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若为王》范文

2024-07-23

《我若为王》范文(精选3篇)

《我若为王》 第1篇

关键词:翻译伦理,切斯特曼,《我若为王》

0 引言

翻译作为两种文化交流的媒介, 必然涉及语言、文化等诸多因素, 这些因素本身具有错综复杂的关系, 恰当处理其关系需要伦理的指导。王大智认为, 翻译活动的诸要素都具有社会伦理属性, 伦理性是翻译的本质属性。“从翻译伦理的视角审视人类的翻译行为, 不但可以增进对翻译活动的认识, 而且有助于更加公允地评判人类的翻译行为。” (王大智, 2012)

自20世纪80年代法国翻译理论家贝尔曼提出“翻译伦理”这一概念以来, 已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探究,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皮姆、切斯特曼和韦努蒂。皮姆 (1997) 将翻译视为译者为客户提供的职业性服务, 并强调从译者的文化间性出发, 思考翻译的伦理问题。韦努蒂反对文化殖民主义, 提出翻译的“差异性伦理”, 提倡异化策略, 以保留原文本的异质性成分。切斯特曼 (2001) 总结出翻译的五种伦理模式:即再现伦理———准确再现原作内容及原作者意图;服务伦理———完成与委托人协商后达成的要求;交际伦理———与“他者”进行交流;基于规范的伦理———满足目的语文化的期待和规范;承诺伦理———履行翻译的职业道德规范, 在翻译中追求更好的表现。该文是迄今为止对翻译伦理研究贡献最大的一篇杰作 (骆贤凤, 2009) , 这五种伦理模式也是对翻译伦理较为系统、全面的划分, 影响最为深远。

1《我若为王》简析

《我若为王》的作者聂绀弩 (1903-1986) , 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诗人、作家, 其作新奇而不失韵味、幽默而辛辣讽刺, 被称作“独具一格的散宜生体”。

该文从一个电影片名展开联想, 采用幻想虚拟的写法, 运用调侃的语气, 肆意泼辣地批判王权意识和奴才思想。文字通俗易懂, 内容讽刺辛辣。作者借此文章, 号召国人抛弃奴性、团结一致, 铲除封建专制制度, 开创自由、民主、平等的新社会。

2 翻译伦理模式在《我若为王》两英译本中的体现

切斯特曼提出的翻译伦理模式, 其实质是协调译者与其他翻译主体及客体之间关系的规范:再现伦理体现译者与原作及原作者之间的关系;服务伦理体现译者与委托人之间的关系;交际伦理体现译者与他者之间的关系;基于规范的伦理体现译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关系;承诺伦理体现译者与翻译职业之间的关系。在实际的翻译活动中, 受客观条件制约, 译者不可能同时遵循上述五项模式, 只能依具体情况, 择一项或几项而从之。在《我若为王》张培基译本 (以下简称张译) 和刘世聪译本 (以下简称刘译) 中, 译者所遵循的翻译伦理模式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例1.原文:而且真想作王的人, 他将用他的手去打天下, 决不会放在口里说的。

张译:Moreover, if one is really bent on being a king, he will try to carry out his design by deeds instead of by words.

刘译:He who really wants to be king will fight for it with his hands instead of mouthing it in words.

张译中的by deeds, by words套用了译文读者熟悉的谚语Deeds, not words (行动胜于空谈) , 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遵循了翻译的交际伦理。刘译趋向于直译, 忠实再现了原文内容, 是再现伦理的体现。

例2.原文:一个王后是如何地尊贵呀, 会如何地被人们像捧着天上的星星一样捧来捧去呀。

张译:Imagine how noble and dignified a queen would be and how people would keep lauding her to the skies like mad!

刘译:How respectable and honorable a queen would be and how she would be praised to the skies and worshiped like stars!

张译中的like mad是一个习语, 意为“非常拼命 (或厉害等) 地”。译者采取了意译法, 用译文读者惯用的说法传达了原文的意思, 符合译文读者的期待, 遵从了交际伦理和基于规范的伦理。刘译采取了直译法, 准确再现了原文内容, 符合再现伦理的要求。

例3.或者所能够看见的脸都是谄媚的, 乞求的, 快乐的时候不敢笑, 不快乐的时候不敢不笑, 悲戚的时候不敢哭, 不悲戚的时候不敢不哭的脸。

张译:The only faces I would see would be ingratiating or supplicatingfaces that dared not smile to express joy;faces that dared not refrain from a forced smile when there was no joy at all to justify a smile;faces that dared not cry to express sorrow;faces that dared not refrain from a feigned cry when there was no sorrow to justify a cry.

刘译:Or, is I ever got a glimpse of their faces, they were ingratiating and begging faces, faces that dared not smile when they were happy and dared not refuse to smile when they were unhappy, and faces that dared not weep when they were grieved and dared not to refuse weep when they were not so grieved.

原文中四个“……的时候”构成排比句式, 张译在形式上与原文略有不同, 译为两个“dared not…to express…+……when……”;增加了两个修饰词forced和feigned, 将原文中隐含的信息明显地呈现在目的语读者眼前, 符合交际伦理。

刘译趋向于直译, 严格遵循原文句式, 译为四个“…when…”的形式, 忠实再现原文内容, 不作任何增添或削减, 遵从了再现伦理。

例4.我将听不见人们的真正的声音, 所能听见的都是低微的, 柔婉的, 畏葸和娇痴的, 唱小旦的声音:“万岁, 万岁!万万岁!”

张译:…“Long live the King!”

刘译:…“A long life, a long life and a long long life!”

在中国封建社会, “万岁”一词是最高统治者的代名词。“万岁, 万岁, 万万岁!”是中国特有的说法,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 外国读者很难理解。张译将其译为“Long live the King!”, 套译了英国国歌“God Save the Queen (天佑女王) ”, 有利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符合交际伦理;刘译则采取了直译法, 忠实再现了原文的形式和字面意思, 但可能会给读者对原文的理解造成障碍。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两译本对原文的形式与内容各有取舍:张译多考虑英语的表达习惯及读者的认知期待, 使译文顺畅、地道, 有助于读者理解;刘译则多顾及原文的句式结构, 采用直译, 在形式上更贴近原文。

3 结论

综上, 张译趋向于采取意译, 必要时舍弃原文形式, 灵活处理阻碍目的语读者理解的障碍, 帮助读者理解原文内容, 主要遵从交际伦理;刘译则多运用直译法, 准确再现原文形式与内容, 体现了再现伦理的要求。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 还渗透了译者对目的语读者文化背景、思维习惯等的考量, 是翻译伦理各项要素综合制约翻译行为的产物。

参考文献

[1]Chesterman, Andrew.Proposal for a Hieronymic Oath[J].The Translator.2001 (2) .

[2]刘士聪.英汉·汉英美文翻译与鉴赏 (新编版) [M].译林出版社, 2010.

[3]骆贤凤.中西翻译伦理研究述评[J].中国翻译, 2009 (3) .

[4]王大智.翻译与翻译伦理——基于中国传统翻译伦理思想的思考[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语文 -我若为王 第2篇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要深刻理解封建制度、封建思想是造就奴才的思想制度,它迫使人失去人的本性,异化为奴才。扫除奴才孳生的封建制度、思想,才能使人性复归。

2.揣摩本文的语言,分析作者的语言特色。

3.鉴赏本文的艺术特色

4.正确理解本文的辩证思想

教学难点:重点语句的体会。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介绍导入

聂绀弩 (1903─1986)曾用笔名耳耶、 二鸦、 箫今度等。 湖北京山人。1922年任国民党东路讨贼军前敌总指挥部秘书处.文书,旋往马来西亚吉隆坡当教员。1924年考取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第二期学员,参加过国共合作的第一次东征。后入莫斯科中山大学,1927年回国,在上海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任《中华日报》副刊《动向》编辑时,认识了鲁迅、茅盾、丁玲等人。这期间写了大量杂文,并在1935年出版短篇小说集《邂逅》。抗日战争期间,在桂林与夏衍、宋云彬、孟超、秦似编辑杂文刊物《野草》,并出版杂文集《历史的奥秘》、《蛇与塔》。1949年后历任中南区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理事、香港《文汇报》总主笔、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等职。1960年后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工作。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中国古典小说论集》。

二、默读课文,积累字词

1.生字注音

绀(àn)弩(nǔ)匍匐(púfú)盔(kuī)呵斥(hēchì)葸(xǐ)

2.词语释义

谄媚:卑贱地奉承,讨好别人。谄:曲意迎合。

匍匐:使自己俯卧。这里指臣子俯卧在国王面前。

畏葸:畏惧,诚惶诚恐。

昂头阔步:仰着头,迈大步。形容精神奋发的神态。

恍然大悟:突然醒悟过来了。

三、语句分析

学生自己挑选难理解的语句,小组讨论分析,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的准备:

1.我将看不见一个人的脸,所看见的只是他们的头顶或帽盔。

看不见一个人的脸,因为大臣见国王的时候,必须低头;在上朝朝见国王的时候,也必须匍匐在地,不准仰视“王”,只有国王说“恕你无罪”时,大臣才敢抬头视君。所以王将看不见一个人的脸。这句中的“头顶”是指伏地请罪的臣下摘去帽子的脑袋;帽指代文臣,盔指代武将。

2.或者所能够看见的都是谄媚的,乞求的。

一旦“王”恕其无罪时,这些文臣武将才敢抬起头来见君,但是哪张脸敢对王露出“抗颜”呢?这些文臣武将只能顺国王之意,说王爱听的话,王不对,也得谄谀“吾皇圣明”。“伴君如伴虎”,哪个文臣武将敢捋虎须被虎吃掉呢?真正有硬骨的海瑞进谏时,不也扶 (即抬着棺材,以备王赐死)入觐吗?就这样,海瑞也不能不颂“吾皇圣明”。“乞求”,未必大臣们都向王乞求金银财宝高官厚禄,就是谏国王改正一种错误,臣也不敢不“乞求”王改。所以,能见国王的脸是谄媚的脸,“乞求”的脸。

3.快乐的时候不敢笑,不快乐的时候不敢不笑,悲戚的时候不敢哭,不悲戚的时候不敢不哭。

大臣在王的面前,不能有个人的感情表现,一切惟王之情绪是从。王悲伤的时候,你纵使快乐也得去与王一起悲伤;你死了爹娘而悲伤的时候,如果王要举行盛大庆典,你不能哭,还得笑,喜气洋洋。总之,在王面前,臣下不能将个人感情随意宣泄表达,因为臣下是王的奴才。乐不敢乐,悲不敢悲,人性遭到摧残,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异化:由人异化为奴才。

4.我是民国国民。

这句中的“民国”是指解放前的“中华民国”,此文写在旧中国时期。

5.我以为世界之所以还大有待于改进者,全因为有这些奴才的缘故。生活在奴才们中间,作奴才们的首领,我将引为生平的最大的耻辱,最大的悲哀。

这句中的“世界”,应该指的是国民党统治下的“世界”,“大有待于改进者,全因为有这些奴才的缘故”,这就是说,蒋介石的文臣武将不过都是一些奴才,这些奴才捧着蒋介石,把那个旧“世界”弄得不像样子;“大有待于改进”,是要改进到没有奴才的“世界”。然后作者又借“我”这假想中的“王”影射蒋介石,他不过是一个“奴才们的首领”。那是蒋介石最大的耻辱、最大的悲哀。

据载,抗战时期,在重庆,国民党治下的一部分奴才曾给蒋介石献过“九鼎”。当时蒋介石“大怒”,质问奴才们:“这是干什么,拿我当皇帝了吗?”当时有人评论,蒋介石不愿承认自己是皇帝,但在他的奴才们的眼里,他已经是皇帝(或“王”)了。在那个“世界”里,蒋介石实际上就是他的奴才们眼中的“王”――奴才们的头儿!所以作者说,他这个奴才头儿是最大的耻辱,最大的悲哀。

6.我将变成一个暴君,或者反而正是明君:我将把我的臣民一齐杀死,……不准一个奴种留在人间。

怎么理解这“暴君”与“明君”的统一呢?“暴”,指杀尽“奴才”;“明”,指扫除一切奴种,不给人间留下一个,叫奴种断子绝孙,自己也不再当奴才头儿。这“暴”中寓着“明”,“明”才需要“暴”。

这句中的“我”与上一句(第5句)中的“我”不是一回事,而是“假定又假定”“若为王”的“我”。这个“我”表达了作者的理想:“改进”“世界”,必须把奴才消灭干净,反过来说,消灭尽了奴种,包括奴才的头儿,才能“改进”“世界”。

7.我若为王,将终于不能为王,却也真的`为古今中外最大的王了。

不为王,才是最大的王,含着这样一个历史辩证法:不为王,世上没有任何奴种,自己和他人的人性会完全复归。人,再也没有奴性,有的是真的人性,每个人都能得到最充分的人的生活,这才是最大的“王”:可以尽情发展自己的人性。

8.真的人们

即没有奴性、人性自由发展的人们。

四、作业(略)

第二课时

一、结构分析

请学生自由发言,划分层次,为分析中心和艺术特色服务。

第一部分(1~5段)设想“我若为王”后的情景。

第一层(第1段)由影片名引起“我若为王”的假定。

第二层(2~4段)“我若为王”后,妻子儿女不管有无才德,都将受捧,成为贵人。

第三层(第5段)“我若为王”,自己将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臣子们都将是一副奴才相。

第二部分(6~8段)表达对王权意识、奴才思想的愤慨和铲除奴种的愿望。

二、思路探索

课文先揭示了“我若为王”后的 “假定事实”――我的妻子,纵然没有任何德性,纵然不过是个娼妓,那时候,她也依然是王后;――我的儿子,纵然是一无所知,一无所能的白痴,也仍然是太子或王子;――我的女儿,我的亲眷,无论他们怎样丑陋,怎样顽劣,怎样……三者的的结果都一样――“会被人们像捧上天的星星一样捧来捧去。”我呢――更不用说,没有任何过失,没有任何罪行,看不到真正的面孔,听不到真正的声音……这种种情景,正是为下文正面展开议论和提出批判作铺垫。这里作者设想“我若为王”后出现的情景,从妻子到儿子到女儿,再到自身,把“势”蓄得很足。但这仅仅是手段。作者真正的目的却是――先把“我”推向虚幻的顶峰,然后一把拉下来,示其本相,加以批评,所谓“抬得越高,摔得越重。”这就叫“欲擒故纵法”。

三、探讨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设想“我若为王”后的种种情景,巧妙地表达了对王权意识和奴才思想的憎恶和否定,对民主、平等思想的强烈呼唤。

不要求记住结论,要注重探讨的过程。

四、艺术手法点拨

教师提出基本点,学生分析。

1.排比段

文章结构很是严谨,这在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了,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作者运用排比段,几乎是一气呵成地揭示了封建专制的王制是孳生奴性、迫使人性异化的本质力量。第二、三、四自然段,从不同侧面,严密地揭示了王制专制的反动力量。句式相似又有变化,如行云,如流水,语势流畅。

2.先扬后抑

在三个排比段中,作者又取先扬后抑的方法,把奴性的“奴”字揭了个透:娼妓丑,但她若是皇后,奴才们也得捧,也得以之为美;白痴、丑陋、顽劣,都和“娼妓”一样丑,但他们若是太子、公主,奴才们照旧得捧。这种先扬后抑的写法,把“王制”的反动力量、奴性形成的社会原因,写得形象而又深刻。

3.语言朴素、流畅

本文语言朴素、流畅而风趣,有些词值得揣摩:“王是什么东西呢?”至高无上的“王”在作者笔下成了“东西”,作者对封建残余的轻蔑甚为鲜明。“捧来捧去”的“捧”,活活画出奴才们的那种媚态。“没有人敢说”,一个“敢”字就表现了王权专制的程度。“娇痴的,唱小旦的声音”,这个“娇痴”更活现了奴才的可憎、恶心的面目。

五、现实意义探索

教师尽量不参与讨论,由学生挖掘课文思想的现实意义。

结合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回忆上个世纪的“造神”运动,以及眼下的这风那风,“追星族”是不是具有那么一点“奴性”呢,LHZ的“FLG”等等。尽管本文.写作时距我们已经半个多世纪了,今天读来,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第二册我若为王 第3篇

一、导入

让学生上黑板书写篇名,给“为”字注音释义;.写作者名字,注音释义。

强调:作者名字多么形象:天青色的、用机栝发箭的弓。在现代文学史上,聂绀弩是继鲁迅、瞿秋白之后的一位战斗的杂文家。如果把鲁迅的杂文比作是投向敌人的.匕首、投枪,那么,聂绀弩的杂文就是射出去的箭。

强调:“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但是假借的外物要立得住。

强调:学语文首先重在积累。当遇到生难字词、经典句段的时候,要把它“吃”下来,咽到肚子里去消化,变成自己的营养。

(之所以临时改变了导入,是因为发现课前5分钟发现学生对作者名字的注音全错,是因为他们人手一本的《金榜》上注错了。)

二、读解

(一)从破题入手阅读文章,先看一个“王”字

1、速读补充材料一,归纳“王”的义项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我若为王》】相关文章:

上一篇: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下一篇:以太网接入技术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