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教学范文

2024-09-18

基础教育教学范文(精选12篇)

基础教育教学 第1篇

基础教育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终身教育的基础,它只是为人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做准备、打基础,不具有任何终结性特征。所以,基础教育中的甄别、选拔、淘汰的竞争行为有些荒唐,它们创造的仿佛只是某种终结性的结果,可能没有多少实在的教育或教学价值。到处都在说的“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是要鼓励孩子们之间的竞争,而且是只要赢在起跑线,不关心是否会输在起跑后或终点线的竞争,这是否有些急功近利?说这句话的人可能都疏忽了,既然是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岂不就认可了尚未起跑的事实?既然尚未起跑,我们所做的一切就只能是起跑前的准备。如此一来,我们施加给孩子们的竞争压力、用成绩排位、遴选优差等把他们整得身心疲惫的各种行为,是否就像给还在做准备活动的运动员掐秒表计成绩?这到底能有多少实在价值?

如果就只是培育良好的国民素质,要求他们以平常心做平常人,首先成为适应现代社会的能自食其力的普通劳动者,这不就是陶行知先生说的不做人上人,也不做人下人,大家都做人中人的平民人?如此朴素的要求也就能普适,绝大多数的学生就能合格也能优秀,还用得着浮华与文饰吗?值得补充的是,这不仅是每一个人的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都需要的基础,也是高等教育、成人继续教育进行人才进拔与淘汰的公平起点。但如今基础教育中的竞争显然漠视了这个起点,它没有公平的游戏规则,起跑线已经被扭曲了。

为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打基础应该是普惠的,所以基础教育要坚持均等机会优先于差别原则。但甄别、选拔、淘汰的教育行为,还是差别原则优先,所以无论它如何创新也依然无济于事,这样的行为目的不朴素也献不能普适。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之间能有均等机会?机会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留守儿童如何为他们的均等机会做准备?他们做准备的机会如何能均等?创新如果不是要为每个人提供“生活通行证”,如何还可能维护公平?(今天维护公平、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就是创新!——校对者)

基础教育要优先关注弱势群体。面向全体学生的朴素的解释,就是优先考虑一切学生,使教育和它的创新为了一切学生,这是基础教育对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责任。关键问题是为了谁的责任?这不只是对考大学或考普通高中的学生的责任,还有对考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的责任,对适龄者成为工人、农民、农民工等的继续教育的责任,谁敢说如今的基础教育学校里,首先践行的是为这些人的责任?

这其实就是优先关注弱势群体的责任。基础教育要担当为了一切学生的责任,而他们的现实处境却如此不均衡,有一个优质教育群体,还有一个弱势群体!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拉动薄弱学校,这仿佛有些怜悯施舍的意味。为什么不能切实地优先考虑弱势群体?这就像一项基础工程,它的首要责任就是确保每一寸基础都合格,而不是弄几处优质工程创品牌,所以就应该优先关注工程的薄弱环节。同理,基础教育应该优先考虑弱势群体学校能承担什么,优先考虑那些考职业技术学校的、进城务工或留乡务农的学生们到底需要些什么。

绝大多数的学校能承担的并且是每一个学生都需要的,其实就是最基本的国民基础素质。这是在基础设施、教育经费等保障措施落实以后,应该落实的教育过程与结果的公平保障。培养学生的负责公民的价值观、态度与情感、认知技能与非认知技能、创造性与行为能力,这已经是国际共识的观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达喀尔行动纲领》(2000年)全民教育目标的质量要求只不过是“要确保人人都能学好(落实教育权利),要使所有受教育者都能取得公认的、可衡量的学习成果,尤其是在读、写、算和基本生活技能等方面”。我们的基础教育为什么就不能确立如此普适也朴素的培养目标?

基础教育还要特别关注那些没能实质性纳入考试竞争的教育方面。如今的教育太功利,只要不考试人们就不重视,但基础教育不是培养考生而是培养国民。如今不能尊老扶幼、不知孝敬父母的人知道愧疚吗?不能干粗活脏活累活的人知道耻辱吗?没有健康体质强健体魄的人知道忧虑吗?我们为救助摔伤老人的几个学生颁奖的时候,知道为脆弱的教育忧心如焚吗?这都是基础教育对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责任,而且是比考试成绩意义更深远的责任。如今哪所基础教育学校,特别关注并且践行了这些责任?

我们必须澄清一种误解,这就是把基础教育同终身教育简单链接。其实基础教育同终身教育虽然纵向连续,但并非一一对接式的连续,打基础的教育是需要全面综合的,它就像树的根基,任何出类拔萃的枝杈都需要根基,所以它要普适,根基不会张扬也不必巧饰,所以它要朴素。基础教育不是要像量体裁衣那样僵化地制造个别的人,而是要普适朴素地为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培养每一个人。基础教育要为每一个人都养育好深刻扎实全面的根基,这就是俗话说的树有多高根就有多深的道理。

充分认识基础教育的基础作用 第2篇

充分认识基础教育的基础作用

摘要:一 刚刚过去的,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克服了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取得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新的伟大成就.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又取得了新的进展.教育界以及关心教育改革发展的社会各界对正在制订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关心和积极参与,应该是20教育的最重要事情.作 者:柳斌  作者单位: 期 刊:决策探索   Journal:POLICY RESEARCH & EXPLORATION 年,卷(期):2010, “”(4) 分类号: 

基础教育教学 第3篇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儿童为中心

1 英国基础教育的特色

1.1 丰富的课程设置

英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教育对象是该国的适龄儿童,开设了英语、数学、科学、设计和技术、信息和交流技术、历史、地理、现代外语、艺术和设计、音乐、体育、公民等12门必修学科。国家基础教育课程实行全国统一课程计划,保证所有的受教育对象都可以接受到他们所需要的课程内容。英国基础教育机构在开设国家课程的同时,也开设了学校课程,不同的是,学校课程是为了体现学校的特色,由校方自己决定是否开设,以及自定义所开设学校课程的内容。这样的做法可以让孩子自由选择他们喜欢的课程,有利于他们个性化的发展。当然,学校所开设的选修课程的内容和质量也会成为家长评价学校的标准。学科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此外,学校还要负责对孩子的思想品德的培养、升学与就业的指导。学校不仅仅重视理论课程的教育,还把劳动体验、社区活动等活动课程纳入了学校基础教育课程。大部分学校都会依据自身的办校特点来设置不同的选修课程,即便是仅仅只有一两个学生修一门课,这门课也会继续开设下去。这种模式的课程设计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它带给孩子很多的选择性。

1.2 对实践课程的重视度较高

前文已经提及,英国基础教育把一些活动课程纳入学校基础教育课程,便可看出学校对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视程度。在英国,课堂上是很随意的,但是在艺术和设计课堂上,学生却很小心翼翼,这是因为会用到一些器械,其中有一些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才会特别认真。教师都把孩子们的动手成果摆放在做实验的教室里,借此来提高孩子们的积极主动性。

1.3 以孩子为中心

英国教育的口号是,“为全体社会成员创造机会、发挥潜能、实现卓越”,由此可见,英国教育更多的是以受教育者为中心,使个体的个人价值得以实现。为了更好地实现为孩子服务,有三种教育模式为基础教育机构所重视:专才教育、英才教育、学困生教育。在专才教育方面,学校会鼓励专才学生在特长发面的发挥,使其在大环境中不会因其他方面的薄弱而受到歧视。国家也会鼓励学校开设更多的专业课程以便申请成为专业学校,这样的话,学校就可以取得地方财政和国家财政的资金补助;在英才教育方面,学校很重视各种方面能力尤其是动手能力的培养,学校鼓励学生开发思维去创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对历届毕业生的工作取得调查之后发现,多从事的是一些教师、医学等方面的工作,鉴于此,学校还特意开设了自然科学方面的学科,来增加学生这方面的兴趣,以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困生教育方面,很多学校实行的是分层次教学。面对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向他们传输不同层次的知识,并派置温和耐心的教师对其引导,对他们每一次的进步鼓励,使他们树立起自信心,消除自卑感。

2 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

虽然我国的基础教育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如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入学机会不断增加,区域差异性不断缩小,教育公平问题得到很大改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很多课程还是在传统的脱离实际的教室情境中完成的,比较死板,不能给学生以新鲜感和较为深刻的印象,不能有效地与实际的场景相联系,缺少了实践的氛围,联系实際的课程与英国的时间课程相比,联系实际的课程的比重较少,不能满足学生对于时间课程学习的需要。

老师在课程上给予学生自主思考和启发的时间很少,不能让学习自主的思考和学习,在学生未受到良好的启发的情况下,就直接告诉了学生所谓权威的答案,破坏了学生自主思考学习的整个过程,让学习成为一种机械的活动,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在课程设置方面,很少体(下转第27页)(上接第11页)现课程的灵活性和学校的自主性。

因为师资和每个地方的实际情况的不同,我国很难推行小班教学,一般都是大班授课,因为每个学生的基础不一样,学生的数量也多,不能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对每个学生都针对其个性加以引导和启发,不能让学生得到统一的自由的发展。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原因,基础教育机构仍然为行政化部门的下属机构,所以在自身调度方面就没那么灵活,教育的效果在实际的环境中大打折扣,远低于预期。而大班授课则不能很好地兼顾每一个学生,而评价一个学校的标准则是升学率这些特定的数字,因此学校只需重点照顾中上等学生便可维护自身的声誉,这样就没法依照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育,使之呈现出高度统一化的趋势。

3 英语基础教育于我国的借鉴意义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教育的发展日益体现国际化的态势。教育全球化的核心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资源在国际间进行整合,各国教育领域之间的要素交流及合作日益频繁,各国相互影响的程度越来越高,各国都想要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教育市场,以促使本国的教育得以良好的发展。在英国的基础教育研究中发现,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借鉴的地方,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

英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是“重视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每一个孩子在教育面前都是平等的,这种平等表现在接受教育的机会平等,以及毕业后就业的机会平等。教师对待学生的要求是:对学生有信心,善于鼓励学生,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每一个学生自信地、有自身个性和特长地发展。而我国的教育则是高度一致化,使每个学生个体都按照国家的需要来发展,教出来的孩子千篇一律,只能解决特定的问题,不能随机应变,适应社会。因此,在这方面,英国的基础教育制度很值得我们深思。

英国政府对于英国基础教育非常重视,在英国的学校,英国的学生才是主人,学校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而建。在课堂上,教师从来不会把正确的答案直接给孩子们,而是给孩子创造一个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老师从中进行启发引导,从而让学生解决问题,真正地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精神。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主地去思考,给学生们更多讨论和提问的时间。

基础教育教学创新是为基础而创新 第4篇

教育教学变革中, 人们最多尝试的是方法创新, 所以会有琳琅满目的创新方法, 但最容易浮华的也是方法创新, 因为它常常为了标新立异而忽视基础, 忽视普适与朴素。

高层学者评价高层学术成果, 最慎重也最吝啬的用词之一就是“创新”, 但基础教育实践中的情况相反, 最随意最慷慨的用词之一也是“创新”。有位青年学者曾作过一个不完全统计, 我国2000年以前有关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成果只有十几种, 至2005年有关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成果论文竟然高达几万篇。谁敢说这些创新成果在实践中能普适?谁敢说它们具有不浮华不文饰的朴素品质?形式主义的创新最省力, 普适与朴素的创新却需要呕心沥血。如语文情境教学法、数学尝试教学法, 它们岂止是十年磨一剑!

讨论方法创新, 有必要解释一下方法的“法”。在汉语语境中, “法”与“式”的意思不同,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法先王、法地、法天、法自然的“法”, 作为动词使用, 有效法、取法的意思, 而法度、律法、方法的“法”, 作为名词使用, 有规范、准则的意思, 所以从总体上说, “法”是有一定之规的、可以普遍效取的, 具有普适与朴素的特征。而我们通常说的“方”或者“式”, 只是依“法”行事的样式样态, 所以有附加文饰的特征。“教学有法, 法无定法”这句话, 前面的两个法字是“法”, 后面的法字是“方”或“式”, 实际上是“教学有法, 法无定式”的意思。所以实践中的教学方法创新, 可能多数不是方法, 只是方式, 如果是方式, 也就不必苛求, 用不着煞有介事地循规蹈矩, 自然而然就好。

但是, 不同教育层次的教育教学的“法”可能不相同, 既然是方法, 也就不宜滥用, 教学有法, 所以要有一定之规。那么, 基础教育有什么特殊性?它是否有普适朴素的一定之规的“法”?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教师都称“老师”, 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教师为什么都改称“导师”?指导在站博士后的教师为什么又改称“联系导师”或“学术联系人”?这里是否有教的方法、导的方法、联系的方法的区别?“教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不教”, 如果从学的角度看, 这里是否有教之学、导之学、不教之学的区别?这之间是否有某种顺序?不同教育层次的教育教学方法创新, 是否会有各自的“教学有法, 法无定式”?

就此而论, 为基础而创新教学方法, 可能最普适朴素的还是“教法”, 教法的“教”就是一定之规, 这意味着方法主要还是教师主导的、有间接性特征的方法。而时下“教师是伴奏者”、“教学回归生活”等一些挺好的理念, 弄得教师不敢教、学生不知所措, 可能是因为它们被炒作得离谱了。有谁认真想过, 中小学生与博士研究生的教学到底有什么区别?

教法毕竟是教的方法。教师主导从来不排斥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这只不过是要求更高水平的教师主导而已。杜威的儿童中心, 也只是要求教育的一切措施围绕着儿童这个中心组织起来, 就像要求医疗的一切措施围绕着病人组织起来的道理, 哪里会否认教师主导?间接性也不排斥直接经验, 这只不过是强调人与动物经验传递的根本区别而已。何况即便是不教之学, 也不只是学习直接经验, 还是要大量学习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 读书就是不教之学, 但书对于学习者来说, 其实就是不言之“教”。

启发式与注入式都是教法。如孔子的启发式教学, 他说的“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只是深刻揭示了这种教法的心理基础, 他限定愤与悱的心理状态, 相应地采用启或发的方法, 就是循循然善诱人的主导艺术, 谁能说这种方法不是教法?这种教法的间接性特征也很明显, 愤与悱的心理状态不同, 启与发的应对办法不同, 但结果还是教师提供的经验, 谁能说这里的经验不是间接的?所以启发式与注入式教学的“法”, 只是两种反映了不同教学思想的不同的教法。前者教得活, 调动了积极的思维活动, 后者教得僵, 忽视了积极的思维活动, 所以才有倡导启发式, 废除注入式的提法, 但这只是主张选择不同的教法。

发现法或探究法也是教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 域外的发现法、探究法为我国中小学教学方法改革所关注, 人们学习这些方法, 移植这些方法, 得益于这些方法, 其中不乏“创新”的提法, 但未必都能确认这是教法创新。20世纪60年代初的布鲁纳改革, 他的发现法就主要是发现那些人类已经知晓的事物, 这些事物是间接性的, 不是直接告诉学生, 而是引导学生像历史学家思考历史问题、数学家思考数学问题一样去发现它们、探究它们, 就是以此种方法来教这些事物。如果说这样的教法有高明之处, 就是在发现和探究的过程中, 让学生经历发现与探究的过程, 训练发现与探究的思维, 收获发现与探究的方法。但目的不是发现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 谁能说他改革的不是教法?

所以基础教育教学方法创新, 不能忽视教, 教还是最普适朴素的“法”, “教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不教”, 教学生学、教学生学会不教之学, 依然都还是教法。

弄清楚教法之“教”, 还得弄清楚教法之“法”, 也就是依照什么样的一定之规“教”的问题。笔者认为, 教法之“法”不必刻意、不必打造, 只要循其自然。教学不能像文艺演出, 而要像朴素的生活, 探究发现法教学也不必像科学家一样较真, 而要像童真的游戏。这如果能作为一定之规的教法之“法”, 教学方法创新就能普适也能朴素。

如今的教学太浮华, 几乎见不到天然去雕饰的朴素了。基础教育教学, 只是些最基本最浅显内容的教学, 它不必太精致, 不必过分包装, 不必把简单的东西弄得很夸张。人的智力与体力的发展是不可分的, 中小学生的教学正可以浅显一些、交叉一些、综合一些, 把知识教学、思维训练和价值观引导都融人鲜活的学习生活。如果就用教会儿童读、写、算来替代那些应对考试的繁难, 腾出时间把落在评价边缘的那些教育内容“救”起来, 教学生活自然就能幸福和愉快, 用不着刻意标榜“给儿童幸福”、“让儿童愉快”的宣言, 教学创新只需要摒弃人为做作, 循教学之自然, 就能和谐也会轻松。

如今的中小学生太沉重, 几乎见不到儿童发展的自然秩序了。教学方法创新最需要自然无为, 在自然秩序面前不妄为。一个儿童就是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 教学能尊重他、循循然地诱导他, 顺其自然就好。课业负担的实质是心理负担, 它不只是课业与儿童心智发展自然秩序不适的产物, 还是这种不适所负载着的成人压迫力与儿童承受力冲突的产物, 它是成人违拗自然秩序制造出来的。儿童是无辜的, 我们该向谁问责?是无奈的家长还是无助的教师?是社会对无辜失败者的歧视, 还是对仿佛成功者的推崇?有一点是无疑的, 它不朴素所以不自然, 教学创新只要不扭曲儿童本性, 循儿童之自然, 他们就会像一座百花园。

如今的中小学教师也不轻松, 谁想过他们生存发展的自然秩序?教学浮华学生沉重教师怎能轻松?教学不自然, 学生不自然, 教师如何能自然?一个教师何尝不是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其实教师发展同样需要自然无为, 也有个在自然秩序面前不可妄为的道理。即使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科学与技术、教学基本功训练, 也无须刻意打造。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史, 自己的志趣偏好, 为基础而创新的教学方法应该尊重他们, 让他们释放张扬, 让每一个教师都有属于自己的教学个性或风格。如果能少一些规范标准的烦琐评估, 多一些相观而善的朴实切磋, 教师就能朴素自然, 就有无穷的创造力, 就会人人都是艺术家。

基础教育教学 第5篇

内容摘要:油画专业的基础教学

模式,长时间以来一直处在重技轻能的环境中,从而导致我们的基础教学实际上是游离在真正的基础周围,如隔靴搔痒,不得要领。如何能全方位、多视角地理解“基础”的真正含义,使我们的基础课程更具前瞻性、创造性,使之更符合当代教学理念,更具鲜明的时代特点,在当代多元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下,一种更为轻松、更加自由并带有创造性的思维理念应融入当代的艺术基础教学实践中。

关键词:基础 素描 创造 前瞻性

油画专业的基础是什么?很多人会联想到素描基础。这当然没有错,多年来素描作为一门学科一直在各专业的基础训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以素描为基础的训练中,形体结构、比例、透视、空间是我们表现的重点,如何掌握准确的造型能力几乎是基础训练的全部内容。这些问题当然很重要,但对这些可视形象准确的把握能力是通过严格的训练可以达到的基本要求,而对于学生独立观察、判断能力及自我意识的培养、创造能力的全面发展,在我们的基础训练中却一直没有受到合理的重视。素描作为一个体系,本身是丰富而非单纯的,它不是简单的描写技能,重技轻能的结果会使学生的创造能力退化,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一种惰性而并不自知。

笔者在学校从事了多年的教学工作,见过很多匠气十足的画,有的学生可能到毕业也无法理解基础的真正含义,这样的学生即使如何努力也画不出一张好的作品,更不用说创作出好的油画作品了,因为他们对基础和基本功的认识仅限于此。什么是基础?我们只有明确基础的真正含义,才能让基础教学走上正轨。许多人基于我们传统的基础教学课程的模式认为: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础,一切艺术形式都要从规范的素描训练开始。这种观点一方面片面夸大了素描的基础作用,素描并不是能解决所有艺术问题的万能钥匙。另一方面,这种观点也降低了素描本身在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作用,把素描只作为基础训练的一种手段,素描本身是丰富的,它和其他画种一样可以是独立的艺术形式。这种对基础的泛谈,造成基础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对“基础”概念理解上的混乱,从而导致我们的基础教学实际上是游离在真正的基础周围,如隔靴搔痒,不得要领。当然出现这种状况教与学双方都有责任,教与学是一种互动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双向的创造性思维的实践过程,所谓教学相长正是此理。艺术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所有的教学都应服从这个大原则。

我们不得不承认传统的以写实为主的基础教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学生的创造能力被无形地压抑。以研究与表现人物为主线的传统教学本是服务于功用性和实用性的主题性创作的,但从当下艺术更注重个人风格表现的发展趋向来看,传统的基础教学模式已显得单一和过时了。在当代艺术教育中,基础的真正含义应更具包容性、扩展性和延伸性,它包含了技能,同时,也包括诸如理论研究、材料研究、创新能力、艺术修养与眼界的提升等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必须将这一基础加以前瞻性发展,使之更符合当代教学理念,更具鲜明的时代特点,而在当代多元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下,一种更为轻松、更加自由并带有创造性的思维理念应融入到当代的艺术基础教学实践中。

现阶段看来,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全盘推翻原有的教学秩序,况且传统写实的训练手段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自然有它的优势所在,只是应探索在基础教学中加入新的因素,在原有教学基础上,及时增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延伸的基础训练内容,采取解构的方式分析找出普遍规律,从方法入手但不以方法结束。

一、作业布置力求新颖

声乐基础教学有感 第6篇

一、先有歌唱状态后有歌唱位置

位置,即歌唱时声音的位置,就一般程度上的术语而言就是“高”位置,表现为呼喊时腔体的状态。这一说法,受过专业教育的教师都能提及到,但对高中学生来说,真正能够领悟并做到却有一定的难度。声音竖起来“说话”,涉及到各种腔体都要打开、团结协作。有的学生领会到了,也能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但只考虑各器官该怎样怎样,而缺乏整体腔体的状态,这样出来的声音发死、发僵,声音也没有色彩。这种现象严重抑制了学生的情感表达,演唱出的声乐作品没有感情交融的特效。基于这一点,我对学生进行分阶段教学。在学生没有声乐基础的情况下先不讲一些纯理论的东西,而是采用强制性、模仿式教学。例如,打开口腔,先让学生练习打哈欠,感觉气流通过,然后在此状态下自然说话,说得越自然越好,越到高音时,气息越下沉,就像生活中叫人名字一样,自然地说,不要想到唱高音,就喉咙卡死,气息上浮。在具体的练唱过程中,先要有兴奋的状态,包括身体的感觉,整个人像要往上飘似的,然后腰椎用力,脚踩住地,小腹有对抗的感觉,口盖打开,然后,大脑要有预判,先于旋律想出歌词,思考着要怎么“说”,做到这样,优美的声音自然流淌出来。我觉得,这样要比先对学生强调位置的效果好的多,如果先强调位置,学生就会死死的僵在那,出来的声音打不开,严重影响了情感的再现。

二、学生演唱声乐作品应情感大于技巧

现在的考生演唱都有了正规、系统的功底,但唱出的歌怎么就没有“味”呢?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的确,一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味强调位置、气息和演唱作品的难度,却从未认真品读学生演唱曲目的真情实感,致使其在演唱时不能和作品本身的情感达成共鸣,这是基层教师在日常训练中容易忽略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引导学生抓住作品当中的音乐要素及对其的敏感反应,在分析处理歌曲的力度、速度和音色等表现要素上下功夫。例如,在力度处理上,演唱《七月的草原》时,歌中的“啊”字,就不适宜用太猛的气息,应在饱满的状态下控制气息弱唱,这样出来的高音轻盈、飘逸,听起来具有仿佛来自天籁的声音。反之,用力过猛,刻意强调音量,出来的声音会很冲,音色也就不美了。还有,在演唱《悲叹小夜曲》时,也不适宜用很猛的气息来演唱,但这首歌曲没有气息是万万不能演唱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运用好气息。经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高考时,歌曲情感的再现有时比气息、位置等专业方面更重要。考生能正确地把歌曲的情感得以再现,技巧稍差一些,也会取得好成绩的,运用好娴熟的技巧可以为表达情感提供绝对的技术保证。

三、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知力

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知力尤为重要。每个人对音乐的感知力都是先天存在的,但也有些是后天环境培养和熏陶出来的。比如:节奏感、旋律感、和声感和音色分辨感等具体形态。具备了这些基本的感知能力,学生学习时就要有灵感的萌动,从而激发二度创作。比如,我教授的一名女民歌学生,音色特别甜,但音域较窄,适合唱民歌,对一些老歌如《边疆的泉水清又纯》、《珊瑚颂》等演绎得韵味十足,但唱不了常思思式的民歌。在演唱《枉凝眉》时她怎么也唱不好。我指导她读歌词、理解歌词,激发她的二度创作,然后我来范唱。几次下来,她深刻理解了歌曲的内涵,把情感融入歌曲当中,演唱得非常到位。教师对于想象的理解更多是生活的回放,具有一定的色彩性和画面感,而学生的二度创作更多是想象力的发挥,所以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阅历,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勇气,主动参与到学生的二度创作当中。

四、结合学生实际选择好作品

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忽略学生的驾驭能力,盲目追求彪高音,觉得学生能吼那么几声就可以演唱大作品,结果留的作品比较大,使学生恨不得天天除了练一点发声,就使劲地喊唱。这样导致的后果是学生的高音区站不稳,底气不足,缺乏流畅性,缺少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记得我的一个学生,个人条件非常好,音质干净、有音高,可是低音下不来,他特别喜欢戴玉强的《我像雪花天上来》,前半部唱得确实不错,可猛地喊上去了,中音区就回不来了,行话讲就是塌了,没有了支撑,剩下的部分就特别空,也没了高位置的歌唱状态,所以这样的作品就不适合他。今年我有一个学生,音质比较厚实,唱了《梧桐树》等歌,在一次小考中被后学的落下了,她自己找原因决定不唱大歌,最后在省内联考时演唱《孤独的牧羊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一点给了我信心,给学生定歌曲时,切勿偏大,一定要根据学生学习时间的长短、自身音质、音色和性格特点选好适合的作品,这是成功的一半。

总之,声乐教学要求教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古人云“言之不足,歌咏之”,我会从实际声乐教学基础做起,带着我的学生们一起飞翔。

(责任编辑 史玉英)

基础教育教学 第7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儿童为中心

1 英国基础教育的特色

1.1 丰富的课程设置

英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教育对象是该国的适龄儿童,开设了英语、数学、科学、设计和技术、信息和交流技术、历史、地理、现代外语、艺术和设计、音乐、体育、公民等12门必修学科。国家基础教育课程实行全国统一课程计划,保证所有的受教育对象都可以接受到他们所需要的课程内容。英国基础教育机构在开设国家课程的同时,也开设了学校课程,不同的是,学校课程是为了体现学校的特色,由校方自己决定是否开设,以及自定义所开设学校课程的内容。这样的做法可以让孩子自由选择他们喜欢的课程,有利于他们个性化的发展。当然,学校所开设的选修课程的内容和质量也会成为家长评价学校的标准。学科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此外,学校还要负责对孩子的思想品德的培养、升学与就业的指导。学校不仅仅重视理论课程的教育,还把劳动体验、社区活动等活动课程纳入了学校基础教育课程。大部分学校都会依据自身的办校特点来设置不同的选修课程,即便是仅仅只有一两个学生修一门课,这门课也会继续开设下去。这种模式的课程设计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它带给孩子很多的选择性。

1.2 对实践课程的重视度较高

前文已经提及,英国基础教育把一些活动课程纳入学校基础教育课程,便可看出学校对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视程度。在英国,课堂上是很随意的,但是在艺术和设计课堂上,学生却很小心翼翼,这是因为会用到一些器械,其中有一些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才会特别认真。教师都把孩子们的动手成果摆放在做实验的教室里,借此来提高孩子们的积极主动性。

1.3 以孩子为中心

英国教育的口号是,“为全体社会成员创造机会、发挥潜能、实现卓越”,由此可见,英国教育更多的是以受教育者为中心,使个体的个人价值得以实现。为了更好地实现为孩子服务,有三种教育模式为基础教育机构所重视:专才教育、英才教育、学困生教育。在专才教育方面,学校会鼓励专才学生在特长发面的发挥,使其在大环境中不会因其他方面的薄弱而受到歧视。国家也会鼓励学校开设更多的专业课程以便申请成为专业学校,这样的话,学校就可以取得地方财政和国家财政的资金补助;在英才教育方面,学校很重视各种方面能力尤其是动手能力的培养,学校鼓励学生开发思维去创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对历届毕业生的工作取得调查之后发现,多从事的是一些教师、医学等方面的工作,鉴于此,学校还特意开设了自然科学方面的学科,来增加学生这方面的兴趣,以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困生教育方面,很多学校实行的是分层次教学。面对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向他们传输不同层次的知识,并派置温和耐心的教师对其引导,对他们每一次的进步鼓励,使他们树立起自信心,消除自卑感。

2 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

虽然我国的基础教育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如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入学机会不断增加,区域差异性不断缩小,教育公平问题得到很大改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很多课程还是在传统的脱离实际的教室情境中完成的,比较死板,不能给学生以新鲜感和较为深刻的印象,不能有效地与实际的场景相联系,缺少了实践的氛围,联系实际的课程与英国的时间课程相比,联系实际的课程的比重较少,不能满足学生对于时间课程学习的需要。

老师在课程上给予学生自主思考和启发的时间很少,不能让学习自主的思考和学习,在学生未受到良好的启发的情况下,就直接告诉了学生所谓权威的答案,破坏了学生自主思考学习的整个过程,让学习成为一种机械的活动,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在课程设置方面,很少体(下转第27页)(上接第11页)现课程的灵活性和学校的自主性。

因为师资和每个地方的实际情况的不同,我国很难推行小班教学,一般都是大班授课,因为每个学生的基础不一样,学生的数量也多,不能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对每个学生都针对其个性加以引导和启发,不能让学生得到统一的自由的发展。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原因,基础教育机构仍然为行政化部门的下属机构,所以在自身调度方面就没那么灵活,教育的效果在实际的环境中大打折扣,远低于预期。而大班授课则不能很好地兼顾每一个学生,而评价一个学校的标准则是升学率这些特定的数字,因此学校只需重点照顾中上等学生便可维护自身的声誉,这样就没法依照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育,使之呈现出高度统一化的趋势。

3 英语基础教育于我国的借鉴意义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教育的发展日益体现国际化的态势。教育全球化的核心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资源在国际间进行整合,各国教育领域之间的要素交流及合作日益频繁,各国相互影响的程度越来越高,各国都想要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教育市场,以促使本国的教育得以良好的发展。在英国的基础教育研究中发现,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借鉴的地方,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

英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是“重视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每一个孩子在教育面前都是平等的,这种平等表现在接受教育的机会平等,以及毕业后就业的机会平等。教师对待学生的要求是:对学生有信心,善于鼓励学生,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每一个学生自信地、有自身个性和特长地发展。而我国的教育则是高度一致化,使每个学生个体都按照国家的需要来发展,教出来的孩子千篇一律,只能解决特定的问题,不能随机应变,适应社会。因此,在这方面,英国的基础教育制度很值得我们深思。

英国政府对于英国基础教育非常重视,在英国的学校,英国的学生才是主人,学校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而建。在课堂上,教师从来不会把正确的答案直接给孩子们,而是给孩子创造一个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老师从中进行启发引导,从而让学生解决问题,真正地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精神。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主地去思考,给学生们更多讨论和提问的时间。

在课程的设置上,我国的课程设置更多的是考虑到学科知识的设置,并没有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感受,选修课较少,也可能会因为其他学科的变动失去上课的机会,学生选择的课程的余地较小,家长也很难参与到对于课程的评价之中。因为我国的高考制度,以高考为导向,一切课程的设置都是为了更高的分数所服务的,所以对于学生的感受这方面,很难更多地考虑进去。

参考文献

[1]陈晓端.英国小学的课程与教学漫谈[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8(1).

[2]施丽红.英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6(1).

[3]黄兆峦.英国基础教育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启示[J].广东教育,2006(8).

[4]贾永春.走近英国基础教育[J].现代教学,2010(12).

基础教育教学 第8篇

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 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三个阶段。中国有中小学校、幼儿园40多万所, 在校学生、在园幼儿共2亿多人。“强国必先强教”, 强教必先强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 是人才培养的基础, 是国家竞争力的基础, 因此, 在这次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中, 基础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不仅在《纲要》第二部分用三章专门的篇幅讨论基础教育各个阶段的目标、任务、重点和难点, 在“体制改革和保障措施”部分, 基础教育也是重中之重。基础教育在《纲要》中的重要地位, 充分反映了基础教育在教育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我个人认为, 《纲要》比较充分地反映了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理念:均衡化、优质化和多样化。

第一, 基础教育的均衡化, 是《纲要》的主旋律。《纲要》旗帜鲜明地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这是前所未有的, 也在一定程度上宣告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际上存在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教育政策的终结。《纲要》明确提出,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 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 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 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在“战略目标”部分, 还特别强调了教育的普惠性, 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有五个主要任务:区域均衡、城乡均衡、校际均衡、人群均衡、阶段均衡。区域均衡和城乡均衡的目标是尽快缩小东、西部之间的教育差距和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校际均衡的目标是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 尽快提升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 缓解择校的压力;人群均衡的关键是关注弱势人群子女的教育问题, 教好每一个学生,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同时, 要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等;阶段均衡的重点是保障义务教育的前提下, 强化政府在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的责任。《纲要》提出“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 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这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明确了政府责任。

第二, 基础教育的优质化, 是《纲要》的着力点。在处理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问题上, 《纲要》在坚持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 也把“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作为到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之一, 希望通过十年左右的努力, 我国的基础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基础教育阶段的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 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基础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大满足。同时, 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这样, 就对基础教育的质量标准进行了全面而明确的界定。

为了实现基础教育的优质化, 《纲要》提出了四项基本要求:一是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 注重教育内涵发展, 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出名师, 育英才。二是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三是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 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这样, 就从根本上保证了基础教育优质化得以落实。

第三, 基础教育的多样化, 是《纲要》的新亮点。《纲要》不仅把高中教育的多样化作为基本发展方向, 提出要大力促进高中办学体制的多样化和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鼓励高中办出特色, 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在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 也明确提出了多样化的发展思路。如在学前教育阶段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多样化办园体制;义务教育阶段在保证可以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 发展民办教育, 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机会。

为了实现基础教育的多样化, 需要进一步加快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民主化进程, 所以, 《纲要》明确要求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 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 开展有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的教育管理方式, 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进一步解放教育, 还权于校长等。

基础教育教学 第9篇

关键词:艺术教育,班级合唱,现状,重要性,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 为了满足新课标的要求, 音乐教师必须加强重视合唱教学, 尤其是班级合唱教学中基础练习的训练, 因为合唱教学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 高雅的艺术魅力, 开展合唱教学最终可以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合唱教学基础练习的训练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班级合唱教学的现状及原因

班级合唱教学是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和审美能力, 陶冶学生道德情操的重要手段, 但是现状却不是很乐观。很多班级上课秩序混乱, 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 在合唱时声音不齐, 出现喊歌现象, 甚至有的学生唱着唱着就会跑调, 还有些学生故意捣乱。其原因归结如下:

(一) 教师讲得内容太过于单一, 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对班级合唱产生恐惧心理和厌恶情绪, 而无法让学生掌握基础练习; (二) 学生缺乏没有亲身体验, 缺乏经验, 容易产生畏惧心理; (三) 学生缺乏音乐基础训练, 基础不牢固, 歌唱水平差、团队意识弱; (四) 在现在的音乐教材里有很多资源可以利用, 但教师脱离实际, 只是一味地讲, 而没有结合实际教学, 导致现实和实际脱离。

二、班级合唱教学基础训练的重要性

班级合唱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通过合唱训练能提高学生的节奏感, 掌握发音技巧, 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素质。这也是衡量当代人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的一项重要指标和国民教育水平的体现。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现提出以下办法:

三、班级合唱教学基础训练的方法

(一) 加强音准和节奏训练, 打好合唱基础。合唱教学要求学生做到统一、和谐。要想打好合唱基础, 就必须加强音准和节奏训练。在训练过程中, 必须保障发音准确无误, 节凑感强, 同时, 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识谱, 掌握一定的识谱策略, 进而打好合唱基础。除了音准的练习, 节奏感的培训也很重要, 掌握节奏就是掌握了音乐的主旋律。对节奏感的培训, 需要让学生认真聆听生活中的点滴声音, 从中选取一些颇具特色的歌曲, 将抽象和具体结合起来, 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节奏感, 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

(二) 运用欣赏教学法, 加强合唱教学的基础训练。在音乐学习活动中, 学生的感性认识和鉴赏能力是很重要的。因此, 加强合唱教学的基础训练,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需要教师运用欣赏教学法, 来熏陶和感染学生, 提高学生的合唱意识, 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教师可以围绕单元主题, 趣味组织教材, 并从教材中选取优秀合唱、合奏作品进行欣赏,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从内心深处认可合唱的重要性, 加深学生对合唱的认识和了解。

(三) 加强正确的咬字、吐字的训练, 加强合唱教学的基础训练。很多人虽喜欢唱歌, 也富有唱歌的天赋, 但在唱歌的过程中由于不能正确地咬字吐字, 没有掌握唱歌技巧, 无法达到一个很好的听觉效果。合唱亦是如此。要让学生通过掌握正确的咬字、吐字技巧, 并结合歌唱发声, 从而生动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 使歌曲更有感染力, 歌声更具穿透力。例如, 让学生每个人每天早上大声朗诵诗文, 或者念绕口令, 并且准备一面小镜子, 每天对着自己的小镜子练习口型, 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并加以纠正。而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要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口型, 并列举一些易混淆的字音, 让学生自己去分辨和练习。

(四) 运用正确的呼吸法和发声法, 加强合唱教学的基础训练。在合唱时, 姿势也是很重要的。因此要想有一个很好的合唱效果就必须摆正歌唱时的姿势, 保证呼吸匀畅, 发声正确。在训练中, 教师要认真观察, 随时纠正学生的歌唱姿势。在合唱时, 要时刻提醒学生, 抬头挺胸, 双手自然下垂, 两肩端平, 呼吸均匀, 眼睛目视前方, 保证最佳的歌唱状态。除了教会学生正确的呼吸法, 掌握正确的发音法也是很重要的。只有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才能准确、稳定地唱好每首歌曲。

四、结语

在实际教学中, 基本功的训练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要真正把合唱教学落到实处, 加强学生合唱教学的基础练习, 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 愉悦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才能使教学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 从而使学校走上一条音乐艺术教育的特色道路。

参考文献

[1]徐小懿.声乐演唱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6.

[2]汤雪耕.怎样练习歌唱[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

养成教育重在基础教育 第10篇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让学生学会学习, 这已成为中国教育的重要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 学校、教师都非常的关注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 如对文化知识的学习、音体美能力的培养、书法技巧的训练等, 这不仅是学校、教师最关注的, 也是家长们关注的。一家一个孩子, 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独子是最优秀的, 家长们这种善良的愿望, 对学校和教师的压力非常大, 原因是一些家长和不正确的社会导向, 把学会学习简单的理解为学习;把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简单的理解为多学一种技能, 尤其是目前, 一所学校声誉的好坏, 主要是从升学率的高低来进行评价, 一些学校、教师, 家长在一定程度上都忽略了对孩子其他的更为重要的方面进行教育。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 就是要养成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

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 养成科学的生活行为,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学习方法, 学会学习并初步具有终身学的愿望和能力。这里强调的就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这包括心理养成、形为规范养成、学习能力养成、创新精神养成、艺术兴趣养成等等。这些看起来是一件小事, 其实它关系到孩子们今后的道德修养、为人处世, 关系到孩子们今后的人生之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们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也是古今国内外教育家们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无论是从孩子的自身, 还是家庭、国家、社会出发,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都非常重要的。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从小培养的, 所以基础教育不仅要教孩子们知识, 还要培养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 要在孩子们各方面还未形成习惯之前, 就对孩子们进行这方面的培养, 所以, 基础教育工作不仅任务重, 而且责任大。

对于行为习惯养成的问题国家教育部有明文规定, 各校教师也都了如指掌, 为什么还要强调呢?这是因为在具体的落实时各校的差异过大。就目前的中、小学生, 乃至于大学生, 他们虽然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教育, 但他们身上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没有完全形成。究其原因, 是学校、教师与家长都把精力放在孩子们的“学习”和‘音体美’等技巧上来, 认为只要学习好, 有知识、有特长就能考上好大学, 就能在社会上立足, 就会被看成是有能力、有才华, 其它的什么都不重要, 甚至有的家长误把不好的行为习惯看作是孩子的个性, 不但不去纠正其不良行为, 还在他人面前大加赞赏与夸奖。结果, 长大成人走上社会之后身上的坏习惯成为他们成长的障碍, 不仅影响他们的正常成长, 甚至会成为走向歧路的诱因。因此, 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础教育一定要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从生活学习中的一些小事做起, 如课桌上的书、本、铅笔盒都要摆放整齐, 书包要整理有序, 说话要有礼貌等等。孩子们一旦养成好的习惯, 是会终生受益的。

雨果说:“做一个圣人, 那是特殊情形;做一个正直的人, 那是为人的常轨。”其实, 做一个正直的人也要从最基础的良好行为做起, 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教导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 学会劳动, 学会生活, 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基础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 基础教育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 这样, 学生们才会成才, 才会成为于社会有用的人, 甚至成为社会的精英。这也是素质教育对基础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那是做基础教育工作的责任, 也是荣耀。

在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 还要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挂在口头, 也要落到实处, 即教给孩子们读书的方法、记忆的方法、分析的方法, 帮助孩子们从教师的方法中寻找到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 一旦有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便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尽而他们便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否则会使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信心, 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有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初三的学生, 从小学到初中他都没有好好的学习, 或者说没有主动学习过, 到了初三时他非常想把自己的学习提高上来, 他每天非常认真的看书、做题、背题, 他是从心里想把学习提高上去, 可是后来他放弃了。他说, 我今天晚上背的东西, 明天一早就忘的差不多了, 怎样努力都不行。开始人们都以为他努力的不够或是他的记忆力不好, 后来才发现他的记忆方法有问题, 就如同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每个做家长的都了解孩子在刚刚上学, 背诵东西时, 你只要按照他背的顺序考他, 他都能背出来或写出来, 如果你在考他时, 对要考的内容稍做变动他就什么也答不上了, 然后他会说你考的不对, 其实是说你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考, 这就是孩子们最初时的记忆方法。而这位初三的学生就是由于家庭变故, 孩子在学习方法上没有得到老师与家长的及时的指点而造成的后果。因此, 负责基础教育的教师就应当从学习方法教起, 做到一步一个脚印, 不放弃一个孩子、一个机会, 带着对学生、对国家、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去教他们。我们应当了解到, 掌握学习的方法, 学会学习并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对学生的未来至关重要。

“学校教育就是为国家、为民族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道德水准高、文明层次高、思想品质高的接班人与劳动者。”为达到这一目的, 养成教育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 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是处于非常重要地位的, 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过程是慢长而艰辛的, 它其实是贯穿人整个成长历程之中的, 但其中基础教育是最关键的一环,

《机械基础》教学思考 第11篇

一、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兴趣

虽然职校所开设的课程已相对简化,但由于学生大多缺乏基本的机械常识,对一些零部件的结构想象不出,就难以唤起对学习足够的兴趣,这会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针对学生的基础差的现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采用一些形象化、具体化的直观教学手段,以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比如:讲解机器的概念,可以先拿出单缸内燃机的模型或多媒体动画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观察内燃机的组成;再讨论各部分之间内在的联系及运动关系,最后从功能关系上总结出内燃机的功用,进而归纳出机器的本质。还可列举出一些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的事例来帮助概念的理解与消化。比如讲链传动时,可以自行车为例,讲“死点位置”就以缝纫机的踏板机构为例,等等。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情绪,所以,一定要在开始的时候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

《机械基础》教学最终目的应当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并学以致用。如在教钢的牌号、性能和用途时,如果光在课堂上讲解,学生根本不认识它,怎么去使用就更不必说了。倒不如找到相应的材料,让学生在观察、锯割、打磨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材料的不同金属特性。又如,在讲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时,应安排学生对实际部件装拆,在过程中感受到这些部件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让学生实际动手,教学效果也会好些。

三、灵活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设疑法是一种收效较好的方法。如“铰链四杆机构”一章,如果一上来就给学生脑子里塞了一大堆名词,就会让人感到抽象枯燥,这时候可以采用设疑法,通过教具演示:用四个杆件分别铰链在一起,然后以不同杆件为机架,及不同的长度比值的四杆机构,分别进行演示。这时向学生提出;这是为什么呢?这些不同现象与哪些因素有关?把问题放在这里暂且不作解答,为解决此问题让学生再观察和思考这几个教具或多媒体动画的不同点。待学生有了一些思考后,再顺势指出;问题的原因在于几个教具或动画中,是由于构件是以不同杆件为机架和各杆之间的长度比值的不同而引起的。这样带着问题讲解四杆机构的一系列概念,收效颇佳。

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可供选择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如归纳综合法、声像教学法、参观教学法、比较法、形象比喻法等等。

基础教育研究 第12篇

为提高刊物的学术质量和稿件处理效率, 来稿请注意以下事项。

1.稿件内容要齐全, 按顺序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2.在文末注明作者简介。项目包括:出生年份, 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 学历, 邮编, 详细地址, 联系电话, E-mail。

3.文章标题应简洁, 明确反映论文核心内容, 不超过20字, 内文以2000~4000字为宜。

4.“摘要”应客观而简明地反映论文的主要观点, 采用第三人称表述, 一般不超过150字;“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性术语, 以3~5个为宜。

5.参考文献应准确、完整, 序号用[1]、[2]……表示。书写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 (期刊题名[J]论文集析出文章[A]报纸文章[N]) .出版地:出版者 (刊名) , 出版年 (期号) , 页码.”;注释用①、②……表示。书写格式:作者:《题名》, 《刊名》 (专著《书名》) , ×年第×期 (出版者及×年版) , 第×页。

6.本刊欢迎作者投交美术作品 (包括指导学生的作品) 、诗歌、百字随感等短文, 刊于封页。

7.投稿须以电子和纸质稿件两种形式, E--mail:jcjy@chinajournal.net.cn邮寄地址:广西南宁市建政路37号, 邮编530023。来稿处理周期为1个月。所投稿件请保证文章版权的独立性, 无抄袭, 文责自负, 请勿一稿多投。

8.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 》数据库和《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网络媒体, 发表的文章可在网络查询。所刊登的论文著作使用费与本刊所付稿酬一次性付给作者, 作者如不同意收录, 请在来稿中向本刊声明。

《基础教育研究》 (半月刊) 分为A、B两个版本, 上半月为A版, 下半月为B版, 两版全年各12期, 分别订阅。内文56页, 大16开本, 自办发行, 每期定价4.00元。热忱欢迎集体组织征订, 同时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直接与本杂志社订阅 (可随时破订) 。刊款可从邮局汇到杂志社 (请在汇款单附言中注明所订的期号、册数和详细收件地址) , 也可从银行转帐。户名:基础教育研究编辑部, 开户行:南宁市工商行建政办, 帐号:2102107109264030737。杂志社地址:广西南宁市建政路37号, 邮编:530023, 联系电话:0771-5620819、2269186 (传真) 、2269187, 联系人:韦雪莲。高质、诚信是《基础教育研究》杂志的办刊原则。杂志社将一如既往以最热情的态度、最优良的刊物质量周到地为广大作者和读者服务。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327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基础教育教学】相关文章:

动一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基础08-16

教育基础09-04

教育基础数据08-25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07-20

印度基础教育06-01

国画基础教育06-08

兵团基础教育08-08

设计基础教育09-03

基础教育管理05-30

音乐基础教育09-07

上一篇:张謇教育思想下一篇:现代企业机械设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