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反应范文

2024-08-20

发热反应范文(精选6篇)

发热反应 第1篇

患者男, 50岁, 某单位干部。因受凉后咳嗽、咳痰、发热5 d于2010年7月3日来门诊就诊, 胸片提示右肺下叶炎症, 收入院治疗。入院后查体:T:38℃, P:82次/min, R:21次/min, BP:120/74 mm Hg, 精神尚可, 咽部充血 (+) , 扁桃体Ⅰ度肿大, 未见浓苔, 双肺叩诊呈清音, 双肺呼吸音粗, 右中下肺下部可闻及少量细湿啰音, 偶可闻及痰鸣音, 余未见异常。给予二级护理、普食、完善三大常规、痰培养等入院检查。青霉素皮试阴性, 给予注射用青霉素钠400万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滴, 2次/d。静滴3 d后, 未再出现发热。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6.35×109/L, 中性粒细胞百分率89.1%, 血红蛋白121 g/L。痰培养结果提示草绿色链球菌感染, 对头孢曲松钠敏感。停用青霉素钠, 改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3 g (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20043214) 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滴, 1次/d。当日下午患者出现发热, 体温高达38.5℃, 未见皮疹、瘙痒、胸闷、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等不适, 只给予降温等对症处理后体温恢复正常。第2日继续目前治疗, 下午又出现上述症状。考虑患者对头孢曲松钠过敏导致发热, 停用注射液头孢曲松钠, 改用青霉素钠继续抗炎, 患者未再出现发热。共抗炎治疗14 d后, 复查胸片提示右肺下叶炎症完全吸收, 血常规正常。临床治愈, 停用静脉药物, 交代注意事项, 安排出院。

2 讨论

头孢曲松钠为长效、广谱头孢菌素, 通过抑制细胞壁的合成产生抗菌作用。适用于治疗敏感的致病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耳鼻喉感染、泌尿系感染、败血症、脑膜炎、骨和关节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腹腔感染、生殖系统感染等。其不良反应少见, 约为5%~7%。表现轻度过敏反应, 如皮疹、瘙痒、荨麻疹、水肿、多形红斑、发热、支气管痉挛;消化道反应, 如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软便、腹泻、舌炎、胃炎、结肠炎、味觉异常、黄疸等;神经系统反应:如头痛、眩晕。偶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等血液学改变及一过性血清转氨酶升高、碱性磷酸酶升高、胆红素升高和血尿素氮肌酐增加等不良反应。这类反应多可自行逆转, 或停药后消失。本例患者疾病诊断明确, 无药物过敏史, 第一日和第二日用药后出现发热症状, 考虑使用头孢曲松钠出现的个例迟发过敏反应, 单表现为发热, 实属少见, 笔者认为可能与患者异常体质相关。因此, 建议医生使用头孢曲松钠时, 除了严格掌握适应证外, 还应详细了解患者药物过敏史, 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输液发热反应处理 第2篇

各科室:为提高临床医疗、护理工作质量,有效保证病院住院期间的医疗安全,最大限度减少输液发热反应在临床治疗中的发生和和发生输液发热反应的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护理部特别发出输液发热反应的处理程序,望各科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参照执行。

一、输液发热反应的处理程序 一般输液发热反应

1、立即更换液体及输液器封存送检

2、寒战者肌注非那根25-50mg或杜冷丁50mg,若症状不能缓解静注地米10-20mg,病理性发热继而静滴地米10-20mg.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2h测一次T、R、P、BP,发热者头部冰枕,急查血培养。

二、严重输液发热反应(发生休克者)

1、急查肾功能、空气分析、导尿、记24h出入量,无尿者用速尿20-40mg静滴。

2、扩容:晶体:5%扩盐、平衡液、生理盐水等。

胶体:白蛋白、血浆、低右、贺斯等。

3、纠酸:5%SB125-250ml静滴。

4、钙剂:10%葡萄糖酸钙或10%氯化钙10-20ml缓慢静推。

5、血管活性药:多巴胺40-80mg+阿拉明40-80mg静滴,严重时肾上腺素1-2mg静滴。

6、出现肺水肿用速尿20-40mg静推,0.25%氨茶碱0.25静推或西地兰0.2-0.4mg静推,至病情稳定后改用抗生素。

输液发热反应护理程序

(一)病院的护理

(1)立即停止原液体输入,更换输液器皿及不同批号液体控制低速,并报告医生。

(2)对一般输液发热反应者,遵医嘱给予抗过敏或激素治疗,2h观察和记录生命体征的变化,对寒战及度热着分别做好保暖及降温措施,直至病情稳定。

(3)发生严重输液发热反应者立即报告医生,应支走守护,立即給氧,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直至病情稳定,及时严格执行医嘱进行抢救,并抽血标本送培养。

(二)输液用具的处理

(1)将剩余药液及输液皿,用无菌技术处理后,及时送检。

(2)将所用过的消毒碘伏、棉签、配药的注射器、安瓿一并送检。(3)随机抽取同一批号的输液器2-5具,液体1-2瓶送检。

(三)科室处理程序

(1)发生输液发热反应后,立即上报护理部,按规定填写输液反应报告卡。

发热反应 第3篇

1 引起输液发热反应的主要因素

1.1 输入液体与加入药物方面

液体在运输过程中瓶子之间发生碰撞、挤压, 造成裂痕和封口松动而污染。药物贮存的环境不当也会发霉长菌。另外放置时间过久, 药物可发生分解或聚合而产生杂质。许多静脉用针剂也常有不溶性微粒, 可通过输液进入体内引起输液反应。由于药液不纯、变质或被污染, 可直接把致热源输入静脉, 引起发热反应。

1.2 输液器具及输液操作过程中微粒的污染

输液器具包括注射器、输液器等。带空气过滤装置及终端滤器的一次性输液器虽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它可以滤过任何途径污染的输液微粒, 对减少输液反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目前的终端滤器对5μm以下的微粒滤除率较低, 不能全部滤去细菌, 另外现在使用的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输液针头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适合病菌附着, 而因生产环境、生产工艺等带入的机械微粒也能成为热原。如输液前未认真检查而使用包装袋破损、密闭不严漏气污染和超过使用期的输液器亦会引起发热反应。

1.3 操作环境的污染

操作环境的清洁度和空气清洁度对输液质量有直接影响。输液室、治疗室内人员流动性大, 空气中的尘埃、细菌、纤维、微生物含量都很高, 这些可随着反复加药及排气管进入液体, 造成污染, 液体加药次数越多、配药后放置时间越长、输液时间越长被污染的机会也就越多, 加药注射器放置的时间越长、注射器越大被污染率越高。

1.4 输液速度过快

输液发热反应与输液速度有密切关系。输液速度过快, 在短时间内输入的热原总量过大, 当其超过一定量时, 即可产生热原反应。

2 输液发热反应的预防措施

2.1 加强责任心, 把好输液器具和药物质量关

输液器具及药品的保管要做到专人专管, 按有效期先后使用。输液器使用前要认真查看包装袋有无破损, 用手轻轻挤压塑料袋看有无漏气现象。禁止使用期。检查瓶盖有无松动及缺损, 瓶身、瓶底及瓶签处有无裂纹。药液有无变色、沉淀、杂质及澄明度的改变。认真检查所加药物的有效期, 外观上有无沉淀、混浊、变色等, 如有异常禁止使用。

2.2 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改进操作方法

把好药液配制及液体输入关改进安瓿的割锯与消毒, 切忌用镊子等物品敲开安瓿。有实验表明, 割锯的安瓿用75%酒精棉签擦拭一次, 徒手掰开的方法效果可靠, 操作简单, 节省时间, 经济实用, 是减少药物污染物的重要措施。正确抽取药物, 选用型号小一些的针头配药, 改进加药的进针习惯, 将液体加药时习惯的垂直进针改为斜角进针, 可减少胶塞碎屑和其他杂质落入瓶中的机会, 避免加药时使用大针头抽吸和在瓶塞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最好不用16号或更大型号的针头来配药。

避免液体输入操作污染。静脉输入过程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医护人员在静脉输液操作前要有效地进行手的清洁与消毒。瓶塞、皮肤穿刺部位消毒要彻底。重复穿刺时要更换针头。同时, 熟练过硬的穿刺技术及穿刺后的良好固定可以避免反复穿刺静脉增加的污染。同时输液中加强巡视、观察可避免因输液速度过快而发生的热原反应。

2.3 严格消毒制度, 改善治疗室环境

为防止微粒污染, 护理人员应注意操作环境的净化。空气消毒是防止输液过程中液体污染的重要措施, 常用的方法有紫外线照射和使用化学消毒剂, 治疗室按常规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晚1小时, 每周用2%过氧乙酸8ml/m3煮沸熏蒸30min。每日用0.2%漂白粉或1%84消毒液进行室内、门窗、台面、治疗车、及地面湿式擦拭2次。每月治疗室空气细菌监测1次。配药及输液操作过程中, 减少治疗室及病房人员流动, 避免扫地、扫床, 以减少空气中尘粒。目前采用的净化技术是提高输液环境空气的洁净度保证输液质量的最有效途径, 如使用超净工作台进行输液配药, 是减少药物污染的重要措施。

2.4 根据病情, 合理用药, 注意配伍

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病情合理用药, 尽量减少用药种类。药物联用尽量采用小包装溶液分类输入。两种以上药物配伍时, 注意配伍禁忌, 配时后要观察药液是否变色、沉淀、混浊。配制粉剂药品要充分振摇, 加药后要应让药物必须充分完全溶解, 必要时增加灯检, 符合输液要求方可输注;药液宜现配现用, 尤其是在高温潮湿季节或外部环境较差时。药液配制好后检查无可见微粒方可加入液体中。由于中草药提取制剂成分较为复杂, 与含有离子成分的的输液配伍后可能会因盐析作用而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 增加输液反应的发生率。因此, 复方丹参、双黄连等中草药制剂, 一般采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滴, 而不选用生理盐水、林格式注射液等含离子成分较多的输液作为稀释剂。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调查分析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的5 676名受血者 (共输血10 410次) 进行调查统计。血液 (由深圳市龙岗区血站提供) ;一次性使用滤除白细胞输血器 (南京双威实业公司生产) 。

1.2 方法

统一登记受血者的一般情况, 包括基础疾病、输血前体温、输血成分、输血反应发生的时间、临床表现及所输血液的预温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近3年来我院共有5 676名患者接受输血, 共输血10 410次;其中272名发生不同程度的发热性输血反应, 其发生率为4.79%。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皮疹, 有的体温可达37.5~40.4℃, 伴有头痛、恶心、呕吐、心跳加快等症状, 因抢救及时, 无死亡病例。

患者中, 去白细胞组比未去白细胞组发病率低,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病种与输血反应关系不大,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初次受血与多次受血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明输注次数多, 增加了输血反应的发生率。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中5 676名患者接受输血, 共输血10 410次;其中272名发生不同程度的发热性输血反应, 其发生率为4.79%, 通过对比发现输注未去白细胞成分血比输注去白细胞血液成分发生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率高, 多次输血发生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比初次输血发生率高。通过以上调查笔者认为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病机制主要有, (1) 免疫性:主要原因是接受输血的患者血浆内含抗白细胞抗体, 通常是由于以往的输血或妊娠而产生此类抗体。输血时, 输入的血液中的白细胞和接受输血者体内的抗体发生反应刺激产生和释放内源性热源物质, 或通过补体和巨噬细胞发生反应释放内源性热源物质。这些物质的产生和释放导致一系列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症状和体征。主要的内源性热源物质包括白细胞介素-1β (IL-1β) , 白细胞介素-6 (IL-6) 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 。 (2) 非免疫性:主要是热源反应[5], 由污染热源质的非一次性采、输血器材引起。现已少见, 但在欠发达地区尚未使用一次性采、输血塑料器材的地方, 如果器材清洁处理不当会发生此类反应。预防首先应采用有生产单位名称和批准文号及在有效期内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和输血器, 对于既往有2次以上输血发热反应的患者常规使用去除白细胞血液制品。一般白细胞的去除可在血液制品保存前或在输血前 (即床边去白细胞) 进行。前者虽然技术要求严格, 需在无菌环境中操作, 但是前者不仅去除了白细胞, 使其不会产生代谢产物, 同时也预防白细胞产物如细胞因子、组织胺以及在储存血中产生的白细胞微聚物的形成, 而导致输血发热反应增加。所以预防当采用一定方法去除血液中白细胞, 使残留白细胞少于5×108时可预防大多数免疫性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目前应用的主要方法是使用特制的除白细胞滤器过滤血液和血液成分, 也可应用洗涤-离心的方法制备洗涤红细胞输注。

对于受血者血液中存在抗白细胞抗体时, 如有条件应与献血者做白细胞交叉配合试验以寻找合适的血液。一般应用粒细胞免疫荧光结合试验检测粒细胞特异性抗体以及淋巴细胞毒性试验检测人白细胞抗原HLA抗体。

摘要:目的:探讨我区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FNHTR) 的发生情况和预防。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的5676名受血者输血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组5676名受血者中, 272名发生不同程度的FNHTR, 无死亡病例。结论:非治疗成分白细胞是引起FNHTR的主要原因之一, 多次输血及多次妊娠增加了FNHTR的发生率。预防首先应采用有生产单位名称和批准文号及在有效期内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和输血器, 并对输血严格无菌操作, 多次反复输血的患者, 宜选用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关键词: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少白细胞红细胞

参考文献

[1]徐文皓, 李志强.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J].中国输血杂志, 2002, 15 (5) :368.

[2]Federowicz I, Barrett BB, Andersen JW, 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reactions after transfusion of cellular blood components that are white cell reduce before storage[J].Transfusion, 1996, 36 (5) :21.

[3]肖星莆.输血技术手册[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180-182.

[4]张钦辉, 高峰, 朱永明.临床输血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0:309.

输血发热性非溶血性反应临床分析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自2007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84例输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02例,女72例;年龄7~83岁,平均46.8岁;多次输血患者75例,占40.8%;多次妊娠患者18例,占9.8%;血液病患者39例,占21.2%;恶性肿瘤患者43例,占23.4%;致病原因包括外伤、肿瘤、剖宫产、流产等。输血类型包括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

1.2 研究方法

回顾性研究本组184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姓名、性别、疾病种类、妊娠情况、输血次数、体温变化、输血类型、临床症状体征、发生时间等情况。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1)发热:输血开始后短时间内出现发热,145例患者均在1~2h内出现,仅有3例患者在输血后5~8h出现。发热时间为3min~1h,平均15.6min;发热严重程度与输血速度和输入血液中含有的白细胞数量有关[2]。(2)恶心、呕吐:本组23例患者伴有恶心、呕吐,其中2例患者在输血发热反应数小时内发生口唇疱疹。(3)寒战、抽搐:本组17例患者伴有畏寒,5例患者发生寒战、抽搐。这种寒战现象主要是皮肤热转换致使血管收缩,肌肉产热的作用。(4)发热现象:一般是自限性的,体温升高1~2℃,面部潮红,脉搏增快,血压一般无变化[3]。

2.2 不同输血类型与FNHTRs发生率的关系(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本组患者输血类型FNHTRs发生率由高到低排序为白细胞(46.2%)、血小板(29.9%)、全血(12.5%)、红细胞(9.2%)、血浆(2.2%),其中以白细胞、血小板发生FNHTRs最高。

3 讨论

3.1 概述

发热性非溶血性反应(FNHTRs)是最常见的输血反应,指输血中或输血后1h内体温较输血前升高1℃以上,多伴有寒战、头痛、恶心、胸闷、呼吸困难、皮疹等症状,其发生率国内外报告为4%~37%。主要原因是一次或多次输入的献血者血液或血液成分中的白细胞与患者发生了同种免疫反应,产生了白细胞抗体而导致发热等症状。此输血反应与输血次数和患者的性别(女性多于男性)和有无过敏体质(过敏体质多于非过敏体质)有密切关系,尤其是接受输血次数越多,患者白细胞抗体的检出率越高,输血前应用抗组胺和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均不能预防其发生。国外的调查结果认为,一次输入血液或血液成分中的白细胞含量少于5×108,即去除90%的白细胞,就能有效地防止非溶性输血发热反应的发生。本组患者输血类型FNHTRs发生率由高到低排序为白细胞(46.2%)、血小板(29.9%)、全血(12.5%)、红细胞(9.2%)、血浆(2.2%),其中以白细胞、血小板发生FNHTRs最高。可见输血类型中白细胞与血小板含量与FNHTRs发生率有密切关系。

3.2 发生原因

(1)热原反应:一般指引起发热反应的各种微量物质,包括细菌性热原、药物中杂质、非蛋白质的有机或无机杂质、采血或输血器上残留变性蛋白质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细菌性热原(内、外毒素),内毒素的致热作用较外毒素强。热原引起的发热反应,随着输血器具不断更新,无菌条件的改善,制约技术改进和热原检测水平提高会逐渐减少[4]。(2)免疫反应:大多数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与多次输入HLA不相容的白细胞、血小板而引起的抗原抗体反应有关。本组184例FNHTRs患者发生率最高的输血类型为白细胞(46.2%)、血小板(29.9%)。另外,由于多次接受输血或妊娠,受血者血中产生白细胞、血小板凝集素及淋巴细胞毒抗体,再次接受输血,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激活补体,进一步引起白细胞、血小板溶解而释放热原,导致发热反应。血浆中的免疫球蛋白和结合珠蛋白等,能激发产生同种抗体,也可以引起发热反应。(3)细菌污染引起的败血症细菌污染引起败血症的严重程度与细菌种类、污染程度及输入血量的多少及病人的抵抗力而不同。输入已有大量细菌生长的血液时,即使少到10~20min,也可立即引起剧烈反应。在低温下生长的革兰阴性菌的内毒素所致休克和DIC尤为严重。并且,即使低温下繁殖受抑的细菌,待血液从血库中取出置于室温条件下细菌又可迅速生长,所以污染血存放时间越长或从血库取出存放于室温下时间越长,输入后危险性越大。严重病人在输入数十毫升血液后即可出现寒颤、高热、头胀痛,很快发生严重低血压和休克,随后发生DIC及肾功能衰竭。(4)其他反应的早期症状:要特别警惕,溶血性输血反应和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早期或症状轻微时也可以表现为发热反应。

3.3 治疗方法

在输血治疗过程中,一旦发生发热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并缓慢输注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路。将受血者血样及剩余血液制品一起送血库(输血科)或检验科进行有关方面实验室检查。注意受血者保暖,并密切观察病人,每15~30分钟测体温1次。如受血者出现轻度发热反应又因病情需要继续输血时,应重新更换血液制品(例如洗涤红细胞)予以输注,但输注的速度宜慢,且须严密观察受血者生命体征。对于发热时间较长,一般可选用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退热药帮助退热。FNHTRs临床预后较好,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治疗措施。

3.4 预防措施

(1)白细胞的交叉配合试验:当患者已有白细胞抗体时,最好是采用白细胞交叉配合试验,选择相容的献血者,以防止输血不良反应。但在交叉配合试验中,还没有简便而准确的方法。似乎粒细胞免疫荣光结合试验是检测粒细胞特异性抗体最敏感的技术,而淋巴细胞毒性试验是检测HLA抗体的最好方法。(2)移除血液内的白细胞:为了预防自细胞凝集素利抗体引起的输血发热反应,宜提供移除白细胞70%或以上的少白细胞的浓缩红细胞。另外,引起发热反应的白细胞,不仅是粒细胞,也可以是单核细胞,但用尼龙滤柱过滤血液后可不发生发热反应,因尼龙滤柱可以移除大多数粒细胞和单核细胞。(3)药物预防:可以在输血前或反应开始时给患者使用能抑制输血发热反应的药物,常用的为阿司匹林,初剂量为咆(成人),以后每2小时给1次,共3个剂量。抗组织胺蓟物如盐酸苯海拉明或扑尔敏,不能预防输血发热反应。其他抗组织胺药,如吡苄明(pyribenzamine)也同样无效。注意,切忌把任何药物直接加入血液内一同注射。(4)其他措施:当发生输血发热反应时,应立刻停止输血,所剩血液不可再用。此外,须给患者保暖。输血速度在非急症情况下不可过快,可以1h输血400mL。

参考文献

[1]胡晓成.铜陵地区自愿无偿献血者巨细胞病毒感染状况调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8,15(5):145~148.

[2]金燕萍,熊忠秀,丁峰,等.受血前血源性传染病五项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17(1):268~270.

[3]张凌,刘珺,周菁.去白细胞输血的临床意义及应用进展[J].北京医学,2004,23(3):58~59.

发热反应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98例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52例细菌感染者为试验组, 46例非细菌感染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男24例, 女22例, 年龄17~65岁, 平均年龄 (42.3±1.6) 岁;试验组男29例, 女23例。年龄21~69岁, 平均年龄 (45.1±1.2) 岁。两组患者入院时体温均超过37.5℃, 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比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和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测方法如下:两组患者均在入院次日晨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 离心处理5 min, 设置离心半径为8 cm, 离心速度为3500 r/min, 分别检测两组患清的C反应蛋白和血清降钙素原水平, C反应蛋白采用美国贝克曼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使用上海德赛诊断系统有限公司出品的试剂,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 C反应蛋白水平大于8 mg/L为阳性。血清降钙素原采用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免疫荧光检测进行定量检测, 使用配套的原装试剂, 血清降钙素水平大于0.5μg/ml为阳性。联合检测两项标志物水平时, 一项升高则为阳性。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和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和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2.2 联合检测与单纯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

C反应蛋白和血清降钙素原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纯的C反应蛋白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注:与联合检测比较, aP<0.05

3 讨论

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引起的体温超出正常范围即为发热。常见于细菌、病菌等多种微生物感染[3]。临床治疗需要先明确患者的病原体类型再采用适当的抗生素进行针对性治疗[4]。血清降钙素原由各器官的不同类型细胞受到炎症刺激后分泌, 对真菌感染、系统性细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反应明显, 对病毒感染和无菌性炎症的反应不明显或仅有轻度反应[5]。C反应蛋白是肝细胞合成的急性期蛋白, 在健康人血清中含量较低, 当机体出现细菌感染、恶性肿瘤、炎症疾病、手术创伤和组织损伤时C反应蛋白水平会迅速升高。

本研究通过对细菌感染患者和非细菌性感染患者的C反应蛋白和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比发现,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越高则感染程度越严重, 全身感染患者的血清降钙素水平明显升高, 局部感染时则血清降钙素水平无明显变化;单纯C反应蛋白检测诊断发热患者的特异性并不理想, C反应蛋白与血清降钙素原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8.36%, 特异度为94.59%, 明显高于单纯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综上所述, C反应蛋白与血清降钙素原联合检测的诊断准确性高, 可以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 保证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提高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联合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发热患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就诊的98例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52例细菌感染者为试验组, 46例非细菌感染者为对照组, 对比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和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和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C反应蛋白和血清降钙素原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纯的C反应蛋白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发热患者采用C反应蛋白和血清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可以在细菌感染性发热和非细菌感染性发热早期进行鉴别诊断, 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制定针对性的有效治疗方案, 避免漏诊、误诊, 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发热

参考文献

[1]徐志锋, 余梅娟, 李志全, 等.血清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发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 2013, 19 (5) :669-672.

[2]步建立, 杨云龙, 孙成, 等.降钙素原在诊断骨科内置物术后感染性发热的临床意义[J].临床误诊误治, 2014, 30 (10) :78-80.

[3]田雪玲.C反应蛋白联合降钙素原在发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 2014, 30 (9) :92-94.

[4]赵立杰, 王翠霞, 郭军英, 等.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发热患者的诊断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4 (3) :269-271.

上一篇:细胞周期调控因子下一篇:英语言语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