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的复兴

2024-07-22

儒家文化的复兴(精选9篇)

儒家文化的复兴 第1篇

一、士人以德修身, 以期成贤成圣

在儒家看来, 人生的目的是实现完善的理想人格和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与现实利益相比, 儒家认为道德修养在价值选择上具有优先性, 在理论上具有逻辑先在性。首先, 物质利益能满足人的口腹之欲;道德修养能满足人的精神追求。心性的修养高于身体的满足, 所以追求道德优于谋取利益。其次, 相对于物质利益而言, 道德也具有逻辑先在性。道德是人修养心性, 提升境界以及完善人格的途径, 它天然具有合理性, 是完满的善。人们因为具有了高尚的道德, 对于满足生存所需的利益自然随之而来;相反, 物质利益只能满足人的耳目口腹之需, 这本来无所谓善恶优劣可言, 可是人们可能为了得到满足口耳之欲的物质利益而不择手段, 导致自己的善良本心陷溺物欲, 从而使谋取物质利益的主体成为小人, 而利益也自然沦为陷溺人心的“恶”, 人的道德追求也就无从谈起。

儒家主张道德优先还表现在对待利益的取舍和人生价值的追求上。在面对利益取舍时, 儒家学者将道德原则置于优先考虑的位置, 如果所取之利与道德发生矛盾, 他们坚持道德优先的立场是非常坚定的。在人生价值的追求上, 孔子甚至认为个人为了追求自己理想, 必要时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也在所不惜。个人不能因求生而拒绝履行道德义务, 只有在对道德理想的追求中, 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孟子继承了这些思想, 与孔子的“杀身成仁”的主张相接, 他提倡“舍生取义”, 极力倡导一种“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1]P206的大丈夫人格。

虽然历史上有些儒家学者承认良心人人固有, 每个人都有成贤成圣的可能, 但是这只不过是儒家学者在理论上的一种先验设定, 与现实社会毕竟存在一定差距。面对现实情况, 儒家在提倡上述道德主张时, 对于道德主体的选择是有针对性的。儒家提倡道德修养都是区分两个不同层面的主体而言的, 即士阶层和平民阶层, 也就是所谓的统治阶层和被统治的广大平民。儒家的总体价值目标是涵盖国人个人幸福和国家整体富强在内的全部社会的稳定, 即掌握政权的统治者以及辅助政权的士阶层进行自身道德教化, 使他们对内修养成道德高尚的圣贤君子, 对外以自身道德品性感化国人, 并施仁政于广大平民使其安定于治下, 从而实现国泰民安。因此, 儒家思想中每一方面的每一项主张都是为实现这个价值目标而提出的。可以说, 在这个价值目标的实现途径上, 儒家是直接与统治阶层对话, 而不是直接面对被统治的平民阶层。

二、理想遭遇挫折, 产生道德作伪

内圣外王之道是儒家追求的最高生命境界和人生理想, 也是儒家所设计的治邦安民的政治主张。但无论是在理想还是现实哪个层面, 儒家这一主张都不曾得以实现。统治者不会按照儒家所设计的这一理路去实行修身治国, 反而是将这一主张中自我道德约束, 道德修养优于物质追求的成分单独抽离出来进行大肆宣传, 用以统治下层的广大国人, 对人们的道德生活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

首先, 儒家道德教化的主体被偷换, 由原来主要针对的统治阶层转向了被统治的广大平民阶层。

儒家原本主张道德教化的主体是面向统治阶层的, 希望统治者通过自我道德约束, 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 成为勤政爱民的圣人进而以王道治天下。但是统治者却将儒家道德教化用于广大百姓身上, 这就使得原本用来约束统治者行为的道德力量, 无形中转嫁给了百姓。统治者来讲鼓励百姓去追求儒家的道德理想, 在实际生活中无欲无求, 这就变相地加强了自己的统治力量, 稳固了统治基础。儒家原本的主张是圣者为王, 但是在现实操作中却成了王者为圣。统治者不仅将儒家自我约束的道德力量转嫁给了广大被统治者, 使他们安分守己, 同时自己则以儒家圣人自居, 利用其手中的权力迫使百姓相信其标榜的明君身份。这样一来, 儒家的道德教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变成了统治者进行专制统治的御用工具。

其次, 发展到后来的儒家道德其地位被无限拔高, 但由于与现实脱节而产生道德作伪。

在儒家这里, 确实存在追求道德优先于谋取物质的倾向, 但是也应该看到, 孔孟在强调道德优先的同时, 并没有否定物质利益的存在, 或者认为物质利益没有意义。孔孟只是认为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会存在一个是否符合道德的问题, 在利益与道德相冲突时, 就有一个取舍的抉择。对于这一点, 孔孟的态度就表现为在道德追求和物质利益二者之间出现矛盾的时候, 以道德为先。后世儒学仅就其中道德超越性加以继承和发挥, 将其推向了极端, 从而使儒家道德成为一个脱离现实利益的虚伪道德。无论哪一种社会道德价值体系, 如果是合理的, 它的最后目标总是会落在提升社会中个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上, 社会本身并没有最终独立存在的价值。就目的来说, 个人合法利益的正当获取才是使一个社会道德模式的合理性得到确证的最后依据。离开活生生的个体, 将社会独立置于其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是儒家一开始就将社会理想的实现寄托于统治阶层, 将道德视为社会生活中人人必须遵循的价值目标。其实儒家是把统治阶级当做实现理想的工具, 但是却将解决社会秩序与个人生活的问题完全诉诸统治者的个人道德, 而忽视了社会道德的终极价值所在。

总之, 在儒家学者看来, 道德操守应该优先于物质享受, 个人的任何物质需求的满足, 都应当为提升道德境界发挥一定积极作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物质利益对人生没有任何意义。我们承认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本无可厚非, 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道德是人的道德, 其最终价值是要满足人的需要, 提升人的素质。离开人空谈道德义理, 没有任何意义。

参考文献

儒家文化对老舍文化心态的影响 第2篇

中国大部分的知识分子都多少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

与同时代的知识分子相比,老舍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更少情绪上的偏激:“对过去,我们没法否认自己有很高的文化……在世界史上还没有敢轻视中国文化的。”【1】中国传统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就包括了“重义轻利”这样正面的价值观和“中庸之道”这样具有双向导向作用的价值观。

这些价值体系的内容不仅作为生活理念被老舍所接受,而且其正面意义被老舍转化为了自身的内在品质和责任感。

对于中国传统儒家价值体系的负向作用,老舍曾在他的作品中以犀利的笔锋给予无情的揭露:老张处理任何事情都透露着圆滑,情况一变,态度也立刻随之一变,但是老张最后仍不免陷入作茧自缚的困窘(《老张的哲学》);张大哥请客圆场样样精通,最后却自己都向不清楚为什么,屈辱地让别人把自己的儿子绑架了(《离婚》);祁瑞丰自诩在全家上下成员里最聪明,办事最周全,最后却是汉奸的应有下场(《四世同堂》);牛天赐在父母的“教导”下,高不成低不就,老舍以令人捧腹的笔调描写其笨拙可笑。

而一旦天赐靠自己的力量讨生活,以自己的见解去面对生活,处理事情,老舍又对他不吝赞美之词(《牛天赐传》);祥子在奋力追求生活,品格刚正耿直的时候,老舍美赞其为“沉默、坚忍的树”。

而当祥子一旦没有了内心的“正”,只剩下了处事的.“圆”,靠处处撒谎骗取钱财的时候,老舍对曾经赞美的祥子也毫不留情,给予了犀利的鞭挞。

对于国人将优秀的儒家传统文化片面演绎成“外圆内不方”的品性,老舍思考之深邃,剖析之透彻,历来已为读者和研究者所感受到和认可。

尽管如此,对儒家文化负面作用的批判并不妨碍老舍对儒家文化中优秀因子的认同。

老舍穷苦的出身使他一开始就习惯于站在一个平民的视角上去感知周围的事物。

母亲以身作则的良好教育,使老舍在接受儒家文化理念的时候,本能地倾向于厚重轻义的伦理取向,清雅高洁的生活情趣以及既刚且柔的文化气质。

《一筒炮台烟》中的青年教师阚进一宁愿穷困拮据的生活,也不肯失去自己清白干净的操守;辛永年突破传统伦理观念中的香火观念,劝自己的儿子从军报国,自己则毫无保留地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几十年如一日地奉献给教育事业(《桃李春风》);《国家至上》中的教师黄子清,以国家利益为重,一心要和回族拳师张老师联合抵御外辱。

回族拳师张老师,尽管因为私人问题拒绝与黄子清和好,但是在中华民族存亡面前,终于觉醒,放弃了个人恩怨。

老舍对这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优秀价值观念的人物给予充满赞扬和敬佩的笔墨。

老舍为文如此,为人也一样。

在老舍少年时期的文化构成中,作为必修课程内容的古典诗词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自少年时期起,陆游、杜甫、屈原等就是老舍最崇敬的诗人。

这不仅因为他们有诗才,更因为他们是中国知识分子心目中的楷模,是一种民族气节与忧患意识的人格载体。

如果说“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文人的传统政治理想,那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正是他们以献身来完成自己人格的心理模式。

“一个读书人最珍贵的东西就是他的一点气节”。

【2】“七七”事变之前,老舍一直过着教授兼“写家”的平静的生活,不参与任何文学上的党派的斗争。

这并不是说老舍就是一个不问世事之人。

抗战爆发后,老舍显示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气节。

1938年,老舍参加“抗战文协”时,在“入会誓词”上就有这样一段话,“我是文艺界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和小凳之间,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可以自傲他人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没有大将的韬略,可是小卒该做的一些,我确实做到了。

以前如是,现在如是,希望将来也如何。

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意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刻上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3】在老舍看来,作为国家的公民身份比作为文艺家的作家身份更重要,以笔为枪创作出维护国家尊严的文字比写出传世的文学作品更重要。

从1937年到1945年,8年时间,老舍跟随抗战情势的演变辗转各地。

无论在什么样艰苦和危险的环境下,老舍都不放松以手中的笔宣传抗战和鼓舞士气的责任。

在抗战时期的120多部多幕剧中,老舍创作的9部话剧占了8%。

单从数量上说,这也是很可贵的贡献。

“中庸之道”也是中国传统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是中庸的哲学,造成了老中国儿女不思进取、保守落后的一面。

然而这一价值观也有正面的意义,造就了老舍“外圆内方”的性格。

“圆”是老舍待人处事随和、宽厚,“方”是老舍在原则问题上是非分明,立场坚定。

老舍在抗战时期不介入派别论争中,自己只坚持做“抗战派”。

这并不是说老舍没有是非原则,而是在老舍看来,各种派别、论争的最终焦点就是为抗战服务。

既然如此,团结一切爱国力量一致抗战才是最大的政治。

1938年,老舍扛起“文协”负责人的大旗。

在艰苦的物质环境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老舍不保守不冒进,顶住了来自敌人的压迫和其它意识形态方面的压力,以卓有成效的实际工作对抗日统一战线作出贡献。

这是中国传统的价值体系的积极意义传达给老舍的为人做事的积极理念。

注释:

【1】老舍:《大地龙蛇・序》,《老舍剧作全集》第1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第300页。

【2】老舍:《八方风雨》,1946年6月20日《书报精华》第18期,《老舍全集》第14卷,第375页。

儒家文化的复兴 第3篇

一、儒家“仁”文化的内涵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在《论语》中“仁”字出现了109次之多,其中“仁者,爱人”非常明确的点明了“仁”是孔子伦理学说的最高目标,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最终极的根源。孔子赋予了仁以丰富的内涵,他几乎把一切好的品德都归结到“仁”中去。所谓“仁”,按他的解释, 便是“仁者,人也。”儒家认为,人首先要有一颗温暖、亲爱、感恩、谦让、善良的心,即仁心。仁作为人的最高德性,是在人与人、人与万物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其根本意义是爱。仁从“亲亲”开始,推广到“爱人”,最终推到“爱物”,表现为由近及远、由个体到全体的逐渐展开的过程。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同时它又是受社会文化影响和制约的,以企业规章制度和物质为载体的一种经济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实践活动中通过企业领导者主动倡导和精心培养,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和遵守,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企业精神、行为准则,传统习俗、员工文化素质,以及蕴含于企业形象、企业制度、企业产品之中的某些物化精神的总和。由此可见,企业文化会通过树立企业精神、价值观念,无形中使全体员工认识到把自己的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引导员工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发挥一种“软约束”的作用,激发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努力探索研究,实现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使企业充满活力,形成企业的独特竞争力和比较优势。

现代企业的竞争虽然表现为质量的竞争、技术的竞争,但从根本上归结为人才的竞争,但如何创造一个让人人都能发挥自己才能的氛围,如何使员工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如何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执行力?通过实践发现,光靠物质的激励已远远不够,还要从企业文化着手。通过建立具有号召力、凝聚力和导向力的企业精神,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才能支持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优势,并使企业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支持企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因此国家经贸委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观念整合。是企业的性质和主要核心竞争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企业才是有生命力的企业,企业文化是一种生产力。”

三、“仁”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构建的启示

现代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决定企业兴衰的根本。我国著名企业海尔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建立80/20、赛马不相马等制度,使企业能充分尊重每一位员工的意见,并能在具体行动中以身作则,调动所有员工的积极性。但在一些企业,由于受到落后管理思想的影响,人要么被当做“机器”,要么被视为企业的经济负担,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受到极大的压抑。原巨人集团的史玉柱在总结失败教训时就提到,他的失败很大程度上就是巨人文化只是停留在空洞的宣传口号上,而没有变成员工的实际行为。以上案例表明,尊重关心每一位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基本点,是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企业管理中,矛盾总是不断发生的。企业中存在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上级与下属、各级管理人员之间、工人之间的矛盾。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工人,由于各自所处的地位的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的不同,对一些问题所了解的广度和深度的不同,价值取向的不同,因而,对一些问题的评价也就不同,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发生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特别是在发生个人之间带有感情色彩的纠纷,严重影响到企业生产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儒家文化主张从反思自身开始,进行换位思考,多从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因此,儒家“仁”文化有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有利于建立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增进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感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在企业中形成尊重人、信任人、爱护人的气氛,有利于创立一个以爱心换取被爱、以奉献换取真情的良好人际关系环境,从而使企业全体员工不断增强无私奉献精神,知恩报德精神,有利于形成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要形成尊重人爱护人的良好风气,企业必须建立充满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我们可以在制度化的刚性管理中适当的引进亲情、友情、温情的内容,这样就把科学管理引向文化管理,实现现代管理的质的飞跃,进而带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企业家只有实行人性化管理,铸造团队精神,全面认识、尊重广大员工的人格和自尊心,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切实解决一些让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问题,促使企业上下团结一致,才能激发全体员工潜能,才能齐心协力实现生产经营目标。只有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相互尊重、友好融洽的工作制度,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能和组织的活力。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成为建设优良企业文化的有力思想武器,有利于维系企业员工的良好人际关系。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内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文化复兴的作文 第4篇

文化复兴,“复兴”何事?

近些年,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多方位复兴之势。应该说,诸多文化复兴的现象代表了中国人对自身文化传统的一种新自觉,深值嘉许。如果我们放宽视线,平心对待历史,而不仅仅以最近三四百年的成效作为评估的尺度,便不能不承认,中国传统文化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过去那种全盘否定的态度实应反省。

不过,我们也应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面貌并不单一,而是充满了各种异质元素。朱维铮先生在1980年就反复强调:中国并不存在一个“一贯的传统”。首先,不同时代留下的遗产并不一致,既经累积,又常常混杂;其次,即使在某一特定时代中,不同人群的行为和思考方式也自有特质。即以一个“善”字来说,其内涵固不乏一些超时空的准则,具体表现却不免流动迁移,不但不同社群各有一套道理,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也取舍各异。因此,面对“复兴传统”的呼声,我们也不能不慎重思考:要“复兴”的是什么“传统”?

据我的观察,近年最受欢迎的一本传统读物似乎是《弟子规》。这本出现于清代早期的童蒙读物在不少人那里已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诵读之声,凡有井水处,无不可闻。这本小册子当然也有一些不错的`道理,不光是孩童,即成人开卷,也可受益。

但正如书名所示,《弟子规》不过就是一部“小学生守则”。这即使在传统蒙学读物中,也是简陋之作。更重要的是,其中教授的伦理皆是单向的。作者既立意对“弟子”讲话,自然多言服从,而不思考“父兄”何为。朱熹讨论师弟关系时曾提出所谓“彼此之辞”,即是不要求一方单独尽责,而以双方互相负责为条件;其中强势一方,还应尽首要的责任。比如“父慈子孝”:父先须“慈”,才谈得上“子孝”;若以权势压人,“孝”字又从何谈起?

其实,即使对小小孩童,“服从”也非唯一伦理。若我们承认,一个理想的社会成员,应具有独立、负责的精神,肯用自己的头脑思索,富有同理心、想象力和道德勇气,则《弟子规》一类以培养服从习惯为目的的读物,实在不无被滥用的风险。

儒家文化的现实意义及影响 第5篇

关键词:儒家文化,现实意义,影响

一、什么是儒家文化

儒家又叫儒学、儒家学说, 或儒教, 儒学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礼。“仁”就是从“亲亲”出发, 推广为普遍的爱, [1]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和自我约束 ;“礼”是来自外部的规范, 内外结合是一个人高尚人格的完美体现。

儒家文化由春秋时期孔子创立, 孟子时期得到发展, 西汉思想家, 儒学家董仲舒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思想 , 提出了一整套儒家理论新体系,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正统地位, 汉代以后, 儒家经典形成了四书五经。宋明理学使儒学发展演变为一种集儒、释、道三家文化为一体的理论体系。[2]

二、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及其教育思想

孔子,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言论和生平活动记录在由他弟子或再传弟子编成的《论语》一书中。[1]孔子兴办私学, 奉行“有教无类”的办学原则, 使“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 使教育向平民化方向发展。孔子的教学是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并重, 目的在于教育弟子“成人”, 既要使学生成为社会有用的人, 又要使他们追求仁、智、勇、知、意、情与真、善、美的全面发展。[3] 孔子门下弟子三千, 总结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例如“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怠”等。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 他认为先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 让学生们各尽其才, 这样学生才会有所进步。孔子的这一教育思想是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他们进行培养, 促进每个人的发展, 是非常科学的。目前, 有的高校在本科生阶段做得比较好, 值得我们去借鉴。例如他们采取分级教学的方式授课。以“分级教学”代替“同步教学”, 根据学生的层次进行编班,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很多高校也采取选修课的方式, 以满足各类学生的不同的需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只有学生自身对课程感兴趣, 他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 这样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这个道理。我想这就是孔子这位圣人留给我们后人无比珍贵的教育思想财富吧。孔子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 台湾将孔子诞辰日9月28日, 定为“教师节”。中国大陆也在讨论将孔子诞辰日的9月28日, 定为“教师节”, 可见他的思想影响深远。

三、儒家经典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 “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精神 , 儒家思想的主流大多含有这一思想, 强调人和自然的协调统一。几千年来, 这种理念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4]在这一理念下, 人们普遍认为人是自然的一分子, 人与自然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是与生俱来的。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 就没有人类的未来。人们对自然存有一种敬畏和感恩之心, 不是无休止地从自然中去掠夺, 疯狂地索取, 而是要保护自然, 回馈自然, 与自然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1]破坏自然就是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这会让人类为之付出代价的。这对今天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创建生态文明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让我们行动起来, 保护我们的大自然, 保护地球, 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2. “和为贵”的思想

“和为贵”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儒家精神主张“和为贵”, 希望建立和谐平定的人际关系。所谓“和谐”, 是指事物存在与发展的相对稳定的多样性协调统一。[5] “礼之用, 和为贵”, 意思是礼的推行与应用, 以和谐为贵。[2]“和为贵”的思想倡导和睦、和气、团结。按照礼的规则来处理一切事情, 就要求人与自然之间, 人与人之间, 人与社会之间, 国与国之间和睦相处, 彼此友好关系融洽。可见,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非常讲究“和”, 和谐, 和睦相处。

3. “和而不同”的思想

“和而不同”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和个人为人处世原则。“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的意思是君子在人际交往中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但却不人云亦云, 苟同于对方 ;而小人恰恰与之相反, 小人总是在言语上迎合别人, 但在内心深处, 存有一种不够友善的态度。“和而不同”, 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 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 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 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2]中国传统文化数千年绵延不断,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她受益于“和而不同的”的文化观。传统文化“和而不同, 对外来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 并善于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 杨弃其糟粕。通过中外文化交流, 传统文化将获得更大的发展, 并展现自身的精神面貌。[5]

四、结语

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待传统文化, 我们要采取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批判地继承。对于那些儒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优秀品质, 我们要继承, 并将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

[2]http://baike.baidu.com

[3]余同元.中国文化概要[M].人民出版社, 2008.

[4]高媛媛.儒家文化对中国人思想观念的影响[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 (03) .

儒家养生文化的现代价值研究 第6篇

儒家文化起源于礼官,是在礼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叙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所以说儒家文化起源很早,而孔子是它的集大成者。先秦百家争鸣时期,儒学成为与墨家并列的两大显学之一,可谓儒家文化一个鼎盛时期,到秦朝“焚书坑儒”儒家遭到巨大打击,然经过长时间的反思,在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生们的努力下,儒学否极泰来,迎来了历史的第二个高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文化成为中国文化主流直到清末。而后,中国国门被列强打开,中国人睁眼看世界,对传统文化开始反思,开始是林魏、后来的体用之争,再后来维新变法,反思愈来愈深刻,直到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全盘否定,加上文革时期的批判,儒家文化的命运又陷入低谷。而有讽刺意味的是,被中国人抛弃的精华却被外国人追捧,这里面固然有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但是儒家文化本身的价值才是根本原因。由此可见我们对儒家文化的误解太深,应该正确认识儒家文化被多数中国人所认同。

2 儒家养生思想的现代价值

2 . 1 儒家养生思想的道德礼仪价值

2.1.1 倡仁德

儒家宣扬“仁”的学说,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观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今天的“以人为本”也是受了这个思想的影响。“仁者爱人”若是这个思想深入每个人的内心,那这世界的战争会少多少,社会矛盾会少多少,马克思说,共产主义是在生产力极大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的思想道德境界极大提高时实现的。而这仁者的世界是不是一个思想境界极大提高世界呢?或许这太理想化,我们退一步,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仁的境界,但是,若每个人都追求仁,还会有如此多的恶性突发事件吗?还会有小悦悦的悲剧吗?

2.1.2 讲孝道——敬老爱幼

《孟子》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看看当今社会:逝者尸骨未寒子女就忙着争家产,留学生弑母,至于虐待、不赡养老人更比比皆是,触目惊心。我们不禁要问,这是怎么了?我们是进步还是退步?我们曾批判二十四孝是对儿童的迫害,古代的孝是愚孝,但这只是一些人的一家之言,多数人是不假思索,人云亦云的否定,对儒家的孝的含义理解偏颇。

2.1.3 礼

礼是儒家起源的重要历史背景,是孔子一直强调的重要价值观。而在儒家价值观里,我们对于“礼”的误解也是最深的。或谓其是不平等的表现,对人格的侮辱,是封建社会的残余……孔子本人对于周礼的维护,对尊卑长幼的名分的倡导也是我们对“礼”的批判理由之一。但是礼却是比法律更高的维护社会秩序的准则,它包含哲学、伦理、养生、制度等一系列的伟大理论在里面。出自《礼记》的《中庸》作为儒家的经典之一,蕴含着高深的哲学智慧,而《礼运大同篇》中的大同思想不就是朴素的共产主义理想吗,共产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扎根,除了社会环境适合外,中国这种自古就有的大同思想,也为其提供了文化土壤。中华民族之所以能是一个多民族但统一的国家,儒家这种大同的文化血液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有人说,礼里面一些鞠躬之类的太繁琐,而且像三跪九叩的礼有违人的平等。我们知道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儒家亦不例外。礼的由来正是在对自然进行探究之后取法而来。如鞠躬,现在我们已经扔了,韩国和日本倒还记得,但日本的太傲慢,韩国的太卑微。中国鞠躬之礼是要人克制自己的傲慢心,是内心的和谐在表现。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就是此意。而且它还有养生作用,中医说人体有小周天,而经常地鞠躬有利于肠胃调理,使人小周天通畅,增强免疫力。这恐怕是很多人不知道的吧。再者,长幼有序错了吗?难道不应该尊重自己的长辈?不应该爱护自己的晚辈?下级不应该服从上级的领导?礼所强调的错了吗?有人说礼注重表面,容易导致虚伪人格,形式主义。

儒家还有很多的价值观如智、信、忠、廉等我们也应学会辨证对待,正确的与现代社会结合,发挥其作用。儒家文化除对道德修养有重要意义外,还对社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2.2 社会价值

儒家思想主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其中道、德、仁、艺上下相通,一以贯之。射礼上达弓道、德行和仁爱礼敬,下达射艺、礼仪规范。蕴含着丰富的儒家养生思想,表达着儒家文化的内涵。射礼中各种的礼仪程式都蕴含了儒家“和为贵”的养生理念,反映出儒家在生活保健上皆以求“和”为准则。在“和”的基础之上,儒家将德性的修养作为更高的一层境界,指出“大德必寿”,并已“君子三戒”作为警戒。德行修养既是“射”的一种升华,亦是儒家养生更高层次的追求,而最终,对人生志向以及社会和谐、天人合一理想的追求成就了儒家养生的最高境界。

而我们片面接受西方竞争价值观,致使人与人之间信任危机,人情冷漠。虽然我们的物质享受有提高,但幸福感受却下降,各种精神疾病像抑郁症,失眠等人群增加,自杀率上升,突发恶性事件增多。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片面照搬西方“戡天”思想而对自然进行掠夺性开发,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非正常天气频发,不明原因的现代病增多,从非典到禽流感再到冰雪灾害,人类的掠夺式开发已遭到自然的深重惩罚。

2.3 政治价值

儒家传统修身理论是建立在人性论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只有回答了人性的善恶问题,道德修养的可能性和必须性才是题中应有之义。

同时,修身何以必要还在于,儒家,为只有修身才能实现平治天下的政治理想。自先秦以来,儒家一贯主张“王道”、实行“仁政”、“德治”,以达到平治天下的理想,而要实现这一政治理想,则必须先“修身”。

3 弘扬儒家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儒家文化的复兴 第7篇

1.“仁”体现了校园体育文化以人为本的建设思想

“仁”的学说在儒家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相互依存、互助互爱的意思。《论语》记载说:“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可见,“爱”是“仁”的主要内容。为此,儒家认为“仁”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为人性修养提供了明确的目标,从一定意义上说以尊重人、爱人为根源与出发点,表示对人充分的尊重。目前,关于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各校由于自身原因,建设理念、方式也因地不同。而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更不是一个部门、一个院系、一个专业的工作,它需要学校从各级领导到所有职能部门和院系齐抓共管,需要人人都关心、人人都参与。这就需要运用儒家文化中“仁”的精神,以对人的信任和理解来培养人的忠诚服务精神和积极参与的意识,以关心人的需求来发挥人的各种才能和创造性,全面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人为本”,它是一种对校园人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它既强调校园人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目的地位,又强调了校园人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建设校园体育文化,既要靠社会、政府、学校决策机构的倡导,还要组织专业机构、专门人才直接到各级学校中去,公开展示、加强宣传科学、健康、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更要注重努力构建“以人为贵”的建设理念。

2.“礼”体现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秩序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儒家立足于做人治国,将中和归宿在中“礼”,以礼制中,归仁于礼,以追求人际和谐,实现儒家美好的王道政治和理想社会。由多元统一、多种成分共存的和谐之美是有序的“和”,只有各个不同成分恪守其在整体中的位置和作用,才有整体的和谐与秩序,任何个体的越位,都将导致整体秩序的混乱、和谐美的破坏。因此,确定每一成分在整体中应处的位置,是“和”、“美”的前提。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礼”的功用即是给每个校园人定位,以建立起一定的建设秩序,保证整体的和谐。它体现了建设中校园人自身的和谐、校园人与校园人之间的和谐、校园人与校园的和谐以及校园人与社会的和谐。“礼”要求建设的各部门,建设的领导层、管理层、组织层,既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又要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还要做到团结合作,形成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环境,把和谐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真正落到实处,使建设达到和谐稳定的局面。

3.“力行”体现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理念

“力行”意识是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关键。在儒家看来,和谐境界的实现,人本精神的高扬,忧患境域的摆脱,道德素养的提升,无一能够离开人们投身现实、奋发进取的努力和作为。因此,儒家经典大多强调力行,儒家人物大多是力行主义者。孔子云:“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也”。意思是说,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当有无穷责任,无穷事业,当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否则,贪图安逸,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就是“士”的耻辱,就不配当一个知识分子。《中庸》云:“力行近乎仁。”力行虽不等同于仁,却可以接近于仁,仁既是儒家的最高道德理想,又是儒家的最高政治理想,因而儒家所谓“力行”就不只是指道德修养和道德践履,同时还指社会政治实践。因此,在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始终贯彻儒家文化的“力行”精神,遵循儒家反对空谈,反对局限于坐而论道,而特别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建设工作落实到实处、做到实处,使校园人都能够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共同建设。这是建设和谐校园体育文化的关键所在。

4.“中庸”体现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原则

“中庸”精神有利于辩证的调节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尺度问题。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差异也较大。因此,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从中找到一个恰当的“度”。儒家中庸的最精华之处,就是这“过犹不及”、“恰到好处”,它反映了儒家的矛盾观和真理观。按现在的辩证法说,要从事物(矛盾)对立的两极中求统一,要把握事物的“度”。因此我们在建设和谐校园体育文化时,应把握好建设的“时中”。《易》之“时中”体现其对世界人事万物发展变化矛盾运动的深刻认识,其关键在于告诉人们凡事要顺时而行、待机而动,要遵循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顺大势而为。因此,对于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来说,不可“过”,既不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味的与其他学校进行盲目的攀比,追求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而忽略其他契合实际和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建设问题;也不可“不及”,把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赋予形式,敷衍、欺骗上级领导的检查,不把建设问题落到实处。各级学校要根据学校实际的条件变化,要把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问题做到随时而中,因时而中,灵活地、适度地处理建设问题。

孔子说“过犹不及”(《论语·先进》)意思是教诲后人在认识问题时,很好地把握一下分寸,不可“过”,也不可“不及”,一旦“过中”就变得不科学、不合理,甚至走向了反面。在对待和谐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上,需要注意对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和校园体育精神文化两极分化的建设问题。不管是只注重物质,还是只重视精神,都是极端错误的思想,不符合“中庸”的建设原则。这就要求,在建设中要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正面宣传,对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给予正确的评价,使校园人充分了解和谐校园体育文化的四个部分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不能忽视任何一个部分的建设,形成“瘸腿工程”。孔子讲:“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为政》)“异端”其原本的意思是两端,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就需要对于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文化全面而不偏执的建设。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正确地把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杨春梅著.儒家文化思想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

[2]易剑东著.体育文化学概论[M].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

[3]杨朝明等著.儒家文化面面观[M].济南:齐鲁书社.2000

[4]刘相林.体育文化与和谐校园的构建[J].体育文化导刊.2006(04)

浅论东西文化差异下的儒家文化 第8篇

东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在于东方重视整体, 而西方重视个体。我们可以从语言上考察, 因为语言是文化的产品, 也是文化的载体, 它最能反映文化差异。汉字, 作为文明古国的一个显著特征, 从最原始的甲骨文, 到今天的简化字, 汉字时刻影响中国百姓的生活。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 汉字是四四方方、规规整整的, 它的独特千百年来深刻影响着中国人。正是由于汉字可“变”, 才使得广大的劳动人民在生活及劳作中不断创新, 因此才有了闻名于世的四大发明。也正是因为“变”, 才使得面对国家危亡的时候, 爱国人士可以进行变中求生。汉字“正”的思想, 使得中国人千百年来时刻都在以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 同时在其生活中不断体现出来。也正是这种“正”的思想, 使得广大中国人在求变的过程中又有了一些保守性, 进而使得汉字“变”的思想受到抑制。从英文和中文的比较可以看出, 英文简单易写, 而中文则讲究字的整体结构映衬, 富有美感, 但也复杂难写。西方的文字主要以拼音文字为主, 如英文、法文、俄文等。这些文字的字根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但是在古希腊之前就是谜了。说到西方文字, 最具代表性的应该算是英语。英文有自己独有的魅力。首先是英文的“变”, 相同的字母, 不同的拼写, 也就组成了不同意思的单词。为避免因为写错顺序造成单词的错误和理解的分歧, 小心谨慎是不可缺少的, 久而久之, 英美人士形成了相对于其他各国更谨慎的生活与工作态度。英文的书写相对是松散的, 也正是由于英文的“散”的特点, 使得英美等使用英文的人形成了享受生活、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在汉语中, 姓放在名的前面, 这个人先属于某个姓氏, 即整体, 然后才是他自己;而在英语中, 名在姓的前面, 先是他自己, 然后补充说明属于哪个整体。西方很早就出现民主和人权概念, 这和西方重视个体的文化有关;东方的传统专制制度则是和重视整体的文化相适应的。

东西方文化中最容易影响百姓生活的还是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中影响百姓最深刻的是传统节日的庆祝。中国的节日都有很丰富的内涵, 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的来历各不相同, 每一个节日背后都有自己不同的故事和历史渊源。而西方的节日大多围绕宗教展开, 如圣诞节、复活节等, 因而他们的节日宗教气息更浓。西方的节日更多的是为了娱乐, 为了放松, 而中国的节日往往带有某种寓意, 且作为传统节日, 庆祝的方法往往是单一的。

西方文化实质是一种资本主义文化, 它是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条件下, 对西方传统的基督文化改造的结果。西方文化的特点主要有简单现实, 崇尚个性自由, 惜时如金, 自由, 平等, 开放。作为西方文化源头的古希腊与古罗马均处在海洋半岛上, 多面临海, 海上交通发达, 航海贸易繁荣, 这就使这些国家形成了打破血缘关系的开放式社会。激烈的社会动荡、频繁的人员往来和波涛汹涌、变幻莫测的海洋造就了其开放变革的文化品格, 铸就了其灵活、开放、勇敢、进取、协作的民族精神, 倡导艰苦奋斗和自强不息。所以, 西方人喜欢标新立异、革故鼎新, 富有冒险精神和挑战勇气。在西方, 也正是这种自然环境下形成的文化传统塑造出了西方人那种外向型人格。

在西方, 古希腊、古罗马的哲学家从一开始就把目光投向自然, 探求自然的奥秘和征服与主宰自然, 做自然的主人。自古以来西方社会就把自然与人区分并对立起来, 自然仅是被人认识、利用、征服的对象, 强调人的独立自主和积极进取, 追求自由意志和独立精神。西方人富有直面挑战, 大胆追求、崇力尚武、急功近利, 甚至不惜以片面掘进的思维方式和不择手段的行为方式达到目的、争取胜利的精神品质和心理状态, 从而形成率直、豁达, 具有刚硬的文化品格。西方社会赞同的价值观就是平等、竞争, 法律也保护人们在机会平等的基础上完全的竞争, 就是自由、独立, 就是认为财富有价, 肯定人的正常物欲。

中国文化可谓是东方文化的代表, 东方文化的特点主要有重视亲情和血缘关系, 谦虚谨慎、含蓄内向, 承认现实、满足现状, 强调共性, 礼尚往来。中华民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 三面连陆一面靠海的地理环境使中国自身文化保持很强的稳定性和历史延续性。诞生于半封闭大陆自然环境的儒家伦理, 教诲人们重土轻迁, 安贫乐道,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使人们在久远的传统中沉淀了一种封闭的惰性心理和惯性思维方法, 保守, 缺乏开放的意识;风险意识和竞争精神不强, 时间观念和进取意识淡漠。国人非常注重人情世故,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既文章”, 这培养塑造了国人谦虚、谨慎、忍让、含蓄的传统美德。中国的这种自然环境及在这种环境影响下的文化传统了中华民族内倾型人格。

中国传统价值观总体取向是重义轻利。作为支配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 其基本主张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 提倡义利发生矛盾时, 应当舍生取义。泛道德主义的中国传统, 用道德解释一切, 国民乐于言义耻于谈利, 重道德修养, 轻外在事功的价值取向, 导致科学在古代中国失去独立的人格价值和社会地位。从而表现出重义气, 轻功利, 好保守的人格精神。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等这些儒家的仁政思想及道德观念对社会的安定、和谐的构建起到了很大作用。儒家思想的精髓在于它的社会伦理思想, 而这种社会伦理观正是基于从国家统治阶级的高度期望出发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用通俗的语言或道德意识加以规范以此实现社会的统治和管理。

“天下有道, 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 礼崩乐坏。”孔子坚决维护在君主专制之下的集权政治, 坚决反对地方主义的分裂, 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政治上的“大一统”需要思想上的“大一统”做保障, 儒家学说的弘扬使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把“大一统”思想演化成了一种民族的心理定势, 即只有国家的统一才能保障社会的安定。大一统思想对于维护国家之统一及民族间的团结与融合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士为己任, 士者仕也。”对士阶层的教育和培养关系到王权统治, 更关系到黎民苍生, 士阶层的品行和修养关系到政治清明和国家的稳定, 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伦理道德对士的约束和培养在封建社会取得了良好效果, 要知道礼义廉耻, 遵守社会基本的道德, 对自己的行为加以约束, 使其符合社会和百姓的需要和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清正廉洁, 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打破了中国封建社会“学在官府”只有贵族才可以接受教育的制度, 很难相信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孔子具有这种非常眼光, 这对教育大众化和教育平等化无疑是一大贡献, 孔子这种教育思想推进了后世教育在下层社会中的逐渐推广。儒家教育思想中的格言警句对现代社会学生的教育是成功的, 同样, 教育理念的创新符合素质教育和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的科学化、教育的与时俱进, 儒家思想对教育的贡献是巨大的。

儒家仁、义、礼、智、信等观念在东亚各国有广泛影响, 儒家思想也伴随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潮流与世界多元文化交流和碰撞, 儒家思想在世界的广泛传播无不体现儒家思想的精髓获得世界的认可和接受, 儒家思想的时代价值也在逐步发扬光大, 对现代社会的思想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影响逐渐扩大。对儒家思想的弘扬及其时代价值的彰显对世界文化、文明是一种巨大的贡献, 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国的思想文化, 儒家思想文化也是世界的思想文化。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其产生及发展的社会背景及时代不同。任何文化都带有其产生的时代烙印, 即时代特征。文化是一定区域的人们长期融合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素质, 因此, 文化既然已经形成, 就没有优劣之分。这也是我们在研究文化问题时必须谨记的东西。如今, 家庭、亲情观念强的中国人来到了美利坚这块土地,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及尊老爱幼的美德难免受到美国文化的冲击, 但愿生活在美国的中国人能坚持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 让中华文化这朵奇葩在美国各族裔的百花园里绽开得更鲜艳, 更灿烂。

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 可以看到, 中西方文化各有其特征。中西方文明由于建立在自成系统的文化背景上, 两种差异较大的文化背景, 造成中西双方在价值追求和伦理取向上的各自特色, 从而使得中西方现实人格特征的相异。人类所有文化都具有社会结构和文化意蕴的共同基础, 也就是说文化存在共性。而它就是人类群体之间相互交往的基础。通过文化的交流, 那些被人们认为比较方便或有利于人的发展的文化特性就推广开来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特性。这种文化特性越多, 人类文化就越趋向统一, 整个人类社会就越接近于成为一个文化整体。

未来中国文化它的发展必须首先是以自己的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基本的精神资源, 作为一个根深蒂固的根基,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 广泛地吸收西方的各种先进文化, 吸收各种精华, 然后在这样一种基于自身的融合更新的基础上, 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更新。在这样的情况下, 中国文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才能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

摘要:东西方文化存在较大差异, 文章从东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入手, 提出东方重整体, 西方重个体的观点, 并对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代表文化中国文化作比较, 针对东西方文化差异下的儒家文化展开详细论述。

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第9篇

一、儒家文化的核心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它以心灵的自我修养与自我完善为主要目的。而儒家文化的核心主要在仁、礼和中庸等这几个方面, 一直绵延至今。其具体意义如下:

(一) 儒家文化的“仁”。

儒家文化中“仁”, 就是爱人, 就是以“爱人”之心, 推行仁政, 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们都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礼, 就是社会的道德秩序, 就是用“正名”即道德教化的方法。

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对自身社会地位有稳定的道德认可和道德定位。仁的作用是使民无造反之必要, 礼的作用是使民无造反之意识。———人们普遍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 就没有造反作乱的必要;人们普遍认可社会的道德秩序, 普遍遵守符合自身社会地位的道德规范, 造反作乱就没有道德依据 (即没有意识形态基础) 。人民既没有造反作乱的必要, 又没有造反作乱的意识, 社会就可以长治久安。古今中外, 凡是能够使国家达到太平的统治, 事实上都没有违背儒学的仁和礼两大原则。

(二) 儒家文化的“礼”。

儒学的真谛是仁礼一体。不讲究仁, 只讲究礼, 人民就会反抗其统治。不讲究礼, 只讲究仁, 人民就会轻慢其统治, 即人民不受道德约束, 就会由思想上的无政府状态引发现实中的无政府状态。所以, 仁和礼是一刻也不可以分开的, 这就叫做仁礼一体。人类社会是不断地发展和进步的, 古代人类受到自然界的威胁特别严重, 每个人都必须依赖群体的力量才能生存。因为这个缘故, 所以每个人都习惯于遵守群体共同的道德规范, 而认为群体共性对个性的约束非常合理。但是越到后世, 人类受到自然界的威胁不断减弱, 因此反对共性约束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潮便逐步发展起来。所以, 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就跟着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 礼必须根据不同的时代而有不同的内容。拿着古代的“礼”来统治现代的社会, 就会违背仁的原则。

(三) 儒家文化的“中庸”。

“中庸”现在给人的感觉是, 不温不火, 不够积极, 认为这是导致中国近代落后的一个原因。笔者认为这是对中庸的误解。中庸开篇就说, 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遵循人的本性是自然的道理, 对于处在社会中的人, 我们需要依据人性来进行修养, 所以才有“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可见, 儒家不是压抑人性, 而是承认人性、顺应人性、以人性为根本的, 并要根据人性来进行修养, 体现了儒学思想的社会性。

在现今有人批评中庸, 说它让人不思进取, 限制了人们的手脚。儒家是入世的学说, 怎么会让人不思进取呢?中庸既没有让人进取也没有让人不进取, 而是告诉人无论强弱、无论进退应持的态度。所谓持两用中, 过犹不及, 是“中”, 不是前也不是后, 不是左也不是右, 而是一个外界与内心、形势与实力的平衡点。天高任鸟飞, 海阔凭鱼跃, 狭室之中奔跑只会撞得头破血流。审时度势才能掌握平衡, 掌握平衡才能游刃有余、收放自如。

二、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

(一) 儒家文化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儒家文化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 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 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从根本上讲, 儒家思想认为, 社会治乱的根本在于人心, 因此要从根本上达到社会的治理, 就应当从人心的治理入手。这一点是有其深刻的意义的。很多社会问题的出现, 归根到底, 都是由于人心缺乏治理而导致的。这也是为什么在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之后, 统治者在百家中把以重视人心治理的儒家思想定为一尊的原因之一。儒家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沿用了两千多年之久, 为维持传统社会的安定和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 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当今社会文化泛滥, 信息爆炸, 国外各种形式的文化因素进入我国, 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如美国大片、日本卡通、韩国影视, 等等。这些东西表面看来似乎没有什么, 不过是一种供人娱乐休闲的方式, 但实际上是在传播一种价值观念, 使我们不知不觉地被同化, 从而失去了民族的根。事实上这就是一种文化的侵略, 可以称之为文化帝国主义。那么, 在文化侵略日益严重的情况下, 孔子的儒家思想应当起一个怎样的作用?孔子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根本, 既然如此, 只有发扬这个根本, 才可能发挥出儒家文化的作用。就文化产业而言, 首先应当有意识的将儒家思想注入文化产品中, 并且扩展这种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提倡仁、义、礼、智、信, 提倡和平中庸, 提倡道德理性, 积极将这些思想注入文学艺术作品中, 提高作品思想性与艺术性, 扩大中国儒家文化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其次, 应当有意识融和其他文化的精髓, 补充儒家文化, 使之更容易为其他国家接受。事实上, 基督教、伊斯兰教中的一些教义与中国的儒家文化, 还是有一些共通之处的。如果将这些内容儒家化, 再传播出去, 未尝不是扩大中国文化影响的一种良好选择。

(三) 儒家文化对国民性格的影响

第一, 求实乐观精神与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孔子提倡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人生, 这一点完全可以从他的人本主义思想与天人观中看出, 虽然孔子一生坎坷不断, 但他自始至终都不曾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从孔子的生平事迹也可以反映出这一点。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 自然灾害与人祸, 让中国人一次又一次陷入苦难之中。尤其是在1840年后, 中国人民饱受屈辱, 然而中国人民何曾放弃过?中国人民始终相信会有否极泰来之时。

第二, 宽容和谐的处事原则。孔子以一种博大的胸怀来面对这个世界, 充满了对世界的爱, 在他的心中礼治是唯一有效的治国治天下之道, 因此他赞成王道, 教化万民, 反对以暴力手段取得天下。这一点与基督教的济世哲学有相同点, 也有不同点。相同点是均认为自己有拯救世人的责任。但中国哲学是平易的, 非暴力的;而基督哲学则可以通过一些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尽管孔子的思想有些理想化, 但是从根本上来说, 中国人是认同这一思想的, 因此从根本上来说中国人在骨子里就是热爱和平的, 中国人不可能会在强大的时候欺凌他国的, 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汉王朝、唐王朝、明王朝、清王朝何曾欺凌过他国 (蒙古帝国未受汉化, 不计入此列) , 东亚封贡体系的建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点。

第三, 崇文尚贤与革故鼎新的精神。中国人是一个尊师重道的国家, 也是一个重视人才的国家,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 中国能人辈出, 中国的科技、艺术、文学等曾几千年里领先世界, 创造出了一个伟大的中华文明。中国人又是具有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的。郑和下西洋, 中国人对南洋的开发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孔子提倡理性社会的建立, 必然要求对师长、对人才的尊重。而“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 “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则体现了中国人的革新观念。

儒家的传统思想对历代执政者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文化的精神已渗透在中华民族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之中, 儒家思想也和世界多元价值相互接轨和碰撞, 儒家思想的价值已远远超过了它所赖以产生的那个时代对它所做的要求, 而成为中华民族及世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儒家思想在社会变革和发展中越来越扮演着重要角色。

参考文献

[1]论语[M].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6.

[2]孟子[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上一篇:教师的语言艺术下一篇:朝鲜核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