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周运动易错题

2024-08-20

圆周运动易错题(精选9篇)

圆周运动易错题 第1篇

1.不善于运用电场线、等势面为工具, 将抽象的电场形象化后再对电场的场强、电势进行具体分析;

2.对静电平衡内容理解有偏差;

3.在运用力学规律解决电场问题时操作不规范.

二、典型例题赏析

【例1】如图1所示, 实线是一个电场中的电场线, 虚线是一个负检验电荷在这个电场中的轨迹, 若电荷是从a处运动到b处,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电荷从a到b加速度减小

B.b处电势能大

C.b处电势高

D.电荷在b处速度小

错解:由图1 可知, 由a→b, 速度变小, 所以, 加速度变小, 选A.因为检验电荷带负电, 所以电荷运动方向为电势升高方向, 所以b处电势高于a点, 选C.

错解分析:选A的同学属于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不清;选C的同学属于功能关系不清.

正解:由图1可知b处的电场线比a处的电场线密, 说明b处的场强大于a处的场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检验电荷在b处的加速度大于在a处的加速度, A选项错.

由图1可知, 电荷做曲线运动, 必受到不等于零的合外力, 即Fe≠0, 且Fe的方向应指向运动轨迹的凹向.因为检验电荷带负电, 所以电场线指向是从疏到密.再利用“电场线方向为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判断a、b处电势高低关系是Ua>Ub, C选项不正确.

根据检验电荷的位移与所受电场力的夹角大于90°, 可知电场力对检验电荷做负功.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 可判断由a→b电势能增加, B选项正确;又因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系统的能量守恒, 电势能增加则动能减小, 即速度减小, D选项正确.正确选项为B、D.

正解总结:理解能力应包括对基本概念的透彻理解、对基本规律准确把握, 本题就体现高考在这方面的意图.这道小题检查了电场线的概念、牛顿第二定律、做曲线运动物体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电场线与等势面的关系、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以及能量守恒定律等基本概念和规律.要求考生理解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适用条件, 鉴别似是而非的说法.

【例2】在电场中有一条电场线, 其上两点a和b, 如图2所示, 比较a、b两点电势高低和电场强度的大小.如规定无穷远处电势为零, 则a、b处电势是大于零还是小于零, 为什么?

错解:顺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 所以Ua>Ub, 因为无穷远处电势为零, 顺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 所以Ua>Ub>0.

错解分析:由于把所给电场看成由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 认为从正点电荷出发, 顺电场线电势逐渐减小到零, 从而得出Ua和Ub均大于零.

正解:顺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 所以Ua>Ub, 由于只有一条电场线, 无法看出电场线疏密, 也就无法判定场强大小, 同样无法判定当无穷远处电势为零时, a、b两点的电势是大于零还是小于零.若是由正电荷形成的场, 则Ea>Eb, Ua>Ub>0, 若是由负电荷形成的场, 则Ea<Eb, 0>Ua>Ub.

正解总结:只有一条电场线, 可以判定各点电势高低, 但无法判定场强大小及电势是否大于零.

【例3】如图3 所示, 接地的金属球的半径为R, A点电荷的电荷量为Q, 到球心距离为r, 该点电荷的电场在球心O处的场强等于 ( )

错解:根据静电平衡时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的特点, A点的电荷在O处场强为零, 选C.

错解分析:有些学生将“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 内部场强处处为零”误认为是指A点处的电荷产生的电场在球体内部处处为零.实际上, 静电平衡时O处场强为零, 是指点电荷A在O处的场强与感应电荷在O处的场强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合场强为零.

正解:静电感应的过程, 是金属球 (含大地) 中自由电荷在点电荷A所形成的外电场下重新分布的过程, 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时, 在导体内部点电荷A所形成的外电场E与感应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E′”同时存在, 且在导体内部任何一点, 外电场的场强E与附加电场的场强E′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这两个电场叠加的结果使内部的合场强处处为零, 即E内=0.而点电荷A的电场在球心处的场强仍等于, 即选项D正确.

正解总结:还应深入追究出现本题错解的原因:只记住了静电平衡的结论, 对静电平衡的全过程不清楚.要弄清楚“导体进入电场, 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自由电子定向移动, 出现感应电荷的聚集, 进而形成附加电场”开始, 直到“附加电场与外电场平衡, 使得导体内部的场强叠加为零, 移动自由电子电场力为零”为止的全过程.

【例4】在平行板电容器之间有匀强电场, 一带电粒子以速度v垂直电场线射入电场, 在穿越电场的过程中, 粒子的动能由Ek增加到2Ek, 若这个带电粒子以速度2v垂直进入该电场, 则粒子穿出电场时的动能为多少?

错解:设粒子的质量m, 带电荷量为q, 初速度v, 匀强电场为E, 在y方向的位移为y, 如图4 所示, 则有

错解分析:认为两次射入的带电粒子在y轴上的偏移量相同.实际上, 由于水平速度增大,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变短, 在y轴上的偏移量变小.

正解:建立直角坐标系, 初速度方向为x轴方向, 垂直于速度方向为y轴方向.设粒子的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初速度为v, 匀强电场为E, 在y方向的位移为y, 速度为2v时通过匀强电场的偏移量为y′, 平行板板长为l.

由于带电粒子垂直于匀强电场射入, 粒子做类平抛运动, 则

x方向上:l=vt;

y方向上:

两次入射带电粒子的偏移量之比为

解方程组得E′k=4.25Ek.

言语理解易错题 第2篇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独立 同事 B.一手 集体 C.直接 组织 D.主动 团队

随着距离车站越来越远,火车的隆隆声慢慢________________了,四周一片寂静。A.消逝

B.消释

C.消失

D.销蚀

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填入括号内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探索

B.摸索

C.历练

D.磨练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有些人利用税制改革的机会。故意把水搅浑,乘机哄抬物价,_____暴利。

(2)在换届选举中,王民为自己拉了不少选票,尽管老厂长正派、能干,也只得_____。A.牟取

让位

B.牟取

让贤

C.谋取

让贤

D.谋取

让位

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他们最为关心的,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当他们的亲身_____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冲突时,就可能_____对生活的思考和分析。填入括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感受

导致

B.经历

诱发

C.体验

触发

D.经历

引发

许多人善意地对某人建言,内容值得一提,但时机不对,反而造成当事人的____与羞愤。有的人讲话内容____,时机也对,但对象不够成熟,讲得再多也____,对不同的对象,要能讲出适合他听的话。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尴尬

精辟

徒劳无益

B.不齿

丰富

白费口舌

C.误解

透彻

无济于事

D.苦恼

鲜明

枉费心机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退居二线,摆脱了繁忙的事务,可没过几天_____日子,他又闲不住了。

(2)在充分利用原有水利设施的同时,还自力更生______水源,采取人力、畜力换班,机器不停的办法,昼夜抗旱灌水。(3)______发展得这样快,我们只有努力学习,加倍工作,才不至于落后啊!A.清静

开拓

时势

B.清净

开辟

时势

C.清净

开辟

时事

D.清静

开拓

时事

·人类许多古老文化在与时间的拔河中没能挺到最后。中国的文化资源在历史长河中究竟____了多少,恐怕没有人能估量得出。在被_____扫荡过无数次的非洲大陆,人们只能在废墟中凭吊和猜测辉煌的古代文明了。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流失

饥饿

B.流逝

饥馑

C.流逝

饥饿

D.流失

饥馑

《尚书·无逸篇》有句警语:“不知嫁穑之艰难,乃逸乃谚。”这是周公____子孙的话,意思是没有体验过农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滋味,就会变得_____、荒唐——用现代的语言说,就是走向腐败。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告诫

放纵

B.告诉

腐败

C.训诫

安逸

D.教导

堕落

为英雄金训华守墓37年的陈健,获得了“感动中国”2005人物称号。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一个生者对一个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_____,但是他却为此坚守37年,放弃了梦想、幸福和骨肉亲情。______火红的时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______。

A.国际体系中的民族国家越来越多

B.爱国主义是对民族主义的一种超越

C.主权国家将在国际社会中取代民族国家

D.国际体系应该向温和、理性和开放的方向发展

人类的智慧已经进化发展了成千上万年。而智慧机器充其量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如果再发展几百年,我们也许很难想像那时的人工智能的水平和情景。看来,如果有朝一日机器在我们自以为优越的那种重要品质上超过我们,我们就要向自己的创造物双手捧出那唯一的特权!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知道:

A.当机器在优越品质上超过人类时,人类就将无法控制机器的思维能力

B.当机器也具有思维能力以后,人类就将承认思维不再是人类的专利

C.如果某一天机器在各方面超过人类,机器就将使人类丧失思维能力

D.如果某一天机器具备了人类的重要品质,机器将享有人类的所有权利

新写实小说和新历史小说专注现实和历史的平民心态和世俗生活,以平民化甚至平庸化的社会坐标、艺术坐标、消解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主流精神和理想价值,使艺术的人文精神和作家的人文操守在瓦解中实现着某种转型。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

A.专注平民心态和世俗生活是新写实小说和新历史小说的特征

B.专注平民心态和世俗生活使得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主流精神和理想价值消解

C.专注平民心态和世俗生活使艺术的人文精神和作家的人文操守在瓦解中转型

D.在新写实小说和新历史小说中,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在悄然消失

苏州园林的造园者将他们对自然的理解和对自然美的高度鉴赏能力,用写意手法融入于造园艺术中,在体现文人隐逸思想的同时,努力体现文人画的画意,“多方胜境,咫尺山林”,使园林成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充满“诗情画意”。

在以上话语中,作者论述的是:

A.自然美和园林艺术的关系

B.写意手法和造园艺术的关系

C.文人画和造园艺术的关系

D.文人隐逸思想和造园艺术的关系

职业技术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各种产业培养劳动力。学生接受完职业技术教育后就直接进入劳动队伍,因此职业技术教育和市场经济有直接关系,它应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需要调剂专业设置、课程计划和培养方式等。当然,也有诸如师范、卫生、艺术、体育等与市场经济没有直接联系的专业,它们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仅仅根据市场的需要来规划和发展。

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市场经济规律决定着职业技术教育

B.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首先应强调社会需求

C.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多数专业应根据市场的需求而调整、发展

D.师范、卫生、体育、艺术等个别专业与市场经济没有联系

在新的环境里,中国人往往以家庭道德和家庭感情为社会母本,迅速复制出官员是“父母”,下属是“子弟”,朋友和熟人是“兄弟”的仿家族和准血缘的人际关系。

对这段话中所指的“人际关系”现象理解错误的是:

A.这是一种仿家庭和准血缘的人际关系

B.这种关系往往以家庭道德和感情为社会母本

C.这种关系是父母为官员,子弟为下属,朋友和熟人为兄弟

D.这种关系往往在新的环境里产生

在八国峰会召开前夕,英国媒体认为这次八国会议,在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欧美都将争取中国的支持。中国现在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其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5%,而且这个数字仍在上升。在联合国发起的《京都议定书》中,中国也被归类为发展中国家,因此不受该条约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约束。

对欧美要争取中国的支持的原因,表述最准确的是: A.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居世界第二,并逐年增加

C.中国认为,应在国家统一管理下,由部分科学家进行生殖性克隆即克隆人试验,因为这将有助于对人类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D.中国政府投下反对票,不意味着中国支持生殖性克隆即克隆人试验,只是反对禁止以治病救人为目的的治疗性克隆研究

“九五”是我国20世纪末最后一个五年发展计划,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性五年。“九五”期间,我国的改革与发展任重道远,不仅要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新体制,而且要顺利实现原定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的目标。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还会持续到21世纪二三十年代。“九五”作为承前启后的阶段,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

A.“九五”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

B.“九五”期间任重道远

C.“九五”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位置

D.“九五”目标宏伟远大

对一项科学工作的评价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个数字的大小,任何数字都不能取代同行评议及对该工作科学意义的具体分析和历史检验。然而,不好的评价指标有可能误导评审人员,导致错误的结果;而好的评价指标可以提供更准确的信息,使相应的评审更加客观和公正。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对科学工作的评价:

A.应该是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的统一

B.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C.不应以数字结论作为主要参考依据

D.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才能实现公正

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相似的经验知识曾产生了相似的理论洞察力,比如亚里士多德和《墨经》对杠杆原理的认识。但是,古希腊的初始力学理论很快发展成理论知识的综合体,而中国墨家的力学传统在战国之后就中断了。不擅长观察、认识物体运动并形成系统的理论,这是中国古代科学传统中一个明显的“软肋”。相比之下,中国人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建树更加突出。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特点

B.中国古代科学传统中断的原因

C.古代中国对于力学最初的研究不逊于古希腊

曲线运动中经典易错题剖析 第3篇

一、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

人拉小船的问题在各类试卷中的出现频率较高,此类问题重点考查速度分解的依据是运动所引起的效果.在解题过程中需注意,在运动分解时小船的实际运动为合运动,小船的实际速度为合速度.

例1 如图1所示,一个人站在岸上,利用绳和定滑轮,拉船靠岸,在某一时刻拉绳的速度为v,绳AO段与水平面夹角为θ,OB段与水平面夹角为a.不计绳和滑轮间的摩擦和滑轮的质量,则此时的小船速度多大? 错解将拉绳的速度分解在船的运动方向和垂直于船的运动方向. 如图2所示进行正交分解.

则得v船=vcosθ

解析 本题内小船的速度为合速度,所以要将小船的运动分解到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的方向.正交分解如图3所示.

点评此类问题的解题关键在于把握物体实际可见的运动为合运动,将实际运动的速度按题目要求进行分解,就能列式求解.

二、平抛运动问题

如果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以一定的速度将物体水平抛出,这时物体的运动为平抛运动.解决此类问题用平抛运动的相关规律.

例2 如图4所示,一高度为h=0.2m的水平面在A点处与一倾角θ=30°的斜面连接,一小球以vo=5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求小球从A点运动到地面所需的时间(平面与斜面均光滑.g取10m/S?).

错解 小球从A点沿斜面以初速度vo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由此可求得落地的时间t=0.05s.

解析 首先对小球的运动进行判断,小球在A点有速度vo,故小球应在A点离开平面做平抛运动,而不是沿斜面下滑.

假如小球直接落至地面,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t,则有

因为x>ι,所以小球离开A点后确实不会落到斜面上,而是直接落至地面,

因此落地时间即为平抛运动时间0.2s.

点评在解题之前,要依据题意对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判断,当在离开平面时物体有一个水平方向的速度时,物体将离开平面做平抛运动,它遵循平抛运动的相关运动规律.

三、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的分析方法

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在习题中,经常涉及向心力的分析和临界问题的判断.

例3 一光滑的环形轨道,位于竖直平面内,轨道上有一个半径为R的小球A(可视为质点).A球的质量为m1,沿环形轨道顺时针运动,求小球能通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vo为多大?

错解依题意可知,4球在最高点时,同管给A球向下的作用力N1为向心力.

当N=0时,有最小速度vo,则有

解析 小球A在最高点,受力分析如图5所示.则有

点评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网周运动时,首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物体所受合力提供向心力列式求解.涉及最值问题时,要注意具体的临界条件.

四、圆周运动与平抛运动相结合

圆周运动与其他运动相结合的问题,其关联在于两者之间的等时性,在运动中找出时间的关系,列式求解.同时要注意圆周运动的周期性,即题目的多解性,

例4如图6所示,半径为R的圆盘绕垂直于圆盘面的中心轴匀速转动,其正上方h处,沿OB方向水平抛出一小球,要使球与盘只碰一次,且落点为B,则小球的初速度v及圆盘的角速度ω为多少?

错解小球做平抛运动,则有

此时网盘也转过一周经过t时间,有2π=ω·t

由以上各式可得

解析小球做平抛运动,则有

此时圆盘也转过一周的整数倍历时t时间,有2kπ=ω·t,其中k=1,2,3,…

由以上各式可得

点评 圆盘上某一点随圆盘做网周运动,其运动具有周期性,在物体做平抛运动下落至网盘的这段时间内,这个点可以随圆盘转n(n =1,2,3……)圈,只要转至规定位置都符合题意,这就产生了此题的多解性.

剖析一道易错题 第4篇

错解1:传送带消耗的电能等于粮食包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错解2:对于粮食包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假设粮食包能加速到4m/s得

∵s1

即传送带消耗的电能E=W=μmg×S1=175J

错解3:传送带消耗的电能等于粮食包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和粮食包相对传送带的相对能量之和

错因分析:上述解法, 错误均出在没有正确理解传送带消耗的电能应等于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具体地说:错解1没有搞清楚SBC的物理意义, 就张冠李戴胡乱套用数据和公式, 虽得到了正确的结果, 但仍是错的;错解2解决的方式是合理的, 但把粮食包的位移当成传送带的位移也错了;错解3更是错得离谱, 居然引入相对能量, 虽然从数学上, 但物理意义根本不对。

正解:对于粮食包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假设粮食包能加速到

∴粮食包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然后和皮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粮食包和传送带受到滑动摩擦力的时间都为

那么传送带在时间内运动的距离为S2=v2t=2m

易错题 第5篇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月亮 B、姻缘(A)2.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C)A、新婚 B、搬家 C、妻子生了个男孩 D、考试通过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A、苏州 B、房屋 C、酒 D、庄稼

4.“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A、左手在外 B、右手在外

5.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A、忠耿正直 B、刚愎自用

6.《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B)A、浑水摸鱼 B、反戈一击 C、笑里藏刀 D、反客为主 7.“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C)A、窗户 B、卧具 C、井上的围栏

8.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A)A、胡适之 B、周作人 C、郁达夫 D、唐三藏 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B)A、中秋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七夕节

10.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B)

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 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11.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C)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2.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D)

A、隔岸观火 B、暗度陈仓 C、背水一战 D、破釜沉舟 13.《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C)A、乌 B、巫 C、肖 D、萧

14.“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A)A、男角 B、女角

15.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A)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

B、十八种武术动作

16.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A、50元 B、100元 C、200元 17.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A、戊 B、戍 C、戌

18.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体现名家的这一特点?(A)A、“白马非马” B、“指鹿为马” 19.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C)A、早上 B、中午 C、傍晚

B)

2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B)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公生明,偏生暗

2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A)A、《孟子》 B、《庄子》

22、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B)A、欧阳修 B、欧阳洵

23、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B)A、李贺 B、李商隐

2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B)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25、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A)A、左雄右雌 B、左雌右雄

26、“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C)

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 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 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27、“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C)

A、大草原 B、盛产羊毛的地方 C、众多宫殿 D、美丽的地方

28、《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A)A、玄奘 B、鉴真

29、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A)A、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B、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30、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A)

A、十个 B、十二个

31、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B)

A、颐和园 B、圆明园

32、“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A)

A、象形字 B、表意字

33、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C)

A、文章 B、画作 C、乐曲

34、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B)A、《桃花扇》 B、《长生殿》 C、《牡丹亭》 D、《南柯梦》

35、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A)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无盛世

36、下面哪句话出自《孟子》?(D)

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D、独乐乐,与人乐乐,熟乐?

37、下列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C)

A、大都 B、中都 C、上都 D、南京

38、“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B)

A、齐桓公 B、蔡桓公

3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B)A、杜甫B、李白 40、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B)A、人口数量B、政治地位

4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B)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42、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B)A、道法自然B、阴阳五行C、天人合一

43、拍电影时常用的“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A)A、制作竹筒的一道工序 B、加工新茶的一种方法

44、下面哪个成语和曹操有关?(B)

A、画饼充饥 B、望梅止渴

45、成语“白驹过隙”比喻:(B)

A、速度飞快 B、时光飞逝

46、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他所反对的“爱有差等”这一观点是哪家学派的?(A)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名家

47、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C)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祝之所伏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48、王羲之对一种动物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这是什么动物?(B)

A、鹤 B、鹅 C、鸡 D、鱼

49、“美”字最初的含义是:(B)A、羊大即为美B、戴着头饰站立的人C、土地里生长的花朵D、远方茂盛的森林

50、孔子为自己的教学定睛“孔门四教”,具体指的是:(B)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B、文、行、忠、信

51、以下两位谁曾经中过状元?(B)A、范仲淹 B、文天祥

52、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A)A、干B、戈

53、《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B)A、花旦B、青衣

54、《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A)A、上古B、崇尚C、官名

5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是谁说的?(C)A、诸葛亮B、曹操C、刘备D、周瑜

56、如果在华佗去世后不及,曹操还想寻找一位名医为自己治病,他可以找下列的哪一位?(D)A、扁鹊B、孙思邈C、李时珍D、张仲景

57、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A)A、孔子和孟子B、老子和庄子C、汉高祖和汉武帝 D、周武王和周文王

58、“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B)A、天文、地理、文学 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C、孔子、孟子、老子D、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

5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目哪篇古文?(B)A、《醉翁亭记》B、《岳阳楼记》

0、“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B)A、老子B、荀子

61、篆刻分为阴文印和阳文印,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是:(A)A、阴文印 B、阳文印 62、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B)A、家弟家妹 B、舍弟舍妹、息弟息妹 63、“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形容的是哪一场起义?(B)A、赤眉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B、绿林起义、黄巾起义

64、下面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B)A、王维 B、王勃 65、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B)A、鼓 B、锣

66、“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哪位历史上的哪位才女?(C)A、朱淑真 B、秦良玉 C、李清照

67、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A、《弟子规》 B、《三字经》 C、《千字文》

68、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C)A、挂香包 B、插艾蒿 C、登高采菊 D、喝雄黄酒

A)

69、“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玉对黛玉的第一印象,其中“靥”是指:(A)A、酒窝 B、眼睛 C、嘴角 D、腮帮

70、“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B)A、十五岁 B、二十岁

71“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B)A、文章 B、书法

72、河姆渡遗址位于:(B)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7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包括多少首诗?(B)A、三百首 B、三百零五首

74、《孙子兵法》的作者是:(A)A、孙武 B、孙膑

75、算盘是中国传统计算工具,利用算盘能进行开平方的运算吗?(A)A、能 B、不能

76、下面哪个成语与秦始皇有关?(C)A、指鹿为马 B、奇货可居 C、图穷匕见

77、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C)A、面部表情 B、舞蹈动作 C、器械表演

78、“海上升明白,天涯共此时”是谁的名句?(B)A、王勃 B、张九龄

79、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B)A、晚春 B、仲夏

80、成语“机不可失”出自张九龄之笔,它的下句是:(A)A、时不再来 B、失不再来

81、“熄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代书信通过邮驿传递。唐代管理这类工作的中央管理机构是:(A)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82、陕西省一块著名的“无字碑”,它与哪位皇帝有关?(B)A、秦始皇 B、武则天

83、西湖的白堤的得名与哪位诗人有关?(A)A、白居易 B、李白

84、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里“规矩”的意思是:(A)A、法律条文 B、美德善行、圆规曲尺

85、“一琴一鹤”所形容的是:(C)A、为政清简 B、平安长春 C、淡泊名利

86、“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谁的诗句?(A)A、李商隐 B、骆宾王

87、《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B)A、《金陵记》 B、《石头记》

88、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B)A、黄河 B、长江 C、淮河

89、“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诗是谁写的?(A)A、元好问 B、柳永 C、晏殊

90、孟子说:“君子有三乐”,下列哪项不在其“三乐”之列?(A)A、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B、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 C、乡人无不称其善也 D、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91、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C)A、扁鹊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92、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A)A、八条 B、二十二条

93、都江堰和秦始皇陵哪个的修建年代更早?(A)A、都江堰 B、秦始皇陵

94、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B)A、令爱 B、令正

95、从事贸易活动的人叫做“商人”,这跟历史上的商代有关吗?(A)A、有关 B、无关

96、水浒一百单八将中有几位女性?(B)A、两位 B、三位

97、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提到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纶巾”形容的是下面哪位历史人物?(B)A、诸葛亮 B、周瑜 C、曹操

98、按照戏曲界的行话,以下哪个表示最后一出?(B)A、压轴戏 B、大轴戏

99、成语“请君入瓮”,“请”的是谁?(B)A、来俊臣 B、周兴

100、琵琶本名“批把”,“批把”一词来源于什么?(B)A、制造琵琶的材料 B、演奏琵琶的方式

101、切脉是中医独创的诊法,中医把脉时摸的是:(B)A、静脉 B、动脉

102、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形容为:(B)A、花之君子者 B、花之隐逸者

103、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A)A、文章书画稿费 B、替人研磨墨汁 C、为人作序

10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B)A、孔子 B、屈原

105、“杏林”指代的是:(B)A、教育界 B、医学界

106、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出自哪部书?(A)A、《山海经》 B、《世说新语》

107、“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描写的是:(C)A、下棋 B、战场 C、戏台

108、《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史的总称,其中只有一部是完全意义上的通史,它是:(B)A、《汉书》 B、《史记》 C、《三国志》 D、《左传》

109、根据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面对大院的门口,你的左手边是什么方向?(B)A、东 B、西 C、南 D、北

110、孔子弟子中擅长做生意的是谁?(C)A、子路 B、子张 C、子贡 D、颜回

111、元太祖铁木真是蒙古草原上的英雄,他被人们尊称为“成吉思汗”,“汗”的意思是大王,那么“成吉思汗”的意思是:(B)A、天空 B、大海 C、草原 D、高山

112、“塞翁失马”这一典故出自:(A)A、《淮南子》 B、《庄子》

113、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A)A、《永乐大典》 B、《四库全书》

114、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这和下面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不谋而合?(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孔子

115、“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这个成语与以下哪部著作有关?(A)A、左思的《三都赋》 B、司马相如的《长六赋》

A)C、班固的《两都赋》 D、张衡的《二京赋》

116、“红娘”今指代为爱情牵线搭桥的人,请问她最早出现在哪部文学作品中?(A)A、元稹的《莺莺传》 B、王实甫的《西厢记》

117、《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的是:(B)A、赵云,张飞,关羽 B、刘备,关羽,张飞

118、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字代表的是:(A)A、土地之神 B、五谷之神

119、我国古代的文人雅士都喜欢研墨挥毫,请问下面哪种是正确的研磨方法?(B)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120、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谁?(D)A、张飞 B、关羽 C、卫青 D、李广

121、下列民间爱情故事起源年代最早的是:(B)

A、《白蛇传》 B、《梁山仙与祝英台》 C、《唐伯虎点秋香》

122、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衡”是指的哪个方面的标准?(D)A、长度 B、面积 C、体积 D、重量

123、木版年画发源于四大名镇中的哪个名镇?(C)A、汉口镇 B、景德镇 C、朱仙镇 D、佛山镇

124、下列哪部著作的成书时间最长?(A)A、《徐霞客游记》 B、《说文解字》 C、《天工开物》 D、《梦溪笔谈》

125、“疱丁解牛”形容做事得心应手,“疱丁”指的是什么?(B)A、一个年轻力壮的厨师 B、一个名叫“丁”的厨师

12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A)A、《长歌行》 B、《短歌行》

127、下列哪个成语和“道听途说”词意更接近?(B)A、空穴来风 B、三人成虎

128、《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家喻户晓的文学家,“雪芹”是他的:(C)A、名 B、字 C、号

129、下面哪句话是孔子说的?(A)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30、在古代,人们将乐器分为“丝”、“竹”,分别指弹弦乐器和吹奏乐器,其中哪个是指吹奏乐器?(B)A、丝 B、竹

131、“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B)A、牛郎和织女 B、唐明皇和杨贵妃

13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体现出:(B)A、怀疑精神 B、辩证法思想

133、中国人常说“五福临门”,下面哪一项是属于“五福”的?(A)A、品德高尚 B、子孙成群

134、“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谁的名句?(B)A、李白 B、杜甫

13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谁咏赞项羽的名句?(B)A、辛弃疾 B、李清照

136、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三迁居的是哪个历史故事?(A)A、孟母教子 B、举案齐眉 C、岳母刺字

137、陛下是古时对君王的尊称,其中“陛”的意思是:(A)A、宫殿的台阶 B、天的别称三玉玺

138、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C)A、京剧 B、黄梅戏 C、昆曲 D、越剧

139、我国现在存最早的兵书是:(A)A、《孙子兵法》 B、《孙膑兵法》

140、唐诗“东边日出西边雨”的下一句是:(A)A、道是无晴还有晴二 B、也无风雨也无晴

141、“苦心人,无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申可吞吴”描写的是谁?(A、伍子胥 B、勾践

142、下面哪句诗的作者离开家的时间更长?(B)A、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B)B、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43、《在水一方》的歌词来源于:(A)A、《诗经》 B、《陌上桑》 C、《楚辞》 D、《孔雀东南飞》

144、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兰亭序》是王羲之的真迹吗?(B)A、是 B、不是

145、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A)A、期颐 B、耄耋

146、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有南狮和北狮之分,其中狮头以刘备、关羽、张飞等三国人物的戏曲脸谱来打造的是:(A)A、南狮 B、北狮

147、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北宋文豪苏东坡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B)A、居无松 B、居无竹 C、居无梅 D、居无菊

148、唐朝文宗御封的“三绝”指的是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和:(A)A、裴旻的剑舞 B、公孙大娘的舞蹈 D、吴道子的画

149、天干地支纪年始于汉代,请问这种纪年是以哪一天为起点的?(C)A、除夕 B、正月初一 C、立春 D、春分

150、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写道:“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其中“司马青衫”指的是:(C)A、司马相如 B、崔莺莺 C、白居易 D、杜甫

151、“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是谁的词句?(B)A、岳飞 B、辛弃疾

15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哪座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B)A、黄山 B、泰山

153、《齐民要术》是关于:(B)A、君主如何统治国家的著作 B、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的著作

154、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B)A、读到一本好书 B、听到一段好乐曲

155、“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什么?(B)A、朋友 B、学生

156、《康熙字典》成书于哪个朝代?(B)A、秦朝 B、清朝

157、风筝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A)A、通报消息 B、娱乐健身

158、“鼎”的最初用途是:(C)

A、祭祀用礼器 B、地位象征物 C、烹煮器具

159、如果你想到图书馆借阅寓言性质的书,在下列书籍中应优先选择哪一本?(C)A、《史记》 B、《论语》 C、《庄子》 ?不知道,找手机。

A、21点至23点B、23点至凌晨1点 C、凌晨1点至3点

61、明朝永乐年间,从西洋归来的郑和船队带回了一只西方异域兽“麒麟”,就是现在我们所知的:(D)A、狮子 B、金钱豹 C、河马D、长颈鹿 162、下列古代名曲哪一首是琵琶曲?(A)A、十面埋伏 B、高山流水

16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B)A、孔子 B、孟子

164、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哪个更长?(B)A、咫 B、尺

165、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D)A、草书 B、行书C、楷书 D、隶书

166、吃年糕的习俗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A、伍子胥 B、范蠡 C、屈原

167、“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是陆游的一句名诗,其中“大材小用”形容的是下面哪位人物?(B)A、韩愈B、辛弃疾C、庞统 D、宋玉 168、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种物品上发现的?(B)A、青铜器 B、药材 C、墓碑 D、竹筒

169、下列哪个成语典故谁的吕不讳的故事?(A)

A、一字千金 B、一诺千金 C、一饭千金 D、一掷千金

170、以下哪个字不含“黑色”的意思?(D)A、玄 B、皂 C、青 D、苍 171、下面四句话中,意义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D)

A、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B、九层之台起于累土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一日之行在于清晨 172、《三国演义》中有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历史上也确有“单刀赴会”一事,赴会的是:(D)A、赵云 B、张飞 C、周瑜 D、鲁肃

173、以下哪位女性的名字被用来命名外太空环形山?(D)A、班昭B、蔡文姬 C、王昭君 D、李清照

174、小王模仿古人填了一首词,写完后发现正文刚好100字,请问他用的是哪种词牌?(C)A、满庭芳 B、雨霖铃 C、念奴娇 D、水龙吟 175、以下几位历史人物谁在家排行老大?(C)A、孔子 B、诸葛亮 C、班固 D、程顾

176、“双簧”是我们一门独特的曲艺艺术,它得名于:(A)

A、初演的两个人都姓黄 B、表演者使用的乐器叫做簧C、表演者巧舌如簧 177、在白族姑娘的头饰上,蕴含着一个完美熟悉的词语,它就是:(B)A、阴晴圆缺 B、风花雪月 C、梅兰竹菊 D、春夏秋冬

178、我国很早就有了穿木屐的相关史书记载,下面的鞋就是东晋时谢灵运发生的“谢公屐”,它当时的用途是:(C)

A、舞鞋 B、上朝穿的朝鞋C、登山鞋

179、“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是谁的名句?(B)A、苏轼B、陶渊明

180、曹植七步成诗,相传历史上还有一位三步就能成诗的人,他是:(B)A、王安石B、寇准

181、《论语》中认为“为仁之本”的是:(B)A、忠义B、孝悌 182、“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七月流火”指的是:(B)A、天气炎热似火B、天气渐渐转凉C、流星异常出现

183、“实事求是”一词出自哪部典籍?(D)A、《左传》B、《战国策》C、《史记》D、《汉书》 18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出自谁的作品?(C)A、陆游B、岳飞C、辛弃疾D、李清照

185、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全国文字统一成了下面哪一种?(B)A、楷书B、小篆C、鸟虫文D、行书。

18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借这首词表达了对谁的思念之情?(B)A、妻子B、兄弟C、朋友D、父亲

187、宣纸得名于它的:(C)A、用途B、材质C、产地D、使用人群 188、下面哪个是农历五月的别称?(C)A、杏月B、桃月 C、榴月D、荷月 189、下列诗词名句出自男子之笔的是:(C)

A、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B、北风历兮肃冷冷,胡笳动兮边马鸣 C、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D、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190、古代有很多姓氏都来源于官职,司马的职能是什么?(B)A、农耕B、军政C、养马D、水利

191、旗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服饰。旗袍是:(A)A、左襟压右襟B、右襟压左襟 192、《三国演义》中刘备见到诸葛亮家悬挂了一幅对联,写的是:(A)A、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3、清代的“八大山人”指的是:(A)A、一位画家B、八位画家

194、下列植物中,不应当出现在《岁寒三友图》中的是:(A)A、菊B、梅C、竹 195、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代表着金、木、水、火、土。后来又增加了两根弦,这两根弦代表:(D)A、天、地B、南、北C、阴、阳D、文、武

196、下面哪个诗句描写的不是古琴?(B)A、欲把心事付瑶琴B、一弦一柱思华年 C、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D、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

197、“楚河”和“汉界”在今天的哪个省?(B)A、湖北B、河南C、河北D、湖南 198、个成语典故和棋文化有关?(C)A、势如破竹B、出奇制胜C、专心致志D、渭分明 199、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C)A、王羲之B、颜真卿 C、柳公权D、吴道子

中考热点易错题 第6篇

1. The letter I was looking forward to ____ me at last.

A. reachingB. reachC. reachedD. to reach

[答案及解析]本题易误选A。本句结构为I was looking forward to是定语从句,修饰先行词the letter,而横线上缺少的是谓语动词reached,但一些学生却误以为是look forward to doing sth.,本题正确答案是C。

2. The job they were working on ____ yesterday evening.

A. was finally finishedB. being finally finished

C. be finally finishedD. having finally finished

[答案及解析]本题易误选B或C。本句结构为they were working on是定语从句,修饰the job,实际上本句缺少谓语。本题正确答案是A。

3. The school life they had been used to ____ greatly soon after the exam.

A. changeB. changedC. changingD. being changing

[答案及解析]本题学生易误选C。本句结构为they had been used to是定语从句,修饰先行词the school life,而一些学生却错误地理解为是介词to因而后接动词的-ing形式。本题正确答案是B。

4. ——I’m really tired.

——You really should stop ____ to bed.

A. studying and goB. to study and go

C. studying and goingD. to study and to go

[答案及解析]本题易误选C。一些学生对句子不加分析,而错误地理解为是stop doing sth.结构。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5. Do you spend as much time as you can ____ English?

A. to learnB. learnC. learningD. learned

[答案及解析]本题学生易误选B。本句考查了spend time (in) doing sth.句式,而有些学生却误以为这里是情态动词can后接动词原形。本题正确答案是C。

6. Would you mind my waiting here ____ supper?

A. and to haveB. to haveC. havingD. and eat

[答案及简析]本题易误选C。本题考查动词不定式在句中作目的状语,而一些学生却误以为是mind后接v-ing形式。本题正确答案是B。

7. I was wondering if this was the computer you wanted ____.

A. to have repairedB. to have it repaired

C. it repairedD. to repair it

[答案及解析]本题易误选B或D。本题考查了want to do sth.和have sth. done这两个知识点在定语从句中的综合运用,并且句中作宾语的sth.被放在前面作先行词,而一些学生却误以为只是简单地考查want to do sth.或want to have sth. done的结构。本题正确答案是A。

8. The harder you work, the more questions you think of ____.

A. askingB. being askedC. to askD. to be asked

[答案及解析]本题学生易误选A。本题考查了to do sth.在句中作定语,修饰先行词questions,而一些学生却误以为是think of后缺少宾语。正确答案是C。

9. You can play here, forbidden ____ your things everywhere.

A. leavingB. to leaveC. to be leftD. left

[答案及简析]本题学生容易误选A。本题考查了forbid sb. to do sth.的被动结构,即sb. be forbidden to do sth.,而一些学生却误以为是考查forbid doing sth.。本题正确答案是B。

10. The boy ____ fire to the store was sentenced to six months’ imprisonment.

A. was caught settingB. caught setting

C. was caught to setD. caught to set

[答案及解析]本题易误选A。本题考查了过去分词作定语和catch sb. doing sth.这个结构,而一些学生由于对句子结构分析得不对而误以为这里缺少谓语动词。本题正确答案是B。

11. ____ so many supplies being sent to the flood-stricken areas, I left very relieved.

A. BecauseB. ForC. WithD. Though

[答案及解析]本题学生易误选A。本题考查了“with+名词+过去分词”这个结构,而一些学生却以为这是个句子,因而误选Because。本题正确答案是C。

12. ——We’ll have an examination next week.

——Really?So now every minute should be made use ____.

A. studyB. of to study

C. of being studiedD. of studying

[答案及解析]本题学生易误选D。本题考查了make use of time to do sth.的被动语态,即time be made use of to do sth.而一些学生却以为是make use of doing sth.。本题正确答案是B。

13. I can’t remember how many years ago ____ I last showed you around the factory.

A. was it thatB. it was whenC. was it whenD. it was that

[答案及解析]本题易误选B。本题考查了强调句型的特殊疑问句作动词remember的宾语,而一些学生理解为when引导的定语从句。本题正确答案是D。

14. ——I’d like to invite you to a concert this evening.

——Thank you, but ____ I’ll have the time I’m not sure at the

moment.

A. whileB. whetherC. whenD. if

[答案及解析]本题易误选C。本题考查了whether引导宾语从句作I’m not sure的宾语并提到前面,但一些学生却理解为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本题正确答案是B。

15. What measures will be ____ to control the crowd at Saturday’s football match?

A. imaginedB. madeC. givenD. taken

[答案及解析]本题学生易误选C。本题考查了take measures to do sth.的被动语态,即measures be taken to do sth.并将它运用在特殊疑问句中,如果不理解这一点,就容易作出错误选择。本题正确答案是D。

16. ——Were all the people in the plane injured in the accident?

——No, ____ only the two pilots who got hurt.

A. it wasB. there wasC. it wereD. there had

[答案及解析]本题易误选D。本题考查了“It was+被强调的部分+that…”这个强调句型,而一些学生却理解为“只有两个飞行员受伤”,因而误选D作为答案。本题正确答案是A。

17. Zhengjie made up his mind to devote all he had ____ a mixed school for both normal and disabled children.

A. to setting upB. to set upC. set upD. setting up

[答案及解析]本题易误选B。本题考查了devote…doing sth.结构,其中的he had是定语从句修饰先行词all,而一些学生却理解为had to do sth.这个结构。本题正确答案是A。

18. I’m sure ____ you said is wrong.

A. that whatB. thatC. whichD. all what

[答案及解析]本题易误选B或D。本题考查了从句what you said作I’msure的宾语。而一些学生只考虑到这是个宾语从句,用that来引导,却没有想到这个宾语从句中动词said缺少宾语,所以误选B;还有些学生知道这是定语从句,all作为先行词,但错用了关系代词,所以误选了D。本题正确答案是A。

19. Give this to ____ you think can do the work well.

A. whomB. whomeverC. whoeverD. who

[答案及解析]本题易误选A或B。句中的you think是插入语,实际上本句缺少can do the work well的主语和介词to的宾语,没考虑到后面的句子缺少主语,所以误选了A;也有些学生考虑到介词to缺少宾语,后面理解为think也缺少宾语,所以误选了B。本题正确答案是C。

20. ——I haven’t heard from him for a long time.

——What do you suppose ____ to him?

A. was happeningB. to happen

C. has happenedD. had happened

[答案及解析]本题易误选B。句中的do you suppose是插入语,实际上本句缺少谓语动词,而一些学生误认为跟在suppose后面的应该是to do。本题正确答案是C。

易错题讲评技巧 第7篇

案例:2012年浦东新区中考模拟卷中的三道电学易错题讲评

1.对试卷答题情况进行统计的能力

在讲评试卷之前,教师必须对试卷的答题情况进行统计,发现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并着重分析讲解。在对2012年浦东新区中考模拟卷答题情况的统计中,我发现电学部分得分率偏低的题目:第15题是一道动态电路分析题,两空得分率分别为64.8%和78.3%;第22题的第(3)小题两问得分率分别为43%和35%;第25题的第二和第四空得分率分别为54.5%和70.6%,典型错答为1.3伏、6.5伏,是由前者导致的连错。出错率达30%的是共性问题,出错率在50%以上的是需要重点讲评的问题。因此,这些错题就是讲评的重点,我对这三道题着重讲解。

2.对错题的分析和归因能力

第15题: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电键S闭合时,电表指针发生变化的有______个,当滑片向右移动时,电压表V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第15题的第1空,许多学生出错原因:没有搞清楚电路中发生的变化是“电键由断开到闭合”,误认为变化是“滑片向右移动”,在具备解题能力的情况下,出了错,这属于审题不仔细和解题思路不完善而导致的失分。

第25题:某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2A”字样,小灯标有“2.2V”字样,所有器材均完好。

他正确连接电路,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后,两电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此时电流表示数为______安,电源电压为______伏……将该题错答为“1.3伏”的学生占了近一半。这说明学生的审题是有问题的,问“电源电压”,却填写了电压表的示数,但深层次的错因是学生在做题时没有画出电路图,没有将相关数据标在电路图上,“数”“图”没有结合。

3.拟矫正练习的能力

在分析错因时,教师可以区分出哪些是知识性失分,哪些是审题性失分,哪些是思维缺陷失分,后两种最需要用练习来帮助矫正和巩固。在针对本卷拟矫正练习时,我把“电键断闭导致的电路变化”和“滑片移动导致的电路变化”的题目混在一起,让学生在矫正练习中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区分能力。

4.归纳解题思路的能力

归纳解题思路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应对各种不同情况。我针对本试卷中涉及的内容,对解题思路进行归纳。我给出一道题:如图3,滑片自中点向右移动,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比值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常规方法:电压表V变小,电流表A变小,U1/I比值分子分母都变小,比值不能确定。(不适用)

找孩子法: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比值是R1,定值电阻,阻值不变,所以比值不变。(适用)

赋值法:假设电压U=6伏,R1=10欧,R2=20欧,滑片在中点时,U1=3伏,I=U/R=6伏/20欧=0.3安,U1/I=3伏/0.3安=10欧;滑片在右端时,U1=2伏,I=U/R=6伏/30欧=0.2安,U1/I=2伏/0.2安=10欧,所以比值不变。

在解题中,我归纳出常规方法、找孩子法、赋值法三种方法,拓展了学生的解题思路,今后他们不管遇到哪种情形,都能从容应对,顺利解题。

5.提炼解题“扶手”的能力

电路综合计算题的逻辑性、综合性很强,解题思路多样,这时就需要提炼。本卷第22题:在图4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8伏,R1的阻值为4欧,R2的阻值为8欧。第(3)小题:现从标有“50Ω1.5A”和“20Ω2A”的滑动变阻器中选择一个来替换R1或R2,要求选择适当的量程,闭合电键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使两电表都能达到各自的最大值,且电路能正常工作。第一,请通过计算说明被替换的定值电阻是——(选填“R1”或“R2”)。

假设被替换的定值电阻为R2时,我们有以下几种思路:

(1)用电流表的满偏值和R1,判断电压表;

(2)用电压表的满偏值和R1,判断电流表;

(3)用电压表的满偏值和电流表的满偏值求出定值电阻的阻值,与R,是否相等;

(4)用电源电压和电流表的满偏值求出R总值为30Ω,再求出对应R2,R1+R2是否大于30Ω。

其实,如果提炼一下,我们就能发现这些假设都是在利用I=U/R这个欧姆定律公式。前三种方法:R不变时,U最大时,I最大。第四种方法:U不变时,I最大时,R最小。提炼出解题的“扶手”,就揭示出了解题的规律,可以帮助解题困难的学生理出头绪,从而顺利解题。

试卷讲评课是最能体现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一种课型。简单归纳起来,试卷讲评课要考虑清楚几个问题:准备讲哪些题?致错原因是什么?怎么讲?怎样矫正补救?总之,要把主要精力花在试卷最突出的最主要的问题上,才能起到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借此案例,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引起同行们对试卷讲评课的关注和探讨,进而提高物理教师试卷讲评的基本功。

点评

第一,尝试。在所有课型中,试卷讲评课是较难把握的一种课型。一是信息量大。这里的信息量不仅指向学科知识方面,更多的是指向学生行为和情绪的综合,因此试卷讲评不再是单一的知识复习,缓解压力,恢复信心,重建斗志等旨在情绪和心理沟通的非学科性活动的所占比重应有提升。二是思维定式“负能量”效应的显现,即在错误的累积中形成的不合理的解题策略或习惯对后续解题的影响。“负能量”固有的排他性常常使教师的课堂行为陷入低效甚至无效之中。一堂成功的试卷讲评课,需要教师综合考虑以上两方面因素,在思维、心理、直觉和习惯中寻找支点,合理取舍,寻求突破和平衡,并获得意义上的扩展和方法上的迁移,方有一定收效。党老师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将以上两点付诸课堂,大胆尝试,其间也融入了大量的师生交流,实际效果不错。

第二,境界。试卷讲评课分为几种境界,由低到高为:就题论题、就题讲理、一题多解、多解归一。题目难度不同,需要达到的层次也不同,简单题可以是最低层次。稍有难度的题,要讲解解题思路和技巧,需达到就题讲理的级别。而逻辑性强的题就需要一题多解,以备不时之需。迷惑性、综合性强的题目,就不得不多题归“一”了,“一”可以作为解题的拐杖。

第三,能力。在本案例提到的多种能力中,其实多数是理科学科所共需的。年轻的物理教师都应该注重培养这些能力:试卷统计能力、分析错因的能力,拟矫正练习的能力、归纳提炼解题方法的能力等。这些能力的高低对试卷讲评课的效率起着决定作用。这些教学基本功之间也有内在联系,一环紧扣一环,试卷统计工作到位了,普遍性、典型性的错误就找到了;只有找到普遍性、典型性的错误,分析错因才有意义;错因找准了,拟的矫正练习才有针对性,才会击中要害,才能起到解惑释疑的作用;只有对症下药了,学生的难点才能被清除,解题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提高。任何一个环节的松懈都有可能导致事倍而功半。

在日常教学中,要将这几个方面的教学基本功锤炼好,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就是伴随着这些教学基本功日渐扎实的过程而出炉的。※

(点评人:上海市建平中学西校黄劲松)

时态易错题专练 第8篇

A.are, isB.were, wasC.are, wasD.were, is

( ) 2.He______his coat and then went out.

A.dressedB.woreC.put onD.had on

( ) 3.Let’s put the food under the tree, or it’ll______bad.

A.goB.lookC.makeD.take

( ) 4.—I am sorry to tell you that you shouldn’t smoke here.Please look at the sign.

—Oh, I’m sorry.I______notice that.

A.don’tB.didn’tC.willD.haven’t

( ) 5.—Do you know when Dr.Smith______to dinner this evening?

—No, but I think he______when he is free.

A.will come, comes B.will come, will come C.comes, comes D.comes, will come

( ) 6.—I called you at 6:30 last night, but there was no answer.

—Sorry.I______dinner with my parents at a restaurant.

A.hadB.was havingC.have hadD.had had

( ) 7.—How long have you______?

—For two weeks.

A.borrowed the bookB.bought the bike C.been backD.received the letter

( ) 8.I______my aunt three times today, but her line is always busy.

A.will phone B.phoneC.am phoningD.have phoned

( ) 9.—There______a concert this evening.

—Yeah.Exciting news.

A.will have B.is going to have C.is going to be D.are going to be

( ) 10.—Tell him about the news as soon as he______, Mike.

—Yes, I will.

A.comesB.will come C.would comeD.is coming

( ) 11.—I saw the fi lm on TV.What about you?

—______

A.So did I.B.So I did.C.So was I.D.So I was.

( ) 12.Someone______the classroom.Look!How clean it is!

A.has sweptB.is sweeping C.have sweptD.are sweeping

( ) 13.He______for three years.

A.has died B.died C.had died D.has been dead

( ) 14.Not only his parents but also his brother______to the Summer Palace.They haven’t beenback.

A.have beenB.has been C.have goneD.has gone

( ) 15.We were told that light______much faster than sound.

A.traveledB.travelsC.travelD.traveling

( ) 16.It______fi ve months since he______here.

A.is, movedB.was, moved C.has been, movesD.is, moves

( ) 17.—What will Mark do if he______the driving test?

—He will try again.

A.failedB.failsC.will failD.is failing

( ) 18.Did he______to college after he______high school?

A.go, leaveB.went, leftC.go, leftD.go, leaving

( ) 19.—I didn’t see you at the meeting yesterday.Why?

—I______for a long distance call from my daughter in Canada.

A.waited B.have waited C.was waiting D.will wait

( ) 20.He is so careless that he often______his school things at home.

A.putsB.forgetsC.takesD.leaves

怎样设计数学“易错题” 第9篇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易错题”?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多余条件——干扰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往往都这样认为:应用题给出的条件都必须用上,否则解题肯定出错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教师设计练习时,应尽量在题目中给出一些多余条件,让部分学生上当受骗后能够正确的取舍条件。这样的训练,不仅能检查出哪些学生似懂非懂,同时也提高了学生选择条件的能力,提高了解题的正确率。

如学习了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后,可安排如下题目让学生解答: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学生初次练习时,受多余条件的干扰,会有很多同学出错,当掉进“陷阱”后再次练习时,他们就会正确的取舍条件。

2.简便方法——诱惑

学生在计算中常有这种现象:只要题目的要求是“能简便的要简便”,学生的错误率就会增加,而错误的原因是他们由于受简便方法的“诱惑”,把本来不能简便的题也给“简便”了。所以教师要针对这种情况,经常设计一些易错题,让部分学生上当受骗后弄清算理,能正确地根据题目的特征,应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长期这样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例如,如果在“能简便的要简便”的要求下,安排以下这些题目,部分学生就会掉进这些“陷阱”:

(1)15.7-2.4+7.6 (2)10×■÷10×■

=15.7-10 =5÷5

=5.7 =1

(3)■÷(■+■) (4)■+■÷■

=1÷■ =1÷■

=1■ =■

以上这些解法都是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造成这些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简便心理在作怪,不恰当地应用了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在出现错误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反思错误的原因,将会使学生体会到认真审题的重要性,并注意一定要根据运算定律或性质进行计算。

3.先入为主——定势

由于多次重复练习某一类型的习题,学生就会先入为主,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因此教师在教学某一新知时,为防止学生思维定势,可设计一些“易错题”,让其“上当受骗”后较正解题思路。常期这样训练可以消除学生的思维定势,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利用定势设计“陷阱”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利用原有书写格式设计“易错题”。例如,将60分解质因数为:2×2×3×5=60;解方程时写成:4X=80=80÷4=20等等。

2.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易错题”。例如:低年级学生学习实际数(量)进行比较的方法,小明比小英高13厘米,则小英比小明矮13厘米,到高年级学习分率比较时可设计为:甲数比乙数多25%,则乙数比甲数少25%。

3.利用新知识对旧知识的后摄干扰设计“易错题”。例如:学习分数除法应用题时,学生接连做了几道除法应用题后,可设计一道乘法应用题。这样会有很多的学生受除法应用题思路的干扰而掉进“陷阱”。

4.利用已有认知策略的干扰设计“易错题”。例如学习带分数乘法时,可先设计如下的题目让学生判断:3■×2■=(2×3)(■×■)=6■如果部分学生认为此题是正确的,那么判断失误的原因在于受已学过的带分数加减法法则:“整数部分、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的影响,结果掉入“陷阱”。

4.概念不清——混淆

概念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基础。如果学生对新的概念、法则掌握的不扎实、不完整,造成混淆,常常会使解题产生错误。因此教师要利用学生对“概念、法则”的混淆来设计一些“易错题”,让学生上当受骗后促使其形成完整、清晰的概念。

例如学完“表面积、容积”的概念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题目:一个长方体油箱,长5分米,宽3分米,高4分米,问:(1)做这个油桶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2)如果每升汽油重0.78千克,这个油桶可以装多少千克的汽油?由于部分学生对“表面积和容积”混淆不清,求第二问时常常出现用第一问的结果直接乘以0.78而掉进“陷阱”。

5.粗心大意——失真

小学生解题时,首先必须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数据、文字和符号的组成,他们往往由于粗心大意,对那些相近或相似符号、数据感知失真而发生错误,因此教师要利用学生“粗心大意”的坏习惯来设计一些“易错题”,让其上当受骗后能够认真审题,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6.记忆不牢——模糊

有部分同学在学习公式或法则时,由于记忆不牢,常是丢三落四,形成模糊概念,结果造成某些题目的判断失误。因此教师要利用学生的“模糊概念”来设计“陷阱”,让学生上当受骗后牢固的掌握所学内容。

总之,教师设计“易错题”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上当受骗”,而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上当受骗”后,能够自觉反思错误的原因,吸取经验教训。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深化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好的“易错题”本身会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智慧。当然,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易错题”呈现的时机和频率,使得“易错题”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小学部)

所谓“易错题”是指学生在解题中,让其上当受骗的题目。教师在练习中经常设计一些“易错题”,可让学生在上当受骗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长期这样训练,能够促使学生认真审题,既提高了学生辨别的能力,又提高了解题的正确率。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易错题”?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多余条件——干扰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往往都这样认为:应用题给出的条件都必须用上,否则解题肯定出错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教师设计练习时,应尽量在题目中给出一些多余条件,让部分学生上当受骗后能够正确的取舍条件。这样的训练,不仅能检查出哪些学生似懂非懂,同时也提高了学生选择条件的能力,提高了解题的正确率。

如学习了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后,可安排如下题目让学生解答: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学生初次练习时,受多余条件的干扰,会有很多同学出错,当掉进“陷阱”后再次练习时,他们就会正确的取舍条件。

2.简便方法——诱惑

学生在计算中常有这种现象:只要题目的要求是“能简便的要简便”,学生的错误率就会增加,而错误的原因是他们由于受简便方法的“诱惑”,把本来不能简便的题也给“简便”了。所以教师要针对这种情况,经常设计一些易错题,让部分学生上当受骗后弄清算理,能正确地根据题目的特征,应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长期这样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例如,如果在“能简便的要简便”的要求下,安排以下这些题目,部分学生就会掉进这些“陷阱”:

(1)15.7-2.4+7.6 (2)10×■÷10×■

=15.7-10 =5÷5

=5.7 =1

(3)■÷(■+■) (4)■+■÷■

=1÷■ =1÷■

=1■ =■

以上这些解法都是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造成这些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简便心理在作怪,不恰当地应用了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在出现错误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反思错误的原因,将会使学生体会到认真审题的重要性,并注意一定要根据运算定律或性质进行计算。

3.先入为主——定势

由于多次重复练习某一类型的习题,学生就会先入为主,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因此教师在教学某一新知时,为防止学生思维定势,可设计一些“易错题”,让其“上当受骗”后较正解题思路。常期这样训练可以消除学生的思维定势,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利用定势设计“陷阱”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利用原有书写格式设计“易错题”。例如,将60分解质因数为:2×2×3×5=60;解方程时写成:4X=80=80÷4=20等等。

2.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易错题”。例如:低年级学生学习实际数(量)进行比较的方法,小明比小英高13厘米,则小英比小明矮13厘米,到高年级学习分率比较时可设计为:甲数比乙数多25%,则乙数比甲数少25%。

3.利用新知识对旧知识的后摄干扰设计“易错题”。例如:学习分数除法应用题时,学生接连做了几道除法应用题后,可设计一道乘法应用题。这样会有很多的学生受除法应用题思路的干扰而掉进“陷阱”。

4.利用已有认知策略的干扰设计“易错题”。例如学习带分数乘法时,可先设计如下的题目让学生判断:3■×2■=(2×3)(■×■)=6■如果部分学生认为此题是正确的,那么判断失误的原因在于受已学过的带分数加减法法则:“整数部分、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的影响,结果掉入“陷阱”。

4.概念不清——混淆

概念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基础。如果学生对新的概念、法则掌握的不扎实、不完整,造成混淆,常常会使解题产生错误。因此教师要利用学生对“概念、法则”的混淆来设计一些“易错题”,让学生上当受骗后促使其形成完整、清晰的概念。

例如学完“表面积、容积”的概念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题目:一个长方体油箱,长5分米,宽3分米,高4分米,问:(1)做这个油桶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2)如果每升汽油重0.78千克,这个油桶可以装多少千克的汽油?由于部分学生对“表面积和容积”混淆不清,求第二问时常常出现用第一问的结果直接乘以0.78而掉进“陷阱”。

5.粗心大意——失真

小学生解题时,首先必须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数据、文字和符号的组成,他们往往由于粗心大意,对那些相近或相似符号、数据感知失真而发生错误,因此教师要利用学生“粗心大意”的坏习惯来设计一些“易错题”,让其上当受骗后能够认真审题,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6.记忆不牢——模糊

有部分同学在学习公式或法则时,由于记忆不牢,常是丢三落四,形成模糊概念,结果造成某些题目的判断失误。因此教师要利用学生的“模糊概念”来设计“陷阱”,让学生上当受骗后牢固的掌握所学内容。

总之,教师设计“易错题”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上当受骗”,而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上当受骗”后,能够自觉反思错误的原因,吸取经验教训。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深化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好的“易错题”本身会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智慧。当然,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易错题”呈现的时机和频率,使得“易错题”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小学部)

所谓“易错题”是指学生在解题中,让其上当受骗的题目。教师在练习中经常设计一些“易错题”,可让学生在上当受骗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长期这样训练,能够促使学生认真审题,既提高了学生辨别的能力,又提高了解题的正确率。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易错题”?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多余条件——干扰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往往都这样认为:应用题给出的条件都必须用上,否则解题肯定出错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教师设计练习时,应尽量在题目中给出一些多余条件,让部分学生上当受骗后能够正确的取舍条件。这样的训练,不仅能检查出哪些学生似懂非懂,同时也提高了学生选择条件的能力,提高了解题的正确率。

如学习了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后,可安排如下题目让学生解答: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学生初次练习时,受多余条件的干扰,会有很多同学出错,当掉进“陷阱”后再次练习时,他们就会正确的取舍条件。

2.简便方法——诱惑

学生在计算中常有这种现象:只要题目的要求是“能简便的要简便”,学生的错误率就会增加,而错误的原因是他们由于受简便方法的“诱惑”,把本来不能简便的题也给“简便”了。所以教师要针对这种情况,经常设计一些易错题,让部分学生上当受骗后弄清算理,能正确地根据题目的特征,应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长期这样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例如,如果在“能简便的要简便”的要求下,安排以下这些题目,部分学生就会掉进这些“陷阱”:

(1)15.7-2.4+7.6 (2)10×■÷10×■

=15.7-10 =5÷5

=5.7 =1

(3)■÷(■+■) (4)■+■÷■

=1÷■ =1÷■

=1■ =■

以上这些解法都是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造成这些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简便心理在作怪,不恰当地应用了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在出现错误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反思错误的原因,将会使学生体会到认真审题的重要性,并注意一定要根据运算定律或性质进行计算。

3.先入为主——定势

由于多次重复练习某一类型的习题,学生就会先入为主,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因此教师在教学某一新知时,为防止学生思维定势,可设计一些“易错题”,让其“上当受骗”后较正解题思路。常期这样训练可以消除学生的思维定势,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利用定势设计“陷阱”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利用原有书写格式设计“易错题”。例如,将60分解质因数为:2×2×3×5=60;解方程时写成:4X=80=80÷4=20等等。

2.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易错题”。例如:低年级学生学习实际数(量)进行比较的方法,小明比小英高13厘米,则小英比小明矮13厘米,到高年级学习分率比较时可设计为:甲数比乙数多25%,则乙数比甲数少25%。

3.利用新知识对旧知识的后摄干扰设计“易错题”。例如:学习分数除法应用题时,学生接连做了几道除法应用题后,可设计一道乘法应用题。这样会有很多的学生受除法应用题思路的干扰而掉进“陷阱”。

4.利用已有认知策略的干扰设计“易错题”。例如学习带分数乘法时,可先设计如下的题目让学生判断:3■×2■=(2×3)(■×■)=6■如果部分学生认为此题是正确的,那么判断失误的原因在于受已学过的带分数加减法法则:“整数部分、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的影响,结果掉入“陷阱”。

4.概念不清——混淆

概念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基础。如果学生对新的概念、法则掌握的不扎实、不完整,造成混淆,常常会使解题产生错误。因此教师要利用学生对“概念、法则”的混淆来设计一些“易错题”,让学生上当受骗后促使其形成完整、清晰的概念。

例如学完“表面积、容积”的概念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题目:一个长方体油箱,长5分米,宽3分米,高4分米,问:(1)做这个油桶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2)如果每升汽油重0.78千克,这个油桶可以装多少千克的汽油?由于部分学生对“表面积和容积”混淆不清,求第二问时常常出现用第一问的结果直接乘以0.78而掉进“陷阱”。

5.粗心大意——失真

小学生解题时,首先必须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数据、文字和符号的组成,他们往往由于粗心大意,对那些相近或相似符号、数据感知失真而发生错误,因此教师要利用学生“粗心大意”的坏习惯来设计一些“易错题”,让其上当受骗后能够认真审题,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6.记忆不牢——模糊

有部分同学在学习公式或法则时,由于记忆不牢,常是丢三落四,形成模糊概念,结果造成某些题目的判断失误。因此教师要利用学生的“模糊概念”来设计“陷阱”,让学生上当受骗后牢固的掌握所学内容。

总之,教师设计“易错题”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上当受骗”,而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上当受骗”后,能够自觉反思错误的原因,吸取经验教训。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深化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好的“易错题”本身会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智慧。当然,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易错题”呈现的时机和频率,使得“易错题”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主动噪声控制技术下一篇:成人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