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四个支点

2024-06-25

阅读教学的四个支点(精选11篇)

阅读教学的四个支点 第1篇

一、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应当以不断地建构话题为导引, 不断地产生问题, 有不断求解, 形成阅读期待。

1. 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最能体现自主学习的理念。教材虽是语文教学的材料, 但不能简单地把它看成是供学生学习、记忆、吸取语文知识的文本。应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储备, 多角度、多层次地体悟与文本所蕴涵的信息, 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碰撞, 情于情的交流, 获取感悟的积累, 得到人生的感悟。

2. 师生对话

语文教学中的“对话”以教材内容为“话题”, 教师凭借自己的经验, 用各自独特的表现形式引导学生通过交换意见、思想碰撞、合作探讨, 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发展。学生与教师的对话, 是民主教学的课堂体现。教学应该把学生从被灌输的客体地位中解脱出来, 还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现“教学相长”, 共同发展。

3. 生生对话

生生对话, 指的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彼此交流。通过学生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流, 共享知识、经验、智慧、情感, 共享语文世界的精彩与美妙。同学之间的相互切磋、沟通交流, 能够互相启发, 促进学习。

二、感悟

1. 读中感悟与思中感悟相结合

感悟是阅读教学的一个目标, 它追求以读促悟, 让学生在读中悟境, 读中悟情, 读中悟意, 读中悟法。“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可以说, 读和思是两种最基本的感悟方式。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读中感悟与思中感悟有机结合。

2. 整体感悟与重点感悟相结合

每篇课文都是一个有机整体, 教学是要坚决摒弃那种把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印象, 使认识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否则单凭一些局部的感悟很难获得正确、全面的认识。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词、句、段反复读, 加深理解。只有进行整体感悟, 学生才能感受到课文的整体美, 仔细品, 认真想, 入情、入境、悟法、会意、明理, 把感悟引向深入。在重点感悟的过程中, 把握整体意识, 做到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句不离篇, 联系上下文、联系全文来感悟。

3. 自主感悟和指导感悟相结合

阅读感悟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任何人不能代替。学生是感悟的主体, 应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主感悟, 让学生用心去品味, 揣摩语言文字, 感知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 感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和技巧。只有充分的自主感悟, 学生才能心领神会, 真正学有所得, 获得一些感性的或理性的知识。由于受自学能力和认识水平的限制, 小学生的自主感悟往往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因此, 他们的自主感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自主感悟前, 教师可提示感悟方法, 提出感悟目标和要求;自主感悟中, 巡视并作针对性的个别辅导;自主感悟后, 组织交流和对话, 进行点拨和引导。尤其是“交流和对话”, 能提高感悟的质量, 是感悟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三、熏陶

一节成功的阅读教学课, 同时也应该是一节美的熏陶课。教师应凭借该文本, 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和真挚饱满的情感浸润学生、感染学生, 避免空洞、生硬的说教。

1. 营造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朗读氛围

如果在充满情感的氛围中朗读课文, 学生会被这种朗读氛围所鼓舞、所浸染, 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朗读, 提升对文本语言的感悟、品味, 有利于对文本语言的内化。朗读氛围要靠教师进行精心预设和适时生成。

2. 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朱光潜在《从我怎样学国文谈起》中说“文学是人格的流露。”语文教材是经过精选细挑的佳篇美文, 容纳了众多著名作家的不同审美感受。文章中所反映的真善美, 对学生思想感情的陶冶, 道德品质的培养以及是非辨别能力的提升, 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练习

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运用。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运用, 它的工具性就无法落实到位了, 语文能力的形成也便成了空谈。因此, 通过适当的练习, 在阅读实践中学会使用这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显得尤其重要。

1. 积累训练

就是以积累规范性语言材料为主要目的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训练。小学生学习语言主要的途径是对语言的感受和积累, 只有让他们大量接触语言规范的作品, 才能形成对祖国语言文字丰富的感性认识, 才能积累多彩的语言材料, 为准确运用语言文字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模仿性训练

课文中有一些段落表现力强, 句式整齐, 结构典型。可引导学生好好领会这些段落的写作特色及表达功效, 并仿照它的结构特点,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进行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达, 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3. 创造性训练

在仿造性训练的基础上, 可以逐步增加一些创造性训练, 其主要步骤为: (1) 教师提供操练的内容或范围。比如, 借助文本的空白处, 要求学生结合语境补白; (2) 学生自酝口述或笔述; (3) 口述或笔述。

4. 迁移型练习

如造句、续写、仿写等。例如,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乌鸦和狐狸》一文中, 就有练习“肉被狐狸叼走后”的续写。这中练习既可以强化课文语言的积累, 又训练了表达能力, 一举多得。

5. 探究型练习

阅读教学的四个支点 第2篇

语文阅读教学 “怎么教”一直是当下语文教学讨论中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设计,是构建有效阅读教学的原点和基础。只有在教学设计上有所思,才能再课堂上有所为;只有在教学设计上回归语文教学本真,才有可能走进语文教学的理想王国,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所以从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层面探讨“怎么教”的问题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笔者以为,要实现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设计”,需要关注以下四个维度。

一、整体观照,奠定阅读视域

唯物辩证法认为,由于整体中的各个部分存在有机的联系和有序的结构,结构的信息量倍增,改变了原有各孤立部分简单累加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大于各孤立部分功能相加之和。这便是“整体优化”的思想。只有整体观照,才能整体设计,才能居高临下,统揽全局,运筹帷幄。

1.目标的整体视域。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语文课堂教学要整体考虑和设计的三维目标这是众所周知的。如何将这些教学目标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目标体系,实现整体和谐呢?从大方向把握上,当然要对课程目标和年段目标进行系统梳理和把握;从一篇课文来讲,要在单元目标正确定位的前提下,制定课文和课时教学目标。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组《走进名著》单元,在单元导读中就明确指出“学习本组课文,要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这是单元导读中对本组课文的目标定位。很明显,本组课文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三个。因此在教学《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根据本组课文的目标定位,从整体观照的角度思考,可以通过“感受人物形象”这一目标入手。从文章语言切入,在反复揣摩和推敲中逐步让人物形象丰满起来。同时将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体验阅读名著的兴趣两个目标融入其中,体现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所以我在本课中制定以下三个目标:一是学会“妒、督、寨、擂、呐、丞”等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借人物关系梳理初步了解故事内容。二是借助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通过学生对文中的“智”的深意、“文”的精彩的感悟和体验,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形象。三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在这样一个全局意识观照下的目标定位中,通过适当的权衡和处理,使得课堂教学的目标更加精准,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内容的整体把握。当语文教学从“方法时代”走向“内容时代”的转变中,我们越来越感受到“课文只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各种教学资源都应从教学目标出发进行内容数量上的取舍,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因此教学内容整体把握,是语文阅读教学实现有效性设计的重要方面。比如教学《草船借箭》,我在初读反馈环节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1)学生初读课文,读通课文,找找故事中有哪些我们熟悉的姓名?(板书人物)

(2)你能按照的自己的想法,给这四个人分组吗?

生1:我认为可以分成三组,分别是曹操、诸葛亮、周瑜和孙权;引文他们分别代表了吴、蜀、魏三个国家;

生2:我觉得可以是两组,诸葛亮、周瑜和孙权是一组,曹操为一组,因为孙权和刘备建立了孙刘联盟,共同抵抗曹操;

生3;我觉得鲁肃比较难分,因为他既不能让周瑜杀了孔明,而毁了孙刘联盟,不能逆着周瑜保护孔明,因而激怒自己的主帅,他是夹在这两个人中间的。

教师相机介绍背景: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魏)刘备(蜀)孙权(吴)各据一方,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来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建立了“孙刘联盟”。刘备派军师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和东吴都督周瑜,参谋鲁肃一起,抵抗强大的曹操。

采用这样的教学策略办法,一方面是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把握,另一方面整合了学生原有知识的积累,可谓事半功倍。

3.策略的整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也不是一盘散沙,它的设计是把多种因素的内部结构及“边界”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任何系统只有通过相互联系形成整体结构才能发挥整体功能;没有整体联系,没有整体结构,要使系统发挥整体功能是不可能的。如何更好使教学策略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服务,教学设计可以采用行之有效的整体优化教学策略,让课堂教学更加大气。比如可以采用学思结合、学用结合、说写结合,读写结合等策略。通常有效的教学设计我们一般都是采用板块设计来加于实现的。比如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哪吒闹海》一课时,通过“朗读”、“概述”、“讲述”、“转述”等四个板块设计,由浅入深,从语言内容到语言形式,再到语言习得,实现语言习得、语言智能和人文精神的协同发展。

二、关注表达,把握学科本质

语文学科的特点一直以来众说纷纭,什么文学性、思想性、综合性、工具性、人文性等等。但不管怎样,语文教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语言性,这种说法更接近于语文教学的本质。因此,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掌握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形成一个以语言知识为主轴,语言能力和人文精神为两翼的教学体系。所以忽视语言习得就失去了语文学科的本质意义。笔者认为,从语言表达的角度来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关键要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课文的文体特点,二是课文语言的表达特点。

1.有效设计要关注文体特点。文体即文本的类型。小学语文课文的主要文体有记叙文、说明文、诗歌、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文言文等。文体的特点决定着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策略的选择。汪潮教授说过:“如果我们不注重文本的体裁和文本呈现的特点,我们对教材的取舍和决定教学的起点、重点和难点就会偏离应有的方向,使教学偏离正常航向”。比如《纪昌学射》这一则寓言故事,教学就要紧紧抓住“练眼力”这部分内容,体会纪昌坚持不懈、不放弃的精神,从而懂得练好基本功重要的寓意。学习《太阳》要特别关注说明文的文体特点,特别是说明文的语言表达特点:用数据、比喻、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因此在教学设计时,重要的价值取向应该是说明方法和语言的表达。所以根据不同的文体类型,设计不同的教学思路,能彰显文章风格和教学特色,从而以有效设计成就课堂教学实效。

2.有效设计要关注语言特点。语言表达特点在语言理解和运用上具有迁移性,教学意义重大。王尚文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焦点应该是话语形式,即怎么说,而非说什么。”因为“内容不可能离开形式二存在”。这就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当下大多数教师仍然在“课文写了什么”上下功夫,偏偏忘了“课文是怎么写的”,“怎么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总之,忽视甚至抛弃了“话语形式”。这样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这样的语文可绝对不是好的语文课。比如我在设计《草船借箭》教学的过程中,对文本语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推敲,因为目标中对人物形象的体会是建立在对文本语言的推敲和领悟的基础之上的。以下是我对课文语言表达的解读:

比如本文第二、三自然中语言表达形式可以关注,一是对白,比如,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特别能反映两人的性格特点。每个人说话表面平静,实质暗流汹涌,这是故事情节的需要,也是人物形象的最直观刻画。而且字字铿锵,达到“减一字太少”精炼程度。二是留白,两人说话时的表情、心理活动不着一字,提示语非常简单,但周瑜一本正经却心怀鬼胎,官腔十足却步步紧逼;诸葛亮投其所好顺水推舟,表面迎合暗渡陈仓等内心活动,都通过他们的精彩对话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谓“增一字太多”的境界。三是空白,在商议军事的片段中,鲁肃一言不发,而这恰恰是他人物形象的真实写照,因为鲁肃心里知道,他既不能让周瑜杀了孔明,而毁了孙刘联盟,也不能逆着周瑜保护孔明,因而激怒自己的主帅。其实第三自然段中,鲁肃问周瑜“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看似简单的两问,也是鲁肃的形象写照:鲁肃为什么要问这些问题,他是在问谁?我认为一是问周瑜:看看周瑜有什么打算?了解周瑜的下一步计划;二是问诸葛亮:鲁肃知道诸葛亮绝非等闲之辈,但是三天早十万支箭,又有什么绝妙之策呢?三是问自己:我该怎样见机行事呢?保护孔明呢?等等。都是文本语言中值得推敲的地方。

三、智慧设问,迸发思维火花

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同时把“发展思维”正式列入“课程总目标”,可见语文学科教学在思维培养上的重要性。思维培养的起点是发现问题。作为教师,既要问题的引导,更要引导问题的产生,才能激活课堂,让思维的火花绽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设计一堂精彩的语文课,问题设计尤其重要,也是实现有效设计的重要环节。

1.设问须有统领效用。俗话说:“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就具体课文而言,提出的问题要能够统领全文,是解读全文的支点,支撑起整堂课的教学,为整堂课的情感和内容奠基,不应该是琐碎的、凌乱的。这个问题应该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是“提纲挈领的”,是能指挥“千军万马”的。比如我在上《草船借箭》揭题导入环节中,出示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片尾曲中的歌词“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引导学生交流:“你知道哪些熟悉的姓名,你脑海里有多少鲜活的面容”?教师于是设问:为什么几百年过去了,三国演义中的那些人物的面容依然那样鲜活,他们的名字依然如此熟悉?让我们从今天的课中去寻找答案吧!这样的问题,就是在告诉学生,认识“熟悉的姓名”,感受“鲜活的面容”是课堂中要解决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目标,这也成为这堂课教学的支撑。

2.设问须有思维价值。问题有一定的思维广度和深度,能对学生的思维形成相对的刺激和挑战,能促进学生的思考。决不能提一些没有思考价值,学生不用思考就回答的问题,这样的设问只会减弱学生思考的兴趣,事倍功半,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将逐步弱化。

3.设问须有激疑功能。我们一直觉得,现实的课堂上教师的问题太多,而不是太少。很多的问题都来源于教师,使得“质疑问难”这一极有意义的环节形同虚设,成为一个“幌子”。比如:在学习《草船借箭》第二自然段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1)故事就从周瑜和诸葛亮商议军事开始,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他们在商议什么?(造箭之事)

(2)从商议军事来看,读完这一段,你心中有什么疑问?

预设:①一个是三军统帅,一个是军师,一个是高参,怎么会因为造箭的事要进行专门商议?②几天造几支箭这些都是军事常识,用得着讨论吗?③作为三军统帅怎么提这样一些问题?(3)看来这商议军事还有弦外之音,再读课文,你有什么新的发现?(4)讨论交流;教师小结:表面是商议军事,其实却是在斗智。„„

设问的目的就是为了催生新问题产生,这才是智慧设问的最高境界。

四、优化练习,超越传统视角

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练习时间,可以将练习穿插在新知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安排集中练习的时间。”同时指出“课内书面作业时间一般不少于8分钟”。一方面课内练习的提出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对课堂练习的形式和方法留给一线教师更多的思考空间。但是,为练习而练习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李吉林老师曾经指出,如今的语文教学园地中有“两座山”,一座是“习题式训练”如山(另一座是课堂上“问答式分析”如山)。可见习题式的语文课堂训练有待于我们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改变。笔者以为,所谓练习,尤其在语文课堂,并不是仅仅局限在几道语文练习题那么简单,我们应该拓宽思路,超越传统视角,去实现语文课堂是有效练习。

1.读是硬道理。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手段,更是一种语文学习的练习方式。我们经常将读书和练习作为语文教学的两种不同的手段,其实以读代讲,以读代练都是广义的课堂练习,在读中感悟汉语言文字独有的音韵美,意境美、形象美。“眼观其文,口诵其声、心惟其义。”在口诵心惟中“深入文本领会原旨,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文章的真实意境,积累并生成优秀的语言文化,进而初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获得真实的语文素养。”

2.写是好形式。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一条规律,写作为课堂练习的一种形式,要更多的与课堂教学的过程达成天然的默契,不能旁逸斜出,生硬突兀。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在一些公开课的教学中,为了穿插所谓的练习,不惜打断流畅的教学进程,硬生生得将练习拿来,不仅没有练习的实效,反而破坏了课堂教学的整体美感。要使写真正成为课堂练习的好形式,必须依附于教学的内容和我们要实现的教学目标。

3.思是真收获。优化课堂练习,还必须要利于学生课堂思维激活,比如批注便是一种很好的练习形式,在《草船借箭》第一课时中,我安排了三次批注来体会课文在刻画人物上的精练语言:一是研究周瑜、诸葛亮的语言, 体会“减一字太少”,;二是添加提示语,体会“增一字太多”;三是想象鲁肃的心理,体会“无声胜有声”的语言空白魅力。这种边读边思边动笔的形式也是一种极好的练习形式。

【参考文献】

撑起京东的四个支点 第3篇

12年来,我发现一个基本规律,叫“一拖三”。一家创业公司要取得成功,有四点很重要,而且这四点基本能够判断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是否有价值。

首先是团队。人永远是最重要的。2004年前,我做了6年的传统零售,那时候在内部制定了一个“倒三角”的体系。这个体系京东商城用了十几年,“倒三角”的底就是团队。大部分企业失败的原因都是团队不行。很多企业经常会说,经营困难是市场不好、消费转型等,但其实核心还是团队没跟上。

创始人对公司要承担绝对的责任,所以我常说,如果有一天京东的业绩涨不上去了,那一定是我们的团队,特别是以我为首的核心管理团队出了问题,跟不上发展的节奏。任何一个人的资源、能力都是有极限的,每一家公司可能都有遇到发展瓶颈的时候,所以团队很重要。

其次是用户体验。不管做产品还是做服务,做硬件还是做软件,做互联网还是做传统行业,最核心的比拼就是用户体验。比如IBM,它的转型成功是因为找到了软件和服务的巨大需求,用户体验会更好,所以它成功了。

再次是成本。任何一种商业模式,如果不能够把这个行业的成本降低,最后都是有问题的。

最近二三十年以来,不仅是互联网公司,就连传统的行业,比如航空公司,都变成了包袱。航空公司资源很多,但是投资航空公司的却很少,所以它的市值很低,且大部分是亏损的。结果美国做了一个新的航空公司——西南航空,改变了这一现状。十几年来,除了中国之外,全球航空公司70%~80%的利润都被它拿走了。

为什么?因为在别人玩了四五十年的航空业之后,通过它的管理,把航空的运营成本大幅降低,给予了票价很高的竞争力。

人类社会的第一个商业模式,其实就是京东的商业模式——零售。从第一轮融资到上市,我有几个原则,首先就是成本比毛利率更重要。如果把京东金融等所有与京东商城无关的新兴业务剥离的话,京东的成本不到10%。成本降低之后,才有持续的能力为消费者提供低价。如果成本没有下降,只是为消费者提供一个低价,最后注定是死路一条。

最后是效率。四五年前,我就说过公司的现金流比利润重要,这里的核心说的就是效率。所有的零售行业,比如国美、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等,它们的费用率至少是15%。如果京东把食品、书籍等低值的东西去掉,只看电子产品的综合成本的话,加起来不到8%,跟国美、苏宁相比,降低了50%~60%。

零售公司最核心的效率就是库存周转天数。国美、苏宁大概是1万~3万个品种,它们的库存周转大概是60~70天。京东在库管理的品种有200多万个,数量是国美、苏宁的100倍,但在去年,我们的库存周转天数就只需要30多天。

如今市场上成功的公司都做到了这四点。在优秀的成功的团队基础之上,你只要把用户体验、成本或者效率这三者,至少做到一点,同时另外两点又没有减损的情况下,基本上就可以算成功了。

有效阅读教学的四个支撑 第4篇

一、工具为纬, 人文作经, 学生得“意”而不忘“言”

一般性阅读的主要功能是获取“文本的意义”, 不是获取“文本的语言”。获取“文本意义”的阅读过程和获取“文本语言”的语言学习过程有着本质区别。阅读活动其实是读者对文本内容的“意化”, 是“得意而忘言”的过程。

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过程就是语言学习的过程”, 学生在阅读理解文本思想内容的同时, 还需要理解语言, 学习语言, 包括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句子段落以及文本内含的语言知识。近两年, 阅读教学一直存在一种浮躁现象, “得意而忘言”, 这是语文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

阅读数学中, 文本本身蕴涵的人文因素就很丰富, 不需要教师过度开掘, 过度煽情, 就能对学生进行人文的熏陶;再者,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也为感悟文本的思想感情奠定了基础。因此,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多考虑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扎实有效地吸收内化语言, 感悟文本表达的精妙, 要在培养语感、整体把握、领悟读法写法上下工夫, 特别是在运用语言上下工夫。比如在《猴王出世》的教学中, 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引导学生抓住“阅读提示”, 自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体会作者是怎么写的, 发现语言的规律, 学习表达的方法, 品味经典的魅力。又如在《颐和园》的教学中, 教师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思路, 让学生随着文字移步换景, 抓住重点词句, 边读边想象, 体会颐和园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像经线纬交织, 学生“得意而不忘言”, 教学目标也得到定位、落实。

二、多元解读, 准确把握, 学生得“异”而不忘“本”

文本解读的过程也是教学设计的酝酿过程, 许多优秀教师的经典课堂来自于他们高超的文本解读本领。注重文本解读确实让阅读教学走向了高效, 走向了个性。由此看来, 文本解读确实为当前的语文教学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语文课程标准》在阐释语文教育的特点时, 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 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刻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 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表明了语文新课程在解读作品的策略上, 发生了由过去按照教参的“定论”强制灌输的“一元解读”, 到现在倡导在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基础上的“多元解读”的变化。作者并不是文本唯一的解释者, 学生也可以质疑, 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异见”。然而, 是开放还是回归?这里有两个关键词, 一是开放, 二是回归。开放是说, 文本对每位读者都是开放的, 每位读者可以凭直觉或语感解读文本, 文本所固有的可能性始终对每位读者开放。但由于信念、特质、能力、眼光等的不同,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即便是对同一文本也可以作出不同的解读。这也从另外一个层面说到了解读的个性化问题。开放还应有一个“度”, 当超过“度”的时候, 我们就要回归。回归到哪里?文本本身!我们对文本的解读不能脱离文本而进行!正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

如《落花生》一课, 文本的价值取向是教育人们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有用的人, 不要做只讲体面, 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有的孩子受文中父亲一段话的影响, 认为不可以做桃子、石榴和苹果那样的人;还有的孩子觉得桃子、石榴、苹果不仅对人们有用, 而且乐于展示自己的才华, 敢于大胆地推销自己, 做这样的人有什么不好, 甚至贬低像花生那样的人。在以文本为话题的聚会里, 面对这样的文本解读, 教师不要忘记对学生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此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归到“做苹果、桃子、石榴、花生那样的人都可以, 但一定要有用”这个本位上来。

许多教师都反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不好上。教学过程中, 学生往往会提出诸如这样的问题:五壮士为什么跳崖?为什么不投降?教师觉得不好回答, 因此纷纷建议删除这篇课文。其实这篇课文并不至于不能上, 而是教师没有找准文本价值取向的支点, 这个支点就是五壮士在子弹打尽, 石头砸完, 陷入绝境时选择跳崖不仅是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壮举, 更是以这悲壮的方式向敌人作最后的宣战。他们跳崖时高呼的“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不是对敌人最有力的还击吗?那惊天动地、坚强不屈的声音不是对敌人最强大的震慑吗?某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 对文本的解读和处理自然到位, 也很独特。很好地把握“最后宣战”这个支点, 并联系下文的两个口号, 采用追问的方式:子弹打完了, 石头砸完了, 还能和敌人作战吗?五壮士以什么方式向敌人作最后宣战的?“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敌人听到会怎么想?“中国共产党万岁!”人民听见会怎么想, 怎么做?层层推进, 成功地帮助学生解读了五壮士跳崖的历史意义。可以说, 当他们再遇到像“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这类文本时, 该会怀着怎样的一种深情去聆听作者那泣血的声音啊!学生的品味感悟的能力, 正是在解读文本中积累、磨砺、提升、内化而来的。叶圣陶先生说过,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有效地帮扶学生解读教材文本, 在不失文本真味的前提下让他们获得别样感受,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这样的课堂才是深刻的有效的。

三、总结学法, 点滴渗透, 学生既得“鱼”又能“渔”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 就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孔子言:“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这里的“一”不正是学法吗?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 才能离开教师这根拐杖而“反三”, 对所学知识才能触类旁通。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教学实践也雄辩地说明了这一点。学生有“临渊羡鱼, 不如退而结网”的意识和能力是可喜的, 如果只知道羡鱼, 而没有结网的意识或捕鱼的能力就值得深思了。

当前教师们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往往注重对文本的开掘, 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或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上下工夫, 大量引进课外学习资源, 以求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他们很少考虑, 甚至忽略学法的渗透、指导、总结, 即使在观摩课中, 也很少看到把学法贯穿于过程中的设计思路。笔者在南昌听的18节阅读教学观摩课中, 只有两节注重学法的指导, 一节是北京孙老师上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一节是浙江王老师上的《猴王出世》。在《猴王出世》这课里, 王老师不仅教给学生精读、略读、跳读、浏览等多种学习方法, 还指导学生根据句子语言规律读出节奏和韵律。由于掌握了方法, 学生在朗读课文时, 读出了古典白话文的味道, 品出了经典的芬芳。

阅读能力的提高, 阅读习惯的养成, 离不开方法的扶持, 为了使学生学会读书, 笔者将阅读的方法编成顺口溜, 指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进行阅读:初读课文扣课题, 不识字词查字典, 关键词句划划线, 主要内容讲一遍;二读课文理思路, 段落层次分清楚, 质疑问难勤思考, 理解段意定中心;三读课文抓写作, 课文特点找一找, 这样写法为啥好, 作为范文要记牢。当然, 阅读的方法还要根据不同体裁的课文而定。在平时的教学中, 还要经常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学习方法, 在全班交流, 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超越文本, 适度拓展, 学生得“近”也求“远”

阅读教学应处理好的四个问题 第5篇

语文阅读教学方式亦呈现简单机械化的特点。阅读课上,朗朗书声不再、激辩之声更难有,教师往往以高考为模板,抛给学生几道题目,学生做题,教师讲解,总结做题经验成了阅读课的基本模式。但仅由这几道题目就能使学生领略作品的精髓所在吗?没有兴趣的引导,没有视野的拓展,没有研读的快乐,没有探究的发现,这样投机取巧的行为,也许确实能使学生的分数有所提高,但当学生淹没在各种五花八门、良莠不齐的现代文题海中时,又将阅读置于何处?对此,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问题设计的层次性和有效性

问题设计的目的是把课文中的知识点串在一起,形成一个“知识链”,通过教师的引领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形成一个知识网络。而不应不加思考地随意提问一些学生无需思考就能够回答的浅层次问题,这些问题虽然能使师生较快进入互动过程,但只是表面的热闹,对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毫无价值的。

因此,教师所设计的问题首先应该具有启发性,能够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其次,教学设计的问题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再次,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能切中要害,便于学生准确把握文本、深入理解文本,使学生在若干问题的引领下逐渐领悟文章的深层含义,调动学生思维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如在教授汪曾祺的著名篇目《葡萄月令》时,为使学生理解其蕴含的三个境界:由对葡萄的生长过程的字面理解,到文中的从事农事的“我”,再到体会蕴含在文中的“我”的情感、人格。我们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步骤,首先由对文章语言的品读总结本文的语言特色,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解读作者的精神人格,最后设计一个言语活动,请学生结合文本用一个比喻说明葡萄在作者心中的地位,由此水到渠成地完成教学目标,理解作者“葡萄一样的心,葡萄一样的人”的特点。

二、依据文章体式,确定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就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在课堂中,对作品的解读应该依据其特定的文章体式,运用符合这种体式的阅读方法。以符合小说的方法解读小说,以符合散文的方法解读散文。以《落日》为例,这篇文章讲述日本受降的过程,一些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受降仪式是如何安排的,如此解读背离了这篇文章的特定体式,使课堂更像一节历史课、军事课,丧失了语文课应有的语文味。对于这样一篇优秀的通讯,教师应抓住通讯这种文体的真实性,带领学生深入文本,了解作者是如何艺术而真实地再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

阅读教学应该以语言活动为核心,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形成丰厚的知识积淀,在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改革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开始更多关注教学内容的选择,强调言语形式的教学。真正的语文课应该带领学生沉浸文本、深入品读、动态品味,而不是将时间花在语文活动之外,对文本进行无限拓展,使语文课变为地理、政治、艺术等课程。由高考阅卷中反映出的情况可以看出,对于考查“言语形式”的题目,学生的得分率并不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说明我们的教学还未对“言语形式”教学引起足够重视,要求教师在常态阅读教学中,能在关注言语内容时对言语形式的教学有所侧重。

三、把握文本与拓展的关系

语文教学首先应当尊重文本、立足文本。要做到三点:一是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倾听文本,既关注文本的内容、语言,又关注文本的形式、文体特点;二是遵循文本自身语境和结构特点来解读文本,整体感知与局部研读相结合;三是尊重文本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取向,根据文本设计教学环节,开展教学活动。在充分挖掘文本的基础上,还要重视有效拓展。拓展就是对文本内容的迁移,以文本为“点”,向生活这个“面”拓展,扩大教学容量,拓宽学生阅读视野,并经由对文本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个人的生活体验,带领学生更好地深入文本,认识文本的价值。在拓展的方式上可以借鉴探究题的考查形式,读写结合,对文章进行赏析评价,也可对文章进行仿写,或就文本联系生活写一篇小短文。但是无论如何拓展都应立足文本,找到与文本相契合的点,不能对文本盲目拓展,舍本逐末。

如讲授《老王》,其重点应该在理解老王身上所体现的“底层的光辉”,通过对老王言行的记叙,理解老王身上善良、知恩图报外所体现出的对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的坚守。应该带领学生理解文章中“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挖掘“愧怍”的深意,“愧怍”什么,为何“愧怍”,谁应“愧怍”,由作者的“愧怍”烛照出自己的“愧怍”,并反思社会的“愧怍”。由此才能真正体现出文本的价值。有些教师在处理时带领学生回顾文革,联系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关注《平凡的世界》,力图将学生引导到对底层人民的关爱,唤醒学生的情感上,这样的处理虽然拓宽了课堂的宽度,但游离于文本,虽有宽度,但缺乏深度和厚度,对文本的解读流于肤浅。

四、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

在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讨论这两种学习方式中,教师应更加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语文学习活动主要表现为思维活动、情感活动,这是一种内隐的活动形式,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更多地与学生个人的人生经验、语文素养有关。而合作学习只有在个人无法完成任务时方有使用的必要,且不谈问题讨论的有效性,在这一参与过程中,如果教师控制不当,很容易使一些学生丧失独立思考的兴趣,而随意附和他人观点。

以探究能力为例,探究能力强调的就是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在作者观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得出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思维活动,更注重个人的独特性。探究题以能力立意,在阅读教学中也应以此为准则,在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时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保持个性独立,不依附、盲从他人的观点,敢于怀疑和批判,提高学生质疑的水平。总之,语文教师应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探究思路。

阅读教学课堂评价的四个维度 第6篇

1.阅读教学的现状

在中考指挥棒的压力下,阅读课容易偏离正常的教学轨道,一些教师的阅读教学手段简单、重复,肢解文言文,对古诗文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漠视现代文,阅读教学单纯指向中考命题的狭隘范围。阅读教学的公开课更是成为一种远离现实的“理想课堂”,过分追求课堂的形式,而很少关注实际效益,不乏“搭花架子”的现象,使阅读教学公开课往往沦为一场华丽的“表演”,幕落人散,教师继续走上简单重复的常态课。

2.阅读教学课堂评价现状

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渠道,而校本教研对阅读教学的评价多流于形式。“重上课,轻评价”现象较为普遍,即使有了评课程序,也多止于说说好话和套话,多纠缠于课堂细节,无法从一定高度审视和引领阅读教学的方向;大型教研活动课堂评价大多抽象,缺少研究思考的教师多不能准确触摸其思想脉搏。

鉴于阅读教学的现状,加之对前十年课改的一知半解,导致许多中学语文教师对“什么是好课”的理解也有偏差,进而使阅读课“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也出现认识模糊。如何给阅读教学的评价以明确、通俗而科学的导向,对县域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笔者试着从以下四个维度来评价阅读教学,以期阅读教学走向真实、有效。

一、课堂方向准确

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获得丰富的积累,在阅读中实现语文素养的养成。因此,语文课堂的核心目标必须紧紧围绕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来设定。那么阅读教学的课堂评价,也应毫无争议地以“学生语文素养养成与提升”作为目标进行客观评判。一切把阅读教学仅视为教学任务,将阅读教学设计着眼于窃取听课者好评的课堂,都是偏离阅读教学目标的课堂,都应在阅读教学评价中受到批判并摒弃。

二、凸显语文学科性质

课改进入第二个十年,语文课改趋向理性,还原语文课堂本质,“将语文课上成语文课”已成为语文教改的主流。因此,阅读教学要思考并保证语文学科性质,这是当下语文课堂亟待解决的问题。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重心不仅是“写了什么”,而是需更多地关注“为什么这么写”这一层面,即阅读教学不是仅仅关注“文本的内容”,而必须以“语言文字的运用”为核心,既要关注语言文字的字里行间,又要关注文章的整体效果,让语文课上出浓郁的语文味。因此,在阅读教学评价中应充分关注阅读教学的“语文性”,力避语文课中形式多样的“非语文”现象。希望语文阅读课堂返璞归真,其中的“非语文”因素走出语文课堂。

三、符合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核心理念是充分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是在教师的主导下,教师合理组织语文活动,引领学生真正进入文本,一切粗暴的“肢解”、简单的“填鸭”和生硬的“牵牛”式教学行为都是有违新课程理念的,一切佯装让学生“表达探究”的表演式语文课堂活动,也是新课程理念理解异化的“产物”。当下的阅读教学中有三种因曲解新课程理念而催生的“表演式课堂”:

1. 教学任务型

这种课型表现为:教学板块很完美,课件制作很精美,过程如蜻蜓点水。一节课下来,以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运用为手段,给学生呈现了精美绝伦的“视觉盛宴”。总体感知、内容理解、语言品味、拓展延伸、评价巩固,一节课所有环节都具备,但所有的过程都浅尝辄止,这样的课堂、教师只为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漠视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成长性。

2. 主导丧失型

这种课型表现为:你评、我评、大家评,毫无标准乱弹琴。语文活动结束后,教师便忙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断指名学生评价教师或学生的表现,至于为什么评价,怎么评价,学生评价正确与否等等,教师一概不问。好像如此活动只为告诉听课者:学生在发言,在参与,我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3. 师生表演型

这种课型表现为:教师一旦抛出问题,一定就有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不管此问题有无讨论价值,学生均在教师指导下“表演”分组讨论。学生在“别别扭扭”讨论,教师在小组间“故作姿态”巡视指导。师生如此表演的用意是在告诉听课者:我这节课运用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一些旨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扎实有效的语文活动,总会给我们心底留下温暖的记忆。我县某老师执教《呼兰河传》一文,为了让学生体会童年萧红在后花园中的快乐自由的心境,她扣住“下雨了,下雨了”一句指导学生朗读。当学生体会受阻时,教师让学生在这句话前加上一个“哦”字进行试朗读,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作者快乐自由的心境在学生一次次试读中境界全出。一位青年教师执教《七颗钻石》一文,当学生读到“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一句时,如何让七年级学生真正体会到句中所包含的惊喜之情?这位老师先让学生思考:在这个句子中加上哪些语气词可以读出惊喜之意?学生通过思考和比较后得出:用“啊”“呀”等词语较为合适。此刻朗读障碍立刻瓦解,有效朗读随即展开。这些充满智慧的语文教学活动,因为浸润了新课程理念,落实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养成,所以就具有了生命的张力。

因此,对一堂阅读课的教学效益的评价,最终要看学生在课堂上实际的收获有多少。而且学生课堂学习的收获很多时候不是仅仅表现为结果,更多地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体现在学生在常态阅读课中的自行习得、悟得。

四、教师要引领学生深阅读

目前,由于中考落实了新《课标》思想,阅读材料大多出自课外,课内文本由于“中考不考”受到漠视,阅读教学中“浅”阅读文本现象很普遍。一堂课下来,阅读课就是在“生字词和文章主要内容”等文章的浅层次上“转悠”。目前我们阅读教学最薄弱的一环是什么?是缺少教师独立深度解读文本的过程。很多老师自恃有了“集体备课”,认为有了“集体备课的教案”就可以上好课,殊不知在这种观念指导下的阅读教学,其方向一定是仅仅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并非指向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前,必须要思考带领学生进入深阅读的方法,让学生真的体会到这篇文章的别样精彩,去体会作者别样的情愫和文风。提倡教师深阅读,课前教师必须独立阅读文本3次以上,获得属于教师自己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在此基础上确定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然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最后形成自己的教案。这样的“备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备课”,这样的上课才会引领学生进入深阅读的境界。我们建议语文教师每周尝试这样备课一次,逐步到两次,直至变成自己的教学习惯,只有这样,我们语文教师才会在自己的专业成长中不断获得职业幸福。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高低从来就是衡量教师阅读教学水平高低的关键要素,阅读教学课堂评价当然要关注教师引领学生进入深阅读境界的方法和举措。当然,这里的“深”,是基于对文本的正确理解和学生实际接受能力的基础之上。

阅读教学的四个支点 第7篇

《台湾的蝴蝶谷》一课中, 黄亢美老师非常注重生字的教学, 生字学习, 或是介绍字的本源。如“源”的教学, 先介绍古文字的“原”, 它的本义是山上流下的泉水。有了这样的知识铺垫, 再学习“源”, 学生很快就理解了“源”的意思。再如“斑斓”一词的学习, 如果直接告诉学生这个词是“色彩绚丽”的意思, 很简单, 但学生不会在头脑中产生深刻的印象。黄老师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 这两个字有一个共同的部件“文”, 再告诉学生“文”在古代指的是花纹。再讲“斑”, 玉上有花纹, “斓”颜色多, 这样, “斑斓”一词的意思就在孩子的头脑中立体、形象而丰满。这样的生字教学形象、有趣、深刻、鲜明。

二、关注结构, 独具功力的词语辨析

教过《台湾的蝴蝶谷》这一课的老师都知道, 这一课中有三个动词用得特别恰当, 即“飞过、穿过、越过”,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辨析。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 怎么有效辨析呢?黄老师“抓结构, 明要义, 联生活, 懂用法”的四步辨析法很值得我们学习。以“穿过”为例, 他先让学生分析“穿”这个字的结构, 知道这是一个穴字头的字, 而这个“穴”就是打洞的意思, 那么“穿”就有打洞的意思。再联系自己的生活, 知道我们平时常做的穿衣与披衣是不同的, 穿衣是穿过袖口, 是穿洞而过。回到“穿过”这个词, 这是穿过树林与飞过树林进行比较, 从而准确地明白, 穿过树林就是从树林的缝隙中飞过。显然, 这种颇具功力的词语辨析, 如果没有深厚的知识功底和学科素养是很难做到的。

三、关注理解, 不露痕迹的读书指导

有感悟地朗读首先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句子的意思弄懂了, 朗读时把句子表达的意思读出来, 这就是有感悟的朗读, 也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祖国的宝岛台湾气候温暖, 水源充足, 花草茂盛, 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这句话是由四个小分句构成的, 表示了一种因果关系。怎样将这种因果关系通过朗读表现出来?黄老师在第一段前加上了“因为……所以……”, 此句变成“ (因为) 祖国的宝岛台湾气候温暖, 水源充足, 花草茂盛, (所以) 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在学生读好这个因果句后, 他让学生把“因为”“所以”放在心里面, 不读出来, 但要把意思表达出来。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读好后, 他相机点评:这就叫会读书, 读到书里去了。

四、关注方法, 简洁实用的段落训练

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四个良好习惯 第8篇

一、培养学生挖掘课本知识点的习惯

1. 挖掘课本中的“关键词”

教材中写到:“基因突变使一个基因变成它的等位基因, 并且通常会引起一定的表现型变化......”以上的“通常”这一关键词可以让学生反思为什么要用“通常”一词?这两字能省略吗?能否替换为“一定”或其他词语?那么, 又是在什么特殊的情况或条件下才不会引起表现型的变化?教材里这短小精炼的词语究竟会蕴藏着怎样的深刻内涵?首先让学生分组讨论, 然后师生共同去寻找可能的原因, 如: (1) 由于密码子具有兼并性, 所以不同的密码子可能会控制同种氨基酸; (2) 基因上某个碱基发生改变, 它不一定是发生在基因中外显子的部位; (3) 若突变的基因为隐性基因, 则隐性性状不一定能表现出来; (4) 生物的性状表现是基因型与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外界环境相同的条件下, 两个基因型不同的个体, 表现的性状也有可能是一样的; (5) 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来看, 发生突变的基因在特定的细胞里不一定能够正常的表达等等。通过师生共同的深入探讨, 学生就会更加明白这一关键词原来隐藏的信息如此之多。同时, 可以列举部分与“通常”这一关键词相关的高考题, 来提高学生对关键词的理解, 如:2007年江苏卷第7题、天津理综卷第1题、四川理综卷第31题、2006年广东卷第7题、2004年全国理综Ⅰ卷第4题等等, 并让学生通过做题来体验这些高考题与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其实, 这样的例子在本节或其他章节上都有很多, 若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意识地用这种方式培养学生从教材中挖掘出这些“关键词”的习惯, 那么, 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审题能力就会逐渐得到提高。需要强调的是, 教师在指导学生寻找关键词时, 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把握好一个“度”字, 否则, 将会适得其反。

2. 挖掘课本中的“小字体”

这里所说的教材中的“小字体”除了包括教材中镶嵌在常规字体里的小字体以外, 还有“旁栏思考题”、“小资料”以及课外阅读、页脚小标注等内容。这些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 常常间接作为高考的命题范围, 如:2007年的广东卷第15题、江苏卷38题第 (1) 问、天津理综卷第30题、2006年的北京理综卷第30题第 (1) 问、江苏卷第12题、重庆理综卷第2题等等。因此, 从历年考题的考查内容来看, 我们不可忽视“小字体”在高考复习中所发挥的作用。让学生改变原来看课本只看正文, 而遗忘了“小字体”的不良习惯。

3. 挖掘课本中的插图

图表题在近年高考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教学时, 若能引导学生通过“看图说话” (看此图表达的本意是什么?) 、“看图理解” (看此图隐含的内部信息) 、“看图联想” (看此图除了表达与本节相关的知识点以外还隐藏着哪些与其他章节相关联的知识?然后用“图”作为连接相关知识之间的桥梁, 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图”) 以及看图画图等四种方式把本节教材中的六幅插图作为有效的复习资源融入到课堂中, 不仅能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好相关知识点, 节省复习时间, 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于培养学生的识图、用图、画图以及图文转化的能力。

4. 挖掘课本中的复习题

由于课后复习题相对简单, 多数学生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导致在高考中失分的现象常有发生。因此, 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许多高考题是课后复习题的变式与拓展”的思想。如:可以用表格的形式列举出高考题与课后复习题的对比 (见下表) , 并认真分析, 引起学生对课后复习题的重视, 强调在平时学习中养成认真做好每一节复习题的习惯, 当然可以包括对复习题进行有意识的延伸、变形、换量、重组等变式训练的加工, 还可以包括向物理、数学、化学等其他学科拓展与渗透等。

二、培养学生动笔构建知识网络的习惯

美国心理学家J.S.布鲁纳 (J.S.Bruner) 认为, 当知识密切地构建在一起时, 学生才容易理解和记住这些知识。因此, 高考复习除了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外, 还应把复习的视野投向知识的网络化和系统化, 针对本节内容, 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具体的构建网络的方法, 如:图文结合法、树形拓展法、层递式构建法、列表比较法、关键词辐射法、热点归纳法等等, 让学生动笔尝试构建网络图并作相互对比, 筛选出一种更适合自己知识水平与思维习惯的复习方法, 把教材中看似琐碎的知识点 (与本节有联系的知识:DNA分子的结构、表现型、基因型、性状、有性生殖、培养基、基因的表达、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酶的特性、减数分裂的间期、癌变与基因突变的区别与联系、生物的进化、基因工程、内含子、生物的个体发育等等) 由点连成线, 由线连成网, 形成多个具有紧密联系的知识网络, 提高学生提取教材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读后反思的习惯

“创新始于问题”, 培养“问题意识”是提高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之一。本节教材在介绍基因突变的因素与基因突变的特点时, 是以举例的方式让学生获取相关知识的, 而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时, 不能只局限在让学生单纯地记住教材上所写的基因突变的三类因素和五个特点, 让学生阅读教材后学会发自内心的反问: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这三类因素是怎样会引起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基因突变为何具备普遍性、随机性、低频型、多害少利性和不定向性等五个特点?并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原因, 最后教师协助解答。这样, 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 记忆的时间更长久。

四、培养学生把教材当成工具书使用的习惯

“熟能生巧”。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 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提炼性和典范性, 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完全理解教材的本意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要学会指导学生把课本当成“工具书”来翻阅, 具体的程序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主动翻阅凡是与此相关知识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章节, 通过分析讨论解决问题。同理, 教师在讲评试卷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有困难时, 也可以用此方法让学生主动地去翻阅教材, 并作相应批注, 便于再次翻阅。通过这种方式的反复训练, 日积月累, 形成习惯, 它不仅可以强化对教材的理解能力, 缩短学生从教材中获取有用信息的时间, 还能感悟到命题者是如何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来命题, 达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

在高考复习中, 真正备考的主人是学生, 而教师只要做好把阅读课本的各种方法传授给学生, 一旦学生品尝到某种方法的甜头后, 自然会主动地回归课本, 并逐渐形成一种行为习惯, 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复习效率,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参考文献

[1]王珍.讲究讲评方法提高复习效率.生物学通报, 2006, 41 (12) .

[2]李艳华.例谈生物学复习中知识结构的巧妙构建.生物学通报, 2005, 40 (12) .

普希金的四个小悲剧阅读札记 第9篇

1830年秋天, 普希金为了办理财产过户手续而来到父亲的领地波尔金诺, 因为瘟疫流行, 只好在此地住了三个月。四个小悲剧就写于此时, 属于“波尔金诺之秋”的产物。提到此点是因为本人认为这种写作背景与作者的写作意图密切相关, 下面会做详细阐述。

这四部作品均是异域的传说故事, 普希金根据个人的才情与情性进行的改编, 开了短小戏剧的先河。在如此短小精悍的剧本中, 普希金试图把他在人生中所体验到的、所思考的融汇进去, 所以在阅读这些剧本时就不能仅仅把它们看成是对死亡现象的种种陈列, 而是要从作者的隐含的意义方面去挖掘。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悲剧内容, 并提出相关问题, 为后面的阐明问题提供线索。

《莫扎特与莎莱里》“是一部深刻的、伟大的同时标志着强大的天才的烙印的完整的悲剧, 虽然它在篇幅上是不大的。”[1]它主要讲述的是天才艺术家莫扎特被平庸的莎莱里用毒药毒死的故事。情节简单, 人物也不复杂, 但在这个短短的小悲剧中却隐含着作者繁杂的思想:天才的高傲、才情、命运和与他人 (尤其是庸人) 的关系等等。但是此处我们主要关心的是天才的命运的终结:死亡。

在《莫扎特与莎莱里》里, 是莎莱里的嫉妒导致了天才的殒灭。对莫扎特的嫉妒导致的他的愤怒, 进而引起了他内心的不平衡, 在对上帝不公的质疑中, 他让怒火吞噬了自己的良知。表面看来,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谋杀案:因嫉妒别人的才能而杀害他人。但是在这部剧里提到了三次死亡:莎莱里的情人的死亡, 博马舍毒死人的传言, 再就是莫扎特的死亡。而且剧中的黑衣人的多次出现也暗示了死亡的来临, 由此可见作者在这里写到杀人事件不是偶然。这是要说明人性本身的黑暗、深不可测?还是对人的命运的变幻莫测的无奈喟叹?

别林斯基就《吝啬的骑士》谈到:“就人物性格的始终如一 (守财奴、他的儿子、公爵、犹太人) 来说, 就技巧的专长来说, 就激情的可怕的力量来说, 就奇妙的诗句来说, 就完整性来说, 总之, 就这整个戏剧来说, 这是一部完全配得上莎士比亚本人的一种宏伟而伟大的作品。”[2]

《吝啬的骑士》以吝啬这一欲望为中心展开情节, 写亲情在这一欲望下的淡漠、被扭曲。父亲的吝啬对亲生儿子也同样适用, 儿子对父亲的不满愤恨, 乃至要将其像仇人似的杀死的隐秘心情, 在作者笔下得到了极为巧妙的表现。同时将骑士的传统风范与这种卑下的激情相对比, 展示美好品性的逝去。最终以死亡为结局, 结束这一欲望的缠绕, 进入忏悔般的澄明境界。

《石雕客人》则主要讲述爱情的悲剧。普希金选择唐璜这个广为人知的登徒子作为他的主人公, 但是只是在人名和大概情节上与唐璜的故事有关, 其余的都是作者的再发挥, 因而在这儿他就具有了别的意味。在这部悲剧里, 唐璜有过三次爱情经历, 一次是与伊内莎, 并不漂亮但“唯有一双眼睛令人心里发痒”。第二次是与热情似火的女优伶劳拉, 第三次则是与安娜夫人。前两次的恋爱可以说并未能触动唐璜的真心, 但是第三次不同, 他是真正的陷入了与安娜的爱情之中。但是就在爱情马上要来临之时, 死亡的阴影也同时来到。在对爱的期盼中死去, 成为唐璜不幸的结局。

《鼠疫流行时的宴会》是普希金从英国诗人约翰·威尔逊的三幕十二场诗剧《鼠疫城》中摘取一个场景做了创造性的艺术加工。原作描写1666年伦敦流行的鼠疫。主要人物神父和玛格达林娜以其对上帝的虔诚克服了对死亡的恐惧, 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而普希金做了不同处理。别林斯基说道:“它的基本思想就是瘟疫时期的狂宴, 绝望的狂宴, 越是快乐, 越是恐怖!这是真正悲剧的思想。”[3]这里提出了两种对死亡的态度, 由此我们可以导引出两大文化系统对死亡的不同态度, 即:

以神父为代表的一方:欢宴是对神灵、死亡的亵→俄罗斯:宗教情结

主席与年轻人的一方:及时行乐→西方:个人的解放

得出此结论并不难, 但是由此要推导出作者赞同的是哪一种态度则更为重要。普希金的石像是“命运”的象征, 也就是唐璜本人的经历的象征。那“重压在他疲惫的良心上的罪恶”的象征。他必须自己承担社会责任, 履行道德义务。因此他必然毁灭。这样其悲剧意味便在其人道主义的关怀下更加浓厚。

从上面的简述我们可以看到, 这四个小悲剧在进行的过程中并不太阴冷、悲凄, 甚至时不时透露出乐观主义的笑靥。可是结局却统统是死亡, 也是说死亡将它们统一了起来, 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一致性?

这里我们回到作者的写作背景上来看, 普希金当时被困在波尔金诺, 周围瘟疫横行, 每天都有面对死亡的危险。正是在这种氛围下普希金开始思考死亡的问题。而四个小悲剧里包含的死亡无一是寿终正寝的自然死亡, 都是迫于外在的原因致死, 不管是人为的还是自然灾害、疾病, 这种种的不寻常的原由, 暗含了某种神秘主义的因素, 在这一点就与命运的神秘性有了某种隐秘的联系。因而死亡在这里就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鉴于死亡是文学中常写常新的一种意象, 对它的认识、体会构成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点与原型批评理论联系甚为密切, 因而此处尝试运用原型批评的相关理论对其做一大体的疏通。

弗莱在《批评的剖析》中将“原型”定义为“一种典型的或重复出现的意象”。他用原型指一种象征, ”它把一首诗和别的诗联系起来从而有助于统一和整合我们的文学经验.”[4]弗莱的原型批评的主要兴趣在于探寻文学中某些反复出现的意象的由来已久的原始意义以及它们是怎样保存在文学经验之中的。在弗莱的理解中, 原型本是一些零碎的文化意象, 是投射在意识屏幕上的散乱的印象, 但这些意象构成信息模式, 并能体现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和背景的发展过程。

普希金的四个小悲剧中的死亡意象作为文学中反复出现的意象, 与原初人类对死亡的原始认识以及长期以来人类积累的死亡体验, 在人类学的意义上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它既是总体人类经验的一部分, 又作为一种个体的独特体验。死亡是非神灵非英雄的凡人, 他们的死亡跟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更为接近。在这一点上普希金的风格更接近弗莱所说的反讽的模式。因为这四个小悲剧都是一反传统的道德或宗教上的说教, 它们都是来自异域的传说或传言, 在其各自的国度都被用来作为说教工具, 传播着社会的主导思想。普希金则将其改编为戏剧冲突性极强的悲剧, 其目的也在表现人性的种种欲望, 而这种欲望作者是持人道主义看待的。

《莫扎特与莎莱里》中莎莱里因嫉妒莫扎特的才能而将其毒杀, 可以说作者是在表现一种普遍的人类情绪, 只不过是借用了这个故事的外壳。他本身就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在其杀害莫扎特以后, 他不仅造成了他人的悲剧, 更是使自己可恨又可怜。人类普遍的嫉妒情绪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把它提升到因其去杀人的高度就在更高的层次上涉及了人性最普遍的情结。死亡之后的平静, 更让我们深思。《吝啬的骑士》讲的是人的贪欲的悲剧, 对钱财、权利的向往, 是自古以来人们不懈的追求的目标。但因它而起的悲剧也如影随行。它造成的亲情之间的怒目相向更是将其卑劣之处展示得淋漓尽致。在这种欲念的控制下死去, 让我们不禁深为叹息:人的生命何其变幻莫测, 为了一些身外之物而弃之其他, 不免可惜!《石雕客人》中公子哥似的唐璜在真正的爱情来临时死去, 更让人感觉命运的不公。更确切的说应该是命运的不可捉摸的。《鼠疫流行时的宴会》中讲述的死亡更是让人无法控制。自然的疯狂引起的是人类的恐怖。自然疾病导致的人的死亡, 比起上面的三种人为原因, 更加可怕。

从这一个小系列的悲剧来看, 其中死亡占据着主导地位, 不管其人是好是坏, 他们都不可避免的面对死亡。而这个文学意象在原型批评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作为人类原初对死亡的敬畏的深层积累和后来人类在战胜外在于自己的环境时逐步对其敬畏的消泯, 在失去原初的纯真后去自然的叛逆一方面推动了文明的进步、智力的增长, 另一方面却也触动了人心底的罪恶意念, 在这两者间何去何从正是文学和文学批评应该仔细探讨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以给人们一个明确的指引。

命运如此不可把握,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对待它呢?普希金也在这四个小悲剧中或隐或显的给了我们答案:珍惜青春, 享受生活。

注释

1[1]别林斯基, 《别林斯基选集》, 第四卷, 上海译文出版社, 第713页。

2[2]同上, 第723页。

3[3]同上, 第71 0-71 1页。

4[4]诺思罗普·弗莱, 《批评的剖析》,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8年, 第99-101页。

阅读教学的四个支点 第10篇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转变

由以往的注重教师在课堂上单向传授知识,到注重高中生在课堂上锻炼其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转变,这种阅读教学理念的转变符合苏教版语文对于教师要有教学方法的转变性理念的要求;由以往注重对学生制定出既定的课堂结论的灌输,到注重鼓励学生积极提出相关的课题问题以加深对知识的认知的转变,这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由以往注重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性教学,到注重学生通过讨论性的自主学习为主体的转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由以往注重老师把学习内容按照教学计划进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到注重教学方式的个体性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教学计划,这有利于教学计划“因材施教”的目标的实现;由以往注重高中语文的书本内容为主,到注重通过书本内容来反映实际的社会生活,培养学生对于书本内容的过程性学习方式,这可以促进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延伸、开拓和感性理解。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的转变

采用合作性学习的教学方式,来改变以往老师单独讲,学生集体听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营建起课堂的合作学习的氛围并抓住合作学习的契机。这样,在老师所确立下来的评价性体系中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去获得自己对于知识的心理认知。例如,在苏教版的古典文学教学部分中,可以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的方式去进行古典文学情境的“演绎”。也就是教师搭台,学生组队唱戏。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亲身体验到自己作为情境中的“主角”的成就感,加深对文学内容的理解。

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确立起学生感兴趣的探究话题,建立起有利于加深对课本内容认识的探究性情境。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在探究性学习中的知识的拓展。处理好课内和课外、学科内和学科外的关系。例如,苏教版语文的口语交际模块中,可以让学生开展中日之间战争的可能性的辩论,这样的探讨既有利于拓展语言知识,又可以激发学生对于语言使用的浓厚兴趣。

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高中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是从以往的讲着千篇一律的话语的“会说话的机器”,转变为具有人格魅力的、能够在教学课堂上感染学生的教学指导者。这也标志着高中语文老师在职业定位上的转变。在高中语文教师角色转变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从以往的不遗余力、一揽子地传授语文知识,到从方法、内容和形式上引导、帮助和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化学习的转变;②从以往高高在上的课堂监管的教学者,到以平等、民主的身份来和学生一起探讨文本的鉴赏性的倾听者的转变;③从以往的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的权威者,到以老师和学生进行融洽的探究性学习的参与者的转变。例如,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问题讨论》的环节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畅所欲言,自主选择希望讨论的课题,根据语文教学规律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提出问题,启导学生善于去思考问题。

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特性的转变

课堂互动结构的二元性变为多元性。由原来只有老师和学生二元结构,变为从多个分组分批的学习元素共同参与到课堂讨论的多元化课堂结构。课堂上的教学元素可谓多种多样,其中主要有:学生、教师、多媒体教学设备、老师与个别学生组的讨论、各个学生组别的讨论等。这些元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可以两两结合,甚至可以多维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单体性转变为开放性。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都是单个课堂、单个学生、单个教师在单个教室进行整个教学过程的。而现在,教学课堂可以打破以往课堂的封闭性的限制,把课堂的地理范围延伸到课室之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手段去适当地建立起课堂上的远程教育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接触到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这种开放性可以在最大限度上促使教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去进行高效高质的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建立起系统的学习方法和应有的对学习的自信心。例如,苏教版语文必修教科书中设计有“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三种作文写作方式,教师可据此来为学生做出指导,把学生分成若干个讨论组去探讨写作的心得和手法,同时运用多媒体去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五、总结

以上就是对新课标理念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四个转变,这四个转变从思想方式、教学形式、教学主体地位和课堂性质等多维度、全方位的教学方式的转变。这四个转变也是对教师和学生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的客观要求,也就是要求教学活动主体要更新教学和学习的方式,摆正自己的位置进行课堂教改的综合性试验,从而在充满快乐和求知欲的课堂氛围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英语阅读理解题型解答的四个方法 第11篇

关键词:阅读理解,解题方法

阅读理解题型是英语学科题型中一个常规而又很重要的题型, 尤其是在考试中, 占得分值比较多, 非常重要的得分点, 可以说英语成绩的好坏和是否做好阅读理解题型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本文从归纳了三个简单的方法来做好英语的阅读理解题型。

一、找关键词法

找关键词法即首先阅读题目, 找出该题的关键词, 再根据这个关键词在短文中定位所需要的信息。

举例:阅读短文, 完成下列各题。

Today is my sister’s birthday.My mother and I want to buy things for the birthday party.Now we are making a shopping list.We should buy a big birthday cake.And we need one kilo of oranges, two kilos of apples. We also need to buy half a kolo of cheese。We want six bottles of milk and six bottles of juice.

1.What are we doing now?

2.How much cheese do we need to buy?

3.How many bottles of drinks do we want?

方法点拨:

1.本题用找关键词法。 题目询问的是我们正在做什么。 由关键词now对应原文

“Now we are making a shopping list.”可知我们正在列购物清单。答案为:We are making a shopping list.

2.本题用找关键词法。题目询问的是我们需要买多少奶酪。由关键词cheese对应原文“We also need to buy half a kilo of cheese.”可知我们需要半千克奶酪。答案为:Half a kilo.

3.本题用找关键词法。 由题目中的关键词bottles of drinks可知询问的是需要饮料的瓶数, 对应原文 “...six bottles of milk and six bottles of juice.”可知是六瓶牛奶和六瓶果汁, 总共十二瓶。 答案为:Twelve bottles.

二、略读法

略读法 (又名跳读法) 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快速阅读技巧。 阅读过程中要跳过某些细节, 进行有选择的阅读, 以抓住文章大意, 节省阅读时间。

举例:阅读短文, 完成下面的题目。

Jack is an American boy. He is in Bejing with his family. In the morning, he gets up at six. Then he does morning exercises with his dad. He has breakfast at seven. After breakfast he goes to school by bus. His class starts at half past eight.

Jack has three classes in the morning and three classes in the afternoon.He likes Chinese best.He has lunch at school.After school he plays football with his friends in the playground.He goes home at five.He does his homework at home.After dinner, he watches TV.He goes to bed before ten.

Circle what Jack does in a day.

get up, take a shower, do morning exercises

read English, have breakfast, go to school

have classes, play football, play computer games

do homework, do housework, watch TV

方法点拨:解答此类题可用略读法。题目要求圈出杰克一天的活动。通过跳读, 获知杰克一天的活动如下:get up, do morning exercises, have breakfast, go to school, have classes, play football, do homework, watch TV。

三、提示词法

提示词常用来说明前后的递进、转折、因果关系等。 根据提示词来判断句子成分之间、句子句子之间关系的阅读方法称为提示词阅读法

举例:阅读短文, 完成下列各题。

My name is Mary. I can do many interesting things in each season.In spring, it's warm and windy.I can plant trees and fly kites.Summer is hot and rainy in the north of China.I often go swimming.It makes me healthy and strong.I can also eat ice cream and watermelons.Autumn is a golden season.I can pick many delicious fruits.I like autumn best, because I like the National Day and the Mid-Autumn Festival very much.Winter comes after autumn.It often snows in my hometown.I can go outside and play in the snow with my friends.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1.In spring, it's ___ and ___.I can __and___.

2.Summer is ___and __ in the north of China.

3.Why does Mary like autumn best?

方法点拨:

本题可用寻读法。 由句子中的In spring可以迅速在短文中找到第三句"In spring, it's warm and windy.” 和第四句"1 can plant trees and fly kites.”, 经过比对, 四个空依次应填warm, windy, plant trees和fly kites。 以此类推, 第2 个问题应填hot和rainy。 第三个问题答案为Because she likes the National Day and the Mid-Autumn Festival very much.

上一篇:广播电视工艺工程下一篇:电动增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