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穴位注射范文

2024-08-10

中医穴位注射范文(精选9篇)

中医穴位注射 第1篇

关键词:肩周炎,推拿,药物注射,临床疗效

肩周炎属于临床发生率较高的肩关节疾病, 以中老年人多发 (女>男) , 通常是由于肩关节囊周围软组织发生无菌性炎性反应并引发周围软组织发生广泛粘连。而近年来临床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肩周炎的发病率有明显年轻化的趋势, 尤其是30岁左右患者的数量明显增加[1]。肩周炎患者由于病情进展缓慢且病程较长, 因此患者会感觉肩部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的情况逐步加重, 在临床上则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障碍, 但通常不会出现感觉异常, 通常夜间疼痛剧烈并对睡眠产生一定影响, 患者无法侧卧, 严重时可造成肌肉痉挛或者萎缩, 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3]。目前对于肩周炎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虽然药物和封闭治疗能够取得一定效果, 但是长期疗效并不令人满意。关节镜及手术松解术对机体损伤较大, 且治疗费用较高, 并不被绝大多数患者所认可。为了提高肩周炎的治疗效果并减轻患者的痛苦, 笔者所在医院对2015年2月-2016年2月治疗的部分肩周炎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案进行治疗, 并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肩周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 并根据奇数、偶数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各50例, 入选患者均符合中医药管理局最新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肩周炎的诊断标准, 且均无颈椎病、肩关节骨折、骨质疏松、糖尿病等病史。试验组:男18例, 女32例;年龄59~75岁, 平均 (62.5±5.8) 岁;患病时间2~15年, 平均 (8.5±2.5) 年。对照组:男19例, 女31例;年龄60~79岁, 平均 (63.7±5.6) 岁;患病时间2~18年, 平均 (8.7±2.4) 年。此次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 且患者及家属表示理解并签订知情同意书。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年龄、性别组成、患病时间等)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治疗方案设定为单纯给予药物穴位注射治疗, 具体为:注射前确定注射穴位, 通常选患侧的阿是穴、肩前、肩外俞、天宗等穴位, 必要时可加上临近穴位。将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1 ml/支, 国药准字J20080062, 上海先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 、2%利多卡因 (2 ml/支, 国药准字H20023777, 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 、维生素B12各1 ml融入到生理盐水中配成15 ml注射药物。对注射点进行局部消毒, 然后将注射器针头迅速垂直刺入皮下, 缓解进针并适宜地进行上下提插, 此时应密切观察患者表现, 当患者表示有酸胀感后进行回抽, 如无回血及过电感则立即将药物缓慢注入3 ml, 应用相同的方法对其他注射点进行操作, 注意每次药物注射总剂量应控制在20 ml以内。治疗结束后让患者平静休息0.5 h, 注射频率为1次/周, 连续治疗3次作为1个周期。而试验组患者则同时给予中医推拿, 具体为:肩周炎的压痛点很多, 但通常位于肩胛冈下缘、三角肌、肩峰下、肩胛骨下角等位置, 压痛最显著的部位即是病变所在处。根据压痛点位置的不同可选取不同的治疗体位, 如俯卧位、侧卧位或坐位等。治疗时患者将两手自然下垂并将肩部充分显现。医务人员应用叩诊锤对各压痛点分别进行推拿, 推拿力度要以患者深部组织感明显酸胀为宜, 每个压痛点推拿时间为1 min。推拿过程中力度要能够达到病变骨骼附着部位, 推拿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准。推拿时在压痛点上方做好防护, 防止因用力太大而损坏皮肤。在实施滑动按压时要让患者间断性的放松, 防止按压部位缺血, 减少对皮肤的损坏。肩部到前壁要反复上下多次按摩, 间断进行放松, 实现舒筋活血的目的。同时对后滚肩关节周围及上肢的前、外和后三侧通过牵拉、弹拨等不同手法进行松懈粘连。

1.3 观察指标

治愈是指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恢复正常, 功能无障碍, 可以自由活动;有效是指经过治疗患者肩关节周围疼痛明显减轻, 功能显著改善, 在过度劳累或者受风寒后仍会出现疼痛;无效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肩关节功能无改善, 甚至病情恶化。总有效=治愈+有效。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 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 其中无疼痛记为0分, 轻度疼痛记为1~3分, 中度疼痛记为4~6分, 重度疼痛则记为7分以上[4]。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对比

经过统计数据发现,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都能够取得一定疗效, 但和对照组相比,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 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例 (%)

2.2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

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都明显降低, 且试验组降低更显著,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肩周炎在临床十分多见, 以中老年好发, 且女性多于男性。肩周炎的发病原因很多, 颈椎病、肌肉劳损、软组织挫伤等都能够导致, 主要以充血、浸润、渗出、水肿等作为病理改变, 其本质主要是滑囊和关节囊变厚、挛缩和组织粘连。起初肩周炎患者只是感觉到肩部疼痛, 不适, 按压可减轻疼痛, 肩关节活动度由于疼痛而变小。大量相关研究显示, 制动是关节活动受限引发的主要原因, 而在某种程度上关节活动受限则与疼痛相关。同时细小结蹄组织在炎性组织下产生并粘连结蹄组织, 从而导致肩周炎中、后期关节功能障碍[5]。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周围的血管和肌肉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 此时会造成局部血运不足并诱发代谢产物堆积及肌细胞氧供不足, 引发血管收缩及肌肉痉挛, 从而引发疼痛[6]。同时疼痛会刺激患者机体并造成血液中儿茶酚胺浓度上升, 进一步导致肌肉血管发生挛缩并引发疼痛。从中医角度讲, 肩周炎属于痹症的范畴,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肩周炎的发生受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 其中外因主要包括长期劳动, 肩关节受风寒入侵, 内因则多是由于患者肝肾不足, 气血亏空[7]。中医推拿法能够将肩部组织和肌肉彻底放松, 因此能够发挥很好的舒筋活血、消肿的效果, 最大限度减少外因对肩关节的损伤。在推拿过程中采取不同手法, 其中扳法能够将肩关节恢复至正常的解剖位置。大量临床统计数据表明, 肩关节扳法在肩周炎治疗中疗效显著, 能够显著实现剥脱粘连、清除肌肉痉挛、松解关节的目的, 最大限度地恢复肩关节肌肉功能[8,9]。药物穴位注射治疗与中医推拿有效结合可实现综合治疗效果, 借助液压对肩关节间隙进行扩张, 促进肩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 有效改善肩关节周围的粘连程度, 促进药物局部吸收, 同时借助中医推拿, 能够让药液最大限度地渗透到肩关节周围组织和间隙中, 让肩关节粘连的组织进一步松解, 消除肌肉痉挛[10]。

此次研究显示,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都能够取得一定疗效, 但和对照组相比,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 (P<0.05) , 而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降低更显著,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这说明采取中医推拿联合药物穴位注射方案治疗肩周炎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中医推拿具有舒筋、活络、止痛之效, 治疗过程中对关节功能的恢复起到促进作用。通过中医推拿将肩部组织和肌肉有效放松, 同时可抵消外因对肩部的影响。中医推拿过程中, 有效纠正患者的肩关节至正常的解剖位置, 同时具有松解、剥离粘连、缓解肌肉痉挛等作用[11]。穴位注射疗法是将针具以注射器针头代替刺入患者穴位, 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 其将药理、针刺、药液对穴位的渗透及机械刺激有效结合从而发挥更理想的效果, 通过对肩周炎的中医辨证分型, 针对患者具体病因和病机采用补气、补血、活血、祛风、散寒、除湿等功效的药物进行穴位注射, 药物通过经络的传输, 发挥其治疗作用[12]。两者合用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 有利于整个肩关节功能的早期康复, 极大缩短了治疗时间, 减轻患者痛苦。同时在治疗中发现, 患者治疗效果和其主动锻炼的参与强度密切相关, 患者参与度越高则后期恢复效果越令人满意。目前临床常用的有合谷刺穴位注射法及手法加穴位注射等, 都获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此次治疗方案操作简单, 费用低, 虽然治疗周期长, 但是单次治疗时间短, 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中医穴位减肥方法 第2篇

承浆穴为足阳明任脉之会,长期按压此穴能控制荷尔蒙的分泌,消除胸部以上身体部位的积水,保持肌肤应有的张力。

按压方法:用拇指轻压此穴,每秒一次,连按20 次。有了酸酸的感觉,就说明你做到位了。

攒竹穴:位于面部眉头两侧,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的穴位,按压此穴位可以缓解头痛,消除脸部浮肿。

按压方法:遵循眼保健操的要求,双手拇指抵住太阳穴,用食指按住两侧的攒竹穴轻轻旋转,每八拍为一个组,重复八轮即可。

肾俞穴:肾俞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按摩此穴有助于维护肾脏的健康,帮助调节新陈代谢,迅速排走体内多余水分。

牢记中医六大救命穴位 第3篇

点压合谷穴:治晕厥

合谷穴位于左右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稍靠近第二掌骨处。当病人因中暑、中风、虚脱等原因导致晕厥、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时,可用拇指掐捏患者的合谷穴。持续按揉2分钟至3分钟后,晕厥等症状可消失。

点压阳陵泉穴:治胆绞痛

患者胆囊炎、胆结石症发作时可出现右上腹部剧烈绞痛,则可用点穴法止痛。方法为:在右小腿外侧腓骨小头下寻找压痛点,即阳陵泉穴。用两手大拇指分别按压两小腿的阳陵泉穴。持续按摩两分钟,即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点压至阳穴:缓解心绞痛

至阳穴位于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即取卧位、垂臂时,两侧肩胛角下缘经脊背连线的正中点处。心绞痛发作时,患者常伴有胸部压迫感和窒息感。此时,病人可手持一枚5分硬币,用硬币边缘按压至阳穴。按压3分钟至6分钟,心绞痛即可缓解,若每日定时按压3-4次至阳穴,即可预防心绞痛的发生。

点压劳宫穴:治疗血压骤升症

握拳,中指尖所指处即是劳宫穴。高血压患者可因生气、暴怒或激动使血压急剧上升,此时,可按压劳宫穴,用大拇指从另一只手的劳宫穴开始按压,逐个按到每个指尖,左右手交替按压。按压时要保持心平气和、呼吸均匀。按压后突然升高的血压可得到缓解。

点压足后跟:止鼻衄

当发生鼻出血时,可以迅速掐捏足后跟(踝关节与跟骨之间的凹陷处)。左鼻出血掐捏右足跟,右鼻出血掐捏左足跟,可立即止血。

点压三阴交穴:治肾绞痛

穴位注射治疗外阴白色病变临床研究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月~2007年12月,就诊于妇科门诊及参加妇科普查妇女,经检查,排除外阴白癜、念珠菌性外阴炎、外阴癌后,确诊为外阴白色病变的患者168例,根据1987年国际外阴疾病研究协会(ISSVD)新命名法[5]分为:硬化性苔癣86例,鳞状上皮增生56例,硬化性苔癣合并鳞状上皮增生26例;年龄25~68岁,平均46.5岁;病程1~8年,平均4.5年。

1.2 诊断依据

1.2.1 患者外阴奇痒难忍。

1.2.2 皮肤暗红,增厚而粗糙,夹杂白色花斑块,或有鳞屑,溃疡样变。

1.2.3 外阴皮肤黏膜变白、变薄及干燥。

1.2.4 阴蒂萎缩,与阴蒂包皮粘连,小阴唇平坦消失。

1.2.5 后联合失去弹性而紧缩,阴道口狭窄。

1.2.6 外阴病变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6]。

1.3 方法

1.3.1 针灸

取任脉和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阳阴胃经四经穴位,选用气海、曲泉(双侧)、血海(双侧)、气穴、足三里(双侧),每次选用3个穴位,5穴轮换。

1.3.2 选用药物

胎盘组织液2 ml+维生素B12100 mg。

1.3.3 操作方法

穴位常规消毒,取5 ml注射器,6号半针头,刺入所选穴位,待有酸、麻、胀感觉后,回抽不见血液即注入药液,每穴注入1 ml,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休息10 d,再进行下1个疗程的治疗。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自觉瘙痒症状消失,病变区皮肤色泽逐渐正常,组织变软,粘连减少,已经萎缩的小阴唇逐渐增长,组织活检转阴,1年内无复发。有效:自觉瘙痒症状消失,病变区各种症状体征好转,组织活检(±)。微效:自觉瘙痒症状明显减轻,病变区症状及体征稍有缓解,组织活检阳性。无效:治疗后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变,组织活检阳性,或1年内复发者[6]。

1.5 疗效判定时间

每完成1个疗程,即评估1次疗效,显效者停止治疗,其他的继续下1个疗程地治疗,治疗时间最长不超过4个疗程。停止治疗后随访1年,评估总显效率。

2 结果

见表1。

停止治疗后,半年随访1次,有7例患者6个月后又出现明显外阴瘙痒,占4.1%。

3 讨论

外阴白色病变较为顽固,局部药物治疗很难凑效,不易根治,手术切除治疗复发率高。目前认为,局部神经血管营养失调可能是其中一个发病的因素[7,8]。中医认为,外阴白色病变发生在阴部皮肤,与肝、脾、肾三脏及冲、任、督三脉气血功能盛衰有关,多因湿热内盛,热蕴阴部,与湿浊胶结,日久入络生风而瘙痒不止;经络受阻,气血不畅,肌肤失养而增厚变白;或因阴血不足,不能滋养阴部,血虚而生风化燥,故出现瘙痒、皲裂、萎缩,变白。故治疗应以调补肝、肾,滋阴养血为主,外阴营养充实,病证便会渐渐而愈[9,10]。取任脉、肝、肾、脾、胃四经穴位的气海、曲泉、气穴、血海、足三里,具有调补任脉、调理肝肾、健脾渗湿、补脾统血、益气血、增强体质之功效;胎盘组织液可大补气血,能增强抵抗力,维生素B12具有改善神经营养的作用,取以上穴位注射,通过刺激经穴,调补肝肾脾功能,滋阴养血,且注入营养药物,有效调节外阴营养紊乱状态,达到治疗本病的目的。经观察表明,选择适当穴位,注射营养药物,治疗外阴白色病变,具有疗效好、复发率低、痛苦小、无不良反应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卞度宏.外阴白色病变的治疗概况[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1):1.

[2]濮德敏,侯萌.外阴白色病变的病因与发病机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1):2-3.

[3]费何,隋龙.外阴白色病变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2007,26(5):274-277.

[4]梁霄,焦鲁霞.外阴白色病变病因及治疗[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8,10(2):153-156.

[5]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1-254.

[6]李风静,黄庆山.CO2激光加敷MEBO治疗外阴白色病变50例临床观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6,12(3):161.

[7]齐爱英.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白斑的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109-110.

[8]农桂青.香丹注射液局部注射外阴白色病变30例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07,28(9):1097-1098.

[9]尤昭玲,李克湘.现代中西医结合实用妇产科杂志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68-272.

穴位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28例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患者均属门诊患者, 其中男21例, 女7例;年龄最小17岁, 最大61岁;病程最短2个月, 最长15年。

1.2 诊断标准

(1) 起病迅速, 反复发作。 (2) 以阵发性鼻痒, 连续喷嚏, 鼻塞, 流清涕为主要症状。 (3) 接触粉尘、花粉、化学气体等致敏物质而发病。 (4) 鼻腔黏膜、下鼻甲检查多为苍白色、少数充血、鼻甲肿胀、伴有球结膜水肿、刺痒。

1.3 治疗方法

取双侧四白穴、双侧上迎香穴, 双侧迎香穴用75%酒精常规消毒, 用10 m L注射器, 5号半注射针头, 曲安奈德注射液40 mg。2%利多卡因注射液2 m L, 维生素B12注射液2 m L。将药液混合吸入10 m L的注射器内, 斜刺入双侧四白穴、上迎香穴, 进针1 cm左右, 患者自觉有胀麻感回抽无血后各注入药液2 m L。10 d 1次, 5次为1个疗程。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 3个月以上无复发;好转:发作时症状、体征减轻, 发作次数减少;显效:发作时症状、体征减轻, 但常有发作。

2.2 结果

28例患者中治愈24例, 好转3例, 显效1例, 总有效率为100%。

3 结论

整脊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 第6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就诊的120例颈性眩晕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60例。对照组:男28例, 女32例, 年龄17~76岁, 其中合并偏头痛55例, 21例伴不同程度的恶心, 33例伴有复视、血压不稳、耳鸣等症状。触诊:左侧偏歪23例, 右偏21例, 两节椎体以上偏歪16例。病程1周~10年, 平均病程5.6个月。实验组:男30例, 女30例, 年龄21~80岁, 其中合并偏头痛53例, 20例伴恶心, 18例伴有复视、血压不稳、耳鸣等症状。触诊:左侧偏歪22例, 右偏19例, 两节椎体以上偏歪19例。病程2周~12年, 平均病程5.3个月,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1992年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诊断标准[1]: (1) 以眩晕为主, 有跌倒、步履蹒跚史; (2) 因体位改变或头部位置改变诱发或加重眩晕; (3) 椎间孔挤压试验或臂丛牵拉实验阳性; (4) 放射线提示椎间孔增生狭窄或有椎体错位; (5) 排除其他引起眩晕的内科疾病。符合 (1) 、 (2) 、 (4) 或 (1) 、 (3) 、 (4) 即可诊断。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穴位注射取穴:颈部夹脊穴, 大椎穴。药物:复方当归注射液6ml, 利多卡因注射液1ml.上述穴位常规消毒, 针刺得气后注入上述药物每穴0.5~0.75ml, qd, 10次为1个疗程, 治疗2个疗程。

1.3.2 实验组:在穴位注射基础上加整脊手法方法:术者站患者坐后, 患者坐位, 以C3左偏为例, 术者左拇指对准错位椎体, 右手掌托住患者下颌, 同时缓慢右旋头部, 当转到25°~35°左右, 术者感到错位椎体有松动感时, 术者左手顺势稍向右用力推, 右手向右上瞬间用力, 多可闻及嗒嗒复位声, 左拇指下有错动感, 表示复位成功, 手法1 次/d, 10 次为1 个疗程。

1.4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眩晕及伴随症状体征全部消失, 不影响日常工作;显效:眩晕发作次数、程度明显改善, 症状体征大部分缓解, 可坚持工作;有效:症状部分改善或缓解;无效:眩晕及其伴随症状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 (治愈+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颈性眩晕骨疗效, 详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颈性眩晕是颈椎病的一种典型症状, 病因多为颈部受凉、长期姿势不正、慢性劳损、高枕、外伤等因素所致。引起颈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慢性无菌性炎症, 最终结果韧带僵硬、挛缩、椎体错位, 颈椎生物力学平衡失调, 失去其稳定功能, 椎动脉和横突孔的相对位置改变, 两侧椎动脉卡压、扭曲、变形, 引起颈源性眩晕[2];另外, 由于脊椎椎体的不稳、错位, 进一步加强钩椎关节周围软组织的肿胀、骨质增生及变态反应, 产生多种致炎因子[3] (一氧化氮、IL26 和前列腺素E2等) , 炎性因子作用于后纵韧带的神经末梢及外层神经纤维环, 使椎动脉周围交感神经兴奋增加, 儿茶酚胺释放增多, 造成椎动脉及分支持续痉挛, 脑部供血量减少, 产生眩晕症状[4]。吕晓兰等[5]研究认为椎动脉在C3~C5节段神经纤维网状分布密集, 若这一节段椎体错位、失稳可使相邻的椎动脉周围神经丛受压, 刺激交感神经兴奋, 颈部血管痉挛脑部供血不足, 出现颈性眩晕。笔者从临床观察分析发现, 所有颈性眩晕患者C1~C3脊柱偏歪、错位的占多数, 从其解剖学来看, 椎动脉分成4段, 其中第三段即寰椎部分的椎动脉从C2横突孔下口从枕骨大孔入颅, 本段动脉复杂迂曲, 增生、错位的椎体牵拉、扭曲本段血管;且于动脉壁内广泛分布有pach小体, 可通过感受椎动脉血压, 反射性调节血管管径大小来保证颈部血管血流量。姚君弘[6]通过研究骨骼肌和关节失衡的关系, 提出病因学体系, 认为关节、骨骼肌失衡会造成人体内在平衡失调, 影响内分泌、神经等各系统平衡与稳定, 产生与之相关病症, 通过手法矫正失衡关节、肌肉, 不仅可以治愈或缓解因其引起的病症, 还可以加速失衡部位的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 失衡部位的神经活动加强, 从而治疗相关的多种病症。因此通过整脊手法, 关节错位得到纠正及伸展痉挛的组织, 恢复脊椎的生物力学平衡及颈椎关节解剖序列, 重建椎体正常力学结构, 解除相应节段神经、血管的压迫和刺激, 局部微循环通畅, 增加了椎动脉的血流量, 从而改善了脑组织的缺氧状态。李业等[7]从血液流变学研究表明手法调理颈椎关节, 可有效促进颈部炎症吸收, 改善血液循环, 增加脑部供氧量。有研究表明, 针刺颈部夹脊穴可以纠正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紊乱, 产生平衡阴阳、扶正祛邪、改善局部血流提高脑部血流量[8];穴位注射:药物复方当归注射液可以补血、活血、通络, 穴位注射通过针对经络的机械刺激, 发挥针灸的作用;另外通过经络、穴位局部给药, 使药物发挥特有、持续治疗作用[9], 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两种方法联合使用, 收到较好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86.

[2]陆庆, 张栋, 黄有荣, 等.颈性眩晕的临床诊断和治疗〔J〕.中医正骨, 2006, 18 (8) :38.

[3]种书涛.正脊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J〕.中医正骨, 2006, 18 (8) :63.

[4]杨建国.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 2013, 4 (28) :613.

[5]姚君弘.痛症等常见病得病因与手法治疗〔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17.

[6]吕晓兰, 杨光福, 武发英.颈源性眩晕的研究概况〔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9) :237.

[7]李业, 伏荣红.针刺联合推拿对颈椎病患者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山东中医杂志, 2013, 32 (1) :36.

[8]陆开旭, 吴爱红, 郭建香.小针刀加旋牵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医正骨, 2003, 15 (11) :8.

中医穴位注射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5例患者均就诊于笔者所在科室门诊,其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最大者58岁,最小者29岁;病程最短者1 d,最长者2个月;急性腰扭伤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21例,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3例,慢性腰肌劳损急性发作5例。

1.2 治疗方法

1.2.1 取穴

一般取肾俞、委中、局部腧穴或阿是穴。寒湿者加风府、腰阳关,劳损者加膈俞、次髎,肾虚者加命门、志室、太溪,平补平泻[2]。

1.2.2 针刺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采用75%酒精消毒局部皮肤,取3寸一次性无菌针灸针,用酒精棉球固定在针尖5~10 mm,采用提捏进针法。针刺手法: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法,局部出现酸麻胀或放射针感时,即可出针。对重症腰痛患者疼痛未完全控制,在不发生晕针的情况下,可以留针。

1.2.3 穴位注射

药物:正清风痛宁注射液。该药为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取其25 mg,布比卡因18.75 mg、维生素B6 0.05 g、维生素B12 0.025 mg共5 ml行穴位注射治疗。取穴:吸入5 ml药液注射器中,注射式进针法快速刺入肾俞穴3~5 mm,然后向脊椎方向呈45°斜刺,取得针感后回抽无血注药1 ml,出针。剩余1 ml注入对侧肾俞穴,方法步骤同上。各穴交替注射。针灸与穴位注射均每日1次,15 d为1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治愈:患者自觉症状消失,活动无不适感;显效:患者自觉症状较前明显减轻;好转:患者自觉症状较前减轻;无效:腰痛症状无明显改变[3]。

2 结果

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治疗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 腰痛的中医认识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三·腰痛叙论有这样的记载:“夫腰痛,虽属肾虚,亦涉三因所致。在外则脏腑经络受邪,在内则忧思恐怒,以至房劳坠堕,皆能致之。方书五种之说,未为详论。但去圣逾远,文籍简脱,难以讨论。虽是缺文,不可弃置,随其有无,提其纲目。庶几后学以类推寻,为治疗之典据耳”。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三·外因腰痛论对于腰痛的诊治有这样的记载:太阳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阳明腰痛,不可以顾,顾则如有所见,善悲。少阳腰痛,如针刺其皮,循循然,不可俯仰,不可以顾。太阴腰痛,烦热,腰下如有横木居其中,甚则遗溲。少阴腰痛,痛引脊内。厥阴腰痛,腰中强急,如张弩弦状。此举六经以为外因治备。大抵太阳少阴多中寒,少阳厥阴多中风热,太阴阳明多燥湿,以类推之,当随脉别。其如经中有解脉散脉,同阴会、阴阳维、衡络,直阳、飞阳、昌阳、肉里、尻交等穴,皆不出六经流注。但别行,各有所主,不欲繁引。请寻《内经·刺腰痛论》,以备明之。准此,从所因汗下施治。通过以上中医论述,总结出了腰痛的针灸取穴及操作手法。

3.2 腰痛的诊断要点

(1)临床以腰部一侧或两侧发生疼痛为主要症状。(2)腰痛常可放射到腿部,常伴有外感或内伤症状。(3)腰椎X线照片等检查常可见异常。

3.3 腰痛的辨证分析

腰痛可因感受寒湿、湿热,或跌仆外伤,气滞血瘀,或肾亏体虚所致。其病理变化常表现出以肾虚为本,感受外邪、跌仆闪挫为标的特点。临证首先宜分辨表里虚实寒热。大抵感受外邪所致者,其证多属表、属实,发病骤急,治宜祛邪通络,根据寒湿、湿热不同,分别施治。由肾精亏损所致者,其证多属里、属虚,常见慢性反复发作,治宜补肾益气为主[4]。

3.4 腰痛的预防调护

(1)预防腰痛应避免坐卧湿地,若涉水、淋雨或身劳汗出后即应换衣擦身,暑天湿热郁蒸时应避免夜宿室外或贪冷喜水;(2)勿事勉力举重,不作没有准备动作的暴力运动;(3)本证本在肾虚,故应避免房事及劳役过度;(4)腰痛的护理,可自我按摩,活动腰部,打太极拳,勤洗澡或用热水洗澡。

3.5 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的药理作用

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是由中草药青风藤中提取而成,有效成分为盐酸青藤碱。该药具有镇痛、抗炎、活血化瘀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5]。

综上所述,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腰痛,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总结与探讨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4月~2010年4月35例腰痛患者运用针灸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第1个疗程结束时,总有效率为85.71%。第2个疗程结束时的总有效率为91.43%。结论 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腰痛,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腰痛,针灸,穴位注射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48.

[3]梁素梅,魏素英,王文远.全国首届平衡针灸学学术会议论文综述.针灸临床杂志,1995(4):48.

[4]郑治海,于常娟.热补针灸并牵引、手法整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中国医学创新,2009,6(5):48-49.

中医穴位注射 第8篇

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19~30岁6例,31~44岁25例,45岁以上29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2岁。左侧面瘫26例,右侧面瘫34例,病程最长1年,最短2d,均系门诊病例。

2 治疗方法

2.1 穴位注射

注射药物:维生素B1注射液0.25m L,维生素B120.25m L。

取穴:四白、巨髎、颊车、地仓、大迎、合谷。

用法:用1m L注射器抽取药液各0.25m L,定好穴位,进行消毒,迅速刺入皮下,缓慢推进、提插,针下得气后,回抽无回血者,推注药液,边退边推或多方向推药,注射完毕拔针,轻轻按压穴位片刻。每次注射1穴,每日1次,从四白穴开始依次注射,6d为1个疗程,可连用2~3个疗程。

2.2 外敷中药

药物:熟附子60g、当归60g,生姜汁适量。

用法:上两味药共研细未,分6包,每次1包,加适量生姜汁,加开水调成糊状,敷患侧上至太阳穴,下至地仓穴,宽约3cm,用纱布盖、胶布固定,冰凉后可用热水袋上敷。每天换药1次,6d为1个疗程,可连用2~3个疗程。

3 治疗结果

3.1 标准

症状完全消失,功能恢复正常,为痊愈;症状基本消失,功能未完全恢复,为好转;症状无明显变化,为无效。

3.2 结果

治愈50例,占83%,其中男32例,女18例,1个疗程19例,2个疗程24例,3个疗程7例;好转7例,占12%,其中男4例,女3例,1个疗程2例,2个疗程4例,3个疗程1例;无效3例,占5%,其中男2例,女1例,2个疗程2例,3个疗程1例。总有效率为95%。

4 典型病例

马某,男,38岁,农民,2005年4月15日初诊。口眼向右侧歪斜,麻木1个月。患者1个月前因晚上外出受凉,早晨洗脸时发现颜面部感觉麻木,口角向右侧歪斜,说话漏风,左眼不能闭合,怕风流泪,精神紧张,自寻土方活鳝鱼血外敷治疗,未见好转,又在某医院进行中西药口服治疗,效果不佳,而前来我院诊治。见左右面颊明显不对称,患侧面部表情僵木,面肌松弛无弹性,眼裂不能闭合,说话时口眼严重向右侧歪斜,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缓。诊为左侧面瘫,由风邪中络,筋脉痹阻所致。用上法治疗1个疗程,面部歪斜好转,按上法又治疗1个疗程,恢复正常,病获痊愈,随访1年未再复发。

5 讨论

本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青壮年为多见,无明显的季节性,男性居多。一般多有面部受凉、风吹病史。病机为正气相对虚于内,脉络空虚,头面部受风寒之邪侵袭,导致经络阻滞,气血不通,筋脉失养,而见口眼歪斜诸症。用穴位注射法选定5个面部穴位和合谷穴,交替进行穴位注射,避免了1个疗程中重复在同1个穴位注射弊端。药物选择用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可恢复患侧面部神经,起到针刺和药物的理化刺激作用;外敷中药附子辛散温通,具有较强的散寒作用,当归补血活血,又能散寒止痛,生姜汁辅助发散风寒,三味药共用热敷可祛风散寒,温通经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面瘫恢复。用此法治疗面瘫,可谓中西结合,方便省时,副作用小,疗程短,疗效可靠。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中药热敷对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穴位交替注射和中药热敷治疗。结果60例面瘫患者,总有效率为95%。结论中西结合,方便省时,副作用小,疗程短,疗效可靠。

中医穴位注射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被观察的30例患者中, 男16例, 女14例, 年龄47~75岁, 平均年龄62.8岁, 病程1周~20年, 每位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疼痛和 (或) 膝关节活动受限。

1.2 方法

穴位注射取穴:采取局部取穴的方法, 以膝关节局部为主, 临床实践中, 本组以阳陵泉为主, 可配合选取阴陵泉。

穴位注射药物用药:红花注射液3ml+当归注射液2ml+维生素B12注射液0.5mg+祖师麻注射液2ml, 每日1次。

关节腔注射用药:玻璃酸钠注射液25mg (2.5ml) , 1周注射1次。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 所选穴位常规消毒后, 用10ml注射器将穴位注射用药注射至阳陵泉, 可同时配合选用阴陵泉, 以患者自感注射部位发胀为佳, 上述方法连续注射6d后, 改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 (须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 。运用玻璃酸钠注射液的次日, 再继续用穴位注射, 方法同上, 穴位注射6d后再继续用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注射。每日在上述治疗结束后, 配合应用TDP照射治疗30min。累计7次为1疗程。

1.3 疗效标准

根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骨痹的疗效标准。 (1) 治愈:关节疼痛、肿胀消失, 活动功能恢复正常, 实验室检查正常。 (2) 好转:关节疼痛、肿胀减轻, 活动功能好转。 (3) 未愈:关节疼痛及肿胀无变化。

2 结果

采用本方法治疗2个疗程疗效观察, 治愈18例, 占60%;有效10例, 占33.3%;无效2例, 占6.7%。总有效率为93.3%。

3 讨论

骨性关节炎的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关节软骨由于年龄增长、创伤、畸形等, 软骨下骨呈象牙样骨显露, 并在关节边缘形成厚的软骨圈, 通过软骨内化骨, 形成骨赘;关节活动因关节囊产生的纤维变性和增厚, 受到限制, 并且由于关节周围的肌肉疼痛所产生的保护性痉挛, 使其进一步受到限制, 增加了退行性变进程, 关节发生纤维性强直。

本院运用穴位注射, 能把针刺及药物局部治疗的优点同时发挥出来。因药物注入穴位后所占的一点空间, 对周围组织产生压力, 从而刺激局部感受器产生酸、麻、胀等“针感”样作用;穴位注射是一种局部给药, 当药物进入体内后, 其药效作用能充分发挥。用红花注射液活血通经, 又善止痛;维生素B12注射液能营养神经;当归注射液活血通经, 祛瘀止痛;祖师麻注射液祛风除湿, 活血止痛。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局部, 改变局部的血液循环, 减轻了局部的水肿、充血及炎性反应, 且营养神经, 促进神经组织代谢, 对致病因素的抵抗力增强, 达到满意的疗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 能在关节腔内产生润滑作用, 可覆盖和保护关节软骨表面, 改善关节挛缩, 抑制软骨变性变化, 改善病理性关节液, 增加润滑功能, 有效改善关节活动障碍。TDP照射具有散寒除湿、温通经络的功效, 并且能抗炎、消肿、止痛, 促进经气舒畅。

穴位注射配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TDP照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好, 但必须明确诊断, 排除化脓性关节炎、关节结核等疾病。

摘要: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配合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对30例膝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采用穴位注射药物, 并配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 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根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骨痹的疗效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后患者疗效显著, 总有效率为93.3%。结论 穴位注射配合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膝退行性骨关节病,穴位注射,关节腔注射,疗效观察

参考文献

[1]沈冯君, 主编.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 2003:244.

上一篇:单位风险收益下一篇:衰老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