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力量范文

2024-07-15

地球的力量范文(精选8篇)

地球的力量 第1篇

滕吉文,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吉林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长期从事地球物理学研究,特别在地球深部物理与地球动力学研究t有较深造诣先后主持过和正在主持国家、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多项重大和重点研究项目与国际合作项目。曾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重大成果与科技进步一等奖、特等奖、攻关奖。

Q:为什么最近10年,平静的地球总是大发脾气,强地震频发?

自进入21世纪以来,即近10年的时间,在全球范围内强烈地震频频发生,特别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南亚地震带,7级以上强震频繁发生:2010年1月13日,海地7.3级地震;2010年2月27日,智利8.8级地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9.0级特大地震……特别是2004年苏门答腊9.3级特大地震的发生,打破了全球范围内近50年来未发生过8.5级大地震的异常平静。2000年以来,全球大地震更加频繁了,共发生6次8.0级以上地震——这标志着全球范围内已进入强烈地震活跃期。

从目前的规律看,全球每年发生大概5万次左右的大小地震。平均起来,7级以上10~20次、8级以上1~2次。地球似乎由之前的“静音”状态调成了“振动”状态,频发地震,主要是因为地球始终处于一个不断运动的状态中,地球内部在不停顿地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而造成的。

在地球物理研究中,有著名的三大学说(理论),即发轫于奥地利学者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日本学者提出的海底扩张理论,以及以这两者为基础的板块构造假说。根据大陆漂移学说,大陆一直是在漂移,始终处于一个“悲欢离合”的过程。非洲、南美洲、南极洲、澳大利亚最初也是在一起,只不过是经过2.5亿年的海陆变迁之后,才形成了现在这个状态。有人提出,再过2.5亿年,地球会是什么样子?根据大陆漂移学说,2.5亿年后,南京或许已不在现在所处的位置了,坐标系会完全改变了。

和大陆一样,海底也并不是一直稳定的,它也在不断地扩张。根据板块构造假说,大陆和海洋分为很多块体,而且块体在不断运动的过程中,会发生碰撞。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就是由于两大板块错动产生的。此次地震是日本地震记录史上震级最高的一次,为在板块交界处发生的逆断层型地震。太平洋板块在日本海沟俯冲入日本下方,并向西侵入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每年相对于北美板块向西运动数厘米,正是运动过程中的能量释放导致此次大地震。

我们在地表所见到的众多景观和现象,如高山、深谷、河流、湖泊、海洋和那壮观的海陆变迁,以及各种地质现象和地球物理场表征。这一系列异常现象展布和其形成与运动的轨迹,都是地球内部物质交换、能量交换及其物理-力学-化学作用的深层过程与动力学回应的产物。

Q:为什么面对地震,人类总是束手无策,很难预测地震的发生?

地震预测是一个世界级难题,当今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可预测和不可预测。在这个问题上,美国人分两派,中国人也存在两派。地震之所以很难预测,其难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入地难。对人类来讲,上天、入地、下海,这是人类向地球和宇宙挑战的三大壮举。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上天、下海,其实上天、下海很不容易,可是入地更为艰难。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首任所长——赵九章先生曾引用白居易《长恨歌》中两句诗来形容地球物理学:“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意思是说,我们研究的东西(地球内部)都看不见,只能靠地表观测以及数据的反演,去了解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和结构,以及物质能量的交换与变迁。

因为地震震源发生在地下很深的地方,在中国主要是浅源地震,仅30千米左右。而在我国西部的某些地区以及青藏高原东部有中源地震,震源约在200~300千米左右的深度。只有东北边的绥芬河有深源地震,震源达到600千米左右,其他地方都基本都是浅源地震。可即使是10千米、20千米的浅源地震,我们也无法钻到地下10千米的地方,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入地很难。

第二是大地震的非频发性。从事地震的人都希望发生大地震的样本多一些,好从中总结规律,摸清其中的机理。可又不希望发生地震,正如1835年3月,进化论的开创者达尔文在刚刚发生过强烈地震的智利康塞普西翁市,面对一片废墟感慨道:“通常几万年的变迁,但在这里只用一分钟就毁灭了。”再说地震的震级大小也不是人类可控制的,因此很矛盾。

第三是震源机制的复杂性。比如日本这次地震,主要是由于两大板块上下碰撞造成的。但各地震的机理不一样,尽管地震预测目前已有一些理论模型,但是和实际还有很大差距。

这些都是横亘在地震科学工作者面前的重重险阻,使得地震预报充满艰难性。而全球范围内地震趋势,特别是在东南亚及周边地域是强烈地震相对集中地区,地震的发生是值得关注的。

Q:迄今为止,历史上有没有成功预测地震发生的实例?

有,这里我们举两个地震预测的例子,首先是我国的辽宁海城地震。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辽宁海城发生7.3级地震。这次地震发生之前,离海城120米左右的地震台,记录到几个很小的地震,过了几天记录到了几十个小地震,又过了几天,记录到了几百个小地震,又过了一段时间,在地震分布图上已经数不清到底发生了多少次地震。在此情况下,辽宁省地震局向省委报告,由省委发出警报——海城即将发生地震。据估计,这次成功的预报至少减少了10万人的伤亡。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做出的具有减灾实效的成功预报,也是全球预报强地震最成功的一次,更是第一次,得到了世界的公认。

美国帕克菲尔德地震也是历史上预测成功的一次地震。帕克菲尔德处于美国西海岸圣安德列斯断层附近,这个小镇很小,只有37个人,在有仪器记录以前,也发生过3次6级以上的地震,即1857年、1881年和1901年帕克菲尔德地震。而有仪器记录以来,也发生过3次6级以上的地震,即1922年、1934年和1966年帕克菲尔德地震,平均每22年便有规律地发生一次帕克菲尔德地震。美国地质调查局在此建立了地震预测试验场,汇集了大量的专家,并在靠近所预测的帕克菲尔德地震未来震中的地方,使用大地测量方法、应变仪、倾斜仪等前兆仪器,做长期、连续、精确的地壳应变测量,希望能记录下任何可能的前兆性滑移的应变资料以验证理论。

多方观测之后,他们预报在1988年到1993年间会发生一次6级左右的地震,事实上这几年中一直没有地震过,直到2004年才发生了一次地震,但科学家们考虑到预报地震的位置是对的,与之前发生的6次地震相比,地点一致,破裂也发生在同一断层上,震级也是对的,所以这次预报也算成功。大家想想,晚了这么多年的地震预报还算是成功,说明地震预报实在是太难了。

Q:既然地震这么难预测,那以后漫漫长路,地震研究者将如何进一步提高地震预测的精准度呢?

作为地球内部爆发的灾害之一,地震带给人们的猝不及防和触目惊心的破坏和剧痛。但地震在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同时,却像一盏明灯,照亮人类无法进入的地球内部。

地震发生时,首先出现的是上下震动的P波,震动幅度比较小,过一会儿后,水平运动的S波就到了,才会造成较大的破坏。如果能够实现利用P波和S波出现的时差来进行地震预警,这其中最短也有10秒左右,最长不超过1分钟,对于大地震来说,即便是小于1分钟的时间差也能减少不少损失。

因此,目前国家地震局正计划在全国再增加3 000个地震台(网),保证全国每个县城至少有一个台(网),一旦遇到突发状况,哪怕只是局部地区发出预警,也可以减少很大的损失。目前日本和美国也都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通过观测地震波,就可以确定地球内部的结构。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人类在不久的将来有望实现地震预警,为地震避难,找到1分钟的提前逃生时间。

除了地震预警,科学家们还在从事地震预测方面的研究。当前,美国已在圣安德烈斯断层地区,日本在东京地区进行深井观测,期望能早期获得地下微小破裂的响应,以实现地震预报,而中国科学家也在相关方面进行努力研究。

尽管地震预测的难度很大,特别是短期和临震的预测远没有过关,但我不认为“地震是不可预测的”。我们必须刻苦奋进,把握地震预报的切入点:越过地平线,不停息地去“抚摸”强烈地震发生与发展的“脉搏”。也就是说,在地震发生的地方,首先要看看深部介质的组成是什么、性质是什么、结构是什么,从而推测发生地震的时间。地震科学工作者从来都未曾忘记过这是自己的天职。爱因斯坦曾说过:“世界的永恒的奥秘就在于它的可理解性。”地震预测亦是如此。

知识链接

世界历史上典型大地震的回顾:

1906年4月18日,美国旧金山8.3级大地震;

1920年12月16日,中国海原8.5级大地震;

1960年,智利康赛普西翁大地震,连续遭到225次强烈地震袭击,其中超过8级的3次,超过7级的10次,最大8.5级;

1966年3月8日,中国邢台6.8级地震;

1976年7月28日,中国河北唐山7.8级大地震;

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7.2级地震;

1999年9月21日,中国台湾集集7.6级地震;

2003年12月26日,伊朗巴姆6.8级地震;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以西近海9.3级特大地震;

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7.6级地震;

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8.0级地震;

2010年1月13日,海地7.3级地震;

2010年2月27日,智利8.8级地震;

2010年4月14日,中国玉树7.1级地震;

2010年4月7日,印尼苏门答腊7.8级地震;

《地球的力量》观后感 第2篇

地球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星球有着独特性,通过BBC记者的亲身感受和体验向我们从不同的方面来展示地球海洋,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源泉,地球孕育了生命,海洋有着超级长的海岸线,是气候等改变是等无不与地球的海洋有着密切的关系,波浪是大洋能量的传递形式。海洋向大气输送氧气,在演示了直布罗陀还行如果关闭将对地中海造成的巨大的影响,海洋的浮游生物为地球提供了一半以上的氧气,从而滋养生命,巨大的洋流将海洋的热量带到了世界各地,使地球的温度达到了均衡。 原始的海洋,海水不是咸的,而是带酸性、又是缺氧的。水分不断蒸发,反复地形云致雨,重新落回地面,把陆地和海底岩石中的盐分溶解,不断地汇集于海水中。经过亿万年的积累融合,才变成了大体匀的咸水。同时,由于大气中当时没有氧气,也没有臭氧层,紫外线可以直达地面,靠海水的保护,生物首先在海洋里诞生。大约在38亿年前,即在海洋里产生了有机物,先有低等的单细胞生物。在六亿年前的古生代,有了海藻类,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慢慢积累的结果,形成了臭氧层。此时,生物才开始登上陆地。 海里的水总是依照有规律的明确形式流动,循环不息,称为洋流。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墨西哥湾流,最狭窄处也宽达50里,流动时速可达4公里每小时,沿北美洲海岸北上,横过北大西洋,调节北欧的气候。北太平洋海流是一道类似的暖流,从热带流向北流,提高北美洲西岸的气温。

盛行风是使海流运动不息的主要力量。海水密度不同,也是海流成因之一。冷水的密度比暖水高,因此冷水下沉,暖水上升。基于同样原理,两极附近的冷水也下沉,在海面以下向赤道流去。抵达赤道时,这股水流便上升,代替随着表面海流流向两极的暖水。

岛屿与大陆的海岸,对海流也有影响,不是使海流转向,就是把海流分成支流。不过一般来说,主要的海流都是沿着各个海洋盆地四周环流的。由于地球自转影响,北半球的海流以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的流动方向则相反 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对流经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例如: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寒流对流经沿岸地区的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例如: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如果洋流的异常,就会使全球的`大气环流发生异常,从而影响到气候。如: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在全球范围、正常的情况下,在太平洋东部,受洋流和信风的影响,东部海区的海水随南赤道暖流向西北流动,大洋东部有上升流补偿,表现为东部海区的水温低,西部的水温高。而当厄尔尼诺发生时,由于大洋东岸、秘鲁沿岸温度升高,致使秘鲁沿岸冷水上翻停止,上升流消失,使大气环流异常,降水发生变化。如1982-1983年的厄尔尼诺,使赤道东太平洋沿岸秘鲁的降水骤增,洪水泛滥;太平洋西侧的澳大利亚、印尼等地持续干旱,并引发森林大火,整个非洲更是干旱异常;中国也受其影响。如中国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之一就是受到了厄尔尼诺的影响。

地球的力量——大气 第3篇

我们的行星—— 地球,是一个神奇的千变万化的世界,充满着各种自然奇观。但是地球本身还有比自然景观更为奇特的东西。

我们要了解的是大气。大气气势磅礴,变化无常。它极具破坏性,同时又保护着我们。它对所有的生命来说很重要,但它也是由生命所创造的。

但是现在大气层正在发生着变化,有可能导致致命的后果。真正了解大气变得迫在眉睫。

大气是由氮、氧以及二氧化碳等气体组合成的混合体,它保护着我们不受宇宙间极低温真空的侵袭。大气由四个主要的大气层组成。为了去探寻大气层,就需要一种特殊的交通工具——一架可以飞得很高的飞机。这是一架典型的高速军用喷气机,19世纪60年代,一直用于高空飞行(图1)。

(1)探寻大气层的喷气飞机

大气层的最底层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称为对流层。对流层大约有10多千米 ,我们就生活在其中。对流层是大气中最稠密的一层。这里集中了大气中的大部分水气,可以说是展示风云变幻的“大舞台”:刮风、下雨、降雪、台风、龙卷风、雷电等都是发生在对流层内。它是充满暖湿气体的气层,富含氧气,对地球上的生命至关重要。但它又很不稳定,天有不测风云,说的就是这里的情况。

这架飞机能在几分钟之内穿过薄薄的对流层。

在大约12千米的高空,我们所处的地方,大气压只有地面的18%。到了13千米高的时候,飞机会穿过大气层无形的分界面。穿越对流层,进入平流层(图2)。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这儿的大气很稳定并且非常干燥,所以这里几乎没有天气的变化,平流层是臭氧层的家,臭氧可以削弱到达地球的来自太阳的致命的辐射。

(2)飞机穿过对流层进入了平流层

飞机现在到了15千米的高空,高度约是珠穆朗玛峰的2倍。几乎组成大气的气体的90%都在下面了。这已经是这架飞机能达到的高度极限了。剩下的10%大气随着向宇宙延伸越来越少,直到从这儿往上85千米的太空。

1960年8月16日,在人类踏上月球之前很长时间,飞行员乔·基辛格独自一人到太空的边缘旅行了一次。他不是乘坐火箭,而是利用一个很大的氮气球,他到达了34千米的高空,他的高度达到了平流层上部,是我们这架飞机到达高度的2 倍。然后基辛格做了非常令人惊讶的事情,他跳了下来。

他落到了地球上。速度达到了1000千米每小时,但是他几乎什么都感觉不到。

基辛格:我的耐压服上的布没有褶皱,这是一种超自然的感觉,我看不到任何可作为参照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像是停留在太空里。

只是当他返回到对流层大气层的时候,他感觉到震耳欲聋,但是从他旁边飞驰而过的空气的轰鸣声消除了他的顾虑。

最后 他打开了降落伞,这是历史上最高的自由落体。基辛格跳下来仅仅15分钟就到达了地面。从高达30千米的地方降落,基辛格经过了组成大气层的99%的气体。

基辛格:15分钟前我还在宇宙的边缘,现在 我觉得那是在伊甸园。我们真的没有认识到,我们拥有多么美丽的星球。

尽管基辛格从高达平流层上部的地方跳下来,他仍然没有到达我们大气层的最远的边界。上面还有两种保护性的大气层,它们如此稀薄 几乎不存在,但是对我们的星球,甚至对于我们来说都重要无比。

对流层的外边大概50千米左右,是第三个大气层——中间层,这是一个使我们免受陨石伤害的大气层(图3)。当我们看到流星的时候,那实际上是一颗陨石在大气层的高处燃烧。大部分流星都在中间层里燃烧殆尽。

(3)中间层是让地球免受陨石伤害的第三层大气层

中间层也是一种夜光云的奇怪现象的根源(图4)。它们是稀薄的纤细的云,在夏天地球的高纬度地区出现。只有在日落时被太阳从下面照的时候,才可以看得到。

(4)美丽奇特的夜光云

最后 从85千米处开始,是第四个气层—— 热层。之所以这么命名,是因为这里的温度可达上千度。这儿的大气如此稀薄,以至于100千米以外就可以肯定地认为是宇宙的开始(图5)。也是在这之外,致命的太阳风被地球的磁场拦截,并使之转向了磁极,从而创造了极光,大自然最伟大的奇观之一(图6)。

(5)航天飞机在第四气层——热层绕地球飞行

(6)大自然的伟大奇观之一:极光

大气的所有四个层都对生命至关重要。

如果把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展开,并把它变成一个球,你就会看到,大气层的体积,只是地球的5%,但是如果没有它,地球只会是另一个荒凉的星球。我们这些生命所居住的对流层只是一个10千米厚的窄带,是一条很细的围绕我们星球的线。它是生命必须的、不同的气体的混合物,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它是如此脆弱,以至于我们都可以改变它。

要想了解我们所居住的对流层,就不能把大气层只看作气体,也应该把它当作液体来看。实际上 我们生活在大气的海洋中,就像在水中一样。大气层的海洋甚至有自己巨大的漩涡:龙卷风(图7)。

(7)威力巨大的龙卷风

对流层甚至有波浪。澳大利亚昆士兰的一种云实际上是世界上最大的波浪,它可以达到2000米高。当暖湿的海洋气团到达绵长的并且是直的海岸线时,被迫在大陆的边缘上升,当空气冷却下来时便形成云,然后在陆地上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翻滚(图8)。这种云就是我们头上大气海洋的直接证据。像任何一种液体一样,大气层也有重量。每平方厘米上的压力有1000克。

(8)世界上最大的波浪云

我们没有被压毁,甚至感受不到这压力的唯一原因,是我们身体里的空气的压力和外界的压力达到了平衡。我们像在海底行走的龙虾,对上面的液体的重量可以毫不在意,那是因为我们已经适应了。如果你仍然怀疑大气层有液体的性质,可以告诉你有些人甚至可以在上面冲浪。

无可否认这与传统意义上的冲浪相比,有点挑战性,这就是为什么只能让特洛伊·哈特曼这样的专家来尝试的原因。

特洛伊·哈特曼:现在空气是流体的,我确实正站在它的表面。

特洛伊·哈特曼不只是在大气中垂直地下降,也可以水平地移动,天空是他的海洋(图9)。

(9)在天空中冲浪

一旦你接受了大气是液体的观点,你就会意识到地球的大气层为什么能够塑造我们的星球表面的外形,甚至可以切割固体的岩石。

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些岩石被称为波浪,原因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巨大的曲线形状,看起来像是被水雕刻过(图10),然而它们是由一种不同的流体的运动——风雕塑的。

(10)风是大自然的雕塑家

这只是展示了我们周围空气的基本力量,它在不停地工作,不停地塑造陆地。它们可以塑造出巨大的山脊,被称作风蚀土脊(图11)。

(11)风所塑造的巨大山脊

风的冲刷不仅仅是塑造地形。当风吹过撒哈拉大沙漠的时候,蕴含丰富营养物质和矿物质的沙粒和粉尘,被扬到空气中并被吹向大西洋,大部分落进了海洋。但还有一些被风带到了大西洋的彼岸,到了南美的亚马孙雨林。实际上,每年都有4000万吨粉尘被风从撒哈拉大沙漠带到亚马孙雨林。在这儿雨水把大气中的粉尘冲刷到雨林中,这是维持雨林正常生长的重要的营养源。

通过这种方式,不断翻卷的大气层对地球上生命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地球的力量 第4篇

关键词:拳击,力量训练,核心力量,速度训练

近年来, 随着我国拳击项目发展较为迅速, 拳击的科学化训练也受到广泛教练员的大力重视。然后, 在世界上拳击项目开展比较发达的国家中, 基本都存在一个共同问题, 即:训练水平越高的运动员, 其安排的身体训练时间也就越多。在拳击体能训练中, 力量训练是拳击运动的基础, 其训练的核心主要是提高专项速度力量, 而拳击训练的最终目标是将拳击专项力量转化为专项能力, 从而提高专项成绩。为了进一步的确定拳击力量训练方向, 必须深刻了解拳击力量的特点以及正确发力模式。只有深入了解拳击力量的正确发力特点, 才能对拳击力量训练有深刻的理论认识。

1 拳击力量中的核心力量的作用

拳击的力量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力量传递, 其中核心环节很重要, 这就要求拳击运动员必须有很好的核心力量。因此, 体能训练中的核心力量训练对拳击力量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核心力量一词, 已经成为运动训练的新名词。核心力量是指附着于颈部、脊柱、骨盆、髋关节等骨骼上, 对身体在运动或静止状态中起到保持基本姿势、维持稳定与平衡作用的肌肉协调配合、共同作用产生的一种合力。核心区的稳定性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核心区是完成绝大多数技术动作力量产生和传递的核心区域, 是人体动作链的中心环节。只有核心区稳定性提高, 肢体的活动才能有支撑, 才会更协调。核心力量作用在拳击项目运动中起到同样的重要作用, 有了强有力的核心肌群在拳击运动中对于身体姿势、运动技能以及专项技术动作都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

2 拳击力量中的核心力量的训练

2 . 1 重视核心区域的力量训练

拳击项目是典型的力量速度型运动项目, 对于拳击专项成绩的最有影响力的要素为力量素质, 同时拳击项目中的正确击打技术的掌握和专项成绩的提高也同样受到力量素质的影响。所以拳击运动员训练的重要内容当选力量素质训练。但是绝大数教练认为拳击运动员只有有了良好的上肢绝对力量, 才可以很好地提高其专项速度力量, 往往忽视核心区域的力量训练, 这样的结果最终导致一些拳击队员的上体绝对力量很好, 但是拳击专项速度力量却不尽人意, 甚至比一些上体绝对力量很小的拳击队员专项速度力量还要差, 这些问题都有可能是拳击运动员的核心区域力量的不足限制了四肢力量的传导和转化成最后的用力。

依照运动链或动力链理论, 核心力量的作用主要在上下肢的动量传递过程中起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简单地说, 就是将专项技术动作完成过程中的肢体运动看作是一个链条结构, 并将参与运动的每一个动作都视为该链条上的一个环节, 依靠动量在各个环节间的传递来实现闭并完成最终的技术动作。因此, 在拳击运动员力量训练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核心力量的训练, 这才有可能使得运动员的专项速度力量取得更大的突破。

2 . 2 重视下肢力量的训练

拳击运动员的力量不是简单地来源于腰腹和双臂, 而是取决于下肢力量, 力量主要是通过前脚掌蹬地发力传到核心部位髋关节, 再由髋关节的转动带动身体将力量很好地传送至肩臂, 再经手臂传递到拳头上, 最后将力击出。在此过程中, 拳击运动员的全身肌群都参与工作, 所以说拳击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不单纯是简单的上下肢力量的训练, 还应包括核心大肌群和小肌群的力量训练。

通过对拳击运动员的比赛视频的分析可知, 其所采取的击打模式并非是我们之前所认为的“爆发式”击打, 而是通过机体核心力量的有效传递来形成最终的击打, 其最终的本质也是合理运用核心枢纽高效传递下肢力量来增大拳击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能力。当前拳击运动员竞技能力提高和发展的最佳途径是如何运用核心力量进行有效的打击。

拳击运动员的核心力量主要由下肢的充分蹬伸, 将力量传递到腰腹肌群, 然后通过“鞭打”技术的传递和环节用力的“叠加”, 完成高质量的启动、加速、变向、变速、挥臂、拧转等技术动作。拳击打击力量的本源是“起于根、转于腰、催于肩、达于梢”以此实现劲力顺达、衔接贯穿、整体连续的目标。

拳击运动员稳定重心, 保持正确的运动姿势, 为肢体运动创造支点, 易于构建肌肉群收缩力量传递、叠加的“运动链”, 并未拳击最后的出拳打击力量创造理想的条件。核心力量主要是上下肢力量传递的重要枢纽, 有利于运动员下肢蹬伸力量、髋关节旋转力量以及上肢击打力量有机的结合上, 为拳击最后的出拳击打创造理想的整体合力。另一方面, 核心力量可以减少拳击运动中不必要的能量损失, 从而进一步地提高拳击的动作效能。

3 结语

体能训练中核心力量训练对于拳击的专项速度力量的影响以及如何将启动力量很好地转化为快速力量是拳击力量训练的核心。在拳击运动中核心力量的重要作用以及结合拳击专项训练的详细要求, 准确地选择与拳击专项力量训练有关的科学训练方法, 并尽可能地将拳击运动中的一般力量向专项力量最大效率的转化, 从而最终达到高效的拳击力量训练效果。

未来研究中, 结合拳击运动员专项力量的动力学、运动学等相关研究领域, 不仅可以对核心力量在拳击专项速度力量中的重要作用起到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同时还能对拳击发力特征的微观描述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lan Hasegawa.The Use of Unstable Training for Enhancing Sport Performance[J].NACA's Performance Training Journal, 2005, 4 (4) :15-17.

[2]Travis Brown.Core Flexibility Static and Dynamic Stretches for the Core[J].NACA's Performance Training Journal, 2005, 4 (4) :8-10.

[3]Paul J.Goodman.Connecting the Core[J].NACA's Performance Training Journal, 2004, 3 (6) :10-14.

[4]TH IESS G, FRAN KE J.Schwerpunkte der W ettkampfvo rbereitung von Eisschenllaüfern Internationaler Spitzenklasse[J].L eistungssport, 2002 (1) :4211.

[5]RUDOL PH K.Zum T raining der Kurzstreckenim Schwimmen[J].L eistungsspod, 2002 (2) :46253.

[6]张新民.浅谈投掷运动员的力量训练[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6) :53-54.

[7]王卫星竞技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30 (8) :1119-1121.

[8]王卫星, 李海肖.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3 (8) :1119-1121.

[9]于红妍, 李敬勇, 张春合, 等.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新思路——核心稳定性训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8 (2) :123-125.

[10]杨合适, 李建臣.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型项群核心力量训练研究[C]//中国高等院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 2008:71-72.

地球的力量观后感作文 第5篇

地球内部的热量促进地幔对流,导致板块运动,最终成陆、成山

早期火山喷发为行星表面输送水蒸气、化学物质、热量——生命起源

火山活动释放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有助于为早期的地球保温(当时的太阳光度大约只有现今的70%)

约7亿年前的snowball Earth,全球范围的冰冻(证据如赤道附近的冰川遗迹:沉积岩中的坠石),最后可能是火山喷发终止了这场浩劫(例如其释放的二氧化碳增强了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循环(例子):海藻通过光合作用固碳,死亡后最终变为海底的沉积岩,而海底地壳通过板块漂移重新进入地幔,化为下一次火山喷发

【大气】

风的作品:The Wave in Arizona、白龙堆

每年有约四千万吨的盐与矿物砂砾被风从撒哈拉沙漠吹入大海,并最终到达亚马逊雨林

天气变化的核心是热能

上层大气发光现象sprite

大气成分的变迁:早起火山喷发出的气体(如CH4、CO2、HS)持续了约20亿年,其后出现的叠层石(stromatolite)中的细菌向大气层释放氧气、海洋中的铁与氧结合形成今日的铁矿

融化的永久冻土层内含的有机碳成为湖底微生物的食物,而这些微生物消化时会释放甲烷,从而加剧气候变暖

【冰】

南极冰下湖Vostok:

【海洋】

“超载”的地球 第6篇

偶尔看到一则信息, 美国灾难大片《2012》近期在各大院线放映。这又是一部反映“世界末日”的片子, 据说它来源于玛雅文明的预言——2012年就是世界的末日。人类世界是否真会有末日?这是一个比较“形而上学”的问题, 很难用科学方法进行求证;但另一个与此相关联的问题却可以被证明——地球对人类的承载能力是有极限的, 超过这个极限, 人类就会面临灾难。这是一个可以被证明出的结论。

求证这个结论所使用的工具, 就是“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在圈外人听起来比较陌生, 它可以这样来理解:每一个人 (或一个城市、村庄乃至国家) , 当它在这个地球上出现后, 就要占用地球上的生态资源, 由此会出现因占用生态空间而留下的“印记”, 这些印记就像好莱坞星光大道上那些影星们刻录下的足迹一样, 不会磨灭。不同的“印记”有大有小, 分别记录下每一个个体对地球生态的占用程度。这就是“生态足迹”。

一个人“生态足迹”的大小, 是把他所消耗的全部资源 (包括他的废弃物排放) , 换算为生产这些资源所需的土地面积, 这个面积越大, 意味着他所消耗的资源就越多。

比如用“生态足迹”来衡量一个人的粮食消费量, 就可以转换为生产这些粮食所需要的耕地面积;而这个人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 可以转换成储存相应二氧化碳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那么对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的“生态足迹”换算, 也是这个方法。

这种计算方式的最大优点, 在于它反映了人类对地球环境施加的影响, 正如一位加拿大的生态经济学家, 也是“生态足迹”概念的最早倡导者Wackernagel先生所描述的那样:“生态足迹就像一只只承载着人类与人类所创造的城市、工厂、铁路等产物的巨脚, 它们踏在地球上留下的脚印。”这些“巨脚”们踏在地球时留下的脚印越大, 意味着人类对生态的破坏就越严重。当地球所能提供的土地面积无法容纳这些巨脚时, 那么它所承载的人类文明就会崩塌。

有了“生态足迹”的概念, 就有了另一个与之对应的概念:地球的“生态承载力”, 是指地球以自身的生物生产力面积来制造资源的能力。

科学家先通过研究“生态足迹”, 测算出人类生存的空间尺度;再从生态环境的供给层面上, 计算出“生态承载力”大小, 然后将“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两者间进行比较, 进而分析地球对人类的承载极限。

可以这样来判断:当人类总的生态足迹小于地球的生态承载力时, 人类活动造成的资源消耗就可以被恢复;而当人类的生态足迹大于地球的生态承载力时, 人类对资源的消耗就超过极限, 这时人类就将面临灾难。

根据联合国环境署世界保护监测中心等组织发布的“地球生存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世界“生态足迹”不断扩大。从1961年到2001年期间, 人类的生态足迹增长了158.54%, 人类生态足迹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6% (略低于同期世界人口增长速度1.8%) 。到2001年, 全球生态足迹达到137亿公顷 (相当于人均2.3世界公顷) , 而地球的生态承载力仅为114亿公顷 (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9世界公顷) ——地球处于严重超载状态, 超载率达到20%!如果说汽车超载容易出事故, 那么地球超载呢?

为了让各个国家对自己的“生态足迹”有清楚的认识, 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完成一份《2004地球生态报告》, 专门对各国产生的“生态足迹”进行分析和计算, 并列出了一份“大脚黑名单”。在这份名单上, 阿联酋以其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和近乎疯狂的石油开采“荣登榜首”, 其人均生态足迹高达9.9公顷——是全球平均水平 (2.2公顷) 的4.5倍;美国、科威特紧随其后, 以人均生态足迹9.5公顷位居第二;贫困的阿富汗则以人均0.3公顷生态足迹位居最后。

从数据上看, 美国和欧盟2003年的生态足迹占到世界全部生态足迹的18%和15%, 而这两个国家和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却只有12%和9%, 生态足迹远大于生态承载力, 处于严重的“生态赤字”状态!

在资源稀缺的日本, 人均生态足迹为4.3公顷, 是世界人均值的2.4倍, 远远超过了日本土地、水源所具备的生产能力, 于是只好依赖进口别国资源, 如果全世界都像日本人这样生活, 就需要有24个地球来承载!

当然也有一些出现“生态盈余”的国家, 正是它们的贡献, 才使得紧张的地球承载能力获得了一些缓冲的机会。比如巴西, 这个生态足迹小国提供了高达37%的生态承载力, 位居世界第一;再如位于亚热带地区的印度尼西亚, 也在“生态盈余榜”上位居前列。但即使这些生态盈余国家的居民为地球生态做出了贡献, 但也容纳不了一些“巨脚”国家们的野蛮挤压——北美的人均资源消耗水平, 是欧洲人的2倍, 是亚洲人或非洲人的7倍!

我们再来看中国, 中国的生态足迹数据堪称“喜忧参半”:喜的是, 根据《中国生态足迹报告》, 2003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为1.6公顷, 目前还低于全球平均生态足迹, 在147个国家中列第69位;忧的问题是, 就“总生态足迹”而言, 中国受累于庞大的人口数量, 这一项指标在全世界高居首位。中国也处于“超载”状态!

这意味着, 中国式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到了一个转折点——严重的“生态赤字”, 让我国的生态系统面临着退化和崩溃的风险。当中国经济这辆大车以“高速度、高能耗”的粗放型发展方式, 以远快于周边对手的速度向前奔跑时, 必须要明白, 车上其实存在着安全隐患, 这种发展模式必须加以改变。

由此想起了联想集团的一句很著名的广告词:“人类失去联想, 世界将会怎样?”

现在可以把这句话改一改, 这样来说:“地球已经超载, 人类应该怎样?”

但愿《2012》那样的场面, 不要真的在我们的家园中上演!

生存还是毁灭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这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 在处于两难抉择时自问式的一句话。

几百年后的今天, 当关乎地球气候变化和全人类福祉的一个关键节点——联合国2009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 许多人, 包括各国的政要、联合国官员、NGO组织、新闻媒体乃至关心气候变化的每个普通人, 如同当年的哈姆莱特一样, 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惑:要生存还是要毁灭, 地球的未来将向何处去?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的一位官员给出了迄今为止最坚定的回答:“在哥本哈根, 我们没有为失败而准备的B计划, 只有代表行动的A计划。”这个A计划, 就是各国必须协调一致, 在大会上达成一个致力于共同行动以应对地球气候变化的新协议。

但事实远非那么简单。否则, “生存or毁灭”这个看似简单却又富含哲理的问题, 就不会让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传诵了。

哥本哈根会议所隐含的这个“哈姆莱特诘问”, 是当前各国政府必须要“痛苦面对”的一个问题。答案的选择虽然看起来容易——只有傻子才会去选择毁灭, 但最终的结果却远不是那么简单。这个世界就是因为聪明人太多了, 所以才往往导致事与愿违的结局。博弈论中“囚徒式困局”就是这个道理——“囚徒”们都愿意选择让自己获取利益最大而承担责任最小的坦白方式, 于是都把责任推卸给同伙, 但这样做的结果, 却是形成了一个对所有“囚徒”都不利的结局。

哥本哈根会议的症结正在于此。温室气体减排就像是一场公益劳动, 它会使所有人的环境质量得以改善, 对所有人都会有好处, 由此联合国才会倡导成员国肩负起责任, 共同去参与这场全球性的“公益劳动”。但结果却是, 许多成员国都在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 希望别的国家多分摊一些公益劳动, 而自己少分摊一些, 以便节省出气力去经营自家的田地。当抱着这样的想法的成员国多了, 那么结果势必朝着不利于所有人的方向发展:大家都想选择生存, 结局却是毁灭。

要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A计划, 就必须要实现破局, 破掉那个“囚徒式困局”。

这就需要有大智慧。

这种大智慧, 说起来其实很简单, 那就是一种担当——在全球“公益劳动”中的主动担当, 摒弃那种耍滑头的行为。中国古谚中的“大智若愚”, 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所有的国家都只愿扮演聪明的智叟角色, 那我们的生存环境只会越来越坏。

2009年11月25日, 在哥本哈根会议召开前夕, 中国国务院在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常务会议上, 提出了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 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中国宣布的这个决定, 超出了很多人的意料之外。它意味着到2020年, 中国将会有几十亿吨的二氧化碳减排量!正如国务院会议所指出的那样:“这是我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 是我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巨大努力。”

中国扮演了那个“破局者”的角色。尽管客观上中国的确是一个排放大国, 但同时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有着充足的理由与别国在谈判桌上周旋。但中国却做出了一个主动担当的决定, 在决定地球气候发展变化的“公益劳动”中, 主动承担起责任。

中国的这一举动, 让那些苦恼于A计划实现的人们看到了希望。有国际组织认为, 中国公布的消息“极受欢迎”、“对实现全球变暖低于2摄氏度至关重要”、“是中国实行坚定的气候变化政策的最新证明”、“非常鼓舞士气!”……

而就在中国公布减排目标的同一天, 美国白宫也公布了拟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即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

对于美国提出的这个减排目标, 很多人都有些不以为然, 认为它“未达到国际社会的期望值”、“不会对哥本哈根会议有实质性的促进作用”, 因为这一目标仅相当于美国在1990年的排放量基础上减少4%, 它本应是美国早就该达到的。一位西方国家的环境官员就公开表示出遗憾:“美国到2020年的减排目标不够高, 因为之前的评估显示美国能做的更多。”甚至有媒体还把奥巴马出席哥本哈根会议也评论为“顺道遛弯”——奥巴马将只在哥本哈根停留一天, 然后就会消失, 到挪威去参领诺贝尔和平奖。显然奥氏的哥本哈根之行有“项庄舞剑”之嫌。

实际上, 凡事应一分为二, 看到它积极的一面。美国政府提出的这个17%的减排量目标, 客观上也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与布什政府之前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采取的“不作为”态度相比, 奥巴马提出的这个减排承诺算得上是一个积极转变。作为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美国不应该是那种只有“小聪明”而没有“大智慧”的国家, 当面对全人类需要共同担当的重大问题时, 相信有智慧的美国人, 不会再犯下“囚徒式困局”的错误。

生存还是毁灭?给予人类回答这一问题的时间已经越来越紧迫。就在媒体对中美的减排目标及哥本哈根的会谈结果进行热议猜测的时候, 正有超过100座的冰山, 向着新西兰南岛缓缓漂去, 全球气候环境变化仍在加剧恶化之中, 全世界上很多地区的冰川, 正以比过去快数倍的速度消失。

地球的运动 第7篇

例1 (2014年高考江 苏地理卷 第3~4题)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 若以地球为参照系, 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 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回答 (1) ~ (2) 题。

(1) 6月初, 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

A.甲B.乙C.丙D.丁

(2) 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C.日地距离相同

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解析】本组题中出现的天球图, 图形新颖。第1小题属基础题, 第2小题考查的是常规考点, 难度均不大。

(1) 6月初, 太阳应该位于春分点与夏至点之间, 即位置丁。可能有的学生因受到平时常见的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的影响, 按从左到右的时间循序, 误选位置丙。

(2) 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故位于与晨昏圈相切的纬线上的各点日出时太阳位于正南方向, 其他地区日出时太阳均位于东南方向。太阳直射点位于冬至点时, 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 则乙点时间接近1月初, 故A、C选项错误。太阳经过甲点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太阳经过乙点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故B选项错误。

【答案】 (1) D (2) D

例2 (2014年高考天津文综卷第10~11题) 假设一架客机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2时从北京 (116°E, 40°N) 起飞, 7小时后途经a地 (165°W, 67°N) 上空, 14小时后抵 达芝加哥 (87.5°W, 42°N) 。

(1) 结合图文信息判断, 与该客机飞行过程中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客机的飞行路线比H路线长

B.客机航向与太阳视运动方向相同

C.飞经a点时, 乘客能看 到太阳位 于正北方

D.飞经a点时, 客机受到 向北的地 转偏向力

(2) 客机抵达芝加哥时, 属于6月22日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 ()

A.1/4 B.1/3

C.1/2 D.3/4

【解析】本组题有一定难度, 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计算能力要求较高。

(1) 北京与芝加哥纬度相当且都位于北半球, 两地间最短的航线 (即经过两地的地球大圆的劣弧) 应向北凸, 故客机的飞行路线比H路线短, A项错误;客机航向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总体航向是自西向东, 而太阳东升西落, 太阳视运动方向是自东向西, 故B项错误;根据文字内容信息“北京时间6月22日12时”计算出此时a地地方时为6月21日17时, 飞机7小时后途经a地上空时, a地地方时则为6月21日24时, 即6月22日0时 (6月21日17时+7小时) , 此时地球光照图如图4 (阴影部分为黑夜) 所示, 从图4中可以看出此时a地太阳光线来自正北方向, 即太阳位于a地正北方向, 故C项正确;由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 所以飞经a点时, 客机受到向南的地转偏向力, 故D项错误。

(2) 日期分界线有两条, 一条是国际日期变更线, 另一条是地方时0点或24点所在的经线。由题意, 客机抵达芝加哥时, 北京时间是6月23日2时 (6月22日12时+14小时) , 由此计算出地方时为6月23日0时的经线是90°E, 属于6月22日的地区范围是180°经线向东至90°E (跨270个经度, 如图5中的阴影部分) , 占全球3/4, 故D项正确。

【答案】 (1) C (2) D

二、解题准备

1.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

(1) 地方时的计算步骤。

举例:北京时间为6日3时, 位于60°W某地的地方时是几日几时?

第一步, 确定已知时间 (地方时) 。由题意, 已知时间是“北京时间为6日3时”, 即120°E地方时是3时。据此列出图示, 如图6。

第二步, 求经度差。如图6, 60°W经线与120°E经线间的经度差是180°。

第三步, 求时间差。根 据“经度每 隔15°, 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 地方时相差4分钟”, 计算出经度差为180°的两地的地方时的差为12小时。

第四步, 计算结果。按“东加西减”的计算法, 60°W经线在120°E经线以西, 所以此时位于60°W某地的地方时为5日15时 (6日3时-12小时) 。

(2) 区时的计算步骤。

举例:北京时间 为6日3时, 美国纽约 (40°43′N, 74°W) 的区时是几日几时?

第一步, 确定时区。由 题意, 已知时间 是“北京时间为6日3时”, 即东八区区时是3时;纽约的经度是74°W, 所以纽约属于西五区 (74°÷15°≈4.9, 商“四舍五入”保留整数) 。据此列出图示, 如图7。

第二步, 求时区差。如图7, 西五区与东八区相隔13个时区。

第三步, 求时间差。根据“相邻时区间的时差为1小时”, 可知西五区与东八区相隔13个时区, 即时差为13小时。

第四步, 计算结果。按“东加西减”的计算法, 西五区在东八区以西, 所以此时纽约 (西五区) 的区时为5日14时 (6日3时-13小时) 。

【温馨提示】1国际标准时间也被称为格林尼治时间, 又称世界时, 即中时区 (零时区) 区时。伦敦时间=0°经线地方时=中时区 (零时区) 区时。北京时间 =120°E经线地方时 = 东八区区时。2光照图中隐含着的已知时间: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 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或24时,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 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晨昏圈与极昼圈的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或24时, 晨昏圈与极夜圈的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3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的时刻, 当地的地方时为12时。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和应用

(1) 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如:1北半球夏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北半球冬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3春分、秋分日, 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2)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同一地点, 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更替而有规律地变化。如下表。

(3)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 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2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正午太阳位于南方, 房屋一般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正午太阳位于北方, 房屋一般朝北。3判断日影长短及朝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日影越长;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即日影朝向与太阳的方位相反。4确定楼间距:为了保证各楼层 (尤其是底层) 都有良好的采光, 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一定距离。楼间距大小与正午太阳高度、楼高有关。以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为例 (如图8) :南楼高度为h, 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 则北楼与南楼最小楼间距L=h×cotH。5合理调整太阳 能热水器 集热板的 倾角:为了更好地利用太 阳能, 应不断调 整太阳能 热水器集热板与楼 顶平面之 间的倾角, 使太阳光与集热板呈直角。如图9, 热水器集热板倾角 (α) 和正午太 阳高度角 (h) 的关系为 α+h=90°。

【温馨提示】1与太阳直射点距离越近 (纬度差越小) 的地区,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故比较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时, 只要比较两地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的距离即可。2分析某地某时段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及变化特点时, 可以依据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太阳直射点向某地所在纬线移来, 则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移去则减小, 即“来增去减”。

3.太阳的方位

(1) 太阳直射赤道时, 全球各地 (极点除外) 日出时太阳位于正东方向, 日落时太阳位于正西方向。

(2) 太阳直射北半球时, 全球各地 (除极昼、极夜地区外) 日出时太阳位于东北方向, 日落时太阳位于西北方向。

(3) 太阳直射南半球时, 全球各地 (除极昼、极夜地区外) 日出时太阳位于东南方向, 日落时太阳位于西南方向。

(4) 出现极昼的地区, 若在北半球, 太阳从正北升起, 在正北落下;若在南半球, 太阳从正南升起, 在正南落下。

【温馨提示】1在北极点看太阳, 太阳位于正南方向;在南极点看太阳, 太阳位于 正北方向。2正午时, 太阳的方位与太阳直射点的方位一致。如, 某地正午时太阳直射点位于正南方向, 则此时太阳位于正南方向。3在太阳直射点上看太阳, 太阳位于天顶。4影子的朝向与太阳的方位相反。

4.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规律

(1) 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北 (南) 半球, 则北 (南) 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且越向北 (南) 白昼时间越长。

(2) 昼夜长短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太阳直射点向北 (南) 移动, 北 (南) 半球各地昼变长、夜变短。

【温馨提示】1同一纬线上的各地, 同一天昼夜长短相 同, 日出、日落的 地方时也 相同;2太阳直射某地, 则该地昼长不一定达一年中最大值, 夜长也不一定达一年中最小值, 如北半球各地夏至日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夜长达一年中最小值;3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 纬度越高, 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赤道地区昼夜长短年变化最小, 为0小时;极圈至附近极点范围内昼夜长短年变化最大, 为24小时。

三、命题预测

本专题内容几乎在每年的高考地理试卷中都有所体现。从考核形式上看, 多以选择题组出现;从考核内容上看,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及其变化规律、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规律、太阳的方位、日影朝向和影子长短、太阳方位和太阳高度角的关系、时间和日期的计算等是高频考点;从考核能力上看, 涉及本专题内容的高考试题难度一般较大, 对空间想象能力、图图转换能力、图形解读能力、地理计算能力等要求较高。

四、能力测试

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于巴西时间2014年6月12日至7月13日在巴西举行, 北京时间6月13日凌晨4时本届世界杯揭幕战开赛。据此回答1~2题。

1. (原创) 本届世界杯足球赛揭幕战开赛时刻, 全球与中国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约占全球面积的 ()

A.1/4 B.1/3

C.1/2 D.2/3

2. (原 创 ) 第 20 届 世 界 杯 足 球 赛 期间 ()

A.地球公转速度一直加快

B.巴西各地白昼先渐短、后渐长

C.北极地区极昼范围变小

D.中国各地太阳从东北方升起

图10圆圈表示某条纬线, 甲地是晨昏圈与该纬线圈的切点。此时, 太阳位于 甲地 (70°N, 50°E) 的正南方 向。据此回答3~4题。图10

3. (改编)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

A.20°N, 50°E B.20°N, 130°W

C.20°S, 50°E D.20°S, 130°W

4. (原创) 该季节 ()

A.河南省各地高温多雨

B.巴西高原草木一片枯黄

C.地中海地区盛行西风

D.三江平原正在播种小麦

地球上晨线和昏线相接时有两个分界点, 位于北半球的分界点设为m, 位于南半球的分界点设为n, 如图11。图中的折线表示m一年内的纬度变化, 读图回答5~6题。

5. (改编) 一年内 m 最大纬度与最小纬度的差值约为 ()

A.23°26′ B.43°08′

C.46°52′ D.66°34′

6. (改编) m 为子夜、n为正午的时间段是 ()

A.12 B.34

C.23 D.14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根据北京时间13日4时揭幕战开赛, 计算出13日0时 (或12日24时) 的经线是60°E。所以, 与中国处 于同一日 期的范围 是60°E向东至180°经线, 跨经度120°, 约占全球面积 (跨经度360°) 的1/3。

2.D6月12日至7月13日期间, 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 巴西位于北半球的地区白昼先渐长、后渐短, 北极地区极昼 范围先变大、后变小。

3.C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 (图12) 。从图12中可以看出, 太阳直射在50°E经线上。同时70°N以北地区为极夜, 则太阳直射在20°S纬线上。

4.C此时北半球为冬季, 河南省各地寒冷干燥;巴西高原正值夏季, 草木葱绿;地中海地区冬季受西风带控制;三江平原播种小麦在北半球春季。

5.A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 (图13) , 由图13可以看出, 二至日时m点位于北极圈, 其纬度达最小值, 即66°34′;二分日时m点位于北极点, 其纬度达最大值, 即90°。故一年内m最大纬度与最小 纬度的差 值为90°-66°34′=23°26′。

6.C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 (图14) , 由图14可以看出, m为子夜、n为正午的时间段 太阳直射北半球, 时间是3月21日前后~6月22日前后~9月23日前后, 即图11中的2 3时间段。

“地球的运动”妙解 第8篇

但是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学习、理解、掌握得并不好, 而且还觉得比较难, 存在着很多问题。究其原因, 一是学生生活经验少, 对地球的认识比较少, 地理知识更少;二是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欠缺, 特别是对宇宙中的地球放不到空间去, 老是放在书本中, 放在平面上;三是学生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四是学生刚刚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 对学习生活还需要一个适应、磨合的过程。

在此本人谈谈对地球运动的理解, 这对刚刚步入高中的新生肯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地轴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轴简称地轴, 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这是课本对地球自转的解释。但是学生就是不理解, 就是找不到地轴。其实, 地轴不像其他运动物体的轴一样, 看得见摸得着, 坏了、时间久了需要修理。它只是假想的通过地心连接南北两极的轴线。就像物体或图形的对称轴一样。因为地球自转是近似球体的旋转, 所以它总是绕着一个轴线进行, 这个轴线就是想象中的地轴。再与地球仪相联系, 地轴就好比是它中间穿过的旋转轴。对地球的运动———旋转, 通过日升日落等其他天相变化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二、地球自转方向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这是课本中对地球自转方向的解释。可学生就是找不到东也找不到西, 没有离开过家, 住在大楼里的学生辨不清方向, 也不知道“太阳升起”的是哪一方, “太远落下去”的又是何方。

这就要先弄清楚东西两个方位, 其实, 也就是“太阳升起”和“太阳落下去”的地方。地球是按这样的方向自转的。还有一种理解的方法, 就是把自己“放”在宇宙空间, 与地轴平行站立, 头朝北极, 面向地球, 从左向右自转。北极点上俯视地球, 逆时针自转, 站在南极点上, 俯视地球, 顺时针自转。在极点上地球的自转方向可以概括为北逆南顺。还可以找一些其他的东西帮助理解地球的自转及其相关知识。如伸出右手, 竖起拇指, 紧握四指, 拇指指向表示北极, 四指指向的就是地球自转的方向。

在运动场上绕圆周跑步, 就像地球的自转, 站在运动场外面看运动员, 总是自左向右跑。人们常说的顺着转, 就是说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一致的。俗话说的“驴推磨顺着走”, 也是说的这个意思。

三、昼夜交替和日期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在同一纬度地区, 相对来说, 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 时间就有了迟早之分。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时间要早。”这样理解更容易些, 就是说先看到日出的地点天亮了, 没看到日出的地点还是晚上, 人们还在睡觉。

就某一地点来说, 人们往往是以太阳作为参照来理解“今天”、“明天”和“昨天”的, 或以该地的晨昏线为标准。太阳正照着的地点日期是“今天”, 已经照过的地点的日期是“昨天”, 还没有照到的地点的日期就是“明天”。

在一个国家或国际上, 是以“国际日界线”为标准。即在国际日界线西边的日期比东边的日期早一天。西十二区向西进入东十二区, 越过国际日界线, 日期就要加上 (提前) 一天。反之, 从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 日期就要减去 (推迟) 一天。可以概括为“向东减向西加”。

要彻底弄清昼夜交替和日期的变化, 还得依赖地球自转这一基础, 参照课本内容, 特别是图形, 还要在空中或图形的某一位置想象有一个太阳, 把地球或地球上的某个地点与太阳联系在一个系统中, 就不难理解了。

四、晨昏线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圈) , 叫做晨昏线 (圈) 。晨昏线 (圈) 把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课本中对晨昏线的定义及其相关知识只做了这样的介绍。其实, 我们还可以做更进一步的思考和理解。

因为地球自转, 晨昏线也在不断移动, 其通过某一地点的时刻, 作为该地的早晨或黄昏, 当地所见到的太阳, 分别位于东方或西方的地平线上。

晨昏线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 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是昏线, 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晨线位于昼半球的西部边缘, 昏线位于昼半球的东部边缘。晨线上的各点因为纬度不同, 地方时不一定相同, 但同一瞬间日出;同样, 昏线上的各点, 地方时也不一定相同, 但同一瞬间日落。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始终平分赤道。

晨昏线的各点上, 太阳高度都为零, 所以, 它是太阳高度为零的点的集合。又因为它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所以它又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不停地移动。一年之内除春秋分这两天过极点外, 它都与两条纬度相同、所在南半球不同的纬线相切, 切点所在的纬线刚好发生极昼和极夜现象。两切点也把晨昏圈分为晨线和昏线, 同时, 切点所在的经线也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中线。经过思考和拓展, 对晨昏线的理解就变得更为全面了。

上一篇:心理问题及因素下一篇:施工质量管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