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过度问题分析论文

2024-05-16

出版过度问题分析论文(精选6篇)

出版过度问题分析论文 第1篇

一、过度教育理论综述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曼1976年在《过度教育的美国人》一书中提出了过度教育, 把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教育收益率下降, 归因为过度教育, 即教育的供给超过了社会对教育的需求。美国学者曾满超, 亨利·列文等对过度教育理论进行了系统集成, 他们认为, 教育发展中出现的下列情况之一, 都应称之为过度教育:一是劳动者相对于其受教育程度经济地位下降;二是受教育者不能实现其对于事业成就的期望;三是劳动者拥有比其工作要求较高的教育技能。过度教育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知识失业和知识贬值。尤其是在高等教育过程中, 过度教育理论提醒人们必须关注教育与经济发展规模、速度、结构等关系。

20世纪80年代初, 专门对过度教育的实证研究开始出现, 在Duncan和Hoffman的研究中, 区分了个体实际接受的教育水平和工作所需要的教育水平之间的差别, 确定了过度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三个核心概念:过度教育、工作所需要的教育和教育不足。当个体接受的教育水平高于工作所需要的教育水平时, 称为过度教育;当前者小于后者时, 称为教育不足。也可以说, 过度教育是教育与工作不匹配的一个方面。由此他们推出了对过度教育和教育不足的测量方法, 并对不匹配教育的收益率和匹配教育的收益率作了估算。后来的学者扩展了三种测量过度教育的方法, 西方学者根据其测量方法对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过度教育及教育不足的发生率作了估算, 结果表明,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以来在西方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上普遍存在着过度教育。西方经济学家认为, 当受过教育的劳动力供给增加超过经济发展速度时, 过度教育就发生了, 依据理论基础的不同, 对过度教育作出了不同的解释。首先, 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 在工资率的作用下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会自动达到均衡, 过度教育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一个短期现象。其次, 过度教育是由于现实中的劳动力市场并不满足完全竞争的假定造成的, 一些学者进行了实证研究, 认为过度教育是个体一生中一个暂时的阶段, 对教育的投资仍是一种有价值的投资。第三, 过度教育的存在可能与教育和其他人力资本投资方式之间的权衡有关, 教育与工作经验、工作培训可以相互替代, 或者相互补偿, 认为过度教育现象可能是一个短期现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 劳动力的教育水平会逐渐与其工作相匹配。

筛选理论认为, 教育是一个筛选装置, 它标识了雇员的一些难以测量的个人特征, 如解决问题的能力、交往技能、动机等, 这些信息帮助雇主把符合他们要求的雇员识别出来, 这些信息由个体提供, 个人会作更多的教育投资以此来获取更多的信息, 因此, 如果工作的要求不变, 劳动人口的教育水平相对于工作所要求的有上升趋势。

工作竞争模型从求职者的角度分析了过度教育的原因, 雇主雇佣劳动力有不确定性, 大学生在求职时会对工资、工作环境、工作稳定性及发展前途有一个心理价位, 用人单位若不符合他们的标准, 他们宁愿暂时失业, 也不愿意干不理想的工作, 工作岗位不同对所需人员要求也不同, 作为个人, 为求得较好的职位, 也会投资于教育, 希望额外的教育会令其有获得更好职位的机会, 求职者与工作岗位的矛盾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原因。

二、中国高等教育过度的表现

自从1999年中国高校扩招以来,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逐渐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就业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而正在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中, 先就业后择业现象逐年增加。根据过度教育理论, 过度教育导致了“知识失业”和“知识贬值”, 反过来“知识失业”和“知识贬值”又促使劳动者设法获取较高的教育学历以适应就业竞争的需要, “知识失业”和“知识贬值”助长了教育的进一步扩张, 二者作用的结果, 形成了过度教育和“知识失业”、“知识贬值”恶性循环的局面。致使教育投资效率低下, 资源配置失当。赵世奎、张彦通在中国第五届经济学年会论文中得出, 中国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已经高于GDP增长的速度。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发展, 而就业市场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却呈下降趋势。相对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来说, 第三产业对于劳动力有较强的吸纳能力, 但中国第三产业相对落后, 发展程度低, 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 由此中国的高等教育从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总量的过度。高等教育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由于高等教育的产出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劳动力市场的吸纳能力, 则表现出总量的过度, 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在中国学术界认为结构性过度是中国过度教育的主要特征, 主要表现在:第一, 教育投资结构不均衡, 政府往往忽视基础教育的投资, 更多地投资高等教育, 形成教育投资结构不均衡;第二, 专业结构不均衡, 大学专业设置往往滞后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造成专业设置不均衡;第三, 高等教育学历层次结构不均衡, 近年来高职毕业生大量增加, 但高职教育相对滞后, 导致这些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不高, 形成了学历层次上的结构性不均衡;第四, 高等教育地域结构不均衡, 中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达, 成为知识劳动者的集聚地, 而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 缺乏对知识劳动者的吸引力, 致使高等教育地域结构不均衡。中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性过度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加上中国市场机制的不完善, 经济结构的调整,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高等教育的结构性过度仍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面临的一个问题。

三、大学生就业现状及主要原因分析

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资料显示,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 大学毕业生的数量2004年为200.8万人, 2005年为325.4万人, 2006年为407.6万人, 2007年为487.5万人, 2008年为559.4万人, 平均每年增长率为21.6%, 2005年增长率最大达到了27.2%。从学历层次上看, 在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四个学历层次中, 专科毕业生的规模增加最快, 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规模也有较大增加。

根据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研究机构MYCOS公司发布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 2007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是87.5%, 2008届为85.6%, 2009届为86.6.%。2008届大学毕业生由于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 就业率比2007届降低了近两个百分点, 2009届比2007届低了近0.9个百分点。

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2009年高校本专科毕业生达到531.1万人, 2010年达到630万人, 2011年达到758万人。资料显示, 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2009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8%, 毕业生就业能力不断提高。报告资料显示, 按经济区域划分看,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就业率最高, 本科生达到95%, 高职高专达60%;就业率最低的是东部沿海中等发达地区和中西部不发达地区, 就业率均不超过7%。可见, 经济发达地区更容易吸引毕业生就业。根据《2009年中国教育蓝皮书》调查指出, 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工学、管理学、经济学, 最低的专业大类是法学及教育学。报告显示, 2009届毕业生失业人数超过了总失业人数的30%以上, 专业造成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严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0年《经济蓝皮书》指出:到2010年底, 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 2010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 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多种多样, 既有客观因素, 如经济形势, 产业政策等, 也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 基于本文所依据理论的需要, 主要归纳为以下两点:

第一, 大学生缺乏胜任力。现在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理论, 实践非常缺乏, 即便是对实践要求极高的技工类, 很多学校因为种种原因取消和减少了实践的课程。大量理论的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 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成了纸上谈兵的高手。企业是非常现实的经济实体, 需要的人就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 而纸上谈兵的大学生并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绩效, 还要搭上老员工为其辅导, 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中国的教育思想仍然秉持着应试教育的思想, 这种思想同样延伸到从事高等教育的大学中, 大部分的学生仍然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与技能, 缺乏对事物的探索与分析能力, 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 所以, 高智商低能力的大学生随处可见。

第二, 供过于求。从上述资料看, 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特别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 主要是培养的大学生的专业方向、所学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企业用人的时候, 首选是相关专业, 其次是高潜质的人, 因为企业在发展期需要大量的人员补给, 有些人是可以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培养的, 这也为一部分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中国的GDP当中, 第一, 第二产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第三产业占的比重较少。同时, 中国又以出口商业为主, 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小商品为主, 而这些产业并不需要这种高素质人才。所以, 大学生就业问题尤为突出。电子产业、管理业都好似第三产业的范围, 而这些产业正是对高素质人才需求大的产业。

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建议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促进就业增长, 稳定就业形势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刚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大学毕业生可能处于高失业或就业质量低下的群体中, 中国高等教育过度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高等教育的产出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针对上述提出的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提出下列建议。

第一, 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 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大学生应认清就业形势, 转变就业观念, 合理地进行自我分析与职业分析, 积极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当前全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除了表现在就业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的矛盾外, 新生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 这为大学生就业增加了困难。因此大学生要消除“眼高手低、有业不就”的思想, 要树立科学的就业观。调整自己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想法, 到基层去谋求发展, 到艰苦的地方去创业。大学生还应灵活就业, 树立“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的敬业观念。还应认清自身的素质和条件, 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 不盲目攀比, 寻找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适合于自己的用人单位。毕业生应当给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 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 在校期间也可以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 如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 社团的下乡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 也可以在不影响自己学业的前提下去找一份兼职, 提前适应社会生活, 了解现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积累一些社会经验, 丰富自己的阅历, 这些都是将来找工作的资本。

第二, 学校要切实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 尽快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工作同等重要, 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属于就业匹配的促进措施。其核心在解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通过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接受职业指导, 帮助他们进行有效的职业决策。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应以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理论为基础, 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引导学生对未来个人职业生涯做出合理的判断及规划。如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 并与全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联网, 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建立职业指导机构, 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职业开发以及制定工作寻找战略,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信息与指导服务;设立职业指导课程, 列入学校教育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 实施在校生的就业指导与实习政策等等, 最大限度地减少无业可就与有业不就的情况。

第三, 政府应深化改革, 促进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只有高等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质量才能不断提高, 高等教育资源才能优化配置, 政府应考虑到全国范围内高等教育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现状和需求, 合理均衡地进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构建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完善的质量指标体系和质量评估体系, 对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进行适度政策倾斜, 鼓励发达地区高校与欠发达地区高校的交流与合作;适时调整高校招生的专业结构设置, 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教育主管部门也可以对专业的失业率和失业量进行监测和预警, 调控专业结构, 使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量最大限度接近。

总之, 大学生就业难是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中不可避免的, 中国的高等教育不仅总量过度, 更大程度上表现为结构性过度, 在中国, 市场已经成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手段, 劳动力市场初步形成, 一方面大学生能够自主择业, 就业或者不就业, 去哪个单位就业,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的意愿和能力;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更多地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用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劳动力供求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 所以大学生应正确认识自己, 转变就业观念, 积极就业。

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中国大学扩招后, 伴随而来的是大学生就业难, 试图从过度教育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过度教育,知识失业,知识贬值

参考文献

[1]闫萌.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建议[J].当代教育科学, 2010, (23) .

[2]孙志军.过度教育的经济学述评[J].经济学动态, 2001, (5) .

出版过度问题分析论文 第2篇

旅游景区过度商业化指的是旅游景区的管理人员在开发过程中,将旅游景区简单地看做一种经济产品,为了追求旅游景区最大的经济效益,对旅游景区进行过度开发的一种现象。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景区过度商业化现象也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分析并解决旅游景区开发中的过度商业化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旅游景区开发商业化的原因

(一)商业景区开发本身就是一种商业化活动

一个城市旅游行业的发展主要依赖客源,但是旅游景区本身并不一定能够吸引游客。所以,旅游景区必须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与包装才能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产品,从而满足游客娱乐、休闲等方面的需求。而景区资源开发的过程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商业化活动,可以说,旅游景区开发就是一种商业化的活动。

(二)适度的商业化是景区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景区资源开发过程中,适度的商业化是必要的,其能够将景区资源与现代化的服务、商品等结合起来,提高旅游景区的知名度,拓展旅游景区文化内涵,从而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发展。

二、旅游景区开发过度商业化的表现

(一)景区作假现象时有发生

旅游景区开发过度商业化来源于旅游景区经营者“金钱至上”的观点,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旅游景区内作假现象时有发生。经营者在金钱至上等商业化理念的指导下,将旅游景区看做商业区,为了吸引大量游客,满足游客多种多样的精神需求,在景区内开展一系列的“造景运动”。如,在旅游景区内建设假的环境,人工造湖;建设假的景观区,人造景观;伪造假的景区文化,编造假故事,打造假民俗、伪生态等。这种造假行为不仅破坏了原有旅游景区真实的自然环境与文化内涵,还动摇了旅游景区进一步发展的基石。

(二)景区发展严重依赖门票经济

旅游景区过度商业化的另一种重要表现就是景区发展严重依赖门票经济,门票成为旅游景区经济效益的重要来源,为了获得更多利益,一些旅游景区每逢节假日必然会涨价,给人一种“抢钱”的印象;一些旅游景区管理者还有借此机会谋求个人利益。例如2004年、2005年、2007年以及2008年等,国内各著名景点纷纷涨价,2010年五一期间,黄山景区门票价格上涨15%。在这种“金钱至上”的发展观念的指导下,旅游景区资源不仅得不到保护,甚至还会丧失已有的旅游市场。

(三)景区变为“集贸市场”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游客人数越来越多,各个旅游景区也逐渐变成了商业区,由原本的娱乐休闲场所变为了集贸市场。例如道家圣地、天下闻名的青城山,在这个著名的道家清修之所,小商小贩随处可见,道士做买卖,与游客讨价还价,各种质量的、低档的旅游纪念品遍布青城山,宗教圣地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幽静。这种旅游景区变为集贸市场的现象几乎在所有的著名景区内都能看见,假冒文化的名义,商贩云集,商业金钱的味道越来越浓。

(四)为求创收而超负荷接待

旅游景区为了创收而忽视景区承受能力,超负荷接待游客。一方面,景区声称涨价是为了控制游客人数,使游客获得更好的旅游效果;另一方面不顾景区承受力,对游客来者不拒,超负荷运营。这种矛盾的做法暴露了旅游景区唯利是图的管理方式,导致每逢节假日,各旅游景区人满为患,旅游效果得不到保证,安全隐患也比比皆是。

三、旅游景区开发过度商业化的危害

(一)违背旅游产品的公共性质

旅游景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业化产品,其具有公共性质,可以说,旅游景区是一种国家资源,其所有权属于国家。旅游景区的公共性质要求旅游景区经营者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时,不能仅仅考虑旅游景区带来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到社会效益,明确其社会效益的重要性要大于经济效益。而现实中,旅游景区开发过度商业化即显然违背了这一公共性质,滥用了旅游景区的社会价值,给人们一种利用国家资源为景区经营者谋求利益的嫌疑。

(二)破坏景区及周边生态环境

旅游景区过度商业化会导致景区旅游超过景区负载,破坏旅游景区以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大量的游客和车辆进入到旅游景区内,产生噪声勿扰、大气污染等;商业活动、店铺以及商品等大量涌入景区内,破坏了景区原有的文化内涵以及生态环境。旅游景区过度开发会使得景区内的基础设备紧缺,加快设备的老化,破坏本就珍贵的旅游资源,甚至还会威胁到旅游景区内野生动植物的生存,降低旅游资源的质量。

(三)丧失景区文化遗产的真实性

旅游景区的商业化使一些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得以保存,但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对旅游景区资源进行过度开发,对珍贵文化遗产的保护程度不够。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迎合游客需要的商业化活动在各个旅游景区内泛滥成灾,其严重破坏了旅游景区内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在旅游景区过度商业化的进程中,民间艺术形式、民族特色等珍贵的文化遗产被断章取义地包装成各种旅游产品,破坏了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例如,在泰山景区的旅游开发中,开发商建设了索道等商业化的活动,破坏了泰山封禅的氛围,使传统文化离游客越来越远,此类过度商业化项目对文化遗产的破坏程度甚至受到了联合国遗产委员会的警告。

四、旅游景区开发的优化对策

(一)重新定位景区功能

优化旅游景区开发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旅游景区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旅游景区经营者要明确,旅游资源是一种国家资源,其是每个公民都有权享受的高质量的娱乐、休闲场所。经营者要从旅游景区公益化发展的角度等方面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管理。经营者还要注意旅游景区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其能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带动当地衣食住行等行业的发展。另外,旅游经济还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二)整顿“门票经济”乱象

优化旅游景区开发工作,必须要整顿旅游景区“门票经济”的乱象。“门票经济”是旅游景区经济收入严重依赖门票的一种体现,也可以说是旅游景区过度商业化的结果。但实际上,旅游景区门票支出在游客旅游消费中占据的比例并不高。在国外,很多著名景点门票价格都很低,法国的罗浮宫门票8.5欧元,美国国家公园门票价格不超过20美元,印度、埃及等发展中国家景点价格也较低。我国西湖实行免门票后,其经济效益反而升高,这就说明了门票低价是旅游景区发展的大趋势。面对这种情况,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就要积极调整经营思路,不走老路,摆脱门票经济,下大力气提升旅游景区的服务水平与旅游质量,真正为游客提供一个高品质的旅游机会,从而促进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打造独立的旅游商业区

旅游景区过度地商业化实际上是对旅游资源的破坏,而打造独立的旅游商业区则可以在保护旅游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商业与旅游业的共存。旅游景区经营者可以在景区外围建设独立的旅游商业区,营造一种具有娱乐休闲氛围以及生活气息的购物场所,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同时,旅游景区经营者还可以充分利用游客休息区,在休息功能的基础上增加商业功能,从而使游客在休息中购物,为游客创造一种良好的购物环境。打造独立的旅游商业区。要注意的是,外围商业区要尽量远离核心景区,核心景区内禁止开设店铺,宗教人员也不得从事商业活动,以避免购物等商业活动对核心景区旅游氛围造成污染。

(四)严格控制商业化比例

通常来讲,旅游景区是人们放松、休闲的场所,其环境氛围要以自然、轻松为主,任何破坏这种休闲娱乐氛围的行为都要禁止。但旅游景区开发也是一种商业化的活动,在景区内设置一些购物点能够方便游客购物,因此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就要严格控制景区商业化的比例,根据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以及景区资源性质来确定商业化的比例,严格控制景区内购物点的数量。在旅游景区的核心范围内、文化景区内、生态旅游景区内以及红色旅游景区内要尽量减少购物店数量。需要注意的是,旅游景区内的商业店铺要与当地文化、旅游景区风格等相匹配,不可喧宾夺主,将旅游景区变为集贸市场。

(五)政府给予科学指导和规划

优化旅游景区开发工作还要加强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与规划。旅游文化资源是一种共同拥有但却分别使用的公共资源,要想科学地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就需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针对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发展的情况,对旅游景区发展进行科学指导,刨除“金钱至上”的发展理念,避免出现急功近利的现象。要将旅游景区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建立旅游文化资源保护机制,对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进行科学规划,协调统一旅游景区开发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六)完善景区开发的相关法律规范

立法部门要完善旅游景区开发的相关法律规范,从法律角度保护旅游景区。目前,我国与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法律较少,文化遗产管理体系不健全,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也不够,对过度开发的旅游景区也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景区不用承担任何责任,这就导致了很多的旅游景区虽然制定了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但却不按照规划进行开发的现象。因此,为了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促进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要完善景区文化遗产开发方面的法律体系,对旅游景区开发程度进行限制,推进法律对景区开发与服务质量的管理,加强景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对旅游景区破坏行为从严惩处,进一步推动景区文化遗产开发科学化、法制化进程。

五、结语

图书编辑出版质量问题分析及对策 第3篇

关键词:图书编辑出版,问题,对策

自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政策提出和实施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进而推动了我国图书出版行业的发展与进步。随着大量优秀图书的出版,我国的教育质量也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得到了很大的满足。但是,由于市场秩序混乱、出版结构不合理、行业效益不高、图书质量整体较低等原因,致使图书出版行业的发展速度缓慢,进而制约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解决图书编辑出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不断提高图书质量,是图书出版行业发展过程中需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图书编辑出版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一)存在严重的“无错不成书”的现象

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图书编校质量相比,近年来,我国的图书编校质量相对下降,而且大量未达到国家质量标准要求的图书充斥市场。尽管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政策以引导图书市场的发展,但由于一些出版社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为了迎合市场的发展方向,任意拓宽出版领域,忽视了自身的特色和人才状况,不重视图书的质量,使得图书市场充斥着大量的劣质图书,从而影响了图书的整体质量。

(二)存在选题重复、缺乏原创性的现象

目前,虽然我国图书市场具有品种齐全、数量充足的特点,但却缺乏原创性强、质量高、可读性强的优质图书。许多同类图书之间的内容大同小异,不仅存在着互相抄袭、篡改的现象,而且具有选题重复率高的问题。一些出版社出版的图书选题质量低,并且重复出版,致使图书的平均印数逐渐下降,而图书重印率、再版率的不断下降,造成出版社的成本增加,出版利润减少,进而影响到出版社的发展。[2]

(三)图书出版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随着图书市场的繁荣发展,出版社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由于缺乏规范的引导,致使图书市场秩序混乱。出版社分布得过于分散,企业的规模较小,致使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图书出版市场缺乏有效的进入和退出机制,难以形成科学的竞争机制,使得图书市场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另外,由于图书市场过度依赖教材和教辅的出版、销售,没有形成良好的大众畅销书和专业图书的运作模式,未能合理开发这两大领域的图书产品,使得图书的产品结构不合理。再加上,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电子书为主的替代品逐渐威胁着纸质书籍的出版和发行,进而加大了图书出版社的竞争压力。

(四)装帧设计与印制的质量不高

如今,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引进和使用,图书装帧设计和印制的总体质量有所提高,但是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图书的装帧设计理念、水平不高,在图书印制方面仍然存在诸多的质量问题。一些图书的字迹模糊,错字、别字较多,甚至出现书页倒装、缺页、掉页等情况,降低了购书者的购买欲望,从而影响了图书的出版和销售。

二、解决图书编辑出版中质量问题的合理对策

(一)树立科学全面的质量管理理念

图书质量严重影响着出版社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出版单位应该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不断提高图书的质量,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出版单位应该积极倡导质量管理理念,通过业务培训、制度约束、宣传教育以及激励机制等方式,引导员工树立起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和正确的质量意识,强化员工的全面质量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积极落实质量管理工作,不断改革管理模式,以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图书质量。

(二)不断改革和创新编辑工作模式

作为出版社的核心业务工作之一,编辑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图书质量的好坏。因此,出版单位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改革和创新编辑工作模式,提高编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能力,从而提高图书的质量。出版单位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编辑工作运行机制,不断提高编辑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以提高选题质量和图书整体质量,节约投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3]

(三)建立完善的图书质量管理控制体系

质量管理控制体系是提高图书质量的必要手段。因此,出版单位应该建立完善的图书质量管理控制体系,确保图书质量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以提高图书的整体质量。出版单位可以根据市场发展方向,结合自身的特色和专长,制定合理的发展方案,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严格控制图书的质量,减少和避免图书出版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以提高图书整体的质量。

(四)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社会制度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应该根据出版行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出版行业的健康发展,以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政府部门应该加快企业转型步伐,制定相关的竞争机制,约束和规范出版单位行为,营造良好的图书市场环境,以促进图书出版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图书编辑出版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图书出版行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还影响到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规范图书出版行业的行为,积极引导图书出版行业的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图书编辑出版的质量,以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提高我国公民整体的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胡国臣.我国图书编辑出版质量问题分析和对策[J].中国编辑,2011(01):60-63.

[2]冯会洲.图书编校质量问题分析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6):253-254.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问题分析 第4篇

数字出版产业的基本链条是以内容即作者、出版社为源头, 以数字图书馆、网上电子书店为渠道, 通过电脑、手机等手持电子书阅读设备为读者服务。其中技术提供商围绕着数字图书的出版、发行、阅读, 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并贯穿其中。这样作者、出版社、图书馆、网上书店、技术提供商、手持阅读设备提供商和读者等就形成了数字出版产业链的主体。

2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基本特点

数字出版这一新的产业链有着和传统出版产业链不一样的个性。与传统出版相比, 数字出版拥有着出色的快速查询、海量的存储、低廉的成本、方便的编辑以及更加环保等特点。本文从四个方面来阐述:

2.1 速度快

传统的出版产业链把经过选择和加工的信息从出版者传播到读者, 需要少则数天, 多则数月的时间, 而数字出版产业链是简化了出版流程, 缩短了流通环节。它使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从出版社、网站、图书馆等许多地方方便、快捷、直接地获取到数字内容资源。出版从传统的物流转变为信息流, 从单向传递转变为双向互动, 从以产品为主转变为以产品和服务为主。体现在产业链上, 则意味着出版活动从传统的图书产业转变为网络信息服务业的一部分。

2.2 简便

在传统出版产业链条上所发生的劳神费力的事情, 如编辑流程、统计销量、商务信息, 物流配送等问题, 都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而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上这些事情都能够迎刃而解。在纷繁复杂的编辑流程中, 有了互联网, 编辑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某一选题的出版情况以及搜索到最新的资料, 避免选题的重复。还可以通过现行的编辑软件实现编辑加工的数字化。

2.3 与技术挂钩

与传统出版产业链相比, 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最大特征是设备制造商和技术提供商的地位凸现。在产业链的每个环节上, 都与技术相关;位于上游的作者、出版社与制作技术、版权保护技术相关;位于中游的分销网站、图书馆与管理技术、发行技术相关;位于下游的读者与阅读和显示技术相关。

2.4 最大的交流度

传统的出版产业链的成员可以仅仅依靠高超的内功和配合好与已密切相连的上下游成员, 就能在产业链上稳居一席之地。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 不论是处于上游的作者、出版者还是中游的销售商、技术提供商甚至下游的读者都要有密切的交流, 不是处在产业链上某一环节的某一成员通过自身或局部的努力所能完成的, 而必须依靠整个产业链的协调分工、高效运作才有可能。

3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数字出版行业, 在并不完善的市场环境下, 经历了艰难的摸索, 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时至今日, 已经涌现出了方正、万方、书生等这样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拥有各自竞争优势的专业数字出版企业。然而, 与全球化的专业数字化企业相比, 国内的数字出版企业无论是从销售额还是从市场份额来看都显然无法与跨国厂商相抗衡。国外的数字出版产业链较为成熟。大型出版集团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资金、技术实力雄厚, 市场占有率也高。因此这些集团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 推出一系列高质量的数字出版产品。而在我国这种实力雄厚的致力于数字出版的大型出版集团还不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数字出版产业链上存在的问题首当其冲。

3.1 版权问题是制约数字出版产业链循环顺畅的关键因素

目前,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由于数字作品的版权不能得到有效保护, 位于产业链上游作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以及网络传播商没有取得版权的数字作品的合法传播权, 再加上处于产业链的下游广大网民用户缺乏良好的版权保护意识以及正确的数字消费观等, 导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不完善, 无法进行正常的产业循环, 数字出版业难以得到健康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仍建立在传统出版的基础上, 大部分是将传统出版物数字化, 上传到网上, 供读者阅读, 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出版。

3.2 盗版现象也很严重

常常在网上检索和阅读数字内容资源的读者很容易发现, 一些新的畅销图书也被做成电子书在网上流传, 但往往是一些个人网站未经授权擅自制作的。这些明确违反著作权法的行为, 因为网站“散兵游勇”的状态而成为漏网之鱼。而另一方面, 正规企业如超星、方正等要取得出版社对这些畅销书的授权, 却往往需要艰苦的谈判, 这严重阻碍了出版社和技术提供商投入数字出版的积极性。网上盗版的危害使许多处于产业链上游的传统出版社和杂志社对数字出版兴趣不高, 即使出版商涉足数字出版产业, 将自己的版权作品制作成数字出版物, 面对严重的网上盗版现实, 也很有可能无法实现经济效益。

3.3 缺乏统一的标准

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另一特点是简化了出版流程, 缩短了流通环节。它使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从出版社、网站、图书馆等许多地方方便、快捷地获取到数字内容资源。出版从传统的物流转变为信息流, 从单向传递转变为双向互动, 从以产品为主转变为以产品和服务为主。体现在产业链上, 则意味着出版活动从传统的图书产业转变为网络信息服务业的一部分。而对于这样一个产业, 标准问题是制约其发展又一重要因素。数字资源的标准问题在全球范围内都广泛存在。

3.4 数字出版行业的跨国企业正加速进入中国

拿贝塔斯曼集团来说, 早在 1995年就进入了中国。提起贝塔斯曼, 中国的读书爱好者们会立即联想起贝塔斯曼书友会, 贝塔斯曼也是世界最大的出版公司之一。在 1998 年, 贝塔斯曼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托马斯·米德尔霍夫就看准了电子商务市场, 下令将所有贝塔斯曼的书籍和音像制品数字化, 这样就可以在网上直接交易。如此深厚的市场基础, 无疑已经拥有了稳定的客户群。如此强大的竞争对手, 对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整合无疑也是一大威胁。

4 建设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基本思路

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 应该是企业群落内形成一个合理的分工链条, 这个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有自己专注的领域, 合起来才能形成整体优势。数字出版产业链是以出版价值链为基础的具有追加价值关系的出版关系企业组成的企业联盟。因此, 数字出版产业链上每一环节都很重要, 各要素之间应该协调好各自的利益和关系, 发挥各自的优势。建立合理健康的出版产业链是提供优质的出版产品和服务, 维护著作权人利益, 实现信息及时有效传播, 以及达到公众利益平衡的需要。

从我国数字产业链现在存在的问题出发,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建设应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 加强数字出版市场法制建设, 适时进行出版产业的管理及维护

首先, 加强出版市场法制建设, 完善出版市场法制体系, 加大对失信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 以提高企业的失信违法成本。近年来,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 相关政策也相续出台。在法律法规和版权保护方面, 我国已经出台了《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同时,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有关负责人透露, 为进一步完善数字出版方面的法律法规, 目前国务院法制办和国家版权局正拟出台《互联网传播保护条例》, 不久的将来, 《互联网游戏管理办法》、《网络传播权行政保护办法》等规章即将公布实施。而更为重要的是, 备受业界关注的有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具体保护办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正在紧张地起草之中。此外,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规定》也进入草拟阶段, 该规定将对互联网著作权进行行政性保护。同时, 新闻出版总署今年将建立并启动“24小时网络出版内容实时动态审读监管”机制, 清理整顿非法网络出版活动, 并积极筹建国家网络出版管理中心等, 这一切都为我国数字出版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其次, 加强企业自律也很必要。提高出版关联企业的诚信, 确保加入出版产业链的联盟企业能够忠实履行加入联盟时承诺履行的义务。出版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出版相关媒体等应加大对出版关联企业诚信建设的宣传力度, 宏扬出版关联企业的诚实守信, 力争早日建立诚实守信的良好出版市场氛围。

4.2 制定统一的标准

国际上数字图书标准的格式是PDF和XML格式, 而我国制定的标准不统一, 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 而且不利于提升数字出版的整体竞争水平。因此, 建议有关部门和强势出版企业尽快制定出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 推动数字出版业发展。

目前, 世界各国都在加紧制定一些适合网络数据描述和组织的相关标准, 围绕SCML、XML、HTML等应用环境已产生多种元数据规范, 其中影响较大的是: (1) DUBL、INCORE (2) PLCS (3) MCF (4) RDF。这些规模化的数据, 可供我们参考和借鉴。只有数据标准化并完全共享, 才能把成本降低, 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优的效果, 才能更好地促进数字出版产业链的良性发展。

4.3 积极投入出版产业的竞争

我国出版企业, 应深入分析当前出版产业的竞争环境和所面临的挑战, 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 专注于自己的领域, 选择适当时机, 融入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出版产业链, 形成整体优势。把握出版产业数字化的规律性特征, 不断创新思维方式, 调整竞争策略, 实现出版产业做大做强。

国外的数字出版产业链发展较为成熟, 而且还致力于将产业链扩展至电视、电影、游戏等一系列领域, 除了出书外, 赢利的另一部分来自出售书的内容, 如出售书的电影、电视版权, 推销书籍的国际版权, 经销与书的内容相关的产品, 如广告画、咖啡杯、T恤衫以及贺卡等。许多西方的出版社坦言:如果没有这些方面的收入, 它们将无法维持经营。比如《侏罗纪公园》一书的电影版权费就高达250万美金。而2005年好莱坞大片《金刚》上映之际, 《金刚》游戏也随之推向市场, 二者相得益彰, 大获成功。国外出版集团延伸产业链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广纳世界先进文化、吸取具有市场潜质的出版项目。以内促外, 以进带出, 以资源换资源, 以市场换市场。在合作与融入的过程中, 使自己的出版产业品牌的翅膀在风雨中强劲起来。积极、稳步地推进外向性策略, 通常的方法是“借船出海”, 规避我们的出版产业“走出去”的经验不足、实力尚不雄厚的窘境。就是在走出去的过程中, 借力于国外已有品牌作为的出版机构, 通过他们的宏大的渠道直接进入到国际市场, 站稳脚跟, 寻找新的拓展契机。

尽管当前我国出版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很多, 从某种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数字出版产业的良性循环, 但令人欣慰的是, 我国出版产业的发展前景形势喜人, 十分乐观, 数字出版业作为未来的朝阳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吸引了许多企业投入数字出版产业, 这就为数字出版产业链尽快加快整合步伐, 相关产业联合发力, 共同打造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1]方卿.论出版产业链建设[J].图书情报知识, 2006, (5) .

出版过度问题分析论文 第5篇

一、数字出版行业发展现状简述

(一) 数字出版的规模逐年扩大

从数字出版行业起步至今, 其发展规模在不断壮大, 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数字出版行业的整体营收呈现出几何增长的趋势。《2013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中显示:数字出版收入在全行业占比继续提升, 新型数字化内容服务收入增长迅猛。数字出版实现营业收入2540.4亿元, 较2012年增加604.9亿元, 增长31.3%, 占全行业营业收入的13.9%, 提高了2.3个百分点。增长速度高, 增长幅度大, 是数字出版行业近几年发展最为明显的特点。随着数字出版在整个出版行业中的占比逐年攀升,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很可能成为出版行业的领头羊。这不仅得益于不断提升的数字出版技术以及普通受众阅读方式的改变, 更有各种移动阅读终端的普及助力, 这些都大大推动了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进程。目前, 数字阅读刊物已经达到了几万种, 电子图书已经达到了上百万种, 增长率一度达到了百分之六十七。总的来说, 从数字出版刊物的种类, 数字出版的营收额度以及数字刊物受众群体三个方面均可以看出, 数字出版的规模在逐年扩大。

(二) 数字出版技术不断推陈出新

数字出版由于具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所以其相关技术也得到了迅速提升, 不断得到改进革新。近几年, 3D打印技术、柔性显示技术以及增强实现技术的出现及发展, 给数字出版带来了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这三种技术可以从数字移动终端改变数字刊物的呈现状态, 强化受众群体的阅读体验, 给予其更加现代化的阅读感受。不仅如此, 一些更加先进的技术甚至可以颠覆人们对于出版行业的传统认识, 让数字出版不再被形式所束缚, 可以按照受众的需求进行定制出版, 为每个受众量身打造其想要得到的出版效果。

(三) 政府对于数字出版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

一个行业的兴衰都离不开政府的作用, 政府部门能够大力支持其发展, 在相关政策方面给予倾斜, 在行政流程上简化其环节, 就能够有效推动该行业的发展。相反, 如果政府不给予其政策方面的优惠, 对于其发展漠不关心, 则很有可能导致该行业发展不温不火难有成果。对于数字出版行业来说, 我国政府采取了诸多措施来推动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诸如督促新闻出版相关单位向企业转型, 逐步完善数字出版的市场要素, 加强数字出版行业与金融领域的交互, 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数字出版的法规政策, 并与2015年2月6日批准成立了专业数字出版委员会。这一系列措施都说明了政府部门对于数字出版行业的支持力度很大, 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 为数字出版提供了更多保障和支持。因此, 数字出版行业需要抓住机遇, 实现发展飞跃。

(四) 数字出版版权保护开始得到各界关注

数字出版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版权保护, 由于互联网的高度开放性和自由性, 数字资源的版权很难得到保护, 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数字出版物版权保护法律法规, 在诸多互联网商家中甚至缺少保护数字出版版权的基本意识, 导致其为了一己私利就将版权问题抛诸脑后。但是目前这种情况开始有了改变, 随着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联合呼吁加强对数字出版物的版权保护, 越来越多的人和政府相关部门, 都开始进行了这方面问题的思考。

二、数字出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在法律层面缺少明确的管理条例和措施

对于数字出版的管理, 在法律层面尚缺少明确的管理条例和措施, 无法对数字出版进行有效恰当的管理工作。缺少法律层面的管理条例和措施, 主要表现在数字出版的三个环节。第一是数字出版的选材环节缺少法律条例加以约束。目前有部分数字刊物为了博取眼球, 刻意选取一些价值观扭曲, 道德观败坏的材料, 这些内容特别容易对青少年造成强烈的负面影响, 有可能扭曲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念, 做出违背法律和道德的事情。第二是数字刊物发行环节缺少法律条例进行限制。数字出版物的发行渠道多样, 由此直接导致了任何人群都有可能接收到不适宜的数字出版物。本来对于数字刊物的发行渠道应该经过审核, 使其被发行到适宜的人群范围中。但这一点现在还难以完全实现。第三是对于数字刊物的受众缺少有效的监管措施, 由于持有移动阅读终端的人群可能接受到任何数字出版物。因此, 需要有效的手段来规避其接触到与之不适宜的数字出版内容。

(二) 对数字出版产业整合缺少管理

就目前实际情况来说, 我国数字出版行业十分分散, 主要是各传统出版企业开始建设数字化出版平台, 并没有在区域范围内形成数字出版产业综合体。不仅在区域上十分分散, 在数字出版的内容、渠道和技术等多个方面都亟须进行整合, 统一标准, 加强区域数字出版行业的凝聚力以及竞争力。与此同时, 一些与数字出版相关的行业或是存在经济联系和商业价值的行业, 都可以与数字出版进行整合, 强大整个数字出版行业。

(三) 数字出版技术有待创新

虽然目前出现了许多能够用于数字出版行业的先进技术, 但是这些技术通常价格昂贵, 对于数字出版行业来说, 均不是性价比优良的选择。就目前数字出版行业的实际情况而言, 其出版手段、渠道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均是由现有移动终端所决定的, 即根据受众群体持有移动终端的类型, 进行数字出版的渠道及手段选择, 是一种很被动的数字出版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较大程度的提升覆盖范围, 强化数字出版物的影响力。但其弊端同样明显, 技术含量很低, 不掌握主动权, 无法做到引领数字出版行业发展。

(四) 数字出版管理专业人才缺乏

数字出版是近些年才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 所以管理专业人才较为缺乏。目前从事数字出版行业管理的人员主要分为两个类型:一类是传统出版行业的人员转型而来, 其对于数字出版的技术缺乏了解和认识, 遇到较为专业的问题则难以进行及时处理;另一类是网络技术性人员, 其对数字出版技术方面的问题很精通, 但是对于出版却不甚了解, 只能提供技术支持。总的来说数字出版管理缺少技术和理论都很专业的人才, 对于数字出版行业发展形成了制约作用。

三、加强数字出版管理的对策分析

(一) 加强数字出版管理立法, 完善法律管理体系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加强数字出版管理立法, 构建完善的数字出版法律管理体系, 是做好数字出版管理的基础。加强数字出版管理立法主要应该从数字出版的选材、发行和受众三个方面进行立法, 以便构建一个完整的法律管理体系。首先, 是在数字出版选材环节进行立法, 对数字出版选材的内容、方式、道德价值观念进行明确的定性, 排除那些内容低俗、道德价值观扭曲的题材, 确保受众能够得到积极正面的影响。其次, 是在数字出版物发行的环节进行立法, 明确界定数字出版物的宣传方式、发行渠道以及所面向的发行对象, 确保这些数字出版物能够发行到合适的受众群体中, 不会对不适宜的群体产生不良影响。最后, 是在受众群体环节进行立法, 明确界定受众群体对于数字出版物的使用行为, 防止其利用数字出版物进行不正当的行为, 给自己或相关数字出版物发行方造成影响甚至危害。

(二) 加强对数字出版产业整合的管理

进行产业整合是数字出版未来发展所不可避免的局面, 如何强化在产业整合过程中的管理, 就需要各个有关部门进行仔细研究了。加强对数字出版产业整合的管理,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第一, 加强对区域内数字出版行业竞争的管理。产业整合必定是以区域为单位开始进行的, 因此加强对区域内数字出版产业竞争的管理, 使区域内数字出版行业处在良性竞争状态下, 对于其未来发展以及进行整合都是十分有利的。第二, 加强对数字出版行业相关产业的管理。与数字出版行业有所关联的行业较多, 其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对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形成影响。只有加强对这些关联行业的管理, 才能确保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没有后顾之忧。第三, 加强对数字出版行业整合过程的管理。数字出版行业整合从好的方面来说, 可以强化区域数字出版行业的竞争力和发展能力;但是从不好的方面来说, 数字出版产业整合可能存在恶性竞争的因素。因此, 需要对整合过程做出严格地管理, 避免恶性竞争出现。

(三) 着力培养数字出版管理的专业人才

数字出版不同于其他行业, 其既具有科技性, 又具有传统出版特性。因此, 要进行数字出版管理工作, 就需要兼具这两个方面的专业才能。培养数字出版管理的专业人才, 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 加强对传统出版行业管理人员的数字出版技术理论培训, 就目前实际情况来说, 从事数字出版管理的人员主要是从传统出版行业管理转型而来的, 其对于出版流程、出版选材等方面的管理工作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 唯独缺少对数字出版方面相关技术的了解。例如, 移动终端推送、制作APP等技术。第二, 加强对技术型管理人员的出版理论知识培训。部分数字出版人员具有专业的数字出版技术知识, 能够切实有效地解决各类技术问题。但是对于出版的流程、选材和宣传等不具备太多认知, 无法及时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因此, 需要及时补充相关出版专业知识。第三, 通过专业机构培养具备两个方面专业才能的数字出版管理人才。可以通过组建数字出版管理人员培训班进行专业培训, 也可以与一些高校展开合作, 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总的来说, 缺少专业的管理人才, 是数字出版管理工作中各项问题产生和无法解决根源。只有拥有足够的专业人才, 才能尽量避免各类问题的产生, 及时解决各种问题, 为数字出版的发展做出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结束语

数字出版的发展十分迅速, 可以说已经超越了诸多传统出版企业的覆盖率以及经济效益, 并且相对于传统出版行业, 更加能够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接受。数字出版的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 但只要认识到这些问题, 并切实从各个方面进行改善, 则一定可以做好数字出版管理相关工作, 推进数字出版行业发展。

摘要:数字出版近些年发展十分迅猛, 大有取代传统出版行业的势态。这不仅是社会发展进步, 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所带来的必然变革;也是出版行业顺应时代大潮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改革。但是目前我国数字出版行业的管理尚不到位, 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致使数字出版的发展出现阻滞和偏差。本文就数字出版发展的现状出发, 逐一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以期促进数字出版发展。

关键词:数字出版,现状,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叶黎沼.我国数字出版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09.

[2]郝婷.我国数字出版法律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出版, 2011 (16) .

出版过度问题分析论文 第6篇

数字出版是出版业与高新技术相结合产生的新兴出版业态,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新闻出版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出版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加快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是“十二五”时期产业发展新目标,是推动我国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重要基础。

目前,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规模正在逐步扩大, 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数字出版产业在我国仍然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与国外数字出版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 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发展面临的形势也不容乐观。 江苏的数字出版产业亦然。

1我国数字化出版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正进入高速发展期。全国数字出版产业总体收入不断增长,2012年总收入比2011年整体收入增长了40.47%;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不断提高,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中数字阅读方式的接触率比2011年上升了1.7个百分点; 产业链趋于平稳,并向纵深发展;产业集群化、规模化趋势明显,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长三角为产业核心区,以华北、中南、西北、西南为辐射的综合布局。

1.1数字出版产业总体收入增幅明显

从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总体收入情况来看,2006年为213亿元,2007年为362.42亿元,2008年为556.56亿元 ,2009年为799.4亿元 ,2010年为1051.79亿元 ,2011年为1377.88亿元 ,2012年为1935.49亿元,增长呈明显上升趋势并且增幅较大(见图1)。2012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总收入比2011年整体收入增长了40.47%,互联网期刊、电子书(含网络原创出版物)、数字报纸(不含手机报)、博客、在线音乐、网络动漫、手机出版(含手机彩铃、铃音、手机游戏等)、网络游戏、互联网广告等收入均有增长。其中,手机出版、网络游戏、互联网广告收入分别达达486.5亿元、569.6亿元、753.1亿元(见图2)。手机出版和网络游戏的收入在数字出版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5.13%和29.43%[1]。

(单位:亿元)

(单位:亿元)

1.2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不断提高

从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来看,随着以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电子书阅读器为代表的数字终端产品日益完善,国民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阅读等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增幅明显。2013年4月发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中数字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40.3%,比2011年上升了1.7个百分点。其中,有31.2%的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较2011年的27.6%增加了3.6个百分点, 增幅达13.0%。

1.3数字化出版产业链趋于平稳

从数字化出版产业业内情况来看,数字出版内容生产、技术研发、渠道开发、平台建设、终端生产5大产业链逐步趋于稳定,并向纵深发展。同时,数字企业进入壁垒开始提高,产品品种及竞争者数量日益增多。

1.4数字化出版产业集群化、规模化趋势明显

从数字出版发展趋势来看,集群化、规模化趋势明显。随着我国首家国家级数字出版产业基地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2008年7月在上海成立以来,重庆、广东、江苏、湖北、天津、湖南、浙江、陕西、安徽等省市相继建立了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截至2013年3月底,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总数已达到了12家,遍布全国主要地区。

2江苏数字出版产业现状及特点分析

近年来,江苏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全省数字出版产业总产出不断增长,2012年全省数字出版总产值达120亿元;期刊、图书、动漫、手机报等数字出版稳步推进,电子图书、数字期刊快速发展,动漫产量时长位居全国前列,手机报用户突破268万;民营资本和技术参与互联网出版的积极性逐步提高,目前,江苏网络出版企业已达16家;数字出版产业集群逐渐形成,形成了以南京为中心,苏锡常、扬州为两翼多园区的产业集群,数字出版逐步成为江苏新闻出版业新的重要增长点。

2.1产业总产出增幅明显

江苏的数字出版产业起步较晚,主要涉及互联网图书、期刊和手机报纸等,2007年总收入仅约为1200万元,2008年收入仅约为3500万元,但随着数字出版产业基础环境及条件的不断改善和跃升,江苏数字出版产业总产出不断增长,并且增幅明显。2011年全省数字出版产业总产出突破100亿元,2012年全省数字出版总产值便达到了120亿元,较2011年增长了17%。

2.2业态发展势头良好

江苏电子图书、数字期刊、数字报纸、网络动漫、 手机出版等数字出版发展迅速,全省图书、电子音像出版单位和期刊社多数已涉足数字出版领域,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电子图书、数字期刊快速发展。江苏最大的出版集团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与北大方正公司联合发行电子书,迄今电子书种类多达2000多种。该集团还推出以图书、互联网和DVD-ROM三种形式同步出版重点图书模式,效果良好。

动漫产量时长位居全国前列。自2007年以来,江苏原创动画产量已连续6年位居全国前3名,其中, 2008-2010年蝉联榜首。2011年,江苏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投入资金2722万元,扶持动漫与网络文化项目27个,产量时长45 913分钟,位居全国第二。

手机报用户突破268万。《江苏手机报》2010年获“最具成长性媒体”奖,是全国获奖媒体中唯一的手机媒体;2011年获网络出版物提名奖,是中国新闻出版业最高奖项。同时,江苏手机报还积极打造ipad等新闻阅读产品。目前,《江苏手机报》总用户突破268万,覆盖全球89个国家和地区,是江苏省读者群最大的手机新媒体。同时,《新华日报ipad版》、《扬子晚报iphone版》面向全球发布。

多家大学出版社介入数字出版领域。南京大学出版社投资4200万元打造中华传统文化数字交互出版传播平台。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投入1582万元建立幼儿教育数字出版信息交互平台。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先期投资195万元启动数字出版工程,已推出煤矿法律电子书、煤矿电子图书馆、煤矿技能考核题库等电子出版物[2]。

2.3民营资本参与趋势明显

“十一五”以来,江苏转企改制的图书、音像、电子出版单位达27家,3家报纸、24家期刊出版单位转制为企业,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数字出版领域。2010年, 苏州游宝电脑软件有限公司成为江苏首家获得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的民营企业,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首批获准从事电子书复制业务。目前,江苏网络出版企业达16家。

随着数字出版产业的不断发展,数字出版领域的竞争开始从内容资源的竞争表现为资本的竞争,民营资本参与数字出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对江苏全省互联网文学网站初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民营企业经营的文学网站占90%以上。

2.4数字出版产业集群逐渐形成

江苏的数字出版基地园区布局以南京为中心,苏锡常、扬州为两翼,形成“一体两翼、一基地(南京市雨花经济开发区基地)多园区(无锡太湖园区、苏州阳澄湖园区、扬州瘦西湖园区等)”的数字出版产业集群 (见表1)。

3江苏数字化出版产业存在的问题

3.1数字出版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目前,尽管江苏出版业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资源、 知识库,多方主体在互联网、手机、掌上阅读器等媒介的应用上均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但因为缺乏技术的嫁接,数字出版业所采用的技术仍缺少革命性的创新突破,导致知识资源利用单一,全省数字出版产业中的部门领域还处于低水平竞争阶段。在产学研合作方面,依托短期项目合作多,合作形式比较松散,缺乏稳定的合作机制,产业发展没有持续有效的内在动力。全省数字出版产业在云出版技术、移动网络技术、 阅读终端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等重要技术领域突破步伐更显缓慢,没有真正掌握和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从技术创新角度看,江苏以数字出版企业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新闻出版科技创新体系目前尚未完全建立和健全,数字出版领域科技推广和成果转化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优质内容与数字技术紧密结合的数字出版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3.2数字出版基地同质化现象明显

全省数字出版基地由于现处在建设发展的起步阶段,基础建设、政策设计、项目运作等方面相似度明显,产业集聚优势不突出,发展重点和特色重叠,核心竞争力不足,呈现出同质化竞争趋向。目前,除扬州基地定位于电子书包相关产业链外,其他3个基地尚未形成明确定位,基地的规划基本涵盖数字出版所有方向,在功能定位、业务发展上有着众多的相似。

江苏数字出版基地主要集中在南京、苏州、扬州、 无锡四地,在地域上过于集中,且集中在苏南地区。由于机制等原因,地域上过于集中、发展特色不明显的基地园区缺少能够吸引数字出版企业的自主政策, 使得园区在引进优质企业上显得较为无力,导致区域内的龙头企业有限,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状况难以避免。

3.3数字出版人才存在“瓶颈”

数字出版需要比较熟悉或精通传统出版流程和数字技术及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由于江苏传统出版单位信息化程度不高,有些出版单位自身业务没有完全信息化转型,懂出版、懂技术、懂资本运作、懂市场营销等复合型人才凤毛麟角,人才结构呈现“单一型”特征。数字出版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匮乏的又一原因,是出版教育与出版产业的严重脱节。江苏虽高校众多,但高校数字出版学科建设发展、专业理论研究尚处于建设与发展阶段,设立数字出版专业和课程的高校也为数不多,数字出版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梯队”还未形成。再者,从全省范围来看,江苏数字出版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尚未完全建立,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数字出版人员职业资格认证,以及岗位培训、调训制度和业务轮训制度也在不断探索之中,很大程度上影响现有数字出版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江苏数字出版人才“量”不足、“质”不高,高端复合型人才及创新团队更是“量”、“质”不佳,常常造成出版从业人员不了解技术开发和数字出版的运营模式,技术提供商不了解传统出版流程的尴尬局面。“人才瓶颈”最终导致数字出版成本过高。

3.4优质数字出版产品不足

数字出版内容产品不足,一直是近年来束缚江苏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全省传统出版单位虽然拥有大量内容资源,但是优质数字内容普遍开发不足。一方面,对内容资源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开发利用不够,特别是对一种内容的不同门类的开发、多平台应用开发、电子书的开发有待加强,内容资源“多屏化”应用产品缺乏;另一方面,已开发的数字产品,市场契合度较低,内容资源的数字化可使用率也偏低, 能够有效地转化为数字产品、适合数字终端呈现的优质内容偏少,覆盖网络、手机以及i Pad等各种新兴用户终端的数字出版产品体系尚未完全形成。

4江苏数字化出版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4.1建立数字出版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建立并依托数字出版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全省数字内容资源的共享与整合,搭建信息交流与共享服务平台,加大数字出版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建立健全以政策为先导、投入为保障、企业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新闻出版科技创新体系,增强数字出版产业自主创新能力[3]。重点扶持企业实施以内容资源数据库建设、数字出版软件产品开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及相关技术研发为主的数字出版工程项目,开展前瞻性联合项目研究和技术合作,探索无偿资助、贷款贴息、后补助等多种方式支持试点联盟的发展。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在移动网络技术、云出版技术、卫星数字发行技术、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多媒体技术、阅读终端技术等重要领域取得突破,逐步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推动联盟建立和完善技术成果扩散机制,加快数字出版领域科技推广和成果有效转化,经认定的数字出版企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可试行享受资金扶持等优惠政策。

4.2引导数字出版基地差异化发展

数字出版基地建设是重要的文化工程之一,一般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和突出区域、行业优势要兼顾并行。目前我国数字出版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全国共有12家数字出版基地,如何在这12家之中,凸显江苏出版大省的实力,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对于江苏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来说显得尤为关键。江苏国家数字化出版基地建设发展,需要全面分析国家数字出版政策,充分依托江苏深厚的科教资源禀赋,做好基地园区的空间和产业规划编制,优化发展战略,避免同质竞争和发展方向趋同,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点板块和主业,构建符合各自未来发展取向的差异化发展模式[4]。

扬州园区着眼于电子纸、电子书包等优势产业电子纸的生产,差异化发展的特色和成效逐步显现,其电子纸的生产现占全球产量的90%以上。目前,扬州园区正积极联合网络运营商、内容提供商,打造电子阅读器、数字读物出版、数字内容服务的“三位一体” 的电子书城。借鉴“扬州经验”,江苏其他3个园区可以充分利用各自软件谷公共平台、科技研发、人才资源、成果转化等比较优势,明确发展路径,形成各有特色发展模式,以差异化发展推动全省数字出版产业整体发展。

4.3加快数字出版人才培养培育

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培育是数字出版整个产业的关键环节之一。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有效机制,出台和实施对数字出版人才具有吸引力的政策。发挥江苏教育大省的资源优势,与高校协作建立数字化出版校企人才对接培养体系,支持高等院校、 职业院校与数字出版企业联合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大力培养数字出版产业链各类、各层次的专业人才。强化数字出版企业人才开发的主体意识,突出数字出版企业人才开发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制度导向作用和科技、金融、税收等政策的调节作用,使数字出版企业真正成为引进人才的主体。引入数字出版领域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职称评定制度,探索将数字编辑职称评审纳入全省职称评审序列,通过数字编辑职称评审,为数字出版人才培养认证和职业提升提供通道。

4.4支持社会资本投资数字出版产业

上一篇:冲突解决机制下一篇:风力发电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