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建设与发展

2024-06-19

组织建设与发展(精选12篇)

组织建设与发展 第1篇

抗旱服务组织是以抗旱减灾为宗旨, 为农牧民提供有偿、优质的抗旱服务而由水利部门组建的事业性服务实体。1989年, 云南省在国家防办、水利部、财政部的关心支持下, 开始在全省实施组织抗旱服务队工作, 特别是从1996年开始, 国家防办与财政部在河北省邯郸市召开全国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以后, 云南省就开始逐步扩大抗旱服务组织建设的规模、服务范围、经营内容、管理模式等规范化建设。在国家防办的关心支持下, 云南省陆续组建了一批国家级、省级抗旱组织示范县, 以及地级、县级抗旱服务组织。按照“统一规划、分类指导、稳步发展、健全体系”的总体要求, 认真执行国家防总积极推进抗旱服务组织建设的精神, 以典型引路、示范先行, 通过十多年坚持不懈的艰苦努力, 逐步建立了以县级为主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抗旱服务组织体系。截至2011年, 全省共有各级抗旱服务组织476个, 其中州级3个, 县级86个, 乡级387个, 总人数6 387人。基本形成了以县级抗旱服务队为基础, 以乡镇抗旱服务分队为依托, 村级抗旱小组和农民抗旱相结合的抗旱体系, 拥有抗旱设备固定资产9 423万元, 目前的抗旱浇地能力达到每天2 357.267 hm2, 应急送水能力2 709 t/次;2011年以来, 共投入抗旱人员163.833 6万人次, 投入抗旱应急拉水车18 405辆, 打井洗井设备118台套, 移动灌溉设备25 575台套, 输水软管95万m, 简易净水设备122台套, 打井964眼, 维修抗旱设备4 378套, 拉水送水449 512 t, 清淤渠道1 270 km, 解决了205万人和85万头大牲畜的临时饮水困难。

2面临的挑战及存在问题

2.1面临的挑战

当前, 云南省正处于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 水利建设方面正加快实施“兴水强滇”战略, 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 把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作为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要内容, 水利事业处于发展与改革不断深入、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加速推进的转型阶段。但云南省水利发展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受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粗放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云南省大部分地区面临工程型缺水、资源型缺水和水质性缺水的问题更加突出, 抗旱、防洪减灾形势更加严峻, 云南省水利建设发展进入了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云南干旱范围广, 严重干旱以上的县占23.3%, 中度干旱以上的县占74.4%, 当遭遇全省性干旱时, 全省各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灾害, 因此迫切需要因地制宜增设抗旱服务组织, 扩大覆盖面;云南是个干旱频发的省份, 据历史资料, 1950-2010年61 a间, 云南共出现57 a干旱, 其中严重干旱21 a, 特大干旱5 a, 特别是2009-2010年遭遇秋冬春连旱出现了100年一遇特大干旱, 且2010-2012年出现3 a连旱, 旱灾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旱灾损失更加严重, 日趋严重的抗旱形势, 要求抗旱服务组织健全完善应急机制, 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并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进一步健全完善运行机制、稳定服务组织队伍, 进一步提高技术服务水平, 增强各项保障能力。严峻的抗旱形势对抗旱服务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也带来了抗旱服务组织突破发展瓶颈的极好机遇。

2.2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 云南省各级抗旱服务组织在发展中壮大, 在服务中扩展职能, 在前进中克服困难, 成为抗旱减灾的主力军, 农村应急供水的排头兵,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云南省“十年九旱”, 且近年来干旱发生日趋严重, 随着城乡群众需求水平的提高, 抗旱任务越来越重, 加之受抗旱投入不足, 设备更新缓慢, 队伍机制和体制不顺等因素的影响, 制约了抗旱服务组织的发展, 目前在县级抗旱服务组织中发展较好的不足1/3, 乡级抗旱服务组织中大多数只能勉强维持, 抗旱服务组织应急能力与承担的抗旱减灾任务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

(1) 体制不顺, 经营发展困难。

长期以来, 抗旱报务组织承担了抗旱灌溉、拉水送水解决临时人饮困难、排洪除涝等服务工作, 这些服务均为公益性质, 而大多数抗旱组织的机构为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事业性服务实体, 仅利用先期的投入和设备、依靠有限的经营收入, 维持了多年抗旱服务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在每年的抗旱或者排涝的紧要应急关头, 抗旱服务组织接到群众要求和政府指令后紧急出动, 不计成本无偿服务, 事后又不能给予一定的补偿, 尽管解决了群众困难, 但却给服务组织留下了债务;单一的依靠向农民提供有偿服务, 按《抗旱服务组织建设管理办法》规定按照成本收费, 但实际上大部分受灾区农民收益相对较低, 无力支付微薄的抗旱服务费, 且多数基层干部群众认为抗旱服务是政府无偿援助救灾行为, 导致收费困难、服务组织难以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转;且由于原始积累起点低, 自身积累少, 地方财政困难不能提供必要启动资金, 不具备相应的资质或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开展多种经营, 致使经营发展十分困难, 出现技术人员流失、队伍不稳定的状态。

(2) 缺乏常态化的投入机制, 抗旱能力不强。

云南省大部分的抗旱服务组织是企业性服务实体, 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缺乏固定经费来源, 经营以保本为主, 自身积累十分有限, 仅靠微薄且难以收到的抗旱服务收入, 难以维持保障队伍人员工资和正常的运转费用, 更难以添置设备扩大规模, 抗旱服务组织发展后劲不足, 因而导致部分县级抗旱服务组织因经费缺乏举步维艰, 滚动健康发展无法保障, 服务功能减弱的问题, 已成为制约基层抗旱服务组织发展的瓶颈。

(3) 抗旱设备老化, 服务水平较低。

各级抗旱服务组织的抗旱设备, 主要为建队之初所购置, 经过多年运行大多数已严重老化难以继续使用, 大量的抗旱设备得不到补充更新, 从而导致旱情发生时应急能力不强, 无法满足点多面广的抗旱需要, 特别是一些重旱区人畜饮水发生严重困难情况时, 抗旱服务应急送水能力明显不强, 需要依靠社会力量支援抗旱。对于抗旱设备的更新问题, 国家高度重视, 2011-2012年中央财政共安排云南省72个县级抗旱服务队设备购置补助资金, 每个队专项补助200万元, 这将有力地提高了受益县抗旱服务队的能力建设。

(4) 农村生产体制影响抗旱服务组织规模发展。

大部分地区抗旱服务组织已经初具规模, 但由于受农村生产体制形式的制约, 仍存在设备偏少、规模偏小、抗旱服务设备和手段尚不够现代化等问题。云南为山区省份, 坝区集中连片的耕地面积约只占总土地面积的6%, 且目前一家一户的种植模式, 无法使用大型的灌溉设备进行灌溉服务工作, 而使用小型的灌溉设备必然会提高农业灌溉成本, 增加农业生产的投入, 降低了农业种植收益, 进而影响了抗旱服务组织发展。

3抗旱服务组织发展的对策探讨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下云南省干旱现象频发, 旱灾损失严重, 而抗旱服务组织是抗旱减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对于做好抗旱减灾意义重大。为实施“兴水强滇”战略, 为保障云南省粮食安全、城乡供水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不断完善和壮大云南省的抗旱服务组织, 按照水利部、省防办的要求, 结合云南抗旱服务组织的实际, 从完善体制机制、加大投入、科学规划、提高服务和物资保障等角度和层面, 探讨加强云南省抗旱服务组织发展的对策。

(1) 理顺和完善抗旱服务组织体制机制。

抗旱减灾属于公益性事业, 抗旱服务组织建设是长期服务于“三农”、确保城乡供水安全和抗旱减灾的有效措施, 抗旱服务组织应属于政府组建的公益事业型组织, 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 明确抗旱服务组织的公益性质, 从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等方面明确纳入事业单位公共财政支持范畴。在机构设置上, 要严格按照有正式机构和人员编制、有必要的抗旱设备、有专门的设备储存和维修场地、有健全的规章制度的“四有标准”进行建设, 抗旱服务队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等骨干力量应纳入事业编制。在队伍能力建设上, 实行相对稳定的正式人员和临时聘用人员相结合, 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 确保抗旱服务组织队伍的精干高效。

(2) 切实增加抗旱服务组织建设投入。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县、乡两级抗旱服务队的支持力度, 将抗旱经费列入年度预算, 并在土地使用、税收减免、工程施工及资质申请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继续加大购置抗旱设备的财政投入力度, 全面更新补充前期已经老化淘汰的设备, 建立完善资产设备折旧制度, 确保抗旱设施、设备的正常保养、运转。同时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 在抗旱服务中的用电、用油方面给予价格补贴, 降低抗旱服务成本。

(3) 科学规划抗旱服务组织体系建设。

要按照陈雷部长在加强抗旱服务组织建设管理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精神, 结合抗旱规划的实施, 抓紧制订抗旱服务组织发展规划, 按照巩固县级、发展乡级、扶持村级的思路, 逐步构建完善的社会化抗旱服务网络体系和良性运行机制。要抓紧出台扶持政策, 鼓励各地抗旱服务组织在做好公益性服务的同时, 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扩大服务领域, 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4) 着力提高抗旱服务组织服务水平。

各级抗旱服务组织要以服务“三农”为根本宗旨, 千方百计解决旱区群众临时性饮水困难, 采取措施扩大灌溉面积, 积极参与抗旱应急工程建设、运行和管理, 及时提供抗旱设备维护、租赁等服务, 大力推广抗旱节水新技术, 着力做好抗旱减灾知识宣传和技术培训工作。要按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的原则,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抗旱服务。

(5) 提高抗旱物资保障, 建立储备制度。

易旱区储备抗旱物资非常必要, 有利于应急抗旱需要, 平抑抗旱设备物价, 增加减灾手段, 需要进一步加大抗旱物资储备仓库的建设, 储备抗旱应急物资, 建立覆盖全省快捷高效的防汛抗旱物资保障体系, 结合服务队管理制定应急抗旱物资管理办法和使用调配制度。

(6) 统筹推进防汛抗旱应急队伍建设。

抗旱服务队和防汛机动抢险队的合并不仅避免了重复建设和重复投资, 而且可以壮大和稳定队伍, 又能充分发挥物资和技术等资源效能, 做到旱涝兼顾, 设施共用, 优势互补, 遇旱能抗, 遇涝能排。建议在条件具备的地区, 对现有防汛机动抢险队和抗旱服务队进行整合, 更加高效地发挥防汛抗旱专业技术人员和设备的作用。

摘要:近年来云南省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 并具有了一定抗旱能力, 在3a连续大旱的抗旱减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云南省旱灾频繁且呈加剧之势, 抗旱工作任务艰巨, 加之受投入机制、政策措施、服务范围、队伍建设等多方因素影响, 导致抗旱服务组织经营运作困难、发展后劲不足, 难以满足新时期抗旱应急工作良性发展要求。通过对部分州 (市) 抗旱服务组织建设的调研, 结合云南省抗旱服务组织现状, 分析了建设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探讨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抗旱服务组织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发展,对策,云南省

参考文献

[1]张家团.进一步加强抗旱服务组织的思考[J].中国水利, 1999, (4) :31.

[2]李伟.我国抗旱服务组织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水利发展研究, 2010, (7) :17-20.

人才建设与医院发展 第2篇

我院建设跨入了现代化医院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以经济杠杆调控医院发展,必然导致以追求经济利益和眼前利益为重的倾向,最终也将导致医院发展潜力的丧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眼于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坚持以人为本,确保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国卫生人事制度改革已在摸索中跨入了全面推进的阶段。我院在这些文件及其配套措施的指导下,紧跟形势,积极稳妥地施行了一系列改革,尤其是在用人机制上迈出了较大步伐,为改革的继续推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落实我院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的精神和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我院要进一步制定规划。

一、医院人才队伍状况

近年来,我院的人才工作有了令人瞩目的飞跃式的发展,医院实施人才战略,开发人才资源,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在医院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人才总量稳步增长;人才结构明显改善;人才的素质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高学历、高职称和年青人才所占比例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医院重视人才培养,全院约职工参加了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继续教育培训,学科带头人也在不断成长,同时不断加大引进人才工作力度,吸纳优秀人才来院工作,并积极引进国内外技术和管理专家来院作短期指导或讲学,尤其是强化了重点专科的培训,配置人才资源的格局正在形成,人才环境逐步优化。

我院的人才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与医院的发展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人才问题仍是制约医院发展的最大因素。主要表现在:

1、人才总量不足。医院规模扩大了,维持医院工作正常运行急需增编。

2、高层次人才不足,尤其是缺乏统领学科的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处于新老交替的过渡期,少数学科处于人才断层现象,突出表现在小专业或辅助专业已导致人力资源断档,由于编制限制,照顾了大专业,使小专业及辅助专业不能及时补充。

3、整体学历还是偏低,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都分布在一级临床科室,医技、辅助科室、社区及护理人员的学历普遍偏低。

4、专业技术队伍结构不够合理,目前医院人才层次结构处于比例失调状态,高中级职务比例过大,而住院医师等初级比例较低。

5、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机关管理人员知识结构单一(多为卫生专业,缺乏管理知识);学历层次偏低,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比较少;年龄层次出现断档;没有科学的评价机制;没有常规的培训机会。这些原因导致了机关管理队伍的不稳定,也影响了管理人员整体能力的提高。

6、人才激励机制尚不完善。近年来,我院人才投资有所增加,但非常有限,用于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的投入远远不够,对科技人员的经费投入一直较少,市场化的分配机制没有形成,“一流人才要有一流报酬”没有得到较好体现。

二、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今后十年是我院建设现代化医院的关键时期,人才将对我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产生决定性影响,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增强危机感、紧迫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人才开发新突破。

(一)、指导思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着眼于医院的长远发展和人才的总体需求,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培养学科带头人为重点,以创新求突破,突出我院优势,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为现代化医院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二)、发展目标

1、扩大人才队伍的主要预期目标:保持人才总量持续稳定增长,以满足医院发展的需要。

2、优化学历结构的主要预期目标:使各科室都有高层次学科带托人,提高我院职工的学历层次。

3、调整和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的主要预期目标:人才在各专业、病区间分布趋于合理,人才的专业、年龄结构和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比例趋于合理,形成素质优化、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

4、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主要预期目标: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同时,使人才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有较大的提高,使高层次人才与学科带头人的竞争力达到较高水平。

三、人才队伍建设

(一)、实施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微观灵活放开原则。医院总人数按病床定编,总量实行宏观控制管理,分类管理、科学合理设置岗位。按专业、技术、年龄结构进行调整与扩充,卫生技术人员稳定在85%,行政工勤(含副系列)占15%;制定各科室人力资源配置原则和实施方案,以病人为中心,按需设岗定编。

(二)、统筹规划,招聘高学历人才,加快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依据医院专业发展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招聘高学历人才,招聘的形式要有重点、有选择地到国内著名医学院校直接招聘,社会公开招聘。为吸引优秀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来我院工作,医院将采取两项措施: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改善医院的硬件设施和外部环境,为他们营造良好、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二是制定相应的招聘高学历人才政策,加大高学历人才招聘力度。按照医院发展规划。

(三)、引进有专业特长的学科带头人和急需人才,积极开展新项目,促进医院专业学科的发展。面向社会招聘“成品”人才,凡符合我院高层次人才引进规定,愿到我院从事医学临床诊疗工作,优先聘用。

(四)、创新人才培训机制,盘活存量人才。

1、制定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选派优秀的中青年骨干到国内外一流医院进修、培训、深造,利用参加学术会获取新信息、新技术、新思路。不断探索培养学科带头人的新途径。鼓励创新创业,营造有利于学科带头人成长的良好环境氛围。

2、提高在职学历教育,坚持院校培养为主渠道,自学为辅,鼓励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内著名院校、科研院所攻读在职学历、学位,优化学历结构。

3、加强继续医学教育,使卫生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不断优化。医院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提高教育投入,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卫生技术人员不断掌握新技术、新知识、新理论。建立医院自主、个人自觉的继续教育运行机制和终身学习体系,把继续教育作为晋级、晋升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必备条件。

(五)、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医院合作,带动我院专业学科的快速发展。

在未来5-10年内,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医院的合作与往来,有计划地对重点专业进行重点扶持,主要采取:一是具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内外知名医院的先进技术;二是聘请客座专家为我院重点专业的兼职教授,定期来院进行讲学和技术指导;三是选派专业人才到国内外知名医院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技术引进,客座教授的技术指导,专业人才的培训,带动专业的快速发展,使其重点专业水平在我市乃至我省同专业中达到领先水平,争取创出区及级乃至市级的拳头专业并通过对重点专业的扶持来带动其他专业的发展。

(六)、大力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实行岗位培训,提高管理效益。卫生管理人才是卫生人力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素质直接关系到医院经营的效益和发展。其重点是提升管理干部的能力,目标是逐步实现管理队伍的职业化。

四、保障措施

(一)、坚持重业绩、重贡献和向优秀人才、关键岗位倾斜的原则,建立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制度。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学习条件,稳定学术技术带头人队伍。

(二)、高薪招聘有专业特长的学科带头人(省、市级以上拔尖人才),凡带研究课题来院的人员,医院确保科研启动经费到位。协助办理家属调动、工作安排及子女入学,优先选拔进修学习。

(三)、改革现行用人制度和奖励办法,破格任用和重奖学术、技术成就卓著、有创新成果者,奖励有创新思路或有开发前景的课题研究者。加大奖励力度和增加奖项,在原有优秀科技分子、优秀论文奖的基础上,设立技术创新奖、新技术引进/使用奖。拿出专项资金鼓励大家发表论文,对在国内核心期刊目录中规定的A类专业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给予报销版面费,并对发表论文总数前3-5名的科室和个人给予奖励。在原有科技成果奖励的基础上,对年内争取到上级科研立项的项目,根据科研经费总额,按一定比例给予项目负责人一定的奖励。激励职工的科研积极性。

(四)、充分发挥教研室的作用,扩大硕士点势力,增加博士点,教研室是医院在管理上的创新,在“人才强院”的口号下,教研室应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表现在学科建设蓝图规划的设计,科室内部教学与新技术引进,实习生、研究生教育,以及各专科间技术信息和科研动向的互通与协调,帮助专业技术人员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掌握新技术,借助循证医学理论,把繁琐重复的临床工作做精、做细、做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科研线索,打造科研亮点。借以培养人才,推出名人,把研究生做成硕导,把硕导推向博导。

(五)、不断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制定政策鼓励职工进修学习,举办学术讲座,提倡学习风气,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逐步完善电子图书室的建设与管理,使其能真正达到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方便的作用。

(六)、鼓励留学人员回院工作或以其他方式为院服务。倡导留学人员长期或短期回院工作,鼓励他们通过项目合作、兼职、考察讲学、学术休假、担任业务顾问等多种形式为医院培养人才。

(七)、建立健全科学的卫生人才评价体系和使用机制:坚持公开、公正、透明原则,建立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档案(学历、职称、执业证书等资料),依据标准和程序对各类各级医务人员的履职能力、技术能力、服务品质、职业道德进行评价,量才用人,能级对应,择优聘用,科学选拔。

(八)、加快我院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实行平行记分卡管理,继续推行人事聘用、薪酬分配和岗位考核制度,创新人才激励竞争机制,重点抓住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三个重要环节,把好“入口”、疏畅“出口”、搭建和规范好“楼梯口”,使优秀人才能脱颖而出。

1、把住“入口”,提高引进人才的质量。继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原则,严格按照医院引进人才标准和程序招聘人才,引进人才层次不断提高,人才选拔程序不断优化,人才“入口”更加科学合理。

2.通畅“出口”,实行人才合理流动。2007年内按照市部署,对全院现有在职人员全部实行聘用合同管理,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实行个人自主择业,单位自主用人。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完善人事代理制度、岗位流动、解聘、辞退制度。促进人才向社会化流动。

3.规范“楼梯口”、为优秀人才搭建发展平台。继续实施《岗位聘任制度》、《薪酬分配制度》和《岗位考核制度》。依据各专业特点设置等级岗位,为专业技术人员搭建阶梯式奋斗目标,制定岗位任职条件和任期目标,实行竞争上岗、聘约管理;以岗定薪、岗变薪变;逐步形成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激励竞争机制。

(九)、党委要从战略高度认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列入议事日程,摆到突出位置,要把人才培养经费列入计划,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及时研究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重管理更要重质量,我们以什么吸引病人为病人服务,医院倡导以人为本,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更要注重人情味,要想立足于这个瞬息万变的高科技发展社会,不但要有优质的服务水准、过硬的业务素质,更要兼修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救死扶伤”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医生和患者不仅仅是医患关系,而是朋友之间的关系,体贴、理解更是亲人间的包容和爱护,我们要用实际的行动证明我们的服务是真诚的、热情的,我们不一定能做到最好,但会做到更好;我们应该具有无私的奉献和爱心,多开展一些送温暖活动,对家庭特别贫困的病人,可以内部组织捐些衣物、钱财;开展医患互动的娱乐活动,发挥病人所长,在医院这个特定的苦闷环境中多一些欢声笑语,从而调动病人生活的积极性,重新树立起对美好生活的向望。我希望我们的医院通过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能够越办越好,能够声名远播,真真正正的做到上为社会分忧,下为百姓解愁。从此体现医院的人文环境,增加综合竞争力。

组织建设与发展 第3篇

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是中小学生组织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力量。李家成教授从对当前少先队发展和研究状态的理解出发,基于发生机制研究的视角,把我们的思想引入组织建设的机理中。少先队组织的育人价值何在?如何实现?在对少先队组织及其活动学理的探究中,或许能创生出新的教育机制与形态,开辟少先队工作的新天地。

中国少年先锋队以其组织建设与活动开展而著称。队员们有着对少先队组织与活动天然的亲近与热爱,教育工作者们为队员的发展而不断努力着。在轰轰烈烈的活动开展与学生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对少先队组织及其活动的学理探究,缺乏对其内涵的思考与原理的明晰,则会大大减弱、甚至遮蔽其作为教育组织与教育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独特价值。

本文聚焦学生组织建设的教育性,试图阐释学生组织与学生发展之间的价值关系。

一、当代形态:学生组织的多元丰富

1.多重迷雾下的中国中小学生组织

当论及中国学生的学校生活时,西方人士往往以为中国中小学生只有学科学习、作业和考试。中国学生的学校生活,或教师的教育工作是这样的吗?少先队研究者与实践者一定会给以否定的答案。这是因为,西方教育学者与教育工作者并没有真正走进中国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世界,因此才有如此的偏见。

与此同时,中国大陆的学者也开始强调在校学生社团建设的价值。有学者指出:“活动在学校教育中几乎是个盲区,在很多校长、教师的头脑中,在学校的管理规定中,在教育行政部门的考核指标中,活动很少会有重要地位。可是这个是缺不得的。”这里所引用的最后一句话是合理的,但该学者对于“活动在学校教育中几乎是个盲区”的现状判断,估计是所有少先队工作者所不认同的,因为少先队工作者已经在该领域播种、耕耘得太久了,也已经收获太多了。在该学者的论述中,“学生组建社团、参与社团活动是丰富社会性、增强社会责任能力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途径,特别是自己组织社团,更是锻炼的最好方式”。这一立意同样是有益的,但将学生社团视为学生活动的基本组织形态,估计又是少先队工作者所无法认同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学生的组织建设与活动开展,事实上已经大大超越该学者的认识与理解范围。

中国大陆的教育实践工作者往往会看重班集体、中队的重要意义。这有着历史的传统,更有着对集体教育的认同与理解。本文作者曾在2014年底对某沿海发达城市一所小学的访问中,在主题队会现场,看到、听到辅导员在教育队员:要时刻准备着为集体的利益牺牲个体的利益;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体的利益。这样的教育立意,还是典型的传统集体主义教育的内容。在一定意义上说,如何重新认识集体和个体的关系,如何理解教育立场下学生集体的独特性,已经需要思想的突破,并且已经在有关改革实验中有了新进展。有关学生组织建设的研究,直接体现着时代性,反映着中国教育工作者的智慧与境界,折射着中国教育的发展水平。

2.实践逻辑的独特与创生

如果深入到中国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更直接地体验到实践逻辑的独特。诸多的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工作负责人,已经和学生们一起,创生出丰富的学生组织形态与活动内容;这丝毫不逊色于西方学校所达成的状态。结合本文作者所开展的实验研究,可以很确定地说:中国中小学生的学校生活是非常丰富的;多元的学生组织,就是学生生活质量的一种表达。

本文作者整理“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合作学校普遍形成的学生组织类型为:

岗位组: 2人以上;组建方式为教师推动、学生自主形成;活动方式为自主建设、自主评价;工作内容为岗位工作。

小组/小队:因年级差异,从4人到10人,乃至更多;组建方式为学生自主选择、教师适当协调;活动方式为自主组建、形成小队标志,自主开展活动,自主评价,相互评价;工作内容为学科学习、班级活动、学校活动、校外活动等全领域。

项目组:多人,因不同项目而人数不同;组建方式为教师组建或学生自主组建,或班委会等统筹组建;活动方式因专项活动而存在,自主活动,自主评价;工作内容为专项活动,随活动内容而变,如编辑部、体育专项训练等。

班委会/中队委/团支部/部门:随班级组织的差异而不同,往往5人以上,如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劳动委员、宣传委员等;组建方式为教师领导,全班学生参与,自主竞选、民主选举、自主协调;活动方式为全面、自主地领导班级生活,内部协调、组织,自主评价,并接受全部学生、教师的监督与评价;工作内容为班级生活的全部领域。

双班委/多班委:为上述班委组织的2到4倍;组建方式为教师领导,全班学生参与,自主竞选、民主选举、自主协调、教师统筹;活动方式为竞争与合作相结合,自主活动,自主评价,并接受全部学生、相关班委、教师的监督与评价;工作内容为班级生活的全部领域。

社团、基金会等相关协作组织:多人;组建方式为学生依兴趣、志向等自主组建,教师支持;活动方式为高度自主策划、组织、评价;工作内容为班级生活的某类领域。

“大手牵小手”/友谊班:全班同学;组建方式为班委会、教师领导、支持,以班级为单位形成协作关系;活动方式为教师支持下的自主活动,与班委会、项目组、小队活动等可以高度整合;工作内容为班级、年级全部生活。

校园值周、年级自主管理组织:全班,至少是多人;组建方式为学校领导、支持,全班或部分同学自主参与;活动方式为在学校、年级平台上自主参与管理、服务,接受全校、全年级学生的监督与评价;工作内容为学校全部或部分生活。

nlc202309041044

大队部/学生会/少代会:组建方式为在学校统一组织下参与。部分学生领袖进入到校级学生组织中;活动方式为自主参与,自我评价,交往关系丰富,行使权力,履行责任;工作内容为学校全部生活。

即便是聚焦到少先队组织,也不仅仅有校园里的小队、中队、大队;大队部内部的相关部门、假日小队、寒暑假里的社区小队和中队,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组织。

上述归纳是想说明:中国学生事实上生活在一系列的学生组织中,在组织中发挥着主体的作用,而且诸多的学生组织就是学生自己创建的。

那么,这些学生组织的存在与发展,价值何在?

二、育人价值:学生组织建设的教育意蕴

学生的发展是离不开群体的,而组织是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一系列的组织建设,发展着学生的社会性,充实着学生的个性,更丰富着学生和组织的内涵。

1.人与组织间合理关系的建立,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对于中国而言,“当代中国社会需要并正在形成个体与群体、组织之间的积极的互动关系”。就个人而言,需要从依附走向独立,从被动走向主动,从重复走向创生;就组织而言,需要从简单走向复杂,从单一走向多元,从维持走向演化;就二者的关系特征而言,是组织需要着、容忍着、促进着个体的独立、主动与创生;而个体同样需要着、容忍着、促进着组织的复杂、多元与演化。

针对人与组织的关系,有领导学研究者提出了视组织为“工厂”(factories)、“家庭”(families)、“丛林”(jungles)和“庙宇”(temples)的四类隐喻。上述不同的组织假设,已包含着对人与组织关系的不同理解与定位。还有管理学家经过细致的研究,得出了卓越公司发展中的“先人后事”(First Who...Then What)原则,更将人的创造性与组织的发展关系揭示了出来。

当我们具有了上述时代意识,就会认同:学生组织建设的水平直接与学生的生存方式相关,直接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文明水准。

2.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需要在学校生活中培育

在教育学研究中,学生组织的基本价值定位应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于是,我们就可以回归到人与组织之间的相互滋养关系,回归到人的成长、组织的发展、价值与意义的不断创生上。

中小学生生活于具体的学校、家庭、社区中。他们所拥有的组织关系或许没有成人那般丰富,但也同样生活在群体、组织中,也在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创生着自己的群体与组织。从教育工作者的立场出发,培养未来公民与组织、社会的关系,起始于教育之中;学校内的各类学生组织,恰恰是教育学生创生积极、健康、富有活力、充满创造的人与组织新关系的重要资源。在此意义上,学校有义务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学生组织。这不仅仅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构成,更是教育的内涵要求。

3.学生与学生组织间关系的发展,就意味着学生的发展

前文所归纳的诸多学生组织形态,事实上都处于变动之中;学生组织有着创生、发展、更新甚至消亡的历程;不同学生组织之间也有着包含、领导、融入、推动变革等诸多关系。更重要的是,学生组织存在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通过学生组织所开展的活动,以及学生组织本身的建设过程,学生可以获得非常丰富的发展资源。

这一切将直接促成学生的发展。我们通过多年实验认识到:“从小组/小队建设到班级/中队建设,从年级建设到社团/学校组织建设,再到家庭/社区/社会关系建设,学生工作蕴含的多元、多层的教育内容有助于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再以诸多学校开展的社团建设为例,“新基础教育”研究中的班主任、中队辅导员们领导了一系列的班级社团、年级社团建设;这都为学生组织的发展,为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教育资源。

那么,学生组织的育人价值如何实现?学生的发展又会给学生组织带去怎样的空间与灵性?

三、综合融通:学生组织建设与学生发展的相互玉成

1.在学生组织的建设过程中

学生的发展是在其生命实践中得以实现。学生组织的建立与发展过程,完全可以成为学生的实践过程。

就学生组织的建设而言,无论是初创期学生之间的合作、沟通、辩论,还是对学生组织的反思、策划、构想,学生的策划能力、倾听意识、合作精神、问题解决能力、决策力或领导力等,都能够得到多样的发展。一旦组织建设的策划方案得以形成,则在之后的、系统而长期的组织建设过程中,学生几乎会重演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面对一个个具体的挑战,诸如学生的参与问题,活动开展的质量问题,自我意识的发展问题等等。所有的这一切,都可能生成学生成长的关键事件,促成学生的自我觉醒,提供丰饶的成长体验,形成学生生命的新内涵。

因此,当我们将学生组织的发展视为一个长期过程时,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着教育的意蕴。辅导员、班主任有责任将更多学生的发展与学生组织的创建、发展和升级相结合。

2.在多元丰富的组织活动中

学生组织一旦建立,其组织、动员学生的力量就会彰显出来;学生活动的育人能量就可能喷薄而出。

这不仅仅表现在活动量上,而且还体现在多元的学生组织所创生出的新质上。以少代会为例,这是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直接领导的活动,往往包含着大队委员的换届、少先队员提案的形成与提交、少代会现场的组织、少代会后续活动的开展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与民主意识,发展领导力,形成群体意识,提升思维品质,有着学科教学所不能替代的价值。

如果我们的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工作负责人等有着教育的立场与能力,一定能通过指导学生组织开展高质量的活动,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一旦学生得到发展,又将作为主体重新介入到组织建设与活动开展之中,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

3.在自觉的规避与弥补中

学生组织毕竟不是个体的人,人具有组织所无法容纳的特殊性。为此,组织建设与活动开展并不能替代对具体个人的关注;不同类型的组织,如正式的学生小队与项目组、班级社团之间,其功能与价值也不能相互替代。

为此,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具有开阔的教育视野,能够有意识地将学生组织本身的多元性开发出来,避免组织形态和功能单一化;需要有意识地将组织建设与文化互通,形成具有引领性的教育理念和组织文化,以文化人,综合育人;需要有意识地将特殊事件、特殊个体的关注、发展与培养作为重要的内容,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更需要多形成与学科教学的互动,将学生组织建设与教学改革沟通起来,使小组、小队、项目组等丰富的学生组织形态成为学生学科学习的基本平台。

上述工作需要的是复杂思维,要求在动态中、系统中、生成中认识学生组织与学生发展的关系。上述工作也需要研究型的辅导员、班主任,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理解儿童、发现资源、创生教育。

总之,学生组织建设充满着教育性,学生成长与学生组织发展能够、也需要实现综合融通。中国教育工作者已经努力于此,也能在国际对话的新情境下,扎根于中国教育传统,创生出新的教育机制与形态,开辟出儿童发展的新天地。

组织建设与发展 第4篇

关键词:“五老”队伍,组织建设与发展,青少年教育

一、“五老”队伍积极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打造环境

一是打造社会教育环境。成立“五老”宣讲团, 定期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公民道德的宣讲教育, 并深入学校、社区、乡村开展义务宣讲活动。仅2012年全市的“五老”队伍就为各中小学校举办革命传统、道德教育和荣辱观教育等系列讲座数十场, 听课学生达3万余人次, 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二是打造法制教育环境。制订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选好法制教育宣讲内容, 定期到学校讲课。组织老同志担任中小学校的校外辅导员, 并协调公安、文化、工商等部门对网吧、音像文化市场进行了整治, 联合聘请13名德高望重、政治素质高、身体条件好的老干部, 对网吧实行区域化管理, 每名老干部都有自己的管辖区, 进行义务监督, 定期、不定期地对网吧进行抽查。通过宣传形成社会、学校、家长共同监督互联网营业场所的格局。

二、“五老”队伍的特殊身份决定其“方面军”作用

“五老”从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队伍, 这是一支被誉为只有奉献, 没有索取;只有服务, 没有报酬;只有辛苦, 没有享受;只有功德, 没有名利的特殊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以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体、有现职同志参加、关心教育下一代的群众性工作组织, 是党和政府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参谋和助手, 配合有关职能部门, 发挥拾遗补缺、配合补充作用。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是“配角”, 而不是“主角”。关工委的工作原则是:主动不越位, 齐抓不掣肘, 帮忙不添乱。因此, 笔者认为, 应把“五老”队伍定为“方面军”, 而不是“主力军”, “主力军”是有关职能部门在职工作人员和中小学、幼儿园在职教育工作者。当然, “配角”不能被动, 要主动;“方面军”必须配合“主力军”, 而且要紧密配合, 才可以取得最佳效果。

三、“五老”队伍可以在许多方面发挥配合补充作用

(1) 对未成年人进行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协助中小学校办好办活家长学校。

(3) 推动多层次、多渠道扶贫助学。一是向社会呼吁, 引起全社会重视;二是直接参与调查, 掌握贫困孩子名单, 与扶助单位或扶助人士挂钩;三是倡导成立爱心基金会, 主动奔波募资;四是本身从离退休费中捐资助学或1+1结对。

(4) 协助学校对孩子进行养成教育。在机关工委和教育部门的倡导下, 萍乡各中小学聘任“五老”为校外辅导员。这些老同志不仅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民主法制、艰苦奋斗等方面教育, 而且以其特殊身份进家庭、进村组、进社区、进单位, 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5) 就近就地对“留守儿童”开展“双帮双带”活动。当前, 许多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 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如何帮一把, 老同志们自告奋勇发起“双帮双带”活动, 即“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带领他做一个合格小公民;帮助孩子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带领他做一名优秀学生”二老同志们就近就地有名有姓对口包干, 采取听 (听情况) 、看 (看表现) 、访 (访家庭) 、问 (问要求) 、记 (记事务) 、答 (答疑惑) 的“六字”方法关注孩子, 并把这件事作为一种社会责任担当起来。

(6) 配合有关部门帮教失足或行为失范的未成年人。老同志们配合有关部门和家长组成“三帮一”、“四帮一”帮教对子, 帮助失足或行为失范的未成年人走上新生或改正不良行为。在这方面, “五老”发挥的作用不小, 涌现的先进典型也不少。

(7) “老少共建精神文明”。方式有:老少同读一本书、同唱一首歌、同演一台戏, 老少共同美化环境, 老少砒砺高尚情操, 老少弘扬优良传统, 等等。大手拉小手, 共建精神文明, 受到人们的普遍赞誉。

(8) 组织未成年人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许多居住在农村、社区的老同志, 在党政支持下, 利用本地资源, 开辟老少活动中心 (文化站、活动室) , 组织未成年人来此看书、打球、听讲座、参加书画展览等, 孩子们把活动中心当作第二课堂和校外活动的乐园。

四、“五老”队伍发挥作用的几点思考

思考之一:建立工作队伍。一是常务队伍, 即各级、各单位关工委组织成员中的老同志;二是骨干队伍, 即受聘担任报告员、辅导员、帮教员、家长学校教员等“几大员”的老同志;三是参与队伍, 即就近就地自动做些实事的老同志。笔者认为, 建立和健全各级关工委组织。搭起“老有所为”的平台, 是动员和组织更多的“五老”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敬方式。对于“几大员”则要有由有关部门或中小学校发给聘书, 使老同志“师出有名”。

思考之二, 建立工作模式。许多乡镇街、村社区在党政领导下把老年党支部、关工委、老年体协结合在一起, 做到人员交叉任职, 学习交叉共组, 阵地交叉共用, 资源交叉共享, 活动交叉共谋, 成果交叉共享。老同志们在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同时, 加上力所能及的老有所为, 大家乐于接受。这种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 在基层有利于发挥“五老”队伍的群体优势, 可以起到相互学习、借鉴、推动的作用, 值得推广。

思考之三, 建立长效机制。一是不断加强关工委的组织建设;二是坚持运用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三是尽量建立吸引未成年人的活动阵地;四是扩大发挥老同志特长的工作队伍;五是建立必要的表彰奖励制度, 为“五老”鼓劲喝彩。

思考之四, 党政领导重视。关工委有一句名言:“有为才有位, 有位更有劲”。老同志们无私奉献, 做出了成绩, 党政领导更加高兴、更加支持, 老同志们更加舒畅、更加有劲。党政领导重视, 是动员和组织更多“五老”参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第5篇

论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内容提要】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使企业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组织。企业文化为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且明确的组织成员的使命。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建设企业文化应包括价值观念、组织精神、团体意识、组织形象、组织制度等一些主要内容。另外企业文化对企业行为产生导向作用、规范作用,并且是组织行为的凝聚力量,同时会激励组织的发展和创新。本文结合海尔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从注重公关意识的培养、注重文化活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导向作用三个方面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进行阐述。

【关 键 词】:企业文化 文化建设 文化发展

一个企业的文化已成为在海内外注重发展的重要方向。关于企业文化的概念,由许多不同的认识和表达。一般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企业精神、信仰、宗旨、价值观、企业道德与伦理等企业文化在新经济形势和市场竞争环境下是企业重要无形资产和综合实力部分。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其核心内容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的培育,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渗透于企业的各个领域,推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企业文化发展大致方向为:(1)价值观念,是人们基于某种功利性或道义性的追求而对个人或组织的存在、行为和行为结果进行评价的基本观点。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念决定着成员行为的取向,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2)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和发展方向,并经过精心培养而形成的组织成员群体的精神风貌。也可以说,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3)团体意识,团体即组织,团体意识是指企业成员的集体观念。团体意识是企业内部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4)企业形象,是企业通过外部特征和实力表现出来的,被外部公众所认同的组织总体印象。企业文化形象是以深层形象为基础。(5)企业制度,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的行为带有强制性,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种规定。

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是全球领先的整套家电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虚实融合通路商。公司1984年创立于青岛。2011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1509亿元,在全球17个国家拥有8万多名员工,海尔的用户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业以来,海尔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创新体系驱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在“真诚到永远”的理念指导下,从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商之一。海尔集团从创业至今,企业文化的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得到员工的普遍认同和主动参与,这也是它得以发展和立足的关键之一。以下将从注重公关意识的培养、注重文化活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导向作用三个方面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进行阐述。

一、注重公关意识的培养

在企业中,公关意识是指一种尊重公众,自觉致力于塑造企业形象、传播沟通、争取公众理解与支持的观念和指导思想。在各企业,公关意识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意识,公关方式已成为一种自觉的工作方式,它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把公共关系意识渗透到企业的各个文化环节,不仅把公关当作一种手段和功能,而且更主要的是把公关当作一种无限的价值。“价值就是公关,公关带来价值”彰显出企业文化与众不同之处。

公关意识的培养,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要从尊重公共、塑造形象、真诚互惠、传播沟通、创新审美以及立足长远这六个方面的意识进行培养。企业形象是企业给予社会公众的一种信息,可以传播、储存,可以保留很长时间而不失真,但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一个形象一旦传播出去、树立起来,就具备了相对稳定性。这一特性要求组织树立形象时一定要慎重,有立足长远的意识,而不能朝三暮四。

作为其中之一的塑造企业的积极形象,如招牌、门面、徽标、广告、商标、服饰、营业环境等,这些都给人以直观的感觉,容易形成印象文化;通过实力表现出来的形象称深层形象,它是企业内部要素的集中体现,如成员素质、生产经营能力、管理水平、资本实力、产品质量等。

例如:当你走进海尔集团,镶刻在公司三楼的“无私奉献,追求卓越”8个金色大字闪闪发光,醒目地显示出强劲的企业精神;走进接待室,身着礼服的礼仪小姐热情地打开闭路电视,让你通过电视了解海尔的发展历程与所取得的成就;在奖品陈列室,陈列着无数个国家、部、省级奖杯、奖章、锦旗和奖品。不用介绍你就能感受到海尔的公关效益。

二、注重文化活动

企业文化活动是指企业根据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结合企业员工的需要和特点,所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是主要包括:为提高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开展的学习培训活动;为丰富企业员工的精神生活,陶治员工情操的娱乐活动,为培养企业员工拼搏精神,增强体质开展的体育竞技活动;为使员工增强对企业的感情,加深对企业福利环境和文化氛围的依恋,开展的福利性活动;为使员工树立起主人翁意识,强化和确立共同理想和企业意识开展的思想性活动,等等。

企业的文化活动可以有效的增强员工的团体意识。一个企业的团体意识的形成使企业的每个员工把自己的工作和行为都看成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使他们对自己作为企业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对企业的成就产生荣誉感,从而把企业看成是自己利益的共同体和归属。这样,他们就会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自觉地克服与实现企业目标不一致的行为。

文化活动被当作今天的一种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双重地延伸到公司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

首先,发扬好的文化活动,比如:海尔的一个文化价值观是“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1985年海尔生产的第一批冰箱不合格,张瑞敏就坚决把有毛病的76台冰箱拿出来,砸掉了。通过这件事,使得海尔全员的质量意识大大地提高,在1988年12月就得全国同行业的第一块金牌。所以海尔的员工就树立起严格地质量观。所有的员工都知道,我们要以质量使得我们的产品走向全球。

其次,企业要重视职工文化素质的提高。企业内部需要加强培养出国际水平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而为内部员工,为调动各级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还将培训工作与激励紧密结合,抓住员工追求自我实现的关键需求,把培训工作与升迁、轮岗等激励机制挂起钩来,不仅是重视培训的表现,而且是提高培训效果的重要手段。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导向作用

企业文化具有导向作用,企业文化把企业整体及企业员工个人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引导到组织所确定的目标上来。在一般的管理概念中,为了实现企业预定的目标,需要制定一系列策略来引导和激励员工。企业文化就是在企业具体的历史环境及条件下将人们的事业心和成功欲化成具体的奋斗目标、信条和行为准则,形成组织员工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为组织的共同奋斗目标而努力。例如海尔集团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把海尔的发展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现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在认识和行为上的共同理解,它贯穿于组织的全部活动。任何一个社会上存在的由人组成的具有特定目标和结构的集合体,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对于作为生产经营主体的企业,也有其特定的企业文化。另外,企业文化理论的出现,使得以前被视为管理难题的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矛盾、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等有希望获得解决,其对企业行为的影响也是全面的。

企业文化是一种极强的凝聚力量。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创造的群体意识,是一种粘合剂,对企业产生凝聚力及向心力,使员工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命运与企业的安危紧密联系起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使他们认识到企业利益是大家共存的共荣的根本利益,从而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已任,愿意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

四、总结

对于过去来说,企业的资产是厂房、设备、资金等硬件;但从广义上看,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形象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形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和效益,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要生存和发展,要在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中获胜,就要树立自已的风格和特色,就要与其他企业加以区别,加以创新,激发员工创新精神的源泉和动力。企业文化中应该鼓励员工进行创新,鼓励他们犯“合理错误”。这样才能在企业中创造出人人创新、事事创新的良好氛围。因此,建设良好的、积极的、富有个性和特色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独特风格和特色的主要方面,是激励员工创造性、积极性的巨大动力,是企业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企业的文化建设提升是要通过努力打造各方面等一系列工作,成功地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未来经济的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

参考文献:

1、廖政中,张岩.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研究与思考[J].广东科技,2009(15)

2、周晶,浅析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1)

3、潘芳芳,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1(12)

4、刘卉,浅谈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6)

5、万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浙江闰土的经验[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4)

6、许晓明.对于企业行政管理的相关问题探讨[J].时代金融,2011(18)

城镇发展与社区建设 第6篇

素有湖南“南大门”之称的郴州,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海向内地改革开放的“过度实验区”,1994年撤地建市。但是2000年郴州市城镇化水平只有26.6%,同年全国的平均水平为36.1%,全省的平均水平为29.7%。可见郴州的城镇化水平较低。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衡量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是城镇化水平,因此在新的时期,研究郴州市小城镇发展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加快城镇化发展,增强城镇的集聚功能

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而“十五”期间我国小城镇建设的重点是发展县城和条件好的建制镇,着重扩大其规模,完善其功能。而要扩大规模一方面要做大、做强小城镇经济,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充分发挥其经济积聚功能;另一方面就要完善起居住功能,实现人口的集聚。鉴于郴州的区情,提出以下两个方面。

1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城镇是非农人口的聚居区,主要从事的是第二、第三产业。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总体上是“二三一”结构 ,大部分城镇第三产业仍没有超过第二产业。有关数据表明我国的第三产业的比重仅为27%,而发达国家往往达到70%以上。郴州是一个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区域,1999年,农业总产值48.09亿元,工业总产值370亿元,第三产业总产值85.98亿元,第三产业的比重约为17%,可见郴州的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而国家统计局的专家研究表明:国民生产总值每增加1%就可新增就业岗位80万个,而第三产业总产值每增加1%可新增加就业岗位130万个,可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稳定。此外,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对于改善城镇投资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一般而言,城镇的硬件设施是城镇发展的基础,而软件设施是增强城镇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一个城镇即便其硬件设施好,但如果软件设施不行,其竞争力往往不强。

2推进住宅小区建设,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康型”生活方式的到来,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也愈来愈高。居住环境的好坏成为制约人口集聚的重要因素。其中居住区的建设是居住环境的优劣的基础。近年来郴州市新建了一大批住宅区 ,但是多为平房和散建的住宅区。这些散建的住宅区,电力,通讯,绿化,给排水等基础设施难以配套,物业管理也难以跟上,而且很不经济,难以达到资源共享,这是其一;其二,这些散建的住宅区往往呈单体现代化,整体一团糟,难以形成和谐的城市景观,对城镇形象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三,散建的住宅对土地浪费严重,土地资源是很珍贵的资源,对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而推进住宅小区建设有利于降低建设成本,节约土地资源;有利于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住宅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有学者根据世界银行的数学模型进行预测,得出以下结论;中国每投入100元的建设资金,可创造相关产业170--220元的需求,每销售100元住宅便可带动130--150元的其他产品的销售,可见住宅建设对区域经济起推动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增强小城镇吸引力从而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城市化生活。总之,推进城镇住宅小区建设就是为了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扩大其人口规模,从而使小城镇建设上档次,上水平。

二 积极开展社区建设,促进城镇管理体制改革

1 社区建设的内涵

在“总体性社会”,国家掌握所有的资源,利用其行政手段,通过一个个的“单位”实现对社会的整合;而在“后总体性社会”即社会转型时期,单位体制解体,“单位人”向“社会人”“社区人"转换,人口流动加快,下岗人员增多以及老龄人口的增加等,社区异质性增强,居民的需求不再依靠单位而是通过市场和社区来得到满足,社区成为居民的主要活动场所,社区也就成为社会整合的重要载体。因此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民政部提出在城市开展社区服务活动,而后随着社会事务的复杂化,学术界和民政部一道提出社区建设的概念。可见社区建设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范畴,在国外往往指社区发展,但两者的基本内涵是一致的。所谓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指导下,依靠社区力量,整合社区资源,实现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等协调发展。可见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2 发挥社区服务的“龙头”作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尽管有许多的说法,但比较认可的是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治安等。其中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动力之一。所谓社区服务就是“社区中的社会服务”的简称,指在政府倡导下,发动和组织基层社区成员在自愿、自助、互助的基础上,为提高社区成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而提供的各种社会福利服务的项目。社区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社区里的弱势群体如残疾人、老年人、下岗人员等;社区里的居民以及社区里的单位、企业等。具有福利性、非营利性和公益性等特征。社区服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近两年郴州也开始社区的建设,但还是在初始阶段。就目前而言主要是推进社区服务的建设。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牛鼻子”,社区服务具有许多优势如收益快,污染少,最重要的是可培育社区精神。此外根据国家统计局对我国7个城市的家庭对社区服务需求的调查表明,家庭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很高,据统计预测,我国社区服务至少有2000万个就业容量,而目前社区就业人口仅为900万个。可见发展社区服务业可提供巨大的就业机会。因此就郴州来说关键要抓住社区服务这个龙头,毕竟社区服务涉及居民生活的许多方面,可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有助于协调政府与民众的关系,促进社会稳定。

3 培育多元化管理主体参与社区建设

广泛参与是社区建设的本质含义。从社区建设定义来看,社区建设具有“社会性”特征。它表明社区建设不单单是政府的事情,也不是某个组织的事情,更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社区里所有的组织、个人等共同建设的过程,诚如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吴铎所说,“参与、分享”是社区建设的核心理念;社区建设涉及到许多方面,需要整合社区内所有的资源和力量。政府是社区建设的指导者,对全局起规划,宏观调控作用;居民是社区建设和管理的主体,居民的需求应该成为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民间组织以其特有的优势,发挥着弥补政府功能的“空白”,积极推进社区建设。总之社区建设需要各方积极参与,然后共同分享所取得的成果即“参与、分享”。

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我国政府确立了“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管理模式。“小政府,大社会”管理模式的实现仰赖政府职能的转换和社会组织的发育。而政府职能的转换与社会发育是相互的,没有大社会的发育就不可能实现政府职能的真正转换;政府职能不转换,大社会难以发育良好。因此在城镇管理由政府主导型向社会自治型转换期间,应该大力培育和发展民间组织。让民间组织承担部分社会管理职能,从而减轻政府的压力。为此政府应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民间组织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多元主体管理模式中,城市政府依然是城市管理不可替代的组织者和指挥者;营利性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则是配合政府为城市管理提供服务和物品的组织,它们的介入可以克服政府包揽管理事务的传统弊端而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与效益;社会公众则是城市管理主体中的基础细胞,是现代化城市管理的重要动力。

三 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走社会化市场化道路

城镇的基础设施落后,城镇建设资金不足等严重制约城镇的发展。固然利用民间资金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作为政府还应积极地发挥主动性采用新的方式来筹集城镇建设资金。大连的成功经验在于新的经营方式即经营城镇。经营城镇,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一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它要求城市决策者站在更高、更远、更实的角度,以城市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目标,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的作用,以业主管理者的身份,对所掌握的诸如土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城市资产"的使用权、经营权、冠名权,以及相关权益进行市场化运作,有效解决城镇建设与管理中资金紧缺、建设效率低下等问题的一种新的思路和行为。可见经营城镇采用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对城镇的土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实行有偿使用,其目的是更好的促进城镇的发展。由于实行有偿使用,可有效解决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投入短缺问题,可降低推进城镇化的成本,还可推进城镇建设体制改革。

组织建设与发展 第7篇

创建于1973年的周口师范学院坐落于三皇故都、老子故里、陈楚旧地、历史文化名城周口市。吮千年文化滋养, 依厚重历史沉淀。建校40年, 周口师范学院栉风沐雨, 筚路蓝缕, 秉承“尊道贵得, 博学善建”的校训, 潜心践行现代大学职能, 为社会培养了5万余名各类专门人才, 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兴校育人之路。2002年3月, 学院被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普通高校。升本以来, 学院办学成就斐然, 先后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学院”“省级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教育质量管理先进单位”“河南省校园文化艺术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内涵建设彰显特色

面对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 周口师范学院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 牢牢抓住历史机遇, 认真做好顶层设计, 坚持特色办学, 依托豫东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厚的办学资源, 坚持地方性, 突出应用型, 走出了一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科学发展的新路子。近年, 学院为河南省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合格教师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已成为豫东教师培养的摇篮和助推豫东经济社会腾飞的引擎与翅膀。

思路决定出路, 战略引领未来。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 周口师范学院逐步确立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型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 明确了“地方性、师范性、应用型”的办学特色定位。一方面, 坚持传统办学优势, 做大做强教师教育专业;另一方面, 不断拓展办学思路和空间, 调整学科专业计划, 加强应用型学科建设, 做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文章。目前, 学院设有14个二级教学院 (系) 和2个公共教学部, 开设本科专业45个, 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

在办学发展过程中, 学院坚持强本固基, 以党建统揽全局, 围绕中心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发展。大力加强基本建设, 改善办学条件, 先后建成了一批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餐厅、学生宿舍和省级重点实验室, 购置了先进的教学实验设备和师生教学科研图书, 改造了学生田径场和多媒体教室, 绿化、美化、亮化了校园环境。目前, 学院已建成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市级研究中心3个、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 还成为河南省首批文化改革发展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单位、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和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培育基地。

在学科建设过程中, 学院采取“人无我有, 人有我强, 人强我新”的战略, 集中优势资源, 形成突破, 办出特色。修订完善了《周口师范学院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和保障措施等更加明晰。学院始终重视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研究等, 尤其把课程建设作为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培养优秀人才的基础和支撑。目前, 学院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 省级重点学科4个, 省级精品课程13门, 校级精品课程45门, 河南省高等学院“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学院坚持地方性, 突出应用型, 注重实践教学, 开展校企合作, 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 学科专业教学与社会经济的要求结合, 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 为地方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学院坚持走开门办学、开放办学之路, 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外以及台湾地区的13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 互派交流生。邀请一大批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 与郑州大学和常州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先后与淮阳县、扶沟县、郸城县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并与河南宋河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财鑫集团开展校企合作, 建成科研平台 (基地) 10余个, 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发展。

教学改革锐意创新

在教学中, 学院坚持“质量强校, 特色兴校”的理念, 大力实施质量提升、内涵带动发展战略, 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教学中心地位不断加强, 教改成效显著。学院加大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探索实施了“ (4-X) +X”的人才分类培养模式, 实现了人才培养由“合格”到“优秀”的跨越。近年, 学院不断加大对教学经费的投入和教学质量的督导, 建立教学质量全程监控体系, 大力推进教学督导体制改革, 以期中检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日常教学状态、领导干部听课制度为抓手, 加强对课堂教学状况的监督与管理, 推动了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 保障了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

高水平的教学质量离不开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学院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培养与引进, 不断改善教师学历和职称结构, 建成了一支适应学院事业发展需要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湛、富有学术活力和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学院920名专任教师中, 292名拥有高级职称, 699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 全国优秀教师2人, 河南省优秀教师11人, 河南省教学名师1人, 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省级学术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省级创新人才等58人。先后有100多名院士、博士生导师、知名学者被聘为学院的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目前, 名家与青年才俊、学者与名师共同打造了学院的师资平台, 无论是在高规格的杏坛讲堂还是在普通的教室, 学子们既能领略大家的风采, 也能感受来自最基层的教育工作者的心灵感悟, 从中汲取营养来满足自己的不同需求。

教学改革结出硕果, 2012年学院联合周口市教育局申报的“周口市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获批为河南省首批立项建设的“教师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 并获专项引导经费50万元。学院学生参加河南省大学生教学技能大赛、全国数学建模比赛、挑战杯决赛等全国、河南省及行业领域的各种竞赛活动获奖100多项, 考研率、四六级英语考试通过率、毕业生就业率大幅提升, 位居河南省同类院校前列。

科学研究成果丰硕

学院积极创新科研体制机制, 注重凝练科研方向, 充分发挥科研带头人引领作用和科研团队的集体优势, 打造高水平的科研团队。以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省级科研基地建设为切入点, 不断加大科研投入, 打造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作为地方性普通本科高校, 学院十分注重科研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坚持走产学研结合发展之路, 畅通学院教师服务党和政府决策的渠道。学院与淮阳县、扶沟县、郸城县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后, 通过具体的项目课题、校企对接,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人才源动力和科技驱动力, 从企业、政府职能部门、教育培训等多个层面, 开展全领域、多项目、深层次的合作, 在教书育人大计与地方转型发展伟业中携手并进。

目前, 学院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得到迅速提升, 科研经费、项目、成果等核心指标连续取得突破, 实现了科研总量的快速增长。2010年以来, 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 省部级科研项目136项,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570篇, 出版专著、教材18部, 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9项;组织举办了河南省化学年会、物理年会等学术研讨会;《周口师范学院学报》“陈楚文化研究”栏目独树一帜, 在国内学界产生较大反响;建成了植物遗传与分子育种、稀土功能材料及应用2个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先后建立了周口市作物遗传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周口市应用化学与精细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周口市蔬菜遗传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周口市有机硒化合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周口市微生物发酵与白酒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周口市小麦病菌互作与育种重点实验室、河南省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风险预警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多项发明和研究成果通过国家和省级鉴定, 并荣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优秀社科成果奖。

培育英才桃李芬芳

学院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积极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导师制, 打造“五位一体”育人工程, 建立五级实践平台, 引领青年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形成了鲜明的育人特色。学院通过打造“五位一体”育人工程和五级实践平台, 有力提高了青年学子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极大提升了青年学生的人文素养、动手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通过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 坚定了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爱党爱国情怀;通过举办大学生科技节、就业创业大赛、教学技能大赛、就业指导、博士讲堂、周末文化广场等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 丰富第二课堂,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利用省级教师教育训练中心平台, 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造就和培养了一大批适应基础教育、素质优良的优秀人才。

学院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道德素质培养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通过案例教学、师生角色互换、主题讨论等教学方式方法, 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另外, 学院还大力开展学风建设活动, 狠抓学生养成教育, 依托学生工作创特色、创品牌活动, 提炼学生工作的好经验和好方法, 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学生工作品牌。“新生入校教育———引航工程、大学生文明养成———修身工程、大学生心理健康——阳光工程、大学生就业辅导——助航工程”等已成为推动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和道德修养的重要载体。

培育英才, 桃李芬芳。学院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和各个战线, 为各个行业尤其基础教育系统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目前, 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中小学校长 (教务主任) 群体”“优秀中小学教师群体”等。据不完全统计, 学院所在地周口市中学高级教师中, 有一半以上是周口师院的毕业生, 有75%以上的中小学校长 (教务主任) 是周口师院的毕业生。在其他行业中, 学院的毕业生均已成为中坚骨干力量, 他们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善于创新, 为国家和地方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党建工作成效斐然

国以党兴, 政以才治, 高校的发展, 人才的培养, 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近年, 周口师院党委高举旗帜, 坚持方向, 统揽全局, 引领发展, 围绕“办什么样的大学, 怎样办好大学”和“培养什么样的人, 怎样培养人”的根本命题, 谋大略、议大事, 抓改革、促党建, 协调各方, 面向未来、真抓实干, 引领发展。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上任后, 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发展”, 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科学谋划学院发展蓝图, 努力创新发展模式, 统筹协调发展速度, 切实提高发展质量, 突出科学发展主题, 抓住转变方式主线, 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 有效提高了党委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形成了政治坚定、素质优良、作风过硬、团结和睦、决策民主、开拓创新的坚强领导集体。在领导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中, 党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领导核心作用, 赢得了全体师生的信任和拥护。

在党建工作中, 学院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 结合学院实际, 不断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 建立健全中层干部的交流机制和竞争机制。采取公开竞聘, 轮岗交流, 提拔使用等多种形式, 对中层领导干部进行了调整充实, 选拔培养了一大批年富力强、真抓实干的高素质中层干部队伍。同时, 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 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党政联席会议制度, 使基层党组织形成了坚强的政治核心, 发挥了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作用, 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 为学院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障。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学院党委注重文化引领作用, 坚持立德树人, 以制度建设为先导, 以队伍建设为抓手, 以思政课教学为平台, 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以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为根本, 以特色品牌活动为引领, 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文化意识、创新意识、引领意识和首推意识,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构建“全员参与, 全域渗透, 全职司责, 全程贯通, 全方位、全过程、全渠道、特色鲜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成一项科学事业、人文事业和艺术事业,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域描绘出一道绚丽的风景。

组织建设与发展 第8篇

进入21世纪,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 我国高等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的基础上, 又有了新的发展, 学校规模、招生人数、科技投入等均有了很大的增长, 高校科技工作者群体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突飞猛进的变化, 高等院校成为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力量。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建设高校科协组织, 发挥高校科技工作者的作用, 2007年中国科协发展研究中心启动了“全国高校科协组织建设调研”课题的研究工作, 并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和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共同合作, 成立了课题组, 对全国高等院校开展科协组织建设基本情况的调研。本文介绍了课题调研工作开展的目的与实施步骤, 以及在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归纳、整理的基础上, 分析和阐述对当前高等院校科协组织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一、调查目的与实施步骤

(一) 调查的目的

高校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聚的地方。大学之所以能成为科学研究、科学教育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场所, 是因为拥有一支数量庞大、质量优秀的教职员工队伍。2006年, 我国普通高校教职员工达244.99万, 其中专任教师99.35万, 占69%;科研机构人员3.23万人, 占2%。在专任教师中, 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10.02万人, 占10%;副高级教师28.18万人, 占28%;中级教师32.72万人, 占34%;初级教师22.01万人, 占22%;其他无职称教师6.42万人, 占6%[1]。可以看出, 我国高校已经聚集了100万左右的科技工作者, 而且是较高层次的科技工作者。

高校还是培养科技工作者的基地。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 我国高等教育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发展, 规模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我国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模式转向大众化教育模式。1998年到2008年, 高等教育在学人数由700多万人增加到2907万人 (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2021万) , 增长了3倍,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9.8%提高到23.3%, [2]被称之为“准科技工作者”的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数量也越来越大了。

作为中国科协的基层组织, 高校科协组织发挥着联系和凝聚高校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重要作用。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建设高校科协组织, 推动“高校科技工作者之家”的建设, 调动和发挥高校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工作的积极性, 有必要对全国高校科协组织的建设状况有所了解, 为此, 课题组于2007年11月启动了面向全国高校科协组织的摸底调研工作。

(二) 实施的步骤

首先, 制定了问卷调查[3], 确定了问卷调查的范围、对象, 以及实施问卷发放与回收的步骤, 以确保问卷发放做到100%的覆盖率。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显示:2007年, 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908所, 其中, 本科院校740所, 高职 (专科) 院校1168所, [4]本课题组以此为依据, 将这1908所高校作为问卷调查的范围, 按时间进度完成问卷发放, 覆盖率为100%。主要发放给高校校长或校长委托人员、高校校长办公室负责人、高校宣传部、高校科研处人、高校科协等, 由本人或指派的专人填写问卷调查内容。截止2008年3月, 本科院校问卷的回收率达到91.35%, 专科院校问卷的回收率到为84.67%, 高校的总体回收率87.26% (合1665所) 。

其次, 2008年3月, 课题组将回收到的1665所高校的问卷调查表的内容进行整理、录入和检查等, 使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 建立起了我国第一个高校科协组织建设问卷调查情况的档案数据库。课题组在对《高等学校科协组织建设情况调查》的填写内容的核实过程中, 注意缺失问题的人工追填工作, 特别是针对成立科协的高校给予关注, 对问卷缺失数据较多的学校, 进一步以电话调研的形式, 再次回访并征询答案;对出现逻辑错误的数据进行电话回访;对重点的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 电话回访落实真实性。关于高校的基本情况, 本调研报告采纳教育部编写的《2008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 并重新进行了统计分析, 使本调研报告的整体数据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最后, 在问卷调研的基础上, 课题组在北京和武汉召开了两次座谈会。邀请了北京市科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农学院、武汉大学、重庆大学等几十所大学的科协领导参加座谈。他们交流了所在高校科协的组织建设和活动的基本情况, 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等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和建议。

基于上述调研, 课题组将问卷调研和座谈调研等数据和情况进行归纳和整理, 并找到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对策建议, 形成了调研报告。

二、结果与分析

(一) 高校科协组织建设的基本形态

第一, 已建科协的高校大多是本科层次的地方高校, 且以综合类和理工类大学为主。

截止到2008年底, 对1665所高校的调查显示, 已经建立科协组织的高校有274所, 占被调查高校总数的16.5%, 而另外83.5%的高校 (1391所) 目前还没有建立科协组织。

调查表明, 在20世纪80年代有51所高校成立了科协组织, 虽然数量较少, 只占总数的18.6%, 但是这些学校是高校科协组织建设的先行者和探索者, 他们率先在我国教育界成立了科技工作者自己的科协组织, 并且在学术交流、科技普及、保障科技工作者权益等方面做出许多工作。其次是20世纪90年代成立高校科协组织67所学校, 占总数的24.5%。他们是高校科协组织建设的积极响应者, 使高校科协组织的影响进一步增强, 工作内容范围也逐步扩大。需要说明的是, 这一时期成立的高校科协组织的数量要比调查显示得多, 因为在我国高校体制改革过程中, 有相当数量的高校进行了合并和重组, 随着高校数量的减少, 必然导致高校科协组织的数量减少。调查还发现, 占总数50%的高校科协组织是在近7年之间建立起来。说明进入21世纪后高校科协组织建设出现了新的高潮, 在建设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总目标激励下, 有建设科技工作者群众组织的内在要求 (表2-1) 。

单位:所

调查显示, 在已建科协组织的274所高校中大多数是本科及以上的高校, 占74.5%;大专类的高校只有25.5%。可见, 所建科协组织的高校在学历层次上还是比较高的, 他们的组织建设经验、活动模式可以为大多数高校借鉴, 他们遇到的困难也可以警示其他高校, 因此, 他们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的。

从学校类型上来看, 已建科协组织高校中超过一半是综合类大学 (56.9%) , 理工类大学比其他专科大学要多些, 达到19.7%。而农林类、医学类和其他类均只有5%~7%左右的比例, 最少的是文科类学校, 这也反映出我国目前科技的涵义基本上还是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主, 理、工、农、医仍然是主体。而具有多学科教育与科研并重的综合性大学, 由于其研究力量较强, 科技工作者中作为核心人员的R&D (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人员较多, 所以对建立科技工作者自己的组织也有较强的动力 (表2-2) 。

单位:所

另外, 值得注意的是, 在已建科协组织的高校中, 按学校性质来划分, 依表2-3显示, 比例最高的是“国家办的地方院校” (43.4%) , 其次是职业技术学院 (17.9%) , 教育部与地方共建的学校和教育部直属的学校分别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 (15%和9.9%) 。

单位:所

我国高校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 目前公办的地方院校占据较大比例, 而直接归属教育部的高校数量较少, 因此, 已建高校科协组织数量中地方院校占最大比例还是正常的, 但是教育部所属的高校往往是具有较长的历史、较高的社会影响力的大学, 他们的一举一动往往会对其他高校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本次调查发现, 我国最具名望的两所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至今没有建立科协组织, 还有一些名列我国前50位的大学也没有建立科协组织。如果这些大学能建立起科协组织, 那就能带动更多的高校成立科协组织。

第二, 已建高校科协组织有三种模式:独立建制模式、合署办公模式、虚拟混合模式。

由于各学校的情况不同, 领导和科技工作者对科协的认识情况不同, 在已经成立高校科协组织的274所高校中, 组织形态差异较大。调查发现, 主要的组织模式大约有三种 (表2-4) :

单位:所

第一种是独立建制模式。调查表明, 有独立建制并有办公条件的有30所学校的科协, 占10%, 这类高校科协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 得到学校科技工作者的欢迎, 学校给独立编制, 通常是正处级或副处级, 专门配备专职干部, 至少有2~7名工作人员, 而且有自己的办公地点, 财务独立, 经费主要由学校拨付, 自己通过开展活动也能有部分收入。据初步了解,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科协属于这一类型。由于有了组织保障, 这些高校科协在过去的活动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它们注重奖励高校科技工作者, 开展的学术交流活动层次较高, 每年都有国际学术会议。科普活动、科技合作、大学生科技竞赛等活动也有较好的成绩。

第二种是合署办公模式。调查发现, 目前有2 2 8所大学科协是挂靠在学校的科研处或科技处等, 并与其合署办公, 比例高达82.5%。这也是某些高校领导和管理者将科协看作是高校的一个行政管理部门的理由。仔细分析可以看出, 合署办公对于某些高校科协开展活动是有一定便利的, 通常高校的科技处等管理部门掌握着相当丰富的科技资源和其他资源, 能够支持科协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和科普活动。而且合署办公也有利于科协掌握学校内部较多的人员信息、科技信息等, 有利于和学校有关部门协调工作。调查表明, 科协挂靠在科研处并发挥较好作用的有东北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的科协。虽然是合署办公, 但是他们明确了科协的专职干部, 明确了经费和职责, 所以, 在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但是, 合署办公的做法, 后果是可能会将一个科技群众团体的基层组织等同于学校行政管理部门, 甚至只是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的一部分, 这在理论上混淆了两类完全不同的社会组织的性质和任务, 在实践中容易将行政命令和计划管理代替自治组织和自主管理, 难以充分发挥科技群团的优势, 也难以让科技工作者认同, 对于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目标的实现十分不利。

第三种是虚拟混合模式。这种模式的高校有8所, 可以说这是一种比较令人担心的模式。因为, 虽然学校领导层面认为学校已经有了科协组织, 但是, 这个组织既没有设立专职人员, 也没有明确的组织建制章程。只是有事情了便以科协的名义去做, 临时派遣一两个科研处或科技处的工作人员, 以科协的名义来与外界联系、与地方科协打交道而已。所以, 这样的高校科协在工作总结或工作汇报时, 难以说清楚科协的工作与科研处、科技处的工作有何区别, 只能将它们混在一起。长此以往, 科协的工作难以深入开展, 当然也就更难形成科技团体的自身特色。

出现上述三种不同组织模式的主要原因也是一个长期困扰高校科协组织建设的现实问题, 即科协工作人员的编制问题。调查表明, 有专职工作人员的高校科协与没有专职工作人员的高校科协大约是一半对一半 (49.3%与50.7%) , 其中让我们关注的是, 有21所高校虽然成立了科协, 但是既无专职人员又无兼职人员, 难以想象这样的科协组织是如何运作、如何发挥作用的。而且调查发现, 有118个高校科协 (占43%) 仅有兼职人员。在有专职人员的科协中, 多数只有1~2人, 而有2人以上专职工作人员的只有21所高校科协, 占有科协组织的高校总数的7.7%。对于科技工作者非常集中的高校, 有一定专职工作人员是十分必要的。仅有兼职工作人员的科协是难以做好复杂的工作, 凝聚科技人员, 承担为他们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和为提升公众科技素质服务这样的重大任务的。可是, 目前高校中教师和工作人员的编制十分紧张, 要普遍地严格要求所有高校设立或增加专职科协工作人员编制会遇到很大的阻力, 因此, 还需要我们有极大的智慧, 发挥创造性的思维, 在新的高校体制改革中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同时, 即使是兼职的科协工作人员, 目前来看, 在高校科协组织中数量也并不充足, 有3名以上兼职人员的只有73个高校科协, 占26.6%。而有36.5%的高校科协只有1~3名兼职工作人员, 如此少的人力资源对于支撑科协工作是难以有较高的要求的 (表2-5) 。

(二) 高校对科协组织的认可度与支持度情况

第一, 高校领导对科协组织建设的认可度与支持度达60%。

单位:所

学校对科协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已经成立的高校科协组织往往得到本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尤其是在资金、人员和信息方面, 而且, 从组织建制来看, 很多高校科协的主席是由学校领导来兼任的, 目前在中国的体制下, 这不能不说是对科协组织的一种无言的支持。

在已经建立的274个高校科协中, 认为本校领导“非常支持”其工作的占24.5%, 而认为“比较支持”的占35.8%, 两者相加得到60.3%。即使我们将“一般支持”和“不太支持”以及“未填”的均算“不支持”, 那么支持率仍然高达60%以上。当然, 我们还要考虑到本次问卷主要是通过学校有关领导管理部门下发, 填表人可能本身就是学校领导或管理部门的领导, 但是, 即使再打一个折扣, 这些已建科协的高校领导对于科协工作的支持也仍然是不可否认的 (表2-6) 。

单位:所

第二, 学校最高领导层担当高校科协主席的达76%。

调查表明, 高校科协的主席由学校领导层中的副职, 即副校长或校党委的副书记兼任的最多 (占52.9%) ;而由学校领导层的正职, 即校长或党委书记兼任的较少 (占23.0%) , 但是这两项加起来高达75.9%。这说明成立科协组织的学校领导对科协工作还是比较重视的, 虽然均是兼职, 但由最高领导层兼任主席, 对于科协展开活动是非常有利的 (表2-7) 。

单位:所

然而,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 科协作为科技群众团体, 自主治理应该是管理的重要原则。由科技工作者自己管理自己, 选出科技工作者中有学术权威、又有组织管理才能的人来担任主席以实现民主办会的基本目标还需要在组织体制上进行重大的创新。同时, 在资源配置和人事管理中还要有重大突破, 高校科协组织领导的选举工作才能焕然一新。

第三, 教师与学生对高校科协组织评价的认可度分别高达79%和69%。

在已建科协组织的高校中, 教师认为科协工作“很重要”的占12.4%, 认为“比较重要”的占66.1%, 两者相加得到78.5%。高校教师亲眼目睹科协的工作, 有的甚至参与了科协组织的很多活动, 他们对科协工作的评价是比较高的 (表2-8) 。

单位:所

在已建科协组织的高校中, 学生认为科协工作“很重要”的占11.7%, 认为“比较重要”的占56.9%, 两者相加得到68.6%。这一评价也是较高的。考虑到科协的工作主要是面对教师, 学生评价稍低于教师评价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 也需提醒高校科协的同志, 要关注高校的学生, 千万不要忽略他们, 无论是大学生还是研究生, 他们是我国未来的科技人力资源, 他们在高校的经历很可能是他们能否在科学技术道路上成功的重要而关键的一环, 高校科协应将他们纳入工作的范围。

(三) 高校科协组织的经费渠道

调查表明, 学校拨款是高校科协组织的经费的主要来源。

对高校科协组织经费来源的调查显示, 88.7%的高校科协的经费主要来源为“学校拨款”, 只有少数高校科协由于和各级科协及与社会有较好的联系, 并承担了部分工作, 才能够得到科协和社会的支持与赞助 (表2-9) 。

单位:所

缺少学校的支持, 绝大多数高校科协的发展状况是不太好的。这说明科协的工作确实是在学校支持下才得以维持和发展的, 同时也说明高校科协经费来源渠道单一, 仅依赖高校行政拨款, 这样也失去了科技群众团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也是高校科协往往被认为是高校内部一个管理机构的原因。

正是经费来源单一并依赖高校行政拨款, 所以, 大多数高校科协的经费总额不大。调查表明, 近1/5的高校科协每年活动经费不足1万元, 大多数高校科协 (53.3%) 的经费只有1~5万元, 如果两者相加, 可以清楚地看到, 经费在5万元以下的高校科协占总数的73%。10万元以上的只有22个 (表2-10) 。经费少使高校科协难以开展有影响力的工作。有的甚至连基本的办公经费也不够, 科协工作人员怨言较多, 难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也影响了科协活动的开展。

单位:所

(四) 高校科协组织的活动开展情况

第一, 高校科协代表大会基本正常召开, 但加入高校科协组织的教师与学生的数量甚少。

科协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 按中国科协的章程, 科技工作者的代表大会是科协的最高权力机构。因此, 能否按时召开代表大会是衡量一个科协组织正常运行和发展的重要指标。

据调查, 不同高校科协召开代表大会的周期不同, 从1年召开一次到5年召开一次的均有, 其中“不能按时召开代表大会”的约有52所, 占总数19%;而未回答的高校, 如果被认为是没有正常召开过代表大会, 那么这两类相加的高校科协共有74所, 占总数的27%。其余的73%, 可以看出, 高校科协代表大会基本上能正常按时召开 (表2-11) 。

单位:所

调查还可以看出, 高校科协组织的规模情况:10所高校科协的个人会员在100人以下, 37个高校科协的个人会员在100~1000人之间, 1000人以上的有9所 (表2-12) 。

单位:所

从中可以看出, 加入高校科协组织的会员总数并不多。也就是说, 高校科协组织的建设工作不仅仅局限于建立起一个办事机构, 争取若干名工作人员编制, 还应该将高校的科技工作者作为高校科协的组织基础和主体, 将他们吸引到科协组织中来, 并且要以他们的需求变为高校科协的需求, 以他们的成长和作用的发挥作为组织发展的目标, 高校科协组织才有活力, 才可能体现科技群众团体的特色, 才有工作基础。如何调动高校教师及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高校科协组织, 并参与科协的各项活动, 是未来发展高校科协组织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此外, 调查中还发现, 按团体对象区分, 高校科协组织有“教师科协”、“研究生科协”和“大学生科协”等形式。其中老教师科协有28所, 青年教师科协有21所, 研究生科协有10所, 最多的是大学生科协37所 (表2-13) 。应该说这是高校科技群众团体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与我国有将近2000所高校的总量相比, 这方面的组织建设虽然进展迟缓, 但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单位:所

第二, 高校科协经常组织学术交流活动, 但他们以服务教师为主, 忽略了学生群体。

组织学术交流活动是高校科协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调查结果显示, 有37所高校科协 (占13.5%) 每年的学术交流活动超过100次, 而多数高校科协 (占46.4%) 的活动次数在10次~100次之间, 只有少数 (占25.9%) 每年的学术交流活动低于10次 (表2-14) 。

单位:所

另外, 从学术交流与合作内容的统计中可以看出, 学术会议最多, 比例高达75.2%;其次是承担合作项目或研究课题, 以及合作撰写科技论文或著作等, 分别为36.9%和19% (表2-15) 。

单位:所

调查还可以看出, 参与科协组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的主要群体是本校教师 (占55.5%) , 如果加上“校内外科技人员均有”的这一选项所占的17.2%, 那么科协面向高校教师开展学术交流的覆盖面高达72.7%。而参加学术交流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小, 只有15% (表2-16) 。可得出结论, 高校科协在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为教师服务的。

单位:所

在调查中还发现, 高校科协组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虽然从数量上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但是在学术界的影响以及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还远远不够, 特别是与农村的科协组织和企业的科协组织相比, 缺乏有号召力、有特色的活动。如农村科协组织开展的“科普惠农”计划, 在农民中具有相当大的号召力;还有企业科协组织在20世纪80年代开展的“讲理想、比贡献”活动, 至今在产业界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而高校科协组织是科技工作者最密集的地方, 但至今却没有一个发挥自己应有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第三, 高校科协组织举办科普活动较少, 潜在的科普资源尚未有效开发。

调查显示, 科普活动方面, 有190所高校科协 (占69.3%) 每年开展10次以下的科普活动, 而有44所高校科协 (占16.1%) 每年开展超过10次的科普活动 (表2-17) 。

单位:所

从他们采用的方式来看, 最多的两种方式是展板展览和报告讲座, 分别有85.4%和84.7%的高校科协选择它们, 这也是高校科协组织比较擅长的方式和手段 (表2-18) 。

单位:所

另外, 调查发现, 大多数科普活动是高校科协 (59.1%) 根据当地科普活动所需和自己的条件独立开展的, 但是也有部分高校科协 (32.1%) 是与省市科协联合举办的 (表2-19) 。

单位:所

调查表明, 高校具有巨大的潜在的科普资源, 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科普资源还没有充分发挥。高校拥有专业知识和科技人力资源, 甚至还有包括标本、设备、材料、图片等各种珍贵资料在内的实验室、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科普资源, 因此, 高校科协如果能够进一步发挥作用, 深入挖潜, 激发更多的教师和学生投身科普活动, 使这些潜在的科普资源发挥作用, 那么高校科协在科普领域将会大有作为。

三、问题与建议

(一) 问题

根据本次调查, 通过分析和归纳, 我们可以看出, 目前高校科协组织建设存在着如下问题:

第一, 高校科协组织建设缺乏动力, 发展缓慢。高校是我国科技工作者最集中的地方之一, 但是, 目前多数高校没有建立科协组织, 而且其中的大多数在未来1~3年内也没有建立科协组织的计划。尤其是很多研究型大学和有影响力的、科技工作者数量较多的高校也还没有建立科协组织, 甚至没有建立科协的打算。这说明, 高校中的教师等科技工作者并不了解科协组织, 同时, 各级科协组织对高校科技工作者的需求也不多, 没有激发教师参与科协的热情;而科技工作者直接提出要建立高校科协的呼声很少。高校科协组织建设在很多高校中没有占据重要地位, 高校领导对高校科协的性质、任务和宗旨等没有清楚的认识。高校科协组织建设缺乏应有的动力和基础。

第二, 高校科协组织建设缺乏主体, 凝聚力弱。高校科协组织应该体现以科技工作者为主体的科技群众团体性质, 以民主办会为组织运行的原则。但是, 目前来看, 尽管已建高校科协也召开代表大会, 也有自己的章程, 但是多数缺乏民主办会的意识, 代表大会中的民主选举往往流于形式, 民主办会没有基础, 科技工作者在科协组织中难以体现主人的地位。高校科协缺少科技群众团体的特点, 难以独立运作。为了能够得到学校领导支持, 获得部分资源, 在高校科协组织建设中, 科协主管领导绝大多数是学校领导 (占75.9%) , 秘书长多数为科研处长兼任, 所以, 已经建立的高校科协组织名义上是科技工作者的组织, 但是, 实现会员制的少, 高校科技工作者认同度低, 运行机制仍然局限于学校行政体系的轨道内, 没有群众团体组织的开放性和自主性。由于科协的领导不是科技工作者选举的, 而是学校领导内定的, 所以科协的主席和秘书长不需要对学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负责, 也不需要对会员负责, 所以, 科协工作的好坏优劣仍然是由行政领导来评价, 与广大的科技工作者关系不大, 因此, 高校科协面临没有建设主体的尴尬局面, 一旦学校行政领导不重视科协工作, 那么科协机构的工作立即陷于无人指导、无人评估、无人负责也无人激励的境地。

另外, 与其他科技群众团体相比, 目前多数高校科协开放性差, 社会活动能力低, 往往只局限于学校内部开展工作, 除了挂靠在本校的学会、协会和研究会以外, 高校科协与其他的科技社团联系很少, 与各级科协的关系也不紧密。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 高校科协很少考虑科协的网络作用, 没有意识去调动和挖掘高校外部的力量和资源, 这样也就难以发挥科协整体的优势。

第三, 高校科协组织基础薄弱, 工作人员少。目前我国高校科协不仅数量少, 而且发展遇到很多困难。首先, 高校科协目前的组织状态是独立建制很少, 受到人员编制等因素的制约, 高校科协多数为合署办公。有专职工作人员的高校科协不到半数, 即使有专职人员, 多数也只有1~2名。这种状况下, 科协工作被淹没在科研行政管理中, 校内外的科技工作者无法辨认科协工作与行政管理工作的区别, 科协作为科技群众团体的性质难以体现, 影响了科协组织的长远发展。其次, 工作人员少。一个高校科协往往面对数以千计的高校科技工作者, 面对数以万计的“准科技工作者”——高校研究生和大学生, 但是工作人员却非常少, 甚至没有专职工作人员, 这样的科协组织显然是力不从心的, 这样的工作机构显然是没有战斗力的, 既无法组织大型的、有影响力的活动, 也没有人能专心致志地考虑科协组织的发展问题。

第四, 高校科协组织建设缺乏资源, 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已经建立的高校科协普遍缺乏资源, 既缺乏必要的人力资源 (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均少) , 也缺乏财力资源, 所以很难独立开展工作。本次调查表明, 多数高校科协年均经费在5万元以下, 而且来源单一, 主要依赖学校行政拨款, 极少数可以通过活动筹集一部分资金。他们还存在其他很多问题, 例如有的高校科协缺乏起码的办公条件、有的对外开展信息联系困难、绝大多数高校科协没有自己的刊物。因此, 高校科协很少开展直接为会员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活动。

很多高校没有建立科协组织, 主要也是考虑到一旦建立了, 如果没有各类资源支持, 活动难以维持, 还不如暂时不建。有些活动如学术交流、科技普及可以交给科技处、学生会等其他机构去办。而高校科协组织没有建立起大家公认而有效的多元化经费筹集渠道, 又缺乏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 甚至难以组织志愿者队伍, 这一切成为高校科协组织建设和发展的一大障碍。

与学会比较, 高校科协既缺乏专业性的科学学会的同行认可机制, 又缺乏技术类学会的社会权威机制, 所以, 既难以通过收取会费来解决部分资金需求, 又难以通过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手段解决资金来源。多元化的资源配置渠道没有建立起来, 因此, 只能寄希望于本校领导重视, 多给拨款, 但是带来的问题就是一定要跟随学校行政当局的“指挥棒”转, 多数是配合科技处的主要工作来开展活动;难以有自己独立的按照章程活动的空间和权力。

第五, 高校科协组织缺乏制度建设, 难以发挥作用。目前高校科协组织的规章制度建设很不完善, 很多组织的运行和各类活动无章可循, 随意性大, 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健康发展。不少高校科协没有独立运行的机制, 而是完全依赖学校行政体系, 所以也就不重视自身的规章制度建设。他们没有自己的资产管理制度、没有多元化的经费筹集制度、也没有科协活动制度, 所以, 难以评价科协组织的工作和运行, 也难以评价科协工作人员的努力和付出, 更难以建立有特点、有针对性的激励制度。

同时, 没有组织建制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 导致高校科协机构和工作人员队伍弱小, 专职工作人员很少。新加入科协工作的年轻人不了解科协的性质和宗旨, 没有制度和规章来引导他们逐步了解和融入科协组织, 给他们的印象只能是“科协工作和科协组织是可有可无的”, 严重地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少勤勤恳恳工作多年的科协专职干部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和激励, 他们的工作在高校中没有地位, 甚至有人抱怨被“边缘化”。高校也很少有适合科协的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

(二) 建议

高校科协组织在发挥科技人才潜力、提高学术水平、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进行广泛学术交流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为此, 课题组对高校科协组织建设提出若干建议, 希望在新时期高校科协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一, 为大学教师和大学生搭建开展科技普及与传播的工作平台。科普内容可以根据本校的研究领域进行, 形式可以多样化。如与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沟通, 开设公益讲座, 为不同人群进行科学普及知识的传播。为确保该活动的实施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绩效考评中应对这些活动给予充分认可, 甚至能与核心期刊论文发表享有同等的地位。

第二, 改变自上而下被动开展科技普及与传播工作的形式, 采取引导方式开展活动。高校科协组织机构的管理者要引导科技工作者面向市民开展活动, 活动既需要听取大学教师和大学生的各种建议, 同时也要听取市民的需求, 从而设计科技普及与传播的活动。

第三, 提高科协组织负责人的认识并交流经验。通过这次对1600多所高校科协组织团体的普查发现, 尽管成立科协的学校并不多, 但有成立意向的学校很多。因此, 建议组织积极参与填写的学校有关负责人聚集一堂, 提高对高校科协组织的认识。同时, 也可推出有特色的高校科协组织介绍经验, 引导其他高校的科协组织, 提高高校科技人力资源的最大效应。

参考文献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6[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整理而成。

[2]教育部.199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48/info948.htm, 2009-01-08;教育部.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52/info29052.htm, 2009-07-17.

[3]问卷的客观题除部分题项特殊说明为“多选题”外, 其余一律为单项选择。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协调发展研究 第9篇

一、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协调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主要问题

在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学科建设往往不能有效地为专业建设提供支撑,促进专业建设;专业建设不能为学科建设提供基地支持。

2.原因分析

(1)在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过程中,虽然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目录一级学科的一致性较强(见表1),但由于二级学科与专业有些不相衔接,客观上造成孤立地进行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

资料来源:根据普通高等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学科目录(1997)与本科教育学科目录(1998)整理计算。

(2)对学科专业的认识欠准确,使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相分离。出于对学科建设的狭隘性理解,一些学校把学科建设当成学位点申报;片面认为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平行的,二者可独立发展。学科申报与专业申报都追求大而全,忽视系统集成和整体效应,使学科建设不能有效地促进专业建设,专业建设不能为学科建设提供基地支持。

(3)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在组织形态、建设目标、建设内容等方面的协调互动机制未建立或不完善,使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产生冲突。学科建设的组织与专业建设的组织往往是两个独立或关联不大的组织,必然不能使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有效地协调起来。专业建设的内容主要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改进等,其重点是师资队伍、实验室和教材、课程建设,目标是培养出高素质的深受社会欢迎的人才。学科建设的内容主要是学术梯队建设,研究设施建设,确定研究方向,形成、转化研究成果及研究组织建设等,其重点是学科带头人的遴选和培养、学术梯队建设、科研条件的充实改善,目标是形成更高水平的研究成果。通常,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与学术水平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但在不同类的院校、不同类别的科研与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质量却存在不相关甚至是负相关的状况。[2]其主要原因在于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建设内容协调互动机制未建立或不完善,使代表学科建设成果的研究内容并不能很快很好地融入到教学当中,从而不能自然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在建设内容上的不协调,实际上是教学与科研之间的不协调。而教学与科研之间的不协调究其最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大学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即科研的无功利性、知识的整体性、研究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等与社会功利性之间的矛盾。

二、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协调发展

1.解决大学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重新建立大学优良传统:第一,在大学中要倡导、鼓励大学优良传统价值取向;第二,也要引导在不同学科、不同类别教师中多元价值取向,即一部分教师专心从事教育、教学而另一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之余,从事产学研活动;第三,要从机制予以保障,使追求不同价值取向的教师心无旁骛。

2.统一认识,科学地定位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要摒弃学科建设就是学位点申报和急功近利、大而全等错误观念,要走有特色学科的建设之路,建立学科建设包括专业建设的观念,明确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基础与方向,专业建设为学科建设提供支撑的关系。

3.调整目录,改革学科专业建设模式

针对现行学科专业目录存在着学科专业划分的逻辑线索欠明晰、学科专业缺乏对培养类型的科学划分、研究生学科专业与本科学科专业有些不相衔接、学科专业设置缺乏前瞻性和扩展性的问题,应建立指导性的学科专业目录;制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大体相一致的学科专业目录;科学划分并适当增加一级学科;淡化二级学科;适当调整各类学科分布比例;学科调整应与科技进步、经济结构相联系,体现新学科交叉性、复合性之发展趋势。[3]

进一步深化学科专业建设改革,通过“以点代面”,即扩大自主设置本科专业大学的范围;“抓大放小”,即重点让一些重点大学承担代表国家性质和国家未来发展急需的专业建设,而综合实力相对弱小的地方院校允许它们依据自身的能力和市场需要,灵活自主地设置一些应用性专业;建立“国家—地方—大学”三级专业建设体制,即根据权限和职责,依据专业性质,科学划定三方专业建设的比例与重点。[3]

通过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与改革学科专业建设模式,将使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进一步协调、科研与教学进一步协调、研究成果与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协调。

4.建立系统的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协调互动机制

在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组织形态上,采取“双向进入”的模式,即学科建设带头人或骨干为专业建设的指导人或骨干参与专业建设;而专业建设的负责人或骨干作为学科建设的参与人,使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目标与建设内容等相互协调。要加大专业建设的工作力度,健全奖励机制,通过调整科研与教学的比例与互补机制、调整课程结构、导师制、学生参与科研、建立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评价体系等机制以科研促教学,具体的形式可采用教材更新、科研内容融入课堂教学、第二课堂、专题讲座、学术讲座、知识讲座、指导大学生科技活动等。通过建立系统的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动机制,进一步协调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陆军,等.关于学科、学科建设等相关概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6).

[2]陆根书,顾丽娜,刘蕾.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2005(4).

浅析林木种苗建设与发展 第10篇

林木种苗是林业建设的基础和保障, 承担着负载林木遗传基因、森林世代繁衍和促进林业发展的重要使命, 林木种苗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近几年来, 县委、县政府对林木种苗工作给予高度重视, 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 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使全县林木种苗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目前困扰我县林木种苗发展的问题还较多, 突出表现在:林木种苗质量资源尚未得到有效保护, 种苗基地规模小、科技含量低、供需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种苗管理体制不顺、执法力度不大等。总体上讲, 我县林木种苗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林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林木种苗建设的任务还非常繁重。因此, 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种苗工作, 在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进程中, 要优先发展种苗, 要赋予种苗建设以重要的基础地位。

1 加快林木种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特别是生态建设和林业建设的快速发展, 对林木种苗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林木种苗不仅要满足数量需求, 更要满足品种多样化、品质优良化的需求, 质量需求成为社会进步和林业发展对种苗的第一需求。但目前林木种苗发展的问题还较多, 最明显的表现是:种苗资源的种植保养等不够专业化、成型化, 规模不大, 技术水平不高, 整个链条问题较多, 法律规定不够严谨而且执行力较差。总之说来, 林木行业的进步发展缓慢, 目前的经济体制和目前存在的林业发展问题矛盾较为突出, 林木种苗是一项很紧迫的工作。目前亟需实现高产高质循环使用能力强, 持续供应, 并能实现出口, 创造国际产值的方法, 实现国际林业事业与国内林业事业相互交流, 相互帮助的状态, 促进我国林业发展得越来越好。

2 加强林木种苗建设和管理的主要措施

2.1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切实把种苗工作抓紧抓好

种苗是林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是保证造林绿化进度、提高营林质量, 实现林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基础。真抓科技, 就要真抓种苗。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一定要把种苗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切实加强领导, 加大力度, 增强改革开放意识, 切实做到“下大力气抓种苗, 超前抓种苗, 一把手抓种苗”。要建立目标责任制, 制定监督检查制度, 定期检查, 逐级考核, 奖优罚劣;要加强种苗机构和队伍建设, 保持机构和队伍的稳定, 切实搞好种苗的行业管理和组织生产, 推动种苗事业健康发展;要配备得力干部, 明确专人, 从事种苗工作, 以充分体现“优先发展种苗”的方针, 使种苗工作得以有序、稳定、健康的发展。

2.2 依靠科技进步, 进一步提高种苗的科技含量

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科技讲座等多种形式, 大力开展种苗技术培训, 加强种苗应用技术研究, 鼓励社会各界投资与科研院校联合开展种苗科研攻关, 建立和完善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良种推广体系, 加速推广良种繁育、苗木培育、种苗包装运输等种苗生产、经营、流通环节的先进实用技术, 提高林木种苗的科技含量。

2.3 创新林木种苗发展机制, 增强林木种苗发展活力进一步深化

现在我们国家的林木种苗基地, 是根据市场机制来实现良性运转, 所以每个单位自己承担风险, 这大大增强了经济竞争的意识, 也能提高产值。我们要对不同所有制, 不同行业, 不同地域的种植投资业都多尝试, 多总结经验, 提高非公有制企业的工作效力, 对企业的工作者进行素质以及知识方面的教育, 进行法制教育, 从各方面加强人员应对工作的能力, 使种苗生产经营工作做得越来越好。

2.4 高标准组织生产

各大苗圃水电基本配套, 喷灌、滴灌等先进节水技术被应用到生产中。通讯设备被普遍利用, 育苗户能够迅速、便捷地获取市场信息。高科技育苗手段得到应用, 组培育苗、容器育苗、全光雾扦插育苗等育苗新技术已在重点苗圃引进应用、实现了苗木生产自动化、规模化。

2.5 积极调整育苗结构, 培育适生树种

植树同样讲求地区适应、土壤适应, 同时适应大气环境等。根据地形、地质、天气等因素做好防涝以及抗旱等工作, 依据价值来判断种植的树木面积。并且, 引进优质种苗, 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合理的种植顺序, 根据地方特点, 选择耐活高产的树苗, 研制新树种, 以更加的优质种苗代替过时树种。

3 林木种苗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林木良种基地数量少, 结构需要调整

现在的新品种在执行力度上不强, 表现在种苗繁育和推广衔接不好, 使林业建设效果越来越差, 此外, 从前的树种品种不够多样化, 在市场竞争中不占优势, 与实际需要的品种不能适应市场需要, 所以整个结构还需改善。

3.2 国有苗圃基础设施薄弱, 经济效益低

育苗的花销太大, 并且苗圃环境不好, 基础投资不够, 从建设的角度来说, 并不适应社会对育苗事业本身的期望, 劣势较为明显。

3.3 市场饱和

因为当地群众在树苗的选择时会首先考虑本地常见的树木。虽然这种树苗的成活率高, 种植数量多, 但是经济适应性不强, 加上人们市场意识不强, 缺乏市场规范, 市场越来越小。

3.4

生产科技含量低, 市场信息不灵通。

3.5

因为在我国, 种苗推广做得不算好, 表现好的种苗不多, 选择种苗的意识不强, 生产经营缺乏规范, 缺乏正规的证件等手续, 种苗的处理和应对都很差, 面对市场经济的竞争, 从内部的经营到外部的面对做得都不够好, 市场诚信做的不到位, 面临信誉危机。

4 林木种苗的发展趋势

4.1 生产的社会化

种苗产业化不但应当有持续化的意识, 并且要有积极创新以及行业跨越的意识, 将市场推向国际化, 大力依靠国家的扶持政策, 每个政府做好自身的工作, 保护当地的环境, 锁水固地, 抵挡风沙, 大力推进地方绿化, 政府应扶植对木材需求量大的企业, 从而帮助种苗事业发展更好。

4.2 国家政策引导种苗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苗木培育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产过程, 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生产, 应当作为一项林业产业加以推进。这是2001年, 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指出的。2004年《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林木种苗发展的意见》更加明确地指出:“把林木种苗作为一项重要产业来发展, 从实际出发, 采取多种形式, 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

4.3 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要求种苗业走产业化道路

市场经济的发展应当讲求和谐, 林业建设与种苗工艺相互促进, 应当根据生态建设这一总的需求来安排生产工作, 让经济与生态两方面的需要和谐促进。总的说来, 种苗建设本身应加入更多科技元素, 并根据它需要长期保护的原则, 将研究与实践相结合, 种苗事业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摘要: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不可分离, 林业发展作为生态发展的一部分也受到各方关注, 林业需要人们悉心培养呵护, 林业的将来如何, 对选择树种提出了要求, 这些要求包括树种数量和样式的多样, 品质的提高, 这是社会发展的进一步要求。不过现在的林木行业种苗的种植以及选择等还存在一些问题。大家更想找到一个能够提供高产高质短周期, 高产业化以及能提升出口能力的育苗新方法, 让种苗逐步实现现代化国际化。

关键词:种苗建设,苗木培育,措施

参考文献

制度建设与农村发展回顾与展望 第11篇

【关键词】 制度建设;农村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 F320.3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我国农村改革发展诸多领域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需要化解的深层次矛盾,需要破除的体制机制障碍,作了很明确的制度安排。可见,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已进入了必须依靠制度建设的新阶段,制度建设时促进农村发展的关键因素。

1 家庭经营承包制度是调动农民参与发展的切入点

家庭经营承包制度在保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赋予了微观经济主体以生产经营自主权,调动了微观经济主体的积极性,更加灵活地调整了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产品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这种制度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给予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适合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适应了农产品生产的自然规律和农产品消费的差异性规律,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同时,从山区地理条件来看,更显示出了这种制度的可行性和优势。所以,家庭经营承包制度是促进农村发展的切入点,是改革的首创精神和伟大实践,是对我国经济体制整体改革的一个重大制度性贡献,开启了改革先河的制度创新,它必将显示出更旺盛的生命力。

2 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度是农民获取经济效益的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了很多新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种。随着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产品供给在基本结束长期短缺的局面后,出现了从未想过的“卖难”问题。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则急需解决财政收入不足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农业产业化经营应时应运而生。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以及各种协会组织的带动,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乃至相应的服务紧密地结合起来。有效地解决了家庭承包经营后出现的农产品卖难问题,尤其是订单生产的法律约束,为建立更为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提供支撑,为农民经济效益创造条件。

3 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实现了农民身份的改变

城乡发展理念上的错位,使得政府职能与市场功能、贡献与受益、财权与事权、需求与供给极为不对称,农民增收缓慢、农村面貌改变不大、农业收成不稳。针对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 农业和农村人口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形成的巨大压力制约因素, 经过多年来的探索,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加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由“离土”到“离乡”,到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和跨区流动,推动了农村与城市的双赢。农民身份得到认可,成为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农村而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和实现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供了前提;就城市而言,农民工承担起了城市绝大部分的脏险苦累工种,农民工的低工资为招商引资和大量企业完成资本积累作出了贡献,也为很多出口导向型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撐。“民工潮”的出现,改变了长期以来在城乡分割的背景下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格局,对于加强工农联系和巩固工农联盟具有重要意义。今后,我们必须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制定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为进一步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解决农民的隐性失业,有效拉动内需,拓宽农民的视野和促进返乡农民的创业,最终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4 农业保护制度还了“三农”基础的本来地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相当长时期内,农民通过上缴农业税、工农产品“剪刀差”,低价提供的土地征用,农民工的低工资等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巨额的资本贡献,这种局面已经开始转变。在200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总书记指出:我国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取消了实行长达2600年的农业税,又陆续取消了屠宰税、牧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并对农民实行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等。十七届四中全会更是准确地把握“三农”工作的新要求,明确提出把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要贯穿到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始终,并就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选好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等提出了一系列新任务新举措,这将更加有利于加强党委政府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在农业农村投入、农业补贴、农产品价格保护、金融支持方面得到大大加强,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把农业基础地位夯实、夯牢,为“三农”工作带来新的春天。

5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彰显了农村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从世界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历程及其各种理论分析不难发现,社会保障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其发展既决定于它所依赖的经济基础,又受政治制度等其他社会环境的制约,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也是如此。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农村社会事业一直落后与城市,落后于整体经济建设水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及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使我国历史发生了重大变革,在这样的典型社会经济背景下,中国城乡开始建立劳动保险、困难补助、生活补贴、社会救助残废军人福利和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由于农村经济处于自然半自然状态,农民对于正规的社会保障并无迫切的要求,而以传统的家庭保障为主,政府救济为辅。1978年,以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出现了新的变迁,农村社会的保障制度处于旧制度瓦解、新制度尚未建立的状态之中,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给农村带来了巨大的人口压力和政治压力。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政府的大力推行,农村社会保障得到了较快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十七届三中全会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构想,为今后一个时期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指明了方向,为农村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制度建设是一个制定制度、执行制度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制度的,理论上没有终点的动态过程。好的农村制度的建立,能降低风险、促进发展,对于农村改革发展具有特殊意义。执行好制度,将是改变农村面貌,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 参考文献:

张晓山《全球化与新农村建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10.01

组织建设与发展 第12篇

一、农民组织意识培养的措施

农民组织意识是指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意愿和心理状态。农民组织意识的强弱,在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成为影响农民是否会自愿自动成立各种组织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基层乡镇政权改革的深入,村民自治的实现,国家权力逐步退出,农民自由活动的空间进一步扩大;同时,相关鼓励农民自由结社、组织起来的法律、政策相继颁布施行,在这种农民组织起来的外围条件逐步完备的情况下,农民组织意识的淡薄已经成为现今制约中国农村非政府组织快速发展的一个瓶颈。这一瓶颈的突破,必将是中国农村非政府组织获得快速发展的重大契机。

1. 基础措施———继续转变政府职能,打造“小政府、大社

会”。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应发挥的功能。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一直实行的是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政府管理体制的最大弊端就是政企不分、政社不分,国家用行政命令方式管理经济,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许多事情该管的没有管好,不该管的管多了,政府的角色和定位不明确,出现了严重的职能上的缺位、错位和失位问题,致使非政府组织失去了成长的空间,整个社会成为政府的附属品。

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民的参政意识逐渐觉醒。为了顺应这种趋势及其与国际社会接轨的需要,中国政府先后进行了多次政府机构改革,并取得了重大成效。然而,由于体制惯性的影响,传统体制的痕迹依然隐约可见。为了推进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快速发展,恢复社会的活力,必须要加快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体制创新的步伐,彻底打破政企不分、权力过分集中的传统政府管理体制,打破政府垄断公共物品供给的局面,将部分公共服务职能转交给社会和企业,政府只起指导作用,扮演好“掌舵”而非“划桨”的角色,打造出一个全新的“小政府、大社会”的治理模式。

2.主体措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政策宣传。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就是通过对人们进行确定的、有目的的和系统的感化与劝导,使受教育者在身心上养成教育者所希望的思想和品质。当前,中国农民普遍都对“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合作组织”等概念感到陌生,认识度不高,不知道其是何物,用来干啥。甚至有人还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既然我们农民都自己组织起来,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了,那还要政府来干啥?针对农民们的这些认识误区,十分有必要做好这方面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他们充分了解“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合作组织”等概念的含义、性质与作用,认识到发展农村民间组织不仅不是不要政府,也不是政府的对立物,而是政府和农民自己的帮手,是为了要更好地维护农民自己的利益,实现政府更好地对农村的治理。以此来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同时也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为了鼓励和扶持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这方面的政策。然而,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这些政策在农村的知名度不高,影响不大,农民也不了解。据我们的调查,2007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在村民中就并没产生太大的影响。没听说,也不知道的为36%;听说过,但不清楚的为43%;知道,并且很了解的仅为21%。由此可见,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要加强宣传工作,“使中央精神真正做到家喻户晓,婆姨娃娃都知道”[1]。

3.保障措施———健全法制环境,依法行政。法律环境的改进和完善是保证农村非政府组织快速、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的外部保障条件。然而,中国目前非政府组织的法律环境正如一些专家指出的那样,“一是缺乏一部管理民间组织的‘母法’,只有分散的几个专门法规;二是立法指导思想有偏差,重政府管理轻权利保障,重事前审批轻事后监管,重行政手段轻经济制约;三是立法层次偏低,至今关于民间组织的主要法规是国务院的三个《条例》,它们属于行政法规,未上升到国家普通法律。”[2]而相关部门对民间组织的各种管理法规、体例、规定,要么重复雷同,要么留下空白,而且各种法规之间缺乏统一性,给政府主管部门的管理带来了操作上的困难。

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是党和政府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中国民主政治不断推进,法制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形势下,“立法部门应该根据宪法关于保障公民结社自由的宗旨和中国民间组织发展的实际情况,加紧研究制定一部管理民间组织的统一法律,对民间组织的法律地位、主体资格、登记成立、活动原则、经费来源、税收待遇、监督管理、内部自律等作出明确规定,为制定相关的管理法规和政策提供基本的法律依据。”[3]法制环境的完善,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民的各项权利,抵制各种不合理的政府行为,为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提供法制保障,使其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还可以避免和限制地方政府的不必要不合理的行政干预,增强和保障农民的组织意识和自由结社行为,使农村非政府组织在法制的春风中快速、健康成长。

4.鼓励措施———简化创办程序,提供经济上的援助。创办程序繁杂,耗时太多,资金缺乏也是目前打消农民组织意识与行为的重要因素。“现行的管理法规对民间组织的登记注册设置了过高的准入门槛,各种限制性条件太多,而且不管民间组织的规模、性质和职能如何,除了国务院特别批准者外,一律要经过民政部门的审批才能登记注册。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向民政部门申请成立的社团,除了规范的名称、必要的组织、固定的场所、专职人员、会员数量、资产经费、民事能力等基本资格外,还有排他性的‘非竞争性原则’和‘限制分支原则’,特别是必须首先有一个挂靠的主管单位,而且这个主管单位必须是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或地方县级以上的党委、人民政府授权的‘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的正式机构。”[3]如此繁杂的程序,如此之多的特别规定,使得文化程度整体不高,社会联系不广的农民们只能望而生畏、叹为观止。这就直接打消了农民的组织意识,使很多农村非政府组织胎死腹中。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民间组织的管理经验,简化创办程序,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体制。

缺乏资金上的帮助也是打消农民组织意识和成立农村非政府组织的重要因素。虽然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农民的经济状况得到一定的改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对于刚摆脱贫困状态的农民们来说,成立非政府组织所需要的资金依旧是难以承担的额外费用。因此,政府对农村民间组织的扶持,除了完善法制,增加政治信任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提供财政资助。在西方国家,非政府组织的经济来源除了社会捐赠之外,很大一笔直接来自于政府的各种资助,并且占很高的比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农民组织的发展,更需要政府助一臂之力。政府对农民成立农村非政府组织的财政资助应当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其一,通过直接的财政拨款对农民成立农村非政府组织进行资助;其二,通过政府招标的方式将某些农村公共服务发包给农村非政府组织以达到一箭双雕之效果,既实现了公共服务的供给,又使农村非政府组织获得了必要的经费资助;其三,通过一定的税收优惠等政策进行资助。

二、培养农民组织意识的意义

意识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其产生、形成直至成熟是一个漫长的自然过程,农民组织意识的培养同样也是如此。在这一过程中,除了要求我们做好宣传、思想教育、完善法制环境等工作外,那就是不能急于求成,企图毕其功于一役的培养模式是不可取的,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而农民组织意识的养成,不仅对于农民自身和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有重大意义,而且还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实现对农村的治理。

1.直接作用———促进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快速发展。阿尔蒙德曾在《比较政治学》中将政治文化划分为褊狭型、顺从型和参与型。并依次将处在这三种不同类型文化圈中的社会成员称为褊狭者、顺从者和参与者。几千年来,中国农民一直是在“纲常礼教”为核心的臣民文化的影响下生活,使得中国农民不仅民主观念缺乏、组织意识淡薄,而且极度分散,安于现状、守贫乐道,犹如满天的繁星点缀在星罗棋布的农村。“个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就是中国农民缺乏组织意识的生动描述。

农民组织意识的培养,农民组织观念的形成,能够使农民充分认识到组织的力量,组织的作用,增强其民主素质和权利观念。有利于农民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成立或加入各种不同的非政府组织。依靠组织来解决各种问题或实现个人力所不及的目标,使各种类型的农村非政府组织成为农民的良师益友。从而推动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快速发展。

2. 主要作用——有利于通过组织化的方式化解农村的各种问题。

当前,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经济结构的调整,思想观念的转变,引发了社会系统全面的、结构性的调整与转化。快速的社会分化与社会流动使社会趋于复杂化、多元化,社会的矛盾与摩擦增多,社会整合力下降,社会冲突加剧是必然趋势。再加上农村地区由于天高皇帝远,中央的政策和监督往往难以到位,就使得某些素质不高的基层干部有了腐败与寻租之机。在工作中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对群众的疾苦和呼声漠然置之,无所作为,失职渎职。使群众面临问题与困难时上告无门,不能及时得到解决,最终使“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罗伯特·福格尔曾经指出,到公元1750年为止,东亚国家远远领先于西方国家。此后,西方国家反而远远超过了东亚国家。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西方国家创造了能够把人力、资源、技术及资本聚集到生产目的上的企业组织[4]。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组织发展的历史:组织既是社会变化的产物,又促进了变化的产生。”[5]农民组织意识的养成,可以使农民形成强烈的组织观念。组成各种各样的组织,遇到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愿意和可以找组织,通过组织的方式去解决。通过组织化的方式解决问题,不仅可以增强自己的力量,对问题方形成极强的群体性压力,而且更有利于以和平的方式使问题得以及时解决,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避免因久拖不决而造成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3. 根本作用———有利于党和政府更好地对农村的治理。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农民组织意识的培养,最根本的作用就是可以使党和政府更好地对农村地区实行治理。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治理理论认为,现代政府应以善治为目标取向,以为民服务为己任,国家并不是唯一的权力中心,其权力中心还包括各种社会的和私人的机构,只要它们得到公众的认可,就可以进入社会权力的中心。国家与社会各组织之间是相互合作关系,在这种合作关系中公共部门与私人机构之间的界限与责任是不明显,国家与社会组织之间的相互依赖与协作日益加强。

1978年以来,随着人民公社的解体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农村实行政社分设。同时,在相当于原生产大队的范围内设村,成立了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6]。村委会也就成为党和政府对农村实行治理的桥头堡垒、前沿阵地。然而,仅靠村委会的单打独斗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都显得力不从心,再加上有的基层干部的素质偏低,在这种村委会一家独大的治理格局下,各种腐败问题、官僚作风等现象也就不可避免。因此,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政策,实现对农村的良好治理,必须培养农民的组织意识,使农村非政府组织有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以代表农民自己的利益,维护农民的权益,形成对村委会和其他基层政权组织的一定的制约作用,进而实现对农村的更好的治理。

三、农村非政府组织的重大影响分析

农村非政府组织作为农民为维护自己利益而组织起来的组织形态,其存在和发展必将对农村的政治、经济和基层政权等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宛如一柄双刃剑,在农村这个广阔的舞台上散发出五光十色、夺目耀眼的光芒。

(一)农村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村生活走向富裕。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利益的驱动导致各市场主体之间相互竞争,结果必然是优胜劣汰。由于受到财力、调动资源的能力和文化素质等方面的限制,单个农户如果孤军作战,往往会势单力薄,难以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无力实现其应有的效益。而各种农村非政府组织则能够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为农户提供各种服务,提供各种市场信息,并逐步建立起较为稳定的供求渠道,扩大产品销售范围,帮助农户顺利实现农产品的价值,不断提高竞争优势。因此,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的途径,有利于农村生活不断向富裕目标迈进。

2.有利于扩大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农村公共产品只要是指“由政府提供的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7]农村公共产品同样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使得市场和企业无力或是不愿意提供和涉及该领域。农村非政府组织因其公益性或是互益性而被看成是满足弱势群体需求、解决社会问题、弥补政府与市场不足的一种基本形式。在为农村聚集社会资本和整合社会资源以及提供公共产品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扩大农民利益实现的渠道,代替政府和市场不能或是不愿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3. 有利于扩大政治参与,降低政府与农民沟通的成本。

自古以来农民就是中国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也是社会地位最低,政治参与最低的一个群体。政治参与作为“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内容”[8]。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使得农民有机会参与到组织的各种管理和决策中来,学习如何通过民主、法制的方式来解决组织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协调、处理组织内外的各种关系尤其是和地方基层政权的关系。从而形成民主参政意识和法制观念,通过组织这种载体,一方面,可以把农民的愿望和需求传递给政府有关部门,成为农民利益表达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农村非政府组织能够较好地将政府的有关政策及时地传达给广大农民群众,这样既能避免或降低单个农户自主决策带来的风险,又能提高决策效率。因此,农村非政府组织就能够以其所具有的理性化、灵活化、组织化的方式减少矛盾、缓解冲突,促进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和谐与稳定,从而极大地降低政府与农民沟通的成本。

4. 有利于农民合法权益的维护。

市场经济的冲击,政府某些不恰当的干预行为都会极大地侵害农民的合法权益。在传统的个体农户分散经营的情势下,面对这些不合法的侵害行为,农民无法也无力有效的进行权利救济,维护自身利益。在加之农业生产由于受天气、气候等无法抗拒的自然条件制约,农民天生就具有相当的脆弱性。如果没有后天的救济手段,在和其他利益群体博弈的过程中就不能有效及时的挽救利益受损的结局。而“总是使自己处于一种无助的困境,只是被动的依靠政府部门的发现和关怀”[9]。因此,必须大量发展能够真正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和社会公益的农村非政府组织,运用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其灵活的方式,积极有效的行为来协调各方利益,推动国家相关政策的执行并保护农民的利益。

(二)农村非政府组织的消极影响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强大的公民社会并不一定能够确保民主的存在。1997年,普林斯顿大学的伯门教授在一篇名为《与希特勒同行》的文章中,对德国魏玛时期市民社会的作用作了冷静的分析。那时,德国的社团活动异常丰富多彩,许多人加入了各种形式的专业和文化组织。然而,伯门认为,德国活跃的市民社会不仅未能巩固民主和自由的价值,反而使这些理念趋向灭亡。同样,也并不一定会必然促进经济的成功。韩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经济奇迹就是建立在受压制的市民社会背景之上的,后来随着政治控制的宽松,市民社会才获得了蓬勃发展的空间。但这些团体并没有在过去五十年里韩国快速增长的经济中发挥出多少作用[10]。而与其相邻的孟加拉更是亚洲非政府组织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有着数以千计的非政府组织,然而,孟加拉仍然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

作为农村里的一把双刃剑,农村非政府组织并非总是一定只产生积极的影响,而是还潜在地会发出一些消极的影响,不和谐的声音。首先,农村非政府组织可能会导致农村正式组织的弱化。由于农村非政府组织是农村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内生的需要,其合法性和权威性得到农民的极大认同,如果国家不能有效地对其进行引导和规制,就有可能对体制内的组织的合法性和权威性造成冲击。其次,农村非政府组织可能不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农村非政府组织的政治行为是农村社会向国家施加影响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如果国家不能积极响应,就有可能引起一定范围内的社会动荡。最后,农村非政府组织可能会演化为封建迷信组织。由于约定俗成的乡规民约是其信奉的管理规范,如果这些缺少法律依据的条文中的某些内容偏离法治轨道,就可能染上封建迷信的色彩,进而成为其中的某些领导人谋取私利的工具。

总之,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顺应了当今世界范围内掀起的市场化、民主化、民营化和全球化的浪潮而引发的全球结社的潮流。对于改造农民的思想意识、观念形态,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表达农民利益诉求,发展农村经济,带动农村走向富裕,降低官民沟通成本等方面发挥着政府和企业难以企及的作用。然而,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社会现象,农村非政府组织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因势利导,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民致富的有力抓手,成为党和政府治理农村的得力助手。

摘要:农民组织意识是指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意愿和心理状态。农民组织意识的强弱,在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成为影响农民是否会自愿自动成立各种组织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各项改革的深入,农民成立各种非政府组织的外围条件逐步具备的情况下,培养农民的组织意识也就具有特别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同时,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犹如一柄双刃剑,这就要求我们要尽快完善相关法规,因势利导,促进其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非政府组织,农民,组织意识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9-10.

[2]陈斯喜.中国社团立法现状[J].环球法律评论,2002:175-176.

[3]俞可平.改善中国公民社会制度环境的若干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1).

[4]金东日.组织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1.

[5][美]W.理查德.斯各特.组织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40.

[6]邓国胜.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新环境[J].中国改革论坛,2006,(5).

[7]李红艳.农村非政府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7,(4).

[8]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66.

[9]张西勇.促进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几点对策[J].农业经济,2008,(3).

上一篇:导游业务课程设计论文下一篇:共轭梯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