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2024-07-05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精选11篇)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第1篇

关键词:民居,分布与布局,地形,气候,地方材料

1 地形与苏州民居分布与布局

苏州地势平坦、地质情况简单,水网发达、水位落差不大。苏州地区这种河流密布的平原地貌形成了水乡民居临河分布和布局的特点。

1)依托河网的交通体系。

长江三角洲发达的水系引入了城内,形成了路河平行的双棋盘格局的水陆交通体系。从古城遗址上可以看出,城内东西向道路密,而南北向道路稀。东西、南北城门都不相对,是我国古城中鱼骨形路网体系和方格形路网体系重叠而成的一种扁方格形路网体系。

2)沿河长发展的民居聚落。

苏州民居多沿河而建,河边即路,路河平行。当路河相交时,就有了桥。由于桥的存在,车辆用的较少,近距离步行,远距离运输一般都是走水路,正因为这一交通因素,决定了村镇的布局:一般村镇沿水而建,乡村沿河长发展;在河网交叉的地区,乡镇往往成团发展,如吴县同里镇;在大江大湖边上的乡镇,沿入江、入湖支流两侧发展。

3)街、河、民居的空间格局。

苏州地区河网密布,水巷亦是城市交通的主要渠道,大户住宅往往前街后河,一切用物皆可由水巷运来,由后门提入。平时在后门水巷设有私用码头,可以洗涤、排水等。有些小户住宅则临河建宅,可以有靠水、跨水、面水等不同形式布置。沿支河的小街巷,临河一面,有自家私用的河埠头,往往隔一段设有半公用水埠,以供对面居民生产、生活使用,又是附近居民的交往空间。

4)与水面交融的建筑空间。

水乡居民的生活与河流密不可分,各种建筑也尽可能地接近、利用水体,形成亲水空间效果。如临水开门窗、设水埠、纳水内凹以及船转弯等,居住建筑本身,则多用披、出挑、吊脚、枕流等方式,扩大建筑空间。

2 气候与苏州民居结构和空间

苏州地区的气候具有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有风、年温差较大、日温差小的特点。民居的平面空间布局、构造做法安排、技术手段运用等都是因为气候因素的影响决定的。具体来讲,有以下3个方面:

1)利于采光通风的空间布局。

因为冬季寒冷有风,在当时生产力低下、人工采暖不普遍的古代社会,建筑朝向十分关键,利用好朝向更多地吸纳阳光,尤为重要。民居一般将大门朝南开,一方面为了取得自然能量———阳光,以补充室内温度,另一方面朝南迎东南风,避西北风。

一般在房屋前有庭院或天井,小天井周围并为高墙或层楼所围绕,整日阴蔽,气温自然比周围大气温度低。同时由于室内外的温差变化,热气上升、冷气下降,又形成微小的气流,微风徐来,十分宜人,这是厅井式民居最优秀的气候机制。此外,天井围墙皆用白灰刷饰,这样一来,墙壁反射出的漫射光,可增加厅内照度。

苏州民居各厅堂装修皆为可拆卸的落地长窗,平时可长开不闭、厅井相通、互为因借。遇有节日,卸掉长窗,厅井连为一片,室内外交融。

2)利于遮阳防雨的屋顶结构。

苏州地区夏季温热多雨的气候也决定了民居住宅需要有相应的遮阳防雨措施。民居天井比例横长,与建筑檐高或围墙顶高相比,更觉窄小如井,这种处理,正是可以避免夏日阳光的照射以及湿热的季节风。苏州位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民居建筑大多在建筑外面挑出檐廊,既可以防止雨水浸入室内,也为出门提供了一个转换的空间。

苏州地区多雨的气候,保护墙面免受雨淋成为重要的技术问题。通常采用前檐出大挑木以增大出檐,并采用楼层出挑、出廊,大量使用悬山顶、山墙或楼层加设披檐等手法。

相应这种多雨的气候条件,及时排除流入院内的雨水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封闭式的石构天井的沿边有一圈深沟,叫明堂沟,上承檐溜,沟内雨水顺势流至一角,由地漏排入暗沟,引至室外。地漏下埋缸一口,可沉积杂物,以免阴沟堵塞。两厢的屋檐临山墙处设置竹落水管,将雨水有组织地引入天井中,这种排水系统被称为四水归堂式。

3)利于防寒隔热的构造措施。

苏州地处温带,夏季最高温度39℃,而冬季最冷可达-6℃,因而夏季的隔热和冬季的保暖都是需要注意的。

为了抵御夏季炎热的气候,苏州民居的屋面望板改为望砖,提高了隔热性能;民居厅堂内檐做成复水重椽式的内吊顶,形成屋面空气层,减少热导;民居廊步做成轩顶式的吊顶者甚多,一则可以重点装饰前檐,以各式椽条形成的内顶棚十分美观,同时起到隔热效果。而墙面多采用空斗砖砌外围护结构:外墙多为空斗砖墙,既可隔热,亦可防寒。

为了冬季保暖,许多苏州民居设有第二层活动落地长窗,即在内厅的正常门窗和柱间安装可装卸的活动落地长窗,这种长窗南北均设,冬季安装以后使原来的单层门窗变为双层,增强了室内的保温效果。

3 地方材料因素

天然材料的取得遵循就地取材的经济原则,各地自然条件不同,材料不同。木材作为苏州民居形制的主导因素,其组合成的构架样式很多,对民居建筑的内外造型影响很大。

1)受木材限制的建筑形体空间。

由于木材不能建造大跨度的空间,减少了内部的空间变化,又因为木材不容易用于高层建筑,所以传统民居多为平房。而以木材制作门窗等围护结构,其规整的框架、细密的栅格都为民居建筑增添了个性色彩。此外,木材怕雨淋,产生了出挑的各种技术,挑檐、披檐、挑厢、垂挂等,这些都赋予民居以特殊的形象。

2)天然材料与民居审美情趣。

木材颜色和质地与自然环境非常接近,从艺术效果上看更为平和自然,绝少刺激色,更加环保。木材的易加工性,也为木雕装饰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明清以来,各种木制的花罩、格架、壁板等,美不胜收。至于家具、挂屏、匾额、联对等木制品对室内空间具有美化作用。

3)天然材料的环保功能。

传统木结构杆件连接的榫卯技术发达,创造了直榫、半榫、透榫、挂榫、卡腰榫、穿销榫、企口榫、穿带等形式,可拆可卸,便于修理更换构件。而木材质轻,易适应地形变化,减少土方工程量,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与大地有自然的亲和力。此外,传统民居对废弃材料的再利用也有利于保护地方资源环境。

4 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苏州的自然地理环境是苏州民居形成的基础:1)河网密布的地形决定了苏州民居临河的布局,居民的生活用水、洗涤用水、灌溉用水、交通运输以及污水处理等在当时的经济技术条件下,都离不开河流,河流对苏州民居的选址与布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苏州地区夏季温热多雨的气候形成了利于遮阳防雨的屋顶、檐廊的特点,而庭院、天井,通透的空间布置、落地长窗、大厅内轩的安排等均有利于采光和通风的设计,冬季寒冷有风的气候特点又形成了可拆卸的空间布置以及防寒隔热的构造措施。3)地方材料决定了民居的结构特点,又由于木结构的特点限制了民居空间跨度、高度等,进一步影响到民居的体量和审美特点。

苏州古民居的建筑特色与苏州的自然地理环境紧密相联,这些大多建在明、清期间的民居,在当时看来,是与地方环境相协调的,即使是在现在来看,这些民居也是适于居住的建筑。因此,应该把传统民居中优秀的设计运用到新时期的住宅建筑设计中,创造出具有我国传统风格的民居建筑新格局,为中国当代住宅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薇.以剑川金华镇何氏院落为例谈古民居建筑要素[J].山西建筑,2007,33(1):70-71.

[2]苏州市房产管理局.苏州古民居[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17-18.

[3]徐民苏.苏州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7-8.

[4]周学鹰,马晓.江南水乡建筑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20-21.

[5]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9-30.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导论报告 第2篇

姜泓蔚 3135303063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甚至在许多发达国家,每个家庭拥有多辆私家车,很多大型工厂更是消耗了地球行的绝大多数能源.随着地球上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而作为我们当今时代的大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意识却不是很高,有的大学生甚至从来不关心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他们有的大肆浪费这些宝贵的资源.下面就看下我们身边的环境状况吧!

前言: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广博的科学素养、深厚的人文素养、扎实的专业素养,掌握自然地理、水资源、水环境与水生态理论基础,能够在水利、水务、能源、交通、城建、农林、环保、国土资源、教育等部门从事与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监测、生态环境保护、城乡规划管理等有关的勘测评价、规划设计、教学与科学研究等工作,成为具有创新与探索精神,具有开阔视野和社会交流经验的高级专门人才。

关键词:地理学环境学

主体导论: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是地理科学下面的一个二级专业名称,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年教育部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从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将退出本科专业的舞台。

地球主要由三大系统组成..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滞蓄洪区、河口三角洲、滩涂、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地带等。由于兼具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特点,湿地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特殊生态类型,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湿地也因此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联合国环境署2002年的权威研究数据显示,1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首届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及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为纪念斯德哥尔摩会议的召开,将每年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大会还决定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从1974年起,联合国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突出。根据联合国报告,自1750年以来,全球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由于人类活动而显著上升,二氧化碳浓度达到65万年以来的最高点。报告预测,随着气候变暖,全球冰川和冰盖出现大面积损失,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将会增加。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2009年世界环境日的致辞中说,当前的金融危机告诫人们必须改变旧的增长模式,实行“绿色新政”,投资可再生能源,建设生态友好型基础设施和提高能效。这样不仅能创造就业机会,刺激经济复苏,还有助于解决全球变暖问题。他还希望,在今年年底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政府能够达成新的协议。

环境规划署每年都为世界环境日确立一个活动主题。同时自二十世纪末以来,人类面临严重的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产生的对资源与环境的需求超出了地球生态系统资源与环境的供给能力。资源枯竭,尤其是石油、天然气的枯竭,将使人类的生存、发展面临着极其严重的挑战。1968年,罗马俱乐部的科学家们发表了《增长的极限》,在全球学术界和政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自此,国际机构、各国政府和学者就资源环境危机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就可持续发展战略达成了很多共识。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和各国政府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发展战略,主要具有下述内容:第一,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持续性原则,强调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共同性原则,强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道义和责任。第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资源的持续利用。为实现这种持续利用,提出了最低安全标准,即社会使用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得超过可再生资源的更新速度;社会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得超过作为其替代品的资源的开发速度;社会排放污染物的速度,不得超过环境对污染物的吸收能力。第三,可持续发展战

略方面,除芬兰、瑞典、挪威、德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外,各国都把环境保护放在可持续战略的优先地位,强调运用环境税、产权界定等经济手段及行政手段、法制手段来保护森林、淡水、耕地、海洋、大气免受各种有毒物质的污染。第四,相信市场激励与科技进步能自动解决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资源替换问题。认为市场机制可通过资源价格的变动反映资源的稀缺状况,一旦资源面临枯竭,资源价格上涨会促使人们寻找替代资源,而科技进步为资源替换提供了技术手段。第五,在工业领域推广清洁生产战略。所谓清洁生产,就是工业生产中通过产品设计、原料选择、工艺改革、技术管理、生产过程内部循环利用等环节的科学化、合理化,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废弃物。循环利用生产中排放的废弃物,变废为宝,减少污染。第六,建立了可持续发展核算体系,用以评价各国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结论:

上述对世界可持续发展思想、战略的内容概括可能不全面,但并不妨碍我们就它的主要方面作出评价。由于对全球资源、环境危机的性质和根源缺乏正确认识,以西方为代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存在着以下缺陷:第一,看不到造成非持续发展的主要根源在于,私人资本利益主导下的大工业生产方式,使经济增长建立在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索取上,经济发展采取高增长、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失衡和环境破坏。各国虽然对高投入、高消耗的生产模式和浪费型的高消费模式进行了批判,但没有意愿和能力改

造这种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相反,各国政府仍旧以追求经济增长为中心,竭力不损及目前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第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建立发展的可持续资源和环境基础。各国很重视环境问题,却低估了资源危机的可能性和严重性,没有建立可信的资源替换战略或者资源代际分配计划,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缺乏具体的对策。美国政府的资源战略,仅仅是全力发展强大的高技术军事力量来保障自己的资源和能源安全。最近,布什政府不顾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目的就在于控制世界石油资源,以达到称霸世界和保障自己能源供应的目的。欧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有资源色彩,但只限于降低不可更新能源(石油、天然气等)的消耗,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只强调对生物多样性和其他重要资源的保护,而没有应对资源危机的全面的资源替代战略。这说明西方忽视了一定阶段和一定的技术水平下,爆发资源危机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由此观之,学习这个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应对未来发展所要面对的义务与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一,要搞好宣传.通过宣传提高大学生对环境资源问题的关注度,多增加些环境的信息,增加他们的环境危机感,从而提高环保意识.第二,从身边小事做起.让我们加入低碳生活.地球上每年因为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而导致的重大灾难和悲剧数不胜数.在生活中自觉承担节约资源的责任,从节约身边的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做起.第三,倡导非机动化出行.多骑自行车或徒步出游,减少开机动车出行.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大气污染的程度.我想如果我们当代大学生能做到以上这些简单的事情,自觉去关心环境问题和履行环保义务,那样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参考文献:《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第3篇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设置于2001年,2012年教育部将其拆分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个专业,其中前者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及“3S”技术应用,门类上属于应用型专业。本文以河南理工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为背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进程,进行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模式探索,以期促进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进程。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当代高校教学主体有两类:其一以教师为主体,其二以学生为主体。中国高校以教师为中心有许多具体做法,如严格的教学督导制度、完善的学生评教系统、定期的教师授课竞赛、实时的教学进度管理等[4]。因此,中国大部分高校中教师都很忙,然而学生却很轻松。“教书育人是老师的事情,学生只要把各门课程考及格就行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高校校园内出现不了像哈佛大学图书馆那样凌晨四点还灯火通明景象”的直接原因。以学生为中心则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即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育目标围绕培养学生而设定,教学过程聚焦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效果是评价教师工作优劣的最重要量化指标之一。

二、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河南理工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现已制订了较为完备的指导性课程体系,其实践教学科目按照性质可以区分为四类:专业认知、集中实习、课程设计、项目实验(表1)。首先,专业认知是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手段之一,如区域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综合认知实习。再者,在学习“气象与气候学”、“环境学”、“旅游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课程需要进行相应教学实践,到野外场所依据具体地形地貌、土壤地质等环境要素分析判断人类活动或产业布局合理性及合理性程度,或者到相关企业(工厂)进行针对性了解和考察,掌握企业(工厂)针对自然地理所建造技术和处理处置的操作过程以及其他流程和步骤,即课程设计,主要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是实践性要求很高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其主要专业课程基本也都开设了项目实验,有“气象学与气候学”、“地质地貌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等,一般置于毕业实习或毕业设计集中统一进行。其场所以实验室为主,将一个班学生分为10个小组单独实验,已达到每个人都能独立完成相应实验内容,最后通过考核实验过程中的原理、操作以及实验报告规范性评定每个学生的实验成绩。其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专业基础问题的能力,借以提高他们专业素质和创新思维。

三、以成果为导向的实践课程教学进程

成果导向强调专业教学设计和教学进程实施以学生接受教育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或效果[6]。为了实现专业实践教学高效、持续、科学地进行,综合考虑实践目的、区域特点、实习时间以及经费限制等多种因素,在焦作市区及其所在自然地理单元———南太行山区,历经近20年筛选出多个实践(实习)区,形成了全面的专业实践资料库(表1)。根据专业实践(实习)教学大纲要求,安排不同年级、不同课程、不同实验任务进行系统性、周期性实践教学,力争达到培养学生集知识、能力与素质于一体的教学任务,完成在科学研究、情景教学及创新能力培养三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构建实践教学创新模式

改革实践教学模式,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同时强化实践教学过程,本研究最终构建了“全程化、三层次、三模块”实践教学创新模式。其中“全程化”指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统筹规划,分阶段有序推进,形成每学期都有实践内容,实践内容与理论教学环环相扣,从而实现实践教学贯穿于大学四年全过程。“三层次”指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形成培养动脑动手等基本能力的基础性实践、培养专业综合能力的设计性实践、培养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研究性实践三层次的实践教学新体系。“三模块”分别依托专业科研平台(国土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河南省地理学一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理工大学自然地理与区域生态安全实验室、土地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校外实习基地(河南省国土资源调查规划院、河南省土地整理中心、河南省济源九里沟、河南省新乡万仙山、山西省晋城锡崖沟、河南省关山国家地质公园、河南省国有焦作林场、焦作市气象局观测站、焦作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等)、社会实践(包括暑期实践、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及毕业实习)等三类模块,完成整个专业实践教学任务。

五、小结

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势在必行,其创新模式还有待全方位探索。实践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学校、教师、教学体系和学生等多方面抓起,特别是把握好三个方向性问题尤为重要,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成果导向的教学进程,逐步构建与完善应用型本科专业“全程化、三层次、三模块”的实践教学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崔虹云,尚东昌,肖仲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教育的改革与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163-165.

[2]郝成元,许传阳.寓爱国主义教育于自然地理教学[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10(4):8-10.

[3]叶婷,王超.国外德育实践队我国思政实践教学模式的启示[J].求实,2010(S1),186-288.

[4]朱立.教学主体向学生倾斜的课堂实践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21):105-106.

[5]徐攻文,李学东,石怀伟,等.CDIO模式下“综合布线”实训项目的协同创新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5):231-235.

经济地理与自然资源 第4篇

资源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三大问题之一.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人类赖以生存,从中获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源泉,是一切社会生产的物质基础.本文主要阐述自然资源的基本特性和经济地理对自然评价的基本内容.

作 者:宋福娟 SONG Fu-juan  作者单位:通化师范学院历史系,吉林通化,134002 刊 名: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ONGHUA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3(3) 分类号:F124.5 F124.6 关键词:自然资源   经济地理   基本特征  

浅析云南区域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 第5篇

关键词:乌蒙山云南区域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

0 引言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省会昆明。云南,称为“彩云之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也被称为“乌蒙山”。总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八。总人口4596万(2010年),占全国人口3.35%,人口排名为第12名。与云南省相邻的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云南省的3个邻国是缅甸、老挝和越南。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有8个地级市:昆明市,玉溪市,曲靖市,保山市,昭通市,丽江市,普洱市,临沧市。8个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

1 地理特征

1.1 气候类型

云南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共7个气候类型。云南气候特点表现为: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

1.2 地貌特征

地形极为复杂,整体上:西北部是高山深谷的横断山区,东部和南部是云贵高原,整个云南西北高、东南低,有84%多的面积是山地,高原,丘陵占10%,坝子湖泊不到6%。

2 自然环境

2.1 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云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药材之乡“的美誉。植物:云南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不仅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植物种类,而且还有许多古老、衍生、特有的以及从国外引种的植物。在全国近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就有1.8万种,占全国总数的一半还多。拥有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宜人的气候、诗画般的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民风民情,构成一幅美丽而动人的画卷。

2.2 有着丰富的水资源

云南的水资源有产量大,人均水平高的特点,人均拥有量是全国平均的四倍。有六大水系和六大湖泊。地跨六大水系:长江水系,珠江水系,元江(红河)水系,澜沧江(湄公河)水系,怒江(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水。六大湖泊:滇池,洱海,抚仙湖,异龙湖,程海,泸沽湖。蕴藏有巨大的水能资源,由于地貌特征河流落差很大,所以保证了我省的电力事业。在充分利用环保发电的同时我省还参加了“西电东送”过程。丰富的水资源环境为我省的经济稳步健康发展做下了坚实基础。

2.3 对于云南水资源环境浅谈我的看法

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开发;解决需水增长较快,供水日益加剧的矛盾;杜绝用水严重浪费的现象;加强公众水资源统一管理薄弱的意识。我省现在面临着:水体污染日益加重水环境质量不断下降,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供水基础建设设施滞后。所以应加强流域内不同地区的水资源配置基本思路与政策。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对策措施,即增强水危机的忧患意识;保护水资源,防止人类对水的伤害;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水资源的价值及加强水资源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2.4 有着丰富的动植物

有着热带,亚热带,温带甚至寒带的植物物种。如:云南松,橡胶树,望天树,跳舞草,丽江云杉,三七,马尾松等。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形成了寒温热带动物交汇的奇特现象。有脊椎动物1737种,脊椎动物中,兽类有300种,鸟类有793种,爬行类143种,两栖类102种,淡水鱼类366种,昆虫1万多种。鱼类中有5科40属250种为云南特有。鸟兽类中有46种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54种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特色物种有:(抚仙湖的)抗浪鱼,滇金丝猴,绿孔雀,小熊猫,蟒,亚洲象等。

2.5 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我省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在当今不可再生资源匮乏的时代云南拥有着:黑色金属矿产,建材非金属矿产及彩石矿产,能源矿产,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产,冶金辅助原料矿产,化工非金属矿产,稀有及稀土矿产,特种非金属矿产九大矿产资源。

3 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

3.1 谈到云南的旅游,人们最向往去的就是大理,丽江,西双版纳州。丽江的古城可以让你流连忘返,丽江古城已经在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可在这里,我想全面的介绍一下云南的风景名胜。云南因为特别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造就了云南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就有十二个:泸西阿庐古洞,路南石林,瑞丽江-大盈江,滇池,九乡,大理,玉龙雪山,三江并流,丘北普者黑,腾冲地热火山,建水,西双版纳。

3.2 由于云南有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所以每天早晚温差大(12~15℃),请注意备装,防止感冒,外出时多注意喝水补水。云南海拔比较高,所以刚到云南是有感应反应,有缺氧的感觉,在观光时步伐可以放缓一些。

3.3 个人观点:充分发挥旅游资源是云南确保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部分,能让云南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确保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充分体现人文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符合二十一世纪的经济发展模式。所以,发展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不仅能推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还能缓解云南的就业压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完善云南的经济发展模式,充分体现社会文明,人与环境的和谐。

4 区域名族文化与旅游开发

4.1 区域名族文化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有着25个名族,形成了特有的名族特色。汉族人口为3062.9万人,占总人口的66.6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533.7万人,占总人口的33.37%。少数名族中彝族人数最多,其次是哈尼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其中云南的世居民族有16个:彝、白、哈尼、傣族、傈僳、拉祜、佤、纳西、景颇、布朗、普米、阿昌、怒族、基诺、德昂、独龙。信仰宗教者共有403万人,其中90%以上是少数民族。主要为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道教。语言以汉语为主,同时也包含:傣文、景颇文、载瓦文、傈僳文、彝文、佤文、哈尼文、苗文。文化活动有:三月街,族火把节,族泼水节等。其中,大理:“白族三道茶”歌舞表演,《蝴蝶之梦》大型歌舞,双版纳:傣族风情园傣族歌舞和泼水节活动、《超级歌舞秀·勐巴拉娜西》歌舞,香格里拉:歌舞表演《梦幻香格里拉》,《藏民家访》。

4.2 区域旅游开发

99年成功承办昆明世博会,使云南省的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二十一世纪,云南努力建设旅游强省,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围绕以昆明、大理、丽江为中心,辐射全省旅游。加强对石林丽江古城,苍山洱海,三江并流,香格里拉,玉龙雪山,西双版纳,腾冲地热火山开发与利用。加强对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旅游航线。充分利用云南现有的优势自然资源,发展区域旅游业,早日实现旅游强省。

参考文献:

[1]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云南案例(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作者:吕昭河.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http://baike.baidu.com/view/7242.htm.

[3]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4]云南省水资源特点与开发利用保护浅析.中国水利学会,2000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5]寿川.云南民族文化景观开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陈永森,赫维人.云南地理[M].昆明:云南师范大学.

[7]王文光,薛群慧,田婉婷.云南民族与民族文化[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地理环境与艺术风格 第6篇

人既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是改造环境的主体。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人类审美心理和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中,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具体来看,一方面,艺术家在接受大自然的恩赐,直接地体验到自然地理环境之美。另一方面,艺术家也在进行着对于大自然的模仿和认识,并最终由模仿上升至一种理性认识。丹纳在《艺术哲学》里分析希腊与尼德兰的艺术差别时就指出,希腊境内由于一切物象的外形比例适中,结构清晰,再加上当地的阳光灿烂,空气纯净。因而,希腊人眼中看到的、心中想到的都是比较明确的形象、和谐的比例以及严谨的秩序。上帝通过自然环境给了希腊人这种优雅的趣味,并且通过对最和谐的人体艺术的崇拜与模仿将这种审美趣味推向极致。北方的尼德兰地区则与希腊相反。那里由于空气湿润,物体大都是呈现出大块整体的体积感,而缺少明显的轮廓,因此人们感受更深的是色彩和体积带来的厚重感。艺术家的作品中基本上是整体的形象,没有太清晰的轮廓,并且艺术家对色彩的微妙变化十分敏感。我们也可以发现西亚两河流域由于地势平坦规整,在人们的心中留下的是格式化与秩序感,故而衍生出理性而程式化的建筑、雕塑和绘画艺术。在东方的中国,则因地势多变、景观丰富而在人们心中产生了变化而和谐、藏而不露、重视意境美的审美观念,从而发展出以写意为主的自由的绘画艺术。凡此种种,足以说明地理环境在人们的审美心理以及特定地域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中的巨大影响和重要作用。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不是纯粹的自然人,还有其社会性的一方面。特定地域的社会生活形态是以地理环境为基础形成的,各种人文景观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地理环境因素的制约。地理环境的生态特征与人的心态特征有着深层结构上的相似性,例如,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干燥气候、植被单一的自然地理特征,影响了该地区人们的博大质朴、粗犷豪放的心理特征,因而也相应地影响了宗教建筑、园林建造、休闲娱乐等活动的风格与方式,反映在艺术上就是具有苍茫悲凉、雄浑朴实的艺术风格,如汉代霍去病墓的石雕艺术、五代荆浩、关仝的山水画艺术。湿润多雨、如烟似雾的江南地区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江南人优雅细腻的审美心理,这就形成了宋代董源、巨然的江南山水平淡清远的风格,以及明代唐寅笔下仕女飘逸轻柔的形象。岭南的闷热气候则孕育了岭南人明快爽朗的性格特质,岭南地区的戏剧、文学、雕塑、绘画的艺术风格大都场面热烈、节奏多变、对比鲜明,无不反映出强烈的地域特色。而湖湘地处江南,苍山如黛,土红如砂,天气多变,因此楚文化中多以红、黑作为主要色调,艺术造型朴拙、用色大胆,也能够鲜明反映出一定的地域风貌。

瑞士学者皮亚杰认为,一切微妙的心理现象都是有机体与环境的一种相互平衡。主体在外部环境的刺激下,改变自己固有的心理结构图式以建立适应新环境的心理图式。每一地域的地理环境都有自己独特的构造形式,自然的因素会在艺术家心里慢慢形成一种积累,这些因素都会对艺术家审美心理的形成造成一种影响。在艺术家进行绘画创作或审美观照时,会自然地按照这种审美心理去发现、构思和表达,其艺术风格与艺术审美表达便会与其所处的地域具有某种相似或契合之处,其所属民族与社会群体具有的文化遗传信息、成长环境的综合信息(既包括自然的、也包括人文的)以及周边社会环境对其产生的影响,如宗教文化、风俗活动等等,都会影响并促成艺术主体的审美心理的形成。

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7篇

一、教学内容的确定以课表为依据。

课堂教学资源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 选用什么样的教学资源进入课堂, 首先要依据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重要载体是教材, 教师在备课时, 要研读教材, 深入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学生, 找准三者的连接点, 把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然后锁定什么样的教学资源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并在选取的过程中不断与课程标准对接, 提升教学理念, 丰富自己对教学内容的感悟,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若教材不能实现课程标准要求, 就需要对教材进行取舍、整合。在地理教学中, 教师要在吸收各个版本教材优点的基础上, 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再创造, 变教教材为活用教材。

二、根据教学实际, 灵活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最大限度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教材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 教师更多的应该把教材作为课程资源来使用, 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用出个性化的风格和特点, 也就是要学会“用教材”, 而不是“教教材”。

科学适当地增减教材、调整编排顺序、重组教学单元、整合教学内容, 从而取得课程资源在教学中应用的最优效果。如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图》时, 我设计了一个模仿性活动:“假如你的父母第一次到我们学校来开家长会, 请你绘制一幅我们学校的平面草图并标明你所在班级的位置, 好吗?”替代了教材中“地图的基本要素”的内容。在活动中通过绘制这张平面草图采用的技巧方法、图上的符号代表的事物、简单描述学校所在的方位特点等, 让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取长补短, 并抽取两位同学绘制的学校平面草图进行展示、评议,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了一幅地图应具备的“三要素”,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地方图———蒙阴县地图, 了解地图上方向、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以及有关比例尺的计算, 结合教材P14图1.24“一些常用图例”, 让学生观察比较, 熟悉常用图例。依据实际替换教学内容,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学习天气、气候与人类活动时, 因为我市地处北方地区, 可补充有关“沙尘暴”、“干旱”的内容等。根据教学实际, 灵活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方法。

三、有效组织、创设活动, 用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所以教学活动的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是更为细节的部分。教学方式特别是学习方式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组织、创设活动, 用能够唤起学生强烈求知欲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手段、方案、问题等,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尽快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布鲁纳说:“对学生来说, 最有效的刺激, 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从实际出发, 在教学中用多种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品味、判断、交流、沟通, 在互动中让学生心态开放、个性张扬, 激发探究兴趣, 享受学习过程。

四、联系生活实际, 开发课程资源。

不论是世界地理还是中国地理, 教师都不能忽视从学生身边的所见所闻, 生活中的、社区中的、家乡的现实中挖掘资源。如在世界区域地理《东南亚》的教学中, 为了使学生体会该地区气候对当地农业的影响, 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本地区的农民一般在什么时候播种, 什么时候收获?与什么因素有关?体会当地热带气候下, 农作物的种植与收获情况。在《海陆的变迁》一节中, 在讲到海变陆的人为因素时可以举曹妃甸填海造陆的例子;在讲到地震带的分布时可以分析唐山多地震的原因等, 使学生觉得学习地理有用, 培养学习兴趣。

五、多渠道搜集信息, 使课程资源与社会发展和科技同步, 使地理教学更加富有时代气息。

在地理教学中我设置了课前“地理信息发布会”并让每个学生都建立一个地理信息搜集册, 每星期交流一次, 引导学生从书报杂志、媒体电视、互联网等渠道广泛搜集与地理有关的实事新闻、科技动态、热点话题等,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开阔学生的视野, 与时代同步, 关注现代成果、关注现代科技, 关爱社会, 关爱人类, 做对社会、对环境、对他人负责任的好公民。学生搜集到的地理信息很多, 举例如下:2008年1月的南方雪灾, 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 2008年7月前启动两岸周末直航包机并增加赴台观光的大陆游客数量, 2008年8月北京奥运胜利召开, 2008年第38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是: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有多少个国家参加, 嫦娥二号绕月飞行, 等等。

在课堂上将教材以外的“热点”与课本上的“知识点”相结合, 使它成为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火花”, 将“热点”转化成课堂上的“亮点”。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突破各种资源的时空限制, 使得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成为可能。我们不但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 而且要积极参与网络资源的建设与广大同行交流、分享, 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合理选择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从而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第8篇

一、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具有农村特色的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带有学习和工作性质的游戏。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由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农村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有一定困难,但是我们在实践中,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还是大有可为的。通过创设丰富的活动环境,给幼儿充分的自主权,让幼儿按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去学习、去发展。

( 1) 在农村幼 儿园活动 面积小、幼儿人数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综合利用,巧妙结合。比如: 捉些蝴蝶、将蜻蜓扎在泡沫板上制成动物标本,采集各种树叶、种子制成植物标本展览。这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他们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开阔视野,懂得节约,并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 2) 农村幼儿园室内、室外操作材料少,但是我们却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我们可以选择安全、卫生、无污染的自然材料,用于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操作和游戏。石 块、沙、土、树叶、草、蛋壳、各种盒子、毛线、植物种子等材料就足够幼儿使用。

( 3) 根据农村条件,开设有农村特色的区域活动。比如,美食城是县城才有的,但说到农村商品交易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五天一次的集市了,幼儿对集市很熟悉,印象很深。开展集市,能满足农村幼儿参与成人交易活动的欲望,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交往能力。成人还可和幼儿一起用废旧物品在区域活动中自制“商品”。

( 4) 把区域开设到大自然中去。农村自然资源丰富,大自然中有取之不尽的材料,同时也是天然的活动区。农村中多的是土,用土做成泥,用泥做糖葫芦、窝窝头、汽车,还可以捡树叶来做标本、贴画、拼画……在大自然中,幼儿的想象力尽情放飞,创造力得到尽情的发挥,幼儿也能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

( 5) 将活动区 扩展到家 庭之中。现在普遍存在一种现象: 幼儿在幼儿园是“乖宝宝”,在家却是 “小皇帝”“小公主”。可请家长为孩子开拓一片属于孩子自己的天地,并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自由画、捏、剪、折。还可请家长为孩子提供劳动机会,只要家长肯放手,孩子就会很乐意进行。这增强了幼儿的劳动意识,助其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二、运用农村自然材料,创设具有农村特色幼儿园环境

农村幼儿园缺乏资金,从而也缺乏环境创设的材料。如何就地取材,运用自然资源,体现农村幼儿园的特色呢?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 充分收集多种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素材

农村的自然资源包罗万象,品种丰富,但是,是不是所有的自然资源都能运用到我们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和教学玩具制作当中去呢? 肯定不是。这其中可以大致有这样几类比较适用的: 种子类、竹木类、秸秆类、瓜壳类。一般来说,都是晒干后易于操作的,而不是新鲜的、不容易保存的。

要发挥自然资源的作用,就要充分收集自然资源,一个是在数量上,一个是在种类上。

2. 创新设计,发掘自然资源的最大使用价值

在我们农村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和教学玩具制作中,如何运用自然资源并不是约定俗成、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我们幼儿教师充分开动脑筋,创新设计。一般来说,竹木类、种子类因为比较硬,所以适用于自制教学玩具,而秸秆类、瓜壳类适用于环境创设。

3. 灵活使用,美化搭配

一般来说,自然材料的颜色比较深沉,而且不容易粘贴,在使用的过程中大家都觉得比较吃力,这就需要灵活使用,美化搭配了。这里有几点建议:

( 1) 在使用之 前要进行 初加工,比如对竹木类进行切割打磨、对瓜壳种子类进行筛选、对秸秆类进行剪切等,都是为了在使用中更易于操作。

( 2) 在运用到环境创设中时,自然材料不容易上墙,有个窍门,就是运用纸做中介材料,把要用的东西先粘在纸上,然后再粘贴在墙上,这样就很容易上墙,不容易掉。

( 3) 要充分美化,怎么样美化呢?一个方法是上色,根据实际的需要给自然资源涂上漂亮的颜色,可以用油漆,也可以用广告颜料,还有一个方法是与彩色卡纸搭配。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复习导航 第9篇

【考点整理】

【方法点拨】

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如下:

1.从自然因素角度分析农业区位。首先, 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 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入手, 逐个分析, 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其次, 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 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种植的地区。

2.从社会经济因素角度综合分析农业区位。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 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也很大。在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 应从社会经济因素入手, 并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条件这两个最富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最终确定比较合理的农业区位。

【典例导航】

(2012年高考海南地理卷) 下图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据此完成 (1) ~ (3) 题。

(1) 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 主要是因为其

A.耐旱B.耐涝

C.抗病虫害D.占耕地少

(2) 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B.洪涝

C.台风D.冻害

(3) 甲地小枣品质优良, 主要是因为该地

A.光照强, 气温日较差大

B.气温日较差小, 降水多

C.降水少, 地形平坦

D.绿洲广布, 土壤肥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和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根据经纬度可以大致判断出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北的河西走廊, 甲地年降水量为100~150mm, 气候干旱, 所以要考虑农作物的耐旱特征。甲地位于河西走廊, 由于其特殊的地形与位置 (是冬季寒潮南下的通道) , 所以对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冻害。甲地小枣品质优良, 主要是因为该地气候干旱, 降水稀少,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 光照强, 便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 气温低, 导致气温日较差大, 便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答案: (1) A (2) D (3) A

易错点击:易误认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就是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与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有区别的, 如影响河西走廊农作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源 (甲地有河流水) , 而非光热条件。光热条件优越是河西走廊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而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是其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是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二、农业地域类型的种类

【考点整理】

【方法点拨】

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 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称为农业地域。同一农业地域内, 农业生产的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由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 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如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形成是因为降水、温度、水源等自然条件为发展小麦种植业和牧羊业提供了必要条件, 并在早期形成了以牧羊业为主的农业, 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又逐渐演化为以小麦种植、牧羊为主的混合农业。因此,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是当地居民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 适应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 逐渐发展而来的。自然条件是基础, 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起了主导作用。

【典例导航】

(2012年高考福建文综卷)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 (1) ~ (2) 题。

(1) 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

C.地形因素D.海陆分布

(2) 在中国东北地区, 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A.≥10℃积温B.日照时数

C.太阳辐射量D.年降水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环境与玉米带分布的关系。读图可知甲地区等值线向北凸出, 又根据等值线分布与变化的规律可知甲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 说明生产条件优越。玉米气候生产潜力要根据光、热、水等要素综合分析。结合该地区地形分布对气候的影响可知, 甲地区为平原, 相对于东、西两侧的高原与山地来说热量充足。在中国东北地区, 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变化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且同纬度平原比高原和山区高, 这一变化与≥10℃积温变化规律相似, 所以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10℃积温。

答案: (1) C (2) A

易错点击: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自然条件, 因此考生易误认为自然条件是影响农业区位的决定性因素。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技术条件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自然条件是农业区位选择的基础, 是重要因素, 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人类可以利用技术条件对自然条件进行改造;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是决定性因素。

三、农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考点整理】

农业生产涉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也影响着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循环。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在很多方面, 而这些方面又是相互联系的。

对气候:农业生产对气候有利有弊, 过度开垦、盲目扩大耕地面积会破坏气候, 但合理耕作有利于气候的保持。

对水文:为满足农业生产用水, 人类建设了很多水利工程, 改变了径流的时间与空间分布, 这往往对水文和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另外, 农药与化肥的大量使用也可能导致水污染, 围湖造田等也会破坏水域环境。

对地形:农业生产活动可以改变地表形态。在地形起伏大的地区进行陡坡耕作, 易导致水土流失, 使地表更加崎岖不平。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但平整土地, 在缓坡修梯田, 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对土壤:不合理的耕作易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甚至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如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引水灌溉且只灌不排, 其在提高土壤表层含水量的同时, 也提高了土壤的盐度, 在蒸发量大、降水量少的情况下, 盐分在土壤表层不断析出和积淀, 造成土壤盐碱化;在半干旱、半湿润的农牧交错带开垦农田, 或过度放牧、不合理用水, 都会破坏天然植被, 减弱环境对风沙的抵御能力, 导致土地荒漠化。

对植被:扩大耕地面积往往以破坏植被为前提, 甚至导致珍稀物种灭绝。

对社会:农业是第一产业, 民以食为天, 农业的稳定发展、粮食的稳定供应是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 同时也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对政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也是一国屹立于世界的基础。

注意:“刀耕火种”不一定会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刀耕火种”的种植方式对环境的影响取决于当地的人口数量多少, 以及耕地的压力大小。如果人口数量少, 所需的耕地面积小, 每次焚烧的森林面积也不大, 则被放弃的地块有充足的时间恢复地表植被, 就不会产生环境问题。反之, 如果人口增长过快, 所需的耕地越来越多, 迫使“刀耕火种”的频率加快, 被放弃的地块没有充足的时间恢复地表植被, 则会造成森林退化, 进而引发其他的环境问题。【典例导航】

(2012年高考四川文综卷) 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 亦需科技创新。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 (图1) 。

材料二:某大型农场生产用地随海拔高度分布示意图 (图2) 和该农场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 (图3) 。

(1) 分别归纳图1中甲、乙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 并分析各自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原因。

(2) 简要评价该农场的生产经营优点。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读图可知, 甲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 由于海拔高, 导致热量不足, 而河谷地区由于热量条件相对较好, 故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地区;乙为塔里木盆地, 由于距离海洋远, 加上地形的阻挡, 气候干旱, 降水稀少, 而山麓冲积扇地带灌溉水源充足, 故种植业沿盆周山麓地带分布。读某大型农场生产用地随海拔高度分布示意图和该农场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可知, 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 经营方式也不同, 该农场充分发挥了自然资源 (土地) 的综合效益, 使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形成了一个良性农业生态系统。经营方式多样化的优点, 一是可以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的时间, 二是可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答案: (1) 特点:甲地形区分布在河谷地区;乙地形区分布在盆周山麓地带。原因:甲地形区是青藏高原, 海拔高, 气候寒冷, 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热量, 河谷地区热量条件相对较好, 故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地区。乙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 深居内陆, 气候干燥, 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水分, 山麓地带灌溉水源充足, 故种植业沿盆周山麓地带分布。

(2) 农业与旅游业结合, 发挥了自然资源的综合效益 (或农林牧立体利用土地, 发挥了各类土地的生产潜力) ;种植业、畜牧业与土地之间形成了良性农业生态系统 (或利用海拔差异多层次发展农林牧, 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冬季从事旅游经营, 利用了劳动力的农闲时间;多种经营, 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灵活性及对市场的适应性。

能力提升

下图为“中国农业综合开发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造成我国各地农业生产发展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水源、土壤B.劳动力、技术

C.气候、地形D.市场、交通

2.与 (1) 区相比, (3) 区粮食总产量和人均产量都呈下降趋势, 下列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A.耕地被占用

B.农业结构的调整

C.劳动力价格上涨

D.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

3.下列选项中既体现因地制宜又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农业生产活动是

A. (2) 区进行盐碱地改良, 发展节水农业

B. (3) 区充分利用光照优势, 发展大棚农业

C. (4) 区加速开发热带森林, 扩大种植园面积

D. (6) 区增加牲畜数量, 扩大畜牧业规模

图甲为某地牧草成长、乳牛草料需求量关系图, 图乙中为该地气候资料。读图回答4~6题。

4.甲图中阴影部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不足B.降水偏少

C.牧草生长旺季D.鲜草供应偏多

5.该地区所在国家以乳畜业为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高温多雨, 雨热同期

B.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商品率高

C.最大限制性因素是土壤盐碱化

D.种植业和畜牧业矛盾突出

6.一般而言, 乳畜业最主要的产品是牛奶, 以供应市场, 但该地最主要的外销产品却是不易变质的其他乳制品。与这种现象有关的因素最可能是

A.人口的多少B.牧草的数量

C.气候的特点D.市场的距离

由于区域环境的差异, 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下图为四种农业地域类型的景观图片, 读图完成7~8题。

7.甲、丁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征有

A.机械化程度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投入劳动力多

D.受市场影响大

8.下列四个地区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要素影响最明显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

2.D图中 (1) 区是东北商品粮基地, (3) 区是长江中下游“两湖” (鄱阳湖、洞庭湖) 商品粮基地。 (3) 区粮食总产量和人均产量都呈下降趋势, 主要是其他产业的发展、耕地被占用、农业结构的调整等导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 而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对粮食生产有积极作用。

3.A图中 (2) 区为黄淮海平原, 土地盐碱化现象突出, 春季淡水资源缺乏, 所以进行盐碱地改良、发展节水农业既体现因地制宜又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4.A本题主要考查判读统计图的能力。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牧草生长不能满足乳牛的牧草需求量。结合气候资料统计图可知, 此时降水多, 但气温偏低, 热量不足。

5.B本题主要考查空间定位能力。根据气温与降水判断该区域位于南半球温带海洋气候区, 由于该国以乳畜业为主, 所以可能为新西兰, 其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商品率高。

6.D本题主要考查乳畜业的主要特点。由于鲜牛奶保质期短, 如果距离消费市场远, 则易变质, 所以若要扩大消费市场, 就要生产不易变质的其他乳制品。

7.D甲与丁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征是都属于商品农业, 所以受市场影响大。

8.B四个地区中, 乙地区发展梯田, 因此对地形的影响大。

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10篇

一、课题的提出与依据

皮亚杰认知结构理论明确指出:儿童的发展是通过自身感知操作得来的。一直以来,我们都重视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在教室里开设有关“科学”的操作区域,但是因为空间局限,存在很多不完善,所以,我们最初想开辟出一间专门的自然资源探究室,让幼儿探索的资源更丰富。

《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聯系幼儿的实际活动进行,利用周围物质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教育探索的对象。”而农村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是农村幼儿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二、研究的目标

1.利用自然资源,让幼儿开放式地玩,把主动权还给幼儿,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2.收集各种各样的自然资源,不断丰富幼儿探索、观察的资源。

3.利用自然资源,直观地、形象地开展科学主题活动,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能力。

三、整理三年中幼儿探索、观察、研究的内容

2012年9月~2013年1月,我们主要打造自然资源室,挖掘适合幼儿园的本土自然资源,如稻草类、竹木类、沙石泥土类、蔬果种子等。围绕这些物品的利用,我们进行深入研讨和实践,在遵循安全性、兴趣性、互动性、适宜性、多变性原则的前提下进行收集和投放。同时还围绕《水果》这一主题开展研讨活动,并将活动材料投放到自然资源探究室,将自然资源探究室和科学主题活动相结合进行探索研究。

2013年2月~2013年6月,我们带幼儿走进这个自然资源探究室,每一次选定一种或多种自然资源物。这学期主要选择的自然资源物为:沙、种子、水,让幼儿进行玩耍、观察,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带幼儿观察、熟悉、了解自然物,让幼儿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困难。教师对幼儿行为的跟踪观察,针对幼儿的兴趣程度、投入状况、难易程度等各方面进行全面观察,并进一步研究,不断调整自然室资源,不仅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更要促进幼儿发展。

2013年9月~2014年1月,我们在自然资源室里创设了玩沙区、玩水区、草编区、植物区、石头区、空气区六个游戏区域,带孩子进入自然资源探究室,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玩、探索、发现、解决,而老师就是一个观察者、引导者,从三个不同方向对幼儿进行观察记录。(1)在同一个区,对孩子的不同表现进行观察、跟踪,由张玲玲老师负责;(2)针对活动中发现的现象,及时跟踪观察,由吴娟华老师负责;(3)固定一个孩子,对其在不同区域玩耍的情况进行个案跟踪,由周丽敏老师负责。我们带孩子进入自然资源探究室,同步观察幼儿的行为,并进行引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整个过程进行记录。

2014年2月~2014年6月,我们新增了玩泥区、蔬菜区、养殖区,选择了自然资源物:泥、各种蔬菜、蚕宝宝,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收集整理了相关材料。

2014年9月~2015年1月,由于特殊原因,老园拆迁,新园未好,暂时不能开设自然资源探究室,因此本学期活动暂时在班级或者户外进行。然后,我们选择自然资源物玉米,开展活动探索玉米的一生和玉米的构造两个活动;选择蚕豆,开展种蚕豆和蚕豆宝宝比高矮的活动;选择芝麻,开展认识芝麻和芝麻的作用两个活动。

2015年2月~2015年6月,我们成功地搬入新园,打造室内和室外自然资源环境。室内:自然资源室的材料收集,打造自然资源储藏室。室外:打造玩沙区、玩泥区、玩水区。对全园幼儿开放,教师对幼儿玩的过程进行观察和指导。

四、研究的价值与收获

1.自然资源储藏室的逐步完善

三年来,通过不断调整与实施,从一开始小组实施到现在搬入新园,自然资源储藏室慢慢成立,现在储藏室里收集各种各样的自然资源物:种子、芦苇、贝壳、稻草、丝瓜筋等,原本只能满足小组形式的开展活动和研究,现在推广到全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需要,到自然资源储藏室选择合适的自然资源物投入班级里,开展各种活动,从而让每个孩子得到发展。

2.玩沙、玩水、玩泥区的打造

从原本自然资源室里仅有的一小块玩沙区、玩水区、玩泥区到扩建到户外,我们专门打造了玩沙池、玩水池、玩泥池,还建造了小木屋,根据之前研究的情况,投放适合幼儿操作的各种小铲子、沙漏、防水衣、套鞋等,让孩子可以在区域中尽情地玩耍。我们还合理安排了户外区域的游戏时间,保证每个班每月能轮到两次,这样从一开始的小组化观察到遍及全园,让每个孩子都参与游戏,真正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3.为我园的课程蓝本打下基础

通过这三年的研究,这些自然资源在孩子投入的玩、探索中发现很多可以探索的问题,并及时整理一系列活动。如我们已经整理了活动:沙子变色;围绕种子有:认识种子、种子分类、种子排队,围绕水有:感知水的浮力、运水活动;围绕泥的有:和泥、泥土与人类的关系;植物类有探索玉米的一生、玉米的构造、种蚕豆、蚕豆宝宝比高矮、认识芝麻、芝麻的作用;蚕宝宝的生长过程等一系列活动……我们整理、修改这些活动,为我园课程蓝本打下基础。

五、论文成果统计

通过三年研究,我们在论文上取得了一些成果,围绕研究内容,根据研究过程,写了一些有价值的论文,并成功发表在期刊上,如《从三次实践中浅谈如何在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有效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辟科学创意室,促幼儿全面发展》、《创自然资源创意室,展幼儿科学探究力》、《自然资源创意室——幼儿探索科学的小天地》、《在玩泥中探索》、《在玩蔬菜中寻找快乐》。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第11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广大地理教师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地理课程理念, 并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地理课程资源为地理教学服务。新课程所倡导的现代地理课程理念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的“基本理念”部分表达十分明确。第一,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第二, 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第三, 改变地理学习方式。第四, 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以上表述虽然没有直接说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何重要, 从“基本理念”的解释中我们不难看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不可替代性。

1.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丰富地理课程资源, 也使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地理。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各地的办学条件差异很大。但是经济落后与课程资源并不一定是正相关,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弥补其他课程资源的不足。

当地的风土民情、生产方式、风俗习惯等人文现象, 也是很好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例如, 学到“亚热带季风气候”, 除了引导学生掌握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外, 还可引导学生讨论“季风气候对澧县饮食文化的影响。”

2. 通过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 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 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只是地理教师的事, 学生也是开发者、利用者。在地理教学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从身边的、乡土的现象中发现问题, 并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探求解决的办法。把研究性学习用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一个好方法。

研究性学习需要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 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收集和分析资料, 调查研究, 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 需要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需要学习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放的乡土环境, 丰富的乡土地理素材, 能为学生创造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开放系统, 有利于培养他们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另外, 还可以培养学生人际沟通、合作的能力。同一地区的学生共同拥有的乡土环境和乡土地理素材为学生创设了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 提供共同研究探索的课题, 有利于培养他们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成果, 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而且学生在校外的研究性活动中, 免不了要与校外人员打交道, 与政府部门的官员和办事人员打交道, 这又培养了学生与陌生人的沟通、交际能力。

3. 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感情, 继而上升至对祖国的感情。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能使学生了解父辈乃至祖辈的生存环境, 深刻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 从同情到感动, 再到从祖辈、父辈的生产、生活方式中找到所蕴涵的智慧。这不是复古, 更不是退化, 而是寻找民族智慧的源泉。

二、从地理教学的原则看

1. 把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当作认识世界的基础。

杜威认为:“虽然乡土地理是自然环境改造发展的自然地点, 它也是向未知前进的理智的出发点……。如果乡土地理不被看作了解本乡以外的广阔世界的基础, 学习乡土地理就变成死气沉沉的了, 就像单纯概括一下习见事物特性的直观教学一样理由是相同的。”他还强调:“如果认为这些东西 (乡土地理事物和现象) 的意义始终局限在它们的范围以内, 那么它们 (乡土地理事物和现象) 就不过是要求学生苦苦地学会一些稀奇古怪的事实。如果把它们看作扩充经验的界限的工具, 本来是奇怪和未知的各国人民和事物, 被带进经验的范围以内, 那么, 它们就因用法的不同, 变成不同的东西了。”从以上论述我们不难发现, 杜威认为乡土地理是认识世界的基础、扩充经验的界限的工具。

2. 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 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 这种倾向和一定的情感联系, 它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 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在教学中若巧用乡土地理中风土、人情、山川、气候、环境、经济的事例, 有意识地唤起学生好奇心, 使他们注意力集中, 思维活跃, 能起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

地理知识中, 有一些比较抽象, 不易为学生所理解, 比如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河流水文特征与气候的关系等, 若能引用学生熟悉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素材, 让学生感到这些内容“离我很近”或“我知道”的亲切与轻松, 再通过教师的引导让这些内容内化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去, 让这些知识变成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并用其分析和解决问题, 增加学生成功的情绪体验, 稳定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三、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够有效调动社会各界对地理教育的关注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不仅会对地理教学产生积极的作用, 而且对整个地理教育也是一个积极的宣传窗口。即使在当前, 地理学科仍然被许多人视为可有可无的“副科”, 这种情形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表现的更为明显, 在我县的许多乡镇中学, 没有专职地理教师, 这些老师大多身兼两职, 或者语文老师兼教地理, 或者历史、政治老师兼教地理。即使有的学校安排了专职地理教师, 也多是所教非所学。由此, 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的地位可见一斑。

上一篇:融资租赁监管现状下一篇:阅读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