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剖析范文

2024-08-06

现象剖析范文(精选12篇)

现象剖析 第1篇

一、“找发票”现象具体表现形式

(一)企业或者单位找个人消费的发票入账

民营企业的老板或者高管个人消费的发票多在公司报销,包括车票、机票、汽油票、办公用品发票、通信发票、就餐发票等。

(二)企业直接在市场上购买营业发票、服务发票入账

通常这类发票的交易价格不高于开票金额的5%。这类发票存在有伪造的可能,从我了解的情况看,现在伪造发票的市场越来越小,各单位财会人员把关越来越严,现在能够交易成功、顺利做账的发票都能通过税务机关的网站查询或者可以到税务机关前台通过验证,属于真实发票。

(三)企业要求员工找发票领工资或者福利

不少企业或者事业单位要求员工拿发票来领奖金、津补贴甚至部分工资。有些企业年终奖也需要部分发票抵领。尤其是业务员的业绩提成,必须提供一些发票,否则个税税额相当可观。从上海某外企的医药代表到广州某房地产中介的置业顾问、保险公司的营销经理等,都有类似的经历。这种拿发票领工资、领提成的做法得到员工的默许。 2010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经对356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85.7%的受访者称自己就是“发票奴”。有些事业单位和国企还通过发票报销,巧立名目得到很多福利,变相地提高收入,谋取私利。

(四)企业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做虚假进项,抵扣销项

这里有两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企业被动接受对方购买来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做进项。第二种情况是有些企业在没有真实交易的情况下主动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做虚假进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市场价格”是开票金额的6%~10%。

二、“找发票”现象的本质分析

发票,本是真实经营活动的凭证之一,是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真实交易的基础上,向付款方开具的收款凭证。增值税专用发票不仅是记载商品销售额和增值税税额的财务收支凭证,而且是兼记销货方纳税义务和购货方进项税额的合法证明,是购货方据以抵扣税款的法定凭证,对增值税的计算起着关键性作用。正因为发票是审计机关、税务机关执法检查的重要依据,也就成为某些企业偷税、 漏税的突破口。

企业的老板或者高管个人消费的发票在企业报销以及企业直接在市场上购买营业发票、服务发票入账的行为,既是虚构企业成本违反会计法的行为,又是典型的偷税漏税违反税法的行为。每年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的年尾年头,企业的财会人员在老板的授意下,或多或少都曾接受此类发票计入成本,达到虚增成本、少交企业所得税的目的。民营企业老板的部分个人消费往往与公司消费掺杂一起,难以区分,财会人员又不能坚持原则,以至于这类现象在中小企业比较普遍。

企业要求员工“找发票”领工资或者福利,达到少交个人所得税、少交员工社保费用的目的。拿发票来领工资奖金现象比较常见。有企业或者事业单位要求员工用交通发票、通信发票等报销各种补贴、领年终奖,如果他们没有发票就可能领不到补贴,也就自己损失了这些收入。 如果将这些补贴合并到工资项目里面发放,就会增加他们的个人所得税支出。

按照劳动法规定,员工有权利正常得到劳动报酬,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用人单位应当以货币形式支付工资,不得以实物、有价证券等代替货币支付。但员工相对于企业处于弱势地位,没有话语权,无法反抗企业管理者所做的决定,导致这种情况较为普遍。最根本的原因是这种发放薪酬的方法让员工能少缴个人所得税,由此才让企业的这种做法得到员工的默许。

“找发票”抵员工工资的做法的害处不仅仅是国家税收的流失,而且损害了员工的利益:账面上的工资少了,企业为员工缴纳的“五险一金”也少了。

企业接受或者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做虚假进项,抵扣销项,达到少交增值税的目的。接受或者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做虚假进项分为两类情形:

第一种情况是企业被动接受对方购买来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做进项入账。由于小规模纳税人只能提供增值税普通发票(只能抵扣3%),一般纳税人在购买小规模纳税人的商品或者接受个体商户的加工劳务时,对方无法提供专用发票,此时企业就只能接受对方购买来的可以抵扣17%的专用发票,减少自己的损失。

第二种情况是企业直接从市场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做进项税入账。这属于主观故意的偷逃税款的行为。由于有些暴利行业进价与售价相差巨大,企业主为了少交增值税千方百计从市场购买进项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以抵扣销项税额。比如:国内医疗市场上的血液透析机、CT设备、心脏支架等医疗设备与耗材基本由外国几大品牌控制,经销商购货价格到销售给医院的价格差额能达到数倍甚至数十倍,曾有经销商为此向我请教合法避税之道而不得结果后,转向他同行请教,取得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做虚假进项的“经验”。从市场购买来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真实可靠,且均能经过增值税系统的认证比对。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企业偶尔有进项过大(进项税额超过规定的时间不予抵扣),暂时没有销项税额可以抵扣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卖出去;有些外贸出口的企业,也提供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

虚开或者对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主要用来实现虚增营业额、扩大收入的目的。不少民企都注册多个公司,公司之间相互转移收入、费用, 更多的是相互提供虚假交易,达到逃税或其他目的。

例如某典型案例:某五金公司老板注册一家电缆公司,因五金公司当月进项税金不够,在没有实际货物交易发生的情况下,五金公司从电缆公司购进电缆接受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入账抵扣。两月后,五金公司同样在没有货物交易的情况下开专用发票给电缆公司入账抵扣。 从长远看,这个击鼓传花的游戏无法进行下去,事实是两公司是为集团公司上市做虚假铺垫,人为夸大销售业绩,虚增货物的销售环节,接受虚开的增值税进项发票和开具销项发票,通过虚假交易,虚增收入。

这类虚开、对开或者环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在国有企业之中也比较常见,是粉饰企业业绩,虚增企业利润达到完成业绩考核的重要手段之一。

凡此几种情形,从发票取得的路径来看,有些是合法取得,有些是非法取得的,但其行为都属于法律上所规定的“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而这些现象的背后是为了规避税法规定,偷逃税款或者达到欺诈的目的。

三、治理虚假发票乱象的思路与对策

(一)建立全面系统的社会信用体系

现代市场经济是建立在法制基础上的信用经济,高度发达的信用体系全面记录和高效传递信用信息,通过对失信者的联防惩戒机制,是解决诚信缺失问题的关键,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建立社会诚信体系的成功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企业信用系统的工程巨大,历时漫长,可以从多系统资源共享开始: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系统,建立综合性治税平台,将全国物流信息、海关商检信息、银行资金结算信息纳入其中,实现对纳税企业的信息共享,充分发挥信息系统分析、评价、预测等监控功能。特别是税务与海关的协作,将海关代征增值税缴的管理纳入金税工程监管范围,同时对金税工程认证系统进行升级,把目前对票面信息只认证比对七项参数改为对票面信息内容全部纳入认证比对系统。

(二)加大查处打击税收违法力度

当前,在增值税系统全国联网的情况下,通过对涉税企业往来账簿、记账凭证、取得的发票、入库单、销货清单及购销合同等证据进行认真比对,查处虚开发票和偷逃骗税应该是不存在多大取证难的问题,税务机关可以对房地产、化妆品、医疗器械等暴利行业进行测算与不定期检查,加大查处这类主动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做虚假进项企业的力度。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骗取出口退税违法犯罪活动,加大犯罪案例的曝光力度。

(三)研究合理的税收体系,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

2011年我国全部税收收入中来自流转税的收入占比为70%以上, 而来自所得税和其他税种的收入合计占比不足30%。来自各类企业缴纳的税收收入占比更是高达92.06%,而来自居民缴纳的税收收入占比只有7.94%。这条数据显示的信息表示中国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税负沉重不堪;同时也表明大部分居民的收入仅仅能维持生计。如今,个人所得税已经沦落为“工薪税”,对个税深化改革、把分项征收改成综合所得税呼声很高,如果单纯从税收执法方面入手,查处发票抵工资这类行为的征管成本很高,不切实际。只有从改革我国个税制度,稳定物价,以及提高正常的工资福利待遇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司空见惯的问题。

摘要:目前,企业或者个人以发票抵账或者拿发票领工资的乱象日益严重,部分地区的涉税违法犯罪活动甚至呈现职业化、专业化的特点。这种“找发票”现象的成因比较复杂,虚开行为及隐蔽手段多样,政府应在加强税务稽查的同时,强化部门协作,建立工商、税务、海关、司法多方联动的惩处机制,推进信息化管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关键词: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偷税漏税

参考文献

[1]段兴国.发票工资的法经济学分析[J].财会学习,2013,(4)23

[2]张贻奏.虚开发票偷逃骗税成因及解决思路[J].税务研究,2013,(11)55

[3]段文涛.解析《发票管理办法》罚则在税收工作中段适用[J].中国税务,2011,(9)34

[4]胡璐曼.年终再现“避税”潮[N].民主法制时报,2012-12-17(3)

[5]刘慧慧.发票类犯罪屡禁不止原因何在[N].人民政协报,2014-1-7(12)

葛红兵现象剖析 第2篇

葛红兵现象剖析

2001年8月,在四川召开的新文学学会学术年会上,人间仙境九寨沟的魅力招徕了各地学者.开幕式上,有一段插曲,一个老教授坚决要赶走一名与会者--来自上海大学人文学院的葛红兵,一个因为两篇“悼词”既声名远播也“臭名远扬”的.年轻人.自然,赶是没赶走,与会的年轻男士欣赏他的叛逆与偏激,年轻女士们则爱慕他的清秀与忧郁.九寨沟之行,这伙人玩了个痛快.

作 者:戈雪 作者单位:刊 名:文学自由谈英文刊名:FREE FORUM OF LITERATURE年,卷(期):2002“”(6)分类号:关键词:

彻底剖析“胡荣华现象” 第3篇

“雄鹰在天,双翅不动,那是最高的境界。”

在蚌埠举行的2000年全国象棋个人赛上,55岁“高龄”的象棋巨人胡荣华第14次获得冠军,距离他第一次登上象棋王位时已过去了四十年。

四十年来,身受东方文化和民族精神影响的胡荣华在他的棋艺生涯中所表现的创造精神和艺术成就长久不衰,他创造的一个个“神话”好像天空划过的一道道光彩夺目的智慧之光,中国棋坛称之为“胡荣华现象”。

在挖掘“胡荣华现象”深层原因时,我不由地联想起另一位文化巨人郭沫若,在笔者的眼中两人是不同领域的艺术大师。稍有些文学常识的人都知道,“郭沫若现象”曾在中国文坛引起不小的震动,严格地讲,郭沫若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个悲剧式的人物,正如他自己所说:“《女神》之后,我已经不再是诗人了。”

在北京大学的书摊上,装潢精美的《郭沫若全集》几乎无人问津,书库只能当作废纸批发给摊主,摊主以每本一、二元的价格出卖。一个艺术家长期在官场周旋,将为人、为文、为学、为政搅成一团,必然导致独立精神和文化人格的失落,这恰恰是郭氏悲剧原因的所在。

象棋艺术大师胡荣华,我讲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师”,不是等级称号。在汉语词典中“大师”的释义是“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大师的存在,绝不仅是一种个体的存在,而是具有社会学意义的存在。芸芸众生死去,只有他们永生。

胡荣华,1945年出生在上海市,受父辈影响,幼年即学会下象棋。1957年,胡荣华获得上海市少年冠军,1958年底入选上海象棋队。胡荣华进队后在前辈棋手何顺安、朱剑秋、屠景明、徐天利等人的悉心指导下,棋艺水平突飞猛进。1960年6月,在杭州举办的五省市象棋邀请赛上,胡荣华接连战胜黑龙江王嘉良、浙江刘忆慈、辽宁孟立国等一流高手,首获国内高水平邀请赛的冠军。同年年底,15岁的胡荣华以他特有的感悟力和超人的智慧在北京举办的全国个人赛上,力挫“棋坛泰斗”杨官,智取中国象坛的普罗米修斯孟立国,击败浙江名将刘忆慈等众多高手,摘取了全国个人赛的桂冠,在颁奖仪式上陈毅元帅赞扬胡荣华“自古英雄出少年”。

少年时代的胡荣华,豪放潇洒,傲视棋坛,傲视人间,傲视大自然。正是这种王者之气,将他所感受的一切化为胸中的激情,此时的他,思想自由地在棋盘上流动,象棋情愫毫无遮掩地在棋盘上宣泄,他用自己的全部心智化作一个象棋的王国,他用整个生命拥抱生活,也拥抱了自然。

平心而论,四十岁以前的胡荣华是不容易接触的。我们只能从他那个时期的棋局和一些文字棋道中感受、体会这位大师的心路历程。“如果说1960年6月前的胡荣华是拜师学艺深山练剑,那么1960年6月起胡荣华就十分自信地开始挟艺游学,争雄弈林了”。象棋艺术大师胡荣华“自1960年~1979年蝉联10届全国冠军,独步弈林,稳执棋坛牛耳20年之久,战绩辉煌无与伦比,这是他棋艺生涯中的全盛时期。”

看过胡荣华这一时期的棋局我们不能不被这位象棋天才所折服。他的棋艺风格时而由内敛而外张,表现了力和狂怒;时而阴柔绵密蕴含着静谧之美;时而潇洒飘逸行云流水,来去自如。我们深感杨官难得,而胡荣华更难得。古今中外,嗜棋者不乏其人,而聚沙城塔,有思想,有创见,有情感,渊博精深的象棋艺术家百年无几,这一点值得深思!艺术家成就愈高,周围献媚者也随之增多,廉价恭维几句不要学问,创造学术成果,不仅需要才气,还要有德性,要淡于名利,心怀博大,坚韧不拔,完成大业的难处远非文字可以尽述,即使伟大艺术家也不是各方面都伟大,奴才听话无用,才人傲物,未必俯首帖耳,容人与容于人都难。

80年代进入了中国象坛的春秋战国时期,柳大华、李来群、吕钦、徐天红、赵国荣、陶汉明、许银川相继登上全国冠军的宝座,成为胡荣华强有力的竞争对手。1980年胡荣华饮恨乐山,此时“胡荣华与他的滑铁卢”舆论扑面而来,只因他树立的“敌人”太多了。在那十分残酷而又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胡荣华激流奋进,在1983年的第18届、1988年的第20届、1997年的第32届和2000年的第35届全国象棋个人赛上再展雄风,四度夺魁,并六捧五羊杯。

无论从成绩上或是从艺术成就上看,自80年代至世纪末的二十年,在真正意义上,仍然没有人能超越胡荣华。

“发现巨人的缺点并不难,而超过巨匠的艺术成就的人比指责他们的人要少得多,添上一块石头,去掉一筐土,都不会改变山峰的高度。”

胡荣华首先是创造家。

著名的象棋理论家、国际大师徐天利这样写道:“自1964年起他就凭借着自己拥有的深厚功力,勇敢、执着地全面探索研究象棋艺术领域中许多前人尚未深入的某些重要课题。对前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进行了局部乃至主体上的战略性的大改革和再创造。他的创新付诸于实战,总是卓见成效,为众多棋手们所接受、学习,成为一个又一个布局新潮。”

当我们翻阅浩如烟海的棋书后,会感到一种阅读的恐惧,读书越多,恐惧越深。因为我们发现所有的思想几乎都被表达过,胡荣华的存在究竟是成全了我们还是妨碍了我们。

80年代中期我与胡荣华开始接触,没想到,90年代能亲自与胡大师神游棋局,共同领略象棋给人带来的喜悦、惊叹、震撼。闲余时,我们一起谈古论今,领悟人生的真谛。从他的话语中或一个玩笑中所表现出来的睿智真的使我永生难忘。其实,我对胡大师所表达的深邃思想,当时似懂非懂,当笔者进入知天命之年时,回忆起来才如梦方醒。

在棋的修炼过程中,胡大师主张“人棋合一”,他首先强调做人,其次才是下棋。简言之,一个缺乏道德规范,没有理想和信念的人就不可能磨炼成一个意志坚定的人,他绝不能成为一个卓越的棋手;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一个品行端正的人如果缺乏悟性,同样无法研通棋之内在联系和规律,也就无法做到“人棋合一”。由此可见,胡大师“人棋合一”的主张来自中国自古就有的“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

在一次胡荣华象棋艺术特色和风格研讨会上有人评价,他的棋艺风格明显地带有“海派特色”——“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海纳百川首先来自于如海的心胸。

1996年春天全国象棋团体赛在成都市新都县举行,一天在返回住地的路上,我与胡大师、吕钦结伴而行,少不了天南地北的神侃,当谈到棋界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我不免发些牢骚。胡大师也知我是个心中藏不住事情的人,这时,他面带微笑地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在五代后梁时,浙江奉化出了个怪和尚,此人身材短胖,肚子奇大,加上言语无常,四处坐卧,常用竹棍挑着大口袋在闹市中化缘,他能预言天气阴晴,为人说祸福,十分灵验,怪和尚圆寂时端坐在一块盘石上,说:“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说完,谧然而逝。人们这才悟到,原来这位胖和尚就是弥勒佛的化身,以后人们便按照他的模样塑成中国式的大肚弥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是弥勒佛的心态,当然并非是最高境界,实际天下本无可笑之人。

他告诫我们要去掉一切成见,割断一切理智的观察和思考,达到忘物、忘我的境界,处世“不就利”、“不违害”,要“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真正做到“无天怨、无人非”。对传说的诠释,表达了胡大师超凡入化的人生态度。

在棋界,胡大师的为人参悟之趣以及超凡脱俗的性情和他自然平和的人生态度,无不为同道之人肃然起敬,稍稍熟悉胡大师的人都知晓最使他痛苦不堪的就是“为官”。有文字为证:“浩瀚天宇,苍茫人寰,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功名成就,毕竟是身外之物,人生在世,虚名浮利不过是过眼烟云。”

系统利益剖析城中村现象 第4篇

1“城中村”的界定

对于城中村,目前已有很多界定,李培林教授认为:“城中村就是存在于城市与村落之间的混合社区”[1]。从房屋建筑角度界定:“城中村”是指在城市建成区内,在原农村居民点范围内形成的与周边城市环境构成鲜明反差的以原农村居民“一户一栋”为基本特征的特殊居住区,也称为“都市村庄”[2]。笔者认为,“城中村”是在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居民点被纳入城市规划范围,但在户籍、土地权属、经济组织和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仍然保留着农村模式的居住社区。

2“城中村”产生的原因

城中村的产生原因有很多,为更全面、系统、科学地揭示城中村问题本质,笔者按照利益主体的标准,将城中村现象中涉及的利益划分为村民利益、城市利益、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四个方面,探析“城中村”存在的本质(见图1)。

利益就是对人们未来有好处的事物。对城中村中的一切问题都可以,而且应当从利益角度去分析[3]。

2.1 村民利益

城中村现象涉及的村民利益包括集体资产、宅基地、非正规经济等多方面,村民利益的主要问题在于“土地”利益,而土地的价值会因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而急剧变化,而且这种动态的基本趋势是递增的。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由于资金问题,一些地理位置较好的地段可能会先被征用,而剩下的土地在经过城市建设及先前土地的利用建设而变得积极,加上村民的认识水平提高,村民们会越来越懂得珍惜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在量化、替代和补偿土地、宅基地等方面会遇到更大的问题,所以要征用剩下的土地必须花更大的价钱或代价,从而使得这部分土地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一块“鸡肋”。村民利益见图2。

2.2 城市利益

“城中村”现象涉及的城市利益首先是城市形象。城中村的脏、乱、差等现象会影响城市整体环境、整体意象和美誉度等,并进而从无形资产的涵义上影响城市的各种利益[3]。

土地是城中村现象涉及的重要城市利益。土地是城市最大的资产,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城市建设,最终都要落实到土地利用,而城市土地扩张的根本就是从村落中获取土地,然后通过进一步规划建设实现土地的增值,通过适度的土地出让获取建设的相当部分资本。如果城市获取土地的资本越高,则对其而言获得的利益就越小,反之亦然。

2.3 社会利益

“城中村”不仅为村民提供一个低成本的投入和产出空间,同时其低廉的房租、低成本的非正规经济也为城市外来人口、城市暂住人口的部分群体提供了低成本的生存空间,尤其是来自于农村地区、教育层次较低、家庭条件一般的高等学校刚毕业的打工者。城中村成为他们的“蜗居”落脚地,为他们提供生存的可能,并通过对城市化进程交流发展,使自身经济状况改善和文化知识水平提升,快速地实现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这批人群为城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各级各方面人才,为城市的发展与生存竞争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城中村对社会利益影响甚大,如果简单地除去城中村,可能造成连锁后果。

2.4 国家利益

“城中村”的蔓延,与我国“推进城市化”战略密切相关。推进城市化战略中,能够对这个战略的经济目标产生最大效力的是借“城市化”的名义推行的“土地资本化”的过程。也就是说以城市化的合理性、必然性,使大批土地因其进入城市而真正成为经济循环中的资本,从而一方面使整个经济的总量或者说财富的总量迅速膨胀,另一方面,以土地资本的形式,或者土地“变现”后的资金实现国家对经济投入,以投资的乘数效应进一步拉动经济。另外,如果土地得以实现资本化,但是要靠很高的“补偿”与村民交换,那么土地成为国家资本的目的将无法实现,或者,至少是不经济的,而且对于社会整体而言是一种巨大的不公平。

正如文贯中所说:如果真想加速城市化,则应该允许贫民窟的存在,甚至允许在一段时期内有所扩大,以大大降低城市化的成本,从而大大加速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使中国最大限度地从城市化的积聚效应中获益[4]。这里的贫民窟实际上就是所谓的“城中村”。

3 合理解决“城中村”问题探索

要彻底解决城中村问题,就是要将“城中村”融于城市之中,这其中必然涉及土地所有制、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农民身份转换、农民社会保障、农民住宅建设等诸多问题,解决这些矛盾使城中村融合于城市中,要融合就要统筹处理好农民利益、集体利益、城市利益和国家利益四者之间的矛盾。

针对城中村问题与困境,从平衡利益关系入手,通过挖掘城中村的有利条件,对城中村提出如下改造思路。

3.1 城中村改造的模式

1)政府主导模式,政府是改造的主体,由政府投入大部分资金进行改造,政府负责村民的安置补偿。

2)由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进行改造的市场改造模式,开发商在政策范围内负责村民的安置补偿,并按照改造方案进行开发,政府给开发商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并在其中起监督、规划的作用。

3)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自行改造模式,改造资金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自行解决,政府在税收、贷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优惠或协助。

3.2 统一建设、成片改造,有计划地逐步推进

为避免再次出现分散建设,杜绝改造单位“把肉吃了,留下骨头”式的零星插建,城中村改造须根据城市规划的统一要求,由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开发商统一建设、成片改造。而且,为保证成片改造得以真正落实,应确定城中村改造的最小用地规模。同时,城中村事关农民经济出路、外来人口住房以及社会安定,城中村改造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应在规划的指引下有计划地逐步推进。改造项目应纳入全市统一的土地开发供应计划,避免造成土地供应失控,冲击房地产市场。

3.3 土地彻底国有化,完全消除改造的产权障碍

由于土地产权关系不清带来的严重问题,城中村改造首先需要解决土地产权的遗留问题,需对城中村土地实行彻底的国有化改造。具体操作时,应本着尊重历史和现实的态度,在不严重违反规划的前提下,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通过将应补地价款与征地补偿费相抵的方式,对土地征用日前违法用地及房屋予以确认产权,补办征地手续,使城中村土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有偿、有限期使用的可进入商品房市场的国有土地。

3.4 房地产权调换与货币补偿相结合

一般来说,房屋拆迁补偿有房地产权调换(实物补偿)和货币补偿两种方式。实行货币补偿与房地产权调换相结合的方式,并规定补偿给业主的房地产每户不得超过一定面积,超出部分一律实行货币补偿(或采用入股分配红利的方式),以免改造项目的容积率过高,对城市整体环境以及市政公共设施构成压力。

3.5 设立改造专项资金,扶持市政配套建设

市政配套落后是城中村的普遍问题,完善市政配套是城中村改造的基本目标之一。为扶持城中村改造,政府可设立城中村改造专项资金,将改造过程中收取的罚款、地价等收益全部纳入基金。该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主要用于完善城中村的市政配套设施和对改造各村进行宏观调控。对于改造中已完成大配套的城中村,可通过返还等方式予以奖励;对于未完成大配套的,从改造基金中拨款,由政府组织有关建设单位完成;对于未完成小区配套的,由政府组织完成配套设施建设,按实际发生的费用向改造单位收取配套费,并将其纳入改造基金。

摘要:简要介绍了城中村的概念,从村民利益、城市利益、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四方面入手分析了城中村产生的原因,针对城中村问题,从平衡利益关系入手,通过挖掘城中村的有利条件,提出了合理解决城中村问题的具体思路,以期指导实践。

关键词:城中村,原因,利益,思路

参考文献

[1]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2(1):20-22.

[2]刘吉,张沛.城中村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3(9):28-32.

[3]沈磊.无限与平衡——快速城市化时期的城市规划[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07.

[4]文贯中.“城市化”无法避免“贫民窟”[J].企业文化,2002(6):5-10.

[5]高毅存.城市规划与城市化[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04.

[6]许学强,吓嘉安,林琳.全球化下的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教育[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06.

[7]陈湛.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问题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现象剖析 第5篇

□湖南证券研究所周懿文

自龙头股份等公司进行试点后,增发新股这种再筹资方式逐渐受到了上市公司的青睐,特别是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暂行办法》(下称《办法》)后,增发、拟增发新股的公司更是多达40余家,形成一股增发新股的热潮,引起了市场的关注。下面,我们根据相关统计资料,从实证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剖析。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整体状况

自龙头股份首开增发新股先河以来,截至年底,深沪两市已增发新股的上市公司有35家,涉及21个行业。为了对这些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整体状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我们分别从共性和特性两个角度对增发新股上市公司的相关统计资料(表1、表2)进行分析。

1、共性分析表明:(1)增发新股的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劣于同期进行配股的上市公司;(2)半数以上的公司增发新股前进行了大幅度的资产重组,因而具有良好的业绩预期;(3)配股仍然是上市公司再筹资最主要的渠道,但增发新股的筹资量占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比重呈迅速增长趋势;(4)增发新股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而比例配股则不然;(5)不少公司增发新股的数量高于增发前总股本的30%,而绝大多数公司配股则不高于此比例。

从经营业绩看,这35家已增发新股的上市公司中,有16家公司增发前三年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低于配股所需的10%或者三年中有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低于6%,占增发新股公司总数的45.7%。如果不计5家增发A股的B股上市公司,这个比例更高,为53.3%。由此可见,增发新股的上市公司中有许多并不具备配股资格,增发新股为它们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19、增发新股的公司增发后业绩明显提高,平均每股收益由增发前的0.2元提高到了0.37元,增幅高达85%,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也有所提高,这说明增发新股确实有助于公司吸收优质资产、启动成长性项目进而提高公司赢利能力。但需要说明的是,20增发新股的公司中,有不少中期净资产收益率低于上年同期,其主要原因在于增发新股筹集到的资金尚未发挥效益,而净资产却已大幅提高。

从股本结构看,这些公司增发前的非流通股平均比重为51%,其中有14家公司非流通股比重超过60%;增发后各公司非流通股的比重均有下降,平均比重降为41%,可见增发新股有助于股本结构的改善。

从再筹资比重来看,配股仍然是最主要的再筹资方式。年实施了再筹资(包括配股和增发)的上市公司共194家,总筹资742.8亿元,其中通过配股筹集资金550.2亿元,占总筹资额的74.07%;通过增发新股筹集的资金为192.6亿元,占25.93%。

2、特性分析显示,因增发时间、上市公司行业属性和增发新股公司类型不同,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存在明显的差异。

从增发新股的时间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显现出四个方面的趋势:

――增发新股公司的家数呈“J”形增长态势,筹资量占整个市场再筹资的比重迅速上升。年有7家上市公司增发了新股,占再筹资公司的4.76%;19有6家,占4.62%;而2000年则有22家公司增发了新股,比重达到11.22%,筹资量更是达到了再筹资总量的25.93%,因此有专家预测,增发新股有可能成为上市公司再筹资的主渠道。

――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前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逐步提高。1998年增发新股的公司增发前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96%;年为11.06%;2000年则达到了14.4%,增发新股的22家公司中有19家公司净资产收益率高于10%,占86.4%,这说明越来越多的绩优公司倾向于采取增发新股而不是配股的方式进行再筹资。

――增发新股的发行价越来越高。1998年增发新股的平均发行价为4.84元,1999年为12.29元,2000年则达到了17.38元,其中5家公司的发行价高于25元,最高的清华同方发行价高达46元。

――发行方式越来越市场化。为简单起见,我们根据发行价格确定方式的不同将增发新股的模式分为三种:(1)市盈率定价模式,根据预测年利润和固定的市盈率确定发行价;(2)市价折扣定价模式,首先根据发行日或承销协议签署日前一段时间公司股票收市价的平均价确定基准价,然后以商定的折扣确定发行价;(3)竞争定价模式,主要通过网下询价方式确定发行价。从这三年的情况看,1998年增发新股采取的是市盈率定价模式,未考虑二级市场的股价表现,发行价与二级市场股价的差距很大;1999年主要采取市价折扣定价模式,对公司股价的表现有所考虑,缩小了一、二级市场的价格差距,但折扣比例的确定仍未完全市场化;2000年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则主要采取竞争定价模式(网下询价),发行价的确定高度市场化。

从行业属性看,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具有一定的.行业倾向。增发新股最多的行业是纺织行业,共有8家纺织类公司增发了新股。出现这一状况与国有企业改革以纺织业作为突破口的政策取向有很大关联,此类公司脱胎于纺织业老国有企业,上市时未经彻底的资产剥离,包袱沉重,再加上行业整体不景气,因而大多失去配股资格,自身已无法摆脱困境,急需外来资金和优质资产注入,此外还存在国有股比重偏高的问题,如华联控股国有股比重高达71%。因此,数量众多的此类公司成为了增发新股的试点。但2000年后,行业倾向明显淡化,增发新股的上市公司涉及16个行业,除机械制造业公司(4家)数量多一点外,分布比较均匀。

从增发新股公司的类型看,有重大资产重组行为的公司所占比重最大。《办法》规定了四类上市公司可以公募增发(即增发新股),一是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有关规定的公司;二是具有自主开发核心技术能力、在行业中具有竞争优势、未来发展有潜力的公司;三是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小于总股本25%或15%(总股本为4亿股以上)的公司;四是既发行境内上市内资股,又发行境内或境外上市外资股的公司。在已实施增发的公司中,第一类公司数量最多,有23家,占总数的65.7%,第二类公司数量呈上升趋势,2000年有13家。这意味着,一方面,增发新股很大程度上仍在为弱势企业“雪中送碳”,支持其资产重组、吸收优质资产以提高赢利能力;另一方面,优势企业也开始重视增发新股这一再筹资渠道,增发新股的着眼点有向“锦上添花”转化的趋势。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原因

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采取增发新股而不是配股的方式进行再筹资主要原因在于:

1、部分公司因为经营业绩持续滑坡,已丧失了配股融资的能力,增发新股是其再筹资唯一可能的选择。在已增发新股的35家公司中,有16家公司已失去配股资格。这些公司主要集中于纺织和机械制造行业,这两个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居民就业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准许其增发新股体现了政府的一种政策支持。

2、增发新股较配股更市场化,突破了额度、时间和增发比例诸方面的限制,便于上市公司最大限度地筹集所需的资金。一方面,增发新股的比例相对较高;

另一方面,增发新股的定价更趋市场化,发行价与市场价非常接近,因而定价较高。此外,增发新股都能足额募集资金,而配股则大多因大股东(主要是国有股股东)放弃配股权而不能足额募集资金。因此,实施增发的公司平均筹资量(8.75亿元)远大于实施配股的公司平均筹资量(3.22亿元)。

3、部分公司非流通股比重过大,向社会公众增发新股有助于流通股比重的提高,改善股本结构。表1显示,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后,非流通股比重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太极实业由增发前的59%下降到25%,下降幅度达57.6%。增发新股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1、增发新股为上市公司实现高速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上市公司质素的提高。一方面,部分业绩不佳、经营陷入困境的公司通过增发新股筹集到了宝贵的资金、引入了优质资产因而提高了赢利能力,统计资料显示,在8家增发前净资产收益率低于6%的公司中有6家增发后净资产收益率明显提高;另一方面,一些市场竞争实力强、主导产品科技含量高的公司通过增发新股为其拓展盈利水平更高、市场前景更广阔的新项目获得了资金保证。但是,我们也不能回避一个事实,个别公司增发新股后,其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并未提高反而有较大幅度下降,这说明此类公司通过增发募集的资金没有投入到真正赢利的项目中去或者没有剥离不良资产进行真正有效的资产重组。

2、促进了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有助于绩差公司的重生。据统计,在2000年进行了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有270家,较1999年的201家有了大幅增长。这种现象与管理层准许进行了重大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政策有很大关联。在这种政策条件下,重组了的公司通过增发新股可以使得重组进入的资产得到后续资金的支持,发挥效益,同时也减轻了重组方的财务压力,因而降低重组风险,提高外部投资者人对绩差公司进行重组的积极性。

3、增发新股对上市公司二级市场的股价走势有较大影响。我们对已增发新股的上市公司股价在增发前后三个月内的市场表现进行了统计(表3),从中发现,(1)增发前,半数以上的公司股价涨幅高于同期大盘涨幅,共有10家公司股价涨幅超过50%,特别是1998年,增发新股的公司曾作为一个板块受到市场追捧,平均涨幅接近100%,成为市场的一道亮丽风景,这说明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增发新股得到了市场的认同,但在这之后,增发新股的这种助涨效应大为淡化,1999、2000年增发新股的28家公司中只有6家股价涨幅超过25%,其原因主要在于增发新股的公司增多,已无新鲜感,此外,这些公司在增发前很长时间就开始进行了资产重组,股价已有所反应;(2)增发后的股价走势有很大分化,增发后股价能够继续上涨的公司不多,涨幅超过25%的仅6家公司;呈下跌走势的公司较多,有14家增发后三个月的收盘价低于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这说明已增发了新股的公司短期内投资者不宜参与。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高价增发新股的公司中已有清华同方、鲁泰纺织等跌破了发行价,这一方面说明增发新股确实已市场化,另一方面也警示投资者市场机会是与市场风险共存的,在市势低迷时,增发新股对承销商和投资者而言,风险甚至大于机会。结论

1、增发新股以市场化为目标,在发行定价、配售结构调整方面有很大突破,随着证券发行从审批制向核准制的转变,这种符合国际惯例的再筹资方式将越来越受到上市公司欢迎。

2、应针对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建立系统的、规范的制度约束,同时要加强监管避免制度失效,以保证市场资金能够真正流向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和项目,使这种筹资方式能够真正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功效。

3、需要进一步规范资产重组行为,以防止利用增发新股制度假重组、真炒作。上市公司通过重组提高资产质量,增强赢利能力是值得支持的好事,但不能排除某些公司借重组之名通过增发新股圈钱或炒作股票。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规范上市公司重大购买或出售资产行为的通知》对资产重组行为作了一些规定,但不涉及对其实质内容的评判。我们认为,为防止虚假重组,应该建立一个对申请增发新股的公司的资产重组行为进行评价和监督的机制。

4、增发新股为上市公司引入优质资产、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资金保证,但是,并不能保证企业能够良性发展,事实上有些公司增发新股后其净资产收益率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只有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管理和提高经营决策水平,才能把筹集到的资金运用好,促进企业发展。(相关数据由湖南证券研究所刘洋提供)

青少年学生消费现象剖析 第6篇

现象二:一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最近我班同学流行玩踏板,我没有滑板车,只能看着他们玩得那么尽兴,那么潇洒,心里老觉得痒痒的。这个星期天我决定用奶奶给的压岁钱给自己买一个,人家有我没有显得太寒酸,太落伍了,所以,人家买,我也要买;人家玩,我也要玩,这样才对得起自己,才显得合群……”

现象三:李同学的爸爸是个商人,平时走南闯北顾不了家,更是冷落了三代单传的宝贝儿子,所以每次回家几乎都要给儿子带上一套又一套的名牌服装,似乎这样才能弥补和寄托他的爱。看,这就是李同学:身穿一身阿迪达斯运动服,脚穿一双鳄鱼皮鞋,腰间皮带也是名牌,整个就是崭新亮丽的包裹下,好一个“豪华气派”的学生。

诸如上诉情况,在当今的小学校园也已经让人见怪不怪了,这些现象说明了社会上各种享受思潮、攀比思潮,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已经波及到校园,使得一些学生正在走向畸形消费的误区。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跻身于“贵族学子”的行列,他们吃高级食品,喝高档饮料,穿名牌服装,用时尚手机,逛精品商店。别的同学穿“耐克”自己怎么也得买套?“阿迪”,别的同学互赠礼品,表情达意,自己当然要迎头赶上,不甘落后。如此的消费令人咋舌,也令我们教育工作者反思:出现不良消费的原因有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因素,也有社会大环境的因素,具体分析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自我意识急剧膨胀,他们强烈需要社会承认他们的“价值”,这种心理使学生采取各种各样,甚至是有点另类的表现方式来希望引起他人注意,认为这样才是有个性,与一般人不同,这些想法和做法往往又在消费中体现出来。

2.社会风气的传染。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主义思潮在社会中蔓延开来,一些人只看重消费,讲求个人享受,甚至追求奢靡,挥霍浪费,纸醉金迷,把消费等同于享受。受这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家庭特别是家庭中的孩子,往往迷失了方向,形成错误的消费观念而不能自拔。

3.家长对子女的宠爱和迁就。随着经济持续发展,整个社会由温饱向小康过渡,家中的经济状况好了,手里有钱了,曾经经历过贫穷和物质匮乏的家长格外关注孩子的身体发育和物质享受,不少家长认为“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他们宁愿自己缩衣节食,也要让孩子“吃得营养,穿得漂亮,玩得高档,用得排场”,另外家长望子成龙的传统思想与希望孩子实现自己没能实现的人生梦想的强烈渴望,也导致了家庭消费上的一些问题。作为家中的小皇帝小太阳,而受到重点保护的孩子们从小就习惯了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方式,理所当然地享受着一切毫无感激之情。

4.消费教育的缺失。学校的消费教育多数停留在节约教育上,要求学生身边不带钱,或者要求学生要少花钱甚至于做到平时生活不花钱;学校开设的品社课程虽涉及到有关生产、消费、价值规律等问题,但那只是抽象的理论,缺少现实的说服力和实际的操作。因此,学生在这方面的教育几乎是空白的。

从上述种种畸形消费和滋生原因中不难看出:引导学生健康消费,树立科学健康的世界观,培养懂消费、会消费的消费者是放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从学生特点出发,坚持正面教育,科学对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金钱的作用,懂得勤俭节约,又懂合理消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教育学生认清金钱的作用。生活中无钱则无法生存,但“没有钱不能,有钱也不可能万能”,“一切向钱看”都是错误的,钱能买到我们所需的东西,然而在这个世界上也有钱买不到的东西,正如散文女作家孙淡宁所说: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买不到知识;钱可以买到虚名,但买不到实学;钱可以买到小人心,但买不到君子的志。

2.积极取得家长的配合。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家庭行为,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与家长沟通,可以要求家长有计划、有限制的给孩子零用钱,并关注孩子的消费,鼓励孩子把钱用在有意义的地方。

3.指导学生养成节俭的美德,合理使用零花钱。教师可以利用晨会、班会等场合,宣讲一些传统美德故事,让学生心目中树立更多的学习榜样,鼓励学生把压岁钱交给家长或存入银行,把零用钱用于买书籍、学习用品等,绝不乱花钱。

高职声乐教学“换教师”现象剖析 第7篇

声乐教学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操作的主观性和非直观性, 声乐教学过程应注重针对性及合作性。声乐理论知识要通过看不见、摸不着的听觉和其他方法心领神会, 教师要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加以引导和不断纠正, 经过长期的训练, 才能将科学的发声方法变成歌唱习惯。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师生合作程度决定着过程长短、效果好坏。之所以个别课被公认为是常规的、最有效的声乐课教学, 就是因为它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贯穿统一性。尽管随着高校扩招及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招生, 大课、小组课逐渐渗入到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声乐教学中, 但声乐个别课因可以针对学生的个体条件有计划地、有目的地采用灵活手段及时解决学生歌唱中出现的问题, 是小组课、集体课所不能取代的。“个别课”使教师与学生形成了“一对一”的关系, 通过教师“手把手”的教学, 经过较长时间磨合, 逐渐形成师生间的充分熟悉和了解, “换教师”就意味着师生间的熟悉必然重新开始, 有限的高职声乐教学时间无疑将消耗在不断的磨合中。声乐教学中教学方法要贯穿统一。纵观大师们的声乐教学, 都遵循一个原则:教学方法不仅要科学, 而且要统一。这个“教学方法”就是指声乐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前后要一致。每个教师对待学生出现的某一个问题, 可能都有好几个解决办法, 比如对待气息浅的问题, 可以用“闻花香”的感觉, 也可以用“吹蜡烛”的方法, 如果学生用“闻花香”比用“吹蜡烛”解决问题更好, 教师就应该相对固定地用“闻花香”去提示学生注意气息的位置, 让学生习惯“闻着花香”去歌唱, 久而久之, 学生的气息慢慢就正确了, 以至最终变成良好的歌唱习惯。所以, 声乐教学尤其要讲究教与学的协调, 不仅是学生要愿意跟教师学, 还要能够跟教师学, 对教师所教的方法, 学生要心领神会;同时教师也要愿意教这个学生, 对教师所用的语言和方法, 学生一点就通, 或是经过反复调整能让学生理解并应用, 方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有效、有机的师生配合, 就应该是这样:学生就如同机器一样, 在教师科学的控制下, 用最佳的状态进入歌唱。大师们的原则和方法对普通的声乐教学有借鉴意义, 那就是教学方法要统一。所以, 频繁地“换教师”, 声乐教学的针对性、统一性就会大打折扣, 师生之间的合作性更难于保障。

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多处于初级声乐教学阶段, 声乐教学的主要任务, 一是解决有声乐学习经历的人固有的毛病, 恢复其较自然的状态;二是建立起正确的、科学的歌唱概念, 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三是将基础的歌唱技能巩固扎实, 并将其变成歌唱习惯, 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科学的发声方法按教科书的说法并不复杂, 无非就是“气息深点”、“位置高点”、“喉咙打开”、“喉咙放松”等, 这些说法很正确。但因为发声练习的不直观性, 初学声乐的学生很难明白怎样让气息深点, 不知道喉咙打开是什么感觉, 不知道高位置地歌唱是什么效果, 这些专业的说法, 往往让还没有建立起基本发声概念的高职学生一筹莫展, 所以, 从当今声乐教育大师到普通高校声乐教师, 多数都用“第二语言” (或叫“启发式教学方法”和“模糊语言”) 进行教学, 比如, 用“闻花”去找深的气息, 用“哈欠”去找高的位置, 用“叹气”去让喉咙放松, 用“将嗓子放在第二颗扣子的位置唱”解决“喉头偏高”的问题等等, 诸如此类的“第二语言”多如牛毛, 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动作中体会难以捉摸的科学发声概念和状态, 久而久之形成习惯, 达到教学目的。“第二语言”的丰富性也带来了每个教师的习惯和常用的“第二语言”不尽相同的问题, 哪怕是解决相同的问题, 所采用的“第二语言”却不一样。例如, 有一次我校一年级声乐小组课的教师生病了, 找另一位声乐教师代课, 代课教师在讲述高位置歌唱时, 要求学生“唱到脚后跟儿”。学生就茫然了, 平时学生的教师只让她们用打着哈欠的感觉唱稍高的音, 不知道怎样才能“唱到脚后跟儿”, 学生事后说完全找不到感觉。其实, “唱到脚后跟儿”对有一定声乐基础的人来说并不难, 就是要求歌者身体呈打开状态, 让气息扎下并找到泛音的感觉, 让声音流动起来。可是, 初级阶段的学生是不可能懂得这些的, 他们还在建立概念之中。过去教他们“打哈欠状态”还没巩固, 又让他们做如此抽象的“唱到脚后跟儿”, 实在勉为其难。所以, 如果频繁更换教师, 就算教师的目标一致, 也往往会因为使用的“第二语言”不同, 造成学生还没掌握“打哈欠”, 又要去找“脚后跟儿”, 最终什么习惯也没养成, 或是只做肤浅的表面模仿, 造成不良定型。高职院校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 以声乐课为核心课程的相关专业, 要求“学完基础理论知识以及达到中级歌唱技能”;不以声乐课为核心课程的其他专业, 要求建立正确的发声概念, 打下“可持续发展”的歌唱基础;其他声乐选修课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力为目的的。教师通过对各层次学生的声乐教学, 虽然可以看到学生的明显进步, 但受学生综合条件、教学模式、有限课时数和学制的制约, 要实现各层次学生的声乐教学目标, 大多还需要学生毕业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 片面地追求少数学生出成绩, 而忽视整体的教学质量是舍本求末。因此而造成的频繁更换教师现象, 将影响声乐教学的质量, 给教学目标的实现带来不利, 也将损害高职院校声乐教学的健康发展。

声乐教学“换教师”要趋利避害。学生与教师默契合作, 才是良好的声乐教学的合作关系, 为改善这种教学关系而进行的“换教师”是可取的。更不更换教师, 首先是更换教师的态度和目的非常重要。声乐教学是学生与教师双方需求的结合点, 管理和调整方法很多, 但应围绕着一个共同点, 即“找出人才资源最合理的配置方法, 以便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 有利于多出人才, 出好人才, 同时能对师生双方各自的努力和提高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无论是声乐教师还是声乐教学管理人员, 都应本着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对学生负责到底的态度, 解决学生的声乐学习问题才是最终目标。其次是所更换的教师要有较好、较新的教学方法和转换方法。任何教师都有责任寻找和采用最浅显、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方法, 让学生明白教学内容, 实现教学目标。在声乐教学中, 如果仅用死板的声乐理论知识进行教学, 虽然能求大同, 但往往教学效果很差, 尤其是在高职基础声乐教学中。一旦确定更换教师, 教师需注意做好教学交接工作:一是教学任务的交接, 包括课程开设的学期数、课时数, 目前的教学进度与教学状况;二教学方法的交接, 了解清楚前任教师选材的内容、针对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重点方法, 继续教学的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过渡与适应。如前任教师仅用“打哈欠”的状态来引导学生的高音位置, 后任教师觉得这样可能会造成学生的气息上提, 想让气息与声音的位置放下, 可以让学生在打“哈欠”的同时用“叹气”的感觉将气息位置和声音位置慢慢放松和放低下来, 如果直接让学生放弃“哈欠”直接找“脚后跟儿”, 学生自然会一头雾水。换教师期间, 学生应做好相应准备, 用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新教师的教学;多表达解决相同问题时过去和现在的感受, 协助新教师尽快找到最好的办法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在新旧交替之际, 教师与学生都应抱着积极的态度方能较快较好地磨合、接轨, 从而改善教学。

合格的声乐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良好的职业思想, 为学生服务的职业思想是专业技术知识传达的重要保证。只有将学生放在教学第一位, 学生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学好声乐。而作为声乐教学真正主体的学生也要有从基础学起的决心和态度以及敏锐的观察能力, 客观地对待声乐教师的教学, 方能使声乐教学的磨合期尽可能缩短, 以期最快地适应教学。

参考文献

[1]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

[2]金铁霖.声乐教学文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8.

[3]杨果朋.声乐教学中的模糊性[J].中国音乐, 2003, (4) .

小学低年级学生“告状”现象剖析 第8篇

“小题大做”者

低年级小学生由于接触的同学越来越多, 于是个别差异在相互交往和学习生活中就被突出了, 一部分学生甚至失去在家庭中“小皇帝”的地位, 在这样的心理变化下, 某些学生产生了以不满为特征的不悦、自惭、怨恨、恼怒, 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具体表现为:他们一旦发现经常受表扬的学生或和自己竞争的胜利者, 有了一些小错误, 就会迫不及待地去报告老师。有些学生盯着与自己有矛盾的同学, 等待他们犯错误, 在报告老师的过程中, 他们甚至会无中生有, 添油加醋。教师对他人的批评会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满足。具有这种性格的学生, 又极易受外界的暗示, 特别是那些与自己有关的暗示, 极容易引起内部心理冲突, 为求心理平衡而产生“告状行为”。对于这一类告状者, 我们决不能无节制地安慰和劝解, 也不能听信其片面之词而影响了对事实的公正判断, 这样只会助长他们的不良习气, 也影响老师与其他学生的亲和力。

“口无遮拦”者

“某某说我是猪。”“某某说我和小君结婚。”课堂上偶尔会传来这样一些话语, 随后的事情可想而知, 教室里一阵哄笑。告状者无非两种情况, 一种是气愤难耐, 另外一种则是嬉皮笑脸。我认为前者确实是在同学那里受了委屈, 以至于气愤之下忘记了在上课, 而同学的哄笑更让他无法忍受。后者呢?大多是班里比较调皮的孩子, 他们为寻找刺激, 引起课堂骚动, 才向老师告上这么一句。因此教师就应该对那些确实受了委屈而又没有能力“反抗”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帮助, 对于那些制造事端, 从中获得快感的学生则需采取冷处理。

“路见不平”者

每个班级里总有一些特别调皮的学生, 当他们捣蛋时总会出现另外一些人加以干涉, 我们称其为“路见不平”者。捣蛋鬼通常对这一类人置之不理, 所以无奈之时这一类告状者就会“大义凛然”地向老师汇报情况。据我观察, 这一类同学有很强的集体意识, 且对班级管理充满了热忱和向往。对于他们的告状行为, 老师一方面要予以鼓励, 肯定其关心班级的行为是可贵的;一方面则要引导他们学会运用有效手段解决问题。教师的正确引导会让这些同学对自己的工作更加充满信心, 他们也会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

“狐假虎威”者

这一类“告状”者通常以大大咧咧的女生居多。她们热情大胆, 信任老师, 把老师当作大哥哥或大姐姐一样看待, 似乎与老师关系很“铁”。正因如此, 当他们与某同学发生争执时, 他们便会甩下一句话:“我告诉老师去!”然后径直跑到老师那里告其一状。其实, 他们并不期望老师帮他们解决什么, 无非是吓唬那个惹事的同学, 并显示一下与老师的关系, 再与老师套套近乎。对于这一类告状者, 老师要让他们明白:有理走遍天下, 无理寸步难行。老师不能充当挡箭牌的角色, 他们应当学会客观公正地看待人或事, 学会宽容, 不能把告状当做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 这样不仅对自己的同学造成伤害, 同时也影响老师的工作。

剖析以上四类“告状者”的行为, 不难发现:低年级学生爱告状与他们的心理特点有密切关系。由于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 绝大部分的学生是用一种“宽于律己、严于律人”的标准来评价事物发展, 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告状”现象定性为道德品质问题、思想意识问题。从实质来说, 是心理异常的外部表现, 是社会情感不成熟的体现。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讲, 教师的意见和判断是毋庸置疑的。他们在处理集体生活和人际关系时遇到形形色色的矛盾更倾向于教师的指导和解决。为此, 要减少低年级学生中种种“告状”现象, 应根据实际情况, 掌握其心理活动变化规律, 采取心理干预的方法, 着重进行心理矫治与调控。这样, 既能增进学生和教师的亲密程度以及保护学生要求上进的积极性, 又能让学生幼小的心灵健康地成长。

关于中学“拖堂”现象的剖析与对策 第9篇

表面上看, 拖堂教师辛苦努力, 敬业精神可佳, 殊不知, 拖堂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一、拖堂的不良影响

1. 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拖堂是教师不遵守学校作息制度的表现, 从时间上打乱了正常教学秩序。教师拖堂挤占了学生十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 致使学生课间要做的准备工作要放到下节课上来完成;继而又将影响下一节课教学的正常进行, 打乱了他人的教学计划, 甚至造成连续拖堂, 形成恶性循环。

2. 影响教学质量。

受学生年龄特点的影响, 下课铃响后部分学生会出现躁动不安的情绪, 注意力不易集中, 教学秩序比较混乱。这个时间里, 即使教师讲得精彩绝伦, 学生也是“左耳进、右耳出”, 心不在焉, 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因师生都着急, 教师往往讲得快, 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 这样只能得不偿失, 事倍功半。

3. 影响学生的正常休息和身心健康。

学生经过一节课的紧张学习, 记忆、想象、思维都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中, 往往身心疲惫。因此, 学生必须在课间休息的十分钟里, 及时进行短暂的生理和心理调整, 使脑力和体力得到恢复, 才能有充沛精力上好下一节课。拖堂则违背这一规律, 伤害学生的健康, 也阻碍了学生课间的正常交流, 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4. 影响师生及教师间的和谐关系。

有的教师拖堂, 甚至养成了习惯, 致使下节课的老师对拖堂教师有意见, 甚至双方为争课间时间而闹得面红耳赤, 导致教师关系紧张。拖堂是教师公然破坏“规则”的表现, 严重有损教师的师表形象, 即使是最有威望的教师, 都会引起学生的不满、甚至反感情绪, 造成师生关系紧张。

综上所述, 可见拖堂有弊无利。

二、拖堂的原因分析

1. 受应试教育传统观念的影响。

很多学校把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教师的评价、考核、奖金挂钩, 不同班级的教师之间有时会出现不正当的竞争。部分教师错误认为增加教学时间总量, 就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因此, 总是想方设法抢机会、占时间, 尽可能多地给学生灌输知识, 甚至不惜占用学生的宝贵的课间10分钟。

2. 教师备课不充分, 教学设计不合理。

教学设计不合理, 无论是课堂静态的信息板块分量、比例, 还是动态的教法运用、学法指导, 教师都没有做到适当、适度。致使教学内容层次不清, 过渡不畅, 跳跃性大, 学生思维不连贯, 听得糊里糊涂。或者备课只备教材, 对多变课堂现象缺乏预见和准备;对某些知识点分析不透, 心中无数, 运用机械, 难易失调, 且不懂循序渐进, 想一口吃成胖子。致使出现意外无以应对, 处理不力“卡壳”、“短路”, 教学流程滞涩、节奏拖沓。加之课时观念淡薄、授课随意、导入啰嗦、板书繁琐, 等等原因, 都使课时效率低下, 于是就拖堂, 侵占学生的休息时间。

3. 教师基本能力差, 授课语言及课堂应变诸能力不足。

教师课堂语言不精炼, 该三句话讲清楚的内容用五句话还不能解决问题;说话语病多、口头语多、赘语多, 耗费课时;缺乏必要的课堂机智, 不注意课堂教学的弹性处理;对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应变不力, 处理不当, 浪费时间。这些也都会占用课堂时间, 影响正常的课堂进度。

三、克服拖堂的对策

鉴于“拖堂”问题造成的种种危害, 根据教学中出现的“拖堂”现象的原因分析, 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克服“拖堂”现象的发生。

1. 转变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思想。

拖堂看似仅占用了学生的几分钟休息时间, 实际上反映了教师教育观念的错误。要改变拖堂现象, 教师要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以学生为主体, 心中有人, 对各种要素进行合理搭配, 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2. 强化教学管理, 严行教学制度。

学校要充分认识拖堂的种种危害, 要有相应的制度来约束、监督。学校要把拖堂作为教学事故纳入教师考评、学生评教体系。对出现拖堂现象的教师要及时批评教育, 对经常拖堂的教师, 领导要多听他的课, 帮助他查找原因, 对症下药, 限期改正。对于那些爱拖堂的教师, 在评优选先、职称晋升等方面要有限制, 切不可把拖堂当“敬业”来对待。

3. 精心备课,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率。

拖堂, 无非是教师想挤占学生的休息时间或者与他人争时间。如果教师的教学达到一定水平, 多占几分钟有何用?所以,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要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向教学方法、手段要效益。首先, 要精心备课:把教材备精, 把教法备活, 把学生备透, 这样, 课堂上才能言简意赅, 有的放矢, 重点突出;其次, 要具备一定的课堂机智, 善于调控课堂;再次, 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 使课堂的计划性与生成性互补, 以有机组织课堂活动, 科学分配课时, 使各个教学环节紧凑、和谐;最后, 要历练处理偶发事件的基本功, 能对课堂上的偶发事件灵活应对, 因势利导, 巧妙疏通。

剖析游戏特点, 缓解幼儿争抢现象 第10篇

小班幼儿游戏特点:只要单一、独占地玩。幼儿在家习惯于独自玩玩具, 到了幼儿园, 他只要玩自己喜欢玩的玩具, 不管别人怎么样, 他要什么就要立刻得到, 不喜欢等待。

针对小班幼儿的这些游戏特点, 我概括出了两种适合小班的指导方法:

1.交叉式介入法———与幼儿互动。当遇到争抢现象, 却又不想破坏游戏的开展时, 教师可以运用交叉式介入法, 在游戏中以角色的身份介入与幼儿发生互动, 在与幼儿共同游戏的过程中达到指导的目的, 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减少争抢现象的发生。

2.材料提供法———诱发幼儿的操作兴趣。小班的幼儿喜欢模仿他人, 看到同伴玩什么游戏材料就也想要玩那个游戏材料, 有时因为同种游戏材料提供的少也会引起幼儿的争抢现象。这时候,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幼儿提供种类少、数量多, 且形状相似的游戏材料, 避免幼儿为争抢游戏材料而发生纠纷。

一开始, 我在点心店里提供了很多种类不同的模具, 便于幼儿制作小蛋糕, 但是, 游戏开展了几次以后, 我发现, 尽管旁边有多的模具, 但每次游戏时都会有2~3位幼儿争抢同一个模具。于是, 我收回了一些模具, 留下了那些幼儿特别喜欢用的模具, 并增加了这些模具的数量, 再开展游戏时, 争抢的现象就好了很多。

到小班下学期时, 也可根据幼儿的游戏情况和游戏发展水平, 逐渐减少同种游戏材料的数量, 增加不同的游戏材料的种类, 让幼儿通过对多种材料的探索来诱发幼儿的操作兴趣, 使幼儿专注于操作自己的材料, 减少不必要的争抢。

二、中班争抢现象的指导策略

中班幼儿游戏中的特点:中班幼儿正处于联合游戏的阶段, 游戏内容、情节的开展方面比小班幼儿丰富了许多, 在游戏中有了较强的角色意识, 也有了与别人交往的愿望, 但却还不具备交往的技能与策略, 因误会而产生的争抢现象不胜枚举。

针对中班幼儿的这些游戏特点, 我概括出了两种适合中班的指导方法:

1.垂直介入法———避免争抢情况的加剧。有时候, 幼儿游戏中出现了较严重的争抢现象或上升为攻击性等危险行为时, 这时候交叉介入法就不适合运用了, 可以采用垂直介入法, 以教师的身份直接介入游戏, 对幼儿的的争抢行为进行直接干预, 避免争抢情况的加剧。

如建筑工地里, 小宇和洋洋正在造房子, 小宇想把房子造的高一点, 于是把一条长积木竖在刚拼好的地板上, 可是手一放, 积木就倒了, 怎么也竖不起来, 这时旁边的洋洋一把抢走了小宇的积木, 小宇一边喊着“那是我的, 还给我”, 一边去把积木抢回来, 刚抢到手, 又被洋洋拿了去, 于是小宇和洋洋拉着积木推来推去, 谁都不肯放手。这时, 我走过去制止了他们:“先把积木放下, 谁来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呀?”小宇急忙向我告状:“老师!是洋洋抢我的积木!”我问洋洋:“你为什么要拿小宇的积木呀?”洋洋边摇头边说:“不是的, 他不会搭那个积木, 我想帮他搭好。”我点点头:“原来是这样啊, 可是, 你帮忙之前都没有和小宇讲清楚, 当然会被小宇误会了, 如果你要帮忙, 那先把你的想法告诉你要帮的人, 好不好?”洋洋点点头, 对小宇说:“我来帮你搭这个积木吧。”小宇想了想说:“那好吧。”

垂直介入法运用起来很有效, 但这种方式很容易破坏幼儿的游戏气氛, 因此, 一般情况下不宜多用。

2.游戏评价法———游戏快结束时, 我提醒幼儿要整理游戏材料了。有一位幼儿想帮点心店里的另一位幼儿排列牛奶瓶, 可是另一位幼儿并不想让他帮忙, 于是两人便争抢起牛奶瓶来, 最后在争抢中花了很多的时间才把牛奶瓶都排列好。在讲评游戏时, 我将这件事情说了一遍, 并请发生争抢的两位幼儿说了说各自的想法, 然后请所有幼儿一起来动脑筋帮他们想办法。有一位幼儿说:“帮忙前要先去对他说清楚”我:“那要是他不想请你帮忙, 想自己完成呢?”另一位幼儿又说:“那就不去帮忙, 不能抢东西。”

中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强, 在共同讨论问题时还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 在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幼儿们的讨论后, 那两位争抢的幼儿也明白了再遇到类似情况后的解决办法。跟教师的直接灌输来比, 这样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

三、大班争抢现象的指导策略

大班幼儿游戏中的特点:大班的幼儿游戏经验已相当丰富, 在游戏中能主动反映多种多样的生活经验。游戏主题新颖, 内容丰富, 处于合作游戏阶段, 喜欢与同伴一起游戏, 能按自己的愿望主动选择并有计划地进行游戏。在游戏中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增强。

针对大班幼儿的这些游戏特点, 我概括出了三种适合大班的指导方法:

1.放手教育———让幼儿自己来解决问题。在大班中遇到争抢问题, 教师马上要做的不是怎么去阻止, 而是应当静静的观察, 留给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有时候, 给了他们机会和时间, 他们完全有能力来针对这个争抢现象来提出解决的方法。

棋社里成成和小杰都想要蓝色的棋, 争抢了一会后, 小杰对成成说:“那你先用蓝色的, 这局棋下完以后你再和我换个颜色好不好?”成成点点头说:“好的, 你先用绿色的, 一会我跟你换。”经过商量, 他们很好地解决了遇到的争抢问题。

2.适当引导———鼓励幼儿想出解决方法。当幼儿争抢了好一阵, 并一直得不到适宜的解决方法时, 教师可以适时介入, 通过恰当的提示来引导幼儿想出解决的方法。

小银行里有很多小顾客去领钱, 翔翔和佳佳也都在排队, 等到佳佳去领钱的时候, 小银行10元的纸币只剩一张了, 而翔翔也想领10元, 于是两人争抢起来。这时我走过来问:“这是发生什么事了?你们要来抢银行吗?”两人都被我逗乐了, 佳佳说:“我们不是来抢银行, 我要领10元, 翔翔也要领10元, 可是只有一张了, 我先来排队的, 应该先给我。”……“那可不可以用2张纸币来代替10元呢?哪两张纸币加起来也是10元?”翔翔想了想说:“5元的, 我可以领两张5元的纸币。”说完, 翔翔高兴的领了钱, 继续去游戏了。

3.自主讨论———引导幼儿分享他人经验。幼儿的经验需要分享, 对于争抢现象, 教师可用一次专门的时间来引导幼儿讨论, 充分发挥幼儿的学习主动性, 不仅使全体幼儿在同一情景中学习了彼此的解决经验, 而且节省了教师重复劳动的时间和精力, 达到了游戏与教学相融合的效果。

课利用游戏后的评价时间想幼儿提出问题“老师在刚才的游戏中看到有两个小朋友在争抢玩具, 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 你会怎么解决呢?”

幼儿一:我会跟他讲好轮流玩, 一个人先玩会然后再给另一个人。

幼儿二:我会把这个玩具让给她, 我去拿别的玩具玩。

幼儿三:如果是我, 我不会去抢那个玩具, 我会去和那个小朋友说, 请他让我玩一会。

由此可见, 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 已经逐渐总结出怎么解决争抢的好办法, 经过教师引导, 幼儿彼此之间分享了别人的经验, 增长了解决折争抢问题的能力。

对游戏中争抢现象的合理指导是保证游戏有效进行的依据, 想要游戏中的争抢现象减少, 就必须以有计划的观察作为前提, 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 才能制定出适合幼儿需要的、有针对性的游戏指导策略。同时也需要教师合理的安排游戏场地, 适当添加游戏材料, 避免产生争抢的情况。当然, 游戏中教师的介入和游戏的评价环节也是相当重要的。希望通过教师们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总结出更多适合幼儿特点, 减少幼儿争抢现象的指导策略。

摘要:幼儿园各种大小玩具, 对幼儿来说都是公有的, 每个孩子都可以玩。从整体看, 人多玩具少。可孩子们不管这些, 他们却偏偏是你要玩我也要玩。这时候, 正是对幼儿进行自觉守纪教育、谦逊互让教育、集体教育的好时机。

关键词:玩具,争抢现象,幼儿特点,指导策略

参考文献

[1]梁志燊.学前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剖析 第11篇

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是探究中的重要一步。实验现象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觉到的,如发光、变色、沉淀、气泡、是否放热等。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观察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①变化前:记录物质的名称,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外观等。②变化中: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外观、能量变化及其他现象。③变化后:记录生成物的名称,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外观等。(2)化学变化中的现象一般从下述三个方面讨论:①形态:包括物质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分层、溶解、沉淀析出、气泡、气味等。②外观:包括物质的颜色、烟、雾、浑浊等。③能量:包括物质变化中发生的光、电、热、声、爆炸等。

实验结论是经过分析、推理得出的结论。我们可以看以下例子:

点燃蜡烛时,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橘黄色火焰,放热又有黑烟产生

B.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蜡烛火焰分三层

D.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一般为:一光、二热、三生成。如: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①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②放出大量的熱量;③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A不对。生成的二氧化碳由于无色无味,不能直接观察,需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B对。C项也符合客观事实。D项错在以结论代替现象——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现象是指反应前后物质的颜色变化、气味、吸热或放热、沉淀的析出、气泡等,实验现象不能说出生成物的名称。

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之间也有一定联系。通过实验现象结合已有知识和信息,可以推断出实验结论。如: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溶液。请你用化学方法鉴别两种无色溶液。

实验操作:

分别取少量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然后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或分别滴加碳酸钠或碳酸钾溶液)。

现象和结论:

变浑浊的原溶液是氢氧化钙溶液,无明显现象的原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或碳酸钠、碳酸钾)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有浑浊现象。而氢氧化钠溶液虽然会与二氧化碳(或碳酸钠、碳酸钾)反应但无沉淀、气体生成,无明显现象。根据二者实验现象不同从而区分出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两瓶无色溶液。再如:

用脱脂棉包住约0.2g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1)由上述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过氧化钠跟水反应的结论是:第一,有氧气生成;第二,________________。过氧化钠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其中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

用以验证第一条结论的实验方法是 。

用以验证第二条结论的实验方法及现象是 。

(3)实验(2)往试管中加水至固体完全溶解且不再有气泡生成后,取出试管,往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变红,振荡后,红色褪去。为探究此现象,该小组同学查阅有关资料得知:过氧化钠跟水反应可生成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和足量水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有过氧化氢存在。现有硫化钠溶液、亚硫酸钠溶液、硫酸亚铁溶液、碘化钾溶液、红色布条等,请从中选择试剂,加以验证(只要求列出实验所用的试剂及观察到的现象)。试剂: 。现象:

此题紧密地把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结合在一起。由实验现象可推出实验结论,由实验结论也可反映出实验现象。

学习化学的一个关键,是要培养用化学视角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用化学实验方法来探究生活问题是提高实践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而化学实验的根本是通过正确地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体验不确定现象常见错例剖析 第12篇

例1 下列事件, 哪些是确定事件?哪些是不确定事件?

(1) 在地球上, 抛出去的篮球会下落;

(2) 从数字1, 2, 3, 4, 5中, 随意抽出一个数字是10;

(3) 一个口袋有2个红球和1个白球, 从中摸出2个球, 其中有白球;

(4) 明明今年10岁, 明年9岁;

(5) 把4个球放入三个抽屉中, 其中一个抽屉中至少有2个球.

错解 确定事件是 (1) (5) ;不确定事件是 (2) (3) (4) .

错误原因 认为确定事件就是必然事件, 把确定事件中的不可能事件划分为不确定事件.

正解 确定事件是 (1) (2) (4) (5) ;不确定事件是 (3) .

二、判断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大小时, 易出现错误

例2 一个袋中有5个红球和4个白球, 每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 任意摸一个球, 摸到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

错解 摸到任意一种颜色球的可能性相同, 因为袋中只有两种颜色的球.

错误原因 忽略了袋中球的个数和球的颜色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影响.

正解 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 因为袋中红球的数量大于白球的数量.

三、误认为可能事件发生的机会是50%

例3 下列事件, 哪些事件是可能发生的? ( )

①随意抛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 正面朝上的机会是50%;

②一个袋中有8个黑球, 8个白球, 任意摸出2个球, 结果为2个黑球;

③掷一枚六个面分别刻有数字1~6的均匀正方体骰子, 掷出的点数是“1”;

④三角形的内角和可能不等于180°.

A. ①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错解 选A.

错误原因 认为可能发生的事件机会为50%, 对随机事件发生的机会大小不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机会大小介于不可能事件与必然事件之间, 也就是介于0和1之间.

正解 选B.

四、误认为随机事件在每次实验中发生与不发生的机会是均等的

例4 小明和小东一起玩转盘游戏, 转动转盘, 指针保持不动, 如果转盘指针落在A区, 则小明赢;如果转盘指针落在B区, 则小东赢;小明和小东会玩这个游戏吗?这个游戏是否公平?

错解 小明和小东会玩这个游戏, 这个游戏是公平的.

错误原因 认为指针不是停在A区, 就是停在B区, 所以游戏是公平的.

正解 小明和小东不会玩这个游戏.因为指针停在A区的机会大于停在B区的机会, 机会不均等, 所以此游戏不公平.

五、误认为实验的频率即为机会

例5 在一次大规模的统计中发现英文文献中字母E使用的频率在0.105附近, 而字母J使用的频率大约为0.001.如果这次统计是可信的, 那么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1) 在英文文献中字母E出现的机会稳定在0.105左右, 字母J出现的机会稳定在0.001左右;

(2) 如果再去统计一篇约为150个字母的英文文献, 那么字母E出现的频率一定会非常接近0.105吗?

错解 (1) 这种说法错误, 因为不知道实验次数;

(2) 这种说法正确, 因为字母E出现的机会稳定在0.105左右, 也就是1000个字母中有105个字母是E.

错误原因 (1) 因为通过大量反复实验估计机会的大小, 当频率值逐渐稳定时, 才能用这个频率值估计事件发生机会的大小, 题中统计的规模是可信的, 因此可以用其频率的稳定值估计机会的大小;

(2) 实验次数不够大, 所以频率值不一定非常接近.

正解 (1)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反复大量的实验, 可以用频率值估计机会的大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现象剖析】相关文章:

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剖析01-11

公务员考试热现象剖析02-01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现象剖析论文04-10

金融现象05-07

初二现象05-09

“热”现象05-10

当代现象05-18

价值现象05-21

倒挂现象05-23

“停滞”现象05-23

上一篇:院校教学保障评价下一篇:“五位一体”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