的一些文字信息等。

五、“思想观念”要更新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 许多新的史学观念和思想在高考试题中频频出现。如2007年海南单科18题对国民党战场的正面评价;2009年广东理基64题对蒋介石的正面评价;2007年广东单科29题考查了现代化史观等。适当了解一些史学发展新动态是必要的, 有高校教师参加的高考试题命制, 其最新研究的成果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高考题中。

六、“分析比较”考能力

有比较才有鉴别。历史上的很多事件都有或多或少的相似性, 进行比较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历史问题的再认识。如2009年福建文综第38题, 对李贽和布鲁诺进行比较, 考查学生对当时两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的了解。两人有很多相同之处, 如挑战正统, 誓死捍卫自己的信念等。但两人思想对社会的影响却是相去甚远, 其原因在于两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巨大差异。李贽生活的明清时期, 中国专制制度加强, 资本主义萌芽受到严重阻碍, 儒家思想仍占统治地位, 这就决定了李贽思想不可能引起巨大的社会变革;布鲁诺生活的西欧, 资本主义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解放运动、科技不断发展, 所以其思想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回答比较类的问题, 关键是找准比较点。

七、“社会生活”是“新宠”

新课程标准、教材本身结构发生很大变化, 由以往的注重政治经济史转向多角度、多视角、多层面地展现历史的全貌, 有关社会生活、风俗民情、衣食住行等过去为人们所忽视的问题, “堂而皇之”地登上历史的“大雅之堂”。这种变化对高考的影响即刻就显示出来, 命题专家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这样的试题贴近学生实际, 所考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或多或少的感受, 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这种类型的题目, 依托教材又高于教材, 要注意材料信息和教材内容的有机关联。

八、“客观评价”是关键

同一个事件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出发, 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近代中国民众与西方教会和传教士的矛盾与斗争。近代某些西方传教士凭借不平等条约, 打着传教的名义, 成为西方国家侵华的急先锋, 他们和当地地痞流氓相勾结, 鱼肉百姓, 导致中国人民的反教会斗争, 出现了“教案”, 后来发展为义和团运动。但是, 我们也应看到, 西方传教士为了传教的方便, 在中国办学校、开医院, 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先进文明, 有助于近代西方文化的传播和中西文化交流。类似的试题考过不少, 以后还会涉及, 考生应注意。

九、“热点问题”抓得牢

热点问题紧追时代步伐, 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鲜明的现实感召力, 颇得命题专家之青睐。新课标高考紧扣热点问题。近年的高考试题, 命题的“高明之处”在于, 不是直接考查而是间接考查。由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影响, “国学热”逐步兴起, 这在高考中也得以体现, 如2009年山东、广东分别考查了《三字经》和“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这就为我们的复习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即密切联系热点问题, 多角度思考社会现实, 巧妙设计热点问题进行练习。

十、“研究探究”不放松

全球史观下高考命题特点及启示 第10篇

一、学术味浓, 引领前沿

近年来, 从全国卷命题到地方自主命题都很重视联系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和学术观点的新变化, 并以此为命题素材, 给学生提供问题探究的条件和空间, 以考查其历史思维能力和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这种试题具有学术研究的特点, 学术性较强。“学术性”指试题要富有学术底蕴, 其背后有深厚的研究功力和恢弘的学科视野作支撑, 体现学术前沿和历史学的特性与学术素养。这不仅反映了高考命题人对学术成果的关注, 也体现了把史学研究成果纳入中学历史教学与高考命题的新趋势, 体现当今新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要求。上海高考历史命题组组长、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宏图指出:“我们在命题当中就注意反映学术的前沿性, 并希望以此来引导中学的历史教学。希望以此来刺激、推动中学历史教师对史学前沿发展的关注, 并慢慢地转化到实际的教学当中……希望我们的命题, 能对中学历史教育对于学术前沿的关注有一个推动作用。”“能够把学术前沿的观点通过高考这个中介变成实践, 来影响中学的历史教学, 还是很有意义的。”[1]

就全球史观试题来说, 学术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术语的使用。如考查全球史观重要观点“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交往的发展历程是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时, 2009年上海卷使用“出现几何形国家边界”, 2009年全国卷Ⅰ使用“从分散走向整体”“洲际贸易”“三角贸易”, 2010年全国新课程卷40题使用“原工业化”, 2010年全国卷Ⅰ18题使用“家庭加工系统”“工业基于经济的多元结构”, 2010年山东卷使用“发现与相遇”“交流与发展”等, 2011年全国新课程卷41题使用“西方的崛起”“亚洲的引领者”“骑士制度”, 2011年海南卷12题使用“文明的中心”等等。二是学术研究成果的运用。持全球史观的名家不断努力, 他们陆续推出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巨作, 并且引领学术前沿, 如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杰里·本特利等的《新全球史》、菲利普·费尔南德兹的《世界:一部历史》等等。甚至刚出现的新成果, 就被引入试题, 如2011年新课程卷41题“西方崛起的问题”材料就是出自美国的杰克·戈德斯通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的《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 (1500—1850) 》。近五年来, 高考试题素材基本出自全球史观名著 (见下表) , 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高考命题人既是学术研究者又是教育测评专家, 他们在命题选材上引用学术前沿成果合情又合理。他们所命制的试题立意高远却脚踏实地, 新颖灵活却不“偏”“怪”“冷”, 在选择材料与观点上已经达到时代、教学、科研三者同步进行的水平, 历史学的活力得到充分展示。

通观五年来的高考试题发现, 命制这类“全球史观题”时, 教育测评专家努力从新的、更高的学术维度即“历史研究方法”来对历史知识加以提炼和梳理, 以“方法”带动“知识”, 以“方法”激活“知识”, 以“方法”诠释“知识”。这样, 在做题的过程中, 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历史研究中的一些新概念、新理念, 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思维品质和研究能力。诚然, 从本质上看, 高考欲考查的是考生继续深造的学术潜力, 但由于考生的生理、心理年龄特征和学习经历, 过于学术化的形式可能使试题丧失效度, 从而降低预测效度, 因此, 不需要过分的“学术化”, 只要“学术意识”“学术味”。高考试题的学术味应是“与高考的层次、性质和对象相适应的大众味”, 是“反映史学发展趋势和方向的清新味”[2]。

启示:高考命题人绝对不会让一份没有学术价值的材料或一个陈腐的观点走上自己的笔端, 可以肯定, 他们是时代科研的引领者。因此, 在高三复习备考中师生要恰当利用新成果, 纠正教材中过时或片面的观点;妥当采用新成果, 补充教材中没有的史学新观点;适当引用新成果, 引导学生从新的视角审视历史问题。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挥课程开发主体的作用, 努力改变历史教育与历史学术研究脱节的问题, 弥补教材变动周期长所带来的观点与理论滞后的不足。

二、高度开放, 立意高远

如果说新课程高考对材料处理和过程方法的重视, 反映课改对于国民素质实践能力的追求, 那么开放性问题的设计, 则反映课改对国民素质创新精神的追求。试题大量运用全球史观中的新材料, 创设新情境, 让考生从不同的层面、不同角度、不同思路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 从而得出截然不同却都是合理的答案, 这就是开放性试题。试题体现了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把具有发展能力价值的、富有发展潜力的、再生性强的能力、方法和知识作为考查的切入点, 从测量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着手, 突出考查考生对新材料的解读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以及对历史事物和概念的深层理解能力及历史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 全面评价学生的素质。试题设计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呈现条件与结论, 过程开放。试题设置一定的条件与结论, 要求考生感悟条件与结论中间的推理过程、探究过程, 探寻信息间的因果关系、内在逻辑关系。

如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41题“西方崛起的问题”, 试题提供两段材料, 材料中把一些条件 (即史实) 和结论 (即史论, 有些是通过归纳出来的) 展现出来, 要求学生探究他们之间的联系是否合理, 并做出科学、充分的补充论证。第一段材料史实:“西方的崛起始于古希腊和古罗马, 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 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 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 “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 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结论:欧洲的崛起是欧洲文明自身发展的结果, 其他地区的文明史是在欧洲文明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第二段史实:“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 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 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 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结论:欧洲的崛起是其他文明影响的结果。从考查方面来看, 要求考生“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 探讨条件 (即史实) 和结论 (即史论) 之间的联系是否妥当, 是否符合逻辑, 并依据所学知识, 运用全球史观理论, 做出合情合理的分析、论证、概括。

第二, 给定条件与背景, 结论开放。试题给出一定的条件, 让学生据此综合所学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 同时不确定问题结论, 只提供探究问题结论的思维层次与方向。如2010年高考山东卷27题以“1492年, 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 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为背景, 给定条件“运用四个词语:哥伦布、明清时期的中国、世界市场、历史相遇”, 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考生依据背景、条件, 运用全球史观和整体历史思维, 发挥、组织、归纳、调动自己现有的知识, 创造性地阐述“人物、事件、活动”等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本质, 形成一篇科学、合理、简洁、完整的短文, 这是典型的结论开放性问题。很明显, 如果没有宏观的视野, 没有扎实的基础, 没有缜密的逻辑, 要想写出满意、合理的答案是比较困难的。又如:2004年上海题以“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过程与欧洲的关系”为背景, 给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是欧洲创造了世界还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要求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并对此做出判断, 然后对相关观点进行论证、阐述。这两道题的要求与评价,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检验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在教学中的运用效果。

第三, 提供情境与素材, 全面开放。试题提供情境, 要求答题者自己选取角度 (即条件开放) , 并对某一视角进行演绎、综合、推理论证 (即过程开放) , 然后得出自己独特的合理的见解 (即结论开放) , 这是一种条件、过程、结论全面开放的试题形式, 实际上就是综合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开放度大, 难度高, 要求学生善于从自身认知结构中发散搜索, 针对自己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能力构成寻求适合自己的切入点, 突出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变单向思维、定向思维为多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如2007年上海卷历史34题给出这样的背景:美国既有“有形边疆”又有“无形边疆”, 那么美国的“边疆”到底在哪里?边疆如何扩展、影响如何?试题提供的范围广, 立意高, 考生既可以选取有形的自然边疆、空间的拓展等来阐述, 也可以选择无形的边疆“政治扩展”“经济扩展”等来阐述, 也可以围绕“有形”“无形”边疆的扩展来阐述, 论述的过程只要符合美国实际、题目要求, 史观运用得当, 史实正确, 结论合理, 就是一篇好论文。

启示:解答开放性试题所需的路径是科学探究思维能力, 而不是学科知识。因此,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要适时提出思维密度大的问题,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打破思维定式, 学会科学思考, 勇于理性批判, 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 同时还能正确地独立发表自己的见解, 真正做到知识、能力、素养的同步提高。

三、跨度较大, 综合性强

全球史观是从全球的视野和宏观历史学的角度去考察和研究世界史的一种方法。全球史观关注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动态过程, 突出长时段的发展趋势性及整体性, “强调从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以及个别人物的活动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中认识世界历史, 并强调对重大历史现象进行综合研究”。命题专家在这一宏观理论支持下, 试题关注“长时段发生的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 关注那些“跨文明、跨区域的具有世界性影响的运动”, 关注纵向、横向发展, 因而试题出现了时空的大跨越、设计的大综合。其综合性既表现在解题的探究方式上, 又表现在试题考查内容的综合上。从探究方式看, 有探究复合题, 包括考查学生的概括、叙述、分析、比较、论证、评价及学科渗透等探究技能;从考查内容看, 既可以有学科内的综合又可以有跨学科综合;既可以是能力的综合, 也可以是知识的综合。

如2010年山东卷27题的三则材料围绕哥伦布“发现美洲”展开, 从发现美洲、“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到“两个大陆相遇500年”等不同的提法和观点, 贯穿着一条主线———“交流、融合、开放、一体”。考查内容涉及古 (明清时期的中国) 、今 (对“发现美洲”的不同看法) 、中 (明清时期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影响) 、外 (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经过和影响) 贯通, 既考查史识 (政治、经济、文化) , 又考查史观 (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和近代化史观) , 综合性特别强, 学科特征明显。

又如2011年江苏卷选做C题, 关于非洲评价问题, 试题以“非洲与欧洲等关系”为背景, 通过文献学、考古学、心理学来分析, “非洲决不是一个因其居民的天生缺陷或低劣而一直处在人类发展进步法则之外的某种野蛮落后博物馆”。试题要求考生通过“具体地点”“距今年代”“实物证据”来论证“非洲是人类的起源地”, 分析“起源于非洲的人类与散布于世界各地的人类种群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联”———人类在进化过程中, 古人类从非洲向全球扩散。并由此得出反对“种族优越论, 欧洲中心论”错误史观, 形成正确的全球史观, 即“世界上的每个地区的各个民族和各个文明都处于平等的地位, 不允许将任何民族和任何文明的经历只当作边缘的、无意义的东西加以排斥”[3]。

启示:这种大跨度、宽视野、高概括的体系建构题不再视知识为确定的、独立于认知者的一个目标, 而是视其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因此, 要求学生有大历史观, 胸怀全局, 通览知识, 并站到一定的高度, 高屋建瓴, 这样才能“一览众山小”。复习时要多关注能够影响全局的历史大事, 注意历史内容的前后联系、古今联系、横向联系及与相关学科的联系, 并从中学会总结规律和特点, 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创新精神及解读史料的能力。

四、重视现实, 关注人类

全球史观不仅研究过去, 而且重视现实, 关注人类发展, 思考全球应对的各种问题, 诸如生态恶化、资源危机、贫富差距、恐怖主义、病毒传播等, 直接影响着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不可能只靠个别国家或组织, 而要靠各个国家之间相互的协调和合作, 靠人类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显然, 解决它的前提是要求人们具有全球意识和全球视野, 懂得人类共同利益之所在。命题专家基于这一思考, 设计的问题为具有全球性问题。如2011年北京卷40题以“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日益突出全球理念, 倡导全球合作”为背景, 以“全球合作解决环境问题”为切入点, 展开深层次的思考。2011年江苏卷历史19题直接以“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为背景, 以“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主义”为切入点, 引发关注与思考。2011年安徽卷21题以“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关注”为背景, 反思科技的“双刃剑”作用。上述中, 环境问题、恐怖主义、核泄漏事故等是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 包括政治上的合作、物质上的保障、科技上的支持、行动上的协调、意识上的强化等等。很明显, 试题突出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 引导考生在广阔的视野中更加深刻地了解时事, 进而增强历史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启示:关注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的现实热点问题;要关注影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现实热点问题, 特别是“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4]这类长效热点问题。同时对现实热点问题进行历史分析, 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理论或规律性知识。

全球史观下的试题给我们重要的思考:命题思路已经由过去的“题目在书外, 答案在书内”向“内容源于书本, 答案在于理解”转变, 从重视考查历史问题的结论向重视考查历史问题的认识过程转变, 由僵化的史观向多元史观的转变, 从考查历史教科书的知识向考查历史课程的知识转变。试题由此表现出来的“学术性”“开放性”“综合性”“现实性”, 应该引起广大师生的关注, 要求教师既有课程观、教学观的突破与转变, 又有学习观。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高考。

参考文献

[1]黄素娥.历史考试应回归学科特性——访上海高考历史命题组组长、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宏图[N].中国教师报, 2009-12-25.

[2]冯一下.试谈高考历史试题的学术味[J].中学历史教学, 2011 (4) .

[3]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2008中考应用题命题特点 第11篇

摘要:伴随着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及新课改的实施,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的数学应用问题已经走入各省(市)的中考试卷. 这一中考新题型在2008年的中考中蓬勃发展,它虽然取材于新闻媒介,课本例题、习题,但试题新颖活泼,贴近生活,富有时代气息,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题型之一.

关键词:中考;应用题;特点;探究

笔者通过对2008年部分中考数学应用问题的分析,发现其成为中考命题的一种新方向. 总结这类题型,有如下四个特点.

[⇩]颇富时代气息

例1(2008广西桂林)某单位要印刷一批北京奥运会宣传资料,在需要支付制版费600元和每份资料0.3元印刷费的前提下,甲、乙两个印刷厂分别提出了不同的优惠条件. 甲印刷厂提出:凡印刷数量超过2 000份的,超过部分的印刷费可按九折收费. 乙印刷厂提出:凡印刷数量超过3 000份的,超过部分的印刷费可按八折收费.

(1)如果该单位要印刷2 400份,那么甲印刷厂的费用是,乙印刷厂的费用是.

(2)根据印刷数量的大小,讨论该单位到哪家印刷厂印刷资料时费用较低.

解析(1)1 308元,1 320元.

(2)设该单位需要印刷资料x份.

当x≤2 000时,甲印刷厂的费用是(600+0.3x)元,乙印刷厂的费用是(600+0.3x)元,两厂的费用相同;

当2 000

乙印刷厂的费用是(600+0.3x)元,甲厂的费用较低;

当x>3 000时,甲印刷厂的费用是600+0.3×2 000+0.3(x-2 000)×90%=0.27x+660元,

乙印刷厂的费用是600+0.3(x-3 000)×80%=0.24x-120元,乙厂的费用较低.

点评本题将“国内发生的大事”与数学联系起来,彰显“奥运”精神. 考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时,既能关心国事,又能感受“奥运”精神,从而增强自信心、自豪感.

[⇩]颇富科学气息

例2(2008四川巴中)在常温下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食盐NaCl,则能表示盐水溶液的浓度y与加入的NaCl的量x之间的变化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y][O][x][y][O][x][y][O][x][y][O][x][AB][CD]

解析答案为D.

点评本试题体现学科的综合性. 试题背景渗透了化学知识,充分体现了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性,体现了知识的广延性,拓展了数学视野.

[⇩]颇富生活气息

例3(2008湖北孝感)某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对本公司职工实行内部医疗公积金制度. 公司规定:

①每位职工在年初需缴纳医疗公积金m元;

②对于职工个人当年治病花费的医疗费用,年底按表1的办法分段处理.

表1

[分段方式&处理方法&不超过150元(含150元)&全部由个人承担&超过150元,不超过10 000元

(不含150元,含10 000元)的部分&个人承担n%,

剩余部分由公司承担&超过10 000元(不含10 000元)的部分&全部由公司承担&]

设一职工当年治病花费的医疗费为x元,他个人实际承担的费用(包括医疗费中个人承担的部分和缴纳的医疗公积金m元)为y元.

(1)由表1可知,当0≤x≤150时,y=x+m,那么,当150

(2)该公司职员小陈和大李2007年治病花费的医疗费和他们个人实际承担的费用如表2 .

表2

[职工&治病花费的医疗费 (元)&个人实际承担的费用 (元)&小陈&300&280&大李&500&320&]

请根据表2中的信息,求m,n的值,并求出当150

(3)该公司职工个人一年因病实际承担的费用最多为多少元?(直接写出结果)

解析(1)y=150+m+(x-150)·n%.

(2)由表2知,小陈和大李的医疗费超过150元而小于10 000元,因此有

150+m+(300-150)·n%=280,

150+m+(500-150)·n%=320,

解得m=100,

n=20.

所以y=150+100+(x-150)·20%=x+220.

故y=x+220(150

(3)个人实际承担的费用最多为2 220元.

点评本题的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方程的思想、函数思想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颇富环保气息

例4(2008湖北荆州)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2008年6月1日起全国限用超薄塑料袋. 古城中学课外实践小组的同学利用业余时间对本城区居民家庭使用超薄塑料袋的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 统计情况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A为“不再使用超薄塑料袋”,B为“明显减少了超薄塑料袋的使用量”,C为“没有明显变化”.

(1)本次抽样的样本容量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___________户,c=___________户.

(3)若被调查的家庭数占全城区家庭数的10%,请估计该城区不再使用超薄塑料袋的家庭数.

(4)针对本次调查结果,请用一句话发表你的感想.

[C

10%][B][72°][A]

图1

[家庭数(户)][a][800][c][A][B][C][情况]

图2

解析(1)4 000. (2)a=2 800,c=400.

(3)2 800÷10%=28 000(户)或4 000÷10%×70%=28 000(户).

(4)“不再使用超薄塑料袋的家庭占绝大多数” “环保意识增强的家庭是多数” “少数家庭还应该增强环保意识”等.

考生从相关资料中明白了环境污染不仅造成了浪费,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将引导考生增强环保意识,关心社会与生活. 此类考题还告诉学生“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应从我做起,从自家做起”,从而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文化生活》模块的命题特点及启示 第12篇

1. 关注热点文化现象

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是政治新课标、新课改的鲜明特色和一大亮点。因此, 选取热点文化现象, 创设问题情境, 不仅是《文化生活》模块教学的经常性举措, 也是《文化生活》模块命题的常规性做法。

文化交流作为热点文化现象, 历来为高考命题所关注。山东卷第23题以全球形成“汉语热”, 孔子学院遍布五大洲为背景, 考查文化交流的意义、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广东卷第37题第2问以我国文化“走出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背景, 要求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 谈谈对中华文化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的认识;浙江卷第31题以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充满中国元素为背景, 考查文化创新、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天津卷第11题以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印象》在澳大利亚演出引起轰动为背景, 考查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北京卷第26题以北京一些中餐馆菜单英文译法闹出笑话, 有关部门规范出版《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一书为背景, 考查文化交流的意义;北京卷第38题第4问以我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面对东道国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宗教信仰等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为背景, 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 谈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度。

其他热点文化现象, 如网络恶搞, 高考也有所关注。2012年是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 诗圣杜甫突然爆红网络, 因为有人将语文教材中的杜甫插图涂鸦后传到微博, 引发了主题为“杜甫很忙”的恶搞风潮。经网友再创作后, 杜甫时而手扛机枪, 时而挥刀切瓜, 时而身骑白马, 时而脚踏摩托。在一个恶搞文化盛行的时代, 恶搞杜甫可以宽容看待, 但是, 在恶搞的同时, 不能忘记一些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 不能丧失了对一位伟大历史人物的基本尊重。福建卷第32题的命题虽然没有以恶搞杜甫这一文化现象为背景, 但我们还是可以感受到命题专家对恶搞杜甫这一文化现象的关注:

杜甫是“大地的诗人”, 他如此真切、如此深情地注视着吾土吾民。他对公正的关切, 对天下苍生的关怀, 源于他最深刻的生命体验。杜甫活着, 他依然行走于大地……这表明

A.以人为本, 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

B.立足实践, 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

C.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本性

D.中华传统美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

此题可以说是显性考查文化热点的一道好题。通过此题, 可以巧妙地表达“恶搞杜甫, 不如阅读杜甫”这一思想, 体现对考生的人文关怀。此题正确答案是B。

2. 直面思想道德建设

2011年10月,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简称《决定》) 。《决定》指出, “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 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2012年3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 期望通过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大力弘扬雷锋精神, 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以上两个文件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视。对此, 2012年高考文综政治《文化生活》模块的命题也作出了积极回应 (见下表) 。

2012年高考八套文科综合试卷中, 都只有一道考查《文化生活》模块知识的非选择题, 其中五省市不约而同考查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考点, 充分发挥了高考命题对加强中学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导向作用。

3. 考查三维课程目标

分知识、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表达课程目标, 是政治新课程改革必须遵循的规范。它要求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实现由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到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促进这一转变, 迫切需要高考命题作出回应。换句话说, 高考怎么考, 教师怎么教。如果高考命题以知识立意, 那么死记硬背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就会成为教师的首选,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关注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对提高学生分数没有实质意义。从目前高考命题的实际情况来看, 绝大多数省市已由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并重阶段, 过渡到以能力立意为主, 兼顾知识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阶段, 这对一线教学无疑发挥着重要的指挥棒作用。这一特点, 在2012年高考文综政治《文化生活》模块试题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以福建卷第39题第4问为例:

材料雷锋, 以其短暂的一生谱写了一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壮丽诗篇。大力弘扬雷锋精神, 对于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材料, 从《文化生活》角度, 请你以“弘扬雷锋精神, 促进社会文明”为主题向社会发出倡议。 (要求: (1) 写出倡议书内容的提纲; (2) 不得显示个人身份的任何信息)

参考答案: (1) 开展多种形式的学雷锋活动, 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2) 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3)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4)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5) 脚踏实地, 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此题考查了三维课程目标, 实现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谐统一。解答此题, 考生不仅需要掌握“中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等书本知识和“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等时政知识, 还要具备写倡议书的基本技能和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重要能力, 更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认同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

二、2012年高考文综政治《文化生活》模块的命题特点对于备战2013年高考的启示

1. 贴近文化生活, 感悟理论价值

文化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文化生活》理论是有意义的。但是, 如果脱离了文化生活实际来复习《文化生活》理论知识, 往往会使得本来就单调乏味的复习更加单调乏味, 不仅毫无乐趣可言, 而且直接削弱复习的质量、降低复习的效果。因此, 在文化生活中复习《文化生活》, 应该是《文化生活》备考最基本的思路。

以2012年伦敦奥运会为例。2012年暑假, 一定有很多同学通过电视转播观看了伦敦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以及各种比赛。“外行看热闹, 内行看门道”。如果我们在观看伦敦奥运会电视转播的同时, 能自觉地感悟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 就完全可以称得上备战高考的“行家里手”了!

列举一些角度供同学们揣摩: (1) 伦敦奥运会“影响一代人”的口号, 说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对英国文化的集中展示, 可以说明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民族的, 也是世界的;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和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 伦敦奥运会带动英国旅游业、餐饮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说明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 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 (4) 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游泳小将叶诗文的出色成绩的质疑, 即便在遭到国际奥委会官员的正色驳斥后, 仍没有“收兵”的意思, 可以说明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依然存在。

2. 把握文化脉搏, 明确复习重点

文化现象异彩纷呈, 但高考命题在选材上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求我们在纷繁芜杂的文化现象中把握文化脉搏, 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并储备重点知识。为此, 有必要把握高考文综命题“以我为主”的命题指导思想, 即越来越偏重于对国内文化热点问题, 特别是国内一些持续性的文化热点问题的考查。这一指导思想在前文提及的广东卷第37题第2问、北京卷第38题第4问、山东卷第31题第2问、安徽卷第39题第3问、浙江卷第40题第1问、福建卷第39题第4问及天津卷第14题第1问中可以得到充分体现;全国新课标卷第39题第1问以我国科研人员利用现代科技成功培育万亩龙脑樟原料林为背景, 要求结合材料,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化的作用, 也体现了该思想。

根据“以我为主”的指导思想, 我们大体可以确定以下复习重点供同学们复习参考 (可自行补充相关文化热点、整合相关《文化生活》知识, 本文在此不一一赘述) : (1)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2) 中华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3)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4) 规范文化市场, 发展大众文化。 (5)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6)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需要指出的是, “以我为主”意味着对国际文化热点考查相对较少, 但这并不是说, 国际文化热点就不要关注, 而是要看国际文化热点与我国的相关度。一些与我国核心利益、内政外交紧密联系的且本身又相当稳定、清晰的国际文化热点在复习中也要加以重视。

3. 提高文化素养, 坚持正确方向

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程光泉教授在《必修3<文化生活>课程与教材介绍》一文中指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 科技革命的涌天大潮, 不断加快的经济全球化进程, 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使各种文化现象五彩缤纷, 各种不同文化相互激荡, 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文化生活》课程就是要关注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使他们能够珍惜中华文化的价值, 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华, 辨析当前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思潮, 懂得文化传承和文化交融对于文化创新的作用, 提高自身的文化理解和鉴别能力, 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在进一步拓展国际视野、增强开放意识的同时,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程教授的论述明确了《文化生活》教学的重要任务, 就是要引导中学生提高文化素养、坚持正确方向。同样, 2012年高考文综《文化生活》模块试题也把引导中学生提高文化素养、坚持正确方向作为了命题的重要指导思想。这就要求同学们在《文化生活》备考过程中, 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懂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道理;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在文化生活中努力辨识落后文化, 抵制腐朽文化,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上一篇:上网调查下一篇:虚拟信号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