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计划范文

2024-08-02

招生计划范文(精选12篇)

招生计划 第1篇

从2012 年起, 我国开始启动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 当年增加1 万名重点大学招生计划, 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 实行定向招生。这一计划发展到2015 年, 招生规模达到5 万人。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 为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重点大学创造了机会, 有力地缩小了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一本录取率差异。但对于这一计划, 社会舆论也存在质疑, 认为是重点大学降低录取标准录取贫困地区学生。要把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做好, 避免“降低录取标准”的质疑, 最适合的办法, 就是由高校实行面向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自主招生。

目前, 国家针对农村学生的招生计划, 包括国家计划、高校计划、地方计划。其中, 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的大部分招生计划, 是安排在高考集中录取的提前批招生, 由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农村学生报考, 高校根据考生报考情况录取。这种录取方式, 虽然增加了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录取机会, 但也存在两方面问题:其一, 难以对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无法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一些当地的有权有势者, 就利用这一计划, 把户籍迁到贫困地区, 挤占属于当地学生的机会。另外, 在贫困地区还有城镇户籍学生和农村户籍学生, 简单以贫困地区户籍为报考依据, 可能导致优惠措施无法真正落到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身上。其二, 由于针对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招生, 属单列计划, 这给其他考生的感觉是, 高校为此降低录取标准, 由此引发针对这一计划的质疑, 包括是不是制造新的不公平, 会不会影响大学的生源质量等。采用自主招生方式可避免以上问题。

确保公信力将优惠真正落到农村学生身上

首先, 高校通过自主招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教育背景, 甄别出不符合优惠条件的学生, 把优惠给真正的贫困地区农村学生。针对农村学生专项招生计划中出现的弄虚作假问题, 今年的农村学生专项计划, 特别强调考生本人及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 须在本省区市实施区域的农村, 考生本人须具有当地连续3 年 (含) 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 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符合当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这要求每所高校在招生时严格进行审核。

复旦大学2016 年农村学生专项计划“腾飞计划”有重大改革:今年招生计划不超过400 人, 占总招生计划的13%以上, 并取消往年的笔试、面试环节, 同时, 可享受学校全额资助进行海外交流。复旦大学的这一做法, 得到不少舆论点赞, 称之为给农村学生送上的一份厚礼, 免去了农村学生到沪参加笔试、面试的费用。这听上去确实是为农村学生着想, 可是, 没有笔试、面试, 大学如何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如何通过审核学生的材料决定自主招生入围名单?如果仅仅是为了免去学生笔试、面试的费用而取消笔试、面试, 却由此让农村学生专项计划被钻空子, 那就得不偿失了。对于农村专项计划, 保证这一计划能公平公正地执行, 将优惠落到真正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学生身上, 这是关键。而减轻学生负担和保障公信力, 完全可以两全其美。

国外大学在进行自主招生时, 也是不举行笔试和面试, 而是通过审核学生的材料决定录取。但有两个前提:一是有统一的测试, 作为评价依据, 二是学生提供的材料, 包括身份信息、学业成绩、社会公益服务表现等, 有很强的公信力。而我国高校在自主招生时, 却缺乏这两个前提, 高校针对农村学生推出的专项计划, 也缺乏这两大前提, 尤其是学生提供的材料, 很可能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从2012 年国家实施扶贫定向招生计划以来, 一些有权有势者就在打这一计划的主意, 把孩子的户籍从城市迁到农村, 把学籍挂在农村却在城市学校读书, 还有的在申报专项计划时, 编造学业材料, 这就侵占了本属于农村学生的权利, 也滋生招生乱象。对此, 高校在推进专项计划时, 有必要举行笔试、面试, 以考察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 做出具有公信力的判断。

对于农村学生参加高校的笔试、面试, 舆论担心会增加学生负担。一是笔试、面试的交通食宿费, 二是面试题目不适合农村学生。这两方面的担心, 完全可以有效化解。关于面试内容问题, 在农村学生专项计划中, 根本就不存在, 因为这是专门针对农村学生的计划, 考查对象都是农村学生, 和自主招生中有城市考生、农村考生是不同的, 剩下的就只有成本问题了, 而解决成本问题, 有现成的好办法。

首先, 学校可以免除这些学生的交通食宿费用, 这也是国外大学通常的做法, 清华大学早在2012 年就启动了“自强计划”, 为入围笔试、面试的农村学生提供来京面试的全部往返费用以及食宿。复旦大学如果要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 难道拿不出这笔费用?如果没有费用, 又如何推进海外交流计划?

其次, 笔试可以采取全国分考点的办法进行, 面试可以采取校友面试、电话面试等多种方式。据报道, 取消农村学生赴沪考试后, 复旦大学将组织百余教师组成的招生宣传队伍, 前往28 个省份的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县一级, 走访300 余所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生源优秀的中学。既然复旦大学可以派出百余教师走出去, 那么, 为何不借此在各地统一笔试, 以及在当地面试呢?另外, 派出百余名老师出差的费用完全可以用来支付学生来沪的交通食宿费。

农村专项计划需要不断探索改革, 但探索改革, 要真正有利于学生, 而不是做表面文章。或许学校会以取消笔试、面试的方式, 获得网友点赞来论证改革的“民心所向”与成功, 但不能忽视的问题是, 很多网友并不了解整个招生过程, 他们会在有人钻空子时, 要求严格审核, 公布笔试、面试成绩, 又会在另一个时候为取消笔试、面试叫好。正是因为如此, 改革不能被舆论左右, 而应该由学校专业的招生委员会做出决定。以独立的招生委员会来推进高校的自主招生改革, 这是我国推进包括农村专项计划在内的自主招生改革, 必须建立的改革机制。公信力是包括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在内的自主招生的生命力所在, 推进农村学生专项计划, 必须以树立公信力为基础, 做好顶层设计。服务好学生, 与保障公信力是不矛盾的。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关注农村学生综合素质

在自主招生过程中, 学校会关注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发展潜能, 考查学生的素质和潜能是否达到本校的招生标准, 虽然表面上看, 获得专项计划机会的学生, 也是降低录取分数, 录取优惠也是很多舆论关注的焦点, 比如, 清华大学优惠分值为30 至60 分四档, 最高可降分60 分录取;获得北京大学入选资格考生, 在高考录取时最高可获降至当地一本线录取的优惠政策;北京师范大学将根据招考情况给予资格考生文科降40 分、理科降60 分的优惠政策。但这并非农村学生专项招生计划的“看点”。对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推进的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 应该关注的是, 这一计划如何建立对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多元评价体系, 而不用单一的分数评价农村学生。

关注针对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降分幅度, 很可能给公众留下这是高校降低录取标准的印象, 进而引发争议:难道补偿高考公平、教育公平, 就是降低高校的录取标准码?其实, 这不是简单的降分, 而是改变原来用单一分数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 对农村学生进行多元评价, 结合高考分数、农村学生的高中学业水平成绩、大学面试考查和其所处的地区教育环境、家庭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录取, 这和5% 的自主招生中, 对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 适当降低录取分数是同样的道理。这些学生的整体能力和素质, 完全达到学校的招生标准, 只是在不同的评价指标中表现各不相同而已。

拿清华大学的专项招生计划来说, 清华大学在考生通过资格审核后, 还将组织专家组, 从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自强精神、高中学习发展特点及全过程表现 (包括平时学业成绩, 学科获奖情况, 参与课外研究或学习情况, 参与社会工作、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志愿公益活动情况, 综合获奖及突出事迹的情况) 、个人陈述及推荐情况多方面进行综合评审。所以, 舆论应该关注大学针对农村学生的多元评价体系, 而不是看最后的录取优惠是多少。对于通过综合评价被大学录取的学生, 要打破原来的分数标准观, 建立新的多元评价标准观——不能把降低录取分数视为降低录取标准, 因为分数只是对学生的一方面评价指标。这种多元评价体系, 现在适用于贫困地区农村学生, 今后还将推广到其他考生, 以便考查学生除分数之外的其他能力与素质。

考虑到贫困地区农村学生所接受教育比其他学生薄弱, 家庭条件也更加艰苦, 因此, 在综合评价中引入地区教育因素和家庭环境因素, 对来自薄弱教育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加分评价, 是推进教育公平、高考公平的合理选择——让教育起点不同、教育过程也不公平的学生, 用一张试卷的分数进行竞争, 貌似分数公平, 实质并不公平, 这正是我国农村考生在高考升学中, 虽升学率越来越高, 可进重点大学的概率却减少的原因。

招生计划 第2篇

1. 招生对象

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强烈的爱国情怀、卓越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以及广阔的全球视野。数理基础扎实,对国际化培养有浓厚的兴趣,能够适应全英语或全法语授课形式的高中优秀毕业生。

2. 招生专业

理科试验班类(中法工程师学院)

工科试验班类(国际通用工程学院)

3. 招生计划:20人(每个专业原则上不超过15人)

4. 报名条件

符合高考报名要求,具有远大的理想信念、优秀的思想品德、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并满足以下报名条件之一的高中理科(或选考科目符合相应报名专业选考要求的)毕业生:

(1)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省赛区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含)以上者;

(2)高中阶段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获得全国三等奖(含)以上者;

(3)高中阶段获得国际性英语、法语竞赛(作文、演讲、辩论竞赛等)决赛三等奖(含)或全国性英语、法语竞赛决赛二等奖(含)或省级英语、法语竞赛决赛一等奖(含)以上者;

(4)高中阶段在学科特长、科技创新、发明创造、科研实践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现并提供相应证明材料者。

II.卓越计划

1. 招生对象

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对航空航天、信息等科学与技术有浓厚的兴趣,具有卓越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同时兼具坚定的信念、超群的思考力、高效的学习能力、果敢的行动力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立志服务国家战略,探究国际学术前沿,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优秀高中毕业生。

2. 招生专业

理科试验班类(高等理工学院)

工科试验班类(航空航天类)

工科试验班类(信息类)

3. 招生计划:110人,其中理科试验班类(高等理工学院)原则上不超过10人,工科试验班类(信息类)原则上不超过25人,工科试验班类(航空航天类)原则上不超过90人。

4. 报名条件

符合20高考报名要求,具有远大的理想信念、优秀的思想品德、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并满足以下报名条件之一的高中理科(或选考科目符合相应报名专业选考要求的)毕业生:

(1)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省赛区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含)以上者;

(2)高中阶段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获得全国三等奖(含)以上者;

(3)具有航空模型制作或飞行操控方面的特长,在高中阶段获得过全国比赛前六名或世界级比赛前八名者;

(4)高中阶段在学科特长、科技创新、发明创造、科研实践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现并提供相应证明材料者。

III. 珠峰计划

1. 招生对象

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对自然科学、管理科学有浓厚兴趣,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等方面有突出特长,有志于未来在自然科学和管理学及其交叉的相关领域成为领军领袖人才的.优秀高中毕业生。

2. 招生专业:理科试验班类

3. 招生计划:45人

4. 报名条件

符合2017年高考报名要求,具有远大的理想信念、优秀的思想品德、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并满足以下报名条件之一的高中理科(或选考科目符合相应报名专业选考要求的)毕业生:

(1)在第30、31、32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中获奖者;

(2)在第31、32、3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中获奖者;

(3)在第28、29、30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中获奖者;

(4)获得、、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省级赛区)或第31、32、3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省级赛区)或第28、29、30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省级赛区)一等奖(含)以上者;

(5)高中阶段在学科特长、科技创新、发明创造、科研实践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现并提供相应证明材料者。

IV.知行计划

1. 招生对象

理想和抱负远大,具有经典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对社会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团队组织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优秀高中毕业生(文理兼招)。

2. 招生专业:社会科学试验班

3. 招生计划:20人

4. 报名条件

符合2017年高考报名要求,具有远大的理想信念、优秀的思想品德、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并满足以下报名条件之一的高中毕业生:

(1)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省赛区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含)以上者;

(2)高中阶段获得全国性中文竞赛(作文、演讲、辩论竞赛)决赛二等奖(含)以上者或省级中文竞赛决赛一等奖(含)以上者;

(3)高中阶段获得国际性英语竞赛(作文、演讲、辩论竞赛等)决赛三等奖(含)或全国性英语竞赛决赛二等奖(含)或省级英语竞赛决赛一等奖(含)以上者;

(4)高中阶段获得全国性文史知识竞赛一等奖(含)以上者;

(5)高中阶段获得过全国性或国际性模拟联合国比赛单项优胜奖者或团体前三名的团队成员;

无视《招生计划》后果一样很严重 第3篇

眼中有无《招生计划》,决定录取成败

在2013年高考志愿填报期间,有一对父女来到杂志社找到我们,希望给孩子填好的志愿方案进行风险评估,目的就一个:要力争毫无风险地进入孩子喜欢的大学和专业。在聊天中,笔者进一步得知孩子是复读生,高考发挥还算理想,超过了本科一批次省控线20多分(孩子第一年高考,成绩只上了三本线),欣喜之余,家长生怕没利用好分数,辜负了孩子一年复读的时光和心血,因此,凡事都十分谨慎。

为了保险起见,也征求了亲朋好友甚至是班主任的意见后,家长决定让自己的孩子选择一所很不错的二本院校的最好专业。考虑到女孩子学医工作稳定,加之自己家有亲戚在医院,所以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一所省内的医学类院校,对于这样的选择,孩子也表示愿意。按理说,孩子的这个分数要进入这所大学,并学到合适的专业不是难事。但是当笔者接过孩子填写的高考志愿表时,有些吃惊。孩子所填院校清一色是医学类院校,专业不是临床医学就是医学检验,而且还选择了不服从专业调剂,对于这样的方案,本身就是风险。当记者的目光不经意掠过孩子脸上那副。“瓶底”般厚的镜片时,心里不禁一怔:落榜风险太大了!联想到在录取场上太多因视力受限而落榜的考生,笔者不敢马虎,立即询问考生的矫正视力是多少,孩子说:“可能800度吧,体检时没注意看医生的诊断结果,后来也没记住体检报告上关于视力的体检结果”,对于这样的回答,笔者有些担心,视力度数一定要明确,这是关乎考生能否被成功录取的大事。随即笔者建议考生立即去医院检查核实一下是否为800度。结论很快出来了,考生左右眼矫正度数均大于800度,根据《普通高等院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以及相关院校的录取规则:“医学类、生物医学工程、应用心理学等专业不予录取色弱、色盲考生;任何一眼矫正度数大于400度的考生慎报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任何一眼矫正度数大于800度、肢体残疾、斜视、嗅觉迟钝、口吃的考生慎报医学类专业。”

基于此,笔者建议考生放弃报考医学类专业,经过多次沟通和反复交流,学生和家长终于决定不选择医学类院校和专业,填报了另一所省属重点院校的会计学专业,后来也顺利被大学录取,从而有效避免了因为身体受限可能导致的落榜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3年的高考录取场上,笔者也录检了考生原想报考的那所医学院校,在该校的退档学生名单中,笔者清楚地看到,至少有三名学生因为:“根据我校《招生章程》规定,该生矫正视力大于800度,不宜就读我校医学类专业,视力受限,予以退档”的原因被予以退档处理。当看到这个结果时,相信学生和家长一定会庆幸自己当时的改变是多么的明智。

其实,在每年的高考录取和录检过程中,笔者都会有意识地搜集大量落榜考生的案例,这其中很多考生因为没有认真阅读院校《招生章程》和省级招生机构下发的《招生计划》一书而造成落榜。实际上在《招生计划》合订本中,每一所招生院校都特别给出了详细的备注和说明。而对于这些说明和备注,考生要么一扫而过,挂一漏万,要么马虎大意,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造成遗憾,这正印证了那句话——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多么深刻的教训!

解读:外语语种的限制绝大多数是针对非英语语种而言的,因为在大部分高校,英语都是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上课时采用的也是英语教材,所以这些高校在招生时在语种上会对考生有所要求。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德语(经贸方向)、法语(经贸方向)、西班牙语(经贸方向)专业明确规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等。除去这些明确规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的情况,有些学校的部分专业会建议非英语语种考生慎报,如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金融学(公司理财)、财政学(财政理论与政策)专业就建议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填报。

当然在外语语种的要求上,并非所有高校和专业只对英语“情有独钟”,有些高校的专业对外语语种的限制会有所放宽,如中国政法大学在提前批次招生的侦查学(网络犯罪侦查方向)专业,招收英、俄、德、法、日语种考生;西南石油大学俄语专业招收英语、俄语语种考生等。

关键词之“单科成绩”

原文再现

学校名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招生专业:国际经济

与贸易(要求数学、外语高考成绩及格以上)学校名称:浙江工商大学

招生专业:国际商务(要

求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00分)学校名称:内蒙古农业大学

招生专业:环境工程(数

学单科成绩≥80分(<满分以150分计>)学校名称: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招生专业:土木

工程(数学高考成绩不低于90分)

解读:很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最关注的是自己的高考总分能否达到高校的调档线,往往忽视某些专业对高考单科成绩的要求。然而基于一些专业学习的具体情况,很多高校针对相关的单科成绩对考生提出具体要求已是非常普遍的情况。考生在报考时需要看清楚相关专业的这一要求。

对单科成绩要求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对英语成绩的要求。如西南交通大学经济学类专业为中外合作办学,要求考生英语单科成绩达到单科总分的70%及以上;河北科技大学英语专业要求考生英语单科成绩达到115分(满分150分)以上等。除了上述对某一单科成绩提出要求的情况,还有个别高校的一些专业同时对多个科目的单科成绩提出要求,考生在报考时需要格外注意,如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数学单科成绩原则上要求不低于100分,英语单科成绩原则上要求不低于100分;在提前批次招生的国际关系学院英语专业要求考生高考英语笔试、语文成绩良好等等。

关键词之“身体限制”

原文再现

学校名称:重庆交通大学招生专业:航海技术(航海)

(要求双眼裸眼视力均在4.7或以上)

招生计划 第4篇

一、文凭筛选理论的含义

筛选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理论假说, 该理论把教育视为一种筛选装置, 其功能在于帮助用人单位识别不同能力的求职者, 并把他们安置到不同的岗位上。与人力资本理论不同, 筛选理论认为教育只作为一种信号反映一个人的能力, 并没有改变一个人的生产效率。在信息不对称的人才市场, 用人单位由于不能马上了解毕业生的实际能力, 只能从成本较低的两类个体特征上去观察, 一个是先天的、无法被改变的特征, 如性别、种族、家庭背景等“标志”, 另一个是后天的、可以被改变的特征, 如教育水平等“信号”。

衡量高校毕业生个体能力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毕业生要想让用人单位了解自己的情况,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提供毕业证书, 这时毕业证书所传达的信息就成为该毕业生综合特征 (尤其是后天学习) 的反映。用人单位凭借毕业证书所反映出的专业、学历层次等教育信号估算毕业生的能力, 将其安置到相应的岗位, 付给其相应的薪酬。因此, 筛选理论认为, 教育的作用主要不在于提高人的认知水平, 而在于对具有不同能力的人进行筛选。

尽管这种筛选理论片面地强调了教育的信号筛选作用, 但文凭这种信号的筛选功能还是现实存在的, 并在某些方面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二、文凭的筛选功能会影响高校编制招生计划

高等教育以培养人才为主要目的。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活动的良性运转离不开这样几个要素:充足的生源、完备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教育质量保障机制、较高的就业率。这些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而运转的目的和终点则是培养的人能被社会所接受, 具体来说就是学生能够就业。因此, 学生被社会筛选的数值成为学校办学的主导因素之一。

用人单位招聘人员并不是为了考查应聘人员受教育的经历和学历层次, 而是为了找到能够提高本单位生产效率、给本单位带来综合利益的人员。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之所以关注应聘者的学历情况, 是因为仅通过简单的招聘环节用人单位很难准确了解应聘者更为全面、真实的情况, 这种劳动力交易的信息不对称状况使得用人单位只能主要依靠学历文凭来甄别应聘者。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 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应聘的岗位和待遇同样受文凭信号的影响, 这种因文凭而产生的作用和结果正是文凭筛选功能的体现。

文凭的这种筛选信号导致高等教育有这样两个基本判断:一是接受高等教育个体的经济学分析。每个大学生都会理性地针对人才市场的招聘行情进行教育投资的成本与预期收益计算。二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会关注劳动力市场招聘中文凭信号反映出的各种信息, 并将这些信息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环节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

在我国, 能否接受高等教育有一个重要的筛选机制, 这就是高考制度。适龄人员完成高中阶段的教育后, 并不是所有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都能够进入高等学校学习, 而是必须接受高等教育招生考试的遴选。由于考试分数的量化功能, 所有学生都被放置在一个评价体系中, 这不仅为高考这种大规模的遴选提供了标准和依据, 也使高校以后颁发的文凭具有了一定的筛选功能。

按照我国目前的高考制度, 高校在招生录取之前必须对考生和社会公布招生的数量、层次、专业和收费标准 (即招生简章) , 考生根据招生简章填报个人志愿。高校要在填报了本校志愿的考生范围里招录学生, 对于填报了相关志愿并达到了一定标准的考生, 高校不得拒绝录取;而考生一旦填报志愿且符合被录取要求, 就失去了选择其他高校的机会。如果把这个过程看做一个市场行为的话, 选择和交易的关键信息就是高校公布的招生简章, 由于高校在安排招生活动的时候会自觉不自觉地把招生设置成一个筛选的机置, 而考生又有着普遍的文凭预期, 所以, 招生过程可以被看做文凭筛选的前置环节, 招生计划作为招生简章的核心内容, 高校在编制的时候就必然会受到文凭筛选理论的影响。

三、文凭的筛选功能如何影响高校招生计划的编制

文凭的筛选功能对高校编制招生计划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社会的文凭预期对招生计划的影响

社会的文凭预期主要包含三个内容:一是政治、经济的社会态势会对文凭产生影响, 如政权维护、经济复苏、延缓就业压力等, 这些往往会加重文凭的分量, 提升文凭在就业、提职等筛选中的权重;二是人才市场反映出的客观信号经解读之后会使人们对文凭的经济价值进行判断, 继而对是否投资获取文凭进行选择, 这样一来文凭经济价值的起落就会形成文凭的需求趋势;三是价值观念、信仰和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会对文凭的需求产生影响, 比如:“文凭无用论”“唯文凭论”“学而优则仕”等思想, 文凭在不同时期所附着的文化色彩和道德力量, 文凭与信仰的趋同或冲突, 都会影响文凭的价值衡量和实际需求。这些社会的文凭预期实际上反映的是经济增长、社会发展, 尤其是新的生产方式对教育的需求。从社会发展的进程看, 从农业社会分散的、精英式的、外在于生产劳动的教育到工业社会结构坚固而权利集中的、培养潜在劳动力的学校教育体系, 教育已不再是某些杰出人才的特权, 也不再是某一特定年龄的规定活动, 而是正在日益向着包括整个社会和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持续增大, 1999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 到2010年, 中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力争接近15%, 进入大众化阶段。在这种强烈的信号刺激下, 1998~2004年间, 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从9.8%迅速上升到19%, 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由340.88万人上升到1333.50万人, 1999年之前高等学校在校生基本保持着平缓的上升趋势, 自1999年起则跳跃式地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由于高等教育招生是在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计划控制下进行的, 招生规模的突然扩大和提前8年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就意味着高等学校受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而对文凭的社会意义估价较高, 进而在短时间内大幅度增加了招生计划数, 主动“吹响了向大众化进军的号角”。

2. 个人投资高等教育的收益预期对招生计划的影响

后工业时代, 生产对人的依赖越来越强, “教育对于社会生产没有比今天更为重要, 这种重要性不是要把人固定到生产系统的某个环节, 恰恰相反, 而是需要教育和这种教育培养出的人适应不断变化的生产并且促进这种变化”。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 不可避免地被纳入整个经济增长之中, 个体自身的经济价值成为人们关注的内容。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 原来把高等教育的经济价值更多地集中在社会收益上的现象, 开始被个体理性地分析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所替代。这种高等教育的私人需求经济模式, 将未来的经济收益作为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 随着个人投资高等教育的经济和社会成本逐年增加, 个体收益率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对象, 而个体收益率的一个显在表征就是文凭的就业和薪酬收入的信号价值, 也就是文凭在就业市场和人力资本市场的信号意义。如果这个信号的价值提升了, 那么文凭的需求量就会增加, 反之则降低。大学毕业生的收入一旦降低到相当于其他学历的工人的工资水平, 文凭的需求量也就必然降低。因此, 高校编制招生计划时需要关注个人投资收益率分析对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行为影响。

3. 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职业构成的变化对招生计划的影响

工业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 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必然带来职业构成的动态变化。作为培养从业前人员的高等教育, 其学科、专业与社会职业群有着基本的对应, 社会职业需求是高等教育专业筛选的基本信号。在文凭的筛选过程中, 对专业的筛选受社会需求的直接影响。例如, 近20年来计算机从业人员需求的持续增长使持有高校计算机学科类专业文凭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 这种专业筛选的信号影响使高校持续扩大招收计算机学科的学生, 不断增加计算机学科类专业的招生计划, 提高其在整个招生计划中的比例。

4. 高校文凭在不同区划的认可程度对招生计划的影响

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高校在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影响, 同一高校在不同区域也有着不同的声誉和评价, 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对学校文凭的认可程度上。我国的高校招生制度是在全国统一原则和标准的基础上、以行政区划为单位运行的, 同一学校在不同的省份会有不同的文凭认可度, 这同样是一个文凭筛选信号, 这个信号影响到学校招生计划的区域分布。虽然考生填报志愿时受到招生学校各方面宣传的影响, 但考生作出选择的主要的依据仍然是该地区人才市场筛选过程中所长期形成的、对这所学校或隐性或显性的文凭评判信号, 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使高校招生计划的区域分布相对稳定。

针对文凭的信号功能对招生计划的影响, 高校在编制招生计划的时候就要对文凭的筛选理论和这些信号进行理性分析, 正确判断文凭筛选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信息, 充分关注文凭的筛选信号, 使招生计划与文凭的作用和市场对文凭的需求更好地结合、衔接。同时还要防止以下两种现象的出现:一是忽视教育的作用, 过于依赖文凭的筛选功能, 把文凭的市场筛选信号作为招生计划的唯一影响因素, 忽略高等教育对学生的训练、培养和影响的作用, 忽视招进来的学生可以经过若干年的学习和行为养成, 在思维、知识和行为上有所提高和变化的事实;二是不顾学校办学的基本条件和教学基础, 盲目地根据市场信号一味地追求筛选的结果, 编制招生计划时不遵循实际情况,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超出办学条件的许可, 追求计划数量的增加和专业的新颖, 这种以忽视教育功能、降低办学标准和人才培养质量为代价, 盲目扩大招生计划的做法, 必然会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招生计划是一个提前量, 高校要为确定了的计划做相应的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包括配备充足的教育资源, 而一旦招生计划与学校办学条件、生源市场和文凭筛选信号脱节, 就必然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 高校要高度重视招生计划, 科学、合理地编制招生计划。

参考文献:

责编:一木

参考文献

[1][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3]谢维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结构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第四章 招生对象与招生计划 第5篇

(一)范围:面向全国。

(二)招收应、往届高中毕业生并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学生。

(三)招收20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职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并参加河南省年对口升学的学生。

第十二条 收费标准

文科类专业3300元/年;理科类专业3600元/年;艺术类专业5600元/年。

《虫虫计划》不只是计划 第6篇

动漫报:您认为对一部动画片来说是好的内容重要还是好的形象重要?

赵志强:对我来说,我感觉一部好的动画片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内容和形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创意、镜头处理、设计的动作、配音、背景音乐等也很重要,好的形象如果没有好的内容和好的设计团队同样不能产生好的作品,同时好的作品如果没有好的形象也是不行的。

灵感与推广同样重要

动漫报:《虫虫计划》这部动画片中小朋友最喜欢的就是马达这个形象了,是什么样的灵感启发索易公司创造出马达这样有趣的形象?

赵志强:我们根据现实中一种叫做黄莺虫的小虫子,结合符号化的设计创造出了马达这个角色的形象设计。在它的带领下,一群可爱的虫虫开始改造废弃的人类物品,用独特的视角讲述“变废为宝”,带小朋友进入一个奇妙、温馨的虫虫世界……

动漫报:在一部动画片中有多个角色形象,在今后发展中您打算力捧其中一个最热门的形象还是把动画片中所有的形象同时大力推广?

赵志强:每一部动画片都需要很多的角色来表演,和影视剧一样,都有主角和配角以及群众演员,全部的形象同时推广对企业来说成本很大,从市场的角度看难度也非常大,因此我们会以动画片的主要角色来进行推广和宣传。

开动马达获佳绩,乘风破浪再远航

动漫报:《虫虫计划》的动画自播出以来斩获“天下动漫风云榜”多项大奖,还有业内的其他各项大奖,是什么精神促使索易公司取得这样的成就?

赵志强:索易动画自开创以来一直致力中国原创动画的开发和推广,力求呼应国际动画主流思想,并以打造卓越卡通品牌和实现产业化目标为努力方向。历经不断地探索和艰苦创业,一批有志于动画创作事业的行业精英纷纷投入到这个热情奔放的团队中来,使之逐渐成长为代表着最新创意和超前创造力的聚集地,并造就了一支充满战斗力的专业动画创作队伍。我们不断地拿出新创意,用激情投入动漫形象创作,缘此基础和动力,为中国动画产业推波助澜、树立名牌动画企业已经成为我们奋斗的目标。中国动画事业任重而道远,我们不可能期待机会,机会只在自己手中,靠我们自己去创造。

立足长远,“虫子“品牌后劲足

动漫报:索易公司对《虫虫计划》后续的品牌发展有什么样的新计划?在未来会涉足一些别的领域吗?

赵志强:《虫虫计划》是我们公司重点打造的一个品牌,同时我们也在做商业化项目,现在我们在筹备投资一个多亿的索易欢乐城堡项目,索易欢乐城堡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是一所综合性儿童动漫体验类教育场馆。在这里,孩子们不但可以亲身体验动画片的制作流程,还可以进行动漫的配音、经典动漫场景的体验,全方位接触最新科技集声光电为一体的动漫全息幻影、动漫角色扮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儿童室内剧演出等适合广大少年儿童的各种项目。还可以让广大少年儿童在安全互动的环境中尝试各项工作、体验真实的社会活动,理解通过劳动取得报酬的生存道理,为未来的健康成长和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孩子们可以尽情选择自己理想中的各种职业,提前在这里实现他们未来的梦想。项目建成后,我们将以动画片作为宣传平台,以索易欢乐城堡为展示平台,以动漫衍生品为销售平台的综合性场所,逐渐形成一条完整的动漫产业链,动画品牌的制作推广和商业的市场化运营相结合是我们主要的尝试。

关注公益活动回馈社会

动漫报:索易公司长期以来打造了一个绿色环保健康的品牌,在今后的发展中会多做一些和公益有关的活动吗?

赵志强:环保、健康、积极向上一直是我们所要突出的主题,环保、绿色也是社会中越来越重视的现象,我们通过环保系列的主题宣传,引导少年儿童从小就要有环保的意识,同时也呼吁社会对环保的重视,我们还计划在以后的商业运营是和各种公益机构进行合作,在索易欢乐城堡中进行不同主题的公益活动,比如:爱眼日的活动宣传、环保主题的活动宣传、消防主题的活动宣传等。

《虫虫计划》不只是计划

《虫虫计划》时至今日取得的各项成就不只是在动画片领域,索易动画公司在品牌市场化道路上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并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图书方面,与天舟集团、知音漫客合作图书漫画;产品授权方面,与乐福、深圳麦熙、黑狮子、上海乐膳等制造业经销商就玩具、文具、日用品、游乐设备、服装、保健食品等展开合作;主题公园与主题酒店已与杭州、海南、成都等地达成意向并进入选址洽谈阶段。另外虫虫数字电影《水深火热》、首部全息数码舞台剧《虫虫世界》和《虫虫嘉年华》已进入前期洽谈和准备谈判。通过一系列的发展和推广,《虫虫计划》品牌形象已经打入了市场。,并具有高度的识别性和开放性,既取得好口碑,又取得了好影响。

而近几年郑州索易动画有限公司也在积极参与国内举办的各类动漫活动,并开展了产品展览、创造艺术的探讨,以及产品的交流与合作。项目品牌和企业品牌得到了业内和市场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并和多家企业在展会上深入洽谈、签约。努力缩小差距,以开放的心态做好品牌原创,积极构建以产业链为主的经营探索,真正形成以动漫促市场开拓、以原创促创造竞争、以品牌促人才聚合与创新的发展格局。

招生计划 第7篇

随着招生专业的增加以及规模的扩大, 中医药院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存在一些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 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面临着艰巨而迫切的任务[2]。如何调整专业结构, 培养高质量、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等中医药人才成为各层面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各校公布的近两年 (2014年、2015年) 招生计划数据, 通过构成比比较分析, 了解近年的招生基本状况, 为优化高等中医药院校专业设置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基于各校公布的近两年 (2014年、2015年) 招生计划数据, 选取全国具有代表性的18所高等中医药院校, 将专业分为三大类:医药类、医药相关、医药无关, 将三者进行构成比分析。并将高校划出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七大区域分别进行构成比分析。

所有数据通过预处理后, 录入Excel中, 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描述和χ2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果分析

2.1 2015年高等中医药院校招生专业结构

2.1.1 高等中医药院校招生专业结构

2015年的招生专业中, 医药类仍占主体, 为79.72%。医药无关的拟招生人数占总数的13.06%, 位列第二。

2.1.2 2015年各地区高等中医药院校招生专业结构

2015年的拟招生人数中, 医药类西北地区所占比最高, 为89.70%;以下依次为东北、华南、西南、华北、华东, 华中地区最低, 为74.09%。医药相关华东地区最高, 为10.93%;以下依次为华南、华北、华中、西南、东北, 西北地区最低, 为1.22%。医药无关华中地区最高, 为20.06%;以下依次为华北、华东、西南、西北、东北, 华南地区最低, 为5.57%。

2.2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招生专业变化趋势

将2015年和2014年的招生计划进行χ2检验, P<0.05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说明2015年的专业结构发生了变化。虽然两者比较, 不能完全反映高等中医教育专业设置发展的路径, 但是可以大致体现发展方向。

2.2.1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招生专业结构变化趋势

将近两年中医药院校的拟招生人数进行卡方检验, P=0.00, 显示2015年的招生比例与2014年有差异。分析发现, 2015年总体增长率为2.31%, 其中医药相关最高为16.58%。相比前一年, 医药相关拟招生人数增幅最大, 在总体中比例增加, 专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2.2.2 各地区高等中医药院校招生专业结构变化趋势

由增长率可见, 总体上西南地区涨幅最大, 为15.08%, 最低为东北地区, 为负增长 (-6.25%) 。从3大类来说, 医药类西南地区涨幅最大, 为11.67%;华北地区最低, 负增长, 为-9.44%;医药相关西南地区最大, 为167.86%, 华中地区最低, 负增长, 为-18.09%;医药无关华南地区涨幅最大, 为27.27%, 华中地区最低, 负增长, 为-25.21%。具体见图3。

将各地区分别进行2014、2015年拟招生人数的χ2检验, 结果显示除西北地区外, 各地区为P=0.00, 均有显著性差异, 说明除西北地区外其他地区专业结构均有调整。

3 讨论

3.1 医药类仍为主体专业

2015年全国的拟招生人数中, 医药类占79.72%, 其他两类仅占两成;从地区方面来说, 华中地区最少, 依旧占74.09%。以上说明, 医药类专业仍为各学校专业的主要构成, 为中医药院校特色保持提供了规模保证。

3.2 医药相关类增幅显著

相比上一年, 拟招生人数总体增长率为2.31%, 小幅上升, 三大类招生人数均保持上升趋势, 其中医药相关类的增长率为16.58%, 增幅最大, 与国家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密切相关。七大地区中, 增幅最大依次为西南、华东、东北地区。究其原因, 一为相关地区的医药相关专业的基数较低;二为医药相关专业就业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三是该地区相应的政策保证。

3.3 专业设置地区差异明显

西北地区招生专业结构和人数稳定。七大地区中, 西北地区医药类所占比最大, 医药相关占比最小。与西北地区相反, 华中地区医药类所占比最小、医药无关所占比最大。但与上一年相比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医药类拟招生人数增加4.95%, 而医药相关和医药无关拟招生人数减少, 均为负增长排名第一。西南地区招生规模显著扩大, 增幅从大到小依次为医药相关、医药类、医药无关。专业设置的地区性差异, 除传统学校特色以外, 与地方经济、政策等一系列举措密切相关, 需理性看待。

4 建议

4.1 保持传统学科专业主体发展地位, 合理发展新兴学科专业

医药类专业作为传统学科专业, 主体地位应保持不变, 它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核心, 是中医药学科的特色, 是健康产业的重要支撑。医药相关和医药无关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里的新兴学科专业, 应合理发展。

其中, 医药相关类专业包括健康产业等一系列与医药类有密切相关的产业, 是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中医药教育必须抓住机会, 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当然.要高度重视市场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导向功能[3], 具有前瞻性的设置医药相关专业, 根据需求适当扩大规模。而医药无关类专业, 往往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处于劣势, 是某些大学扩招的过程中的时下热门专业, 专业开设准备不充分, 往往难以保证教育质量, 需谨慎发展。

为保证专业设置的结构合理性, 必要时根据毕业生就业质量、教育质量评估等相关指标建立专业设置预警系统。

4.2 稳步扩大招生规模, 加强内涵建设

学科专业设置、调整、布局等, 对于社会发展需要而言, 只是一种外在形态的适应, 而真正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更应该在专门人才的内在质量上达到社会认可的要求。因此, 学科专业调整, 不能只理解为规模、种类等方面的扩展, 必须把专业调整与专业内涵建设结合起来, 全面提高专业内在质量[4]。高等中医药院校亦如此, 规模扩大的同时是否带来教育质量的下滑?扩招的同时是否有高质量的师资、学校配套设施等高质量的教育保证?所以内涵建设是调整专业设置的基础, 是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

4.3 根据地区特点, 优化专业设置

由以上数据分析显示, 各地区差异显著, 可能跟地域、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因素息息相关。有些地区保持稳定发展, 有些地区短短一年变化显著。如果几年之内专业设置没有变化, 说明该区域的专业设置没有充分考虑市场、就业的需求变化, 缺少前瞻性。变化太大的专业设置也是有问题的, 一个好专业的开出, 需要一定的基础和前期准备。所以当学校新开专业时, 或者新开专业大规模招生时, 必须自问是否达到了学校基本教学质量的专业建设水平。七大地区各有特色, 可相互借鉴, 学习经验, 总结教训, 结合本地特点, 优化本校的专业设置。

本文仅从18所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招生计划数据的角度进行比较分析, 反映高等中医药教育专业设置的一个方面, 下一步可从招生与就业、规培、学生就读满意度进行对比研究, 从需求的角度全面研究高等中医药院校专业设置状况, 合理调整专业结构。

摘要:为了解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招生状况, 优化专业设置, 对全国18所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招生计划数据进行分析。将本科专业分为医药类、医药相关、医药无关3类, 进行统计描述和构成比比较。结果显示, 医药类仍为主体专业、医药相关类增幅显著、专业设置地区差异明显。就处理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招生规模与内涵建设之间关系等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招生计划,专业设置,构成比

参考文献

[1]王思民, 元伟靖, 张桓.中医院校高等专业设置原则以及与社会对接的良性运行机制初探[J].时珍国医国药, 2013 (9) :2252-2253.

[2]吴勉华.关于中医药院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及其社会适应性的思考[J].中医教育, 2012 (1) :1-4.

[3]汪晓村, 鲍健强, 池仁勇, 等.我国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历史演变和现实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11:32-37.

招生计划 第8篇

一、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政策与实践

2003年教育部实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 当年有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参加, 其后试点高校不断增加, 2004年28所、2005年42所、2006年53所、2007年59所、2008年68所, 2009年76所。自主招生人数更是大幅增长。

1. 自主招生改革的政策目标。

根据2003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自主招生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体现教育创新、素质教育的要求;遵循公平、公正、公开、择优录取的原则”, “根据创新人才选拔和专业培养需要, 积极探索以统一考试录取为主、与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 学校自主选拔录取、自我约束, 政府宏观指导、服务, 社会有效监督的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机制”。此前, 教育部在1999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曾提出高考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要始终坚持有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结合起来看, 自主招生改革的目的是:创新统考统招的考试招生方式, 促进中学素质教育, 促进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此外, 这一政策还带有扩大高校自主权的设想。

2. 高校自主招生的操作模式。

自主招生的程序是:高校制订自主选拔录取方案;学生申请, 中学推荐;高校审查和考核;报备和公布入选学生名单;学生参加高考, 高校选录学生;公布自主录取学生名单。由此来看, 自主招生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大学自主考评和自主录取学生, 而是在统考统招之下的一种变通。大学组织的考试并不能决定是否录取学生, 学生一样要参加高考, 经过统一录取。说到底, 所谓的自主招生仅是一种加分政策, 虽然与别的加分政策不一样, 像优秀学生、奥赛等是由政府和中学决定加分, 自主招生由大学决定加分, 但都是加分。

自主招生在实行过程中不同学校的方案各有不同, 不同的年度也有变化。从申请来看, 教育部规定的政策是学生申请, 中学推荐。实际的操作则有两种方式, 大多数高校都要求必须由中学推荐, 少数高校则发展出同时采取中学推荐和自荐两种方式。如清华大学从2008年开始以中学推荐为主、个人自荐为辅的推荐方式。北京大学也采取这种模式。

从推荐资格要求来看, 大致有一种从硬指标向软指标发展的趋势。清华大学2003年自主招生实施方案规定招生对象必须具备: (1) 文艺、体育、美术方面有突出特长; (2) 在文科方面取得标志性成果或高中阶段学业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2004、2005年增加了综合素质突出这项指标。2006年则把外语专业、国防生和定向生纳入到自主招生中, 并规定了相应的特长要求。2007年又增列乒乓球、武术、击剑、网球、手球、棒球、棋类的体育特长生为自主招生的对象。2008年不提具体的特长, 仅要求学业成绩优秀, 综合素质全面或具有突出特长者。2009年更仅简单地要求为优秀应届高中毕业生。

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是要选拔“特长突出、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2004年的招生对象为: (1) 省 (自治区、直辖市) 著名重点中学综合成绩名列前茅者; (2) 具有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优异成绩者; (3) 在思想道德品质方面有突出表现者; (4) 在文学、艺术等方面具有特殊才能者; (5) 其他具有突出才能者。2007年后招生对象为综合素质优秀、特长突出、品行兼优的高中毕业生。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关于全国自主招生对象的条件与其他高校类似, 但在上海的自主招生对象则放得很宽。无论是清华、北大还是其他高校, 我们都可以发现, 高校在自主招生中在慢慢地扩大自主招生的学生选择范围, 开始真正探索选拔符合高校人才要求的学生, 从学生的学习成绩转向更看重综合素质和特长。

3. 自主招生考试。

高校自主招生的选拔方式基本都采取自主考试加统一考试的方式。统一考试就是全国或分省的高考。自主考试就是高校组织的考试。大多数高校都实行“以文化课考试为主, 多样化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采取笔试和面试两种形式, 少数高校初审通过后不再进行笔试, 仅实行面试。顶尖大学的自主选拔一般通过举办不同类型的冬令营、大奖赛等活动形式, 测评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和特长。

笔试的考试科目各校不尽相同, 年度也有变化。如清华大学2006年理工类的文化课考试科目为数学、物理、英语;文史类考语文、数学、英语。2009年, 理科的考试科目是:科目1为中英文综合, 科目2为数学 (理) , 科目3为物理, 科目4为理科综合 (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 ;文科的考试科目是:科目1为中英文综合, 科目2为数学 (文) , 科目3为历史, 科目4为文科综合 (包括哲学、文学、历史、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 。科目1满分为200分, 重点考察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科目2、科目3满分分别为100分, 重点考察考生对于中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科目4成绩以4档计, 考察范围不限中学大纲, 重点考察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北京大学的考试科目, 文科是: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政治 (每科100分共500分) ;理科是: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每科100分共500分) 。文理科考试科目共同的语文、数学、英语试卷基本一样。

复旦大学则推出了自己的“复旦水平测试”, 内容涵盖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10个科目。其他高校的考试科目有多有少, 但基本上不出上述科目之外, 考查的重点还是中学的课程内容。从各高校的试题分析来看, 自主考试对学生的知识面、综合能力可能要求更高一些, 但自主招生的考试科目和内容与高考并没有根本的差别。自主考试与高考的不同之处这就是面试。各高校面试一般由三五位考官 (多是来自不同院系专业的教授) , 问学生问题, 或由学生抽取问题。面试考查一般不考学科知识, 侧重课本之外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自主考试面试的试题可以说千奇百怪, 各校大不相同。考试地点一开始都在大学本部进行, 后来笔试逐渐在中心城市举办。面试因为自主招生学生数的增多, 考点也不断增设, 如清华大学2008年就增设了上海、杭州两个考点。

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多以笔试为初选, 产生面试入围人选。进入面试环节后, 面试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是决定性的。2006年以前, 面试不通过就等于淘汰。但此后, 北大、复旦、清华等推出新政策, 只要入围面试一般即可获得5分、10分等不同分值的加分。在自主考试与高考的录取分量上, 2003到2005年各高校都实行降分录取的政策, 考生高考成绩必须达到自主招生高校在当地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这就是说高考的考分是根本性的和决定性的。2006年后, 清华、北大提高了自主考试加分的受惠面, 面试通过即获分值不等的加分。同时, 对优秀的考生大幅提高加分值。2008年清华大学给少女作家蒋方舟60分的加分, 2009年又给4位考生60分以上的加分。相比清华大学等在高考基础上的优惠加分方法相比, 复旦大学更体现了自主招生的特性。2006年复旦大学在上海投放300个名额, 主要以自主考试决定录取结果, 高考成绩仅作为参考。这可以说是自主招生的一大突破。

4. 高校自主招生的自主性。

在2005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中规定, 在统招时, 省级招办可将高校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档案提前批次投档。这不仅增大了高校的选择权, 也极大地提高了自主招生的积极性。

自主招生的人数按教育部2003年改革试点的规定控制在试点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以内, 并作为“预留计划”的一部分在招生来源计划之外由试点学校及有关省级招办单独公布。作为一种试点改革, 控制学校数和学生数完全是必要的, 也是合理的。实际上, 最初几年自主招生的学生数一直很少, 2003年全国自主招生学生不到2千人, 在2008年以前, 很少有高校用满5%的指标, 有的高校只招了1%不到, 全国每年基本上自主招生数在2千多人。但随着自主招生试点学校逐年增多, 特别是2005年教育部规定虽然原则上仍控制在招生计划的5%, 但也同意考生人数较多且生源质量好的学校可以不受5%这一比例的限制, 因此自2006年开始, 自主招生学生数大幅度增长, 有的高校达到10%, 更有高校超过统招数。2009年, 这种趋势更加显著。而一旦自主招生的学生数超过统招学生数, 则自主招生的性质就有些大不一样了。

5. 自主招生改革的阶段性特征。

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时间虽不长, 但却在不断变化中, 并大致呈现出三个阶段性的发展历程:

2003到2005年是小心翼翼的尝试阶段:教育部给高校的自主权较小, 高校也不明白教育部的政策目标, 考生和中学也没有摸清自主招生的门道, 各方都在试水、观望, 并摸索和总结经验。这一阶段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少, 招生人数少, 而且全国各高校的自主招生政策和模式基本相同。

2006到2007年是转型阶段:首先是教育部加大放权, 给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高校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开始各自探索本校的自主招生模式, 从推荐方式、考试科目、考试方法、选拔程序等都进行了改革;考生和中学的积极性也大增。这自然形成教育部、高校、中学和考生新一轮的博弈。总的来看, 这一阶段自主招生高校和招生人数大幅度增长, 自主招生模式开始发生分化, 形成清华、北大的模式和复旦、上交大在上海招生的模式。

2008年到2009年是大发展阶段:教育部的政策继续增加试点高校, 鼓励高校突破5%的限制;一些高校大规模增加自主招生的人数和比例, 清华等极少数高校开始思考如何根据本校的性质和人才培养要求来选拔学生, 并制定相应的自主招生政策;中学纷纷要求高校多给自主招生名额, 学生自荐的人数也大幅增多;自主招生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这一阶段自主招生高校和人数继续快速增长, 有少数高校自主招生学生突破50%, 各高校自主招生的政策和模式显示出有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二、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问题分析

1. 自主招生与统招的目的和功能重叠。

自主招生改革的政策出发点是因为现行的高考和招生制度存在一定问题, 诸如对中学来说无法实行素质教育, 对大学来说难以招收创造性人才, 对社会来说不能实现社会公平等现实问题。因此教育部在自主招生改革的政策设想中就预设了多重目的和功能, 但这些目的和功能实际上与高考并没有明显的区别。高考就因为承担了多重目的和功能而很难进行较大的突破性的改革, 同时也因为其目的和功能的多样性, 在实现哪一个目的和功能上都不彻底。自主招生本来是作为统考和统招之外高校招生的创新之举, 自主招生的高校和招生人数又少, 对招生的总体格局影响不大, 按说完全可以摆脱统考统招所承担的重负, 根据某一特定目的和功能来设计, 这样就可以进行一项很好的改革和试验, 并在数年后检视其成效, 但政策制定者却仍然赋予其与统考统招几乎同样的重负, 反而使这一改革偏离了最初的政策设想。

相对统考统招, 自主招生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扩大了高校的招生自主权, 但自主还不是完全意义的自主。首先, 在现行政策下, 能否进行自主招生不由高校决定, 而由教育行政部门决定, 非试点高校不能进行自主招生。其次, 试点高校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由自主招生录取, 自主招生人数控制在5%以内, 2006年后虽然顶尖大学的自主招生人数急剧增多, 但还控制在50%上下。第三, 无论是清华、北大模式, 还是复旦、上交大模式, 虽然在自主的程度上有差别, 但学生都还要通过高考。第四, 从学生来说也是不完全自主的, 大多数学生要经过中学推荐。清华等大学虽由学生自我申请, 但仍以中学推荐为主。

自主招生也不大可能促进中学的素质教育, 因为学生仍要参加高考, 而且自主招生学生数量有限。另外, 中国人总能将一切评价都考试化, 无论托福、GRE, 还是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 自主考试也一样, 只要第一个学生考完试后, 第二个学生就可能是应试性的, 押题、猜题、做题、背题、应试。结果, 不但没有促进中学的素质教育, 反而加重了学生负担, 因为学生在高考之外, 又要参加多轮自主招生考试。

自主招生也难以达到选拔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的, 一是因为高校自主招生的目标不明确, 二是因为高校的办学目标不清, 不知道如何评价和选拔创新人才。

2. 高校办学目标和对生源的要求不清。

从各高校这些年的自主招生方案来看, 高校对自身的办学目标不甚明了, 对自主招生招什么样的学生并不是太清楚。绝大多数高校对普招、自主招生、保送生没有设计不同的招生政策, 对自主招生学生的资格要求和选拔的标准仍是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少数顶尖高校在招生方案中要求自主招生学生的特长突出。清华这些年对自主报名学生的要求包含两方面:一是综合素质, 实际上就是学习成绩;二是特长, 包括文艺、体育、美术、文学、科技创新、外语等方面的特长, 总的趋势是从综合素质到不断强调特长。然而, 在我国目前的招生体制下, 本来就有文艺、体育、美术、外语等特长生的招生。因此, 北大就把这些方面的特长生剔除在自主招生的范围之外, 强调自主招生和保送生招收的是具有较强综合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 而特长生的目标是招收具有某一专长的学生。因此, 如果一些同学在声乐、棋牌、影视编导、体育等项目上具有突出特长, 建议报考特长生, 而不是自主招生。北大的自主招生同样也是综合素质和特长并重的, 不过北大的特长生主要是指文学、艺术、科技创新、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有特长 (2004年招生方案) 。其他高校很多对自主招生的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素质和条件则没有明确的界定, 清华、北大近两年对自主招生对象的要求不但没有越来越具体、明晰, 反而也日渐模糊、笼统。最关键的是, 教育部实行自主招生试点的目的本来是要高校选拔创新人才, 但这一点却很难达到。因为所有高校对招生对象的要求基本是一致和相同的, 测评和选拔的方法也基本是一样的, 这如何谈得上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培养创新人才呢?从现有高校自主招生的章程来看, 大都重在特长, 那么有特长就是有创造性吗?就是创新人才的特质吗?有的高校和媒体的兴奋点在偏才、怪才, 那么偏才、怪才就是创新人才吗?或者说创新人才都是或一定是偏才、怪才吗?

3. 学生评价和选拔手段落后。

就高校自主招生的操作实践来看, 自2003年以来, 很少有高校的自主招生真正以招收特长生为目的, 基本上都有初审、笔试、面试, 考试的内容仍是学科知识, 考试审查的标准说到底还是学业成绩、考试成绩, 并且高考仍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因此, 如果真的有偏才、怪才, 在现行的自主招生政策下也进不了好大学。而如何测量和评价学生的特长, 各高校仍未探索出科学的手段和好的方法, 没有科学地研究人才培养的规律和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 对于什么是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还不是十分清楚, 对人才学、考试学、教育学研究不够, 科学的测评手段、技术、标准没有建立起来, 不知道如何去测评。高校因此无法根据自己的使命和办学特色去选拔和培养有特色的创造性人才。

4. 自主招生的异化。

自主招生改革在实践中的结果偏离了最初政策设计的目的。在顶尖大学, 自主招生成为抢好生源的手段, 通过自主招生提前圈定一批成绩优秀的学生填报其志愿。在其他高校, 连抢不抢生源都无所谓, 只要挤入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名单就行, 因为教育部圈定的试点高校都是我国最好的大学, 如果不在其中, 恐怕影响学校声誉, 或恐失后续其他的政策优惠。自主招生试点改革从某种程度可以说异化为教育利益的“圈地”行为。

学生参加自主招生或是将之作为自由选择、自我发展和实现自我的一个好机会, 或将其作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理想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高校和专业的一个好机会, 或仅仅将之作为又一个获得上好大学的砝码和手段。而中学, 或许自主招生是促进素质教育的手段, 但也可能成为提高学生上好大学的升学率的手段。

高校为了抢优秀生源, 不断提前自主招生的时间, 以便抢在其他大学之前圈定学生, 这就导致了自主招生扰乱中学的教学秩序, 不仅影响自主招生学生, 而且影响其他学生。事情变得越来越严重时, 教育部不得不在2006年对高校自主考试的时间做了规定, 发布了《教育部关于2007年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规定自主招生高校校内考核时间不得早于1月1日, 面试一般应安排在寒假期间进行, 以免干扰和影响中学正常教学秩序。不过, 统一规定时间虽减少了对中学的影响, 但对参加自主招生的学生来说又成为了新问题。因为各高校自主招生的时间相对集中, 同一学生难以参加多所大学的自主考试而影响报考, 或忙于赶场, 在数天内参加多所大学的考试。

学生为了上好大学, 在高考后, 一旦成绩比预想的高, 考分达到更好大学的录取线时, 有的就放弃此前所报的自主招生的大学, 而报考更好的大学。这些年来, 自主招生的录取率除清华、北大等少数高校外, 大多数高校都不高, 仅在30%-40%左右。而录取后的流失率又不断上升, 南京大学每年流失的自主招生学生占总自主招生人数的10%。但高校在自主招生上投入的人力、物力却逐年上升, 结果不但没招到想要的生源, 更影响了学校声誉和自主招生的积极性。

中学为了追求声誉和利益, 设法使更多的学生上好名校, 在推荐学生时, 除了清华、北大等少数高校, 对其他高校则常常“推良不推优”, 以此提高考入顶尖大学的升学率。

5. 自主招生带来的教育不公平。

自主招生对社会来说, 更加剧了教育和社会不公平。当自主招生人数还少时, 这一点并不严重, 但到今天在自主招生已占到某些高校招生计划的50%以上时, 而且这些高校又是全国最顶尖的大学时, 不公平就凸显出来。目前, 各自主招生高校规定的自主招生生源地不同, 但基本上都限定在教育发达地区, 且在各地区中限定在若干所重点中学。至于自主招生考试的内容、考试方法、评价标准更完全偏向大城市、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雄厚家庭出身的学生, 对农村、西部、偏远地区的学生、对缺乏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学生极其不公平。至于昂贵的考试费用都还是在其次的。

总之, 自主招生政策有限地提高了高校的招生自主权, 但该政策设计本身仍存在一定问题, 如改革实践也没完全达到原初政策设计的目的, 高校仍以成绩选拔学生, 中学仍以提高升学率为行动指南, 学生仍以上好大学为唯一目标, 选拔和培养创新人才、推进素质教育等目的的实现仍存在一定难度, 而且, 如何运用自主权也是高校在实施该政策中面临的一大难题。

三、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设想

目前的自主招生改革没有完全实现改革的目的, 而且存在一定的问题, 需进一步改革和进行政策调整。

1. 自主招生改革的价值目标。

我国高考和招生改革的价值目标和基本原则应是:人人有机会, 获得机会靠个人。这就是说高等教育和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对所有人是一样的, 都是平等的, 但每个人要把机会变成现实只能靠自己的努力。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就意味着高等教育向所有人开放, 不分出身和地位, 无论阶级、肤色、民族、性别、年龄, 但接受高等教育的标准只有一个, 就是学力, 即具有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和能力。高考和招生改革必须坚持这一价值理想和基本原则。

2. 制度设计。

根据这一价值目标, 并针对目前招生考试制度和实践中的问题, 我们设想了两个自主招生改革方案:一是一步到位, 对现行的高考和招生制度进行整体改革, 建构一个理想的考试和招生制度;二是保持现行的高考和统招制度架构, 只对现有的自主招生制度进行完善。这两个方案的制度设计是一样的, 即统一考试, 自主招生。

所谓统一考试就是:统一命题, 统一组织考试, 统一阅卷, 统一评分。只有统一考试才能提供一个共同的标准衡量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对所有人都是公平和客观的, 而且统一考试可以节省人力、物力、时间, 减轻考生、中学、大学的负担, 节约社会成本, 提高考试效率, 更重要的是能保证考试的质量, 有利于宏观调控考试, 并能在纵向和横向上进行教育质量的比较, 提高效率和信度。考试不应多元化, 多元化的考试无法进行比较, 没有共同的客观标准, 容易导致不公平。但统一考试下的科目、内容、考试的性质可以多样, 但也不可太多, 以十几门为宜, 这样可以全面衡量和评价学生的方方面面。统一考试可每年实施两次, 以为大学、中学和考生提供多一次机会。

自主招生表现在两方面:在考试上, 设置多种考试科目, 有的科目可设两类或三类卷, 也可设不同性质的考试, 而各大学有选择考试科目和类型的自主权, 自己发布本校招生的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统一考试的实施机构分别向考生和所报考大学报告分数, 以及分析报告。在招生上, 高校可自主设立分数线, 甚至可以要求单科成绩;更可以将统一考试作为资格要求, 划定某一基准, 在基准成绩之上的学生都可自主申请, 高校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免面试, 或要求面试。

两个方案的差别在于, 前者是全国统一考试, 后者是自主招生试点高校联合组织考试。但所有学生都可以参加。自主招生试点高校的考试因为另有高考, 而高考考查学科知识, 因此自主考试可以是能力测试, 重点考查学生的学术倾向、分析、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论何种设计, 其目的都是希望能全面测评学生, 最终都要有利于大学选拔多样化有特色的创造性人才。高校招生可根据学校性质、人才培养目标、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科技发展要求来确定自己选拔人才的标准, 择优录取符合自己标准的学生, 并可在面试时, 再对学生进行特定的评价, 这不但有利于大学选拔符合自己办学目标的人才, 而且可以让不同系科专业挑选到有专长的学生, 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

(叶赋桂,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 北京100084;李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北京100084;史静寰,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北京100084)

参考文献

[1]宗俊峰, 王燕.关于自主招生政策的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5 (04) .

[2]肖娟群.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自主招考改革之评论综述[J].湖北招生考试, 2006 (08) .

[3]张亚群.高校自主招生三种模式辨析[J].考试研究, 2008 (04) .

[4]高校自主招生关注综合素质[C]//中国教育年鉴 (2006)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890.

[5]http://join-tsinghua.edu.cn/bkzsw/index.html.

招生计划 第9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招生宣传,调查,策略

近年来, 随着高考生源不断萎缩, 给高职院校招生带来了巨大挑战, 如何做好招生工作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实践中, 做好招生工作的关键在于招生宣传, 它直接影响着招生效果和质量。本文以笔者所在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蓝本, 通过调查问卷的整理和分析, 结合样本学校十余年招生宣传工作经验, 对当前形势下如何做好招生宣传工作谈一点体会。

一、问卷调查的主要目的

当下, 由于生源的压力, 很多高职院校面临生存压力。在当今高考形势下, 高职考生关心什么, 影响考生报考的因素有哪些, 何种招生渠道最有效果, 成为本次问卷调查的主要目的。

二、调查范围、方法及实施

本调查对象是我校当年入学的2012级高职学生, 主要采取全面调查法, 共发放调查表2895份, 回收有效调查表2895份, 问卷有效率为100%。调查表主要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修订而成, 具有较高的公信度和代表性。

三、调查内容统计与分析

(一) 招生信息获取渠道调查

1. 通过何种途径得知我校招生信息? (可多选)

2.哪些人曾向你推荐过我校? (可多选)

3.你曾经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我校招生简章? (可多选)

4.你搜索学校信息时,主要浏览哪些网站? (可多选)

通过对招生渠道的调查, 可以看出网络途径是得知我校招生信息的最主要渠道, 占调查总数的54.89%;家长、亲属、朋友推荐是学生获得学校信息的最主要人际途径, 占55.54%;学校招生信息网是学校招生简章发布信息最有效方式, 占81.69%;百度和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址是搜索学校信息最有效的网络渠道, 均超过调查人数的60%以上。

分析:通过调查, 网络、招生简章、咨询会是获得学校招生信息的最主要途径, 尤其是网络的作用已经远超其他宣传手段。这就要求学校网站要充分发挥招生专栏作用, 及时更新内容, 提供优质高效的咨询服务, 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同时, 应积极发挥招生简章的作用, 在招生简章和专刊的设计上, 要美观大气, 图片多于文字, 突出重点和亮点, 通过各种现场咨询的机会尽可能发放到考生及其家长手中, 采用撒网式的手段, 不断扩大对学校的宣传。

(二) 影响学生填报志愿调查

1. 你填报志愿时, 最想了解学校的哪方面? (可多选)

2.你报考我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可多选)

考生选择报考学校最想了解的信息中, 就业、专升本情况和专业介绍占前三位, 分别达到68.95%、67.98%和59.55%;报考学校的主要原因中, “就业前景”和“爱好中医药文化”占比重最高, 分别占44.77%和43.63%。

分析:通过调查, 我们可以看出, 考生关注学校主要集中在学校就业、升学和专业设置这三个问题上。这说明学生及其家长对所选学校的就业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关注, 对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学校在开展招生宣传时, 着重突出就业发展方向、专业特色、校园环境、师资力量、实训设施设备、教学成果等几方面的亮点, 提高对考生的吸引力。

(三) 招生宣传效果调查

请写出你认为学校开展最有效的招生宣传途径 (取排名前5的回答)

从样本学校2012年开展的招生宣传效果的调查结果来看, 网络、在校生实践活动和高考招生现场咨询会是最有效的三种宣传途径, 而网络宣传效果尤其突出。

分析:在信息化时代, 招生工作应高度重视网络宣传的作用, 不断加大网络宣传力度, 丰富学校网络信息;同时, 应注重发挥在校学生的积极作用, 组织在校生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各种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 展现良好的学校风貌和学生素养, 不断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

四、招生宣传策略

通过对样本学校招生宣传工作问卷调查的分析, 结合我校近十年的招生宣传工作经验, 笔者简要整理了目前形势下高职院校招生宣传工作的主要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完善学校招生宣传工作体制

应坚持在学校统一领导下, 以学校招生职能部门为主导, 各系部配合联动的宣传工作体制, 以招生宣传为先导, 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 以建设毕业生就业基地为重点, 同时带动社会实践基地、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四位一体”的工作体制, 以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能力和高质量的就业能力来推动学校招生宣传工作开展。

(二) 建立高效负责的招生宣传团队

学校应选拔业务能力强, 综合素质高的骨干教师组成招生工作宣传小组。各招生宣传工作小组分别负责各地市招生宣传工作, 注重考核, 落实激励政策。宣传小组在宣传工作中, 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树立服务意识和以考生为本的思想。以考生为本, 为考生服务。

(三) 扎实高效地做好常规宣传工作

常规宣传工作是所有院校每年都需要扎实做好的基础性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利用媒体和平面手段进行海量宣传。

充分利用传播快捷、覆盖面大、时间集中的电台、电视台及权威性强的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介广泛地进行宣传。注重通过印发大量的招生简章, 向宣传对象发放, 宣传招生办法, 介绍学校各方面情况。

2. 广泛参加各省、市、区县的现场及网络招生咨询会。

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是招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填报志愿前, 各地均会组织一定规模的招生咨询会。这是对考生进行宣传, 保证生源数量和质量, 争取优秀生源的极好机会, 必须充分利用。

3. 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宣传。

当今的网络信息渠道以其快捷、广泛的特点, 越来越被社会公众所接纳。所以校园网在招生宣传中的地位就尤为突出。因此要充分利用学校网站、贴吧、QQ群和微博、博客等各种网络信息渠道搭建好宣传平台, 真正做到“全员宣传”、“时时宣传”, 最大限度发挥网络宣传的优势。

4.

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具有职业院校鲜明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优秀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活动扩大学校在县、乡镇、村的基层影响力, 提升学校形象, 吸引更多生源。

(四) 发挥人情因素扩大招生辐射范围

发挥情感因素, 调动校友, 借助家长, 扩大辐射范围, 提高宣传的亲和力和可信度。高校有成千上万毕业生在全国各地的用人单位工作, 校友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和有利资源。他们的宣传介绍更具说服力。现在很多高职院校都有在校生万人以上, 他们的家长也是学校的可用资源。家长的宣传介绍也更具说服力。

(五) 积极调研开发优质生源基地

随着生源竞争日趋激烈, 稳定的生源供应基地就成为保障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招生宣传工作中要有针对性地确定重点地区和对象, 积极建立生源基地。高职院校应选择部分生源数量较多、生源质量较好的中学, 通过签订协议、挂牌等形式, 建立与招生重点地区越来越多的学校的联系。这是保证生源数量和质量的一条行之有效的办法。

(六) 利用职业院校实习就业基地优势扩大招生宣传范围

职业院校拥有大批实习、就业基地, 这些用人单位背后所拥有的是大批潜在的生源群体。充分利用这些用人单位的辐射作用, 通过张贴醒目海报, 实习生、毕业生的宣传等形式, 扩大学校在对口行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能够有效增强招生宣传的针对性和指向性, 吸引更多行业内职工子女报考高等职业院校。

参考文献

[1]张瑶祥.高职招生宣传工作的实践探索和体会[J].教育与职业, 2007, (14) .

[2]李建斌, 晓迟.从数据分析看普通高校招生[J].考试与招生, 2008, (8) .

招生计划 第10篇

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逐步实现大众化, 高考制度恢复的三十多年来, 高校招生体制也在不断完善, 除了统考以外, 还进行了多种招生模式探索, 例如高校自主招生制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多校联考, 三位一体招生等。然而, 当前我国招生现状却已经存在着这样的现象, “寒门难得出贵子”和“出身越底层, 上的学校越差”, 并且有被加剧和固化的趋势。教育学者杨东平主持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指出, 普通地方院校与专科院校中农村学生占比较大。重点院校中, 中产家庭、官员、公务员子女则是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子女的16倍。该现象凸显出教育公平仍未真正得以实现[2]。而针对于从2003年开始进行的如火如荼的自主招生也未能实现高校之间的招生公平[3]。此外, 近些年来, 受人口出生率下降、高考弃考、放弃报道人数上涨、海外以及港澳地区教育竞争、学生就业困难、收费高等因素影响, 一些高校频频开始面临生源危机[4]。

由此可见, 我国当前的高校招生现状仍是问题频频,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仍需进一步完善。

二.英国高教改革白皮书给予的启示

2011年6月28日, 英国公布了《英国高等教育改革白皮书:把学生置于体系中心》Higher Education White Paper, Students at the Heart of the System, 本文认为该白皮书的相关要点值得我国借鉴, 例如:改革过去主要通过拨款支持高等教育的形式, 加大向学生提供贷款的力度, 通过学生的选择促进高等教育机构的竞争;强化公平入学的监督权力[5]。结合英国高教改革白皮书给予的以上几点启示, 下文将从政府、高校、学生和社会四个主体切入分析如何改善我国现行高校招生现状。

三.从政府、高校、学生和社会四个主体切入分析如何改善我国现行高校招生现状

1、政府应落实高教改革政策, 适当权力下放, 保障高校学生双向选择

就政府层面来说, 针对于“寒门难得出贵子”、“出身越底层, 上的学校越差”这类现象, 一方面这与我们国家城市化进度是分不开的, 农村生源下降与农民固有的思想也有着极大的关系, “大学毕业即失业”、“读书无用论”等都会致使农村生源的学生弃学就业, 然而最本质的原因在于我们当前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包括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的差异导致起跑线不平等和上流通道越来越窄, 起点的不公平和过程的不公平必然导致结果的不公平。要想从根本改变这种现状, 相关的教育部门就要从教育体制上入手, 该建的建, 该废的废, 争取在短时间内逐步建立起一套相对公平的教育机制, 合理分配教育资源, 对于农村生源进一步提供一些切实到位的资助政策促进教育公平, 相关教育监督部门应强化公平入学的监督权力, 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源下降的问题。

针对生源危机问题, 政府应理性分析造成该现状的真正原因。政府应一定程度上认识到扩招政策的盲目性, 尽快缩减招生计划。在向高校放权这一点上, 依照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观点, 要更多地向学校放权, 也要指导学校用好权, 防止一管就死、一放就乱[6];同时政府应合理分配教育资源, 强化对公平入学的监督制度, 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应认识到扩招政策的盲目性, 尽快缩减招生计划;此外也应协助高校根据自身定位制定相应办学标准以提升高校内涵建设, 使得我国高校可以提升国际竞争力日益走向国际市场。

2、高校应明确自身定位, 提升内涵建设, 保障学生需求和权利

在现行高校招生制度下, 评判一个学生是否优秀, 是否有能力进入某一所高校, 很大程度上仍然由该学生所取得的高考分数亦或自主招生考试中取得的成绩来决定。高校招生过程中分数仍然是评判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重中之重, 这也折射出当前高校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如高校定位不明确, 一味只追求高分生源, 对于高校本身需要何种人才在招生政策上没有得以明确表示, 这也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在招生过程中高校无法切实全面地了解学生能力和素质, 落实学生需求和权利。造成这种情况一方面归因于高校没有真正的招生自主权, 对于招生政策的制定没有足够的话语权, 另一方面归因于我国高等教育没有真正起到引导中学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作用。

同时, 对于生源问题, 部分高校自身存在众多招生劣势, 如部分高校存在教育质量不到位、专业设置雷同、培养模式单一、创新力不强、收费高、竞争力薄弱等弊端, 致使在招生过程中这部分高校获得的社会和考生认可程度较低, 在生源市场竞争上处于劣势, 要招到足够的生源极为困难。因而高校要从自身找原因, 要控制招生数量。

3、学生在招生过程中的基本需求和权利

学生作为高校招生过程中的消费者, 享有受教育权、知情权和选择权。这就要求高校招生过程中招生信息应透明化公开化, 各高校应切实公布学生最需要的信息如各专业与哪些相关企业合作, 历届学生对于高校各专业的评价, 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和毕业后相关岗位薪资, 高校教育质量及教师效率, 高校各专业课程设置及相关个人培养计划等信息。同时高校应满足学生追求考试形式的多样化, 多次性和考试内容的全面性客观性以保障对学生的评价机制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然而, 学生所知道的可以获得高等教育服务的信息渠道较少并且对于所获得的信息往往缺乏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因而导致学生在择校和选专业时总是处在茫然中, 到最后往往屈从于根据学校和专业的排名或者当前就业形势热门程度来选择学校和专业, 而不是根据自身优势和未来发展前景出发来做决定。面对这一现状, 高等教育体系应进一步拓宽信息公布渠道, 提供充分信息供学生选择, 保证公开透明, 保障学生权利和需求, 各高校应提高各自竞争意识, 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 同时中学教育机构应协助培养学生对于如何择校和选专业的良好意识。而学生在招生过程中应时刻意识到自己所享有的权利, 充分利用这些权利去满足自己的需求, 拓宽自己获取高等教育服务的信息渠道, 通过认真分析所获取的信息来选择自己所满意的学校和专业。

4、社会应充分参与教育决策, 做好市场引导和社会监督作用

在高校招生过程中, 社会应给予正确的舆论导向, 做好市场导向作用引导高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合理设置专业, 同时社会应积极与高校建立广泛合作, 一方面有助于提升高校在招生过程中竞争实力和对外吸引力,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为社会输出更合格的人才。此外, 社会应对于高校的相关决策起到广泛监督信息公开作用。

四.结语

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应稳步前行, 其中的高校招生体制改革亦是如此。针对我国现行高校招生现状中呈现出的问题, 我们要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中针对招生体制改革的条例, 竭力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积极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 政府宏观管理, 学校依法自主招生, 学生多次选择, 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争取实现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同时借鉴英国高等教育改革白皮书中适合我国高教改革的相关要点, 争取创建更透明的高等教育市场化体系, 竭力推进招生过程中各高校的良性竞争;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化, 保证学生选择权[7]。

摘要: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对于高校选拔和招收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 对于中学教育如何与大学教育接轨以及如何改进中学的素质教育起着导向作用。然而, 近些年来, “寒门难得出贵子”、“出身越底层, 上的学校越差”等现象有加剧和固化的趋势;而受到一部分专家学者推崇的自主招生制度也受到了质疑;受人口出生率下降、高考弃考放弃报道人数上涨、海外以及港澳地区教育竞争、学生就业困难、收费高等因素影响, 一些高校频频开始面临生源危机。

关键词:高校,招生,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宋洁绚.基于国家主义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D].文学博士学位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 2009 (5) .

[2]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90年代滑落[N].重庆晚报, 2011 (08)

[3]教育专家:高校自主招生核心是双向选择[N].南方都市报, 2011 (10) .

[4]全国高考人数锐减, 读书无用论再抬头[N].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 (6) .

[5]英国高等教育改革白皮书:把学生置于体系中心.Higher Education White Paper, Students at the Heart of the System.2011 (6) .

[6]高等教育如何应对生源下降[N].中国教育报, 2011 (09) .

计划外疫苗 带来计划内健康 第11篇

随机调查一:

姚姚妈妈:孩子的疫苗接种史从一出生还没出院就开始了,之后每隔一两个月都会去妇幼保健院打针,我们一针没落过。其中绝大多数是免费的,但有一两次是收费的。上学后好像没有要求了。唯一就是每年秋天打流感疫苗前学校会发单子让家长签字,属于自愿的,这就算计划外免疫吧?

随机调查二:

千贺奶奶:我家千贺打疫苗,只要是可打可不打的,我们一概不打,不管免费不免费。好多人说打疫苗会降低孩子自己的抵抗力,疫苗通知书上列出的副反应有一大堆,去年还有什么疫苗召回事件,想想就吓人。

通过随机采访我们发现,计划内免疫接种早已为父母们普遍接受,而对于计划外免疫,家长还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为此,我们特地请教专家,说说计划外免疫的事。

计划外疫苗并非可有可无

都是疫苗,为什么还分计划内外?为什么有收费有不收费?计划内的国家要求必须接种,计划外的则是自愿接种,这是不是意味着计划外疫苗不重要,可以不打?

兒童计划免疫是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对兒童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预防所所长吴疆说,国家之所以对一些疫苗实行计划免疫,“强制”注射,主要是考虑到这些疫苗所预防的流行疾病是比较严重而且普遍的,这些计划内疫苗的费用由国家支付,孩子们免费接种。计划内疫苗的范围一直都是逐步增加的,有些曾经的“计划外”转为“计划内”,也从一方面说明了计划外疫苗并非可有可无。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一些季节性很强或对未成年人的危害特别大的传染病,新的疫苗不断研制成功。但由于卫生经费、人手紧张等原因,这些疫苗暂时没有列入免疫计划,称为计划外免疫。接种这些疫苗同样很有必要。

打疫苗不会影响孩子免疫力

担心有副作用是家长们排斥计划外免疫接种的主要原因之一。中日友好医院兒科副主任医师许鹏飞认为,家长不应该因为副反应就放弃,毕竟疫苗是预防疾病最好、最经济的办法,而出现副反应的人是少数。打疫苗不会降低孩子的免疫力,因为疫苗就是把致病病毒或微生物经过人工减毒等方法制成自动免疫制剂,疫苗注射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便会形成保护物质。当这种病原菌再来侵犯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对自身免疫系统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常用计划外疫苗有哪些

至于接种哪些计划外疫苗,父母可根据当地传染病流行情况、孩子体质、疫苗作用及家庭经济状况权衡决定。在此为大家介绍几种最常用的计划外疫苗。

申肝疫苗

甲型肝炎是一种病毒性消化道传染病,流行范围遍布全世界,其主要传播途径是病人的排泄物污染水源、蔬菜、水果、食物及食具等,经口而传播给健康人。春秋季是高发季节。甲肝疫苗任何年龄都可注射,每次只需1剂即可达到免疫效果,一般抗体可以维持3~5年左右。

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慢性传染病,严重者可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我国是乙肝的高发区。乙肝病毒存在于一切血液及分泌物中(如唾液、汗液等)。目前全世界尚未有根治乙肝及并发症的特效药物,唯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注射乙肝疫苗,需在6个月内连续3剂,注射后抗体可以维持3~5年,以后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再加强注射。

乙肝疫苗

肺炎球菌是世界范围内引起死亡的重要致病菌之一,且是引发肺炎、脑膜炎、中耳炎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由于肺炎球菌对抗生素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给治疗肺炎带来了困难。故对于肺炎应重在预防。肺炎疫苗免疫保护期5年。在流感流行前,可和流感疫苗联合使用增加免疫效果。

乙肝疫苗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以其高发热率、严重并发症而威胁人类的健康,曾在世界上多次发生大规模的暴发流行,造成成千上万人死亡。流感病毒的最大特点是容易变异,以逃避人群对流感的免疫力,这也是流感不断发生大流行而不能根除的原因。流感疫苗是每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配方选定的,30多年的应用过程充分证明了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每年只需接种一次,接种后10~15天可产生抗体,一个月时抗体达高峰,免疫力可持续一年。

总之,家长应该深入了解免疫接种的重要性,以最小的投入博取孩子最大的健康。

普通高校分省招生计划编制方案研究 第12篇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完善高等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方式和招生录取办法,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入学机会公平、有利于优秀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分省招生计划的编制,是招生工作的源头,关系到国家人才培养的总体战略,是国家对高等教育资源调控的重要手段[1]。因此,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公开透明、高校满意、社会认可的生源计划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之一,对促进高等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内高校分省招生计划编制方法概述

高校在制定分省招生计划时普遍存在招生属地化倾向,导致属地和非属地学生就读直属高校的机会差异悬殊,加之招生名额分配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当前社会教育的公平性和科学性受到人们的质疑。而现行的招生计划编制方法缺乏灵活性,教育行政部门难以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宏观掌握。我国目前教育领域存在的种种不公平的现象和问题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障碍,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措施,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发展教育事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2]。

不少学者针对教育不公平现象分析原因,积极寻求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对策。主要方法有:

第一,通过政策性措施来指导高校编制分省招生计划。教育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教育制度的不公平,公平的教育制度是高校编制科学合理分省招生计划的基础。刘娟娟提出要健全教育公平制度,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3]。周洁敏指出要不断完善“分省定额”录取制度,例如对西部边远地区给予一定的倾斜和扶持;而对于教育部直属高校,招生录取应在以“报考人数为主,同时考虑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化选择因素,并对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予以补偿性照顾”的指导原则下实行“分省定额”的名额分配政策[4]。高校招生名额分配行为是一种公权行为,由于其影响到公民受教育权,使用宪法对其进行规制十分必要。借鉴德国在招生名额分配方面采取的法律措施,朱应平建议采取法律措施来更好地遏制我国高考招生名额分配中的地域性歧视,如明确规定大学入学名额分配数量的地域标准限制、种类、各标准的比重,录取顺序等,发挥司法审查在控制招生名额分配权上的作用[5]。

综合以上主要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这一类方法倾向于分析分省招生计划编制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政策性的措施,但对于具体的实现方法并没有涉及,在实施上缺乏灵活性。

第二,通过数学建模方法给出分省招生计划编制方案。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给出招生计划编制的具体方案,特别是在利用历史招生数据预测未来招生人数的变化趋势方面,出现了很多有代表性的文章。张华建立了高校招生计划编制模型,综合考虑了大量影响招生计划编制的指标因素,并采用AHP法(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次指标的权重,从而制定出招生计划。使用AHP法确定指标权重是这个模型的亮点,但其中所用的指标体系需要专家系统的支持,如果给出的指标不合理则得到的结果也就不正确[6]。同样是在确定影响因素的权重方面,杨卫平则采用了模糊数学的方法,针对影响高校招生来源计划编制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建立了多因素、多层次的高校招生来源计划编制指标体系,进而对于影响高校招生来源计划因素之间存在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高校招生来源计划编制模型。该模型借助模糊理论中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同时考虑了招生计划编制影响因素中的模糊因素和动态变化的因素,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最终给出科学可解释的招生计划。但文章并未给出各影响因素权重确定的方法,权重的确定缺乏科学依据[7]。

在模型评价指标方面,针对招生计划不合理所带来的不同省份考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这一公平性问题,潘昆峰在其文章引入了“入学机会指数”、“基尼系数”等评价公平性的指标,并分析了在目前分省配额制下,我国各省考生就读直属高校入学机会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促进直属高校入学机会均衡化的基本原则,并从考生基数、属地优惠、弱势补偿和损失补偿四个方面考虑,提出了可以改进招生名额分配的公平性且具有较强现实操作行的建议方案。该方案充分考虑到历史招生数据的作用,但没有系统全面地考虑分省招生计划编制的影响因素[8]。

还有一部分文章则倾向于研究通过历史招生数据预测某所高校未来招生总计划数,这部分文章对本文所研究的分省招生计划编制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灰色预测的模型[9]和最小二乘支撑支持向量机模型[10]。

政府和高校作为教育公平政策制度主体,对政策有着各自的动机和价值取向,两者之间存在一种博弈关系,应该综合考虑两者的关系[11]。虽然现有的研究在政策或者模型上都针对教育不公平的现象提出了积极的改进措施,但是都没有全面考虑到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需求,使教育行政部门难以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宏观掌握,高校也不能全面地考虑影响分省招生计划编制的内外部因素。

二、影响高校分省招生计划编制的主要因素

高校分省招生计划的编制,实际上是高校对影响其分省招生计划编制的内外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的过程,是在多个条件约束下的一个多目标优化决策过程。因此,系统全面地分析和理清影响分省招生计划的因素,是实现分省招生计划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编制的基础。

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对招生计划编制的影响因素开展了讨论研究。张华将招生计划的影响因素分为生源质量、生源数量、高校各专业办学条件、各省就业前景、国家政策等方面,并根据这些因素构建了一个层次结构模型[6]。张庆霞指出影响招生计划制定的因素是多重的,这其中既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外部因素,也存在学校办学定位、就业质量、生源质量等内部因素,只有充分将内、外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制定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全面提高生源质量的科学的招生计划[12]。彭怀祖利用主成分分析原理对影响高校招生人数的因素进行优化筛选,将影响的主要因素确定为财政收入、文化教育经费支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普通高级中学毕业生数、高校教师人数[13]。杨卫平综合分析了影响招生计划编制的内外部因素,将影响因素分为地域因素、生源因素、政府因素和高校自身发展因素等四类,并针对这四类影响因素设计制定了生源、高校、政府三个维度15项指标的指标体系,体现了维度稳定、因素动态、权重自定和宏观监控的原则[7]。潘昆峰指出影响各地所获得的直属高校招生名额的因素可能包括各省人均GDP、高中生均经费、各省高考报考人数、是否拥有直属高校、上年度直属高校在各省的本科录取人数等五个方面,通过最小二乘法逐步回归进行了验证[8]。

目前的研究比较全面地对影响高校分省招生计划编制内外部因素进行了阐述,为高校分省招生计划的编制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本文参考教育部提供的资料,构建高校招生来源计划编制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三、高校分省招生计划编制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为了能够建立科学合理的数学模型,首先需要明确分省招生计划制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结合《教育规划纲要》和现有的相关研究,本文将分省招生计划制定的指导思想总结为: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根据国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战略需求,按照“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公开透明、高校满意、社会认可”的原则,以生源质量为主,兼顾地区平衡,结合高校自身实际,编制分省招生计划。在此指导思想下,招生计划的编制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公民应该享有平等的竞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机会。公平是教育和谐发展的前提,入学机会的公平性体现在高校分省招生计划的制定上,只有各省份最终被录取的人数与各省份教育资源的分布相统一,才能使公民公平地享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权利。

注:“正反比”指二级指标对应省份的数据的大小与高校在该省份招生人数的多少所成的比例关系;“来源”指原始数据是由政府相关部门提供还是高校提供。

2.科学性原则。高校分省招生计划的编制实际上是高校对影响其招生计划编制的内外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的过程,是在多个条件约束下的一个多目标优化决策过程。既要保证制定招生计划政策的连续性,又要使其向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不断发展。

3.稳定性原则。分省招生计划应尊重历史,具有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切不可出现前后两年招生计划在某个地区相差悬殊的情况。高校对各省招生名额的分配应以历史招生配额作为依据,招生计划的变动应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逐步优化,否则会引起社会的质疑甚至非议。

4.灵活性原则。在保证高校招生自主权的前提下,同时需要满足政府对招生计划宏观调控的要求。对于在高等教育入学率处于劣势的省份,应该以政策性调控的方式,保证高校在该省份投放的计划招生人数能够逐年上升。

四、高校分省招生计划二次分配模型

高校分省招生计划的编制涉及经济、文化和教育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具有决策目标复杂、参与主体较多的特点。本文选取国家和高校两个主体,对其决策目标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一方面,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了科学合理地配置高等教育资源,需要高校的分省招生计划能够尽量符合教育资源的分布,使部分教育欠发达省份的考生也能够享有平等的入学机会;另一方面,高校为了自身的发展、建设,需要争取优质的生源,因而分省招生计划会向教育大省倾斜,使这部分省份的考生获得更多的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因此,为了指导高校制定出科学合理、社会认可、高校满意的分省招生计划,本文根据分省招生计划制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围绕国家生源的合理分布和高等院校自身的发展两方面需求进行综合考虑,提出了一种带波动限制因子和衰减因子的分省招生计划二次分配模型。

(一)模型总公式

高校分省招生计划的编制分为两个阶段:初次分配阶段以满足高校稳定发展为目标,确定招生计划的基础值部分;二次分配阶段以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为目标,确定招生计划的调整值部分。最后将基础值部分和调整值部分加权相加,并通过波动限制因子和衰减因子的作用获得分省招生计划。此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政策性调控值对各高校分省招生计划进行宏观调控。

模型总公式

式中:T—某高校分省招生计划;B—基础值(初次分配);C—调整值(二次分配);Z—政策性调控值;?—基础值比例系数,0?-?1;?—波动限制因子,n表示迭代进行;?—衰减因子。

(二)基础值

总公式中的基础值部分以高校稳定发展为目标,遵循招生计划编制中的相对稳定性原则,即高校为了争取优质生源,会逐年加大部分省份的招生规模,从而在历史数据中,该部分省份的招生规模会出现递增的趋势,相应地,部分省份的招生规模会出现递减的趋势。模型中选用灰色模型中的GM(1,1)模型对高校分省招生计划的变化趋势进行建模,以高校在某省份的历史招生人数作为模型的输入,首先进行累加求和,得到递增变化的序列,进而使用最小二乘方法对序列进行拟合,使用拟合函数预测当年在该省份的计划招生人数,迭代进行这个过程,最终得到该高校的分省招生计划的基础值部分。该部分体现了对历史数据的充分利用和分省招生计划编制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三)调整值

总公式中的调整值部分以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为目标,为了体现招生计划编制中的科学性原则,需要高校分省招生计划尽量符合教育资源的分布,同时保证不同省份考生能够公平地享有竞争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而高校招生来源计划编制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能够体现教育资源在各省份的分布以及生源的质量情况,因此可以通过对指标体系中挖掘中有用的信息来指导分省招生计划的编制。

模型中选用基于模糊指标体系的调整值计算方法。首先经过初步的数据预处理得到15项二级指标的值,进而需要确定指标的在模糊综合评价中的权重。综合评价中权重的确定方法有德尔菲(Delphi)确定权重法、层次分析(AHP)确定权重法、熵值确定权重法和模糊聚类分析确定权重法等。模型中使用固定一级指标范围并结合历史实际招生数据给出二级指标推荐值的方法,结合教育部的相关研究,本文采用的一级指标范围为:生源指标(Smin,Smax);高校指标(Umin,Umax);政府指标(Gmin,Gmax)。然后使用以最小化估计分省计划人数与实际分省计划人数的绝对偏差为目标函数构建的非线性规划模型,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学习得到15项二级指标的权重,最终通过将预测年份的指标参数模糊加权得到预测招生计划的调整值部分。该部分体现了分省招生计划编制的科学性原则。

(四)政策性调控值

政策性调控值部分是为了满足政府部分对特殊省份,特别是生源大省和西北地区省份招生计划宏观调控的需要,可以将一部分招生投放计划预留,待两阶段招生计划制定完成后再补充到相关省份,体现出分省招生计划编制的灵活性原则。

(五)波动限制因子和衰减因子

分省招生计划的编制过程是复杂的,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决策者的主观能动性是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因此系统模型在尊重历史招生数据和保证计划制定的科学性的同时,还应该限制人为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在总公式中添加波动限制因子达到这一目的。对于通过基础值和调整值加权得到的预测分省招生计划,限制其变化范围,对于超出范围的省份,使用罚函数将部分招生名额调整到其他省份并迭代进行,这样便保证了分省招生计划编制的稳定性原则。

分析历史招生计划变化趋势发现,高校在某些教育大省,招生人数一般会呈现稳定的增长趋势,然而对单一省份而言,招生人数存在一定的饱和度,即在保证高校声誉和生源的情况下,优质的生源并不会随着投放计划的增加而增加,此时若继续加大招生计划的投放,并不能保证总体生源质量的上升,此时招生计划变化趋势会出现滞涨或下降的情况。为了体现该趋势,防止招生计划在某些省份局部过快增长,模型中加入衰减因子,即当高校在某省份的招生名额连续多年持续大幅度增长时,就要限制其增长的速度,同样通过制定相应的罚函数将增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

(六)基础值比例系数

基础值比例系数的作用是将基础值和调整值按比例加权相加,一方面符合了国家对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另一方面也符合了高校自身发展的需求,模型综合考虑了两个主体的不同决策目标。比例系数越大,编制的分省招生计划越符合高校的发展趋势;而比例系数越小,编制的分省招生计划越符合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

(七)模型特点

1.针对“生源质量为主,兼顾地区平衡”的计划编制指导思想,本模型提出了招生计划二次分配的实现方式。一方面,通过初次分配计算出基础值,反映出高校对优质生源的需求,体现了稳定性的原则;另一方面,通过二次分配计算出调整值,保证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体现了公平性原则。

2.综合分析,科学编制。本模型综合考虑生源质量、高校、政府等15项指标参数,而且这15项参数的权重是通过历史和当年数据的科学计算得到的,体现了计划制定的科学性。

3.稳定性好,灵活性强:由于本系统将各高校分省计划分为基础值(约占50%-70%)、调整值(约占30%-40%)和政策性调控值三部分,不仅使得每年的分省招生计划不会大起大落,而且还通过波动控制和衰减因子来限制人为因素,使得计划还可以根据当年的实际情况而动态变化;而政策性调控值还可以将领导或政府的意图直接体现到招生计划的制定中,使计划的制定更加灵活可控。

五、结论

在目前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状况下,编制科学合理的分省招生计划成为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不仅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更需要一套有效的机制和措施。本文提出的方案在全面分析影响分省招生计划编制的内外部因素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国家生源的合理分布和高等院校自身的发展两方面的需求,建立了高校分省招生计划二次分配模型,为各高校编制分省招生计划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更好地维护公民平等享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

摘要: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社会,教育的公平性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如何编制科学合理的高校分省招生计划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对分省招生计划影响因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国家生源合理分布和高校自身发展两方面需求综合考虑,构建分省招生计划二次分配模型,以为分省招生计划编制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上一篇:卫生项目下一篇:舞蹈表演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