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通道经皮肾镜

2024-06-18

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精选7篇)

标准通道经皮肾镜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碎石中心2007年5月~2010年5月所收治、确诊的96例肾结石患者,其中,男63例,女33例;年龄48~72岁,平均(53.2±7.5)岁;结石面积6.1~41.5 cm2,平均(27.9±7.5)cm2;肾结石部位:左侧42例,右侧21例,双侧33例;以上患者均经泌尿系彩超,肾、输尿管、膀胱平片,静脉尿路造影,双肾16排螺旋CT及CT尿路造影检查确诊。按自愿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微创组(58例)和标准通道组(3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结石面积、肾结石部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手术器械

SONY监视系统、普通B超探头、Wolf 8.09.8F输尿管硬镜、20.8-24F型经皮肾镜和液压灌注泵、EMS第3代超声弹道碎石清石系统、国产气压弹道碎石机、Cook18G肾穿刺针、经皮肾穿刺筋膜扩张器及10.0-24F Peel-away鞘等。

1.2.2 手术方法

对患者行常规生命体征检测,行硬膜外麻醉后,患者取截石位,并逆行插入输尿管导管,固定;再取俯卧位,采用B超定位,在超声引导下根据结石的位置取穿刺点,最终选在11肋间至肩胛线之间范围。穿刺前注入生理盐水使肾脏人工积水,导入斑马导丝,然后取肾筋膜扩张器从F10开始以F2递增,扩张至F14~F18和F20~F24推入塑料薄膜鞘建立工作通道,采用灌注泵冲洗,找到结石后超声碎石,边碎边吸边冲洗,取出结石,术中应注意患者耐受、出血等情况。术后3 d行超声及尿路平片复查,以观察碎石效果,如患者碎石残留多,术中出血多,自身无法耐受,则行二期碎石;如果一般情况可,无结石残留等,则5~7 d后可拔出肾造瘘管。在术后1个月之后可拔出双J管。术中和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状态,查看患者是否耐受该手术,进行随访,记录术中和术后出血的人数。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清除肾结石人数、术后出血例数、出血量。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完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96例患者术后绝对卧床休息,术后出血患者应用防治出血治疗,如应用止血药物、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标准通道术清除肾结石、微创术清除肾结石,两种手术方法肾结石有效清除率分别为89.5%、70.7%,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患者组术后出血率及平均出血量均高于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患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术后出血是经皮肾镜碎石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若出现这种症状,必须要先进行扩容、止血、抗感染、可行膀胱冲洗等治疗,如果症状还未缓解需进行介入栓塞治疗[3,4]。这主要是肾造瘘通道及肾内创面渗血或者碎石时导致血管损伤所致,其次也可能是血管断端血栓脱落、动静脉瘘破裂、肾造瘘管拔出时用力过大等原因所致。我们应积极的预防碎石后出血,术前需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控制泌尿系感染。术中手术轻柔、不粗暴,以减少周围脏器的损伤,可大大减少术后出血的发生。本研究分别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技术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技术两种手术方法对96例的肾结石患者予以治疗,以观察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及术后出血等情况。

近年来,相关临床研究发现经皮肾镜碎石技术具有抗菌作用,故该方法治疗对结石合并细菌感染患者有益[5]。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技术一般是指14~18 F,其通道微小,对肾脏的损伤较小,出血量也较少,并且在碎石的过程中,输尿管镜和肾镜比较细,摆动的范围相对较大,更容易碎石的进行,从而在临床上使用较广泛[6,7];但是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技术也有不足之处,因其是高压灌注,可出现细菌感染导致败血症,患者常需行二期碎石,对于巨大结石碎石时间较长,更加不易清除。标准通道主要是采用负压吸引方式清除结石,汲取了微创的优点,具有手术时间短、清除肾结石率高的优点,研究中标准通道术清除肾结石率有效率为89.5%,微创术清除肾结石有效率为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亦可证明此点。标准通道较微创通道大,更容易导致出血,导致出血例数多,出血量多,在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微创技术在碎石后减少出血率、出血量具有一定的优势。

摘要:目的 比较标准通道经皮肾镜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后出血发生率。方法 将我院碎石中心收治96例行碎石术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标准通道组38例)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微创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碎石率和出血率。结果 标准通道组与微创组结石有效清除率分别为89.5%(34/38)、70.7%(41/5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出血率为12.1%(7/58),低于标准通道组的29.0%(1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通道组及微创组术后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51.7±24.3)、(125.3±31.8)mL,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两种方法均有各自优点,前者碎石有效率较高,但术后出血率及平均出血量高于后者。

关键词: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微创经皮肾镜碎石,碎石率,出血率

参考文献

[1]仇让学,彭荣军,孟庆超.微创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4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6):1442-1443.

[2]任鹏,孙发,李洪辉.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21):4181-4183.

[3]张晓春,钱庆鹏.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J].现代实用医学,2007,19(4):262-270.

[4]宁坷平,祖雄兵,齐琳,等.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并发大出血原因及临床处理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09,15(9):975-977.

[5]李信众,梁建波,玉海,等.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术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临床新医学,2008,1(12):77-78.

[6]梁宇海,吴凡宇,吴俊雁,等.经皮肾镜碎石术合并严重出血的预防与临床处理(附13例报告)[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2006,29(11):52-53,55.

标准通道经皮肾镜 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2例, 男87例, 女65例, 年龄16~65 (平均41.2) 岁。其中左肾结石66例, 右肾80例, 双肾6例;单发结石96例, 多发56例, 其中铸形结石24例。有不同程度肾积水63例, 泌尿系统感染32例, 其中肾积脓3例, 这些患者取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 阳性23例。合并高血压17例, 冠心病5例, 糖尿病2例, 肾功能不全5例。术前常规行B超、尿路平片 (KUB) 及排泄尿路造影 (IVU) 检查, 以及泌尿系统CT及三维重建, KUB测量结石纵径3.1~4.5cm, 横径1.1~3.3cm。既往曾行体外震波碎石术 (ESWL) 13例。

1.2 器械与手术方法

1.2.1 器械

瑞士EMS三代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 国产液压灌注泵, 德国WOLF 20.8经皮肾镜, WOLF Fr 8.0~9.8半硬性输尿管镜, WOLF叠式金属扩张器、肾造瘘套装, WOLF取石钳, 奥林巴斯监视系统;美国Sonosite彩色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5MHz。

1.2.2 手术方法

在硬外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下, 先取截石位, 通过膀胱镜或输尿管镜下逆行插入F5~7型号输尿管导管至肾盂, 膀胱留置导尿管, 再持续往输尿管导管输注生理盐水。然后采用俯卧患侧稍垫高, 行超声检查, 全面了解双侧肾脏大小, 患肾积水及结石情况, 选择合适穿刺点, 一般在11肋间或12肋下肩胛下角线至腋后线范围内。然后, 在B超引导下将18G穿刺针刺入肾中、下盏或直接穿刺到结石部位, 见尿液溢出后置入导丝, 退出穿刺针, 使用筋膜扩张器逐级扩张至F16, 用输尿管镜通过Peel-away鞘探查证实在肾盏或肾盂内, 然后应用套叠式金属扩张器顺导丝逐号扩张至F24, 采用F20.8新型经皮肾镜, 推入镜鞘, 插入镜芯, 利用输尿管泵保持镜下视野清晰, 以便寻找结石。找到结石后, 碎石采用瑞士EMS第三代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机, 包括合二为一的气压弹道碎石系统与高效能超声碎石系统、负压吸引装置, 气压弹道碎石或超声碎石两者可以单独或合并使用, 气压弹道频率为8~12Hz, 超声能量为60%~80%。对于硬度较高的草酸钙等结石, 首先使用气压弹道碎石, 在短时间内将结石碎成小块, 再联合使用气压弹道与超声系统, 或单独使用超声系统将结石进一步粉碎并吸出;对于硬度较低的尿酸盐结石或感染性结石, 直接应用超声或联合气压弹道将结石粉碎并清除, 最后顺行置入F6~7双J管, 退出肾镜并置入F18~20肾造瘘管, 手术完毕。术后5~6d复查泌尿系统X线, 确认无大块结石残留后拔除肾造瘘管, 术后3~4周拔除双J管。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建立F24皮肾通道并进行Ⅰ期碎石, 平均结石处理时间55min, 平均手术时间85min。术后复查KUB平片, 137例肾脏结石清除干净, 净石率90.1%;有结石残留15例, 其中11例辅行ESWL, 4例口服排石药物治疗, 并最终治愈。术前出现肾积脓的3例患者, 于穿刺成功后采用超声吸附装置清除脓液或脓栓, 在无压或低压冲洗下粉碎可清除结石。所有患者于术中未出现大出血、肠道损伤、气胸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6个月, 均未出现迟发性出血等远期并发症。

3 讨论

肾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发病率为1%~5%。传统的治疗方式为开放式取石手术, 但其创伤性大, 术中出血较多, 结石残余率高, 术后肾功能恢复慢。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随着光学、电子工程技术的发展, 超声、放射、介入和MRI等技术的广泛应用, 经皮肾镜技术在临床应用得到了飞跃性发展, 并以微创、高效、安全等优势, 逐渐取代传统的开放式取石手术, 成为治疗肾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经皮肾镜碎石术 (PCNL) 从1976年由Fernstrom首先应用于临床, 但由于当时PCNL的扩张通道达F30, 术中出血多、创伤大, 手术风险高, 一度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后来, 该技术发展为应用标准F24通道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系统, 同样取得很好效果, 且手术时间短, 清石率高, 低压灌注及感染率低, 受到了临床医师的欢迎, 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经皮肾穿刺和建立皮通道是PCNL成功与否的关键。超声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 其操作简便, 且对人体无放射性损害, 可运用于经皮肾穿刺中的定位与引导。应用超声对肾脏进行二维成像, 可了解各组肾盏结石情况、各组结石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肾脏积水的程度, 同时可显示皮肤到各肾盏路径的结构, 测量皮肤表面到目标肾盏的距离。李建兴、郭丰富等[2,3]认为, 应用B超定位引导穿刺, 切换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肾血供情况, 避开肾脏的大血管和血流较密集的部位, 可减少穿刺引起大出血。此外, 超声还可提供实时性三维立体结构, 有利于提高经皮肾镜工作通道建立的准确性及安全性[4]。经皮肾通道的大小为F14~F30。一般将F14~F20称微造瘘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m PCNL) , F22~F24称为标准通道, F26~F30为大通道[1]。由于传统PCNL的扩张通道达F30, 容易损伤叶间血管, 撕裂肾盏颈引起大出血, 因此, 由于传统PCNL不易得到推广应用。如PCNL也有其不足之处, 由于通道只有F14~F16可能影响取石速度, 手术时间延长[5]。采用标准通道碎石、清石, 肾盂内压处于低压或负压状态, 手术过程中水吸收很少, 在处理巨大的铸型结石或鹿角型结石时, 即使手术时间较长也不至于引起水中毒, 同时在结石合并肾盂内感染时可减少菌血症和毒血症发生。标准通道可通过F20.8肾镜, 视野广, 便于结石寻找, 能使用特粗的气压弹道碎石或超声碎石杆, 可提高碎石清石效率。

瑞士EMS公司推出了Ⅲ代气压弹道碎石联合超声碎石吸附设备, 新型超声装置碎石能量有较大提高, 将气压弹道碎石系统与高效能超声碎石系统结合在一起。对于隐藏于肾盏内小结石可通过超声吸附功能吸出肾盏, 明显提高碎石清石效率, 缩短了手术时间。本组结石清除率达90.1%。我们的手术体会是, 对于硬度较高的草酸钙等结石, 先使用气压弹道碎石, 在短时间内将结石击碎, 然后联合超声碎石将结石粉碎并吸出;而对于尿酸盐等硬度较低的结石或感染性结石, 可直接使用超声或联合气压弹道碎石系统将结石粉碎并清除。在术中应注意调节液体灌注的速度, 始终保持液体灌注量与吸附间的压力平衡, 保证术野清晰, 提高碎石效率。同时, 避免灌注压力过高对肾功能的影响及返流性感染。值得一提的是, 本组3例患者术前出现肾积脓, 我们在术中建立通道后, 使用超声吸附装置清理脓液及脓栓, 并在低压或无压力的状况下超声碎石, 术后均未出现高热等菌血症或脓毒血症情况, 超声吸附装置在处理肾脏积脓手术中显示出明显的优势。总之, 采用经皮肾镜下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清除率高, 并发症少, 充分体现出其高效、安全的特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我们在经皮肾镜下应用气压弹道碎石联合超声碎石吸附处理肾结石,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术中结石粉碎率100%, 结石清除率达90.1%, 无严重并发症, 与国外结果相接近。本组15例出现结石残留与经皮通道的建立与走向有关。因此, 如何合理应用气压弹道碎石联合超声碎石设备, 使其达到最佳的结石清除率, 是目前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摘要:152例肾结石患者均在B超引导下进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清石术。结果152例均成功建立F24皮肾通道并进行Ⅰ期碎石, 平均手术时间85min, 平均取石时间55min。137例取石干净, 净石率90.1%;有结石残留的15例中, 11例辅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4例口服排石药物, 并最终治愈。所有患者于术中、术后均未出现大出血、肠道损伤、气胸等严重并发症。B超引导穿刺的标准通道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术治疗肾结石高效、安全,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超声引导,肾结石,碎石术,经皮肾镜碎石术

参考文献

[1]那彦群, 郭震华.实用泌尿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169.

[2]李建兴, 牛亦农, 田溪泉, 等.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 2006, 28:1975-1977.

[3]郭丰富, 邵志强, 王广建, 等.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性结石[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8, 29:678-680.

[4]吴佩荣, 郑克立, 邱少鹏, 等.B超引导经皮肾镜工作通道建立的临床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 2004, 10 (2) :97-102.

标准通道经皮肾镜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住院患者300例, 随机分成试验组mP CNL和对照组标准通道PCNL各150例, 在全麻下行肾结石碎石取石术。试验组:男100例, 女50例, 年龄23~68岁, 右肾结石80例, 左肾结石70例, 结石大小2.3~5.8 cm;单纯肾盂结石40例, 肾盏多发结石110例;对照组:男110例, 女40例, 年龄26~65岁, 右肾结石83例, 左肾结石67例, 结石大小2.1~5.5 cm;单纯肾盂结石45例, 肾盏多发结石105例。所有患者均经B超、X线腹部平片和静脉尿路肾盂造影 (KUB+IVP) 或者CT等检查确诊。术前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及凝血功能等。手术前30~120 min静脉应用广谱抗菌药物预防感染。两组患者在结石大小、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的全部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取“人”字位, 行常规消毒铺巾后在膀胱镜下向手术侧输尿管逆行插入F5输尿管导管, 使其顶端进入结石远端或肾盂, 留置尿管并将输尿管导管固定在其上。然后取俯卧位, 肾区腹部下垫一薄枕, 经输尿管导管注入生理盐水, 形成人工肾积水。在B超引导下观察肾脏情况以及结石的位置、大小和数目, 于第11肋间或第12肋下肩胛下角线与腋后线之间的区域进行穿刺, 避免损伤动静脉。用18G肾穿刺针刺向患肾肾盏, 拔出针芯后如有尿液流出即穿刺成功, 经针鞘置入斑马导丝, 紧贴穿刺针切开皮肤约0.6 cm, 用筋膜扩张器由F8开始扩张, (1) 行标准通道PCNL钬激光碎石取石, 由F8扩张到F24, 留置Peel-way鞘建立经皮肾镜通道, 置入Wolf20.8F肾镜; (2) 行m PCNL钬激光碎石取石, 用筋膜扩张器由F8扩张到F18, 留置Peelway鞘, 置入Wolf8.0/9.8F输尿管镜。找到结石位置, 用36~38℃的灌洗液冲洗, 以保持手术视野清晰, 采用钬激光行碎石取石。术中用B超观察结石残留情况, 根据结石残留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患者耐受情况等决定是否继续手术或行Ⅱ期碎石取石术。取石后先拔出F6输尿管导管, 顺行插入F5双J管并留置肾造瘘管。术后夹闭肾造瘘管30~60 min用以止血, 根据经验或药敏结果使用抗生素, 术后2 d复查KUB。若残余结石直径>1 cm, 则1周后考虑行Ⅱ期手术;若直径≤1 cm, 则考虑行体外冲击波碎石 (ESWL) 术。术后1个月拔除双J管。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开始穿刺到肾造瘘管留置结束) , Ⅰ期结石清除率, 术中出血量, 术中输血率, 肾造瘘管留置时间, 观察患者术后有无并发症 (迟发型出血、感染等) 。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 进行t或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m PCNL组与标准通道PCNL组一期分别建立F18和F24肾穿刺通道。标准通道PCNL组各种类型结石患者的手术时间均显著短于m PCNL组 (P<0.05) , 但术中出血量显著多于m PCNL组 (P<0.05) 。m PCNL组肾盏多发结石的Ⅰ期结石清除率90.9% (100/110) , 显著高于标准通道PCNL组的80% (85/105, P<0.05) ;单纯性肾盂结石的Ⅰ期结石清除率80% (32/40) , 显著低于标准通道PCNL组的97.8% (44/45, P<0.05) 。但术中输血率、术后肾造瘘管留置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经皮肾镜取石术最早在部分欧美国家开展,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 随着科技的进步, 光学、电子工程技术的发展, 超声、放射介入、CT和MRI等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 临床经皮肾镜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为了减少手术并发症与肾实质的损伤, 1997微创经皮肾镜技术 (m PNL) 开始出现, 但使用指征局限, 多用于治疗小儿肾结石、≤2 cm的结石或需建立第二通道的病例。1992年国内开始采用“经皮肾微造瘘、二期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 随着手术技巧的提高以及腔镜设备越来越先进, 1998年提出有中国特点的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并在国内广泛应用, 使经皮肾镜取石技术的适应范围不断扩大, 并使其得以应用于大部分ESWL和开放手术难以处理的上尿路结石。近年来大宗回顾性临床报告表明此方法较标准PNL更易掌握和开展, 成功率高, 并发症较国外技术低。

当今,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技术 (无论PCNL或MPCNL) 是治疗上尿路结石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作为腔内泌尿外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创伤小、疗效明确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在治疗肾结石方面已逐渐取代传统的开放取石手术, 成为现阶段有手术指正的肾结石的首选治疗方式。由于传统的经皮肾镜取石通道需扩展达到F24-F34, 具有通道大、出血量多等缺点, 欧洲提出了F24-F26的标准通道PCNL, 我国吴开俊、李逊等提出了F16-F18的微通道经皮肾穿刺取石术 (m PCNL) 。标准通道PCNL具有大通道、手术时间短、低压灌注及感染率低等优点。m PCNL具有损伤小、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少、提高手术安全性等优点。

在本课题研究中, 通过B超引导选择适当的目标盏和穿刺路径, 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及避免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至关重要。B超能清晰的显示肾脏纵切面的上、中、下盏, 横切面能显示小盏的前、后组, 结合结石的位置、大小、数目以及周围肾脏情况, 确定穿刺路径, 并且彩超能够清晰的显示穿刺路径上的血流分布, 避开所能显示较粗大肾段血管, 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穿刺术中大出血的风险。术中B超引导下自肾盏穹隆部穿刺进入引流系统, 可进一步降低大出血概率。孙颖浩等[2]经B超引导下行m PCNL治疗58例复杂肾结石证明是安全、有效的。标准通道组建立了F24肾穿刺通道, 微通道组建立了F18肾穿刺通道, 术程顺利, 无中转开放, 均行Ⅰ期钬激光碎石术。

Ⅰ期结石清除率是评价肾结石治疗效果的关键指标。由于肾盏多发结石在肾内各盏的分布不规则, 而且肾盏的数目不同、结构多变, 目标肾盏的穿刺效果直接决定了结石残留率的大小[3]。本组实验结果显示, m PCNL组在各类肾结石患者中手术时间均较标准通道PCNL长, 考虑到的主要原因是标准通道PCNL工作通道大, 肾盂内处于低压或者负压状态, 冲洗液流出顺畅, 缩短了手术时间。但m PCNL在治疗肾盏多发结石时, 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PCNL组, 是因为其手术过程中使用较肾镜更细的输尿管镜, 能够相对灵活的进入大部分肾盏, 提高结石清除率[4,5]。

但是, 微创毕竟不等于无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并发症中最常见的是出血, 导致术中出血的原因:一是经皮肾镜通道损伤到肾段或者叶间动脉等肾血管, 二是术中损伤到肾实质、肾盏等部位[4]。国内外研究表明, m PCNL较标准通道PCNL能够减少肾组织损伤及出血[4,5,6]。本组实验结果中:m PCNL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标准通道PCNL组, 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更进一步说明m PCNL术中操作灵活, 减少了肾组织的损伤及术中出血。

综上所述, B超引导下的m PCNL与标准通道PCNL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均是安全有效的, 临床疗效各有优势。MPCNL与标准通道PCNL均具有术中损伤小、Ⅰ期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7,8,9]。标准通道PCNL适合较大的肾盂结石, 而肾盏多发结石应首先考虑m PCNL,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处理肾结石安全、有效。所以我们应根据每1例患者的具体情况, 如结石的大小与分布、手术医师的技术熟练程度等, 决定采用哪种手术方式, 甚至可以将两种手术方式联合使用, 以期达到最佳手术效果。

参考文献

[1]Cracco CM, Scoffone CM.New developments in percutaneous techniques for simple and complex branched renal stones[J].Curr Opin Urol, 2011, 21 (2) :154-160.

[2]孙颖浩, 高小峰.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J].上海医学, 2004, 27 (5) :307-308.

[3]Kont a k JA, Wr ig ht A D.Treat ment of sy mptomat ic caliceal diverticula using a mini-percutaneous technique with greater than 3-year follow-up[J].J Endourol, 2007, 21 (8) :862-865.

[4]那彦群, 叶章群.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138-140.

[5]蒋雷鸣, 孙文国.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分析[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2, 6 (5) :345-349.

[6]Takazawa R, Kitayama S.Success fuloutcom of flexible ureteroscopy with holmium laser lithotripsy for renal stones 2cm or greater[J].Int J Urol, 2012, 19 (3) :264-267.

[7]Akman T, Binbay M.Outcomes of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in patients with solitary kidneys[J].Urology, 2011, 78 (2) :272-276.

[8]Khemees TA, Shore DM.Evaluation of a new 240-μm single-use holmin[J].J Endourol, 2013, 7 (4) :475-479.

标准通道经皮肾镜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8例,男性29例,女性9例,年龄22~62岁,平均36.6岁。肾多发结石32例,肾部分铸型结石6例,伴有肾积水30例,其中重度积水8例。术前均经B超、腹部平片及静脉尿路造影或CT检查确诊。术前常规作中段尿培养,有尿路培养,有尿路感染者术前抗感染治疗。

1.2 治疗方法

采用STOZE 17F经皮肾镜,EMS三代气压弹道碎石机及灌注泵,8~20F筋膜扩张器,20F Peel-away套鞘。持续硬膜外麻醉后,先取结石位,向患侧输尿管逆行插管,准备进行“人工肾盂积水”。然后取俯卧位,患侧腰部垫高15度。在11肋间、12肋下,腋后线和肩胛下线之间的区域选择穿刺点,在B超监视下,视结石部位及情况适当调整。先从输尿管导管注水,造成肾盂扩张,然后用18号穿刺针向结石肾盂方向穿刺,拔出针芯,引出尿液,引入斑马导丝。然后沿导丝用扩张器从F8扩张至F20,置入Peel-away套鞘。然后以经皮肾镜直视下插入肾集合系统观察结石。看清结石,使用EMS三代气压弹道碎石机粉碎结石,用脉冲灌注泵将小石块冲出或用输尿管钳取出。结石不能一次取净或由于出血、视野不清,可沿导丝由肾盂向膀胱插入双J管。留置F18肾造瘘管,5~7天后再作第二次取石。结石取净后7天拔出肾造瘘管,拔管前24小时先夹闭肾造瘘管。术后4周拔出双J管。

2 结果

34例患者成功施行一期取石,4例二期取石。手术时间30~150分钟,结石取净率88.3%,平均住院10天,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出院3~6个月随诊,行静脉肾盂造影30例,肾盂显影良好,26例肾盂有轻度扩张,肾功能较前均有明显改变。

3 讨论

3.1 操作通道的选择

目前经皮肾镜碎石取石常用操作通道有三种,即大通道28~32F、标准通道20~24F、微通道14~10F。现今大多数国外腔内泌尿外科医生仍采用大通道,即通过肾造瘘扩张至30或32F,采用18F以上的肾镜,视野清晰,直径1.0cm的结石也可用取石钳一次取出,因此手术时间较短。但术中出血多,输血率达10%[1]。20世纪90年代初,吴开俊、李逊在我国率先建立微通道PCNL[2]。2001年Lahme和Bichler将我国学者1992年提出的F14~16小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命名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3]。而现今我国大多数泌尿外科医生均采用微通道,肾造瘘通道仅扩张至14~16F,采用外径9.5F的输尿管镜微通道下碎石、取石。手术创伤小,术中输血率明显小于大通道。本组我们均采用的是20F的标准通道,我们体会是,随着近年来EMS三代气压弹道碎石机的开发应用,碎石的效率明显提高,大大地缩短了碎石的时间,而采用20F标准通道,由于工作通道大了,出水更为通畅,直径稍大一些的结石也可以至20F的通道顺利冲出,进一步避免了采用微通道16F需继续粉碎结石才能冲出而使取石时间相对延长的缺点,从而更大程度缩短了碎石取石的时间。由于工作通道加大了,手术时间缩短了,肾盂内压也得到了有效的降低,减少了因手术时间长肾盂内压增高引起的尿外渗、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机率,且与微通道相比,20F的标准通道对肾皮质的损伤也很小,输血率明显降低。国内动物实验表明,16F的扩张通道在减少术后肾皮质损伤方面并不优于32F通道[4],因此我们认为20F的标准通道在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方面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3.2 PCNL的穿刺定位,建立标准操作通道

穿刺定位、肾镜取石通道的建立,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成功与否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建立一个成功的操作通道,本次手术已经完成了80%。关于穿刺点的选择,PCNL穿刺点选择的原则是被穿中的肾盏能最大限度的观察各个肾盏和尽可能取出其他肾盏结石[5],我们多采用在第11肋间腋后线交点做穿刺点,穿刺方向指向肾盏,在B超定位下,与水平面约30°~60°方向进针,从中盏后组盏入路,这样可以更大范围地从后组盏进入肾盂,更利于向肾上盏和肾下盏及输尿管方向摆动入镜,有利于处理更多肾盏及上段输尿管的结石。穿刺成功后通常采用20F的标准通道,进入肾盏后,由于通道口径相对较大,出水通畅,视野清晰,更有利于观察结石及小块结石的冲出。如遇有小的结石进入小肾盏,17F肾镜不能进入时,也可换用9.5F输尿管镜,进入小肾盏碎石,此时因操作通道宽,输尿管镜的使用会更加灵活舒适。

3.3 并发症的防治

出血是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6]。原因一般是穿刺扩张建立操作通道时肾实质的损伤,Peel-away套鞘的摆动造成肾盏颈撕裂伤及对肾盂肾盏粘膜的损伤造成。一般认为通道越小,损伤越小。本组我们掌握扩张通道不超过20F,操作过程中操作轻柔,Peel-away套鞘尽量减少大角度的摆动以减少损伤的发生。如损伤出血不多,因20F的通道口径相对较大出水通畅,只要适当增加灌注泵压力,多可获得清晰视野,继续完成碎石、取石。不可盲目的在视野摸不清的情况下转动肾镜寻找结石,而造成更大的损伤。如出血较多时应及时停止手术,置入肾造瘘管夹闭管6小时,待5~7天后二期手术。本组有6例病人因结石大手术中出血多而采用二期手术取石术。二期手术一般无明显出血,镜下视野请,因操作通道大(20F),术中能够有效降低灌注水压,减少了术中肾脏吸收,减少患者的不适。

尿外渗也是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常见的并发症,原因多为尿液经穿刺扩张的皮肾通道渗透至肾周,也可因术中Peel-away套鞘脱出,冲洗液直接冲至肾周,此种情况不多见。我们采用20F标准通道,因操作通道口径增加,灌洗液进出通畅,大大降低了肾盂内压力,同时手术时间也得到缩短,可显著减少尿外渗的发生。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采用20F的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既能克服大通道(28~32F)术中损伤大、出血多、输血率高的缺点,又能弥补因微通道(14~16F)所至的取石时间相对较长,肾盂内压力相对增高的不足,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理想的通道选择。20F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复发性肾结石的理想的微创治疗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20F标准通道经皮肾经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8例接受20F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8例患者中34例成功施行一期取石,4例二期取石,一次清石率达88.3%,术后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20F标准通道的PCNL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理想的微创治疗方法。

关键词:20F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肾结石

参考文献

[1] 吴开俊.经皮肾镜取石术值得关注的问题.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8;10:653-655

[2] 李逊,吴开俊.多通道经皮肾穿刺取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8;19:469~470

[3] Lahme S,Bichler K H,Strohmaier W L,et al.Minimally invasive PCNL in patien with renal pelvic andcalyceal stones[J].Eur Urol,2001,40(6) :619~624

[4] 曾国华,李逊,何朝辉,等.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和传统经皮肾镜取石术对肾皮质损伤的比较.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4;21:1551~1552

[5] 李逊,曾国华,吴开俊,等.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治疗上尿路结石[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3;18:516~518

标准通道经皮肾镜 第5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 2010—01~2012—01我院采用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导管一次性扩张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42例, 其中男32例, 女10例, 年龄 24~78岁, 平均46.7岁。结石大小2.2~6.1cm。完全鹿角状结石2例, 部分鹿角状结石和多发性巨大结石40例。

1.2 手术方法

全身麻醉或腰麻加硬膜外麻醉后, 首先采用截石位, 用 Wolf F8/9.8输尿管镜直视下行患肾逆行输尿管镜检后插输尿管导管备用, 留置三腔导尿管。然后改为俯卧位, 腹下垫高, 以减少术中肾脏移动范围, 便于穿刺。常规消毒铺巾后, 向所置输尿管导管内注入生理盐水, 形成人工肾积水, 在 B超引导下穿刺, 用18G穿刺针经肾脏的适当位置 (多为肾的中盏后组) , 对准结石穿刺, 拨除针芯, 见有液体流出, 说明穿刺成功。经穿刺针鞘置入斑马导丝, 紧贴穿刺针切开皮肤约1cm, 拨出穿刺针鞘, 沿导丝置入X-ForceTMN30肾造瘘球囊扩张导管, 见有液体流出后将X-ForceTMN30肾造瘘球囊扩张导管与加压泵 (已经抽取20mL盐水备用) 连接稳妥后, 将盐水至加压泵中注入肾造瘘球囊扩张导管内。将皮肾通道一次性扩张至24F, 静置15秒左右, 置入肾镜镜鞘, 建立经皮肾盂取石通道。退出X-ForceTMN30肾造瘘球囊扩张导管, 置入肾镜观察肾盏、肾盂和结石情况。再经镜重新置入 0.035或0.025英寸斑马导丝, 尽可能插至输尿管腔内或多在肾内盘曲作安全导引, 退镜后连同镜鞘妥善固定, 将原留置的导丝拔除, 或留做备用安全导丝继续留置。随即在加压注水条件或 MCC窥镜灌注泵帮助下, 经肾镜置入气压弹道碎石探杆将结石击碎后冲出或用取石钳取出。在整个碎石过程中, 保持冲洗液灌注量达到, 500~1000mL/min。手术结束前, 检查各肾盏观察有无结石残留。如无结石残留将留置的输尿管导管拔除, 经肾镜从肾盂顺行插入双J管至膀胱。取出肾镜, 经镜鞘置入 F18~22 肾造瘘管。退出镜鞘, 固定肾造瘘管, 手术结束。术后根据尿液颜色肾造瘘管夹闭6~12h。术后3d复查KU B 平片, 残留结石最大径大于2.0cm则继续留置肾造瘘管, 2周后再行原通道碎石清石。结石清除术后3~4d拔出肾造瘘管。术后6~7d如皮肾通道无漏尿, 则拔出尿管。术后4~6周拔除双J管。

2 结果

本组42例, 无术中转开放性手术病例, 42例患者用X-ForceTMN30肾造瘘球囊扩张导管扩张建立通道一次成功42例, 1例24F工作鞘离开肾目标盏, 肾镜直视下沿导丝再进入。通道建立时间 (1.8~4.3) min, 中位时间2.4min;通道建立中出血量 (1.25±0.86) mL。单通道一次性碎石40例。结石巨大2期手术1例。术中出血术野模糊终止手术2期碎石1例。总的术中并发症率为2.4%。手术时间33~101min, 平均51min。术后3d复查腹部平片和B超, 肾内无直径大于2mm结石为结石完全清除标准。一次性结石完全清除38例。一次性结石完全清除率90.5%。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2例。术后肾出血 (经肾造瘘管和尿管引出大量鲜红血超过3d者) 1例 (均经保守治疗出血自止) 。术后漏尿 (拔出肾造瘘管后漏尿超过3d者) 1例。总的术后病发症率为 9.6%。术后死亡 0例。无输血病例。术后随访1~23个月, 结石无复发, 复查超声肾积水减轻或消失。经皮肾造瘘通道部位无不良反应。

3 讨论

随着腔内泌尿外科的发展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已越来越受到肾结石患者的青睐, 它与传统的开刀手术相比具有创伤轻, 痛苦小, 并发症少, 术后恢复快 , 可进行多次手术等特点。PCNL 也彻底改变了泌尿外科医师对肾鹿角形结石唯有开放取石的尴尬局面。对开放手术后复发的结石和不能耐受开放手术的患者尤具有重大意义[1,2]。早期PCNL常采用大通道。即肾造瘘通道扩张至F30或F32由于大通道采用F18以上的肾镜视野广, 清晰, 直径1cm的结石也可用取石钳1次取出。因此手术时间较短。但术中出血多, 输血率可达10%。20世纪90年代初吴开俊, 李逊在我国率先建立微通道 PCNL 肾造瘘通道仅扩张至F14~16。采用外径 F9.5的输尿管镜, 手术创伤, 术中术后输血率也明显小于大通道PCNL, 近年来, EMS, 三代超声与弹道碎石清石系统的开发, 缩短了碎石取石时间。也使PCNL 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肾造瘘通道的扩张上, 采用 F20~24 即介于大通道与微通道之间, 有人称为标准通道[3,4]。通过联合使用气压弹道碎石, 超声碎石及负压吸引等设备, 明显提高了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效率及单次取净结石率。手术时间显著缩短。使PCNL成为上尿路复杂性结石的重要治疗方法[5]。 本组平均手术时间51min, 最短时间短时间33min, 最长101min, 主要是用超声定位选择肾实质穿刺点及穿刺前输尿管镜检查, 留置输尿管导管及更换体位所需时间较长所致, 穿刺成功后建立皮肾通道及碎石取石只需10~40min。总的来说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导管一次性扩张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 治疗肾结石是有效和安全的。

我们的体会是:

(1) 用X-ForceTMN30肾造瘘球囊扩张导管一次性扩张建立皮肾通道过程中出血量较少。Davidoff等[7]发现, 与Amplatz扩张器扩张相比, 球囊一次性扩张能减少肾实质损伤, 能减少肾实质出血量, 且能避免在扩张过程中肾脏向内侧移动。但是由于通道建立较大 (F24) , 术后需要留置与之匹配的肾造瘘管。由于镜鞘不能穿过双腔肾造瘘管我院使用一次性胃管 (F18~22) 剪除尾端代替肾造瘘管, 置入后缝线固定。效果良好。

(2) 球囊扩张“穿刺时稍浅, 扩张时稍深。”沿导丝置入X-ForceTMN30肾造瘘球囊扩张导管后再次超声确认导丝及球囊扩张导管在位后, 再行扩张。避免损伤肾盂。

(3) 球囊扩张导管一次性扩张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可缩短手术时间:用X-ForceTMN30肾造瘘球囊扩张导管一次性扩张, 建立皮肾通道耗时少。建立皮肾通后出血少, 术野清晰, 利于碎石排石。通道建立较大 (F24) 清石速度快。先用肾镜鞘罩住结石碎片再用肾镜靠近结石冲洗。结石碎片很快进入鞘内。再降低鞘的角度, 使其体外端降低, 持续用水冲洗并缓慢退出肾镜, 结石碎片会被一并带出。我们用此法冲出最大结石1.0cm×0.7cm×0.6cm。对于较大结石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4) 在B超定位引导下, 不需选择积水重的肾盏, 而是经肾脏的适当位置 (多为肾的中盏后组) 对准结石穿刺。在人工肾积水的帮助下, 可以很顺利地建立通道, 经狭窄的盏颈再进入肾盂或者其他肾盏处理结石较困难。仅能处理其内的继发性结石而不能进入结石大而多的肾盂, 从而不得不再次穿刺[8]。

(5) 术前需经验性或根据尿细菌培养结果使用广谱抗生素至少1周。术中控制灌注液冲洗压力和控制碎石时间对预防术后发热与败血症也很重要[9]。术中使用抗生素, 手术时间较长者应用皮质激素和利尿剂, 可有效降低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Pietrow P K, Auge B K, Zhong P, et al.Clinical eficacy of acombina-tion pneumatic and ultrasound lithotrite[J].J Urol, 2003, 169 (4) :1247-1249

[2]Basiri A, Karami H, Moghaddam S M, et al.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in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a history of opennephrolithotomy[J].JEndourol, 2003, 17 (4) :213-216

[3]吴开俊.经皮肾镜取石术值得关注的问题[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8, 29 (10) :653-655

[4]庄海军, 候佩金, 杨晓松, 等。超声引导下微通道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 (附50例报告) [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29 (12) :1767-1768

[5]辛军, 郑少斌, 辛明华, 等.迷你肾镜下联合超声和气压弹道碎石治疗上尿路复杂性结石56例[J].福建医药杂志, 2005, 27 (6) :5-6

[6]DavidoffR, B ellm an GC.In fluen ce of techn ique of percutaneous tract creation on incid ence of renal hem orrh age[J].J U rol, 1997, 157 (4) :1229-1231

[7]尹志康, 吴小候, 唐伟, 等.经皮肾镜碎石治疗肾结石110例[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9, 34 (12) :1760-1761

标准通道经皮肾镜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75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肾结石患者分为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组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组, 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组75例患者中, 男性41例, 女性34例;年龄范围为18~65岁, 平均年龄为 (46.72±12.66) 岁;病程为1个月至6年, 平均病程为 (4.19±1.47) 年;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组75例患者中, 男性40例, 女性35例;年龄范围为18~65岁, 平均年龄为 (46.85±13.11) 岁;病程为2个月至6年, 平均病程为 (4.02±1.41) 年, 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平均年龄和平均病程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1.2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取截石位, 向患者插入WolfF8/9.8输尿管镜后, 手术操作者在输尿管镜直视下行手术操作, 逆行插入F5输尿管导管至患侧输尿管留置后退出输尿管镜, 插入导尿管后改变患者的体位至俯卧位并且将患者的腰部垫高, 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后, 沿输尿管导管向患者的肾盂加压注入0.9%氯化钠溶液以制造人工肾积水, 在选择穿刺点时, 需要综合考虑患者肾内结石分布情况, 经多普勒超声引导定位下选择穿刺点, 范围为患者的11肋间或12肋下、肩胛下角线至腋后线。采用18G肾穿刺, 若针芯拔除后见有尿液流出则提示该次穿刺成功, 专用金属导丝沿穿刺针置入后退出针鞘。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组手术方法在穿刺成功后用筋膜扩张器由F8先进行扩张, 递增2F/次, 直至F14/F18, 并留置工作鞘后将F8/9.8输尿管镜置入。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组患者手术方法在穿刺成功后用筋膜扩张器扩张至F14/F16, 留置外鞘后将输尿管镜置入, 继续用叠套状金属扩张器扩至F22, 留置F24金属鞘管后将F20.8肾镜置入。患者在输尿管镜直视下用腔内钬激光击碎结石, 灌注水压冲洗出患者体内的结石后常规留置5F双J管和18F肾造瘘管。

1.3 手术观察指标

收集两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住院费用、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临床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来进行数据的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性, 双侧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比较

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组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组患者结石清除率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比较

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组患者在术后发热、出血、集合系统穿孔、周围器官损失、尿脓毒症等手术并发症明显高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详见表2。

3 讨论

肾结石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肾结石的病因很多, 有遗传性因素、代谢性因素、感染性因素、环境因素、饮食因素、解剖因素、药物因素等, 肾结石虽然是一种良性疾病, 但有时候可能堵塞尿路阻碍尿液的排出, 造成疼痛、肾积水, 严重的可能造成尿毒症甚至肿瘤。治疗上, 药物治疗仅仅适用于溶解结石和直径较小的结石, 开放性手术治疗肾结石具有创伤大、术中出血多、术后恢复慢和结石残留率较高等特点。近些年来, 微创外科技术已经逐渐引入肾结石的治疗中。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对身体创伤小、切口小妾不影响美观、结石清除率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随着患者提出要求越来越高, 患者逐渐在优化经皮肾镜取石术, 大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先后在患者中应用, 但是, 迄今为止, 关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和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取石报告的研究在肾结石清除率、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等未得到一致的结论。故本研究笔者比较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和标准通道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我院泌尿外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75例肾结石患者, 结果发现: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组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组患者结石清除率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组患者在术后发热、出血、集合系统穿孔、周围器官损失、尿脓毒症等手术并发症明显高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这与既往研究报告结果不一致[5]。张林林等[5]研究显示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清石效率高和术后感染率低等特点, 临床效果优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罗择庆等[6]研究显示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具有结对患者身体创伤小、石清除率高、出血少等优点。究其原因可能与我科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治疗肾结石患者时间不长, 术者对该项技术掌握尚不熟悉, 故本研究发现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组患者在术后发热、出血、集合系统穿孔、周围器官损失、尿脓毒症等手术并发症明显高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组。

综上所述, 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临床疗效确切, 优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 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炯明, 刘建和, 陈哉, 等.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附4533例报告) [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1, 26 (3) :174-176.

[2]沙文, 潘运高, 王静.标准通道和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对血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 (电子版) , 2012, 6 (5) :357-361.

[3]周文博, 李炯明, 陈哉, 等.微创经皮肾镜钦激光碎石术治疗婴幼儿上尿路结石[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 (电子版) , 2010, 2:105-108.

[4]Xu H, Zisman AL, Coe FL, et al.Kidney stones:an update on currentpharmacological management and future directions[J].Expert OpinPharmacother, 2013, 14 (4) :435-447.

[5]张林林, 吴卫真, 朱李兵, 等.标准通道与微通道经皮肾镜治疗感染性肾结石的对比研究[J].临床外科杂志, 2011, 2 (19) :121-124.

标准通道经皮肾镜 第7篇

关键词: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基层医院,应用效果

现阶段,随着医院泌尿外科微创技术在研发与应用方面的逐渐成熟以及内镜设备的日益改进,临床上泌尿系结石在微创治疗方面已经得到了较大进展,成为重要的结石治疗手段[1]。此外,经皮肾镜技术已经成为上尿路结石手术治疗的首选手段,但是在基层医院中,由于经济条件相对落后,手术治疗的器材与相关设备难以实现全套购买,所以泌尿外科的医生只能在相对有限的条件下实施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2]。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传统形式的碎石手术相比,具有创口相对较小,患者痛苦小的特点,手术效果显著[3]。为了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文选取2013 年1 月至2015 年7 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80 例,并将其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进行研究,具体结果报告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自于2013 年1 月至2015 年7 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80 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40 例,男性21 例,女性19 例,年龄19-73 岁,平均年龄(41.1±2.2)岁;从患者疾病类型上来看,属于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有12 例包括左侧输尿管结石的患者7 例与右侧输尿管结石的患者5 例;属于肾结石的患者有28 例包括患有单发肾盂结石的患者7 例、多发肾结石的患者15 例以及铸型结石患者6 例;对照组40 例,男性22 例,女性18 例,年龄20-74 岁,平均年龄(41.5±2.3)岁;从患者疾病类型上来看,属于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有13 例包括左侧输尿管结石的患者8 例以及右侧输尿管结石的患者5 例;属于肾结石的患者有27 例包括患有单发肾盂结石的患者6 例、多发肾结石的患者16 例以及铸型结石患者5 例。两组在性别因素、年龄因素、疾病类型等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且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对于本研究都知情同意,并已经签署了相关的知情同意书,经医院有关委员会审核批准通过。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标准通道碎石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在患者手术治疗前半个小时之内应用广谱抗生素静脉注射。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采取截石体位,然后在输尿管镜下在患者的患侧输尿管顺利插入5F输尿管导管到肾盂,之后从导管尾端经过患者的尿道外口引出输液器注入生理盐水最终形成人工肾积水。将患者改为俯卧体位或者俯卧斜位,将其腹部垫高,采用B超在患者的腰背位置第12根肋缘下或者第11肋间扫查肾结构,准确定位肾盂与具体结石情况,并测定好肾实质的厚度、皮肤到目标肾盏之间的距离,选择好穿刺位置,在最短路径下利用肾穿刺针实施穿刺.然后在B超引导之下进行经皮肾穿刺,放置斑马导丝到患者的肾盏,有效切开皮肤与筋膜0.6-1.0 厘米,沿导丝逐号扩张到21 号,退出21 号扩张器,留置18-19 号鞘管。采用输尿管镜经皮肾通道有效进入到肾集合系统,之后在生理盐水的灌注泵冲洗之下,实用钬激光光纤,保持低压下实施碎石,最终利用灌洗液顺水流把碎结石顺利冲出,而相对较大的结石则用鳄鱼嘴钳来准确取出,在碎石完全被取出之后,常规留置5F双J管作为输尿管的内支架以及16F红色乳胶尿管为造瘘管,完成手术。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以及手术中出血量情况,并做好记录与对比比较。(2)观察两组手术后的各项指标情况,包括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3)观察结石清除率情况包括多发结石以及单发结石。(4) 观察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包括肾出血以及手术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8.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研究;在计数资料方面采用χ2进行检验;而计量资料利用(±s)来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中各项指标对比

观察组的手术治疗时间与手术中出血量都少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2.2 两组手术后各项指标对比

经治疗后,观察组在下床活动时间、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方面都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2.3 两组在结石清除率上的对比

两组患者在结石清除率上没有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3。

2.4 两组在治疗后不良反应上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 例患者出现肾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5%,对照组患者中2 例患者出现肾出血症状,1 例患者出现感染症状,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现阶段,结石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之前常规的手术治疗方法是标准通道的碎石手术以及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手术中的创口相对较大,患者出血量多[4]。目前,随着泌尿外科相关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已经逐渐代替了传统的形式上的开放手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手术中与手术后出血量,且小口径输尿管镜也得到了广泛应用[5]。PCNL操作通道的不断变化,可以通过更多小盏,从而减少结石残留,创伤更小,安全性更高[6]。在手术治疗前需要注意的是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疼痛耐受程度,对于疼痛耐受度相对较小的患者来说建议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使用经皮肾镜手术治疗,有效建立科学化的穿刺通道属于手术顺利开展的关键性因素。

本研究中,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后不良反应情况上都存在相对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两组在结石清除率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治疗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不良反应少,而且住院费用低,非常适合应用于基层医院中。

参考文献

[1]李炳勋,张春阳,刘奔等.标准通道、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12,52(22):34-35.

[2]马楠,陈合群,罗彦斌等.微通道经皮肾镜术后气囊导尿管牵拉的止血作用[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8(1):86-89.

[3]霍智明,杨涛,朱银松等.标准通道与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比较[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4,39(3):419-420,423.

[4]谭庆兰.斜卧位经超声引导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效果分析及护理[J].河北医药,2012,34(8):1264-1265.

[5]资小龙,阳旭明,陶学庭等.输尿管软镜和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肥胖患者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对比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4,20(5):544-547.

上一篇:血凝抑制(HI)试验下一篇:地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