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加强措施范文

2024-05-26

具体加强措施范文(精选12篇)

具体加强措施 第1篇

1 我国林业的现状

当前我国多数林区采用传统林业育苗方法而不改善创新,这种做法十分普遍。事实上这种育苗技术很难培育出大量理想的苗木,使用传统技术培养出的树苗普遍存在着根系简单、不发达,种植后扎根不深不牢固。如此一来大多数苗木营养水分的吸收受阻碍,苗木产量和质量多年来并不十分理想。因此寻找一种能够改善育苗技术管理的方法十分迫切。

2 林业育苗技术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2.1 缺乏育苗技术人才

很多育苗工作中都缺少真正的懂相关管理培育知识和技术的育苗工作者。粗放形式管理模式还是十分普遍的,林业方面的产量和质量并不十分良好,苗木的成活率不高。导致这样的后果主要因为林业育苗工作者十分辛苦且待遇不理想。从事林业育苗的工作者年龄偏大,年轻的工作者很少。育苗工作远离市区人群,多为偏僻的地方,难以吸引技术型人才做育苗工作,所以育苗工作技术人员越来越稀少。

2.2 育苗技术管理理念落后

林业育苗管理工作作为一项传统的行业,许多工作人员在管理理念上缺乏认识且不重视。林业育苗遇到的阻碍和不良的影响多由技术管理观念落后和专业知识的缺乏引起。目前许多地方的育苗管理人员对林业育苗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执行过程时责任心不强,管理工作不认真导致培育结果不甚理想。所以保证林业育苗管理观念的正确认识,及时创新才可以让林业工作开展顺利。技术管理是当代科技创新的基础,为更好地促进林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意义重大。林业技术的更新换代依赖于育苗技术管理理念的前进。高效的管理机制的形成更好地提高苗木的产量和质量。

2.3 育苗技术不够先进

21世纪科技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少不了科技的支持,因此科学技术的渗透要求各个行业都应该不断创新、提高技术,取得更高成果。在国际上已经拥有比较成熟先进的育苗技术的情况下,我国普遍沿用的还是传统落后的育苗技术。这就要求我国林业工作者对于国外先进技术的引用和合理应用要提高重视,但实际情况却是我国林业工作管理这方面做得并不到位,我国林业技术依旧是停滞不前,前景不明。这已经是一个足够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了。

第一,由于硬件设备的缺乏,我国的林业育苗工作缺少机械和电子设备以及先进的灌溉技术,育苗技术手段落后于人。

第二,技术引进机制不完善。由于专业的技术人员缺乏,那些老旧的工作者不能意识到技术管理机制的重要性,结果导致新技术引进和应用受到阻碍。

第三,没有技术管理机制。林业育苗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的工作,牵扯到方方面面,即使引进了国际上的先进技术也需要有强大的技术管理作为整体支架,顺利保证使林业工作开展。当前我国的林业育苗技术管理系统尚不完全,技术管理支撑体系不完整,所以育苗技术发展十分困难。完善的系统体系有利于引进新的育苗技术并且实施应用,对于育苗技术管理的发展十分有利。但是由于从事育苗工作的工作人员技术水平有限,缺乏一定的知识,所以技术管理机制的问题难以解决。

3 解决当前林业育苗技术管理问题的策略

3.1 改进林业育苗技术的管理理念

大部分林业育苗工作者技术管理理念落后,也缺少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由此引起的后果就是林业发展不是很好,苗木质量不高,产量也低。要改变这种落后的现象首先要创新育苗管理观念,令育苗工作者认识到技术的管理重要性,竖立新的管理理念,创新、专业、系统地进行育苗工作。育苗技术管理工作是育苗技术应用的基础。如今科学技术日益发展,林业育苗工作者应当转变自己的认识、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在这之后合理规范管理育苗工作。寻求林业育苗的新发展就要要求林业工作者提高管理技术,更新管理结构和制度,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这样才能提高林业育苗的产量和质量,同时能够在降低成本和生产资料的条件下大大提高效益,最后实现我国林业育苗生产的发展。

3.2 采用先进林业育苗技术

目前我国造林作业使用传统的育苗方式,此法落后且效率低下,培育出来的苗木质量不好,成活率低,所以只有跟上时代的脚步,融入创新的科技,才能保证林业育苗技术发展。我国当前缺少硬件设施和电子设备,所以引进和应用是值得注意的难题。先进的育苗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林业育苗的效率,使我国的造林作业取得进步。只有和国际比肩,学习到目前国际上已经成熟的育苗技术并且摒弃传统费时费力的育苗技术才能更好地达到这个目标。比如:可以加大林业育苗工作中的机械投入来求得提高产量的目的,机械化的实施可以减少人工工作量以及作业成本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纯收益,生产成果远超机械化的投入力度。所以国家应当重视这方面的投入,结合实际实现林业育苗的良好发展。

3.3 保持土壤养分输入,为林木成长助力

土壤中的养分为林木生长提供动力,但是即使是肥沃的土地也有养分消耗不足的情况,这说明土地是否肥沃是先天决定的,但是土地能否可持续发展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人们的管理。(1)开辟新的苗圃时需要进行松土,保证土壤不至于因板结而影响根系接触空气造成烂根,影响植物从大气中获得氮肥。(2)清除土中的残留杂物,避免杂草等与树种争夺养分。(3)合理轮作以保持土壤肥力,使土地得到可持续性发展。(4)注重有机肥料的计量施用,保持和提高有机质平衡。一般来说,农田中的有机质主要来自于有机肥料,根据土壤有机质的消耗合理补充,使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保持在一个相对适宜的水平。(5)改变劣质土壤性质。通过增施石灰等方法改变土壤的酸性,加入泥沙改变土壤的粘性,增施草炭灰、松林土等改变土壤的碱性等。

3.4 建立完善的管理保障机制

只有建立起系统完整的技术管理机制,才能够对林业育苗工作起到良好的效果。技术管理机制可以方便为育苗工作者提供必要的科学技术需要、制定和实施完整的技术方案、解决育苗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育苗过程中技术跟踪指导。育苗作业中每个工作人员的责任范围一定要分清楚,如果遇到什么问题要及早地记录并且上报解决,咨询相关的专业人士解决问题,使管理机制得到完善。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提高当前的林业育苗技术推动林业育苗产业的发展。只有先进的技术管理方法才能改善我国目前林业育苗的现状,苗木的生长才更茁壮。育苗工作者应该对育苗工作技术管理所出现的问题好好研究思考,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让林业发展走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刘永丽.林业育苗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6(6):178.

[2]甘家兵.浅析林业育苗技术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林业产业,2016(3):7.

[3]陆思懿.浅谈林业育苗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林业产业,2016(3):9.

加强师德建设的具体措施 第2篇

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应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师德教育、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各项措施,使师德建设有章可循,特制订本措施。

一、通过各种途径,抓好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1、把提高教师政治理论素养作为师德建设的首要任务。

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势,增强实现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紧迫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适应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需要。坚持每周教师参加科室业务学习及每月党办安排的政治学习日活动,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2、加强舆论引导,用优秀的典型激励人。

坚持把师德建设列入到医院精神文明建设之中,一方面要及时组织教师学习全国全省全区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以他们为榜样,争当先进;另一方面,坚持开展先进教研室、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等多项评比活动,坚持用身边的典型教育感染身边的教师。要广泛利用多种宣传媒介加大舆论宣传,扩大影响,不断深化教育效果,引导

和激励广大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

3、坚持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用丰富的活动教育人。

广泛开展讲座、培训、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演讲会等教书育人主题活动,加深教师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的认识和理解。更加广泛深入开展以“三爱”(爱教育、爱医院、爱学生)、“三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三让”(证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让学生成才)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结合讲文明、树新风和创建文明行业等专题活动,在教师中继续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不断创新活动思路,更新活动内容,提高活动实效,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4、采取有效措施,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管理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

二、依法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坚持依法治教的原则,严格遵守《教师法》等教育法规、政策的规定,积极为教师的成长进步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落实教师待遇,对教师要从生活上关心帮助,情感上交流激励,尽量满足教职工合理需求,坚决制止侵害教师权利的行为,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维护教师尊严。认真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教师从思想上克服困难,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师德修养,认真听取教师意见,处理好教师考核、评聘等方面的问题,严格程序,明确职权,加大透明度,主动积极地开展工作,避免造成工作上的被动和不良影响。

三、加强考核与管理

1、强化师德考核,严格师德程序,实行教师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将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聘任、晋职晋级、评先树优等挂钩。

2、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学习培训《教师法》等教育法律法规。

3、深入开展“树身边典型,学身边先进”活动。

4、广泛开展“同行评教”、“学生评教”活动,从教师的师德师风、学识水平、工作态度、敬业精神、爱心意识、人格魅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第3篇

关键词:群众文化;加强措施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2-99-2

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实现和保障群众文化权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就谈一下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一些措施:

一、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

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转型是顺应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要求的,这个转型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的发达,而且要求社会文化进步。农村群众文化资源原本不足,乡镇以下的群众文化设施、文化活动、文化更为贫乏。很多传统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走向消亡。而乡镇群众文化是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其职责是对群众做好宣传、组织、示范、引导,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为新农村文化指引方向

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与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目标相统一,建设和谐社会,农村文化建设要符合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共产党员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群众文化就要着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让农民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接受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和民主法制观念等方面教育。从而提高思想道德素养、抵制不良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弘扬时代主旋律。

(三)为广大农村群众服务

群众文化为民服务,它立足于文化工作,面向基层,将文化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繁荣文化活动的一种有效载体。群众文化的工作人员要广泛地动员组织群众参加各种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参与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从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和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满足群众需求,加强基层文化环境建设,引导精神文化生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建设和谐文化着力点也在基层。文化工作归根到底是群众工作,必须进一步重心下移,增强群众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把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要求体现在满足群众的需求上,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把镜头更多地对准群众,把版面更多地让给群众,多宣传基层群众的先进典型,多反映平凡人物的工作生活,多表现普通百姓的精神世界。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下大气力狠抓基层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基层的积极性,不断扩大工作的覆盖面,使基层群众成为和谐文化建设的主体。要丰富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抓好群众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发挥社区、企业、机关、学校、村委会和家庭的作用,要继续抓好文化“三下乡”、企业文化、文化进社区、文化进校园等活动,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和谐文化创建活动。

(二)加大投入促进建设落实。

群众基层文化作为公益事业,政府应投入不是全部推向市场,因为经济投入与文化事业是否同步、协调发展,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况且基层文化建设是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加强解决乡镇文化站只有牌子而无场所,只有编制而无经费,只有人员而无活动的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区域差距。

(三)提高服务机能,优化结构组合。

乡镇文化工作人员要有对文化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根据乡镇农村人口分布情况、地域特点、经济条件,有计划地创建一批具有实用价值的文化设施,也可利用现有的文化设施改造,利用远程资源平台为农民服务。

(四)突出阵地建设

阵地建设是群众文化活动的载体,更是群众文化活动的示范窗口,并对群众文化活动起到较强的示范辐射作用。在群众分散活动普遍开展的同时,群众文化活动适时地在主阵地组织各种高质量的集中活动,为分散活动提供综合交流和集中展示的机会和平台,意义重大。相关部门应该统筹规划和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加大投入,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特别要以农村和社区为重点,加强“三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图书室”建设,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加大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力度,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面向务工流动人员、空巢老人等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同时,各类公共场所要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便利,坚持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重、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并重,整合资源,提高各种公共文化设施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中的综合效用。

参考文献:

[1]符蓓.关于推进群众文化建设的思考[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09).

[2]姚延玲.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现状与发展[J].现代企业教育,2012,(15).

[3]钱广君,臧玉波.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华章, 2011,(35) .

[4] 陈志文.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改革与开放, 2011,(20) .

[5]王晓玲.浅析群众文化事业工作的重要意义[J].科技致富向导,2010,(26).

作者简介:

具体加强措施 第4篇

自2010年始,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对农村配电网进行改造,农网供电可靠率和设备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居民家用电器得到相应普及,农、副产 , 品加工业的迅猛崛起 , 农网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也相对凸显,给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影响,即加强农村配电网运行菅加强农村配电网运行管理的重要性

(1)建立完善的农村配电网运行管理的网络自动化监控 ;结合农村当地的情况与科学的电路管理,设计出一套较为自动化的系统方案出来,在实施配电网运行管理监控措施的时候,加强对电路设备、电路负荷情况、开关的动作次数,及电路的实时状态的监控,进行有效的数据采集,制定更优化的管理方案,实现农村配电网运行管理的智能化、自动化及综合化,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代替传统的管理,提升网络管理的有效性和农村供电的安全可靠性。

(2)加强停电管理的计划,调整线路电容电流负荷的不平衡性,提高农村配电网安全可靠地运行 ;由于目前农村配电网的改造及经济的发展,造成农村用电功率和负荷的增加,因此停电的时间和次数也相对的增加。对于这一问题,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停电,并及时通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有关部门也可以组织其管理人员对农村配电网的用电负荷进行不定期的测验,并及时进行调整,将落后的农村配电网的单一输配线路尽量改为双向的输配线路,这样不仅提高输送量,而且可以减小电容电流负荷,提高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3)加强对农村配电网运行环境的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农村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前提下,相关部门应及时地对于一些线路的违规搭建和牵搭进行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对这些行为进行相应的制止或处罚。并建立完善的地方巡视和监测机制,对实际情况进行检查监督,还应定期对村民进行一些安全用电的讲解,确保违规和危险因素的减少。

2 目前农村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由于配电网在实现农村生活、经济用电的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鉴于目前农村用电的情况来看,农村的配电网运行管理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及缺陷,例如 :

(1)农村配电网运行管理的网络结构不合理 ;在目前农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其配电网运行管理的规划已然跟不上发展的脚步,出现一些配电网运行管理网络结构的的不合理,设备的健康水平不乐观。由于电网网络结构的不合理,在农村配电网的运行过程中,引起农村的线路跳闸现象和农村配电网设备故障等情况日益增多,而且基本出现在强降雨或者是强风过后 ;或者由于管理的薄弱,配电网线路的材料质量不过关,造成农村用电电路的老化现象严重,导致发生电路安全事故。

(2)配电网运行受到电流及电容方面等的影响 ;在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发展因素的推动下,农村配电网的建设也在不断更新中,越来越多的配电网线路增加,导致单独相接的电流和电容量增加,这样的情况下,由于配电网的电流和电容量过高,电弧不容易熄灭,可能会发生配电网的永久性故障,从而给农村用户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

(3)配电网运行管理的运行环境是影响其电路运行状态的因素 ;目前农村配电网运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

1)由于农村土地管理的缺乏,违章建筑等情况的出现,给配电网的运行管理带来的影响 ;在农村经济水平提高的促进下,不少的地方出现了乱搭乱建的现象,导致了一些地方的电线设施出现在公共交通道路中间,可能出现的碰撞现象就会对线路造成损坏,影响其配电网的电力正常输送运行,还可能出现触电等安全事故。

2)农村配电网私拉乱接现象的频繁产生,给配电网的运行管理带来一定的影响 ;在农村的由于安全教育的缺乏,人们对于电路安全考虑较少,有一些住户在离自己较近的电线杆子上,会私自进行电线或电话线的连接,这不仅会影响配电网的安全、可靠地运行,还可能会出现电路安全事故。

3 加强农村配电网运行管理的具体措施

(1)建立完善的农村配电网运行管理的网络自动化监控 ;结合农村当地的情况与科学的电路管理,设计出一套较为自动化的系统方案出来,在实施配电网运行管理监控措施的时候,加强对电路设备、电路负荷情况、开关的动作次数,及电路的实时状态的监控,进行有效的数据采集,制定更优化的管理方案,实现农村配电网运行管理的智能化、自动化及综合化,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代替传统的管理,提升网络管理的有效性和农村供电的安全可靠性。

(2)加强停电管理的计划,调整线路电容电流负荷的不平衡性,提高农村配电网安全可靠地运行 ;由于目前农村配电网的改造及经济的发展,造成农村用电功率和负荷的增加,因此停电的时间和次数也相对的增加。对于这一问题,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停电,并及时通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3)加强对农村配电网运行环境的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农村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前提下,相关部门应及时地对于一些线路的违规搭建和牵搭进行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对这些行为进行相应的制止或处罚。并建立完善的地方巡视和监测机制,对实际情况进行检查监督,还应定期对村民进行一些安全用电的讲解,确保违规和危险因素的减少。

4 总结

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具体技术措施 第5篇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具体技术措施进行分析,为我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整体建设质量的提升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技术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specific technical measures of forestry ecolog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construction of forestry ecolog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for me the whole quality of ascension to provide a reference.[Key words] forestry ecolog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ical measures

近年来由于我国的环境污染加重,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对于生态保护越来越重视。对于林业的保护是我国整体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针对于不同地区的林业发展情况先后建立了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林业生态工程,这些生态工程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在进行林业生态保护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到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质量,因此对林业升天工程建设的具体技术措施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林业生态工程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于林业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增加,我国在以往使用林业资源的过程中对于林业生态造成的严重破坏,影响到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影响到人们对于林业资源的正常使用。因此,我国开始重视对于林业生态的保护,旨在提升林业的整体发展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我国林业的整体发展,满足人们对于森林资源的需求。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于林业工程的监管不到位

我国在开展林业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监管不到位的情况,很多地区在开展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往往是按照传统的建设模式进行建设。在这种建设模式下,对于工程建设的技术标准、资金投入、管理措施等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往往会出现建设技术落后、人员管理松散等情况。严重影响到了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不利于我国的生态保护工作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不过得进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缺乏整体的规划,在进行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往往只针对建设地的一方面的特征进行生态工程的建设。缺乏对当地地质状况、水文状况的合理考察。很多工程的建设,只是为了短期的效益和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在建设过程中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建设技术指标和建设方式开展建设工作。这十分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影响到我国整体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提升。

加强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的主要技术措施

3.1 加快进行我国林业分类管理

要想提升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发挥林业生态工程在林业生态保护中的作用,需要加快对于我国林业的分类,针对于不同的林业类型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我国目前主要的林业类型有商品林和公益林两种,公益林在发展的过程中缺少相应的资金支持。因此应当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对公益林进行重点建设。在对公益林进行生态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提升对于公益林的补助,同时应当对公益林进行抚育性的采伐,这样能够调动当地林业建设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我国公益林的整体发展。

3.2 引入市场机制加强林业管理

我国在进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引入市场机制,加强对于林业的整体管理。这需要在当地提升林业的整体培植规模,同时应当针对于当地的地质环境和气候环境对树种进行改良,栽种适合当地情况的树种。应当在进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依据当地的具体状况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保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合理性。最后要加强对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提升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在我国整体林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发展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在进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整体设计缺乏规划等问题,影响到了整体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因此我国应都在进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规划体系同时加强对于整体建设过程和后续维护过程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质量,为我国的林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具体加强措施 第6篇

【关键词】油田企业;会计基础性工作;具体措施

一、引言

相对比我国会计管理起步较晚,会计基础工作开展方面存在非常明显的弱势。会计基础工作时会计管理工作中最为基础性的内容,需要依照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实施。石油产业可以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会计工作的事实,必然会对石油企业后期的财务管理秩序产生一定影响。新时期,在我国会计制度与会计管理秩序不断更新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会计基础性工作规范,整顿石油企业会计秩序,促使会计处理职能在石油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二、石油企业会计基础性工作现状

从目前石油企业会计基础性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就可以了解到,石油企业会计基础性工作并不是十分令人满意。经过了解,石油企业会计基础性工作表现出这么几种状态。首先,中保镖,轻基础。石油企业重视报表编制、分析,轻视甚至是忽视会计基础性工作。目前,我国石油企业对会计基础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仍旧处于低水平状态。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重视财务会计各种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反而忽视了加强会计基础性工作。因此,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违规日安歇各类型的财务凭证的事件时有发生,影响会计核算结果的公正性与客观性,使得会计职能难以发挥出来。其次,缺乏严密的成本管理。石油企业在核算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责任成本方法进行,核算的时候将石油开采队伍纳入到成本管理系统中,考核财务会计的时候,主要采用逐级考核的方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成本核算缺乏科学性、核算粗放,成本统计表现出单一面,这样不仅影响成本核算,还会造成非常严重的资源浪费。最后,缺乏科学系统的会计档案管理。在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突破的过程中,石油企业在财务管理方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为明显的就是ERP系统运用到了石油企业的管理中。与此同时采用新型的会计管理系统,财务凭证种类越来越多,数量庞大,原油的档案管理系统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财务需求,难以形成档案管理的系统化。

三、加强油田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具体措施

从前文的分析中就可以发现,油田企业会计基础性工作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之处,基于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油田企业会计基础性工作。

1.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现如今在社会快速发展,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人才的发展促进各行业的发展,行业的进步促使复合型的人才成为当前市场竞相争抢的对象。复合型财会人才也不例外石油企业在招揽复合型财会人才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加强对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培养,定期组织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促使会计人员加强生产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各种成本预算,核算需要有清晰的认识,并且能够生产经营做出深刻的分析。当然,需要加强引进外部优秀人才,让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加入到新会计人才的队伍中。在会计人才队伍构成中,实行权责分离,人岗位置清晰,职责分明。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促使会计人员遵循各种道德标准,鼓励工作人员加强专业素养。

2.实施会计基础资料的精细化操作

在财会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细化会计基础工作的核算体系。在整个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功能发挥的重要组成,同时也是整个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环节,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细化会计基础性工作,通过各项工作来保障会计核算质量,以此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效率。在油田企业石油开采工作不断细化的过程中,石油开采队需要不断加强井下施工,开采队伍注水,按照相应的规定做好各种费用成本核算管理,严格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核算过程的客观性与完整性。需要加强对各种凭证的精细化审核,在石油采购、销售的时候,需要凭证不仅仅可以反映石油公司的业务状况,还可以将其作为各种会计考核的根据。

四、结语

改善石油企业会计基础性工作,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可以说是完善整个企业会计管理系统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石油企业管理水平与管理质量的重要措施,对发展石油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海生,张家荣,李应祥. 加强油田公司会计基础工作的措施分析[J]. 商业文化(上半月),2012,05:323.

[2]林丽虹. 论注重和加强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相关问题思考[J]. 现代经济信息,2014,24:194-195.

[3]李峰梅,于建华. 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问题探讨[J]. 农场经济管理,2007,06:81-82.

作者简介:

具体加强措施 第7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具体措施

一、当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简析

我们知道词汇学习时学生掌握一门新语言的重要基础, 没有了词汇, 那么语言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因此英语老师在开展教学时, 务必要重视词汇教学的方式, 让学生能够更加透彻、牢固地掌握英语词汇。然而在过去高中英语的教学模式下, 老师更多的是将教学重点放在了语法和句型的教学上, 对于词汇, 老师只是让学生课后进行背诵记忆, 却没有让学生真正地对词汇进行理解和掌握, 从而使得学生英语成绩一直上不去。实际上, 词汇对于学生理解和应用英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无法熟练地掌握英语词汇, 就很难将自己的想法和思想准确地表达出来。可以说学生掌握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下面笔者就从自身教学的实际出发, 对加强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提出了几条有效的具体措施。

二、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加强措施探析

1.巧用“Warming—up”, 引入教学。很多老师并没有专门对词汇教学的环节进行设计, 只是简单地引领学生的朗读词汇, 然后便要求学生在课后的时间对词汇进行记忆和学习。这种“放羊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词汇学习水平难以提高。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 老师务必要巧妙运用“Warming—up”中的词汇进行教学, 因为“Warming—up”是引入新课的重要话题, 老师可以借助话题讨论的方式, 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和使用本单元的词汇, 在讨论和交流中强化自身对词汇的以及和运用。

2.阅读教学与词汇教学的结合。在过去的高中英语教学中, 老师是将阅读教学和词汇教学割裂开来的, 分成独立的两个模块进行教学, 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只是一味地讲授相关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在词汇教学中让学生进行重复地建议, 这样一来不仅降低了英语教学的效率, 而且也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老师可以将阅读教学和词汇教学进行结合, 让学生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掌握和学习词汇, 通过阅读材料来理解词汇、掌握词汇, 从而提高词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3.运用对比归纳思想, 提高词汇教学质量。很多学生对英语词汇的记忆十分短暂是因为他们简单地、独立地记忆每一个词汇, 却没有观察到有些词汇是词性或者是词义相近的, 并且没有将这些词汇进行关联, 这样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词汇的效率, 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重复的记忆学习。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记忆词汇, 老师可以将对比归纳的思想引入词汇教学中, 让学生对一些词性相近或者词汇相近的词汇进行比较和归纳, 进行批量性地词汇学习, 学生通过一个词汇便可以同时掌握多个词汇, 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词汇的效率。

4.借助多媒体技术, 开展有趣的词汇教学。不少学生认为记忆英语词汇是一件很枯燥乏味的事情, 而在老师的硬性要求下, 学生对于英语词汇的学习容易产生厌倦感甚至是抵制的情绪, 学生不愿意主动地学习英语词汇, 而是等到老师抽查时, 才临时抱佛脚。这种临时、短暂的词汇学习实际上是无效的, 学生只能应付老师一时的抽查, 但是遗忘率极高。因此老师务必要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 适当地播放一些英语歌曲或者是小短片, 让学生能够视觉和听觉的“盛宴”下学习词汇, 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具体来说, 老师可以让学生先听完一首英语歌曲, 然后对歌曲中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 学生为了更加准确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 便会在听歌曲的过程中, 聚精会神地看着投影上歌词, 并且将一些不懂的或者是关键的词汇记下来, 便于之后对歌曲所表达的内容进行整合。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得到了集中, 他们能够更加自主地、主动地参与到英语词汇教学活动中, 并且在学习词汇的同时也能获得学习的快乐, 从而建立一个轻松、有趣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能够自在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更好地掌握和识记英语词汇。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 加强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这就需要英语老师从自身教学的实践出发, 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 在教学中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立足于英语教材,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知识和模块进行词汇教学;将阅读教学和词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引入归纳总结的教学思想, 让学生自主地对词汇进行汇总和整合, 通过比较学习来提高词汇掌握的效率;另外老师还可以充分结合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使得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英语词汇、掌握英语词汇, 最大程度的提高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同时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颖.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进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 2010.

[2]孔海琛.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9.

[3]戴雪莹.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现状调查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 2009.

加强疫苗管理的具体做法 第8篇

1 加强疫苗管理制度建设, 做好分类管理和接种管理

1.1 加强疫苗管理制度建设

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1]、《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2], 制定了本单位的《疫苗和冷链管理制度》、《冷链设备管理制度》、《疫苗领发保管制度》等, 严格按制度执行。内容涉及到对适龄儿童根据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 并宣传免疫预防知识;建立儿童预防接种电子档案, 及时做好信息登记和更新, 上传至国家信息管理平台;档案应长期妥善保管;疫苗专人管理, 制定需求计划, 从规定渠道购入;疫苗购入时须验收疫苗相关合格证件, 进口疫苗还应当索取进口药品通关单复印件并保存备查;做好领发登记, 及时掌握使用量及耗损量;过期疫苗登记后上交;疫苗的运输、贮存和使用符合冷链管理要求;建立冷链设备档案, 账物相符、专物专用;合理安排疫苗接种门诊周期, 接种场所、接种人员、消毒、体检及接种均应符合相关要求;及时建立接种卡、接种簿与接种证, 按时预约接种;做好常规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工作;做好接种率监测与常规接种月报表统计, 定期评价疫苗接种情况;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做好登记、调查, 及时处理、上报。

1.2 加强疫苗分类管理和接种管理, 确保疫苗质量和接种安全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切实作好第一类疫苗使用计划的制定和分发工作, 由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逐级向下分发, 再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发到接种单位。分发第一类疫苗, 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第一类疫苗。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均可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销售第二类疫苗,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要严格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条例》规定采购和供应第二类疫苗, 严禁从无经营资质的单位和个人购进疫苗。要严格按照《疫苗储藏和运输管理规范》要求, 做好疫苗储藏运输工作, 确保疫苗质量, 满足公民对第二类疫苗接种的需求。在接收第一类疫苗或购进第二类疫苗时, 要依法进行查验, 并索取由药品检验机构依法签发的生物制品每批检验合格或者审核批准证明复印件要严格按照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 建立健全接种疫苗品种与方法公示、接种前告知和安全注射等制度, 规范接种行为, 确保接种工作规范、安全、有效。

各地要加强预防接种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 科学合理设置或调整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单位, 尽快完成预防接种规范门诊的建设和接种单位的指定工作, 保证预防接种工作持续稳定发展。

2 疫苗的领取

2.1 各类疫苗的领取和保存

首先, 建立了疫苗领发台账, 疫苗的出入账物相符, 每月底按乡镇报的计划到市疾控中心领取疫苗, 疫苗领取时, 备有冷藏箱及冻制好的冰排, 在冷藏箱内放入温度计, 底部垫上防振和吸水纸。查验疫苗的冷藏条件, 并对疫苗的品种、剂型、批准文号、数量、规格、批号、有效期、温度记录、供货单位、生产厂商、质量状况等内容进行核对, 做好记录。在放入疫苗时, 根据各类疫苗的冷藏条件, 将骨髓灰质炎疫苗放入靠近冰排层, 再将卡介苗放入中层, 乙肝疫苗、百白破等其他疫苗放入上层以防冻结。最后用纸填充好各疫苗盒之间的空隙以防振动而损坏疫苗。以上各种疫苗按程序装好后加盖检查无误后, 再根据当日当时气温的变化快速到达本单位。将疫苗按其所需温度分别放入冷库或低温冰箱内贮存, 根据冷藏箱内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填写疫苗运输记录。按疫苗品种、批号分类码放。存放整齐, 包装标志明显, 疫苗存放都留有相应的空隙, 冷库内整件疫苗存放距离地面10cm以上, 以防潮湿, 保证冷气循环和流通确保疫苗所需的温度。

2.2 疫苗领取的程序和管理

在领取疫苗时, 有疫苗出入库登记表, 按出入库登记表填写领取疫苗的时间、生产厂家、领取单位、价格、批号、有效期、批准文号、批签发合格证编号, 检查无误后, 领用单位领取人签字。分发使用疫苗按照“先短效期、后长效期”以及先产先出、先进先出、进效期先出的原则。登记记录以防疫苗接种发生不良反应、损坏、变质等问题时以备查询。

3 冰箱、冰柜除霜和温度监测

3.1 冰箱、冰柜除霜的方法

必须按时按规定进行除霜, 冰箱、冰柜内结霜超过0.5cm时要及时除霜, 除霜前将冰箱内疫苗转入另一个冰箱, 然后关机切断电源。除霜时, 比较厚点的霜用冰箱专用的塑料铲子轻轻铲去, 不要用金属铲子以免产生划痕。除霜完成后, 擦干融化的水, 打开冰箱, 让其晾干后再使用, 使用前先插上电源再开机, 使冰箱内温度降到8℃以下, 再放入疫苗。

3.2 冷库、冰箱温度的监测

将冰箱专用的温度计放在冷藏室的中部, 并做到每天上午、下午各监测一次并做记录, 准确监测冰箱内温度的变化和冷库自动监测仪上温度的变化, 使其保持在2~8℃之间并随时调节。低温冰箱温度应控制在-20℃以下。

疫苗的冷藏管理措施好坏直接关系到疫苗质量和安全接种, 采取各种有效的管理措施。如:冷链设备专物、专用、专人管理, 严禁从无经营资质的单位和个人购进二类疫苗, 按照《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2]的规定, 做好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签发的资质查验等。由于疫苗管理工作做得细心认真, 平阴县疾控中心多年来从未发生疫苗的损坏、变质和管理的混乱情况, 从未因疫苗管理不当出现严重的接种不良反应和医疗事故, 确保了各种疫苗的安全接种, 有效地提高了人群的免疫水平, 降低了相关疾病的发病率, 保护了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疫苗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不同于一般的药品。随着疫苗种类的不断增加, 在疫苗的采购、选择及使用过程中, 如果不遵守不严格执行《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 出现任何差错, 都将造成严重的后果。问题疫苗事件说明, 规范管理疫苗是个大问题, 容不得半点马虎, 这关系到接种疫苗人群的身心健康。可见, 加强疫苗管理,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要解决的问题[3]。其实, 疫苗问题不是技术问题, 更不是市场化问题, 从根本上说仍是一个管理问题。疫苗领域是否在受到有效监管, 目前的监管体系是不是能发挥作用, 相关部门是否具备疫苗管理能力, 疫苗领域的安全程度到底有多高, 关乎疫苗是否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 必须重视和加强疫苗管理, 确保疫苗质量和接种安全。

关键词:疫苗,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34号.《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S].2005.

[2]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S].卫疾控发[2006]104号.

预防奶牛不孕的具体措施 第9篇

1 重视日常检查

1.1 分娩后7~14 d

分娩后7~14 d, 经产奶牛的生殖器官可能仍处于妊娠时的位置。分娩14 d之后, 大多数经产奶牛的子宫已大为缩小, 初产奶牛的子宫已退回盆腔。复位正常的子宫质地较硬, 可以摸到角间沟, 触诊子宫可以引起收缩反应, 排出的液体数量和恶露颜色已接近正常。如果子宫壁增厚、子宫腔内积有大量液体或排出的恶露颜色及质量异常 (尤其是带有臭味) , 则是子宫感染的症候, 应及时进行治疗。在此期间, 对发生过难产、胎衣不下或其他分娩及产后疾病的奶牛, 应进行仔细检查。

1.2 分娩后20~40 d

分娩后20~40 d, 应进行配种前检查, 确定生殖器官有无感染以及卵巢和黄体的发育情况。在正常情况下, 此时的子宫颈已变坚实、粗细均匀、直径3.5~4.0 cm;若排出或附着异常分泌物, 则是发生炎症的表现。由于子宫颈炎大多是由子宫内膜炎继发而来, 因而应作进一步检查, 确定感染部位, 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此时若能触摸到子宫角, 则有子宫内膜炎的可能。分娩后30 d时, 母牛安静发情很常见, 因此, 产后未见特征性发情的母牛, 只要其卵巢上有卵泡和黄体, 就证明卵巢的机能正常, 不是真正的发情。

1.3 分娩后45~60 d

对产后未见发情或者发情周期不规律的母牛, 应当于分娩后45~60 d进行再次检查。可能出现的检查结果及相应处理办法为:①卵巢体积缩小, 其上既无卵泡又无黄体, 常由疾病、饲料质量低劣和过度挤奶引起, 治愈或调养几周后通常会正常发情。②对由子宫积脓引起黄体滞留而不发情的母牛, 应先注射前列腺素, 促使子宫排出内容物, 然后再用抗生素治疗。③产后早期发生卵巢囊肿的母牛, 多数可自愈;若表现“慕雄狂”的症状, 则可用激素治疗。

1.4 分娩60 d以后

分娩60 d以后、配种3次以上仍不受孕、发情周期和生殖器官又无明显异常的母牛, 应在发情的第2天或输精时反复多次进行检查;需注意鉴别的是根本不能受精, 还是受精后发生了早期胚胎死亡。引起母牛屡配不孕的原因有排卵延迟、输卵管炎、隐性子宫内膜炎和老年性气膣等。大批母牛不孕时, 需检查进行配种的公牛, 其精液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母牛的受胎率;此外, 还应考虑输精 (或配种) 时的操作。

1.5 输精后30~45 d

输精后30~45 d, 应做例行妊娠检查, 以便及时查出未孕母牛, 减少空怀造成的损失。对已确定妊娠的母牛, 在妊娠中期和后期还要进行重复检查;有流产史的母牛, 更应多次重复检查。据调查, 在妊娠的中、后期, 妊娠母牛中仍有5%~10%发生流产。

2 完善管理措施

1) 要全面掌握母牛的病史资料 (尤其是繁殖史) , 包括年龄, 胎次, 上次产犊时间、产犊时正常与否, 产后首次发情时间, 生殖道分泌物是否正常, 最后一次配种时间、配种后是否发情, 之前的生育力, 从产犊到受胎的间隔时间和每次受胎的配种次数, 饲养管理情况, 健康状况, 是否有繁殖疾病和其他疾病等。

具体加强措施 第10篇

一、村级档案的特性

(一) 原始性。

村级档案大多是村和村民自发产生的原始材料, 档案中原稿原件居多, 利用价值较高。如农村土地台账, 村委会、村民代表大会会议记录, 土地承包合同等。

(二) 相关性。

村级档案事关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与民生直接关联, 如村民自治档案是村民在参与选举以及申诉个人利益等方面形成的档案。会计档案记录村民集体财务、集体土地、集体林地等与村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档案内容。

(三) 广泛性。

村级档案领域很宽, 覆盖了民主选举、劳动就业、养老保险、土地房屋权属、人口婚姻、医疗保险等农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且伴随着新生事物的出现, 还催生了土地流转档案、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档案等等。档案门类也趋向多样化, 不单有纸质档案还有实物档案和音像档案。

二、村级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 村级档案管理设施投入不够。

村级档案管理多没有达到安全管理的要求, 大多数村级档案室与会计室、村委会合并用房, 有的村级政府合并之后, 甚至将档案存放在个人家里, 档案和其他杂物混放在一起, 虫蛀、霉变、丢失时常发生, 个别村级档案库就是仓库, 阴暗潮湿, 档案柜也陈旧破烂。离“八防”的要求甚远, 档案的安全令人担忧。

(二) 村级档案管理意识较为淡薄。

部分村级干部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档案资料没有专人管理, 因未及时归档而造成很多珍贵的历史材料流失, 也导致一些社会矛盾和纠纷无据可查。还有部分村级领导对档案综合管理认识上有偏颇, 致使村级档案只保存文书档案和会计档案, 而土地承包、村务公开、农民合作医疗及农业生产经营等档案没有归档, 造成大量村级档案资料遗散存在外。

三、做好村级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 努力营造村级档案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村级档案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数量大, 单靠档案部门孤军作战, 难免势单力薄, 必须得到各方面的共同支持和相互配合, 才能营造出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首先, 要加强宣传, 提高意识。通过各种会议、网络宣传、各种媒介等宣传工具全方位、多形式地宣传档案管理工作, 普及档案知识, 增强相关人员的档案意识。其次, 要协调配合, 齐抓共管。档案部门要与农业及其他涉农部门联系, 建立长期有效的档案管理工作协调机制, 争取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上行下效, 出台相关的规范性文件, 切实加强对村级档案的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 形成强势推进村级档案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最后, 要寻求支持, 加大扶持。要保障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这项工作, 需要得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为其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为村级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人力、财力、物力、技术支持力等政策扶持。

(二) 逐步完善村级档案管理体系建设。

首先, 加强行政推动作用, 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总体考核之中。村级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系统组织和协调, 相关涉农部门对村级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足, 未能将村级档案管理工作列入规划和计划中, 从而缺乏监督检查机制。在今后工作中, 档案部门要与相关部门联系, 把村级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中, 与农村建设的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检查。其次, 学习先进, 典型引路。要向村级档案管理工作开展好的乡镇、村学习, 学习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 从而推动本村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 着力实施“村档镇 (乡) 管”的新型管理模式, 强化村级档案规范化建设。

村级重要档案由镇 (乡) 代管, 是检验村级班子是否依法办事、民主管理的重要依据, 是推动村级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的有效途径, 是加大镇 (乡) 党委、镇 (乡) 政府对村级工作监督管理力度的重要措施之一。村级档案由镇 (乡) 代管后, 规范了工作程序的同时, 进一步约束了干部, 增强了干部队伍的责任感, 从而推进了村级工作的开展, 促进村镇 (乡) 和谐。实施“村档镇 (乡) 管”有利于乡镇档案的综合开发利用, 乡镇代管的村级档案档案库房在健全各项制度的基础上, 严格落实接受范围、交接方式、归档要求, 以及保管、保密、借阅等制度。通过“村档镇 (乡) 管”, 一方面促进了各村归档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 另一方面也为档案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宝贵的室藏资源。

(四) 深入开展村级档案的开发利用。

做好村级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 就是为村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通过服务让老百姓尝到甜头, 通过利用服务,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可。在工作中, 要紧紧把握农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以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帮助农民发家致富为出发点和立足点, 以现有实际档案资源为基础, 深入挖掘利用价值高的档案, 为有效保护农民自身利益, 提高农民的各项素质和技能, 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从而充分地发挥村级档案的应有价值。

参考文献

[1] .嵇燕.对村级档案建设的几点思考.档案与建设, 2010.3

具体加强措施 第11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实验室建设;具体措施

科研能力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而实验室建设的水准是体现高校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课堂,是集中强化培训各类专门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高校科研人员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的实践基地。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民办高校的实验室建设水平,目前和公办高校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民办高校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结构、专业素养,决定了他们掌握所必须的专业理论应以够用为度,而学校实验室的主要功能应以实验教学为主,以从事科学研究为辅。因此,民办高校要培养社会急需的合格人才,就必须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可见,民办高校的实验室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民办高校的全面、长远发展。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实验室,是民办高校通过内涵发展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基本环节和物质基础,必须给以高度重视。特别是目前生源相对减少、竞争日渐加剧的新形势下,通过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提高教学与科研能力,进而提高社会影响力,最终形成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已经成为民办高校必须面临和重视的现实问题。

一、高水平实验室建设是民办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必须

随着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公办高校、甚至包括知名大学,其服务中心都要作相应的转移,即使“211工程”的高校,其服务主体也必将是地方经济主战场,他们良好的实验装备条件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巨大优势以及名牌、名人等无形资产对教育资源所形成的强大威力必然使民办高校面临更加激烈的生源竞争。近年来,生源相对减少、竞争日渐加剧的发展态势已见端倪,没有一定的高水平实验室和先进的实验基地为依托,民办高校必将面临优胜劣汰的严峻考验。从另一个层面上看,民办高校如果没有先进的实验装备,不但很难引进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也很难留住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近来有些民办高校流失的学术骨干、重点学科带头人,主要是以实验装备条件难以适应研究的深入或专业不对口为由另谋高就,从流向看,85%是流入实验室条件较好的一些高校。这种流动的不平等性,使民办高校本来就为数不多的全职学术人才继续外流,即使目前在岗也是“人未走心已动”,长此以往必将是极度匮乏。而学校的内涵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师资水平,因此,引进高水平人才、留住一些学术带头人,是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加快高水平实验室建设是吸引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民办高校高校的当务之急和生存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民办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找准定位,明确建设方向

实验室建设的定位是实验室建设的关键思路,在实验室建设的类型上要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为主,加强科研与应用;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实验室建设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较强实践能力,并培养一定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应用型人才。

民办高校实验室建设可以通过校级、院级和系级的实验平台,优先建设应用效率高、专业水平相对较强的实验室。可以成立实验中心或仪器中心,更好地发挥实验室的效益,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节约有限的资金,学校可以将学科相近的科系整合成二级学院,或将原由二级院各自分管的实验室整合起来,成立综合性实验中心,重点实验室由实验中心统一管理。还可以根据实验教学的需要和民办高校师资力量的实际,对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方案进行局部调整。把性质相近的实验室分室合并起来,整合实验分室,既可以节约实验室资源,又可以提高实验室的师资力量和研究水平。

(二)努力形成特色,打造品牌实验室

民办高校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形成自己的特色,要在完善基础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研究型实验,促进教师科技研究能力的提高,以及教学与科研的有益结合。民办高校在实验室建设的过程中,还要充分发扬民办教育的特色,根据现有的基础和社会的需要,并充分论证实验室建设的利弊之处,选择合适的突破口,争取做到既促进教学又提高科研水平,力争形成有自己特色的、能在国内形成一定知名度的研究基地,在此基础上打造具有品牌效应的高水平实验室。

(三)建立教研室与实验室相结合的新机制

理论教研室必须承担实验准备和实验教学的任务,打破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人员泾渭分明的界限。理论课任课教师主动参与实验教学的备课和准备工作,能够在现有人员总编制不变的情况下有效缓解实验教学的压力,也使教研室与实验室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促进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和教学水平的改善。将理论课教师引入专门实验室的管理,不仅可以解决人员短缺的问题,使理论课教师更好地走进实验室,也有利于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这样还可以使实验教辅人员能更集中精力于基础实验的准备工作,提高效率;还可以结合目前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的教师没有科研资源而导致的科研能力下降的问题。这是生源竞争加剧的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实验室建设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否则,在实验空间和实验教学人员都比较有限的条件下,难以根据十几门不同层次、专业学生的课时安排和授课特点,来满足不同实验课程同时开设的要求。

(四)整合资源,设立联合型实验室

民办高校要打破各个教研室和或系之间教育资源相对独立的分配布局,建立协调统一的管理模式。大型和贵重仪器设置专门实验室由专人保管。对基础实验常用仪器及易损耗仪器应建立统一的管理制度。近年来,西安培华学院为提高学生实验能力,在实验室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有益探索,不仅使学生在书本上得来的知识得到强化,适应社会的能力得以大大提高,还与国内外一些实验研究水平高的单位和高校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为以后设立联合型实验室以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应加强实验室建设,使学生通过专业的实验学习掌握相关职业的新知识、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并能以较强的动手能力,分析、处理、指导、解决一线生产实际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需要。正是由于实验室建设对于民办高校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加强实验室建设应成为民办高校进一步发展壮大并最终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必经之路。通过系统的实验室建设,可以在很多方面强化民办高校的实力,例如实践教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在实验室建设中,为了以最少的投资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可以选择本校的优势专业和其它院校不是很强的新兴专业,通过科研平台建设、科研队伍建设和科研体制创新,来增加学校的专业建设和科研能力,进而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纪宝成.建设一流大学[J].中国大学教学,2011(03):28-30.

[2]民办教育研究所.调查研究[J].民办教育信息,2004(2):9.

具体加强措施 第12篇

1 高速公路路政管理现状分析

1.1 缺乏足够的管理经费

当前, 部分高速管理部门在进行路政管理过程中还是使用传统的经费标准, 该标准存在不健全、配置低等缺陷[2]。经实践证明, 在相关编排制度还未下达之前, 部门经费还能承担支出, 但如果工作人员全部上岗到位后, 那么经费就呈现出不足的现象, 尤其是在进行超限运输管理中其属于重点环节, 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人力支持以及物力支持, 但是缺乏资金支持的现象较为明显, 将会成为限制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发展的一个首要因素。

1.2 沿线非公路标牌管理难度较大

高速公路建设的位置都具有地理位置优越以及人流量大的特征, 这些特征给广告宣传、广告企业带来了契机, 但是在沿线非公路标牌管理方面缺乏科学的规划, 未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划分管理。例如, 部分高速公路两旁红线区域都是建立超市、宾馆、市场、餐馆等, 对于城乡地区的高速公路主要以违章建筑为主。

1.3 管理模式较为传统

多数高速公路路政管理部门都是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工作, 而不同省份的路政管理部门属于不同市区的公路局, 都是以单纯型、传统型的管理模式为主。在管理制度、内部管理、工作方法方面都有带有传统理念, 这样不但降低了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 还扼制了员工的责任心与自信心。

2 加强高速公路路政管理的具体方法分析

2.1 构建整体的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模式

高速公路的稳定、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 其建设发展主要实现了全国高速化。但是在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中并未体现这个特征, 因此需要在管理过程中以整体性管理模式为主, 实现统一管理, 这样才能将整个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出来。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 路政管理工作才刚刚发展起来, 到当前为止还未形成整体性的管理模式, 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应该不断探索, 大胆尝试, 以建立完整的路政管理模式为主, 利于后期实现统一管理, 并为路政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良好契机。高速公路属于常见的设备设施, 具备比较强的公用性特征, 对于一个城市、县镇来说, 它是对外连接的重要工具, 所以在管理时不应出现多种管理模式[3]。而构建一个整体性路政管理模式应以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为主, 如不然会降低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 使管理工作出现混乱, 还会降低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影响管理人员工作热性, 给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出行带来严重影响。

2.2 加强员工岗前培训, 提高内在素质

全面开展员工岗前培训工作, 对员工存在的不足之处给予弥补, 达到提高内在素质的目的。新上任的工作人员在上岗前期需严格遵循岗前培训体系, 将专业操作技能、路政管理理念、制度作为首要培训内容[4]。考核导师需要严格对岗前培训员工进行评价, 查看是否可以胜任部门交给的任务, 通过岗前培训工作的开展, 利于培养工作人员的严谨态度, 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 在工作过程遇到难题鼓励员工拓展思维去解决, 并构建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便于后期遇到相同问题得以尽快解决, 提高了工作效率。

2.3 推广路政管理立法, 加强执行力度

在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中需要有一套有效的法律法规支持管理工作。当前社会主要以法治为代表, 同时国家各项法律法规逐渐趋向于多元化发展, 但是还有部分人为了个人权利、利益, 利用律法钻空子, 从而降低了法律之间的连接性, 产生互相排斥的现象, 并为相关执法部门制造麻烦, 导致意见分散、不团结, 给路政管理工作的开展制造了不必要的麻烦。因此, 国家的相关部门以及政府需要在建立路政管理法律法规时, 将存在的问题全部在结合起来, 部门与部门之间共同合作, 建立、推广属于路政管理的法律;使路政在管理过程中可以实现立法有效、执法一致的目的。

2.4 遵循“以人为本”, 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理念

高速公路具备全封闭、严密性的特征, 因此行驶车辆在高速公路上时会受到空间的限制, 有可能出现行驶事故以及意外[5]。服务作为高速公路管理的核心内容, 同时也是管理工作的重要特性, 路政管理工作人员要以专业的操作技术和创新的管理理念提供全面的服务, 这样才能提高路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高速公路主要是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作为主要载体, 以执政为民作为管理工作的作风,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方面:如高速公路中出现安全事故、车辆故障时, 路政工作人员要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出抢救方案, 并配合医疗人员将伤亡事故降至最低。一个方面:在公路路面周边位置提供安全行驶信息, 如果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施工、暴雨、雾霾、堵车情况时, 那么应该在高速公路路口、收费站等显眼位置出示告示牌, 说明前方公路存在的现象, 这样可以提高高速公路行驶质量。

2.5 扩大宣传力度, 提高人们保护公路的意识

高速公路对人类出行、社会经济具备重要作用, 但是部分高速公路在施工完成后因管理制度落后、宣传力度低等影响, 导致公路中的设施设备遭到破坏, 行驶人员未按照相关交通规则履行行驶义务。除此之外, 还存在靠路建房、补胎、修车的情况, 这种情况降低了公路的使用性能, 影响了公路的通畅性。因此需要就高速公路的使用、道德素质、制度方面、法律法规进行宣传, 将执法工作相互结合起来。通过宣传使人们认识到如何正确使用高速公路, 并加强人们的法律法规意识, 例如:以宣传画册的方式进行宣传, 通过广播扩音装置巡查不断播放路政管理法规达到宣传效果;如出现违规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给予惩罚。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 其在路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日渐明显, 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应遵循“以人为本”、推广路政管理立法、扩大宣传力度、加强员工岗前培训、构建整体的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模式等, 从而达到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理念、加强执行力度、提高员工内在素质的目的。将我国人财损失降至最低, 使社会经济可以实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明, 梁新社, 陈李虎.优化路域环境保障公路畅通——记高平路政管理大队[J].政府法制.2013 (29) :120-134.

[2]孙士红.加强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山西建筑.2012 (20) :78-90.

[3]熊文明.关于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1 (04) :178-256.

[4]王连义.高速公路路政管理问题与策略探讨[J].科技资讯.2013 (11) :781-780.

上一篇:土地市场交易下一篇:创新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