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比较范文

2024-07-26

色彩比较范文(精选7篇)

色彩比较 第1篇

人们倾向于将色彩看作事物内在的属性, 在对事物进行描述时, 常会说“这是红的”“那是绿的”, 都能被理解并接受。另外, 人们也将词汇本身看作是对于现实明晰的描述。许多假说提出:不同的语言以不同的方式对世界进行反映。例如, “河流”一词在英语中有三种表述, 即river, stream和brook, 当其他语言对同一河流进行描述时, 是不会出现与之完全对应的三个词汇的, 也许多于三个, 也许仅有一个, 这是由本民族语言文化传统的不同造成的。同样, 不同语言在色彩词的范围划分上也不尽相同。本文基于美国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Berlin和Kay关于色彩词的观点, 分析中英基本色彩词的异同。

一、中英基本色彩词

Berlin和Kay (1969:26) 通过对世界上100多种语言进行研究后认为, 一种文化对色彩的命名并非随意的行为。这一结论是在对有关语言中的基本色彩进行系统研究后得出的。他们所述的基本色彩词需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第一, 基本色彩词必须是单音素词;

第二, 基本色彩词和其他色彩词之间不存在从属关系, 它不应该包含在其他色彩词中;

第三, 基本色彩词不能是那种仅能限定少数名词的词;

第四, 基本色彩词必须是常用词。

根据Berlin和Kay的观点, 任何一种语言的基本色彩词涵盖在11个基本色彩词中。这11个基本色彩词为:black, white, red, yellow, green, blue, brown, purple, orange, gray和pink。它们组成了一个等级系统 (见图1) 。

以Berlin和Kay对色彩词研究的标准为出发点, 以英语为参照, 分析汉语色彩词划分, 相对的汉语基本色彩词为:黑 (black) 、白 (white) 、红 (red) 、黄 (yellow) 、绿 (green) 、蓝 (blue) 、棕 (brown) 、紫 (purple) 、橙 (orange) 、灰 (gray) 和粉 (pink) 。

英语中的brown是一个单音素词, 通常被译为“棕色”。在汉语中, “棕”指棕毛, 而“棕色”指像棕毛一样的颜色, 虽然二者的意义相关, 但不能等同。“棕色”不属于单语素词, 因此, 不属于汉语基本色彩词。另外, “橙”作为单音素色彩词只在做主语时与其他单语素词具有相同的功能。在充当定语或作为水果的名称时, “橙”可以单独使用;作为色彩时, 一般会在“橙”后加“色”构成复合词, 做修饰成分。所以, “橙色”也不属于汉语基本色彩词。

在汉语中, 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色彩词———“青”。作为色彩词, 它的所指意义较多。在上古时期, “青”既表示绿色又表示蓝色, 是因为蓝和绿是色相近、质相近的临近色。因此, 人们用一个模糊的词“青”指称这种或蓝或绿的色彩。中古时期以后, “青”也被用来指称黑色。“青”究竟是什么颜色, 取决于它与什么词组合, 在什么情形下使用, 而它也符合Berlin和Kay提出的色彩词的条件。

那么, 英语的基本色彩词为black, white, red, yellow, green, blue, brown, orange, grey, purple, pink。而汉语的基本色彩词为:黑、白、红、黄、蓝、绿、紫、灰、粉和青。

二、色彩词的基本象征意义

(一) 黑与black

黑色让人联想到力量、典雅、仪式、死亡和罪恶, 黑色也代表自我压抑的个性。时尚的人说黑色代表神秘, 前卫的人说黑色代表酷, 成熟的人说黑色代表庄重。作为一种神秘的色彩, 黑色也象征着恐惧与未知, 如“黑洞”。黑色意味着强势与主导, 如black tie (黑色领结) 代表着正式、优雅和声望。黑色常用于贬义, 与不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关于这种用法, 汉语和英语有很多类似之处, 例如, black mail (勒索) 、black sheep (害群之马) 和black day (倒霉的一天) , 以及汉语中的“黑名单”“黑死病”和“黑手党”等, 黑色都被赋予负面意义。

(二) 白与white

在西方文化中, 白色常常暗示着纯洁、无辜和忠诚。与黑色相反, 白色载有正面积极的意义, 如希望、善良、快乐与幸福。汉语中对白的态度与西方文化中对黑的态度相近似 (贾玉新1997:31) 。中国人形成了重红忌白的现象, 白色常被用作贬义词。在中国古代的五方说中, 西方为白虎, 主萧杀之秋, 所以白色象征死亡和凶兆。在现代汉语中, “白日梦”“白痴”等词都具有负面色彩的延伸意义。此外, 白色的引申义颇多:因为明亮, 往往表示清楚明了, 如“真相大白”;因为白色与雪花的颜色相同, 因此表示纯洁之意, 如“洁白无瑕”表示没有瑕疵。

(三) 红与red

红是火与血的色彩。它的相关词有:能源、战争、危机、力量、强壮、命运、热情、欲望和爱情等。红色是一个感情色彩强烈的词汇, 给人热烈、浪漫、兴奋、激动、希望、健康的感觉, 使人联想起太阳、火焰和生命。红色象征着热量、活力、意志力、火焰、力量、愤怒和血液的循环, 与它相关的有活动 (运动) 、激情、生命力、生存本能、自然伟力、坚强的意志或自信、忠诚、动机、大度、财富和幽默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红色是幸福的象征。中国人结婚时, 新娘子要穿着红色的礼服。另外, 红色还是一种与生殖系统有关的情绪型颜色。

(四) 黄与yellow

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为正色, 谓黄色为土德, 居四维之中央, 故常常是皇帝的象征, 权威的象征。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天地玄黄之说, 还有黄日、黄帝、黄袍等词语 (张培基1964:107) 。而在西方文化中, 黄色常常表示忧郁的、病态的、令人讨厌的、胆小的等涵义, 如yellow dog (卑鄙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 黄色在现代汉语中与“情色”相关, 这可以说是中西文化交际的一种现象 (朱跃2002:92) 。另外, 在现代社会, 车身为黄色的车发生事故的几率比较少, 这与黄色所具备的“警戒色”特点有很大的关系。

(五) 蓝与blue

蓝色是天空与海洋的颜色, 它意味着信任与忠诚, 智慧与勇气。在中国文化中, 蓝色是令人喜爱的色彩, 它给人以宽广无边, 充满幻想的感觉。蓝色出自于染料, 是提取染料靛蓝的几种植物的统称, 所以对其的联想多为积极的含义。而在西方文化中, 蓝色可谓让人又爱又恨。一方面, 蓝色象征着高贵的身份, 例如, blue book, 在美国指刊载社会名流和政府要员大名的蓝皮书;另一方面, 蓝色意味着“情色”, 例如, blue film是指真正意义上的黄色电影。蓝色还代表悲伤与忧郁, 而在love is blue中又是浪漫的代词。

(六) 绿与green

绿色是生命之色, 给人以恬静清丽的感觉。在中国文化中, 常用“绿”字来描写年轻貌美的女子, 古代作品中还常以“绿窗”代闺阁;绿色还具有侠义和野恶的两重性, 这一点在“绿林好汉”一词种中便可体现出来;绿色象征着低贱, 如汉朝时的仆役着绿帻, 以示地位地下。在西方文化中, 绿色是以环境为话题的颜色, 象征着乡村的宁静与自然界的和谐, 可以联想到生命力, 如greencard (绿卡) ;绿色还象征着青春、希望和生命, 如green trees (常青树) ;绿色还用来表示未成熟, 没有经验、幼稚之意, 如green apples (未成熟的苹果) , green hands (新手) ;绿色令人联想到大自然和绿色植物, 如green house (温室) 。

三、色彩词的象征意义与语用意义不对应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 “色彩词”的象征意义与语用意义有时能完全对应或比较接近, 有时不能对应或距离较远, 而不能对应或距离较远的词比较容易引起误解及语用意义的混淆。

(一) 心理认同差异

颜色可以让人产生许多联想意义, 也往往会对人的情绪产生很大的影响。人们常用颜色喻指人的品德、情绪及对事物的看法。在中西方文化中, 红色有时表达的意义相同或相近, 例如, 红色在中西方都有代表“爱情”的意思, 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中国人用南国红豆寄相思, 西方人送红玫瑰给情人。然而, 在某些情况下, 红色所表达的意义是不同的, 甚至是相反的。例如, 在中国, 红色象征着喜庆、成功, 如红娘、红榜;而在西方, 红色象征着暴力、血腥, 如red revenge (血腥复仇) 。

(二) 历史性差异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同时, 文化也是一种历史现象, 是社会历史的积淀。语言文字中体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主要表现为历史性差异, 而非地域性差异。不同的文化赋予不同语言颜色词以不同的涵义, 颜色词都带有显著的文化烙印。例如, 红色指“负债”或“亏损”, 如in the red (负债;赤字) , 它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会计学上通常用红墨水记录债务, 用黑色记录利润。现在西方国家的证券交易过程中, 红色表示股票价格在下跌, 而中国则用红色代表上涨。

(三) 对译中的差异

中国哲学讲求“虚”, 中国文化注重“神似”, 如国画追求“托物寄意”“物我两忘”, 多模糊曲笔, 以达到形神兼备。而西方哲学讲求“实”, 西方文化讲究科学精确, 如西洋油画十分注重所描写对象比例的准确性, 以给人真实的感觉。这种文化气质理所当然地会反映在颜色词中。例如, “红糖”的颜色并不是红色, 而中国人却乐于称之为“红糖”, 原因是在中国文化中红色象征着喜庆, 加之此糖有助于补血养身, 因此中国人喜欢称之为“红糖”。其实, 这种糖的颜色更接近棕色, 英语中将其命名为brown sugar, 就显得更准确一些。对待这样的语言材料, 人们必须结合原文的语言环境及文化环境, 对色彩词做灵活、辩证处理, 避免“死译”现象。

结束语

总之, 语言对色彩的分割是复杂的。人们赋予色彩的情感语义、象征语义和文化语义更是如此。当基本色彩词与不同的事物联系时, 会体现出不同的情感意义和象征意义;当基本色彩词与不同的文化相联系时, 又体现出各国各地不同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这些文化差异的形成具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对人们进行跨文化交流有着深远的影响。英语学习者了解并掌握色彩词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背景及一些实用的翻译方法, 对促进其跨文化交流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贾玉新.1997.跨文化交际学[J].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10.

张培基.1964.英语声色词与翻译[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 3-6.

朱跃.2002.英语与社会[J].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7-9.

色彩比较 第2篇

关键词:杨家埠木版年画;密扑灰年画;色彩;比较

杨家埠木板年画以红、绿、黄、紫为主色调对比强烈而又和谐,色彩体现了农民的审美情趣和心理需求,符合新年的欢庆气氛。而高密扑灰年画的用色相比木版年画要自由的多,色相种类更加丰富。在绘制过程可以大量使用调和色,这一点与木版年画相比有更强的艺术表现力,因而会产生更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杨家埠木板年画以纯色为主,简单、艳丽而又强烈

杨家埠年画主要采用纯净色彩,颜料大部分使用天然颜料,在《杨家埠年画之旅》一书中,民间年画艺人杨福源曾提到“我也是用了部分化工颜料,但主要是天然颜料,纯天然颜色具有纯度高,色彩亮丽,不退色,不刺激皮肤‘无污染等优点。”画面上的颜色也都采用平铺设色,没有层次变化,两色之间也鲜少重叠,加之纯净的色彩,画面极为简单明净。家埠年画主要红绿、黄紫、黑跟白纸底色构成三组对比色,颜色强烈、跳动而又和谐。

杨家埠年画的用色蕴含了中国传统的五色观。体现了普通民众对美好生活、尊贵地位的向往跟憧憬。此外杨家埠年画对纯 色的利用,还基于在古代农民地位地下,缺衣少食的社会里,农民的房屋普遍比较低矮、狭小,光线不足,简单、鲜明的纯色,易于辨别画中人物的面貌,热闹喜庆。

关于色彩,在杨家埠艺人中流传着这样的画诀: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画真新。红主新,黄主淡,绿色多了不好看。这两句口诀讲色彩在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色彩的纯度。如《灶王》的设色,初衷是表现红红火火的灶王,喜庆纳福的吉祥场面,所以画面中使用了大量的红色,但若只有一种颜色,画面就显得呆板,按民艺口诀所说:“红靠黄,亮晃晃”,红黄搭配的画面更能表现纳福、吉祥的主题。另外还用了绿色,画面就有了对比,红花还需绿叶衬,红色就更加突出鲜亮了,而整个画面的色彩就统一和谐了。从这幅年画上看,画面上点缀了部分蓝色色块,民间认为:“要想精,加点青”,画面就更加精彩了。这样,整个画面就符合“红红绿绿,图个吉利”的民间审美情趣了。

二、高密扑灰年画色雅俗并行

在扑灰年画的顶峰时期,产生了三种色彩风格的扑灰年画,一种是坚持走“大雅”路子的“黑货”;另一种是受杨柳青、杨家缚年画影响产生的“大俗”路子的红货”;还有一种艺术风格介于“黑货”和“红货”之间,这种风格对“黑货”、“红货”兼而有之。

(一)水墨为主”黑”货

“中国的文人画在元明之后达到鼎盛,在中国画坛上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在明清时期得到持续发展,山水、花鸟、人物画均走向成熟和完美,水墨写意之风大开,这种艺术审美潮流必然自上而下影响到民间美术的发展”。早期扑灰年画,,均以水墨为主,颜色也不浓重,当时艺人称之为“黑乎乎的老抹画子”,这是扑灰年画的萌芽时期,只是简单地模绘文人画形式。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色彩一般都是“重色不重墨”,一概使用红火热烈的颜色突出喜庆主题,而高密扑灰年画的“老抹画”从一开始就是“重墨不重色”, 以画墨屏为主,追求文人画的笔墨意境和神韵,画风典雅,蔚为大观,成为特色。“老抹画”的题材一直坚持画文人雅士、神像仙人、花鸟虫鱼等,模仿减笔写意国画,挥毫拨墨、布白守黒,画面呈现出典雅、朴素的水墨意境美。代表作品有《琴棋书画》、《东方朔》、等几十种各类题材,广受崇尚文人画的年龄较大的老百姓的欢迎。

(二)色彩鲜明“红”货

被称为“红货”的扑灰年画,迎合了另一部分年青群体的审美需求,这类色彩艳丽的扑灰年画,高密人也称为“大挂子”和“大色画”,画面效果使用大红大绿、以色代墨,追求艳丽红火。与“黑货”风格的扑灰年画相比,“红货”人则是追求个性张扬色彩。与杨家埠木版年画相比较,高密的“红”货应用充分发挥不受色版限制的优势,画面大量的使用调和色。《花鸟四季屏》是清代红货的代表作,虽然同为四条屏,其间包含工笔兼写意的风格,色彩艳丽,主色调以粉红为主,兼具其它颜色,比例合理,构图精巧,体现了四季屏丰富的色彩。

(三)雅俗共赏“黑”货与“红”货兼得

扑灰年画发展到鼎盛时期,一种艺术风格介于“黑货”和“红货”之_扑灰年画应运而生,他既有“黑货”的典雅,以墨色造型,又兼备“红货”的鲜艳色彩,以色代墨,水墨只起点染的作用,迎合了老百姓对“黑”货与“红”货兼得的审美需求。代表作有乾隆时期的《双美图》人物服饰的颜色达到10多种,人物的服饰中至少有5种颜色为调和色,画头饰运用排笔同时蘸白粉和颜色快速画出带有渐变的效果, 充分发挥手绘对颜色使用的自由度,这在木年画中是不可思议的。而在人物的袖口、衣领、裙裙处均用墨色绘出,整幅画面色泽亮丽、浓淡适宜,人物被表现得俊美传神、光彩夺目,是扑灰年画中的经典作品。

高密扑灰年画与杨家埠木版年画相比较,杨家埠木版年画艳丽、明快,高密扑灰年画偏爱水墨与调和之色,雅俗相得益彰。

三、结语

通过对杨家埠跟高密年画的比较,深入挖掘色彩的不同,将对两种年画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传统的艺术形态,民间年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将于今天的艺术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冯翼才.中国木版年画集成·高密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中国年画珍品·杨家埠木版年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王树村.中国民间美术史[M].广州: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4.

[4]沈泓.寻找逝去的年画:高密年画之旅[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用比较法校正视频色彩 第3篇

1认清视频图像色彩形成原理和偏色原因

世界五彩缤纷, 但科学家们发现任何一种颜色都可以分解成为红 (R) 、绿 (G) 、蓝 (B) 三种颜色, 而红绿蓝三色按不同比例通过光学叠加, 又可以形成任意一种颜色, 这就是著名的三原色原理。摄像机镜头把场景中每个点的光线色彩用棱镜分解为红绿蓝, CCD图像感光元件对三种颜色数据分别记录, 通过传输、处理、合成等工序, 形成视频图像。同一物体在不同色温的光线照射下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人眼有特别的适应能力, 对色温的变化不敏感, 可以大范围内纠正光线色温变化给物体带来的颜色改变。但摄像机的感光元件CCD并不能像人眼那样具有适应性, 每个场景拍摄前都要进行白平衡设置, 使CCD色温设置与场景色温一致, 否则拍摄的图像就会产生偏色。

2把握图像中红绿蓝三原色波形特征

图像色彩由红绿蓝三色组成, 针对偏色问题, 同样也可以通过调整三种颜色的比例进行校色, 视频编辑软件Adobe Premiere中的RGB色差校正功能正是如此。它把图像中的红绿蓝通过波形图, 在RGB分量示波器中量化, 通过观察不难发现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波形特征。

图1是图像素材画面, 图2是图1的颜色所对应的RGB分量示波器波形图。仔细观察会发现素材左边的白色和右边的黑色部分, 在波形图中RGB的值都是100和0, 这是标准的白色和黑色在RGB分量示波器中对应的波形特征;再看人像部分三基色波形图, 红绿蓝三色波形形状相似, 但高度略有不同:红色通道的波形位置相对较高, 绿色次之, 蓝色最低, 呈梯次状分布, 这是典型的东方人肤色所对应的RGB分量示波器的波形特征。这些特征对分析和调整视频素材的偏色具有普遍的参考意义。

3校色操作步骤

下面通过对肤色色块的RGB分量示波器的波形特征分析比较, 校正视频素材的偏色。

(1) 打开视频编辑软件Adobe Premiere Pro新建工程, 导入一段偏色素材见图3。

(2) 把窗口工作区设置为色彩校正模式见图4。 (Window/Workspace/Color cerrection)

(3) 把素材放置在时间线上, 调色监视窗口选为RGB parade。 (图5)

(4) 观察图像 (图6) 和RGB分量示波器中的波形 (图7) , 画面颜色偏黄, 由于画面色彩种类较多, 波形复杂, 为了校色方便, 把图像放大, 让人脸部占画面主要部分, 波形图变得简单, 便于调整。 (图8、9)

(5) 在时间线窗口中选定视频素材, 添加彩色校正中的RGB曲线特效 (Effects/Video Effects/Color Correction/RGB Curves) 。

(6) 在特效控制窗口中展开RGB曲线特效, 出现四条曲线控制线, 分别为主控线, 红、绿、蓝通道控制线 (图10) 。对三条颜色通道曲线分别进行多点精确调控, 可以纠正偏色。

(7) 根据“红+绿=黄”的三原色叠加原理, 素材偏黄说明图像中红色和绿色成分较多, 压低红绿曲线, 画面颜色逐渐回归正常。边调整边观察, 使红绿蓝三个通道波形从左至右呈台阶分布, 且台阶高度适当, 细心调整, 直到满意为止 (图11、12) 。

(8) 校色过程中, 可以点击运动特效开关, 观察画面整体效果, 校色结束后应移除运动效果, 画面恢复正常 (图13) 。

色彩比较 第4篇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被誉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者。其小说大多描写的生活在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雾都孤儿》描写的是一个伦敦的孤儿奥利弗悲惨的遭遇,但最后在善良人的帮助下过上幸福的生活。张乐平是中国著名的漫画家,其作品风格独树一帜,深刻的反映了社会矛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三毛流浪记》中三毛这一典型形象深刻表现了旧中国流浪儿童的苦难生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深受国内外读者欢迎,因此使他赢得了“三毛之父”的称号。

《雾都孤儿》和《三毛流浪记》都是都描写了两个儿童主人公的悲惨经历。两部作品具有相似的情节,也揭露了相似的社会现实,因此具有可比性。虽然有学者分析过《雾都孤儿》中所蕴含的童话色彩[1],但目前还没有对《三毛流浪记》和《雾都孤儿》中蕴含的童话色彩进行比较的研究。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展示了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儿童作品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有共通性。

二、相同的童话叙事特征

《雾都孤儿》和《三毛流浪记中》在人物的设定,情节的安排上有相似之处。在童话人物设定方面,“童话中的人物可分为神仙(天使)类、恶魔类、巨人类、国王类、盗贼类等”[2](p.101)。正面形象被认为是人们的美好理想与高尚品质相结合的产物。而反面形象则是集一切恶与丑于一身,是社会恶势力的象征[3]。两部作品中的人物也可以分为也天使类和魔鬼类。在《雾都孤儿》中,主人公奥利弗虽然在习艺所里经历各种折磨,但其谦虚的行为举止体现了他善良的一面。小说中天使类的人物还有布朗劳先生和露西小姐。他们在奥利弗身处险境之时伸以援手,助其逃离费根的魔抓,无疑是善良的化身。《三毛流浪记》里也出现了天使类的人物,三毛天使般的形象体现在他勇敢和正直的个性上。他就像童话里的天使,受到欺凌但不会因此而失去善良的心。还有收留三毛的老爷爷,帮助过他阿根一家等人都是天使类的人物。

《雾都孤儿》中也成功地刻画了一系列的恶魔类童话人物形象。老犹太人费根是最典型的例子。作为贼窝里的领头人,对奥立弗进行精神和肉体的折磨。在棺材铺里,诺亚就像恶魔,对奥利弗的身体进行摧残。《三毛流浪记》中的这类人物是社会恶势力的象征。三毛开始流浪上海,遇到一个开着小汽车的“黄脸瘦猴”[4](p.24)。他不仅对三毛出言不逊还出手打人。小说中的恶魔形象与天使形象对比鲜明,斗争激烈。正如童话中的恶魔与天使的对弈,正是善与恶的较量。通过善与恶的斗争,体现了作者的仁爱思想。

从童话的表现手法上看,两部作品对情节的设置也有相似性。奥利弗第一次被费根逼着到街上行窃,就遇到布朗劳先生。巧合的是布朗劳先生是奥利弗已故父亲的好友。布朗劳先生家的那幅画恰恰是奥利弗的母亲,奥利弗丢掉的旧衣服正好被费根拾到,不幸再次落入贼窝。最后也是在他的帮助下才逃出费根的魔爪。《三毛流浪记》也存在各种奇遇和巧合。三毛浪上海无依无靠备受欺凌,被小弟弟一家收留,可无情的大火将他家烧得一干二净。逃出印刷店,做了擦鞋工,却被警察没收了工具。在绝望之余遇到了同样生活贫苦的阿根一家,为了维护阿根三毛被捕入狱,出来之后发现阿根家被当作危房拆除了。

总之,两部作品都成功地塑造了天使型和恶魔型的人物形象,正是这两类人物之间的冲突使这两部作品都充满了浓郁的童话色彩。其次两部作品在情节的安排上都运用了奇遇和巧合。这些写作手法的使用凸显出鲜明的童话特征。

三、童话色彩表现的不同点

虽然《雾都孤儿》和《三毛流浪记》都有相似的童话叙事特征,但狄更斯和张乐平在对奥利弗和三毛的性格塑造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两部作品的童话式结局也有所差异。奥利弗的性格被塑造较为丰满和细腻,更较贴近现实。奥利弗被班布尔先生带到贫民习艺所去,但当他看到曼太太时,他假装哭出来,讨好曼太太。狄更斯这样描写:“他年纪虽小,却颇有灵性,会装出一副非常不舍得离开的样子”[5](p.10)。从而看出,奥利弗能圆滑地处理现实生活的人际关系,其性格具有多重性。与奥利弗相比,张乐平对三毛的性格描写表现得更直接和单一。三毛被塑造为一个善良和坚强的人。三毛在流浪时,遇到贫苦的人都会给予同情和帮助;遇到好人被欺负他会挺身而出。三毛与奥利弗相比较为突出的一个品质就是坚强自立。因此,三毛的性格塑造比较符合传统童话的人物性格。通过比较奥利弗和三毛的性格可看出两者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奥利弗的性格比较贴近现实,具有多重性,但过于懦弱。而三毛的性格表现得较为直接,故事全篇都围绕三毛的善良和坚强的性格发展,其性格体现了传统童话人物性格的单一性和理想化。

两部作品虽然存在相似性,但在结局上却是大相径庭。正如托尔金所强调的“所有完整的童话故事都必须有幸福的结局,这是童话最重要的功能”[6](p.151)。在《雾都孤儿》中,在南希的自我牺牲,布朗劳先生和露西小姐的倾心帮助下,奥利弗最终摆脱费根的魔掌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样的大团圆的结局是符合传统的童话式结局的。该结局的设定凸显了童话的审美特征。与《雾都孤儿》大有不同,《三毛流浪记》的结局是三毛逃离贼窝,但却居无定所,又成了流浪儿。当他看到繁华的上海还是一片混乱时,不禁感叹何时才能迎来光明世界。《三毛流浪记》打破了传统童话大团圆的结局,具有创新性。而且打破大团圆结局的方式也使读者内心充满遗憾,更能震撼他们的心灵,也更能引起他们对现实社会的深思。

结语:

本文通过比较《雾都孤儿》和《三毛流浪记》中的童话色彩,发现它们在童话人物设定和童话叙事特征的表现上有相似之处,奥利弗性格被塑造得较为丰满,贴近社会现实,也表现了狄更斯反传统童话的写作方式。而张乐平对三毛性格的塑造虽不及狄更斯那样丰富,但三毛的形象较能凸显主题,令人深思。两部作品在结局的处理方式上也存在差异。《雾都孤儿》的结局是圆满的,符合传统的童话式结局;而《三毛流浪记》的结局是开放式的,具有创新性,也更能揭露黑暗的社会现实。《雾都孤儿》和《三毛流浪记》虽然存在差异,但却反映了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作家对儿童作品文学价值的表现有共通性,而且该论文也为中西方儿童文化的交流起到促进作用。

摘要:《三毛流浪记》和《雾都孤儿》的人物设定和表现手法相似且蕴含浓郁的童话色彩,但在人物性格的塑造和结局的处理上存在差异。通过比较两部作品中蕴含的童话色彩,反映了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作家对儿童作品文学价值的表现有共通性。

关键词:《三毛流浪记》,《雾都孤儿》,童话色彩,比较

参考文献

[1]赵玉霞.浅析《雾都孤儿》的童话色彩[J].时代文学,2010,(10).

[2]王泉根,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9.

[3]吴其南,中国童话发展史[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

[4]张乐平,三毛流浪记[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5]狄更斯[著].荣如德(译).雾都孤儿[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

色彩比较 第5篇

一、白色的意义

1、白色在中国的意义

在中国,白色象征年老、秋天、西方和不幸等负面含义的同时, 还象征贞洁和纯洁。中国自汉代开始有了穿白色丧服的习俗。

中国五行说中,‘西方’象征四神中的白虎神,白虎神是象征灾难和死亡的凶神。因此中国人自古将白色视为不幸和不吉利的颜色,主要在丧葬礼中使用。比如,汉族经常用“上西天”、“一命归西”等词比喻死亡。自古至今中国在葬礼上有穿白色丧服的习俗,在民间有“红白喜事”一说,这里的红指婚礼,白则指葬礼, 因此中国一般将红色视为吉祥的颜色,白色视为不吉利的颜色。

2、白色在韩国的意义

韩国自古代举行祭天仪式开始,就对象征明亮、天空和太阳的白色有着崇拜。这种崇拜一直延续至今,主要体现在饮食风俗、 民间信仰、丧服、祭祀服等方面。

韩民族从古至今有着太阳崇拜信仰。代表太阳色彩的白色在韩民族信仰中象征着光和亮,可以照亮黑暗,驱除邪恶。因此白色对于韩国人而言象征清净、纯洁、无污点,所以在给祖上祭祀之前作为身心洗礼斋戒时,白色是必用颜色;韩国的巫俗信仰中, 白色是神灵的象征;韩国饮食风俗中也突出了白色的作用,在喜庆的日子都会吃跟白色相关的食物。如:孩子百天时分发百米条糕; 生日时吃白米饭;结婚时分吃白面条等风俗都是对未来的美好祈愿。而丧葬礼时穿的白色丧服,代表着为死者照亮去另一个世界的路,祈祷死者在另一个世界永生。

如上,白色在韩国古代社会代表光明,蕴含着祈愿和希望的美好含义。在韩国传统丧葬礼中,白色不能仅仅被看做是对死者的哀悼之情,更象征对身心的洗礼,同时蕴含着祈祷亡者去往极乐世界的美好祝愿。

二、数字“3”和“7”的意义

1、中国的数字“7”

中国传统丧葬礼中数字“7”经常出现。受佛教影响,安葬死者后,每七天为一个周期做一次祭祀,即1·7(死者去世第一个周期,即七天),2·7,3·7,4·7,5·7,6·7,7·7共做七次。七七祭祀结束后,再做百日祭、周年祭。七七祭祀是在死者下葬后,为了普度或怀念死者而举行的祭礼。在中国民间七七祭祀主要作为家庭祭祀,从去世那天起每七天焚烧一次纸钱,称为“烧七”。这是佛教“斋会”的一种简略形式。人去世后魂魄每七天需要渡过一个关口,共需要渡过七个关口,为了使死者可以容易地渡过关口,死后每七天家人都会通过烧纸钱和祭祀的方式来帮助死者。

中国民间的七七祭祀中,5·7和7·7最重要。传说死者去往黄泉路的第五道门前设有“望乡台”,死者的魂魄可以通过“望乡台”最后看一眼故乡和亲人。同时在“望乡台”上还有一面镜子, 用来让死者通过镜子看到自己的身体已经腐烂,接受自己已经死亡的事实。因此5·7时,死者的亲戚们聚在一起,在房间的桌子或椅子上摆上高高的类似“望乡台”的坛子,通宵为死者祈福。7·7祭,即49天祭是佛教中千度祭的一种,佛教中,为死者49日连续祈祷可以使死者去往极乐世界。死者去世后每七天需要接受一次审判,其中第七次是阎罗王审判的日子,因此7·7也是七七祭祀中最重要的。

2、韩国的数字“3”

韩国传统丧葬礼中数字“3”非常关键。“3”既有着反复、 重复三次的含义,又有着象征三天、三个月、三年的时间上的含义。

首先,在死者死亡后,平时与死者关系比较亲近的男子,站在院子或上屋顶,双手执着死者上衣(左执领,右执腰),朝西北方向挥动,呼喊死者生时称号三次;确认死者去世的过程也分为三个步骤:고복(皋复)- 속광(属纩)- 습렴(袭殓);处理尸体也分为三个步骤:습(袭:给遗体沐浴)- 소렴(小殓: 给遗体穿上寿衣、包裹、捆绑)- 대렴(大殓:入棺);含饭也分三次;去世三天结束袭殓,丧主穿上丧服;三个月后安葬;埋葬后要举办三次虞祭;祭祀时,为祖上祭酒也分为初献- 亚献- 终献三次;子孙需要为死者守孝需要三年。

由此可见数字“3”在韩国传统丧葬礼中的地位。那么,数字“3” 到底有什么特殊含义呢?在拉丁语中数字“3”代表完整、完满的意思。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相遇,男女结合创造出新生命,即父亲——母亲——孩子三个要素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家庭,并按照此规律使人类可以一直繁衍下去,因此“3”又代表生命的延续和结晶,同时代表着稳定和活跃两个含义。如此,数字“3”在东西方都代表着神圣、完满、活跃、稳定的含义,同时又跟创造和诞生息息相关。正因此,韩国的出生礼仪和丧葬礼等人生礼仪中很多都与数字“3”有关。

虽然从色彩和数字上,中国丧葬礼有受佛教的影响,但定期为死者祭祀,可以理解成儒教的“祖上崇拜”思想。此处生者为死者举办的丧葬礼和祭祀礼便是儒教“孝”思想的体现。因此, 在生死观上,中国和韩国可谓相似。中国和韩国均受儒教的影响, 认为死者的魂和魄是分开的,虽然魂魄是分开的,但最终都回归自然,因此死亡并不是指生者与死者的永远离别,而是指生活的延续,即认为死者的灵魂还会重新回来与生者共存。因此受儒教文化影响,两国都会为死者筑造坟墓,作为死者在另一个世界的房子,继续生活。

以上对中·韩两国传统丧葬礼进行了比较。

中·韩两国在丧葬礼中都使用白色,在中国,白色同时代表不幸和纯洁两层含义,但由于五行说中将白色视为不吉利和凶恶的象征,在中国白色主要被用在丧葬礼中。而在韩国,白色不含有负面含义,除了丧葬礼,韩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白色也处处可见。 这是两国对于‘白色’的不同认识。

中·韩两国丧葬礼中对于数字的概念也大有不同。中国丧葬礼受佛教影响,数字“7”主要体现在丧葬礼中,人死后魂魄每七天需要渡过一个关口,共需要渡过七个关口,为了使死者可以容易地渡过关口,死后每七天家人都会通过烧纸钱和祭祀的方式来帮助死者。而在韩国,数字“3”有着重复、反复的含义,同时还代表3天、3个月、3年时间上的含义,“3”作为神圣的数字, 有着完结、完满、创造和诞生等多种含义,因此在韩国丧葬礼和出生礼仪中经常可见。

摘要:中·韩两国均受儒家思想影响,在传统丧葬礼上有很多相似点,如“祖上崇拜”思想体现的便是儒家的“孝”思想。但由于丧葬礼中也受本国的土著信仰或受其他宗教的影响,两国丧葬礼也有所不同。本文从对色彩和数字的不同意识比较两国的差异。

色彩比较 第6篇

一、“欲女郎”与“处女”

张艺谋电影大多以女性为主角, 这些女人们都有张扬的个性, 她们敢爱敢恨、敢说敢做, 是用激情书写生命;而《山楂树之恋》的女主角却一反常态, 给自己的爱情套上了一个枷锁。《山楂树之恋》中女性彻底失去了话语权, 成为特殊时代特殊的形式符号——静秋有着铁一般的纪律意识, 她不断告诫老三:“千万别让人看见我们俩在一块儿……”除了一次两人同骑一辆自行车, 他们在约会途中更是装作陌路人, 生怕被人看出半点端倪。那些敢爱敢恨的烈女子究竟为什么消退得无影无踪?

在张艺谋的电影作品中, 女性形象一贯是美丽与悲剧的结合。虽然这些女性形象是由张艺谋站在男性视角上创造的, 但她们确实有大胆追求爱情、冲破世俗束缚的勇气。被这些女性形象的勇敢所感动之余, 如果我们进行必要的审视, 便很容易发现, 这些女性不过是张艺谋抒发自己一腔男儿热血的平台而已。也就是说, 这些女人们仍然是男人手中之物, 她们所表达的并非真正的女性心理世界, 女人们始终还是没有话语权。

张艺谋电影中的女性虽然各个英勇能干, 但终究是要依附于男人才能成活。例如《红高粱》中“我奶奶”是那么的刚烈, 在患有麻风病的丈夫莫名其妙地死亡之后, 有条不紊地管理着酒坊的一切, 但最终还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我爷爷”给扛着征服了。

“这场戏非常有意思, 它所透露的比它表面叙述的要多得多:这个男人关心的并不是与这个女人的爱情, 即与其说征服这个女人, 不如说他征服了其他所有男人, 这才是他真正的激情所在。”其实张艺谋是用“我奶奶”这个烈女子作为“我爷爷”彰显男人力量的陪衬品, 女人只不过沦为抒写的工具而已。

虽然女性形象不过是张艺谋表现男权意识的工具, 但这些女子至少有过轰轰烈烈、干脆淋漓的人生经历。

但2010年的《山楂树之恋》则让人不得不为张艺谋所精心打造的“男人都想娶为妻子”的静秋扼腕叹息。虽然在“一个很容易洒狗血炫特技的时代里, 《山楂树之恋》就像一瓶天然矿泉水, 用片尾那一树山楂花淡雅恬静鄙视了一把满世界的垃圾饮料”, 但这号称“史上最干净的爱情”, 这“干净”从何说起?没有“性”就是干净吗?那照这样的逻辑, 张导以前的作品不就都是肮脏不堪、诲淫诲盗的片子了吗?

张艺谋为《山楂树之恋》选女主角颇为神伤, 原因是很难找到一个纯净的女孩儿。经历改革开放30年, 我们的社会确实改变了不少, 人们的思想观念也越来越开放, 于是“物欲横流”成为时代的特征, 张导紧紧抓住这一社会文化观念, 想通过一个“史上最干净的爱情”对80后、90后进行一次爱情教育, 不过却成为一个“无知”的反面教材。

影片中静秋对老三对自己是否“得手”完全无法判断;作为一个被“革命”的知识分子, 静秋母亲也只是通过用指尖划鼻梁的方法来判定静秋是否还是处女;作为成年人的静秋, 虽然与老三爱得死去活来, 但最终还是“捍卫”了自己的贞操;这一切只能说这部影片中充斥着大量的性无知和性愚昧, 因为我们不能把处女等同于纯情。而静秋也不过是张艺谋在新时代再次将男权意识灌注入女性躯体中的试验品。

二、作为隐喻的植物

从《红高粱》起, 张艺谋的电影作品中都有着鲜明独特的隐喻符码, 这些符码都透露着导演对人物性格、命运和生命价值的倾向性。《红高粱》中大片的红高粱地, 象征着“我爷爷”“我奶奶”对自由生命与爱情的热烈追求, 象征着“我爷爷”那代人痛快淋漓的人生态度。“我爷爷”“我奶奶”在高粱地里野合, “我奶奶”躺在由红高粱铺成的圆形“祭坛”上, “我爷爷”则一身古铜的健硕体魄, 跪在“我奶奶”面前:这一片红高粱承载着这一代人的率性敢为, 是“神圣”爱情的见证。在张艺谋眼中“人淹在高粱棵子里, 直觉着仿佛置身于一个生育大广场, 满世界都是绿的, 满耳朵都是想, 满眼睛都是活脱脱的生灵”。

2010年的《山楂树之恋》则以山楂树作为影片的一个重要意象贯穿始终。然而值得注意的是, 这里的山楂树是不同寻常的, 它有一个别称:“英雄树”。 同时“山楂树”被披上了神圣而又神秘的外衣——它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浇灌的, 至于到底是否开红色的花, 影片主人公们并没有得到证实。但这颗开红花的山楂树, 是否像“红高粱”那样, 具有轰轰烈烈的爱情张力、充满生机的自由生命呢?答案是否定的。

《红高粱》中的高粱, 它本来天生就是红的, 虽然为了拍摄效果, 影片故意将高粱原本带褐色的红夸张为鲜艳的大红色, 张艺谋曾说“在所有颜色中, 我喜欢如火似血的大红, 觉着它热烈、充满活力”, 显然这种夸张渲染的目的是为了突出红色这一具有强烈生命力的意象, 突出影片自由生命与奔放爱情的主题。

而《山楂树之恋》中本来开白花而因“特殊原因”开红花的山楂树, 一出场就是一个谬说:革命先烈的血能够改变山楂树的基因吗?这显然是违背自然规律的。暗示着生命的扭曲与无力, 是一种反生命的表现。而这棵被改变了基因的山楂树始终作为影片主人公爱情故事的纽带出现, 是否暗示着老三和静秋之间“最干净的爱情”本身就是毫无生机、极度缺乏生命力的?

《山楂树之恋》影片中, “开红花的山楂树”总共有三次镜头。而山楂树的三次出场大致勾勒了老三与静秋爱情的曲折, “开红花”是爱情的开始, “开白花的山楂树”下最终埋着老三的骨灰, 否定了爱情也否定了生命。这与影片《红高粱》中, 红高粱从一而终地以大红色登场亮相迥然不同, 无论是歌颂爱情的“高粱祭坛”野合, 日本人践踏生命活剐罗汉大叔, “我爷爷”为罗汉大叔复仇, 红高粱始终参与其中, 并最终与“我爷爷”在余晖中融为一体。

如果说《红高粱》努力通过强烈的色彩、音乐渲染的是一种“张扬”的人性, 那么“山楂树”就是囚禁静秋与老三爱情的“牢狱”。虽然在影片中, 老三如同变戏法一般, 能够在静秋窘迫的时候提供一切物质需要, 并且能够对静秋许下前世今生的诺言:“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 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 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这看似是对爱情执著、大胆的追求, 但值得注意的是老三是一个“高干子弟”、拥有特权身份的人, 如果跳出特权阶层, 老三还能、还敢如此“大胆”追求静秋吗?所以, “开红花的山楂树”可以说是一种禁欲 (为权力所压制) 与死亡的象征。

三、从张扬到内敛

张艺谋在电影中一贯喜欢用一种统领的颜色来传达影片的主题或者贯穿情节的发展, 他往往通过这种方式在视觉上造成强大的冲击从而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山楂树之恋》摒弃了这种方式, 试图用电影内涵的深度来引起观众的共鸣。

“在影片的某一段落, 甚至于全篇, 大面积地使用某一种高纯度、高饱和度的色彩, 使观众对该色彩的段落产生深刻的印象, 同时利用眼里的色彩对观众产生的视觉刺激来激发观众对该段落的情感, 完成对影片主题的传达”, 他“善于选取整体色彩感好的场景”, 并且在自然环境颜色不符合主题表达时, 他会刻意使用人工夸张渲染的色彩效果。

如《十面埋伏》竹林的绿, 《大红灯笼高高挂》陈家大院整体的青灰, 《满城尽带黄金甲》中满地黄色菊花的广场。这些场景通过高纯度高饱和度大面积整体色的运用, 强烈地影响了观众的情绪, 并向观众传递了影片主题的表达。

在《红高粱》影片中, 通过色彩运用塑造的经典场面有很多, 如“我爷爷”“我奶奶”高粱地里“野合”的场景, 就使用了大面积高纯度高饱和度的红色。通过这样的色彩把“我爷爷”“我奶奶”奔放的爱情在观众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 传递了那一代人酣畅淋漓的人生态度:“张扬”的人性, 具有十足的“自由”张力。

而在《山楂树之恋》一片里, 张艺谋却改变了一贯的色彩运用特征, 刻意放弃了一向擅长的色彩运用, 试图通过一种简约秀丽的画面将故事情节向深度方面发展。然而在这部影片中, 我们仍然可以找到色彩隐喻的痕迹。例如三次山楂树出场的画面, 在仰拍的镜头中, 天空占去了接近二分之一的画面, 并呈灰色, 周围的环境颜色以暗青色为主, 色彩的明暗对比度近乎黑白片。在影片中张艺谋有意将“开红花的山楂树”塑造成静秋与老三爱情的象征, 因为在革命年代, 一切与革命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人、事、物总是高尚、永恒的。

除此之外, 《山楂树之恋》中极少运用大面积整体色彩效果来影响观众情绪, 似乎企图用影片的深度来代替一贯的力度, 但这显然是失败的。《山楂树之恋》努力用影片的深度来代替力度, 而比起其惯用的大面积整体色彩的渲染, 视觉效果和情感力量都有所减少。

四、小结

本文通过对张艺谋《红高粱》与《山楂树之恋》这两部电影作品中爱情观念、生命观念、色彩运用、隐喻意象等方面的比较分析, 探讨张艺谋作品中女性形象、影片主题等方面的转变, 简单说来, 《红高粱》是20世纪80年代自由思潮、崇尚生命力的产物, 而《山楂树之恋》则产生在物欲横流、道德沦丧, 人们普遍渴望回归真情的年代。

由此可见, 张艺谋的电影作品, 无论是《红高粱》还是《山楂树之恋》, 都不过是社会流行观念的产物, 张艺谋本人只不过是以电影的方式对社会流行观念作出回应, 为此在票房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作为一个有国际知名度的导演, 张艺谋缺乏真正独立的思考, 因此使其作品很难在深层次上取得真正的突破。当然, 我们之所以这样说, 是因为对张艺谋这样的导演, 有着更高的期待。

参考文献

[1]崔卫平.我们时代的叙事[M].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8.

色彩比较 第7篇

一、红色Red

1. 红色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有吉祥, 欢乐, 喜庆的含义。

红色属于暖色调, 在东方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如意、欢乐幸运, 还象征事业的成功圆满, 兴旺发达。有很多以“红”作为语素的词语, 红利, 红运, 开门红, 红包, 红榜, 大红人, 红得发紫等, 都是一种幸运发达的象征。红色还有忠诚的内涵, 京剧里“红脸的关公”, 是说关公是个忠臣。英语中红色也象征着喜庆和吉祥, 为了表示隆重的欢迎, 会铺上red carpet红地毯。英美等国家会用红色来渲染节日的热闹气氛。如英语里的the red-letter day是“纪念日”或“喜庆的日子”, 在西方一般指圣诞节或其他重要的节日, 在日历中这些节日常用红色字体red-letter标出。

2. 红色在东西文化中都有恼怒, 危险与暴力, 甚至嫉妒的意思。

汉语中刺刀见红, 杀红了眼, 急红了眼表示危险和暴力, 红眼病是嫉妒的意思。国际上, 救护车, 报警灯, 交通灯中的红灯等都象征紧急危险。英语中red battle表示血战, red activities是暴力活动, red rules of tooth表示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We are red hot about something unfair.意为我们对这些不公平的事情感到非常愤怒。3.红色在东西文化中还有色情, 健康, 强烈的情感的联想。胡文仲指出:“西方人认为红色具有激发人的情欲的特点, 属于刺激性色彩或色情色彩”, red-blooded是指性欲旺盛的, red-light district是红灯区。

二、白色White

汉语中白色是肃穆、哀悼的象征。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 丧葬用白色, 称为白事。在丧葬期间孝衣、孝帽, 灵堂统统是白色, 出殡时要打白幡。白色还是卑贱, 奸诈的代名词, 例如“往来无白丁”, “白脸的曹操”。但是白色也代表明亮雅致, 美好纯洁, 如洁白如玉, 白衣飘飘的年代等。

与汉文化中截然相反的是, white (白) 在西方文化里有美好、希望、幸福快乐的含义。《圣经》中, 天使长着一对纯白的翅膀, 头顶上悬浮着白色的光环。西方婚礼以白色为主, 称为白色婚礼white wedding, 象征神圣, 忠贞, 纯洁。新娘的婚纱和头纱都是白色的, 寓意美好, 天长地久。圣诞节是西方人最大的节日, 堪比中国的春节, 但是不同于中国人用红色来装点春节, 圣诞节是White Christmas银装素裹的圣诞节。英语中还有很多White组成的褒义词如Snow White白雪公主;White Hall白厅, 英国伦敦中央权力象征;the White House美国总统府白宫;西方国家的正式文件white paper白皮书, 还有white men高尚、有教养的人, white collar白领等。

三、黑色Black

黑色在中西文化中都是一种庄严的色调, 汉语中有传统戏剧中的张飞, “黑脸”包公, 李逵等人的黑色脸谱等。在英美文化中, 黑色因其色调沉稳, 通常是严谨, 谦虚和隆重的象征。在美国, 感恩节后的周五是black Friday黑色星期五, 此周五号称美国“最大折扣、最长消费时间”。是因为红色表示亏损 (即赤字) , 黑色表示赢利。还有如black figure赢利、in the black赚钱。黑色在中西文化中还象征着庄严, 死亡。中国人在葬礼上戴黑袖章表示对死者的哀悼。西方人参加葬礼时身着黑色西服, 戴黑领带和黑围巾等。黑色西装black suit和黑色礼服black dress是庄重正式场合上的服装。

中国传说中的阴曹地府是暗无天日的所在, 所以黑色又象征黑暗, 死亡, 邪恶等, 如黑道, 黑店, 黑市, 黑钱, 黑幕等。英语中也有类似的象征意义, 圣经中黑便是黑暗, 邪恶, 妖魔的象征。还有很多词汇如Black hand黑手党, Black Panther黑豹党 (指美国的黑人政党) , black box由于它意味着灾难和不幸, 故称“黑匣子”, black sheep害群之马。还有一些意义完全对等的汉英词汇, 如黑手党black hand是地下犯罪组织, 黑钱black money指非正当手段得到的钱, 黑市指black market非法的市场等。

四、黄色Yellow

黄色在中西文化中都有褒义的含义。黄色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居五色之尊, 体现了古代人对地神的崇拜, 象征神圣, 皇权, 尊贵, 土地, 国土等, 属帝王之色。所以有“黄袍”, 是皇帝专用的衣装, “黄榜”属皇帝发布的义告。在英美国家, 黄色有期待、思念和思慕远方亲人归来的意思。美国经典老歌Tie a Yellow Ribbon Around the Old Oak《老橡树上的黄丝带》, 告诉我们黄丝带是“欢迎亲人回家”的标志。“9.11”事件中, 很多人都系上黄丝带以悼念死难者。

黄色在中西文化中还有贬义的内容。在西方文化中, yellow有背叛、胆小懦弱、黄色书刊、嫉妒、枯萎的意思。出卖耶稣的犹大总是穿黄色的衣服, 所以yellow与背叛变节的联系使它进一步产生了胆小懦弱的含义, 如yellow-dog卑劣的人、yellow-livered胆小的。19世纪末, 英美人用低廉的黄色纸印刷庸俗的漫画以谋取利润, 人们便称这种不健康的刊物为yellow press黄色刊物, 把渲染色情、暴力和犯罪的新闻称为yellow journalism黄色新闻。汉语也有类似的意思, 如“黄色电影, 书籍, 书刊”等说法。翻译成英语时要注意, 黄色不能译为“yellow”, 这和“黄”毫不相关, 应译成“pornographic” (色情的) 。

五、蓝色Blue

蓝色在中西文化中的褒义内涵。中国文化中, 蓝色象征着沉静、明朗。中国戏剧蓝色脸谱象征坚毅勇敢。在英美文化中, .蓝色表示高雅, 幸福。世界知名品牌蓝鸟汽车并不是“伤心的鸟”汽车, blue bird是产于北美的蓝色鸣鸟, 其文化含义是幸福。蓝色在西方文化中是一种圣色, 有圣洁、权利、谦虚和理智的意思。如blue-brick university如剑桥、牛津, blue blood名门望族、blue ribbon最高的荣誉和blue book蓝皮书等。

Blue还有忧郁的意思。法国名曲“Love is blue”, 准确翻译应为“爱情是令人忧郁的”。在英语中, blue还用来喻指人的情绪低沉, 又如a blue outlook表示悲观的人生观, Her mood is blue表示此人无精打采、闷闷不乐。blue joke是蓝色笑话吗?不, 因为blue还有淫猥的、色情的pornographic的意思, 和中文里的“黄色”意思一样。所以blue joke是低俗色情的笑话。其他类似的表达还有blue talk下流言论、blue movie色情电影。

综上所述, “颜色词虽然数量很有信, 但却反映了不同民族, 不同时代人们的文化心理, 审美情趣和时代风尚, 记录了贵与贱, 尊与卑, 上与下的历史等级制度, 代表了正邪, 好坏, 是非, 善恶, 阴阳, 冷热, 刚柔, 婚丧, 祸福, 方位和季节之类的观念。”不同的民族由于地理, 民俗, 宗教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在表达同一概念时, 在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作用下, 必然会给词汇赋予不同的联想意义和文化信息。因此, 对于跨文化的交流, 翻译实践及语言学习, 特别是对于大学英语口译课堂的跨文化能力的培训, 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摘要:色彩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感知, 它反映着颜色的物理属性, 也折射着社会属性和文化特征。但是, 东西方文化在历史风俗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导致汉英色彩词汇的内涵和外延不尽相同。对这些文化内涵的误解, 常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本文将对中英色彩词汇的文化内涵做详尽的探究, 这对口译教学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关键词:英语,汉语,色彩词汇,文化内涵,比较

参考文献

[1]邵志洪, 英汉语研究与对比[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

[2]李瑞华,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5.

[3]李瑞华,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5.

[4]胡文仲, 英美文化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5]英语习语大字典, 商务印书馆, 1999.

[6]包惠南, 包昂,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

上一篇:河南军事网络电视台下一篇:模具设计课程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