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与禁欲范文

2024-05-30

欲望与禁欲范文(精选3篇)

欲望与禁欲 第1篇

叔本华认为世界是彻头彻尾的表象, 同时又是彻头彻尾的意志, 最后他认为意志即本能完全控制了人的存在。这样的生命必然是痛苦的, 所以他最后走向了禁欲主义, 认为只有摆脱无尽的欲望, 才能摆脱痛苦的束缚, 达到幸福宁静的彼岸。

那么究竟痛苦的根源在哪里呢?这就必须涉及个体化原理, 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 从大自然 (其实就是叔本华所说的意志) 目的论的角度:“个体诚然是把他的生命当作礼物一样接收过来的, 它从无中产生, 然后又为这礼物由于死亡而丧失感到痛苦并复归于无。”[1]叔本华认为, 个体只是现象, 既然是现象, 那必然是飘忽不定、忽生忽灭的, 诞生和死亡是个体生命的一部分, 同时也是个体之所以为个体的原因。而个体的消亡从来不会对大自然造成任何损失, 因为“自然所关心的不是个体, 而仅仅是物种的族类”[2]。所以大自然赋予我们强烈的自我保存和繁殖本能, 而这几乎就是叔本华所说的生命意志, 他甚至认为个体对自然整体来说, 消亡与存在不具备也不可能有什么价值。个体的诞生和消亡“与排泄也只是程度上有所不同”[3]。由此可见, 叔本华完全站在自然目的论的立场, 认为个体只是自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环节, 只是自然新陈代谢的产物, 但这样个体也依然只是简单的“纤维重复”。自己的个体不断由其他个体来替代, 我们的生命也不断地在后代身上得到延续, 所以“要求延长自己的个体”是没有意义的。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出, 个体对自然是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的, 只是自然延续自身的手段和环节, 这必然要走向悲观主义, 把个体变成消极的负担。那么个体自身有没有值得肯定的闪光点呢, 下面谈谈个体化原理的另一个方面。

首先把个体视作一个整体去考察:“个体是一个小宇宙, 是要和大宇宙等量齐观的”、“仍然要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4]。由此可见, 没有个体, 就没有世界。既然如此, 个体就应该是世界的国王, 为何叔本华依然要取消个体呢?首先他研究了个体内部的欲求状态, 他认为, 个体完全被欲望和本能控制, 生命就是不断的欲求:“意志达到它的目的则称为满足、安乐、幸福”。既然满足了为何又要痛苦呢?当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 个体意志就要不停挣扎着去追求, “一天不得满足就要痛苦一天”。而且即使追求到了所谓的快乐幸福, 个体也并不会更“好受些”, 因为个体只在得到的一刹那、变化的瞬间陶醉于所谓幸福之中, 而这快乐很快就消逝不见了, 因为这都只是幻觉。当个体获得了满足之后, 他就没有了目标, 没有了欲求的对象, 马上就会陷入空虚、无聊之中, 而这些更为痛苦。当个体重新又有了新的欲望时, 之前的满足都抛之身后, 又开始下一阶段的欲求和挣扎, 所以说“每一次的满足反而只是又一新的追求的起点”[5]。这样, 无论有无欲求, 还是欲求是否得到满足, 从始至终都注定是一个痛苦和挣扎的过程。欲求和挣扎是人的全部本质, 要摆脱这无止境的痛苦, 对欲望只能“既不能满足它又不能放弃它”, 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其次, 在个体与个体的社会交往中, 既然个体欲望的追求和满足就是生命的全部内容, 那么这必然导致利己主义。个体“不惜为它自己这沧海一粟保存得更长久一点而毁灭这世界”[6]。这可以说是叔本华对于利己主义很精彩的阐释, 在社会交往中, 个体要增加自身的幸福必然要毁灭别人的幸福甚至是生命, 另外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也常常发生。每一个个体都将自己的欲求最大化, 那必然导致更大的痛苦和混乱。

除此之外, 叔本华常常拿人与动物作对比, 来说明人痛苦的另外一个原因即抽象思维能力。“人在势力上超过它们, 在痛苦上也以同样的程度超过它们。它们只生活于现在, 人则同时还生活于未来和过去”[7]。“现在”其实指的就是直观, 动物只处于当下变动不居的现象中, 只满足于当下的需要。“未来和过去”指的是人的抽象思维能力, 因为这两者都只能以观念的形式被思维, 而这种能力正是造成个体痛苦的原因之一, 因为我们苦乐的大部分情况都不是实际的现在而是抽象的思虑。厄披克德特也说:“使人烦恼并不是事物本身, 而是人们对于这实务的信念或意见。”叔本华也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精神的痛苦远胜于肉体的折磨, 这抽象思维能力就不可避免地把个体引向最大的痛苦———个体的消亡, 从而让个体时刻生活在恐慌之中。基于动物思维能力较低, 所以叔本华认为动物的痛苦和人相比不值一提, 因为“智力愈发达, 痛苦的程度就愈高”。由此可以推出人和人之间因为思维能力不尽相同, 由此导致的痛苦也不可一概而论。

综上所述, 个体痛苦的原因有三个:1.个体对自然毫无意义, 完全只是自然存在的手段。2.个体自身只有无尽的自我满足欲望, 这使其永远陷入不停挣扎和欲求的痛苦深渊。3.个体抽象思维能力也是导致痛苦加深的原因。这三点就是叔本华个体化原理的内容。

二、摆脱痛苦的方法———艺术与否定意志

生命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 而痛苦显然是难以忍受的, 那就要避免, 叔本华把生命归结为意志与欲望, 而意志和欲望就是痛苦的原因。那么要摆脱痛苦, 自然就只能否定意志和欲望了, 这就是叔本华的禁欲主义。下面讨论他是通过何种方法来寻求解脱的。

第一, 忘情于审美, 在艺术中摆脱欲求。在生命意志的控制下, 人永远是欲求的主体, 而在艺术审美中却无利害, 没有主观性, 因而以不带个体视角的纯粹性去观察事物。在审美过程中, 人消失在对象中了, 获得了十足的愉悦, 自然摆脱了欲求的痛苦。审美的快感使个体超越了自身的一切欲求, 进入超然物外、忘我的愉悦, 而这时个体与痛苦都不复存在。“只要纯粹的美感还在, 我们的人格, 我们的欲求及其经常的痛苦就都消失了”[8]。但这只是叔本华的美学理论, 审美只能限制人的认识, 获得暂时解脱的瞬间, 真正“严肃”的途径只能是禁欲。

第二, 彻底摆脱生命意志的控制, 放弃一切欲求, 摆脱个体的局限———利己主义。个体痛苦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利己主义, 每个人都把自己看作宇宙世界的核心, 不惜为了自身利益毁灭一切, 不惜为自己这沧海一粟保存得更长久而毁灭这世界。然而事实上不存在任何理由可以将自身个体置于他人之上, 局限于个体的人只沉浸于自身的欲望, 分不清善与恶实为一体, 认识不到控制自身的意志与控制他人的意志是同一种, 也认识不到压迫者与被压迫者所受的是同一种痛苦。要摆脱痛苦就要减少利己主义, 而反面自然是利他主义。要做到利他主义, 就要减少个体自身的享受, 缩小“自己的我”与“别人的我”之间的鸿沟, 认识到每个人包括自己都只是大自然进化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环节。“人我不分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通过移情而达到同情, 这里的同情并非怜悯, 怜悯只是自上而下的关怀与施舍, 而同情却是物我融为一体、相忘于江湖的无我境界, 进而把他人的痛苦视作自身的痛苦, 他人的痛苦就像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难以忍受, 而这必然会使个人摆脱禁锢自身的思维与体验局限, 忽略自身的痛苦而为他人担待。摆脱个体局限的人将在任何生物中, 甚至非生命的东西中看到自身, 看到生命意志即使在自身中暂时消失也必然会在其他事物中继续使其受苦。而他看到这些, 定然会以全部力量去消除另外一个自己的痛苦, 在这个过程中, 他的胸怀将会变得宽广与宁静, “每一现象的安乐都是他自己的安乐”。最终他将忘记自身的痛苦甚至存在, 摆脱了自我, 获得与审美同等的“纯观赏状态”, 得到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在内心中取消了主客体, 因而意志和表象也不复存在, 到达了“无”, 这就是解脱之路。

生命意志的否定与解脱不是一旦获取就永久拥有的, 而要在不断与欲望斗争的过程中不停反复重新争取, 因为欲望不停地产生与消逝。看穿了个体化原理的摩耶之幕后, 意志便背弃了生命, 一个人就达到了自动克制欲求与世无争的状态, 那么自杀不也是一种摆脱生命意志的方法吗?因为死亡必然会结束一切快乐与痛苦。对此叔本华表示反对, 并认为自杀并非战胜摆脱了意志, 恰恰相反正是受生命意志控制的结果, 因为在生命意志的锁链中, 总有否定生命的倾向。自杀反而成全了意志, 所以叔本华否定了它的解脱作用。

三、结语

叔本华以意志与禁欲伦理学开创了意志的非理性主义先河, 在此之前哲学一直以认识论为中心, 把理性视作人的主要特征, 而他却把生命意志视作人的根源, 这促进了哲学研究重心的转向。因受印度吠陀哲学影响非常大, 他的思想中带有浓郁的神秘主义倾向, 他所说的摆脱个体的局限与禅宗中“无我”十分相似, 最终都达到一个无我一体的神秘之域, 佛云修习佛法者乘之以道普度众生, 讲的是先求个人解脱再解救世人, 而叔本华却反过来将普度众生作为个人解脱的途径, 由此可见叔本华的思想已经超越哲学的上限而进入宗教的领域了。然而他毕竟是悲观主义的, 欲望是否导致痛苦仍未有定论, 即使佛家也云:追求错误的东西才是痛苦的原因, 而非欲望本身。禁欲能摆脱痛苦的方法也是逃避与颓废的, 生命是大自然赋予的礼物, 应该发挥生命本能, 积极体验与创造, 虽不能掌握生命的长度, 但却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 生命本身就应该喜悦与痛苦并存。后来的哲学家尼采就对他的悲观主义十分不满, 于是把他的审美思想上升为形而上的慰藉, 将外在的生命意志升华为内在的奋发向上超越的强力意志, 使叔本华的思想发展成为一种处处洋溢着创造光辉、超越自由的强力意志哲学。

摘要:叔本华认为世界是表象与意志, 生命意志要求人不停地欲求, 这导致了无尽的痛苦。要寻得解脱必须摆脱个体的局限, 忽视自身的需求, 最终否定生命意志, 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 获得无限宁静与喜悦。

关键词:叔本华,个体化原理,禁欲主义

参考文献

欲望与艺术论文 第2篇

欲望与艺术论文【1】

摘 要:设计作为欲、技、道的游戏的一部分,而这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就是欲望。

生活世界中许多欲望的实现需要借助于艺术设计活动。

人的欲望与艺术设计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

两者互为因果,成为艺术活动的重要因素。

审美主体欲望的不同构成决定了艺术感觉形成的特点。

关键词:欲望;艺术;设计

一、欲望的产生和本质

欲望是每个人都有的,欲望的需求也是无止境的,也就是说人的欲望永远都得不到满足。

就如人类在原始社会发展过程中最初赤身裸体的在森林里穿行,当人类意识状态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有了羞耻感,于是人们用树叶来遮羞,而当时树叶只能用来遮羞,不能满足人类身体保暖的要求,在欲望的强烈需求及人类意识的发展下,人类开始学会用兽皮做衣服,使自己身体暖和,在得到使身体暖和这一需求之后,人类希望自己更漂亮,更与众不同。

在这样的欲望下开始装饰自己,衣服做得越来越精致的同时还出现了一些装饰物。

以至于发展到现代这个异彩分呈的流行时代,各式各样的服饰、发型、化装、配饰等。

也许昨天还是大街上的流行主调,今天新的款式的出现又成为大街的主流,正是人类对欲望的追求才使得新事物不断涌现。

由于人的欲望是不会截止的,社会也是发展的,所以新的艺术品也会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不断发展,其实艺术设计发展的轨迹就是人性与欲望的发展,在寻求自由、解脱的过程。

精神分析的创始人西格蒙得·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分成三个部分:“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本我”包括所有原始的遗传的本能和欲望,宛如“一口充满着沸腾的激动的大锅”,其中最根本的性欲冲动,欲望提供力量,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基础和源泉。

所以说有了欲望艺术才会发展。

二、设计的创制活动源于人类的欲望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为了生存就必须设计制造有效的工具来保护自己的身体,免受自然的威胁。

工具的设计便成为人类生存的首要问题,它的产生源于人生存的需要,由于许多自然物体不能直接用于人类的生活世界以及劳动实践活动中,人们在对自然物进行选择和加工后,制作出适合人使用的工具,而设计就从此开始萌发。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之中,没有任何原因和依据。

为了生存,人就要制造和使用工具,设计因而伴随着工具的产生而发展,只要人类开始有意识地使用和制造工具,设计也就随即产生了。

设计是根据一定的需要发现和精心构造备选方案的活动。

设计的创制活动源于人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方式,它产生于人的思想,是人大脑的一种活动。

设计首先是一种思维活动,表现为一种思考和筹划。

艺术设计是人类有目的性的审美活动。

人类在进行艺术活动时有明显的目的性和预见性,是为达到某一明确目的性和预见性的自觉的行为。

设计过程就是以问题求解,寻找问题答案为核心,它是人们为满足一定需要,精心寻找和选择理想被选方案的活动。

设计表现为某种文化创造活动形态,而这是特定的文化背景和进行设计活动的`具有特殊文化素质的人所决定的。

人的欲望与艺术设计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

两者互为因果,成为艺术活动的重要因素。

设计都是满足人的某种需要或者欲望而进行的。

设计始于需求,需求由设计来满足。

这是设计与需求的本质关系。

设计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活动。

创造性是一个重要的本质特征。

设计活动是一个不断推进的系统过程,这也可以理解为当前的设计不能满足人的需求以及欲望的时候,人们就会创造出新的设计,用来满足人们日益膨胀的欲望。

设计起源于人类物质生存的需要,是人为了改善生存环境而进行的有目的的造物活动。

设计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活动,并使之物化。

设计一旦生成,就会影响到人的思想与行动,成为连接思想与行动之间的桥梁,设计活动每次都明白无误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人的欲望按其起源可以分为自然性欲望与社会性欲望。

艺术感觉的强弱、何时形成、形成后的特点如何都和与之相应的审美个体的欲望息息相关,而欲望的形成也与审美个体的思维活动有关。

三、艺术设计活动的发展是人性与欲望的发展

自从人有了意识,语言并开始劳动,就产生了设计。

工具的制造水平以及设计水平是最直观的表现。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设计作为人类设计的一种普遍现象,在不同的时代呈现出不同的形式。

艺术设计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基础上,更多的是表现为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以及人的欲望。

例如,中世纪教堂的设计就需要符合一种神的原则,高耸塔尖是人类灵魂通向天堂的阶梯,而教堂内部每当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照射进来,整个教堂中便弥漫着神秘的气息,光在空气中震颤,在这样一个空间里,除了光似乎什么也就不存在了。

灵魂超越了肉体。

通过教堂内外空间的设计给人造出一个人间的天堂。

设计的创制因此要在上帝这一最高原则的指导下进行。

设计的最终结果是对上帝或上帝之爱的表征。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神的崇拜和向往。

在如今,全球化的时代,设计走向了多元化。

满足着人们的不同需求以及现代人的各种各样的欲望。

艺术设计根本意义在于人类生活中的欲望,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欲望素材。

头脑中贮存大量与事实相符的素材,是构成设计思维的基础。

欲望的层出不穷对于设计来说影响力很大。

它能开拓人的思路,启发人的设计思维。

在生活中任何物品都能给人一种表象,在比较,判断,选择和想象的活动中完成。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的生活急需精神的充实和平横。

艺术设计作品就是这样的一个媒介。

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的欲望,建立在对生活的享受和不断完善之上。

但是艺术设计作为一个“自由创想”的过程,它其实时时刻刻受到人的欲望等因素的制约。

事实上,人在寻求信息的过程中扮演的是“探险家”的角色。

人在发现新鲜素材时,就要学会控制和剖析,并且享受,最后引开,成为设计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东西。

艺术设计活动的发展是人性与欲望的发展,人的欲望推动了艺术设计活动的发展。

欲望与忍耐作文 第3篇

每个人心中都有欲望,有人努力求学,完成自己的目标;有人费尽心思,达成自己的目的;有人不择手段,满足自己的欲望。诱惑当前,有人受不了,坐立难安;有人压抑自己,学习忍耐。哪一种好呢?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时候必须压抑自己,才能获得想要的结果,因为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没有付出,是不会有收获的;没有耐心,动不动就发脾气,是不会交到好朋友的。凡事都要耐心,多忍耐几秒,有什么关系呢?爱迪生曾说:“有许多失败的人并不知道,他们放弃时离成功有多近。”是的,什么会失败?因为缺乏耐性,为什么会成功?因为努力不懈、不放弃。

成功是需要忍耐的,虽然不能立刻得到心里想要的,所谓“皇天不负苦心人”,只要坚持信念,努力执行,总有一天成功会来敲门的。

上一篇:高中化学优质课下一篇:文化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