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人才

2024-05-07

跨文化交际人才(精选11篇)

跨文化交际人才 第1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日语,人才培养模式

跨文化交际狭义上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广义上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是文化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 要正确理解和准确使用语言在实际中进行交际, 必须了解和掌握所学语言所属国家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知识。

一、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密不可分。这是因为外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最终达到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语言作为一种交际的工具, 可以传达人们在一定社会生活中需要交流的价值观念、生产活动、思想感情及宗教信仰等内容。把这些内容融入到一定的社会环境里, 就形成了特定的社会文化。语言作为文化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承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当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进行交流时, 实际就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因此, 外语教学不仅要从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全面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 更应该培养学生在实际交往中使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外语教学的任务在本质上就是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内容

1. 理解文化所特有的语言与非语言行为。

要透过文化的“特有行为”看到其本质特征, 就要求学生能够辨识出不同文化中所包含的不同特性。因此, 学生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相关书籍以及实际交际中跨文化的交流等所能接触不同文化的渠道来培养自身对异文化的敏感性, 使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自觉地联系在一起。久而久之, 学生便逐渐学会从异文化的角度去体会与认知情感和事物, 而这正是文化意识的最高层次。

2. 掌握实际交际中言语行为方式的习惯性。

特定的文化会产生特定的语言表达习惯, 这就要求学生熟悉各种礼仪风俗、言语习惯等文化知识, 能够面对某一特定的交际情景, 预知出可能会出现的言语或非言语行为, 并对其做出得体的应对。

3. 能够选择适当的语言表达不同的人际关系。

即使是同一种语言, 由于性别年龄、社会地位及文化层次等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面貌。要正确处理不同的人际关系, 就要了解不同社会背景的人在语言使用上的不同特征。在交际中, 要根据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话, 这是恰当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技巧。

三、“跨文化交际”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 构建合理的“语言+文化”的课程体系。

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够在外事、经济、文化、旅游等企事业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等工作的, 具有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日语人才。因此, 在课程设置过程中, 除了对所学语言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外, 还要充分考虑到文化因素的重要性, 要对所学语言所属国家的历史、文化概况进行全面的认识, 构建一个能够使学生语言基础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互相支撑、互相渗透的课程体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合理, 相关技能更完善, 以适应跨文化交际的需要。语言基础课程设置日语精读、日语语法、日语概论、日语视听、日语写作、日语会话等课程。文化课程设置日本世情、日本社会文化、日本文学等课程。全校的公共选修课上, 开选一些外国语用学、国情语言学、语言与文化、跨文化交际等课程, 以提高学生对异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

2. 加强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融合。

外语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 我国目前外语教学中, 仍采用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中,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从考试的角度出发, 进行语言基础知识的讲授与学习, 文化在教学中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在实际交际中真正使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某个语音发不准或是某个语法规则使用不当, 而是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所使用的语言是否得体。文化因素存在于最简单的交际活动中, 文化教学也应该存在于最基本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只有自始至终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 把语言形式放到社会文化背景中进行教学, 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去吸收、领悟、接受不同语言中所承载的不同文化, 努力理解语言使用的文化背景, 才能消除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因此, 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既是对外语教学实践性原则的延伸, 也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

3. 转变“教与学”的观念。

一方面, 教师作为语言与文化的传播者, 自身应具备很强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限于熟知所教的课本, 而应广泛涉猎各种课外知识, 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只有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 加强跨文化交际和比较文化的能力, 才能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另一方面, 教师应帮助学生转变固有的外语学习观念, 从把外语当成是简单的字、词、句子的叠加, 转化为真正从文化的角度去学习和领悟。通过观念的转变使学生认识到, 语言交际绝不仅仅是掌握语言形式, 而应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逐渐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 探索适合文化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在认知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思维与判断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异。因此, 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也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适时地调整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从传统的“书本位”、“一言堂”等教学模式中跳出来, 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本位教学模式。课堂授课应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理解水平出发, 教师应不断拓宽思路和视野, 积极探索适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此外, 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电影、电视、录像、幻灯片、互联网等多种教学手段, 通过这些生动、鲜活的音声、图像等方式, 可以让学生更直观、感性地体验有关社会文化的感染力,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化的兴趣。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及思维方式等发面都有着极大的差异, 只有具备正确理解、辨识和处理不同文化差异的能力, 才能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日语教学的根本目的, 而且也是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下经济文化交流对日语专业人才的实际社会需求。因此, 在日语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至关重要。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提高基本语言技能水平, 更要加大中日思维方式、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方面差异的教育力度, 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手段及途径为学生提供多方位的跨文化交际体验, 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丽丽.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 2009, (2) .

[2]刘慧.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J].外语研究, 2006.

跨文化交际人才 第2篇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能力

论文摘 要: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在全球化趋势明显的今天,正确认识跨文化交际教育的重要性,提高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地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英语教学应该实行语言教学和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相结合的方式,认识和加强学生跨文化意识。

一、引言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不仅是语言形式的沟通,而且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代表,而英美文化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使得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现象屡屡出现,成为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一大障碍。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因此,我国的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体验和实践,培养他们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开阔视野,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借鉴和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提高文化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能力(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的总称(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目前每个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

1。加强教师自身文化修养。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是关键。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还是依靠英语教材、课堂和英语教师的传授来获取知识。所以,英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了解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时刻明确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除此之外,英语教师还要利用周围一切条件,不断为学生组织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对比文化差异。

董亚芬指出,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是该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语言材料中,篇章、句子甚至每个词无不包含着本民族的文化信息。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通过文化对比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文化差异包含的内容庞杂繁多,下述四方面尤其值得重视。

(1)词汇差异

词汇是英语表达的基础。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单词的时候喜欢把每个单词都与一个汉语词汇联系在一起,以便记忆。然而我们在使用某个英语单词时不能只注意其语意层面,还要从跨文化的角度进行揣度。比如“red”(红色)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崇尚色,体现了中国人民在精神和物质上的追求,被赋予喜庆和吉祥之意。而在西方文化中,红色带有很强的贬义色彩,带有“危险”、“激进”、“流血”、“暴力”的意思。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在翻译《红楼梦》时,为了保留“红”在汉语中的文化内涵,把标题直译为A dream of Red Mansions,引起英美读者对“red”一词产生不好的联想。后来英国汉学家霍克斯将该标题意译为The Story of the Stone(《石头记》)。因此,在平常的词汇积累中注意从文化异同的角度加以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2)语用差异

任何语言都是某种社会文化的反映,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跨文化交际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所引起的语用差异。中国人在彼此见面时常常会问对方:“吃了吗?”“去哪儿啊?”这样的问候在中国人看来非常亲切,然而在西方人看来却非常难以理解甚至是气愤。中国人认为这样的问候能体现对对方的关心,而外国人则认为中国人想要了解他们的隐私。还有“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不了解它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很难理解它的文化内涵,就会导致交际失败。可见,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先了解该语言民族的社会文化。

(3)思维差异

文化的不同通常引起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人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含蓄、谦让、儒雅,而英美人崇尚自由,勇于表现个性。所以,对别人的`赞美,中国人会说“哪里哪里”“不敢当”“过奖了”,西方人一般说“谢谢”;表示感谢时,中国人往往会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不用客气等,英美人则会说:It’s my pleasure/Thank you。这都反映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两种文化,一个是以“你”为中心,一个是以“我”为中心。

(4)体态文化差异

肢体语言也是人类进行交际活动的重要工具,中西方不同的肢体语言体现了不同的体态文化。如拥抱、握手、亲吻、手势语等属西方人的体态语言,而中国的体态文化不包含这些过于亲昵的动作。了解并学会运用体态语对文化交际是大有益处的,如耸肩表示“I don’t know”;掌心向上伸开双臂则表示无能为力或无可奈何。

3。重视本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培养跨文化意识敏锐度。

了解并熟知本民族文化是培养跨文化意识敏锐度的前提。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刘润清教授曾经指出:“文化教学,这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西方文化,而且要懂得本族文化,二者并重。”这是因为跨文化交际是双方的。作为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我们必须在了解和熟知中国文化特点和表达方式的基础上,学习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并学会用英语表达本族传统文化,宣传本族优秀文化,让西方人了解更多的中华文化,比如中国的太极拳(Taiji)、武术(Wushu)、功夫(Kongfu)、气功(Qigong)、衙门(Yamen)、曲艺(Quyi)、二胡(Erhu)、麻将(Mahjang)等。我们要夯实本族文化的功底,不失时机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让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这样有利于双方的相互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时效性。

中西文化的比较性学习是培养跨文化意识敏锐度的关键。跨文化意识敏锐度是一种对有别于母语文化的他国或他族文化的反映度和感知度,它是以母语文化为参照体系。敏锐度的加强有赖于母语文化和异国文化的同步提高。然而敏锐度的高低并不与文化知识的多少成正比,而是有赖于对中外文化的对比性研究学习。

4。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文化渗透。

(1)讲解法

讲解法是课堂文化教学最为直接的方法。教师直接结合教材内容对相关的文化知识加以讲解。

(2)对比法

对比法是文化教学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对比,学生可以发现母语和目的语的语言结构与文化之间的异同,了解异族文化的特殊性。比如从称呼、招呼语、告别、做客、谦虚、道歉、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将中西文化进行对比,可以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敏锐度。

(3)阅读法

阅读文学作品是文化学习的一个主要方法。因为文学作品是社会文化的反映,所以,要想了解英语国家文化,阅读一定量的文学作品会有很大的帮助,从中可以找到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信息。

(4)实践法

实践法是实现文化教学目的最直接的方式,文化教学的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各种资料让学生对中西方不同民族在价值观念、政治信念、宗教信仰、社会准则、道德标准及思维方式等方面有所了解,然后为学生创造各种机会进行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

三、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脱离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孤立地教授语言知识。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既教授语言,又传播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跨越文化差异障碍,减少文化休克现象,增加交际的有效性和成功交际的体验。

参考文献:

[1]徐冰。试析跨文化交际与高校英语教学。英语教学,2009。

[2]王宗华。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提高外语交际能力。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跨文化交际人才 第3篇

【关键词】外语人才;国际化;跨文化交际

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来,外语人才的培养迎来了机遇与挑战,对外交流合作及对外经贸的发展对外语人才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扩大教育开放”,鼓励学校优势学科面向世界,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笔者将结合国际化的启示,探讨外语人才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

在当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如弗朗西斯(A.Francis)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是课程的国际化,教师的国际化,国际学生项目,到国外学习/工作及交换项目,国际合作计划,与国外同行院校的密切联系,与各区域的联系。埃林波(B.J. Ellingboe)的观点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多元化的过程,其核心的工作包括领导者的国际化,教师广泛参与各国同行、研究机构、大学的国际合作活动,课程的国际化,为学生提供可能、可行的国外流动、学习项目,接纳国际学生、教师和访问学者,国际课程学习项目。奈特(J.Knight)强调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不断推进的动态过程,国际化的维度需融入大学各项政策和方案的制定之中。因此,学校在人才培养和政策制定方面要有国际化的视野,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也应具有国际化视野。

二、外语人才培养定位国际化

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我国国际化课程建设正在迅猛发展,英语教学必须迎接挑战,尽快把从原来以考试为导向的通用英语教学定位转到以国际化课程为导向的学术英语教学定位上,为大学生接受国际化课程做好准备。

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定位在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服务上面。根据这一目标,大学英语教学的课程要求、教师培训、教学评估等将需要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大学英语教学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服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提供国际化课程的师资;②提供部分英语讲授的国际化课程;③帮助学生适应英语授课、英语学术交流的需求。例如,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英语的优势,结合某个专业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成为国际化课程师资的一部分;或者逐步争取用英语开设某一人文社科方向的学位课程;或者专门研究学术导向英语或/ESP,帮助学生适应英语授课的要求。

三、专业课程国际化

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的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是最核心的方面。第一,可以在现有的课程设置中增加国际课程作为选修课程,如世界历史、世界经济、欧洲法律、国际关系、“一带一路”战略框架国家的文化风俗等。目前,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都设置了外语和外国文化课程,课程数量和学生选修比例逐年上升。第二,可以将国际化内容融入课程,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培养学生在国际化和多元化的社会工作环境下生存的能力。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对国际背景、历史、政治、经济的讲授,在讨论和知识拓展时关注全球议题,重视对其他国家或文化的了解,拓宽学科专业的国际视野,充分利用在线慕课和微课资源,使学生感受不同国家教师不同的教学设计和风格,开阔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模式国际化

哈佛大学物理学教授 Eric Mazur 认为: 传统教学只注重学习过程的第一步“信息传递”,但他们忽略了第二步“吸收内化”,由于新网络科技让知识的传授变得便捷和容易,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模式,把教学重心和课堂时间更多地放到第二步吸收内化之上。实现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全面互动,实现翻转教学。

采取研究型语言工作坊的教学模式。这是一种集研究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参与互动体验式教学模式。它将主题学习与互动相结合,教学互长,鼓励参与和思辨、创新以及建设性地解决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头脑风暴、团体讨论、教师点评等方式,使成员在参与过程中能够共同研究思考,提出方案,促进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通过国际化主题的选取和研究,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与国际教育和人才培养目标接轨。

将国内外校际交流活动纳入教学和实践体系。在一门课程中采用“多师同堂”的方式,将本土教师、海归教师、外籍教师纳入到同意同一课程教学体系,既能够使教师之间交流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又能使学生获得多维度的资源和学习体验。比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外籍教师和留学生资源,开展国际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尤其是外语学习的系列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和实践的延伸。

采用“情景化”交际教学模式,选择跨文化交际的主题,模拟构建跨文化交际的环境,故意学生结合实际演绎真实的交际活动,沉浸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之中。同时,教师可以使用分组进行活动设计,激发学生的表现和竞争意识,使学生开阔视野,从不同侧面了解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

五、结语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外语教学者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培养为国家所需的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蔡基刚.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定位研究[J].外国语,2012(1).

[2]张绍杰.扩大教育开放给外语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外语,2011(5).

[3]束定芳.近年来海外学术英语导向类教材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4).

[4]汪霞.大学课程国际化中教师的参与[J].高等教育研究,2014(3).

作者简介:

跨文化交际人才 第4篇

一、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需求现状分析

笔者对40家河北省外贸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发出40份问卷,回收问卷36份,有效问卷32份。问卷数据统计显示:从需求数量上看,被调查的企业90%均表示需要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回答今后一年内需要人数时,80%以上的单位选择1—2个。60%以上的企业要求国际商务人才是复合型人才。当被问到企业最看重商务人才哪方面的综合素质时,91%选择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当被问道“您认为现在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最欠缺的是什么”时,答案一般是“沟通能力、处理问题能力、正确的工作态度、责任感等”。在调查高职院校毕业生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时,处于前几位的分别是:沟通能力、执行能力、协调能力。这就说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沟通能力尤为重要。他不仅要协调各方面解决问题,还要注意采取有效策略减少跨文化交流的障碍,真正实现有效沟通。当涉及商务沟通失败的原因时,86%的被调查对象选择了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

调查显示,高职院校毕业生应该熟练掌握专业基础技能,拥有较强的沟通与执行能力,其中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尤其突出和重要。调查表明,在国际交流过程中,人们尽管获得了相关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礼仪知识,但比较粗枝大叶,一旦面临具体的跨文化交际情境时,则那些高度规范化的跨文化知识往往不能保证人们交际的成功。

著名跨国公司文化差异研究专家戴维·A·利克斯曾得出结论:“凡是跨国公司大的失败,几乎都是因为忽略了文化差异。”[1]作为中国对外贸易活动未来的主力军,高职院校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必须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且势在必行。

二、高职院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

此部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共由40道选择题组成,分别从英语国家文化知识、英语文化意蕴词汇、时间观念、会话原则、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为规范八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笔者在两所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国际贸易、营销三个专业学生中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266份,回收率88.7%。调查采用无记名答卷方式,结果较为客观可信。

统计方式:先将每一部分所有错误的或对跨文化交际不利的答案加以统计,再按照各自的类别算出百分比进行分析,最后列出每一部分的平均失误率,并汇总如下: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其他国家的文化、观念、信仰、风俗、礼仪及相关的风土人情缺乏必要的了解,将会直接影响今后在对外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交流与沟通。学生与企业要求的实际从事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还相距甚远,在某些方面,比如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文化意蕴词汇、时间观念、会话原则等方面的问题还相当严重。

此外,高等院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教学,而忽略培养学生进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即使给学生提供了实习机会,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无法接触到具体的对外商务交流活动,没有达到实习的目的,这些都成为影响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不良因素。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方法与策略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从师资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设置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与完善。

1. 提高教师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文化素质不可忽视。教师要具有跨文化教学意识,多渠道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首先,教师要有学习意识,多读一些跨文化交际学重要著作,进一步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和理论基础,拓宽视野,增强文化差异意识。其次,教师可参加一些文化专题讲座或文化教学研讨会,并进行深入研究;为了亲身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争取到国外进修学习。最后,从专业教学角度,教师要多接触外贸企业,获得直接或间接的工作经验,提高外贸实践工作能力,对于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将起到更直接的作用。

2. 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交际不同于传统的语言技能课程,它有自身的开放性和多样性,所以教学中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教学重点不在于传授多少跨文化技巧,因为跨文化技巧有它自身的文化局限性,往往只适合某些文化环境中的特定场合,并不真正具有跨文化的意义。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教学的重点,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文化和文化差异现象进行分析,尝试解释,对不熟悉的文化内容进行探索。通过培养和增强跨文化意识,学生能够开放头脑,以更加灵活的方式与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

如何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灌输式教育,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要创造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有针对性地介绍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对跨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可采用任务型教学法,以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在真实的跨文化交际环境下,体会中外文化的差异,增强文化敏感度,增强跨文化意识。其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跨文化知识的习惯。课上时间毕竟有限,教师可以就所学内容涉及的跨文化知识,分成学习小组,引导学生课下充分利用网络自主学习,自觉阅读有关母语文化与异族文化方面的文章,有意识地积累跨文化知识,增强跨文化意识。

3. 灵活设置课程,创造跨文化交际氛围。

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跨文化交际氛围的缺乏”是阻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2]囿于师资和课时,大多数院校没有系统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学生跨文化交际知识不成体系,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文化差异的了解不够,使用不恰当的语言和行为,导致交际障碍。因此高职院校需要灵活设置课程,创造跨文化交际氛围。

首先,在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培养目标中,必须明确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并在各课程教学大纲中有切实体现。课程设置既要包括传统的英语基础课程和专业知识及技能课程,又要包括跨文化交际类课程,如英美概况、商务礼仪、文化与交际等。学生只有在这些课程中了解到足够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才有可能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其次,教师还可开设跨文化交际的选修课程及举办专题讲座,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各国文化差异,习得更多的跨文化知识。再次,增加学生实训机会。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是以后更好地从事外贸、商务工作。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跨文化交际是动态变化的,固有的跨文化知识不能完全满足交际的需求,只有不断进行实践才能真正提高交际能力。这就要求学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训机会,让学生走出校园,与各种文化背景不同的人接触、交流,体验不同的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材选用要避免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更具时代性,使其更适合教学实际和学生需求;配有形式多样的练习和分析案例,利于进行生动活泼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商务交往乃至社会交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社会需求来看,高职院校毕业生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熟练的业务能力,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实际的高职院校教学与现实人才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只有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将语言与文化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注重积累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增加跨文化交际实践,才能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摘要: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商务英语人才有利于河北对外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文章就河北省对跨文化交际商务人才需求和当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了调查分析, 指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同时对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高职教育,跨文化交际,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楚春霞.试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职成教育, 2010 (7) :81-82.

[2]高永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11) :26-28.

[3]肖华芝, 廖雪峰.高职商务英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缺失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一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9 (4) :65-68.

[4]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10) :27-31.

[5]付永钢, 李天行.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与思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 2003 (5) :280-285.

跨文化交际人才 第5篇

关键词 跨文化商务交际人才 大学英语拓展课 内容依托 任务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及其他国际峰会等,中外交流频繁,中外文化碰撞,对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求呼之欲出。单纯的英语语言学习必将导致沟通过程中文化的失误,从而造成误解甚至沟通的失败。教育部2014年《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对大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更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之后能将其运用于英语文化的沟通。

一、理论基础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重复中学阶段的基础英语教学已不适应大学英语高水平学生的要求及时代发展的需求,应转向以英语语言为工具,学习发展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及技能,与此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文化知识及沟通技能等。20 世纪70 年代美国社会学家Hymes提出仅仅学习某种语言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习怎样使用这种语言,即必须掌握使用那种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必须懂得什么时候使用何种语体和语言形式。之后,Candle 和Swin 也把交际能力描述为语法能力、语片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和策略能力。到了90 年代,Bavhumer 认为,“交际语言能力就是把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的场景特征结合起来,创造并解释意义的能力”。也就是说语言的使用不仅受语音、词汇、语法规则的影响,还受使用环境、社会环境的制约。我国学者刘学惠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综合、多向度的概念,除了知识向度以外,还有思维向度、行为向度乃至情感和个性向度。以Kim 为代表的一些外国学者则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认知、情感、行为适应能力。张晓书也认为,具备这些能力的交际者就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根据实际情况临时搁置或修改自己原有的文化习惯,并能创造性地处理交际双方的文化差异。

二、教学现状

温州大学大学英语建设从1987年开始,与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同步,其中经历了几次重大的改革调整。2007年,对新生进行分级教学,教学模式调整为网络自主学习+课堂面授+小班口语课。2009年开始开设大学英语拓展课程。

传统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学注重听、说、读、写、译等基础练习及对语言技能的传授。这与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基础英语教学如出一辙,对于通过四级甚至六级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说,教学内容上没有特色,缺乏吸引力。这样,大学英语的学习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在生活、学习与未来的工作上没有太大的帮助,部分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为此,2009年针对二年级四、六级通过,在英语学习中处于较高水平的学生在第四学期开设了①《大学英语中级口语与口译基础》;②《实用英语视听说》;③《实用翻译》;④《美国社会与文化》;⑤《电影口语》等5门拓展课程,供学生自主选课,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2010年对全校各个学院各个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做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在对商学院各专业及学生的英语学习深入调查发现:①商学院的专业设置中,多个专业对英语水平要求较高。温州大学商学院设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五个本科专业,尤其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不管是在校学习阶段还是将来的工作中,对英语的要求都非常高。②商学院二年级学生的英语水平较全校各个学院的学生而言都是处于较高的水平。以09级学生为例,全院242个学生中,截止大学第三个学期,大学英语四级通过225人,通过率93%,其中多数学生已通过大学英语六级。③商学院高年级专业双语课程的教学中,学生由大学英语基础学习阶段直接过渡到双语教学,其外语水平和基本专业知识未达到双语教学前的水平,可能使学生陷入语言能力没提高、专业知识没掌握好的窘境。因此,2011年为商学院二年级四级通过的学生量身定做开设了《国际商务英语沟通》大学英语拓展课程。

三、教学实践

《国际商务英语沟通》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在温州大学的开设,从设计之初以跨文化商务交际人才培养为目标,通过商务主题内容依托的教学内容,以任务教学法贯彻整个教学过程,在考核评估方面采取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

1.在全球化视角下,以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为目标,将商务技能与英语语言文化能力有机结合。文化教学以及对学生语言文化能力的提高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却也是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在涉外活动中,商务英语人才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在商务人才培养方面,只是注重商务知识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培养,而忽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那么必將导致各种沟通障碍和交流失误。首先,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必须重视英语文化学习和灌输的重要性。其次,在教学内容设计以及教学过程中,通过中西文化差异对比唤起学生的文化意识。研究表明,母语文化对于语言使用者来说都是潜意识的,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唤醒语言使用者的文化意识。当他们了解母语文化,就知道该如何去描述价值观、行为、习俗、礼仪等文化内涵。借助母语文化,教师才能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文化差异,从而有意识地学习掌握英语文化。最后,应在文化语境中掌握和实践来培养商务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语境包括话语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在跨文化商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设计更多的商务情景对话,多国文化背景下的商务交际,跨国企业的商务谈判、会谈等,让学生在更为真实的环境下体验跨文化商务交际,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2.在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将英语语言作为工具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文化素养,开拓视野和知识面。语言教学不是探求语言本身,而强调将语言作为一种真正的交际工具来教。依托课程内容进行外语教学模式(简称“依托式外语教学”)将二语/外语教学与学科内容結合起来进行教学。这种外语教学模式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首先,普通教育学理论,包括体验式学习理论及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托式外语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第二,依据功能语言学观点,语言是表达功能意义的途径,语言学习不仅是要学习语言的“用法”,更要学习语言在现实环境中的“使用”。最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自然语言习得,产生于有上下文的语境中,学习者通过接触大量的语言输入习得语言。依托式外语教学提供了一个语境,使语言学习者能进行有意义的交际活动,有效地促进了语言习得产生。语言学习者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学习与语言学习者相关而且有意义的内容上,而不只是语言本身。在教学过程中将模拟走进商务语境,结合案例商情,运用先进的视听说教学手段,在熟悉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英语交际能力。课程以商学院专业教材的内容为依托,设计了十个单元,其中包括Globalization(全球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沟通),Company(企业),Trade(贸易),Money(货币),Marketing(市场营销),Negotiation(谈判),Finance(金融学),E-business(电子商务),Accounting(会计学)。在课堂内容设计上分为听、说、读、写四个环节。首先,听力为本单元教学的导入环节,让学生大致了解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此环节是语言的输入过程。其次,阅读部分是每个单元的核心,选取了现下比较流行的教材,原版财经报刊、杂志等的文章,给学生以原汁原味的地道的语言体验。再次,口语环节模拟各商务情景的会话,比如公司开会、贸易交流会、商务谈判、新产品发布会、广告创意等。最后,写作部分强调商务应用文,如求职信、简历、咨询信、回复函、产品描述、新闻发布稿、问卷调查等。这样既唤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激情,更重要的是为学生今后学习专业双语课程扫除语言障碍,打下基础,将英语语言文化学习和商务专业知识相融合,做到二者兼顾。

3.在任务教学法的教学理念下,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教师设计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能力及沟通能力。任务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教学法的一种发展,是指教师通过引导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这样学生摆脱了枯燥的语言学习,在与伙伴共同思考、合作、沟通、决策等过程中,无意识地使用了语言,有助于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这些任务包括求职面试、公司会议、贸易交流会、商务谈判、案例分析、新产品推广、新闻发布会、投资研讨等。

四、总结

在经过一段时间以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学实践后,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该课程能有助于更好地学习专业英语或者专业双语教学课程,有助于拓展英语文化视野、提升文化素养,有助于提高你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综合应用能力等。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1997.

2.姬慧锋. 大学英语中跨文化教学存在的不足与可选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

3.刘学惠. 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培养:一种建构主义的观点[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

4.张晓书. 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外语教学精神的失落与回归[J].教育探索2006(5)

[作者简介]

跨文化交际人才 第6篇

企业国际化进程中, 商务英语谈判人才成为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发声喉咙, 商务英语谈判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对外贸易的成败。这就要求商务英语谈判人才不仅要熟练掌握语言知识、深谙西方传统文化与风俗习惯, 更具备娴熟的跨文化交际技巧。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商务英语谈判实质上就是通过跨文化的沟通、协调, 实现利益共享的过程, 是否能够通过这种跨文化交际达成有利共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对外贸易的成败。但由于西方国家的文化和我国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谈判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缺乏往往导致谈判陷入僵局、甚至谈判破裂, 达成谈判后也容易因误解导致的巨大经济损失、造成贸易失败, 更严重者则会影响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因此, 提高商务英语谈判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极为重要。

二、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因素

(一) 思维模式的差异

中国与西方国家文化的不同造成了双方思维方式极大的差异, 这严重地影响了商务英语谈判的效率。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由董仲舒“天人合一”的思想哲学体系构建的, 强调世界是个统一的整体, 万事万物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每一个环节的的动作都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形成了中国人注重综合、注重总体的思维。西方文化却一直宣扬个性主体, 强调事物的独立性, 这就形成了西方人注重分析、注重个体的思维。思维方式的不同影响着中西方的谈判策略:中国人往往先将谈判内容进行整体分析, 列出最重要的原则性问题和其他附加细则, 一旦原则性问题达成一致, 其他附加细则便可有所调和。西方人则将谈判内容分条列框地逐一列举, 然后对每一项条款进行细致分析, 只有每一项内容都达成了共识, 整个谈判过程才算结束。

(二) 语言和非语言的交际障碍

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都是商务英语谈判中重要的交流方式, 在这两方面上, 中西方也存在较大障碍。在语言交流上, 中国人温文尔雅, 出于面子的原因, 习惯根据语境用间接、委婉的方式隐晦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即便是谈判中并不同意的建议, 也往往用沉默来代替说“不”。西方人恰恰相反, 他们的交流注重实效, 语言往往间接、明了, 力图用最直白的语言表达清楚自己的意图。在非语言交流上, 中国人讲求和谐礼让, 认为过长时间的直视对方是咄咄逼人的不礼貌行为, 而西方人更加认同直视对方, 进行真诚地目光交流, 否则则被认为是不自信的表现。

(三) 礼仪习俗的不同

世界上不同国家乃至不同民族都有不同的礼仪习俗, 中国和西方更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时间观念上, 中国人认为比约定时间提前到达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 西方许多国家则认为按照预定准时达到即可;在餐饮礼仪上, 中国人习惯为对方夹菜, 劝客人多吃, 来表达自己的招待热情, 西方人则认为宾客自主, 自需自取为宜;面对赞美时, 中国人往往表示自己承受不起这样的夸赞, 来表示谦虚的美德, 西方人则会大方回应“谢谢”, 接受对方的赞美与肯定。了解对方待人接物的礼仪习俗, 成为商务工作进展的必要基础。

(四) 人际感情与效率意识的矛盾

无论是商务英语谈判的谈判过程还是最终决策, 中国人与西方人的另一巨大差异就是人际感情与效率意识的矛盾。中国人把人际感情和商务活动的进行密切地结合起来, 无论是在谈判前、谈判中还是在谈判后都注重与伙伴的情感沟通, 认为只有在建立深厚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上, 才可能建立长期友好的贸易关系。即使不能够达成合作意向, 也注重“买卖不成仁义在”的友好关系。然而西方的实用主义却显得并不那么注重人情, 他们把人际感情和商务活动看做两个独立的个体, 在谈判时利益优先、注重效率, 在谈判过程中往往表现得不讲情面、分毫必争, 决策结果也不会考虑人情因素而主要依靠效率意识来做出独立决策。这两方面的差异也成为中外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商务英语谈判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首先依靠高校商务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一是提高高校教师的文化意识。学校培养商务英语教师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 通过进修、培训等方式, 将教师的商务英语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只有教师自身有生动的商务英语谈判实践经验才有可能将跨文化交际知识准确地传递给学生。二是转变商务英语教学方式。商务英语是一门注重实用的课程, 因此必须改变以往将英语语言知识和商务知识简单相加的教学方式, 切实地把商务英语教学的目标放到“有用”上来。这可以通过情景模拟、多媒体放映、学术交流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应对谈判中问题的各种能力。三是建立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与跨国企业相关联, 建立学生的实践基地, 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技能和商务知识的同时广泛接触外资企业, 真正与国外企业面对面接触, 真实感知双方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实际情况和面临问题, 才能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有的放矢, 不断完善自身的商务英语谈判技能。

此外, 商务英语谈判人才要自觉学习跨文化交际知识并对文化差异采取宽容态度。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谈判人员在谈判前要有针对性地对对手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宗教禁忌甚至是个人爱好加以了解, 对对手的谈判策略、谈判技巧、谈判方式加以分析, 未雨绸缪, 提前避免文化冲突给谈判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元性, 理解并接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尊重对方的文化, 才能取得谈判的成功, 实现互利双赢。

四、结语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导致谈判无法进行, 是商务英语谈判中的常见现象。商务英语谈判人才只有认识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清楚看到自身存在障碍, 积极提出策略逐步克服文化壁垒, 努力学习对方文化知识, 宽容对待双方文化差异, 才能在谈判中进行顺利有效的沟通, 推动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平洪.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外语, 2009.4

[2]胡芬.文化差异与跨文化谈判[J].科教文汇, 2009 (3) :237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第7篇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1. 中职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中职学校学生多数来自城郊或农村, 在本地有限的教学环境中, 接受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机会相对较小, 大多都是使用方言交流, 普通话水平不高。而且, 中职学生学习成绩都不理想, 本身的语文基础就比较薄弱, 语言运用能力较差。这些自身因素是造成中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足的最主要原因。

2. 职业学校重视技能型学科弱化基础性课程的影响

职业学校普遍存在重视技能型、专业性课程发展, 弱化基础课程的现象, 把技能发展放在学生发展的首要地位, 为学生毕业后就业服务。与此同时, 各基础学科的地位则下降了很多, 尤其是口语交际训练等隐含在语文课程中的技能培养课程都成为了附带课程。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开设了此类课程, 学生也都是敷衍, 教学根本没有效果。

3. 教材的单一性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的影响

目前, 在中等职业学校没有专门的口语交际训练方面的教材, 这方面的教学都是仅仅依托语文教材中的学生口语训练模块, 只是简单地介绍洽谈、协商、答询、应聘等几种日常对话的理论知识, 缺乏实践教学, 根本就不能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有成效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中, 教师也缺乏教学方法的创新性, 仍然沿袭传统模式, 课堂上以讲解为主, 填鸭式传递信息, 忽视了口语交际的实践运用性。

二、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策略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面对客观存在的不足和困难, 要在现有基础上下功夫, 创新理念、改进方法, 加大中职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力度, 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1. 注重基础打造, 培养学生听说能力

(1) 普通话教学。职业学校学生特别是导游、学前教育等人文性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机会与普通话水平休戚相关。所以,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专业特点加强普通话训练。教学中要掌握基本的现代汉语语音知识, 掌握正确的发音、发声技巧, 以拼音、正音、正调、朗读教学等训练为主, 最终让学生将普通话讲得较为准确、流利。

(2) 听说能力训练。在教学中, 可以通过组织演讲比赛、辩论活动、朗诵活动、讲解活动等加强学生的听说能力训练。同时, 可以通过即兴演讲、模拟课堂教学、模拟导游、景区现场讲解等方式训练学生在开放环境中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对学生的专业素质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3) 思维和表达能力训练。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仅仅是敢说、能说, 还包括说话内容的条理性和完整性, 也就是思维和表达的明晰和完整。为了使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有条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训练学生思考问题和阐述结论的逻辑性, 要允许学生有一定时间的思考、组织乃至表达。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 大胆表达, 最后达到善于表达、精于表达的效果。

2. 注重情境打造, 提高学生训练水平

英国大教育家欧文说过:“环境决定着人们的语言、宗教、修养、习惯、意识形态和行为性质。”创设良好的交际情境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必备条件。在职业学校中, 在语文课程口语教学设计中要充分结合各个专业的特点, 营造适合专业学生学习、训练、应用的情境。在应聘交流环节中, 应该设计的情境是对学生未来可能面临的应聘场景进行模拟, 给学生放映关于面试的影像资料, 让学生了解体验面试情境。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 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对场景的反应能力和应对技巧, 掌握表达策略和交流方式, 从而达成人际沟通能力的提升。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课堂教学, 语言的实践还需要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来巩固提高。因此, 我们在强化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同时, 还要组织学生参加、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包括组织参观、调查、联谊活动等,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 注重资源整合, 提升口语教学实效

在职业学校, 语文等基础课程被淡化了, 课时也被压缩了。在此背景下, 就不能仅仅依靠语文学科教学来推进口语交际训练了, 要注重整合各类资源, 利用各项时间和载体。我们可以通过晨读课、自习课、各类社团活动等途径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也可以通过写作训练、开展阅读活动、组织观看影像资料等途径使教学内容落到实处。口语交际教学除了运用传统的工具外, 还可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可通过电话、网络等进行交流, 切实提升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效。

在当今注重合作和交流的时代里, 人际交往能力是高素质人才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中等职业教育必须重视语文等基础学科在培养人的综合素养方面的作用, 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玉鲜.新课改理念下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初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2 (10) .

跨文化交际研究——非语言交际研究 第8篇

可以说, 具有不同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内容, 一是有关于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研究, 二是关于语言行为的文化特性方面的研究, 三是非语言交际方面的研究。有人认为交际首先是靠语言, 其实语言只不过是一种交际的工具, 有学者认为直接交际活动中, 只有30%的信息靠语言来传递, 而70%的信息是通过非语言交际来实现的, 可见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

美国语言学家Malandro和Barker认为非语言交际是个人发出的有可能在他人头脑里产生意义的非语言暗示加工过程, 它是一种体现非语言行为的过程, 在特定的场合或语境中要么独自出现, 要么与语言行为同时发生, 以表达自己思想或理会别人的意图。

非语言交际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体态语, 包括身势、眼神、手势、面部表情、姿态等, 有种说法是“身体即信息”。第二个方面是体距语, 即人们在交往中相互间保持的身体距离, 并由此产生的特定的意义。第三个方面是副语言, 也叫伴随语言, 如声调、音量、语速等。副语言在交际中起辅助作用, 交际者通过说话声调的变换, 音量的高低, 语速的轻重缓急来表达情感和态度。还有一种有别于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被语言学家称为客体语言 (object language) , 指的是在某些情况下, 交际者的服饰, 体态, 皮肤颜色, 发型, 随身饰物等因素也能影响交际。比如通过穿戴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品味、喜好甚至性格等。为了能够有效地进行交流, 懂得从这些方面获取信息也是十分重要的。

非语言交际和语言交际共同完成人类的交际活动, 根据Malandro和Barker的分析, 得出5点区别。

首先, 语言交际有着严谨的结构, 有规范的语法规则, 非语言交际则没有固定的结构, 没有正式的规则和模式, 要理解非语言交际行为, 需要结合当时周围的环境, 又比如人们的哭泣, 可以是因为悲伤, 可以因为高兴, 也可以是激动或愤怒。

第二, 语言交际通过传递特有的符号来完成, 非语言交际则没有确定的符号。比如中国文化中, 点头表示同意, 摇头表示不同意, 但是在别的一些文化中, 意义却是相反的。

第三, 语言交际是非连续性的。非语言交际则是连续的, 一个人体态、衣着随时都传达着信息, 在语言交际结束后, 说话人面部神情, 比如发呆, 皱眉等还继续表达着一些意义。因此, 非语言交际是连续的。

第四, 语言是后天习得的, 人们的发声是与生俱来的, 但是正确的发音, 说话表达意义则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得来的, 非语言交际中一部分是人们天生的, 比如婴儿从小就知道笑表示高兴, 哭表示伤心, 当我们身处他国又不会他国语言时, 最本能的就是会借助手势来完成意思的表达, 其他的一些非语言交际则是后天习得的, 比如对时空的把握, 对服饰衣着的理解等。

第五, 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表明, 人们在处理语言和非语言信息的时候, 大脑是有分工的。当人们进行语言交际时, 大脑左半球进行分析处理信息。大脑右半球则负责非语言的刺激, 比如对空间的处理, 对图像的识别。

在实际交际中, 为达到意义的完整表达, 通常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结合起来进行。非语言交际按照Malandro和Barker的说法有着6种独到的功能:补足、抵触、重复、调整、替代和强调。我们迎接客人时, 一边说着“欢迎、欢迎”, 一边握手, 握手的动作是对欢迎话语的一种补足。当小孩子道歉时, 嘴上说着“对不起”, 嘴巴却嘟着, 明显是不情愿而为之。我们买东西, 一边说“来两份”, 一边伸着两个指头重复发出信息。在会议发言中, 常用点头和语气变换来实现话轮转换。这种点头和语气变换起到了调节语言交际的作用。替代是最常见的非语言交际, 交警用手势指挥交通, 手势替代语言, 拥挤的人群中寻找某人, 我们常高举手臂摇晃示意, 这些都是非语言替代语言进行交际的典型事例。而非语言交际的强调功能最明显的事例是演讲者在演讲的时候通过抑扬顿挫来实现情感的表达。不同文化背景下, 同样的非语言行为有着不同的意义, 通过对比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交际。以下就身势、手势、体距和体触方面来进行简要对比。

身势。身势语是非语言交际的基础, 身势语所表达的含义是约定俗成的, 不同文化下同样的身势语行为含义不同。英美国家的人搭车时候面向来车右手握拳, 拇指跷起指向右肩, 大拇指向要去的方向摆动, 但这个动作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不能使用的, 因为在那里它被看做是淫荡的;中国人拦车时伸直手臂, 手心向前, 做出“停”的手势。在日常交往中, 中国人喜欢请客人坐下, 而在西方, 不论吃饭、聊天、开会, 都喜欢站着。了解彼此的非语言行为的差异, 才能更好地进行交际。身势语中的点头, 在中国、日本、英美等国的文化中, 都表示“同意”“认可”, 在保加利亚、尼泊尔等国, 点头表示“不同意”“不赞成”。

与身体部位的语言相比, 面部表情更加丰富多变。英美国家的人喜欢用目光交流, 也就是交谈时眼睛通常是直视对方, 以表达诚意。中国等亚洲国家的人则认为直视的目光具有侵犯性, 与含蓄内敛的民族文化不相符。

微笑也是一种常见得面部表情, 在日常行为中, 美国人认为笑总是表示高兴。他们不能理解日本妇女因为尴尬而笑。中国人在听到他人赞扬时, 从语言到动作都会表示出否定, 而英语国家的人一般会报以微笑, 同时接受赞扬并说“谢谢”。中国人会觉得英语国家的人不太谦虚或者自负。英语国家的人则认为中国人太过于谦逊。

手势。各民族的手势语也许相同, 但是不同民族, 不同文化下, 表达的含义却不同。翘大拇指, 在英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 可以表示数字。而在中国通常表示赞许, 表扬的意义, 而在希腊这个手势表示让人滚蛋, 是极大的不敬。

英语国家的人表示“6——10”的数字时, 一般要使用双手, 中国人一般用一只手即可表示。招呼人的时候, 英语国家人是食指向上, 往里勾动。中国人是手掌向下朝自己方向招动。我们招呼人的动作在美国类似他们让人走开的手势。

体距和体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美国人类学家Hall把人们交际过程中对空间的要求, 即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分为:亲近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公共距离和远距离。

在美国, 夫妻间、与父母、子女和异性恋人保持一种亲近距离, 此距离能进行轻声耳语, 互相嗅到彼此气味, 同性朋友很少保持这样的距离, 否则让人很不舒服。在中国, 同性青年朋友间勾肩搭背以示亲密, 这在英美国家的人来看, 会被认为有同性恋之嫌。美国人随时都维护着自身的个人空间不被侵犯, 而中国人则习惯于拥挤, 个人空间意识不强。

在身体接触方面, 在我国抚摸小孩是一种亲昵的举动, 人们会认为这是友好的表示, 但在西方, 除非是家庭内部成员或极为亲密的朋友, 一般不随意触摸小孩子。在泰国, 小孩子的头是绝对不能抚摸的, 否则是极大的不恭。在见面的时候, 我国通常是握手礼, 传统礼节中见面一般行拱手礼。欧美流行的是拥抱礼和接吻礼。但是与伊朗的妇女见面绝对不能握手, 更不能拥抱, 接吻。

由此, 我们发现在与不同文化的人们交际的时候, 相同的非语言行为所表达的意义不尽相同。我们应该了解造成差异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不同文化下的民族心理, 思维模式, 行为准则不同。要达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交际双方需要弄清对方的文化特性以及非语言行为差异。我们要不断培养文化适应能力, 提高文化差异敏感度, 有意识的培养自身非语言行为能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多了解不同文化下的非语言行为准则。提高对不同非语言行为准则的敏感度。

二、恰当使用非语言行为, 正确理解行为之下的文化内涵。

三、多观察, 多总结, 对他人的非语言行为所表达的含义不能凭自身主观意识妄下定论。约定俗成的观点也会随着社会发展而有新的变换。

四、在非语言交际中, 不能照顾了对方而丢弃了自己的传统文化, 要兼顾双方, 达到文化的很好的融合。

参考文献

[1]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年。

[2]樊葳葳、陈俊森、钟华, 《外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年5月。

跨文化交际人才 第9篇

然而, 如果我们将近十年有关跨文化交际的论文收集起来, 撇开各个论文论述角度的不同, 单从其术语上来看, 就会发现三个使用最为频繁的术语:“跨文化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意识”。这三个概念有区别吗?为什么许多论文在使用它们的时候, 基本是在一个层面上对待它们, 完全不能体现三者差异性?

1 跨文化能力

“跨文化能力”相比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跨文化交际研究领域的论文中出现的较少。那么究竟什么是跨文化能力?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不是同一个概念?

目前, 对“跨文化能力”仍然缺乏一个统一的定义,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权威语言和教育学家对它的诠释先进行一个综合理解。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维基百科对跨文化能力 (interculturalcompetence) 的解释:

从这个解释, 我们不难发现, 跨文化能力的内容包括:知识 (对其他文化和他人行为的知识) 、移情 (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要) 、自信 (对自己的欲望、优缺点和情感的认知) 以及文化身份 (对自己文化的了解) 。这种跨文化能力是建立在跨文化交流环境中个人经验的基础上, 因此所激发出来的适应环境的技能。

知名的学者Kim认为, 跨文化能力应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而Fantini主张五个方面:文化意识、知识、技能、态度和语言能力。英国语言文化学者Bryam则提出跨文化能力包括态度 (好奇、开放、悬置对其他文化的怀疑及对自己文化的确信) 、知识 (对本族文化和目的文化的社会习惯和成果的知识, 对社会交往和个体交往一般程序的知识) 、解释和关联的技能 (能够解释其他文化的文献和现象的能力, 并联系自己文化的文献进行解释的能力) 、发现和交往的技能 (能够学习有关一种文化及文化习俗新知识的能力, 并在真实的交际和交往的制约中实施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能力) 、批评性的文化意识 (一种批评性的、建立在明确标准之上的评价本民族文化、目的文化以及国家中的观念、习俗及成果的能力) 。 (跨文化能力与文化教学的新目标, 祖晓梅, 《世界汉语教学》, 59-66)

就权威网络以及这三位国外学者对跨文化能力的解释, 笔者大胆对跨文化能力的内容做一个概括, 综合而言, 其包括知识 (对本族文化和其他文化的了解) 、技能 (发现和交往技能) 、情感 (包括好奇、开发、移情和悬疑) 、意识 (对文化差异存在性和差异性的意识) 。

因此, 跨文化能力是指一种综合能力, 它涵盖知识 (Knowledge) 、技能 (Skill) 、情感 (Emotion) 和意识 (Awareness) 四大方面, 其中意识是核心, 是其他三个方面的基础。

2 跨文化交际能力

即使在近几年的学术研究中, 我们也不难看到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思维向度、行为向度、情感向度和个性向度等四个方面的说法。我们不妨思考下, 如果这样定义跨文化交际能力, 那么它和跨文化能力的区别在哪?

笔者认为“跨文化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如第2点所言, 跨文化能力是综合能力, 而跨文化交际能力则应该更注重知识和技能 (特别是技能) 的向度, 有学者称其为行为能力, 一种人们之间交往沟通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重视外在的知识和技能的倾向性, 高一虹称之为“功效”, 而这些能力是可以训练和测试的。

从知识的层面讲, 应包括对本族文化的一般认识以及对目的语文化知识的认识;从技能的层面讲, 应包括文化适应、学习、解释、关联、评价和交际能力, 并对目标语文化的交际行为、文化现象进行解释、评价, 以及对两个文化进行比较和关联的能力。

3 跨文化交际意识

了解了“跨文化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后, 对跨文化交际意识就很好理解了。既然, “跨文化交际能力”更注重知识和技能向度, 那么“跨文化交际意识”则更注重情感和意识向度了。

情感包括好奇、开发、移情和悬疑。其中, 移情和悬疑尤为突出。简单地解释移情 (Empathy) , 按照维基百科, 就是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要 (understanding the feelings and needs of other people) 。Samover (1998) 则把移情定义为“从别人的角度看待事物”。所以, 移情就是指从他人文化背景上去理解对方, 设身处地地对待他人, 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悬疑 (suspend judgement) , 根据Bryam (1997) 的解释就是“对其他文化的怀疑和对自己文化的确信”。因此, 如果我们将移情和悬疑放在一起, 两者有冲突也有互补。移情实质是对自我文化的悬疑, 暂时搁置自我文化, 从他人文化考虑和思考问题;而悬疑则是站在自我文化的角度, 对他人文化提出质疑。如果能找到两者的平衡点, 跨文化交际自然就有了实质性进展。意识则是对文化差异存在的意识性, 是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基础和核心。

4 结论

“跨文化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三者并非同一概念, 作为跨文化交际的研究者, 我们应该理清三者的关系。

应该说, “跨文化能力”的含义最为广泛, 包括知识、技能、情感和意识四个向度。“跨文化交际能力”则侧重于知识和技能向度, “跨文化交际意识”侧重于情感和意识向度。它们三个是所属关系, 可以用下面这个图形表示出来。

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是跨文化能力的两个部分, 这两个部分又是相辅相成、互不分割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建需要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支撑, 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又必须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推动。

摘要:本文就近十年有关跨文化交际学的论文中出现的三个术语:“跨文化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内容和定义做了简单介绍, 并对一部分学者混淆或模糊这三个概念的情况做了说明。三者的区别在于内容的涵盖面不同, 强调的向度不同。因此, 对三个概念分析之后, 该文的结论是, “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是“跨文化能力”的两大密不可分又相辅相成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意识,知识,技能,情感,意识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J].外语界, 2013 (6) :2-8.

[2]刘学惠.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培养——一种建构主义的观点[J].外语教学, 2003 (1) :34-36.

[3]潘亚玲.我国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实证研究[J].外国语, 2008 (5) :68-74.

[4]祖晓梅.跨文化能力与文化教学的新目标[J].世界汉语教学, 2003 (4) :59-66.

[5]施家炜.跨文化交际意识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 2000 (3) :20-30.

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交际的作用研究 第10篇

跨文化交流非言语交际面部表情眼神交流肢体动作非言语交际,用最通俗的话说,即指一个人不张口说话,不动笔书写的一切行为。它主要体现在交际中,通过交际者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眼神交流等方面来更真实地表达感情和态度。由于不使用具有明确意义的语言,故称为非言语交际。跨文化交际中一半以上的信息是通过非言语信号传送的。因此,从一定程度上看,成功的跨文化交際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非言语交际。

一、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

非语言沟通发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且通常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表现或接受,因为人无法每次沟通都先刻意思考才回答。相同情境下的非语言沟通会不断重复,以方便人们识别。在特殊情况下出现语言和非语言沟通不一致的情况,如意图表现讽刺时,人们倾向以非语言沟通传达此信息。研究发现,实际生活中面对面的交际影响和结果主要来自非言语交际的因素,而不是言语交际。

在交际中,人们更依靠交际者的声音、表情、举止和行为等非言语交际形式来确认或否定通过言语交际的信息。这不光体现在结果中,更左右着交际过程中交际者的情感。当我们发现交际对方的语言文字信息和他的非言语表现发生矛盾,我们必然会对他所表达的语言文字信息产生怀疑,甚至对他的品德和人格都会有负面的影响。这往往表现为人的直觉。反之,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使用我们的非言语交际,就可能破坏或减弱我们的沟通目的和交际效果。

在人与人的交流过程中,可以使用的交流方式并非只局限于语言。通过表情、手势或其他姿势,我们都可以向对方传达信息。比如,微笑和张开手臂表示欢迎,皱眉表示不悦,挥舞手臂表示再见,等等。中国人和西方人对这些姿势所对应的含义是接受的。但在某些方面,同样的身体语言表达的含义是不同的。

所以,非言语交际在实际的交流中非常重要,特别是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应该学会和使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非言语交际。

二、非言语交际的文化差异——以面部表情、眼神和“肢体动作”为例

人类学家将文化定义为:“一个民族或一个集体的全部生活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文化包括将一群人联系到一起或区分开来的所有的社会实践。文化和身体语言一代代传承下来,并在悠久的历史时期内形成了实践。在我们的生活中,面部表情、眼神、肢体动作等都可以向对方传达我们的感觉,而不同文化背景下,他们所表达出的含义却有差异。

(一)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能够使交流者感知交际伙伴的感情程度。面部表情使用的程度和频率在不同文化中有很大的差异。Paul Ekman和Wallace Friesen研究了一套系统,这套系统把人表达情绪的面部分为三个部分,区域一为眉毛和前额,区域二为眼睛、眼皮和鼻梁,区域三为脸颊、鼻子、嘴巴、上颚和下巴。这套系统被称为Facial Affect Scoring Technique(FAST)(面部影响得分技术),脸部的每个部分都可以为我们提供线索,用来表达我们的情感。还有另外一个定义:SADFISH,这是面部情感表达的首字母缩写词:S代表悲伤,A代表生气,D表示厌倦,F代表恐惧,I代表感兴趣,S代表吃惊,H代表开心。

当我们把情感与面部表情联系到一起的时候,文化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情感与面部表情之间的关系,有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有的则由于文化的不同而有差异。例如,中国人常用微笑或大笑来掩盖自己的消极情绪,除非在亲密的人面前才会展露真正的情绪。然而,在北美洲的人却从小就被教导要展现真正的情感。因此,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就容易造成双方的误解。尊重和理解这种文化间的差异,是解决矛盾的最好方式。

(二)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调节规范交际的重要工具。在传递细微的情感方面,眼睛能起到其他语言行为所起不到的作用。一个人传递信息时眼神的接触、凝视或不凝视可以传递出这个人的内在情绪,如一个人说话却不直视对方,会被认为是在说谎。研究表明,眼睛是人类五官中最灵敏的,在各种器官对刺激的印象程度中,眼睛对刺激的反应最为强烈,其感觉领域几乎涵盖了所有感觉的70%以上。可见,目光接触在人际沟通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人际交流中运用得最多的非言语符号也正是眼神,爱默生说过:“人的眼睛和舌头说的话一样多,不需要字典,却能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整个世界。”确实,人的目光和眼神往往透露出心灵深处的情感。人的眼神是会说话的。

在美国,黑人儿童与白人儿童在听教师讲话时眼神不同。黑人儿童常常眼睛望着地或其它地方,避免直接看着教师的眼睛,因为他们从小就受家庭的教育,知道听讲话时直视对方是不礼貌的。白人儿童受到的教育是听人讲话时一定要看着对方的眼睛,一是表示在聚精会神地听,一是表示诚意,而眼睛看地或其他地方是不诚实的表现。在亚洲许多地方人们认为讲话时直视对方眼睛是不礼貌的,尤其是下级在听上级讲话时,下级眼睛往往向下看以表示尊敬。阿拉伯人在讲话时通常总是盯着对方的眼睛。

(三)肢体动作

南欧、中东、拉丁美洲的人讲话时,动作多,动作幅度也较大;北欧、英美人动作较小,幅度也较小。在英语国家,一般朋友和熟人之间交谈时,要避免身体的任何部位与对方接触,即使是仅仅触摸一下也可能引起不良的反应。中国人的特点是体触频繁,而英语国家的人体触却较为少见。如果一方无意接触到对方一下,他(她)一般也会说“sorry”或“oh,I’m sorry”之类的道歉话。因此,讲话的人一般不喜欢别人说话时靠的太近,除非对方显露出喜爱的表示,要求靠近一点。

跨文化交际人才 第11篇

关键词:MOOC,“跨文化交际”课程,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快速发展,跨文化交际成为当今时代的一个突出特征,社会越来越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然而传统的强调语言知识的大学外语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要。鉴于当前我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薄弱的现状,许多院校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和方法,其中就包括MOOC中的“跨文化交际”课程。

二、MOOC中“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出现

MOOC产生的时间较短,2012年被称为“世界MOOC元年”,2013年被称作“中国MOOC元年”。MOOC,是英文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首字母的缩写,意为大规模网络开放在线课程。MOOC可以带给全世界的学习者一个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学习中国文化的机会。MOOC因其提供优质免费在线开放教育资源而迅速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目前,我国已有60多所高校开设了MOOC课程,其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开设了《跨文化交际导论(英)》课程,2015年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交际”课程在英国慕课平台上线,上海外国语大学成为Future Learn第41个大学合作院校和课程提供者,“跨文化交际”课程作为两方线上合作的首门课程。‘跨文化交际’课程就是以中外文化交流作为研究对象,帮助学习者了解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障碍和问题,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原则,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践行学校理念的最好体现。事实证明,MOOC中“跨文化交际”课程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起着巨大的积极作用。

三、MOOC中“跨文化交际”课程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积极作用

贾玉新认为,概括起来,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至少由基本交际能力、情感和关系能力、情节能力和交际策略能力组成[1]。而当前我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这些方面都是有所欠缺的,MOOC中“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出现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首先,MOOC中“跨文化交际”课程具有便捷性。这里所说的便捷性,主要是指MOOC中“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来源、获得途径与手段的便捷性。具体地说,就是国内大学生可以直接应用我国某些大学的跨文化交际课程,比如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开设的《跨文化交际导论(英)》课程,甚至也可以选择以英语为母语的欧美国家一流大学的优质课程,而这些课程更具有语言文字的地道性、学习内容的丰富性、选择学习的自由性、免费使用的开放性以及文化的多样性特点,从而大大地促进我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其次,MOOC中“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MOOC中的资源都是来自世界顶尖高校的优秀教师团队所开发的优质课程,其教学内容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相比更丰富。MOOC打破了时空和地理的界限,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跨越时间和地域空间界限进行学习,实现了大范围内学习信息的共享。[2]不同高校里,教师对同一门课程的理解不尽相同,在不背离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设计也各有侧重。传统学校中如果想新推出一门课程,往往要前期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资源。而MOOC课程的推出,同一门课程可以在很多院校之间分享。这样,同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总量就会成倍增加。目前尽管我国MOOC中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的高校不多,只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开设了《跨文化交际导论(英)》课程以及上海外国语大学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但是其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并且上海外国语大学开设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在英国慕课平台上线,这足以说明上海外国语大学开设的“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质量之高,因此,其丰富的教学内容也必定会引起国内外大学生的兴趣,与此同时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再次,MOOC中“跨文化交际”课程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其更新速度紧跟时代步伐,这样MOOC在网络平台更新的速度也随之加快。众所周知,文化是会随着时间变迁的,与传统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方法落后相比,MOOC中的“跨文化交际”课程有更大的优越性。MOOC课程的学时分配大大少于传统课程的学时,其课程内容大都是以模块为主,将每个单元的知识重点难点作为串联依据。在相对短暂的教学时段里,教师以展示课程的重难点与精华内容为主,以吸引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障学生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和动力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因此,在MOOC中学习“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学生,相比普通课堂中的学生学习效率会更高,因而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会较快地提升。

四、结语

跨文化教学可以让大学生获取双重文化的理解能力,即对目标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的理解能力;[3]因此,MOOC中“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开设显得尤为重要,在二十一世纪的全球化信息时代,它的便捷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以及与时俱进的特点必将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482.

[2]袁巧帆.MOOC背景下高校教师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12):198-200.

上一篇:突破语文教学的瓶颈下一篇:液体折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