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文化范文

2024-06-23

木兰文化范文(精选11篇)

木兰文化 第1篇

什么是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的活动的集合。它包括以国家社会经济及文化为主题的广播、电影、电视、图书、杂志、音像等在内的印刷、生产制作、广告及发行、表演艺术、视觉艺术、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书店、文具用品等在内的服务, 以后又在其中增加了信息网络、多媒体等内容。

文化产业是以创意为动力, 以内容为核心, 其发展以精神成果和智力投入为主, 环境污染小, 能源消耗低, 是典型的绿色经济、低碳产业。在其生产领域, 适合各式人群的加入, 如有一技之长的普通劳动者到掌握高新技术装备的企业集团, 也可以是个体工作室或家庭式的生产作坊, 他们各尽所能, 人尽其才。在其经济价值上, 文化产品一旦受到认可, 就会有较高的经济回报, 具有一次投入多次转化的优点。商丘作为一个古老的城市, 其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情况如何呢?

商丘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2005年以来, 商丘从实际出发, 积极探索内陆发展文化产业的路子, 初步形成了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如文化产业发展与弘扬优秀文化、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和道德情操有机结合, 与旅游业发展有机结合, 与地方特色文化和优势文化资源的挖掘、拯救、接续、壮大有机结合, 走出了一条有商丘文化产业特点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激发了文化产业活力, 扩展了文化产业发展空间, 提升了文化产业发展实力。但是当前商丘文化艺术产业也存在诸多问题, 束缚了其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壮大, 问题表现为:

第一, 文化艺术资源丰富但是文化艺术产业处于起步阶段, 文化艺术企业素质较低, 文化产品质量档次亟待提升。

第二, 文化艺术产品定位不准确、产品营销模式单一、文化艺术市场粗放、流通渠道不畅、应变能力差。

第三,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濒危境地, 保护发展利用机制不完善, 亟待保护开发利用, 亟待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合利用。

第四, 商丘文化艺术特别是具有特色的地方文化艺术目前还处于数量多、规模小、分散经营的状态, 亟须建立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持机制, 以此形成具有商丘特色的文化艺术产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

针对以上问题, 要想发展商丘文化产业, 必须有一套科学的文化产业战略和策略, 把握好自己的定位。我们要吸取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四大成功经验, 即核心是创意, 要害是组织, 目标是市场, 关键是执行。

打造木兰文化产业的构想

商丘文化艺术产业正处于百废待兴的境地, 亟待开发利用, 使其为本省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服务。

商丘连续四年举办了木兰文化节, 有效驱动了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 为文化产业发展构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唐代商丘就建有木兰庙, 现为木兰祠, 存有记载木兰身世的纪念碑, 并有当年木兰辞世的陵墓;《中国名胜词典》把“木兰祠”作为词条列入词典, 注明其故里在虞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对商丘虞城进行了考察验收, 于2007年5月22日同意命名虞城为“中国木兰故乡”, 并挂牌成立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河南省人民政府还把“木兰传说”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将木兰祠定为商丘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各种史料证明木兰的故里是商丘虞城, 因此, 笔者认为可从木兰入手, 把木兰打造成商丘的文化产业。

打造木兰文化审美取向。商丘文化产业处于起步阶段, 在市场经济大潮下, 受到旧有体制的制约和外来文化的冲击, 艺术产品的经济效益和艺术品位难以兼顾, 文化生产单位时常陷入困境, 经常出现难以两全的尴尬局面。这就要求领导者要有战略眼光, 革新观念, 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有效解放艺术生产力, 激活艺术市场。这种观念的转变具体到艺术生产领域集中体现为四个转变:变作品为产品, 变剧目为项目, 变被动为主动, 变政绩为业绩。如对于有关花木兰的戏曲作品, 为了让作品具有美感, 在设计时注入时尚元素, 从演员造型、舞台设计以及服装设计等, 营造令人赏心悦目的视觉空间和时尚典雅的艺术氛围。为了让演员形神兼备, 剧团应在唱腔、表演方面严格训练, 同时, 还要请相关领域专家, 开设多门辅助课程, 如古典文学赏析、历史文化研读, 帮演员了解历史背景, 对作品更好地把握, 对角色体会更深。另外, 剧团要广纳贤士, 提供良好空间, 调动演员积极性, 打破传统用人机制, 大力扶持年轻有为的演员, 注重老中青协调发展, 发挥传帮带作用。使传统作品在新的时代寻找到新的土壤, 使之焕发生机, 努力打造出符合当代审美取向的新版《花木兰》。

加速木兰文化国际化。实现木兰文化国际化, 要请大师级人物, 演出目标定在国际市场, 要求具备国际演出水准, 从导演舞美及灯光设计等, 以现代化思维、现代方式和科技展现古代文化的精神内涵。如歌剧《木兰诗篇》以交响乐为主体, 吸纳和融汇了歌剧、音乐剧、戏剧、清唱剧、情景剧、舞蹈等适合情景表演的元素, 通过独唱、合唱、多声部轮唱、交响乐等多元艺术形态, 叙述故事, 安排情节。《木兰诗篇》以现代视角和思维去观照这样一个古老而传统的故事, 充分展现战争与和平的主题, 表现人们对战争的憎恶, 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呼唤阳光, 呼唤爱情, 从而使古老传统的题材放射出时代的光彩。这些举措加速了商丘文化产业的时尚主流国际化及其知名度。

扩大木兰文化内涵。扩大木兰文化内涵, 组建多支木兰盘鼓、木兰扇、木兰剑表演队, 推广木兰文化, 开发木兰牌系列产品。如全国闻名的“木兰民兵班”, 该班长期担负着贯穿本乡境内陇海铁路的守护任务, 取得了突出成绩, 被济南铁路局授予“铁姑娘民兵班”光荣称号。木兰精神在此更是大放异彩, 展现出了巨大的文化生产力, 加之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 以上这些, 通过宣传历史文化品牌, 扩大了商丘的知名度, 增强了海内外商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海内外商人纷纷前来商丘寻根拜祖, 投资兴业, 促进了文化与经济的结合, 加快了商丘经济社会和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

挖掘木兰文化底蕴。木兰的精神美、行为美, 木兰的名字也是充满着诱人的魅力的。改革开放以来, 在虞城大地上出现了“木兰热”, 则更多地表现在“木兰”的名字上——以木兰的名字而命名的宾馆、公司、集团、厂矿、学校、舞厅、服饰等, 更是层出不穷。有意思的是, 无论是宾馆、公司还是工厂和舞厅, 凡是打出“木兰”牌子的, 效益都格外好。木兰纺织品公司从建成到现在, 只有十多年的光景。筹建初期, 生产规模只有5000锭, 现在已扩建到了1.5万锭的生产规模了。如今, 年产值早已过亿元,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健和他的企业早已成为虞城的一大块“金砖”, 成为虞城的“宝贝疙瘩”。当笔者问及王健奥妙在哪里时, 他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的纱好, 绝对货真价实。但花木兰的名字响, 全世界人民都喜欢这位巾帼英雄, 不得不承认这也是一个因素!”

探索木兰文化产业。在发展木兰文化产业方面, 商丘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企业运作, 努力实现了文化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相结合, 与城市建设相结合, 与发展旅游事业相结合, 提出“转变观念, 创新机制, 继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 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 创建具有木兰故里特色的时代风貌的新文化”, 如利用木兰文化资源, 带动了文化方向上的产业发展, 将花木兰以电影、电视、动画片, 漫画及图书等形式, 扩大木兰影响力, 以木兰工艺品为基础, 或与商丘旅游业相结合, 或者借鉴《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的发展链条, 即在动画片电视剧《花木兰》热播后, 接踵而来的就是企业生产出玩具和文化用品, 以各式各样的木兰形象推向市场, 力争形成具有较大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体系、销售基地, 让更多人了解商丘, 提高其影响力。

木兰文化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更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我们通过多种举措, 使文化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让商丘虞城这个农业大县开始有了脱胎换骨的大变化、大发展, 真正做到让经济伴着文化发展实现腾飞。更重要的是, 我们通过打造木兰文化产业, 通过商业化包装、市场化运作, 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商丘特色、具有中华文化内涵、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文化产品, 使其符合国际审美需求和欣赏习惯, 使中国文化产品顺利持续进入国际市场, 让境外认同中华民族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 尊重中国的和平发展, 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摘要:花木兰作为商丘历史名人之一, 她女扮男装, 代父从军, 屡建战功, 在外保家卫国, 回家孝敬高堂, 其忠孝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成为中华民族优良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丘如何把木兰精神发扬光大, 把它打造成商丘文化产业, 提升其知名度, 增加其影响力, 文章做了大胆构想。

关键词:文化产业,花木兰,构想

参考文献

[1].尚起兴、尚骥:《商丘史话》,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1年版, 第273页。

[2].单文等:《1699桃花扇》, 江苏省文化厅, 2006年版, 第65~66页。

[3].虞城县商务局:《木兰文化与文化产业》, 2005-12-19。

[4].赵安民:《打造商丘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的思考》, 《人民论坛》, 2007。

[5].欧阳坚:《开启文化产业发展新纪元》, 《文化月刊》, 2010 (1~2合刊) 。

《花木兰》与迪士尼文化 第2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首脍炙人口的《木兰辞》相信大家小时候就可以倒背如流了。而这个《木兰辞》种所讲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大家也是耳熟能详。但我相信这次由迪士尼电影公司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会给你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个性爽朗、性情善良、孝顺懂事的女孩,名叫花木兰。父母极力想为木兰找到一位好归宿,给花家光宗耀祖,不过屡次未果。此时却收到北方匈奴来袭的消息,国家大举征兵,木兰父亲也在名单之内,木兰不忍年迈残疾的父亲征战沙场,连夜割掉长发,偷走父亲的盔甲和武器,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花家祖先商议过后原本是派石像神龙去找回木兰,但在阴差阳错的情况下,木须龙为了证明自己,一路协助木兰。从军过程中,木兰克服了许多艰险,得到了同伴的人认可。不料在赶赴北方作战的时候,发现了木兰的女儿身,被大家遗留在雪地之中。然后木兰并没有放弃大家,识破了匈奴人的诡计,在最后时刻及时出现,力挽狂澜。而在影片的最后木兰不仅为花家光宗耀祖,还为自己找到了如意郎君,同时也证明了自己,巾帼不让须眉。

影片取自中国家喻户晓传统的民间故事,所以,迪斯尼电影公司在制作上不可避免的融入了较多的中国元素。主要体现在影片的背景画面、情节设置和人物造型方面。影片背景中大量采用写意式的水墨画,虚实结合,工笔水墨结合,意境悠远,颇富东方韵味。给人整体带来一种十分淡雅,清新的感觉。用色清淡舒服,匈奴邪恶的一方运用大量的杂色如黑、灰、褐等,正义一方则用纯色较高的颜色,如木须用强烈的红色,形成强烈的对比。而且,影片中还出现了长城,烽火台,具有中国古典样式的宫殿,以及燃放的烟花的场景…….这些都体现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地方。

同样在故事情节中,木兰被逼去相亲,表现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家长制。花家祖宗的显灵,媒婆和父亲对神灵的敬重,则表现了古代中国的宗法制度。木兰要熟记的女子“三从四德”,以及与木兰一起去相亲的那些女子动作,神态,表现了古代中国对传统的女性的要求。这些都使人加深了对古代中国的了解。人物造型上借鉴了国画的绘画形式以形写神,用简单的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性格、气质、和精神、神态。人物造型巧用性格与外形上的强烈反差,使观众加深印象,如木兰虽为女儿身,但性格却是不安于“三从四德”,一心想证明自己为花家光宗耀祖。外表高大的金宝,却是善良温顺,矮小的阿尧,却是粗鲁蛮横等等。影片虽是迪士尼制作却十分符合中国的旧时社会的风情,让中国的观众更易于接受,不会产生距离。

当然,迪斯尼制作的影片也会带有它自身独特的迪斯尼文化。故事中不是只有幽默搞笑,木兰代父从军那一刻的感人,匈奴践踏村庄的惨状让人忐忑不安……能如此带动观众感情,更是影片最成功之处,更掺杂了少许的爱情成分,使得影片增加不少的温馨与浪漫。在木兰形象的设置上,没有拘泥于传统的女英雄的形象,而是加入了更多的元素。木兰对自由的向往,对爱情的追求等等都体现出了人物性格的多样性,这样也更符合人们对人物的要求,毕竟英雄也是人,也会具有和常人一样的地方。在人物设置上,出现了李翔这个人物形象,然后引出了一条爱情的线索,符合迪斯尼人大胆创新的个性,而且,这个人物的出现让观众很容易接受,尤其是结局部分。迪斯尼人给我们来了一个更中国式的大团圆结局。皇帝对李翔说“这么好的女孩不是到处都有的”,李翔也心领神会,千里迢迢的来到花家送还帽子,最绝的是木兰:你可以留下来是晚饭吗?看到这里我想大家都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了。

另外,还有两个有趣的形象不得不提,那就是博得了满堂彩的木须龙和小蟋蟀。在迪斯尼电影中,这种插科打诨的角色成了影片中最有特色的元素,这次在中国经典上“动刀”,迪斯尼也是手到擒来,在推动故事情节和逗笑上,这两个小东西简直成了最重要的角色,看完电影,你仍然相信没有这两个家伙,但你若是想起这部电影,你一定会首先想到那个搞怪的木须龙和它的好搭档小蟋蟀,这就是把经典交给迪斯尼的好处,他们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来阐释一个古老的故事,他们建立起了一个和中国完全不同的木兰世界,或许,这个版本比我们的更出名,或许,在我们的小朋友还没有看过《木兰辞》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木兰有个男朋友,还有一个小龙和小蟋蟀是她的宠物,这就是迪斯尼的魅力。

在电影中加入动听优美的歌舞是迪士尼电影公司的一贯作风。当然任何元素都不是随随便便加入的,对于动画影片来说,绝大多数的观众是孩子和有活力的年轻人,所以歌舞的加入一定要满足他们的审美趣味同时又能和情节完美的结合。在歌曲的加入这方面,《花木兰》这部影片选择了具有流行潜力的几首歌,尤其是主人公花木兰在祠堂里唱的那首《倒影》,更是成为世人传唱的经典。不得不说,迪斯尼的细致用心到每个小的方面,或许这就是它不断成功的源泉吧。

木兰文化 第3篇

摘 要:本文以男权社会文化为阐释语境,理清木兰形象要素的主导性特征和结构关系,再结合文本的独特的叙事方式,可以确定木兰是一个按照儒家礼教规范塑造的新型理想女性,她既才绝明异,又恪守四德。

关键词:木兰 主导性特征 四德 新型理想女性 原型

关于木兰的形象,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是这样分析的:“《木兰诗》成功地塑造了木兰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木兰是一个闺中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巾帼英雄,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代父从军,女扮男装,驰骋沙场十多年,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之后,又谢绝官职,返回家园,表现出淳朴与高洁的情操。她爱亲人,也爱祖国,把对亲人和对祖国的爱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象,是人民理想的化身,她集中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和淳朴的优秀品质,这是一个深深扎根在中国北方广大土地上的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的英雄形象,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尤其可贵。”[1]教材对木兰这一人物形象概括得非常全面,但问题是,这些形象要素只是平面罗列、简单拼贴在一起的,缺乏主导性特征。

黑格尔认为“性格的特殊性中应该有一个主要的方面作为统治方面”,它就是能“把一切都融贯成为一个整体的那种深入到一切的个性,……这种个性就是所言所行的同一泉源,从这个泉源派生出每一句话,乃至思想,行为举止的每一个特征。”“凡是世界所公认的典型,无不具有这个‘总特征,而且典型的品位越高,这个总特征越鲜明。”[2]在《中国文学史》的解说中,木兰的形象缺乏的正是这种主导性特征。

正是出于对木兰形象主导性特征的不同认识与理解,众多文章各执一词。有的文章抓住木兰代父从军,驰骋疆场的英雄壮举,认为是在赞美传奇女英雄,表达“谁说女子不如男”的主旨;有的突出木兰对和平生活的渴慕和热爱,认为具有反战主义的倾向;有的突出木兰对家庭的无私奉献,认为是赞颂木兰的孝道等等,不一而足。这些观点分别突出木兰形象中的某一个要素,但又置其它于不顾,致使人物形象缺乏整体性和有机性。

执是之故,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诗歌中呈现出来的人物形象要素,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理顺其间的结构关系,进而准确理解木兰这个人物形象,把握诗歌的主旨。

依据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木兰诗》最初当为北朝民间传唱之诗,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经隋唐文人的润饰加工而成。问题是,学者们大多只是从语言风格的角度来谈润色现象。其实,这是汉文化对《木兰诗》文本系统包括语言、结构、形象、意旨的重构;是男权社会主导的文化权力施展魔刀,按照自身的文化需求和规范,对一切文化的创造物进行删削和改造的问题。

木兰这一形象,充分体现了汉文化中妇女的美德。在汉族文化特别是儒家礼教中,要求女性必须以四德为立身规范。《周礼·天官·内宰》:“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郑玄作注曰:“妇德谓贞顺,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妇功谓丝枲。”东汉的班昭在《女诫·妇行第四》中对四德的阐释更为详细:“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夫云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妇容,不必颜色美丽也;妇功,不必工巧过人也。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择辞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是谓妇言。盥浣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谓妇容。专心纺绩,不好戏笑,洁齐酒食,以奉宾客,是谓妇功。此四者,女人之大德,而不可乏之者也。”

《木兰诗》就是按照儒家的伦理规范对理想女性的要求来塑造木兰的,木兰完全符合四德的规范。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当户织”所呈现的生活画面,是男耕女织式的汉民族文化的典型特征。诗歌故事的开始就呈现出一个勤劳、能干的闺中少女形象。

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驰骋沙场十多年,表现出对父母的孝顺和挚爱;胜利归来之后,又谢绝官职,返回家园,表现出对家庭的眷恋。这是妇德的体现。

妇言,即是要求在不同的场合要言辞得当。诗歌中木兰的言语应对非常得体、周全。“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明明是有所思忆,却答曰无所思忆,令人费解。按照吴小如先生的考证,在古诗中,广义的“思”和“忆”无所不包,而狭义的“思”和“忆”则专指男女间的互相思忆。从这几句诗所从出处——北朝《折杨柳枝歌》中更可得到旁证:“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阿婆许嫁女,今年无消息。”木兰回答“无所思”、“无所忆”,意在说明自己并非少女怀春,而是担忧父亲年老,难以出征作战。一问一答,问话人是谁?一般解释或为父母与女儿的问答,或为叙事人的拟问拟答。其实,可以想象为这样的情景:邻里乡亲路过木兰家,“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乡邻见状起疑而善意嘲谑。对话既富有生活情趣,又能彰显木兰质朴仁厚的品格;如此,吴小如先生所考证的“思”和“忆”也就更能显示出审美价值了。木兰胜利凯旋,天子厚赏,“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以归心似箭作为辞官的理由,情辞具兼。面对伙伴们“不知木兰是女郎”的惊奇,木兰以幽默谐趣的比喻,“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几句诗巧妙地化解了尴尬与潜在的矛盾。

木兰重返故里,“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一连串的动作,表现木兰恢复女儿身后情不自禁的喜悦,充分体现出女性对容颜的珍爱。

可以看出,“四德”对女性的规范,是把女性限制在家庭生活的狭小空间之中。但是,木兰又与一般的理想理性女性有很大的差异,这就是她的胆识与武功,这也构成了她的传奇性。通常,这是男性所占据和表现的领域。那么如何看待木兰的才智与胆识呢?班昭在《女诫》中说“夫云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 表明重“德”的意旨。这可能是后世“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源头,但显然没有后者的偏执和狭隘。细细推究文意,其实大有深意。“不必”是消极规范,即女子不必才华出众,但班昭显然没有否定才绝明异的女子存在的可能性,只是存而不论,这就为理想女性的类型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在更高的境界上,女性也可以“才明绝异”,只是才识必须服从于品德,即不能由此对男尊女卑的现实秩序构成威胁与颠覆;这样,虽然对《女诫》有所突破,但还是遵行了班昭“重德”的第一原则。这个更高境界正是男权社会中对新型理想女性的欲望构建,之所以称为新型理想女性形象,一方面在于她是对《女诫》规范有限度的突破与超越,另一方面在于她是两个女性原型在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中的激活与重新组合。

母系社会是人类历史的开端,母系社会创造了一个古老的女性形象——女娲。“女娲抟黄土作人”(《太平御览》),“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淮南子》)。这个创世济世的女娲是被崇拜的偶像,是人类得以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可称之为女神原型。

进入父权社会以后,男性控制着话语网络,在性别价值观上很早就形成了一套阳刚阴柔、男尊女卑的系统理论,要求处于从属地位的女性是贞顺、柔婉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卫风·硕人》)女性柔媚成为男性欣赏、把玩的对象。从美学意识形态上来说,优美的对象意味着小巧、光滑,给予主体以舒适的感受,其中正蕴涵着男性对女性的征服、占有的权力控制。

然而,男人从女性的子宫中孕育、分娩而出,昭示着男性心灵深处对女神的崇拜无法完全抹杀掉。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人的觉醒”而来的是对人的才情的重视,包括对女性才情的赏识,在《世说新语》中就有大量的记载。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是乱世,战争频繁,所以不仅女性的文才受到关注,而且女性的武才也有表现的机会。

因此,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之中,特别是男性文化遭遇危机之际,女神原型就浮出海面。“永恒之女神,引领我们向上。”(《浮士德》)木兰代父从军是情势所迫,一方面是“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另一方面,“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父亲年迈而阿弟幼弱,因此木兰“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不是保家卫国式的主动请缨,而是在男性力量萎缩之际的无奈之举。

但是,这双重原型意象——女神和美人,又是主导和从属的关系;女神原型的激活和张扬,是以不颠覆男权等级秩序为前提的。

木兰以其勇敢、智慧和坚毅的精神建立了赫赫战功,但木兰拒绝了可汗的封赏,抛弃了高官厚爵,重返故里,“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装。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木兰自然而然地完成了从补天女神到家庭美人形象的角色转换,木兰的传奇性故事并没有颠覆、碾碎男权的统治规范。

《木兰诗》虽然是以木兰为叙述的主体,但真正的言说主体是男性,是男权文化制造出来的欲望女性神话。木兰作为新型理想的女性形象和人格,是女神原型和美人原型在新的历史文化语境中的激活与统一。木兰既“才明绝异”,又恪守四德,从而不对男权文化构成威胁。后世戏文中,刀马旦穆桂英、梁红玉等形象都是植根于这一新的原型意象组合之中。因此,仅以孝道来把握木兰的形象,则是见木不见林;而脱离了男权社会这个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剥离了男性叙事主体的控制,一味寻觅、张扬木兰形象中的女权意识,是一厢情愿的过度诠释。

理顺了木兰形象要素的结构关系,我们就能更清楚地解读出《木兰诗》叙事方式背后的意识形态内涵了。

从叙事结构来看,《木兰诗》在家庭——战场——朝廷——家庭的叙事转换中,形成了一个圆形结构,我们看到故事的大团圆完满结局;同时,从叙事学角度来说,故事的结局同时意味着故事中间过程的目的指向和意义模式。拒赏回家正是木兰的女性角色意识的自觉,家庭才是男权社会给女性划定的合法性空间,美人形象在家庭的框架中才显示出审美的意义,否则就会成为祸水或荡妇,如妲己、褒姒之类。木兰的智慧和战功,并没有冲决男尊女卑的社会等级规范,男权文化的危机只是虚惊一场。

从繁简处理来看,《木兰诗》时空跨度很大,内容丰富。木兰当户织时的心事重重,木兰准备行装时的忙碌身影,木兰奔赴战场途中的思亲情切,木兰回家后团聚的欢乐,木兰重着“女儿装”时的欣喜等内容,都写得不厌其繁,细致入微。而对十年的战斗生活数语带过,惜墨如金。显然,全诗紧扣“木兰是女郎”这一特点来剪裁和叙事,突出的正是木兰的女性美德,弱化的正是木兰在战场的勇敢与坚毅。叙事繁与简的背后,是男性叙事主体的话语控制和欲望投射。

从叙事风格来说,诗歌的前半部分是哀怨和凄愁,着力抒写了木兰对家庭的眷恋;后面却是喜悦和温馨,渲染家人团聚后的乐趣。喜剧不仅是故事性的,还具有修辞性意义。在喜剧性的气氛中,一方面是大团圆的民族文化心理期待的实现,另一方面却是遮蔽了女性在男权社会秩序中遭受压抑、被放逐到社会的边缘地带的处境和命运。这意味着它消解了故事中潜在的男女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的矛盾冲突,阻断了对故事进行深层意义思索之路。在大团圆的喜剧气氛中,男女的权利裂缝被弥合,社会的矛盾被巧妙地隐蔽起来,潜在的、威胁性的某些女性意识与思想随之隐遁。在后世的诗文、戏剧中有大量这类的故事,女扮男装,中状元,做驸马,最后在大团圆的气氛中,女性重新回归到男权社会中所规定的女性角色模式之中。这种喜剧性,也使得《木兰诗》和其他具有反战倾向的诗歌区别开来。正如王富仁先生指出的,《木兰诗》并不以表现战争的残酷和它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灾难和痛苦为描写对象,不论在战争生活还是在和平生活中木兰都表现着蓬勃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活热情,这是《木兰诗》与高适的《燕歌行》,杜甫的《兵车行》、《石壕吏》、《垂老别》等反战作品截然不同的一个特点。[3]

《木兰诗》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不仅在于其传奇性的故事情节的和高超的叙事艺术,更在于才德女子木兰身上寄予了男人魂牵梦绕的理想女性情结。为父母分忧,对家庭的依恋、对富贵的拒绝、对英雄的告别,木兰的身份、地位和情感思维趋向的形成不是自然的,而是男权社会文化塑造出来的,是男性欲望外化的符号。

注释: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2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07页。

[2]黑格尔:《美学》(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04页。

[3]王富仁:《<木兰诗>赏析及其文化学阐释》,名作欣赏,1993年,第3期。

商丘木兰文化的传承和影响 第4篇

关键词:商丘,花木兰,木兰文化

一、商丘木兰文化

因为民歌《木兰诗》的广为传播, 花木兰的形象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那么花木兰究竟是哪里人呢?

根据众多文献的记载, 花木兰的故乡应该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元代侯有造《孝烈将军祠像辩正记》:“将军魏氏, 名木兰, 亳之谯人也。”。康熙四十四年《商丘县志》卷十一《列女》有:“木兰姓魏氏, 本处子也。世传可汗募兵, 木兰之父耄羸, 弟妹皆稚呆。慨然代行, 历年一纪, 阅十有八战, 人莫识之。后凯还, 天子嘉其功。除尚书不受, 恳奏省亲。及还家, 释其戎服, 衣其旧裳。同行者骇之, 遂以事闻于朝。召复赴阙, 欲纳诸宫中。木兰曰:“臣无媲君之礼”, 以死誓拒之, 迫之不从, 遂自尽。帝惊悯, 追赠将军, 谥“孝烈”。今商丘营廓镇, 有寺存, 盖其故家云”。此外在乾隆四十四年《河南通志》卷六十七《烈女》载:“隋木兰, 宋州人, 姓魏氏”, 乾隆《大清一统志》卷八十九《颍州府》有:“隋木兰, 魏氏女, 谯郡城东魏村人”。乾隆四十四年《江南通志》卷一百八十一《颍州府》:“隋魏氏木兰, 亳城东魏村人”。分析以上关于木兰故里的记载:亳之谯、宋州、谯郡城、商丘、亳城, 说法上虽不一致, 其实都是指商丘这个地方, 康熙四十四年《商丘县志》卷一《沿革》记载, 商丘在唐代以前分别曾属商丘、宋州、梁郡、谯郡等, 光绪二十年《亳州志》卷一:“孝烈谯人而故居在此, 可见营廓之地今属商丘者昔皆属于谯境”, 由以上资料分析可见, 关于安徽亳州和河南虞城之争关键在于营廓的归属, 而营廓现在属于河南商丘虞城县, 因此木兰故里就可以确定了。

作为花木兰故里, 商丘虞城县很早就有花木兰的各种传说, 还有木兰祠。

木兰祠始建于唐, 后经多次重修扩建, 至清代时, 占地一万多平方米。祠堂内外有十余块历代名人、官吏赞美木兰的诗文、书画碑刻。到金泰和年间 (1201——1208年即南宋嘉泰年间) 敦武校尉归德府谷熟县营城镇酒都监乌林撒忽刺, 在此重修大殿、献殿各三间, 至元代元统二年 (1334年) 睢阳府尹梁思温, 倡议募捐二千五百贯, 又大修木兰祠。

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经历代翻修, 殿房已增至贰佰余间, 祠占地四百余亩, 古木参天, 碑石林立, 可惜1943年抗日战争时期毁于战火。八十年代初修了配房和碑楼, 九十年代重修了大殿、木兰像、木兰墓和大批名人题字碑等, 并且放大复制了毛泽东书写的《木兰诗》。

在虞城有众多关于花木兰的神奇出生、拜师学艺、代父从军、辞官返乡、悲壮之死和死后显灵等传说, 老百姓还经常举行祭祀活动, 封建统治者还给她赐号、立庙、树碑, 很多文人也纷纷题词留下墨宝。花木兰已经不再是一个文学作品中的人物, 一个传说中的神奇女子, 而成为一种精神和文化的象征。

二、木兰文化的传承与影响

花木兰虽为女儿身, 但是因为父亲年迈, “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 她毅然走上战场, 替父从军。在驰骋疆场的十二年中, 她一方面承受着女扮男装随时可能败露的巨大压力, 另一方面又在刀光剑影中经受着生与死的考验。一方面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在尽孝, 另一方面又是在保家卫国, 为国家尽忠。

正是通过《木兰诗》、史书和一些故事传说给我们呈现出了一个孝顺父母、英勇果敢、淡泊名利、不畏权势的近乎完美的花木兰形象, 这一形象深深影响着后世。

在花木兰的故乡虞城, 老百姓建庙祭祀, 花木兰已经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子, 而成了大家心目中的神, 一个可亲可敬而又功能众多的保护神, 她可以为百姓伸张正义, 降福降子, 保佑平安, 祛疾益寿。每逢四月初八, 也就是木兰的诞辰日, 这里都会有盛大的庙会和隆重的祭祀活动。人们为了纪念花木兰, 在虞城县内还建有木兰中学、木兰火车站、木兰宾馆、花木兰度假村、花木兰产业集团、花木兰民兵连。商丘市还组建有花木兰武术协会、花木兰盘鼓队、花木兰舞龙队。1993年, 虞城县举办了首届木兰文化节, 此后的木兰文化节升格为商丘市主办、虞城县协办, 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五届。

2000年5月, 国家邮政局发行《木兰从军》特种邮票, 首发式在虞城举行;2007年5月, 虞城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木兰之乡”, 并批准挂牌成立“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 11月3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了隆重的授牌仪式及新闻发布会;2008年6月, “木兰传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于木兰文化的影响和传播, 花木兰的故事仅在当代被改编成文学、影视作品的就不胜枚举。

戏剧方面:梅兰芳曾编演话剧《木兰从军》, 由常香玉等豫剧名家演唱的现代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更是鼓舞了无数当代女性。

图书著作:刘秀森的《花木兰》, 马俊华的《巾帼英雄花木兰》、《木兰文献大观》, 黄灿章、李绍义的《花木兰考》等。

影视作品:从1927年版花木兰黑白电视剧至今, 这一题材已被内地、香港、台湾拍成众多版本电视剧。2009年虞城县与北京星光国际传媒集团联合拍摄, 由赵薇、陈坤、胡军、房祖名等影视明星联袂主演的电影《花木兰》也于2010年贺岁档上映。1998年由美国迪斯尼公司拍摄, 成龙、陈佩斯、许晴配音的动画片《花木兰》风靡全球, 使这个在我国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走出国门, 名扬世界。美国新闻媒体甚至赋诗称赞“古有神州花木兰, 替父从军英名响;今有卡通“洋木兰”, 融中贯西四海扬。”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人类对传统的继承, 对真善美的追求, 花木兰身上人性的光辉将会发扬光大, 木兰文化也会具有更加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马俊华、苏丽湘:《木兰文献大观》,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3.5

[2]、商丘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商丘地区民间故事集成》, 商丘群众艺术馆, 1989.3

[3]、刘秀森:《花木兰全传》,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1990.12

[4]、王富仁:《木兰诗》的赏析及其文化学阐释, 名作欣赏, 1993.3

木兰文化 第5篇

[摘要] 1998年,迪斯尼经典动画《花木兰》从题材本源、角色、色彩等,多处洋溢着中国传统元素的渗透,美国动画设计师究竟从哪些中国传统美学中挖掘了创作该片的动画设计灵感,并用美国价值取向成功阐释了一个传统的中国古典女性励志传说,本文以美国动画电影《花木兰》为切入点,对影片中的造型设计与角色塑造进行探究和分析。并且从其中初步探索《花木兰》中有关中美文化价值取向的冲突与渗透。

[关键词] 动画电影 花木兰 中国传统美学

中美文化冲突

[正文]

花木兰的故事是中国著名的民间传说,最早关于花木兰的记载来自于北宋民歌《木兰辞》,讲述了少女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出征,勇战沙场,最终载誉而归的故事。1998年美国迪斯尼根据这一故事打造的一部经典动画电影《花木兰》一上映就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迪斯尼公司又一动画经典。该影片不是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进行改编的,而是在花木兰这个角色上倾注了大量美国人的想法,从西方人的视觉和审美,再现这一中国传奇故事。虽然故事情节大同小异,电影也极力通过很多中国元素努力打造一个中国化的外包装,但是影片从人物塑造到语言风格无不彰显着西方文化色彩。无论从剧情设计还是语言使用上,这部影片都有很浓厚的美国情怀和特色。影片无论从内容还是表达手法上都渗透着美国文化的特征,其实是借中国元素外衣传递着西方的文化观念。并且,其跨文化、中西合璧的身份使得这部电影表现出了美国那种自我实现的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矛盾与冲突。当中国观众在欣赏该作品时,不能只看到表面上的幽默风趣的美式表达,更应从跨文化的维度思考中西方文化碰撞时表达方式的特点。尤其是在当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大背景之下,如何从中国人的立场向西方阐释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动画学习者和从业者的重要职责。

一、迪斯尼动画电影《花木兰》中的角色塑造 1.1《花木兰》中的角色塑造亮点 1.1.1对于木须龙角色塑造的解读

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在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中国人对龙有着深厚的感情。龙是古老中华文化的传统精神象征,是吉祥如意的代表,是中华民族精神凝聚力的重要符号,体现中华民族团结向上、奋发图强的民族凝聚力,彰显了中华精神精神内涵和实质,是全世界华人精神的联系和纽带。上下五千年,龙的精神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方方面面,成为精神的集聚和沉淀,已经成为中国在世界上的象征符号、中华民族在众多民族中的独特标志,中华文化纵横海内外的基本象征。对于中华儿女来说,龙的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符号、一种流淌在炎黄子孙中的情感、一种血浓于水的情缘。

木须龙是这部动画片中独特的设计形象,美国人们都喜欢供养动物作为自己的宠物,木须龙就是以这样的形象和身份出现的。迪斯尼动画片中的动物配角形象总是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每一个动画人物都有一个动物宠物或好友,例如灰姑娘仙杜瑞拉的宠物就是小老鼠葛斯和杰克,白雪公主的宠物和好朋友就是小矮人。在影片《花木兰》中,木须龙的角色也是惟妙惟肖。在西方国家远古神话中,龙是不善良的象征,其形象设计就是身体是蜥蜴,长着翅膀,身上带着鳞片,有蛇的身子,嘴中可以吐火。于是,在电影中木须龙说明自己可以保护花家的所有人的时候,就是利用自己可以在口中喷出口的技能彰显自己的力量,传播西方人对龙的解释。木须龙的形象设计尽管很多都使用了我国龙的传统元素进行设计,但是却缺少中国龙形象的威猛、正义、高贵身影,缺失一条需要别人保护的、力量柔弱的动物,影片中木须龙塑造的形象更像是一条害怕人的哈巴狗。中国文化里龙的高大、尊严、伟岸,在影片《花木兰》里全然不见了踪影,失去了所应蕴含的精神内涵。这条名为木须的中国龙,完全是美国化了的龙的形象,是美国人对中国文化予以加工和改造之后的产物。美国人把中国传统的龙的形象进行喜剧化、幽默化的处理,把一个传统、庄严、崇高的形象戏剧化,导致其最终成为了引人滑稽的小丑形象,然后实现美国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曲解和歪曲的目的。

1.1.2对于顽皮奶奶角色塑造的解读

电影的中间设计场景,老奶奶提着蟋蟀笼子在大街上奔跑。这个场景和美国文化吻合,在美国文化中老年人都有童心,很多已经六七十岁老年人都在工作岗位上奋战,享受生活,打扮时尚,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一样。但是在我国传统文化的解读中,老年人都是应该休息享清福的长辈,应该被大家尊重和爱戴,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年轻人就会看做不爱戴长者,称之为不孝。1.1.3对于蟋蟀角色塑造的解读

与此同时,在电影中对于蟋蟀形象的塑造也不对。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蟋蟀经常出现,但是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被富家子弟关在器皿或者笼子里面玩耍的工具,并不是什么幸福和幸运的象征动物,更加不可能被老奶奶以宠物形式在鸟笼子中,在大街上逛。

1.2 《花木兰》中所传达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讽刺 1.2.1《花木兰》中如何用西方思维阐释东方传奇

迪斯尼动画影片《花木兰》的原型来源于我国民间传统的诗词《木兰辞》。《木兰辞》的中心要旨主要就是为了孝义以及父母恩情,为了集体主义的利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意义上不屈艰苦的精神,表现出中华民族个人对于家庭奉献精神。

影片在借鉴《木兰辞》核心精神的时候,最终彰显的核心理念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融入了美国精神以及其文化内涵,尤其在人物刻画上,到处都充斥美国精神的影子,塑造了一部体现美国梦形象的影片。美国梦是美国文化的精华,其主要就是不同意识形态领域美国精神的缩影。在广泛意义上的美国梦就是大家都普遍相信,只要是人们努力奋斗,就能实现自身价值,谋求更好生活。虽然这就是理想主义中的泡影,而且金钱主义之上的思想已经让美国梦没有动力,但是对于美国人来讲,依旧是他们内心深入的梦幻。小人物也能实现自我价值的理念体现在各种文化作品中,因此,美国迪士尼生产的《花木兰》也处处可见美国文化的外衣。

电影中的花木兰一直都在传统社会中生活,是一名安分守己的家庭妇女,其相亲并没有成功,其最终希望可以实现本身价值。不但木兰是这样,其身边宠物木须龙和蟋蟀的理想也是如此。实际上,木须龙不是祖先守护木兰的真龙,蟋蟀也没有幸运意义,但是恰恰是这些看起来并没有“强大能量”和“不能成功”角色在经历了奋斗之后成功的例子,才彰显了美国精神主旨,就是不管在多么不幸的情况下,不管多么不堪,一个人都可以利用自己奋斗实现价值。

因为西方文化的影响,传统东方文化中的花木兰被赋予新的精神。毋庸置疑,电影《花木兰》就是以中华文化的符号来彰显美国文化,以中国为主要的阐述对象,将花木兰精神为主要代表中华形象进行了全新解读。《花木兰》是在中国传统故事的虚实架构下,但是其最终表述的却不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和文化内涵,是对中国传统民间传说的重新解构,彰显了典型意义上的美国文化和西方价值观念形象。

1.2.2《花木兰》中平等主义及中国传统父权社会的调侃

美国迪斯尼画影片《花木兰》的原型是我国古代传统的民间传说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花木兰是以为重孝道,为家庭奉献自我、希望实现自我价值的新女性,本身就具备了女性主义的形象。

迪斯尼对中国花木兰的故事进行了改编和创作,赋予其西方的思想,因此,中国观众在观看电影《花木兰》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陌生的感觉,感受到电影中塑造花木兰形象和传统意义中我们熟知的花木兰形象大相径庭。西方国家的女性主义说明,传统女性受到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都是来自父权社会的打压,女性要想谋取事实上地位平等,就要打破这种传统意义上的父权制度。男女在社会上的地位是平等的,女性通过自己的聪明智慧以及努力,一样可以获得一番事业。于是,影片《花木兰》中,其本身塑造成了女性主义的形象,影片创作队伍最终在花木兰的身上灌输了女性主义精神,利用加工和创作,让花木兰在父权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平等,阐述性别之间的差异并没有如此之大,女性一样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一定的事业,并赢得他人的尊重。在传统的东方文化中,素材和表现的主题都相得益彰。

影片一开始,木兰为了家人盛装打扮与媒婆见面,脸上厚厚的脂粉遮住了本来的个性。这其中可以透视出一个现实:在当时的社会中,女子是被看的一方,她们不得不盛装打扮,依靠自己的美丽,去取悦未来的公婆和丈夫。可是木兰虽盛装打扮,可还是没能完全遮住自己的个性,惹了一系列的麻烦,惹恼了媒婆。媒婆最后气急败坏地对木兰说“你可以看起来像个新娘,不过你永远不会为你家里争光。”媒婆的话就彻底的否决了木兰通过嫁一个好婆家——这唯一光宗耀祖的方法来为家族争光的可能。木兰搞砸了与媒婆的见面,她感到很对不起家里人,内心很是伤心和苦闷。她知道自己的任性,会导致失去一切,可她还是擦掉妆容,决定“释放真情的自我,让烦恼不再”,做回原本的自我。

战争中木兰因为受伤,暴露了自己的女子身份,于是,一切都不一样了,本应成为英雄的木兰被赶出了军营,一切都只因为——她是女人!传统的社会是一个父权制的社会,男子的权威是不容被挑战的,男人出征沙场,而女人只能在家中抚养孩子。木兰的行为对父权制的秩序构成了极大的挑战,宰相命令李翔处决木兰,李翔欲提剑将她处决, 但念及她对自己有救命之恩, 便带领其他士兵离开,,把花木兰丢弃。

木兰在苍茫寂寥的雪野中突然明白:“也许我不是为了我爹,我这么做,也许只是想证明我自己的能力,这样每当我看到镜子,就会觉得对得起自己。”木兰想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真正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证明自己,而不是依附于丈夫或婆家,来争得荣光。这里彰显的是花木兰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其希望和男性一样,可以实现自身价值。而她的这种思索、这种觉悟,是中国传统故事里的花木兰的思想中所没有的观点。这种为了彰显自己能力而从军行为,在封建社会,对于一个普通人物女性来讲,是出乎意料的。因此在迪斯尼的《花木兰》中,塑造的是颠覆传统社会理念的女子形象。这个女子,虽然有着中国女子的外表,但骨子里流淌的却是美国社会的血液,是一个美国化的形象。

木兰跑到京城跟李翔报信却不被相信的情节里,木兰说了这样一句话“你说你相信花平的,木兰就不一样了吗?”这句话反映出了父权制的本质,不论你的功劳成绩,只要你是女的,就会否定你的一切,抹杀你的一切。是的,花平和木兰,只是名字不同,同一个人,她的社会性别不同,遭受的待遇竟有如此大的差异。木兰又和其他人诉说这一消息,可是因她的女儿装扮,没有人愿意听她说。

木兰最终成就了她自己,而且是以自己身为女子的真实面目和性别做到了这一点,同时也实现了为花家光宗耀祖的愿望。最让人感动的是,木兰拒绝了皇帝赏赐的宰相官位,选择了回归故乡,仍然做回了父母的女儿——木兰。

迪斯尼影片《花木兰》中女性主义色彩鲜明,其从军行为让其摆脱了父权社会中被奴役、被摆布的行为,而走向了独立的成长奋斗之路,最终实现了自我,这就很好地证明了女性可以像男性一样获得成功,甚至有些方面还强于男性,这也是对传统父权制文化的一次重大突破。电影中饱含着强烈的女性中心主义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决心,木兰本人就是希望实现自我突破、具有强烈反抗意识的女性,其勇敢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自由和理想,有着独立个性以及鲜明女性思想的新女性,这本身就是对传统意义上女性形象的自我突破和颠覆,在重新阐述之后的新女性形象焕发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二、《花木兰》中中美文化价值取向的渗透与冲突 2.1《花木兰》中美式价值观念的渗透 2.1.1 美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

无论是什么影片都有其宣传主题。美国人所拍摄的这部《花木兰》是在中国古典文学故事基础上进行的改编,也是美式个人英雄主义的再现。主要创作团队在意识形态上的不同最终决定了电影拍摄主题的不同。我国观众不能希望美国团队创作的电影最终可以反映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就电影来说,对于电影中正面形象和反面形象的塑造都是栩栩如生的。正面形象,代父从军的花木兰表面上纤细柔软,内心却是无比坚毅。从军之后心里塑造过程都塑造栩栩如生。《木兰辞》中记载的也是这样的。但是《花木兰》中的编剧对于木兰形象和我国传统上的描述相违背,木兰身上表现出了美国自由豪放、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这也对后面影片中塑造的英雄主义形象奠定了基础。其中,反面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栩栩如生,简化狡诈的形象、刚愎自用校尉,蛮横无理的战争队友,心狠手辣的单方军队,昏庸无能的帝皇,木兰在从军路途中遇到人物都是在木兰从军的途中遇到的不利原因。只有虚幻人物的祖先,麻烦不断、情感真实流露的小木龙可以对木兰进行庇佑和安慰。本身的情节设定彰显了木兰性格,凸显了木兰信心十足、斗志昂扬情节设定、乐观向上、勇敢突破的性格。在木兰面对敌人的时候,凸显了面对英雄冷静、镇定的特点,利用巧妙阻拦敌人,救助队友。后期情节设计也都说明了孤身救助主人的场景来体现了孤身救助英雄的场景,在荣华富贵面前体现出了谦卑的身份,也有美男的追随。英雄电影中常见的因素几乎全部都在。

《木兰辞》讲述中基本都未能提及战争过程中木兰战绩的表现,也未能描述木兰对于战争胜利的作用,但是在电影《花木兰》中,木兰的作用被刻画的细致,特别是在和匈奴交战的过程中,木兰炸掉了雪山,将敌人烟蔓,后来又以身犯险救助皇上,这些都体现了美国文化中个主英雄主义。

电影中塑造英雄成为扭转乾坤关键人物,在影片开始的时候,士兵就给皇上说明了匈奴来势汹汹。皇帝就说明了个人对于战争的关键作用。这是对个人主义的宣扬,中国文化中难见这样对个人作用高于集体的表述。尽管个人英雄主义在影片中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和我国古代文化中巾帼英雄的形象也已经是大相径庭。

个人主义在整个影片中也有凸显。木兰的宠物木须龙在祖先庇护下主动保护木兰。在木兰从军之后就一直保护木兰,最后木兰荣耀回到家乡,木兰龙也是欢喜万分,最终回归了宗祠。木兰龙在和木兰经受磨难的过程中彰显字自己的机制,最终也可以在返乡的时候荣耀,改变自己受到摆布和欺凌的命运,获取祖先认可。这种不希望被别人欺侮和凌辱的思想,勇于实现自我价值,和木兰身上的拼死抗争的价值相一致,都是美国梦精华的体现。

影片《花木兰》一直都彰显了自我的作用,希望可以实现自我价值,从侧面上反映了美国价值和西方文化的实现。《木兰辞》主要就是东方文化的忠孝理念,对于集体以及家人的奉献精神。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理念就是个人从属于社会。弱化了个人利益对于集体利益的服从,典型的事情就是在我国传统的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和整个家庭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一个成员做错了事情,全家人要跟着一起承担。电影中,花木兰,作为家庭成员之一,为了迎合父母的愿望,为了家里的荣耀,她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违背自己的意愿去参加宫廷的选妃。对她来说,是否能被选入宫与家庭的荣耀息息相关。所以其不能当选的时候,感到不能面对父母。于是,其希望可以守护家族利益,改变自己就是第一步。当禅于越过中国北部边境时,军队聚集起来要保护皇帝,但是皇帝说:“不用,请你们去保护我的子民”。在这种状况下,皇帝都是心系百姓安危,在木兰父亲要求从军的时候,其没有说不能,对老人来说,这就是保家卫国的时刻,自己死而无憾。

迪斯尼电影《花木兰》故事融入了美国英雄主义,当皇帝知道匈奴来临的时候,其在全城公布,“小兵也能立大功”。皇帝的隐含涵义就是个人能力重要性,在和匈奴战役中,木兰力挽狂澜,救助了木兰,与此木兰个人能力也凸显了,实现自我价值,这也从侧面上印证了皇帝宣扬的个人能力。这个情节的设定,折射了美国英雄主义。美国的个人主义彰显了自我意识,个人作用较大,并且认定个人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利去争取自己应得,从而坚信自己理念和意志。美国这种文化的特征从侧面上彰显了个人的努力和意志的重要性,而且尊重个人意志和权利。2.1.2 美式文化对父辈的传承思想 2.1.3 探讨勋章的象征意义

影片中有这样一句叙述,I’d have to bring her home with a medal to get back in the temple.只有是英雄才能衣锦还乡。勋章在美国是具有特色的表现方式,奖励是对英雄认可。勋章最早来源于古代时期的欧洲地区,为了给战场上的骑士以荣誉,这标志勋章最初的产生。贵族都彰显标志性意义,贵族都设计了自己标志,制作单位都在盾牌、旗帜上都有印章。例如法国在荣誉勋章,都是在拿破仑时期创建的,原本就是用在战争中立下荣誉勋章的法国人民。而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勋章”是不存在的,皇帝表彰英雄或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人会直接赐予名号、加官进爵或者立碑篆文。

2.2 反思中国等级观念与美国平等主义

尽管在最近一段时间内中国社会在很多方面都受到美国文化的映射,但是传统意义上的儒家想法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流传久远,最明显特征就是中国家庭在社会中等级观念存在。在家庭中,孩子要尊敬父母和老人,而这种尊敬不是平等的,而是有上下等级的,孩子要无条件接受父母批准,就算父母是错的。父母对子女的未来有选择权利。在电影中,木兰父母私自决定,报名木兰竞选宫中妃嫔,木兰也是为了父母,违背自己良心参加宫廷的竞选。木兰深深知道,如果未能听从父母的想法,在传统社会中就是不孝顺。但是在传统文化之中,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在这种高权利国家里,上级和下级是上下关系,而非平等关系,一个人的地位越高,意味着权利越高。当李翔将军希望自己去战场的时候,宰相当面拒绝了自己的请求,并且说道“将军是你的父亲,但是我可是皇上跟前的宰相”。宰相可以利用自己的职权拒绝将军上战场的请求,但是在宰相受到皇上的圣旨,要求将军出征的时候,尽管其内心是不同意的,但是在有皇上的圣旨,其也只能顺从,因为其心理明白,皇上的权利是超越自己的,皇上、将军、宰相,每个人都有隶属于自己的职权范围,都有自己的等级,下级对上级都应该无限制地遵从。

但是在美国地区,隶属于低权利的国家,都是提倡在人人平等的社会。托马斯在《常识》一文中,都倡导人人平等,而且认为公民和皇帝都有平等的。在电影中,花木兰以身犯险救助了皇帝之后,皇上对花木兰表示深深敬意,木兰给皇帝拥抱。在我国古代社会,木兰是普通士兵,皇上是天子,皇上给木兰鞠躬这是不可能的,木兰拥抱皇上也是鄙视行为,但是在影片中是对木兰的嘉奖。在迪斯尼影片《花木兰2》中,皇帝命令木兰和李将军护送三位公主去契古王国完婚。在途中,木兰与三位公主聊天,最后与公主成为朋友。这在中国,由于等级观念的影响,公主是不可能和护卫成为朋友的。

在美国所有的文化中,平等意识已经渗透进生活中每个方面。无论是父母与子女之间,上司和下属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甚至总统和平民之间都是平等的关系。

2.2.1中国当下动画电影在当下国际市场上的现状【以《熊出没大电影》《大圣归来》举例进行解读】

大家都说中国动画电影因为一部叫“大圣归来”的国产动画,终于迎来曙光。然而,在我看来,这部电影也许只是让我们可以自豪的宣告,我们的电脑动画制作终于赶上了国际水平。仅此而已。

这的确是部良心之作:一点没有粗制滥造的痕迹。每个人物都是精心设定,动作流畅到位,各种场景无论是长安城还是自然野地和魔窟老巢,简直是恢宏绚烂。构图运镜灯光精美,特效爆棚,连音效细节都很完善。3D效果也是超群,大圣红色斗篷迎风一抖,观众也忍不住抖三抖。把同期一众国产烂片都比到烂泥地里去了。

但是刨去绚丽的视觉外衣,大圣的故事是个典型的Pixar迪斯尼动画套路:友情,自我认识和自我救赎之路。在这条道路上靠不停打怪来通向互相拯救和打终极boss的高潮。可惜人物本身性格塑造和人物关系的确立缺乏细节,不像Pixar能用很多令人信服感动的细节来塑造不同人物个性并且迅速建立起他们的关系。而且,题材上又是一次大圣,不知道孙悟空和西游记还能被我们再用几百年?

片子做得太满。全片都在打斗,走出影院的时候,眼前全是飞来飞去的身影,耳朵里全是东西被砸烂的隆隆低频,很多时候心想,怎么又要打起来了啊,甚至希望大圣快点放大招干了boss吧,太累了。画工精美,处处都是绚烂的场景和色彩,但是虚实对比不够,视觉疲劳。想要借鉴致敬的元素太多,造成格调不统一:打起来觉得是漫威,卖萌起来觉得是Pixar,大圣一说话觉得是周星驰,大Boss一出来觉得是宫崎骏,大Boss一变身觉得是哥斯拉。音乐最糟糕,什么都想试试,一会中国风,一会久石让,一会又是中国风(向大话西游致敬),一会感觉又出现了谭盾(客栈打斗那场全是鼓点)。最要命的是中间三人开始一段伟大友谊之旅时居然出现了汪峰!!心里大叫WTF!这种歌曲在片中的运用是要向狮子王和宝莲灯致敬么。

大家都用“燃”这个形容日漫的词来褒扬这部影片。但是我没有感受到我小时候看国产动画片时常感到的“美”。

60年代,美影厂的老前辈用中国独特的美学创造了独一无二的中国动画。那是一种诗意传统又变化多端的美。大闹天宫是我记忆里中国动画最高的丰碑,是我小时候最沉迷的美。那个孙悟空,蜂腰柔肢,红脸黄衣黑靴,盘腿鼓腮吃仙桃,醉了脚踩云朵踉踉跄跄,力战天兵时嬉闹顽劣四两拨千金,动作身段行云流水。无论是形象,动作,语言,甚至细微的表情都把孙悟空塑造得丰满立体。可贵的是,这种塑造感觉一点也没有用力过度。那时候也没有3D和电脑动画,不用9头身的人物身材比例,充满力量的肌肉线条,和强烈夸张的透视,照样可以做得很“燃”。直到今天,我每次看到二郎神那个出场,都会激动得起鸡皮疙瘩。大家不妨找来看看。孙悟空和二郎神各自变身斗法那段,从天上到地下,从河边到枝头,有轻有重,有急有缓,创新极了也美极了,比现在只会拳拳到肉配上杜比环绕强劲低音的搏击不知高明多少倍。现在的孩子看大圣归来,看到的是暴力美学。我们那时候看大闹天宫,看到的是整个中国几千年来的美。直到今天,许多人都还能几笔就画出大闹天宫里的孙猴子,托塔李天王和二郎神。但是现在的孩子看完大圣归来能或者愿意去画电影中的人物么。

高潮过后,阵阵悲凉。大圣归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原创动画电影。这只是一部按迪斯尼模版交出来的精美功课。学生离毕业不远了,可我们其实曾经是师傅啊!

2.2.2 如何取精去粕继承和发扬中美动画艺术的美学价值【以武侠游戏《剑侠情缘网络版叁》举例】

结束语:【有关如何做出适合全年龄市场动画的反思】

迪斯尼影片《花木兰》尽管都是来源于中国影片中花木兰本人历史题材以及相关人物设定,但是在主要情节设定以及语言方面都进行颠覆性尝试。从主要人物性格设定的过程中,对人物的设定、刻画以及故事情节描述和喜剧特色都彰显了美国文化的内涵以及影视特征,但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却一直存在。这是一次成功的以中国元素为外包装进行美国文化营销的商业运作,是一次对中国文化的商业消费。针对中西方不同文化的不同,可以更好地弘扬中华文化,同时还要依靠我国影视动画的不断发展。利用其它民族的民间传说进行本土化传递,然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传播是现阶段影视作品重要的表现方式。这部影片的成功也对如何通过中国电影传递中国传统文化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强化对于《花木兰》这种动画的注意可以提升动画相关工作者跨文化能力,也是对于我国动画和民间传说的传播。动画工作者们要体现出较强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不但为国内的动画学习者提供准确、权威的影片素材解读,同时要将中国传统东方文化的宣传主动权利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参考文献:迪斯尼动画创意手法研究 张静 【知网】

创意,动画的灵魂——迪士尼动画创意分析

阮方

【电影评介】

动画电影:叙事与意识形态

陈晓云

【上海大学报】

从《花木兰》到《功夫熊猫》看好莱坞眼中的中国文化

移星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美、日百年动画形象研究

李涛 【知网】

论传统艺术在现代国产动画形象中的缺失

孙建平

张付兰

【知网】

中国传统图形设计研究

焦振涛

【装饰与艺术】

也谈中国传统造物的象征寓意

贺伟

【北京服装学院报】

试论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的理论转型

康宇

木兰文化 第6篇

木兰县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木兰县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指导农村文化建设机构职能整体削弱,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基础薄弱。近年来,木兰县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加大了用先进文化引导农村新文化建设、弘扬良好社会风气的力度,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社会和谐上做了积极的努力和尝试,但由于乡镇文化指导机构功能消退,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薄弱,农村文化活动匮乏,导致一些村庄赌博、迷信等活动有所抬头,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好形势下出现了不和谐的阴影。乡镇文化指导机构功能减弱的具体表现为:一是乡镇文化站机构在乡镇机构改革时合并。全县乡镇的文化站在2004年机构改革时与相关科室合并,现在全县8个乡镇都没有独立的文化指导机构,开展群众文化工作必要的设施、设备、场地和经费缺乏,加之乡镇财政状况都不乐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难度大。二是乡镇文化指导机构队伍建设滞后,不能满足农村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由于机构合并导致一些问题的凸显。队伍老化、专业技能差是目前乡镇文化工作人员的突出问题。目前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大多是乡镇的年龄偏大的闲散人员,或不专业人员兼任,导致文学艺术创作、群众文化编导等人才紧缺,加之缺乏进行系统的继续教育培训经费,现有队伍已不能很好的发挥治理辖区内文化市场和指导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远不能满足农村广大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与现在的新农村建设发展要求极不和谐。

(二)乡村文艺队伍缺少必要的人才、活动经费和场地等,导致农村现有文艺队伍发展缓慢,后劲不足。农村自发组织的文艺队伍填补了政府出资送文化下乡以外的农村文化生活空白。文艺队伍、文化大院对活跃农村文化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木兰县现有比较成型的文化大院10个,农村文艺演出队伍4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生产的组织形式、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变化,农村演艺队伍、文化大院生存与发展环境有了较大改变,但以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文艺队伍、文化大院面临发展困难重重,发展缓慢,后劲不足等问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四点:一是管理有限,指导无法到位。在农村活跃的文化队伍和文化大院都是自发的、季节性较强,没有什么发展计划,分布不均,流动性大,县文化部门把握不了情况,当地政府也治理不到,形成管理空白。在这些演艺队伍中大部分没有固定的场所,人员是农忙时解散各自劳动,农闲时活动临时搭凑,流动性较大,文化部门很难对其进行业务方面的指导。加之县财政拨给县文化馆的经费只能满足工作人员的工资,活动经费、下乡差旅费都要靠自己解决,这造成文化部门难以下乡开展辅导、培训农村剧团骨干工作。二是人才缺乏,难以实现新老更替。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大多数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即使留下的部分青年人也大多因为在农村文化大院、文化队伍中没有待遇等问题不愿参加,造成农村业余文化队伍现有大部分演员年纪偏大的现状,在几次调研中都很少看到有新人面孔,新老更替难以实现,人才的缺乏为将来的持续发展增加了难度。三是缺少经费、场地,制约活动的经常性开展。目前的文艺队伍、文化大院由于没有政府扶持资金,从服装到道具,从音响设备到乐器都得自己添置。由于经费不足,只好因陋就简,难以更新灯光、音响等设备,影响演出效果。现在我们县比较成型的文化大院要活动时大多是以入会员的形式收一点经费,在学校、自家小庭院、农村宴席厅等地进行演出,导致活动不能经常性的开展。四是缺少创作团体,演艺质量提高困难。目前文化大院和文艺队伍演出的剧目大多数是传统的地方二人转、流行歌曲等,缺乏艺术创新,缺少能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新农村建设的优秀曲目,演出仅仅停留在乡村娱乐的浅层面上。五是缺少平台,不能在交流竞争中得到学习提高。一方面缺少展示的平台。现在各级政府组织的农村业余剧团会演或调演活动较少,文化大院、业余剧团之间缺少展示的机会和交流的平台,不能在竞争中进行交流提高。另一方面缺少公平竞争的平台。民营性质的农村业余剧团虽然价位低廉,却很难进入政府采购的演出市场,只能活跃在乡村的小舞厅和农村的婚庆等典礼上,县里的一些重要演出几乎被专业剧团包揽。

促进木兰县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基层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级党委、政府要克服将文化工作视为可有可无,单纯追求GDP增长的急功近利思想和“一手硬、一手软”的片面思想和做法。把基层文化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打实核足文化事业经费,把基层文化建设由单纯的部门行为上升到政府行为,统筹安排,有计划、有重点的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按今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指示尽快恢复乡镇文化站的功能,近早理顺关系,将村文化活动室建设成为有场地、有设备、有经费、有队伍的功能较齐全的农村文化基站。在以后的乡镇机构改革中,文化站只能加强不能简单合并,可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和站(所)整合,组建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并以此为模式,复制“一室多用”的村文化活动室。基本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等问题,真正发挥文化在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的作用。

浅谈木兰形象的跨文化书写 第7篇

对于经典题材的重写原本就是文学研究所关注的问题, 而木兰形象在当代的跨文化改写超出了传统的民族或国别文学范围, 因而产生了更多值得思考的新课题。木兰形象的跨文化书写, 折射出了传统文化符号在社会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复杂演变, 集中体现了意识形态的表现方式、全球化时代民族的自我建构与身份认同、社会性别秩序等课题。本文在梳理木兰传说的历代版本的同时, 重点关注木兰传说的当代版本, 考察在跨文化书写的过程中, 木兰形象的变迁及其文化意义的历史建构, 并最终将视线拉回国内。

作为我国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 木兰传说的各代改写版本屡见不鲜 (木兰故事最早见于南北朝民歌《木兰辞》, 该诗最早见录于南朝陈朝人释智匠所编的《古今乐录》, 又存录于宋人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十二首》。这首以五言为主, 杂以七言、九言句的叙事诗歌在中国广为传唱。木兰故事第一个著名的改编者是唐代名将韦元甫, 他将原诗中第一人称叙事改为第三人称, 删除原诗的雌雄兔譬喻, 增加了对木兰忠孝思想的赞美。花木兰故事的第二次重要改编是明万历年间的杂剧《雌木兰替父从军》。生性狷介的徐渭将其追求男女平等的思想注入了这一古老传奇。此外, 明人朱国贞《涌幢小品》的《木兰将军》一篇、清代《北魏奇诗闺孝烈传》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木兰故事在原有框架上进行了改写) , 但第一个真正以美国读者为受众, 并引起广泛关注的海外版本, 是当代华裔作家汤亭亭的小说《女勇士》。

汤亭亭于1976年发表了代表作《女勇士》。长篇小说《女勇士》全名为《女勇士——一个在鬼魂中长大的女孩记忆》 (The Woman Warrior:Memories of A Girlhood Among Ghosts) , 其重点章节取材于木兰传说, 是木兰传说在美国的第一个知名版本。《女勇士》因其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形象、奇特的叙述视角在当代美国文坛一鸣惊人, 被誉为华美文学的经典著作, 力取当年度非小说类美国国家图书评论界奖, 更奠定了汤亭亭在华美文学领域、乃至美国主流文学界的地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华裔文学近年来在美国声誉日隆, 与汤亭亭取得的文学成就密不可分。”

《女勇士》小说分为五个部分, 尤以第二章《白虎山学道》最为著名, 《白虎山学道》的主要情节基本建构在花木兰女扮男装、建功立业、荣归故里的框架里, 同时又糅合了其他中外故事, 更将大量有关中国的文化信息作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挥。一个幻想中的木兰传奇就此诞生:七岁那年“我”跟着一只鸟进入山中, 拜两位神仙为师研习武功战术。历经十五个寒暑, 武艺学成的“我”回乡替父出征。

在这一故事之中, 不难辨认出一些似曾相识的元素:如主人公即将出征的前夕, 父母为了让她记住仇恨, 临行前在她背上刻写了一行行报仇的文字——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组织自己的军队, 军纪严明、爱民如子——穆桂英的底版。长城的意象也非常醒目地出现在文中:“我”在占领北平后, 第一个登临的地方便是长城, “我触摸着长城, 让我的手指在建造者亲手砌的石砖间滑动, 我们将额头脸颊贴在长城上, 像那些曾经不远万里前来寻夫的妇女一样哭泣”——孟姜女的故事在此被巧妙地嵌入。率军向北行进攻打北平, 斩杀皇帝——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改朝换代的情景再现于此。而更加令人瞠目结舌的情节, 如杀恶霸、开诉苦会, 则像极了农民翻身解放的作风。

在情节的突兀荒诞之外, 《女勇士》中大量堆积的 (并且常常是变形的) 中国符码也是这部小说引起广泛争议的原因:如主人公学武一节, 半人半神的武林高手、辟谷习道、阴阳五行、轻功飞跃……像极了功夫片中的场景;村人为她送行之时, 草药、银箸、丝绸衣服、陶罐……俨然够开一个中国土特产展销会。这众多的中国式意象、曲折的中国式传说, 常常夸张到了极度变形的地步, 或滥用到了不加节制。而这或许正反映了汤亭亭这个第二代移民心目里的中国形象:神秘而闭塞, 充满了神仙鬼怪, 道骨仙风, 既粗犷彪悍, 又飘渺悠远。

《女勇士》被汤亭亭称为“母亲的书”, 母与女之间既枝叶相连、血脉相通, 又有各自存活的土壤和空间, 充满了张力。作为一个在美国生长、受教育的华裔, 中国传统文化只是汤亭亭在多元语境中接受的一个部分, 而中国的文学文本对于她更近似于一个巨大的素材资源。汤亭亭的女勇士之所以成为跨文化的语境下第一个值得关注的木兰形象, 正是因为这一个空前奇特的木兰第一次不再是古老中国里楷模式的女英雄, 而成为了唐人街困惑的女儿。“我”不断地想理清楚关于童年、想象、家庭、村庄、电影和生活的定义, 在中与美之间无所适从, 而这也正是漂洋过海的另一个花木兰轰轰烈烈地亮相全球后, 在异国他乡却必然遭遇的尴尬命运。

汤亭亭的《女勇士》之后, 来到美国的第二个花木兰出自迪斯尼之手。1998年, 迪斯尼的动画片Mulan大张旗鼓的热映招来了汤亭亭的不满, 后者甚至扬言要起诉迪斯尼侵权。这场官司后来不了了之, 但设若当真细究起来迪斯尼也该面无惧色:木兰故事的版权既不属于汤亭亭, 而迪斯尼改编出的Mulan更绝非独自移居海外的中国孤女, 她在庞大的好莱坞王国便拥有宗亲无数:木兰形象的这一次改编版本在美国文学/电影领域同样有其从属的形象序列。

在美国文学史中, 关于华人的叙述常常被讲述成一种“套话” (stereotype) , 华人女性固定的形象只有柔弱的、逆来顺受作为白人男性附属品的东方女性和邪恶的、生性放浪的荡妇两种 (《女勇士》中母亲勇兰一开始便向“我”讲述无名姑姑的故事, 以其悲惨的命运告诫“我”遵循传统。而书中塑造的众多华人女性也不乏逆来顺受的典型) 。电影领域也不例外, 卫景宜在《西方语境的中国故事》一书中便指出, 好莱坞荧幕上的中国女性形象大略可分为两类:“莲花”和“龙女”。后者指的是生性狡诈、东方风情十足而往往具备危险性的女性形象, 三十年代萨克伯罗墨的傅满洲系列小说之一《傅满洲的女儿》一书中便描绘了“龙女”的代表人物Fah Lo Suee, 这名强悍的女子被书写成了反对白人的亚洲女领袖。前者的另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是“中国娃娃” (China Doll) , 通常指的是依附于白人男子、柔弱而充满异域风情的东方女性。这一序列中最早的一个形象代表是华裔演员黄柳霜 (Anna May Wong, 1907-1961) 在影片《海逝》 (The Toll of the Sea, 1922) 中扮演的华裔女性角色“莲花”, 在这部电影里莲花演绎了一个蝴蝶夫人式的东方女性为爱而殉葬的故事。关南施饰演的苏西黄等角色也大多延续了这一模型, 在好莱坞的荧幕上共同延续着对华裔/东方女性的规约性叙述。

基于这样的传统, 资料显示, 在迪斯尼原本的工业流程之中, Mulan的剧组打算制作的只不过是又一个“中国娃娃”的故事, 主体情节是一个美丽而不幸的中国女孩如何获得一位英国绅士的青睐, 并因此摆脱了自己的悲惨命运。然而, 恰逢此时, 偶然读到的《木兰诗》却给影片编剧、儿童畅销书作家Robert San Souci带来了某种灵感, San Souci决定将木兰的故事与中国娃娃的故事糅合到一起。此处一个具有争议之处在于, 汤亭亭坚持认为是其热销美国的作品《女勇士》带给了迪斯尼灵感;然而无争议之处在于, 古老的东方天空下、美丽而神秘的“中国娃娃”这一叙述模型久为好莱坞与美国观众所熟悉, 尽管木兰这一次并未被塑造成一个柔弱且无知的东方女性, 然而整部电影里充斥着充分夸张的东方元素、扭曲变形的东方情境, 却既可能是汤亭亭式的, 也极可能是“中国娃娃”式的。

另一方面, 花木兰的形象从其设定之初起所归属的, 是迪斯尼另一个更为显在的传统:由《白雪公主》、《仙履奇缘》、《小美人鱼》、《美女与野兽》等经典童话电影开创的“公主系列”。

“公主系列”始于《白雪公主》, 这部影片上映三个星期便打破了无线电城音乐厅的票房纪录, 七个小矮人, 尤其是笨瓜成为大众偶像, 电影中的歌曲更是每家电台都在播放。《小美人鱼》是首次推出的供成年人观看的片子, 曾被指责为“色情”, 但票房的再一次全胜对迪斯尼而言显然更具说服力。1991年的影片《美女与野兽》是美国国内第一部票房超过一亿美元的卡通片, 也促使公司计划为百老汇创作戏剧。票房上的成功让迪斯尼看见了“女孩子的故事”具备的巨大商业价值, 而Mulan影片的诞生正是在这一时期。

迪斯尼注册了“公主系列”的商标 (迪斯尼注册商标“公主系列”中的电影包括:《白雪公主》、《小美人鱼》、《美女与野兽》、《仙履奇缘》、《风中奇缘》、《花木兰》等) , 再明确不过地将木兰归为了白雪公主和小美人鱼公主的姐妹。而正如同这个序列的所有迪斯尼影片一样, 核心的线索正是爱情, 是一个美丽的少女如何获得爱情——进而获得价值实现的故事。重要的并非这些电影中的女主角是否是真正的皇室女儿, 而是它们所讲述的, 是这样一个公主与王子永久相爱的经典童话。在相近的时间段里相继拍摄的《风中奇缘》与Mulan一样, 也借鉴了来自他文化的民族传说, 并顺利地纳入了公主/灰姑娘V.S白马王子的迪斯尼经典模型之中。经典模型的娴熟套用, 以及东方风情的离奇展演, 一方面, 将改写了原有的传奇, 另一方面, 则为迪斯尼赢得了巨大的票房胜利。

十分有趣的是, 1998年迪斯尼Mulan票房大捷, 位列年度十二, 在影评界更是颇见好评。如夏小燕认为, Mulan跳出了美国近年来兴起的伪女权主义电影的泥淖, 摆脱了复仇女神、英雄母亲和变态女子的窠臼, 真正唱出了女性自由之歌。然而, 迪斯尼真的创新了吗?原本以“中国娃娃”式的滥套开始的电影策划, 后期分明包含在迪斯尼“公主系列”注册商标之中的程式化叙述, 这样生产出来的木兰形象何以竟然演变成了斗士?而另一方面, 木兰的传奇对于迪斯尼、对于西方观众, 是否真的完全是一个“舶来”的新鲜故事, 在西方语境下是否真的绝无先例?设若这样的先例存在, Mulan与其又存在怎样的关联与差异?

事实上, 迪斯尼对木兰女扮男装从军的故事的青睐, 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欧洲文学中的“圣女贞德”的原型。基于“女扮男装、驰骋沙场”的相似性, 贞德被称为“西方木兰”, 但花木兰这一看似叛逆、看似触犯了性别秩序和君臣纲常的形象却不但得以荣归故里, 而且其故事也在民间流传一千多年, 不仅为人民喜闻乐见, 统治者也不以为忤。在木兰诗中, 木兰同样女扮男装, 看似违背了封建社会秩序, 命运却迥异于被称为“西方木兰”的圣女贞德。常被后世定位成“反叛者”、“女权斗士”的花木兰何以能够跨越性别秩序, 不仅逃脱“欺君者死”的命运, 甚而能够荣归故里、百世流芳?

先看贞德, 自法国女作家克里斯蒂娜·德·比赞 (Christine de Pisan) 的诗歌《贞德》以来, 圣女贞德这一形象在欧洲文学中便屡见不鲜, 但莎士比亚在《亨利六世》中将其塑造为一个宗教异端与无耻荡妇, 伏尔泰的长诗《姑娘》中的贞德形象虽不无可敬之处, 可与其称之为战争女英雄, 不如说是一个周旋于贵族身边的轻佻女子;直至席勒作《奥尔良姑娘》, 贞德才真正被塑造成一个为了祖国荣誉而献身的女英雄形象, 但席勒笔下的贞德极具浪漫主义色彩, 他不仅改写了贞德被宗教法庭烧死的结局, 更为贞德增加了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萧伯纳的历史剧《圣女贞德》中贞德是一个朴实率真的农妇, 被赋予了明显的新女性色彩, 常被纳入到易卜生《玩偶之家》所开创的娜拉式新女性形象的脉络之中;马克·吐温笔下的圣女贞德则冷静沉着, 富于大将之才。

总体而言, 世俗的功勋与宗教的异端之间的矛盾是贞德形象的矛盾集结点, 女扮男装增添了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 改写者们也往往乐于为这个奇突的故事抹上几笔罗曼史的色彩, 但在大多数文本中, 贞德依然是那个被宗教法庭的烈火烧死的殉教者, 贞德形象的改写是从属于基督教故事原型的, 她的命运之中有不容抹杀的悲剧色彩与宗教内涵。

那么, 木兰呢?

宋代何汶在《竹庄诗话》里说:“木兰, 孝女也。”清代无名氏为木兰作传, 则直题名为“忠孝勇烈奇女”。一语惊醒梦中人, 看似叛逆的木兰, 得到的评价竟然全然合乎传统社会的主流规范。

中国自古强调以忠孝治天下, 在家尽孝便是为国尽忠, 忠孝合一成为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夫孝, 德之本也, 教之所生也”, 忠孝之说深入当时人心。明代徐渭在《雌木兰》中把木兰塑造成一个与“黑山草贼”作战的英雄形象, 也是强调木兰的“忠孝两全”。

看诗作行文, 《木兰诗》描绘战争场面不过寥寥数语, 全篇重点篇幅放在了诗歌的首尾两段, 即离家与归家的内容上, 开篇白描织布女子对窗叹息, 收尾细绘木兰“对镜贴花黄”, 都是情趣盎然的闺阁笔墨, 字里行间犹在夸赞木兰之淑静、贤德。木兰万里赴戎机, 为国奋战的所作所为其目的在于尽孝, 而自韦元甫将“忠孝两不渝”的褒扬颁给木兰之后, 这一高度评价更是屡见于后世, 木兰俨然成为了一个高度理想化的女性形象, 集贤淑端庄与忠孝勇敢于一身。

再观电影史, 抗日战争时期, 周贻白改编的话剧《木兰》突出表现了反对侵略战争的民族思想, 首次赋予了木兰形象新的爱国精神。同样, 1928年民新影片公司电影《木兰从军》中径直喊出了“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口号, “忠孝”主题演变为一个丧权辱国的时代里救亡图存的呐喊。而1939年欧阳予倩编剧、卜万苍导演、陈云裳主演的电影《花木兰》, 则将爱国精神与家庭、个人, 甚至爱情相对立, 完成了从“为家尽孝”到“为国尽忠”的置换, 从而成就了一部反响巨大的抗战影片;1956年, 陈宪章、王景中改编, 常香玉主演的豫剧《花木兰》则完全摈弃了男女情爱线索, 直力书写爱国情怀, 似与那个宣扬“铁姑娘”、号召“不爱红装爱武装”的时代氛围不谋而合, 爱国主义的时代主旋律得到了极大彰显。正如王永宽所说, “现代戏曲更加明确地把木兰从军的故事置于抵抗外族入侵的历史背景之中, 突出了木兰参战的崇高责任感, 深化了原作主题, 升华了木兰的思想境界。”

“忠孝两不渝”, 正是这句诗昭示了木兰故事的传统内涵。乔装从军, 似乎已经犯下欺君大罪的木兰何以通过了封建道德秩序严酷的审查, 甚至成为一种为主流价值观所褒扬的楷模呢?究其原因, 大略不出于此。木兰传奇内在的支撑逻辑是儒教的忠孝主题, 其传奇是在女扮男装之后的“男性”身份中完成的, 木兰的结局仍然是恢复其女性真实面目, 做一个深闺纺织的孝女——南北朝之后木兰传奇的演化套路也正说明强化了这一点。为了树立木兰机敏果敢的孝女形象, 其历史叙述已经消除了故事自身可能蕴含的异质性。木兰代父从军的行为没有真正冒犯社会体制, 反而在“忠孝”的叙事动机下, 足以被描绘成一个合乎人情法度, 甚至荣获褒扬的故事。

但在迪斯尼的动画片Mulan中, 这样一个基础性内涵却被彻底置换了。迪斯尼虽然借用了古老的东方传说的外壳, 但在其中灌注的却是它自身再熟稔不过的西方话语。从动机而言, “为家尽孝”或“为国尽忠”的传统动机被改写成了女主人公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正是在这个层面上, 迪斯尼的动画片搁置了木兰从军的深层动机, 完全脱离了其时代与社会背景, 实质上已经使这个故事成为一个充分虚构的现代传奇。化着日本艺伎式的浓妆、穿着唐朝的服装、讲着英语的北朝少女花木兰被李翔的军队放逐, 却在泥泞之中唱出了美妙的歌声, 再直白不过地宣告了一个再美国化不过的动机:追求自我个人价值的实现。忠与孝的精神在迪斯尼的文化伦理里都无从落脚, 迪斯尼似乎也不再钟情于这个故事末尾“双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的扑朔迷离, 而更自觉地将其改写为一个在苦难中的觉醒主题、一个灰姑娘如何发现自我的童话、一个无所适从的失败者如何成长为英雄的寓言。这一切, 方才是迪斯尼再熟稔不过的程式化故事。

无独有偶, 在木兰的故乡, 中国各版本的木兰传奇也常见奇突之处。最为极端的例证, 则是1998年由知名电视制作人杨佩佩推出的电视剧《花木兰》。这台电视剧直接定位为武侠言情类港台喜剧。木兰不再是一个传说中的孝女和战士, 而更多作为一个大家庭中的女儿、媳妇、妻子出现在形形色色的场合和纠纷中。家长里短和情感纠葛取代了家族灾难和抵御外侮, 成为现代版木兰的“主旋律”。尽孝不再仅仅是替父出征的勇烈, 更被扩展到婆媳之间, 演绎成为更具备娱乐效果的“婆媳争宠”戏, 而忠君爱国的重责则在如儿戏的民族战争和权力斗争中轻松实现。

《花木兰》电视剧定位为武侠言情喜剧, 而其实质是一部以爱情故事为底基的现代剧, 基本叙事设置是好事多磨的有情人终成眷属。将古装的外壳套在了都市肥皂剧的表面, 而木兰故事在长久的历史传播过程中积淀的传统早已面无全非。虽然男女主人公依旧戴盔披甲, 真正的战场却早已悄然从沙场转到家庭。“传统”成为了一个被充分戏剧化的形象, 立于主人公价值的对立面, 卖力地扮演着“喜剧效果供应商”的角色。诸如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拜神看相的迷信习气、无厘头的搞笑、世俗化的神仙和历史……在戏说历史和传统的同时也在戏弄和削弱主流意识形态的诸般教导。

对传统, 以及传统题材高度娱乐化的重述, 使这部电视剧遭到了来自于普通观众和媒体的大量批评, 而作为一部冗长的电视剧, 剧中种种硬伤更是比比皆是 (如《重庆晚报》发文指出《花木兰》违背历史真实。在隋人李亮的家里挂着唐朝李白的《赠汪伦》和刘禹锡的《陋室铭》, 让李亮的母亲说出“三生有幸”、“胸有成竹”之类的唐宋成语。参见谢方《李白早生百余年——“新编花木兰”错得荒唐》) 。然而, 更加发人深省的是, 在面对这部电视剧时, 评论界其实如同面对Mulan一样, 表现出了某种实质上的失语。在细枝末节的追究之外, 报端杂志所见最多的不过是八卦绯闻和小道消息, 街谈巷议和私人书写中也难见深刻的反思。当代生活的节奏和异化使得现代的木兰成为一个有商业价值的卖点和有娱乐价值的消遣品, 旧的忠孝观念和20世纪的救亡主题不再必要, 甚至爱情也被悄悄地解构和边缘化。作为大众隐秘欲望和现实寄托的载体, 历史传奇人物木兰在台湾成熟的文化产业链条中得以成就新的都市传奇, 然而, 这也只是一个昙花一现的传奇。

木兰从来就不是一个确定的历史人物, 正是她的虚构性和不确定性给后人不断的重写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在全球化的呼声高涨的时代, 木兰从南北朝的遥远民歌中走入唐人街, 从口耳相传的民间走入迪斯尼的庞大帝国, 代父从军的传统孝女演变为唐人街上迷茫的少女, 甚或是一个披着唐朝装束的美国女孩, 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之手隐隐浮现。迪斯尼一贯标榜, 其影片宣传的是超越年代与国界的非意识形态化的“朴实价值观”, 生产的是全球化的欢乐。在千篇一律的叙事模式中, 无论是爱情、还是欢乐, 都变得可以批量生产, Mulan因此得以成为真正的美国女性成长喜剧, 而几乎无涉《木兰辞》本身。事实上, 正是东方情调与全球化的双重策略令迪斯尼的木兰改写得心应手。然而, Mulan在中国本土黯淡的票房、以及续篇MulanⅡ的草草收场, 却隐约照见了迪斯尼的捉襟见肘。

另一方面, 在市场经济全面渗透的现代生活中, 消费欲望越来越趋向于把木兰变成一个文化消费对象。当跋涉千里的木兰重新回到汉语的文化语境中, 却发现自己陷入了台湾、香港或是任何一个现代城市的市井社会。在娱乐至死的年代里, 精心包装出来的欲望和诱惑以时尚和主流的名义粉墨登场, 人文关怀让位于惟利是图的市场至上和瞬息万变的时尚品位。打着“戏说”的旗号, 形形色色的“故事新编”大行其道, 旧瓶装新酒的标识使人们不再苛求其历史真实性, 而木兰古装里承载的现代言行举止倒暗合人们的期待视野。大众文化文本作为消费时代里的文化急先锋, 承载着人们的隐秘欲望和现实寄托, 悄然改写着人们对传统与现实的认同。

曾有学者大力考证, 花木兰缘何姓花, 故里何处;在小说《女勇士》中重塑了花木兰形象的作者汤亭亭却直言不讳:“白虎山不是一个中国神话故事, 而是一个美国神话故事, 一种功夫片的戏仿”;迪斯尼动画片Mulan借重木兰原型, 刻意采取大量的东方符码, 书写了一个西方人心目中的“东方故事”;香港的《花木兰》让位于消费文化的狂欢, 中国出品的动画片《蝴蝶梦:梁山伯与祝英台》则硬生生套用Mulan模式, 顺应着西方强势的目光反观自身, 见到的, 赫然已是一个面目全非的“自己”。而就在不远处, 赵薇的又一出武打言情戏正在隆重上演……

本文以迪斯尼动画片Mulan为重心, 关注跨文化语境下经典题材的改写问题。论文没有仅仅停留于对历史资料的爬梳, 更无意仓促做出结论。木兰形象的重写历史久远, 而在全球化时代更为迫切的现实语境之中, 这只是一个前途艰辛却充满可能性的开始。

摘要:经典题材的重写日渐为文学研究所关注, 而木兰形象在当代的跨文化改写超出了传统的民族或国别文学范围。本文在梳理木兰传说的历代版本的同时, 重点关注木兰传说的当代版本, 考察在跨文化书写的过程中, 木兰形象的变迁及其文化意义的历史建构。

中美文化语境下的动漫《花木兰》 第8篇

一.家庭伦常

中国传统文化是家国一体的封建宗法文化, 家是国的基础, 国建立在家的基础之上。“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 其家不可教, 而能教人者, 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人们把治家与治国同等对待, 反映了古人重视家庭的社会价值, 由此衍生出一系列有关家庭伦理道德的社会规范和准则。其中“三纲五常”作为中国伦理道德的核心和精髓, 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种特殊的伦理文化同时把父权制提到了无以至上的位置。家中有长, 国中有君;“家无二主, 国无二君。”在父权制的统治下, 形成了男尊女卑、父尊子卑、长尊幼卑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动漫《花木兰》保留了这些传统的文化因素但有所突破。木兰起床温习“四德”, 喂鸡, 给父亲送茶水;父亲在祠堂里向祖宗祈祷, 希望木兰能找个好婆家;木兰遵从父母之命去见媒婆、木兰还乡等都体现了家庭的重要性和父权制的封建思想。但是, 影片并没有一成不变的照搬中国传统模式, 而是选择性地保留了部分中国元素并引入了西方的家庭观念。动漫中的木兰引诱小狗喂鸡, 将“四德”写在胳膊上, 骑马去见媒婆以及戏弄媒婆, 劝诫父亲不要从军打仗的情节都体现了美国文化中人人自由平等的观念。美国人相信天赋人权说, 《独立宣言》上宣扬“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与中国森严的等级制度截然不同。他们注重“你是做什么的”, 而中国社会注重“你是谁”, 即所谓的身份问题。在中国古代社会, 身份的高低代表着说话权利的大小。美国是一个仅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国家, 未经历封建社会的洗礼, 因此没有体现出严格的家庭等级观念。于是在电影里出现了好几个颇具美国特色幽默的场景。例如:木兰还乡后, 木兰的祖母竟然说“真是的, 她只带回一把剑, 她应该带回一个男人。”见到英俊潇洒的男主角来到木兰家寻找木兰时, 竟然脱口而出“下次我也要上战场”, 而且希望男主角“永远留下来”。试想, 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即使允许发生也不可能发生在一个家庭中最年长的祖母身上。她无论如何是不能说出这些有失尊长身份的话的。因为她本身就是封建礼教的维护者和执行者。在这里, 中美文化差异可见一斑。

二.忠孝两不渝

百善孝为先。自古以来孝就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和核心, 是至高至善的美德。《论语·学而》:“孝悌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五行之属三千, 罪莫大于不孝。”不孝则是不可饶恕的罪恶。然而孝的观念不仅仅体现在家庭范围内。古人提倡以孝治天下。“人主孝则名章荣, 下服从, 天下誉;人臣孝则事君忠, 处官廉, 临难死;士民孝则耕芸疾。守战固, 不罢北。”古代社会以宗法制度为根本制度, 以家国同构意识为主体意识。家与国之间存在共同的利益, 但并非从一而终。当家国利益出现矛盾冲突时, 移孝为忠的理念便应运而生。中国古老民间故事与动漫《花木兰》中都有木兰不忍父亲遭受战争之苦, 毅然代父从军、奔赴沙场的情节。这体现了孝的观念, 但这种孝依然带有浓厚的封建思想色彩。鉴于此, 迪斯尼在影片中将孝的观念弱化, 而是用较多的情节叙述木兰驰骋疆场、英勇杀敌的激烈场面。即使当身份暴露被无情地抛在雪山时, 木兰也心系国家安危、民族荣辱。在屡劝军队首领李翔不成, 匈奴王挟持皇帝于宫门之上的危急关头时, 木兰运用自己的智谋打败了匈奴, 拯救了国家和人民。所有这些无不体现木兰忠于国家, 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样既契合了中国文化中家服从于国的社会观念, 又突出地表现了木兰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忠君报国的思想。然而, 影片接着改变了叙述基调。皇帝要为木兰加官封爵, 木兰却心恋父母, 拒绝接受高官厚禄, 返回家乡与父母团聚。这样又峰回路转, 表达了木兰孝敬父母的思想。至此木兰忠孝两全的形象跃然于电影屏幕上, 难怪会赢得美国民众的热烈欢迎。

三.恋爱与婚姻

在美国社会, 恋爱与婚姻是自由的。美国人认为, “在社会提供相对平等机遇的情况下, 个人有追求与之能力相匹配的自由。”中国传统婚姻讲究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诗经·南山》:“藝麻如之何?衡从其母。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子女的婚姻大事由父母决定, 正所谓“父母之命不可违”。按礼制, 男女不能自由选择恋爱对象, 更不能自作主张自主婚姻。社会严格禁止未婚男女私相往来。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个人充当男女双方中介, 于是媒人就这样产生了。《说文》:“媒, 谋也, 谋和二姓。妁, 酌也, 斟酌二姓。”自不待言, 这种婚姻的基础仅仅是习俗、义务、责任, 缺乏感情, 更何谈爱情。婚姻的目的是“上以事宗庙, 而下以继后世”。影片中木兰尊父之命去相亲, 目的是找到一个好婆家, 侍奉公婆, 伺候丈夫, 光宗耀祖。后来, 木兰见到男主人公李翔后顿生爱慕之情。在经历了生死的考验后, 木兰终于冲破传统的藩篱, 大胆地追求浪漫自由的爱情生活, 向传统的礼教发起了挑战。难能可贵的是, 木兰还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化了深宫中作为政治婚姻牺牲品的三位公主, 鼓励她们打破牢笼的束缚, 追求各自理想的爱情。美国的《独立宣言》这样写到:“人人生而平等, 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 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也正是基于此, 影片将木兰描绘成一个既坚强勇敢、聪明机智的卫帼英雄, 又崇尚自由、争取自我价值实现、“要按照我的心去生活”的新时代女性形象, 从而赢得了美国观众的赞誉。

综上所述, 迪斯尼公司充分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 以其精湛娴熟的动画技术, 在恰当地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前提下, 合乎其理的植入美国新型文化元素与价值观, 不但使花木兰的传统形象“脱胎换骨”, 焕然一新, 而且适时地迎合了美国观众的审美情趣、文化价值观念,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圆满地诠释了中国古典传奇故事, 使其内容更加丰富, 内涵更加深刻。同时, 影片从不同的角度和各个方面反映了中美文化的相融相通以及不同文化语境下的价值取向, 吐故纳新, 从而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胡文仲比较文化论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2]王艳华.跨文化视角中的《花木兰》[J].台州学院学报, 2008 (30) :58—62.

[3]程丽华, 高大千“.中为洋用”的《花木兰》[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4) :111—112116.

[4]张怀承.中国的家庭与伦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5]张应杭, 蔡海榕主编.传统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木兰文化 第9篇

关键词:电影文化,文化交融,误读

电影是一种艺术形式, 是一种商业行为, 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由于各国文化渊源和历史背景的不同, 电影无论是在传统文化价值的传承亦或是现代文化内涵的呈现上, 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面貌。电影源自于西方国家, 是西方工业分化的产物。在中国, 电影是名副其实的舶来品。而美国电影, 或曰好莱坞电影, 是中国早期电影的一个重要先师。在短短一百年历史中, 好莱坞电影凭借其精湛的商业化操作, 迅速完成了对全球电影市场的帝国式统治, 对各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美国电影融入了中国文化的元素, 或借用中国文化的外壳诠释美式文化, 或运用美式叙事结构展现两国文化的交融。与此同时, 中国电影也频频融入美国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现代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 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文化视觉盛宴。这种中美电影的“文化交融”是经济时代商业驱动的结果, 也是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交流和对话的必然趋势。然而, 在中美电影的文化交融中, 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两国对异质文化的误读现象。

一、文化与误读

1871年, 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首次尝试从人类文化学的高度定义和总结人类的文化现象:“从广泛的民族学意义上来说, 文化或曰文明, 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无论是知识、信仰还是习俗、习惯, 文化的可习得性和继承性依赖于一系列“符号”和“符码”。

在符号学中, 符号是一种社会内部通用的表现形式, 包含能指 (signifying) 和所指 (signifier) 两个部分, 前者代表符号本身, 后者代表符号表达的精神意涵;符码则是将符号串联起来的一系列规则, 是对符号的认知和解读系统, 相同的符号运用不同的符码便可产生不同的意义。当代文化研究之父霍尔认为, 在文化产品“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中, “生产”意味着对信息的“编码”, 即传播者将符号通过一定的符码系统组成信息的过程;“消费”和“再生产”意味着对信息的“解码”, 是与“编码”相反的过程, 即接收者按照一定的符码系统对同一符号进行解读的过程。基于上述理解, 霍尔提出了受众解读模式的三种假设:1.“主导霸权地位”, 受众完全按照编码者的意图来解读文本;2.“协商的符码”, 受众在有效保留编码者意图的基础上加入自身的解读;3.“对抗的符码”, 受众以一种与编码者完全相反的方式来解码信息, 且极有可能是有意为之。

将霍尔的三种模式纳入对中美“文化交融”电影的研究, 原因在于电影制作者在生产电影的过程中存在一种对对方文化先“解码”再“编码”的过程, 也就是说, 电影在生产之前还存在一个理解对方文化的环节, 而在这个环节中, 极易出现文化的误读现象。依据霍尔的理论, 我们可以将“文化误读”定义为:基于自身的文化符码规则去解码另一种文化信息。将霍尔的三种模式运用到“文化交融”电影生产的前一个环节, 基于“主导霸权地位”模式的解码意味着制作者完全理解了对方文化, 在这种情况下, 若电影中出现文化误读现象必定是一种有意识误读;基于“协商的符码”模式的解码意味着制作者部分理解对方文化但加入了己身的观点, 很可能造成文化的无意识误读;而基于“对抗的符码”的解码则意味着制作者完全没有理解对方文化, 或者在完全理解对方文化的基础上以一种全然相反的方式去解读, 这种情况便可能造成文化的无意识误读和有意识误读两种可能。

美方电影, 尤指好莱坞电影的惯用做法是, 运用美国文化的符码系统来编码中国的文化符号, 其实质表达的是美国文化的精神意涵, 因而在美国的“文化交融”电影中常出现对中国深层文化的有意识误读;而中方电影面对美国强势文化的单向灌输, 渴望在文化的交融中展示中国文化, 却容易出现扭曲自身文化、误读美国文化的尴尬境地。下文就以《花木兰》、《功夫熊猫》和《金陵十三钗》为例, 详细解读中美“文化交融”电影的文化误读现象。

二、《花木兰》和《功夫熊猫》对中国文化的误读

美国电影《花木兰》忠诚地传达了中国表层的物质文化, 即文化符号, 如中国的山水、庭院和庙宇, 但在深层文化意义的表达中却带着明显的美国文化符码, 是一种基于商业目的有意识误读。中国传统的《木兰辞》表现的是木兰孝顺父亲、忠于国家的忠孝两全的形象, 是在中国传统封建礼教制度下派生出来的。在中国传统社会中, 男女有着明确的社会分工, “男耕女织”就是鲜明的写照, “忠孝”则是中国家族本位的社会伦理规范的核心思想。而美国电影中的木兰散发着充满魅力的美式个人主义气质, 毫无中国古典美女必须具备的含蓄特质。当木兰因真实身份暴露而被弃于冰天雪地, 木须龙安慰其是为救父而从军, 木兰却否定道:或许我只是想证明我能行……是一个“有用的人”。这种自我价值的实现高于一切的美式情怀彻底淡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和忠孝观念, 美国木兰在中国文化的外壳下呈现出的是一个尤为女性主义的、独立、勇敢、率直的女孩形象, 这或许会让中国观众感到愤懑:我们的木兰去哪儿了?

电影《功夫熊猫》也上演了同样的套路。主人公熊猫阿波是穿着中国文化外衣的西方式传奇英雄, 体现了小人物也能成为大英雄的思想, 他相信众生平等, 只要努力便能成就梦想。尽管体胖笨拙, 阿波却不顾父亲希望他继承父业———卖面条的期望, 勤修苦练武功, 历经艰险, 终于独自打败了雪豹太郎和沈王爷, 不仅拯救了乡亲父老, 更实现了一直以来的英雄梦。虽然阿波有一群武艺超群的师兄弟———蛇、虎、鹤、螳螂, 他们的配合常常出奇制胜, 但在关键时刻, 惟一的救世主却只有阿波。这充分体现了美国人崇尚力量、追求个性自由和个人英雄主义的价值观。

电影《花木兰》也体现了对于中国深层文化的无意识误读———对无法抑制的个人意识、平等观念及女权主义思想的误读。中国古代尊重权威, 建立了以父子君臣的严密等级关系为主轴的宗法制度, 致使中国人养成了服从于权威和君长的民族性格。中国人眼里的木兰, 替父从军是为了恪尽孝道, 履行儿女应尽的义务, 暗含了对父母长辈的尊敬和服从。而在电影中, 木兰表现的是对父亲的爱, 父女间的情感自由、友好而融洽, 完全没有中国式父亲凌驾于女儿之上的威严感。木兰相亲失败之后, 父亲的婉言相劝体现的是典型的美国式父女关系而不是中国古代的封建家长制。此外, 为了使女性的地位和作用得以突出, 电影将木兰后来的角色设定为为民除害、拯救国家的军中领袖, 电影中展现的皇帝当着全城百姓面向木兰鞠躬致谢、朝中文武百官与全城百姓向木兰下跪致敬, 在中国男尊女卑的社会中是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一方面, 忠于国家是任何一个臣子应尽的义务, 皇帝对有功之臣只会赏赐, 鞠躬则是西方礼仪;另一方面, 在男权社会, 朝中官员绝不可能向一个卑微女子曲膝下跪。电影里的种种情节完全沿着美式思想无意识地当代化了, 充满了对自由平等和女权主义思想的崇尚。

三、《金陵十三钗》对美国文化的误读

《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导演为了走向全球市场而推出的战争史诗电影。可以说从一开始, 《金陵十三钗》就带着严重的商业目的, 故事情节和内容充满了迎合美国文化的倾向。然而这部电影在美国的境遇并不佳,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 张导虽然为了“美国口味”而套用美式符码改写了部分中国文化, 但他对美国文化存在着明显的无意识误读。

中国有句俗话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对于妇女来说, “节”的根本涵义就是贞节。中国人历来将女人的贞节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尤其是在战争年代, 对于性的极端保守是不言而喻的事情。尤其是在南京大屠杀的那段历史中, 日本人对妇女孩童的凌辱和屠戮, 从中美文化的视角来看, 都是遭人唾弃的、下作的行为。性是人的原始需求, 但对中国人来说更具有毁灭性。在中国民间, 辱人妻女是人人得而诛之的, 其家族也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战乱中失去贞节的女性往往没有现代生命意识和平等观念, 而是以自杀来结束, 对她们来说这是最好的选择。因此, 若从中国的历史出发, 电影中的玉墨断是不能用自己的身体作为约翰解救女学生的谢礼的, 而且在中国人的观念中, 两性是协助的关系, 而不是拯救与被拯救的关系。但是, 也许在张导看来, 美国文化是性开放的文化, 为了卖座, 电影通篇充满了性暗示, 并将性与救赎联系起来以示道德的崇高。玉墨开放的献身在中国人看来也许是妓女的高尚救赎, 她背后凄惨的身世也让人为之动容, 但是美国人没有经历过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礼教对女性的压迫, 无法揣摩中国妇女在“贞节观”下形成的复杂文化心理, 因而对玉墨前后的种种行为会产生不解甚至鄙夷。实质上, 美国人对待性也是相当保守的, 性自由、性解放并不是当代美国人的性观念的主流, 电影中展现的美国人约翰的好色、浪荡、轻佻和贪婪亦是明显的误读, 妓女门风情万种、搔首弄姿的姿态也与电影展现的历史背景格格不入。

其次是对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误读。刚开始约翰只是到中国来赚点小钱的美国商人, 但后来似乎一夜之间, 约翰就变成了大义凛然的救世主。他在与乔治去找豆蔻的路上遇到朋友, 朋友叫他一起坐船离开南京, 他婉言拒绝了, 因为要救教堂里的女人和学生们。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 女性和孩子往往是弱势群体, 是需要保护的对象, 这为美国人约翰的救世主行为提供了良好的背景。影片中为了保护学生和妓女, 一个排的军士都牺牲了性命, 最终惟有约翰将女学生们成功送出南京———至此约翰正义的英雄形象成功建立。事实上, 在美国个人本位的文化中,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无论贫贱富贵、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的人都拥有生存的同等权利, 不存在谁替谁牺牲、以命换命的问题。在危难的战争关头, 美国人以自保为主, 这是其一;其二, 在美国女权主义的文化背景下, 柔柔弱弱的女子总是不大招人喜欢的, 美国人也许感到疑惑, 为什么要为了保护这样一个特殊群体而如此大费周章?《金陵十三钗》中的这些文化误读不仅扭曲了中国文化, 也没有很好地迎合美国文化, 不免有顾此失彼的意味。

四、对文化误读现象的思考

木兰文化 第10篇

一、对中国文化元素拼贴式消解

1998年, 迪斯尼首次推出以华人为主角的动画电影《花木兰》, 以中国传统故事“木兰替父从军”为蓝本, 巧妙地将现实内在立意与富于神秘色彩的东方经典传说结合, 通过对多种中国文化元素的拼贴, 塑造出了具备美国价值观的西式花木兰形象。通过中国元素的添加, 迪斯尼力求较准确地展现中国原味文化。片中五首歌曲来源于中国民间小调, 使用了笛子、二胡、古筝等管弦乐器, 力争使中国传统音乐和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突破迪斯尼原有动画风格, 借鉴中国传统艺术所讲求的凝练和“阴阳”平衡的古代哲学, 参照中国水墨动画虚实结合, 工笔画与水墨画相结合的特点, 影片精简、凝练却又意境悠远, 富有东方韵味。

2008年, 好莱坞的梦工厂推出的《功夫熊猫》再次选取了中国文化元素:功夫、熊猫作为创作对象。故事发生在如水墨山水画般的和平谷, 奇峰之巅雕梁画栋的玉宫、盘旋在大殿天井上华贵威严的龙雕透露的王者气派, 关照了中国龙图腾的崇拜心理, 乌龟大师的仙风道骨, 羽化成仙的视觉再现, 彰显了东方的生命哲学。余音缭绕的中国曲风配乐, 穿插着包子、面条、豆腐、筷子、针灸、太极、鞭炮等极具中国特色的元素处理极为巧妙。故事呈现出中国武侠小说典型的叙事策略和架构:武林门派之争, 遁世高人, 掌门人, 五弟子:虎、蛇、鹤、猴、螳螂 (中国功夫中常见的五种动物拳法) , 师门败类太郎, 清理门户者——熊猫阿宝, 奉若经典的武功秘岌“神龙宝典”, 正邪双方围绕武功秘岌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在人物动作设计上, 刻意模仿了以李小龙、成龙、周星驰为代表的香港功夫电影。

二、主题的去中国化

花木兰的华裔角色设计师张振益说:“以往的女性角色都是弱者, 那些等待英雄相救的公主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 在这一点上, 木兰代父从军的行为与美国女性的反叛精神十分吻合。”

迪斯尼在动画影片花木兰中, 巧妙地转换掉“替父从军”在原文化内涵中的核心主题——“自我牺牲”与“忠孝”, 按照自己的需要赋予花木兰全球化语境下全新的灵魂——“自我实现”与“爱是一切”。影片将木兰女扮男装毅然从军归结为亲密无间的父女之情、光耀门楣的渴望, 以及对个体身份的追寻与实现, 彻底颠覆了中国原版故事中出于“孝道”和忠君报国的思想主题, 塑造出了一位好莱坞式的孤胆英雄。

传统儒家社会是以群体道德模式制定的社会准则为最高价值准则, 强调为群体利益而压抑个人的欲望与个性, 要求个体自我牺牲, 这也是中国传统“木兰替父从军”的价值取向。在西方社会, 同样强调社会责任感, 但却是以尊重个人、个性的发展为前提的。在深厚的人文主义传统下, 以强调单方面付出的“忠孝”“自我牺牲”等宏大叙事主题为主的中国传统“木兰替父从军”故事缺乏人性深度, 难以理解。因此, 迪斯尼的木兰便从南北朝古诗词中描绘的那个重孝明义、勇于自我牺牲的中国传统女英雄, 脱胎换骨为一个活跃在片中富有爱心、勇于追寻自我、敢想敢做、重视个性的独立女性。

制作者对《花木兰》的主题做了全球化的处理, 在其原文化核心上注入了美式内涵, 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人性主题来。

《花木兰》全球票房高达3亿美元, 创造了迪斯尼公司继巅峰之作《狮子王》之后的又一票房新高。而《花木兰》在中国却遭遇了滑铁卢。中国市场的冷淡反应, 与影片中刻意凸显放大“中国元素”、一味追求“中国味道”、忽视史实、忽视细节真实有直接的关系。对于这样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经典故事, 拼贴得有些做作。北魏的战场上, 充斥着宋朝的火炮, 汉晋匈奴、唐朝服饰与仕女妆、明清风格的庭园等等杂糅在一起, 而故事的主人公——木兰更是具有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古典神韵, 成为追求个体实现的美国人。可以说, 《花木兰》是好莱坞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一次冒险发掘。时隔十年, 好莱坞再次推出以中国文化元素为市场诉求点的《功夫熊猫》。

《功夫熊猫》拼贴了西方文化视域中“龙”“功夫”和“熊猫”等最具中国文化代表性的、市场风险小的符号, 沿袭好莱坞式的英雄情结, 塑造了一个传统迪斯尼式的英雄熊猫阿宝。遵照了西方思维中“英雄没有出处”的规则, 阿宝套上了功夫的外衣在超能力 (食物激发潜能) 的帮助下, 习得了绝世武功, 扮演了维护和平、拯救世界的救世主角色。

在如今的世界里, 有些情感和追求是有普世价值的。除去表层的中国功夫和民族元素, 《功夫熊猫》的内核里, 彰显的是励志主题——“勇气与责任”。功夫只是途径, 好莱坞显然比《花木兰》时期更能理解东方传统和叙事规则了。在《功夫熊猫》这个以中国文化为卖点的影片中, 透过浮在表层重重叠叠的中国文化镜像, 我们看到熊猫这个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被潜意识地赋予了“超人”这个美国的文化身份, 功夫熊猫已经被美国文化改造了, 成为了一个变异的中国符号。

三、给我们的启示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动画在美、日等国动画的渗透、压力下, 失去了本应拥有的受众群。好莱坞以我国丰富的艺术资源和广袤的自然造化为创作基础拓展市场, 在《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动画片打入中国市场的同时, 也将带有强烈民族色彩的美国价值观植入了中国观众的脑海。中国动画在国内市场慢慢被侵蚀、国外市场难以找到安身之地的情况下, 日见萎缩。

文化的传播有其特殊性, 民族色彩浓烈的文化往往更受欢迎。在中国动画业的发展中保留和发掘我们的本土文化基因, 打造我们的民族文化特色, 不仅有着十分重要和现实的意义, 而且是迫在眉睫。中国动画也曾在丰厚的本土文化中寻找艺术形象, 创作出了一些体现中国本土文化风格的作品。这些作品注重对中国传统艺术语言的借鉴和探索, 并从中国传统绘画中寻找造型风格和艺术语言等传统文化特有的表达符号, 如《大闹天宫》等。从《花木兰》到《功夫熊猫》, 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好莱坞正是这样不停地消解异质文化, 据为己有, 形成具有东西方文化相融合特点的美国新文化, 在与别国优秀文化基因的融合中打造自己的特色并走向繁荣。

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和发展, 在全球化热浪中不断递进。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自身, 别人的故事也可以作为我们的素材。这并不妨碍我们做自己的动画片, 关键是在构思故事的时候用自己的思维, 融入自己的价值观, 创作理念上求创新。审视创作理念上存在的缺陷, 本土文化特色任何时候都不能成为我们前进中的障碍, 如果我们在继承本土文化寻找动画语言时, 仅仅把一些传统文化样式、民间美术题材和表现形式直接搬到动画片上, 不仅永远无法找到动画的本土文化基因, 找不到与时代的对接点, 同时也根本无从了解西方艺术的传统精神。而这一点恰恰是好莱坞给我们的深刻启示。中国本土动画曾经有过辉煌, 也产生过世界经典之作, 但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 在国外动画片及其衍生产品纷纷涌入中国市场的时刻, 我们既要提倡和挖掘动画影视艺术的民族性, 呼唤从本土文化中尽快创作出一系列能体现中国文化特色和民族生命力的动画形象, 同时又要在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中, 发挥文化消解的传播优势, 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对接点, 使我们的动画影视作品能以我们鲜明的风格和独特的优势在占领我国动画影视市场的同时走向世界。

摘要:从《花木兰》到《功夫熊猫》, 让我们看到了好莱坞对异质文化强大的消解能力, 同时也给当今处于低迷境地的中国动画以深刻启示:以本土文化为基础, 融汇异国文化, 中国动画才能蓬勃发展, 走向世界。

关键词:好莱坞,文化消解,启示

参考文献

[1]张慧临.二十世纪中国动画艺术史.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

[2]陈正俊.美国动画与日本动画设计思维的几个特征.装饰, 2006, 1.

木兰文化 第11篇

她的店,与众不同———没有豪华装修,知名度却颇高,甚至招来名流光顾;墙上没有菜谱和广告,而是名人字画。这些多是品尝过她的包子的大师们,即兴而作。

她的人生,充满传奇———为学惊人厨艺,风餐露宿、极尽谦卑,哪怕冒着被抢劫的风险也要坚持。潦倒时,凉水就馒头就是一天的伙食;成功后,依旧坚持学习,不惜万金回馈社会。孤寡老人吃饭免费,春节为住院患者、家属送水饺,十五送元宵,数年如一日。很多老人落泪:“我到死也忘不了你! ”。

她的手艺、慈悲、品格,为她带来了无穷财富,收获了人们发自内心的赞许。用她的话说,“做事德为先,为人爱当头。”

包路费、包吃住、优惠不断又一批学员走上致富路

从2014年12月28日至今年2月28日,是培训的优惠期,这段时间可把我忙坏了,除了要打理好自己的生意,还要接待络绎不绝咨询考察的读者。

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 前来考察的学员,我不但包吃包住, 而且签约后还包销火车票。对于路途实在太远的学员,我还推出的函授服务,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这期间,山东的孙谦、魏春燕,新疆喀什的王国永、阿拉尔的曹应刚,甘肃白银的甘若冰等十多名读者,通过面授、函授顺利结业并已经着手开始经营自己的事业了。大家的热情让我倍受鼓舞,干劲更足了,我决心要开好自己的几家店,给读者树立致富的榜样,让大家坚信,只要像我一样,包子这种小生意,也能让你过上小康生活。

所有来的学员, 我都是先安顿食宿后,然后领着他们到总店和3家新店去,让他们亲眼看看我的生意做得怎么样。我手把手教他们,从和面到做馅,他们也动手操作,直到做到我满意。

我的绝活多半在馅料,很容易学,没做过餐饮的学员也能很快掌握。依据前一阵培训的心得, 我发现有六种最有特色的馅料最受欢迎 ,具有最广 泛的适应 性 ,分别是 :大葱猪肉( 小笼汤包) 、鲜猪肉、香菇肉丁 、酱猪肉、马齿苋酱肉、韭菜鸡蛋。 所以,我就把这六种向学员们重点推荐。

虽然优惠期已经结束,为了回报广大读者的热情,我决定凡是持2015年3期以后《现代营销》经营版的读者,都可以免费获赠水饺馅。

我给学员们讲自己的经历,既让他们更加了解我,还能用我成功的例子去鼓舞和影响他们,我的事迹让他们落泪、感慨,最后大家既是师徒,也是朋友。

面食南北皆宜,可做成一日三餐。包子是再寻常不过的面食,不分男女老幼,是日常生活中的主食。寻常主食上做出特色,就会获得最广泛的顾客的亲睐,生意自然红火。

只要认真经营,肯定能成功。一个店稳定了,就可以开分店,最后做成连锁店,那时真就成了老板了。

我成功靠是什么? 执着。从1996年到现在, 我都是每天晚上11点睡觉, 凌晨3点起床。从看书开始边学边练,后来搜集各地有名气的面食,上门讨教。北京、沈阳、淮南、山东、上海、南京、武汉……去过的地方自己都记不清。十多年,我从一个不做饭的女人,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厨;从一个下岗工,变成了众人仰慕的老板。

记得在武汉,夏天,气温近40度,作坊里不能开排风,否则面就吹干了,影响品质。我一个北方人本来就不耐热, 衣服没有一处是干的,汗顺着衣服淌到鞋里,一走路咯吱咯吱响。难受得忍着, 还得跟里面的大师傅们处好关系 ,一抽空我 就出去买 西瓜、冷饮 ,人家一高兴,兴许就多教给我一点。

再说个冷的地方———沈阳。大冬天,我夜里2点下车,天没亮,不敢出去,只好在候车室坐着。当时车站很简陋,那叫一个冷,出气都是一股白雾。天刚亮我就往出走,没吃饭又没休息好,再加上零下30度气温,感觉自己随时能倒下。赶到店里,正是早餐时间,人家忙得根本没功夫理我。我只好找张桌坐下,自掏腰包点了一碗羊汤、一笼包子,心里别提多难受了,大老远跑来挨累受冻登门求教,人家根本没拿自己当回事儿,连早饭都不管。等东西一入口,真香! 再看着来吃饭的人一群一群的,只剩下佩服,一定要学好。

再说个远的, 去山东一个小县城学习,汽车绕着盘山路,翻了4座山,下车之后又走了半天,等摸上门,店老板两口子吓了一跳,“头一次有河北人来学手艺,还是个女的……”

最后说个险的,去淮南,当时治安差,大白天就敢抢外地人。我也怕,可那边有绝活,得去学啊! 我想了个办法,判断外地人应该就是靠口音,我上车就装哑巴,就这样躲过去了。

拿着钱上门求教,可是也不代表人家愿意教,只能凭着执着感动对方。后来,我和所有的老师都成了朋友,现在还保持联系。

在这种反复学习中,我的包子种类越来越丰富:山西灌汤小笼包、大葱猪肉小笼包、鲜猪肉包子、香菇肉丁包、酱猪肉、酱牛肉、韭菜鸡蛋包、西葫芦鸡蛋、香菇油菜、五香花卷,附近的街坊邻居每天都来,有的一天三顿都在我这里吃,百吃不厌。

一次,当地一家媒体的主编和记者路过我的店,正赶上饭口,看到我的店里挤满了人,就过来凑热闹。吃完,他们一定要拉着我坐下来聊聊,结果第二天,我就上了报纸,算是出了一次名。他们调侃说,“要是包子管够吃,我们下次还给你刊登……”

包子虽小,利却不低,对半赚。生意越来越好,分店一家家开,商标也注册了。亲朋好友们劝我歇歇,可是我做不来,我不再是当年那个讨厌进厨房的我了,近20年习惯,我的欣喜、希望、未来都在面食里。正是有这一份近乎于傻一般的执着,我才能不断推陈出新,记得在父亲生日宴会上, 我的西瓜馅包子技惊全场,皮儿劲道、瓜鲜脆,清香四溢,宴会没结束就上来一群人要学习。

这么多年,我四处求教,学费花了几十万。因此,我特别理解学员们,他们就是当初的我。好在,他们不用再经历波折,投资也不大,面授3000元 ,函授1500元 ,就能学会让他们受用一生的手艺。在我这学习吃住全包,没其他开销。

地址: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裕华路

电话:18713799908 18330792642

上一篇:“高效节能型”设计下一篇:内部控制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