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

2024-07-28

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精选5篇)

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 第1篇

1 市场准入环节

要求外埠进入石家庄市的动物及其产品必须持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瘦肉精类违禁品检测报告。无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瘦肉精类违禁品检测报告的不准进入肉类交易市场和屠宰场。

2 产地环节

实行检测与产地检疫同步进行制度, 按规程对出栏的猪、牛、羊进行产地检疫, 由饲养场对其出栏动物进行“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自检, 动物检疫人员按比例监督抽检, 检测合格由饲养场填写瘦肉精类违禁品“没有添加承诺书和抽检合格报告书”。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无自检报告、检测项目不全或检测不合格的, 不出具检疫证明, 做到产地检疫证明必须附饲养场自检报告。

3 屠宰环节

实行检测与屠宰检疫同步进行制度, 凡进入定点屠宰场的猪、牛、羊必须持有瘦肉精类违禁品饲养场自检报告, 无自检报告的, 不允许进入屠宰场。动物检疫人员按规程对进场动物进行屠宰检疫, 由定点屠宰场对进场动物实行瘦肉精类违禁品“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自检, 自检合格后检疫人员按比例监督抽检, 抽检合格后静养, 静养达到规定时间后由驻场检疫人员检疫合格并下达准宰通知书。在屠宰过程中实行了企业自检、驻场检疫人员监督抽检和实施检疫“三同步”。动物检疫人员凭屠宰企业自检合格报告出具检疫证明, 做到出场动物肉品必须同时具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屠宰企业自检报告。

4 市场流通环节

要求进入肉品交易市场、超市、配送中心、冷库、宾馆、饭店等流通环节的动物产品必须持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屠宰企业的自检报告;无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瘦肉精类违禁品检测报告的产品不准进入市场。市场开办者或主体单位责任人再按最低3%的比例进行自检,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按比例进行监督抽检, 做到上市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必须附屠宰企业瘦肉精自检合格报告。

5 肉类加工企业

要求进入肉类加工企业的猪、牛、羊及其产品必须持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瘦肉精类违禁品检测报告, 并由肉类加工企业对进入企业的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瘦肉精类违禁品自检,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按比例进行监督抽检。

6 规范报告程序

对猪、牛、羊及其产品瘦肉精类违禁品检测结果呈阳性的逐级报告, 并按规程采样立即送石家庄市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确认, 确认后按有关规定处理。

7 做好各项记录

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 第2篇

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就提出“党的纲领是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私有制是万恶之源,是腐败的总根子。只有铲除私有制,才能消灭一切剥削阶级腐朽思想和一切腐败现象。”

„„„„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斩钉截铁地告诫全党:“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

2011年两会后的中外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消除腐败土壤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可见,反腐倡廉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来始终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民族前途和社会发展的“重点工程”。

本文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腐败存在的具体现象、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进行了阐述、分析,论述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防治腐败工作对于我国当前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通过不断完善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反腐败制度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深入开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今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各种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会出现许多矛盾和问题,最终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因此,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防治腐败工作的研究,对有效巩固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丰硕成果,深入研究如何迎接新挑战、解决新问题、取得新成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继续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现就本人对反腐败工作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认识谈一些个人的想法。

一、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腐败问题存在的具体形式

重点领域以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人、财、物的管理为核心,主要表现在人事选拔任用、工程建设(物资采购)、司法等关键环节。

1、人事选拔任用方面。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在人才的选拔任用方面仍存在不够科学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制度不够健全,流程不明确,缺乏民主,用人视野不够开阔,盲目提拔等。

首先,人才选拔任用中易出现“一言九鼎”。“一把手”在用人问题上依然具有绝对权力,由此引发的腐败问题此起彼伏。日里温情脉脉的“礼尚往来”,往往内裹权钱交易,而“礼尚往来”的对象多是掌握着“一言九鼎”之权的“一把手”,各级“一把手”也因此成为节日腐败的高发岗位。这是一起荒唐的诈骗案——山东省齐河县警方在侦破一起案件时发现,只有小学文化的无业游民时国祺雇人仿冒县委书记的签名,竟让33人顺利进入该县各党政机关工作。虽然骗术不“高明”,但骗子却成功地钻了回“一把手”说话“顶用”的空子。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对“一把手”在用人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方面仍有不小的空隙。“一把手”在人事任免权上的“一言九鼎”,给买官卖官者留下了巨大的操作空间。同样,吉林省白山市原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长李铁成在担任靖宇县委书记期间,6年里将全县500余名干部调整了840余人次,收受贿赂114万余元,完全操控200多名科级干部的命运,科局级干部几乎无一人不向他行贿。为什么总有人逢年过节给“一把手”送礼,就是看重他们在用人问题上有“一言九鼎”之权。在某些干部眼里,升职进步并非一个人综合素质提升的象征,而意味着先把“一把手”搞定的能力有多大。

其次,“程序空转”让用人制度形同虚设。让“程序空转”,是近年来发生的买官卖官用人腐败案件的一个典型特征。许多地方领导

干部不带头遵守制度履行干部选任程序,往往“先决定后走程序”,甚至出现“班子成员参加的会议决定普通问题、少数人参加的会议决定重大问题、个别人参加的会议决定核心问题、一对一的口头交待决定特别重要问题”等非正常情况。山西省翼城县原县委书记武保安在用人上,就很“善于”预先圈定拟提拔干部名单,再授意组织部门“履行程序”。结果,所有的干部选任程序在他这里都失了效,当县委书记仅仅8个月,他通过批发“官帽”受贿及不明来源的财产就高达500多万元。

再次,日常考评中的“空头戏”,也严重干扰了人事选拔任用制度的执行,导致诸多腐败现象的发生。虽然现在实行的“票决制”在评选先优及人事任用等方面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一把手”的“特别推荐”及“私下决定”仍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任用,比如评选先优本应为集体投票产生,却变成了领导私下决定,许多员工毫不知情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在对领导干部的日常考评中,一方面存在单位内部一般干部对于某些领导的真实问题不敢说,惟恐会泄露出去遭到打击报复;另一方面参与考核考查的上级主管单位人员与被考核考查对象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能否说真话、做公平考评并不是确定的。因此,有时会出现某些干部犯了错误依然得到评优、提拔的现象。

2、工程建设(物资采购)方面。招标、投标、物资采购是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腐败现象易发的关键环节。不论是行政单位,还是企事业单位,物资采购和工程建设历来是腐败的高发区,“吃回扣”的现象可谓人人皆知。一些党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利

用职权和影响,给项目建设单位指派信得过的施工单位,从中捞取好处;一些领导和建设项目负责人利用工程承包发包违法乱纪,提取回扣,收受贿赂;一些施工单位为了得到承包权不惜血本用钱铺路„„正是这些大大小小的“吃回扣”现象,无声无息地上演着一幕幕腐败悲剧。如武汉大学四校合并后,每年物资采购金额在3亿元左右,其资产部原部长、采购中心主任成金华,先后收受12家供应商贿赂,累计金额40多万元。2004年四川高校发生的“教材腐败系列案”,共涉及10所高校和2所中专,共42人,涉案金额高达1 000余万元,其中3名县处级干部贪污受贿100万元以上。

3、司法方面。公、检、法机关这些历来在老百姓眼中“为民做主”的部门,近年来却频频被卷入“腐败门”。2010年8月13日,周穷因严重违纪被重庆市纪委批准“两规”,后经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自2001年至2006年,犯罪嫌疑人周穷在担任重庆公安局渝北区分局政委、市公安局办公室主任期间,先后结识了渝北区涉黑团伙头目陈知益、陈勇等人,并逐渐交往密切。周穷明知该二人在重庆渝北区有组织地实施了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仍利用职务帮助其逃避公安机关打击,采取给办案民警“打招呼”、直接为其通风报信等手段,包庇、纵容黑社会组织,并从中收受巨额贿赂,致使陈知益、陈勇分别为组织者的两个黑社会性质组织在渝北区范围内做大成势,严重危害了社会治安秩序。

二、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存在腐败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分析

1、从主观方面分析,根本原因在于腐败分子的侥幸心理。具体

来说,一是个别领导干部法纪意识淡薄,不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放松党性锻练,在是非面前丧失原则立场,经不住权钱诱惑,在利益面前迷失方向。二是人生观发生扭曲,当领导干部的动机不纯,个别干部思想意识差,为政不廉,认为当“官”就是为个人及亲友谋取利益,“公家的便宜可以随便占”。三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不够牢固,认为现在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贪图享乐、违法乱纪的事情是“正常现象”,显然,公仆意识自然是为数甚少。四是个别领导干部民主意识淡化,廉洁从政意识不强,总认为“一个人说了算”。

2、从客观上分析:一是思想教育薄弱,仅对在职干部进行教育,宣传教育工作面不够广、不够深入,反腐倡廉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现行各种体制不够健全,相应的操作流程建设滞后,且一些管理制度仅仅停留在文件上,未真正执行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三是人民群众维权意识不强,当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时,往往认为个人力量无以换回或投诉后会招来“灭顶之灾”,只好听之任之。四是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干部权力行使没有很好地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存在决策不民主、不透明问题。

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反腐败措施

总体思路为“以教育为基础,以制度为关键,以监督为保证”

1、以人为本,以教育为首,从思想上控制腐败。

首先,严格把握反腐倡廉教育的最佳时间。将反腐倡廉教育与各类中、高等院校教育相结合,设立反腐教学科目,切实扩大反腐倡廉教育在社会各领域的影响力,逐步实现从源头上控制腐败。在领导干

部培养过程中,把反腐倡廉教育作为领导干部健康成长的一项基础工作。例如,在公务员录用考试和初任培训中,增加廉洁从政内容,通过早期培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廉洁从政理念。在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中开展反腐倡廉专题教育活动,组织他们参加实践锻炼、关心困难群众、结对帮扶等活动,促使他们增强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把对群众的真挚情感内化为勤廉从政的精神动力。在领导干部任职前,开展廉政法规考试试点,总结推广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在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工作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廉洁从政知识测评内容;在民主推荐干部时,充分体现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要求,形成尊廉崇廉的用人导向;在干部考察时,注意了解干部廉洁自律情况,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教育提醒,促其认识和纠正。特别是,在选拔任用干部前,要听取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凡新提任领导干部,党委、纪委或党委组织部门的负责同志要与其进行廉政谈话,明确纪律要求,做到“防患于未然”。

其次,加大反腐思想教育的力度。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引导领导干部自觉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引导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开展世情国情党情教育,引导领

导干部深刻认识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不断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定信心,矢志不渝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

再次,丰富反腐教育的内容。要重点加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这其中就包括加强党内健康政治生活教育,促使领导干部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反对和克服好人主义,增强党内生活原则性和实效性。认真开展反腐倡廉法规制度教育,引导领导干部深刻认识权力为人民所赋予,始终正确看待手中权力、所处地位和个人利益,做到廉洁奉公、不以权谋私。加强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教育领导干部坚守道德底线,规范日常行为。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领导干部带头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领导干部培养健康情感、消除心理失衡、塑造健全人格,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最后,不断改进教育方式。一方面大力开展正面典型示范教育,注重培养、发现勤廉兼优先进典型,表彰典型人物,宣传典型事迹,弘扬典型精神,激励领导干部见贤思齐、勤廉从政;另一方面,深刻剖析典型腐败案件和重大群体性事件背后的腐败问题,组织领导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使领导干部引以为戒、防微杜渐。此外,岗位廉政教育也是将加强的教育形式之一。针对人财物管理等不同岗位特点,通过查找岗位思想道德、工作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外部环境

等风险,开展廉政风险防范教育,防止腐败问题发生;围绕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要领域、重点部门、关键环节,强化对领导干部责任意识和廉政风险意识的教育。引导干部进行自我养成教育,让领导干部始终做到自重,珍重自己的人格、珍爱自己的家庭、珍惜自己的荣誉,自觉加强对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防止他们利用其职务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

2、加强制度建设,提高规范意识,有力推进反腐工作深入开展。建立健全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工程建设及项目投资的公示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各类专用资金使用规范化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各类资金去向,保证合法合规。健全政府采购制度,完善管理职责与执行职责分离的政府采购管理体制。严格规范村级小项目建设。抓好法制建设,尤其对“知法犯法”、“执法犯法”等情况加大查处打击力度。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修复“漏洞”,健全各类制度。对所有制度的执行情况跟踪通报,对违法违纪情况严惩不贷。

3、完善反腐工作监督体制,巩固反腐工作成果。“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财政局官员李华波伙同他人,将财政局基建专户资金9400万元人民币转移侵占,案发前潜逃。”这条消息一发布,就引起强烈反响。人们通常认为,“大官”有大权,贪污受贿的机会就多;“小官”权力小,贪污的金额应该不会太大,其实现实生活中并不尽然。近年来,类似李华波这样的“小吏”变身“硕鼠”的案例,已非首例。山西临汾蒲县煤炭局原党总支书记郝鹏俊案,被查获3.05亿元违规违纪资金;吉林省的一名基层法官,大贪5300万元执行款。为什么“小

吏”会变身“硕鼠”?监督不够应该是一个因素。相关部门往往把监控的重点对象集中在一些职位比较高的干部身上,从而忽视了对“小人物”的监管,使得一些人可以利用职务便利,“小吏”变大变肥。那么,如何做到切实有效的监督呢?第一,建立有群众监督与媒体监督参与的立体监督机制,与体制内的监督机制形成互动,相辅相成,把那些“实权派”“小人物”的管理监督也纳入到管理监督的体系之中,对他们经常进行检查、督促。第二,对于特殊岗位工作人员,必须要建立交流机制,定期轮岗,减少其犯罪的几率。第三,对那些具有人事权、财务权、审批权等重点岗位,切实落实财务、审计、审批等制度规定,定期检查、有效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让想贪的人无从下手。总之,只有把科学的规章制度建立起来、并坚持下去,才能遏制各种“小权力”的滥用。从“量”的角度做好反腐工作,才能达到“质”的飞跃。

反腐倡廉工作任重而道远。因此,深入开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反腐防治工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继续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对促进“十二五”目标胜利完成、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 第3篇

一、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这方面的改革任务有三个重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健全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推动垄断行业的改革。

一是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今年,要以投资、社会事业和非行政许可领域为重点,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国家只审批或核准政府投资项目与关系国家经济安全、涉及整体布局和影响资源环境的事项。简化审批环节、规范审批程序,建立健全新设行政审批事项审核论证机制,强化服务监督,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清理规范。此外,还要加快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深入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试点等。

二是完善要素市场体系和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今年,要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培育面向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中小金融机构、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等为重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价格是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信号灯”。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由市场决定,但资源性产品主要还是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定价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与建立能灵活反应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这个目标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下一步,要继续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理顺价格关系,更好发挥市场和价格机制在合理配置资源、促进节能减排、调整经济结构中的作用。今年,要试行居民阶梯电价制度,这项改革方案兼顾了公平与效率,能促进节约与环保,符合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方向。同时,还要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竞价上网试点,完善水电、核电定价机制,进一步理顺煤电价格关系。要择机推出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缩短调价周期,改进调价操作方式,提高机制运行透明度。做好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工作,逐步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比价关系。要开展节能量、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等。通过这些改革举措,保障经济平稳运行,推动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

三是深化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改革。要坚持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向和原则,推进国有资本向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调整集中,优化国有经济战略布局。继续推进国有大型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做优做强一批国有企业。

要按照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保障公平竞争的要求,遵循行业特点和技术经济规律,坚决打破行政分割,强化对自然垄断的监管,建立健全普遍服务机制,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今年,要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要求,研究制定铁路体制改革方案。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稳步开展输配分开试点,研究推进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扩大三网融合试点范围,推动广电、电信双向进入和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

四是完善和落实鼓励民间投资、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抓紧研究打破垄断、公平准入、鼓励竞争的具体政策,鼓励民间投资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社会事业等领域。今年,要重点完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解决非公有制初创企业和小微企业税费负担重、融资难等问题,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更好地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上一轮财政体制改革确立了我国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的基本框架,长期以来为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在财权、事权关系上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一方面,基层政府支出责任和压力越来越大、对中央转移支付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根据现行支出责任和分配制度,公共服务的支出由多级政府分担,也容易造成责权不清,互相推诿,这就要求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特别是进一步完善分税制。

从税收制度来看,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为主的间接税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部分财产税为主的直接税并重的税制结构,现行税制结构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保障改善民生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进一步改革税收制度,优化税制结构,也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对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将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更好地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理顺政府间分配关系。要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逐步实现以中央、省、市县三级财政为基础,重点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划清各级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其中,部分适合更高一级政府承担的事权和支出责任要适当上移。按照政府可支配财力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完善分税制,使地方财政税源基础得到保障。

二是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等制度。要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尤其是均衡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特别要增加对基层政府转移支付的比例,完善县级财力保障机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今年要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及国债管理制度改革,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稳步推进地方预算、决算公开,提高预算完整性和透明度。

三是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重点是合理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和税率,研究将部分高能耗、高排放的产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研究制定环境保护税费改革方案,推进环境保护税相关立法工作。目前,上海已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中正式启动营业税改征收增值税改革试点,改革可能会暂时减少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但对于抓住机遇、加快服务业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推进房产税改革有利于引导居民合理的住房需求,有利于促进进一步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有关部门正在认真总结上海、重庆两地房产税试点经验,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住房保有和交易环节税收改革方案,适当扩大试点范围。

三、进一步理顺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我国城镇化率虽然已超过50%,但城乡之间二元结构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城镇内部“二元结构”现象又开始显现。这种“双二元结构”制约着城乡协调发展,必须下决心打破。要按照统筹城乡的要求,做好农村改革和农民工市民化这两篇大文章。

一是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城镇化不可避免地要占用农民土地,关键在于怎么占用,利益怎么分配。近年来,各方面对加快修订土地管理法、推进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呼声很高,这是一件一头连着农民利益、一头连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大事。做好这件事,关键在于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分配好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产生的增值收益。要以新的思路和举措更好地维护农民权益,不仅要增加农民的生产经营收入,更要重视维护农民在土地、财产、就业、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权益。按照严格保护耕地和建立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的原则,今年要制定出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同时,抓好农村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制度建设,抓紧覆盖农村集体各类土地的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稳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

二是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工业化、城镇化越是快速发展,农业的基础地位越是重要。我国农业发展受耕地、水资源的制约越来越大,进一步提高产量最根本的要靠科技进步。重点是有效整合科技资源,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深化农业科研院所改革,完善农业科研立项和评价机制,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同时,要继续推进国有农场、林场、林区体制改革,深化水利体制改革。

三是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要着力解决好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问题,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努力解决其薪酬、子女上学、住房租购等实际问题,逐步将城镇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民工,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把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让进城的农民工能够安居乐业。

四、进一步理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深化社会领域改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

当前,我们既面临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繁重任务,又要为发展改革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要特别重视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制度建设,增强公平性、透明度、可持续性。

一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目前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仍未根本扭转,群众对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高度关注,引发社会矛盾的风险不容忽视。因此,要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把促进社会公平特别是机会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大体保持同步,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今年要抓紧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此外,还要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制度,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改革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

二是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近年来,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待遇稳步提高,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基本建立。但社会保障领域面临的困难还比较突出,仍存在着城乡间和群体间不平衡、制度不衔接、资金支付压力大等矛盾和问题。继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在完善制度、提高水平、增强能力上下功夫。今年要加快研究城镇企业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基本实现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三是深化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体制改革。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改革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农村、边远、民族地区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完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加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高等教育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大力发展面向市场需求的职业教育等。要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使经济发展更多建立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基础之上。今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关键阶段,要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十二五”规划,继续建立健全覆盖全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继续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县级为重点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文化体制改革方面,要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和部署,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此外,还要注重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相互促进,进一步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外需在我国需求结构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有效利用产能、充分吸收就业举足轻重。今年,要继续保持对外贸易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强政策制定和执行协调配合。引导外资到中西部地区投资,扩大服务开放,依法开展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保护中外投资者合法权益。我国正处于对外投资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要完善境外投资规划、协调、服务和管理机制,有重点、有步骤地实施好“走出去”战略。

抓住关键环节,优化数学课堂 第4篇

一、有充分的教学准备

为了实现《标准》所提出的课程目标,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并展开数学探究。因此教科书中创设了丰富的问题情境,引用了许多真实的数据、图片和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充分的教学准备,不仅要把教材处理好,把课备好,而且要准备好一些教具、投影仪等,条件好的学校还要准备课件。但是,由于有些农村中学的硬件条件跟不上,教材的配套教具也不多,教师的自制教具又相当缺乏,从而造成教师教学准备不够充分,上课只能让学生看课本或在黑板上绘画,失去了实物形象的展示效果。其实,教师自己制作一些教具,或让学生自己课前准备一些学具,学生也会很感兴趣,同样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有良好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是令人始料不及的,部分教师难以控制课堂纪律,教学任务也无法按时完成。其实,教学任务完不成,并不是新课程结构有问题,而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教学策略。教学不再是预先设计的课程方案的执行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课程预先设计的基础上,循着学生思维的起伏、情感的波澜,随时地调节整个教学环节。教师不能控制课堂,主要是由于自身的知识储备不足。为此,教师应提高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力,提高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新课程的教学有开放性、创新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先把机会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一旦碰到教师也不会的问题时,教师应坦诚地说:“我也不太清楚,咱们课后可以一起研究。”如果教师错了,就应该勇敢地向学生承认错误,放下架子,这样教师反而会很轻松。

三、注重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合作交流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标要求下的新课堂必须体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体现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巧设合作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已意见,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教师也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许多教师已经能够有意识地把新课程引入课堂。但是,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新课程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改变。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忽视对学生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有些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时,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组织讨论;有些问题需要讨论,但只给不到一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有的教师上课时表面看起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但盲目追求课堂教学中提问题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分析。还有的教师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即没有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其实,课堂上并不是越热闹越好,也并不是笑声越多越好,安静、有序、愉快的课堂气氛也是新课程所追求的。“活而不乱”才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

四、情感教育要贯穿教学始终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学习状态极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情感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为此,教师要努力克服情感因素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素质和个人魅力,让学生身心愉快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提高学习效率。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在所有的东西中间,人最需要的东西乃是人。”人需要关怀、需要爱,人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师生之间也一样。中学生情感丰富,教师在教学中要懂得以情感人,特别是“后进生”更需要教师的关怀、爱护。如在提问、练习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分层设计,让不同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把给予学习者取得成功的欢乐看作是教育工作的头一条金科玉律。”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给他们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达到要求时给予肯定和赞扬,并不断鼓励他们,要让学生经常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课堂上,教师本身应举止庄重、文雅。提问时,要面带微笑,语言亲切,多用礼貌用语。教师良好的素养、专业水平和教学方法,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等等,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五、好的学习方式是能力提高的关键

抓住关键环节 解决突出问题 第5篇

关键词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72-0213-01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和“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要求,消防执法工作必须要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和公共服务的新期待,重点解决消防执法中的突出问题,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推进阳光执法,抓住消防执法的关键环节,建立相应工作制度,完善执法程序和工作流程,逐步打造规范化执法环境。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三方面推进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

1坚持隐患必除,开展集中整治,加大执法力度

1)开展换位监督、交叉执法活动。针对各类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特点和要求,本着“提前介入、抓好预防、万无一失、绝对安全”的原则,组织开展区域性换位监督、交叉执法活动,通过区域间交叉执法,建立火灾隐患异地督改机制,确保从源头上查处各类火灾隐患,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执法不作为、乱作为等腐败问题的产生。

2)建立消防安全错时检查工作机制。建立完善警力部署、休息补助、工作纪律等保障机制,开展周期性消防安全错时检查工作,例如采取“1+1”(即一天针对一类场所开展消防安全集中夜查)、“二二制”错时检查(即机关抽调二分之一的干部到基层督导夜查,二分之一的干部深入市直单位开展夜查)模式等,科学安排相应的警力上班、上岗开展消防监督检查,把有限的警力部署到火灾高发时段、高发场所和高发部位,部署到易发生群死群伤火灾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场所,提高了社会单位的“见警率”,提升了社会面火灾防控能力。

2完善监督机制,坚持执法考评,提高执法质量

1)完善执法主体责任机制。结合当地执法实际,建立“管理、审核、经办”三级执法责任制。通过消防支队年初与基层大队主官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的方法,将消防执法责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明确基层单位主官的监督管理责任;对执法程序实行“联审联责”制,规定法制员对证据的充分性、法律适用的准确性和办案程序的合法性负责,大队主官对立案的适当性和处理决定的正确性负责;实行办案分组和主办人责任制,将所有执法单位办案人员进行合理分组,每一个执法事项实施主办人责任制,承担执法责任。通过落实三级责任,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执法责任制,确保了执法主体责任层层落实。

2)完善执法质量考评机制。在考评依据上,建立完善各类执法考评规章制度。在考评手段上,实行案件个体考评和年终考评相结合,以案件个体考评为依据,每季度进行一次消防行政案件质量评比,在此基础上进行全年执法质量考評。在考评结果的运用上,实行与单位评先、主官和经办人的晋职晋级挂钩,凡是考评居后的单位不得评先,主官不得评优;对存在执法过错的经办人取消评先资格,并视情延缓晋职晋级。

3)完善社会监督机制。积极畅通信访、举报等社会群众监督渠道,落实社会特邀监督员制度,尤其针对可能引发群众利益纠纷的重大火灾隐患认定、重大火灾事故处理等,探索性地引入律师法律援助机制,聘请律师对执法过程进行执法监督。制定了法官评议消防行政案件制度,定期邀请法官对疑难案件进行评议,及时梳理意见和建议,有效地提高了行政案件的办理水平。

3坚持便民利民,推行警务公开,树立执法形象

1)优化执法环境,提高服务质量。通过设立消防监督回访卡、征求意见箱、设立网上信箱及走访调查等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征求群众对消防执法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在执法服务过程中,坚持“谁接待、谁答复、谁服务”的原则,对业务受理实行全程跟踪服务,从业务受理到审核、验收实行专人负责,增强了服务的针对性。同时,完善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等,不断改进便民、利民服务举措。

2)服务质量绩效化,服务制度透明化。为全面提高消防服务质量,建立优质服务长效机制,针对一年365天,建立“365”消防服务机制,并制定“365”消防服务量化考评制度和“365”消防服务品牌绩效考评办法,对消防监督人员每月服务情况进行综合考评,考评结果与福利待遇直接挂钩,切实提高了监督人员的服务质量和自律意识。通过内部警务公开栏和社会新闻媒介、互联网站等媒体向社会公开办事事宜,在烟台广播电台开办了“行风热线”专栏,让消防走进百姓,让百姓参与消防,有效的维护了群众的知情权。

3)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承诺全兑现。对社会推出承诺服务,公布“365”消防服务指南,明确各类行政许可的办理时限;在节假日和休息日,实行领导带班制和轮流值班制,为急于办理消防业务手续的群众开绿灯,实现了消防事项“零积压”,服务承诺全兑现的目标。

上一篇:应激性高血压下一篇:地市级广播融媒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