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标准范文

2024-07-21

方式标准范文(精选12篇)

方式标准 第1篇

一、精读与略读

精读和略读都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方法。由于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数量的增加, 在限定的教学时间内, 小学阶段如何划分精读和略读。在精读和略读中怎样掌握理解、记忆和速度, 应成为教学思考的主要问题。对于精读和略读叶圣陶先生作过精辟的论述:“精读必须纤屑不遗, 发挥净尽;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 期其自得。”“纤屑不遗”是说用细琢细磨的工夫研讨教材;“提纲挈领、期其自得”是说教师扼要指导, 以待学生自学领悟。还指出二者的关系:“精读是主体, 略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 精读是准备, 略读才是应用。”叶老的这一思想至今对阅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思考价值。纤屑不遗地精读, 不仅是为学习语言, 而且是为了扩大阅读打基础, 而培养阅读技巧, 拓宽知识面, 扩大信息量, 要依靠略读。只有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怎样掌握小学阶段的精读和略读呢?是否可以这样指导:小学阶段的阅读方式应该以精读为主, 略读为辅。年级越低越要精读。原因很简单, 初学儿童不具备阅读基本功, 需要大量的记忆和掌握。对中高年级来说, 一定量的精读有助于基本阅读习惯的形成。教师对精读内容和程度要有准确地把握。小学阶段要精读字词, 会理解、能应用, 需咬文嚼字的功夫, 切不能一目十行或囫囵吞枣式的阅读。未来科学发展的严密性要求人的思维更趋于缜密, 语言用词更要精确。因此要求字词教学要训练到位, 从小就要把住字词关。此外, 还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提示阅读思路。采用圈点、批注、勾画等方式来读、思、记课文重点领悟的部分。略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悟自得的阅读, 可以在精读的基础上逐步扩大阅读的范围和数量。

二、快速阅读

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高年级默读的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提出了量化标准, 既提高了阅读要求, 又体现了速读的重要性。实验证明, 广泛的快速阅读, 能刺激读者的领悟性, 比慢读要快二至三倍。同时速读能训练思维的敏捷性, 因此教学中把它作为一项阅读技能就会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能力。速读的训练要在生字基本过关的高年级中进行, 不受过多的生字干扰而顺利地阅读, 提取课文内容的信息。训练中还要充分发掘阅读时大脑的思维潜力, 以促进对文字符号的感知, 从而推进扫描的速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经常性的阅读训练中提高速度。同时让学生充分运用大脑保持思维状态, 加之记时比赛等有效的教学手段的利用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还要教给学生快速、准确地阅读方法。如读一本书, 要读序, 了解作者成书的背景情况, 以及全书的概要。再根据需要有重点地阅读某些章节或段落。一般来说, 积极动脑, 重点记忆, 快速阅读与随意翻书, 随读随忘的“速度”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应让学生加以区分。

三、书面及多种形式的扩展阅读

书面文字是阅读的主要渠道。一些精品的书籍, 要留有充分的时间, 鼓励学生课内、课外认真品味, 从中学习上乘的语言, 体会作品的文化内涵, 增加思想深度, 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对这些语言材料, 要加强阅读指导。如提示思考内容、写读后感、读书摘记等, 可以用专题讨论、读书会的形式, 让学生在彼此的交流中激发读书兴趣, 增强审美情趣, 提高读书的质量, 从而达到高质量的吸收语言。其他如网上、广播新闻、电视可以作为吸收信息的方式, 在快速浏览中, 掌握信息, 关注周围, 了解社会。而影视动画, 以声音、图像为形式的阅读, 是学生最喜欢的娱乐性的阅读方式, 注意帮助学生有目的地选择。此外, 语文学习还应该走进社会大课堂, 从实践中学习, 从家庭做起, 观察周围人的生活, 注视周围环境的变化, 以及城市、乡村的变化。可以鼓励学生走进社区及家庭, 进行访谈及环境保护等社会调查;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体验生活。增强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能力。

总之, 在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中, 要让学生把自己读的文章, 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 读熟乃至于出口成诵, 记下自己的体会和疑问, 把自己融入课文的思想境界中去。使学生在感悟中学得知识, 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摘要:在课程标准下, 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从精读与略读、快速阅读、书面及多种形式的扩展阅读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精读和略读都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方法。快速阅读能刺激读者的领悟力, 扩展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观察, 更好地体验生活。

各规档的标准填写方式 第2篇

各部门老师:您好!感谢您抽出时间帮助我们去监督和检查工程实施人员的规范文档填写情况,下面我们将工程检查的标准发给您,请您按照这上面的标准格式去检查我们现场工作人员的规范执行情况,帮助他们更规范的填写,更规范去想工作,只有真正去想做好,才可能做好这些规范,同时,做好这些规范的过程也检验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思想和工作态度,也才能检验他们的工作心态和能力,从而帮助他们找到规范的意义,帮助他们提高能力和收入,谢谢。

(1)考勤卡:

a.时间:写明入场时间与退场时间(精确到时);

b.服务医院:请写医院全称;

c.本次工作内容:前一天的工作的所有内容、工作效果、结果、以及当天的计划; d.对本次工作的评述:是指医院领导对本次工作的评述;

f.领导签字:院长签字(如果院长不在可暂时由系统管理理员或项目负责人员签字,但院长回来之后必须要由院长再次签字确认); 检查时请注意,这个地方最容易发生的问题是最后走的时候一次性填写,院长一次性签字,请在检查时注意这个问题,只有每天给院长汇报工作,请院长签字,才能达到我们沟通和汇报工作的目的,一次性签字就走成了形式,没有任何意义。从字迹检查其认真态度。

(2)施工步骤(公司):

a.页面填写好医院的名称(全称);

b.智通公司施工维护人员工作手册(服务篇)需要每位人员谨记并遵守;可以考核几条,看工程人员能否回答出来,以此来考核他们是否重视。

c.工程监理(需要人人记住,时时抽查);

d.标准实施流程与项目实施流程理解记忆;

e.委托书:填写自己的名字与医院的名称,必填;

f.施工计划:施工目的及内容:填写本次的工程目的:严格按照公司规范和制度,完整实施工程,让贵院顺畅、熟练的将软件使用起来;内容:写明此次实施的内容;施工时间、地点及设备及材料:根据实际情况写明即可;实施方案总体计划:按本次的工程计划写明每天的的计划与达到的效果;项目参与人情况:写明院我双方的负责人基本情况与分工量;必填,计划可以单独出来,也可按阶段做计划,但是计划必须要有医院签字。g.委托书:写明医院系统管理员及项目负责人,并由医院加盖公章; 必填。

h.接洽会议:接洽会议:强调系统管理员的重要性,对各个操作人员的确认与分工,安排要着手准备的数据;必填

i.基础数据样表:带回基础数据,并且必须要有医院相关人员的确认签字的记录。必具备 j.接洽共识:明确院方与公司各职务的相应负责人及其职责,必须要有院方的签字。k.医方准备事项:在去医院之前就应该通知医院需要准备的东西 l.实施计划:对此工程实施时的总体计划及时间

m.项目实施协议:必需加盖医院的公章

n.项目准备:为此工程所做出的各种准备工作

o.项目进度表:到场及退场的时间、当天的工作内容、以及下一步的计划,必须明确。p.验货清单:硬件到场就院我双方当场验收并签字,必填

q.网络布线图:在计划好后就必须由院方确认,如果确认后后续要做修改,费用须由医院自行承担。布线图必须要有医院签字盖章。

r.s.t.u.客户数据资料:客户的基本信息的收集以及合同的内容以及服务器的基本档案,必填 培训调查表:在培训之前对医院各个操作员的基本情况调查。必填 院方或主任培训:包括计算机的基础,各种报表培训以及注意事项的培训,必填 系统管理员的培训:包括计算机的基础、软件的操作、故障的分析及处理、各种报表培

训、注意事项的培训及考核,必填

v.培训记录:参加人员签字、培训的内容以及结果,必填

w.练习:练习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及评述,必须有记录。

x.考核:对电脑的基础知识以及软件的操作做一个基本的考核,必须有记录

y.试启用:确认试启用的时间、模块以及在启用过程中须要调整的事项,必有试运行记录 z.正试启用:启用前的会议及启用前基础数据样表的的确认

aa.软件需求收集告知书:给院长看并签字盖章

bb.启用告知书:启用的时间及启用前的准备事项

cc.启用情况记录:在启用过程中对启用的情况记录

dd.工程验收:对网络的验收、软件验收、总体验收。需由院方填写并加盖公章。对操作员

使用情况的的确认。必须要有验收报告。

ee.工作移交表:对工程的移交内容及接手人。必填

ff.加密狗申请单,如果有加密狗要填写清楚,如果没有则要和医院做增值订单; gg.实施综合评价:客户对工程的评价

hh.服务流程的讲解及遗留问题处理规范,告之医院流程;

(3)感谢信:

格式:医院的名称、对医院表示感谢、对工作的汇报,以后的注意事项,再次感谢并邀请到公司做客、祝福语、签字(检查时看其是否有错别字,是否按照这个格式在写,字体是否潦草)

(4)售后服务单

格式:申请单号(写明任务单号)、故障记录(详细描述问题及解决方式)、处理结果(填写清楚解决还是未解决)、未解决问题(详细描述问题及处理方式未果,交回公司大概多久能给对方回复)、出差费用、客户意见(请客户客观真实为我们填写,他们真实反映有助于我们把服务做得更好,更好的服务于医院)、公司回访记录(此项是由回来时公司回访人员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填写的);(检查时一定要描述解决的问题、遗留问题,发生的费用,进入和离场的时间,客户的评价)

(5)应急手册

应急手册不仅是应急功能,而且也是有含金量的,这人要给医院人员,尤其是系管员讲解他的好处,欢迎他们提出建议,一经采纳我们将会有礼品或现金的奖励,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6)信封

一般用于装感谢信用;或者发票用等。

(7)硬件售后卡及维护卡

交给医院并讲解如何使用;

(8)张贴售后服务联系方式(经医院的允许后方可张贴)

(9)系统管理员职责(见附表《系统管理员职责》)

(10)个人行动日志

格式:整理自己当天的工作心得,清理自己的工作思想,找到自己不足的地方加以改进,做得好的地方加以坚持,并且对自己每天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使自己每天都有一些进步,形成良好的工作学习习惯。(日行事记录格式:当天的工作内容/当天的工作失误/当天的工

作成就/录天的工作心态/当天遇到了客户哪些不配合,自己想了什么办法处理/客户对公司及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见及想法/介绍了哪些增值产品?达到了什么程度/做了哪些配合工作和好人好事/当天规范的执行情况/当天的学习内容

(11)财务科培训报表(见《财务科培训报表》)

里面每项都必须要培训过关,由财务人员签字确认会了,不允许出现全部笼统只填写一个名字的情况;另外,财务科培训报表不是告诉对方在哪里,而是告诉对方这些报表是怎么统计的,他们常用的报表在哪些地方,数据从哪些地方统计上来,和哪些报表相互关联的,如果不准要查询哪些报表可以得出真实数据;

(12)系统管理员培训报表(见《系统管理员培训报表》)

里面每一项都必须要培训过关,并且每项由系统管理员签字,不允许出现全部笼统只填写一个名字的情况;

(13)订货单

要写明联系人(自己名字),不管是软硬件都要写清楚配置等情况、注意下面的要由医院签字并加盖公章方可生效、付款方式写清楚;

(14)送货清单

一般从公司出去是一式三份,公司留一联备案,其余两份是在客户现场由医院签字,一份给医院,一份返回公司,由验收文档的人员验收后转交给商务部;

(15)卡样确认单

如果新工程需要在现场确认卡样图,卡样图发到制卡事业部QQ:1229887262,并由制卡事业部做好卡样后回传回来给客户确认并加盖公章,一式两份,一份由医院保管,一份返回公司,由验收文档人员验收后转交给商务部;

(16)硬件维护及培训报表(见《电脑保养、报修培训内容》)

(17)修改申请单(见《修改申请表》)

如果我们在现场维护时有需要修改的,请正确填写修改申请单,并请医院签字加盖公章发回公司,可以通过传真(成都:028-61503625 绵阳:0816-2237371)转技术部或者扫描后发至cxztrj_xg@126.com;

(18)风险告之书(见《风险告之书》)

(19)验收报告(见《验收报告》)

(20)加密狗站点申请单(见《加密狗站点申请单》)

站点是指每一个模块使用数量,例:门诊收费模块站点为3个,是指可以在三个地方打开这个模块,而不是指导收费有三台电脑。

(21)维护报告

格式:(1)标题写明是哪家医院的维护报告;(2)前言部分感谢医院对我们一直以来的支持与配合等相关的感谢话语;(3)本次维护内容,引起的原因分析,处理方式,以后如何避免;必要的同时出具《风险告之书》;(4)再次感谢;(5)落款:由医院及我司人员双方签认确认;

1.对验收后已完成的工程文档进行分类归档处理,按规定位置进行存放;

2.验收时如果有未完成的问题或者是客户提出的有意见,应该专门进行登记,并交由

当班主管处;

3.验收文档时,针对以下文档应该转交出本部门,做好登记并由接手部门签字;

a.订货单及合同——商务部

b.送货清单——商务部

c.卡样确认单——商务部

d.加密狗站点申请单——财务部

e.退回的发票及财务签字要付款的证明——财务部

f.修改申请单——交由修改部(一般直接交给当班主管)

(22)给院长的短信汇报:

新课程标准下学习方式的转变 第3篇

一、把握好“度”,落实好“点”

在课改启动初期,当改革的热情压倒理性时,我们难以对教育作出冷静分析和理性思考,对课改理念也掌握得不够透彻,因此会不恰当地否认过去教学实践中的一切。例如,因不能正确理解自主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关系,以不恰当的放弃接受式教学为代价换来课堂形式上的活跃;因害怕“压抑”学生个性,对学生漫无边际的发言不加引导,结果导致课堂的失控……这些现象若继续下去,势必给课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不仅会降低教学质量,而且会严重影响课改的全面实施。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要深入领会课改精神,勇敢地继承、大胆地改革和富有智慧地创新,做到既把握好改革的“度”,又落实好改革的“点”。

二、提出困惑,着力研究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改理念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理想的学习方式。这类学习方式,需要通过开放式的学习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才能得以实现。而作为学生人数普遍较多的班级,这种学习活动方式一旦开展,教师难以做到调控自如,课堂难以做到活而不乱。同时,在开放性的教学情境中,优秀学生疑难问难,合作交流,能力展示,表现出很大的优势。如何组织好大班额教学中的学习活动,如何保证学习困难生应有的学习权利,避免不同层次学生能力发展的不平衡,将是我们着力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三、理论支撑实践,总结经验提升为理论

新课程下的教学研究核心在于将课改理念、课标精神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行为,从而优化教学过程,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因此,无论是关于教学内容的研究、教学过程的研究、教学方法的研究,都应紧密联系课改纲要、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基本理念与目标任务,使其成为实践研究的理论支持。教学研究又可通过对教学实践中零散经验的分析与研究,形成结构性的经验,再上升为理论。

养成教研的自觉性、随机性、自主选择性,决定了教研的针对性与时效性。教师个体千差万别,教学环境各种各样。随着课改的深入,需要研究问题的方方面面,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甘于寂寞,扎进属于自己的研究天地。我相信,今后具有教研素質的教师,无疑会在课改的浪潮中“闲庭信步”,成功地抵达彼岸。

(作者单位 吉林省柳河县砬门学校)

方式标准 第4篇

1 学生干部的选拔原则

学生干部是指在学校各级党团组织、学生会组织、班级组织、社团组织、学生宿舍自我管理组织及其他正式学生组织中担任一定管理服务职务的学生。作为高校的学生干部,在思想、学习成绩、仪态举止、工作态度与能力等方面都需要具备一定条件。因此,根据要求应制定可借鉴、实用的基本选拔条件作为参考。

1.1 思想上能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上进,无违规违纪现象,并参考个人操行情况。

1.2 学习努力,成绩优良,如有补考科目的必须通过考试,合格后方能有竞聘资格。

1.3 热心为青年学生服务,自觉接受广大学生的监督,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和群众基础。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

1.4 工作扎实,为人诚恳守信,具有较强的团结协作能力。

1.5 性格开朗,具有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工作稳重踏实,如有特长者可优先考虑。

1.6 自愿加入学生干部队伍,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能较好的处理个人学习与工作、休息之间的矛盾。

2 学生干部的选拔流程

学生干部的选拔流程一般可分为五个部分:竞聘材料的提交、面试(答辩会)、无领导小组讨论、总评以及公示试用期名单。

对于竞聘材料,参加竞选的学生首先应客观、详细填写完“报名表”,填报内容也许会成为竞聘后的岗位需要进行调整的依据。其次,参加面试(竞聘答辩),面试分数可由领导老师评分、在任学生干部评分、学生会部门代表与班级代表评分四部份分数组成,其分数分配比例可根据参与人数比例进行适当划分。由于领导老师是学生干部的直接管理者,并对其工作起到完全责任,因此所占比例应适当偏大。之后,根据无领导小组讨论,按照得分高低、个人意愿以及工作需要进行岗位调整。名单确认后进行公示。张榜无异议后,开始进入试用期(一般为期1个月),试用期结束后方可定岗并进行公布。如在试用期发生变故,可按先前竞选者的排名进行岗位的补位调换。

3 学生干部的竞聘方式

竞聘应采取公开面试的形式开展,这也是广大学生作为大学主体一部分所享有的权益的一次很好的诠释,同时也体现了大学的民主、公正、公开。由于学生干部竞聘人数众多,竞选时间一直也是比较难以把控的一个方面。为了提高效率,参照目前企业群体招聘的模式,在时间上建议每位竞聘者的自我介绍被要求控制在1分钟,介绍自己核心竞选理念及核心竞争力。同时为了在答辩过程中避免提问者的偏向性,建议利用电脑数据库进行随机抽题答辩。对于见解独到,需要进一步了解竞聘者的工作能力时,评委可适当补充提问。评委则可分为专家评委与普通评分者,专家评委由相关领导、辅导员、教师代表、班主任代表、在任学生会干部组成,其余为普通评分者。

作为竞聘的重要依据,笔者提出以下可借鉴的评分标准作参考:1)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表述有条理;2)回答问题应变能力强、逻辑性强;3)衣着整洁、仪表端庄、表情自然、形态动作大方得体;4)普通话标准,表达流畅、生动,吐字清晰。

4 学生干部的岗前培训

学生干部的选拔在确定人员后并不能算结束,思想上的跟进,岗位的熟悉,业务能力水平等都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与考验。因此,试用期间的岗前培训对于学生会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升,使他们尽快熟悉学生工作,顺利融入工作角色,推动学生工作又好又快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训既要有内容,也要有要求,同时还要有考评。

4.1关于学生干部的培训内容应贴近学生工作实际。可大致包括:1)开班仪式暨学生干部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2)高校管理理念与管理文化;3)学生干部执行力培养;4)加强管理能力,提高服务水平;5)团队意识教育———团体心理辅导;6)沟通与表达在学生工作中的运用;7)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学生干部。

4.2培训过程也是考验新聘干部的过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学生干部,首先就是要有良好的自身约束能力。因此,培训要求可分为:1)所有新聘的学生会干部都要求参加培训,新生班级的核心———班长与团支书也可随同参与培训。他们作为今后学生干部的储备力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对于他们同学生会干部的融合与班级管理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2)参加培训同学不得无故缺席、迟到;不允许随意请假,如有特殊情况需请假,必须经学管办老师批准。3)参加培训的同学在上课期间应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上课期间,手机应关机或调为震动状态;如有违纪情况将适当进行处理。4)学生会秘书处做好学生干部培训的考勤和培训课堂纪律检查工作。

4.3作为培训成效的检验,培训成员团队可进行分组汇报考评(每组6-8人),要求将培训成果制成PPT进行汇报展示。通过学生干部培训成果汇报的形式来培养学生干部的执行力,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和综合素质及团队意识,使之在今后的学生工作中更好的全面开展工作。

摘要: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思路很宽泛,各高校均有自己的一套选拔制度,但基本都秉着“客观、公正、综合、实际、传承”的思想来实施。本文从基本的选拔原则、流程、竞聘方式及岗前培训几个方面来阐述学生干部的选拔,使之成为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标准方式,并起到借鉴和推广的作用,进而使选拔出来的高校学生干部真正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学生组织。

关键词:学生会,学生干部,选拔

参考文献

[1]傅瑞星.对高校学生干部选拔与培养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1(3).

拍卖佣金收取方式及收费标准 第5篇

拍卖佣金收取方式及收费标准

核心内容:拍卖佣金是指拍卖人按拍卖成交价的一定比例向委托人及买受人收取的服务费。不同的拍卖方式收取的佣金费标准是多少?以下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一、资产拍卖的委托人佣金支付

资产拍卖是通过竞卖方式将资产公开出售。一般是专门从事拍卖业务的机构受委托人的委托,通过竞买人出价或应价竞争,将资产公开卖给出价最高的竞买人。

1.佣金比例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的规定,对拍卖任意物品和公物收取不同比例的佣金:

①委托人与拍卖人之前有约定的,按约定收取。

②委托人与拍卖人未做约定的,拍卖人可以向委托人收取不超过拍卖成交价5%的佣金。

③艺术品拍卖收取佣金比例一般为10%(国际惯例)。

2.佣金支付方式

有法律问题,上法律快车http://

①前期支付法:签订《委托拍卖合同》后,在约定的期限内由委托人按合同约定支付。

②扣除法:委托人在拍卖人拍卖成交后,拍卖人在向委托人支付成交价款时扣除。

二、委托人佣金支付方式及期限

1、佣金比例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的规定,对拍卖任意物品和公物收取不同比例的佣金:

①委托人与拍卖人之前有约定的,按约定收取。

②委托人与拍卖人未做约定的,拍卖人可以向委托人收取不超过拍卖成交价5%的佣金。

③艺术品拍卖收取佣金比例一般为10%(国际惯例)。

2、佣金支付方式

①前期支付法:签订《委托拍卖合同》后,在约定的期限内由委托人按合同约定支付。

②扣除法:委托人在拍卖人拍卖成交后,拍卖人在向委托人支付成交价款时扣除。

3、佣金支付的期限

①前期支付法:委托人在签订《委托拍卖合同》后三个工作日支付。

②扣除法:拍卖成交后,拍卖人直接从成交价款中扣除。

三、买受人佣金支付比例和方式

1、佣金比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的规定,拍卖人可以向买受人收取不超过成交价款5%的佣金。艺术品拍卖收取佣金的比例按照国际惯例一般为10%。

有法律问题,上法律快车http://

2、佣金的支付方式

拍卖成交后,拍卖人直接从买受人缴付的拍卖保证金中扣收。

课程标准应渗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第6篇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理念在教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同时也凸显出诸多矛盾,教学方式的选择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讲授法与探究法谁主谁从”历来备受争议,未曾止息.课程标准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依据,它规定了义务教育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明确了某一门学科的性质、特点、任务、内容.然而,课程标准能否充当“法官”的角色,平息长期存在的“教学方式之争”,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鉴于此,本文试图以不同版本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为蓝本,分析其在教学方式层面的指导和要求,以期对课程标准的修订和一线教学有所裨益.

一、课程标准对教学方式的导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有这样两条:“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1]于是,这两条“改变”就成为各学科课程标准在拟定教学方式时青睐科学探究、忽视讲授教学的依据.通过对不同版本《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文本内容检索发现,“科学探究”一词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实验稿)》”)中出现的频次为66次,“讲授”出现的频次为2次;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版)》”)中,“科学探究”出现的频次为85次,“讲授”出现的频次为0.正如北京师范大学的丛立新教授所担忧的那样,“讲授法作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正逐渐失去合理性”[2].

在教学建议部分,《标准(2011年版)》也只是针对科学探究式教学给出了建议:“正确认识科学探究式教学;合理设计科学探究活动;有效实施探究式教学.”[3]“科学探究”成了课程标准倡导的主流教学方式,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出现了言必称“探究”的状况.然而,这种对科学探究的价值导向在提高了教学实践中对于科学探究重视程度的同时,也给一线教学带来诸多令人堪忧的现状:课堂气氛活跃和教学效果下降的矛盾日益显现;学生动手活动多,但动脑思考却相对少了;探究教学流于形式,缺乏促进问题解决的积极思维活动;教学情境设计表现为“穿靴戴帽”——生活化情境与教学内容之间缺乏本质联系.在对探究式教学的功能认识上往往也走向两个极端:一部分教师认为探究式教学承载了实现课程所有目标的重任;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探究式教学无非是应对教学检查的形式,只有在公开课、观摩课上才会使用.这些现状说明,科学探究能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教学模式还有待商榷,课程标准应该关注多种教学方式.

二、课程标准忽视讲授法的原因分析

在课程理念部分,《标准(实验稿)》提出:“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标准(2011年版)》修订为“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由这一顺序的微调可见,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更加强调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然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哪些,这些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如何,标准中并未阐述,而是一如既往地强调科学探究.

如前所述,在教学建议部分,两版课程标准也只是对科学探究的教学方式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对于这种情况,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可能是:课程标准认定课堂教学应该以科学探究为主,其他教学方式只是辅助,无需指导和提及.另外一种可能是:认为科学探究教学方式的实施现状还不尽如人意,需要给予更好的指导.据此分析,如果是第一种可能,课程标准就应该增加多种其他教学方式的指导,以体现标准的客观与公正,而不能厚此薄彼,让科学探究成为一枝独秀.如果是后一种可能,科学探究经历了十余年的实践,依然状况百出,那就说明它在基础教育阶段是水土不服的,既然是这样,课程标准采取的仍然是“亡羊补牢”的做法,依然对其赞扬有加、信心百倍.然而对于我国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讲授法却视而不见,甚至认为讲授就是“灌输”,这一论断显然是有失公允的.对于讲授法,我们究竟是该扬弃还是摒弃?这是课程标准在编制时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学校教育的核心从来都是教学,进行系统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承是教学的基础.因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并获得自身发展的成果之结晶;在教学中,它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作用的中介、工具与资源,不借助于教师领导下的对前人创造的系统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就不可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里提高到当代人的发展水平,足见传承系统文化知识在教学中的重要性.[4]讲授法在长期的教学中经受考验、逐步改进,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对于中小学接受的基础教育,大多还是间接经验和知识,讲授法理应成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因为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语言是传递经验和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因此,讲授法是教学的一种主要方法,运用其他方法,都要配合一定的讲授.从根本上讲,传递接受教学的效果并不全在教学方法本身的优劣,而在于运用教学方法的教师.显然,教师的教学水平是第一位的.善教者能把讲授法的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庸授者则把讲授法的缺点暴露无遗,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因此,真正意义上的有意义接受教学,完全能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5]教学方式一直是一个扬弃的过程,而不能像有些教师那样“谈讲授色变”:把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授看成是“知识的简单复述”,把传递接受教学看成是“单向灌输”,把教师看成是“复制知识的机器”,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6]事实上,上述现象的确存在,但不能将其原因归咎于讲授法本身,讲授是否为“灌输”,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讲解水平和技巧.因此,把“讲授等同于灌输”的提法是有失公允的.奥苏贝尔反复强调,无论是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都有可能是机械的,也都有可能是有意义的.如果教师讲授得法,并不一定导致学生机械学习;同样,发现学习也不一定是保证学生有意义学习的灵丹妙药.endprint

丛立新教授指出,对待讲授法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坚持它的基础和主导地位,认识它存在的潜在价值,承认它的合法性,不能只是满足于对于它的简单批评甚至否定,这样有可能动摇讲授法的基本的地位,那么,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必然地遭受牺牲,学校则难以承担它的社会使命.”[1]

针对我国物理教学中存在的“机械灌输”问题,首都师范大学邢红军教授的工作团队建构了物理高端备课理论,并发表了高端备课案例20余篇.物理高端备课是指以物理课程与教学理论为指导,采用“备课”的形式,研究既符合物理学内在逻辑,又符合物理教学规律,同时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并接受课堂教学实践检验的教学设计,体现“从物理知识传授到物理方法教育,再到物理思想形成”的核心理念.物理高端备课是对传统备课的超越,也是对传统备课中存在的“机械灌输”现象的自发纠偏.高端备课理论的建构为有意义接受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认为,课程标准应该对讲授法秉持扬弃的态度,不宜刻意规避有意义接受学习,应该在课程标准中给予讲授法一席之地,让讲授法更好地在基础教育阶段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课程标准应渗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选择,不能以偏概全,不是每一个学段都适合探究,也不是每一种科目和课型都适合探究.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还是教师的素养、学生身心的发展,都是多方面的,教学手段、媒体也各有千秋,这就决定了任何一个教学活动都应该综合使用各种方法,而不能厚此薄彼.课程标准作为课程实施的纲要性文件,理应对不同的教学方式给予说明,使课程标准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参照和导向.关于各种教学方式所承载的不同功能,以下专家的观点可资借鉴.

心理学家皮连生先生认为:“教学策略必须与教学目标相匹配.”并依此对不同的教学目标给予了不同的教学策略.例如,讲授法可以用来传授知识;讲解加示范的方法适合学习动作技能;如果是智慧技能,可以用发现加讲授.他认为,发现法比较费时,接受法效率较高.[7]

查有梁教授指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应用是有条件的.‘自主方法并不完全适合基础教育,所谓‘自主,在基础教育中常常容易导致‘放任.‘探究的方法,适合于科学课程.数学的主要学习方法是‘思考与练习;语文和外语的主要学习方法是‘阅读和背诵,而不是‘探究;艺术课程的主要学习方法是‘鉴赏和创作;技术课程的主要学习方法是‘设计和制作,‘探究的方法也是较高层次的学习方法.在基础教育中,难以普遍推行‘探究的方法.”[8]

王策三教授认为:“讲授主要为语言活动,这一点不同于一般动手操作的感性活动,只有依靠它,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高级心理能力,特别是抽象思维能力.讲授法应该作为中小学的主要教学方式.”

阎金铎教授在《中学物理教材教法》[9]一书中列举了几种常见教学方法功能和效果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各种教学方法分别承载了不同的教育功能,是物理教学不可或缺的,它们各有利弊,但相比较而言,讲授法的优势还是显而易见的.

上述专家的观点应该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敲响警钟,也应该给课程标准的编制提供借鉴思路,新课改中根深蒂固的观念“只有学生自己所发现的知识才是他们真正理解的知识”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是有意义学习还是机械学习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内容而定.因此,课程标准应该依据不同的学习内容给予不同的指导,真正实现教学方式多元化.■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2] 丛立新.讲授法的合理与合法[J].教育研究,2008(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5] 邢红军.再论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迷失的危险之旅[J].教育科学研究,2011(10).

[6] 董守生.无限风光在险峰:新课程改革的理性审思[J].教育科学研究,2011(12).

[7] 皮连生,吴红耘.两种取向的教学论与有效教学研究[J].教育研究,2011(5).

[8] 查有梁.新课程改革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上) [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9982c8

0100h2o9.html.

新课程标准下的自主学习方式探析 第7篇

一、自主学习及其特点

自主学习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深受人本主义理论和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的概念源自20世纪60年代西方教育领域有关如何培养终生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理论。自主学习(意义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是指学习者负责、管理自己的学习,自己选择学习目标、内容、策略,从而获得有效的自主能力。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概括地说,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其核心是自觉、自主、自我承担学习责任。当前我们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如何通过教学和课外指导来实现这一目标是值得认真探讨。在新课程标准下自主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以下的特点。

1.自主性。

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收器,而是自主学习的探索者,学生能够按自己的方式学习文化知识,体会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民主性。

在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的、和谐的,教师主要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互相讨论,学生的个性可得到充分的发展。

3.过程性。

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学生学习和探索的过程,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4.差异性。

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开展自主学习教学的重要体现。这就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特点,培养每一个学生的成就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自我,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教师注重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精神,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勤于探究;既能求同,更能求异,成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二、传统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弊端

传统课堂教学指的是由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创立的,后经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模式———“五段教学法”,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它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现在看来,它已经成为当前中学生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主要障碍。

1.以书本知识为本位。

书本知识即间接经验,我们在强调书本知识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直接经验的作用,因为没有一定的直接经验,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间接经验。由此可见,学生要把抽象的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就必须有自己在以往的活动中积累的或现在的活动中获得的直接经验作为基础。但传统课堂教学没有给予直接经验应有的地位,直接经验倍受冷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在课堂上,教师教学就等于教书,学生学习就等同于读书。这种以书本为本位的教学必然导致重理论、轻实践;重理性、轻感性;重结论、轻过程。

2.以教师为本位。

教师与学生、教与学,这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基本的一对关系。传统教学片面强调教师的教,形成了以教师为本位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以教师为本位的教学关系,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不是教师的教服从、服务于学生的学,而是学生的学服从、服务于教师的教。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丧失了主体地位,课堂上的“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教与学”本末倒置,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3.以教案为本位。

教案是一种教学的方案,它是上课的直接依据。以教案为本是传统计划教学的需要。在传统教学中,按教案中设定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培养”、“引导”、“发展”了学生,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教学目的就算达到了。教案所反映的是教师的教学过程,而不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以教案为本位的教学是一种封闭的教学,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地发挥。导致摧毁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的严重后果。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策略

1.改善学习者的学习环境。

为了给学习者一个更为开放的学习环境,鼓励任课教师编写教材,将学习责任从教师向学习者转移,课程设计尽可能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并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活动。创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因此,教师应调整角色,成为学生信息的提供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合作者、指导者、激励者,课内外讨论及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同时师生只有在平等和谐、相互尊重、共同学习的良好气氛中,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才得以发挥,学习潜能得到释放,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得到逐步提高。

2.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动机。

“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取决于他们的动力与自信程度,取决于它们的知识与技巧的水平”,“意识和动机是自主学习的两大重要构建元素”。没有意识和动机,要谈能力的培养也是枉然。因此,教师要经常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动机的培养。例如:英语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英语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是语言学习者的一种自觉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心理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经历、能力范围、智能因素、认知能力等,以行为的结果来强化其学习动机,并对外部行为表现进行奖励或惩罚。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接近学生的语言水平或略高于学生的语言水平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和积极参与的欲望,从而自主地去完成学习。

3.创设发展性的课堂教学。

提倡学习者自主性,意味着对学习做出决定的责任转向学习者,但自主学习决不是没有教师参加的学习,教师在促进学习者自我实现并定期向他们提供帮助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理想的课堂教学,要求施教者在向受教者呈现学习内容时充分考虑到认知结构的存在并操纵认知结构本身。比如:我国英语教学,在缺乏英语环境,学时又较少的情况下,培养学生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在于创设发展性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体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制定近期和远期的目标和任务,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加以指导。近期目标能更好地激发个体的内在兴趣,而长远目标始终引导着努力的方向,使学生有效地、自主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英语课堂中教师还应选择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真实性的语言教学材料,给学生以明确的学习任务,并以任务为中心,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交流活动,并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和鼓励。同时,要充分估测学情,注意学生间的层次差异与课堂提问技巧,倡导合作学习的精神,鼓励学生主动、踊跃、大胆发言,巧妙地化难为易,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4.加强对自主学习方式的指导和训练。

自主学习的方式训练与自主学习之间是一种手段与目的的关系。自主学习方式的训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而且有利于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增强他们的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由认知策略的培养和元认知策略的培养两部分组成。通过认知策略的培养,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各种学习策略技巧,如:听的技巧、交际策略、阅读策略、写作技巧、翻译技巧和解题技巧;通过元认知策略的培养,可使学生养成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安排学习任务、监控学习过程、评估任务完成情况的习惯,从而一步步走向自主,逐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的语言学习者”。

总之,学生的发展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学习者的最终目的是要具有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不只是知识的载体、知识的来源,也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教学不能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要相信学生自己能构建知识,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者、指导者和帮助者。教师要着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宽敞的学习空间,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梁平.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2.

[3]戴尔·H·申克.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

[4]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5]Little wood, W.Defining and Developing Autonomy in East Asian Contexts.Applied Linguistics, 1999, 20/21:71~94.

新课程标准下英语教学方式的思考 第8篇

一、英语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是学生。在英语教学中, 英语教师的教育理念应该是面对全体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极大的学习潜能,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让学生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 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空间, 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 获得满足感与成功感。过去, 我们总是把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放在教学的首位, 而忽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忽略学生的内心世界。实际上, 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严谨的学习态度、积极的情感都直接影响他们的英语学习。作为教师, 在英语教学中要尊重学生, 注重情感教学。

尊重学生就应该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 但这并不是对他们提出相同的目标和任务, 而是要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然后针对他们的差异性提供切合他们实际的学习指导。例如, 女生长于记忆背诵, 男生长于阅读思考;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很强, 有的学生善长书面表达。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根据所教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指导。

二、英语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对英语课程内容和目标做了如下表述: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以及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

(1) 掌握语言技能是语言学习的主要目的。所谓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2) 学习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对于英语学习是有帮助的, 它是形成能力的基础, 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方面。

(3) 学生运用语言能力也是因人而异的, 语言能力的高低往往是与他们的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相关的。

三、英语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 创设生动形象的视听情景

现实生活中, 正常人的听觉与视觉是相互依附的。据研究表明, 与其他任何形式的信息相比较, 听觉信息与视觉信息相结合能牢固持久地把信息保留在记忆中。所以把真实生活带进课堂, 使语言自然地融入视听背景中, 为学生更直观地接触英语, 了解英语国家的人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行为举止, 为学生创设一种真实, 自然的感知语言的手段。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辅助设备, 利用与教材相配套的录音材料, 以及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音像资料, 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听觉, 视觉系统, 使其多听, 多看。通过声情并茂的录音, 录象, 使其如临其境, 丰富视听内容和强化视听训练。可视的语境不仅有助于口头信息的采集, 理解和记忆, 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开口讲话地欲望, 帮助学生进行表达, 为语言交流创造良好的条件。总之, 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幻灯、投影、录音、电影、录象等来进行英语教学, 对学生来说不仅有助于打好语言基础, 还有利于在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听说训练, 培养学习的兴趣, 达到既扩大知识面, 又加深理解, 并巩固语言知识, 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目的。这对于教师来说, 既方便又节省时间, 也可以当堂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或领会, 得到准确的反馈信息。

四、英语教学要采用科学的评价方式

(1) 在英语教学中, 我们多年来采用的评价方式是单一的, 主要是笔试。我们只注重终结性评价的结果, 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这样我们就没有及时掌握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我们往往都是由英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而忽视了英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和学生对教师的教学的评价, 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所以, 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院长陈玉琨教授指出:“我们外语教学实用性不强, 效率不高, 与我们的外语教学评价有关。我们评价的方法比较单一, 评价的观念比较落后, 从而必然会制约外语教学, 制约外语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2) 实施英语课程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多元化原则。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精神, 评价体系必须体现多元性, 它包括评价目标多元、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工具多元。

激励性原则。实施评价的目的是为什么?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教育观念的偏差, 以前我们把评价与考试等同起来, 特别是与高考、中考等同起来。结果, 学生从开始学英语就不得不进入残酷的分数竞争。

五、英语教学中要倾注情感, 注重情感教学

情感与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情感与科学的教学评价同样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英语语言本身就是表达感情的工具。语言与人的心理发展、文明发展相联系。另外, 教师与学生从事教与学, 都是带着情感的, 而这种情感差异也导致了教与学的差异。我们一直强调情感教学, 也就是因为英语教学脱离不了情感。在进行英语教学评价时, 我们更要注意情感, 要注意人的心理体验。评价学生时, 不仅看他是否掌握了必要的英语基础知识, 更要看他是否会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丰富感情。同时, 在评价学生时, 教师要带着积极的情感来工作, 关注学生的进步, 善待学生, 让学生从评价中获益, 而不是受罚。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新的教学方式 第9篇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迅速普及,信息技术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人们对教育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认识。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之下,信息技术已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在教学中,应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使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在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相整合,强调系统、全面地看待信息技术,建立新型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在教学中,往往有许多图景难以被学生想象,实验又无法进行,而这对于学生的理解,掌握概念和规律有重要作用。而有些实验虽然可以演示,但其反应过程无法看到,可信度小,学生难以理解。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制作逼真的模拟课件,可以帮助学生摆脱这些认识障碍。例如:电源内部电子和离子的移动,电动势的方向,电容器充放电,电场中导体的静电感应,等等。又如:利用卡文迪许扭称测定引力常量,由于受条件限制,中学根本无法进行。但可利用计算机将实验装置画出,利用动画效果,将整个实验过程通过模拟方法予以完成。这样既完成了实验又加强了学生对实验装置的理解。

二、鼓励学生保护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要注意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去鼓励学生,给学生一定的学习动力,让学生愿意学习,热爱学习,这样的教学会很轻松,亦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成绩。我们不能在学生提出独特但错误的见解时急着去否定它,不是在学生遇到挫折时去冷落他,甚至去奚落他,而是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护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研究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赏识教育的优势。任何人在失落时都需要得到鼓励和支持,尤其是当学生在研究一项相对陌生的科学时。我们绝不能因为学生在研究合外力和加速度的关系时忽略它们的矢量性而嘲笑他。反之我们应该在学生发现力和加速快慢间有联系时及时给予表扬。这样才能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才能实现教学目标,适应新课改对老师的更高要求。

三、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情境新能力的培养

课外实验不仅能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我们应开放实验室,进行物理小制作比赛,使学生尝试动手动脑的乐趣;举办物理科技讲座,开展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竞赛,使学生崇拜科学,揭穿一些伪科学的面纱,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指导学生进行小发明创造,撰写科技小论文,培养学生的科幻意识和创新精神。我们应通过这些活动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兴趣特长,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对同一问题,善于全方位、广角度、多途径去分析思考,从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撞击学生的创造灵感,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多开展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实验教学不能可有可无,它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先导。教师在演示过程中要讲明实验目的、原理、方法、使用器材、设计思想,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用严谨的科学作风与熟练的操作技能给学生作出示范,使之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如光学中观察光线的方向改变和颜色的变化;电磁感应实验中将磁铁对线圈分别做快速和慢速插入和抽出时,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通过观察,分析出现象与本质的联系,有些学生往往不注意指针的偏转角度不同和偏转方向不同,这反映出学生的不同观察能力。科学家正是由于敏锐的观察能力,才发现别人所不能察觉的规律。所以,教师应通过实验促使学生在观察中和观察后进行深入细致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经过分析、比较和抽象,找出事物的本质属性。这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锻炼学生创新能力的好时机,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信息处理数据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

参与性是自主创新性学习的基本特征。现代人学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并不是一种孤立的自然的存在,而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只有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才能表现自己的存在,展示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在物理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对一些简单的课可由学生准备,简单的实验可由学生自己动手做。如我曾让四位同学一组为全班同学上《牛顿第二定律》及《超重与失重》,在超重与失重的教学中,四位同学先共同讨论讲课方案,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找我征求意见,制作幻灯片,一位同学负责准备一个实验,授课时分别演示,一位同学制作幻灯片,一位负责讲授。当同学们对某一问题有疑问时,讲授的同学不能解答,其他同学则会主动参与讲解,对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可当堂讲解或要求讲授小组课后继续研究该问题,等有把握解决时再在班上将授。当然学生的能力如果达不到,可由学生准备一些实验并进行演示,对学生提出的某一典型问题可以请有兴趣的同学准备好在班上展示,对比较枯燥的东西由学生讲出会增加其学习兴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要想创建高效的物理课堂,就应积极投身到教育教学方式改革浪潮中去,勇于实践,大胆探索,这样教育科研之花定会在校园里绽开。

参考文献

[1]江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新课程实验60问.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08.

[2]张大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3]九江日报.九江日报社, 2009-4-14.

方式标准 第10篇

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展大容量、远距离输电,中国特高压互联电网初步形成[1,2,3,4]。在特高压电网建设初期,特高压联络线功率波动控制非常重要, 其功率偏差过大会影响特高压互联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安全成为 特高压互 联电网运 行的主要 矛盾[5,6,7,8]。为了抑制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大幅波动,文献[9]提出了用T标准来控制特高压联络线功率波动,并采用T标准对控制区控制特高压联络线功率的性能进行评价。T标准对特高压联络线功率波动的控制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是,T标准在减小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的同时,在某些情况下会加大互联电网系统的频率偏差,单独采用T标准进行考核与评价时,系统频率质量较差。

为了保证特高压互联电网系统频率质量的同时,还要控制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文献[9]提出了各控制区一部分采用控制性能标准( CPS)[10,11,12,13,14,15,16,17], 一部分采用T标准,这其实是CPS与T标准的并联实施方式。而对这种方式分析与仿真[18,19]结果表明: 采用CPS与T标准的并联实施方式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在某些情况下控制区之间会出现功率调节方向的矛盾,降低控制效率,甚至威胁电网安全。 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

本文结合CPS与T标准两者的优点,根据特高压互联电网的不同运行状态和电网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提出了CPS与T标准的串联实施方式,实时切换控制性能评价标准来解决特高压互联电网当前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并设计了4种控制方式来兼顾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和系统频率偏差。

1T标准及其实施所存在的问题

1.1T标准

如图1所示,区域i与区域r为特高压联络线互联的两个区域电网,定义特高压联络线功率由区域i输送到区域r为正,ΔPT为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

设Ki为区域i的静态频率响应系数; Kr为区域r的静态频率响应系数; KΣ为特高压互联电网总的静态频率响应系数,KΣ= Ki+ Kr;分别为区域i与区域r的区域控制偏差。则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为:

T1标准[9]要求区域i在任一时间段内满足:

式中: avg( ·) 表示取平均;在1 min的平均值; ΔPT-1-min为 ΔPT在1 min的平均值; Lp为特高压联络线功率的控制精度。

计算区域i的T1指标的一致性因子为:

区域i的T1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将式( 1) 进行分解可得:

对式( 5) 进行推导可知: ΔPT由特高压互联的两个区域电网共同决定,当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ΔPT= 0; 当时,ΔPT> 0; 反之,则 ΔPT< 0。

为了便于分析,本文采用水箱模型来剖析T1标准的机理。图2中,圆柱体水箱分别代表区域电网i和区域电网r,水箱之间由水管连通,水流的方向表示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的正负( 设区域i到区域r为正) ,水面的高度表示EACE/ K的大小,在图2所示的情况下,ΔPT> 0,区域i与区域r都采用T标准时,为了使 ΔPT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到零,追求区域控制偏差与 ΔPT反号,两区域都将进行区域控制偏差的调节,其调节方向如图2所示,在图2所示的调节方式下,代表区域i与区域r的两个水箱的水面高度能以最快的速度相等。所以,T1标准的本质就是: 区域i与区域r调节自身的区域控制偏差,使迅速相等,从而使 ΔPT= 0。

T2标准[9]与CPS2标准[10]相同,要求区域i在10 min内的区域控制偏差平均值的绝对值控制在规定的范围L10之内。L10的取值和CPS2标准中的取值一样。

1.2T标准单独实施所存在的问题

按照第1. 1节提到的T1标准的要求,在图1所示的两区域互联电网中,对下面4种情况下采用T标准时区域i的调节进行分析。

第1种情况: 当区域i出现功率波动使得区域i的区域控制偏差小于零,区域r的区域控制偏差等于零时,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 ΔPT将小于零。根据T1标准的要求,区域i会增加机组出力,使得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 ΔPT得到恢复,同时,这也有利于特高压互联电网系统频率的恢复。

第2种情况: 当区域i出现功率波动使得区域i的区域控制偏差大于零,区域r的区域控制偏差等于零时,这种情况与第1种情况类似。

第3种情况: 当区域r出现功率波动使得区域r的区域控制偏差小于零,区域i的区域控制偏差等于零时,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 ΔPT将大于零。这时,若为了迅速恢复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 ΔPT,追求区域控制偏差与 ΔPT反号,区域i将会减少出力将本区域的区域控制偏差向区域r的区域控制偏差的方向调节,当时,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 ΔPT将会等于零。但是,当区域i的区域控制偏差调节速度与容量大于区域r时,特高压互联电网的系统频率偏差将会进一步加大,这不利于特高压互联电网系统频率的恢复。

第4种情况: 当区域r出现功率波动使得区域r的区域控制偏差大于零,区域i的区域控制偏差等于零时,这种情况与第3种情况类似。

对上述4种情况的分析可知,在第3种与第4种情况下,T标准在快速恢复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的同时,在某些情况下会加大互联电网系统的频率偏差,这正是T标准单独实施所存在问题。

1.3CPS与T标准并联实施所存在的问题

针对上述T标准单独实施所存在的问题,为了兼顾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与系统频率偏差,文献[9]提出电网的各控制区一部分采用CPS,一部分采用T标准,这其实是以并联的方式使用两套标准。所谓CPS与T标准的并联实施方式是指: 特高压电网运行中,在同一时段内,既有采用CPS的控制区,也有采用T标准的控制区。但本文分析表明,CPS与T标准的并联实施方式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图3所示特高压两区域互联电网中,区域i的子控制区a采用CPS,子控制区b采用T标准,区域r采用T标准。这种标准的实施方式在不同的控制区同时采用了CPS和T标准进行考核与评价,是CPS与T标准并联实施的一种情况,下面对这种并联实施方式进行分析。

当特高压电网运行时,会出现下面的情况。图3中,当区域r出现负荷增大使得区域i的区域控制偏差等于零,特高压联络线功率越限,且互联电网系统频率降低时,在T标准下,区域r会增加机组出力来减小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若子控制区b为了快速恢复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追求自身区域控制偏差与 ΔPT反号,则会减少出力使区域i与区域r的区域控制偏差的符号相同。而子控制区a采用CPS,为了快速恢复系统频率偏差,追求自身区域控制偏差与 Δf反号,则会增加机组出力。 这时区域i的子控制区a与子控制区b的功率调节方向相矛盾,将会导致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长时间不能恢复,不利于系统频率的恢复。

经过上述分析可知,在CPS与T标准并联实施方式下,CPS与T标准下的控制区之间的功率调节方向可能相矛盾,这不仅不利于特高压联络线功率越限与系统频率偏差的快速恢复,甚至有可能威胁电网安全。因此,并联实施方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综上所述,现有的联络线功率控制性能评价标准的实施方式都不太适用于特高压互联电网。

本文结合现有实施方式各自的优点,提出了CPS与T标准的串联实施方式。

2CPS与T标准串联实施方式

所谓CPS与T标准串联实施方式是指: 在同一时段内,所有控制区只采用CPS与T标准其中之一来进行评价,根据特高压电网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不同,实时切换CPS与T标准。

2.1串联实施方式的设计思想

CPS以系统频率偏差为控制目标,鼓励各控制区为恢复系统频率提供支援,重点保证互联电网系统频率的安全与优质。

T标准以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为控制目标, 鼓励各控制区为恢复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提供支援,重点保证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的快速恢复。

所以,CPS与T标准的控制目标不一样,CPS关注系统频率偏差,而T标准关注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并联实施时控制区之间出现功率调节方向的矛盾在所难免。

特高压电网运行中,解决不同主要矛盾所采用的控制性能评价标准应该不同。所以,本文提出CPS与T标准的串联实施方式,根据电网各状态的主要矛盾来选择控制性能评价标准,并采用相应的控制方式兼顾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与系统频率偏差。

在采用CPS与T标准串联实施方式时,当所有区域采用CPS时,各控制区的频率响应系数按照CPS下的原则来进行设定。当所有区域切换到T标准时,各控制区的频率响应系数按照T标准下的原则来进行设定。

2.2串联实施方式下的4种控制方式

为了兼顾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与系统频率偏差这两项功能,在串联实施方式下,本文采用下面4种控制方式来实现。

1) CPS控制方式: 即所有控制区都采用CPS,追求区域控制偏差与频差反号,快速恢复系统频率偏差。

2) T控制方式: 即所有控制区都采用T标准,追求区域控制偏差与联络线功率偏差反号。

3) 联络线主控方式: 所谓联络线主控方式,即所有控制区都采用T标准,以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为主要控制目标,但恢复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的同时不会加大系统频率偏差。

图1中,当区域i出现功率波动使得特高压联络线功率越限时,区域r的区域控制偏差等于零。 此时,在联络线主控方式下,区域i全力调节,即所有可调机组都参与调节,而区域r为了快速恢复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可适当调节,即一半可调机组参与调节,在区域i与区域r的共同调节下快速恢复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由于区域i与区域r的功率调节容量不一样,系统频率偏差不会进一步加大。所以,在联络线主控方式下,对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造成责任大的控制区应该全力调节,而责任小的或者没有责任的控制区应该适当调节。

4) 频率主控方式: 所谓频率主控方式,即所有控制区都采用CPS,以系统频率偏差为主要控制目标,但恢复系统频率偏差的同时不会加大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

图1中,当区域i出现功率波动使得系统频率偏差越限时,区域r的区域控制偏差等于零。此时, 在频率主控方式下,区域i应该全力调节,即所有可调机组都参与调节,而区域r为了快速恢复系统频率可适当调节,即一半可调机组参与调节,在区域i与区域r的共同调节下快速恢复系统频率偏差。由于区域i与区域r的功率调节容量不一样,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不会进一步加大。所以,在频率主控方式下,对频率偏差造成责任大的控制区应该全力调节,而责任小或者没有责任的控制区应该适当调节。

2.3串联实施方式的具体方法

在CPS与T标准的串联实施方式下,依据抓主要矛盾的思想,在特高压电网的4种典型运行状态下,实时切换控制性能评价标准与控制方式,兼顾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与系统频率偏差。

1) 特高压联络线功率没有越限状态( 称为A状态) : 此状态下,系统频率质量为主要矛盾。采用的控制方式为CPS控制方式。

2) 特高压联络线功率越限、频率正常状态 ( 称为B状态) : 此状态下,特高压联络线功率越限为主要矛盾,采用的控制方式为T控制方式。

3) 特高压联络线功率越限、频率预警状态 ( 称为C状态) : 此状态下,特高压联络线功率越限为主要矛盾。由于当系统频率处于预警状态时,若采用T控制方式,频率有可能进入紧急状态,所以本文采用联络线主控方式。

4) 特高压联络线功率越限、频率紧急状态 ( 称为D状态) 。此状态下,系统频率偏差为主要矛盾。 因为联络线功率已经越限,若此时仍采用CPS控制方式,联络线功率越限有可能进一步加大,所以本文采用频率主控方式。

在CPS与T标准串联实施方式下,根据上述特高压电网的4种运行状态,当系统所处运行状态发生变化时,需要进行控制方式的切换。若切换控制方式时不需要进行标准的切换,此时按原来的标准对所有的控制区进行评价; 若切换控制方式时需要进行标准的切换时,从切换时刻开始放弃该时段原有标准的考核,从下一时段开始采用切换后控制方式所对应的标准进行考核。

例如,当特高压互联电网从运行A状态进入运行D状态时,控制方式从CPS控制方式切换到频率主控方式,此时两种控制方式都采用CPS进行评价,不需要进行标准的切换。当特高压电网从运行A状态进入运行B状态时,控制方式从CPS控制方式切换到T控制方式,控制性能评价标准从CPS切换至T标准,从切换时刻开始自动放弃CPS的考核,从下一时段开始采用T标准进行考核。

综上所述,在串联实施方式下,当系统频率偏差为主要矛盾时,特高压电网采用CPS进行评价。当特高压联络线功率越限为主要矛盾时,特高压电网采用T标准进行评价。在特高压联络线功率越限、 频率预警或紧急状态,需要兼顾系统频率偏差与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本文分别采用联络线主控方式和频率主控方式来达到这个目的。

根据上述的4种特高压互联电网的运行状态, 实时切换控制性能评价标准与控制方式。下面将这4种特高压电网运行状态所采用的控制性能评价标准和控制方式总结于表1中。其中,ΔPT表示特高压联络线功率没有越限; ΔT和 ΔPT表示特高压联络线功率越限; Δf表示系统频率处于正常状态;表示系统频率处于预警表示系统频率处于紧急状态。

3MATLAB仿真及仿真结果分析

3.1串联实施方式与并联实施方式的仿真

串联实施方式: 图4中,在t < 1 200 s时段内,特高压电网处于联络线功率没有越限状态,采用CPS对区域i与区域r进行评价。在t = 1 200 s时, 区域i出现一个大的正方向的负荷波动,而区域r出现一个大的负方向的负荷波动,使得特高压电网进入联 络线功率 越限、频率正常 状态 ( | Δf| < 0. 09 Hz) 。此时区域i与区域r都从CPS切换到T标准。在t = 1 437 s时,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恢复至允许范围内,区域i与区域r又切换回CPS。采用串联实施方式时,整个过程的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变化曲线如图4中蓝色曲线所示。

并联实施方式: 在上述相同的负荷波动情况下, 特高压电网采用CPS与T标准的并联实施方式时, 在t = 1 750 s时,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才恢复至允许范围内。采用并联实施方式时,整个过程的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变化曲线如图4中红色曲线所示。

从上述分析可知,并联实施方式下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的恢复时间比串联实施方式下慢了313 s。这是因为并联实施方式下控制区之间会出现功率调节方向的矛盾,达不到T标准所预期的效果。而串联实施方式下不会出现功率调节方向的矛盾,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能快速恢复。

3.2联络线功率越限、频率预警状态仿真

采用CPS与T标准的串联实施方式时,当系统处于联络线功率越限、频率预警状态时,本文采用联络线主控方式来兼顾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与系统频率偏差,为了体现出该状态下联络线主控方式的优点,将其与T控制方式进行对比仿真。

图3中,当区域i在10 s时出现一个正方向的阶跃负荷波动,使特高压电网进入联络线功率越限、 频率预警状态( 0. 09 Hz≤| Δf| < 0. 19 Hz) 。

在这一状态下,两区域均采用T控制方式时, 区域r为快速恢复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而提供支援,当区域r的调节速度与容量大于区域i时,系统频率偏差变化曲线和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变化曲线分别如图5和图6中蓝线所示。

当两区域均采用联络线主控方式时,区域i与区域r都进行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的恢复调节。 区域i全力调节,而区域r采用适当容量进行调节 ( 比如,可让二分之一的可调机组参与调节) ,并时刻关注系统频率变化,确保系统频率偏差不再进一步加大至紧急状态。两区域均采用联络线主控方式时,系统频率偏差变化曲线和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变化曲线分别如图5和图6中红线所示。

从图6可以看出,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的恢复时间在T控制方式下比在联络线主控方式下要短。但是从图5可以看出,在采用T控制方式时, t = 41 s时系统频 率进入紧 急状态 ( | Δf | ≥ 0. 19 Hz) ,在t = 64 s时最大频率偏差达到| Δf | = 0. 24 Hz。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在T控制方式下, 区域r为了快速恢复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而减发功率,而且其调节速度与容量大于区域i,导致系统频率进一步下降。

两区域均采用联络线主控方式时,虽然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的恢复时间变长了,但是由图5可以看出,系统频率偏差没有进一步加大( 0 < | Δf | ≤ 0. 14 Hz) 。这种控制方式的好处在于解决特高压联络线功率越限的同时,不再加大系统频率偏差使其进入紧急状态。

因此,在联络线功率越限、频率预警状态下,T控制方式不可取,联络线主控方式更合适。

3.3联络线功率越限、频率紧急状态仿真

采用CPS与T标准的串联实施方式时,当系统处于联络线功率越限、频率紧急状态时,本文采用频率主控方式来兼顾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与系统频率偏差,为了体现出该状态下频率主控方式的优点, 将其与CPS控制方式进行对比仿真。

图3中,当区域i在10 s时出现一个正方向的阶跃负荷波动,使特高压电网进入联络线功率越限、 频率紧急状态( | Δf| ≥0. 19 Hz) 。

在这一状态下,两区域采用CPS控制方式时, 区域i与区域r都进行调节来快速恢复系统频率偏差,当区域r的调节速度与容量大于区域i时,互联电网的系统频率偏差变化曲线和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变化曲线分别如图7和图8中蓝线所示。

两区域均采用频率主控方式时,区域i与区域r都进行调节来恢复系统频率偏差,区域i全力调节, 而区域r采用适当容量进行调节( 比如,可让二分之一的可调机组参与调节) ,并时刻关注特高压联络线功率波动,使其越限不再进一步加大。两区域采用频率主控方式时,系统频率偏差变化曲线和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变化曲线分别如图7和图8中红线所示。

从图7可以看出,系统频率偏差的恢复时间在CPS控制方式下比在频率主控方式下要短。但是从图8可以看出,采用频率主控方式时,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 ΔPT|max< 0. 35。而采用CPS控制方式时,t = 40 s时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进一步加大到| ΔPT|max< 0. 4。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在CPS控制方式下,区域r为了快速恢复系统频率偏差而增发功率,而且其调节速度与容量大于区域i,导致特高压联络线功率越限进一步加大。

因此,在联络线功率越限、频率紧急状态下, CPS控制方式不可取,频率主控方式更合适。

4结语

在分析T标准实施所存在的问题上,本文提出了CPS与T标准的串联实施方式。根据特高压电网的不同运行状态和当前电网所面临的主要矛盾, 实时切换控制性能评价标准来解决主要矛盾,并采用相应的控制方式来兼顾特高压联络线功率偏差与系统频率偏差。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新方式 第11篇

【关键词】新教法;观念;兴趣

一、用新教材的基本理念来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通过教授数学知识,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新教材首先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因此要深刻的认识,立足学生终身发展以及参与未来竞争的需要,切实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育人为本的观念,适应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是用好教材、搞好教材实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只有我们的教学观念与新教材基本理念相吻合,熟悉进而研究新教材和新的教学方法,从而逐渐过渡到熟练地驾驭新教材,才能变挑战为机遇,更好地使用新教材,使新教材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用新教材良好的可接受性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产生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新教材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帮助。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课程的执行者,我们应该对此加以强化。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数学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我国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要挖掘绚丽多姿而又深邃含蓄的数学美,给学生以美好的精神享受,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三、用科学的方法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新教材教学中,我们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和交流,获得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概念、定理、公式的发现与证明过程,利用新教材中多次出现的一题多解的例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不同角度、不同思路的探索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开放性课题研究,通过这种开放性课题的研究,学生既提高了数学语言的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获得了新的知识,增强了合作意识,发展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严谨活泼的课堂氛围。改变课堂上传统的老师问学生答的旧模式,更多地采取讨论、辩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

四、精确把握新教材的精髓来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初中数学教学从知识传授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模式,着眼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养成,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教材的精髓所在。在新教材的实践中,我们应精确把握其精髓,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深入地探索和研究,并结合近几年教改中涌现的激励式、探究式、发现式、情趣式等优秀的教学法,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新教材的特点,有选择地加以吸收利用,逐步形成有新教材特色的、符合自身实际的教学法,更好地开展新教材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积极主动地对课程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适,灵活使用新教材,设计出新颖的教学过程,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引发他们的进取心,这也是衡量课程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新教材的实践中,我们还应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在新教材的试用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暂时难以理解的问题,对新教材的编排会产生一些困惑;在教法改革中,我们还应防止矫枉过正,避免走进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以少讲少练代替精讲精练的误区。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开拓,锐意进取,努力深入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纵向体系;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平时挖掘积累生活生产中应用数学知识,方法的实例,广泛收集数学信息,动脑筋想办法组织素材。以此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

参考文獻:

[1]赵振威.中学数学教材教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2

方式标准 第12篇

基本支出, 是指不同地区、不同规模和人口结构的家庭, 一定时期内用于满足最低生活标准的支出。该标准一般由官方部门或者民间研究机构定期发布。

在国外, 基本支出标准通常作为研究贫困化的基础, 同时也是一些机构进行相关社会保障研究的重要参考。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中, 一些研究住房问题的官方及非官方机构, 也都依据不同地区的基本支出标准来对该地区的住房支付能力进行实际测度。虽然相关政府部门在进行住房保障工作时尚未普遍应用此类标准, 但政府部门应用的住房支出比例标准 (即家庭住房支出不超过家庭总收入的30%) 存在重大缺陷, 且其缺乏科学性也已被广泛批评。

根据基本支出标准的特点, 我们认为它对住房保障, 特别是保障人群划分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具体性。基本支出标准大多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不同家庭的实际情况确定的, 因此, 对特定地区住房保障政策实施具有指导意义, 有利于相关部门确定保障人群的具体收入标准。

第二, 动态性。基本支出标准根据每年的价格水平进行调整, 有利于相关部门对住房保障工作进行动态调节。

第三, 基本性。基本支出标准衡量的是满足一定家庭基本生活需求的最低支出, 而住房保障, 特别是我国目前的廉租住房制度, 主要以保障家庭基本居住需求为主, 因此, 基本支出标准充分符合住房保障制度的要求。

二、我国住房保障人群划分标准的弊端

2007年, 《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 (下称“24号文件”) 将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列为住房保障对象, 根据“24号文件”确立的体系, 住房保障人群划分的标准为收入水平和居住现状。收入水平被确定为“低收入”, 而各地在实际工作中, 对于低收入标准的确定也存在一定差异, 部分地区按照国家统计局对于低收入的定义确定标准, 即收入排行中最低的20%, 有些地区将低收入的标准定为低于平均收入的60%, 有些地区则干脆确定为低于平均收入。

为了保障工作进行的简易性, 大部分地方政府在“24号文件”出台之前都将住房保障中最为主要的廉租住房制度保障范围定位为城镇低保户中的住房困难家庭, 实际上, 目前各地政府的相关规定也都透露出政策执行方面的考虑。然而, 这种单纯以收入水平来划分保障家庭的方法缺乏必要的理论及事实依据。概括来说, 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对人群收入水平划分的方法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 缺乏针对性。不论各地政府如何定义低收入标准, 都是按照家庭人均年收入进行划分的。这种近似整齐划一的方式, 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家庭具体的规模及人口结构情况。家庭人员构成以及年龄结构等差异, 必定会影响到维持家庭基本生活所需的收入水平。如果按照目前这种整齐划一的方式来进行住房保障家庭的分类, 势必导致一部分本该纳入保障范围的家庭无法享受相关政策, 而一些有能力靠个人解决住房问题的家庭却得到了政府支持。

第二, 科学依据缺失。当前我国住房保障人群划分的标准是单纯的收入导向, 即不考虑该地区由价格水平和消费结构而导致的支出状况, 仅以收入水平的某个比例作为划分依据。这种方式固然会降低政策的执行成本, 但它得出的标准仅具有统计学意义, 却无法代表家庭的真实支出情况, 其存在的基础显然缺乏必要的科学性。

第三, 动态性不足。仅仅依据家庭年均收入变化调整保障的收入标准仍然无法做到完全的动态性。因为, 每年整体价格水平 (比如CPI) 总是由不同生活支出的变化而产生的。具体说, 当整体价格水平提高5%, 也许家庭用于住房方面的支出仅提高1%, 也可能提高了10%, 其他生活必需品的支出也会发生同样的情况, 更何况收入水平的变化也未必会完全传导到价格水平方面。也就是说, 当收入水平发生了变动, 住房和其他支出几乎不会同比例提高或降低, 根据上一年实际收入的情况来确定保障家庭, 并不完全合理。

三、以基本支出标准作为住房保障人群划分方式的可行性

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历史仅有10余年, 住房保障体系刚刚建立且尚不完善, 为了便于推行而采取单纯的收入标准划分住房保障人群的方式, 仍存在一定问题。因此,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 建立科学的家庭划分标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而美国相关标准的模式也将成为我国划分标准的发展方向。

1. 制定我国基本支出标准的原则

根据EPI基本预算标准 (包含7类必需的生活支出, 分别为房屋租金、食品、儿童抚养、交通、医疗、缴纳税款以及其他必需品等) 和SSS标准 (包含住房、儿童抚养、食品、交通、医疗、其他必需品以及税收等) 的内容和设计原则, 结合我国目前的统计制度, 在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的前提下, 首先由中央政府部门研究编制基本支出标准的框架, 确定家庭分类和各项基本生活支出的内容, 明确各项基本生活支出的计算方式, 然后由各地方政府部门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 以上一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进行测算, 并由地方政府对外发布。

2. 标准制定过程中的要点

第一, 合理确定家庭分类。EPI基本预算标准和SSS标准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对家庭类型进行了科学分类, 根据成年人和儿童的数量对家庭规模进行了有效区分。因此, 在编制我国的基本支出标准时, 应首先确定家庭的不同类型。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 一般的家庭总是有两个成年人创造收入, 而儿童的数量以一个为主, 但许多家庭, 特别是一些收入水平较低的家庭都具有较为沉重的赡养老人的责任, 所以, 在制定我国的相关标准时, 必须考虑赡养方面的相关支出, 也应当把赡养老人的数量在家庭规模的分类中予以体现。

第二, 全面包含各种生活必需品。标准中要尽量全面地包含家庭生活所必需的全部支出, 这样才能够准确计算出维持家庭基本生活的最低收入水平。根据美国相关标准的设计和我国目前的统计制度, 该指标应当包含以下几类支出:食品和衣着, 包括基本的吃、穿方面的支出;抚养费用, 包括儿童的抚养支出和老人的赡养支出;医疗支出, 包括家庭全部成员的医疗和药品费用, 该项支出可根据社会医疗保障的情况酌减;交通支出, 包括日常的交通费用和必要的旅行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支出, 包括家庭成员必要的文娱费用和子女的教育支出;住房支出, 包括房屋租金 (或者根据房价水平的虚拟租金) 和房屋使用、维修的费用;税收及社会保障支出, 包括家庭缴纳的税金和各类社会保障中个人所缴存的部分;其他必要支出。

第三, 体现各地区的特点, 具体数额由各地方进行测算。标准的基本原则可以统一, 但各地区基本支出标准的数值是不同的, 这与不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房地产市场发育程度、气候条件、民族文化环境等许多方面都密切相关。因此, 根据统一原则的标准, 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的客观实际确定符合本地区情况的基本支出标准。

第四, 根据各地区的情况进行动态性调整。各地区的基本支出标准一经确立, 应当根据价格水平等因素进行年度性调整。依据一般规律, 本年度享受住房保障家庭的收入标准应根据上一年度基本支出标准确定。

3. 正确认识标准制定的紧迫性和研究的长期性

上一篇:流产后妇科炎症下一篇:苏州园林的诗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