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山区范文

2024-05-30

干旱山区范文(精选8篇)

干旱山区 第1篇

近年来, 由于苹果、梨等大宗水果市场逐渐趋于饱和, 杂果市场潜力较大, 尤其鲜食杏和仁用杏前景看好。山杏树种以其适应性强、易栽培、投资少、见效快, 深受果农喜爱。农村大多采用实生繁育苗木, 其后代变异较大, 不易保持原种优良性状。随着三北地区生态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 山杏的生态和经济价值日渐显现, 栽种管理时应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1 育苗技术

1.1 圃地的选择及整地

山杏适应能力强, 地块一般选择交通便利、光照充足、地势平坦的壤土或砂壤土, 最好具有灌溉条件。

播种育苗一般在春秋季进行, 开春或秋后对育苗地进行深翻, 结合深翻施足底肥, 底肥以有机农家肥为主, 深翻时拣除杂草、石块等。深翻后耙平作畦, 畦要求呈东西方向, 以利光照, 畦大小可根据苗木培育数量而定。

1.2 播种

春播在早春土壤解冻后进行, 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山杏种子颗粒大, 一般播种采用宽幅条播, 先沿东西方向开5~6 cm播种沟, 沟间距20 cm, 然后播放种子, 种子间距为3~4 cm, 播种后要覆土踏实, 出苗前不浇水。播种量可根据培育苗木的规格和种子发芽率确定, 一般播种1 125~1 500 kg/hm2。

春播种子在第1年冬季一定要进行催芽处理, 解除冬眠, 促发萌芽。秋播一般在10月中、下旬土壤结冻前进行。播种前用清水浸泡2~3 d然后播种, 播后及时浇水。无灌溉条件的地方, 适当早播, 播种量适当减少, 播后覆土踏实。秋季播种, 可省去种子沙藏和催芽的过程, 也可避开农忙时节, 但冬季要注意看管, 避免人畜危害。

1.3 苗期管理

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松土除草, 人工拔除杂草, 早期除草要做到不伤苗根和地上部分, 确保除早、除小、除了, 结合松土除草对缺株断行的地段挖苗补植, 补植后要及时灌溉, 在6~7月苗木生长旺盛期视土壤墒情合理浇水, 结合浇水对幼苗追肥2~3次, 每次用尿素150 kg/hm2。

2 造林技术

根据山杏的生物学特性, 可利用荒山、荒坡、荒沟以及梯田地埂和退耕地的中下部南向坡造林, 发展成片山杏林, 另外也可在四旁和地埂等零星地块种植[3]。

2.1 整地

为了保证造林质量, 提高造林成活率, 造林前要进行提前整地。缓坡地可采用水平沟整地, 25°以上陡坡可用大鱼鳞坑整地, 沟底或沟坡可采用水平台式整地。

2.2 造林方法

山杏造林一般分植苗和直播2种方法。植苗造林秋春2季均可, 干旱地区秋季造林成活率高于春季。春季栽植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 秋季栽植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挖坑规格为30 cm×60 cm, 挖时将表土底土、分开堆放。栽植时要遵循“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方法, 把苗木直立于坑内, 使根系自然舒展, 先填半坑表土, 坑表土盖满根部后, 将苗木向上轻提, 使土壤与根密切接触, 再踩实苗木周围的土, 然后填新土踏实。栽植深度以埋土线超过苗木原土痕印3~5 cm为宜, 过浅或过深对发芽生长和成活率都不利。栽后必须截杆留桩, 枝桩高5 cm左右, 同时要用湿土覆盖高于枝桩5cm, 要求做到深栽、踏实、截杆、埋严。为了提高苗木造林成活率, 可采用ABT生根粉、吸水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苗木蘸浆处理。直播造林可在春季或秋季进行, 但以秋季为好。春播一般在土壤解冻后为宜, 要选用经过沙藏催芽处理过的种子, 待70%的种子裂口即可进行。秋播在土壤封冻前进行, 种子不需处理, 翌年发芽早, 幼苗比较健壮。具体方法是:在已整好的造林地上, 挖一小坑, 深10~15 cm, 每穴放种2~3粒, 播后覆土12 cm。

2.3 造林密度

在干旱山区营造山杏水土保持林, 主要目的是防止水土流失, 兼顾经济效益, 密度可适当大一些, 以栽植3 300株/hm2较为适宜。如果在水热条件和立地条件优越的地区营造山杏经济林, 要科学合理确定造林密度, 一般以1 665~2 500株/hm2为宜。

3 病虫害防治

山杏的病害主要是危害叶子的杏疔病。防治方法是:秋冬季剪除病叶并烧掉, 第2年开花后发现有染病的花和叶应从基部剪除, 如此连续2~3年可基本控制该病发生。

山杏还容易遭鼠害, 主要是中华鼢鼠啃食山杏幼树的根系, 最简易有效的方法就是人工捕杀, 如放置鼠夹、布设地箭, 或在鼠洞内投放毒饵进行药剂捕杀[4]。

山杏兔害主要是野兔啃食山杏幼树嫩梢及树干基部, 其防治主要是动员群众采用兔夹及兔网等进行人工捕杀。

参考文献

[1]张海娜, 张臻.山杏育苗与营造技术[J].内蒙古林业, 2003 (7) :32-33.

[2]钟德军.山杏育苗关键技术[J].河北林业技术, 2004 (6) :8.

[3]王希延, 扬海燕, 张悦瑜.不同立地下山杏造林技术[J].河北林业技术, 2004 (6) :51.

干旱山区 第2篇

【关键词】干旱山区;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应用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将可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配制而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采用灌溉施肥技术,可按照作物生长需求,进行全生育期需求设计,把水分和养分定量、定时、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目前,常用形式是微灌与施肥的结合,以滴灌、微喷与施肥的结合居多。

1 适宜范围

该项技术适宜在有井、水库、蓄水池等固定水源,且水质好,符合微灌要求,并已建设或有条件建设微灌设施的区域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主要适用于设施农业栽培、大田经济作物栽培以及经济效益较好的其他作物。

2 技术要点

2.1 微灌施肥系统的选择

根据水源、地形、种植面积、作物种类等,选择不同的微灌施肥系统。保护地栽培、露地瓜菜種植、大田经济作物栽培一般选择滴灌施肥系统,施肥装置保护地一般选择文丘里施肥器、压差式施肥罐或注肥泵。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选择自动灌溉施肥系统。

2.2 制定微灌施肥方案

2.2.1 微灌制度的确定

根据种植作物的需水量和作物生育期的降水量确定灌水定额。露地微灌施肥的灌溉定额应比大水漫灌少50%,保护地滴灌施肥的灌水定额应比大棚畦灌减少30%~40%。灌溉定额确定后,依据作物的需水规律、降水情况及土壤墒情确定灌水时期、次数和每次的灌水量。

2.2.2 施肥制度的确定

微灌施肥技术和传统施肥技术存在显著的差别。合理的微灌施肥制度,首先应根据种植作物的需肥规律、地块的肥力水平及目标产量确定总施肥量、氮磷钾比例及底、追肥的比例。做底肥的肥料在整地前施入,追肥则按照不同作物生长期的需肥特性确定其次数和数量。实施微灌施肥技术可使肥料利用率提高40%~50%,故微灌施肥的用肥量为常规施肥量的50%~60%。以设施栽培番茄为例,目标产量为每667㎡10000kg,每生产1000kg番茄要吸收N:3.18kg、P2O5:0.74kg、K2O:4.83kg,则每667㎡养分总需求量是N:31.8kg、P2O5:7.4kg、K2O:48.3kg;设施栽培条件下当季氮肥利用率为57%~65%,磷肥为35%~42%,钾肥为70%~80%;实现上述产量应每667㎡施 N:53.12kg、 P2O5:18.5kg,K2O:60.38kg,合计132kg(未计算土壤养分含量)。再以番茄营养特点为依据,拟定番茄各生育期施肥方案。

2.2.3 肥料的选择

微灌施肥系统施用底肥与传统施肥相同,可包括多种有机肥和多种化肥。但微灌追肥的肥料品种必须是可溶性肥料。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尿素、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铵、硫酸钾、氯化钾等肥料,纯度高、杂质少、溶于水后不会产生沉淀,均可用做追肥。补充磷素一般采用磷酸二氢钾等可溶性肥料做追肥。追肥补充微量元素肥料一般不能与磷素追肥同时使用,以免形成不溶性磷酸盐沉淀堵塞滴头或喷头。

2.3 配套技术

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要配套应用作物良种、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技术,还可因作物制宜,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形成膜下滴灌等形式,充分发挥节水节肥优势,达到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和增加效益的目的。

3 实施效果

3.1 节水

水肥一体化技术可减少水分的下渗和蒸发,提高水分利用率。在露天条件下,微灌施肥与大水漫灌相比,节水率达50%左右。保护地栽培条件下,滴灌施肥与畦灌相比,每667㎡大棚一季可节约用水80~120m3,节水率达30%~40%。

3.2 节肥

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了平衡施肥和集中施肥,减少了肥料挥发、流失以及养分过剩造成的损失,具有施肥简便、供肥及时、作物易于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等优点。在作物产量相近或相同的情况下,水肥一体化与传统技术施肥相比可节省化肥40%~50%。

3.3 改善微生态环境

保护地栽培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一是明显降低了棚内空气湿度。滴灌施肥与常规畦灌施肥相比,空气湿度可降低8.5~15个百分点。二是保持了棚内温度。相比常规畦灌施肥,滴灌施肥减少了通风降湿的次数,棚内温度一般高2~4℃时有利于作物生长。三是增强微生物活性。与常规畦灌施肥技术相比,滴灌施肥的地温可提高2.7℃,有利于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四是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滴灌施肥克服了因灌溉造成的土壤板结、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五是减少了土壤养分淋失和地下水的污染。

3.4 减轻病虫害发生

空气湿度的降低,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作物病害的发生,减少了农药的投入和防治病害的劳力投入,微灌施肥每667㎡农药用量减少15%~30%,节省劳力15~20个。

3.5 增加产量,改善品质

水肥一体化技术可有效促进作物产量提高和产品质量的改善,使设施栽培增产17%~28%。以互助县设施栽培番茄为例,与常规畦灌施肥相比,滴灌施肥减少畸形瓜21%,正常瓜每667㎡增加850kg。

3.6 提高经济效益

水肥一体化技术经济效益包括增产、改善品质获得效益和节省投入的效益。设施栽培一般每667㎡节省投入400~700元。其中,节省水电85~130元,节肥130~250元,节省农药80~100元,节省劳力150~200元,增产增收1000~2400元。

参考文献:

[1]屈玉玲,胡朝霞,李武.设施蔬菜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试验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7(10).

[2]严德怀.日光温室蔬菜滴灌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23).

[3]姚红,周婷姗.棚菜的施肥技术[J].农村科学实验,2011(03).

干旱半干旱山区山杏育苗造林技术 第3篇

关键词:山杏,育苗,造林,干旱半干旱地区

山杏, 蔷薇科李属, 系杏的变种, 具有耐旱、耐寒的特性, 是高海拔干旱山区的先锋造林树种, 也是一种优良的生态经济型树种, 在干旱山区具有广泛的推广前景。山杏全身是宝, 树干是很好的木材, 杏仁兼有食用和药用价值, 杏核壳可以生产活性碳。山杏适应性强, 对土壤没有特殊要求, 栽培管理技术简单, 是生态和经济兼用性树种, 非常适合三北地区荒山、荒地造林。栽植成活后, 还可以改接为杏扁, 经济效益会更高。山杏育苗一般采用冬季沙藏种子, 春季播种, 费时费工, 且沙藏技术要求较高, 而采用秋季大田直接播种, 利用冬季自然低温在大田完成催芽, 不仅苗齐苗壮, 而且省工省时, 技术也容易掌握。

近年来, 由于苹果、梨等大宗水果市场逐渐趋于饱和, 杂果市场潜力较大, 尤其鲜食杏和仁用杏前景看好。山杏树种以其适应性强、易栽培、投资少、见效快, 深受果农喜爱。农村大多采用实生繁育苗木, 其后代变异较大, 不易保持原种优良性状。随着三北地区生态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 山杏的生态和经济价值日渐显现, 栽种管理时应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1 育苗技术

1.1 圃地的选择及整地

山杏适应能力强, 地块一般选择交通便利、光照充足、地势平坦的壤土或砂壤土, 最好具有灌溉条件。

播种育苗一般在春秋季进行, 开春或秋后对育苗地进行深翻, 结合深翻施足底肥, 底肥以有机农家肥为主, 深翻时拣除杂草、石块等。深翻后耙平作畦, 畦要求呈东西方向, 以利光照, 畦大小可根据苗木培育数量而定。

1.2 播种

春播在早春土壤解冻后进行, 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山杏种子颗粒大, 一般播种采用宽幅条播, 先沿东西方向开5~6 cm播种沟, 沟间距20 cm, 然后播放种子, 种子间距为3~4 cm, 播种后要覆土踏实, 出苗前不浇水。播种量可根据培育苗木的规格和种子发芽率确定, 一般播种1125~1500 kg/hm2。

春播种子在第1年冬季一定要进行催芽处理, 解除冬眠, 促发萌芽。秋播一般在10月中、下旬土壤结冻前进行。播种前用清水浸泡2~3 d然后播种, 播后及时浇水。无灌溉条件的地方, 适当早播, 播种量适当减少, 播后覆土踏实。秋季播种, 可省去种子沙藏和催芽的过程, 也可避开农忙时节, 但冬季要注意看管, 避免人畜危害。

1.3 苗期管理

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松土除草, 人工拔除杂草, 早期除草要做到不伤苗根和地上部分, 确保除早、除小、除了, 结合松土除草对缺株断行的地段挖苗补植, 补植后要及时灌溉, 在6~7月苗木生长旺盛期视土壤墒情合理浇水, 结合浇水对幼苗追肥2~3次, 每次用尿素150 kg/hm2。

2 造林技术

根据山杏的生物学特性, 可利用荒山、荒坡、荒沟以及梯田地埂和退耕地的中下部南向坡造林, 发展成片山杏林, 另外也可在四旁和地埂等零星地块种植。

2.1 整地

为了保证造林质量, 提高造林成活率, 造林前要进行提前整地。缓坡地可采用水平沟整地, 25℃以上陡坡可用大鱼鳞坑整地, 沟底或沟坡可采用水平台式整地。

2.2 造林方法

山杏造林一般分植苗和直播两种方法。植苗造林秋春2季均可, 干旱地区秋季造林成活率高于春季。春季栽植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 秋季栽植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挖坑规格为30 cm×60 cm, 挖时将表土底土、分开堆放。栽植时要遵循“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方法把苗木直立于坑内, 使根系自然舒展, 先填半坑表土, 坑表土盖满根部后, 将苗木向上轻提, 使土壤与根密切接触再踩实苗木周围的土, 然后填新土踏实。栽植深度以埋土线超过苗木原土痕印3~5 cm为宜, 过浅或过深对发芽生长和成活率都不利。栽后必须截杆留桩, 枝桩高5 cm左右同时要用湿土覆盖高于枝桩5 cm, 要求做到深栽、踏实、截杆、埋严。为了提高苗木造林成活率, 可采用ABT生根粉、吸水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苗木蘸浆处理。直播造林可在春季或秋季进行, 但以秋季为好。春播一般在土壤解冻后为宜, 要选用经过沙藏催芽处理过的种子, 待70%的种子裂口即可进行。秋播在土壤封冻前进行, 种子不需处理, 翌年发芽早, 幼苗比较健壮。具体方法是在已整好的造林地上, 挖一小坑, 深10~15 cm, 每穴放种2~3粒, 播后覆土12 cm。

2.3 造林密度

在干旱山区营造山杏水土保持林, 主要目的是防止水土流失, 兼顾经济效益, 密度可适当大一些以栽植3300株/hm2较为适宜。如果在水热条件和立地条件优越的地区营造山杏经济林, 要科学合理确定造林密度一般以1665~2500株/hm2为宜。

3 病虫害防治

山杏的病害主要是危害叶子的杏疔病。防治方法是秋冬季剪除病叶并烧掉, 第2年开花后发现有染病的花和叶应从基部剪除, 如此连续2~3年可基本控制该病发生。

山杏还容易遭鼠害, 主要是中华鼢鼠啃食山杏幼树的根系, 最简易有效的方法就是人工捕杀, 如放置鼠夹、布设地箭, 或在鼠洞内投放毒饵进行药剂捕杀。

宁夏南部干旱山区造林技术 第4篇

1 整地

1.1 整地时间

整地的目的在于蓄水保墒。由于春季风多雨少, 土壤水分蒸发量大, 失墒快, 十春九旱, 因而严重影响造林的成活率。根据多年的造林实践经验, 干旱山区造林要保证成活率, 必须蓄水保墒, 提高降水保存率和水分利用率。因此, 整地的时间应该以至少提前1个季节为原则, 以利于苗木的成活[1]。

1.2 整地方式

整地方式要灵活多样, 以尽量不破坏地表植被并达到整地目的为原则。按立地条件、营林目的和树种要求;对于土层深厚、坡度较缓的坡脚, 以深、宽各1 m水平沟或长、宽、深各1 m的大穴为主[2], 山坡中上部或土薄坡陡的地方以鱼鳞坑为主。无论是穴状整地还是水平沟 (水平梯田) , 整地都要修好外沿, 做到“外撅嘴, 里兜水”, 有效地蓄积天然降水和拦截地表径流。

1.3 活土还原

重要的一点是要活土还原, 首先在开始整地之前要把表皮土翻开, 留待栽种苗木时用, 然后用死土整地。活土栽种的苗木生长速度快。

2 苗木选择

苗木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首先, 采用当地树种, 做到适地适树, 提高苗木成活率。做到起苗不伤根, 不失水, 随起随栽。其次, 要严格苗木质量、等级, 不合格苗木坚决杜绝上山[3]。根据多年的造林经验, 山毛桃和柠条是最适于干旱山区造林绿化的树种。山毛桃不仅造林成活率高, 而且抗病虫, 特别是对中华酚鼠和兔的危害程度比较小, 因而造林保存率高, 且春季开花以后景色优美, 形成退耕还林工程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近几年山毛桃和柠条的种子价格也比较高, 给退耕农户增加了经济收入, 是适于干旱山区造林绿化的较好树种。

3 苗木运输

在规划造林地的同时规划苗圃地。做到就地育苗、就地栽植, 避免长途运输。如果必须从外地调运苗木时, 应搞好苗木根系保护, 做到运输期间苗木不失水, 随到造林地随栽植, 并提前准备好假植坑, 不能及时栽植的苗木要搞好假植[4]。

4 栽植

栽植可分为植苗和直播2种, 植苗造林在春、秋2季均可进行, 干旱山区秋季栽植成活率高于春季。春季栽植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 秋季栽植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进行。

4.1 植苗造林 (以山毛桃为例)

4.1.1 苗木浸泡。

选用根系完整的一年生健壮苗木, 栽植前将苗木根系在水中浸泡1昼夜, 如果造林时间充足, 适当多泡一些时间效果更好[5]。

4.1.2 包装进地。

即把苗木包装后运到造林地点。栽植前必须做好苗木根系的保湿工作, 从取出浸泡苗到栽植完成这一过程, 始终保持苗木根系不受风吹日晒。实际操作中可用浸湿的2层麻袋装苗。

4.1.3 截干植苗。

山毛桃是萌芽能力较强的树种, 枝条剪口后芽萌发快、长势旺, 可以截去苗木上半部分, 留下根颈以上30 cm左右栽植。

4.1.4 栽植。

栽植时先将一部分表土回填到坑底, 然后在每个坑中放一铁锹炕土, 这种炕土的特殊气味可预防中华酚鼠对苗木的危害。栽植时使根系舒展开, 根系与土壤密接, 踩实。

4.1.5 封土堆或覆膜。

苗木栽好后要进行埋土堆, 秋季栽植将苗木全部用湿土埋严, 促进保水、防寒。春季埋土堆利于保墒抗旱, 土堆封至高20 cm, 外露10 cm苗干。覆塑料薄膜, 薄膜四周用土压严, 防止水分蒸发, 苗木的干部穿透薄膜露在外面[6]。

4.1.6 扒土堆。

新植幼树成活后, 可扒去土堆, 修好树盘, 促进幼树健壮生长。如夏季少雨干旱, 新植幼树很容易干到根部旱死, 保留土堆可继续保墒, 同时土堆覆压减少了新植幼树周围杂草丛生。

4.2 直播造林

4.2.1 直播山毛桃籽。

直播造林在春、秋2季均可进行, 但以秋季为好。春播一般在土壤解冻后进行为宜, 要选用经过沙藏催芽处理过的种子, 核壳裂口70%以上方可进行。秋播在土壤封冻前进行, 种子不需处理。次年发芽早, 幼苗比较健壮。直播方法:在已整好的造林地上, 挖深10~15 cm的小坑, 每穴播种2~3粒, 播后覆土5 cm。

4.2.2 直播柠条籽。

在春季有效降雨后进行, 在直播柠条籽的前一天把柠条籽在水中浸泡1昼夜然后直播。直播方法:在地埂边上挖深2~3 cm的小坑, 每穴播种3~5粒, 播后覆土。

摘要:介绍干旱山区造林技术, 包括整地、苗木选择、苗木运输、栽植等方面内容, 以为宁夏南部干旱山区造林提供借鉴。

关键词:干旱山区,造林技术,宁夏南部

参考文献

[1]杨文廷.提高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的主要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8 (5) :53.

[2]吴会平.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研究进展[J].湖南林业科技, 2011, 38 (3) :42-44.

[3]杨小红.浅谈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J].科技信息, 2011 (13) :780-781.

[4]戚丕儒, 于喜波, 韩蕊, 等.干旱丘陵漫岗区秋季植苗造林技术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 2011, 10 (14) :52, 96.

[5]田亚萍, 张金红.小反坡穴状整地抗旱造林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 2011 (2) :79.

半干旱山区造林技术要点 第5篇

1.1 地貌

由于所处林地为山区。干燥少雨, 山高谷深坡陡, 地势错综复杂, 多为山脉, 盆地相对较少, 盆地表现为地势较平坦, 海拔高达2403.3m, 低处海拔为1201.1m。

1.2 气候

年平均降水量在800mm左右和少雨区, 为红河州流域干热河谷, 干燥度为1.69/~1.81/, 日照332天温度为≥10℃。

1.3 土壤

红壤占全场林地面积83%, 表现为粘重板结, 酸度高, 营养成分含量少, 蓄养分及供水能力弱。但土层深厚, 提供水分、养分贮存容量大, 加之本地区热量充沛, 阳光充足, 所以适合栽种云南松、杉木、桉树、柏树等。

2 社会经济概况

人口:3县市人口总数为86.15万, 有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1%。农村劳力23.1万个, 占农村人口的44%, 从事种植业的约有23.2万, 占72.5%。林业0.072万个, 占0.3%, 牧业0.01万个, 占0.7%, 其它3.4万个, 占6.2%。

3 植树造林, 任重道远

3.1 严把种子关

育苗的种子都是优秀的一级种子。

3.2 固定苗圃

一般采用容器苗, 在交通水利方便的地方设立专业的苗圃基地, 有计划地进行科学管理, 生产出优质苗木。

3.3 适地适树

我场多年实践经验证明, 适合种的树种有桉树、松树、柏树、杉木等。

3.4 造林施工技术

3.4.1 整地。

我场地形多为山地, 最适的方式是线状挖沟, 或者是局部整地 (打塘) 。挖线状的沟由于投资大, 故一般不采用, 因为地陡, 也不适宜机械作业, 所以一般还是采取人工打塘的办法 (即局部整地) 。长、宽、深规格为40cm×40cm×40cm。整地时间一般为1~4月, 先把地挖出, 放在塘四周, 让土在阳光下曝晒, 起到消除土壤的病虫害, 增加土壤热量。之后, 在5月。又把土重新放回塘中, 等待雨季来临。待6~7月, 雨下透所挖的塘, 开始雨季造林。

3.4.2 苗木的选定。

主要看是否健壮, 我场一般造林面积最少都是上千亩, 所以苗龄不超过1年。主要考虑小苗好运输及栽下去成活率高。在小苗上山前, 1个月前开始有意识控水, 即小苗少浇水, 让它处于一种缺水状态, 但又能不枯死, 等到雨浇透地, 移上山, 就能大大提高成活率。在取苗头1天, 一定要把苗浇透, 让容器苗成稀状, 第2天直接运往山上, 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苗的根系不缺水和散土, 运到山上后, 马上组织人员快速运苗至种植处, 用开穴法, 开穴后, 剥去容器 (多为塑料袋) , 并且在开穴塘中放定根肥和杀虫剂。然后把苗放入土中, 待苗干直, 深浅合适时, 用脚把根部踩实。在苗栽进半月后, 就可以补苗, 争取前后的长势一致。

4 幼林的抚育管理

4.1保护小幼林

幼林在小时最容易受的伤害, 是放牧和火烧, 其次是杂草影响生长, 要铲草3年, 才能使灌木、杂木等不能阻碍它的长势, 否则容易导致幼林生理需求不得满足而生长发育滞后或死亡。

4.2 封山育林

在幼林栽进去后, 要在周边村寨逐步宣传, 封山育林。待幼林长到一定程度才不封山, 在幼林3~5年中, 一到雨季就追肥, 争取幼林早日长粗长高, 早日郁闭。待幼林郁闭后, 由于会长出多余的侧枝, 影响主枝的长高和整株树的树型, 同时侧枝也会影响其它同一林地的幼林的生长, 就需要修枝。一般修枝的原则是整株树的1/2部位下的全部侧枝砍掉。视情况而定, 像桉树可以修桉叶2~3次, 达到生长期;而墨西哥柏只需修枝1次;松树、杉木也只需修1次。

4.3病虫害的防治

本场林区内的鸟类对森林不构成威胁, 杉树、墨西哥柏也抗病性强, 没有发现对郁闭度的树有影响。但松树, 小蠹虫至今无根治办法。桉树会整株变红后死亡, 原因待查。去年又发现一种小虫, 寄生在桉树叶柄处, 发病时, 一片森林都全部感染, 只有直干桉不发此病, 只要一经发现, 就要把枝叶全部砍掉, 只留树干, 并且要用火焚烧, 以免感染其它树。在红河州, 我场和好几个县市都有发现, 一时还是没有根治的办法。

4.4 防火任务

幼林如果遭受火灾, 将是毁灭性的, 因此场领导高度重视。人员都是监控到幼林的每一个角落, 并且聘请当地村寨的村民做护树员, 参与防火工作, 做到早预防, 早发现, 早扑灭。

5 结语

通过一系列造林措施, 林场还是取得了一些成绩, 使荒山披上绿装, 从建场的灌木林, 到现在89%林地变成人工林, 即8660m2的有林地, 为社会提供了生态效益, 也为国家林业事业作出了贡献。

(责任编辑舒丹丹)

摘要:国营红河石岩寨林场是红河州境内的国营事业单位, 85%的森林属国家生态公益林。该场经营面积包括个旧市、开远市、建水3市县, 该场位于红河州人口稠密区, 并临近交通要道, 所以为地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创造好的生态效益。

北方干旱山区杂交榛子栽培技术 第6篇

一、榛子建园

1. 规划与选地

杂交榛子是喜光树种, 适宜性较强, 土壤pH 6~8的微碱性和中性土壤为宜, 山坡地 (坡度15°以下) , 平地、沙土地排水良好的立地条件均可栽植。但在土层深厚肥沃, 水分条件好的地方, 榛子生长发育好, 缓坡地以土层深厚肥沃的阳坡、半阳坡结实多。榛树不耐水湿, 洼地, 地下水位高, 土壤粘重板结处不宜建园。

2. 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应根据栽植方式, 气候条件、土壤肥力、品种特性等因素加以综合考虑。如土层较厚、生长势较强, 可采用2米×3米的株行距;如土层较薄、生长势弱, 可采用2米×2米的株行距。

3. 选择苗木

新建园必须采用一级苗栽植, 根系侧根不少于20条, 地径0.4厘米以上, 苗高70~80厘米, 木质化良好, 无病虫害。

4. 栽植时期

春栽以萌芽前或萌芽时 (4月中下旬) 栽植最好。但秋栽更容易成活:秋末冬初之间, 树木开始休眠, 树液活动缓慢。苗木栽上后经过一冬和土的密贴, 当解冻以后, 土壤湿润, 发芽前根部先扎根, 可以充分供应养料和水分, 发芽后又不致受春旱之害, 容易成活。秋后苗木养分充足, 发芽生根都有力量。同时病菌害虫因气候较冷, 不会侵入苗木的伤口, 蓄积养分充足, 到了春天发芽生长就比较早而旺盛。

4.栽植方法

首先按株行距把栽植点定准, 然后挖栽植坑, 深30厘米, 长和宽各40厘米。表土与底土分开堆放。栽时将苗放在穴正中, 将根系舒展开, 轻提苗木使根系与土壤密接, 边覆土边踩实, 不透风。栽植深度, 不超过苗木地径处3~4厘米, 不能深栽。栽后立即灌水, 在无灌水条件的地区, 要选择秋栽, 秋栽可在落叶后土壤墒情好的时候栽植, 栽后将露出部分埋土堆防寒。定干, 分单干形和丛状形。土肥水条件好的宜作单干树形, 定干高度60~70厘米;反之宜作丛状树形, 定干高度30~40厘米, 要有足够的饱满芽, 保留6~7个。春季定植后, 覆盖地膜, 地膜宽度应比畦面宽15~20厘米, 便于四周压土。

二、土肥水管理

1. 土壤管理

(1) 基肥

基肥是较长时期供给多种养分的基础肥料。通常以迟效性的有机肥料为主, 如农家肥、堆肥、厩肥及作物秸秆、绿肥等。基肥的施用时期最好是秋季, 其次是落叶至封冻前。秋施基肥正值根系生长高峰期, 有大量的新根发生, 有利于根系的吸收, 提高树体的营养贮备水平, 有利于花芽发育、充实及新梢生长的需要。落叶后和春季发芽前施基肥, 对春季萌芽抽梢和开花坐果的作用很小, 另外, 春施肥会加剧土壤水分蒸发, 肥效发挥的慢, 前期生长不能吸收和利用, 所以应改春施为秋施。

(2) 追肥

花前肥:在早春萌芽前1~2周追施速效性氮肥, 促进萌发、开花和新梢生长。对弱树、结果过多的树, 较大量的追施氮肥可使萌芽、开花整齐, 提高坐果率, 促进营养生长。若树势强旺, 基肥数量又较充足, 不宜施花前肥。

花期肥:硼是柱头含量较多的微量元素, 能促进花粉吸收、糖分活化代谢过程, 刺激花粉药发芽和花粉管增长, 花期喷布0.2%~0.3%硼或硼砂对坐果率提高有一定影响。叶面喷0.3%磷酸二氢钾, 对提高果实含糖量和色泽有好处。

果实膨大期肥:一般是在生理落果后至果实开始迅速膨大期追肥。以速效氮、钾为主, 适量配合磷肥, 以提高光合效能, 促进养分积累, 加速幼果膨大, 提高产量和品质。

果实采后肥:在果实采收后施。及时追施氮磷钾比例适宜的肥料, 提高树体营养水平, 促进枝条生长, 以保证来年果实产量。

(3) 施肥量

由于品种、树龄及自然条件的不同, 不易一概而论。但大体可以遵从以下原则:氮磷钾三要素的配合比为2∶1∶2或2∶1∶1为宜。每株幼树一般以5千克土粪、每亩全年化肥施用量80千克为准, 随着树龄增加可按比例适当增加。

2. 灌水

在干旱的山区, 几乎所有山地果园都没有水电灌溉设施, 榛子只能靠自然生长, 因为春旱使榛子的生长变得非常缓慢, 产量受到严重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经过多年实验, 我们利用挖蓄水池的方法, 解决了这个难题。具体方法是:根据地势在果园里每隔一定距离, 挖长3.0米, 宽1.0~1.5米, 深0.6米的沟渠, 下面铺上废弃的大棚膜防止渗漏, 上面再用塑料覆盖, 中间留一碗口大的渗水孔。雨季的时候, 雨水通过渗水孔漏进沟渠中。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在封冻前灌水。封冻水可防止枝条抽条, 并可疏松土壤,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对缓解早春干旱有巨大作用。

三、榛子修剪

整形修剪是一项促进榛树早结果、早丰产的重要措施, 分冬剪和夏剪。冬剪在落叶后到翌春枝条萌发前进行, 以2~3月份为宜。

1. 开心形

第1年栽后定干, 干高30厘米, 长出侧枝后, 在不同方位选留3~4个作为主枝;第2年对选留的3~4主枝, 进行轻短截, 每个主枝再选留2~3侧枝轻短截;第3年继续短截已选留的主侧枝的延长枝, 形成开心形树冠。第4年继续短截各侧枝的延长枝, 促进树冠继续扩大。植株无明显主干, 通常向四周伸展, 保留3~4个主枝, 主枝上有侧枝, 侧枝上着生营养枝、结果母枝、结果枝, 树体呈丛状自然开心形, 树高2.5~3米。

2. 主干疏层形

第1年栽后定干, 干高50~60厘米, 促使剪口上发生新枝, 用于培养中干和主枝, 第2年在主干以上, 选留不同方位形成第一层3个主枝, 第3年继续选留第二层2个支枝。第一层每个主枝上有2个侧枝, 侧枝在主枝上的着生点要略偏背下。第二层的主枝根据需要和可能而安排, 其上无侧枝, 直接着生枝组。第一层主枝的垂直角50度左右, 第二层主枝的垂直角度40~45度。第一层3个主枝的平面夹角均为190度。3个主枝上相应的基枝应留在同一方向。

3. 夏季修剪

在芽萌动后至落叶前进行, 时间5~7月。主要是摘心、拉枝、除萌蘖。摘心能调节营养生长, 促进木质化, 控制枝条徒长, 促进更多花芽形成。拉枝主要是增加树冠光照, 促进更多花芽形成。除萌蘖, 将树下萌蘖全部除掉, 减少对树体的营养消耗。

五、榛子病虫害防治

杂交榛子病虫害较少, 虫害主要是榛实象。病害主要是白粉病。

榛实象成虫取食嫩芽、嫩叶、嫩枝, 使嫩叶成针孔状, 嫩芽残缺不全, 嫩枝折断影响新梢生长发育。幼虫危害果仁, 在青壳上钻孔, 造成虫眼, 取食果仁。对榛实象, 应早期捡拾销毁落果, 采收榛子时要摘除被害果实;药剂防治:在成虫产卵前补充营养期及产卵初期, 即5月中旬~7月上旬, 用菊脂类杀虫剂毒杀成虫, 喷洒2~3次, 间隔时间15天。

干旱山区文冠果栽培技术 第7篇

1 特征特性

文冠果属于无患子科文冠果属深根性落叶灌木或乔木, 又名木瓜, 根系发达。春天开白花, 花期可超过20 d, 花序大而花朵密, 是我国珍贵的观赏木兼木质油料, 又作为新能源生物柴油原料发展潜力极大。文冠果喜光, 萌蘖力强;结实早, 产量高, 寿命长, 栽植后4~5年开始结实, 30年后进入盛果期;适应性很强, 在丘陵、石砾坡地、黏土地及黄土地上均能生长;耐轻盐碱, 不耐涝, 耐寒冷, 耐干旱贫瘠, 在年降水量200 mm的地方有散生木, 年降水量400 mm以上的地区适宜作为优良的绿化树种大面积造林。

2 栽培技术

2.1 育苗

2.1.1 播种育苗具体如下。

(1) 播种方法:一是在秋季果熟后采种, 精选后取种即播 (10月上旬) , 播种量为525~600kg/hm2。播前施入基肥3 000~4 500 kg/hm2, 耙平镇压, 开沟深5~6 cm, 行距20 cm, 种间距6~7 cm。二是翌年早春 (4月下旬) 播种, 由于种皮厚且含油, 吸水困难, 故播种前一定要进行沙藏 (沙种比3∶1) 过冬处理, 发芽率一般在85%以上。待沙藏处理的种子20%左右裂嘴时即可播种。播种量为450~525 kg/hm2。沟深3~4 cm, 行距20 cm, 种间距8~10 cm, 种脐要平放, 覆土厚度2~3 cm, 轻度镇压。 (2) 苗期管理:幼苗期宜稍加遮荫。当6月苗木出齐后, 加强抚育管理, 全年中耕除草3~4次, 期间应少施氮肥, 多施磷钾肥 (6月第1次施45 kg/hm2, 8月第2次施75 kg/hm2) , 以免徒长、倒伏。适当浇水、勤松土, 以防止土壤湿度过大, 造成烂根。二至三年生苗要注意修剪, 四至五年生苗可出圃定植。移植时要充分注意保护根系完整 (根系愈伤能力较差, 损伤后极易造成烂根) 。

2.1.2 分株育苗。将萌蘖苗从壮树根部挖出, 分株移栽, 成活率也很高。

2.1.3 埋根育苗。

在壮龄母树上, 选取粗度超过0.4 cm的根, 挖出后截成15 cm的根段, 埋入土中, 顶端低于地表2~3 cm, 灌水沉实。

2.1.4 根蘖育苗。春、秋2季, 距树1 m处开环形沟, 切断根系, 促进分蘖。一年生根蘖苗春季即可上山造林。

2.2 建园

园地应选择背风向阳、土壤深厚肥沃、墒情和通气性好、无积水、排灌方便的砂壤土、黄壤土;坡度平缓, 不宜超过15°, 山梁顶端不宜栽植。按经济林标准, 进行集约经营管理。

2.3 栽植

春栽在土壤解冻后萌芽前进行, 秋栽在苗木落叶后上冻前进行。栽前挖60~80 cm见方的穴, 将表土、心土分开放置, 并在穴底施入土杂肥约70 kg、碳铵0.5~1.0 kg、过磷酸钙0.5~1.0 kg。经济林、水保林的株行距分别为2 m×2 m、1 m×2 m, 适当浅栽1~2 cm, 有利于苗木成活和新梢生长, 同时浅栽能防止造成根茎腐烂, 并在栽植前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 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作泡根处理[1,2,3,4]。

2.4 栽植后管理

2.4.1 整形修剪。

萌芽前及时定干, 定干高度80 cm左右。文冠果是顶芽开花结果树种, 修剪时要留足顶芽, 不能见头就剪。每年春季重剪1次, 留2个枝作为长枝, 1个枝短截作为预备枝, 以后逐年轮换更新修剪;6月进行第1次夏剪, 当侧枝长40 cm左右时, 进行抹芽、除萌、摘心、疏剪, 留3~5个侧根进行扭枝, 促生侧枝[5];7月进行第2次夏剪, 选留3个侧枝作为骨干进行固定, 剪除背上枝、直立枝;秋后回缩枝条, 矮化造型, 养成2层主枝的良好树型, 有利于提早开花结实;冬季修剪骨干枝和结果枝, 疏除过密枝、重叠枝、交叉枝、纤弱枝、病虫枝等[1,2,3,4]。

2.4.2 肥水管理。

每年追施磷、钾肥3~4次, 分别为萌芽前、花后、果实膨大期, 有利于保花、保果。每年10月上旬结合深翻, 基施土杂肥30~45 t/hm2, 配合施入复合肥0.5~1.5kg/株和微量元素肥料, 施肥后灌水, 注意防涝、排涝。喷洒萘乙酸、增产灵等植物激素, 以提高坐果率, 增加产量[1,2,3,4]。

摘要:介绍了文冠果的特征特性, 并从育苗、建园、栽植、栽植后管理等方面介绍其栽培技术, 以为文冠果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冠果,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干旱山区

参考文献

[1]苟惠姣.文冠果育苗栽培[J].中国林业, 2011 (6) :54.

[2]裴宝红.文冠果的应用价值及其栽培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7) :221, 224.

[3]冯占亭, 冯占强.文冠果栽培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 2004 (10) :17-18.

干旱山区 第8篇

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位于山丹县霍城镇, 试验区平均海拔2380m, 全年平均气温6℃, 年日照时数2620h, 无霜期123 d左右, 年降雨230mm。造林区域水源主要来源于祁连山雪水, 其次为大气降水。造林地地类为宜林地, 土层厚度150 cm, 质地均一, 结构良好, 透气性好。主要植被为冰草、湖草、芨芨草等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周边农田主要种植小麦、大麦和豆类作物等, 地埂、渠道间生长冰草、湖草、芨芨草等多年生禾本科植物。

2 试验材料

2.1 材料

植物生长保水剂, 型号G2-6132-062, 每袋净重500g, 为白色半透明颗粒状晶体, 主要成分为聚丙烯酸钠。其特点:吸水倍率高, 吸水速度快, 但保水性能时间短。

2.2 节水原理

采用生物束缚制剂BBA (Biology Bond Agent) 的大分子, 利用分子链的联接, 索住自然水, 接触土壤中的细菌生物后, 分子链遭到破坏, 使水释放。随着微生物的侵蚀, 水分子不断释放, 是一种定向、缓慢、均衡、全新的浸润灌溉方式[1]。

2.3 试验树种

调运本地培育的沙棘、柠条和四翅滨藜裸根苗。三个树种均为灌木树种, 具有耐干旱、耐瘠薄、耐盐碱的特点, 在本地灌溉条件适宜区域生长良好。

3 试验方法

将保水剂与水按1:200的比例混合, 搅拌至保水剂完全溶解到水中, 栽植时先将苗木放入栽植穴内, 然后将稀释后的保水剂溶液倒入栽植穴内, 平均每个栽植穴内倒入保水剂溶液0.5 kg, 边倒入溶液边进行覆土栽植, 使保水剂溶液迅速被根系周边土壤吸收。保水剂试验株数200株, 邻近设对照200株, 并分别做好标记。4月底完成造林后, 在10月份苗木落叶前调查苗木生长状况, 通过每木调查, 清点成活株数和死亡株数, 以此衡量和确定保水剂的使用效果。

4 调查结果与分析

4.1 调查方法

因试验苗木数量较少, 因此, 采用逐株记数法对苗木进行调查, 即常按种植行清点株数, 将两组苗木各行成活株数进行清点后分别计算单树种成活率, 并求出每组平均成活率, 以掌握苗木成活状况。

4.2 调查结果

苗木栽植后, 期间对苗木成活率进行了三次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随着栽植时间的增长, 苗木单树种成活率逐渐下降, 具体调查结果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 两组调查结果差异明显, 使用保水剂的造林成活率与对照组相比, 沙棘、四翅滨藜成活率相差较大, 柠条成活率相差较小。

4.3 结果分析

从各树种成活情况看, 使用保水剂后的苗木成活率较对照组略高, 但保水效果并不明显。经过认真研究分析, 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干旱少雨的气候特征是保水剂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2]。由于山丹县海拔高, 气候干燥, 加上多年风沙侵蚀, 导致土壤结构恶化, 通透性差, 土壤保水能力降低, 使栽植穴内的保水剂不能充分发挥其保水、保墒作用; (2) 技术人员对保水剂的应用技术尚不熟练。由于技术人员指导不到位, 使用保水剂的过程中, 在比例配置、使用方法、操作过程等环节上未能严格把关, 严重影响了保水剂的保水效果; (3) 灌水数量的多少仍是直接影响苗木成活率的关键因素[3]。根据保水剂自身特点来看, 其使用过程必须要在适当灌水或降水情况下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5 结论和建议

(1) 近年来, 保水剂因其具有良好的保水、保墒效果, 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在此次试验中虽然保水效果不明显, 但在确保适当灌水或降水的前提下可以在造林方面进行大力推广。

(2) 使用保水剂过程中应规范操作, 严格按照使用方法进行使用。同时, 要认真做好挖穴、植苗等工作, 确保定根水浇足、浇透, 保水剂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摘要:植物生长保水剂作为一种具有高吸水性能的高分子材料,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林业生产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植树造林, 是甘肃省林业科技部门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共同课题。通过在林业生产中开展保水剂应用研究, 掌握其作用机理、影响因素、使用方法和应用效果, 从而为保水剂在农林业生产中大面积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植物生长保水剂,造林,应用

参考文献

[1]黄麟.叶建仁.朱云峰.保水剂及其在农林业中的应用[J].林业科技开发, 2007 (03) :21-22.

[2]徐良虎.保水剂在当地林业生产上应用效果初报[J].科技致富向导, 2011 (16) :18-19.

上一篇:小学语文成语教学有感下一篇: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