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下的施工管理

2024-07-11

安全管理下的施工管理(精选12篇)

安全管理下的施工管理 第1篇

20世纪80年代兴起了有关企业文化的探讨, 人们开始从文化视角思考管理问题, 从而形成一种与科学管理不同的、相对完整的管理思想和理论。这些思想和理论被应用于企业实践, 从而引发了一场深刻的管理革命, “文化管理”由此而生。文化管理与以往的科学管理有显著的不同。

首先, 文化管理的中心是人, 核心是价值观, 它的管理方式以“软性”管理为主, 任务是增强组织凝聚力。可以说, 文化管理是以人为中心、通过软性管理使价值观群化, 最终增强组织凝聚力的管理理论。

一、课堂管理:从科学管理走向文化管理

1. 课堂管理的变革历程

(1) 关注课堂纪律和学生的问题行为。“长期以来, 人们把课堂活动主要框定在教学活动范围, 把教学活动的性质又主要框定在‘特殊认识活动’的范围, 因而人们通常认为, 学生在课堂中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活动, 学习的内容不是随意、自发产生的, 而是经过选择和教育学加工的人类已经创造出来的最基本的文化知识。”[1]在此前提之下, 教师的任务是系统传递被列入教材中的知识。教师是教材的执行者, 课堂成为了教师演出“教案剧”的特殊场所, 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的角色。在这种传统型课堂相当长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 教师相应地形成了以权力为基础的管理观念, 于是, 维持课堂纪律、控制问题行为成为了课堂管理的基本任务。

(2) 关注学生的良好行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 人们从新的层面审视课堂管理, 开始关注学生的良好行为, 产生了被人们统称为“教师有效法”的一系列研究。“这些方法强调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产生良好的课堂行为, 主要集中在对学生行为具有较大影响的三个方面, 即教师组织课堂活动的技能、教师的教学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当教师在这三个方面有良好作为时, 教师便成为有效教师。”[1]教师有效法立足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而能

章方良郭大伟

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

(3) 关注学生生命价值。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 人们逐渐认识到课堂管理除了维持课堂秩序、促进有效教学这一工具性的意义外, 它本身还具有目的性的意义, 即课堂管理不只是一种手段, 同时它也有自身的目的:使学生的心智得到应有的发展。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 课堂管理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化, 它使学生了解在各种场合受赞同或默许的行为准则, 明确什么是受社会期待的适当行为, 什么是不适当的行为, 并让学生懂得自己在不同的场合应该怎样做。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课堂管理有助于学生人格的成熟, 使学生在对持续的社会要求与期望作出反应的过程中, 形成独立性、自觉性、自控力、坚持性、忍耐性等成熟的人格品质。在此基础上, 叶澜提出, 课堂生活是教师和学生共有的人生中的重要生命经历, 是他们个体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 课堂生活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 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下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 课堂生活是其职业生活最基本的构成, 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2]总之, 课堂生活对于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

由此可以看出, 课堂管理呈现出两个明显趋向:一是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从学生扮演着配合教师的角色, 过渡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发展为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主体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与发挥。二是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意味着课堂要从原先的注重学生现阶段的学业成就拓展到关照学生的整个生命质量,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使得传统的以控制与维持课堂纪律为特征的科学管理已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课堂管理正朝向以促进学生生命成长为主要特征的新的管理方式转变。

2. 文化管理:课堂管理的当代选择

(1) 战略管理职能。计划是科学管理的基本职能, 在文化管理中, 计划管理发展成了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向前看的管理, 它以全局为对象,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根据总体发展的需要制定活动的行动纲领。“与通常的计划管理相比, 战略管理并不仅仅意味着对组织未来的把握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的量变, 而且是从简单的定量思维向更高层次的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复杂思维的质变。”[3]战略管理思想应用于课堂管理, 就表现为课堂管理既要关注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又要把学生的当前发展与终身幸福结合起来, 这是终身教育的题中之义。

(2) 学习型组织职能。组织是科学管理的另一项重要职能, 组织职能在文化管理中表现为学习型组织职能, 认为组织要保持持久的竞争力, 必须发挥组织成员的主观能动性, 建设学习型组织, 有目的、有创造性地学习。团队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基础, 在组织内部建立完善的“自学习机制”, 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4]。学习型组织思想应用于课堂管理, 表现为课堂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建立“自学习机制”, 使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合作, 这是建设学习化社会的需要。

(3) 自我控制职能。控制职能在文化管理中表现为自我控制。文化管理以人为管理的中心, 认为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观念人, 能够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因此, 在管理中应突出人的主体地位, 实现自我控制。自我控制职能体现在课堂管理中, 表现为要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提倡学生自主管理。

(4) 育才型领导职能。文化管理要求组织领导者具有民主作风, 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培养人, 特别是重视培育共同的价值观, 提高组织成员的需要层次, 并发挥团队的作用。这种领导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 着眼于长远发展, 从组织文化入手, 以提高队伍素质为重点, 以增强组织的持久竞争力、凝聚力为目的。这种职能体现在课堂管理中, 要求教师从课堂纪律的控制者转变为课堂文化的引领者。

(5) 内在激励职能。激励作为一种科学管理职能, 它从一开始就是完全以人作为对象的, 其目的在于激发和鼓励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以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虽然组织激励的目的都是要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但是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在激励主体的定位上有着根本的不同:外在激励是以组织为主体、组织成员为客体的, 而内在激励把组织成员既当作客体, 又当作主体。激励主客体之间的统一, 决定了内在激励必然是以人为中心的激励方式, 较之于外在激励更能够达到激励的效果。文化管理中激励方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内在激励。内在激励职能体现在课堂管理中就是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文化管理视野下的课堂管理原则

1. 价值观群化原则

文化管理认为人是观念人, 人的行为受其观念的巨大影响。人的个体行为受其价值观的左右, 而人的群体行为则取决于群体价值观, 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因此, 实行文化管理, 关键是培育成员的群体价值观。这个培育过程, 实际上是管理者发现和挖掘有利于组织发展的价值观念, 并通过各种形式使之被广大员工接受的内化过程。这个文化管理的基本原则即价值观群化原则。

它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1) 群体价值观能够使学生的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结合起来, 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积极性。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的理想和目标, 不同价值观导致不同的目标和追求。群体价值观使得全体学生具有共同的目标, 并促使他们把集体目标的实现作为个人自觉努力的内在动力。

(2) 群体价值观形成一种文化氛围, 对人产生内在的规范性约束。管理学家认为, 传统和气氛构成一个组织的文化, 同时, 文化意味着一个企业的价值观, 如进取、保守或灵活, 这些价值观成为组织成员活动、建议和行为的规范[5]。课堂的群体价值观构成课堂的心理氛围和文化氛围, 随时随地影响着学生能动性的发挥。

(3) 群体价值观是组织凝聚力的基石, 是培养向心力和认同感的关键。只有形成了群体的共同价值观, 全体学生才能对课堂产生一致的认同感, 进而形成牢固的凝聚力。

2. 动态生成原则

动态生成, 是指在师生交往互动的课堂管理中, 教师以即时出现的有价值、有创见的情境或观点为契机, 善于调整或改变预先的活动设计, 挖掘学生的潜能, 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 从而达成或拓展课堂目标, 使课堂活动获得成功。由于课堂受社会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教师、学生、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的影响[6], 这些影响因素又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使得课堂发展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因此, 课堂管理必须坚持动态生成的原则, 以变化的眼光看待课堂问题, 以发展的视角进行课堂管理。

3. 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有着主观意志的主体, 应该享有一定的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权利。主体性原则就是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管理, 学会根据环境要求自主选择目标、自我调控、自我发展, 以最终健康、积极地适应环境。它要求教师善于创设适宜的课堂情境, 给学生以主动选择的空间, 以使他们的主体性能得到发挥, 学会选择, 学会负责。

4. 系统性原则

“课堂是一种有意识协调的活动, 是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构成的协作系统。”“这个系统是由组织系统、物质系统、人的系统和社会系统构成的一个具体的整体。”[7]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管理过程中要树立全局观念, 从系统整体上对课堂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规划和调整, 以便把各种因素有机协调为一个整体, 发挥更大的功能。当出现课堂问题时, 要从课堂的整体来分析和把握, 从时间、空间与场合, 个人与集体, 历史、现实与未来, 求真、求善与求美等多方面的关系中形成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

5. 活动性原则

活动是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学生的发展不是外在强加的, 而是学生借助于他们所参与的活动而主观构建的。活动性原则要求课堂管理要以活动为主要载体, 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 来提升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6. 创新性原则

文化管理本身就是对以往管理理论的创新, 它注重于对人个性的发挥, 激发人的创造性。课堂管理应遵循创新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 通过创造性的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在课堂管理中创新, 主要表现为:创新管理目标, 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创新管理环境, 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创新管理方式, 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合作。

三、文化管理视野下的课堂管理过程

1. 确立课堂的核心价值观

(1) 与教育、教学目标相协调。课堂管理是为了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因此, 课堂的核心价值观必须与教育、教学目标保持协调一致。

(2) 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适应。如果不能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适应, 则在核心价值观导向下的课堂行为会与周围环境产生冲突, 影响课堂管理的有效进行。

(3) 充分反映教师的价值观。由于教师的价值观是课堂价值观的主要来源和影响因素, 因此, 如果不能充分反映教师的价值观, 势必导致课堂管理活动的混乱。

(4) 与学生的个人价值观相结合。课堂价值观不能脱离学生的个人价值观, 否则难以实现价值观群化, 也就不能内化成为学生的行动指南。

2. 建立核心价值观的支持系统

(1) 物质支持系统。物质支持系统指的是由课堂环境构成的核心价值观支持系统, 包括环境的物理因素和空间因素。课堂的物理环境影响师生互动。舒适的物理环境是课堂互动的重要条件, 不恰当的光照、不合适的温度、湿度、噪音、空气污染等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影响课堂互动的顺利进行。课堂中的空间布局直接影响师生的心理, 也影响互动的进行, 其中, 座位编排模式是十分重要的条件。座位编排不仅反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物理空间, 而且反映了教育理念、管理理念的差异,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状态。

(2) 制度支持系统。制度对群体价值观的作用影响很大, 不同的制度影响不同的价值观。课堂管理制度对学生来讲是外加的行为规范, 它与内在的行为和道德规范群体价值观是否一致, 可以说明课堂管理是否真正确立了文化管理的观念。制度支持系统中最重要的创新制度, 课堂要鼓励尝试, 宽容失败和犯错。

(3) 社会支持系统。课堂的影响因素来自许多方面, 使各方面因素和谐互动是课堂管理成功的关键。社会支持系统就是要取得包括教师、学生、学校、家长在内的各方面的支持, 共同为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贡献力量。

3. 在诗意的活动中默化核心价值观

大道无痕, 课堂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学生感受不到被管理。这就要求课堂管理者包括教师和学生投身于课堂诗意化的活动中, 在一个个充满诗意的活动中默化核心价值观。当师生诗意地栖居在课堂上的时候, 一种新的课堂文化才会产生, 课堂才会放射出真、善、美的光芒。构建诗意的活动需要遵循如下原则[8]:

神美原则———关注生命, 关注情感, 关注发展, 歌咏世间真善美;

情美原则———师生之间心有灵犀, 彼此热情、真诚地投入活动;

景美原则———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 使学生身临其境, 身心愉悦;

形美原则———讲求活动环节的张弛有致, 疏密相间, 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充分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时见.课堂管理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3]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郭进隆译.上海:三联书店, 1998.

[4]张德, 吴剑平.文化管理对科学管理的超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5]大内.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孙耀君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6]戚业国.课堂管理与沟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7]陈时见.课堂管理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知识管理视角下的企业管理 第2篇

知识管理的概念首次被提出是在1986年的联合国劳工大会上,随后,知识管理逐渐受到重视。

在知识管理研究领域,很多学者对知识管理的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知识管理之父”的瑞典管理大师斯维比,斯维比是最早提出“知识管理”这一概念的,他首次从组织的角度研究知识管理,提出了知识组织的概念;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德鲁克认为知识在其发展中经历了三个阶段从知识与工艺结合引发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知识用于研究引发生产力革命。

最后到知识作为知识本身引发管理革命,在新形势下,知识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本在企业运营中占据重要地位[1];日本知识管理学家野中郁次郎,野中郁次郎认为知识分为两种:隐性知识、显性知识,他与竹内弘高建立了SECI模型,该模型利用“场”描述知识发生情,模型很好地描述了企业内部知识的产生、传递、吸收升华[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受到重视。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企业知识的发展,在信息时代,企业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如何对这些信息、数据加以整理形成知识,如何在与其他企业合作中实现知识的共享,对企业内部的知识如何持续健康地传承,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本文利用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分析企业知识的转化过程,为企业知识管理提供指导。

二、SECI模型

了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对企业管理的影响,首先需要,知识在企业中是如何产生、传递、利用、升华的,SECI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企业内部知识的产生、利用过程,能够对企业知识管理提供很好地参考作用。

SECI模型是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竹内弘高提出的,野中郁次郎将企业中的知识分为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利用“场”的概念描述知识产生、传递、吸收的物理情景、虚拟情景。

该模型(图1)很好地描述了知识在企业内部形成、传递、吸收、创新的过程。

模型中的四个“场”描述了知识活动的情景:原始场、互动场、系统化场、学习场。

该模型中,原始场中实现的是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传递过程,这一过程中,主要是企业员工通过交流,实现想法、经验、情感的传递,这些经验、想法是个人在以往工作中有所想,有所感的,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形式化,因此其传递过程有所局限。

在互动场中,实现的是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的是专家团队,可以是现实中各方面专家组成的团队,也可以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的虚拟的.专家团队。

专家团队对隐性知识实现编码化和形式化,使得隐性知识更加容易在企业传递。

系统化场实现的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传递,该过程实现不同企业知识的整合,将专家团队形式化的隐性知识进行更加广泛的传递,各种显性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更加系统化,系统化场需要更多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以便实现显性知识由于来自不同的企业而造成的异构问题。

最后是练习场,在这一场中实现的是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变,企业员工在学习到了显性知识之后,能够消化吸收,利用已经学习到的显性知识,融会贯通,最终使得显性知识成为自己的隐性知识,这是一个消化吸收的升华过程。

SECI模型能够很好地阐释企业内部知识的传递过程,但是该模型具有很大的局限性[3]。

首先,该模型忽略了外部知识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无处不在,知识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环境,企业在信息时代发展,不可避免地需要解除各种信息、知识,该模型不能够解释外来知识是如何进入到企业内部的。

其次,该模型依赖的是人员的社会性,需要人员的社会交往实现知识的传递,在这一过程中人员作为知识的主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在一些世界知名企业的发展历程中,很多企业都经历了经济萧条而带来的大范围裁员问题,而这些企业并没有因为员工的流失而失去其核心竞争力,因此在企业内部,知识的存储与利用,是企业知识管理的关键问题。

三、对企业管理的作用

(一)员工培训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努力,优秀的员工是企业重要的财富。

任何企业都会面临人员的更替,老员工的离职同样带走了一些企业的知识,新员工刚进入企业无论是对技术还是业务流程的认识都不够完善,甚至是缺乏,如何让新员工快速地适应新环境,胜任自己的工作,是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员工培训是企业解决这一问题通用的方法。

成功的员工培训能够使员工快速了解工作性质、掌握技能从而投入到工作中去。

在员工培训中引入知识管理的思想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老员工的离职带走了对工作的认识、经验等知识资本,如果没有对这些知识进行很好的管理,必然会随着员工的流失而失去这些知识,企业将会承受损失。

对于采用知识管理的企业则不会存在这样的情况,通过SECI模型我们可以看出,员工经验、思想是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形式化传递的,这就保证了,企业知识资本不会随着人员的流动而损失。

由此可见,对企业的知识进行管理对于员工培训具有重要意义。

(二)企业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

知识经济下企业生产已经从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发展到依赖知识资本,通过对知识的利用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企业的创新包括技术的创新、组织结构创新等。

企业实施知识管理,能够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产经验、技术规范等形式化,从而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实现技术的创新,新技术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面临的整体环境发生了改变,因此,传统的组织结构已经不能够很好地适应新经济形势下企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企业信息传递起到了推进的作用,传统的组织结构信息是层级传递的,这样的传递方式容易造成信息的失真,如果是销售企业,这样的传递方式很容易在供应链中形成“牛鞭效应”,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组织结构更加倾向于扁平化,企业在这样的组织结构下更容易把握市场动态,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有利于信息、知识的传递。

学校危机管理视域下的校车安全管理 第3篇

2010年12月27日,湖南衡南县松江镇东塘村学生家长租用一辆改装过的“校车”送孩子去附近的因果小学上学。受清晨浓雾影响,在驶到因果桥时,发生交通意外,整车坠入河中,事故共造成14名小学生死亡,6人受伤。此次事故中所谓的校车,实际上就是一辆改装过的农用三轮车而已,只能乘坐七八个人,却被塞进了20名学生;而且,车子改装后车厢外加了门栓,车辆行驶时一般是从外面拴着的,所以坠河后孩子无法逃生自救。

孩子的生命已经失去,短暂的人生画卷尚未铺开,便已戛然而止,留给家人的是多么撕心裂肺的挣扎与痛切。12·27校车事故留给我们的警示是:关注校车安全管理问题。

二、校车运营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校车安全与校车运营模式是一对孪生姐妹,校车运营模式的成败直接决定着校车安全的好坏。目前按校车运营主体的不同,校车运营模式可分为三种:学校运营、第三方租赁、个体接送。

1.学校运营的现状与问题

学校运营校车,就是学校自筹资金购置校车,并且建立起一套严格的校车运营体系。然而,目前大多数学校对于自己运营校车存在很多疑虑。首先,学校教育资金有限,特别是公立学校需要依靠财政扶持。在教育投入不足的现实下,校车成为学校减缩办学成本的重点。其次,学校难担安全责任,学校自己运营校车必然要承担安全事故的责任。近年来校车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校车运营工作量大,利润低,风险大,成了“烫手山芋”。最后是学校缺乏运营经验,与客运企业相比,学校没有车辆管理经验和人员储备,运营校车往往很困难。面对这些困难,很多学校虽然配有校车,但这些校车平常只是学校外出参加活动时使用,无法满足接送学生上下学的需求。私立学校配有校车的比例和校车数量高于公立学校,但私立学校校车的质量差别很大,尤其是县城和农村学校的所谓校车都是用其他客车代替,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

2.第三方租赁的现状与问题

鉴于以上提到的学校运营校车的顾虑,更多的学校选择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的租赁模式。学校通过与专门的客运公司签订校车租赁合同,由客运公司提供车辆和司机,学校只向运营机构定期支付一定的租车费用。租赁模式可以为学校解决资金和运营经验缺乏的问题,而且作为专业的运营方,客运公司在行车安全上更有保障。然而现实是,随着国家对校车安全标准有了明确的规定后,对校车的安全指标要求很高,租赁公司要承接校车租赁业务,花费的成本很高,同时要求学校方支付相当高的费用,又加之双方都要考虑风险和责任问题,使得校车租赁业务在逐渐缩小。

3.个体接送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随着教育资源的整合,尤其是农村的教育格局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学校被撤点并校,面对学校运营校车的顾虑与第三方租赁的逐渐萎缩,家长面临“只能走路上学”的尴尬。个体模式的出现反映出一方面是供给的严重缺乏,另一方面是需求的绝对旺盛。如果是具有运营资质的个体还好,可怕的是很多地方存在大量的非法个体校车。在全国各地出现的校车交通事故中,拼黑车现象较为常见,很多家长“拼车”接送孩子,雇用非法运营的车辆。这些黑车中很多都是三轮车、农用车甚至拼装车,超载严重,营运车辆的安全性较差,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三、危机管理视域下的校车安全管理的措施

学校危机是指发生在学校内外,可能给学校及其成员带来危害的情境。包括学校人员伤亡突发事件、危及学校人员健康与安全、破坏学校设施的事件,以及学校发生的财务、生源危机等事件。很显然,不论校车采用哪种运营方式,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都属于学校危机,都会打乱学校的正常秩序,并给学校的发展带来影响。加强校车管理是消除学校危机的重要方法,因此,学校要特别关注校车安全管理,将其作为校园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危机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潜伏期、爆发期、恢复重建期。在危机潜伏期,主要是事前的预防。很多危机的发生,事前都是有征兆的,危机是一个非常态的过程。在危机管理的早期,对环境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很重要,要尽可能地寻找危机出现的各种迹象。事前的预防胜于事后的救济,最成功的危机解决办法应该是在潜伏期解决危机。为了避免校车交通事故引发学校危机,最好的危机处理方法也是事前预防,让校车成为学生上下学途中的“移动保险箱”,避免学童上下学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也避免途中其他安全隐患可能对未成年人造成的侵害。学校预防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校车安全管理意识

很多学校对学校危机认识有些偏差,认为只有在校园内发生的危机事件才视为学校危机。学生家长自己租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跟学校没有关系,学校不需要承担责任。其实,这是对学校危机的认识误区,不论校车采用哪种运营模式,校车承载的都是学校数量最大和最重要的组成成员——学生。学生的安全一旦受到威胁,必然影响到学校的稳定和发展。校车安全直接关涉学生的生命安全、健康,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车交通安全管理,消除校车交通安全隐患,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学校要充分认识学生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要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认清校车交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绝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

2.建立校车安全管理体制

学校应尽快成立专门的校车管理领导小组,安排和部署自有和租赁校车的安全管理的计划和任务,明确校车安全管理的责任,负责校车安全管理的组织、协调和考核。抽调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同志组成专门机构,负责校车安全管理的实际工作。同时,学校要建立定期调度和督察制度,定期深入一线,加强监管,落实责任,积极协调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3.建立校车安全管理制度

校车安全管理制度是一系列制度的总称,具体可以包括:(1)校车安全使用制度。使用制度应该对校车的购置(租赁)、校车的使用、校车的保养、校车的修理、校车的油料、事故责任、事故处理、校车保险及年检等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同时,校车的使用应该有相应的申请程序和使用记录。(2)校车驾驶员责任制度。该制度要规定校车驾驶员的资质(驾龄、准驾车型、违规违法记录等)、驾驶员的责任制度、驾驶员的管理与培训等。(3)校车陪同人员管理制度。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校车乘员均是未成年人,他们缺乏自我保护和安全意识,校车驾驶员对学生缺乏了解,所以,学校应该安排教师陪同校车护送学生,相应地建立陪同人员的管理制度,明确规定陪同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包括学校对校车每次运载学生的情况进行查验并登记等。

4.加强校车安全宣传教育

中小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学校可以通过“校讯通”网络、“校园广播站”、板报橱窗和专题讲座开辟“道路交通安全”专栏,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开展抵制交通违法行为,共建安全、畅通、和谐交通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围绕意外事故发生时如何进行自救开设培训课程,教授学生自救的方法,并进行必要的模拟训练。同时学校还应向全校中小学生及家长印发以交通安全为内容的“给家长的一封信”,举办交通事故图片展,组织师生观看交通安全教育片,向学生及家长宣传交通事故血淋淋的事例,增强学生及家长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自觉遵守校车乘车纪律。

5.治理学校周边环境

近年来,每到早晚交通高峰期,城区各中小学、幼儿园门口接送孩子的车辆川流不息,学校周边道路堵成一锅粥。2011年1月10日,浙江嘉兴市秀洲区,30多名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在路边排队等候校车时,被一辆三轮摩托车撞伤15名小学生。

缓解早晚、放假等高峰时段中小学周边交通拥堵问题是学校亟需考虑的问题。首先,学校要合理地安排校车的运行时间,行驶路线。可以适当地调整各年级、各班级上放学的时间段,避免接送学生的各种车辆发生拥堵。其次,组织人员在上、放学时间段维持秩序,指挥学生有序地进出校园,躲避行驶车辆。最后,学校要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对校园及周边的非法营运车辆进行整治。

参考文献

[1] 樊华.农村校车管理亟待加强.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0(4).

[2] 新标准下的校车该驶向何方.中国教育报,2007-09-16.

[3] 李玲.校车运营需要政策给力.商用汽车新闻,2010-01-10.(责任编辑 付一静)

学校危机管理视域下的校车安全管理 第4篇

2010年12月27日, 湖南衡南县松江镇东塘村学生家长租用一辆改装过的“校车”送孩子去附近的因果小学上学。受清晨浓雾影响, 在驶到因果桥时, 发生交通意外, 整车坠入河中, 事故共造成14名小学生死亡, 6人受伤。此次事故中所谓的校车, 实际上就是一辆改装过的农用三轮车而已, 只能乘坐七八个人, 却被塞进了20名学生;而且, 车子改装后车厢外加了门栓, 车辆行驶时一般是从外面拴着的, 所以坠河后孩子无法逃生自救。

孩子的生命已经失去, 短暂的人生画卷尚未铺开, 便已戛然而止, 留给家人的是多么撕心裂肺的挣扎与痛切。12·27校车事故留给我们的警示是:关注校车安全管理问题。

二、校车运营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校车安全与校车运营模式是一对孪生姐妹, 校车运营模式的成败直接决定着校车安全的好坏。目前按校车运营主体的不同, 校车运营模式可分为三种:学校运营、第三方租赁、个体接送。

1. 学校运营的现状与问题

学校运营校车, 就是学校自筹资金购置校车, 并且建立起一套严格的校车运营体系。然而, 目前大多数学校对于自己运营校车存在很多疑虑。首先, 学校教育资金有限, 特别是公立学校需要依靠财政扶持。在教育投入不足的现实下, 校车成为学校减缩办学成本的重点。其次, 学校难担安全责任, 学校自己运营校车必然要承担安全事故的责任。近年来校车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校车运营工作量大, 利润低, 风险大, 成了“烫手山芋”。最后是学校缺乏运营经验, 与客运企业相比, 学校没有车辆管理经验和人员储备, 运营校车往往很困难。面对这些困难, 很多学校虽然配有校车, 但这些校车平常只是学校外出参加活动时使用, 无法满足接送学生上下学的需求。私立学校配有校车的比例和校车数量高于公立学校, 但私立学校校车的质量差别很大, 尤其是县城和农村学校的所谓校车都是用其他客车代替, 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

2. 第三方租赁的现状与问题

鉴于以上提到的学校运营校车的顾虑, 更多的学校选择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的租赁模式。学校通过与专门的客运公司签订校车租赁合同, 由客运公司提供车辆和司机, 学校只向运营机构定期支付一定的租车费用。租赁模式可以为学校解决资金和运营经验缺乏的问题, 而且作为专业的运营方, 客运公司在行车安全上更有保障。然而现实是, 随着国家对校车安全标准有了明确的规定后, 对校车的安全指标要求很高, 租赁公司要承接校车租赁业务, 花费的成本很高, 同时要求学校方支付相当高的费用, 又加之双方都要考虑风险和责任问题, 使得校车租赁业务在逐渐缩小。

3. 个体接送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 随着教育资源的整合, 尤其是农村的教育格局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很多学校被撤点并校, 面对学校运营校车的顾虑与第三方租赁的逐渐萎缩, 家长面临“只能走路上学”的尴尬。个体模式的出现反映出一方面是供给的严重缺乏, 另一方面是需求的绝对旺盛。如果是具有运营资质的个体还好, 可怕的是很多地方存在大量的非法个体校车。在全国各地出现的校车交通事故中, 拼黑车现象较为常见, 很多家长“拼车”接送孩子, 雇用非法运营的车辆。这些黑车中很多都是三轮车、农用车甚至拼装车, 超载严重, 营运车辆的安全性较差, 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三、危机管理视域下的校车安全管理的措施

学校危机是指发生在学校内外, 可能给学校及其成员带来危害的情境。包括学校人员伤亡突发事件、危及学校人员健康与安全、破坏学校设施的事件, 以及学校发生的财务、生源危机等事件。很显然, 不论校车采用哪种运营方式, 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都属于学校危机, 都会打乱学校的正常秩序, 并给学校的发展带来影响。加强校车管理是消除学校危机的重要方法, 因此, 学校要特别关注校车安全管理, 将其作为校园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危机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潜伏期、爆发期、恢复重建期。在危机潜伏期, 主要是事前的预防。很多危机的发生, 事前都是有征兆的, 危机是一个非常态的过程。在危机管理的早期, 对环境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很重要, 要尽可能地寻找危机出现的各种迹象。事前的预防胜于事后的救济, 最成功的危机解决办法应该是在潜伏期解决危机。为了避免校车交通事故引发学校危机, 最好的危机处理方法也是事前预防, 让校车成为学生上下学途中的“移动保险箱”, 避免学童上下学途中发生交通事故, 也避免途中其他安全隐患可能对未成年人造成的侵害。学校预防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校车安全管理意识

很多学校对学校危机认识有些偏差, 认为只有在校园内发生的危机事件才视为学校危机。学生家长自己租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跟学校没有关系, 学校不需要承担责任。其实, 这是对学校危机的认识误区, 不论校车采用哪种运营模式, 校车承载的都是学校数量最大和最重要的组成成员——学生。学生的安全一旦受到威胁, 必然影响到学校的稳定和发展。校车安全直接关涉学生的生命安全、健康,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车交通安全管理, 消除校车交通安全隐患, 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学校要充分认识学生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 要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 认清校车交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绝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

2. 建立校车安全管理体制

学校应尽快成立专门的校车管理领导小组, 安排和部署自有和租赁校车的安全管理的计划和任务, 明确校车安全管理的责任, 负责校车安全管理的组织、协调和考核。抽调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同志组成专门机构, 负责校车安全管理的实际工作。同时, 学校要建立定期调度和督察制度, 定期深入一线, 加强监管, 落实责任, 积极协调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3. 建立校车安全管理制度

校车安全管理制度是一系列制度的总称, 具体可以包括: (1) 校车安全使用制度。使用制度应该对校车的购置 (租赁) 、校车的使用、校车的保养、校车的修理、校车的油料、事故责任、事故处理、校车保险及年检等有明确的制度规定, 同时, 校车的使用应该有相应的申请程序和使用记录。 (2) 校车驾驶员责任制度。该制度要规定校车驾驶员的资质 (驾龄、准驾车型、违规违法记录等) 、驾驶员的责任制度、驾驶员的管理与培训等。 (3) 校车陪同人员管理制度。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校车乘员均是未成年人, 他们缺乏自我保护和安全意识, 校车驾驶员对学生缺乏了解, 所以, 学校应该安排教师陪同校车护送学生, 相应地建立陪同人员的管理制度, 明确规定陪同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包括学校对校车每次运载学生的情况进行查验并登记等。

4. 加强校车安全宣传教育

中小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学校可以通过“校讯通”网络、“校园广播站”、板报橱窗和专题讲座开辟“道路交通安全”专栏, 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开展抵制交通违法行为, 共建安全、畅通、和谐交通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围绕意外事故发生时如何进行自救开设培训课程, 教授学生自救的方法, 并进行必要的模拟训练。同时学校还应向全校中小学生及家长印发以交通安全为内容的“给家长的一封信”, 举办交通事故图片展, 组织师生观看交通安全教育片, 向学生及家长宣传交通事故血淋淋的事例, 增强学生及家长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 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自觉遵守校车乘车纪律。

5. 治理学校周边环境

近年来, 每到早晚交通高峰期, 城区各中小学、幼儿园门口接送孩子的车辆川流不息, 学校周边道路堵成一锅粥。2011年1月10日, 浙江嘉兴市秀洲区, 30多名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在路边排队等候校车时, 被一辆三轮摩托车撞伤15名小学生。

缓解早晚、放假等高峰时段中小学周边交通拥堵问题是学校亟需考虑的问题。首先, 学校要合理地安排校车的运行时间, 行驶路线。可以适当地调整各年级、各班级上放学的时间段, 避免接送学生的各种车辆发生拥堵。其次, 组织人员在上、放学时间段维持秩序, 指挥学生有序地进出校园, 躲避行驶车辆。最后, 学校要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对校园及周边的非法营运车辆进行整治。

参考文献

[1]樊华.农村校车管理亟待加强.湖北教育 (教育教学) , 2010 (4) .

[2]新标准下的校车该驶向何方.中国教育报, 2007-09-16.

契约理论下的旅游管理变革管理论文 第5篇

一、府在旅游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府参与到旅游管理的活动之中,并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发挥其职能,会对旅游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推动作用。(一)旅游产业法律体系不断完善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我国府部门相应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旅游的法律法规。如《旅行社暂行管理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评定旅游涉外饭店星级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等,在制定法律的同时,府部门也加强对于制度的建设,从而使我国旅游产业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二)推动旅游景点景区建设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建成了六大旅游金三角(京-沪-穗,京-西-沪,京-西-贵,穗-贵-昆,沪-苏-杭,粤-港-澳)、三大旅游开发区(环渤海旅游区,长江三角洲旅游区,珠江三角洲旅游区)、四大旅游带(西安丝绸之路旅游带,昆明生态旅游带,桂林、成都山水风光旅游带)。旅游产品呈现出种类繁多、各具特色的状况。(三)促进国家整体形象的宣传在促进国家整体形象宣传方面,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府协调了各方面的资源,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旅游景区居民的形象,整体提高了我国在全球的形象。(四)提供公共产品并改善旅游环境府部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旅游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一大批供水、供电、垃圾污水处理、环境整治和安全设施保障。在总体上,为游客提供较为良好的旅游环境。

二、现行旅游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府主导的旅游管理活动,为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旅游产业内外环境的改变,府主导模式的缺点也逐渐暴露。(一)机构和职能大小的矛盾我国的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的特征,而其中主要是文物、风景、文化,根据其不同的属性,旅游资源分属园林、宗教、建设、文物等不同的部门管理。每一个部门又都具有各自不同的职能。这就导致为了实现各自部门的职能与总体的统筹规划不相符。同时,府部门在旅游管理的活动中更多的应该是宏观的,但在实际的工作中,旅游管理部门却承担着更多具体的工作。(二)投入机制存在泛市场化的缺陷在改革开放之初,为了缓解旅游基础设施的供需矛盾,府吸引了一大批民营企业进入了旅游产业。其涉及旅游业的各个行业,例如:餐饮、住宿、旅行社、旅游景点等。这些企业在当时对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我国现在并没有完整的制度规定和监管条例,企业自身存在弱点,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我国旅游产业的总体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术,在进行旅游规划时,严重违背其规律,项目的建设水平低,同时民营企业对于旅游地的开发往往具有短视化的现象。(三)运行机制存在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管理体制总体具有两大特征:企业化经营;管理具有多重目的,即既要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又需要创收。在这种情况之下,旅游产业的运行机制存在诸多问题:、企、事不分,在我国旅游业的经营活动中,经营方式仍然按照府机关的工作模式,在理念上缺乏市场观念、竞争意识,在人员上存在冗员现象;所有权、经营权、行权混乱,由于我国的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地位界定不清,所有权虚置,各种产权模糊。在现实的运行机制中,旅游管理部门既是实际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又是经营者。在面对部门利益和眼前利益的时候,很难履行其作为一个管理者的职能。(四)旅游管理过程为结果导向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旅游市场的问题要从实际的需求出发,从引发问题的真正原因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而目前,我国对于旅游产业的问题往往只是从最后的结果出发。短期内可能是有效的,但问题却没有从根本上消失,在旅游产业继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其问题就会重新显现。

三、府在旅游管理中的制度创新

府主导的旅游管理模式出现的问题并不表示要完全取代这种模式,在当前实际情况下,府主导的模式仍然具有较大的优势,重要的是要对其进行制度上的创新,使其更适应旅游产业的发展。

(一)制度创新的理论依据新公共管理理论是在传统的分析框架之下,增加一种新的公共部门治理研究途径:契约主义。该理论认为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不存在本质的差别,所以为了安排公共服务,府部门也可以引入市场机制,由竞争机制决定服务提供情况,决定服务的价格和质量。在这种意义上,府决定为社会提供什么样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但是决定之后,应当向社会公开招标。可持续的发展观涉及到自然、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其本质是要追求有理性和有节制的发展,按照需要性和限制性的原则进行经济的开发建设。

(二)制度创新的理念改变1.从增长到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并重。在旅游发展的早期阶段,府部门过分注重经济的发展。随着发展的深入,管理理念由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到关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全民素质和国家形象等综合效率。

2.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市场介入和府主导相结合。旅游景点的存在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文景点和名胜古迹是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府部门往往忽视了对景点的保护工作。

(三)府职能转变

1.开发职能的重新定位。府部门需要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区别出开发比较完整和经营比较完善的老景区,将管理权和经营权进行分离,将管理机构的经营职能分割给市场,府自己保留管理权。对于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新景区,府可以利用策优势,吸引市场主体的长期投资。但在这个过程中,府部门需要加强审核,要避免开发部门短视化的形象。对于不适宜市场化运作的旅游景点,可以开发出辅助旅游项目,要用整体的观念来看待旅游资源。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旅游地区,府在旅游管理的职能上也要有所调整。在已经相对完善的地区,府只需把握好市场的准入门槛。在新兴旅游城市中,府一方面要做好景区的规划工作,保证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规划。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市场的协调和监督工作,防止盲目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

内部市场管理机制下的国企管理探析 第6篇

【关键词】内部市场;管理机制;国企管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形势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正面临着多个方面的挑战和压力,特别是国有企业,在同国内外企业的激烈竞争中,要想获得稳定和发展,就必须创新企业管理机制。就当前情况来看,建立企业内部市场管理机制则是国有企业加强管理的绝佳选择之一。

1.内部市场管理机制特点分析

内部市场管理机制是指在市场规律的引导下,企业通过在内部各部门之间建立自由竞争、自由交换的工作协同方式来使得资源的供求、价格、竞争、风险等市场要素得到协调。首先,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与市场规律相符。企业是一个营利性的经济组织,企业在经营的管理的过程中通常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企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产品生产加工、产品运送以及提供相关产品的服务等,以满足市场对产品的需要。将企业内部分成不同的部门,不同的部门在生产中会有不同的需求,通过建立内部市场管理机制,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则存在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这种关系使得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并且在市场规律的指引下开展自己的工作。其次,实施内部市场管理机制,意味着用市场的手段实现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如果将企业管理看作是一个过程,那么这个过程就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总和。通过运用市场手段,企业可以建立强有力的竞争机制,通过建立内部市场管理机制,企业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与此同时,企业也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更好的问题解决方案。

通过建立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可以促使企业各部门制定更高的目标,并且可以促使各部门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切实的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各个部门目标的实现为企业整体的目标的实现提供的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为国有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了更为坚实的保障。其次,通过建立企业内部市场管理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建立企业内部市场管理机制,可以有效地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提升企业员工素质,增强集体智慧的显现效果,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使得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显得更加灵活,企业的管理决策更加合理,从而推动国有企业的发展。

2.国营企业内部市场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2.1企业管理组织模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一些国营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不注重企业的规模,也不考虑企业的产品、工艺等,对产品的市场情况也了解较少,他们依然运用“直线职能制”的组织形式来管理企业,这种组织形式所形成的管理模式通常为自上而下金字塔状的高度集权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中,通常只有企业高层才能掌握企业的决策权和管理权,而其他的一些经济个体则处于完全被动的状态,企业的高层领导所管理的事物范围过于宽泛,这就会影响到国营企业中高层领导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决策,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发展。

2.2管理组织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较低

一些国营企业由于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所建立的管理模式不合理,导致企业内部信息传递不准确,企业领导所做的决策无法解决企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企业无法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形式。

2.3企业内部各单位和个人的经济收益与风险分离

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转移的产品无论质量如何,实际成本如何,只要企业还能生存,最终产品还有销路,企业内的各单位也就不会有太多担心。在这种机制下,风险与收益并未合理分解给内部的每一个经济主体,这就会导致产品成本高,而闲散的员工较多,企业员工的整体工作效率较低,企业的竞争力较低,从而制约企业的发展。

3.国营企业建立内部市场管理机制思路分析

3.1更新管理思想

围绕企业内部市场管理机制的建立,国营企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要想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更新管理思想,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首先,国营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树立“以效率和效益为中心”的思想。企业的各个部门在生产过程中,要注重生产的效率和效益,最大限度的降低产品成本。企业领导也要树立效率较强的效率意识,针对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制定更为高效的解决方案。其次企业要树立“以员工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国营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在企业内部要倡导企业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在企业的实际管理过程中,要确立企业职工的主人翁地位。通过完善企业内部的市场化管理机制,给予企业员工充分的经营权力,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员工的所拥有的权力以及其所承担的责任达到高度的统一。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也要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在内部市场中,企业的内部市场主体必须首先使内部顾客满意,这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打下了基础,内部顾客满意,才能最终达到外部顾客的满意。

3.2制定合理的内部市场运行规则

同企业的外部市场一样,企业的内部市场运行也必须受到一些规则的约束。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过确立内部市场的交易规则,可以有效地防止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的冲突,也可以防止企业部门利益损害整体利益。在制定内部市场规则的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所制定的规则要符合企业的整体整体战略要求,以及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的标准。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综合考虑企业各个部门的特点,所制定的规则不能对各部门的利益分配产生负面影响。相关的规则制定完成之后,企业更应该注重这些规则的执行和检查,企业领导要根据相关的执行和检查效果,对企业的经营战略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

3.3企业内部市场与外部市场要有所区别,不能相互混淆

习近平在十八大上强调,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这种作用更多的体现在外部市场中。企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尤其对国营企业来说这一特点更加明显,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各部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的整体利益需要计划来落实,而落实的结果还要经过企业的认真考核,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国有企业在内部建立的市场具有一定的计划性。内部市场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内部市场价格引入竞争机制以及风险机制,使内部市场的各个部门在经营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最大的效益,进而使得企业的整体效益达到最大化。与此同时,通过建立企业内部市场,能够更加有效地解决企业内部的激励问题。

综上所述,内部市场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对国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要适应当前经济的发展要求,结合外部市场的发展情况,建立完善的内部市场管理机制。当然,在建立内部市场管理机制的过程中,也要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作出及时的应对和处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甄玉清.浅论施工企业的内部市场管理机制[J],现代商业,2011(20)

[2]韩红星,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会计师,2011(09)

作者简介

知识管理指导下的合并高校管理变革 第7篇

一合并高校管理变革以知识管理为指导的依据

1理论依据:符合学校管理理论的要求

从管理科学发展的历程来看,每一个时期的管理理论都有其时代需求的烙印,但科学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理论还是现代管理理论不论它们强调的是对物的管理还是强调对人的管理,其相同点都是注重对有形资源的管理。20世纪70年代以信息技术发展为时代背景的知识管理理论强调对组织无形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校管理理论滞后于一般管理理论,一直以吸收一般管理理论的营养而发展。虽然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兴起了校本管理运动,校本管理要求学校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学校通过自主管理提高效能。但是校本管理没有脱离实体组织的稳定环境实现对无形资源的管理。合并高校以知识管理为指导的管理变革是学校管理借鉴一般管理理论思想进行探索的一次尝试。

2现实依据:解决多校区管理难题的需要

合并高校是各个完整的高校实体的整合,资源重组后学校规模急剧扩大,在学生人数、教职工人数、校园面积上必然出现简单的1+1>2的局面,导致多校区管理成为现实。多校区管理使学科管理、学生管理、图书馆管理、后勤管理等问题层出不穷。前司长纪宝成曾表示高校合并必须做到一个班子、一套机构、一套制度、一个财务、一个发展规划,实现人、财、物、教学科研和管理的“五统一”。[1]高校在“五个统一”的行政手段下迅速实现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融合。但是这“五个统一”只做到了“貌合”,却不能达到“形神兼备”。多校区管理的复杂化使之前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无法应对,知识管理指导下的管理变革呼之欲出。

二知识管理指导下合并高校管理变革的意义

知识管理是指组织运用信息技术及现代管理的理论开发组织内部和外部知识资源,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分享以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种管理理念

1有助于加速学校实质性融合的进程

合并高校对资源的整合有物质资源的整合、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的整合。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整合是合并之初通过行政强制性手段基本解决。知识资源整合包括知识的整合和拥有知识的人的整合,其实质也就是人的整合,这是合并高校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2]合并高校中面临的诸多难题,如学科融合、师资融合、制度融合、组织融合、人际关系融合、文化融合及办学理念的融合等都可以归结为知识资源整合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其实质就是解决人的观念、利益、权力冲突问题。知识管理的实质即是对人的管理。知识管理是一种人本管理,它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倡导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和网络化交流渠道,注重营造交流和共享的文化氛围,使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和互相信任,使各种冲突在知识管理形成的智慧和合力下得到化解,加速合并高校的实质性融合的进程。

2有助于扩大学校无形资产的价值

高校合并不仅给合并高校带来巨大的物质资产,更重要的是随之而来的无形资产。这些无形资产是合并高校获得竞争力和长远发展的隐形条件,包括:第一,能力和技术资产。如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知识创新能力、学校的科研方法和技术等。第二,智力资产。如学校的知识产权。第三,实力资产。如学校声誉、教学质量、科学研究成果和创新项目等。第四,制度理念资产。如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和校园文化等。知识管理提供了的信息网络支持和多元化弹性化的组织结构有利于员工对无形资产的认同、交流、共享和创新,能发挥无形资产1+1>2的效果,扩大合并高校无形资产的价值。

3有助于提升学校内部凝聚力

合并高校既不是成熟组织自我发展和扩张的结果,也不是于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组织,而是几个成熟组织在外力的作用下合并的结果[3],所以必定缺少内部凝聚力。学校的凝聚力来自于学校全体成员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知识管理可以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和信任的机制,领导和教职工都可以加强彼此的信任,领导看到员工的表现给予更多奖励,员工了解了领导的工作给以更多支持,同事之间相互帮助共同提高,这样人与人之间、人和学校之间的摩擦得到了解决,全校全体成员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提升,在认识上和行动上就能达成一致性。

三知识管理理论指导下合并高校管理变革的策略选择

1管理观念的创新

(1)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求合并学校要关注的不是物质资本而是人力资本,学校要尊重教师的人格独立,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条件,给教师以适当激励,给教师提供培训和进修的机会,关注教师的职业倦怠,从物质、精神和心理方面给教师以支持,从而调动广大教师员工的积极性。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同时还要求学校要关注学生的成才,严抓学校的教学质量。

(2)分权管理理念

分权管理理念要求合并学校管理不要事无巨细,凡事亲历亲为。合并学校规模庞大,学科齐全,如果能把管理权限下放到各院校更有利于各学科的发展。各院校按照实际情况再逐渐放权,把权力再下放到各专业,甚至可以把有关权限交到教师手中,教师领导概念的出现就也就是分权的结果。教师领导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可以给学科发展提供专业性指导意见,教师领导还可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管理机制的创新

(1)决策机制方面实现委员会制

科层集权式的决策机制具有僵化、低效的缺点,并且高度集权容易导致权力滥用。合并高校是规模上的巨型大学,管理部门更加僵化和官僚化,如此导致了其决策效率低下。为了使合并高校管理决策更加科学、高效,合并高校应该采用委员会制的决策机制,实行“专家咨询—多方讨论—制定初案—校长审核—会议表决”的决策程序,让每位教职工真正参与到办学决策中来。[4]决策委员会制可以集中委员会成员的所有智慧,使决策在通过充分讨论和验证的情况下做出,这一方面可以避免以权谋私,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草率、失效决策的出现。

(2)激励机制方面实现差别激励

因教师的能力不同,针对不同能力不同层次水平的教师我们可以实行不同的聘任方式,除了短期聘任、长期聘任和终身聘任外,还可以实行兼职聘任。采用相同聘任方式教师其基本工资和福利可以相同,但是绩效工资方面则要按照考核结果拉出差距。差别激励可以给教师一种内在的驱动力,教师内部也能形成竞争。

3管理组织结构的创新

(1)组织结构多元化和弹性化

合并高校规模大、院系多,不能采用单校区高校的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而是要跟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矩阵型和事业部型的组织结构。同时组织结构要尽量的弹性化,具体而言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管理层次最小化。第二,建设网络化组织结构,以信息技术取代中层。第三,建立跨院系的虚拟组织,这种组织不从属于任何院系,有利于专项任务的完成。比如教师们可以以课题组成单独组织,便于学科间的交流。[5]

(2)构建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要求全体成员共同学习、持续发展的组织。学习型组织具有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这样可以保障信息和知识在全校范围内自由流动。学习型组织给予教师充分的自主权和自由表达权,可以激发教师对教学和研究的积极性以及创造的激情,有利于知识的共享和创新。合并高校构建学习型组织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确立学校共同的价值观念,加强学校成员对合并学习的认同感。第二,营造学习的文化氛围,允许教师、学生、领导相互交流。第三,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第四,注重学校内部隐形知识的开发。

4管理方式的创新

(1)管理边界模糊化

合并高校存在多校区管理问题,每个校区都设置管理部门会造成管理人员庞杂和管理职能重叠,如果只有一个管理部门会造成有些校区的事情被怠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合并高校可以采取流动、共享式管理。出现新任务时,可以成立临时的管理组织将所需各类人才聚到一起共同工作,这就需要成立常设管理机构或进行人员储备。这种类型的管理机构可以在各校区流动和共享。为更好地服务教学和科研工作,各管理部门在明确权责利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合作,如工作搭接制等[6]。

(2)管理服务“数字化”

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已经成了政府和企业日常办公必不可少的手段,那么高校也可以实行电子校务。为了提高日常管理的效率,合并学校可以在学校构建网上办公信息发布平台,包括信息发布、文件流转、资料归档处理等功能[7]。学校各管理部门可以在网上进行文件处理和文件传输,利用QQ、飞信等聊天软件进行即时信息的传递,还可以通过邮件进行工作的协调。其次可以在校园网上开通校长和各部门领导的在线咨询平台,使领导层可以及时了解教职工和学生的需求。此外,互联网还是学校知识获取、存储和分享的有效手段。

5管理文化的创新

学校文化是支持学校长远发展和开拓创新的持续动力。合并高校是两个或多个成熟文化的杂糅,如果两个相冲突的文化进行碰撞,势必造成两败俱伤,动摇原来学校的文化基础,合并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如果不能立刻形成新的文化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合并学校的文化创新不是要一方的文化消灭另一方的文化,而是要求根据合并学校目前的特色,融合两种文化的优点,使其相互补充,同时在新的办学理念和目标上加以创新。

参考文献

[1]宋乐永.透析中国高校合并现象——伟大而深刻的变革[J].高等教育, 2000 (10) .

[2]徐少亚, 袁正英.知识整合——高校合并后整合管理的关键所在[J].中国行政管理, 2000 (12) .

[3]张安富.合并高校的融合与多校区管理[M].华中科技出版社, 2008:57.

[4]顾文秀.以学习实践活动促学校机制创新[J].人民教育, 2009 (24) .

[5]迟景明, 等.学习型组织视角下的大学组织变革[J].航海教育研究, 2004 (2) .

[6]余峰.基于合并背景的高校管理组织重构与创新[J].科技创新月刊, 2007 (12) .

安全管理下的施工管理 第8篇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发展, 市场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 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对人才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企业优秀人才的引进、培训与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对此, 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必须抛弃传统的人事管理理念, 将员工看成是决定企业快速发展的第一要素,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做到对企业员工的充分尊重, 为企业员工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管理环境。在构建企业的人才管理机制时做到以人为中心, 进而充分激发员工的潜能, 提高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增强人才组织队伍的稳定性。

企业人才管理中面临的关键问题

(一) 优秀人才的流失率过高

随着市场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 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不断加剧, 但是设备、材料、资金等因素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却已经不再是决定性的, 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体现在优秀人才的竞争上。但是由于很多企业在人才管理理念上的滞后, 对优秀人才的重视程度和培养力度不够, 没有制定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体系, 使得优秀人才对企业的归属感相对较低, 容易导致企业优秀核心人才的流失。这不仅会增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本, 还会增加企业商业机密泄露的风险。

(二) 人才管理的理念相对滞后

在传统的企业人才管理模式下, 人才管理工作都是交由人事部门负责, 但这种传统的人才管理模式是以“事”为中心的, “人”则是处于从属地位, 员工更多的是被看成被管理的对象和企业的盈利工具。而现代人力管理管理的理念则是以人为中心的, 要求企业的人才管理活动必须着眼于人才的发展。从整体上看, 我国企业在人才招募、培养、使用、激励、晋升、管理方面的理念还相对滞后, 离真正意义上的人本管理模式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三) 企业的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为了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满意度, 企业需要对员工在企业的表现进行科学、公正的考核, 采取赏罚分明的激励措施。消除员工在企业工作的后顾之忧, 对员工的个人价值进行充分的肯定, 这样企业才能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 增强企业人才队伍的稳定性。但是, 有些企业在构建人才激励机制时, 没有坚持以激励为主的原则, 不能确保考核与晋升的公平、公正与公开, 员工工作绩效考核指标的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难以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 从而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 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措施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活动中, 企业除了要从外部引进优秀的人才外, 更多的时候需要在企业内部发掘和培养优秀的人才, 这是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 有的企业目光短浅, 不愿意在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开发上投入过多的管理精力和经济投入, 这就使得有些企业出现人才培养“等不起”的问题, 担心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大、风险高、见效慢,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同时, 有些企业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 并没有将员工看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 即使企业的管理者将人事部门更换为人力资源部门, 但是无论是在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与形式上, 还是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建设上, 都没有做出切实可行的改变,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本管理更是无从谈起。

人本管理视角下企业人才管理机制的构建策略

(一) 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现代企业人本管理模式中企业人才管理机制的构建, 需要首先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上的积极转变, 将人才看成是决定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 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做到重视员工, 尊重员工。尤其是对于我国的一些中小企业, 一定要从根本上认识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性, 对以人为本管理思想有全面的认知。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制定更多人性化的管理措施, 对员工创造的价值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尊重, 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员工, 多打“能力牌”、少打“关系牌”, 从而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进行有效的保护, 增强组织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 构建科学的薪酬考核与激励机制

为了有效保护员工的工作热情, 降低优秀人才的流失率, 企业需要在人本思想的指导下, 构建科学的薪酬考核与激励机制, 做到对员工工作业绩的充分尊重和科学考核。首先, 企业要对同行业的薪酬水平进行调研, 并将此作为企业制定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的参考依据, 因为公平理论认为, 企业员工只有在自己的付出与所得跟他人相当时才觉得公平, 工作才有激情, 才愿意继续留在企业。因此, 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需要根据岗位性质和员工表现构建科学的薪酬考核与激励机制, 防止同行企业的“挖墙脚”, 增强组织内部的稳定性。同时, 企业的管理者要保证薪酬考核的弹性, 重视对弹性工资的考核, 适当拉大员工在工资收入上的差距, 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 实现对优秀人才的充分尊重。

(三) 重视对人才的培养

在企业的人才管理活动中, 培训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是人本管理思想的重要体现。因此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 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战略, 将人才的短期培训、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进行科学的规划, 实现定期培训与不定期培训的有效结合, 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 将企业的人才培训工作常态化、持续化和科学化。首先, 企业要重视自主培训活动的灵活开展, 即结合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管理的实际, 由优秀员工、人力资源管理者或企业领导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其次, 企业要重视外部培训, 选择企业内部的一些优秀人才参加外部培训活动, 及时接受最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技术培训, 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四) 引入人才竞争机制, 加快人才的成长

首先, 为了促进人才的成长素质,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保证人才竞争的公平性, 制定科学、全面、人性化的人才考核指标, 构建科学的员工绩效考核体系, 考核内容与要求要根据工作性质作明细划分, 并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使每个员工对自身的工作职责和考核标准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其次,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保证人才竞争的公开性、人性化, 如企业可以在部门岗位实行公开的管理人才竞选, 给优秀人才一个充分展示才能的机会, 做到人尽其能、人尽其用。这样不仅能够充分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还可以帮助企业发现更多的优秀人才, 加强企业人才的成长速度。

(五) 构建企业与人才之间的“利益共同体”

人本管理模式下企业“利益共同体”的构建, 就是要企业将人才的个人利益同企业利益进行有机统一, 有效协调个人行为同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 减少个人利益同企业利益的冲突, 从而增强企业在整体上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对此, 企业要营造良好的人才文化、团队文化, 塑造优秀的企业精神、人才精神, 鼓励优秀人才参与企业的管理活动和工作创新。此外, 企业还可以针对优秀人才的业绩表现, 采取更多的股权激励、福利分红等措施, 使持股人从关心自身利益转向关心企业整体利益、达到与企业共命运的目的。

论人本管理理念下的高中学校管理 第9篇

1 树立人本管理理念

人本管理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 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 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 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归根到底, 建构和谐教育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学校管理中也要体现“以人为本”, 意味着一切应从人出发充分依靠和重视人, 调动和发挥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 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这也暗示着在学校管理活动中, 管理者必须转变视角, 从视教师和学生为“物”转变到把其当作具有鲜活生命的人, 从他们的实际出发, 尊重其身心特点、权利、人格和个性需要, 对他们充分关心、理解和信任。在人的主体意识不断觉醒的当代社会面对人的主动自觉的发展、丰富多样的个性以及强烈的自我实现倾向, 我们应把学校管理真正立足于人, 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穿始终。在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观念中, 管理者首先必须是教育者, 而教育者自然也是管理者, 因为教育与管理的惟一对象和终极目标是学生和学生的成长。所以, 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必须体现“以教育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和“以服务为本”这样四个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管理理念。

2 打造学校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

学校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其核心是组织成员在学校生活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组织特色的态度、价值观、思维程序和行为方式。具体地说, 它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目标、校园环境、校风学风、人际关系以及以教育为特点的文化生活、教育设施、学生社团组织、学校传统习惯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人财物管理等内容。学校文化具有导向、传承、凝聚、激励、约束、教育和发展功能。学校文化不仅是当代文化思潮与学校管理方式交叉的结晶, 还具有文化的精神性、社会性、集合性、独特性和一致性的特征。学校文化的实质是尊重人, 以人为中心, 不但强调学校组织目标的实现, 也重视人自身的发展和需要。因此, 对于学校的管理而言, 营造友爱和谐、健康向上、品位高雅的学校文化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

3 人尽其才、有为有位

学校管理者应注重人文关怀, 加强情感管理, 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挖掘教师的潜能, 提高工作效率, 满足他们实现更高层次的需要。普通高中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 他们中的多数人荣誉感强, 极力追求事业成就感。所以, 实现学校的管理, 就要抓住对于教师内在激励的有利时机, 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 积极为教师实现自我价值和事业成就感打造平台。注重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师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应变讲授式、封闭式教学为灵活式、开放式教学, 强调教学过程的多样性、丰富性和个性化;衡量教学效果的好坏应重在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主体人格的提升、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个性品质的优化。教师的需要是学校管理工作中实行激励机制的基础条件。了解和掌握教师的需要, 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激励, 以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是学校管理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4 以学生为中心, 创新管理制度

普通高中探索适应学生发展的学生管理模式, 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同时, 要拓宽人才发展路径, 使学生成为志向高远、基础扎实、素质全面、特长突出和具有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因此, 学生管理要发挥课堂教学在德育及学科教学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教育活动以教学为中心, 教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教学的价值取向由制造适合教学的学生向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转变。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是探索重建符合新课程要求、有助于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的新型学生教育管理机制的核心理念。在教学班与行政班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并存的情况下, 要赋予任课教师更多的班级管理职责, 同时要更加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要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 由班主任牵头, 选课指导教师参与, 协调行政班、教学班以及其他学生组织 (如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 的关系, 多方协同, 共同做好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

5 科学评价, 实现师生自我重塑

新课程所要求的现代学校管理的核心应当包括两点:一是关注人的需要与发展, 强调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发挥;二是追求管理过程的激励价值, 关注人的尊严和价值。教育评价最能够集中体现现代学校管理的核心。因此, 评价制度的创新与实践要体现激励价值, 促使学生和教师不断重塑自我。要探索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 逐步形成良好的有利于促进学生、教师发展的评价激励机制。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 评价内容既要包括学业成绩, 也要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综合素质。在评价方法上要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办法,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要建立学分评定委员会等组织机构, 规范操作过程, 客观、公平、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发展轨迹。建立发展性绩效评价制度, 避免终结性评价、绝对评价和单一标准的量化评价, 并依据校情, 在制度上坚持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班主任、特别是做出突出成绩的优秀教师倾斜, 以发展性的绩效评价制度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总之, 学校管理需要理想, 需要智慧。因此, 我们在人本管理理念的应用过程中, 必须进行认真思考, 在实践中探索, 在探索中提升, 力求少走甚至不走弯路, 从而促进人本管理理念在高中学校管理中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唐悦, 凤才弟.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J].现代校长高参 (吉林教育B版) , 2005, 1.

[2]庞玉才.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学校目标管理思考[J].中小学管理, 2006, 2.

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中国危机管理研究 第10篇

“危机”就是代表可能影响决策系统完成目标的事件,在这些事件中,由于决策者的反应时间不足,形式往往会朝着令决策者无法控制的方向发展。这是赫尔曼对于危机给出的经典理论。公共管理中的危机是代表突发性事件,危机的出现来自突然改变,它不可能完全的消失,人们只能使用一些方式来控制它的发展,把它的破坏力降到最低,减少损失。

“危机管理”是代表政府利用可以使用的资源,经过系统的信息采集及信息分析等方式,使用合理的方法来控制危机、消灭危机的活动,进而把危机情况出现的影响降到最低。公共危机管理是公共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以达到规律、秩序、稳定、安全作为主要标注码,经过对于危机的分析、处理、解决,“化险为夷”,进入新的阶段。

2 我国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危机防范意识不够

由于政府和社会对危机的认知不足,防范意识不强,进而忽视危机防范意识的培养。由于对社会各个方面潜藏的危机没有很好的认知,当突发性事件爆发时,不能全面评估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缺少相应的危机评估和预测机制等,导致不能有效地预防和阻止危机的爆发。另外,在我国现有的危机处理机制存在重求助、轻预防,在事件发生之后才总结预防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人们对于危机的自我预防意识和能力,也让政府危机公关的工作很难得到主动权,进而导致整个政府可能失去预防和解决危机的主动权。

2.2 公关危机管理体系不完整

现有的行政管理体系存在一些对危机处理不利的因素,条块分割、效率低下、协调困难等,致使政府的危机公关部门很难拥有及时有效的危机应对能力。

首先,我国就目前阶段来讲,几乎没有一个专门应对公共危机的长久设立的危机管理部门。我国现有的公关危机管理机构是:在一些特殊的或者特别选定的各个政府机构和相关机构。当出现突发性事件时,政府的危机公关有时会显得被动,部门之间工作的配合度也不够,一些事件没能及时处理。我国现有的危机管理机制其本质就是建立在各个部门相互分工运行的基础上,当突发性事件爆发时,政府会根据爆发事件所属领域划分到相应的管理部门,由他们来负责这次的事件,但是这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对危机的反应时间,因为缺少一个专门的指挥协调机构,导致一些部门之间没有充分配合。所以这很可能会造成只看重形式、工作积极性不高等现象。

其次,我国的危机管理机制的设置并不是经过统一划分的,每个机构的职责认定也不同,所以在需要部门之间配合时,很难发挥其应该拥有的作用。再加上各个管理部门的能力和水平也有着或大或小的差距,最终导致危机处理的结果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最后,我国政府对于危机处理的人才培养还不够重视。每一个国家都需要一批专业性的人才,在出现突发事件时,给危机事件时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和方案,在必要的时候亲身加入到突发事件的相关处理工作中去。

2.3 缺少积极的舆论向导

大部分人得知新闻消息都来自于媒体。媒体的言论,影响着政府在广大群众的形象。很多时候,媒体是广大群众了解政府部门最主要的途径之一,政府应积极地和媒体保持密切的关系。在出现重大公共危机时,政府如果没有通过媒体积极引导舆论,就可能陷入被动,也影响自身的形象,进而阻碍社会的健康发展。

3 加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对策

3.1 事前预警机制

3.1.1 强化危机意识

我国政府需要建立切实有效的危机预警机制。通过运用相关的危机预测机制,尽可能考虑到潜藏的危机,并根据危机的特质提前安排相关预防和应急工作。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事实证明,要想做好危机事件的预测和应急工作,就一定要设立长久存在且运作良好的危机公关部门,并且对其专业工作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提高危机意识,做好防范工作。

3.1.2 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对于如果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笔者提出以下几个建议:第一,可以大规模的搜集、统计并分析安全防范案例成功的关键,根据总结的结论采取符合我国现状的可行性的公共危机策略,并建立应急机制;第二,对有助于预防和解决公共危机的部门和常设性危机公关部门进行统一的协调部署,并且有针对性地建立快速应急机制,使政府的各个部门能够在危机爆发时及时有效地沟通和配合,共同应对危机;第三,危机过后,政府的各个部门和常设性危机公关部门应该对相关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和总结。总结其危机公关活动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政府部门以后应为突发性事件提供借鉴。

3.2 事中处理机制

3.2.1 建立完善的领导协调机制

要有健全的领导调协机制,就要让公职人员提高公关意识,政府的公职人员要能够和民众进行良好的沟通,重视沟通,提高信誉,广开言路,从实际出发解决紧急事件发生时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处理好危机情况。领导人要具有效益意识,重视有关部门的效益和自身工作效率的提升,进而让整个社会的效益及效率得到提高,让政府和人民的利益得到平衡。想要做好这点就需要加强对于公职人员公共关系的培养,让每个公职人员都能有处理公共情况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并且能够灵活使用。另外,在原有的考核制度基础上,添加处理公共关系的考核,让相关公职人员的水平得到实际提升。

3.2.2 建立完善的资源保障体制

要完善的资源保障体制,首先要设立信访部门或者临时的组织,了解民众的呼声、民众的疑惑,并进行解答,保证民众的利益不受损伤,得到民众的支持与信任。其次,要让领导人深入基层,和民众直接接触,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然后要按实际情况进行民意检测活动,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分析,对于政府形象的建设也有着很大意义,也可以让民众参与到政府的一些活动中,让彼此更加信任。最后,要积极使用政府微博来引导民间舆论。新媒体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微博是新媒体中的主要平台,在这种时代下,在民众有情绪时就可以通过政务微博引导舆论,让社会更加和谐。

3.2.3 加强信息的沟通与传递

在危机事件中,不能只依靠政府部门进行解决,还需要民众的支持,要想得到民众的支持,就首先要让民众了解真相,不能隐藏真相,更不能报虚假的新闻。不实的报道只能让民众和媒体更加怀疑,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形象和信任都会有很大程度的降低,还有可能会影响政府在国际方面的形象,出现恶劣的后果。所以,在事件出现之后,应该秉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加强与民众的信息沟通与传递,让民众及时了解真相,及时进行安抚,减少盲目恐慌。

3.3 事后处理机制

3.3.1 法制建设

当前的很多国家都会使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公共危机,但是我国对于公共危机的处理情况还有着很多不足,我国的法律还不够成熟。所以,我国要对危机事件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建设具有全局观念的“紧急事务处理法”及“公共安全法”,进而让我国的危机公关具有法律制度的保障。

3.3.2 长效机制建设

各级政府部门要建立一个长效的危机预警机制,采用相关的预警措施,尽量在第一时间发现可能出现的危机。此外,还要利用相关的应急制度,成立政府危机公关部门,并且定期对工作人员加强培训,提高工作效率。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深入,公共危机难免会出现,所以,提高危机管理的能力能够有效地防止危机出现,并能把危机的破坏力降到最低,保证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信经过政府与群众的不断努力,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能力会不断提升,为人们建设一个更加和谐、安定的家园。

参考文献

[1]吕孝礼,张海波,钟开斌.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中国危机管理研究--现状、趋势和未来方向[J].公共管理学报,2012(3).

[2]任堃.危机管理视角下的当代中国政府形象构建[D].济南:山东大学,2010.

[3]翟柱玉.公共危机管理视角下县级政府形象塑造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4]许诚.我国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危机领导研究[D].延安:延安大学,2010.

[5]李佳.政府危机管理视角下的中国国家能力[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2.

安全管理下的施工管理 第11篇

一、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地震应急安全管理

地震应急安全管理模式可以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其主要是针对地震灾害提出了安全方案,可以拯救更多的生命,还可以保护人们的财产,可以实现灾前预防,还可以进行灾后快速重建,在地震发生时,还要及时进行救援,可以提供避难的场所,可以帮助人们更快的走出灾害阴影。地震应急安全管理具有临时性的特点,在制定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其是一种针对突发性危险事件的应急方案,可以对地震灾害进行综合分析,还可以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可以降低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还可以帮助人们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针对地震多发地区,政府部门要做好安全宣传工作,还要普及地震自救知识,要做好灾前预防工作,还要制定灾后处理方案,要降低地震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还要消除地震灾害带来的潜在危险。地震应急安全管理模式可以降低地震带来的危害,可以帮助人们更快的重建家园,还可以拯救更多的生命。地震灾害属于突发事件,其持续的事件不长,但是会造成建筑倒塌,人们在掌握紧急避难以及安全逃生知识后,可以避免身体受到伤害,可以减少财产损失。地震应急安全管理模式还可以缓解给人心理上带来的伤害,以项目管理理论为基础,可以更好的利用资源,可以更好的发挥政府的职权,可以实现统一的协调,还可以进行全过程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而且可以达到以防灾、救灾为目的的地震应急管理效果。

二、基于项目管理的地震应急安全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

我国地震应急安全管理制度中存在较多的不足,为了对管理模式进行改进与优化,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参考国外的先进经验。日本是全球地震灾害发生最多的国家,其在地震灾害防治工作中有着较多的经验。日本在制定地震应急安全管理模式时,总结出了一套完成的应急管理体系,在地震前,组织了全民参与的地震模拟活动,对人们进行应急处理常识的培训,还建立了多个层面的防灾救灾体系,在发生地震灾害时,可以与政府。社区以及个人三方面共同承担这一风险,这种管理模式具有风险分摊的特点,可以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威胁。我国政府部门应该多学习这些管理经验,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在项目管理的基础上制定出完善的地震应急安全管理模式。

1、我国地震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

我国应急管理的发展比较晚,是在经历“非典”后,我国在开始了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在省市区各级都制定出了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由多个部门对应急预案进行了编制,在对突发事件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后,要制定出管理策略,要达到灾害预防以及治理的目标。地震应急管理体系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家还将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列入了我国十一五规划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正式颁布实施,使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向纵深发展。

2、在地震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较大的不足

2.1重灾后救援重建、轻灾前预防准备。汶川特大地震不仅使地面破坏、房屋倒塌,而且带来了严重的次生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环境破坏,为了抢救生命,减少损失,国家不惜一切代价,通过军队、武警和各地方力量救援,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对灾后重建采取了各省对口援建的方式,经过了短短两年时间,使灾区面貌彻底改变,并且通过经济和技术的大力支持,试图快速改变和医治灾区人民的心理创伤。但是,我们又不难发现,我国地震应急安全管理的灾前预防和准备工作极为欠缺,一是在思想认识上没有足够的准备;二是表现在赈灾物质没有足够的准备。三是在城乡规划上没有充分考虑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

2.2重安全知识教育、轻应急安全技能培训。目前,中国的应急安全教育主要以大量书本、多媒体等形式告诉公众如何应对各种危机的书面教育;实践性的安全操作内容、情景模拟的教育以及急救技能培训较少;应急安全教育主要侧重在城市,农村和小城镇的安全教育则远远不够。建议根据地震应急安全管理模式,从灾前预防、灾中避难、灾时救援、灾后重建等全过程来考虑,教育人们正确应对灾害的行为反应,提出如何调整人类行为而减少灾害影响和损失的统一应急教育规划,编写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应急安全教材,提高安全教育的效率。

三、结语

基于项目管理的地震应急安全管理模式有着较多的优势,更加项目管理的理念,政府部门需要充分的发挥调配职能,要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还要为灾难中的人们提供避难场所。政府部门还要在灾害发生前,做好应急知识的宣传工作,灾后还要做好紧急救援工作,要帮助人们重建家园,政府部门需要发挥协调的作用,这样才能提高应急安全管理的水平。我国应急管理体系起步比较晚,发展的也比较慢,为了优化地震应急安全管理模式,相关人员要多参考国外的管理经验,要加强宏观的控制,制定出完善的管理预案。

旅游管理专业下的会展管理教学探讨 第12篇

一、开设会展管理课程的背景和意义

1.会展业在我国的发展带动了会展教育的成长 , 因会展业属于第三产业,涉及范围广,因此会展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体系中一般是依托成熟学科进行的多学科嫁接从现有的专业设置看,学科定位以管理学为主,专业课程设置包括工商管理及公共关系管理。会展管理专业及旅游管理专业均属于管理类专业体系,课程设置均以管理为核心,从这个角度说,两门专业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知识的交叉性。

2.在上一点的基础上继续探讨 ,从相关课程在《会展管理概论》课程中的运用切入。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学生应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网,从公共课到基础课再到专业课,合理的课程设置是根本保证。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学科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建立知识框架体系。《会展管理概论》课程在教学中以会展业为研究对象,涉及管理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电子商务、经济学等知识点,这些科目或是学生已经学过,或即将学习,因此一方面能帮助学生重温已学过的知识,并从会展业的角度分析,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对还未修读的知识有初步认识和了解。

3.民办本科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 , 一方面严格按照高教委相关规定,沿袭专业基本课程框架,另一方面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及就业市场动向,重基础,重理论,同时重实践,重能力,即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会展业人才比较宽泛,从核心人才、辅助人才到支持人才,需求大且要求多样化,而随着旅游与会展的不断融合,会展旅游产业链的形成,了解和掌握一定的会展管理知识,无疑能拓宽学生的就业领域。

二、会展管理课程的教学思路

1.《会展管理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 ,因此开展具体的教学工作之前, 首先要明确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的出发点。根据观察和调查,可分为以下三种:深入学习和了解;拓展知识面;拿学分。每一个学生都希望顺利拿到学分,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及期末考察,让他们认识到拿学分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在每一次的教学中,通过案例引入、理论分析、课堂小结等,帮助学生清晰有序地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而对于有更高学习要求的学生,课上和课下都应给予关注,如课堂上及时结合最新时事动态,如APEC在北京的召开,青岛园博会的圆满落幕等,课堂上给予提点。

2.专业课程之间有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 , 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会展管理这门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意义, 最基本角度是分析会展与旅游这两大产业间的关系。因此,在正式进入教材学习前,将两者间的关系理顺是一个重要环节,包括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属性、相似性、差异性及两者间的相互促进等,理解会展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与共同发展。

3.在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时候 , 要求学生融入哲学思想。哲学提供了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与一般科学的联系十分密切,如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观点,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变化是永恒的,而静态是相对的。讲授会展企业组织结构与变革时,这一理念贯穿始终。另外,会展业涉及众多利益主体,从主办方、承办方到参展商、观众,以及展馆、地方政府及媒体、中介机构等,都是这个行业中直接或间接的参与者,因此需要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如探讨市场营销,则首先要明确营销主体,继而确定营销对象及营销手段,主体的多样化要求学生多角度看待问题。

4.教材是学生主要的课程学习工具 ,教师要吃透教材 ,结合延伸知识及相关案例进行知识模块组合, 使模块间层层递进、相互衔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各知识模块间的逻辑联系。此外,因为这门课程是一门概论性质的课程,要建立一条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知识线, 从会展业到会展企业再到具体的会展项目,充分结合专业相关课程知识,通过图片、视频、案例引导等帮助学生了解行业概况、企业管理及项目流程等相关基础知识。

5.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PBL教学法,PBL即Problem-basedLearning,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带着问题思考,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概念、原理等逐一展开,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提高积极性。如讲授“会展企业组织结构”之前,首先要求学生思考组织的内涵,并通过提问,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与“组织”相关的知识结合起来 ,再引入会展业 ,讲起来就很容易理解;又如讲授会展项目立项策划之前,要求学生搜集某一会展活动的信息,并将从会展项目名称到项目收益等相关信息罗列出来,从而对会展项目的策划内容有初步自主认识。

三、会展管理课程的考核体系

在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 要求学生完成两项个人作业及一项小组作业,作为最终成绩的一部分。其中个人作业包括一份理论知识试卷及一份会展活动日程安排表, 小组作业则是完成一份以教育为主题的会展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及立项策划书。理论知识试卷的考察旨在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的知识点, 日程安排表的撰写则要求学生了解如何合理安排会展活动,最后一项小组作业一方面培养团队意识,要求学生分工合作,进行资料数据的搜集分析,另一方面初步认识立项策划书及可行性分析报告的格式及写作要求。

作为旅游管理系的一门选修课程,《会展管理概论》融合管理类知识理论,与旅游专业课程关系密切,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因此认真进行教学思考和研究很有必要。

摘要:会展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快速发展,并与同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关系密切,本文以旅游管理系开设的会展管理课程为例,探讨课程教学思路及开设会展类课程的意义。

上一篇:服务角色下一篇:双重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