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城市中心区

2024-08-31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精选6篇)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 第1篇

铜锣湾南部靠山, 北侧临海, 自然环境等外部空间的阻碍和限制使商业用地范围内的建筑物被迫高密度垂直发展, 由此形成了特殊的空间感受。一个负担着如此之高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的核心城区商业地段, 引发了人们密集的行为活动和紧张的生活节奏, 更激发出非同一般的效率和活力。正如商业活动高效的特点一般, 维多利亚公园利用率也显得如此之高, 在承载了游憩、休闲、集会、交通等活动和履行城市景观职能的同时, 也大大提升了城市形象。这种开放式互补型的城市中心区单元的空间设计模式, 体现了华人社区高密度和拥挤的基本特征, 对于当前发展紧凑型的绿色城市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铜锣湾是怎么建成的?

铜锣湾 (Causeway Bay) 位于香港最繁华的港岛北岸, 湾仔与北角之间的心脏地带, 交通便利, 四通八达。铜锣湾商业中心区占地约21公顷, 前身是电车厂改造的时代广场,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这里车水马龙、人潮涌动、高楼林立, 非常繁华。作为租金名列世界前列的黄金商业地段, 铜锣湾已成为香港最主要的商业区之一:时代广场、崇光百货、三越百货等大型购物中心新老呼应, 酒店、餐厅遍布街头巷尾, 时尚潮流奢侈品琳琅满目。同时, 铜锣湾也是香港著名的旅游景点, 人们常说这里极尽巴黎的奢华、米兰的典雅、伦敦的经典和纽约的简约, 集现代与市井于一身, 尽显国际都市的魅力。

_维多利亚公园, 紧贴着铜锣湾商业中心区东侧, 和商业中心区的尺度比例几近于1∶1。

然而, 就在这块寸土寸金的宝地, 却坐落着香港最大的城市公园——维多利亚公园。维多利亚公园位于香港岛铜锣湾高士威道, 铜锣湾商业中心区东侧, 占地约17公顷。维多利亚公园建于1955年, 与铜锣湾一样, 最初由20世纪50年代大型填海工程得到的土地发展而来, 入口处维多利亚女皇的铜像和中央大草坪已成为城市景观的标志。维多利亚公园北侧以茂密树林为主, 南侧以体育运动场地为主, 设有游泳池、慢跑道、网球场、足球场等球类场地, 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休闲交流场所。

维多利亚公园最初正是基于解决高密度中心城区的人们对休憩环境和公共空间的需求发展而来, 它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这一地段超高强度商业资本对城市的侵袭和垄断, 丰富了市民对城市公共生活的体验和感悟, 成为最受市民欢迎的城市中心公园和节日庆典的最佳场所。维多利亚公园在混凝土森林中劈开一块绿洲, 与铜锣湾商业中心相得益彰, 使得这一地段更加活力十足, 得到了公众的普遍认同。

匮乏的资源、多山的地形、众多的人口, 一度是困扰香港城市发展的难题, 而这非但没有成为城市发展根本性的制约瓶颈, 反而为高密度、紧凑型城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先天优势。香港总面积约1104平方公里, 但境内多为山地, 只有少量土地可以作为城市用地, 城市的地理环境约束了城市向外扩张的可能, 建成区面积只占整个城市面积的15.6%, 长期以来城市发展主要集中在维多利亚湾两岸, 建筑物见缝插针般发展, 从而使得建成区内的人口密度达到超乎寻常的程度。铜锣湾地处港岛北岸的黄金地带, 很早就成为香港商业活动的聚集地。

_注: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为中心城区居住人口密度, 北京原城八区的密度为户籍人口密度, 全市人口密度为户籍人口和暂住人口密度总和。表中数据系2005年统计, 行政区划遵从统计时状况。

独特的城市发展历程, 使香港的城市发展因地制宜, 既受到英国等西方国家规划思想的直接影响, 同时也吸收中国文化传统和华人社会结构的影响, 中西融会贯通。香港自1842年起被英国租占的100多年中, 殖民资本的介入对于城市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和英国殖民主义城市规划体系的导入对城市近代化的贡献举足轻重。

香港的城市近代化自二战后开始起步, 而此时恰恰是1944年版和1946年版大伦敦规划制定的时期, 来自伦敦的经验和启示无疑对香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铜锣湾此时始建货仓、写字楼、住宅、马场等, 并开始填海建设, 步入发展时期。自20世纪70年代起, 香港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崛起, 不但成为世界级的金融中心, 而且在城市交通、环境保护、公屋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在这种背景下, 铜锣湾商业中心区逐步形成, 并在第一代避风塘的基础上发展出维多利亚公园, 由此铜锣湾商业区和维多利亚公园的互补模式逐渐成熟, 成为香港城市黄金品牌的标志之一。

作为一个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空间模型的典型范本, 铜锣湾地段的成功, 无疑与其所处的亚洲东南部地区人口特征和华人社会发展背景息息相关。

首先, 高密度是许多亚洲东南部城市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重要特征之一。据统计, 2008年香港的总人口700.89万, 平均人口密度6354人/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超过17500人/平方公里, 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虽然一些西方学者认为高密度的城市环境会导致许多社会问题, 例如犯罪率高、心理疾病以及城市环境恶化等, 但对于许多亚洲东南部城市来说, 受突出的人口与土地资源之间矛盾等发展条件的限制, 高密度的城市形态似乎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数据显示, 该地区虽然人口整体密度较高, 但中心城区的紧凑型模式和人口承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事实上, 巨大的人口压力和快速城市化的推进, 已经导致亚洲东南部大部分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和交通、环境、能源等问题, 人口、土地、城市之间的博弈客观上为高密度的紧凑型城市发展带来了优良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超高密度的城市中心区发展也因此成为可能。

其次, 千百年来钟情于繁华市井风俗的华人社会, 其社区在现当代高密度特征和拥挤文化背景下, 仍然保持高度融合性和交流需求。而香港、新加坡等城市某些地段发展模式的成功, 恰恰为紧凑型城市组团和单元提供了研究的范本。铜锣湾绿色高效、动感活力城市社区的形成与亚洲东南部客观的人口地理条件密切相关, 而华人社区的社会结构特征又使得其城市形态区别于西方以及东京、首尔等亚洲东部城市。

铜锣湾核心城区互补模式成功的背后还得力于政府对于公众利益的维护和有效的权力机制的保障。众所周知, 该地段用地紧张, 商业资本的侵袭已渗透至城市空间的各个角落。而半个多世纪以来, 维多利亚公园却始终未受丝毫侵害, 而且设施一再完善, 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中心公园, 在此过程中政府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

在香港, 政府的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机构依据规划区的整体规划构思, 指定固定的“景观公共区域”, 有效地控制了城市内的各项发展计划, 避免了有限土地的无序建设。在此过程中, 单纯依靠市场体系和资本运营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因而政府机构的控制、指引和协调在实际运行中显得非常重要。这种模式由于兼顾民众利益而并非一味满足高强度开发, 所以依靠立法和行政权力机构的干预小心地控制每一个发展计划, 使其都基于整体的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来构思和实施。

铜锣湾的启示

核心城区的黄金区位和便利高效的公共交通是形成高密度、复合型城市核心单元的先决条件。铜锣湾地处港岛北岸商业核心地带, 临近中区海底隧道出口, 并且公共交通极其发达:北侧任一条街道都有电车地铁相连, 地铁至旺角、尖沙咀、中环、湾仔等其他城市中心区仅需10分钟左右, 转乘快线到达机场和深圳罗湖口岸仅40~50分钟。

这一地段高密度的活力不仅仅因为林立的高楼, 更是它高效可靠的公共交通网络以及城市形态与交通体系之间相互适应发展的结果。对于香港这样的高密度城市来说, 人口密集导致了城市交通的大集中, 造成了巨大的交通负荷, 但是铜锣湾的繁华与活力非但没有带来严重的交通问题, 反而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 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对于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通过政策与建设的引导, 该地段目前90%以上的出行量都是由公共交通承担, 其中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的一半以上。交通体系与城市空间布局、城市土地开发等之间的紧密结合及高效的交通管理, 维持了铜锣湾城市核心单元与其他地段的人流交换需求, 使铜锣湾地段紧张的土地空间资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开发, 并使该城市单元维持了高效、有序的运转。而根据TOD模式中步行5分钟平均400~600米的距离, 高强度的城市中心区组团理想大小为1km×1km的范围之内。

铜锣湾已成为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几个城市中心区之一, 突破10的超高建筑容积率即使在港岛城市核心地段中也名列前茅。事实上, 由于有限的地皮和长期的经营炒作, 使得这里寸土寸金, 每栋建筑的容积率几乎都达到规划容积率的上限。铜锣湾为了实现真正的高密度与集约化效益, 往往形成下层商铺, 上层写字楼、居住、旅馆等复合功能, 不仅摆脱了规划建设立法中容积率的限制, 而且混合的模式大大提高了公共服务设施的效率, 同时办公和居住也由于配套设施的保证而更加便利。

区位的优势吸引人们仍然不断地流向该地段, 商业中心区规模的增长和新增空间场所的需要, 迫使商业中心区的建筑密度进一步加大。从长远可持续发展和宏观的角度来考虑, 铜锣湾地段几乎没有任何选择, 延续并进一步实现超高密度发展可以说是唯一的出路。近年来为补充城市空间, 香港政府和港铁公司兴建铜锣湾地下商城, 以增加建筑面积, 缓解建筑和交通问题, 然而考虑到该地段的土地现状和不断增加的使用需求, 政府不得不一再放宽对规划容积率的限制。根据2008年公布的数据, 铜锣湾地段连同中环皇后大道东侧区域的局部范围, 容积率有望突破15, 而资本利益的驱使无疑使实际建成的容积率时时紧逼政策允许的上限。

既然高密度和高容积率成为城市发展的既定条件和不二选择, 那么如何通过中心区城市单元内部功能的复合、空间形态多元和互补, 来满足身居其中的人们活动和体验的多元需求就变得尤其重要。

铜锣湾高密度的商业中心区与维多利亚公园在面积上几乎形成1:1的对应关系, 然而两者一密一疏、一紧一弛、一商业一休闲、一资本一无偿、一消费一公共, 无论在城市功能还是空间形态上都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 因而解决了很多的城市问题。绿地公园满足了高密度城市空间中人们缓解压抑的需要, 同时高密度的人流也避免了城市绿地由于可达性不足而形成无人问津的死角, 保证了与商业同等的活力高效。这种功能复合和形态互补型的空间模式实现了中心区城市单元内部需求的自给自足, 使人们可以在一个单元内享受城市多元的服务和不同的空间体验, 体现出城市功能复合、形态多元和空间互补模式的优势和必要性。

这种核心区城市单元的互补型空间模式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商业的发展聚集吸引大量的城市人口, 造成土地不断增值, 在实现土地集约的目标下, 城市逐渐向着混合功能和高密度的方向发展, 同时产生休憩交流等活动对大面积公共空间和集中绿地的需要。而这种需要一旦实现, 开发建设的城市广场和绿地就必然变得非常高效, 因为避免了公园广场由于盲目投资和单一开发造成“空山不见人”的景观现象。铜锣湾地段的这些新观念反映出当代城市设计应该关注将城市的高密度特征转变为高效率高价值的集中性优势, 同时兼顾景观生态等绿色价值的提升和活动休憩等人本主义的关怀需要。

高密度并不意味着低品质, 铜锣湾城市空间模式的另外一大成功之处就在于实现高密度、高效率的同时, 通过集中绿地保证了地段高品质的综合价值。在城市, 快节奏工作与生活的人们对城市公共绿地的需求较高, 高密度的城市中心区的休憩交流空间可以大大满足这种需求, “美国造园之父”F.L.Olmsted就主张在城市心脏引进乡村风景。这种结合发展的方式充分发挥了每片土地的潜能, 同时又降低了单一的商业高密度开发可能引发的问题和负面效应, 在此过程中, 看似“闲来之笔”的维多利亚公园却是“城市留白”, 是商业中心持续健康发展的激发器。铜锣湾商业中心区和维多利亚公园结合的成功模式告诉我们, 通过合理打造城市中心区的公共空间, 可以满足人们的高密度和高质量的双重愿望。

铜锣湾互补空间模式中强调集中的大公园大绿地, 可以进一步保证景观和环境的质量——分散小块的公园和绿地如果呈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 往往由于周围的高密度发展和过度开发, 造成阳光和景观的缺失, 最终沦为混凝土森林中“不见天日”的谷底。因此应当注意这种模式和理念下强调在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集中营造“绿洲”, 而非仅仅利用城市中心区的边角地带形成可达性差、无人问津的死角。事实上, 集中式绿地与周围高密度开发结合的方式灵活多样, 如美国纽约中央公园模式等, 并不局限于铜锣湾商业区和维多利亚公园的单一形式。

香港铜锣湾商业中心和维多利亚公园两个单元模块占地相当, 而在城市功能、形态空间方面都完美地实现了互补, 这一地段的高效和活力已经向我们展示出这种发展模式的成功之处。这种最初源于英国田园城市的理念, 在香港铜锣湾这片不足1平方公里的核心城区, 率先开创了华人社区绿色高效活力动感的典范, 成为亚洲拥挤文化背景下城市中心区空间设计的成功模型。铜锣湾城市中心区空间发展的模式, 因为符合高密度的华人社会生活特征, 同时为城市核心地段的空间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借鉴, 也必然成为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走向。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 第2篇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城市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一种阵列勘探方法,野外测量时,只需要将全部电极置于测量点上,通过电极转换开关和工程电测仪就可以实现数据的`快速自动采集并能够进行现场数据处理、分析和成图.高频探地雷达探测地下物体是利用电磁波在遇到介电常数不连续的界面时,会产生反射的原理,工作时,向地面发射时域电磁脉冲(雷达波),在不同时间内接收地下反射的电磁波来判断地下的地质构造,不同的介质变化及不同深度的介质变化,所产生的反射强度和相位也就不同.

作 者:刘国栋 罗强 张沛 作者单位:河南省大地物探工程勘测院,河南许昌,461000刊 名:地质装备英文刊名:EQUIPMENT FOR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年,卷(期):10(2)分类号:P634关键词:高密度电阻率法 探地雷达 城市环境监测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 第3篇

本文旨在对高密度空间环境下城市道路人行导示设计的功能性进行探究。以香港道路人行导示设施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及实地观察等方法,分别从香港道路人行导示设施的空间设计及内容信息设计的功能性着手,重点探究其如何应对密集人流、复杂道路空间、多语言、文化信息的传达障碍等问题。

关键词:

高密度城市 人行导示 设计 功能性

中图分类号:U491.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6-0056-04

一 引言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膨胀,据统计,截止2013年,日本东京的人口总数已达到1330万人,香港为718.7万人,北京的户籍人口为1316万人,常住人口则达到1825万人,而上海的户籍人口为1432万人,常住人口已达到2164万人。以上数据均表明高密度城市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

与高密度城市相携而来的还有城市资源人均占有量的减少、人均住房面积的减少、城市环境恶化等。然而这些变化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往往还停留在各种政府的数据报告之中,能被大家感知的则是城市越来越拥挤,交通越来越混乱,而由“拥挤”带来的压力则更为明显。

“拥挤”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是由密度、其他情境因素以及某些个人特征的相互影响,通过人的知觉一认知机制和生理机制,使人产生一个有压力的状态。所以当人们体验到拥挤的同时,也承受着拥挤的压力。这种压力带给人们的负面影响有很多,诸如:精神病、犯罪率的上升等,甚至对人的生理健康产生影响。在这样的城市环境中,我们迫切需要可以减少拥挤、改善城市秩序的关于城市各方面的设计方法。良好的城市道路导示设施设计,便是其中之一。

香港作为典型的高密度城市,在仅有的1105.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了718,7万人,人口密度高达6650人/Km2。城市中分布的大量商业与购物区,在为香港带来发展与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拥挤压力。为改善这种状态,香港政府对改善商业与购物区行人环境做出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2008-2009、2009-2010年度施政报告中—项措施就是改善人流畅旺的商业区、购物中心和悠闲区的行人环境。除了增建人行天桥、实行人车分离之外,构建良好的道路人行导示设施也能够有效地改善行人环境。

由此本文以香港道路人行导示设施设计为例,通过分析、研究其在高密度城市环境中的功能性,寻求在高密度环境下人行导示设施设计的良好方法。

二 城市道路人行导示设施的概念

“导示”的概念来自于英文中的sign,sign在辞典中的解释为:标志、标记、符号、指示牌等意思。而从导示的中文意思来看:其中“导”有引导、开导、疏导等意思,而“示”则有展示、教导之意。虽然目前关于“导示”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解释,但从导示的作用及表现形式分析可知,导视设施是为了让人们在一定的环境中,安全、快捷地识别环境,而将多种信息按照一定规范组合成的,以传递环境信息为目的设计的一个视觉信息设施。

由此可以得知,“道路人行导示设施”是在城市道路环境中为步行者设计的环境识别的信息导示设施。

三 高密度环境下道路人行导示设计的功能要求

人们对导示设施的功能研究有着类似的认识,如天津师范大学王昊认为:传达准确的空间信息,是导识设计的基本要求。李菁菁则认为,导向的工作目标是在一个陌生的区域内,可以不受语言和文化障碍的影响,只依靠导向系统就能够方便、迅速、准确地获得所需的信息,并相对自由的活动。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可以认为,导示设施是解决人们对空间认知最简单有效的途径。简单讲,空间认知是个人获取日常空间环境中有关位置和现象属性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编码、储存、回忆和解码,这些信息主要包括方向、距离、位置和组织等。是人类对其生存、活动的环境的辨识,比如:在较大的范围内你应该清楚自己所要前往的目的地应乘坐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在哪里下车,怎么走才能到达。而较小的范围则是如何通过步行到达目的地。

然而,高密度城市空间环境中空间环境中,步行者对空间环境的认知变得更加困难,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复杂密集的空间环境: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各类商业圈在城市中迅速崛起,建筑群高大密集,道路网络复杂,人们仿佛置身在巨大的迷宫之中。利用城市建筑、道路、区域等来对空间环境进行认知变得越来越困难。

2复杂的人口结构:城市的发展必然带来人口的高速流动,在全球一体化的推动下,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口纷纷涌向世界各大城市,来自香港政府统计处的资料显示,2014年来自美洲的访港旅客为1,699千人次,来自欧洲的访港旅客为1,863干人次,来自北亚的访港旅客为2,330干人次,来自南亚及东南亚的访港旅客为3,615千人次……城市人口的复杂化必然带来语言及文化的障碍,使得空间环境信息的传播变得更为困难。

如何在复杂的空间环境中跨越语言文化障碍,准确、迅速地向步行者传达空间环境信息,有效疏导行人,应成为城市道路人行导示的重要功能之一。

四 香港道路人行导示设施设计的功能研究

香港作为典型的高密度城市,在如此复杂的空间环境中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空间发展,除了其值得称赞的交通网络之外,与其配套的导示设施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步行者为用户对象,分别从香港道路人行导示设施的空间设计及内容信息设计的功能性着手,重点探究其如何应对密集人流、复杂道路空间、多语言、文化障碍等问题。

1 香港道路人行导示设施的空间设置

根据调查,香港目前已有的人行导示设施分为以下路牌、综合指示、地图指示、地图指示牌以及其他道路人行指示设施。(图—1~图-5)

其中路牌、综合导示、地图导示和地铁指示设施在对行人的指示、引导以及寻路起到了主要作用,所以本文将主要研究以上四类导示设施的功能。

nlc202309012357

以上四类导示设施组成了道路人行导示系统的主体,他们之间存在着距离、数量、位置以及信息内容的相互关联,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环境信息导示系统,在传达城市环境信息、引导人流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研究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功能作用,笔者在香港商业及购物集中的区域内选取了不同区域内的三条1.5公里范围的街道,对其道路两边的人行导示设施进行抽样调研。

调研的对象分别是(1)弥敦道,界限街到窝打道路段。弥敦道是香港最著名的街道之一,位于九龙半岛,主要连接旺角与尖沙咀这两个主要商业区,其中界限街到窝打道路段处于旺角区,道路两边商场酒店林立,人流密集。(2)轩尼诗道,军器厂街到波斯富街路段。轩尼诗道长约1860米,是香港的主要道路之一,连接香港岛西面的湾仔与东面的铜锣湾。此路段是香港著名的购物中心,崇光百货就坐落在此路段。(3)德辅道、遮打道,摩利臣街到美利道路段。德辅道与遮打道是香港岛中西区的主要道路,连接金钟、上环及中环。此路段主要连接上环与中环,也是人流密集的区域。

从图-6及图-7中可以看出,首先路牌在所有参与调查的导示设施中所占比重最大。且密度最高,平均每隔45米就有一个路牌。由于路牌基本设置在道路交叉口的两侧,在参考道路交叉口的数量基础上得出平均每个路口有约1.2个路牌设施。这样的空间设计使得在高密度环境中复杂的空间信息可以得到连贯有效的提示。其次,综合导示所占的比重也较大,两个综合导示之间的距离为129米,密度相对较高,且多设置在交叉路口附近及人流密集的地方。由于综合导示,所传达的信息量较大,同时具备了指引功能和地图功能,所以与路牌设施连贯在一起便组成了较完整的城市道路信息导示系统,基本可以解决步行者所在位置的确定、如何找到目的地以及确定是否到达目的地的问题。

然而城市空间的复杂性也导致了人们出行方式的多样性,地铁以其快速、便捷的性能成为高密度城市人们出行的首选方式。港铁的便捷程度更是全球闻名,在人流密集的区域内地铁指示牌基本随处可见,从图-6、图-7中可以看出,在所调查的区域内地铁指示牌的间隔约167米,不但为地铁站提供便捷、准确的指示,也使得地上道路人行导示设施与地铁内的导示设施相互连接,使小范围的空间识别与大范围的空间识别连通,进而在城市范围内形成完善的人行信息导示系统。

2 香港道路人行导示设计的内容

导示信息的内容是导示设计的核心,其设计的合理性决定了导示设施是否能够准确地传递环境信息。

从图-1中可以看出,香港路牌设施的内容设计,首先用中英文标明道路名称,左右两边用数字标明此路段上建筑物的门牌编号,并辅以箭头强调方向。路牌虽小但其传递的信息内容却很丰富:(1)确定道路名称,(2)确定路牌之间各建筑的准确信息,(3)指示方向。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步行者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判断是否到达目的地、距离目的地有多远以及目的地的方向。不但如此,信息覆盖的用户人群还分别包含了中英文使用者。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针对英文使用者并不仅是简单地将中文路名翻译成英文,用阿拉伯数字标明道路两边建筑的门牌号码,更是考虑到英文使用者的使用习惯,虽然有部分中文使用者更习惯用“东西南北”辨别方向,但数字的方式是所有使用者都可以接受的。这样的设计使其使用功能得以最大化。

综合导示设施由三部分组成(图.8),第一部分在导示设施最顶端,主要用来确定区域信息的。第二部分是指示部分。这两部分内容都是由图形、文字组成,所出传达的信息也较为简单。第三部分是地图部分,这部分信息内容较为丰富,首先确定导示所在的具体位置,其次传达了导示附近的各种环境信息,包括街道、建筑、设施、交通等,覆盖了关于“住、行、食、游、购”等各种信息。分析其内容可以发现,(1)文字部分分为中文、英文、日文,其信息覆盖的用户人群就增加了日文使用者。但也仅在地图部分增加了日文,这说明主要还是以中英文用户为主。(2)图形部分的内容较为丰富,有指示类图形、标志类图形和地图三部分。由于图形可以看作是通用的语言,标准标志图形可以替代文字、语言进行无障碍沟通与交流,所以综合导示设计使用大量的图形、标志作为文字信息的延续,向中、英、日文以外的用户传达环境信息,有效地解决了复杂人口带来的语言信息交流障碍。(3)色彩的使用,均选择饱和度高且对比鲜明的颜色,如,路牌使用了黑白两色,字迹、图形均表达清晰,较容易从复杂的周边环境中脱颖而出。综合导示则选择饱和度较高的攻红和蓝色作为背景色,文字选择白色,二者对比鲜明,易识别。红色作为其主体颜色,在复杂的路面环境中也较容易识别。地铁导示则使用蓝色作为其底色,配以白色国标文字及红色的地铁标志。总而言之,香港道路人行导示设施都使用了识别度较高的色彩,在复杂的路面环境中较醒目,方便辨识。

五 结论

综合道路人行导示的空间设计与内容设计分析,香港道路人行导示在设计的过程中遵循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充分考虑了道路人行导示设计作为公共设计需要满足公众实际需求的要求。在应对高密度环境带来的复杂空间环境及多语言文化等问题时,采用提高导示设施密度,增加导示信息的连贯性,完善各导示设施之间的系统性,并在导示内容设计中综合考虑了多语言使用者的使用习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各大城市也将面临高密度城市环境所带来的种种压力。本文对香港道路人行导示设计的功能性探究为中国各大城市探索高密度环境下关于人行导示设施的设计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感谢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与可持续城市发展学院,及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经费的支持。

高密度光纤链路在数据中心中的应用 第4篇

更多的服务器、存储设备、交换机、更高要求的空调系统、更多的线缆需要绑扎在一起。数据中心的应用及需求增长是如此之快, 其中最难的挑战是如何把它们存放在有限的机房空间内?扩建机房本来已经不容易, 幸运的是, 新的技术经常可以把产品做得更加紧凑, 占用更加少的空间。想一想多核心的处理器、刀片式服务器、多磁盘阵列及固体驱动器等, 这些设备必须联接在一起才能发挥作用。

现在, 数据中心的设备将被组织并分成不同的功能区域:服务器区、存储设备区、中心交换机区、路由器和高性能的集群计算机区。这种有序的安排, 对于服务要求的增长、电源及冷却系统的结构化设计会有所帮助。可以想象, 物理的空间是很难再增加的, 数据中心将会按照功能模块划分区域, 当需要对新增需求投资时, 这种结构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阻碍投资的效用。

1 促进无缝联接

在此基础架构上, 互联问题会影响到线路“互联”的需求 (或者是“串联”) 。在很早以前, 数据中心的角色就是联接到“任何地方”。很多用户在广域网中都想访问所有服务器上运行的服务, 所以需要服务器都可以直接访问到存储的设备。核心交换机是促进背板交换形式的联接, 但也同时意味着布线需要提供每个功能区域, 每个模块和每个核心区域之间的互联。随着时间的增长, 将会增加更多的线路及更快的链路速度。

传统的方案, 从服务器到交换机及存储设备, 会使用个别的长跳线去直接互接。在一个小的数据中心中, 这是可取的。但是当设备及数据中心的应用开始增长时, 这种点到点形式会慢慢扼杀数据中心。所有人都有这样的经验, 随着时间的增长, 如面条般的跳线会越来越多。设备的变更、增加变得难以控制及管理。由于间接性的存储损耗, 个别的线路性能和可靠性开始下降。可利用的线路布放空间变得拥挤及阻塞, 严重影响到将来应用的扩展。

现今结构化布线的设计, 开始慢慢被人们所接受。它很好地适应将来数据中心的模块化设计思路, 增加可管理性、可靠性及可测量性。然而, 它同时带来了比较高的初期建设费用及需要注意布线系统中因增加更多的联接后产生额外的损耗。

当设计及建设一个结构化光缆布线系统时, 不可避免的问题是:使用那种光缆?将会有多少种标准?对于光缆的问题, 答案将会是比较清晰的:OM3 (激光优化50μm的光缆) 能提供比较低的系统总价格 (光缆加上激光发射器) , 能支持足够多的设备及链路长度, 而且带宽能支持将来100Gbps/sec协议。行业的OM4标准也已经发布, 它本质上是一个高带宽的OM3光纤, 支持更长的链路和更多的应用。因为高速度的数据应用通常会使现有链路的长度变短, 所以必须计划好线路的结构及未来如何升级。

4U的光纤配线架的前视图。这里显示在配线架的前部做好标签系统非常重要的, 而且标签需要定期更新。

光纤数量的需求需要有详细的计划及计算。首先, 考虑每个设备机柜的数据交换结构及级别。其次是考虑将要使用设备的类型及密度。基于已知设备的类型 (比如是刀片式服务器) 是可能设计及提供光纤在每个机柜的数量。有两个需要考虑的要点:

(1) 确认每行机柜需要总光纤数量, 配置后可以灵活更改每个机柜光纤使用量。

(2) 计划好光纤线路及互联光纤配线箱, 方便将来在每行的机柜上增加光纤。例如, 处理能力从10Gbps链路升级到40G及100G时, 意味着每个链路从使用2芯光纤升级到8芯或20芯平行的光纤。

根据设备技术的发展, 很难从开始就提供超前数量的光纤。但是使用灵活的光纤布线系统去支持将来的需求, 而且在将来增加光纤数量时对于整体的布线系统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建议最少在每个机柜中布置24芯的光纤。对于虚拟计算、高密度刀片式服务器、集中的以太网光纤通道、10G线路等应用, 每个机柜中布置48芯或是96芯给高可用性的光纤配线箱是一个好的选择。

文章其余的部分, 将会重点陈述在构建灵活的布线系统时, 如何去选择有效的组件。

2 危险的跳线

跳线是一种容易管理的系统, 但是它也可能是复杂及麻烦的系统。通常的问题都是这样:这条跳线的另一端在那里?如果 (跳线) 没有插上会有什么影响?如何才能提供新的线路?

一个健全的标签及文档系统是关键, 但是大部分的跳线, 特别是在高密度应用的区域, 经常是出乎用户逻辑控制之外。

端口密度将会因适合光纤交换机接口类型而受到限制。相对那些小的标准化接头已经把线缆的体积从3mm直径变成2mm甚至更小。但是现在, 有太多的光纤跳线来自于现场制作, 弯曲引起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幸运的是, 一种新的, 有弹性的, 对于弯曲不敏感的光纤出现, 并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的问题。

一个额外的方法, 是使用Harness多光纤组合跳线。它可以把6条跳线大小的体积集中到一条3mm的线缆中。当更多地使用Harness跳线时, 它也能很好地减少联接到交换机接口上的跳线体积, 使其更好访问及线缆的走向很清晰, 管理也更加容易。使用工业标准的MPO接头后, 在同样体积的双芯LC接头情况下, 一端的Harness跳线可以提高跳线的密度并减少机柜中线路互联的使用空间。下一代的并行光路传输速率40G和100Gbps/sec, 将会使用这种MPO结构的激光光源接口。

3 配线箱变得更加重要

在结构化布线系统中, 高密度、高芯数的主干光缆将需要更多的交叉互联及汇聚联接点。而光纤接头在网络中是容易受到损害的, 所以, 适当的方法是把端接点放在光纤箱中进行保护。

对于光纤配线箱的基本要求是:提供关键的光纤功能及保护互联的光纤。通常光纤配线箱会占用较多的机柜空间, 然而太少的空间会影响到光纤的可靠性或光纤系统的组织及管理。所以光纤配线箱在设计时要把更多的光纤联接点存放在内, 而且不影响跳线的管理及系统的功能。

一个设计好的光纤端接配线箱应有如下的品质。

(1) 一个良好的对于每根进入配线箱中的线缆进行扭力释放。其中有一个问题是牵拉光纤接头时不注意使用光缆中的纺轮纱牵引线。

(2) 确认手指能够在面板前面方便插拨跳线, 并确认跳线已经正确锁紧在耦合器上。同样的, 当跳线被拨下时, 将不会影响其他跳线。

(3) 一个清晰的, 有条理和容易看到的标签系统, 它需要放在你的面前, 而不是藏起来。同时它需要容易增加、删除和更改上面的信息。

(4) 跳线的组织及管理, 当光纤系统密度提高时, 避免大量跳线的混乱状态开始变得困难。一个好的配线箱将会提供一个直视的, 有路由导向及容易管理跳线变更的功能。

在早期的建设中, 数据中心的增长是动态变化的。但是在开始设计建筑物中的光纤配线箱时, 只是看到当时的最少应用量。随着空间的增长, 可以提供的光纤端接能力和对机柜空间的要求, 也在增长。

4 正确的联接

光纤接头日益重要也是一个难题。现在所有数据中心的接头都是在工厂做好的, 不管是光纤跳线还是端接的主干光缆, 但是接头的选择和性能的关键是提供任意的联接。双芯的接头在交叉互联和设备接口上是必须的。

升级后的40G和100G网络协议, 我们称为并行的连续光路协调, MPO接头也变得更加详细及成为将来的设备标准。另外一个挑战是布线系统需要无缝地从10G升级到40G、100G, 就好像某些应用会存在, 但是接头类型需要变更一样。一个好的消息是12芯的MPO主干光缆已经变得十分流行, 而且它是适应将来的变化, 而不需要更换接头, 只需要管理好极性而且光纤配线箱已经为高芯数光缆做好了准备。

在光链路的总体损耗计划中, 光纤接头通常是其中的弱项。网络协议越来越快, 总体损耗的余量开始紧张并受到控制, 接头的损耗已经超出了线缆本身的损耗值, 简单来说, 更低损耗的一对光纤接头会更加理想。然而, 对于多芯的MPO接头, 每个光纤组都是重要的, 所以最大的损耗是已经考虑好的。

接头引起的传输模式声噪必须引起重视, 如果没有理解好模式声噪的影响, 将不容易说明配对接头可以增加接头的可接受损耗, 这是一个复杂而难以检测的事情。所以请确认接头的供应商明白这个问题并且已经在实验室里做好相关的质量评估。

最后一点, 不同类型接头配合使用的结果是每次使用都十分正常, 确认性能的方法是考虑周全, 保证质量和接头的终端几何尺寸。这些属性不经常被考虑或是在现场很难看到及测量。借助于设备, 将可以评估每个模块甚至于每个工厂研磨的接头, 保证其投放在数据中心现场时的质量。

5 光纤系统的结构

除非我们看到有一天在数据中心里实现无线网络, 否则线缆将是从A点到B点的必须传输介质。纤芯是如此的细小而且纤芯传输的光源区域也很窄, 肉眼几乎无法看到, 但是线缆本身可以做得很坚固。

光缆最先大量使用在室外工厂, 布线系统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它的需求。当光缆开始迁移到室内使用时, 光纤布线设计方向是:

(1) 光纤的最低要求芯数已经从6芯到12芯。

(2) 遵循建筑物的防火要求, 通常的结果是要求大量线缆的外套是要低烟及阻燃。

(3) 有大量短距离线缆和光纤接头, 因而需要可以直接使用的联接方式。

因此, 细小的光纤做得比较大, 从而方便现场的处理及实现端接。在过去的几年中, 更多的光链路在室内得到应用, 特别是在数据中心的环境下。纤芯数量不断增加的结果是线缆开始变得更粗, 而且不好处理。所以最终用户需要面对一个选择, 是使用一条比较大芯数的线缆还是使用几条小芯数线缆?特别是有一行机柜的都是核心交换机, 需要联接到服务器机柜的情况下, 使用几条小芯数的线缆看起来更加有吸引力, 因为它可以做到光缆直接联接各个机柜, 而不是列头柜。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方案, 线缆既可以做到高芯数, 而又拥有细的线缆一样的特性。由于光纤在数据中心的应用, 现场预端接变得更加有吸引力。在一些大的项目中, 数据中心内上万条独立的光缆接头难以管理的问题迎刃而解, 只因为使用现场预端接的即插即用系统。

这是使用工厂预端接光缆的新趋势。这个趋势有一个新的挑战是线缆必须计算好长度。因为线缆需要做一些盘绕, 所以小的线缆直径及柔韧性变得很重要。解决现场预端接的困局, 将会允许使用体积更小的带状光纤或是松套光缆, 这也得益于工厂内的光缆生产及端接工艺。

小直径的线缆可以在线槽、线管、地下及天花上存放更多的数量, 它们更加柔软, 而且转弯半径更加小, 容易安装。工厂预端接的高芯数线缆变成非常有用及友好的系统设计工具, 保留关键的工厂生产线缆高适应性的设计目标。

好的布线不但跟随潮流, 还期望适应未来、整齐、整洁和易于管理。它也被期望容易使用、可靠及可持续运行, 可以跟上发展的策略。

基于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研究 第5篇

1城市密度与知觉密度

要想实现城市高密度环境下建筑学研究,合理建筑空间,将空间实现三维拓展,首先需要针对城市高密度空间的密度、知觉密度进行研究。

1.1空间密度

空间密度实际上是一个物理概念,是空间重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介质。针对建筑空间的密度而言,涉及到了建筑面积、高度等多重元素。建筑密度与单位空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同时对于人的影响也较大,对于人们的是感知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空间密度还与社会密度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社会密度会受到社会机制的影响,但是二者在本质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1]。

1.2知觉密度

知觉密度从某一角度分析,实际上是对空间组织的评估与测定。知觉密度的认定中主体对象是建筑空间中的人,包含环境知觉,建立在透镜模型基础上。人能够在透镜模型中通过直接的方式或者是间接的方式,去感知空间的密度本质。在实际的建筑空间中,建筑的数量、建筑空间开放程度等都会直接的影响到建筑空间内部人的知觉密度。因此,在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规划需要在建筑空间密度分析的基础上,注重知觉密度[2]。

2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应用

2.1建筑平面的有序延伸

在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应用,需要尊重建筑空间环境与建筑之间的和谐统一性。为了拓展建筑平面,可以采用建筑平面的有序延伸的方式,合理利用建筑空间。例如在城市中心区的地面空间利用上,需要使得地上平面空间与建筑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保障空间与建筑物空间衔接天衣无缝。在建筑平面的有序延伸上能够使得的建筑平面实现集约化而不拥挤的效果。通过地面上的平面空间的活动被建筑周围环境所包围,同时在建筑内部的人能够直观的感受到的建筑外部空间的活动。在这样的建筑设计中,能够使得建筑平面控件得以延伸,增加了建筑外部空间的经济价值。要想实现这样的建筑高密度环境下的设计,需要借助先进的建筑材料,实现建筑与空间功能的转换。玻璃、围栏等都是实现建筑空间分割与建筑空间衔接的良好材料,在北京某大型的办公建筑外,开设露天咖啡馆,建筑一楼外墙为透明的玻璃材质,以落地窗的形式提升建筑内部的视野,从建筑外部观看,建筑摆脱了传统灰色系,使得室外咖啡厅的视觉得以延伸[3]。

2.2三维建筑空间的拓展

传统建筑在二维空间上的设计占据了大量的土地空间,在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应用中,需要充分的发挥出三维建筑空间的优势。在实际的建筑规划中,需要借助三维建筑方法,合理的拓展地上空间的立体使用功能,使得建筑地上空间部分尽可能的集合所有的空间形式和应用方法,从而保持地上空间中各个部分的构成统一性。遵循三维建筑设计的原则能够从视觉上有效的解决城市中心地上空间部分层次众多、要素复杂等问题。目前,在很多国土面积小的国家中多采用该种三维建筑空间方法,使得建筑空间的设计更加的立体化。

例如,在大型的建筑中可以在地面层中增加商场、停车场、学校等建筑设施,在建筑上层设置住宅。在立体化的建筑中,能够满足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等需求,将传统的固定住宅公寓模式打破,实现了多样化的建筑功能。从建筑空间资源利用上分析,这样的建筑资源利用率更加的高。再如,在日本福冈县国际中心屋顶阶梯花园的设计中,充分利用三维空间建筑设计,在占据较小的土地面积的三维空间中设计出相互交错、逐步上升的花园。该种设计在净化空气的基础上,实现了三维空间利用率。基于这样的建筑设计,很多设计师得到启发,在城市高密度环境下开发出很多空中餐厅、空中剧场等,保障了建筑集约利用。

2.3人性化空间的充分利用

无论何种形式的建筑设计都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在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应用中,需要注重人在建筑环境中的幸福感提升。建设人性化的空间是城市高密度环境下建筑规划中的重点内容。由于高密度建筑群在形势上会使得人产生一种压抑感,如何在建筑中尊重人的感受,为人们创设宜居的环境是城市建筑规划中的重点。建筑规划可以通过弱化高层建筑的视觉效果,使得高层建筑更加的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并且使得建筑分布结构更加的协调。以香港铜锣湾的建筑规划为例进行分析,设计者在中心区域集中建设大面积的绿地区域,将高价值城市空间更加的集中,在建筑群外建立适当的小广场和小花园。在美化周围环境的同时,从视觉上为人们带来空间效果的缓冲[4]。

3结论

综上所述,在本文中对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进行研究。针对城市高密度空间的密度、知觉密度进行分析,从三个方面实现建筑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规划。首先,可以采用建筑平面的有序延伸的方式,合理利用建筑空间;其次,在实际的建筑规划中,需要借助三维建筑方法,合理的拓展地上空间的立体使用功能;第三,建筑规划可以通过弱化高层建筑的视觉效果,使得高层建筑更加的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并且使得建筑分布结构更加的协调。

参考文献

[1]董春方.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思考[J].建筑学报,2010(04):20-23.

[2]方波.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思考[J].门窗,2014(06):422.

[3]谭成波.解析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思考[J].江西建材,2014(19):29.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 第6篇

1项目区的地球物理参数特征

在项目区外围露头上采取对称四极法测取第四系、卵砾层和灰岩视电阻率各40组。由于地下水富含矿物质, 导电性较好, 测取视电阻率值较小。第四系地层:最小10Ω·m, 最大65Ω·m, 平均25Ω·m。卵砾层变化较大:最小9Ω·m, 最大477Ω·m, 平均137Ω·m;灰岩:最小70Ω·m, 最大300Ω·m, 平均179Ω·m。灰岩、卵砾层与第四系地层的视电阻率存在明显差异, 具备应用高密度电法地球物理基础。第四系内部土洞发育时, 将形成低阻中的相对高阻异常。灰岩内部发育的岩溶通常充填低电阻率的充填物而形成高阻中的相对低阻异常。这是高密度电法解决灰岩地区岩溶和土洞等地质问题的基础。

2高密度电法工作原理及工作方法

高密度电法属直流电阻率法, 它以岩、土导电性的差异为基础, 研究人工施加稳定电流场的作用下, 地中传导电流分布规律, 它是在常规电法勘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阵列电法勘探方法。测量结果为二维视电阻率断面, 兼有电阻率测深和电阻率剖面测量的优点;具有点距小、数据密度大、分辨率高、工作效率高的特点, 能较直观、准确地反映地下电性异常体的形态。

工作仪器为重庆地质仪器厂生产的DZD-6A多功能直流电法仪及多路电极转换器DUK-2A组成的高密度电阻率法测量系统。

采用温纳—施伦贝尔热2布极方式, 以7m×7m的网度, 5米的点距, 布置纵线、横线各7条。

3数据的质量控制及数据处理

3.1数据的质量控制

质量检查工作:以抽取2号纵线、3号纵线、2号横线、3号横线中的2-8层重复观测的数据作为质检数据。共抽取290个检查点, 检查率为22.2%, 均方相对误差1.6%。符合电法规程要求。

3.2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美国Goldon公司的surfer 8.0软件。

数据导入与格式转换:利用电法接受与数据转换软件将野外数据导入微机, 并转换成符合surfer 8.0软件要求surfer格式。

深度校正:为了将软件反演的视深度校正为近似真实的仪器实际探测深度。据工作经验和工作区物性参数, 选取深度校正因子为0.7, 进行深度校正。

数据预处理:消除畸变点, 防止假异常产生。

数据的网格化:选用是克里金算法对数据进行网格化。

数据的滤波处理:选用高斯低通滤波法, 消除边界的影响。

数据的白化:消除视电阻率断面图虚假外延现象。

曲线拟合绘图:采用保证绘制的等值线圆滑而又不失真三次样条函数进行拟合, 形成高密度电法视电阻率断面图。并根据不同的情况控制等值线的条数, 对等值线标注数值, 形成成果图。

4高密度电法解释分析

高密度电法视电阻率断面图是资料解释的重要分析依据, 也是高密度电法勘探主要的定性图件之一。根据断面图中显示的的电性分布特征, 判断出地质体的视电阻率范围, 圈定出电性异常点, 充分应用已知地质资料以及所采用的电极装置, 分析引起电性异常的原因, 判断出目的体的位置。

在2号纵线视电阻率断面图的左部深7米处出现一处明显的等值线密集带-梯度带, 推测为灰岩和卵砾层的分界面。在测线的20米至30米埋深12米处, 分别出现两处低异常闭合, 推测为溶洞, 其上部高异常闭合, 推测为风化较弱的灰岩。在测线35米到中心埋深12米处, 出现一个很大的低阻异常闭合, 推测为全分化灰岩或溶洞或两者兼而有之。在测线65米处, 中心埋深3米处, 出现一个低阻异常闭合异常, 推测是生活排水导致的异常。

在3号纵线视电阻率断面图北部和南部埋深6米左右都出现一个梯度带, 推测为灰岩和卵砾层的分界面;在30米至50米, 中心埋深13米处, 出现另外一条梯度带, 推测为中等风化灰岩和弱风化灰岩的分界面。在测线25米至50米, 中心埋深11米处, 分别出现三个低阻异常闭合, 推测为溶洞。在测线30米至60米, 中心埋深10米处, 出现较大的低阻异常闭合, 推测为风化灰岩。

在4号纵线视电阻率断面图埋深6米到8米部位, 出现梯度异常带, 推测为灰岩和砾卵层的分界面。左下部、右上部分别出现低阻异常闭合, 推测为溶洞。

在3号横线视电阻率断面图左部和右部都出现明显的梯度带, 推测为灰岩和卵砾层的分界面。其中间底部出现一低阻异常带, 推测为全风化灰岩和溶洞共同作用的结果。

综合解释:2号、3号纵线和3号横线视电阻率断面图都发现了岩溶发育区, 并且在处于相同的位置的2号纵剖面、3号横剖面都发现了较大的岩溶, 这就控制了此岩溶区的大小展布和空间位置。此岩溶发育区位于项目区的东南角, 南北长约17米, 东西宽约6米, 高约6米, 中心埋深12米。而与1号纵剖面相邻7米的2号纵剖面未发现此溶洞, 也从侧面验证了解释的合理性。经钻孔验证:灰岩界面距地面4.9米, 在埋深7米处发现1处高约5.2米的溶洞。与解释结果基本吻合。

5结束语

高密度电法在了解第四系土洞发育、灰岩界面、岩溶发育以及确定灰岩的分布情况, 能取得较好的地质效果。

Surfer8.0软件反演电阻率断面图有较强的体积效应, 一般会放大异常体的形态, 在解释中应加以注意。

在工程勘察中, 合理利用高密度电法资料指导钻孔施工具有准确率高、成本低的特点。在钻孔资料约束下, 对高密度电法资料再解释则可减少多解性, 提高解释的准确率。

摘要:九江市庐山区灰岩地层岩溶发育, 易引发地质灾害。高密度电法是较新的物探方法, 广泛应用于工程勘察、地质灾害调查和地质找矿中;在灰岩分布区勘察第四系土洞、岩溶、断裂等, 具有独特优势, 能取得较好的地质效果。

关键词:视电阻率,高密度电法,灰岩,岩溶,第四系

参考文献

[1]刘国兴.电法勘探原理与方法[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5.

[2]DZ/T0072-93.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程[S].

上一篇:思维路径下一篇:旅游地产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