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选点教学

2024-07-02

语文教学中的选点教学(精选4篇)

语文教学中的选点教学 第1篇

一、单项选点

我所理解的选点教学, 首先应是在每一篇课文中, 选择一个与单元教学相关的点来讲解, 并将这个点进透彻, 也就是单课选点。

以诗歌为例, 我们都知道, 要教会学生读懂一首诗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许多老师在授课过程中, 包括百度里面许多资料都建议使用“五读法”, 即一读诗人, 知人论也;二读诗题, 大致了解诗歌的主要信息, 抑或是诗人的情感;三读课下注解, 看看该注解提供创作的背景;四读诗歌中的意象, 因为某些意象往往有特定的内涵;五读手法, 看看本诗是否用到了一些很典型的手法。我们在授课过程中, 要将一首诗歌的这几种题型全部涉及, 极不现实。一来时间不允许, 二来学生思维容易混乱, 这时我们就得发挥选点教学的魅力了。

二、单元选点

也许有人会质疑选点教学不够全面, 一堂课只选一个知识点讲解, 知识讲解不透彻。这也是我要说的选点教学的第二方面, 我理解中的选点教学除了在每一篇课文中, 选择一个与单元教学相关的点来讲解外, 还得把握单元文体特征, 将该文体的知识点, 分点渗透到每一课中, 也就是单元选点渗透。这样既能保证单元知识的完整性, 又能确保知识点的逐一渗透。

我们知道, 小说教学一定要把握住它的三要素, 即人物、情节、环境。正如上面所说, 你要在一篇文章里, 将这三要素讲解得面面俱到, 我觉得相当不现实。教材编者在每单元的选课上都会有所侧重, 编者们会在每一课突出该文体的某一特征。例如, 《林黛玉进贾府》, 很明显这一课对贾府环境的描写尤为突出, 所以, 上这一课时, 我们可以将教学重点放在贾府环境的描写上。《祝福》对祥林嫂的刻画特别逼真, 尤其是祥林嫂的那双眼睛, 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分析人物上, 通过这些人物来揭示封建礼教的杀人不见血。《老人与海》, 本课老人与鲨鱼多次搏斗的情节激荡人心, 所以本课我着重引领学生体会这些精彩情节。通过单元选点渗透, 我将小说的三要素讲解得很透彻。

语文备课中的选点定标编程 第2篇

一、吃透教材,选准训练点

要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就必须善于寻找和确定语言文字的训练点。所谓语言文字训练点,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根据课标对不同年级的具体要求,结合课文的内在训练因素,按照学生实际知识和能力水平所确定的语言文字的训练单位或部位。只有找准语言训练点,语言文字训练才会卓有成效。

1吃透《课标》,从年段要求确定训练点。《课标》对每个年段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训练点的确立应围绕《课标》进行。如《庐山的云雾》一文,结合三年级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要求,可把围绕中心句如何表达以及概括自然段的段意作为重要的训练点。

2把握教材,找准训练点。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从教材的编排体系、教材的重点、难点、特点和学生的疑点去确定训练点。如《峨眉道上》,教材重点就是让读者体会铺路人的辛劳,从而体会出他们的伟大。我们不妨在读第二大段时,让学生通过看图、读文,然后围绕“铺路人多辛苦啊”为中心句说一段话,以此作为训练点,为最后突破难点作铺垫。

3从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的角度选择训练点。语言文字训练课就是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因此,在课堂上要进行字、词、句、段、篇的技能训练及朗读、分析、表达、写作等能力的训练,所以,利用析形索义法让学生形象识记汉字,让学生品味佳词佳句,积累锦言妙语,熟读背诵精彩句段篇章,让学生内化运用语言,这些应该是语言文字训练的重点。

二、挖掘教材的语言训练因素,精心设计语言文字训练项目

如有的说明文常常会上成单纯的常识课,教师在备这类课文时,可从说明的方法、说明的顺序、说明的语言特点、结构布局上设计语言训练项目,如《海底世界》中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来描述海底动物们“窃窃私语”,这样的表达极富条理性,抓住这些句子,理解品味并内化运用,便可培养学生准确地造句组段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因点设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预期结果,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一个合理的教学目标,应该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定了语言的训练点,我们就可以根据确立的训练点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多元化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等内容,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高是语文的认知目标,认知目标可根据课标、教材制定,但情感目标化较复杂,情感目标不是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而是学生在学语文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简言之,就是要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所以,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仅要考虑认知目标,更要注意让学生愿学乐学。

2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教学目标必须形象具体,用学生的行为变化对目标进行具体的描述。如在教《峨眉道上》第一教课时,在进行词语训练时,我制定的目标如下:①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②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愧疚、嫌、仰望、葱茏、辛劳、无名英雄、平坦、狭窄。③四人一组进行交流(词义、解词方法),提出不懂的词。④读通课文。这四个目标融合了知识、能力、技能和兴感等要素,具有十分现实的可操作性。

3教学目标的准确性。教学目标的准确性包括两个方面:①准确制定教学目标,充分考虑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相吻合。②要注意教学目标陈述的准确性,尽可能使用规范的言语陈述,让学生一看就明白,不可用模糊语言,如“读懂课文、理解有关词语”,让人无从下手。

4教学目标的科学性。教学目标的制定因人而异、因情而异,既不能过于简单,让学生不用动脑、不用读书就能达到,也不能要求过高。让学生尝不到“成功”的欢乐,势必挫伤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使教学既合理又科学,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5教学目标的可测性。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具有可测量性,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制定目标——围绕目标开展活动——判断目标是否实际”的过程,教学目标是预期的教学结果,课堂上的信息反馈能看到目标是否落实,因此,教学目标除了具有可操作性、科学性、准确性外,还应具有可测性。

四、据标编程

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目标当然十分重要,实施和落实目标却是关键问题。所以在备课中,注重目标制定的同时还要着力研究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促进素质化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方法——编制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序。

1编制程序要体现科学性。

学生在学习一篇课文时,大致要经历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几个阶段,这就是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必须按学生学习语言的客观规律来进行。如《爬山虎的脚》一文的第三自然段,为了让学生弄清楚爬山虎脚的样子,我编制了以下程序:①读课文,理解“茎上”“反面”“枝状”“蜗牛的触角”等词语。②转语为画,在画好的爬山虎的茎、叶图上(彩色),根据自己的理解添画爬山虎的脚,并涂上色。⑧看录像,然后修正自己的画。④练表达,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画介绍给别人,说清爬山虎脚的样子(自己练说、小组交流、指名说、评议)。经历这四步由认识到实践的两次反复,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既让学生认识了事物,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审美情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编制程序要体现层次性。在具体的训练操作中还要体现出循序渐进的训练层次性,即摆脱语文教学中平面型、单一型的训练,比如说词语教学,它的层次性应体现在不但理解,还要能内化运用上。如课文中有一个词“反复”,一位教师在教学时,首先从字面上指导学生理解词义。接着又设计了一项运用语言的练习:a、反复(),“反复”一词可以修饰哪些词?b、生活中有哪些事需要反复做?最后再回到课文,体会此处的人文精神,这样使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既理解词语,又使学生学习语言表达方法,练习说话,凸现了词语训练的层次性。

3编制程序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备课时,要备好方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语言实践行为,要精心组织好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要留足学生的实践时间,并且要面向全体,全员参与,真正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中当主人,使他们学有所得、乐在其中。

语文教学中的选点教学 第3篇

一、为什么要选点

基于传统教学中对字、词、句、段、篇、语法、修辞、逻辑、文常的逐句串讲、逐节分析、全文总结格局, 能不能觅得一条省时高效的教学途径, 让学生由未知状态豁然开朗地进入已知, 迅疾而有效的理解文章的思想, 理清文章的脉络?

语文教学课程标准在“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一节中阐述到:“语文教学中, 要加强综合, 简化头绪, 突出重点, 要注重知识、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间的联系, 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 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同时, 也强调对课文的教学要注重“整体感悟”。

“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 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 把学习过程当作他们主动探求新知、发展能力的过程。

面对有些课文的时候, 老师总是觉得全篇中要讲的东西太多, 比较繁琐, 不讲不足以使学生明白, 不讲不足以使学生应付考试。于是, 把所谓的“考点”条分缕析地满堂讲, 以为经过他庖丁式的处理后这篇课文就明朗了, 清晰了, 应付考试是不成问题的了。可是现状是令人堪忧的, 老师往往把文中的考点、知识点编织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网, 然后心力交瘁地一一分析给学生听, 也许正是这种毫无生趣的满堂灌把一篇原本鲜活的文章肢解得面目全非、味同嚼蜡。我们又怎能指望学生会对语文产生兴趣, 并且投入百倍的热情来学好它呢?在这种情况下, 选点教学法就应时而生了。选点教学法因其点少而精, 而其内蕴又十分丰富。所以能把学生从繁琐的分析中带入自悟自解的豁朗之境, 深奥的文章也能学得深入浅出。

二、如何选点

选点教学法往往独创一技、独辟一境、以奇妙的课堂教学点来开拓柳暗花明的“又一村”。那么, 究竟怎样选点呢?

第一, 以学生兴趣为突破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选点突破对学习主体而言, 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 培养创新能力。

有些老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 习惯用一连串的问题来组织课堂。因为问题多, 而一节课的时间又极为有限, 但为了完成课堂教学的目标, 只能在短时间来完成这些繁琐的问题的问与答。于是, 学生仿佛被一条条鞭子驱赶着, 疲于奔命, 往往是一个问题还没有着落, 而老师的新问题又已经提出来了。而在答问上能跟得上老师节奏也往往是少数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 他们成了答问的专业户, 而其他学生则因为思考的进度跟不上, 只能望问兴叹, 成为了课堂上的陪读者。久而久之, 厌学就很正常了。因此, 选点时必须迎合大多数学生兴趣, 符合学生心理。

比如, 《爸爸的花儿落了》, 以“小说的儿童视角”为突破点。儿童视角指“小说借助于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讲述故事, 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的特征, 小说的叙述调子、姿态、结构及心理意识因素都受制于作者所选定的儿童的叙事角度” (吴晓东等《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 《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小说以小英子的童年为素材, 通过儿童之口来讲述人生故事儿童性格的天真及思想的单纯使文章的叙述话语有了特殊的“可感性”。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儿童对事物的认识以及思想的变化。看一下这一段:

爸爸哑着嗓子, 拉起我的手笑笑说:“我怎么能够去?”但是我说:“爸爸, 你不去, 我很害怕, 你在台底下, 我上台说话就不发慌了”“英子, 不要怕, 无论什么困难的事, 只要硬着头皮去做, 就闯过去了”, “那么爸爸不也可以硬着头皮从床上起来到我们学校去吗?”爸爸看着我, 摇摇头, 不说话了。他把脸转向墙那边, 举起他的手, 看那上面的指甲, 然后, 他又转过脸来叮嘱我:“明天要早起, 收拾好就到学校去, 这是你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了, 可不能迟到!”“我知道, 爸爸”“没有爸爸, 你更要自己管自己, 并且管弟弟和妹妹, 你已经大了, 是不是?”

“我”要爸爸去的理由很充分:不发慌了。爸爸还是那句让她去“闯”的话, 接下来“我”的一句话“那么爸爸不也可以硬着头皮从床上起来到我们学校去吗?”把爸爸逼上了绝路, 多么富有儿童的性格, 透过这样的儿童眼光, 自然就清除了覆盖在现实生活表层的谎言和虚伪, 呈现出了生活本身毛茸茸的原生态情境, 这显然与以成人视角感受构筑的文学的现实世界之间有了某种疏离。一种儿童式的鲜明和不经意间的深刻, 从对这复杂现实的稚气把握中透露出来 (王黎《儿童视角的叙事学意义》) “我”的视角以及叙事话语影射出的世界是真实的, 此时的“我”还没有最后完成“长大了”的蜕变, 这种真实正是生命的本真状态, “我”对生命的认识在这种本真状态中显得更加真实、深刻。

第二, 以“事”选点突破。从学生年龄特点看, 大多喜欢故事。因此, 抓住情节为突破口, 也是一大方向。

如《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们可以以“情节”为突破口, 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这篇小说写了英子与爸爸之间的哪几件事?按发生的时间顺序一一列出。2.这三件事分别表现了爸爸对我怎样的态度?这三件事可以看出爸爸希望我有一个怎样的人生态度?3.第三件事最感人, 哪些描写感人至深?

第三, 以“人物形象”为选点突破。如《爸爸的花儿落了》, 可以以分析爸爸这个形象为突破口, 设置问题:1.小说写了爸爸的哪几件事?请概括。2.从这几件事的细节可以看出爸爸是怎样的一个人人?3.说说爸爸对于“我”能“长大了”的影响。

这三个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关于爸爸的细节。如, 爸爸打“我”后允许我坐车的细节、送夹袄的细节、“又拿出两个铜板来给我”的细节, 真实感人, “我”爸爸性格的另一面, 很值得玩味。再如《故乡》, 可以抓住闰土、杨二嫂、“我”三个重点人物形象设置问题:1.课文写闰土着重的是前后对照的方法。作品从哪几方面进行对照?通过对照突出了什么?2.从外貌、对话、动作描写分析杨二嫂。3.以心理描写为重点分析人物“我”。

第四, 以与文章关联紧密的词语为突破口。如《孔乙己》, 选点“笑” (疑点:《孔乙己》是悲剧, 为什么会有笑声呢?) 设计:围绕“笑”提五个问题:1.哪些人在笑孔乙己, 笑什么?2.不同人的“笑”有何不同的内涵?3.所笑之事表现了孔乙已怎样的性格特点?4.通过孔乙已的被笑, 短衣邦等人的笑, 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5.本文为什么要“以笑写哀”?

选点突破的每一个点所包蕴每一个阅读结果都不会是单一的答案, 它给了学生足够宽容的思考空间。只要他们言之成理, 言之有据就可以被大家所认可。于是, 围绕一个主问题的答案便出现了丰富多彩的表述, 而这些表达都因选取的角度不同, 能见人之所未见, 能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在课堂上, 这样的表达愈多, 往往能演绎出课堂教学中心领神会的奇境。

选点教学法不仅适用于单篇课文的处理, 在单元教学中, 选点突破也有现实意义。每一单元的教学应抓一篇或两篇课文为教法与学法突破的重点, 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精华之所在, 其他课文则以点带面, 落实教学重点, 这种不重复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节省了大量的课堂的时间。这样, 才可以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放眼课外, 拓宽获取语文知识, 提高语文能力的渠道。

参考文献

[1]吴晓东等《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

精准选点,破译古诗词教学的密码 第4篇

[关键词]古诗词 兴奋点 想象点 疑惑点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0-021

古诗词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究其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古诗词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他们很难与诗人产生共鸣;二是古诗词的话语风格与学生的现有语感相去甚远,加上多数古诗词教学仅仅满足于诗义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使学生很难进入古诗词的意境中;三是古诗词教学的模式相对比较陈旧和保守,尽管时下有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但古诗词教学却是涛声依旧,难有突破。那该如何突破古诗词教学的难点呢?

一、巧设兴奋点,探寻多元解读

从心理学讲,小学生的感性思维往往强于理性思维,他们思考问题往往凭一时的情绪。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要找到学生兴奋点,设计出让学生有强烈探究欲望的环节,让学生带着激情去学习,了解诗意,感悟情感。

教学《小儿垂钓》,为了探究其中“遥招手”的意思,我和学生合作表演当时的情景。我先引导学生思考:路人该站在哪里呢?诗句里哪个字提醒了我们?学生很快找到诗句中的“遥”字。然后,出示一张“遥”字的象形字图片以及演变过程。按照 “先分解,再组合”的字理识字原则,让学生明白“遥”字的意思。接着,师生合作表演“招手”的情境。在表演中,出现了四种情况:一是“摆摆手”让问路人不要叫喊了,免得惊吓了鱼儿;二是甩甩手(手掌向外)让问路人走开,不要打扰钓鱼;三是“招招手” 叫问路人走近的手势,然后轻轻地回答他的问题,这样就不吓跑鱼儿了;四是“先摆摆手再招招手” 叫问路人不要喊了,再走近来告诉他,这样就不会吓跑鱼儿。一个“招手”,学生就有很多的理解,表演起来真是各有各的情趣。看到大家都很兴奋时,我又抛出话题:“其实,专家们也一直在争议呢!让我们运用字理析词的方法,探究一下‘招的字理,你心中就会有答案了。‘招是会意字,表示打手势叫人。”这下学生明白了:小儿“遥招手”不是拒绝回答问路人的问题(摆摆手动作),而是怕说话声惊动了鱼儿,急忙招手示意(招招手动作),叫问路人走近些再回答。这孩子陶醉在垂钓的乐趣中还不忘帮助人,真可爱!这样的“遥招手”,钓鱼助人两不误!

二、紧扣想象点,还原生活情境

古诗词讲究含蓄,用极少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来表现极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情感。因认知经验的限制,学生的理解、体验往往不能一步到位。因此,我们要借助插图,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零散的景物拼接成一幅完整的画面,把静止的画面活化为流动的情境,让他们理解古诗的意境。

例如,教学《渔歌子》时,学生理解 “不须归”有点难度。教师先拓展张志和的另外三首《渔歌子》,引导学生去触摸诗词深处的东西。在拓展的材料中,学生仿佛看到,在一个月明人静的夜晚,作者“乐在风波不用仙”;他们又仿佛看到在一个秋风瑟瑟的日子,他“醉宿渔舟不觉寒”;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他“笑著荷衣不叹穷”。接着,我引导他们找找这首词中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学生找到了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然后,我从“颜色”入手,让学生讨论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些景物的颜色,并总结出一些优美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景物的特点。最后,让学生从这些景物中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用一两句话写下来,可以写景,也可以抒情。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看到了景,悟到了情。这应该成为小学古诗词教学的自觉追求。营造一个充满诗意的氛围,给学生一个走近古人和古诗词的扶手,这样就教会他们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三、抓住疑惑点,鉴赏独特写法

古诗词因其语言精炼跳跃、意蕴深远,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低年级学生阅历浅,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因此,第一学段的古诗词教学更是难上加难。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架设思维训练的阶梯,引导他们进行思辨、推敲。

例如,教学《悯农》,学生很难理解明明种下的是“一粒粟”,怎么会收到“万颗子”呢?还有明明“四海无闲田”,怎么会“农夫犹饿死”呢?第一个问题好解决,因为这里的“一粒”就是蕴含着许多粒粮食。第二个问题,有学生是这么理解的:“我知道,农民伯伯每天辛苦地工作,忙得连饭也吃不上,所以就饿死了。”也难怪,那个年代离孩子们实在太遥远了,对他们来说,辛勤劳动获得丰收,怎么可能饿死呢?

于是,教师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当时的农民,自己没有土地,他们要去租地主的地种,每年要交租给地主,还要交税给官府。比如,一户农民向地主租了10亩地,到了秋天收了2000斤粮食,地主收租500斤,官府收税500斤,还剩1000斤,这是一个丰收年,农民还可以勉强过日子。可是第二年,年成不好,发大水,农民到秋天只收到了1000斤粮食,可地主的租要交,官府的税要缴,你们说农民还有粮食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没有了。”有的还担心地说:“这样农民不就饿死了吗?”

教师通过仔细讲解,使学生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接着,再出示遍地丰收景象与农民饿死荒野的两幅图,形成强烈对比,使学生展开想象。

四、抓住错误点,培养思辨能力

在古诗词教学中,课堂上常常会出现与预设不一致的反馈。这时,教师要因势利导,一方面要保护学生的求异思维识以及自尊心;另一方面要抓住机会,及时予以修正,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巩固新知,培养思辨能力。

例如,教学《元日》,在学生理解了“桃符”的意思后,教师在黑板上竖写教材中插图上的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并指名学生读。学生脱口而出,但读反了。教师再请一个学生读,他读正确了。教师随即点拨:“古人书写是竖写,顺序是从右往左,所以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从右往左读。这可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噢!它以工整的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抒发美好的愿望。”课本上一个极不起眼的插图,学生发言时一个不经意的小错误,都成为教师眼中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这样的开发与利用、点拨与渗透都和古诗词教学的氛围相契合,真是妙不可言。

五、利用动情点,发掘背后意韵

“动情点”即情感的触发点,它能够引起我们的种种情思。古人见柳思别离、望月念故人、赏秋悲人生、遇水生愁绪,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那一刻,柳、月、秋、水就是诗人的“动情点”,就是和心境吻合的情感触发点。

例如,教学《元日》一诗,在理解整首诗后,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王安石笔下的《元日》仅仅是一幅节日风俗画吗?此时他已度过了人生中第四十九个元日,每一年都是这样,为什么偏偏在这一年写下《元日》呢?”学生一时语塞。教师进一步点拨:“有时候我们要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这样才会对诗歌的理解更加深入。”随即出示诗人的生平资料,让学生发现其中的信息。原来,此诗写于王安石初登相位之时,那时的他对革除旧制、推行新政充满了信心,心情非常愉快。因为心情高兴,他耳边听到的爆竹声是悦耳的,嘴里饮的屠苏酒是暖的,眼里看到照进千家万户的太阳光是暖的,想象出人们换桃符的心情更是暖的。“暖”字这个动情点的教学就像一个巧妙的支点,使课堂变活,诗情变厚实了。教学中,教师应该紧扣这些动情点展开教学,以活跃、丰富学生的思维,提高古诗词教学实效。

教师只有做好文本的“知音”,敏锐地发现一些探究点,巧妙地对学生进行点拨,才能引领学生走进古诗词,体会古诗词的魅力。

上一篇:审题的几点做法下一篇:档案资料的复制与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