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现状

2024-05-26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现状(精选11篇)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现状 第1篇

民间金融的形式多种多样, 应针对不同民间金融形式组织化程度高低及经营特点, 制订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一) 合会的合法化

对标会、摇会等民间金融组织, 国家需将其合法化并实行备案制, 由其自律监管。在合会的合法化问题上, 可以借鉴台湾的经验, 台湾的“民法”对会员和会首的资格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规定会员和会首都必须以自然人为限, 制定了合会的运作规则。对诸如订立会单、记载事项、保存方式、标会方法、合会金的归属以及会员与会首转让权力限制等合会操作规程问题都作了详细规定。新成立的合会, 应在工商局等行政部门进行登记备案, 以利于管理。合会必须与实体经济相联系, 对于出于投机目的的合会, 应坚决予以取缔。

(二) 地下钱庄的合法化

对于地下钱庄, 可以引导其向社区银行方向发展。社区银行的定位符合地下钱庄现状, 有利于发挥其比较优势。从外部效应看, 既能丰富金融服务体系的层次, 又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能够弥补国有金融机构从基层地区撤出所造成的影响。当然, 地下钱庄合法化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部分地下钱庄存在着管理人员素质低, 经营不规范, 投机色彩浓厚的问题。此外还存在组织结构不合理, 信用贷款比例高, 手续不规范的情况。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没有建立起现代的企业制度, 所以在钱庄的合法化过程中应注重对钱庄管理制度的改造, 对于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应有硬性的规定。那些经营时间长, 状况良好的钱庄应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另外, 也可引导地下钱庄向创投公司方向发展。随着2006年3月1日《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实行, 民间游资不仅可以投资企业, 而且只要是搞创业投资的, 个人私募资金将受到法律的保护。这意味着以前专门向急需用钱的个人提供担保贷款的民间资金, 今后可以重点投资有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在个人私募资金并不合法的今天, 民间资金很难投资各种类型的中小企业。而《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无疑给很多私募资金提供了一条最佳通路。

(三) 社会集资行为的规范化

社会集资可能是目前最盛行的民间金融活动形式。目前法律对集资活动的限制很严, 一是要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 二是只能向特定对象筹集资金。对于“特定对象”, 法律概念很模糊, 一不小心就会陷入“非法集资”的陷阱。中小企业在进行集资时应对如何把握“合法民间借贷”行为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界限做出科学的处理。在吸收民间资金的条件上, 应设定明确的对象限制, 比如可以将吸收对象限定为职工和职工的亲属, 并且要以出具有效证明为吸收条件, 这样就可以从条件上避开"不特定多数"这个危险的陷阱。此外, 在吸收资金时, 要明确告知并审核提供资金人的条件, 不符合条件的企业不与之签订合同。这样就能有效地防止把吸收资金的对象扩散到社会上的不特定多数人, 从而避免将合法的民间借贷行为演变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另外对于只要是用于生产目的, 自愿性的社会集资就可以认为属于合法行为。相关法律应该从这方面重新定义集资是否合法, 加强对集资者资金用途的监管, 使集资活动合法化、透明化。

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受国家政策限制, 无法满足所有中小企业贷款需求, 而非法利用民间资本的地下金融对中小企业而言, 法律和资金风险太大。通过将现有各种形式民间金融的合法化, 将其聚集的大量的民间资金用于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 以达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目的。

二、发展个人委托贷款业务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中小企业融资又陷入了新的困境。2008年11月光大银行对外宣布推出个人委托贷款业务, 中国建设银行、民生银行、中信实业银行等商业银行也相继推出了这项融资品种。曾经经历曲折的个人委托贷款业务有再度升温的趋势。

所谓个人委托贷款, 即由个人委托提供资金, 由商业银行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 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一种贷款。

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民生银行2002年1月起成为首家开展个人委托贷款业务的内资银行。此后这家银行相继在宁波、上海、南京等地推出个人委托贷款业务, 并在南京市出现业务高潮。尽管这一新业务的名称不起眼, 但它的内涵却是迄今为止中国金融界破天荒的, 银行为民间借贷的双方牵线搭桥、充当监督与见证, 并从中收取手续费, 借贷双方风险自负。这种业务的具体操作程序为:委托人先将资金存入银行, 由后者帮助其挑选合适的放贷对象, 根据委托人自行确定的贷款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资金, 并负责监督贷款的使用和催收还款。借款利率的浮动幅度“虽然由借贷双方自由协商, 但不得超过人民银行规定的上下限”。民生银行凭借自己的资信, 介入到民间借贷市场, 这无疑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个人委托贷款业务的引人之处在于银行这一专业金融机构的信誉, 表面看来人们是通过银行将资金贷给企业, 实际上, 是将资金投向了银行的信用。通过这种方式, 把民间融资纳入合法渠道, 使民间资本以更有效、更合法的形式服务于中小企业融资。

三、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中小型民间金融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08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重点之一就是要培育和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体系, 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发展中小民间金融机构, 将从很大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民间金融机构的最大优势是机制灵活, 效率较高, 其经营项目主要是面向民营中小企业, 根据国外的经验, 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民间金融机构, 可以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

(一) 中小型民间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合理性

大银行规模经济效益高, 交易成本高、管理成本高。因此, 大银行更适合为大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而不适合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鼓励国有大银行为中小企业增加贷款, 但因种种原因难以施行, 主要原因就是大银行获得中小企业信息的成本较高, 审批程序较长, 利率低了无法贷款, 高了小企业又难以接受。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 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仍是大量的地方性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也需要金融服务, 但一方面, 大银行很难对它们提供这种服务, 另一方面, 外国的大银行进入中国, 也不可能满足大量的地方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而只有一大批地方性的中小民间金融机构, 才能胜任这一工作, 与地方性的中小民营企业共同成长。决定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是信息以及建立在信息基础上的信用;而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最能较充分地利用地方的信息存量, 较容易了解地方上的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项目前景和信用水平, 最容易克服“信息不对称”这一障碍。正是这一合理性, 使得地方性的小银行可以有稳定的服务对象和市场基础, 与国有大银行相辅相承, 缺一不可。

(二) 建立以民间资本为主的中小民间金融机构

组建中小民间金融机构有其独到的合理性, 可以采用各种形式。

一是可以建立中小型投资机构。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和城镇, 可以设立中小型投资机构。由民营企业或个体经营者合伙或入股发起设立, 资金来源主要是自有资金, 可以吸收社区成员入股, 购买邮政储蓄资金, 也可以向其他金融机构融资, 接受合法组织和个人的信托存款, 但不得吸收公众存款。资金运用主要是为中小型的民营企业或个体工商户提供融资支持。中小企业投资融资公司是针对我国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产生的融资需求和风险特点而设立的新型金融机构。建立投融资公司, 就是在政府的引导下对民间资金合理引导。投融资公司和中小企业的融资联系在一起, 能够起到双重作用。温州在2005年开始中小企业投融资公司的试点, 这是温州对民间资本的再次"引路"。此前, 在瑞安、苍南等地的农信社改革试点中, 已经吸纳了大量的民间资本, 将其有效地导入金融体系。对于民间资金的引导方向, 温州比较明确的态度就是解困中小企业的融资难以及吸引民间资金参与政府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此同时, 温州还探索民间资本为地方政府所用的途径。温州将把民间资金纳入地方政府的中长期社会发展规划之中, 明确鼓励、引导、吸纳与组织民间资本的政策与方式;另一方面, 制定并出台进一步利用好民间资金的财政政策。温州市政府的意见, 主要是将民间资金吸收到中小企业, 这主要靠政府财政的担保和金融机构的合作。

二是可以设立信用互助社。这是一类完全由民间资金发起成立的互助性质的信用合作组织, 资金来源和服务对象都局限于合作组织内部。但可以通过信托存款和委托贷款等方式, 发生内部资金与外部资金的交流, 以保持互助组织具有适度的活力。通过这种互助性的金融组织, 可以加强中小企业共同发展与风险共担的能力, 提高中小企业融资的质量。

三是可以设立社区银行。可以考虑按照一定的设立条件, 对于符合成立条件的民间金融形式, 在提出申请的条件下颁发执照, 允许其依法成立金融机构, 建立民营性质的社区银行。一方面, 社区银行的建立和发展所需资本金数量不大, 便于民间资本的进入;另一方面, 社区银行可以将本地市场吸收的资金主要运用于本地市场, 同时, 在国有银行撤出的地区设立社区银行, 可以填补金融服务的空白, 打破农村信用社的垄断, 通过充分竞争提高金融效率。

四是可以发展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民营银行。设立民营银行可以和体制内的国有银行形成竞争, 为有效解决体制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供有效的途径, 同时让民间资本以股份合作的形式加入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成立地方性股份合作银行, 也是民间金融合法化的一种有效途径。

世界各国都有大量的民间金融机构, 比如社区银行、民营银行和其他形式的中小型银行等等, 这些民间金融机构一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更重要的是与中小企业建立长久的关系, 为其提供周到的咨询和理财服务, 以保险金替中小企业偿还借款, 从而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地区性的中小银行在给地区性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上有比较优势, 从外国的实践经验上来看是如此, 中国的情形也是这样。像浙江台州的台州市商业银行、泰隆银行等地区性中小银行, 在提供当地中小企业融资方面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事实是, 我国首家由非公有制企业入股设立的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民生银行, 虽然是为民营经济提供服务的银行, 但是由于数量太少, 根本无法解决我国众多的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所以, 建立发展地区性、中小型的社区银行、民营银行和其他形式的银行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又一重要渠道。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有着多重原因, 民间金融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条有效渠道。同时应该注意的是, 虽然利用民间金融融资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获取资金支持的一个重要渠道, 但民间金融不可能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流方式, 不可能彻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只能起到辅助和补充作用。要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需要政府建立多元化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 加快商业银行改革、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切实加强和改善正规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 同时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法律法规体系, 加强社会信用环境建设等, 最重要的是建立个人和企业的信用体系, 以及企业的评级征信机构, 同时积极开展新的融资渠道, 以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摘要:文章对如何发展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渠道, 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型民间金融机构, 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小企业,民间金融,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樊纲.发展民间金融推动金融改革——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思考〔N〕.中国经济时报.2000-09-06.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研究 第2篇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世界上中小企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我国表现尤为突出,融资短缺严重地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拦路虎”。资金是维系企业生命的血液,资金短缺就会造成中小企业无法生存,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我国中小企业难以发展的根本原因,据统计,我国现有中小企业3000多万户,占我国GDP的56%,占社会销售额的59%,占税收的42%,占出口额的62%,占提供就业的75%。然而,中小企业所获得的融资与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不相称的。首先是中小企业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少。我国中小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仅占全部中小企业的10%左右。全国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的短期贷款仅占银行短期贷款的14.4%。可见,我国中小企业获得的银行信贷支持非常少;其次,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狭窄,直接融资比例很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98.7%来自银行的间接融资,仅有1.3%来自直接融资。而且,我国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条件很高,一般中小企业很难达到上市融资的标准。最后,我国中小企业自有资金缺乏,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我国非公有制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企业发展主要靠自身积累、内源融资。从而极大地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大做强。据国际公司研究资料表明,我国中小企业业主资本和内部收益留存分别占我国私营企业资金来源的30%和26%,公司债券和股权融资占不到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现有银行体制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我国现行国有银行体制正在向市场体制转变,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造,在现行体制下中小企业很难获得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为防范金融风险,国有商业银行一律实施“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战略,大规模撤并基层网点,上收贷款权限,使那些与中小企业资金供应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有责无权、有心无力。同时,我国现行的银行制度不允许设立与中小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私营性质的民营银行,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的支持。

2.现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不完善,缺乏后续配套制度。我国虽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但是缺乏相应的实施条例,使得该法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力度上很有限。虽然各地政府根据该法设立了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政府出资设立的信用担保机构通常仅在筹建之初得到一次性资金支持,缺乏后续的补偿机制;民营担保机构受所有制歧视,只能独自承担担保贷款风险,而无法与协作银行形成共担机制。由于担保的风险分散与损失分担及补偿制度尚未形成,使得担保资金的放大功能和担保机构的信用能力均受到较大制约。另外,与信用担保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信用担保机构的规范发展。

3.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信息不对称,造成中小企业很难获得融资支持。由于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尚未建立,中小企业的诚信状况和资产质量都很难掌握,这就造成了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因此,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的支持。

4.我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尚未建立,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不协调。我国证券市场现在还是以主板市场为主,一般向大型企业倾斜,虽然在主板市场中开设了中小企业板块,但中小企业上市标准并未降低,上市门槛高使很多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无法上市融资。加之低门槛的创业板迟迟不开,地方性股权交易市场被纷纷取缔,非正规融资缺乏法律支持,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困难加剧。据有关数据表明,中小企业股市融资仅占1.6%,可见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结构极不协调。

●中小企业多种融资的渠道

1.股权融资。股权融资是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也是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应采取的重要手段。股权在不同的财产组织形式上有着不同的体现方式,因此,股权融资产生了不同的融资工具。(1)股份有限公司是股份公司的全部资本等额划分的,股份的实物表现形式就是股票,由于每一股份都是等额的,而且金额很小,使得小的投资者也能投资,为此,可以加速资本的集中。但由于股份有限公司审批程序复杂,需要中小企业有一定的规模和效益,审批时间会比较长。2004年5月,深圳交易所开通了中小企业板块,为优强中小企业迅速壮大提供了直接融资来源。(2)有限责任公司,其具体实物表现形式是出资证明书,每一个股东的出资证明书都不是等额的,由于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最多只能50人,要吸收股权资本时,每一股东的出资额会较大,从而使得小的投资者无法投资,影响了资本的快速集中。以上两种融资方式都属股权融资,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最基本的融资方式。

2.债权融资。债权融资是中小企业基本的融资方式,债权融资主要有向金融机构贷款和发行企业债券两种形式。(1)贷款。目前中小企业主要是采用向金融机构贷款的方式融资,但由于银行体制性原因,中小企业获得的贷款融资很有限。一般有抵押贷款、信用贷款、质押贷款等形式。

(2)发行债券融资。中小企业发行债券融资的情况较少,但也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一条重要的融资渠道。我国对发行企业债券有着许多的政策规定,在现有政策条件下,比较适合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水利、水电、道路、桥梁等工程。取得这些项目资格的中小企业可以申请发行企业债券。

3.企业留存利润。中小企业利用企业留存利润进行融资,是企业的股权融资行为,比较适合有限责任公司,既股东利用留存利润进行再投资的行为。

4.BOT项目融资。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中小企业投资公共工程时,政府给予企业项目建设的特许权时,通常采用这种方式。采用BOT方式比较容易得到一些财团的支持,其在融资时主要是将项目抵押给财团或金融机构,然后进行建设,建设后从经营的利润还款,或卖掉某个经营期给金融机构或财团。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投资规模较大的公共工程设施,比如,公路、桥梁、大型电站等,公司可以采用股份制的形式吸收财团作为股东,然后以这个公司为工程建设承建主体,并与当地政府签订协议,政府通过银行给予一定的金融支持,并给公司一定的经营期限进行经营,经营期限满后,整个项目工程就归政府所有。

5.政府基金融资。我国政府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根据该法的规定,各地政府为促进本地中小企业的发展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其中就包括设立各种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基金。比如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创业基金、科技发展基金、扶持农业基金、技术改造基金等。这些基金的特点是利息低,甚至免利息,偿还的期限长,甚至不用偿还。但是要获得这些基金必须符合一定的政策条件。

6.金融租赁。金融租赁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一种创新形式,金融租赁也称融资金融租赁,是将传统的租赁、贸易与金融方式有机组合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交易方式。金融租赁的基本含义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选定的租赁设备和供应厂商,以对承租人提供资金融通为目的而购买该设备,承租

人通过与出租人签订融资租赁合同,以支付租金为代价,而获得该设备的长期使用权。对承租人而言,采用融资租赁方式,通过融物的方式实现了融资的目的。它的实质是附带传统租赁商的金融交易,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产品。作为创新融资的金融租赁业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具有其他金融手段所不具备的特殊优势,是解决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可行选择。金融租赁具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融资功能,二是推销功能。理论上讲经济发展时期它的融资功能发挥主导作用;经济萧条时它的推销功能发挥主导作用。但两大功能的分立与融合还不能完全依靠经济的发展和萧条来进行严格的界定,它们在一定时期可能发挥独自的主导功能,但更广泛的却是两大功能相互依附、相互融合。国际上发达国家的融资租赁业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我国已经入世,实现金融租赁业同国际接轨,促进其健康、规范发展可以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建议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融资体制、信用环境、企业自身及融资机构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等诸多因素,需要综合协调、配套解决。具体政策建议如下:

1.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信用体系的支持,健全的信用体系可以消除融资人与投资人或债权人的信息不对称,使投资人和债权人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力度,促进有潜力的中小企业的发展。研究建立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征集、评级、发布制度以及奖励惩戒机制,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档案数据库,推动中小企业信用档案试点。对资信等级高的中小企业,应简化工商年检手续,逐步实行备案制。加强中小企业内部信用制度建设,培育信用需求、规范信用市场、完善信用制度、营造信用环境,对于提升中小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抵御信用风险,提高自身的融资能力,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目前,有关部门已在北京、山西、吉林、浙江、四川等城市进行试点,通过建立企业信用档案、信用评级、企业信用制度等,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

2.建立健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体系。针对我国具体情况,建立相应的政府金融支持机构应是对策之一,在形式上,可以设立相应的政策性银行;允许新创设立或改建设立区域性股份制中小银行和合作性金融机构,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设立专门为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要积极吸引非公有资本入股,进一步壮大和完善为城镇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实力和机制;农村信用社应吸收农民、个体工商户和小企业入股,加快改善股权结构,加大对农村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力度;在国家政策的许可下,新建一些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非国有小型金融机构。如可组建科技开发银行,专门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等。同时,为满足我国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通过税收支持、扩大利率浮动幅度以及再贷款、再贴现等方式,鼓励各类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并实行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实行比例控制。

3.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继续发挥主板市场作用;在完善现有中小企业板块基础上,应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上市育成和辅导体系,适时启动创业板市场;逐步扩大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功能;整合和规范现有产权交易市场,为非公有制企业股权转让提供服务;继续推动中小企业境外上市工作。鼓励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同时,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探索债权融资方式。应建立多层次的债券市场体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允许中小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并允许其在不同层次的债券市场上流通转让。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对中小企业债券利息免征利息税,刺激中小企业发行债券融资。大力促进风险投资公司的设立,通过税收减免政策促进风险投资公司对中小企业投资。

4.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加快中小企业辅助体系的建设。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立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据世界各国发展中小企业的经验,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从组织形式上保证信用辅助制度的落实。鼓励非公有制经济设立商业性或互助性信用担保机构,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信用担保的机构经核准可免征营业税。加快建立全国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的行业准入、风险控制和损失补偿机制。

融资物流——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渠道 第3篇

1 融资物流的概念

融资物流是指客户以市场畅销、价格波动幅度小、处于正常贸易流转状态且符合要求的产品向银行抵押作为授信条件, 运用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和人、财、物资源, 将银行的资金流与客户的物流进行结合, 向客户提供融资、结算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业务[3]。在融资物流业务开展的过程中, 客户提供货物作为质押物, 质押物的所有权归属于银行, 银行向客户提供资金, 并且委托物流企业监管质押物, 物流企业提供物流监管服务, 当客户归还银行资金后, 银行通知物流企业释放质押物, 此时质押物的所有权转移给客户。

2 融资物流业务开展的价值分析

2.1 对中小企业的价值分析

中小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 往往会受到资金短缺的困扰,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资金充足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反, 资金缺乏会大大影响企业的快速成长。纵观众多的中小企业, 在最初的成长过程中, 原材料等流动产品占用了企业大量的资金, 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如果借助于融资物流业务, 可以通过暂时抵押货权, 从银行取得贷款, 用于开展日常业务, 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 使企业把动产盘活出来。融资物流业务利用动产质押, 突破了传统的固定资产抵押模式, 缓解了中小企业急需的流动资金;可以充分利用货物的在库和运输时间进行融资, 解决资金周转问题,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使中小企业有足够的资金滚动发展生产线和减少缺货的可能性, 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另外, 中小企业利用银行的资金与物流公司的专业化、信息化管理, 加快了产品周转, 提高了资金利用率。

2.2 对物流企业的价值分析

融资物流业务使物流业与金融业相结合, 创造了一个跨行业、相互交叉发展的新业务空间, 为物流企业同质化经营向差异化经营的转变提供了可能;物流企业利用为客户办理融资物流业务, 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户进驻, 保持稳定的货物存储量, 提高仓库利用率;同时拓展了新市场, 延伸了服务链;另外, 物流企业通过融资物流切入利润回报丰厚的金融业, 提高了自身的盈利水平。对物流企业来讲, 通过开展融资物流业务, 支持了客户融资, 帮助银行提高授信监管, 同时也形成了自身的竞争优势。应该说, 融资物流业务的开展为物流企业业务的规范与扩大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2.3 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价值分析

融资物流业务的开展, 推进了银行业务的创新, 促进了银行业务的发展, 开发了新的客户群体, 使物流企业的上、下客户也可能成为银行的潜在目标客户群体;同时, 由于物流企业作为质押物的第三方监管人, 承担对质押物进行监管和保管等双重职责, 从银行、物流企业和客户三方的关系来看, 银行不仅将质押物的监管和保管职责转移给了物流企业, 而且将质押贷款的风险也转移给了物流企业,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可能遇到的风险。另外, 在融资客户贷款不能按时还清的情况下, 物流企业可以帮助银行将质押物变现以用于还贷, 从而最小程度地降低了银行提供融资物流服务产品可能产生的各种损失。银行通过与物流公司的合作, 提高了资金利用率, 有效降低了资金风险。

总之, 融资物流业务的开展无论是对于银行、物流企业还是广大的中小企业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开展融资物流业务, 储存在仓库里的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就可以变成企业的周转资金进行下一轮的市场流通。

3 融资物流业务在运作中的问题分析

融资物流作为一项新的金融业务, 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诸多的问题。

3.1 中小企业诚信问题

银行、物流企业、客户三者之间能合作得很好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目前, 由于我国信用体系建立得不完善, 企业作假现象时常发生。举个例子来说, 客户将某批货物作为质押品抵押给银行, 而此批货物有可能并不是客户自己的, 即使客户能提供采购发票, 或是其他相关证明, 也存在着从其他渠道得来的可能, 往往不好确认。在实际业务中, 会出现有些出质人故意转移质押物、重复质押、以次充好, 以假充真、拒还贷款等现象。另外, 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并没有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形成良好的信用关系, 没有注意日常信用关系的维护, 银行无法对其有足够的信任。因此, 融资物流业务风险的大小, 往往取决于中小企业融资诚信问题。

3.2 质押物的选择问题

融资物流业务中所涉及到的质押物往往是指市场上畅销、价格波动幅度比较小、处于正常贸易流转状态的产品, 此类物品变现能力很强, 但什么样的产品符合此类特点往往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很难确认。如果质押物选择不当, 往往会给物流企业和银行带来很大的风险。在质押物当中, 那些品种数繁多且不容易分辨的、保质期很短的、对监管环境有特别要求的、或者是危险品等不易存储的、不容易清点计算数量和重量的质押物, 风险会很大。同时, 由于融资企业质押物涉及的行业复杂, 且产品种类繁多, 物流企业要实现对质押物的价值做出符合市场变动的评估, 难度很大。

3.3 与融资物流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问题

融资物流业务作为一项新的金融服务创新产品, 目前还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它的执行过程。因为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 物流企业和银行在开展此项业务时往往会承担很大的监管风险和信息不对称风险, 出现问题时经常是无法可依。此外, 银行开展融资物流业务的合作对象往往是选择实力较强的物流企业, 而此类物流企业自身业务量很大, 在这种情况下, 物流企业可能会出于一些顾虑, 如融资物流业务的主体偏多, 环节流程比较麻烦、自身要承担部分风险等, 往往对融资物流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因此, 从这个层面上来讲, 开展融资物流业务时银行合作的最好对象应该是那些急于开拓市场, 扩大其业务量的中小型物流企业。然而, 现实中存在着很多限制中小型物流企业准入的条件, 这就需要靠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解决。

4 融资物流业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融资物流业务的兴起, 无疑对中小企业是一个福音, 并将有可能成为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 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团结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展融资物流业务, 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4.1 加强中小企业的信用意识

银行是融资物流业务的最终决策者。因此, 增强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用度是有效开展融资物流业务的关键。通过与银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可以有效加强中小企业的信用意识, 从而大大增加中小企业在银行中的信用度。为此, 政府有关部门要指导中小企业建立信用管理的基本制度, 加强培训, 指导经营者树立良好的信用意识。另外, 可以通过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先进技术和现代化工具, 在法律框架内, 逐步建立信息发布、信息共享和网络化的信用体系, 实现中小企业信用资料的查询、交流及共享的社会化, 从而起到激励中小企业的守信意识。

4.2 建立完善的企业风险评价体系和信息系统

物流企业作为融资物流业务的中间人, 连接着银行与客户。因此, 物流企业首先要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 如客户的规模大小、信用状况、经营水平、各项财务指标等;其次, 物流企业和银行应共同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 能将客户的基本资料、资信情况、信用等级、信用风险防范、财务数据、产品信息等一系列信息指标纳入信息系统中, 形成联网操作, 做到信息共享, 降低了物流企业和银行的风险。此外, 银行也可以派专人现场考察或者采取远程监控等形式对质押物进行监管, 形成完善的动态监管跟踪机制, 从而确保质押物在保管期内不发生任何例外, 最大限度地控制融资物流业务流程中存在的各方面风险。

4.3 建立大宗贸易产品市场行情动态监测机制

为了避免质押物选择不当给物流企业和银行带来巨大风险, 可以建立大宗贸易产品市场行情动态监测机制。因为质押物品种数量繁多, 而且商品流动的情况天天都在变化, 银行和物流企业不可能对每一种商品都能了如指掌, 通过市场行情动态监测机制能对质押物有更清楚的认识;此外, 银行也要做好对物流企业的各项调查工作, 要避免物流企业和客户串通共同欺骗银行来获取资金, 避免物流企业故意隐瞒动产瑕疵情况的发生, 从而尽可能地避免一切可能发生的风险。

4.4 提高业务人员的素质

设立融资物流专门机构, 加强业务人员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对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 大宗商品的市场行情、动态监测与分析机制等。提高员工对质押商品的市场行情监测水平, 避免员工的道德风险和虚假贸易风险, 坚决杜绝客户利用银行工作人员因对质押商品市场行情的不熟悉而虚报商品价格从而获得高额贷款, 将质押物的价格风险转移给银行;杜绝银行工作人员为了自己的私利, 夸大客户贸易量, 从而扩大融资业务量规模, 避免产品价格虚高和贸易量虚增等情况的发生。

4.5 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

目前, 与融资物流业务相关的规定还很少, 为了减少由于开展融资物流业务带来的各种风险, 避免出现问题时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 国家应尽快修订物流与金融相衔接的各种法律法规, 为融资物流业务流程的顺利开展和解决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 使得融资物流业务的各项活动均有法可依。另外, 银行在开展融资物流业务时, 应尽可能地完善相关的法律合同文本, 明晰质押物权属, 明确银行、物流企业、客户三方的权利义务, 使合同条款规范、合理、责任清晰, 降低解决纠纷的法律成本。

总之, 融资物流的发展在我国才刚刚起步, 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需要不断地加以总结和完善, 作为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补充, 融资物流应重点以服务中小企业融资为主。同时由于融资物流业务能快速解决融资问题, 必将会成为未来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之一。

参考文献

[1]刘肖原, 李黎.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研究[J].当代财经, 2009, (5) .

[2]闵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 2010, (11) .

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 第4篇

一、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现状与渠道分析

(一)房地产资金来源现状

房地产资金现在主要来自七个方面,国内贷款,利用外资,外商直接投资,自筹资金,企事业单位自有资金,购房者的定金和预付款以及其它资金。04年1~11月,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来源占当期房地产开发全部资金来源的76.4%,其中直接国内贷款融资占所有资金来源的26.4%,与去年同期相比,国内贷款金额同比增长5.75%,利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10.12%,增幅很大。行业资金来源结构存在严重缺陷,银行贷款数量巨大。

(二)本期不同渠道融资金额变化

2004年8月份以来,房地产投资的各种渠道中,自筹资金、定金及预付款、利用外资、外商直接投资和其他资金均呈现回落趋势,而国内贷款和企事业单位自有资金在10月止跌反弹,略有增长。

(三)现有七大融资方式剖析

受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都提高了对房地产行业贷款的要求,开发商通过其它渠道融资的需求大增,面对资金的瓶颈,现行解决的途径并不是很多。1.国内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是房地产开发商趋之若鹜的主要融资渠道。虽然央行121号文件规定,银行贷款现阶段从紧,对于项目开发程度和开发商自有资金的开门槛,将大多数开发商排除在门外。但是,对于企业而言,便捷,成本相对较低,财务杠杆作用大的银行贷款有着致命的诱惑,更何况,其还债压力大等缺点还可以通过调整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的负债结构加以规避。同时,房地产信贷业务目前仍普遍被银行视为优质资产,商业银行的信贷热情丝毫未减。2.信托项目融资:

信托是目前房地产业新兴的融资热点,從2003年到2004年,全國共發行 房地產信託163只,融資額175.8億元。信托资金的分量远不足以支撑行业的发展,之所以大受青睐,主要是它在串接多种金融工具方面独具优势:一可以引入海外基金,二可以充分国内的产业投资信托基金,三可以以固定回报的方式,以股权投资方式进入项目公司,四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将项目公司包装上市,五可以完成项目前期建设,使项目符合银行贷款条件,对融资渠道的整合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3.海外房产基金:

国外房地产基金看好以上海为主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摩根士丹利下属房地产投资基金RSREF、荷兰国际房地产、瑞安集团、新加坡嘉德置地等纷纷出手。目前国际资本绝大多数都集中在基金上,借财务管理公司、投资公司等形式介入。海外基金虽然前景远大,但对于如饥似渴的中国房地产来说难解近渴,更何况,现行政策和法律的障碍以及国内企业动作的不规范和房地产市场的不透明,都造成了国际资本的进入。

4.国内产业基金:

毫无疑问,利润率相当丰厚的房地产市场对证券市场上现有的6000亿元的私募基金而言,吸引力是致命的,然而,有关产业基金法律的缺位,却难以让人无视风险的存在。目前这些资金也是借财务管理公司、投资公司等形式存在,自然,在具体运作上缺乏规范,留有隐患。

5.非上市股权融资:

土地储备丰富的没有资金,资金充备的拿不到地,强强联合似乎给房地产融资开辟崭新的渠道。然而,股权投资虽然可以充实自有资金,但一般房地产企业注册资金额较小,不会轻易出让控股地位,也不甘心将大部分开发利益拱手相让,只能眼巴巴的看一场城市运营商和专业房地产开发商等实力雄厚公司的并购秀。

6.上市融资:

上市是企业获取资金,实行资本运作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企业品牌提升的良好应。然而中国证监会的《关于进一步规范股票首次发行上市有关工作的通知》让大多数房地产公司只能望洋兴叹。新规则面前,真正有实力,守规矩的开发商方可顺利上市,然而在目前开发商数量过多、信用水平普遍低下的情况下,欲通过大规模的上市解决行业性的资金短缺,并不现实。

7.债券发行:

先不说我国债券市场的规模相对较小,交投清淡,发行和持有的风险,因为根据《公司法》,发行债券主体要求严格,只有国有独资公司、上市公司、两个国有投资主体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才有发行资格,而且对企业资产负债率、资本金以及担保等都有严格限制,这同样注定了大多数房地产企业对发行债券只能好梦难圆。

总而言之,房地产融资额度巨大,单纯依靠银行贷款或其他方式都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需要进行金融产品创新组合。同时,构建房地产证券公的法律体系,尽早出台《产业基金法》,完善现有的《公司法》和《证券法》,搭建房地产企业融资领域制度平台,才能有效支撑房地产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四)房地产企业融资新动态 1.与海外基金的合作:

海外的房地产基金一改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观望态度,投资的欲望转强。目前雷曼兄弟、德国房地产投资银行、英国Grosvenor、美国凯雷、荷兰Rodamco等海外基金正在变得非常积极。上海复地已与摩根士丹利房地产基金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投资约5000万美元建设“复地雅园”项目。顺驰中国控股公司和摩根士丹利房地产基金宣布合资设立项目公司,投资房地产。由荷兰国际集团和北京首创集团在海外共同募集成立的“中国房地产开发基金”在京投资的“丽都水岸”项目正式进入市场。金地集团与摩根士丹利房地产基金Ⅳ(下称MSREF)、上海盛融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项目公司,摩根士丹利房地产基金出资55%。

2.筹备赴港上市:

赴港上市将使地产公司增加国际化的色彩,通过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来提升自身的运营能力,故继首创置业之后,上海复地也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顺驰与香港汇丰银行签订上市保荐人协议,也启动香港上市之旅。

广州富力地产、中山雅居乐集团06年均在港上市。北京SOHO中国、上海仲盛地产等内地知名地产商,均有意在条件成熟时到香港发行H股。2005年內地首支地產信託基金越秀城建在香港上市了,它的上市為地產融資提供了 一個新的渠道。

3.土地资金强强联合:

从华润成功入主万科之后,房地产行业大开强强联合之风。SOHO中国和华远集团签订关于尚都项目合作的系列协议。双方采用股权合作的形式,SOHO中国负责二、三期开发,华远持负责一期销售。天津泰达集团全额认购万通地产增发的3.08亿股,拥有了万通地产27.8%的股权,成为万通地产的战略投资人。

国内十余家知名房企联手打造的行业连锁的组织——中城联盟的第一个实质性地产项目也正式进入实施阶段,郑州联盟新城在郑州破土动工。

8.31之后,“收购兼并”也是一波刚息一波又起,合作开发似乎成了房地产行业有别于其它行业的特色之一。10月11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招商局地产在深圳蛇口签订协议,双方各自投资675万元分别取得45%的股权,联合开发位于天津西城区的占地342.81亩的住宅项目。

(五)房地产融资渠道再添新品 1.典当融资:

典当以其快速、短期、便捷的特性,成为中小开发商的融资渠道之一,利用手上包括不动产在内的不易变现资产来换取企业所急需的后续发展资金,典当行业作为银行信贷融资的拾遗补阙,已开始显现出其灵活便捷的特性,为房地产个人投资和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全新

途径。

一些手中已经有新项目开工的发展商,由于前期资金尚未回笼,银行贷款又迟迟未到位,因此短期资金压力对地产来讲也很难度过。所以为此目的而走进典当行的地产企业也在增多。以上海为例,在华联、恒隆等典当行里,各企业都在融资。恒隆典当行日前就刚刚接受一笔房产整体项目的典当抵押融资,融资协议总额度达到2000万元。“土地典当”的方式也受到许多城市开发商的追捧。

2.外资银行贷款:

外资银行放开人民币业务为国内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新添又一渠道,但外资银行普遍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很不规范,存在风险较大,不会轻易开办房地产开发贷款业务,因此经营人民币业务对于缓解目前国内开发商融资困难的作用不大,同时外资银行对其贷款的审批和评估远比中资银行严格。

二、股权融资渠道选择与分析

(一)NASDAQ上市融资

优点:如果上市融资成功则迅速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并解决企业发展的资本瓶颈;难点:1)从已在NASDAQ上市和准备上市的中国企业来看,均为处于行业上升阶段的高科技类公司,目前尚无中国的房地产公司在NASDAQ首次公募发行上市的案例,海外投资者对该类公司的投资兴趣与估值预期难以判断,至少尚未形成市场热点。因此,若想通过IPO在NASDAQ上市,应先与有关的投资银行和海外基金进行实际沟通,摸清自己的市场定位;2)若通过反向收购借壳在NASDAQ上市,可暂时避开行业问题和投资者预期,但买壳上市法律风险较高,需支付一定成本,而后期进行增发融资难度并未减轻,仍会面临上述提到的各种问题。

分析判断:NASDAQ上市融资成功收益最大,操作难度最高。

(二)香港上市

优点:1)如果IPO融资成功仍可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解决企业发展的资本瓶颈,转变身份;2)地产类的行业概念不会成为上市障碍;

缺点与难点:1)香港市场对国内地产类公司估值水平较低,融资额度被降低,成本提高;2)上市审查严格、监管力度均比国内市场高。

分析判断:从收益角度而言较为中庸,但从操作角度以及短期内给公司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看不失为一个选择。

(三)国内A股上市

优点:1)市盈率估值水平仍较海外市场高,融资成本低; 2)股权分置办法已启动,发起人股的流通性问题基本解决;3)从案例看,2004年6月,保利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申请获批。其后,金地集团(600383)的增发获通过;万科A(000002)和金融街(000402)的再融资申请皆获批准,A股市场对方地产企业融资需求持欢迎态度;

缺点:1)A股市场股票未来形势难以判断; 2)审批严。

分析判断:上市收益较高,但短期内IPO不具有可操作性。

(四)私募基金

国际资本市场有大量资金,它们十分看好中国的高增长性和增长空间,非常乐意到中国来进行私募投资。战略私募是指通过非公共市场的手段定向引入具有战略价值的股权投资者,即战略投资者。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可以帮助企业改善股东结构,同时建立起有利于上市的治理结构、监管体系、法律框架和财务制度。

其次,可以帮助企业比较好地解决员工激励问题,建立起有利于上市的员工激励制度。第三,可以通过引入战略资本帮助企业迅速扩大规模,从而在未来上市的时候更容易获得投资者的追捧。

第四,战略投资者(特别是国际战略投资者)所具有的市场视野、产业运作经验和战略资源可以帮助企业更快地成长和成熟起来,也更有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协同效应,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善企业的收入、成本结构,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最终带来企业业绩和股东价值的提升。

最后,比较而言,战略投资者更加着眼于未来市场的长期利益,而不像金融投资者那样往往寻求短期的投资回报。笔者一直认为,中国大多数企业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其实不是资金的问题,而依次是产权结构、治理结构、运营机制以及产业运作经验的问题。战略性私募恰恰在这几个方面都能够为企业带来直接的助益。

私募的3种模式

* 增资扩股:企业向引入的投资者增发新股,融资所得资金全部进入企业,有利于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比如兴业银行通过私募引入香港恒生银行、新加坡政府直接投资公司以及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获取资金27亿元人民币;

* 老股东转让股权:由老股东向引入的投资者转让所持有的新东方股权(当然是高溢价),满足部分老股东变现的要求,融资所得资金归老股东所有;比如,易趣在去年3月由美国最大的电子商务股份公司eBay出了3000万美元买了30%的股份,今年又花1.5亿美元买了余下股份,前提是CEO邵亦波必须留在公司服务至少5年。

* 增资和转让同时进行:可以两全其美。今年2月,当当网完成第三轮私募,老虎科技基金以1100万美元的代价入股,占到当当15.7%的股份。而IDG等当当网的老股东也顺利套现350万美元,获利3倍以上。

在进行战略性私募的时候应该着重考虑以下几类目标投资者:

第一类是全球领先的产业巨头,它们既是我们标杆也是我们的一个潜在出口,同时它们的参与对企业在资本市场的价值能够起到巨大的拉升作用。

第二类是亚洲或者港台地区急于或已经进入中国的同行,它们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

第三类是同自己有上下游关系的、或者虽然没有上下游关系但是在资源和业务上能够形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现状 第5篇

会上,中国房协领导与来自房地产和金融界的嘉宾,各抒己见、持之有故,共同把脉中国房地产投融资现状,探索房地产投融资新渠道。

中国房协副会长朱中一主持金融专业委员会调整重组会议,并宣布了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及副秘书长名单。中国房协副会长边华才致辞并介绍金融专业委员会工作规则及2012年工作计划。中国房协会长刘志峰发表讲话并指出:在当前的房地产市场情境下,金融专业委员会需与房地产、金融等各界人士一起,探索房地产投融资的创新模式,促进房地产金融的健康持续发展。

随后,中国房协副秘书长肖晓俭主持房地产金融发展研讨会。来自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投融资管理企业的嘉宾,就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与防范、房地产金融产品创新与发展、房地产信托支持保障房的运作实践以及发达国家房地产投融资模式与借鉴发表演讲,并就房地产基金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和挑战进行讨论。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现状 第6篇

1 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

1.1 融资方式单一

融资方式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现阶段我国的风险投资体制还不健全, 资本市场准入条件对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门槛过高, 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 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很难通过股票债券等方式直接融资。统计资料显示, 2009年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占全社会融资总额70%以上, 而来自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比例只有20%左右。这说明, 商业银行贷款仍是目前中小企业融资的最主要方式, 这种单一的融资模式对银行依赖程度过高, 由于中小企业的资产大多为应收账款和存货, 同时项目波动性强, 经营前景不确定, 银行为了规避风险, 对这类企业往往采取信贷歧视政策。据银监会统计, 截至2008年底, 全国17家最大商业银行中贷款余额亿元以上的大客户数量不足0.8%, 但贷款余额比重却超过50%。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显示, 2009年国有大企业贷款占贷款总额的70%, 中小企业占比不足30%, 各银行的小企业授信户数为370.96万户, 授信总额17 050.19亿元, 其中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比重目前仍不足15%。这种贷款余额与小企业发展需求相比, 存在较大差距, 显然是不合理的。2011年以来央行连续11次上调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率, 信贷资源的稀缺使中小企业更难获得银行资金的青睐。

1.2 融资成本过高

目前, 银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6.56%, 中小企业贷款时要支付一定的利率溢价, 一般在基准利率上浮30%。此外, 商业银行常常通过搭售理财产品、收取违约延期支付费用等手段来变相提高贷款利率, 中小企业所承担的这种歧视性高利率无形加重了其融资成本。加之贷款申请时还有固定资产抵押登记、信用评估、财务审计等费用支出, 另外, 如果考虑到担保公司等相关费用, 筹资费用会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从商业银行取得贷款的实际综合成本要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60%左右。

金融机构贷款难催生了民间借贷的盛行。然而, 这种融资方式贷款成本巨大, 风险高, 更加重了企业的负担。有关数据显示, 2008至2010年三年中, 中型企业选择民间借贷的比例为48.3%, 而小型企业这一比例则高达67.8%。由此进一步推高民间借贷利率, 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监测, 2010年1至6月, 温州民间借贷规模为800亿元, 综合利率为20.67%。而2011年同期, 借贷规模已经超过1200亿元, 综合利率已攀升至约为24%。民间借贷规模越大, 说明遇到融资困境的企业越多, 中小企业很难支撑过高的融资成本, 很多企业因此资金链断裂, 被迫倒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中小企业占用的金融资源相对稀少, 融资方式单一, 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资金需求, 因此急需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模式, 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2 构建多元化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尽管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十分突出, 但是如果大幅放松货币政策, 将引爆新一轮通胀, 使2010年以来的艰难调控前功尽弃。同时, 宽松政策催生的过度投资和房地产泡沫将不利于国民经济转型和长期增长。因此在稳健货币政策的宏观环境下, 扶持中小企业融资关键在于完善我国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多条渠道, 充分运用证券融资与银行信贷等多元化融资方式, 通过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引导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拓宽企业间接融资渠道, 通过促进风险与创业投资、推动企业上市和发行企业债券等扩大直接融资渠道, 逐步形成较为成熟的多层次多元化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2.1 丰富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渠道

具体包括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中小银行, 引导商业银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制度创新,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等。

2.1.1 积极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小额贷款公司

2008年底全国只有497家小额贷款公司, 贷款余额85.73亿元, 截至2010年底, 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2614家, 贷款余额1975亿元, 当年新增贷款1202亿元。与商业银行每年七、八万亿的新增贷款相比, 小额贷款公司在信贷市场完全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监管部门应着力解决小贷公司目前存在的制度性障碍, 在融资渠道上进一步地放宽。首先, 它从商业银行得到的资金和融资的比例, 目前是50%, 建议提高至2倍, 可以保证它有充裕的资金;其次, 政策许可使其成为大金融机构的零售商, 从大金融机构批发贷款, 然后进行放贷;再次, 小贷公司利率目前是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 要在利率确定上使其有更多的灵活性;最后, 通过让银行参股小贷公司, 提升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和运营水平。

2.1.2 规范发展区域性中小银行

发展区域性中小银行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途径。西方的“小银行优势”假说为此提供了理论支持, 认为中小银行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比大银行更具优势。目前我国民间储蓄余额已8万多亿元, 事实上民间融资早已成为与银行并重的两大中小企业资金来源。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江浙等地, 中小企业资金有近80%来自民间借贷市场。可以选择一些符合条件的城市信用社, 因势利导积极吸纳民间资金, 将之改造成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 促进“地下钱庄”的合法化, 这些民营银行利用同地域优势可以更全面深入的掌握当地中小企业的经营、财务、信用等各方面信息, 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金融风险。这不仅使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得到缓解, 而且银行本身找准了市场定位, 能够获得稳定的业务盈利基础, 与当地中小企业共同发展壮大。

2.1.3 创新商业银行面向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产品

融资新渠道的建设, 从制度安排、产品设计到政策支持体系需要比较长期的过程。因此研究如何利用商业银行现有政策框架和产品体系, 有针对性地开发面向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产品, 对中小企业融资业务进行制度创新, 可以一定程度上及时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事实上大多数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中小企业, 其融资目的在于满足流动资金、资金管理等方面的需求。银行现有的贸易类融资产品能够较好地解决这方面的融资需求, 但还需根据中小企业特点加以创新。

贸易融资是指商业银行运用结构性短期融资工具, 基于商品交易中的存货、预付款、应收账款等资产的融资。贸易融资作为一种信用形式, 由于有物权和应收账款作保障, 银行把握整个融资过程, 能够控制融资风险, 比较适合中小企业主体资质偏低的特点。同时贸易融资以与贸易周期相匹配的短期融资为主, 淡化了企业财务分析和准入控制, 也适合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因此, 如果将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服务对象延伸到中小企业贸易领域, 对于有效拓展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同时也可以打造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的差别化竞争优势。除传统的进出口押汇、贴现等贸易融资产品外, 还可以依托中小企业供应链创新一些贸易融资产品:如设计应收账款融资, 可以细分为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转让融资、应收账款证券化等方式;针对中小企业贸易中持有的货物、动产等, 开发货押融资等。

2.1.4 创设服务中小企业的政策性担保公司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规范发展, 直接关系到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在发达国家, 信用担保是中小企业融资中广泛采用且效果极佳的一种金融支持方式。较完善的政府担保制度和信用保险制度是西方国家地区的中小企业取得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重要条件和推动力量。发达国家的政府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最主要的形式就是提供信用担保, 以此引导和推动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借鉴国外政府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政府财政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途径之一是可以考虑设立政策性担保公司, 采取由政府出资或参股的担保机构的形式, 建立较为完善的政府融资渠道。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民营担保公司因只注重盈利而无法满足某些利润率较低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这一弊端。在业务范围上, 政策性担保公司应以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为主;在绩效衡量上, 政策性担保公司不应仅仅考量盈利多少这一指标, 更应注重社会效益, 看其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多少贷款担保。

2.2 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市场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 就要进入资本运作阶段, 必须借助直接融资平台才能发展到更高的阶段。因此, 加快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 开辟多种形式的风险投资资金的投融资渠道, 鼓励民间风险投资, 允许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债券, 实现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 是促进中小企业中长期发展的现实要求。

2.2.1 建立多元化股权投资市场, 为中小企业股权融资提供渠道

目前, 中小企业获得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股权资本的渠道十分有限, 尚未形成与风险资本及时有效对接的机制, 为使风险投资能够发挥中小企业融资主渠道的作用, 应通过制度建设拓宽风险投资来源渠道, 吸纳个人、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社会保险基金等参与到风险投资中来, 允许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多元投资主体相互持股, 以提高风险资本的运作效率, 发挥其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中的作用。通过进一步规范发展创业板市场, 扶持更多优质中小企业通过上市获得融资并提升其发展空间。

2.2.2 建设规范统一的债券市场, 拓宽中小企业债务融资渠道

除了上市以外, 发行债券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直接融资方式。要努力推动资本市场的结构调整, 显著提高债券融资在直接融资中的比重。目前部分地区已推出的中小企业集合债等债务性融资工具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与平台, 它具有融资成本低、时间短和资金使用自由等特点, 开创了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新模式。下一步要在全国范围内加大中小企业集合债的推行力度, 为拓展融资渠道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加快担保方式创新, 使中小企业集合产品成为解决融资困境的一个新途径。

政府应加快建设规范统一的债券市场, 改革目前多头监管的模式, 推行中小企业高收益债券发行注册制, 放宽中小企业债券募集资金使用限制和上市交易限制, 应当进一步扩大投资主体的范围, 建立有利于提高企业债券市场流动性的机制, 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开设债券柜台交易平台。

综上所述, 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改善融资环境, 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以逐步形成解决这一困境的综合长效机制, 这不仅要求金融部门和政府的综合配合, 多方并举, 归根结底要靠中小企业自身不断优化经营管理水平,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摘要:融资难一直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障碍, 国际经济波动、宏观政策从紧、要素成本上升等一系列长期存在和可预见的挑战正在不断挤压着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本文在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基础上, 构建了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多层次多元化的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多条渠道, 提出了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破解之道。

关键词: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间接融资

参考文献

[1]邓薇.后危机时期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路径选择[J].新金融, 2010 (6) .

[2]雷杰, 卢云成.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创新[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1 (1) .

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研究 第7篇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首选向银行贷款,对于优质中小企业还可向资本市场融资,但由于受到自身素质和外部环境的制约,这些渠道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

(一)国内中小企业融资构成

国内中小企业一般情况下首选自筹资金,据对浙江规模以下小企业的调查数据,小企业自筹资金在初创时期为46.1%,在小企业经过发展和自我积累,以自筹资金方式融资上升到61.8%。中小企业向外融资要考虑风险溢价和成本支出,由于条件限制很少向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对资金需求首选成本较低的银行贷款,非正规融资主要是向亲朋借款,然后才可能求助民间借贷。据国家发改委2005年对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调查,小企业初创时期向银行贷款难度较大,银行贷款仅占外源性融资比重的26.16%,非正规渠道融资占比达到了70.50%;随着小企业的发展和信用提高,银行贷款占外源性融资平均达到48.17%,非正规渠道融资平均仅42.93%。在民营经济较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更依赖银行贷款等正规渠道融资,据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2010年对江西310户中小企业调查,在2008和2009年,银行贷款等正规渠道融资余额占比分别为92.2%和95.1 5%,民间借贷等非正规渠道融资余额占比分别仅7.8%和4.85%。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2005年10月对浙江592家规模以下工业小企业调查

(二)中小企业融资构成的比较

发达国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权益性融资在整个融资结构中,占比在50%左右。据美国(NSSBF)对企业融资调查数据,中小企业权益性融资约占49.63%,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业主及主要出资者占31.33%,由社会捐助的天使基金占3.59%,由独立有限合伙人和公司的风险投资占1.85%,其他股权投资占1 2.86%。中小企业债务性融资约占50.37%,银行贷款是最主要的融资来源,在企业不同成长时期银行贷款占25~35%。从中美中小企业融资来源统计数据看,对于权益性融资:我国企业初创期(0~2年)占比37.64%,仅业主及主要出资人占比就达28.94%,还有5.5%的资金来自政府投资,而美国企业初创期占比47.9%,业主及主要出资人占比仅19.61%,主要资金来自基金投资、风险投资及其他股权投资;我国企业成熟期(5年以上)占比上升到46.1 6%,业主及主要出资人占比下降到13.21%,企业留存再投资占比达15.43%,政府投资占比仍然有7.3%,而美国成熟期占比48.0%,业主及主要出资人占比上升到31.94%。对于债务性融资:我国企业初创期银行贷款28.46%,比美国银行贷款高0.63个百分点,向亲友借款占比高达21.6%,而美国向企业融资占比达到14.92%;我国企业成熟期银行贷款38.51%,比美国银行贷款高11.94个百分点。[1]

(三)非正规融资成本高风险大

中小企业融资难而转向非正规民间借贷,但民间借贷利率高且流动性风险大,越来越高的融资利率让企业不堪重负。温州是我国民营经济发达地区,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民营中小企业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转而向民间借贷得到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温州民间借贷规模大于银行贷款余额。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壮大,以及政策对民营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加大,温州民间借贷增长速度明显低于银行贷款,民间借贷规模与银行贷款之比逐年降低,到2008年仅580亿元,为银行贷款的18%,这表明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逐渐得到缓解。但民间借贷利率居高不下,2008年温州民间借贷平均年利率达到14.37%,为银行贷款一年期基准利率的2.20倍。

资料来源:由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有关资料的整理

二、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在不断改善

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银监会2005年7月发布《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在《2009年大型银行监管工作的意见》文件中,又要求工农中建交等大型银行启动小企业战略事业部制试点工作。2009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发展中小企业的八个方面29条意见,包括要加快创业板市场建设,设立中央、地方财政出资和企业联合组建的多层次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等具体措施,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有很多突破。据2009年第4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数据,我国银行业机构中小企业人民币贷款全年新增3.4万亿元,年末同比增长30.1%,增速比去年高16.6个百分点。其中,小企业贷款同比增长41.4%,增速比去年高34.2个百分点。

(一)银行不断推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品牌

银行加强小企业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丰富和完善小企业金融产品体系,创新小企业融资担保方式。一是国有银行加快产品创新,满足小企业灵活性用款需求。工商银行推出“中小企业上市一路通”综合性金融服务方案,农业银行推出“行云·现金管理”小企业服务新品牌,建设银行优化小企业“速贷通”和“成长之路”融资品牌,交通银行完善“展业通”小企业融资产品功能。二是股份制银行推出一系列中小企业产品。民生银行成立之初便提出要为非国有、高科技、外向型中小企业服务,不断改善“易捷贷、组合贷、联保贷、循环贷、商贷通”标准化产品。招商银行完善“点金成长计划”系列融资产品,中信银行不断丰富“小企业成长伴侣”品牌内涵,兴业银行“金芝麻”获中小企业协会“最佳中小企业融资方案”奖。三是城市商业银行定位为中小企业服务。北京银行推出了“小巨人”中小企业成长融资方案,宁波银行塑造了“金色池塘”小企业全面金融服务的品牌形象。

(二)大型银行成立中小企业经营专门机构

大型银行把发展中小企业金融业务作为一项重要战略,大力加强组织推动,通过改革管理机制和改进业务流程,实现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的独立性和“差别化”,从机制上建立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垂直管理和差别化考核评价、风险管理、成本利润核算和定价等机制。一是设立小企业业务专营机构,推进事业部的组织结构,推动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二是加快小企业信贷管理系统上线,推广小企业专门的评级体系和评价办法,完善小企业经营配套政策制度,优化业务审批流程。三是积极推广标准化的系列产品,抓住供应链融资环节,试点推出纯信用、无需抵押担保的“小企业小额信用贷款”产品。四是通过内部资源倾斜支持中小企业业务发展,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经营部门人、财、物力的投入。工商银行试点成立小企业金融服务专业支行和小企业服务中心等专营机构,建立小企业贷款审批绿色通道,充实融资产品种类,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综合化金融服务。建设银行加快建设小企业经营专业服务中心,至2009年底已经组建了162家“信贷工厂”模式的小企业经营中心。

(三)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在不断拓宽

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积极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包括加快创业板市场建设,完善中小企业上市育成机制,增加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一是中小板取得了稳步发展。“2004年6月,中小板在深交所上市,2009年,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273家,总融资额近1200亿元,其中IPO融资975.8亿元”[3]。二是创业板也正式启动。2009年10月,首批二十八家创业板上市企业的融资规模在155亿元左右,一方面企业通过上市从市场募集到资金,另一方面创业极为私募股权投资提供退出渠道,使股权投资的发展得到进一步鼓励,从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中小企业。三是产品创新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2007年11月,深圳市20家企业联合发行5年期中小企业集合债,发行额为10亿元。四是融资租赁业务呈快速发展。2005年融资租赁业务规模仅有42.5亿美元左右,到2008年底,我国各类融资租赁公司有150多家,在70家已正式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企业全年融资租赁业务总量约为226.9亿美元,为2005年融资租赁业务规模的5.34倍。五是多种形式的服务小企业融资机构。2006年12月,银监会调整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2007年3月,首家村镇银行一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在四川仪陇落户挂牌开业,到2009年末,全国已有村镇银行110家。2008年5月,银监会与人民银行出台《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指导意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迅猛,到2009年12末,全国小额贷款公司有1334家,注册资本金是8212亿元。

三、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制约因素

(一)银行体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制约

首先,银行经营体制与中小企业有差异。国有和股份制银行贷款长期以大中企业为依托,为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对贷款程序、审批环节做出了严格规定,而这种程序和环节与中小企业融资频率高、节奏快、应急强的需要不相适应。其次,产权制度影响经营理念。国有银行与国有大企业产权是一致的,他们把支持国有大型企业作为使命,认为即使出现呆坏账也无所谓,因为这种损失最终都是由国家承担;而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是民营企业,如果将资金投向它们,一旦形成呆坏账,就有国有资产流失之嫌,承担的风险责任很大,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有观念上的障碍。因此,银行贷款投放强调低风险,银行工作人员也不敢承担责任,对风险较高的中小型企业,提高了融资的门槛,以至于许多优质中小企业转向民间高息借贷解决资金需要。再次,激励与约束不对称。对发放贷款产生风险的要进行责任追究,与此同时,对发放贷款收益好的激励力度不大,这样,银行基层行的决策者和经办人员权衡利弊,比较个人的风险与收益,自然不愿向风险较大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支持。

(二)中小企业融资可选择渠道还比较少

中小企业融资难不仅是贷款难,其他渠道包括股权、债券、基金、租赁、并购、项目等融资形式还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一是资本市场融资比重明显偏低。“美国、日本、法国发行有价证券的中小企业分别占中小企业总数的1 5.8%,46.6%,23.2%,而我国仅为2.12%”[4]。我国资本市场近年来得到较快发展,到2009年[5],企业债券和股票融资分别达到12320亿元和5020亿元,但在融资总额占比分别仅为10.1%和5.8%,与银行贷款80.5%的比重比较仍然很低;我国债券存量市值只有GDP的48.1%,而美国债券市值相当于GDP的143%,日本为136%,欧盟15国为92%。中小企业很难符合上市条件,股市渠道很难被广大中小企业所利用;而中小企业债券融资,其发行规模更小,尚未成为融资的常规渠道之一。二是市场缺乏专门支持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基金。据美国1993年(NSSBF)对中小企业调查,“天使基金”和“风险基金”二项投资占中小企业股权融资1 7.36%的比重,对于初创型中小企业,基金占股权融资比重更高。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难觅风险基金的踪影,据2006年对重庆市1025家中小企业融资构成调查统计数据,初创型中小企业基金占股权融资比重仅0.53%,成熟型中小企业基金占股权融资的2.17%。三是金融租赁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全球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在经济发达的国家,融资租赁业已经成为仅次于银行业的第二大资金供应渠道,几乎渗透到所有行业和各种类型的设备中,并占有相当大的投资比例。据统计,全球2005年融资租赁成交额达到5791亿美元,占GDP比重为1.30%;而我国2005年融资租赁规模占GDP比重仅0.19%,到2008年该比重上升到0.51%。

(三)较高的经营和风险成本难以补偿

中小企业贷款额度小频率高,银行的服务成本较高,而且中小企业存活率低,具有较高经营风险的特点,因此导致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慎之又慎。从操作成本看,银行发放一笔贷款,不论贷款金额大小,在调查、审批、发放等程序基本相同,花费的交易成本差异不大,而中小企业贷款额度小、频率高,因而贷款操作成本较高;从风险成本看,中小企业破产关闭的比例大大高于大企业,据有关统计数据,各国有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率也明显偏高,由于对存贷款利率实行管制的利率非市场化,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幅度较小,中小企业贷款业务较高的成本不能得到合理补偿,风险收益不能完全覆盖风险成本;而且小企业主体上不符合核呆政策,一旦发生呆坏账损失将增加银行财务处理问题。因此,对银行来说,中小企业操作成本和风险成本较高,贷款倾向于大企业而不愿意投向小企业。

四、拓展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的对策

随着中小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升级的需要,中小企业发展却受到资金短缺的困扰,融资难往往会使中小企业贻误市场良机,从而成为阻碍其健康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使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应当从多方面拓宽其融资渠道,为融资双方提供良好的平台和选择机会。

(一)促进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

中小银行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更接近于中小企业,能弥补大银行难以触及和覆盖的客户和业务领域,更能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但我国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行等中小银行,是公有的或者说是官办,对中小企业融资业务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偏好,而是承接了国有银行竞争“双大”企业的经营理念,在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服务和竞争中优势并不突出。民营中小银行对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具有明显的先天优势。首先,民营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出身背景相同,对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具有信息优势,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其次,民营中小银行立足本城市和当地,由于管理层次少、经营方式灵活和激励机制健全,使得它们贷款的交易成本较低,能为客户提供优质低价的服务;再次,民营中小银行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产权明晰,权责明确,具有预算硬约束的特点,因而相比于大银行,更可能在风险较高的中小企业融资市场上盈利。第四,发展民营中小银行,还可以打破金融行业的垄断,提高金融业整体竞争能力。要大力发展地方性民营中小银行,充分发挥这些地方性银行对当地经济情况比较熟悉的优势,为中小企业服务。一要通过改制把城市、农村的信用社等地方性金融机构转变为民营中小银行。二要将运作规范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为民营中小银行。三要降低准入门槛吸纳社会资金投资开办地方性中小银行。

(二)发展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机构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突出问题表现在,一方面银行存有大量闲置资金,而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甚至因资金链断裂造成大量停产或破产。发展专门服务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机构,既弥补银行在当地中小企业客户群的“盲区”,对改善中小企业资金紧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民间资本涉足金融业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逐步架起了民间资金与中小企业之间的桥梁。其一,成立小额信贷公司。现在中央政府已允许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它也有利于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吸引很多的民间资金投入到中小企业贷款上来,把大量非法的民间集资与高利贷的活动纳入正常的金融渠道;但是,小额贷款公司只能发放贷款,不能吸收存款,而且对小贷公司只能向银行业而不能向金融市场融资,并且限制不超过资本金的50%,杠杆率过低而融资成本较高,也压缩了企业盈利空间,这对其拓展业务是严重的制约。在对小额贷款公司进行规范管理和改善监管的基础上,要扩大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渠道和资金来源,逐步放宽向金融同业市场的融资限制,融资额可以达到资本金的2~5倍,而且当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成熟且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后,可以考虑赋予其吸收公司存款的职能。其二,发展村镇银行和社区银行。目前银监会《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要求村镇银行必须由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作为最大的股东,这使得那些冀望通过创办小贷公司逐步过渡到村镇银行的民间资本热情骤降。要逐步放宽对个人投资村镇银行的限制条件,尤其对运作规范的小额贷款公司改组成为村镇银行,可放宽对投资人持股比例的限制。同时,要适当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资金拆借、清算和再贷款提供便利,并且采取降低营业税、减免所得税等优惠政策,促进村镇银行加快发展。对于中小城市要发展社区银行,比照村镇银行模式拓展社区银行业务。

(三)扩大中小企业资本市场融资

中小企业做大做强要借助资本市场融资,尤其高新企业希望上市直接融资,但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受到较多因素的制约,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比重很低,这个渠道更难被广大中小企业所利用。要积极规范资本市场的监管体系,放宽准入条件和降低发行成本,加快扩大中小企业股票发行规模和债券发行额度。一是构建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中小企业资本市场,消除中小企业面对资本市场的进入壁垒,方便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进行直接融资。二是积极发展中小版和创业板市场,降低准入门槛,让市场前景好、产品技术含量高、有发展潜力的成长型中小企业,能够较大规模直接进入证券市场融资。三是扩大中小企业债券发行,积极推出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和推动中小企业集合中期票据等新型融资产品。四是构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良好平台。要积极拓展产权市场,鼓励中小企业通过出让产权获得资金。利用信用增级机制可以有效弥合低信用级别,2009年9月,“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在京正式挂牌,为中小企业提供获得投资者认可的担保,使更多中小企业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融资成为可能。

(四)拓展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基金

发达国家风险投资基金是中小企业筹资的重要来源之一,要鼓励创业和风险基金对中小企业的培育。我国风险投资与证券市场也呈良性互动,比如到2007年底,“共有65家风险投资公司支持的56家企业在中小板上市,占同期中小板上市公司总数的27%,风险投资通过中小板退出的平均回报率为28.36倍”[6]。要对建立中小企业投资公司提供政策支持,扩大风险投资基金的募集规模和运作空间,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托投资、租赁、咨询等服务,推动中小企业的资产重组和转型升级。私募基金通过置换股权的方式帮助中小企业运作,不仅可以解决其资金紧张的问题,同时还可以辅导其上市。对引入私募股权基金的企业来说,不仅可以补充资本金,还可能给企业带来管理、技术、市场信息和其他企业所急需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据了解目前私募基金规模在1万亿元左右。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扩大私募基金融资规模,利用私募基金解决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引导私募基金投资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尤其鼓励私募基金辅导中小企业上市融资。

(五)积极拓展金融租赁市场

中小企业融资难究竟难在什么地方?对于企业购买原材料等的流动资金,通过赊购和一些银行贷款可以获得解决。而很多中小企业主要难在买设备,对于购买设备等大宗资产,“厂家销售难、客户融资难、银行向中小企业放贷难”,中小企业达不到银行放贷的标准。而金融租赁可以较好满足企业设备资金的不足。“在金融租赁行业发达的美国,企业通过租赁方式进行的投资占全社会设备投资的比例超过30%,西方发达国家这一比例都在25%以上。而我国融资租赁渗透率还不到3%,融资租赁业务市场空间很大”[7]。一是降低银行设立金融租赁公司的准入门槛。目前银行设立的租赁公司注册资金门槛并不高,但是投资主体作为控股主要出资人门槛太高,现在要求银行有800亿资产,但地方银行很多都不能满足这个条件,而恰恰是这些中小银行在支持中小企业,对区域性银行要适当降低一些门槛。二是鼓励企业开办租赁业务。厂商所属租赁公司的优势就在于资产定价,特别是对资产的余值定价上,一项设备两三年后的余值差别较大,厂商所属租赁公司在这方面具有信息优势,有利于控制融资过程中的风险。三是促进金融机构与企业合作拓展租赁业务。对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各种金融机构,要鼓励更多地涉足租赁业务,与它们的主业结合、优势互补。金融机构具有明显的资金优势,有利于拓展金融租赁高端客户市场;而企业专业能力可以和金融机构的资金对接,弥补对资产控制能力的弱势。

摘要: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突出,成为了遏制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部分。本文根据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分析了融资渠道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余江,肖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次序研究[J]投资研究2008(8)35-38页

[2]诸葛隽民间金融创新-温州的实践[J]上海经济研究2009(4)58-64页

[3]周健男中小企业资本市场支持体系初步形成[N]上海证券报2008-10-14

[4]刘旭宁,王海勇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分析与改革思路[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5(12)25-26页

[5]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2009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4)127-128页

[6]周健男中小企业资本市场支持体系初步形成[N]上海证券报2008-10-14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需丰富融资渠道 第8篇

点评:“钱紧”、“钱贵”一直困扰着急需融资的众多中小企业。尽管中央三令五申要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难题, 但在实际操作中, 话语权较弱的中小企业仍不得不面临“得不到”和“价格高”两层资金难题。

查阅各国央行数据可以发现, 在发达经济体, 银行、债券、股市、私募占据的社会融资规模均较可观,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基本均衡。但在我国, 超过一半的社会资金由银行贷款供给, 经过信托等“通道”放贷的银行资金占比也很大。而银行作为偏好低风险的金融机构, 其放贷的风险、审计要求, 让企业大感不适应:缺少抵押物只靠银行贷款, 只够借1年期流动资金。而展期、续贷风险控制审批流程长, 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财务成本。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现状 第9篇

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一直以银行贷款为主, 2001年央行发布“195文件”, 要求企业自有资金不低于开发项目总投资的30%, 开发项目必须具备“四证”才能贷款;2003年6月人民银行发布“121文件”, 规定对土地储备机构发放的贷款为抵押贷款, 贷款额度不得超过所收购土地评估价值的70%, 贷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年;2004年4月, 房地产等几个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率从20%提高到35%;2004年5月, 发改委要求金融机构立即停止涉及项目的新增授信申请, 对已经实施的收回;2004年10月银监会发文对土地储备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管理分别提出要求, 贷款操作规范程度提高, 开发商和消费者获得商业银行贷款的门槛提高。

在新的融资限制下, 多数房地产企业难以继续依赖贷款融资, 资金成为制约企业生存的核心因素, 2006年房地产企业进入强势调整期, 5万多家房地产企业, 半数以上开办不足五年, 将来能够经历国家宏观调控并且顺利生存下来的, 充其量只有一半。所以, 房地产企业寻求多元的融资方式, 拓宽融资渠道成为关系生存的根本问题。

二、房地产企业融资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一) 房地产企业资金周转的特点

房地产开发行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的行业, 生产周期长, 占用资金量大, 投资回收期长, 现金流不均匀、业绩变化大、风险高, 投资回报高但不稳定, 而房地产融资最突出的特征是资金投入与回流的时间差距大。

(二) 房地产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是融资渠道过度集中于银行, 融资渠道欠缺。从贷款内部结构看, 最主要的是开发商贷款与个人住房消费贷款, 截至2005年末, 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为2.77万亿元, 同比增长16.1%, 增幅比上年下降12.6%。新增房地产贷款占当期房地产融资来源比例持续下降, 银行存贷差超过9.2万亿元, 因此, 当前房地产企业资金紧张是因为原有的以贷款联结资金供求的桥梁出现了断裂, 现阶段的关键问题是融资渠道和融资环节的欠缺。二是对高风险高收益行业的资金支持并不是银行的优势所在。房地产融资体系的现状是银行占据着超过一半的融资任务, 而从中所获得的收益却只是固定的利息, 银行所承担的风险与其收益并不对称, 不利于银行体系的稳定。三是房地产业的自有资本偏低导致行业投资过度, 形成了对其他产业的挤出效应。

三、多元化融资渠道的建立

(一) 可供选择的融资渠道及分析

1. 上市融资。

发行股票上市手续复杂, 受政策的制约较大, 多数的房地产企业很难直接上市。买壳和借壳上市融资具有连续性好、时间短、过程简单等优势, 但存在一定的费用和风险, 买“壳”过程中进行股权收购可能要支付巨额的资金, 而且被借壳的上市公司一般资产质量都不好, 要对其进行资产重组增大了成本。规模大、信誉好或一些急于扩充规模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可考虑买 (借) 壳上市, 也可寻求海外上市。

2. 海外基金。

海外基金进入国内资本市场有两种方式。一是申请中国政府特批运作地产项目或是购买不良资产;二是成立投资管理公司合法规避限制。目前, 海外资金投资倾向于选择大型的房地产企业, 对企业的信誉、规模和实力要求比较高。海外基金比银行贷款、信托等融资的成本高, 因此, 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国内合作方投资项目规模和方向的影响。

3. 联合开发。

联合开发是房地产开发商和经营商以合作方式对房地产项目进行开发的一种方式。联合开发可以使地产商和经营商实现联盟合作, 统筹协调, 双方获得稳定的现金流, 有效地控制经营风险。对于中型开发企业来说, 选择联合开发这种方式, 可以在取得银行贷款有困难的情况下获得融资保障, 避免资金链条断裂。

4. 并购。

并购的模式有三种:直接购买房地产项目模式, 特点是收购周期短, 交易双方税费支出大, 其它交易成本较小;收购方购买出让方股权模式, 特点是税务成本少, 直接交易成本低, 如被收购公司遗留亏损, 可弥补以后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利润, 获得节税优惠, 适用于转让方公司仅开发这一个房地产项目的情况;合资开发模式, 特点是税务成本低, 而新组建企业的评估费、注册费、变更法律文件的手续费等支出大, 且并购运作的时间长。

5. 房地产投资信托 (REITS) 。

REITS的风险收益特征股本金低, 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投资可任意分割, 可随时将任意金额的股权变现, 克服了不动产投资流动性差的风险。收益平稳、波动性小, 市场回报高。可以投资于不同的项目, 回避风险的能力较强。而且股息率相对优厚, 可享受税收优惠, 股东收益高。

6. 房地产债券融资。

我国房地产债券融资的门槛较高, 发行成本高,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融资方式。2005年7月中国海外 (0688.HK) (以下简称中海) 在国际市场上发行价值3亿美元的债券, 成为中国第一家在国际市场发债的房地产公司。

7. 夹层融资。

它是介于债务和股本之间的一种融资方式。夹层融资具有灵活性高、门槛低的优势。缺点是费用高, 信息透明度低, 其资金费用高于抵押贷款2~8个百分点;并且法律架构复杂, 法律费用高于抵押贷款。夹层融资作为房地产信托的变种, 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夹层融资可以绕开银监会212号文件规定的新发行房地产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开发商必须“四证”齐全, 自有资金超过35%, 同时具备二级以上开发资质的政策。

8. 房地产信托融资。

缺陷一是融资规模小, 二是流动性差, 三是对私募的限制, 即规定资金信托计划不超过200份, 但信托融资与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收益吻合度较高, 有很强的市场生存能力。

9. 项目融资。

项目融资具有一次性融资金额大、项目建设期和回收期长、风险分担等特点, 因此对于大型的商业房地产项目可以考虑采用项目融资的方式, 来实现融资目标和风险屏蔽的作用。

1 0. 开发商贴息委托贷款。

其实质是一种“卖方信贷”。目的在于以弥补“121”文件出台“封顶按揭”造成的消费断裂, 规避金融机构风险。对于住宅房地产开发商来讲, 委托贷款业务有利于解决在销售阶段的资金回笼问题, 实现提前销售。

1 1. 短期融资券。

它具有期限灵活、周转速度快、成本低等特点, 2005年7月、9月、11月的发行量累积额分别为229、512、1041亿元, 截至2006年1月初发行规模已达到1392亿元, 相当于同期贷款规模的9.1%。

(二) 不同开发环节多元融资体系建立

1.准备期融资方式的选择。本期开发成本和费用包括购入土地使用权和原材料, 支付可行性研究和规划设计费用等。这一阶段房地产企业主要面临投资估算不足, 融资规模不够的风险。该阶段融资期限最长, 数额较大, 受到政策规定自有资金达到35%以上才可获得银行贷款的限制, 为达到要求, 可以接受较高的融资成本。由于夹层融资规避了政策限制, 可作为此阶段融资的首选, 用以补充自有资金。使用夹层融资后, 自有资金比例达到35%以上, 便可使用信托融资。房地产企业常使用赊销手段拖欠供应商材料款, 这些款项主要是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银行贷款。资质较好的大型开发商可考虑发行债券、REITS、利用海外基金、上市和并购等方式。中小型企业可在此阶段选择联合开发, 实现地产商和经营商联盟合作, 使双方获得稳定的现金流。项目融资适用于大型项目的开发, 可用于房地产准备和生产阶段, 满足大额和连续性资金的需要。

2.生产期融资方式的选择。开发成本包括土地开发成本, 建筑、安装工程, 配套设施建设等支出, 开发企业面临建设项目拖延、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风险。开发商融资进度应尽可能与开发进度配合, 既满足工程需要, 又不能因过度融资导致过高的资金成本。基建垫资是本阶段主要资金来源之一, 开发企业可将一部分融资的困难和风险转移给承包商, 融资成本略低于银行贷款。适合选用信托、夹层融资等方式, 融资成本较高, 但受政策限制较少, 相对容易筹得资金。项目融资满足连续性资金需要的特点也适合该阶段融资。开发商贴息委托贷款比“结构封顶”才能按揭销售提前了大约1年左右的时间。而短期融资券是信誉良好的开发商在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进行衔接的时候, 解决短期资金缺口的理想融资选择。

3.销售期融资方式的选择。该阶段定金和预售款成为主要的资金来源, 预售房款可提前实现收益。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具有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特征, 可以为消费者提供融资的便利, 有利于扩大房地产的消费需求。开发商对资金成本的承受能力和项目所处的开发阶段关系房地产开发各环节合理的融资方式。

参考文献

[1]牛凤瑞, 等.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2]巴曙松, 华中炜, 郝婕.房地产业发展与金融政策发展脉络和趋势[J].福建金融, 2005 (8) .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现状 第10篇

【关键词】创新项目 融资方式 中小企业 融资渠道

一、引言

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政府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些列的便利,中小企业在我国快速的发展,中小企业在逐步扩大、推动创新等方面也面临也融资难的问题,使得许多好的项目难以实施,以至于搁浅,尽管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中小企业融资的管理政策和法规,的确这些政策也产生了好的效果,但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依然受到困扰。这也一直制约着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特殊性问题。那么如何使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市场中能有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如何更好的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是我们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二、中小企业中创新项目融资方式的现状

在我国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着融资难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企业今后的发展而且也会成为企业生死攸关的问题。那么中小企业能否通过有效的融资渠道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提高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这是我国快速实现国民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对于融资一词的理解,顾名思义是指经济财务的主管部门通过一定的资金调配方式,有效的动员财务的统筹分配。它是一种资金的双向流动过程,资金在资金的投入这与使用者之间相互流通。从更加专业的角度来说融资是通过现有的资金活动方式和资金的聚拢来保证经济项目活动本身的顺利进行。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企业大多会面临这资金缺少的问题,要使企业能有条不紊的发展,创新项目的实施等就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这个时候融资就以一种经济活动方式出现在中小型企业当中。在这个过程中中小型企业大多数处于被动的状态,一旦没有资金的帮衬就会出现资金链不够而迫使企业停产或创新项目搁浅的现象。这也是我国目前中小型企业中所面临的一大问题。如何转变这种局面,转变主被动的角色换位,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目前来说中小企业的融资主要分为内源投资和外源投资两大类,这两大融资方式的产生于外国,内源融资顾名思义是指企业内部所聚拢或企业产生的现有的资金财务。外源融资主要是值企业通过创新项目发展状况的号召力来进行的企业资金筹措的经济活动,如我国现有的融资形式:银行贷款、股票发行、国家支持等等。相对于内源融资来说,外源融资不具主动性和自主性,而且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性,中小型企业大多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但外源融资也有其优势如资金来源的形式种类多样,资金投入型大,能够及时的填补企业内源资金空缺帮助创新项目能够顺利的进行。

三、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重要性

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不在是企业内部发展的现状,而是一个关乎于国民经济增长的新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不仅会限制中小企业的生产力发展,而且也会造成不健康的货币政策的流通。因此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势在必得。中小企业的传统融资方式如银行贷款,也是间接融资的一种方式,银行这个时候就发挥了中介的作用,在更多的情况下是为了满足企业资金的周转问题,这也是我国长期以来中小型企业所采取的融资措施,但是银行大多数对中小企业带着有色眼镜,更倾向于将资金借贷给国企以及大型民营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就给中小企业造成了融资渠道不好走的现状。尽管国家近些年来一直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开通绿色通道,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歧视态度也有所改观,但是扔不能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现状出现困难的局面也是由于多种原因所造成的,一企业内部的因素,中小企业在市场生产力的竞争中,相对处于弱势的地位,但经营的风险大,由于资金问题的出现许多中小企业大多面临着倒闭的局面,另外银行借贷对于中小企业的信任度也持着观看的态度,一些信誉较差、管理不严、资金信息不明确的中小企业很难得到银行和有关部门的信任,因此会出现贷不到钱的窘境。所以中小企业应从自我本身做起,建立起良好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履行承诺、重信誉,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大部分的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较为集中,董事长和企业高层领导独断专行,一人做出企业发展的决策。也没有相关的公司经营管理制度,如家族式企业的存在,所以应以国企及央企内部的管理模式为学习对象,加快企业发展和改革的步伐。最后,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国有资本市场中的建设还不够完善,企业在证券市场上的审查条件也略微严格,很多中小企业都很难达到要求,中小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规模较小的企业很难像银行和证券公司接到资金,及时一夜盈利较好的企业在证券市场上很少会或得资金的支持,这种情况的出现,中小企业普遍采取通过自身的盈利来客服融资的困境。那么相对也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融资方式如私募股份融资,其融资方式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和针对性等特点,能够快速的为中小企业产业发展的平台。不像银行和证券股份审核的严格,更不会带着有色眼镜来观看中小企业的发展,私募股份融资,作为一种基金的投放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其通过地下的运作方式进行,目前也相对成熟

结论:总结来说,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狭窄,相对于国企及央企国有企业的融资渠道过于单一,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信誉度也相对持观看的态度,中小企业并没有一个属于自我宽松发展的经济环境。企业内部管理方式不够健全,没有相对稳固的担保机制,一旦企业出现资金紧张的情况,很难去快速的融集到资金。结合到我国现有中小企业的融资发展的现状,可以采用多样性的资金融入如典当融资、私募股份融资等等模式。这样在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有着更加安定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陈乃醒等.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07-2008)[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2]杨娟.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理论与中国经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3]李璞.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与成因与对策[J].国际商务财会,2008.

小议现行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第11篇

一、目前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及问题

中小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会投资少,稳定性差、成长性弱,财务制度不规范,财务管理水平有限有的甚至没有财务报表,这不利于金融机构进行贷款审查。此外,中小企业不重视自身的信用度,现金流的管理能力不强,自有资产少,厂房土地多为承包租赁,难以落实银行需要的有效抵押物,贷款申请很容易被淘汰。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现象并不乐观。

(一)融资困难

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其中包括3种类型:一是新建企业。二是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三是改制不规范的企业。对于此类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贷款门槛不断提高。目前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贷款主要是抵押贷款,而且抵押物集中在厂房等少数固定资产上,流动资产、应收账款等质押贷款很少。即银行授信方式多局限于抵押贷款,担保或质押等中小企业可以承担的方式,银行较难接受。

中小企业贷款的成本问题。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就加大了小额信贷公司的融资成本和税务成本,信用风险难以控制加大了风险成本,担保公司的手续费等额外费用增加了经济成本,申请贷款手续资料复杂等增加了人力成本。

中小企业财务不标准,易受银行拒绝。中小企业大多规模小、固定资产少、承担风险能力弱,本就难以获得银行贷款青睐。而且企业管理缺陷也成为银行授信的一大障碍。账务问题不符合银行标准,融资困难。

(二)融资贵问题

1、贷前贷后费用多

贷款融资过程中,财务顾问费、担保费等贷款前置收费项目多。尤其是在续贷过程中,企业需要通过高息借款还上贷款,才能继续从银行贷款,大大提高了融资成本。

2、议价能力较弱

中小企业和大中企业相比,银行贷款对象多为信用状况良好、担保资源充足、获得政府支持的成长型企业,大中型效益好的企业也更加容易获得较低费率的贷款,而中小企业议价能力弱,贷款往往需要小贷款公司等,不得不承担较高融资成本。

二、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对策建议

(一)金融机构创新融资方式,大力拓宽金融服务

首先,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该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考核不仅仅局限于报表和抵押物,拓宽抵押物范围,像库存商品、库存原材料、机器设备等都可以纳入抵押物范畴。商标产权、经营面积、品牌地位等也可以代替部分财务指标。

其次,银行要根据市场需求建立适应微小企业“短、小、急、频”的需求的金融产品、营销以及风险控制组织体系,创建快速贷款的通道,提高办事效率。银行建立员工考核制度,鼓动营销人员主动上门了解客户需求。

然后,银行可以根据中小企业不同的担保方式,区分设计差异化贷款产品,分期还款可以缓解中小企业一次性还款压力,促进资金流通。银行可以允许企业共同出资成立担保联盟互助融资,企业之间的合作项目,使信用有保障。中小企业抱团发展的模式,有利于解决融资问题。

(二)政府部门搭建平台,积极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制订和落实相关财政支持政策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这样可以达到规范企业融资中的各类行政收费的效果。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对有潜力的科技企业贷款适时提供贴息和代付。规范中介机构行为。减少“逆向风险”和“道德风险”。

搭建多层次融资服务平台,畅通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积极引导民营担保公司的发展,支持银行和担保公司合作,加大对于放贷的监管力度。鼓励创新金融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业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增加小贷公司的贷款能力。有选择的加大资本金注入,为民营担保公司提供扶持。

(三)担保公司和小贷公司,尽快做大做强

担保公司和小贷公司要扩大资本金,采用多种方式融资,争取省级市级部门的项目支持。此外,在公司内部,要注重对公司管理整合。在业务方面,创新业务品种。同时发展股权、土地承包权、专利权等财产权利质押担保创新业务。在市场定位上,针对的客户对象可多向发展,在低端客户上找创新。

三、结束语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较为狭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较为突出,解决这些问题刻不容缓。因此,中小企业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可以通过并购、重组、参股等资本运营方式来增强实力。也可以引进外国模式,根据地区特色,树立自己的品牌。促进县级中小企业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转变,以吸引更多的社会投资。还可以开阔融资思路,拓宽融资渠道。在内源融资同时,注重外源融资,通过抵押、质押、典当、租赁、吸纳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等多种渠道进行融资。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对小额贷款的需求不断增加,相继出现很多小额贷款公司及业务,使得小额信贷较以前更火热。但是作为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小额信贷的供需出现了不平衡的问题,从而也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探寻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重新审视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并从中找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出路,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出发,分析其中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推动中小企业融资的方法,以期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小额信贷

参考文献

[1]肖顺武.刍议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法律对策[N].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0(03)

[2]吉敏,赵彤.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及其破解[N].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06)

上一篇:阅读教学切入四法下一篇:民间美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