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

2024-08-23

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精选11篇)

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 第1篇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互动教学中,最主要的互动方式就是问答和分组讨论。语文教师以这两种方式化解了以往“满堂灌”或“满堂问”带来的教学囧况,却忽略了“形式化”或“程式化”的问答和讨论。事先没有经过授课教师的精心准备,也没有从学生的立场考虑其现有的知识背景和文化素养对课堂问题的及时处理能力。正因为教师互动方法上意识的缺乏,再加上教师凭借自己的喜好对学生课堂表现做出有可能不太公正的评价,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比较沉闷。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道: “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 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因此,只有产生师生心灵碰撞的火花的课堂才能称得上是互动课堂,而这种课堂教学必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内心的情感,引起心灵的共鸣。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互动教学案例解读

下面是郑州市某高职院校老师《雪花的快乐》的课堂实录:

师: 1924年的那个冬天,北京也纷纷扬扬下起了大雪,多情的徐志摩创作了这首《雪花的快乐》,同学们知道这首诗的来源吗? 想不想知道创作者的传奇故事呢? 让我们来共同见证传奇是如何产生的吧。

( 标题投影《雪花的快乐》)

师: 你们对徐志摩熟悉吗?

生: 他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一个传奇似的人物,浙江人,现代诗人、散文家,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师: 你的回答很全面,看来准备很充分。从刚才那位同学的表述中,其他同学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你心中的徐志摩?

生1: 多情王子。

生2: 才华横溢的学者。

师: 对,他是一名具有卓越才能的诗人。请同学们齐读这一段投影的内容。

( 投影诗人情况简介)

师: 还有同学能说说你眼中别样的志摩?

生: 我来读一 读徐志摩 的一段内 心独白。“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地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从这段文字中我看到一个目标坚定的徐志摩。

师: 这位同学非常有见地。胡适曾经这样说:徐志摩一生的理想只为了追求一个单纯的信仰:爱,自由,美。下面请同学们请听朗读,注意朗读的节奏,告诉我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什么感受?

( 学生听多媒体视频朗读)

师: 给同学们一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本诗主要抒发了什么感情?

( 学生思考)

笔者分析: 这个问题问得太笼统,时间短暂,不如提问学生最喜欢哪个句子? 为什么? 你觉得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来朗读。这样就不会使师生互动流于形式上的思考。

师: 课堂寂静。那我请语文课代表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听听她内心的声音

笔者分析: 教师话语有一定的暗示性,更有一种救场的感觉,容易挫伤班级有思想但胆小的学生或内语文素养较低的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生: 我觉得作者化身轻盈、快乐的雪花,想表达坚定、执着和勇往直前的情感。

师: 一语中的,非常好。看来我们的课代表是充分进行了预习的。你从哪些地方感悟到了这种情感得呢?

生: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融,消融,消融/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等这些地方。

师: 除了这些还有吗?

笔者分析: 教师连续的对语文素养较高的同一个学生发问,较多体现了教师对该学生的喜爱,但忽略了其他学生,参与课堂提问的学生人数少,缺乏互动教学的公平公正。

生: 没有了。

师: 追求一个单纯的信仰: 爱,自由,美是本诗歌的主要旋律,那么你认为这首诗歌怎么样?

笔者分析: “怎么样”的提问太空泛,学生思考很茫然。缺少设问的思维度,也没有很好地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

生1: 很优美。

生2: 很有感觉。

( 学生七嘴八舌地说)

笔者分析: 课堂教学表面很热闹,但缺乏内涵。

师: 好,停。同学们说了这么多感悟。我们要想真正地读懂一首诗,我们要想真正走进诗人的灵魂,就必要进行一次情感的交流,要读出情感。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并选择倾注感情最多一小节与大家分享。谈谈你是带着什么情感读的,为什么?

( 生自由诵读诗歌)

生: 我是带着一种快乐的心情去读的,因为这第二小节最后的“你看”给人一种欢快的感觉。

师: 这位同学很善于倾听,而且思维很周密,就请你为我们范读一下行吗?

生: ( 有感情地诵读第二小节)

师: 真陶醉! 就是语速太慢了。

笔者分析: 后句课堂评价语改为委婉含蓄的方式,学生更能接受。比如: 若语速稍稍快点朗读更有感觉。

……

接下来的课堂都是以这种方式开展,直到诗歌分析结束,最后让同学们齐声朗读全诗,再次领略诗人的情感。

笔者分析: 这个诵读环节采取的形式太单一,基本上是学生一一朗诵,教师一一点评。朗读的学生都是平时朗读水平比较高的,那些不太会朗读的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自然很难融入课堂,更别提情感共融了。再者,课堂评价的模式是师点评生,若引导学生发起生生点评的评价模式,学生思维会更活跃,课堂也会更民主、开放、和谐。另外来一段老师范读、学生点评的互动环节,评价的受体发生了改变,学生会觉得特别新颖,情绪更加高涨。

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比较阅读,对象是《再别康桥》,比较两首诗的异同,以表格的形式展现作业成果( 但没有任何比较阅读提示) 。

从互动性的角度来评价这次课堂教学,似乎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没有正确理解互动课课堂的本质,没有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学生算不上是课堂的真正主人。整堂教学打着“互动”旗号,但形式却较单一; 教师的提问缺乏多样,互动环节时间安排不太合理,教师的课堂语言缺乏艺术性。

第二,教师的教学准备阶段忽略了全体学生的学情分析,没有因材施教。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没有出现在教学活动中,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第三,教师按照自己的预设上课,缺乏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准确把握。基本上是在教师已有的思维模式下进行,不利于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更别提课堂资源的生成性。

三、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堂的互动策略

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在某种程度上促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和学会做事,这一阶段的学习将在学生踏入社会后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关注学生敏感的心理,将思考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将学习的快乐传递给学生,才能实现高职大学语文互动教学的突破。

文章将从统筹安排、精心设计、内外结合、情境教学四个方面浅谈高职院校大学语文互动课堂的构建策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统筹安排师生间互动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以整个大学学习阶段为整体来安排教学互动,这类教学尝试很少,考虑到90后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我们觉得阶梯式互动教学比较合适。要想真正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应该考虑课堂互动教学的系统性和连续性。过去所见的高职院校互动教学为什么取不到什么明显的效果,究其结果还是因为局限于课本的教学互动,让学生学习起来很茫然。

2. 精心设计每个单元的互动教学计划

现阶段有些大学语文教材以模块化方式来整合教材篇章的设计,比较符合目前大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如果在上课之前,教师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那么在教学中再进行互动教学,课堂气氛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有所不同。每在学习一个新单元之前,我们会精心做好互动设计规划,并提交给学生,有利于学生明确这一阶段的学习目标,便于学生在学习中有目的性,为课堂上师生之间更好地互动教学做好必要铺垫和准备。其实这就是所谓的“课堂任务前置”,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的基础上,将课内的具体互动教学环节和课外的互动环节提前做一个前置性任务布置,并进行一定的指导,这样容易激起学生对课堂教学期待。同时,在教学互动环节之外,还组织了学生对《甘声八州》进行舞台剧的排演,让学生体验一把自导自演的感觉。任务设置开始,同学们就非常认真,对道具服装的安排、情感的细致、情节的曲折等等反复斟酌。在学习课文时,因为准备充分,所以课堂教学中对文本的挖掘、人物情感的体验都非常到位。

3. 实现课堂内外双互动

在平时的互动教学中,我们将课内和课文的互动教学一并进行了设计。如在进行《苏武牧羊》授课之前,我们在课文的处理上主要是引导学生理清苏武背后故事的轨迹,除了理清故事轨迹和必要的文言字词之外,更多地引导学生对苏武崇高的气节、成为中国伦理人格的榜样,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心理要素的感受。学生们在上课的时候也是很好奇: 苏武的忠诚是愚忠吗? 我们认为,互动教学的实质不就是让学生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吗? 我们从学生易于接受和感兴趣的角度出发,并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诠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传递正能量的真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4. 创设情境教学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这段话强调了启发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重要性。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

比如在《奇怪的沙漠现象》一文中,我们创设一个这样的情境: 首先,讲述一个波斯远征军团一夜间离奇消失于沙漠的怪异故事。一开始给学生们营造了一个神秘而又可怕的沙漠,犹如恐怖片一样令他们毛骨悚然,又心生好奇,欲探究竟,然后我们又通过幻灯片展示之前搜索“沙漠”、“沙漠奇怪现象”这些图片,让学生感受沙漠,增强课堂的直观性。接下来又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挖掘,设计一档综艺访谈节目———沙漠之怪面对面,直击自然奥秘。通过这种互动方式的变形处理,同学们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更能有利于学生去探索隐含在情境材料中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研究和创新能力。

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 第2篇

随着改革的深化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声望和国际地位已经进一步提高,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得到了不断提升,但汉语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却在国内被人们普遍忽视.尤其是高职院校,大学语文不被重视和被边缘化、课程定位不准、教材缺陷、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严重.鉴于此,本文首先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现状,阐明语文课程的定位,最后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作 者:郝建锋  作者单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226 刊 名:黑龙江史志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HIZHI 年,卷(期): “”(23) 分类号:G71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   课程   教学优化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现状调查 第3篇

关键词:高职;语文课程;调查

高等职业教育,是指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是职业教育的高等层次,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按照“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①要求,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围绕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服务中国创造战略规划,加强中高职协调,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②

语文课程按照传统的观点认为就是语文学科。结合语文和课程的定义,语文课程应是在一定学校的培养目标指引下,由具体的语文育人目标、语文学习内容及语文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具有多层组织结构和育人计划性、育人信息载体性能的,用以指导学校语文教育、语文教学活动的育人方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高等职业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现状调查方法

笔者主要采取发放问卷形式,发放途径有纸质直接发放、微信、QQ等形式,共发放问卷1350份,回收1247份,回收率92.3%。涉及院校六所,专业达到38个,涵盖各个学科门类。学生问卷共设计了25题,包括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情况、学生对大学语文的态度及认知、教材、教学方式、大学语文对学生未来生活和工作的作用及影响、阅读等几大方面,教师问卷则设计了11题,侧重教师的教学目的、教学定位、授课形式、教材及教师对大学语文的认知等几个方面。

二、高等职业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现状的调查结果

(一)当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开设情况

笔者对重庆三十余所高职院校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中有11所是未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这11所学校基本是纯理工科性质的职业学院和非常专业的学校,绝大多数学校是选修或是部分专业开设。有的学校则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系列的其他课程,如应用文写作、文学作品欣赏等。完全未开设大学语文或相关课程的职业院校只有两所。从学时分配上来看,大多数学校只开设一个学期,课时数从32到48不等。从教学模式上来看,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基本是一名教师按教材内容顺序讲授,且大多采取开卷或者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

(二)高职学院学生语文能力情况

对于自身语文能力,有73%的学生都认为自己的能力一般,27%的学生表示语文能力需要提高。而在教师问卷中,则有73%的教师认为日前高职生的语文水平较差,27%的教师认为水平一般,这正好和对学生的调查结果相反。对于急需提高的能力中,学生最想提高的是写作能力,其次是文学欣赏能力,占第三是阅读理解能力,最后是口头表达能力,这其中有不少学生对于这几种能力作了多项选择,认为欠缺的不只是某一项能力。

(三)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态度及认识

被调查学生中,有 67%表示有必要开设语文课程,23%认为没有必要,10%表示无所谓。而教师100%认为有必要开设大学语文课。有26%的学生明确表示很喜欢语文课,而55%的学生表示比较喜欢,大约只有17%的学生表示不喜欢

(四)对大学语文教材的看法

调查中,46%的学生认为应该按专业选择不同的教材,34%认为教材统一但侧重点不同,21%认为应该统一教材,0.1%表示无所谓。教师在这一问题上有64%认为大学语文应教材统一但侧重点不同。对新兴作家、网络作家的作品选入教材的态度,有50%的被调查学生表示赞同,但也有29%的学生不太赞同,有11%学生表示坚决反对。教师对于同一问题的选择是73%持不赞同意见,有1人表示赞同,2人表示无所谓,却无一人表示反对。

(五)对大学语文与今后就业的关系

对于大学语文的学习对今后就业的影响,76%的学生认为学好语文对于自己简历的撰写、笔试时的考试成绩、面试时的表达能力等有很大的帮助。有21%的学生认为关系不大,影响很小,只有3%的学生认为毫无关联,只要专业成绩好就可以了。在被调查的教师群体中,也有5%的教师觉得语文能力与学生的就业情况没有关联。

三、对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从调查结果来看,我们有必要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一此现状进行反思与研究,以便使我们以一个正确的、科学的、长远的态度来认识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在调查中,有27%的高职院校是未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68.5%的院校是选修或者是部分专业开设该课程,只有4.5%的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为全校必修课程。从表面看,这27%的学校是都是理工科类的高职院校或者是专业性非常强的院校,似乎与大学语文课程并无专业联系。从深层次来分析探究,我们可以发现,在当前高职院校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各院校都有自己的专业力一向和定位,很多院校都建立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导的教学体系,把“应用”和“实用”摆在重要的位置,因此大学语文就可有可无。而68.5%的高职院校虽然选修或者是部分专业开设了大学语文或者相关课程,仍是注重了大学语文系列课程的工具性的一面,而忽视了大学语文课程真正的意义所在,其教学目的是功利的。

作为高职院校来说,虽然是职业学院,但也仍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因此,“育人”与“教书”是同等重要的,甚至更为重要,那么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到学生的内在素质的培养和学生的长远发展,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一个能熟练操作的技工,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个有思想、有灵魂的新时代的公民,这才是“育人”的真正目标,而这一切与大学语文的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正确处理大学语文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都是我们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在相关的其他研究中还需要更多的投入。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2011

[3]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刘继印.凸显专业特色 构建高职语文教学新模式———以建筑类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7):123-124.

注释:

①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

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 第4篇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现实处境

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效果与社会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偏重学科知识体系,看轻社会需求;追求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这与用人单位以能力为核心的人才需求产生极大反差。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疏忽了对学生其他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具体到大学语文教育上,因为其披着素质教育的外衣,而素质教育的效果的显著性是无法与专业课、实训课相提并论的,因此大学语文常常夭折于应试教育的余温中。

在教学模式上,有些院校的教学方式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强调语文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母语能力的培养,也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加之,目前我国高中教育实行文理分科制,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出现人为偏科现象。这些制度的后果突出表现在部分学生尤其是一些理工科学生的母语表达能力严重缺失,很多理工科学生包括一些文科学生的毕业论文,往往出现文不对题、词不达意的现象,既不能准确地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也不能准确掌握有些基本字词的规范写法,错字别字层出不穷。甚至有的学生写的请假条,短短数语便错字连天、格式混乱、无称谓、缺落款。在当今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大学生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年轻人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削弱了他们的社会竞争力。

近年来,在大部分高校中,大学语文是以基础课的身份出现在大家面前的。可在基础课的系统里,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应用的地位似乎都高过大学语文。英语过级证书和计算机等级证书基本是学生毕业的潜规则,学生都不想因此拿不到毕业证,所以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上面。相比之下,大学语文因没有任何的约束力而显得羸弱无力,所以课时被一再压缩。特别是高职院校,学制一般为三年,而最后一年一般都用于实习、实训,因此在短短两年集中学习的时间里,学校为保证专业课的数量与质量,不得不压缩课一些公共课程的学时,其中大学语文可以说是被压缩最厉害的课程。久而久之,不合理的课程设置使得广大师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认识日益淡薄。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走向

从大学语文的现状来看,目前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处于一种高层重视、中层敷衍、底层应付的状态。如果把大学语文仅仅局限在实际应用上,那也太不科学了。大学语文里面所选出的文章都具有典范性,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都是非常美的,所以我认为大学语文的审美功能尤为重要。要通过大学语文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学生充分领略自然美、社会美、人情美及艺术美。只有在审美教育中,才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健康健全的人格。

美育,即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使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教育;是培养人正确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的教育;是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美化人们生活的教育。蔡元培先生于1912年首次公开提出应将“美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即“用美感之教育”。在蔡先生看来,必须要以审美作为教育的方式,获得美感作为关键,符合以美的对象作用于教育,才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审美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强调一个核心:人文性。因此美育必须也必然充分显示出对人的关怀,对人的生存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起积极作用。而学校教育是育人成才、促进和发展人类文明、推动人类进步的教育。所以学校教育应以人为中心,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的身心完善出发,尊重与关爱人,提高生命质量。其实,从大学语文本身的发展轨迹来看,今天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面临着三个方向,即能力性、审美性和民族性。能力性直接渗透于中学语文的教育模式,而审美性即是民族的,真正的中国人能够抛弃地域空间的限制而形成共同的民族精神家园,将这种精神扎根于心灵,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淡化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不会忘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如果大学语文教学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留下了“根”的文化记忆,帮助他们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民族认同感和一种美感,那就是很大的收获。所以一定程度上的审美性与民族性是同一物体的不同呈现。

因此,现阶段的大学语文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担。大学语文与审美教育在时间向度上虽然是共时的,但在内在演进的逻辑意义上可以看成是历时的。二者诞生的语境相同,回应的问题也基本一致,都是在做精神层面的拯救工作,只是文学审美剑走偏锋,故而力量不足。今天高职院校学生的问题已不再是简单的心灵问题,而是整体的文化心灵问题,它已经触及集体深层文化价值领域,如果我们继续满足于生硬的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而不能对大学语文价值取向进行逻辑性、系统性的辨析,无论如何是不能承担起带领当下高职院校学生脱离审美危机的职责的。

三、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审美教育走向的可行性

如今审美教育特别强调艺术教育,认为审美教育即艺术教育。因此,艺术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方式被充分肯定甚至有取而代之的趋势,艺术类课程的开设已经成为考察素质教育是否完善、审美教育是否凸显的硬性指标,这种现象已偏离了蔡元培先生提出的美育目标及价值。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只有加强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与审美价值观的塑造才能更好地诠释其素质教育的性质。前面说过,《语文课程标准》实施的目的是通过大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驾驭语言字的能力”和“语言文学修养”,从而实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而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美化人们的生活。所以,大学语文与审美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实施目的本质上是一致的,这也成为大学语文能够走向美育方向的基本保证。再加上,今天高职院校审美教育的实行,更多的是通过艺术教育手段来进行,艺术课程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里面分量越来越重。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了文学是八大艺术之首这个事实(文学、音乐、舞蹈、雕塑、绘画、建筑、戏剧、电影)。虽然文学不是大学语文唯一的内容,但是大学语文里面所有选出的文章都是经典之作,所表达的情感和追求的境界都是对真、善、美的渴望,所以我认为大学语文所具有的审美功能是不可小觑的,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走向是行得通的。通过大学语文的教育与熏陶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学生们在领悟文字美的同时,感悟社会、自然各层面的美。通过学习大学语文可以促进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在文学精品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高尚的情操。

大学语文不同于其他任何一门课程,如果素质教育是一碟菜,那么大学语文便是调味的盐,其质量与分量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这碟菜的味道。尽管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的课程安排里面,一直处于相对尴尬的位置,但它以其强大的内部张力和对外融合力表现出了其独特而永恒的魅力。相信在人文素质教育与技术技能教育并驾齐驱的现在,在人文性与审美性共同提升的将来,大学语文走向审美教育方向的尝试会取得丰硕的成绩,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大。

摘要:作者针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现实处境, 分析了其发展脉络及其在现阶段的尴尬境遇, 尝试从审美教育角度出发, 力求在大学语文与审美教育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审美教育走向的切实可行性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使得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的生存境遇得以改善。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审美教育,走向思考

参考文献

[1]徐中玉.大学语文:序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

[2]弗兰克.富里迪.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M].戴从容, 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3]聂振斌.蔡元培及其美学思想[M].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4:350.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原则初探 第5篇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要合乎专业人才的心理规律。编写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要遵循专业人才的心理发展规律。高职院校专业的特殊性,使学生带有其鲜明的特点。作为大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大学语文的多功能性,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学生的优势,淡化其弱点,尊重学生的兴趣与内在需求,在充分调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篇目,选文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关注的兴趣点。文章的编排,也应从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而不要完全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图和外界强加的标准。这样能更好地激发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兴趣。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要体现培养专业人才的创新素质。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重在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技能的培养,这对于专业人才的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大学语文学科本身来说,大学语文教学不仅是语言能力的培养,还担负着思维能力培养的重任。因此,在文章编选过程中,要注重寻找那些能启发学生联想、想象,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的文章,让学生通过学习一定量的相关文章,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创新意识的建立。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要适应专业人才的社会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内容必须要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保持同步,大学语文课程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现代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信息量剧增、信息传递速度快捷、信息传播途径多样化。在高科技广泛应用、迅猛发展的今天,获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要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求,要提供与专业相关的各种信息源,扩大信息量,拓展学生视野,使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内容适应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要输入突现专业特点的新鲜血液。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应该既保持语文课本培养人文精神、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使命,又要注入新鲜血液,选文贴近学生所学专业,突出其专业特点。例如,编写适合外语专业学生学习的大学语文教材,最重要的是根据外语专业特殊性选择合适的篇章。如古诗文的选择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语言精练;二是文学性较强。语言精练是针对外语专业学生对语言掌握的高标准,文学性强是考虑到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力。而如屈原的《离骚》等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但是学生理解非常困难的文章就可以不选。相对于工科专业来说,中国古代有大量的科技类文章都可以结合专业特点进行精选,为大学语文输入新鲜血液,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能也会更大一些。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要以人文人本理念扩充专业学生内存。长期以来,人文教育的缺失,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功利的片面追求,使得人文精神之于高等职业教育显得尤其迫切。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可以通过选编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提高专业学生的内在修养、审美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可以通过文学作品中的优秀人物事迹,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培养他们的情感,提高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其正义感,正确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健康的发展。

“大学”的本意是“大人之学”,也就是使得人的精神世界变得博大的学问。这种立足于价值性而不是工具性的大学语文理念是有助于扩大专业学生的“内存”。大学语文教材选文应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人文内涵,力求以选文的丰富性取得思想启迪、道德熏陶、文学修养、审美陶冶、写作鉴赏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要突出中国语文的民族性特色,立足本国语文教育,宏扬传统人文精神,侧重审美鉴赏与人文思考。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除了以实现保存、传播和丰富人类文化遗产为使命,防止高职院校学生沦为生产和消费的机器外,还应该使之成为学生发现自我、发展自我的好教材。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要重点培养专业人才的语言交际能力。从小学到高中,我们的语文课一直都在要求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但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学生的口语表达方面已不再仅仅是原有意义上听说技巧的简单训练,而是要求从各方面培养学生在具体的口语交流中的语言交际能力,一种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来的灵敏、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世能力。所以,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要增加语言交际训练内容。而从毕业生反馈来的情况看,语言交际能力在学生的综合能力中已经越来越重要了。这是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编写者应该想到的。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要挖掘其与专业相关的知识编写练习。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的文选内容应该是非常广泛的,其中不乏一些融文学艺术性和专业性为一炉的典范之作。例如,相对与管理专业来说,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鲜明地体现了“保民而王”的民本思想,对今天的管理者都是永恒的警示。《谏太宗十思疏》对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都有所涉及。李斯的《谏逐客书》鲜明地提出任人不论亲疏的观点,对于现代的用人观、人才的自由流动有着积极的启发意义。相对于经济类专业来说,古典文学中不少古代有识之士提出要想稳定社会、巩固政权,必须要发展经济的观点,如司马迁在《货殖列传序》中鲜明地提出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因此,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编写者要充分挖掘选文中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来编写好练习题。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应该如何结合专业特点编写出合乎高职院校特色的教材,一直是个引人争议的话题。笔者认为大学语文虽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应该注重它本身的个性独立发展,但也应该向专业靠拢,为专业服务。因此,编写出合乎高职院校特色的大学语文教材也是十分可行的事。当然,也要具体专业具体分析,要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要注意“量”与“度”问题,这样才能使之更好地为专业教学服务。总之,只要编写者能依据大学语文自身的规律,结合专业特点,遵循一定的原则,就一定能编写出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特色的大学语文教材来,大学语文课程也就一定能讲出特色,教出成效,走出一条大学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新路。

参考文献:

[1]胡萍.结合专业,教出特色[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2).

[2]程红.关于北京体育大学语文公共课课程未来发展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3).

[3]陈彦辉.外语院校大学语文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6).

[4]胡艳.关于高职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5,(6).

论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 第6篇

然而今天有关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育却比较薄弱, 在相关学校得不到足够重视。笔者在高职院校从事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不仅感觉自己在专业知识与人生阅历等方面积累不够, 同时也感觉授课方法比较单一化。基于上述原因现对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作如下分析。

1当下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现时大学语文在非中文类高职高专院校公共基础课程中的地位越来越低, 与各类专业课程相比, 大学语文显得微不足道。开设课时被不断压缩, 在所有公共基础课程中, 大学语文课程学科地位和受重视的程度与外语类、会计类课程无法相比。为何我们的母语——大学语文的教学会变成这样, 客观地说, 除了学科地位不足轻重和院系领导主观因素之外, 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本身存在较大问题也是造成这种现状的重要内因。现简单从以下几点阐明原因。

1.1学校、教师不够重视, 教学效果无法保证

在“重专业、强技能”成为大学生就业重要参考条件的形势下, 大学语文课程不能增强学生们的外语交际与表达能力, 不能成为就业有力的保障, 与专业课相比更是缺少“实用性”, 往往只是一门考查课, 对学生的学习没有诱惑力, 更不会有学习压力, 因而得不到学校与有关部门的重视。

因此大部分学校开设课时课时一般每周只有2节, 由于课时太少, 教学任务很难按照教学计划完成, 教师也不知教学的重点在哪里, 同时没有专业课那样的专业带头人与资深教授点拨与指导, 教师只能自己选择授课内容, 随意性较大, 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 导致教学难以做到形象直观, 使教学效果得不到保障。

1.2教材更换频率较快, 质量良莠不齐

笔者在高职院校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已有四年时间, 然而这门课程的教材已经更换三次, 更换的几种版本仔细比较, 差异性不大, 基本上只是布局上的差别, 所入选篇目大都侧重于中国古代文学史及名家作品, 而当代一些优秀作品和值得关注的文学热点与国外优秀作品选用较少, 另外应用文写作部分大都局限于总结、计划、公文等传统问题, 对于高职生而言实用性不够, 也难以让学生把语文与实际生活产生联系, 从而很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反而更易产生厌学情绪, 导致语文课堂上学生看自己认为有用的课外书, 甚至有的学生干脆旷课不来, 这样久而久之会产生恶性循环, 形势不容乐观。

1.3师资队伍不稳定

与专业课老师相比, 教授大学语文的老师好像不需要专门的知识与技能, 只要有些语文常识的人都可以上, 许多老师宁愿选择教授学校重视的专业课, 而不愿选择出成果少的大学语文课, 所以学校在师资的安排上也不稳定, 还有很多是兼职教师, 随意性很大。

另外, 每年学校都会安排部分教师参加各种机构举办的教师培训、讲座、挂职等, 但诸如此类的“美差”往往总与大学语文教师失之交臂, 专业课教师、外语教师总是其中的幸运者, 不仅有专业补贴, 课时费也是整系数计算, 而教授公共基础课的大学语文老师们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 因此缺少学校的认可成为导致很多人不愿意长期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因。

2改善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对策分析

针对现在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笔者提出以下改善建议。

2.1学校及相关教学部门加大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视

教育部在2006年底召开的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上, 围绕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现状、课程定位、教材建设、师资队伍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同时鉴于大学语文课程对于提高人才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希望高校结合实际, 积极创造条件, 重视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和建设。虽然教育部并未就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开设做硬性规定, 但这一倡议, 无疑证明了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大学语文教育已开始逐步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

长期以来, 人们容易产生一种误区, 认为高考结束到了大学只要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即可, 大学语文可有可无, 大部分人没有认识到语文是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核心课程, 如果国家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礼仪教育, 没有人文素质, 那将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所以改革语文教学首先要让大家认识到语文是我们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 别的东西是技能, 学了之后打工、干活, 而语文是一种灵魂依靠, 是一种精神依托, 是使大学生成长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关键素质。

2.2转变教学理念, 强化教学目标

我们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以传授有限的语文知识作为教学目标, 而要在更高更深远的层次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意识。大学语文通过优秀的作品来感染人、打动人, 在提高学生内在素养和文化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地得天独厚优势, 从而起到教育与感化的作用。在教学工作中一定要从大学语文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出发, 从对单篇课文、单一知识点的讲解上, 从深入对整个人文精神的渗透和人文意识的培养上, 紧紧把握教学理念和目标, 明确我们我们的课程开设目的, 在教学理念上予以确认。

2.3编写合适教材, 突出高职高专教育特色

相对于本科院校, 高职高专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文字水平和学习积极性可能都不会特别高, 所以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必须改变当前“重古文、轻今文, 重作品赏析、轻视能力培养”的现状, 紧密联系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特点, 考虑学生专业学习和就业的需要, 把提高分析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写作能力作为教材的重点内容, 与思维训练、演讲口才、写作训练等相结合, 编写出能满足学生对于提高自身多方面能力需求的语文教材。

同时, 要使教材既满足大学人文教育的需要, 又具有语言训练的的实用效果, 通过选文讲解, 宣扬公民道德, 宣传经典人物的光辉事迹, 弘扬民族精神, 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就必须编写能够培养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的适用教材。

2.4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4.1 以专业为导向, 确定课程相关教学内容

高职高专类学校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水平, 提高实践应用能力为目标, 更加强调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和学生的动手能力, 因此, 职业类学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也应紧密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方向, 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来选取差别化的教学内容, 从而发挥文化基础课紧密结合和服务于专业课程的功用性, 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积极性, 从而为其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说, 对英语等外国语言类专业学生可以把同类的中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讲解;选取历史上的旅游类文章对旅游专业的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分析;如果面对的是营销专业的学生, 教师应侧重于训练学生的推销口才、谈判技巧;而对于文秘专业的学生, 我们应增加阅读和写作部分的内容。

2.4.2 以社团为载体, 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环节

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全面发展, 提升素质的有效平台, 也可以成为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载体。比如通过组织学生举行辩论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座谈会、情境模拟等活动, 引导学生观看经典文学作品或根据作品改编的影视片, 鼓励他们参加文学社团, 积极参与社团的各种征文、演讲、辩论等活动, 开展课内、课外实践性教学环节, 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感受语文知识的博大精深, 体验文学艺术的审美情趣。

2.4.3 以育人为目标, 教授知识与培育人才双管齐下

大学语文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 把育人教育恰当地穿插到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既可以创新教学思路, 拓展教学方法, 又可以放松调节气氛, 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 更好授课。如“在分析白居易的《长恨歌》一文时, 讲解到全篇主旨之爱情时, 可以适当围绕大学生如何拥有正确的爱情观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 又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育人教育, 比单纯的教学讨论效果会更好。

2.4.4 及时撰写教学小结与反思

每次语文课结束后, 联系实际教学效果与教案的设计, 找缺点、找原因, 不足的地方及时更改, 避免在下一次授课时犯同样的错误。教学教案也因人而异, 根据各个班级学生基础与兴趣不同, 作出适当调整, 做到勤反思、多总结, 才能出成绩。

2.4.5 推荐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课堂教学的容量总是有限的, 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则又是个缓慢的过程。所以, 单纯依靠几节语文课堂教学是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所以, 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向学生推荐优秀作品, 选其中精彩章节只讲述一二, 以此来刺激学生课下自觉阅读,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同时, 要对于推荐的作品通过在课堂上举行课外阅读讨论等形式予以适时的督促检查, 这样, 课堂内外阅读才会良性互动起来, 课堂教学效果也会成倍提高。

2.5稳定师资队伍, 推行各项鼓励措施

和一些专业课教师相比, 大学语文教师和一些文化基础课教师一样, 往往会在教学过程中被忽视, 科研、培训等常常与大学语文老师无缘, 这也极大地挫伤了大学语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大学语文教学团队并发挥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极为重要。这就需要学校和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并出台相关的鼓励措施, 在教学、科研、培训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机会, 让大学语文老师体会到集体给予的重视, 感受到工作价值的肯定, 相信这对我们的大学语文教学一定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 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要紧紧围绕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 瞄准培养目标, 正确定位、因材施教, 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改革, 这样才能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这块土地上收获累累硕果。当然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需要全体大学语文老师长期的共同努力, 认真研究新时代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研究不同专业的专业特色, 从而结合不同专业方向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对大学语文进行深度的改革, 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满足市场的需求, 为国家培养出复合型、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

摘要:大学语文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 提升综合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然而,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在诸多方面存在问题, 制约着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推进。从当下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着手, 展开具体原因分析, 从而提出改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善

参考文献

[1]倪蒙.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困境与对策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9, (3) .

[2]陈军.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 .

[3]余卉, 黄铖.浅谈高职大学语文存在的问题[J].职业圈杂志, 2007, (2) .

[4]吕新梅.从“边缘化”的困境中突围——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而临的问题和解决办法[J].桂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12) .

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 第7篇

由于种种原因, 目前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着与社会发展不一致、固步自封、效果不理想等诸多问题, 如果想让职业教育取得理想的效果, 实现我们的培养目标, 大学语文教学就要克服现有的各种弊端, 探索新的且适合课程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教学模式, 这对我国的职业教育和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调整或改变现有的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

一、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性

(一) 教学内容是决定大学语文课程好坏的重要原因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一门课程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授课教师的教学经验再丰富, 授课技巧再高超, 如果没有一篇让他 (她) 发挥的好课文, 都难以把这门课上好。高职语文是一门地位特殊的学科, 它既跟高中语文不同, 又有别于普通高校的大学语文。大部分高职生是因高考分数低而被迫选择高职院校的, 所以他们功底较差, 语文相关的基础知识也相对薄弱, 对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所以高职语文的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在高职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同时, 还要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和文学知识的深度与厚度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强化思维能力的培养, 突出理性思辨的实用性价值, 如强化读、写、说的功能, 增加实践性材料等。大学语文不仅是高职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辅助工具, 还应该为其接受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教学内容决定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内容是决定能否引起学生兴趣的关键要素之一, 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依托, 它与学生的兴趣密切相关, 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特别是对于语文教学来说, 教学内容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能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会大大提高教师上课的效率, 让课堂的教学气氛更加浓烈, 学生更愿意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反之, 学生不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不仅会让大学语文课变得枯燥无味, 很多学生不愿意听, 不想听, 也会给授课老师带来很大的挫败感。教学内容要让学生喜欢, 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就不应该总是一成不变, 要富于变化, 因为学生的审美情趣会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所以教学内容也应根据实际形势加以调整和革新, 与时代同步, 牢牢抓住学生的心, 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当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教学内容的现状

(一) 偏重人文内容, 轻视技能培养

笔者对18种针对高职高专专门编写的大学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统计 (见表) , 发现文学在职业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中占了绝大部分, 有些教材甚至全部内容都是文学。在文学部分中, 诗歌所占比例最大, 其次是散文、小说和戏剧。不能否认, 诗歌是所有文学形式中最具人文精神和审美情感的形式, 教材选取的大都是名家名篇, 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诗歌以外的散文、小说和戏剧也都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把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较高层次的文学修养上面。毋庸置疑, 这对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综合职业能力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但这同时也忽略了大学语文课培养学生语文技能的目标, 语文素质不仅仅包括文学素养, 还包括语言文字等知识的运用和相应的表达能力。

从上表可以看出,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对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重视远远不够, 有些教师认为这些是中小学语文教学内容, 对大学生应该有更高的要求。但现实是现在高职院校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质并不高, 有些甚至很低。有些学生发音不标准, 有些学生用词不得体, 有些学生写文章病句错字连篇, 有的学生甚至连简单的请假条等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应用文都写不好。因此, 目前的大学语文教学不但要注重文学性、人文性的培养和渗透, 还要注重知识性和工具性的技能培养训练。

(二) 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内容过时, 未能与时俱进

当今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没能很好跟上时代的步伐, 有些教材内容甚至过于陈旧。由上表可以看出, 现在大多数语文教材主要是由文学作品构成的, 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的确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历久而弥新。这样的作品理应在语文教材中体现出来, 让学生接受我国历代经典文学文化的熏陶。但是有一些作品是某些特定时代的产物, 已不太适合现代大学生, 尤其是90后的欣赏口味。这些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现在同学们感受到的相距甚远, 很难被当代的学生接受和理解。这样的作品我们并不提倡全部删除, 可以少量保留, 因为它们有其自身的价值, 能让学生了解到我们先辈们曾经有过的生活状态。但是, 这类作品过多的话, 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优秀作品势必就很少, 毕竟当代的学生会对现实的问题更感兴趣。某些版本教材篇目大多数是古文, 对基础本来就薄弱的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深奥难懂, 读都读不通, 不可能对文章感兴趣, 更别提体会和欣赏。而感兴趣的现当代文章, 尤其是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基本上没有。

(三) 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过于统一, 对专业的分工不够敏感

现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注意的多是语文学科的共性, 忽略了不同专业对语文有着不同需求。在使用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的时候, 虽然教师与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地对内容有所选择地增加或删减, 但它仍是教师和学生上课的主要依据。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未来各种不同职业的、有着专业技术专长的应用型人才, 学生一入学, 就大体确定了今后的职业方向, 他们的兴趣爱好都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但是现行的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大多都是通用类教材, 注重的是语文学科的共性, 是各个职业人群所共同需要的文学熏陶、口语表达和应用文写作, 忽略了不同专业的不同特征, 忽略了不同专业学生对语文学科内容的不一样需求。

三、合理化建议

(一) 选择具有科学编写体例和内容的教材

目前, 大学语文的编写体例尚在争鸣中, 有以作品串史的体例;有以文体为经, 以史为纬的体例;还有按文学、基础知识、写作等划分板块的体例等。各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师可根据自己所教高职专业的专业特点来选择合适教材。在《现代汉语词典》 (第5版) 中对“语文”的解释有两个: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学。从对“语文”的解释, 可以看出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至少应该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笔者认为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大学语文内容最基本的方面, 同时也要兼顾应用文写作、口语表达等技能培养的部分, 合理安排内容和比重。在国外的众多高校中, 母语教育被列入了通识教育, 如在美国, 很多大学就把演讲与写作技能、文学艺术、人文知识等作为必修的课程内容。在编写教材和教学时如何确定高职语文的教学内容, 的确需要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认真了解高职语文教学的对象和高职教育的实际, 慎重进行选择, 唯有如此, 我们的高职语文教材才能得到教师和学生的承认, 我们的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 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同步, 体现时代特点

现代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现代应用型人才。高职语文教学必须紧跟时代, 不断更新优化教学内容, 使课堂教学新鲜活泼, 具有时代气息和改革精神。教学内容与现代文明同步, 与社会现实合拍, 才能让学生感兴趣。另外, 现代大学生信息来源方式众多, 思想活跃, 不喜欢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 他们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 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就显得尤为重要。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拓宽视野, 引导学生将大学语文与现实社会各学科之间进行横向联系, 去认识和了解我们的生活和世界。同时,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内容要适应学生 (尤其是90后) 的语文知识水平和欣赏水平。

(三) 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编纂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

时代发展越来越快, 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 现代社会需要的不仅是在专业上优秀的人才, 更需要综合型的人才。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好自己专业的同时, 也要学好一些对工作和学习中有用的知识。不同专业的学生毕业走进社会后面对的环境会有所不同, 如果我们能够把跟某专业相关的人的作品或事迹选入教材, 让学生去学习和体会, 会有更好的效果。

四、小结

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是一门重要课程, 想把这门课上好, 教材的内容选择是重中之重。我们必须认识到这门课的重要性和这门课现状的不足之处, 在教材内容的编纂上要有科学性、时代性和专业针对性。这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日后的发展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第5版) [K].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2]安野风.高职大学语文课探索[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3 (6) .

[3]罗文平.高职院校语文教育现状及其原因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10) .

[4]黎修良.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研究[J].交通职业教育, 2007 (6) .

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 第8篇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效用

2006年9月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 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这一举措进一步明确了大学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和定位, 即是以中华民族的语言为载体传播、发展、感悟、体验文化的人文教育课程。大学语文是学生真正走向大学的第一课, 也理所应当是大学所有学科的基础。一个大学生要实现本质的跨越, 首先就要实现人文修养上的跨越。大学语文课的效用不是立竿见影的, 其呈现可能伴随学生一生, 更多体现在情感、意志、直觉和综合等非理性方面。通过对大学语文的学习, 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对祖国悠久灿烂文化自觉体验、自觉学习、自觉鉴赏、自觉奉行的有修养的中国人。

二、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面临的困扰

大学语文课程在各个高等院校不受重视的情况又是显而易见的。一些理工科院校视之为鸡肋, 许多高职院校减少了开设该课程的数量, 或干脆直接取消, 代之以其他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总体来说, 目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有六大困扰:

1.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属于学校最不受重视的基础部, 由中文系甚至其他系的教师客串。名义上的基础部多是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岗位, 而其他院系的教师客串教学又难免发生中心偏离, 或者课程理论素养不深, 或者心有旁骛, 不大“专心”。

2.教材反复变化, 通行教材和私撰教材轮流出现, 质量不稳定。关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有识之士很多, 研究成果著述也较为丰富, 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论核心编订的教材种类繁多, 但这给教材征订拥有自主权的高校带来了困扰。另外, 作为科研项目的一种, 大学语文教材的选编似乎最容易出成果, 因此各个高校都存在着把一些教师的自编教材推荐给学生使用的现象。

3.教学课时数难以确定, 大学语文是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 然而每所高职院校的情况都不同, 每周一节或四节、学制一学期或一学年的课时安排都有。

4.学生水平差异较大。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口情况不高, 学生语文能力普遍低下, 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差、问题突出, 而对于并非专业和技能的所谓“素质”课不热心, 普遍存在着厌学情绪或敷衍了事。

5.教学目标是突出人文性还是突出工具性, 或者两者兼顾, 一直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讨论的焦点。高职院校的教学更重视实际操作运用能力的培养, 面对学生把语文当工具性课程掌握的尴尬情况, 有时不可避免地要把大学语文当作“高四”语文, 给学生补课。而教师们看法不一, 选取教材内容更显随意, 教学过程侧重点也不相同;更加模糊了对本课程教学目标的认识。

6.教学方法与高中语文教学法怎么区别?教师的讲授成分比重究竟该占多少?怎样发挥教师的优势特长以其研究领域来开拓教学的视野?怎样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赏析为主还是学生练习为主?教师与教材和学生的对话关系怎样展开才能够把课堂变成开放性双向性的课堂?这些问题目前均没有定论。此外, 没有升学压力, 大学语文更倚重于教师的创造性发挥和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而目前关于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的讨论因教学目标的模糊性也流于经验, 举步不前。

三、转移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重点

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和高职院校课程开设现状形成了如此巨大的矛盾, 不能不使我们警醒。其实, 从1978年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首倡重开大学语文课程以来, 大学语文的课程建构就一直在争论中前行。关于教材编订的意见和教学目标重心的讨论方兴未艾, 一切还有待实践证明。然而作为一门学问, 它自有其规律性。因此, 担任本课程教学的高职院校教师, 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去摸索规律, 针对学生的特殊状况, 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 使大学语文课堂, 既富有美感, 又更有效率。

高职院校造就的学生, 绝不仅仅是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一颗“螺丝钉”或一件工具, 专业课和技能课只能奠定职业基础, 不足以支撑一个大写的“人”。科学和文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两种方式, 科学关注世界, 文学以审美的方式认识世界并关注人类视野之后的自身。因此, 笔者认为,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应确定在增强培育学生人文精神和对美的鉴赏感悟这两大方面, 即使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美的感悟, 更多地去关注人的尊严和使命, 人的权利和责任, 人的理想和品格, 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和谐, 人类共同发展的需要与追求, 将这些与自己的专业结合起来, 扩大视野, 树立远大目标, 确定正确的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

语文的工具性固然重要, 教授过程中也必定会有所涉及, 但毕竟不再像初高中那样把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放在首位。重点的转移, 将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1.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能打动学生、引起学生深深的情感共鸣的是文学作品深厚的人文底蕴——对人生的思考、对真理的探寻、对永恒的追索、对真挚情感的歌颂、对头顶灿烂星空和内心道德法则的真正敬畏……而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 就会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提高学习的效果。

2.在中学, 教师常常会因为考试的需要给学生推敲语言、剖析结构, 甚至拔高学生的理解水平, 讲授一些所谓的文艺理论, 以为这就是进入文本的途径和完成鉴赏的工具。实际上, 阅读量不多、积累不够、阅历较浅的中学生, 对这些东西的理解是苍白的。被灌输的知识反而会形成“知障”, 阻碍学生对作品的个性化的理解。而一旦大学语文课堂能激发学生去主动学习, 将促使学生对语文作为工具性知识的把握。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学语文教材无论怎么选编, 也不过是选取了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很小的一部分, 因此, 我们只能把教材作为一个媒介, 引导学生喜爱文学, 从文学的真和美去感悟生命, 品味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人性光辉和人性之美, 以获得更深刻更本质的审美经验。另外, 不同的年龄阶段, 对同一部作品理解的东西是不同的。因此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感悟不是一课一时就能完成和解决的, 优秀的文学作品需要反复阅读, 而课外阅读和反复阅读只能靠学生的主动学习去完成。

因此, 在教学时, 教师应该把人文情感和人文思想作为每一课必须实现的目标, 也应该是教学中的突破点, 类似于一个“锥子”, 靠它深深地切入文学作品, 靠它深深地扎进学生的灵魂, 靠它戳开一个口子, 拨开一扇窗, 让学生从中瞥见更多更丰富的东西, 从而受益于无限。

四、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后, 大学语文从哪些方面去展开教学, 选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呢?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必须立足于学生, 因此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求、知识视野、接受能力和现有水平。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不高, 语文基础和文学积累多有欠缺, 文学视野狭小, 接受能力较差。而社会时代的普遍浮躁情绪和功利追求导致这些学生的生活越来越粗糙, 对美的东西越来越失去感觉, 思想上不能独立思考, 心灵之源近于枯竭。要让这样的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实现教学的目标, 大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必注重有以下五个要点:

(一) 关注文化根基。

中国文化之根从来没有断裂。大学语文教材选文无论如何古老, 必定和当下有着联系。学生对教材文本的阅读接受, 本身就是立足于文化结构的重新阐释。“每种学问都是文化中间的一部分。在文化体系中, 它所占的地位亦就是它的意义和价值。一切问题, 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 由文化问题解决”。[1]因此, 要实现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目标, 课堂教学必须要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

20岁左右的青年是讨厌说教的, 他们往往跟着感觉走, 走顺了, 他们才会作严肃的思考, 这样的思考会凝固在深心。我们要的就是这种思考, 为了这种思考, 我们先要给他们充足的感受, 这种感受就来源于文化的冲击。这时的文化引入绝非中学那样片面肤浅, 而是完整深刻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会带给学生强烈的情感刺激, 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往无限风光的门。同时大学语文课堂应该以大视野、高视点、新视角去反观文化, 这种反观并非复古, 而是一种主动之反思———对文化之根进行质疑、比较, 甚至冲击破坏, 才有可能在反思中重建, 让学生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如对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华东师大版教材大学语文[2]中《湘夫人》这首诗歌的教学。一般教学思路无非是从屈原到《九歌》再串讲课文。这肯定会使学生疏离文本, 产生厌倦。教师可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之下, 从《九歌》的祭神与中国民俗中的神怪出发, 让学生比较《诗经》中的情诗和同时代先秦诸子 (老庄除外) 的文章, 让学生感受南北两种文化的不同魅力, 从经济基础的角度来阐释文学作品的两个不同源头。这种文史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视野开阔, 能纵深地启发思考, 引发学生辨疑讨论, 比单纯地告诉学生何谓浪漫主义何谓现实主义要形象得多, 深刻得多, 能避免鉴赏流于肤浅和简单。

(二) 注重审美感受。

大学语文课堂应该重视对语言文字感受力的培养和审美熏陶。这不等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工具性目的。学生能否从文学作品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不取决于教师支离破碎的分析讲解, 而在于阅读的主体学生自身。要让学生“见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教师可以通过对一个细节 (或意象) 的阅读审美演示, 来启发学生的自我阅读和个性化的审美。笔者认为, 演示在培养熏陶感受力方面, 比单纯讲授抽象审美理论好得多。教师个人的审美感悟, 学界所认同的一般观点, 绝不能直接地灌输给学生。教师在课堂审美环节所能起到的作用, 无非是鼓励学生把映象化的直接感受表述出来, 同时提出问题以激发其思路, 递词以助其理清思路, 补充背景以助其深入理解和感悟。

如华东师大版的教材有《蒹葭》一诗, 篇幅不长, 文字有限, 学生在中学时学过, 都能感受到其中的美。但是美在什么地方, 是哪一种美, 学生不清楚, 更不能表述出来。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和递词, 来帮助学生提高感受力。如让学生表达对“在水一方”的体会, 教师可以用演示的方法, 在黑板上板书大量的词语让学生挑选, 学生也许会选择如“茫茫缥缈”“清澈澄明”等内涵迥异但却最符合他们心中那种朦胧感悟的词汇。这种方法实质就是中国传统直觉式审美的过程体现。而“选词”的参与性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意境, 同时使他们自己尝试鉴赏时, 能细心地推敲词藻, 力求在表达时呈现出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又如《先秦诸子语录》一文, 以议论为主的语言, 在美感上也许不如《蒹葭》, 历朝历代又赋予了诸子无数的光环, 这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冲出迷雾, 破除既定的观念, 还原他们本来的面貌, 使学生能重新认识先贤, 在文本中去发现他们的智慧美。在课堂上通过诵读, 通过辨疑答难扫清误读误解, 还文本一个真实的原貌, 有助于学生审美感知力的提高, 从而更亲近文本。

(三) 随时鞭策思想。

大学语文课堂应注重思维的启发和能力的培养。人文精神在教育实践中的体现, 不仅仅是得到教了什么, 还在于教师怎样去教——尊重人, 尊重学生, 尊重他们的主体意识, 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能为了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 不能因为自己的观念新颖深刻, 就强制学生按照自己的观点去理解记忆, 把学生培养成人云亦云的知识存储器。教师在贯彻人文性目标的同时, 也要注重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能够自己去思考、去反问、去求索, 甚至去尝试推翻教师和书本的观点, 对学生的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思维跃迁、宏观驾驭等方面的训练应该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例如逆向思维的培养。中国的学生由于传统的学习习惯和风气, 缺乏质疑精神, 常常迷信书本和教师, 基础越差的学生越是如此。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中多用反问, 引导学生逆向思考。如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教学, 学生往往会不经过自己的思考, 根据课后提示就自认为把握了作品的主旨, 进而得出肤浅的结论。教师可以适时提出问题, 如“杜十娘真的是为了爱情从良吗?”“杜十娘真的爱李甲吗?”“杜十娘这样有心机的女子在现代社会有男子敢要吗?”“杜十娘既有心机, 又有那么多的钱, 为什么不能像沈琼枝 (《儒林外史》中的一位经济独立的勇敢女性) 那样有尊严地活下去, 而一定要偏执地选择自杀?”这些问题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从书本的束缚中挣脱出来, 学会自己思考, 并最终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学生一旦学会独立思考, 就意味着人文教育获得了成功。

(四) 突出教师风格。

大学语文课堂同样需要教师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师德固然重要, 教师个性化风格更不可或缺。教师的研究专长、个性气质, 渊博的知识和多元的思考, 在课堂上应该适当地体现。青年学生大多喜欢接受知识渊博、幽默风趣、能“化腐朽为神奇”的人, 他们甚至可能会喜欢大学语文教师在讲台上大肆批评某位重要作家, 说“我就不喜欢某某, 他的文章写得太虚伪”等观点。他们会觉得这样的教师坦率、真诚、有个性, 能平等对待学生, 可以跟他们沟通。当然, 这些学生的水平并不高, 容易盲目跟从教师, 因此教师在发挥自己的专长时, 要避开专业领域艰深的学术专题, 超越狭窄的专业视点, 把广阔的人文性放在第一位。

(五) 构建开放课堂。

大学语文以人文教育为核心, 以文化为基础, 而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 本国与他国、传统与现代、经典与通俗、人文与科学、主流与非主流, 都应该作为大学语文的文化场, 因此大学语文的课堂也应该是开放性的, 具有动态、全面、深刻的特点, 而开放性的课堂必然要求师生之间实现双向的交流。教师应充满灵气、睿气和勇气, 大胆创新, 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 更新教学评价体系, 容纳多种观点;应选取最能引发学生讨论与思辨的课题, 以少量的知识点燃学生的自我学习和思考的热情, 使学生的自学和思考成为习惯;还应该注意到学生的期待视野, 不要完全满足, 给学生留下余地, 有时候“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效果更能够引发学生的感悟, 刺激他们的思维, 促成他们新的探索。教师可从教材文本出发, 引入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 或者进行一次影视欣赏, 或者关注一下网络文学, 甚至走出课堂去社会实践——大学语文是“大”的语文, 是“活”的语文, 开放的课堂, 必定也关联着社会民生。

以上五点并不能完全解决上述的六个问题。毕竟大学语文教学法的研究是一个极为庞大的体系, 而高职院校为数众多, 大学语文课程开设情况各异。但从现在的发展趋势看, 大学语文将会获得更重要的地位, 其人文素质课的重要性将会更加凸显。高职院校对大学语文课程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 加强课程建设和在此基础上的理论研究, 使对学生的教育目标能更完美更有效地实现。我们期待, 在更多的有识之士的推动下, 高职院校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调整和教学改革能够取得成功和突破。

参考文献

[1]钱穆.文化与教育[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浅议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 第9篇

教材是教学之本, 要让高脂高专院校的学生接受大学语文, 接受大学语文课, 首先要有一本权威性的教材, 让学生一捧上它就爱不释手, 兴趣倍增。选择大学语文教材首先要注重教材的审美性和人文性, 教师应该根据自己学校、学生的实际, 参考其它院校的使用情况, 选用优秀的大学语文教材。现行的大学语文教材中徐中玉先生主编的教材很受好评。

二、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师要注意提高自身素质

(一) 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语文课能否开得好, 受到学生的欢迎, 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够敬业爱岗、具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面对的是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备, 时常面临迷茫状况的青年学生, 要引导他们健康快乐的生活, 作为他们的语文教师, 就必须具备乐观的生活态度, 宽容、赏识学生, 积极向上地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 爱学习好的同学, 更要关爱学习暂时困难的学生, 处理好学生中的每件教育事端, 组织好每一次教育活动。此外, 由于有的高职高专院校的技能要求比较强, 学校往往不重视大学语文课, 只开设少量的课时, 教师地位也与其他学科教师有一定的区别, 在这种情况下, 做为一名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师, 要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就必须甘于寂寞、淡泊名利, 力戒浮躁、潜心钻研, 坚定地热爱自己的专业, 及时将语文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加以总结, 结合语文教育理论进行思考, 找出解决问题, 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二) 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学识。一名优秀的大学语文教师, 仅有高尚的品格是不够的, 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 否则就不能吸引学生。大学语文课的内容涉及到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古汉语知识、文艺理论, 哲学、艺术以至宗教。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 由于生源等问题, 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相对较差, 这就要求教师广泛地涉猎知识, 深入浅出地授课, 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得到不一样的感受, 进而慢慢爱上语文, 愿意在以后的生活中自己主动的去阅读各种优秀的文学作品。

(三) 把握好语文课堂这一主渠道。

课堂是语文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平台, 要实施好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就必须搞好课堂教学。

1、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诱发定向学习行为的强大内驱力, 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促使其不断钻研、乐此不疲。高职高专的语文教学不同于高中有升学压力的语文教学, 也不同于大学中文系的文学教育, 学生们大都将自己的专业课放到首要地位, 语文课如果只以知识传授为目的, 很多学生都不会感兴趣, 这样她的其它功能就无从谈起了。

2、训练学生的审美能力。

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 提高素质, 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 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 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同时,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要“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与中学语文注重工具性和基础性来比, 大学语文更应该强化审美性、人文性, 训练学生的审美能力。

3、增强学生的阅读欲望。

语文课堂教学是全部语文教学过程的轴心, 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又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目前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都存在阅读能力低下、阅读兴趣不高、阅读量极少的情况, 这对于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4、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虽然经历了12年的语文学习生涯, 但是不可否认, 高职高专院校的许多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表达能力分为书面和口头两种。为了锻炼学生们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 可以出多个作文题目, 以便于学生们选择自己最有话可说的那一个。没有字数要求, 能写多少写多少。写日记性质的周记, 教师设定宽松的氛围, 让学生有什么就说什么。

语文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 是实施德育的有利阵地, 利用语文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具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师应该从学校和学科的特点出发, 发挥学科优势, 使学生的道德、人格、心理得到健全的发展。

总之, 要上好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语文课, 教师必须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的过程中“以人为本”, 用浩瀚的人类文明成果去陶冶感染学生, 使他们成长为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型技能人才。

摘要: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型技能人才, 这要求高职高专院校通过大学语文给予学生人文素养的滋补和熏陶。而要完成这一任务, 上好高职高专院校的语文课, 就必须使用优秀的教材、不断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进而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语文素养, 使他们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 第10篇

一 、大学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征

因大学学科专业化的发展,大学语文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远不如中小学语文重要,不再是基础与核心课程,但大学语文课程所承担的母语教育的性质并没有改变。不论在语文知识、能力,还是在人文素质的培养上,大学语文都应该是中小学语文的延续性与深化性教育,是更高层次上的语文素养教育,因此大学语文课程同样具备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什么?这是语文教育领域争论最多的问题。不论专家们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如何界定,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特征是无需质疑的。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

大学语文课程是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延伸,也应该充分体现出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因此大学语文也是一门实践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且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依靠语文实践。

二、大学语文课程实践性缺失的现状及原因

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的汉语能力是不容乐观的,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语文能力显得更为薄弱。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学语文课程实践性缺失,没有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大学语文教学中缺失语文实践的现状

很多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采取的授课方式依然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课的思路也依然是从作家作品、写作背景的介绍到段落大意的划分再到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的归纳总结。教师掌控整个课堂,唱着“独角戏”,同时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从历史背景、艺术理论到人物性格、艺术成就进行“满堂灌”。学生在课堂上则成了观众或者配角,配合着教师完成他的教学任务。

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设计提问以促进学生思考,没有组织课堂讨论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没有落实阅读(朗读)以品味语言、提高审美情趣、感悟人文情怀,教师忽视了对大学生的语言表达、阅读理解、逻辑思维、审美鉴赏、写作等语文能力的训练,也忽视了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熏陶感染和人文精神的潜移默化。这种课堂教学缺失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而脱离了语文实践的教学,是难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的。

(二)大学语文课程实践性缺失的原因

1.教师的教育理念中缺失了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包括小学、中学、大学的语文,都应该在语文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依据语文教育的特点进行教学。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有其自身的教育特点。教师的教学不能和自然学科类课程一样去力求科学化、客观性、确定性,不能过度地进行理性分析。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特别是文学作品),教师不能要求学生有一致的理解,要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独创性的理解。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师不能按照教学参考资料进行生硬的宣讲灌输,而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让学生在读、思、议的实践中充分感受汉语言文字和人物形象的美。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感染能逐步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高尚的审美情趣,这样的教学还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2.学校办学理念中缺失大学语文应有的地位

我国高职院校存在着重专业技术、轻人文素质的办学理念。在这种办学理念之下,学校以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最大目标,最大限度地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人文性学科。学校按照企业需求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最大限度地加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这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大学生的就业率,在某种意义上也有利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同时高职院校认为大学语文这样的公共基础课可有可无,因而课时一再被压缩,有些高职院校干脆不开设大学语文。这种办学理念下,大学语文失去了它应有的地位。

大学语文课程在整个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的定位是为高职学生提高基本语文素质和人文素质以及各种综合素质的公共基础课程。在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形成中应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校课程设置中应该是公共必修课。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以笔者执教的高职学校为例,大学语文作为公共选修课,在第四学期开设,总共36课时,采取的是合班授课,每一个班约有两百名学生,而在这一学期里学生还会因要参加实训课而总有几周不能来上课。在仅有的30多课时里开展充满实践活动的语文教学,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困难的,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严重受挫,学生也难有学习的热情。

三、如何增强大学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一)增强大学语文课程实践性的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要求:“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可见,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必须首先要有文化知识和人文素养。而大学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文化知识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阵地,必须增强大学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切实提高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要通过大学语文的实践性教学,使学生在大量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

现代社会充满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培养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仅凭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并不能完全适应这个社会的需要。我们必须借助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帮助学生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较强的表达沟通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增强竞争力,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哈佛大学前校长查尔斯·艾略特曾说:“我认为有教养的青年男女唯一应该具有的必备素养,是精确而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而要想能“精确而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就必须先有语文的实践,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语文能力。

(二)增强大学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的建议

1.从学校层面更新认识,给予大学语文课程应有的地位

很多高职院校过分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文化修养的全面和谐发展。对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大学语文课程不重视甚至取消了,这是学校层面没有认识到在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必要性。

早在2006年,教育部高教司在《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里明确提出:“在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应当成为高等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而后,又在2007年第38号文件中,再一次向全国高校提出此条建议。因此,高职院校当然应当开设大学语文,并把它纳入公共必修课系列,保证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课时间,让教学活动有充足的教学时间开展。

2.客观看待师资现状,帮助教师提升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

在“重技术轻人文”的大环境下,教师认为大学语文课没必要认真上,采取应付式教学,不愿意精心备课,只依靠教材或教参上课,也不愿意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照本宣科,教学内容局限在字、词、句、段、篇的分析上,没有知识的延伸与更新,没有调动学生参与,更谈不上人文精神的渗透。教师的这种状况除了受大学语文课程不受重视的影响之外,更多的是因为教师缺乏相应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教师有必要学习了解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定位,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技能。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前国家教委高教司也曾明确指出:“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是大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由此不难看出大学语文课程的课程目标和人文性学科的性质特点。

因此,在高职院校担任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当与时俱进重新认识语文课程,更新语文课程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形式。

首先,教师要认识到语文课程是人文性学科,有人文性学科的教学特点。在教育部的组织领导和大力推动下,中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改已经进行了十几年,取得了很多实质性的进展。但是大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却犹如一潭死水,教师对语文课程的学科特点不甚明了。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也就不会有正确的教学行为,就出现大学语文课堂里缺乏语文实践性的教学现象。教师的教学如同自然学科的教学一样,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读、悟、议等语文实践。因此学校要积极组织教师学习,以便教师能认识到大学语文人文性学科的教学特点,并以其为指导思想展开教学。

其次,教师还要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也具备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性质特点,且人文性与工具性都离不开实践性。工具性强调的是大学语文必须提高大学生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大学语文还要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人文性强调的是大学语文必须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健全学生人格。大学语文与中小学语文一样,既担负着提高大学生运用母语的能力,又担负着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任务。不论是大学生母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还是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都是在教师组织下的学生的实践练习中和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感悟中完成的,教师的越俎代庖是没有意义的。

最后,教师还要树立“以学定教”的教育思想。正确认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依据学生学习的需要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要看到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于语文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在教学中确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就不一样。教师还是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将语文实践的权利还给学生。

(基金项目:本文受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重点科研课题“关于我院科学高效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建设的研究”资助。项目编号:WRGK2009006)

参考文献:

[1]乔光辉.衔接性视野下的大学语文教育浅探[J].中国大学教学,2007,(8).

[2]刘邦凡,张松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发展策略[J]. 语文学刊,2013,(12).

[3]夏家发.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及其实施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12,(4).

[4]岳德虎,覃俊达.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的缺失及改进[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初探 第11篇

(一) 教学改革的背景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 在规范语言、人文素质教育和社会就业岗位培训中, 显示出无法替代的重要性。但在当下, 大学语文却逐渐被边缘化, 甚至成了“鸡肋”。在信息化社会, 特别是在高职院校, 学生的交际、求学动机日益功利和世俗, 母语教学更是淡出“江湖”, 很多高职学生词不达意、语不成句、语文知识欠缺、错别字满篇, 作业更是网络产品, 有的甚至请假条也不会写。在繁忙的经济生活中成长起来的80后甚至90后的孩子更喜欢文化快餐。正如“百家讲坛”红遍大江南北, 通俗的讲述把古典深邃的文学作品和文化人物变成了心灵鸡汤, 慰藉着喜欢快捷方式的年轻人。但却很少有学生会静心去阅读感受古代文化, 在不断的体悟中形成自己的认知。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差、淡薄人情、缺乏激情、言行偏激、人文素质的普遍缺失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忧思, 高职语文教师在自身的小环境里也倍感焦虑和无奈。

在这种转型期的文化淡漠中, 高职院校语文何去何从, 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 教学改革的依据

2005年举行的“正规教育中共同价值观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指出:应对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挑战, 我们不仅需要科学, 而且需要智慧;不仅需要技术, 而且需要精神;不仅需要经济, 而且需要人文。新时期和未来职业教育已不再以实现政治目的或经济利益为根本目的, 而应逐渐转向关注人的生命价值、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它不仅关注人的职业标准、职业资格, 而且更要关注人的价值、人的潜能、人的个性。所以, 高职人才的培养不能一味片面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必须把高素质、高技能作为高职人才培养的两翼。教育专家徐国庆曾针对职业院校轻视文化课的现象尖锐地指出:“任何一种教育, 如果忽视对学生心智的开发就不成为一种教育。教育的真谛在于挖掘人的潜力, 启发人的心智, 形成人的智慧。如果教育被扭曲为简单的技能练习, 那就与动物训练无异。”

二、教学改革的目标

大学语文应兼具两种功能, 即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 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通过语文教学, 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学生的自身实践, 内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 以此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一定文化品位的“社会人”和“职业人”, 一个高素质、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从而有效实现“职业教育的价值在于让受过职业教育的人, 能够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诗意地栖居”这一目标。

三、教学改革研究的思路与教学探索

(一) 教学改革的核心———观念革新

职业教育界的高端愿望是“以就业为导向”, 而这个愿望实现的前提是必须对职业院校的语文究竟何为、为何以及教师的角色转变, 要重新认知和定位。

首先, 要明确课程定位, 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大学语文应培养学生的阅读、审美、理解、评判能力和表达能力, 提高整体文化修养、塑造高尚的人文精神和人格。

其次, 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重视批判性思维的发展。高等教育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 也要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 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 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大学语文教学必须转变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观念, 正确处理人文知识和应用能力、创造力的关系,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提高听说读写水平, 激发批判性思维的素质。

第三, 结合专业特点, 进行兼容式教学。高职教育有着明显的专业化倾向, 在教学中需结合不同专业的不同特点授课, 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情感心理实际调整教学内容, 选用不同教学方法, 以期与各专业知识相结合, 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根据“社会人”的角色要求, 让大学生乐于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滋养, 培养起一定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能参与社会文明的进程。根据“职业人”的角色要求, 则应把学生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与其所学专业, 尤其是与今后步入职场的需求相对接, 使学生确立起能力的自我培育意识, 进入主动学习状态。

第四, 教师由被动教书匠转变为能动研究者。由此形成行动研究模式———“为行动而研究, 对行动的研究, 在行动中研究”。因此, 教师需要不断地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逐步从事务型的教书匠转变成为能动研究者。这个转变是被迫的, 但它却会给教师的职业价值带来根本性的转变, 推动教师职业更加趋向于专业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 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 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二) 教学改革的关键———方法创新

以学生为主体, 以启发心智、开掘能力、培养品质为中心, 探索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实现传统与多元教学模式的整合。

首先, 精心打造学习共同体。在教学中, 变封闭教学为开放教学, 变课堂授课为分组教学, 变教师讲授为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内容不再拘泥于书本, 实践活动、职场案例、相关阅读材料等都是教学素材。如学习叶芝的《当你老了》这首诗, 课前搜集资料、课内配乐朗诵、品读分享、学生个性解读、质疑, 教师答疑。课后学生制作课件, 分小组成果展示, 评比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图文奖。进而结合李金发的《弃妇》, 拓展为“爱情”主题辩论,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认知能力。由教师、学生精心打造学习共同体, 营造学习氛围, 开拓学习资源, 将学生引入网络和图书馆, 既陶冶了情操, 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其次, 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根据不同教学内容, 精心设计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浓厚的文化、职场氛围中学习作品。如学习《简历与求职信》时, 设计教学情境:

根据专业设置若干岗位及负责人, 模拟专业职场招聘。学生自主选择岗位投递求职信, 各小组成员海选, 负责人点评求职信并宣布面试人员, 按岗位进行职场面试。各小组选出几名成员为主考官, 并拟好面试题, 现场进行面试环节, 考官现场打分并与面试结束后点评面试者, 宣布淘汰人员及录用人员。师生点评本次活动, 指出长处及不足。模拟职场全体师生评选出最佳主考官及最佳面试者。通过现场感分明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并自觉于任务完成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整合, 使学生明确意识到每一个知识点都与自己的职业生涯息息相关, 主动性自觉提高, 课程学习充满活力和动力。

第三, 精心策划主题实践活动。以小组形式策划主题活动, 如设计“感受文学与自然”主题活动。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小组体验感知, 以文章感受为契机, 自主设计主题实践活动, 拍摄美丽景色, 收集相关美文, 书写特别感受等。第二阶段小组深度交流, 共同探讨确定活动形式及内容并加以实施。第三阶段全班集中分享, 小组展示各自实践成果。有的推出诗歌朗诵、个性解读、演唱歌曲结集包, 有的上演精彩课本剧, 有的自行创意编剧, 有的组织绿色郊游, 制作生动课件, 配写蕴意文字……在主题实践活动中, 大自然、图书馆乃至网络都成为了学生获取知识、培养综合能力的主要场所, 与此同时, 学生的朗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多媒体技术运用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第四, 能力训练项目化。以实践活动为突破口, 使语文应用能力在社团活动项目中得到体验和内化, 最终实现语文应用能力向职业能力的迁移。如结合专业特点组织演讲、辩论赛, 在酒店管理班开展大酒店中层管理干部竞聘演讲活动, 建筑工程系开展设计建筑外观或内部结构体验活动, 促进语文应用能力向职业能力的迁移, 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上一篇:后勤社会化管理下一篇:大学生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