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探究

2024-08-25

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探究(精选12篇)

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探究 第1篇

马克思在各种著作中并未直接表述关于民生的概念, 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包含了丰富的民生思想的理论宝库, 民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观马克思主义, 其本身就是以人为核心的理论体系,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无不表达了马恩对民生的关注。马克思还指出了民生的最高境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在看到民生问题重要性的同时, 也谈到了教育的重要作用, 这一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尤其《共产党宣言》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宣言》中马克思谈到了教育和政治的关系、教育与个人及家庭的关系、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问题, 指出了教育的重要性, 明确地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措施, 要求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 解决好城乡差别、免费教育等问题, 在历史上首次形成了系统、全面的民生解决方案。

在任何社会形态下, 只有教育才能使人得以全面发展, 而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的进步。因此, 教育是马克思关注的问题, 更是当前我国社会生活和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中国, 教育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则是“热中之热”。正如对于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颇有争议, 理论界对于教育领域的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也是众说纷纭。教育公平与效率, 孰轻孰重, 鱼与熊掌能否兼得?这是一直在争论的问题。

1 教育公平与效率, 鱼与熊掌能否兼得

在学界, 关于教育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的说法大概有三种:公平优先论、效率优先论、公平效率并重论。没有公平的效率不是真正的效率, 没有效率的公平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公平, 因此, 公平与效率都是社会发展所追求的目标。然而,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 国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不发达、穷国办大教育, 有限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这将使我国教育的发展长期面临公平与效率的两难境地。面对公平与效率, 该如何抉择, 谁先谁后, 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1.1 基础教育公平与效率, 鱼与熊掌必须兼得

基础教育发展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一个基本标准, 也是衡量一国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的一个主要判断依据。虽然在经济学界对于教育是否为公共产品一直存在争议, 但很多时候人们会认为政府在作为公共产品的基础教育和准公共产品的高等教育中承担的责任有所区别, 也就是教育的公共性程度不一样, 决定了政府对待不同教育的态度。基础教育中的“基础”二字透出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 基础性是其基本性质所在, 同时它也是人和国家发展的基础。对于基础教育, 不存在公平与效率孰轻孰重谁先谁后的关系, 而必须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 实现鱼与熊掌兼得。对此, 笔者主要的观点:

第一, 基础教育的保障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第一步。1977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基础教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认为“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基础教育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的教育。“它的目的是使每一个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 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获得幸福, 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 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可以说,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 基础教育是最基础和最关键的。正如我们所熟悉的那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基础教育正是这根起跑线, 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 不可能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也不可能有优秀的高等教育。因此, 要利用教育这一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工具, 首先得用好基础教育这一工具, 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服务, 才是真地为人民服务。

第二, 基础教育公平与效率是目标与手段的关系。在教育领域, 当公平与效率之间出现矛盾的时候, 要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是一件两难的事情。本着“为实现公平而置效率于不顾, 或为追求效率而置公平于不顾, 都不足取”[1]的原则, 就有人提出了“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公平优先, 兼顾效率”、“公平与效率并不必然对立, 可以协调”三种带有折中色彩的方案。纵观这三种说法, 都有个共同之处便是人为地把两者割裂为彼此的对立面, 也就是过多强调了两者的对立性而忽略了统一性。笔者认为, 在教育领域, 公平与效率可以有机统一, 从而实现共生共长。在基础教育领域,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则应该是目标与手段的关系。如果基础教育注重效率却没有实现公平, 则无法体现其基础性这一本质特征;如果其没有了效率, 就等同于“吃大锅饭”, 公平则变得毫无意义。让基础教育实现“有效率的公平”, 才能让社会的每份子能够更好更公平地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 在自身能力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 公平与效率更像目标与手段的关系。总的来说, 在当前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 应该在不断发展基础教育的前提上, 始终把公平摆在首位, 不断缩小基础教育领域中的贫富差距, 才能通过“效率”这一手段促成“公平”这一目标的逐渐实现。

1.2 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 鱼与熊掌尚难兼得

如果说基础教育是每个人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 那么高等教育则是每个人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台阶。然而我国受高等教育的人群依然并不算大, 能拥有这一重要的台阶的人也并不算多。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日益增加的需求与高教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还将长期存在。

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实质上是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 就中国当前的现实情况而言, 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的高教资源非常有限, 对有限的教育资源的配置, 要做到公平与效率并重很难。在我国, 高等教育资源的长期短缺决定了对高等教育资源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 国力尚未能很好保障义务教育的发展, 更谈不上高等教育的公平了, 这个最大的现实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公平与效率抉择和平衡问题。对现实高等教育问题的决策, 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还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往往是决策者的两难问题。到底是该选前者还是后者, 需要视具体情况权衡利弊而定, 并且不管何者优先, 都需要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把握好“度”, 不能出现“效率优先, 后顾公平”、“效率优先, 不顾公平”或“公平优先, 后顾效率”、“公平优先, 不顾效率”的极端做法。笔者认为, 在高等教育领域, 要分析具体情况之后再作抉择, 有时要公平优先, 有时则要效率优先, 比如关注残疾人高等教育事业, 为高校中贫寒学子减免学费等扶助措施, 就是典型的补偿性公平政策, 是本着公平优先的原则。这虽然会对高等教育的效率产生影响, 但为了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公平优先, 兼顾效率”就很有必要。再如我国最初为了能集中力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而实行的重点大学与一般大学的制度, “211工程”等实质上是把高等教育的效率放在了优先位置, 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公平, 这就是所谓“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在我国并未发展到马克思所描述的“物质极大丰富”的阶段, 难以在高等教育领域实现鱼与熊掌的兼得。既然高教资源短期内还无法达到“极大丰富”, 高等教育领域的公平与效率的先后问题就不能一概而论, 而是该视实际情况而定, 这则需要对我国高等教育地域之间、学校之间、不同家庭背景学生之间存在的公平与效率现象进行不断深入分析与研究。

2 教育公平与效率, 鱼与熊掌如何兼得

美国著名教育家贺拉斯·曼曾经说过:“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工具, 它的作用比任何其它人类文明都要大得多。”在贫富差距扩大化的当下, 家庭收入不平等, 通过子女教育消费渗透进子女教育的不平等, 借助于教育的社会分层器功能, 教育不平等便直接转化为社会不平等。长此以往, 经济、教育、社会三种不平等, 在家庭的代际之间相互强化、不断传递, 进而导致社会分层的代际复制和自我强化, 如此循环往复, 造成社会更大的贫富差距。中国社会当前存在的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迫在眉睫, 亟待解决, 鱼与熊掌该如何兼得?

第一, 政府应在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的解决上扮演主导者的角色, 成为我国教育公平与效率共生共长的助推器。

首先, 政府应高度重视教育公平的实现对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性。教育公平是和谐牡会的重要内容、基础和实现途径。和谐社会的建设, 是以包括教育公平在内的公平正义为重要基础和前提的。因此, 我国政府必须认识到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实现途径。有了教育机会的均等, 有了教育过程的公平, 有了教育质量的公平, 社会弱势群体才有可能与社会其他阶层在同一起跑线上发展。当然, 我国政府还应该充分认识到光有公平的教育远远不够, 公平且效率的教育才是真正符合老百姓对教育的需求。

其次, 教育不公产生的原因很多, 教育长期投入不足是其重要的因素之一。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 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 是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然而, 长期以来, 我国教育投入不足的状况令人担忧。我国从1993年首次提出要实现促进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4%的目标, 然而, 这挣扎了多年的“4%”, 在2012年才达标。相对世界4.9%的平均水平, 我国完成4%的硬指标, 仅仅达到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及格线。因此, 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 教育投入仅仅达到4%还远远不够, 应随着国力的增强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当然, 对于当前已经实现了4%目标的中国而言, 除了切实保证资金到位之外, 更应该合理安排使用财政教育经费, 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进一步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加强管理, 推动教育改革创新, 促进教育公平,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样才能做到既维护了公平正义, 又为社会提供了高效率高质量的教育。

再者,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机制不能脱离政府单独发挥作用。现代制度经济学家G.霍奇逊认为, 一个纯粹的市场体系是行不通的, “一个市场系统必定渗透着国家的规章条例和干预”, “干预”本质上一定是制度性的, 市场通过一张“制度网”发挥作用, 这些制度不可避免地与国家和政府纠缠在一起。[2]所以, 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 不仅要有市场的基础机制作用, 也要有一个完善的教育发展的政策体系, 才能为教育的公平与效率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进而更好地维护和促进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的健康发展。

第二, 我国应该充分利用市场这只“看不得见的手”, 使其成为教育资源配置的基础机制。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 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 人们对其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和深化。虽然有着市场失灵和经济危机等缺陷, 亚当·斯密的“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的原理说明, 市场经济仍然是迄今为止人类最有效的一种经济制度。无数的事实证明, 就算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不是只有市场经济, 但起码是其中之一。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这是一种以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机制的社会经济制度。在我国所有的社会活动都必须适应这一点, 包括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 要解决好我国教育发展问题, 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问题, 就不得不考虑它。也就是说, 市场应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资源配置的基础机制。

市场成为教育资源配置的基础机制, 那么调整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基本法则就成了“优胜劣汰”。当然, 在人类社会的进化与发展进程中, 并不能实行完全竞争, 但是竞争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确实功不可没。所以, 在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中, 应该重视竞争。过去我国是计划经济体制, 每所学校享有的教育资源都是分配的, 不需要通过竞争, 导致学校办学效率不高、活力不够等。现在进入市场经济时代, 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其缺乏竞争性的弊病, 使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更加明显。所以, 要实现教育公平与效率水平提高, 就必须发挥市场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 使竞争成为调节公平与效率的基本手段。

第三, 学校应自我规范和发展, 为教育领域的公平与效率共生共长创造重要条件。

学校是教育公平与效率共生的基本载体, 所以, 教育公平与效率共生的重要条件就是学校的自我规范。学校的自我规范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其一, 紧抓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是教育的根本, 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 所以, 无论在什么时期, 什么情况下, 都不能以牺牲教育质量作为牺牲品。无论是为了什么目的或目标, 都要以教育质量的保证为前提, 切不可偏离这一永恒的办学宗旨。

其二, 谨慎学校规模扩张。近年来, 学校扩招势头不减, 学校应谨慎对待规模扩张, 要以适当控制规模扩大为主导, 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根据自身教育经费来合理扩大办学规模, 平衡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其三, 学校应该创造公平与效率共生共长的良好校园环境。校园不仅是人才的“摇篮”, 也是教育公平与效率共生共长必要的土壤, 学校当然要努力培植这一土壤。同样一个好的学校, 不仅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也能为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共生共长提供肥沃的土壤。

摘要:民生问题在近几年的两会上成为关注的焦点问题, 改善民生已然成为我党的头等大事, 民生中国日益明朗化。在政府和民众都关注的民生问题中, 教育公平问题尤为明显。然而,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公平, 而是有效率的公平, 由此, 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凸显。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 有责任从马克思主义出发, 正确看待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在民生问题中的重要地位并不断探寻当前我国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的解决之道。

关键词:民生,教育,公平,效率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公平与效率:高等教育决策的依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3 (1) .

[2] (英) G.霍奇逊: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298-302.

谈教育公平问题 第2篇

问题:

一、教育机会的不公

1.近年来,由于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以及地区内校际教育资源的差别引发的“择校热”愈演愈烈,不少家长宁可花重金择校,也要让子女挤进重点学校。

2.有些学校因利益驱动,就巧立名目设立分校(名校办民校),名正言顺地收取择校费,导致了校中校、校外校的产生,为教育腐败提供了温床。然而少则数千元,多则数万元的择校费,却让很多家长“望学兴叹”。

3.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入城,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即义务教育阶段费用主要由地方政府负担,流动人口子女因为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无法享受当地的教育经费,造成入学难问题越来越严重。据中国儿童中心2002年至2003年对9个城市的抽样调查显示,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年龄段中近9.3%处于失辍学状态,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

4.在高等教育领域,招生名额分配明显趋于失衡,发达地区特别是中心城市的高考招生分数远低于其他省区,这势必造成了教育机会的不公。

二、教育过程的不公

1.由于地区间经济状况的不同,导致办学条件存在较大的差异,由此造成了不同地区学生享受到的教育资源不同;而教师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也使得学生接受到的教育有所不同。

2.民办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政府和社会减轻了办学压力,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学校的机会,理应得到全社会的支持。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民办教育的发展遇到了一些障碍,诸如民办学校规模难于扩大、教育质量难于提高、社会舆论难于认可等问题,一些规模较小依靠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举步维艰。

三、教育结果的不公

虽然教育只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基于不公平入学条件毕业出来的学生,社会很难区分其真实水准,从而导致就业竞争的不公平。相对于名牌、重点院校的大学生而言,不少一般本科、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似乎存在“品牌劣势”某沿海城市在举办毕业生就业招聘会时,甚至打出“非重点院校的毕业生谢绝入内”的标语,严重破坏了就业竞争的公平性。

原因:

1.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1993年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的目标。21世纪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已经达到4%,但是还没有达到国家标准(4.4%),而世界发达国家已经超过5%。

2.中央财政过多用于高等教育,而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不足。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我国初等、中等、高等三级学校生均日常教育经费与人均GNp的比例为0.05:0.15:1.93,同其他一些国家相比,相差悬殊。研究表明,基础教育阶段占有政府经费分配比重越大,则经费分配越趋于公平,也有利于保证教育机会的公平。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在三级教育上生均投入相差过大,导致了教育投资内部结构的不合理。

3.东、西部地区以及城乡之间教育经费的投入失衡。1995~2002年,东部3市(北京、天津、上海)与西部5省区(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和青海)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差距从3.23倍扩大到了3.85倍,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差距从2.65倍扩大到了3.39倍。城乡之间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则更大,以2002年为例:全社会各项教育投资为5800多亿元,而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却只获得其中的23%。教育经费投入的失衡造成了办学条件的失衡,继而会导致教育观念、教师素质、科研能力等软资源的失衡。

4.同一地区,地方财政对强校的投入高于对弱校的投入。一些官员热衷于重点学校、示范学校的建设,把有限的财力、物力都投入到重点、示范学校中,而对普通学校,特别是一些弱校则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有限的教育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导致了同一地区校际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5.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严重影响了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进而影响我国教育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我国的职业教育在层次结构、学校布局、专业设置以及办学形式等方面还不能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存在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办学机制不够灵活,教育设施、设备亟待改善等问题,人才培养的数量、结构和质量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6.缺乏有效的管理、经费不足、师资力量薄弱使民办教育举步维艰。目前我国尚没有一个具有权威性的民办教育管理机构,政府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沟通,对民办教育的管理缺乏权威性的规划、统筹与协调。民办学校内部管理也存在问题,如有的学校在招生时夸大承诺,再者就是乱收费、高收费,严重影响了民办学校的形象和生源。民办教育的经费主要来自学生学费、个人财产投入、社会捐资等,这部分资金毕竟很有限,使之经常面临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但民办学校在申请贷款、得到国家资金扶持方面却相当艰难。

对策:

1.切实提高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的比重。增加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确保“三个增长”和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尽快实现;加大调整教育资源内部分配、城乡分配、区域分配、校际分配的力度,促进教育全面发展。

2.促进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加快发展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

(1)国家财政要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特别是加强对边远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逐渐缩小东西部地区基础教育间的巨大差距,确保边远地区和偏僻省份的同龄人能有同等的机会接受教育。

(2)东部发达地区要向教育基础薄弱的中西部贫困地区加大对口支援,通过支教或远程教育等形式提高中西部地区教师教学水平,同时国家应该采取优惠政策进一步为西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创造条件。

3.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1)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要将九年义务教育落到实处,切实改变农村基础教育落后的面貌。

(2)高等教育阶段,建议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采取措施,解决高等教育高收费、低就业率问题,为贫困地区出来的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

4.坚决限制和缩小教育差距。取消重点、示范学校制度,禁止对重点、示范学校在财政拨款、师资配备、招生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尽可能从资金、信息、生源等方面,给条件较差的学校以必要的重点扶持,抓好薄弱中小学的改造工作,缩短并力争消灭重点与非重点之间、城乡教育之间不平等的硬件差距。

5.政府要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建议在城市中设立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彻底解决流动人口子女上学难问题。在义务教育阶段,外来人口子女应享有同所在城市学龄儿童一样的入学待遇和入学标准。建议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设立专项资金,作为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经费。

6.国家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依法办学,应当采取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政府和教育部门对社会力量办学应给予政策上的鼓励和支持,并给予适当的财政资助。

7.以就业为导向,推动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1)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力度,把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

(2)教育部门要统筹配置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安排好招生和就业工作,使职业技术学校和普通高校之间公平竞争。

(3)职业学校要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和“订单培养”,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校教育和培训结合,为企业输送他们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使学生人尽其才,实现个人发展,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

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探究 第3篇

【关键词】 企业 薪酬设计 公平性

薪酬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对于企业来说,薪酬设计科学、公平,就能够吸引、留住和激励人才,增强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否则会造成人才流失,给企业带来危机。企业只有注重薪酬设计的公平性,才能发挥薪酬吸引、留住和激励人才的作用。

1.企业薪酬及薪酬设计的公平性

1.1薪酬及其构成

1.1.1薪酬:薪酬是企业向员工提供的报酬,用以吸引、保留和激励员工,具体包括:工资、奖金、福利、股票期权等。

1.1.2薪酬构成:从狭义的角度看,薪酬是指个人获得的以工资、奖金以及其他金钱或实物形式支付的劳动回报。广义的薪酬包括经济性的报酬和非经济性的报酬,经济性报酬指工资、奖金、福利待遇和假期等;非经济性报酬包括职业性奖励和社会性奖励。

1.2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

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的,也称社会比较理论。这个理论主要讨论薪酬的合理性、公平性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其基本观点是:员工将自己获得的“报酬”(包括金钱、工作安排以及获得的赏识等)与自己的“投入”(包括教育程度、工作努力、用于工作的时间、精力和其他无形损耗等)的比值与组织内其他人作横向比较,只有相等时他才认为公平;另一种为纵向比较,即把自己目前投入的努力与目前所获得报酬的比值,同自己过去投入的努力与过去所获得报酬比值进行比较,只有相等时他才会认为公平。

中国古语云:“不患寡,患不均”。其实在企业里,员工永远都在抱怨薪水低,而真正造成人才流失的,却往往是由于不公平。西方管理学的激励理论也认为只有在员工感觉到“公平”的情况下,员工才会受到强有力的激励。

什么是公平呢?作为员工是不是每个人拿同样的工资,享受同样的待遇就实现了公平呢?虽然表面看来每个人的工作机会是平等的、公平的;但是每个人拥有的知识量、能力大小存在很大的差别,这又决定了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讲,更应该公平的体现这种差别,这才是公平,每个人拿相同的工资看来是公平的,但是这种绝对公平就意味着绝对不公平,因为它忽略了能力、努力和绩效的差别。

2.影响企业薪酬设计公平性的相关因素

2.1内部公平与薪酬设计

所谓内部公平就是薪酬政策中的内部一致性,也就是说组织内部各成员按什么比例进行分配。内部公平的准则依据不是从事这个工作的员工个人特征,而是工作本身。这意味着组织内部报酬水平的相对高低,应该以工作的内容为基础,或者以工作所需要的技能要求的复杂程度为基础,当然也可以是工作内容或技能要求的某种组合。总之,内部公平强调的重点是根据各种工作对组织整体目标实现的相对贡献大小支付报酬。

2.2外部公平与薪酬设计

外部公平性即外部竞争性,也就是薪酬与团队外、群体外的人进行比较。强调的是本企业薪酬水平同竞争对手的薪酬水平的相对高低以及由此产生的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竞争力的大小。在现代市场竞争中,薪酬的外部竞争性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更进一步说,将一个组织所有成员的平均薪酬水平与另外一家企业的员工平均薪酬水平进行比较意义越来越小,薪酬外部竞争性的比较基础更多地落在不同组织之中的类似职位方面,不能简单地停留在企业的层面上。

2.3员工个人公平与薪酬设计

员工个人之间的公平性要求组织内部每个员工得到的薪酬与他们各自对组织的贡献相匹配,强调员工个人特征对薪酬决定的影响。因此,企业的薪酬政策还应该反映员工个人方面的差异。

3.解决企业薪酬设计公平性的对策

根据影响薪酬设计公平性的相关因素,企业设计薪酬体系时,应注重采取以下对策:

3.1理顺薪酬体系,建立多元化分配机制

理顺薪酬体系,建立适合企业自己的多元化分配机制。不管以前什么人有什么薪酬制度,根据现在工作状况、能力、岗位重新进行薪酬分配。可在实行岗位工资的基础上,根据岗位特殊性,建立不同群体的多元化分配机制,实行分类管理,采取相应的薪酬结构和工资形式,并运用不同手段进行调控以有效激励各类岗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2通过岗位评价,确定岗位工资

每个岗位对于单位的贡献率都不一样,每个岗位对单位效益所能产生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实行所谓的“公平分配”实际上是最大的不公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与干坏一个样,挫伤了核心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助长了工作中的消极性,薪酬分配机制的激励和约束作用都没有得到发挥,使企业管理陷入困境。

要通过岗位评价对企业所有岗位进行科学合理的测评,首先确定岗位数,再选择可比较的因素,如技能、努力、责任、工作条件等对岗位进行相对重要程度排序,然后确定不同岗位的岗位工资。通过岗位评价确定岗位工资,可以消除单位很大一部分内部不公平。而且使得企业能够对关键岗位设计关键薪酬,这样可以把关键岗位的人员留住,而对于那些岗位层次相对较低的人员,企业通过保证他们的基本既得利益,而使这部分人员相对稳定。

3.3和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让员工充分参与薪酬设计的过程企业要给予员工选择薪酬形式和参与薪酬系统设计的机会;公开企业的薪酬结构和计算方法,使员工了解薪酬决策的程序以判断其合理性。同时,主管要与下属做好有关薪酬结果的沟通,对薪酬结果给予清晰、合理的解释,这样就能够减少员工的抱怨,消除员工的猜疑与误解,讓员工从内心认同这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提高员工的内部公平感。

3.4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

企业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保证绩效考评过程中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将考评结果作为员工工资收入、调动、晋升、培训的重要依据。

3.5提高薪酬外部竞争性

企业付给员工的薪酬数额应该根据劳动力市场价格来决定,同一行业、同一地区或同等规模的不同企业中类似岗位的薪酬水平应在竞争对手之上,就能够增强企业在吸引员工方面的竞争力,但是这样同时增加了人力成本。所以企业在制定薪酬时应参考劳动力市场价位,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并根据市场中的各种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

薪酬设计中的公平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公平,因此要想实现公平,一个重要的途径就在于建立较好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群体在实现企业宗旨的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模式,它强调企业应该“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它通过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的灌输,来使企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薪酬设计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重要的一环,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一个具有激励性的、体现公平理论的薪酬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但其根本来说在于要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颜映梅.我国企业薪酬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0.(01).

[2]张秀清.浅谈企业薪酬管理中的常见问题[J].现代企业教育,2010.(01).

公平视角下的幼儿教育问题探究 第4篇

一、幼儿教育不公的表现

1.幼儿教育的起点不公

幼儿教育起点不公主要表现在国家和社会两个层面。国家层面的不公是指宏观政策、制度和法律乃至行政环境迟滞、失效引致的不公;社会层面的不公源自区域差异、城乡差别和行业内部圈层结构的差异。

2.幼儿教育过程不公———差别对待

幼儿教育具有自身特点。幼儿的学习禀赋、心理特征等与其他阶段的学生存在较大差异。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在充分了解每个幼儿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开展个性化教育,即所谓的因材施教。在师生交流和互动方面,无差别、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儿童,即所谓的有教无类。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构成整个教育公平体系。教育过程的公平要求教育者公平地对待每一个教育对象,本文即指幼儿教师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幼儿。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不公主要在课堂上表现出来,集中表现为:课堂空间享用不均、课堂知识分配不均、课堂活动参与不均和师生交往不均等。这些不公,多数情况源自教师的差别对待行为。

二、幼儿教育不公的归因分析

1.造成起点不公的原因

(1)国家层面不公的原因。造成国家层面不公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财政投入欠账和分配不合理导致的不公。首先是供给不足。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投入占GDP比重从未达到4%的世界平均水平,而是长年在2.5%~3.8%这一区间徘徊,这一指标甚至低于非洲一些国家。经费不足已经成为造成我国各阶段教育不公平问题的主要原因。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30年,公共教育交费不增反降,4%成为不可及的目标。究其原因,主要是幼儿教育的投资具有隐蔽性、迟滞性。[1]

其次是分配不均。财政经费分配上的不公平集中表现为不同地域之间、不同教育阶段和同一教学阶段不同资质的学校之间,以及同一学校内部各要素之间分配比例失当。当前,中国财政性幼儿教育经费的投入不到GDP的0.04%,与发达国家同类投入相比相差10~60倍;[2]通过对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3)》整理发现,东部发达省份分走了最大的一块,约占总数的46.8%;中部其次,约为33.1%;西部诸省仅分得两成,约为21.1%。另外,对县级以上幼儿园的投入占幼儿教育阶段全部投入的63.1%,乡镇幼儿园为17.7%,村办幼儿园仅为11.2%。[3]

第二,源自立法和执法方面的不公。当前,我国针对幼儿教育的专门性立法还未出台,另外,选择性执法也使得既有行政法规施行效果大打折扣,这极大地制约了幼儿获得教育的权利和相关工作的开展。当前,关于幼儿园安全护卫、教学管理、资金分配、办学资格等都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专门性法律予以规范。

第三,由行政管理失当造成的不公。2014年的统计报告显示:北京市有1260所民办幼儿园“无牌”经营,相关部门为了不担责任,长期对此采取漠视态度,既不督导整改,也不分级验收,而是放任自流,随其自生自灭。在民办幼儿教育行政管理方面,仅有一些地方性质的行政法规散见于各种行政告示或是通报上。由于行政人员选择性执法,分不清楚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的边界,导致政府对幼儿教育管理越位或是失位。最终不仅没能化解不公平,还产生新的不公平。

(2)社会层面不公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城乡幼儿入园机会不均等。2013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西部农村偏远地区幼儿还在为争取学前一年的教育努力,而东部地区则早已接受超过三年的幼儿教育。当前农村幼儿多数仅接受一年的学前教育,由于软硬件配套设施滞后,师资力量缺乏,水平相对较差,故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即只教授语文数学知识的情况。由于经济基础的差距较大,城乡幼儿园园舍建筑、玩具教具等硬件设施存在巨大差距。更为严重的是,城市幼儿接受更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个性化的教育方法,而农村孩子仍旧是传统旧式的大众化、标准化教育。这显然违背了幼儿认知发展的规律。

2.造成幼儿教育差别对待的原因

(1)教师不能做到“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附着在学生身上的主要来自父辈的家庭背景,如社会地位和财富的拥有情况;二是幼儿自身的禀赋情况,如外貌、心智和性格等。相对而言,后者可能是产生不公平的主要来源。研究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差别对待行为主要有教学行为领域的差别对待和情感领域的差别对待。在教学行为领域的差别对待表现为后进生会获得数量较多但是低水平的指导,优等生会获得数量较少但是高水平的指导;在情感领域方面,教师面对一些学生表现积极,而面对另外一些学生时表现消极。

(2)幼儿教师自身的基本特征的影响。幼儿教师产生差别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师自身的成长经历、心态和性格必然影响他(她)更喜欢哪些类型的孩子;幼儿自身禀赋也是得到教师偏爱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幼儿园管理层对教师的管理表现消极甚至负面,势必影响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产生负面行为,这也会滋生教师差别对待;教师在和家长沟通孩子教育时,表现积极的家长,孩子可能会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社会文化也是幼儿教师差别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

三、改进策略

1.完善幼儿教育立法、严格执法

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有法可依是各项事业有序运行的必要前提。无论是民办幼儿园的挂牌经营,还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失范管理;无论是国家财政对幼儿教育事业的转移支付、分配比例的制定,还是对超级幼儿园的管理和整治,都必须有法可依。法治的第一步是立法。只有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才能够真正地严格执法。好的法律是维护公义的法律,而不是维护一部分人利益的法律。只有建立健全幼儿教育事业法治体系,并且严格执法,才可能切实解决幼儿教育问题中产生的不公平问题。

2.推进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维护广大农村幼儿受教育权利,促进幼儿教育起点公平

首先,拔高教育投入GDP所占比,提高整个行业的投入规模和总量。其次,对于已有乃至于即将拥有的财政资源,我们更加倾向于公共教育资源适当向学前教育倾斜。努力办好“开端教育”,大力推行学前教育“确保计划”。第三,要合理规划农村幼儿园布局,增加农村幼儿入园机会。开辟多样化的学前教育,以弥补农村由于交通条件、经济差别和传统文化差异导致的幼儿入园机会欠缺的问题。努力按照“因地制宜,规模适度,就近入园,方便接送”的原则,结合农村人口布局、生源发展趋势、地形地貌、交通、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办园。

3.改革教育财政分配机制,确保教育过程公平

公共教育资源公平分配是幼儿教育公平的物质保障。首先,应该实现农村幼儿教师和城市幼儿教师福利和待遇的分配公平。一定程度上,财政拨付适当向农村倾斜,从而提高农村幼儿教育质量。其次,实现教师流动。优秀教师是优质资源,在当前国情下,我们无法实现教师队伍的绝对优秀,可以实现优秀教师的流动教学,以优秀带动后进,最终带动整个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但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流动教师服务站、工作成绩的评估和推广等。不能走过场,必须深入一线教育。第三,通过政策鼓励和财政支持以及社会带动等模式,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进入广大农村,从事幼儿学前教育和智力开发工作,最终实现教师队伍的优质化。推进幼儿教师队伍培训工作的开展,落实相应的教育理念等职业素养的培育。最后,要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过程的不公平,必须要让幼儿教师的薪资处于一个合理区间。在此基础上开展品德和价值观教育,积极督促教师把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内化。

4.民办幼儿园自身要尊重市场,政府要做好服务,加强监管,力求公正

中国目前有规模宏大的民办幼儿园,这实际从两个层面说明了一个问题。即当前我国幼儿教育的入园机会是供不应求的,政府所能提供的公益性教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故民办幼儿园成为重要的补充。政府部门应该在做好适龄幼儿数量统计的基础上,规划院所的数量。并以此为依据,在提供均等公共服务的基础上,对所有幼儿园包括公办幼儿园施行优胜劣汰,规定一个办园质量和数量的下线,然后借助市场的力量,逐步淘汰质量差的。对办学理念先进,幼儿分布集中的地区,幼儿园实施政策优惠或是财政补贴。

我国学前教育公平问题探析 第5篇

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姓名:郭清

摘要:本文旨在探析我国学前教育的公平问题。首先,我们要明晰学前教育的概念,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其次,我们要弄清楚教育公平的含义及重要性;再次,我们需要厘清当今中国学前教育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和问题;最后,我们要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文中阐述了当今中国学前教育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主要有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的差异与不足、幼儿园教师工作学习机会及待遇的不平等、幼儿入园机会及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又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大力发展经济,减小社会差距;学前教育公共资源的投入向弱势群体倾斜,发放学前教育券;提高学前教师的教师待遇,完善幼儿教师的聘用和培训制度;将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的范畴中;拓宽道路,多渠道开办学前教育机构;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幼儿园的管理。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育公平;不公平现象;问题;对策

1.学前教育

要分析我国学前教育中存在的公平问题,那首先就应该厘清一个概念,什么是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指什么年龄段的教育?而学前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又处在一个什么地位,有着怎样的重要性呢?

1.1 学前教育的概念

学前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0-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是一个人教育与

[1]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

学前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如幼儿在成人的指导下看电视、做家务、参加社会活动等等,都可说是学前教育。而狭义的学前教育则特指幼儿园和其他专门开设的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我们在研究的时候,特指的是狭义的学前教育,即隶属于学校教育系统中的幼儿园教育。

1.2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时期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美国心理学家杰明斯的研究指出,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对一个18岁的孩子达到的正常智力水平来说,其中50%的智力是4岁以前获得的,30%是4-8岁获得的,20%是8-18岁前获得的。从杰明斯的研究结果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一个人的智力发展以及最后的智力水平与其在学前时期的智力开发有着很大的关系,50%的智力是4岁以前获得的,这让我们看到学前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智力乃至人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开始的时候,也是人梦想、创造、智慧和思维的开端。这一时期的教育活动可以说是启迪学前思维和智慧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方式,从家长、幼儿园教师、到幼儿园再到政府和国家都应该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将学前教育的地位摆正到与义务教育平齐的位置,或者也可将其纳入到义务教育的范畴。不论是何种方式,重视和正视其发展和地位才是基础与根本。

2.教育公平与学前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教育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关系到教育质量和教育成果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所以,明晰教育公平的概念十分有必要。而本文研究的是学前教育的公平问题,所以界定学前教育公平的概念也是研究的需要。

2.1 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促使自身

[2]的潜能得到最充分的自由发展。

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这里所说的“合理”是指要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和需要,并从两者的辩证关系出发来统一配置教育资源。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好的教育、公平的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为多数人提供同等机会同等优质服务的教育。

2.2 学前教育公平

学前教育公平是指在学前教育领域中主体及其行为之间等利(害)交换的社会关系的[3]度量和评价。其中,学前教育领域中的主体指的是幼教机构、教师及幼儿等。而目前学

前教育公平的深层内涵也应该从主体的这三个层次来进行分析。

第一个层次即是:对幼教机构的公平。政府不能因为地区的差异、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高低来给予不同幼儿园差别化的投入,应平等的为各个幼儿园提供财政支持以及人力、物力方面的支持。

第二个层次也就是对幼儿园教师的公平。这主要体现在:幼儿园教师获得工作机会的平等、获得晋升和进修机会的平等以及获得工作报酬的平等。

第三个层次则是对幼儿的公平。这主要表现为学前教育起点、过程及结果的公平。起点方面即是“有教无类”,每个幼儿不受任何条件的影响,都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过程方面即是学前对有形资源的占有及接受教师公平对待的权利。而结果的公平则是幼儿要成为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并保证每个学前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3.我国学前教育公平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以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由于学前教育位于教育供给链的底端,所以已被视为教育公平的“起点”。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公平”一词出现高达18次之多,而且首次正式提出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并将其作为学前教育第一发展任

[4]务。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方面的延伸,实现教育公平是政府是社会是幼儿家长的共同期盼,但要实现教育的真正公平并不容易,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程和任务。所以在当今的中国仍然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和问题。

3.1 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的差异与不足

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存在差异和不足,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从横向看,主要表现为政府对不同地域的幼儿园投入的差异以及对同一地区不同幼儿园投入的差异这两个方面。不同地域的差异主要指的是东西部差异和城乡差异。同一地域的差异则是表现为对重点园和非重点园投入的差异、对公办园和民办园投入的差异等等。近年以来,我国地域的经济发展的差距呈渐渐扩大的趋势,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西部发展较落后的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是造成我国现今学前教育失衡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从各省市学前教育事业“九五”发展指标就可看出这种差距:第一片9省市发达地区学前三年教育一般在80%以上。如江苏浙江两省学前三年的入园率2000年为80%,浙江学前一年的入园率为95%,农村正推行学前两年和三年教育;第二片13省市为中等发达地区,如河北、湖北等地,学前三年教育基本上在50-70%,农村学前一年教育在50-70%左右;第三片9省、自治区是欠发达地区,如内蒙、广西、宁夏等,学前三年的入园率基本上只能定在35—50%,没有

[5]农村学前一年教育指标。从纵向方面看,学前教育的经费在全国教育经费的总量中所占

比例过小,教育资金的分配是向着高等教育倾斜的。地域经济之间的差距以及政府支出的有限教育经费难以支撑中国庞大的学前教育事业。

3.2 幼儿园教师工作学习机会与待遇不平等

其实在这个大标题下,包含了幼儿园教师在学前教育公平问题上存在的三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幼儿园教师在工作机会上的不平等。在现实里,由于受到地域的限制以及性别、年龄、家庭条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具有相同能力与学历的学前园教师并不能获得同等的工作机会。其次,幼儿园教师在获得继续学习和深造方面的机会也不平等。当前,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及学习机会和条件还没能得到很好的保障。相对于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民办幼儿园,东部发达地区的城市经济效益好的公办幼儿园的教师就能获得更多的培训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也能让个人获得更好的发展。最后,幼儿园教师待遇方面也存在着不公平的问题。由于很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幼儿园教师的工资、编制以及医疗等方面缺乏应有的保障。近些年来,我国幼儿园教师的地位和待遇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现实中我国幼儿园教师的各方面待遇仍然偏低,尤其是农村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的教师。

3.3幼儿入园机会及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

幼儿在接受教育的时候所涉及到的条件很多,再加上各种主客观因素,所以这一方面存在的问题很难做绝对的判断,具有复杂性和广泛性。

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学前教育因经济的落后往往被忽视。大部分的幼儿被家长采取一种“放养”的方法呆在家中,接受的教育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他们在成长的起跑线上就输给了同龄的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幼儿。还有一个群体的幼儿,即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学前,他们的家长收入微薄,无法缴纳昂贵的教育费用,所以这些幼儿的教育问题也成了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另一个问题则是幼儿性别差别大。这主要集中在经济较落后的山村,家长和教师都对女童不大关注,不能平等地对待男女幼童。而在教育过程中也有对幼儿的不公平现象,不同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个性等,教师也存在很多的主观观念,受这些因素的制约,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很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幼儿。而另一方面,各类的幼儿园还未能按照国家的规定配备教职员工,幼儿园的师幼比例是很低的。教师的职能很容易会陷入“保姆”这一角色之中。在这种情况之下,教师怎么能因材施教呢?学前教育的结果的公平又如何来实现呢?

且不说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就连在我的家乡九江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九江市的中心幼儿园是一所公办幼儿园,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都很好,在九江市民当中的口碑也不错,学费大约在每月500元左右。因为办学规模有限,所以每年招收的幼儿数量也很有限,很多幼儿家长就只能到处找关系,想把小孩排上队报上名入园学习。有关系的家庭当然好说,如果没有关系没有门路的家庭又该何去何从呢?九江市另一所小金星幼儿园是一所私立幼儿园,教学设施和娱乐设施众多,开设的课程也很多样,蒙氏数学、英语、陶艺、绘画、舞蹈等等非常丰富,在师生比上也完全做到了1:12的师生比,也达到了国家规定的“两教一保”,但每月的支出大约要1000元以上。根据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做的统计,九江市2010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水平为2062元,如果要将孩子送到这所教学质量好的幼儿园,每月孩子在幼儿园的开销就达到了工资水平的一半,这对于工薪阶层的父母着实是很大的开支和负担。那如果父母的工资水平达不到平均水平呢?家中若是只有一个劳动力或是父母都没有劳动能力呢?仅靠着每月政府发放的低保金生活的家庭呢?他们又怎么负担得起呢?位于九江市城乡结合部的好苗苗幼儿园也是一所私立幼儿园,教学设施很有限,师资力量也比较薄弱,每月的学费大约在200元左右。以上的三所幼儿园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条件,虽然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但是有的孩子就能去“价廉物美”的公立幼儿园,有的孩子必须支付高额的学费去上好的私立幼儿园,有的父母无法支付和负担,就只能将孩子送往教学质量和收费都偏低的私立幼儿园,可以说,这样的幼儿园更类似于“托儿所”。当然,好苗苗幼儿园地理位置虽是城市边缘,但最少与城市沾边,再往外延伸便是农村了,笔者曾在农村老家生活,不要评说农村幼儿园的质量,就是过去了20年,九江市周边的农村还是基本没有几所像样的正规幼儿园,幼儿园一般开设在大队里,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都很薄弱。还有的农村孩子因为经济原因负担不起入园的费用,就在田间地头放养着长大,这怎么能和生活在城市里,接受着正规学前教育的孩子们相比呢?从接受教育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又怎么能实现教育的公平性呢?

再来谈谈农民工子女的学前教育问题。我的一个朋友,夫妻两人都来自农村,现在在浙江打工,育有一子,学前教育的适龄幼儿。夫妻二人将儿子带到浙江,想让儿子上城市的幼儿园,接受好的学前教育,慢慢的融入城市生活。怎料,公办幼儿园需要有城市户口、私立幼儿园收费高昂,农民工子女幼儿园收费偏低但教学质量不敢恭维。思来想去,夫妻俩还是将孩子送回了农村老家,将孩子送到了家旁边的一所私立幼儿园,这个私立幼儿园就在一栋民居内,一楼是幼儿园,二楼是民居,楼前的空地上摆了个小滑梯,这便是一个幼儿园了?它的教学质量可想而知了。所以为什么农民工子女想要上好的幼儿园就那么难呢?这就是教育公平的结果吗?

4.实现学前教育公平的对策

诚然,在我国目前的国情和教育体制之下,要想短时间的实现教育公平确实是不太现实的,而且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公平也是不能实现的。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实现一种相对公平。我们可以保证达到一个底线,避免从学前教育时就开始存在严重的不公平。我国学前教育中的种种不公平现象和问题,主要是因为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学前教育的供给总量十分短缺。所以,在现阶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改变这种现状。

4.1 大力发展经济,减小社会差距

众所周知,现代的公平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这不仅要求社会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和发展,更要缩小地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阶层之间的差距,平衡地域经济,减小贫富差距。并且,减小贫富之间的差距不仅仅指居民和地区政府收入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要减小教育差距,尤其是学前教育的差距。

4.2 学前教育公共资源的投入向弱势群体倾斜,发放学前教育券

我国学前教育公共资源短缺,如何分配这少量的教育经费就成了一个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是让这些本就不多的经费流向条件本就优越的为社会优势群体服务的幼教机构,还是为弱势群体服务的幼教机构呢? 试想,如果我们想要社会稳定,想要人人得到平等的教育权利,想关注社会弱势的利益和学前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那我们不应该将资源配置给弱势群体吗?

政府在划分教育公共资源的时候,应该先划分给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对城市中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加大投入力度,对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入园提供政策上的帮助和支持。均衡城市与农村学前教育的资源分布。

此外,我们还可以由政府发放学前教育券。学前教育券是政府发放给学前家长的一种代币券,学前在入学时可以凭券抵扣学费的部分或全部。学前教育券制度的最初实践在美

[6]国。在中国的实践主要包括台湾、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和山东省淄博区。从形式上看,学前教育券是改变了政府教育经费下发的其中一个环节,即是由“政府—幼儿园—幼儿”转变为“政府—幼儿—幼儿园”。形式上看只是做了一个小的调整,但实际上却是将教育的选择权还于消费者、将办学的自主权还与幼儿园、将资源的配置权还于市场。学前教育券的价值就在于提高了资源的配置的效率,有利于促进学前教育的公平。

4.3 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师待遇,完善幼儿教师的聘用和培训制度

众所周知,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质量的保证,也是促进学前教育公平中的关键一环。所以,必须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这样才能吸引更多高学历、高能力、高素质的人才从事幼教工作。因此,我们需要完善幼儿教师待遇和基本权利方面的立法工作,依法保障幼儿教师聘用、培训进修、待遇、社会及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扩大和稳定幼儿教师的队伍。此外,我们还应该严格的执行幼儿教师的聘用及继续学习和培训的制度,以此来保证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

4.4 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中

试想,假如我们将学前教育也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中,使其成为其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那这样就可以让义务教育成为一个从学前教育阶段就有主个体可持续发展的完整教育体系,也更加有助于实现教育的起点公平。我们如果能通过立法将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之中,这将有利于国家和政府建立并完善针对弱势群体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的贫困学前的资助体系,更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4.5 拓宽道路,多渠道开办学前教育机构

政府除了加大对学前教育机构的投入之外,还应该鼓励及支持社会多种力量开办幼教机构,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发展学前教育,为更多的学前提供受教育的机会。不仅是政策上支持,还应在财政上支持,给予帮助和扶持。首先要大力扶持和鼓励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开办幼儿园;其次,还应以社区为依托,以基层部门为中坚力量,合理利用场地、人力和设施条件,充分的发挥社区软硬件资源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满足更多学前受教育的需要。只有拓宽道路,多形式、多渠道的开办各类学前教育机构,才能实现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更早实现。

4.6 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幼儿园的管理

国家出台的有关幼儿园的和学前教育的政策非常少,关于针对幼儿园管理的法规只有1990年开始施行的《幼儿园管理条例》、2003年《关于幼儿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指导意见》、2011年12月31日印发的《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幼儿园管理条例》针对的是幼儿园的管理,但是发布的时间距今已有20余年了,有很多的问题表述的并不明确,也不够贴合当今的现状。而幼儿园教师的管理办法国家并没有出台,只有各省市的一些暂行办法和法规,这对于幼儿园教师的管理和约束是不够的。而国家也未对幼儿园的设施有具体的规定,在《幼儿园管理条例》中,第二章第二条“举办幼儿园必须具有与保育、教育的要求相适应的园舍和设施”,我们应该怎么去界定这个“相适应”呢?什么样的设施和园舍才是相适应的呢?第二章的第三条“幼儿园园长、教师应当具有幼儿师范学校(包括职业学校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程度,或者经教育行政部门考核合格。”这样的学历标准能否满足现今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呢?标准里是不是应该包含“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证书呢?这些都只是举例,但这对于学前教育的规范可能都是不利的。所以,国家应根据现今学前教育的现状和要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出台相应的政策,进一步规范幼儿园的管理,促进学前教育的公平。

参考文献:

[1] 谷红斌.从教育公平角度论学前教育[A].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672-1217(2009)02-0178-02.[2].谷红斌.从教育公平角度论学前教育[A].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672-1217(2009)02-0178-02.[3] 张瑞芳.透视我国学前教育公平现状[J].学前教育(研究与探索).2005-12.[4] 彭云.促进学前教育公平的对策研究[J].教育导刊(探索.研究)2011-02.[5] 肖瑛,魏九花.学前教育公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A].科技咨询导报.1673-0534(2007)01(c)-0246-

01

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亟待解决 第6篇

这一趋势说明,目前我国国民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问题,简言之,就是在升入高等学府尤其是重点院校时存在严重的城乡差距。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据悉,2011年高考录取率在某些省份将会达到80%。在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的今天,要解决高等教育的平等性问题,逐步缩小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城乡差距,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制度改革和政策调整是核心。改革开放三十年,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证明了高考制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考制度也在不断地改进和调整。三十年来,高考制度在选拔人才上变得更细致、更全面、更严格。但仔细研究,会发现这种选拔带有强烈的“城市化”倾向。以其中的自主招生和保送为例,其考查的内容有利于城市考生,其最终选拔的对象也几乎都是城市考生。不能说自主招生和保送是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制度的修订者与政策的制定者们可能根本就没有考虑城乡差距这一问题。因此,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在修订制度与制定政策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当前中国城乡二元体制的现实,适当向农村倾斜。只有这样,才能从制度上解决高等教育受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

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是关键。有报道提到,一些省级重点中学升级成了“超级中学”,它们大多位于省会城市,拥有丰厚的教育经费与政策支持,像抽水机般吸纳当地及周边县城最优秀的学生与最优秀的老师,每年几乎垄断了其所在省份北大清华的名额。这也是影响高等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之一。解决这一问题,同样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介入。如何使教育在高水平发展的同时兼顾公平,这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从宏观上把握。一方面,形成规模,保持优势;另一方面,则要千方百计实现公平,像鼓励优秀师范生回乡任教等,都是非常有力的举措。当下,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很容易做到,而要做到教育机会均等,则需继续努力。

实现社会均衡发展是根本。社会要实现和谐稳定运行,均衡发展是基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由于这一结构产生的问题不可胜数,高等教育的公平性问题也是其中之一。正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农村大学生与城市大学生相比,在受教育的层面上,既输在了起点上,也在就业的过程中面临着天壤之别。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实现社会的均衡发展是重中之重。

教育信息化影响教育公平的探究 第7篇

一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得到了迅速发展。国家先后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校校通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 教育信息化进一步普及推广, 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12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中提出, 到2020年, 需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其中也强调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 鼓励发展性评价, 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在国家政策的倡导下, 教育信息化成为教育教学和学习根本性变革的主要助力。近几年, 越来越多借助互联网的新课程模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在这其中有两项兴起的课程模式值得我们关注, 分别是翻转课堂以及慕课。

所谓翻转课堂 (Flipped Classroom, 或Inverted Classroom) , 就是由教师创建视频, 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 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它在美国兴起并流行, 引起了中国教育信息技术领域的人士的极大关注。现在, 中国式翻转课堂在全国各地均有显现, 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但是这种形式也增加了教师的负担, 对教师能力要求较高。“慕课”是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 是美国2012年率先在顶尖大学陆续开设起来的, 是在互联网上设立网络学习平台, 提供免费课程, 为更多学生提供系统学习的机会。国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先后加入慕课平台。慕课意味着学习者的数量不受限制, 学历不受限制, 人人都可以在免费或低费用的情况下学到名牌学校的课程, 并且节约了教师资源, 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 提高了教育效率。翻转课堂与慕课都是“互联网+课程”的模式, 未来还将出现更多的新型课程模式, 但这些课程只能在信息化设备齐全的学校、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开展, 农村偏远、落后地区的学生很难享受到这种互联网新课程模式带来的便利。

二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公平的双重影响

1. 教育信息化促进了教育公平

首先, 教育信息化促进了教育内部的公平。教育信息化使得传统的师生关系变得更加民主平等。比如翻转课堂模式中, 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资料, 自学占主导, 教师只是起一个引导作用,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教育信息化加强了学生与学生的交往与联系, 在教育信息化的条件下, 不同背景的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进行交往互动, 共同进步。其次, 教育信息化推动了教育外部的公平。学生都能在教育行政部门查询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教师能向上级部门反映自己的困难, 上级部门能及时给出回应。教育信息化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共享, 使偏远农村地区的学生也能够分享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 比如说, 利用远程教育使优质中学帮助农村普通中学进行教学。利用慕课, 任何背景的人都能学习到北大清华等名校名师的课程。

2. 教育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育的不公平

教育信息化对解决教育现有的诸多不公平问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也为当前的教育带来了新的不公平。

第一, 教育技术的投资分布是不均衡的。以2002年为例, 全社会的各项教育投资用在城市人口上的占70%多, 而农村人口只获得20%多的教育投资。这样, 经济发达的地区本身就占有师资等方面的优势, 他们更能利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而落后地区本身就处于劣势, 投入的不足使得它们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了。也就是说, 教育信息化加快了发达地区的教育步伐, 却没有能够同等加快落后地区的教育步伐。

第二, 教育信息化技术手段在发达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们对此已经比较熟悉, 甚至司空见惯, 而在经济落后地区, 许多农村老教师对这些技术是陌生的, 是他们从未接触过的。例如, 湖北省某小学教师的平均年龄为52岁, 40岁以下的教师只有1人, 年轻的老师即使有补贴也不愿意到农村偏远学校, 而这种老龄化现象在农村学校是比较普遍的。许多学校即使通过“校校通工程”获得了多媒体设备, 但由于没有教师使用, 只能闲置在那, 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除此之外, 教师的缺乏使得他们往往要跨班兼任多门学科, 一周课时多达二十几节, 完全没有精力再去学习信息技术。这样, 在师资力量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学校, 教育信息化只是一个华而不实的梦想。

第三, 教育信息化可以提升教学质量, 而在家庭环境不一的情况下, 利用教育信息化提升教育质量的效果是不同的。大部分农村孩子是留守儿童, 由爷爷奶奶照顾, 隔代的观念保守陈旧, 只求自己的子孙有书读, 而不会去考虑教学质量, 他们也给不了孩子信息技术方面的指导。城市家庭的父母观念较新, 他们重视孩子各方面素质的锻炼。城市的孩子能轻易通过电子设备在父母的指导下搜索知识, 而农村孩子可能需要走十几里路到镇上的网吧才能通过互联网了解外面的世界, 同时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 孩子们很可能陷入网瘾。

三更好地实现教育信息化下的教育公平

1. 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 统一协调

国家应该注重减少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 鼓励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进行支持, 号召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学习、借鉴。 (1) 帮助欠发达地区从观念上进行教育信息化脱困, 对学校教师、家长进行教育信息化扫盲。 (2) 从资金上进行教育信息化投入, “要建立相应的法规和制度确保教育财政支出主要和首先用于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加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将闲置的教育信息化设备集中到农村优质中小学。 (3) 从技术上和人才上进行支持。加快教育信息化的步伐, 师资队伍建设应先行。国家应该采取更多政策鼓励年轻教师到农村学校工作, 由这些年轻教师带活当地的教学。

2. 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关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弱势群体, 各级政府与社会各界都必须负起相应的责任。首先, 学校作为具体操作的主体, 应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步伐。在办学资金缺乏的情况下, 可以努力动员地方力量支持教育事业。例如, 湖北某农村小学通过拉赞助, 学校新建了体育场, 教师办公室配备了电视机、空调、复印机等设备。可以参照这种模式为学校信息化设备投入吸引资金。其次, 教师要养成教育信息化的意识。教师应意识到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教学改革、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意义。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教育信息化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 推动教育的公平。同时家庭也应该为孩子营造一种教育信息化氛围而努力, 父母应该鼓励以及指导孩子去主动学习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刘荣.翻转课堂:学与教的革命[J].基础教育课程, 2012 (12)

[2]王蓉.教育水平的差异与公共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J].北大教育经济研究 (电子季刊) , 2004 (3)

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探究 第8篇

一、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收入分配中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探索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 要“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 并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 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十五大报告指出,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经济发展, 保持社会稳定。依法保护合法收入,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十六大报告再次重申“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并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再次分配注重公平”的原则;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 要“注重社会公平, 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指出, 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这就确立了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关系的基本原则, 目的就是既要适当拉开收入差距, 以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功能, 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大引起社会不稳定。

效率优先的分配思路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打破“平均主义”, 为推动社会的“共同富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但是近年来, 我国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反映收入差距水平的基尼系数超过警戒线, 社会两极分化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既坚持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又增强了解决收入分配领域矛盾和问题的针对性, 是从实际出发对效率和公平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完善。

二、理性看待我国目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

1. 我国目前居民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收入分配的体制和机制发生了巨大变化。要正确处理收入分配中的效率和公平关系, 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就要正视分配领域出现的问题。

(1) 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当前, 我国收入差距扩大中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因素, 一是垄断性行业的收入分配同市场脱节, 二是保险福利制度改革对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 处于垄断性行业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职工不但在职时工资收入高, 而且退休后还能得到企业年金。

(2) 分配不公。处于垄断性领域的企业, 工资分配比其他行业同工种职工的收入高出很多, 因而在全社会范围内造成分配不公。

(3) 分配秩序比较混乱。国有单位的分配失控, 是造成分配秩序混乱的根源, 主要表现为分配规则的混乱、无序, 资金渠道过多、过滥, 造成职工的工资收入和福利过分悬殊。

(4) 分配格局不合理。由于收入差距扩大, 城乡居民的收入分层很明显。这样的分配格局对保持社会稳定是极为不利的。

2. 正确认识我国目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产生的根本原因。

一是诚实劳动中努力程度和辛劳程度的不同而形成的收入差别。改革开放之后, 以公正为前提, 源自于努力程度、辛劳程度不同而形成的收入差别, 在社会生活中必然出现。

二是个人禀赋和能力不同而形成的收入差别。在改革开放之后发展起来的竞争环境下, 先天禀赋和基于其他原因在后天综合发展起来的聪明才智, 一起构成每个人各不相同的能力和才干。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必然会带来每个人收入水平上的差异。

三是要素占有的状态、水平不同而形成的收入差别。由于种种客观原因, 每一个具体社会成员在资金、不动产、家族关联、社会人脉等方面, 必然会有所差异, 而由此带来的收入的高低不同, 也是客观存在的。

四是机遇不同而形成的收入差别。比较典型的是市场态势变动较大, 不同的人做同样的事, 可以纯粹因时点不同而结果大相径庭。

五是现行体制、制度中的某些不合理因素而形成的收入差别。在现实生活中, 有些体制造成的垄断因素和制度安排因素可以强烈地影响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的高低。

六是现行体制、制度中已实际形成而不被追究或暂时不被追究的“潜规则”所形成的收入差别。在不同条件下或不同部门之间, 这种收入又往往差异很大。

七是不法行为、腐败行为而形成的收入差别。它往往数额巨大, 且与违法偷逃税款、权钱交易、贿赂舞弊、走私贩毒等相联系。

三、正确处理收入分配中的效率和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

要正确处理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关系, 就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今后一个时期,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应该重点考虑采取如下的政策:

1. 健全社会保障体制, 切实保护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 防止贫困问题加剧。

2. 加强法制建设, 加大对非法非正常收入的打击力度。

3. 努力创造就业岗位, 通过就业缩小收入差距。

4. 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 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

摘要:本文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收入分配中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上进行探索入手, 结合十七大报告分析我国目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原因, 并就如何正确处理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提出措施。

关键词:收入分配,效率与公平,措施

参考文献

[1]闫玉霞:和谐社会中效率与公平关系探析.当代经济, 2008年第4期

[2]贾 康:调节居民收入分配需要新思路.当代财经, 2008年第1期

[3]贾高建:公平与效率问题上的三个误区.人民网天津视窗, 2008年4月27日

[4]刘群生:调整收益分配.创建和谐社会.中国信息报, 2007年12月5日

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探究 第9篇

关键词:公平视域,中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

学前教育的实施效果关乎着幼儿的智力发展和健康成长,但是,就我国当前学前教育发展情况来看,城乡学前教育存在较大的发展差异,总体上农村学前教育的整体水平较低,不利于农村幼儿的健康发展和成长。为了改善这种局势,缩小城乡学前教育之间的差异,实现两者均衡、健康发展,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加快农村学前教育建设,改善农村学前教育的环境,提升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

一、城乡学前教育的发展差异分析

(一)教师队伍方面的差异

首先,从教师入职门槛来看,城市幼儿园对教师的学历要求较高,而在我国农村地区,幼儿园对教师普遍没有太多的学历要求。因此,一般而言,城市幼儿教师的学历起点比农村幼儿教师的学历起点要高。同时,从入职以后的情况来看,城市幼儿园比较重视教师的职称评定和考核,教师为了增强自身竞争力,往往会进行深层次的专业学习;反观农村幼儿园,很少会对教师的职称提出明确要求,尽管部分教师会重视自我提升,但由于农村条件有限,教师缺乏专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也就是说,由于城市幼儿教师接受过高等教育、拥有高学历,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都较高,加上能够通过再学习和深造实现自我提升,教师的教学实力便更强。所以,城市幼儿园有着庞大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而农村幼儿教师本身就很少接受先进教学理念的熏陶,加上这部分教师难以有机会进行深造,因此农村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很难得到有效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相对较差。由此可见,城乡学前教育存在教师队伍方面的差异。

(二)教育投资方面的差异

由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幼儿园的教育资金也较充足,能够为学前教育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幼儿园拥有的教学资源(人力资源和物质方面的教育资源)较丰富,而且也具有持续改善和加强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的能力,使得幼儿园可以不断完善教学设备,更新体育、娱乐设施,保证幼儿能够接受较好的学前教育、享受优质的教育待遇[1]。但在农村,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幼儿园的教育资金投入相对较匮乏,无法以充足的资金来进行基础建设,教学设施设备等也无法定期进行检修、维护,加上教学资源相对较少,因此难以充分提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教育质量和效率都远不如城市幼儿园。可以说,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较大差异,导致了两者在教育资金投入、教育资源的开发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差距,对学前教育的效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教育机会方面的差异

在我国,城乡学前教育机会的差异较显著,集中体现为城乡幼儿园的数量和质量差异较大。在城市,幼儿园的数量较多、规模较大,教学设备和体育、娱乐设施都较齐全,环境也较好,因而幼儿园的质量相对较高。同时,多数幼儿园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内容和计划,能够有效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和发展。反观农村幼儿园,不仅幼儿园数量较少、规模较小,能够获得学前教育机会的幼儿不到50%,而且大部分幼儿园的设施设备不够完善,教学环境也较差,因而幼儿园的质量普遍不高,幼儿的学习、生活和发展得不到保证。总体来说,我国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起点比城市要低得多,两者在教育机会方面存在较悬殊的差异。

(四)教育质量方面的差异

首先,城市幼儿比农村幼儿的入学准备更充足。有研究证实,如果幼儿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较高,幼儿在进幼儿园之前的数学准备、语言准备和学习品质等都更高,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发展、学习方式和语言能力也相对更高。很明显,从整体情况来看,农村家庭比城市家庭所拥有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都更低。因此,和城市幼儿相比,农村幼儿所做的入学准备要差一些。正因为如此,尽管当前农村幼儿园的入园率越来越高,但幼儿的学习方法和知识接受能力无法达到城市幼儿的水平。所以,农村幼儿比城市幼儿的学习质量要差。其次,由于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相对较低,没有合理运用个体差异化的教学方法,自身引导作用也未能充分发挥,致使教学质量难以有效提升。因此,城乡在学前教育质量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二、基于公平视域下农村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探索

(一)加强对农村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培训

第一,要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准入门槛,对教师队伍进行科学规划。为此,不仅要相应提高对教师的学历要求,同时在选拔教师的时候,要对其专业知识、教学水平进行整体考核,以确保所选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际教学能力。第二,要重视农村幼儿教师的业务培训,对教师业务水平进行整体优化。例如,可以定期组织幼儿教师参加理论知识以及教学、管理实践方面的培训,向教师介绍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并对实践中所需要的课堂教学技能和管理技能进行实操训练,进一步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2]。在结束课程培训后,要及时对幼儿教师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以确保幼儿教师的培训质量和效果,促使教师能够将这些知识和能力灵活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去。同时,也可以定期邀请丰富实践经验的学前教育专家、学者来幼儿园进行讲座,使幼儿教师能够接受先进思想观念的熏陶,跟上时代的步伐。还应该加强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实现教师的自我提升。

(二)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扶持

首先,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政策扶持。地方教育部门可以拟定有关政策,增加农村幼儿园的数量,提高农村幼儿园的建设要求,优化农村幼儿园的设施设备和教学环境,提高农村幼儿园的整体质量,为农村幼儿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3]。其次,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资金投入,以有效缓解农村幼儿园的办学压力,确保农村幼儿园可以有更多的教育资金来完善教育资源、加强基础建设,促使幼儿教师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学前教育工作。再者,由于城乡学前教育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地方经济的发展不均衡导致的,政府有必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以有效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

(三)重视城乡幼儿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水平,有必要加强城乡地区幼儿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使农村幼儿园能够在交流合作过程中接触到更加先进的教育理念,并从城市同行那里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和资源。城市幼儿园可以定时定期派遣幼儿教师去农村地区进行讲学,农村幼儿园也可以定时输送幼儿教师去城市进行学习,加强城市和农村幼教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双方教师可以通过知识讲座、课堂教学等多种方式实现有效的交流和互动。使农村幼儿教师更加直接地通过业务培训学习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一方面,城市幼儿教师可以在对农村幼儿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了解农村幼儿的认知水平、学习情况,自己也获得更多的教育体验;另一方面,农村幼儿教师能够在城市幼儿教师的引领下,学习城市幼儿教师的成功经验,和城市幼儿教师共同探讨优化农村幼儿教学的具体措施[4]。这对改进农村学前教育策略、缩小城乡学前教育差异有较好的帮助。

综上所述,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显著,为了提高城乡学前教育的水平,实现城乡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一方面应当正视这种发展差距,一方面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善。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以便有效地缓解农村幼儿园办学压力,并适当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准入门槛,加强农村幼儿教师的业务培训,有效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还应出台具体措施,加强城乡幼儿园之间的交流合作,提升农村幼儿教师的先进教育理念,使农村学前教育获得整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水仙.公平视域下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探究[J].新校园(阅读),2015,09:164.

[2]杨帆.公平视域下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分析[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128-130.

[3]董倩倩.基于公平视域下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08:3.

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第10篇

一、我国教育领域存在的不公平问题

( 一) 地域性不公平发展

决定教育资源配备的核心因素就是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了教育的投入产出以及发展的速度, 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的差异决定了教育供给水平的差异。当下, 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均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地域性不平衡, 东部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要优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 二是城市经济的发展情况优于乡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情况。而这两种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将长期存在, 也将会长期的制约着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的配置一旦不平衡, 也就意味着教育领域内城乡均等化和地域均等化难以实现。

( 二) 学校和班级等级制度的存在

在义务教育阶段, 国家已经出台了明文规定不得设立重点学校和和重点班, 重点学校和重点班一旦设立, 就将学生分出了等级, 学生在重点学校得到的教育资源和在普通学设立重点学校和重点班级校得到的教育资源是存在大大差距的, 学生在重点班享受的重视程度和心里感受也是和在普通班级大大不同的。重点学校和重点班级的设立本身就是按照学习成绩和家庭背景吧学生分成了三六九等, 这和义务教育的理念是相悖的, 也是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的。

( 三) 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投入不均衡

在当下, 我国的高等教育的投资明显不够均衡, 对于985 和211 类的高校, 不仅有国家的大力支持, 还有省内投资和社会各界的援建, 而对于一些刚刚起步的中型大学或者技术性学员, 国家的支持力度极为有限, 社会的资金捐助也微乎其微, 这样就造成了一种“马太效应”。对国家对社会有意义的人才事不应该单纯的按照学历的高低划分的, 国家缺少高素质的大学生, 也缺少技术性的职工。因此, 对于高级技工培养学校和持续教育的培养机构, 国家应该加大支持力度, 也应该引导社会加大对其的重视, 培养全方位的人才, 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四) 义务教育国有产权资源配置方式存在弊病

义务教育的本质其实是我国社会主义体制下的一种共有产品, 义务教育的产权是共有的, 是国家的。然而国家的主体由于某些原因的限制, 国家没有直接参与教育资源的配置, 教育资源的配置需要多个部门的通力协作, 而国家相应的部门在行使教育资源配备管理的过程中, 教育资源的分配往往取决于国家选定“代理人”的意愿。国家各个部门在分配教育的时候, 往往希望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而忽略了主次要的问题, 更是没有考虑到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利用率的问题。

二、我国教育资源均等化配置应该坚持的原则

( 一) 坚持城市和乡镇的均衡化

当下的中国城市和乡镇的经济发展水平确实存在较大的差异, 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在短时间内是无法赶上城市的发展水平的。但是对于教育的投入而言, 城乡教育的投入应该缩小差距, 即使在短时间内无法消除差距, 但是对于农村教育资源的资金和精力投入的力度应该加大。教育是一个国家核心力的核心部分, 教育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人才建代表就是二战后的日本, 在非战斗人员大量减员, 基础设施建设百废待兴的时候, 日本政府却在第一时间内在教育领域投入了巨大的资金, 战后二十年, 日本就又完成了重建, 成为了世界上一流的发达国家。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教育的投入, 这种教育投入是全民化的, 是均衡化的, 是城乡一体化的。因此, 加强对乡镇教育的投入, 减少城乡的教育资源的差距, 这才是实现城市和乡镇教育投入均衡化和教育资源配备合理化的前提。而在均衡化的过程中, 更应该在教育设备配备的同时加快人力资源的配备, 人力资源主要是说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基础功底, 当下乡村学校中的教师素质和城市教师素质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尤其是教学技巧这方面, 城镇学校已经将教学技巧作为考核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指标, 而乡村还处于相对的空白, 甚至在理念还还处于完全的未知状态。从这一点来说, 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的道路, 仍然是任重道远的。

( 二) 坚持教育投入的非功利化

教育本身是一项公益行为, 虽然具有收益性, 但是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角度长远来看, 教育是应该着眼于长远的民族国家发展大计, 而不应该拘泥于短时间内的国家经济的得失的。国家的经济是教育投入的基础和重要支持, 而教育本身也应该为国家的经济培养更多的人才和后备资源。国家的经济需要依靠教育而提高经济核心竞争力以实现长期稳定而均衡的发展, 但是教育在最初的投入时, 却应该淡化功利化的影响。欲速而不达, 没有任何一个成功的先例启示我们教育应该是急功近利着眼于当下的, 立竿见影的效果对于教育来说是不现实的, 也是不可理喻的, 如果我们太过于急功近利的追求教育的可视化利益, 那么无疑是弱化了教育的长期意义和根本目的。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国家栋梁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通过人才带动国家的发展, 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才是教育的最大意义, 也是最佳状态, 而这一切, 无疑都需要我们坚持教育投入的非功利化。

( 三) 坚持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化

1. 基础设备配置合理化

当下乡村学校的基础设备总体还处于比较陈旧而落后的状态, 进行基础设施的升级更换是一个投入较大的周期性工程, 在初期资金投入达不到预算时, 应该坚持逐步更换升级基础设施, 将和学生教师切实相关的基础设施首要落实。例如乡村学校的桌椅、教室以及书本, 这三项都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过程中应该首要考虑的。

2. 人力资源配置合理化

当下教育资源倾斜给乡村的人力资源还相当的有限, 乡村教室的成分主要是“本地”知识水平较高的群众和城市支教大学生, 这样的教师结构是不合理且存在弊病的。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将农村的教师团队升级优化是必须进行的, 但是在当下资金投入相对有限的情况下, 如何吸引人才为乡村建设投入力量, 如何将乡村教师团队建设提上日程, 如何把人力资源配置合理化, 这都是摆在我们面前棘手的问题。

三、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资源配置对策

( 一) 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

经费的投入是加强乡镇教育办学条件的关键问题, 当下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就是资金投入有限, 所以解决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 就要建立起健全的教育公共财政经费保障体制, 拓宽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义务教育的运营经费是义务教育在农村发展的核心问题,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来源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一是国家发放经费, 二是地方政府的经费发放, 三是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及个人的捐赠。就现在的情况而言, 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于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还相对有限, 绝大多数乡村的义务教育还处在一个入不敷出的阶段, 因此, 在筹款方面, 就需要乡村教育部门依靠社会各界的力量。与此同时, 经费的投入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教学仪器和设备的采购上, 硬件设备对于学生十分重要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相比于硬件设备, 更加重要的是关注通过经费投入在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提高。同时国家在这方面也应该统筹兼顾, 不能简单的以城市和农村为界定对象决定经费的投入, 不能一味的削减城市学校的教学经费以增加农村学校的教学经费, 应该在教育经费投入的中间的薄弱环节入手, 逐步的健全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

( 二) 加大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的改造力度

义务教育未来的方向是全民普及化, 因此当下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将极度薄弱的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条件加以完善建设。农村教育在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管理体制下运行才能均衡各个农村地区的学校配置。优化农村的教育资源当下还处于一个从无到有, 从有到优的过程中, 而在这两种情况下, 国家和政府的相关部门应该首先坚持落实“从无到有”, 形成具有一定基础设施的规模化教育, 将农村义务教育引上正轨后再进一步优化。

( 三) 建立和完善教育资源配置新机制

1. 完善生源配置新机制

完善生源配置新机制就要保障每一个适龄的儿童就近按时接受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公民应该享受的权利, 是由国家给予的, 也是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 是公民必须要对国家履行的。在班级设置上, 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应设立重点班和实验班, 应该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2. 完善硬件设施建设机制

对于学校已有的硬件,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适当的更新, 而农村学校的教学硬件设施应该保证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目前来看, 比较合理而且可行度较高的方法是临近城镇的教学硬件设施升级后, 将原设备援助给农村学校, 这样既保证了经费问题, 同时也保证更新换代时的设备利用率得到了保证, 一举而多得。

3. 建立合理的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帮扶机制

城乡教育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进入同步化和一体化, 越来越多的城市学校和乡村学校建立起了互帮互助的“一对一”绑定关系, 在这样的关系下, 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的紧密, 越来越多的城市学校将自己的先进理念和管理方法传递给农村学校。同时更加重要的就是将农村和城市的老师进行沟通和短期交换, 可以极大地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能力, 也可以使得乡村的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城市元素, 可以使乡村的学校获得进步, 同时, 这对于城市教师的业务能力也是一次考核和锻炼。

( 四) 深化招生制度的改革

深化招生制度, 平衡城乡招生人数与规模, 鼓励学生在户口所在地就近入学, 尽量减少学生跨学区入学。限制某些城市学校因为利益问题而涌现出的矛盾增长, 保证义务教育城乡学校教育的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同时, 为了保证薄弱学校师资力量的稳定, 严格控制薄弱学校的骨干教师的调动, 由此以提高学校的竞争力, 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教育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教育的均等化是我国落实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诚然当下的国内教育领域内还存在着相当的问题, 不平等现象还将持续存在, 但是只要坚持推进教育改革, 推进教育领域内的平等化建设, 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就一定可以在驾驭领域内取得长足的进步。国家只有在教育领域内做到公平公正,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国民素质, 提高我国在人力资源上的核心竞争力, 才能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李淼.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城乡二元结构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

[2]刘向锋.我国农村教育公平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06.

[3]王长恩.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 2011, 05:238-242.

[4]文晶.教育公平的理论和实践[D].河南大学, 2003.

[5]赵洁丽.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 2013.

[6]王有升.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的体制分析视角[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0, 03:18-23.

[7]高珊.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 2014.

[8]杨守民.义务教育的平等化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 2012:12-14.

进一步解决教育公平问题 第11篇

造成当前教育不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长期不平衡的大环境有关,也与教育自身发展的周期规律有关,更与教育发展过程中长期的政策制度出现偏差等主观因素密切相关。这些主客观因素相互叠加,最终促使教育不公问题的形成和积累。为了让教育事业步入公平发展的轨道,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树立“教育公平”理念。“教育公平”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制定教育制度、法律和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之一。在我国当前教育发展阶段下,更有必要深化对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識,更加重视教育公平的价值,把教育公平作为与发展效率同样重要的价值目标。

2.构建合理的教育投入与分配机制。要加强政府在教育财政投入上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制定合理的教育经费分担机制;建立农村及落后地区教育成本补偿机制。

3.依法保护教育公平权利的实现。建议尽快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平教育法》,保障国民接受教育的公平性,保障各类学校办教育的公平性,保障教育资源在城市与乡村、东部与西部、高收入阶层与普通民众之间配置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4.努力发展农村地区经济。教育不公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要进一步落实好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惠农政策,缩小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为实现教育公平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要改革现有的“城乡户籍”制度,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刘玉岭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工业大学微电子技术与材料研究所所长)

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探究 第12篇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路径选择

教育公平是教育的灵魂, 教育公平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没有教育的公平就谈不上社会的公平。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任务, 其中“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居于首位, 并且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这充分的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由于教育最根本的问题即教育公平问题始终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而教育公平关系到教育发展的质量, 教育发展的质量又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因而处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更是令人关注的焦点。

1 正确理解教育公平的内涵, 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教育公平 (1) 主要是指人们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的平等, 它是现代社会每个人发展所必需的对于教育资源的平等享有权。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 教育的权力平等指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我国的《义务教育法》就有规定: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 不分性别、民族、种族, 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瑞典的著名教育家托尔斯顿·胡森提出, 教育机会均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教育起点的均等、教育过程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

教育公平 (2) 的思想可以溯源到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思想, 其中就包涵了教育公平的思想。而在西方, 柏拉图被认为最早提出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的主张, 亚里士多德则首先提出通过法律保证自由民的教育权利。美国著名的哲学家、伦理学家罗尔斯认为公平并非是绝对的公平, 而是包含了差异的充分照顾到社会下层人们的利益的平等, 罗尔斯的这种正义观 (3) 启发了人们关注到尤其是社会下层人的教育问题。在他看来, 实现教育机会公平, 就需要为所有的人提供平等的机会, 因此政府必须设立公立的和免费的教育机构, 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下层人的受教育的机会。《联合国人权宣言》规定:“不论什么阶层, 不论经济条件, 也不论父母的居住地, 一切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叶建源, 2003)

2 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公平问题的现状

2.1 农民工子女适龄不能及时入学以及失学问题严重

根据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等单位的抽样调查显示“流动儿童中的学生占全部流动儿童的90.7%, 一直未上学者和失学者共占9.3%。调查结果还表明:“六周岁未入学的比例高达92.1%, 可见农民工子女不能适龄入学问题表现十分严重。在未能入学的儿童中“童工”问题也很突出, 在失学的12到14周岁的儿童中有16%以及开始工作。这些数字让人触目惊心。大多数收入微薄的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只能处于失学的边缘。 (4)

2.2 高额的学费困扰着农民工子女的学业

我国有将近2000万的流动儿童, 虽然国家制定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公办中小学要建立完善的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机制但是要真正去公办学校上学, 对于农民工子女来说还是一个奢望。某些地区的农民工仍然受到“高学费”的困扰。据一份调查显示我国当前的流动人口家庭中有近四分之一的家庭月收入在五百元以下, 而且调查中, 一般进城务工农民的计划生育状况差, (5) 一般家庭都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 除去必要的花费外, 所剩无几, 投入子女的教育费用当然捉襟见肘。虽然政府一再强调对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收费流入地应当一视同仁但是仍然存在着额外的收费, 包括像“借读费”、“赞助费”等等。

2.3 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育情况令人担忧

由于受到高额的“借读费”、“赞助费”的困扰, 农民工的子女只能进入收费低廉的民工子弟学校就读。但是在大多数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包括办学条件差、管理水平低下、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以及安全方面的问题等等。有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属于私立性质, 由个人办学所以自负盈亏, 除了学生的学费外, 没有其它的收入, 又因为学校收费低廉, 所以难以集中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增加教学设施。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师队伍整体专业化水平较低, 有的甚至都没用教师从业资格证并且缺乏教学经验和管理水平。总之, 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总体较差。

3 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失衡的原因

3.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解体与城乡二元教育结构调整的滞后性

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反映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解体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教育结构调整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 归根到底还是由于城乡分割旧体制的弊端造成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已经解体, 由此带来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趋向弱化, 原本严格的户籍制度也开始慢慢松动, 但是在教育方面还仍然有二元特征, 比如在教育投资上, 国家的教育经费还是严重地偏向于城市地区, 同样在师资以及学校基础设施等方面城乡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2 公平性原则在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缺失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 教育公平的实质就是政府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应该对全国范围内的教育资源进行统筹规划, 合理配置, 确保受教育群体和个人的受教育权利相对平等。针对弱势群体, 国家更应该让公共的教育资源向他们倾斜, 这是公平性的现实表现。但是在现实中进城农民工对流入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直接贡献, 从理论上说起子女的教育经费就应该由流入地政府来提供, 如果仍由流出地的政府来负担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经费, 势必会减少当地政府从事其他建设和公益事业的支出, 所以国家在这些方面应当对于农民工的流出地政府的教育经费给予适当的照顾, 同时也对于流入地政府应当制定规定必须给予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经费给予帮助。

3.3 我国实行“分级办学, 分级管理”的义务教育体制的缺陷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分级办学, 分级管理的体制, 即基础教育有市 (县) 财政管理的教育体制。这种体制也就规定了适龄儿童应在户口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 所需的教育经费由当地政府筹措。农民工子女随着父母进城后, 在城市的学校就读, 但是农民工子女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所以也无法享受由流入地政府负担的教育经费。虽然有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等地采取了针对相应的措施, 减少流动儿童的借读费等, 并确定了流动儿童以进入公立学校为导向的措施。但是在具体实施中仍然是以户籍为单位, 而流动儿童就被排除在外了, 所以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4 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实现教育公平的路径选择

(1)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尤其加快贫困地区的发展, 进一步缩小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尽可能的为农民工子女教育提供物质上的保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加快我国贫穷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 缩小城乡的差距, 这是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根本途径。

(2) 改革户籍制度,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实现城乡一体化, 去除户籍与人们各方面待遇之间的联系, 解决现在以户籍为依据的义务教育入学体制, 实行适龄儿童按居住地原则接受义务教育的制度, 为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加快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6) 国家需要逐步取消城乡户籍的二元结构, 笔者认为可以将户籍只作身份和人口登记之用, 而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可以与户籍分开, 实行人口异地居住登记制度, 保证公民能够享有全国性的相关待遇。在教育问题上, 应将农民工子女纳入到流入地公办学校的招生计划之中, 在教育财政拨款上, 将农民工子女的就学纳入到财政预算中, 取消诸如“借读费”、“赞助费”等诸多费用, 使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儿童享有同样的权利。

(3) 改革现有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首先, 提高义务教育投资和管理的重心。随着上世纪80年代以来义务教育权限的下放, 实行的是“国务院领导下, 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 在这种管理体制下义务教育投资和管理体制明显偏低, 我国的教育经费投资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的6%。义务教育的投资主要应该由国家的财政给予支持, 政府承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因此, 义务教育的投资和管理重心需要上升到省一级, 再由省一级将中央补助资金、地方应承担的资金一起落实到县, 在省内按照实际的学生数进行经费划拨, 统筹安排规划, 不再层层分解, 这样就能解决由于财政能力的差别而造成的义务教育不公平问题, 从而切实保证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基本权利。

其次, 调整和完善现有义务教育的格局。主要以公办学校为主, 调整现有的义务教育的格局,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施以民办教育为辅, 农民工子弟学校作为一种过渡形式存在的方针。各级政府和有关的职能部门要关心和支持通过审批的民办学校和农民工子弟学校, 通过监督与指导帮助他们以提高办学质量, 解决其办学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以确保这些异地求学的农民工子女也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共同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以实现教育的公平。

参考文献

[1]蔡志华.教育平等之我见[J].当代教育论坛, 2005 (12) .

[2]辛琳.城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08 (11) .

[3]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4]王唯.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实施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 200 (510) :11

[5]李荣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5.

上一篇:网络设备实训室下一篇:多维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