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工程论文

2024-09-20

输变电工程论文(精选12篇)

输变电工程论文 第1篇

接地装置在输变电工程中是个特殊的项目, 其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电网中重大设备的运行安全, 也关系到电气运行人员的人身安全。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中, 接地装置直接影响继电保护动作的正确性;在小接地电流系统中, 不合格的接地网将对巡视设备的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 城网建设和改造确保接地装置的工程质量就显得特别重要。

2 影响接地装置工程质量的主要原因

2.1 选择地网接地线及导体截面不足, 或对系统发展规划的短路电流分析结果偏差较大, 使接地线及导体的截面不能满足热稳定校验的要求。

2.2 对接地装置施工防机械损伤、防腐蚀问题重视不够, 或根本没有采取必要的防腐措施。

2.3 接地装置敷设时埋设深度不够, 垂直接地体间距过小, 焊接质量不合格, 没按设计规定进行规范施工, 地网材料选用了不合格的产品。

2.4 接地体 (线) 连接不正确, 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了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设备, 直接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变压器, 没有采用专用的接地线。

2.5 独立避雷针没有设独立的集中接地装置, 或该接地装置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至35k V及以下设备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 沿接地体的长度小于15m。

2.6 土壤电阻率偏高, 没有按规程要求正确选用降阻剂。

3 几起典型的接地装置扩大事故

3.1 110k V古竹变电站就曾因雷击110k V线路发生接地故障, 接地引下线烧断, 地网电位严重升高, 变压器主绝缘遭受严重破坏需返厂修复, 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后对该站地网进行了开挖检查分析, 发现接地引下线截面不足, 主变110k V中性点接地引下线机械损伤及腐蚀严重是扩大事故的主要原因。

3.2 110k V蓝口变电站在1999年雷雨季节曾两次发生雷击避雷针, 导致35k V及10k V相关电气设备绝缘破坏事故, 原因是该站有两支独立避雷针的集中接地装置, 与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至35k V及以下设备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沿接地体的长度还不足10m。

3.3 110k V骆湖变电站选址在一周围空旷的小山丘上, 土壤电阻率偏高, 地网施工时没有做外引接地, 在运行多年降阻剂失效后, 地网接地电阻偏高许多 (达1.48Ω) , 雷暴季节曾发生多起雷击损坏电气设备事故, 最严重的曾造成一起全站失压扩大事故。

4 确保接地装置工程质量的组织、技术措施

4.1 设计论证阶段对远景短路电流分析要科学严谨

国家电力公司以“国电农[1999]191号”文件发布的《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技术原则》中明确指出:110k V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应满足10~15年用电发展需要, 35k V输变电工程设计标准可考虑10年负荷发展要求, 必须符合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等等。由于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工程线长、面广、点多等原因, 在具体的工程设计工作中, 仍然有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一些设计单位并没有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设计标准、技术规程, 按照批准的可研报告和设计文件进行设计, 或者并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电网的实际, 机械地应用参考设计, 照搬通用设计, 以致在设计论证工作中出现较大的失误。

作为110k V输变电工程的地网——一个埋在地下的隐蔽工程, 为了满足实用要求, 短路电流的稳定值, 应根据能够得到的尽可能多年份的系统发展规划, 计算出的远景短路电流作依据。这样在系统短路容量增加以及多年腐蚀后发生接地故障而流过短路电流时, 接地线和导体的截面仍能满足热稳定校验的要求。切不可认为110k V及以下变电所一般为普通降压变电所, 在电网中重要性相对低一些, 接地短路电流相对小一些, 在选择接地线及导体的截面等技术性分析工作中也可以马虎一些。相反, 对于110k V及以下变电所, 由于其保护的可靠性差一些, 为防止接地装置扩大事故, 对15年系统发展规划的短路电流分析同样应该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可以说, 合理选择地网接地线及导体截面是保证地网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接地规程》推荐的设计公式为:

Sid≥ (Ijd/C) td

式中Sid—接地线的最小截面, mm2;

Ijd—流过接地线的短路电流稳定值, A;

td—继电保护主保护动作的短路持续时间, s;

C—接地线材料的热稳定系数, 对大电流接地系统, 铁取70。

4.2 施工过程要监理到位, 强化施工质量管理

国办发[1999]16号《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一文中明确强调:基础设施项目的施工, 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监理单位监理。项目监理要实行回避的原则。监理人员要按规定采用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 按作业程序即时跟班到位进行监督检查。实践证明, 这是确保隐蔽工程施工质量最有效的手段。

根据一些引发雷害事故的地网开挖情况来看, 地网腐蚀和焊接质量差以及材质不合格是严重威胁地网安全运行的三个主要原因。《验收规范》对装置施工防腐问题、焊接质量及材质选用作了强制规定。因此, 在接地装置的施工过程中, 监理人员的责任和权力应得到强化, 从接地装置的敷设、接地体 (线) 的连接、防腐措施的实施、焊接质量的跟进、重要结构部位的检查等每一环节监理工作到位, 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设计图纸及规范工艺进行施工。

应该特别强调, 在接地装置的施工过程中, 对材料设备要严格进行质量检验。材料优劣, 直接影响接地工程的质量及接地工程的运行寿命。镀锌或热镀锌材料, 其抗腐蚀能力明显强于没有镀锌的材料。因此, 接地装置的施工过程, 项目法人和施工单位要对采购的材料和设备质量负责, 监理单位要严格检验进场的材料, 严禁使用材质不合格的产品。

4.3 工程竣工验收严格把关, 加大检查复测的力度

新安装的接地装置, 为了确定其是否符合设计或《规程》的要求, 在工程完工后, 必须经过检验才能投入正式运行。检验时, 施工单位必须提交下列技术文件:

a.施工图与接地装置接线图;

b.接地装置的地下部分与安装纪录;

c.接地装置的测试记录。

另外, 必须对接地装置的外露部分进行外观检查。外观检查的项目大致如下:检查接地线或接零线的导线是否完整、平直与连续, 接地线与接零线与电力设备的连接, 当采用螺栓连接时, 是否装有弹簧垫圈和接触可靠;接地线或接零线相互间的焊接, 其叠焊长度与焊缝是否合乎要求;接地线与接零线穿过墙壁和基础时, 是否加装了防护套管;当与电缆管道, 铁路交叉时, 是否有遮盖物加以保护, 在经过建筑物的伸缩缝处是否装设了补偿装置;接地线或接零线是否按规定进行了涂漆或涂色等。除外观检察外, 还必须进行接地装置的工频电阻测量和重点抽查触及接点的电阻。需要特别指出, 雨后不应立即进行接地电阻测量, 这样会引起较大偏差, 极有可能将接地电阻不合格的地网工程交付电网运行。

运行过程中对接地装置应进行定期检查和试验, 接地线或接零线由于遭受外力破坏或化学腐蚀等影响, 往往会有损伤或断裂的现象发生, 接地体周围的土壤也会由于干旱、冰冻的影响而使接地电阻发生变化, 因此为保证接地与接零的可靠, 必须对接地装置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试验。对存在质量问题的地网, 应及早安排开挖检查, 力争在雷雨季节将隐患消除。

5 结论

必须指出, 防雷的关键也在于接地, 即使有了完善合格的防雷保护设备, 如果接地不合格, 也很难保证电网或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因此, 作为输变电工程隐蔽项目的接地装置, 为保证其工程质量及设计的运行寿命, 需要从设计规划论证阶段导体截面热稳定和机械强度的校验, 施工过程接地网的敷设, 接地体 (线) 连接, 防腐措施的落实, 焊接质量的跟进, 到工程交接验收环节的外观项目检查, 工频接地电阻值及设计要求的其他参数测试的各个环节加强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接地装置的工程质量, 才是真正体现“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理念, 乃至从根本上防止接地装置扩大事故的发生。

摘要:接地装置属隐蔽工程, 设计、施工、验收每环节均需严格规范, 对此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接地装置,隐蔽工程,输变电工程

参考文献

[1]SDJ8-79.电气设备接地设计规程.

输变电工程管理程序 第2篇

1、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计划处审定的工程可研批复,由上级管理单位组织对工程的初步设计进行审查,并下达审图纪要和审图批复。工程建设处正式接管本项工程。

2、根据初步设计的审图纪要,协调设计单位出版工程的涉及到的设备材料技术规范书和施工工程量清单,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审核。

3、由上级管理单位委托招标代理机构对施工、监理和设备材料进行招投标。

4、依据中标通知书,与中标的施工、监理单位签订合同;组织设计和生产运行单位与中标厂家签订设备材料的技术协议,并通知物质处与之签订设备材料的商务合同。

5、开展施工前的“三通一平”,即水通、电通、道路通和场地平整。协调施工、监理单位作进场施工的准备。

6、成立工程业主项目部、工程安委会及办理质量监督委托,编制本工程的《工程建设纲要》、《创优规划》、《安全文明施工策划》、《应急预案》等相关文件和制度。同施工单位签订安全合同。

7、审定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监理单位的《监理大纲》、《监理手册》等,同时催交设计图纸。

8、审批开工报告并备案,进行设计交底和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图审核,完成安全与技术交底。

9、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10、施工过程中业主项目部协调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设计、施工、监理与厂家等方面的关系,并对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和投资进行把关,保证工程按计划实施。由专业质监站不定期的对工程进行监察监察。

11、工程进入收尾阶段,起草工程启动会请示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待批。由工程处协调,生产处组织对工程进行几轮的验收检查,施工单位消缺,监理单位督促。

12、邀请专业质监站对工程进行投产前的达标验收检查,由专家对工程进行详细的检查,并明确工程是否具备启动条件。

13、上级管理单位下达启动委员会文件,启委会正式成立并履行相关职责。在启委会预备会上听取各方面情况汇报,确定启动时间,通过启动方案。启动那天现场召开启动会,工程进入启动程序。启动完成后24小时,召开启委会末次会议,工程竣工投产。

14、工程启动后3个月内完成施工资料的移交工作。

15、工程建设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安排着手工程结算工作,将工程结算的相关资料汇总,包括前期、施工、监理、设备材料及其他费用情况。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工程管理部门待批。

16、将批准的结算资料报上级管理审价中心进行审核。

浅议输变电工程报价影响因素 第3篇

【关键词】外界因素;工程報价;影响

1.问题的提出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工程招投标是市场竞争条件下最富有竞争力的一种采购方式,也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一种重要手段,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应用和推广。自实行工程招标以来,国有资金投资的项目几乎全部被纳入了有形的市场,实施招标发包工程,招标投标工作为节约国有投资、择优确定施工单位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几年,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国有企业管理方式和生产方式变革、安全和质量高标准的要求、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还有人工、物价和机械费的上涨等因素以及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给施工单位带来技术装备增加的压力,严重影响着施工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实施,使施工企业处于艰难负债经营的局面,所有这些变化都不同程度影响着施工单位的投标报价。但是,从我国目前工程招标管理模式分析,招标工作更多的是被当作工程项目管理领域反腐败的一种手段,行政意义大过市场规范意义。而没有真正按照符合市场规律,以合理的施工成本确定中标价格,不可避免给中标单位带来极大的压力。因此,我们就当前电力输变电工程招标和投标中的有关问题谈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2.影响施工单位在工程投标报价的因素

从前一段时间的工程投标看,大部分施工单位的报价都在正常报价的基础上下浮17%-23%,甚至更低。这样不利于工程投标的合理报价,给施工单位在工程成本控制上带来很大困难。对招标方来讲,虽然以此获利,但也存在着中标商因为履约困难而中途放弃或者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的风险。就现行的输变电工程招标分析,仍然执行的是“定额+预规”和“费用调整”文件进行投标报价,不可避免存在着定额价标准与现行市场价标准的差异问题。现在我们将目前影响投标报价的因素进行简单分析:

2.1定额人工基价大低于现行市场价格

定额人工基价是决定工程造价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的高低将严重影响到整个工程的造价水平。定额人工基价的合理与否,也关联着施工单位的投标报价水平。电力行业的定额人工基价一直与市场价格较大差异,但是近年来,特别是08年抗冰抢险以后,电力劳务市场人工单价巨增,进一步加大了定额人工基价的差异。以2006年定额变电安装工程为例,2006年定额人工基价是31元/工日,同期市场平均人工价格为45元/工日,差额比率为45.16%,明显看出差额较大。送变电属于高危行业,工资水平应高于一般行业。可从现行定额人工基价却低于地方定额的人工基价,甚至已经低于唐山市政府公布最低工资标准(2011年唐山市最低工资标准为每不低于1100元)。

该行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工成本是工程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实际的市场人工价格水平影响着企业经营成果的好坏。因人工单价的“倒挂”幅度的增大,使得工程造价严重脱离了市场这个大环境,而施工单位在实际成本支出是与市场紧密相联的。由于收入与支出的差异,使施工单位陷入两难局面,施工单位处于“爬坡”的困境。

2.2机械台班价格与消耗性材料价格,也存在着与市场价格相背离的问题

由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物价受全球市场变化影响越来越大。近年来,全球经济危机,使物价也随之增涨,且幅度较大。从汽油、柴油价格看,2006年汽油和柴油价格为4.65元/公升和4.47元/公升,2011年汽油和柴油价格为7.85元/公升和7.55元/公升,上涨幅度为68.8%和68.9%,基础物价的猛涨,致使大型机械设备和运输的实际成本支出聚增。虽然行业出台了一些相关的调整文件,但与市场价格变化相差甚远,远远跟不上市场的脚步。

2.3工程管理标准的提升,加强了施工过程管理,也使施工单位的成本费用相应提高

国家电网公司近几年对电网建设工程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大大提升,对安全文明和质量、工艺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细,对此项费用并没有明确支付方,施工单位来说没有任何选择,只能是坚决执行。这就不可避免地,在工程报价以外施工单位另行付出费用,加大了施工成本。

⑴施工现场办公、生活区布置,以及施工现场布置等等都有明确的统一标准,与原来临时设施比,造成临时设施占地多、标准高、费用大。

⑵工艺标准不断提高,企业不得不在保证质量优良的前提下,额外花费力量提高工艺标准,保证建设工程的外观的优美。

⑶工程达标和创优工作,施工单位都要支出相应的费用。

国家电网公司对110kV及以上工程均必须满足工程达标投产的要求并且争创国网优质工程和国家优质工程。而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从来没有一项工程是按质量等级调整费用的,施工单位只能增加自身的施工成本。

2.4国家考虑社会安全问题,加大对爆炸物品的管理力度,使得线路基础施工难度增加

2006年国家对民用爆炸物品作出严格规定,要求民用爆炸物品的生产、销售、购买和爆炸作业实行许可证管理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从事爆炸作业。而我们施工单位又不可能获得此类专业许可证。因此,在送电工程线路岩石基础施工时,就必须委托当地的专业民爆公司完成购买、运输爆破作业等工作,由于民爆公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在收费标准非常高,一般在200元/立方米左右,而且它不可能满足我们送电线路施工点多面宽、加班加点的特点。

3.建议

(1)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招投标范围的不断扩大,推行“合理低价中标评标法” 是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规范建筑市场行为的根本要求,我们施工单位积极响应。但就电力工程市场的现实情况,基本上处于“供大于求”的形势,出现僧多肉少的局面。我们建议,首先规范送变电企业自身的行为,避免恶性竞争的变出现。其次,对于“低于成本”报价施工单位,采取停止参与投标机会的方式,避免不合理报价的现象出现。

(2)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定额中未包含的费用,或者是提高标准的问题,建议有关部门深入基层,了解和掌握相关信息,考虑国内目前现有状况,适当提高定额费用标准,如:人工基价问题、爆破用炸药问题等等。

(3)随着国家电网公司管理方式的转变,管理手段的深入,以及管理标准的提高,有利用工程过程管理的加强,以稳固电力事业良性发展,我们积极拥护,希望有关部门考虑在工程投标报价时可计列相关费用。

总之,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角度看,工程招标投标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一方面,招标单位在招标时要考虑到投标单位的一些利益,另一方面,投标单位要加强自身建设,改善内部管理,适应现实需要,以企业真实的能力完成好每一项工程。

输变电工程论文 第4篇

成本管理近年来在企业发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管理会计中的成本管理已逐渐深入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只有将成本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企业的发展才能具有价值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成本管理中要求企业采取企业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双项指标进行统计核算,在此基础上再计算出全部的生产成本。对电力企业的项目造价成本进行分析,计算其各项指标的总体成本和单位成本,观察数据异常的指标,运用成本管理理论分析对造价成本影响较大的指标,有助于电力企业控制好造价成本,在电力工程建造过程中更加合理地控制工程造价。

成本管理在20世纪前都没有形成系统的概念体系,当时的成本管理没有事前规划和计算的过程,重点在于事后被动的成本计算。到20世纪中期,管理理论发展日趋成熟,成本管理也随之从被动的事后核算转向事前成本规划和事中成本控制,并由此形成了传统的成本管理理论体系。成本管理隶属于管理学,主要以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派生出成本管理的体系。经济社会不断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成本管理理论也日臻完善,成本管理在经历了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后,慢慢形成现行的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多环节相结合的战略化成本管理阶段。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管理主要包括成本规划、成本计算、成本控制、业绩评价四个方面。企业项目建设中运用这四项内容进行的管控活动的总称就是成本管理的概念。成本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在消耗有限的生产成本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的利润。这个过程要求企业各部门全员参与,在最大化利润的同时,各部门要相互配合相互沟通确保生产产品的质量。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首先要综合考虑企业的整体规划和战略目标,结合其所处的行业环境以及整体的经济大环境来制定项目成本管理的具体规划,这一环节为成本管理提供了总体思路和要求。第二部分的成本计算主要指运用各项指标数据选取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来进行成本数据计算,为成本管理提供成本信息的基础。成本控制则是利用前两个环节的结论做基础,根据总体的项目战略和思路要求,运用成本计算中得到的成本信息并结合多种经济技术的科学手段达到控制成本并降低成本的最终目的。成本管理所取得的整体成绩以及管理过程中的各项管理活动环节都是业绩评价所关注的重点内容,对管控过程中的不足进行改正,同时实施奖惩制度提高企业员工参与性和积极性。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用电需求也随之迅猛增长,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电力企业需根据实际需要加快电网工程建设工作。电网工程建设作为电力企业进行成本管理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其建设质量和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企业亟需加强成本管理,保持竞争优势对企业利润有所保障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得以生存。随着经济发展,电网发展的外部环境也日趋复杂化,内部环境出现频繁波动,多种因素综合起来,使输变电工程的造价水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根据输变电工程建设特点,对某省220千伏户外GIS与户外AIS案例的造价水平进行了分析,运用成本管理相关理论方法,结合费用结构分析,揭示了其主要影响因素,为电力企业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成本提供参考。

电力企业中的输变电工程为电力工程中较具有典型特征的工程,其范围较广,包括变电工程、线路工程以及电缆线路工程。变电工程的造价由四项费用构成: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和其他费用。线路工程的造价由三项费用构成:本体费用、辅助设施工程费用和其他费用。通过分析各电压等级平均单位长度造价、平均单位容量长度造价及本体费用、辅助设施工程费用和其他费用的构成情况,可以解析其各项费用变化的主要原因。电缆线路工程的造价由两部分构成:电气部分费用和土建部分费用。电气部分费用由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和其他费用构成,土建部分费用由本体费用和其他费用构成。对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和其他费用的影响因素分析,可以通过对各电压等级电气部分、土建部分平均单位长度造价和各部分费用的构成情况进行分析后具体分析各项费用变化的主要原因。

二、某省输变电工程造价成本案例分析

输变电工程建造过程中会涉及到多种因素,例如跨越铁路、村庄等都对造价成本影响较大。本文选取某省220k V户外GIS案例以及户外AIS案例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在比较分析两种典型案例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的过程中对某省输变电工程造价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一)样本总体分析

成本规划阶段,需要对案例样本的总体情况进行整体的了解和分析。选取2012年、2013年的220k V户外AIS、户外GIS两种典型案例变电工程,以高压侧配电装置型式分析工程数量、建设规模、静态投资,及三者所占比例。2013年220k V新建变电工程典型案例为户外AIS、户外GIS两种。户外AIS工程数量1项,容量规模1 320MVA,静态投资21 987.97万元,其所占比例分别为33.33%、33.33%、30.38%。户外GIS工程数量3项,容量规模2 640MVA,静态投资50 381.8万元,其所占比例分别为66.67%、66.67%、69.62%。户外GIS工程所占工程数量、容量规模、静态投资比例均较高,可知在成本规划阶段,2013年新建220k V变电工程将户外GIS设定为主要类型,其与户外AIS的配比约为7∶3。

(二)样本造价水平分析

成本计算阶段中,选取2012年、2013年的220k V户外AIS、户外GIS两种典型案例变电工程,以高压侧配电装置型式计算典型案例单位容量造价,得出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由数据结果分析可得,220k V户外AIS工程单位容量造价为166.58元/k VA,户外GIS工程单位容量造价为190.84元/k VA,户外GIS工程单位容量造价比户外AIS工程高出14.57%,由成本计算产生的数据可知户外AIS工程的造价水平较低。

(三)静态投资分析

对案例静态投资的分析主要目的是分析成本控制中采取的成本控制手段是否恰当科学,并对比分析哪些因素对两种方案的造价影响较大。选取2012年、2013年的220k V户外AIS、户外GIS两种典型案例变电工程,以高压侧配电装置型式分析典型案例单项工程的平均静态投资中的平均建筑工程费、平均设备购置费、平均安装工程费、平均其他费用及各自所占各案例静态投资比例,得出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由数据结果分析可得:220k V户外AIS工程平均静态投资为10 993.99万元,其中,平均建筑工程费为1 669.38万元,平均设备购置费为6 666.92万元,平均安装工程费为1 111.78万元,平均其他费用为1 546.08万元,其所占平均静态投资比例分别为15.18%、60.64%、10.11%、14.06%。220k V户外GIS工程平均静态投资为10 076.36万元,其中,平均建筑工程费为1 542.66万元,平均设备购置费为6 131.86万元,平均安装工程费为865.69万元,平均其他费用为1 536.15万元,其所占平均静态投资比例分别为15.31%、60.85%、8.59%、15.25%。通过对比分析可得,户外AIS工程平均静态投资较高,比户外GIS工程高9.11%。按四项费用占平均静态投资的比例可知对户外AIS和户外GIS造价影响较大的为设备购置费和建筑工程费两项费用,成本管理活动中可从这两项费用中着手以达到降低造价提高利润的目的。成本控制环节中要注意对涉及跨越铁路、高铁等工程的建筑工程费用控制,因其手续复杂繁琐所以产生的成本较高。此外,建筑工程费的逐年增高也与变电站选址有关,成本控制中要注意控制变电站选址的地形地质条件。

(四)主控综合楼单位面积造价分析

成本计算中不仅要对样本造价进行水平分析,还要选取数据对单位面积造价进行分析。笔者选取2012年、2013年的220k V户外AIS、户外GIS两种典型案例变电工程,以高压侧配电装置型式分析典型案例单项工程的平均主控楼建筑面积、平均主控楼建筑费用、平均主控楼单位面积建筑费用,得出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由数据结果分析可得:220k V户外AIS工程平均主控楼建筑面积为563.25㎡,平均主控楼建筑费用为161.15万元,平均主控楼单位面积建筑费用为2 860.99元/㎡。220k V户外GIS工程平均主控楼建筑面积为530.92㎡,平均主控楼建筑费用为173.71万元,平均主控楼单位面积建筑费用为3 271.87元/㎡。通过对比分析可得,户外GIS工程平均主控楼建筑面积低于户外AIS工程5.74%,但平均主控楼建筑费用高于户外AIS工程7.80%,故其平均主控楼单位建筑面积相比低了14.36%。由成本计算的结论可知,户外GIS的单位面积建筑费用更高。

(五)单站征地面积及建场费分析

从成本管理的视角来看,建设场地征用费一直是电力企业工程造价控制中较为困难的部分,对此项费用的控制同时涉及到成本规划和成本控制两个方面的问题。而影响建设场地征用费的因素又可从主观客观两种角度分出多种原因,因此选取几种电力企业工程中基本存在的几项典型数据进行建设场地征用费的数据分析。选取2012年、2013年的220k V户外AIS、户外GIS两种典型案例变电工程,以高压侧配电装置型式分析典型案例单项工程的平均全站征地面积、平均围墙内征地面积、平均单站建场费、平均单位容量建场费、平均单位面积建场费,得出分析结果如下:

由数据结果分析可得:220k V户外AIS工程平均全站征地面积为32.78亩,平均围墙内征地面积为31.28亩,平均单站建场费为390.38万元,平均规模容量为440.00 MVA,平均单位容量建场费为8.87元/k VA,单位面积建场费为8.36万元/亩。220k V户外GIS工程平均全站征地面积为20.79亩,平均围墙内征地面积为16.78亩,平均单站建场费为564.26万元,平均规模容量为440.00MVA,平均单位容量建场费为12.82元/k VA,单位面积建场费为27.14万元/亩。通过对比分析可得,户外AIS工程平均全站征地面积远高于户外GIS工程,高出比例为57.66%。建场费过高在成本管理中一直是一个较难控制的成本,由于成本规划环节没有对建场费相关文件的真正可落地实施的有效性进行科学评估,导致其真正实施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无法及时解决,会间接导致成本的增高,因此对建场费的管理是成本规划环节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以上五项对案例样本的全面分析可知,在220KV变电工程中:户外AIS案例的单位容量造价比户外GIS案例低14.57%,但户外AIS案例的平均全站征地面积比户外GIS案例高36.58%,户外AIS案例的平均围墙内征地面积比户外GIS案例高46.36%。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66k V户外AIS案例变电站总体造价水平均低于户外GIS案例,但在建场费方面的造价水平却高于户外GIS案例,双方各有优缺点。由于受城市的总体建设规划所限,市区的220k V变电站大多采用户外GIS案例,同时户外GIS案例的征地面积与户外AIS案例相比大大降低,在建场费逐年走高的大形势下,尽可能地应用220k V户外GIS案例更有利于造价成本的有效控制。

三、电力工程造价成本管理的问题分析

通过对某省220千伏户外GIS与户外AIS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造价控制中在成本管理视角中存在三方面的问题,分别出现在电力工程的第一阶段成本规划、第三阶段成本控制以及第四阶段的业绩评价三个方面:

(一)电力工程成本规划方面

成本规划在输变电工程中属于前期设计规划部分,这一部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关于建设场地征用费的政府文件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难以执行。由于征占地难度加大,地方政府协调能力和执行力度有限,建设场地征用费征地标准低,难以按赔偿标准执行,实际赔偿标准远远超过政府制定的标准。实际动迁中,地方政府和涉迁群众基本不能接受文件中规定的标准,尤其涉及房屋和果树的补偿,房屋和果树补偿价格节节攀高,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产业园区等较为集中,动迁补偿也是较为密集,石油项目、铁路项目等,老百姓已经不认可原有的补偿标准,尤其是房价在逐年提高,原有的标准已经无法适应现有的经济发展。而为了避免更大的冲突,在实际动迁工作中,只能采用普查评估的方式。第二点是初步设计深度不够,前期工作质量不高,设计单位对选址选线工作重视不够,现场踏勘不到位,造成设计疏漏,有些线路路径选择不利于工程施工及征占地,甚至给今后运行造成隐患。

(二)电力工程成本控制方面

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发生在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点。第一点是涉及跨越铁路、高铁等手续繁琐、费用较高。目前,跨越铁路、高铁在线路施工中时有发生,目前基本为各供电公司与铁路部门办理,费用有高有低,且目前有持续走高的趋势。第二点是基本预备费的使用率低。变电工程基本预备费的节余率达到100%,线路工程基本预备费的节余率达到99.57%,因此对基本预备费的使用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是亟待解决的课题。第三点是建筑工程费逐年上升。变电站站址可选择余地越来越小,不良地质和站址条件,使场地平整、地基处理、挡土墙及进站道路费用逐年升高。

(三)电力工程业绩评价方面

成本管理中的业绩评价属于项目工程中的事后管控环节,事后的业绩评价有助于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并能有效抑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消极怠工等由于人为因素而产生的不利于成本控制的现象行为。电力企业要在电力行业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保持自身优势,不断进步,不断提升,保持企业的竞争力,亟需重视项目业绩评价的作用,本文选取案例中,并未采取业绩评价的措施,该案例在成本管理的四个环节中缺失业绩评价环节,也是出现以上问题的间接因素之一。

四、电力工程造价成本管理的优化建议

针对220k V户外GIS和户外AIS工程建造中出现的成本管理方面的问题,提出以下三项优化建议,分别从成本管理中的成本规划环节、成本控制环节以及业绩评价环节进行阐述。

(一)加强电力工程造价成本规划

电力工程成本规划环节中出现的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管理问题,建议工程在可研和初设阶段,对工程建设范围内的地面附着物、设施、被跨越物、地形地貌细致、完整地收集资料,主要采用数码照片的方式,出现工程开工前抢栽、抢建的情况时可依据事前照片采集作为证明材料防止无依据现象发生。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结合成本控制环节,对各项赔偿也要建立完善的数码资料(包括赔偿前后的对比图片)。隐蔽工程的基坑验槽的数码照片须能反映土质情况,坑深数据,如有铺石灌浆,须有施工前后的对比照片(须能反映坑深数据),要求数码照片中有负责监理职能的其他人员。

(二)强化电力工程造价成本控制

电力工程成本控制方面,在跨越赔偿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建议由公司与铁路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跨越铁路(高铁)、公路补偿方案。统一实施,解决一直困扰工程施工的铁路难跨这一难题。建立电网施工中跨越铁路补偿的统一标准,为成本控制创建控制依据。对于其他费用的管理,需要对有特殊要求的费用进行有针对性的协调管理,应在下达安全质量要求文件时注明相关费用如何解决,避免在工程结算时造成费用责任不清、无相关依据的情况发生。建议结算时相关人员开通相应权限,应用ERP系统提取所需数据,设备、供材等各项使用金额及明细都在系统中能够查询,既方便又可减少误差。工程建设场地平整及土石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建议要求在土石方施工前,由设计单位对站址原貌拍摄足够数量的能反映站址情况的数码照片,提供能反映现场地形地貌测量数据的数码照片及相关辅证材料。场地平整施工中,要求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对结算时需特殊计算的土方量在关键节点拍摄能反映实际情况的数码照片,并在监理日志中作相应标注,以此作为结算的依据。同时还要加强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设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也是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原因之一,建议多提供培训和业务交流的机会,提高设计人员素质及责任心,提高整体设计水平。

(三)优化电力工程造价业绩评价

电力工程业绩评价方面要结合企业需求以及成本规划和成本计算中提供的信息,根据成本控制中所采用的方式以及项目建设中所涉及的部门人员,在项目结束后,根据项目建设成果、项目建设成本、项目建设质量、项目建设利润等指标建立综合系统的业绩评价系统。建立项目建设数据库,整合项目数据,为业绩评价提供基础信息数据。企业内部根据不同项目的特征特点,建立统一综合的指标评价标准体系。业绩评价过程中对应参照指标评价标准,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项目成本的业绩进行综合考量评价。

摘要:本文基于成本管理视角对电力工程造价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某省输变电工程为例,通过对典型案例造价水平分析、静态投资分析、费用分析等方面对某省输变电工程造价进行分析,从成本管理的四个流程阶段出发分析电力工程造价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工程造价管理趋势,提出相应的造价成本管理建议。

关键词:成本管理,造价分析,造价控制,输变电工程

参考文献

[1]卢馨,吴俊勇,黄惠.中国企业成本管理趋势研究——基于文献数据的实证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14,(2).

[2]王竞达,于增彪,瞿卫菁.成本管理系统解析:实务发展、制度变迁和学术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7,(2).

工程验收管理办法(输变电) 第5篇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我司110kV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启动验收与试运行管理,适用于我司管辖范围所有新建、扩建的110kV及以上输变电工程。规范性引用文件

供电企业规程汇编 110kV及以上送变电基本建设工程启动验收规程 供电企业规程汇编 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生[2007] 225 号 省电力有限公司电气设备质量检测管理办法

电生[2005]139号 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试行)DL/T782-2001 110kV及以上送变电工程启动验收规程 DL/T 5161.1~5161.17-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Q/FJ2006-2004 省送变电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监督实施细则(试行)Q/FJ20024-2004 电网送变电工程启动试运及竣工验收管理规定(试行)电基建[2008]1022号 省送变电工程阶段性质量监督检查大纲(2008版)电基建[2009]10号 省电力有限公司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管理规定 3 职责

110kV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启动验收,由公司领导主持。4 管理内容与方法

4.1 送变电基本建设工程启动验收

凡110kV及以上的输变电基建工程,包括已运行线路的升压,在投入生产运行之前,必须按部颁《110kV及以上送变电基本建设工程启动验收规程》及《电网送变电工程启动试运及竣工验收管理规定(试行)(电建﹝2005﹞4号)进行启动验收。技改工程的启动验收可参照执行。

4.1.1 启动验收的目的和要求

启动验收的目标是以设计文件、规程规范、制造厂技术资料为依据,对竣工的基本建设 1 工程和生产准备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以保证工程质量合格,运行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并通过启动验收,总结经验,改进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凡110kV及以上的输变电工程,须按照《省送变电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监督实施细则(试行)》(Q/FJ2006-2004)和《 关于印发省送变电工程阶段性质量监督检查大纲(2008版)的通知》(电基建﹝2008﹞ 1022号)认真做好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

检查内容详见附件

验收过程中发现施工及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应分别加以解决,或由启动验收委员会责成有关单位限期完成。

工程按设计要求建成并自检合格后,由监理单位在施工单位三级(班组、部门、公司)自检的基础上对工程进行初检,合格后由监理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设备具备验收条件的申请报告。

工程验收检查组根据监理单位书面申请、监理报告及相关资料(清晰的试验数据记录、设计修改通知单及其执行情况等)组织设计、施工、运行等有关单位对工程进行初步验收、整理资料,为启动验收委员会的工作做好准备。不能有效提交上述资料的工程,验收组可不予安排验收。

其验收工作主要内容包括以下:

4.1.1.1 对工程竣工预验收的验收大纲和验收流程进行审查; 4.1.1.2 核查工程质量的预验收报告;

4.1.1.3 组织各专业验收检查,听取各专业验收检查组的验收检查情况汇报,审查验收检查报告,必要时可对新建设备进行抽检;

4.1.1.4 审查一次设备、继电保护、通讯、自动化设备“三级验收单”和“标准化验收卡”;

4.1.1.5 责成有关单位消除缺陷并进行复查和验收;

4.1.1.6 确认工程是否符合设计和验收规范要求,是否具备试运行及系统调试条件; 4.1.1.7 提出经小组成员签字的验收结论报告,提出工程质量评价的意见,并将结果向启委会报告,为启动验收委员会的工作做好准备。

通过启动验收和试运行,使运行人员熟悉操作,摸清设备特性,检查原编写运行规程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必要时进行修订。

试运工作完成以前,全部工程和整套设备由施工单位负责,试运完成后即交生产单位负责。

4.1.2 启动验收工作的组织

110kV及以上送变电工程验收,一般由公司领导主持,成立启动验收委员会。委员会由公司有关部门和施工(包括调试)单位的负责人、设计单位、监理部等有关方面代表组成,必要时请制造厂代表参加。

启动验收委员会下设试运行组和验收组,一般前者由施工单位,后者由生产单位担任组长。

启动验收委员会应在工程竣工前一个月组成,并于带负荷试运完成移交生产,签定验收鉴定书后结束工作。

我司参加验收人员由生技部、调度所、营销部计量中心、变电部、检修部、调度所、安监部、保卫部、行政科组成。按照公司设备分界点规定负责各自管辖设备验收。

4.1.3 工程启动试运行前准备

4.1.3.1 工程启动试运方案已经启委会批准。

4.1.3.2 工程验收检查组已向启动验收委员会报告,确认工程已具备启动带电条件。4.1.3.3 《启委会会议纪要》中关于“启动试运前必须完成的整改项目”已整改完毕,并经工程验收检查组组长签字确认。

4.1.3.4 《工程启动带电运行令》,经启委会主任签字后,送达调度所 4.1.4 变电站的启动试运行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4.1.4.1调试、运行(包括远动和通讯)及检修人员均已配齐,进行了安全规程学习并经考试合格,试运行组已将启动试运方案向参加试运人员交底。

4.1.4.2 生产单位已将运行所需的规程制度(含运行规程)、系统图表、记录表格、安全用具等准备好,投运的设备已命名和标志编号。

4.1.4.3投入使用的建筑工程和生产区域的设施,变电站的内外道路、上下水道、防洪工程等均已按设计完成并经验收合格。生产区域的场地平整,道路畅通,平台栏杆和沟道盖板齐全,有碍试运行的脚手架、障碍物、易燃物、建筑垃圾等已清除。

4.1.4.4 变压器参数应有实测数据,记录齐全。

4.1.4.5 设计规定的所有设备及其保护(包括通道)、自动装置、综自系统及相应的辅助设施均已装齐,调试、整定合格且调试记录齐全。验收中发现的缺陷已经消除,具备投入运行条件。

4.1.4.6 各种测量、计量仪表装置齐全,符合设计要求。

4.1.4.7所有电源、照明、通讯、通风等设施按设计要求安装完毕,能正常投入使用。4.1.4.8 消防设施齐全,符合设计要求,并经检验具备使用条件。4.1.4.9 变电站已安装防误装置且已验收合格。4.1.4.10 具备必需的备品及工具。4.1.5 变电站的启动试运行

4.1.5.1 启动验收委员会的试运行组应按调度下达的启动试运行方案,经启动验收委员会批准后,按照批准方案进行启动试运行。

4.1.5.2 按照试运行方案,变压器按额定电压冲击合闸五次,带负荷运行二十四小时,如运行正常,试运行即告完成。由于客观原因不能带满负荷时,试运负荷由启动验收委员会确定。

4.1.5.2 二十四小时试运行完成后,应对各项设备作一次全面检查,处理发现的缺陷和异常情况。对暂时不具备处理条件而又不影响安全运行的项目,由启动验收委员会规定负责处理的单位和完工时间。

4.1.5.3 由于设备制造质量缺陷,不能达到规定要求,由建设单位或总承包单位通知制造厂负责消除设备缺陷,施工单位应积极配合处理,并作出记录。

4.1.5.4 试运行过程中,应对设备的各项运行数据作出详细记录。

4.1.5.5 启动过程中,新设备主管单位应加强启动范围内一次、二次设备的巡视检查,发现设备有异常情况或者测试人员在测试时认为试验设备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向启委会汇 4 报。由启委会下达中止试验的命令,并通知启动试运组对有异常情况的设备组织抢修。当危及人身或设备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变电站运行值班人员可不经指令,自行拉开试运行设备的电源开关。

4.1.5.6 启动调试期间运行系统发生事故时,试运组可根据电网调度事故处理的需要向启委会提出:中止启动试验、系统维持原状或迅速将试运行设备退出运行等要求。情况紧急时,试运组可直接下达将试运行设备与运行系统隔离的操作命令,事后向启委会汇报。

4.1.6 线路试运行的条件。

在线路试运行以前,启动验收委员会应审查批准调度下达的试运行方案,全面检查线路及其通讯设施是否符合安全启动试运行的要求,并应具备下列条件:

4.1.6.1试运行及线路维护人员均已配齐,试运行组已将试运方案向参加试运人员交底。4.1.6.2 线路已有杆塔号、相位等标志,并经运行单位与施工单位共同检查验收,有碍安全运行的问题已处理完毕。

4.1.6.3 线路上的障碍物与临时接地线已全部排除。

4.1.6.4线路上已保证无人登杆作业,且在安全距离内的一切作业均已停止,并已做好试运前的一切检查维护工作。

4.1.6.5 按照设计规定的线路保护(包括通道)和自动装置已具备投入条件。4.1.6.6 按《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进行下列电气试验: 4.1.6.6.1测定线路绝缘电阻; 4.1.6.6.2测定线路参数; 4.1.6.6.3核定线路相位。4.1.7 线路试运行

经检查线路已具备加压试运行条件后,启动验收委员会在调度所的密切配合下,对线路进行冲击合闸三次。线路在额定电压下带负荷试运行二十四小时内,如二十四小时内正常运行未曾中断,试运行即告完成,线路即交由生产单位管理。

工程竣工后由于客观原因不具备带电条件,仍应在竣工一个月内进行验收工作。启动验收委员会认为条件具备,即办理正式交接验收手续。如启动验收委员会认为条件不具备时,5 可先将线路移交生产单位维护管理,待将来补做试运行后再办理交接手续。

4.1.8 技术资料的移交

施工单位应在启动验收委员会确定的时间内或最迟应在试运行完成后二个月内将规定的技术资料移交生产单位。需在试运行前移交的资料,施工单位应根据生产的需要提前移交。技术资料的内容应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主要有下列各项:

4.1.8.1施工单位在试运行后1个月内移交所有施工文件资料。工程启动带电前需移交的部分应提前移交。移交的资料包括设计文件、设计变更、电缆清册、设备产品资料、合格证、工厂产品试验检验记录、工程材料质量证明及检验记录、工程质量检查及缺陷处理记录、隐蔽工程检查记录、设备安装调试记录、试验报告、由施工单位负责办理的全部协议文件等。

4.1.8.2 设计单位应在结束后3个月内移交全部竣工图(5套)、设计修改通知单和竣工图电子文档。

4.1.8.2 工程监理单位在试运行完成后1个月内移交全面监理认可文件。

4.1.8.3 物资采购部门在试运行完成后1个月内提交全部设备、材料招、投、评、中标 文件,合同等文件。

4.1.8.4 线路交叉跨越部分之检查记录及签订的交叉跨越协议;有关机场、公路等各项协议文件;经当地政府批准的线路、变电站及其他辅助建筑物的建筑执照,出线走廊、线路杆塔和保线站的土地、房屋、迁坟、伐树等的协议文件及办理赔偿的有关资料等。

此项工作中由生产建设单位自行办理的,其资料由生产建设单位整理,经验收委员会审查后移交给司档案室。

4.1.8.5 项目负责单位试运行完成后1个月内应向生产单位移交《启动验收委员会会议纪要》、《工程启动带电运行令》、《送变电工程启动竣工验收证书》、《工程启动试运总结报告》(注:以上资料均需一式两份,供生产单位及档案室保存。

4.1.8.6 关于财务帐册、工程决算等,按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办理。4.1.9 关于验收鉴定书

全部启动验收工作完成后,验收委员会在半个月内编写出验收鉴定书,并附上未完工程及需要处理事项的清单(包括工程项目、范围、负责完成的单位及完工日期),分送生产、施 6 工、设计及有关上级单位。

4.2 竣工验收阶段的收尾工作

为了善始善终地把输变电工程搞好,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必须严肃认真地做好竣工验收最后阶段的收尾工作,处理好竣工验收项目的遗留问题。

竣工验收项目的遗留问题,应由启动验收委员会在验收工作完成后提交的工作文件中,提出具体处理意识,并限期完成。

施工单位对施工中出现的质量缺陷、或在竣工验收后规定的保修期限内,因勘察、设计、施工、材料设备等原因造成的质量缺陷,应由施工单位负责返修,并承担因施工原因造成的损失。

4.2.1 凡已达到竣工验收标准的建设项目,虽然存在一项或数项问题,均应立即办理验收和固定资产移交手续。

4.2.1.1 遗留尾工的项目。应根据初步设计的规定,参照实际情况(由验收委员会提出),在限定时间内由建设单位负责建成。少量的尾工可以一次划给生产企业负责包干实施。

分别建设分期投产的项目,前一期工程验收时遗留的少量尾工,也可以在建设后期工程时,由建设单位一并组织实施。

4.2.1.2 对划交生产企业负责包干实施的少量收尾工程,其主管部门要切实安排好所需的投资、材料、设计和施工力量,确保按期完成。

通过启动验收或竣工验收确定需要改进的工程,可按上述遗留尾工项目的处理办法进行。4.2 工艺技术有问题、设备有缺陷的项目,除应追究有关方面的经济责任外,可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4.2.1经过投运考核,确定证明设备性能达不到设计能力的项目,征得原批准单位同意后,可在验收中根据实际情况,重新核定设计的能力。

4.2.2经过投运,调整攻关一两年后,仍不能达到设计能力的项目也应区别不同情况,经主管部门审查分别采取下列措施:原则上继续为作基建项目调整、攻关;在短期内技术上难以突破而又不能投运的,可分别予以封存或报废。有的项目如交给生产方面进行技术攻关更为有利,也可先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由生产单位继续攻关。

5 检查与考核

5.1 本标准接受上级主管部门检查。

5.2 本标准分别纳入公司有关部门工作标准和考核标准。并按《供电公司奖罚管理办法》)进行考核

5.3 110kV及以上输变电技改工程可参照此标准。

6、附录

6.1变电工程施工(安装)单位质量监督检查内容(附录A)6.2送电线路工程施工单位质量监督检查内容(附录B)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变电工程施工(安装)单位质量监督检查内容

1、土建部分

1.1 第一阶段:三通一平转基础阶段

1.1.1 填土击实试验报告完整,填方区填土密实度检测方法及取样数量符合规范要求,试验结果真实可信,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

1.1.2 挡土墙砌筑规范,砌筑工艺符合作业指导书要求,墙背滤层做法、泄水管布设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1.1.3 对软土地基处理的工程,监测资料完整。1.1.4 现场实测内容:

1.1.4.1 挡土墙、护坡泄水管间距,随机抽测3处。

1.1.4.2 每400平方米,深度0.5米处取土样进行密实度试验,随机取点。1.1.4.3 场地标高,随机抽测5点。1.1.4.4 场地平整度,随机抽测5点。1.1.4.5 砖砌围墙平整度,随机抽测5点。1.2 第二阶段:基础转上部阶段

1.2.1 地基验槽、钢筋隐蔽、模板工程等验收手续完备。1.2.2 各建构筑物基础施工放样测量记录准确完整。

1.2.3 混凝土构件外观质量符合规范要求。有创优意识,断路器、主变等正高基础采取成品保护措施,阳角采用倒角工艺。现场检查2个混凝土构件。1.2.4 上一阶段监督检查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1.2.5 现场将对以下所列实测项目进行抽测: 1.2.5.1 基础轴线偏差,抽测5处;

1.2.5.2 基础截面尺寸、标高偏差,抽测3处; 1.2.5.3 水泥土搅拌桩桩径、桩位偏差,抽测3处;

1.2.5.4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顶标高、桩位偏差,抽测3处; 1.2.5.5 灌注桩桩位偏差,抽测3处;

1.2.5.6 梁、柱钢筋保护层厚度、间距偏差,柱主筋搭接面位置及搭接面间距,梁柱箍筋间距,楼板钢筋间距,抽测3处;

1.2.5.7 构支架基础杯底标高偏差,随机抽测3处。1.3 第三阶段:土建转安装阶段

1.3.1 各已完成分部、分项工程验收记录、隐蔽验收记录完整。

1.3.2 构支架到货,监理、施工单位已组织验收,对存在的缺陷处理完毕,记录完整。1.3.3 工程实体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建筑物细部构造措施符合规范要求,未发现违反强制性条文的现象。

1.3.4 上一阶段监督检查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1.3.5 严格按照国网公司“两型一化”的要求开展施工。1.3.6 现场将对以下所列实测项目进行抽测:

1.3.6.1 钢筋混凝土构支架安装:中心线与定位轴线位移,抽测1处;垂直偏差;抽测2处。1.3.6.2 钢管构支架安装:中心线对定位轴线偏移,抽测1处;根开偏差,抽测3处;杆垂直偏差,抽测2处。

1.3.6.3 主变基础、设备基础轴线偏差、顶面标高偏差抽测3处。室内、外预埋件轴线偏差、标高偏差,抽测5处。

1.3.6.4 主变、GIS基础预埋件是否空鼓,抽测5处;

1.3.6.5 对建筑物抹灰工程、楼地面工程、门窗工程、饰面砖工程、涂饰工程、装饰装修细部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电气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进行检查,并抽取2项进行实测,每项实测3点。

1.4 第四阶段: 投运前阶段 1.4.1: 土建部分

1.4.1.1上一阶段监督检查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1.4.1.2 完成各单位工程质量自评。1.4.1.3 施工遗留物等清理完毕。

1.4.1.4 户外工程实体施工质量满足规范要求,道路平直、弯度顺畅,电缆沟盖板铺设平整、色泽一致、表面无明显裂纹、缺角。有创优意识,正高设备基础、道路等阳角采用倒角工艺。电缆沟盖板采用工业化生产,无异型盖板。

1.4.1.5 保护帽高度一致,露出地面高度符合设计要求,采用振捣棒振捣,无太多气孔,无蜂窝麻面,接缝均匀。

1.4.1.6 场地整平标高符合设计要求,雨水口标高一致,排水顺畅。

1.4.1.7 对建筑装饰细部结构、建筑观感、建筑电气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进行检查;屋面防水、抗震缝、伸缩缝构造施工工法满足规范要求。

1.4.1.8 对站内道路路面宽度、路面平整度偏差进行实测(现场抽测5个点)。

2、安装部分

2.1 主变压器及电抗器

2.1.1 安装技术记录、器身检查记录、绝缘油、干燥记录及调整试验记录均合格; 2.1.2 冷却系统无缺陷且阀门均已打开,联动试验正常; 2.1.3 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远方及就地调整操作正确无误;

2.1.4 本体外壳、铁芯和夹件及中性点工作接地安装可靠,引下线截面及与主接地网连接符合设计要求;

2.1.5 避雷器、瓷套管及互感器等安装合格,接地符合要求;

2.1.6 防火、排油等消防设施完善,符合设计要求,并经消防部门验收合格,鹅卵石充填合格;

2.1.7 温度测控装置完善,指示正确,整定值符合要求;

2.1.8 瓦斯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整定值符合要求,操作及联动试验正确; 2.1.9 本体及附件无渗漏油;

2.1.10 相位颜色标识正确、清晰。2.2 断路器(含HGIS、开关柜)2.2.1 电气连接牢固、可靠,接触良好,接地正确、可靠; 2.2.2 断路器及操作机构完好,无漏气、无漏油,动作正常,“分”、“合”指示正确,无卡阻现象;

2.2.3 开关动作特性符合制造厂技术条件,电气试验合格;

2.2.4 户外端子箱和机构箱密封、防潮效果良好。端子接线连接可靠,无锈蚀; 2.2.5 密度继电器的报警、闭锁定值、油位等符合规定;电气回路传动正确; 2.2.6 六氟化硫气体压力正常、无泄漏、微水符合规定,绝缘油质合格。2.3 隔离开关

2.3.1 安装牢固,转动接点无卡阻,联动闭锁位置准确无误;

2.3.2 抽查触头状况,接触后,触头压力符合制造厂要求,三相同期合格; 2.3.3 相色标志正确,接地良好,符合规定。2.4 互感器和电容器

2.4.1 安装试验合格,记录齐全、准确; 2.4.2 无渗油、漏气;

2.4.3 端子接头连接可靠、正确; 2.4.4 接地连接可靠。

2.5 电缆敷设符合设计和规范规定,且排放整齐、牢固,标识齐全、清晰、正确,电缆防火封堵严密、可靠。

2.6 接地装置的接地引线符合A类电气装置的接地要求,搭接长度和焊接质量满足规定。标识颜色符合规定。必要时,对主设备或分区域接地电阻抽测,符合规定标准。

2.7 电气试验和继电保护、远动、自动化装置调试记录,试验项目应齐全,试验结果达到标准,继电保护装置有整定单,必要时核查个别整组联动试验,动作准确、信号正确。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送电线路工程施工单位质量监督检查内容

1、第一阶段: 杆塔组立前阶段。

1.1基础混凝土表面平整,工艺美观,无胀模、蜂窝、麻面、露筋 1.2缺棱掉角等明显缺陷。

1.3混凝土强度不小于设计要求。

1.4地脚螺栓规格,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1.5 基础各部位标高、几何尺寸符合性检查: 1.5.1 整基基础中心位移、标高符合设计及规范。1.5.2 基础根开及对角线尺寸符合设计及规范。

1.5.3 基础扭转、标高、各部位几何尺寸、顶面间高差等符合设计及规范。

1.5.4 地脚螺栓露高、根开尺寸,同组地脚螺栓中心对立柱中心偏差符合设计及规范。1.5.6回填土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

2、第二阶段:导地线架设阶段。

2.1 检查直线塔结构倾斜符合设计及规范;转角、终端塔结构倾斜符合设计预偏值。2.2 铁塔螺栓匹配使用,螺栓与构件面接触紧密。

2.3 螺栓紧固率、紧固扭力值、穿向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4 防松、防卸装置安装规范。脚钉规格符合要求,无变形,安装规范。

2.5塔材齐全,型号、规格、弯曲度符合设计及规范;检查塔材外观质量,表面无刮伤、锈蚀。杆塔焊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2.6相邻节点间主材弯曲符合规范要求。

3、第三阶段:投运前阶段。

3.1导线相间或二避雷线间距,弧垂允许偏差、相分裂导线同相子导线的弧垂偏差、子导线间距偏差符合规范要求。

3.1.1 同一档内每根导(地)线上接续管、补修管安装数量、部位应符合规范规定;耐张管、接续管压接施工符合设计及规范。

3.1.2 导(地)线弧垂符合设计及规范。

3.1.3 交叉跨越和对地距离符合设计规程要求。3.2附件安装

3.2.1 金具型号、规格、数量、连接符合设计。

3.2.2 绝缘子型号、规格、数量符合设计,无破损,脏污。

3.2.3 开口销、弹簧销齐全并开口;悬垂绝缘子串垂直地平面,偏差符合规范;防震锤、阻尼线垂直地平面,安装符合设计及规范。

3.2.4 耐张塔跳线工艺美观,跳线及带电体对杆塔电气间隙满足要求。3.2.5 间隔棒结构面与导线垂直,安装距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3.26 绝缘避雷线放电间隙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3.3 检查导地线损伤及处理情况。3.4 光缆检查

3.4.1 光缆、金具型号、规格符合设计。

3.4.2 光缆开盘测试、熔接,记录齐全、符合要求。3.4.3 光缆弧垂符合设计及规范。3.4.4 光缆附件安装符合设计及规范。

3.5检查直线塔结构倾斜;架线后,转角、终端塔塔顶不应偏向受力侧。杆塔螺栓扭力值符合要求。

3.6 检查线路外围环境:对导线安全距离不足的采石场封闭情况;对导线安全距离不足的房屋拆除,协议已签订;导线对地及跨越物(含树木)交叉安全距离等。

3.7接地体的规格、埋深及敷设长度不应小于设计规定;接地引下线顺直、服贴、美观,无锈蚀;与接地体连接处质量符合要求;接地电阻检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3.8 线路防护设施检查:

3.8.1 保护帽表面平整美观,不积水,与主材结合紧密,强度符合设计。3.8.2 基础护坡或防护堤应牢固可靠,整齐美观。3.8.3 排水沟、挡土墙符合设计要求。

输变电工程环境管理探索与研究 第6篇

关键词:输变电;环境管理;全过程管理;生命周期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0-0100-02

1 概 述

随着国家对环保工作的进一步重视,环保监管要求也不断加强。近年来环保部也对输变电类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由单一环保水保行政监管向企业内部监管与行政监管相结合的转变,由事后管理转变为过程管理,由环境管理重审批、轻落实过渡到对设计、施工和运行验收后的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的关注。

目前,各单位在全面参与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勘察设计、竣工验收等过程中发现在环境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建设单位未就工程变更及时办理相关环保手续,工程涉及生态敏感区未办理相关手续,设计单位未充分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批复要求的环境保护措施,施工单位未完全实施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环境保护相关重要资料档案不全,以及环评与设计、设计与施工之间有时未能充分沟通衔接,监管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职责分工不明晰、局部管理重叠、局部管理不到位等现象,这些都给输变电工程建设的监督和管理带来一定的影响。针对以上输变电工程在全过程管理系统性、规范性方面的欠缺,亟需开展专项研究以指导并规范相关环境管理工作。

2 全过程环境管理理论

全过程管理的概念来源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理论,在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的环保全过程管理中,全生命周期理论已从最初的设计和施工阶段的项目、设备管理拓展到输变电工程建设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从本质来讲是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内涵的一种延续。所以,输变电工程环保全过程管理必须站在电网建设规划、可研、设计、建设、运行过程的角度上,统一管理理念,统一管理目标,统一领导及组织,统一管理规则。同时,建立集成化的管理信息系统。

在输变电工程环境全过程管理中,由于环境管理点多面广的特点,电网公司环境管理部门需要与规划、设计、基建、生技、财务等部门密切协作才能将环境管理要求落到实处。因此,必须与这些部门形成良性互动,方可促进环境管理在各阶段向纵深拓展,确保实现环境管理的总体目标。

交互式管理模式要求不停的互动,交互式管理模式运动得越快,中间的界线就越会变得模糊不清,模式里的人就越会成为一个整体,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在输变电工程环境全过程管理中,作为公司自身来说,存在环境管理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的交互;作为公司与社会环境的协同来说,存在公司与政府、公众的交互。在这里以公司、政府、公众三者之间交互与环境问题发生概率的曲线模型为例作简要说明,如图1所示。

在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在I阶段,初期由于输变电工程建设规模小,公众对于环境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大气、水体污染问题上,同时由于对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不甚了解,因此在初期,引发的环境问题呈现出一个缓慢上升的态势,不甚明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众越来越注意生活品质的提高,输变电工程建设用地也越发紧张,离居民住宅区越来越近,由输变电工程建设引发的环境问题逐步发生,报纸、网络等媒体的报道,会促成此类事件在社会上发酵,引起政府的重视。

由此环境问题的发生进入第II阶段,政府逐渐加强对输变电工程建设的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管理标准体系,各类潜在环境问题逐渐暴露,环境问题也呈现出迅速上升趋势。由此引发电网公司对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关注,促使公司不断提升自身的环境管理水平,积极采用节能环境保护新技术、新方法,完善管理制度,积极应对政府和群众要求,提高输变电工程建设的环境保护水平。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由输变电工程建设引发的环境问题会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最终,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能够充分满足政府要求、公众诉求时,环境问题不再发生,环境保护与输变电工程建设也达到了和谐统一的理想状态。

具体到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主要环境影响因子,比如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噪声,均遵循这样一个原则。这样的交互可以促进公司环境保护水平的不断上升,不仅可以应用于公司、政府、公众之间的交互,也可以应用于公司环境保护部门与规划、设计、基建、生技等部门,还可以应用电网公司总部与各网省公司、分部、直属单位之间的交互协作。从具体应用的角度来看,在每个阶段,可以先由环境管理部门提出环境保护工作要求,通过与职能部门的互动反馈,最终形成环境保护全过程管理模式的滚动式完善。

3 输变电工程环境全过程环境管理的现状

目前输变电工程环境管理改进空间较大,主要包括:

①环境管理的认知模式方面,对环境保护问题复杂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深刻,对不同环境问题的敏感性、关联性和优先序等关键维度缺乏明晰的判断;

②环境管理的组织领导方面,企业整体层面上的战略规划和管控效率不足,环境管理的系统性无法保证,导致企业内部环境管理部门工作的盲目性和孤立性;

③环境管理的能力建设方面,环境管理部门对环境保护技术状况和法律标准体系的发展趋势理解不够,仅能针对一些显性的问题展开应对性工作,而不能有效沟通内外部信息,无法提高环境保护合规的费用效益率;

④环境管理的部门协调方面,缺乏有效的交互机制,无法保障资源分配的合理性,与业务和职能部门难以协同,往往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

4 输变电工程环境全过程管理的目标

输变电工程环境管理任务是:合理布局;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量;切实落实“三同时”与“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环保方针,保证输变电工程建成投产或使用后,其污染物的排放符合国家标准。输变电工程建设全过程大体可分为六个阶段:规划阶段、可研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阶段、运行阶段、退役报废阶段,输变电工程环境全过程管理制度体系,如图2所示。下面分别介绍各阶段环境管理目标及规定。

4.1 规划阶段

在规划阶段必须认真贯彻环境保护工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根据项目建设的性质、规模、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等有关资料,对输变电工程建成投产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简要说明。说明包括所在地区的环境状况、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分析、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的意见和要求以及在环境保护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在规划阶段的环境管理中,还要通过规划环评的实施,提高规划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在输变电工程建设规划中体现出环境管理理念。

4.2 可研阶段

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可研报告应包含环境保护相关内容,明确环境保护原则和要求。可研阶段应按要求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以下简称“环评报告”)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以下简称“水保方案”)的编报工作。同时,还需建立项目的环境保护审查制度,要依据国家、政府或主要智能部门的政策和法律规定进行。

4.3 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环境管理工作的中心,是如何将建设项目的环境目标和环境污染防治对策转化为具体的工程措施和设施。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通常分为两个阶段,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在初步设计阶段编制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篇章,具体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里的环保措施。施工设计阶段,要把规定的各项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要求、目标和标准贯彻到各个部分和专业的具体设计中去。

4.4 建设阶段

输变电工程建设阶段的环境管理工作,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是督促监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设施的施工,其内容主要有复查设计文件、检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设施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妥善处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设施的变更。另一方面是注意防止施工现场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其内容包括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应有的破坏、防止因工程建设施工造成的水体污染、防止施工中粉尘、噪声及有害气体造成的危害。

4.5 运行阶段

建设项目运行阶段分为试运行和正式运行阶段,只有在环保、水保设施竣工验收合格后,项目方可正式进入运行阶段。环保、水保竣工验收内容是验收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设施的完成情况,验收时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一起进行验收,并且必须有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部门参与。所以,顺利通过环保、水保竣工验收工作,保证环保、水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运转,为企业实现“三同时”奠定良好基础。在正式运行阶段,加强环保监督管理,建立应急体制,对部分环境敏感或社会敏感的项目实行输变电后评价制度。加强电网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宣传,注重环境管理的培训。

4.6 退役报废阶段

建立退役设备和废弃物回收处理档案,废弃物处置应满足环保要求。

5 结论与建议

输变电工程环保全过程管理标准研究工作的目标,是在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加强自身环境管理水平,覆盖电网建设各阶段,进一步巩固环境管理基础,提高电网建设的环境友好水平,为电网的可持续发展争取更为广阔的空间。

环境全过程管理是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内涵的一种延续,在管理中贯彻全过程思想以及交互式管理理念可有效的促进环境管理水平的螺旋式提升。要促使环境管理从传统的职能管理过渡到流程管理,打破条块分割式管理模式,建立从规划、可研、设计、工程建设到生产运营等各阶段、各业务环节紧密衔接的全过程、闭环管理模式。

输变电工程环境全过程管理研究可以围绕“三大方向”(理清电网环境管理的对象,即战略定位研究、明确电网环境管理的内容,即管控范围研究、构建环境管理的机制,即能力建设研究)、“四个抓手”(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统筹考虑、推进新工艺新方法、完善管理制度)开展相关研究,制定适合实际的环境管理标准。

要做好电网工程建设的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将环境保护理念贯彻于电网工程规划、可研、设计、施工和运行的全过程中。

参考文献:

[1]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建设项目环境监理[M].北京:中国环 境科学出版社, 2012.

[2] 齐立新,杨超,吴波,等.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业类)体系的构建和实践 [J].污染与防治,2012,(12).

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防治 第7篇

1.1 项目介绍

新建500 kV某变电站 (下称A站) 、新建500 kV某站 (下称B站) 至A站双回线路和 500 kV某电厂 (下称AB电厂) 至鲲鹏双回线路解口 (点) 至A站线路。500 kV A变电站本期建设变电容量1×1 000 MVA, 建设500 kV架空出线间隔6回、220 kV出线间隔6回。输电线路包括500 kV AB电厂至鲲鹏双回线路解口点至500 kV A站4回和500 kV B站至500 kV A站2回组成;新建500 kv架空双回线路全长191.3 km, 塔基共396基;分别采用人工挖孔桩原状土基础、斜柱板式基础和灌注桩基础等3种塔基形式。

1.2 地表扰动情况

本项目区扰动面积的测量, 根据现场监测情况, 采用实地量测 (GPS 定位仪、尺子等) 和地形图量算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项目区累计扰动面积为31.97 hm2。2011年度, 项目区新增扰动地表面积约为5.35 hm2, 其中牵张场区约为4.73 hm2, 施工道路约0.62 hm2。项目区直接影响区面积约有6.56 hm2。根据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 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为55.50 hm2, 其中项目建设区面积为48.86 hm2, 包括永久占地为23.06 hm2, 临时占地25.80 hm2;直接影响区面积6.65 hm2。根据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和现场监测结果, 本项目实际监测到的防治责任范围面积约38.53 hm2, 其中变电站站址区11.80 hm2, 线路工程区26.73 hm2, 临时占地约12.33 hm2, 直接影响区面积为6.56 hm2。实际水土流失防治范围面积较方案设计值减少了16.97 hm2, 直接影响区面积相对减少了0.09 hm2, 主要原因是线路工程中实际建设的塔基数量少于设计数量。

2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影响判断

2.1 不同建设阶段水土流失影响

输变电工程整个建设阶段分为准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植被恢复阶段, 而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准备期。该阶段的土地占用、表土剥离、土方开挖等均会产生地表扰动, 施工过程中会清除地表的建筑或植被等覆盖物, 导致土地大面积暴露, 从而造成水土流失;此外, 建设期间所进行的桩基工程以及建筑物的建设、挖方与填方的变化等, 也会造成土壤裸露, 最终造成水土流失。因此, 在施工准备阶段以及施工过程中要通过临时措施防治水土流失。而对于植被恢复期而言, 由于各种设施已经竣工, 建筑物会占用部分区域, 其余的裸露土地主体工程可以采取农田复耕措施, 从而控制水土流失。

2.2 不同分区的水土流失影响

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防治一级分区可分为点式工程区和线式工程区。因不同工程的布局、施工工艺、水土流失特点不同, 二级分区有多种分区结果。一般点式工程区可分为站区、施工生产生活区;线式工程区分为塔基占地区、牵张场地区、临时道路区、施工及材料堆放场地区、弃渣处置区。不同分区水土流失影响不同, 可按照分区结果及其水土流失影响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变电站站区主要是沙石清理、表土剥离、变电站设备及构架基础开挖, 扰动地表。施工生产生活区表土剥离, 临时堆土形成边坡, 易造成水土流失。

3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

3.1 工程措施

3.1.1 站区内水土保持措施

对于变电站可以采用以下措施进行水土保持:第一, 进行道路硬化处理, 及增设排水管道。道路均处理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并在道路上设置雨水收集口, 将收集的雨水汇总后流入地下雨水排水管道, 然后再排出站所外。第二, 在站外进行工程护坡, 且排水沟均采用工程砌筑。第三, 设置挡土墙, 通常在选择挡土墙的形式时首要考虑的条件就是保证边坡的稳定性, 再结合工程实际的自然地形, 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比如土方工程量、边坡的实际占地面积, 边坡形式不同所采用的砌体工程量也不同, 还要确定出地基处理的工程量, 并兼顾到工程后续维修的便利性与美观性。第四, 对场地进行开挖与平整。通常在枯雨季或者少雨季进行站内区内场地的开挖与平整, 场内建筑物不同, 其基础大小也不同, 相应的开挖沉浅、相邻的间距也各不相同, 相应的要采取不同的开挖方式, 比如大开挖或者单独开挖、局部开挖等。对地场开挖平整的施工布局、工序进行统筹规划, 尽量做到地下设施施工一次性完成, 防止重复开挖;在回填土时, 要在回填后进行碾压与夯实, 如果回填面积过大, 则可以采用碾压机进行碾压;对于小范围的边角处或者基槽处, 则采用蛙式夯土机进行夯实, 要注意夯实系数要与实际的工程地基处理要求相符。第五, 排水设施, 在道路外侧约间隔20m左右均设置一个雨水口, 将场地中的雨水收集起来再通过下水道排出场外;外挖方区与部分填方区要与地形相结合, 在围墙外设置水泥浆砌排水明沟, 可以就近把地面与护坡坡面的雨水排入冲沟中, 此外, 排水沟底要采用浆砌石衬砌进行防护, 以避免出现沟底渗水埋下隐患。

3.1.2 场外进站道路与线路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

场外进站道路同样要采用沥青路面或者混凝土路面, 两侧设计护坡与挡土墙, 并设置排水沟, 还要对道路两侧的护坡植草进行绿化。线路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要注意基础选型与基础排水, 如果基础塔位处于泥沼地段, 通常可以采用桩基础;如果地质条件较好的平地区域, 则可以采用大板基础或者插入式基础等;对于一些山地、丘陵岗地等特殊区域, 则可以采用阶梯式基础或者插入式基础、大板基础等, 并要对基础进行加高处理, 与铁塔的全方位高低脚使用相结合。本文所提出的工程处于泥沼地段, 因此采用桩基础。线路工程还要保证排水的通畅, 从而保证基面挖方边坡与基础保护范围外临空面的土体稳定性。如果塔位存在一定的坡度, 则要在塔位上坡侧依山势设置环状排水沟, 起到一定的拦截作用, 防止上山坡侧汇水面的雨水、山洪水以及其他地表水冲刷基础。

3.2 植物措施

也可以采用植物措施进行水土保持, 按照变电站的布置、配电装置场地面积的大小, 结合构支架与电气设备多的特点来进行, 要考虑如何减少太阳辐射对电气设备运行与检修人员的影响, 控制水土流失, 并对站区进行美化。选择草种要结合工程所在的气候条件与水土条件, 选择抗风耐寒且成活容易的常绿草种类型。对于变电站的绿化工程要分批实行, 提高场地的利用率, 进行高绿化率, 最终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环境加以改善。选择树种时要注意其与环境的协调性, 并且除了建筑、设备、道路以及构架外, 尽量将所有的空地均进行绿化设置。本工程中的植物措施主要包括撒播草籽、铺草皮、种植乔木与灌木等。

3.3 临时防治措施

水土保持临时措施的防护对象主要是施工场地的扰动地表, 在施工建设中有各类石、渣等临时堆土, 针对这类情况要设置专门的堆施场地实行集中堆放, 并采取相应的拦挡与覆盖措施。有些施工开挖、剥离的地表熟土层, 要将其装入土供, 或者另行设置临时集中堆放的场地, 便于后期的绿化覆土利用。施工建设场地应建设临时拦护、排水、沉沙等设施, 防止施工期间的水土流失;对裸露时间超过一个生长季节的, 应进行临时种草。施工中对下游及周边造成影响的必须采取相应的临时防护措施。在本工程中临时水土保持措施有:沙包拦挡、土质排水沟、沙包围堰、防滑木桩、排桩等。

4水保措施的作用与效果

在本工程中, 未采取相应的水保措施的项目施工阶段, 工程土壤流失量相对较大, 而且侵蚀模数也很高;而采取了水保措施的项目施工结束后营运期的土壤流失量有所减小, 而且侵蚀模数也有所降低, 证明地表扰动活动已经结束, 而且水保措施的作用也充分发挥了出来, 有效控制了工程水土流失量。其保护效益体现在各项防治指标中, 包括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以及植被恢复系数与林草覆盖率等。

摘要:国家投资的电力设施、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问题没有被足够重视, 建设期间未及时落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造成变电站及线路竣工投产后站址开挖区、护坡、塔基、牵张场、施工道、临时堆填区、地线开挖带等作业扰动面的植被恢复、水土流失治理滞后, 难于通过水行政管理部门的验收。文章以500 kV某个 (惠东) 输变电工程为例, 说明输变电工程施工场地水土流失的严重后果, 并提出简便、经济的水土流防治方法, 对电力设施建设中的水土保持工作进行改善, 实现经济发展与环保的和谐。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治理

参考文献

[1]余超, 王慧觉, 谢明亮.1000kV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施工期水土流失特点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09 (3) .

[2]许佩瑶, 楚秀杰, 张凡.华北南部山丘区和平原区某500kV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J].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2 (3) .

[3]张贞, 刘国东, 贺亮.康定500kV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及生态恢复对策[J].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8 (2) .

输变电工程质量风险评价研究 第8篇

1.1 研究现状

对于工程质量风险的管理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得以逐步健全和完善, 到了20世纪60年代, 针对工程质量风险的管理逐步趋于理论化和专业化, 具备了相应的专业人才和专门研究机构能够处理今后可能发生并带来负面影响的事件。西方多数国家的工程项目现今多聘用专业的工程建设咨询公司来参与整个工程建设过程, 具备了较完善的风险防范体制, 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能采取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加以消化。

纵观当前我国工程质量风险管理的现状, 仍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 尤其是在工程建设方面, 实行质量风险管理几乎趋近于零。在工程建设管理中, 对于质量的把控也仅仅停留在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缺少完善的、具体的、系统的风险管理制度。现今, 我们应该加强施工过程中风险预防、风险管理的意识, 制定有效的监督机制, 研究先进的管理办法。造成我国工程质量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 国家项目管理程序中缺少风险分析这部分内容, 导致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制度缺乏系统性; (2) 业主的态度。业主对于工程质量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风险分析这一过程也缺少必要的了解, 没有意识到风险管理制度的重要性。通过风险分析这一环节, 可以加强工程项目的可行性, 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避免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事故和问题, 并减少资源浪费。

1.2 研究意义

λmax=4.231, CR=0.065<1, 矩阵具有一致性。

λmax=4.0709, CR=0.0294<1, 矩阵具有一致性。

λmax=3.072, CR=0.033<1, 矩阵具有一致性。

λmax=6.2218, CR=0.0358<1, 矩阵具有一致性。

λmax=5.0520, CR=0.0104<1, 矩阵具有一致性。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建设程序开始进行变革、产权关系逐步调整、电力企业开展改革、基本建设四制的推行, 原来计划体制下的输变电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已经逐步发生了转变。目前, 项目资本金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招投标制在输电工程建设中得到很好贯彻, 但从实质上讲, 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基建管理方式上, 主要关注点集中在工期、预算和性能指标, 忽视了客户的真正需求, 而把“让客户满意”作为项目管理终极目标, 贯彻项目管理理念、推行现代项目管理才是当今项目建设的主要趋势。目前, 我国迎来了新一轮的电网建设高峰期。“十一五”期间我国电网建设总投资将超过10000亿多元, 国家电网总投资达到8500亿元。面对建设高峰期我国电网企业将要面临新的挑战, 对于地 (市) 级供电企业来说, 大量的输变电工程项目纷至沓来。与此同时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问题愈发突出, 项目管理的模式化势在必行。

对于资金密集型、具有经济与政治双重重大意义、外部工程环境极其恶劣的输变电工程项目来说, 对其进行输变电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为保证项目实施的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通过风险分析, 可加深对输变电工程项目风险的认识与理解, 充分权衡各方案的优点及缺点。

(2) 通过审核和讨论所有已掌握的信息、数据和资料, 能够明确项目的各相关前提和假设。

(3) 通过风险分析不仅能够提高各种项目实行计划的可行性, 同时还有利于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改善项目执行组织内部和外部之间的沟通, 编制应急计划时更具有针对性。

(4) 为输变电工程项目施工、运营选择合同形式和制定应急计划提供依据, 将处理风险后果的各种方式更灵活地组合起来。

2 输变电工程质量风险评价的相关理论

2.1 工程质量风险管理

所谓工程质量风险管理, 就是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 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方法, 采用各种管理形式, 对可能影响到工程质量目标的不同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评价、应对、监控, 从而保证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使用要求以及工程安全要求的活动过程。质量风险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 是客观存在的。当质量风险不断累积, 超过一定程度的时候, 将会给工程项目带来巨大的损失, 造成项目的失控, 比如:工期的延长、资金的损失、成本的增加, 甚至对社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 加强工程项目的质量风险管理势在必行。对工程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预测和识别是整个风险管理系统的基础, 这一过程包括对所有风险事件来源和结果进行调查。

工程质量的风险管理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具有重大的意义, 其意义在于以下几点。

(1) 对全过程全方位的风险控制, 推行全过程管理理念。

(2) 强化设计风险管理, 从源头上降低项目技术的风险。

(3) 重视施工风险的识别与分析、评估, 强调事前控制。事前控制做的好坏与否, 对整个施工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保证了第三方的公正独立性改变了监理委托关系, 保证了风险管理的公正独立性。

(5) 强化了运行保修阶段的服务, 降低因项目使用不当引起的风险。

工程质量风险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如图1所示。

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是风险控制的前提, 只有正确的识别风险的来源、特征, 并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 才能有效的对其进行控制;风险应对及风险监控是风险评价结果的处理方式, 即评价的目的就是要控制或消除风险, 而进行处理的依据就是根据对风险因素的评价结果, 从而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更有效地对工程进行质量风险管理。

2.2 输变电工程质量风险

输变电工程项目的质量风险具有累加效应, 项目每个环节的质量风险形成由两部分因素构成:一是外部风险环境对项目质量的影响;二是工序系统本身质量风险因素的影响。项目质量风险具有方向性和时间性。方向性是指项目风险传导过程具有一定的指向性或者较强的路径依赖特征。时间性是指项目传导到另一个项目或者整个企业需要一定的时间。输变电工程质量风险的传递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承担风险的利益者不一, 使得内外部存在利益冲突。其中利益方包括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供应商等等, 各方形成项目价值链, 任何一方的差错都会造成整个工程一系列的损失, 即质量风险的传递性。

(2) 工程质量风险具有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施工各参与方、施工生产过程和环节衔接信息差误。

(3) 输变电项目质量风险是随着项目实施进展而变化的, 因而要对质量风险进行动态评估。

(4) 前期造成的质量风险往往是在后期显现。

(5) 输变电项目的隐蔽工程多, 不易于进行质量检验。若在建过程中未及时发现质量问题, 建成后往往难以发现问题, 从而造成质量缺陷。

3 输变电工程质量风险评价过程

3.1 风险影响因素识别

输变电质量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 也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识别就是指在风险发生之前, 运用系统方法认识到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评判风险可能发生的潜在原因。识别质量风险来源、确定质量风险发生条件、描述质量风险特征并评价质量风险影响的过程, 是质量风险控制的前提。

输变电工程项目的施工时间较长, 通常是室外工作, 施工人员的流动性较大, 对管理人员要求较高, 工程的工艺具有多变性等特点直接导致了安全质量管理的难度性相较其他电力工程项目更大。施工过程中会有诸多的因素直接影响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尽管这些事故的类型并不一样, 但是造成输变电风险事故的主要因素是一定的, 主要包括经济、管理、技术、环境四个方面。质量风险发生的直接原因, 就是因为没有控制管理好这五个要素。对这些因素的控制, 就是工程事故处理和防范工作的重点。只有将这些因素管理控制好了, 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 才能使工程安全顺利地进行下去。

(1) 经济的因素。

成本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工程是否能够顺利开展。作为施工单位要考虑到通货膨胀对成本的直接影响, 在市场条件下材料价格的波动, 以及供应商能否履行合同约定都会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

(2) 管理的因素。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含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设计方案、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案是否正确且适用, 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否顺利实现。施工方案考虑的不周全就会造成进度延期, 质量下降, 投资增加。这些现象都与现场管理密不可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发挥人的主导作用。为了达到以工作质量保工序质量、工程质量的目的, 需根据工程特点, 合理选择人才资源。

(3) 技术的因素。

工程项目施工中需要使用各式各样大量的施工机械, 所以施工机械的选择和使用是否正确, 也就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质量。施工机械型式和组合的选择是否合理, 施工机械设备性能参数的选择关系到能否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和能否高速、经济、有效地完成施工任务。施工机械设备只有在正确操作、合理使用的情况下, 才能更好地发挥使用效果和质量效果。正确地使用施工机械, 并且对施工机械定期及时地进行维修保养, 使施工机械始终处在良好的性能状态下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是项目施工顺利进行的保障因素。

(4) 环境的因素。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 总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即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和劳动环境。在工程项目施工中, 环境因素是在不断变化的, 比如施工过程中气温、湿度、降水、风力等。前一道工序为后一道工序提供了施工环境, 施工现场的环境也是变化的。不断变化的环境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3.2 风险评价的依据

风险评价主要依靠以下几点依据。

(1) 风险识别的成果, 已识别的项目风险及这些项目风险对项目可能造成的潜在影响需要进行整体评估。

(2) 项目类型, 一般来说, 普通项目或重复率较高项目的风险程度比较低, 而技术含量高或者复杂性强的项目其风险程度就会较高。

(3) 项目进展状况, 风险的不确定性常常与项目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有关。在项目初期, 项目质量风险的表现往往表现得不明显, 然而随着项目的实施, 项目质量风险及风险被发现的可能性会增加, 不同的阶段影响项目质量的风险因素不同。

3.3 评价方法的选择

施工质量风险的识别过程可以采用结构化分析方法, 即由总体到局部、由宏观到微观, 层层分解来确定何种风险事件可能影响工程质量。它应用于工程项目风险评价, 可以将无法量化的风险按照大小排出顺序, 从而把它们彼此区分开来。这种方法使用灵活、易于理解。层次分析法可以令风险管理者能对拟建项目的风险情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从而判断出工程项目的风险程度。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首先评价者将复杂的风险问题分解成若干层次和若干要素, 并在同一层次的各要素之间进行简单的比较、判断和计算, 得到不同方案风险的水平, 从而为方案的选择提供决策依据。

采用层次分析法可以将风险分为三个层析:第一层次是指标的总风险;第二层次是第一层次包含的不同维度的风险;第三个层次是影响第二个层次的若干影响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将风险层层分级, 有利于判断哪种风险对工程的影响更大, 从而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

4 输变电工程质量风险评价模型

4.1 运用层次分析法可以构建风险层次结构评估模型

如表1所示。

4.2 构造比较判断矩阵

两两因素进行量化值比较, 可采用1~9表示重要程度。比较矩阵的赋值可以采用专家打分方法。经过专家打分法判断矩阵如表2~表6所示。

在A目标下, R1~R18的组合权重如表7所示。

4.3 结果分析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结果显示, 输变电施工工程质量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

(1) 重大风险:现场组织、管理组织体制机制。

(2) 中度风险:人员素质及技术水平、进度管理、施工工序管理水平、合同约定即履行、地质特征、施工工艺方案、成本、技术审核和交底、器具调试及校验、地形环境、材料价格波动、线路通道技术水平、行业法规及规范、工程、生活必须资源条件风险。

(3) 轻度风险:气候条件、财务及融资。

5 结语

本文围绕“输变电工程项目质量风险评价及其模型研究”这一主题从输变电工程项目质量内涵、质量风险、质量风险管理的研究, 工程项目质量风险评价体系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质量风险评价模型进行研究分析。

风险管理技术是现代项目管理区别于我国传统项目管理的不同之处, 风险管理强调对项目目标的主动控制, 对工程实现过程中遭遇的风险或干扰因素做到防患于未然, 以避免和减少损失。

输变电工程项目复杂、投资大、工期长、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但是, 这是由于投资大、工期长的特点, 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众多的风险因素, 导致工程的延误和财产的损失。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工程面临的复杂性和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 风险因素也随之加大, 所以, 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重视对输变电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及研究工作。

但是由于每个项目都具有其特殊性本文的层次分析法应用只针对输变电项目风险的一般特点进行分析, 在进行具体项目分析时, 还应该考虑每个项目的特殊特点进行风险评价。

参考文献

[1]朱珊.国际工程承包中的项目风险管理[J].建设经济, 2004, 5.

[2]郭鹏.施品贵.项目风险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2005, 21, (1) .

[3]王卓甫.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与应用[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2.

[4]陈勇.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若干问题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 2003.

[5]张建设.面向过程的工程项目风险动态管理方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00.

[6]邱菀华.现化项目风险管理方法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 2003.

[7]罗铁明.建设工程风险管理的识别及对策[J].科技与企业, 2012 (22) .

输变电工程论文 第9篇

伴随着输变电行业的改革逐渐深入, 电力市场的逐步健全, 合同制和招投标机制的进一步推广, 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模式已成为大势所趋。国家电网公司为了满足“精益化管理、集约化发展、集团化运作、标准化建设”的需求, 统一输变电工程计价方法与工程量清单编制, 制定出了《输变电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并在国家电网系统内全面实施。新规定的实施, 让工程项目建设参与方的计价行为得到进一步的规范, 创立了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相互竞争的平台, 让输变电工程的工程量清单招标、投标、结算等造价管理过程有了十分明确的根据。

1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工程量清单主要是招标方对应施工设计图纸的需求, 把招标工作中想要实现的所有内容和项目, 使用统一的编号、特征、项目名称、工程量计算和计量单位的规范规定的, 用来计量招标工程中建设数量的表格。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由招标方供给的工程量清单作为依据, 投标方完全能够根据市场要求和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和工程量清单中所依据的各项目实行详细报价, 可以有效规避在招投标工作中弄虚作假的不规范的情况, 确保招投标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还可以让投标方与企业自身实际状况相结合进行综合单价的编制, 与传统的定额计价方式相比有较大的改革创新。2工程量清单计价首要是使用综合单价计价方法, 综合单价法主要包含了工程的资本投入费用、税金、利润等各种各样的费用, 有一部分还有施工的技术措施费。使用综合单价计价方法可以让施工单位针对自身企业的状况, 对内部定额实行编制, 并且还对提高企业内部管理的力度有利, 达到推广新型设备和施工技术的目的。经过提高施工企业设施和自身技术水平, 从而让其在招投标工作中具备更加强大的竞争力, 使得建筑行业的施工企业可以以优良的状态在市场经济中发展。

2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造价控制管理方法

输变电工程的造价管理是一项对技术、专业以及政策要求都很高的工作, 它贯穿在建设工程的各个阶段。只有合理科学的计划安排各阶段的投资控制目标, 通过对目标的控制, 在项目的各个阶段把投资的数额控制在可接受或者批准的限额内并且随时纠正, 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使投资估算、初设概算、施工预算以及承包合同价更加合理准确, 最大程度的合理运用人力、物力和财力, 从而取得最佳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工程造价能够达到立体式全方位的造价管理, 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相符合, 从而适应建筑行业发展需求。

2.1 投资决策阶段

1能够让建筑项目法人责任制得到实施推广, 并在实行投资决策之前对市场实行充分的研究与调查, 依据市场的实际情况需求制定相关的项目计划, 达到让项目投资的风险降低的目的。在实行工程融资阶段过程中, 各个公司都要签署正规的合同与文件, 投资方必须保证资金及时到账, 并可以在项目得到施工的资格后及时正常施工。2要对项目建设周边的环境实行仔细的了解与研究, 有关工程所属地区的运输方式、气候条件、地质特征等方面都要进行深入分析, 还得依据真实的情况对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实行科学的预测, 从而制定相关的解决措施。使得项目的投资预测更加真实和可靠, 并必须对投资方案实行评选, 选择结构最优化、经济最优化的投资方案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2.2 设计阶段

在投资方做完投资决策后, 就得对所投资的工程项目实行工程设计。在对工程进行设计过程中, 十分关键的环节是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在不影响到工程项目基础建设目的的条件下, 采取科学的设计方案可以使工程造价的成本最大程度地降低。必须在实行工程设计的阶段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把经济效益和施工技术合理的整合并且处理好两者之间的联系, 从而选择优良的施工设备与设计方案。

2.3 施工阶段

在项目建设的施工阶段, 针对工程造价的首要控制方法就是通过设计施工图的概算。将工程量清单计价中的内容按照规定严格实行, 规避浪费。

做好现场变化和签证工作。施工过程中, 通常不能避免设计变更的发生, 有了改变就会导致工程造价发生改变, 业主必须做好这个方面的把握, 尽量降低设计变更的发生。首先必须做好施工图纸审核和交底工作, 找出图纸中存在的问题, 找到良好的解决方案, 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一般在不影响到建筑物使用功能的状况下尽量不做设计变更, 针对必须要实行变更的部分必须做好对应的预算工作, 衡量这个方案的经济性, 假如造价很高, 需要考虑重新对方案进行选择。针对一般的项目, 现场收方签证是通常会发生的, 比如因为自然环境出现改变, 产生了合同以外的工作内容致使工作量的提升, 就会使零星机械台班、用工增加。像类似的签证必须依据实际状况确定工作量, 及时办理签证避免让结算工作发生困难, 慎对隐蔽工程的签证, 要求先签证然后隐蔽。

2.4 竣工结算阶段

在施工的竣工结算过程中, 对工程造价的工作主要表现在竣工时的验收、工程量的计算两个方面。首要是对项目建设过程中所有现实成本的投资实行整合, 还需把投资细分, 分辨出是否超过预算的标准。在这个阶段中, 要在认真仔细的基础上遵循竣工资料对工程量重新进行计算。对分项工程投标时清单签订时的单价与消耗的单价实行对比, 分析其是否存在差异性。

3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意义

3.1 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

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 经过输变电工程招投标优选中标单位, 用输变电工程合同方式确定工程的造价。具备公平竞争的建筑交易市场是关键前提。参与竞争的各投标单位都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 完全遵循市场规律运作, 竞争结果不但对保证工程质量有利, 促使投标单位增强经营管理, 节省招标单位的投入, 更能够让各种资源经过市场基础性配置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3.2 体现风险共担原则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管理为招投标双方创建了一个公平合作的平台。清单工程的数量是暂时确定的, 结算的时候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因为单价是确定的, 不可跟随施工图实际的工程量改变而改变, 投标人主要担负报价的风险。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的管理对各方来说不但能够维护电力工程招投标工作时的严肃性, 又能够提高各方工作的责任感, 提升了输变电工程的管理水平。

3.3 强化合同管理

在以往的工程管理中, 施工方为了达到中标的目的, 通常用低价中标, 输变电工程完工结算时用高索赔的方法获取高额的利润, 而索赔的主要内容是签证的变更、设计的变更、技术措施的费用。因为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单项工程的综合单价不会因为施工技术措施差异、施工难易不同、施工数量变化而发生调整, 这就维持了输变电工程合同的刚性管理, 使施工单位不合理索赔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4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 必须在项目建设的每个阶段, 使用科学的切合实际的计价依据和计价方法, 使用有效的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并且进行动态管理, 才能把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才能达到工程造价控制的目的。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迎来了新的发展与调整。输变电工程造价的控制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 它涉及到很多的环节, 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我们要以项目法人为主导, 更好地管理整个工程建设, 最终更好地控制工程造价。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推广实施是我国工程造价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本文简要介绍了什么是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造价控制管理的方法和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意义, 仅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输变电,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王绵斌, 黄毅臣, 张洁, 等.基于概率分析方法的输变电工程造价风险评估模型[J].电网技术, 2011, 35 (增2) :26, 31.

[2]杨会云.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投标报价决策研究[D].沈阳:东北林业大学, 2012.

输变电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研究 第10篇

输变电工程项目是一项经济投资活动, 因此它具有经济投资活动的共同性质。同时, 由于输变电工程项目的历史原因、现状以及发展, 它还有自身的特点:

1.1公益性电网企业是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在维系国家能源安全、支撑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输变电工程项目是重要的国家基础设施, 具有基础设施的公益性。

1.2网络性电网是通过一个网络整体在电力系统中实现电力输送和分配功能的, 任何一个输变电工程项目必须与整体网络配合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 对输变电工程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价就是对整个网络的分析评价。

1.3统一性电网的安全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是辩证统一的, 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则需要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因此, 电网建设是安全稳定性和经济性之间通过平衡实现统一的结果, 对输变电工程项目的评价是从电力系统的视角下对项目的综合评价。

1.4扩建性输变电工程项目不论其自身建设性质是新建工程还是扩建工程, 对于电网而言, 都是已有网络的延伸, 是对电网生产能力的扩建。另外, 从项目法人角度看, 输变电工程项目法人为现有电网企业, 属于既有项目法人项目;从经营管理角度看, 输变电工程项目的运行和调度一般由已有组织机构承担。因此, 扩建性是输变电工程项目的显著特点。

2加强输变电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2.1加强预算管理是企业目标和方针得到有效实施的保证。预算管理有助于企业树立市场观念和挖掘生产经营的潜力, 使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得以提升。

2.2加强预算管理是企业生产和经营的纲领性计划。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要遵循预算管理确定的目标, 制定合理的生产经营计划, 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

2.3加强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有效方法。企业需要一定的途径来保证其预定目标的实现, 因此各个部门需要通力合作, 通过预算的编制、控制、反馈、考核等方式来规划企业今后的经济活动内容。

2.4加强预算管理是考核员工业绩和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预算可以为考核各部门员工的业绩提供参考标准, 同时, 员工业绩的能否完成也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项目预算在输变电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3.1目前, 输变电工程项目的预算管理多数是处于阶段性的管理模式, 缺少对整个过程进行综合管理的意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缺少沟通, 没有一致的造价管理目标。建设单位没有采取必要措施去监督设计单位的设计工作;工程监理单位只注重施工阶段的质量和进度管理, 而忽视了投资决策分析。

3.2设计管理制度尚未完善, 限额设计没有去全面推行实施。虽然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进行了项目预算, 但是由于缺乏对设计方案造价的认识, 时常会导致投资过高。同时, 很多设计单位管理不善, 过分追求经济效益, 缺少精品意识。

3.3项目中各个参与单位的管理人员存在着技术和经济相分离的现象。工程技术人员不懂得工程造价, 而工程造价人员又不了解工程技术, 因此这种脱离会导致工程的投资额难以合理进行确定, 并进行有效地控制。

3.4施工阶段存在设计随意变更的状况。一些建设单位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 急于项目的开工建设, 不可避免的疏忽投资额度、建筑标准、设计深度等方面的要素, 造成在施工的过程中, 变更设计的现象发生。

3.5施工现场签证管理混乱。很多管理人员对于合同、预算以及自己不熟悉的业务, 也会去盲目签证, 给工程的最终结算留下了很大的隐患。

4提高输变电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的途径

4.1完善科学化的预算管理对输变电工程项目进行科学的预算, 是保证项目造价准确的关键因素, 是工程项目预算管理中的首要任务。为了保证项目预算的科学性, 需要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对项目价格和成本进行预算。因此, 在输变电工程项目预算管理中, 需要准确把握市场动态, 有利于工程投资方控制项目投资额度, 有利于施工方全面开展施工工作, 提高市场竞争力。

4.2加强工程预算管理的审计工作将输变电工程项目中的多个分项工程根据其内在逻辑关系进行分组, 对其中一个分项工程进行审查时, 根据同一组中分项工程的基数关系, 可以准确判断同组中其他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这样可以有效加快项目的审查速度, 减少工作量。输变电工程项目内容繁多, 很多完工图纸不能真实地反映施工情况, 采用摄影设备进行拍摄, 记录并保存现场的实际状况, 对项目完工后的结算工作有很大的好处。

4.3加强工程预算管理的全过程控制在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中, 通过对完工项目的经济指标预算进行有效分析, 能够确定合理的工程投资估算指标。从设计阶段开始, 建设阶段、完工阶段、验收环节等都需要加强对整个工程项目造价的控制管理, 如果在某一环节发生较大的改变, 需要向有关部门报批, 批准后才能执行, 否则对于擅自修改设计、项目造价等现象, 会受到有关部门的惩罚。

4.4严格审查工程预算管理人员的资质如果工程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 不能够满足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要求, 就无法有效地处理项目中的复杂问题, 尤其是工程项目中的投资问题。因此, 需要严格审查工程预算管理人员的资质, 把好工程项目预算这一关。

4.5建设动态预算信息管理体系目前, 由于预算信息管理体系不科学、不完善, 不能够及时地为管理者提供合理的信息, 经常会造成输变电工程项目超额投资的现象。输变电工程项目从设计阶段到完工阶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国家宏观调控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变化等, 都会对项目的投资、收益和风险带来影响, 最终影响到项目的造价。因此, 为了提高输变电工程项目的预算管理工作, 需要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建立动态预算信息管理体系。

摘要:输变电工程项目是一项经济投资活动, 对其进行预算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项目预算在输变电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提高输变电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的途径, 以保证工程造价的准确性。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项目,预算管理,问题,途径

参考文献

[1]金传远.公路工程概预算工程量的计算要点[J].山西建筑, 2008 (05) :266-267.

[2]倪颖欣.浅析加强预算管理的科学性问题[J].新会计, 2010 (01) :98-100.

输变电工程论文 第11篇

【关键词】输变电;线路施工;工程质量;质量控制

输变电线路是输送电流和分配电能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连接各个电网,使其形成电力系统的重要媒介。输变电线路故障是引发电网故障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如果输变电线路出现问题,那么必然会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从而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所以,保证和控制好输变电线路的质量,使其能够安全运行,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1.输变电和输变电线路

1.1什么是输变电

输变电实际是指电流的一种输送状态。电力系统在输送电流时,往往会因为电流输送导致线路发热,造成电流在输送过程中产生能量损耗。所以,在输送过程中,为了减少电流的损耗,我们往往会通过变电的方式,将电压升高,让线路中的电流变小,从而达到减少或避免电热损耗的目的。然而,如果将电力系统中的电压升高,变成高电压以后,会增加用电的危险性,而且电力系统中所连接的目标电器并不需要如此之高的电压,这时就需要我们再次利用变电,将电力系统中的电压降下来,使其变成正常的、目标电器所需要的电压。像这种的,电流输送需要经过多次变电的输送过程,就叫做输变电。一句话概括就是:输变电就是指电流的输送。

1.2什么是输变电线路

所谓输变电线路,其实就是指负责输送电流的线路。它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连接各个电网,使其形成一个电力系统的载体。如果将输变电形容为一张遍布全国各地,并为其提供电能的大网,变电站是大网中的节点,那么输变电线路就是将各个节点串联起来的连接者以及电流输送者。

2.输变电线路施工管理的概述

2.1输变电线路施工管理的内容

首先,做好输变电线路施工准备的管理工作,认真组织图纸会审,了解输变电线路设计的意图,检验设计方案是否满足施工和实际的要求;认真组织技术交底,使施工和管理单位每个人掌握输变电线路施工的工艺流程、施工方法及工程质量要求。其次,做好输变电线路施工设计方案和组织方案的审查工作,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全过程的技术文件是施工图实施的具体措施,严密的组织计划可以缩短输变电线路施工的工期、降低输变电线路施工的损耗、节约输变电线路施工的成本、提高输变电线路施工的经济效益。其三,做好输变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和准备工作对输变电线路施工可能带来影响和危害加强管理,预防输变电线路施工可能的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最后,做好输变电线路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对输变电线路的主要部位、主要结构和隐蔽工程进行重点管理,做到输变电线路施工的全面、全过程的检查、管理和监督。

2.2输变电线路施工管理目的

首先,输变电线路施工管理具有确保电力工程安全的目的,只有加强管理才能有效防止输变电线路施工安全隐患转化为安全事故。其次,输变电线路施工具有确保输变电线路工程质量的目的。其三,输变电线路施工管理具有提高电力施工的工作效率的目的,通过管理和监督工作适当缩短输变电线路施工的工期。最后,输变电线路施工管理具有控制投资的目的,输变电线路施工管理有助于实现节约投资、提高效益的根本目标。

2.3输变电线路施工管理的作用

首先,输变电线路施工管理可以确保输变电线路工程安全和质量。其次,输变电线路施工管理可以提高效率、缩短输变电线路施工的工期,对电力工程各方具有益处。其三,输变电线路施工管理可以节约投资,提高电力工程施工和后续运行的经济效益。

3.输变电线路施工中关键工程质量控制的要点

输变电线路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施工质量,把好其线路的质量关,全力排查和消除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做好线路工程的施工管理,以保证电网的可靠、安全运行。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分析和研究出输变电线路施工中的关键工程主要包括:基础工程、杆塔工程、架线工程和光缆工程。因此,想要做好输变电线路工程中施工质量的控制,就必须从这几个关键工程的施工入手,控制好其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

3.1输变电线路基础工程质量控制的要点

输变电线路基础工程的作用是保证杆塔不发生下沉、倾倒或变形,在输变电线路基础工程现场施工的管理和控制工作中应该加强技术控制的手段,保障输变电线路基础工程要求达到设计质量来要求。

3.2输变电线路杆塔工程质量控制的要点

做好输变电线路杆塔工程中杆塔的选择工作,选择适合施工、实际情况和满足设计需要的杆塔型式、结构。设计和设置好杆塔组立的形式,使输变电线路杆塔的组立形式适合杆塔的受力情况和结构特点。

3.3输变电线路架线工程质量控制的要点

输变电线路架线工程的质量控制,有三点需要特别注意: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正确选择输变电线路架线的施工方法。只有正确的选择输变电线路架线的施工方法,才能够凸显其优点,弱化其缺点,使架线更加合理化。其次,要正确选择输变电线路放线滑车的尺寸,与输变电线路相适应的滑车轮径能够使尽可能地将摩擦降到最低,并且增加其稳定性。最后,在拉线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杆塔的受力程度,如果杆塔的受力程度没把握好过大的话,容易造成塔身变形。

3.4输变电线路光缆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

对于输变电线路光缆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笔者认为,在控制过程中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在进行施工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包括施工的全面设计,材料的准备,以及对施工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各方面其安全无误。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输变电线路必须保持通畅,不能打结或者用力拉扯导致光缆出现折损。再次,在连接光缆时,要注意必须提高熔接的环境,使光缆能够更好的配盘。最后,在光缆熔接后好做好施工后的清洁工作,注意对接头盒进行密封,以便保持接头盒的清洁度。

4.结束语

不难看出输变电线的质量是整个行业的重中之重,如果不重视输变电线路施工的质量问题,那么整个电力行业的安全性将无从保证,正常运行更是无从谈起,这将直接严重影响电力行业的整个经营发展状况。因此,严格控制输变电线路的质量施工,才是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保障。从上文所述中,我们得知了输变电线路施工管理的整个概况以及输变电线路施工中关键工程质量控制的要点,因此对面输变电线路的质量,我们要进行严格的把关,从施工的方方面面都要加以注意,这样才能使输变电线路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参考文献】

[1]魏杰.浅析电力企业电气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的要点[J].科技与企业,2013(01).

输变电工程综合造价指数分析方法 第12篇

1 引入造价指数的背景

传统研究输变电工程综合造价指数的分析方法主要是单项指数增长率比较法,其可以分析出输变电工程造价变化趋势,以500k V线路为例,架空线路综合造价环比的公式为 :

该式中,Mij表示第i年第j个500k V线路工程的静态投资,Cij表示第i年、第j个500 k V线路工程的长度 ;Mi-1j、表示第i-1年、第j个500 k V线路工程的静态投资 ;Ci-1j表示第i-1年、第j个500k V线路工程的长度。

这一公式则无法反映出工程整体造价变化情况。比如,某500k V变电工程,在一年内造价水平下降了12%,但是,当输变电工程建设规模差距比较大时,造价指标的可比性也很差。比如某500kv架空线路,截面导线尺寸为4×630,与去年建成的500k V架空线路相比,由于这一工程截面导线尺寸为4×400,所以,这两个工程的规模有着较大差异,导线的价格也呈现出了上涨的趋势,这也使得造价平均水平出现了较大差异,与去年相比,综合造价水平有所上涨。而单项指数增长率比较法,无法对电压等级、工程规模差异较大的输变电工程造价水平进行准确反映,必须相关人员必须研究出可以反映年度总体造价水平的造价指标分析方法。

2 输变电工程造价指数构建方法

2.1 经济领域各种指标的应用

在当前社会中,经济领域各大企业也会采用造价指数分析方法反映企业的运营情况以及造价变化情况,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CPI、PPI、HIS、上证综合指数等等 ;而运用房地产景气指数也可以反映出房地产公司发展趋势。综合指数分析法可以反映不能直接加总的多个要素总体变化情况。在经济领域中,相关人员还利用固定权数反映大众消费结构变化,但是这一方法具有片面性以及局限性,无法准确反映消费者结构变化情况。

2.2 输变电工程造价指数体系的构建

(1)构建思路

输变电工程造价指数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指数构建与指数体系之和的用途是相互对应的,输变电工程中,造价指数可以综合反映各年度不同电压等级的输变电工程造价水平变化情况,而且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比较快,应用的电网技术也越来越先进,输变电工程规模在不断扩大的同时,电网结构也越来越复杂,所以,很多电力工程都选用了派式价格指标体系,其代替单项指数增长率比较法,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

变电工程与线路工程的建设环境有着较大差异,所应用的施工技术也有所不同,相关计算的指标有着较大差异。在构建输变电工程综合造价指标体系时,工作人员要通过计算变电工程以及线路工程的造价指标,然后根据二者所占的比重,综合分析出输变电工程造价指数。分析人员想要提高计算的准确性,保证不同年度的造价指标具有可比性,需要统一造成造价波动较大的技术,并对其赋予新的权重。

(2)构建方法

本文所介绍的造价指标分析法,可以准确的反映出二类工程年度造价水平,在分析前相关人员需要构建出完善的指标体系,还要考虑到电压等级、导线截面、地形以及风速等外界因素对输变电工程造价分析准确性的影响,而且自身有着较大的变化幅度,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这些技术条件确定分析方案以及流程,然后设计出输变电工程造价指数模型的框架。输变电工程造价指数可以反映出输变电工程设计与建造过程中造价水平上下幅动以及波动的情况,还可以利用加权平均计算法得出变电工程的造价指数。

通过实例分析发现,某地区在建设输变电工程时,在2007年共建设了152项工程,总投资额为57亿元,而在2006年中,建设的输变电工程为137项,总投资额为39亿元。在利用综合造价指数分析法对不同电压等级造价指数以及权重进行分析时,结果如表1所述。

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2007年中,这一地区变电工程与线路工程的总投资额分为是26.8亿元与30.2亿元,二者所占权重分别为47% 与53%,从表1可以看出,变电工程与线路工程的综合造价指数分别为106与104,加强平均后得出输变电工程造价指数为105。

3 指数法与增长率法的比较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变电工程以及线路工程的指数分析法一般是根据电压等级、导线截面以及工程规模当做工程的赋权值,而且需要对影响分析结果的技术进行统一,降低其他因素对技术规模的影响。而传统的造价分析法容易忽视时间、地域以及技术对造价指数分析的影响。本文主要参考了500k V变电站工程的造价指数分析实例,通过研究发现,这类变电工程造价指数的整体波动幅度小于造价增长率的波动幅度。

4 结语

综上所述,综合造价指数分析法可以准确反映出输变电工程造价指数的变化情况,这种分析法降低了其他因素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并客观的反映出了输变电工程年度造价变化幅度。造价指数满足了相关单位对分析结果需要对外公布的要求,本文介绍了输变电工程综合造价指数分析方法,在应用这一方法时,考虑到输变电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电网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影响因素比较多,所以,必须首先建立有效的造价指数体系,还要做好市场考察工作,准确制定工程材料的价格指数,还要定期对输变电工程造价指数进行了分析。

摘要:综合造价指数分析是输变电工程中降低施工成本的有效方法,在我国传统输变电工程造价中,存在工程建设造价与年度造价指标可比性无法兼顾的问题,为了提高输变电工程的经济效益,必须找出准确分析输变电工程综合造价指标的方法,笔者结合自身经验,解决了综合造价指标分析法的优点,要对传统分析法作为比较,希望可以更准确的反映出造价变化幅度,实现对输变电工程造价水平变化的宏观描述。

上一篇:消防实战下一篇:农村普通高中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