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基础阶段培养

2024-05-19

本科基础阶段培养(精选9篇)

本科基础阶段培养 第1篇

根据教育部颁布执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经管类现有本科专业分布为, 经济门类中经济学类专业4个, 管理门类中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图书档案学类专业18个, 经济管理类专业共计22个, 专业划分较细。近年来, 我国高校本科教育基础阶段逐步呈现出厚基础、宽口径、淡化专业方向、拓宽学生知识面的通才教育趋势。由于学校定位、师资和地方人才需求等影响, 各大学培养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模式有一定差异。综合我国高校的部分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 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一) 综合型大学“宽口径、厚基础型”人才培养模式

综合型大学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在管理、经济、法律、营销等方而的综合知识和能力, 使学生掌握经济管理学的定性、定量方法, 具备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基本能力。这些大学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一般涉及学科门类较多, 课程信息容量较大。典型学校有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

(二) 理工类高校的“实践技能型”培养模式

理工类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体现了鲜明的理工特色, 除了在经济管理专业中开设传统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外, 基本上都开设一定的理工基础类课程;而且十分重视实践教学, 侧重经济管理方法和技能的训练。一些高校在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投入较大, 并引入了较为先进的经济管理模拟教学软件, 重视营销工程和统计方法的训练, 着重加强和提升学生的应用技能。

(三) 财经类高校的“专业核心型”培养模式

财经类院校在财经管理类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上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师资力量。从总体上看, 财经类高校在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及其课程的构建上, 一般都融会了所在学校其他财经管理类专业的特色, 贯彻以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为核心, 财经类专业基础课围绕着专业课程服务的精神。在此基础之上, 财经类高校从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模式逐渐过渡到“宽口径、厚基础专业教育”的模式, 典型学校有西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

此外, 宽口径、厚基础的基础阶段培养要求招生模式和培养模式协调, 因此国内不少高校逐步试点实行大类专业招生模式。大类招生政策坚持以“厚基础, 宽口径”为原则。所谓厚基础, 就是强化做人 (人格素质) 的基础和强化做事 (职业能力) 的基础。所谓宽口径, 就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地方、行业经济结构变化为依据, 以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重点, 突破单一学科式设置模式, 实行按大类专业招生、小专业 (专门化) 施教, 设置柔性专业方向。

按大类招生主要有三种模式: (1) 按照学科招生, 即在同一院系中, 不分专业, 只按院系大类填报志愿。 (2) 以“基地班”等形式招生, 如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实验班”、清华大学的“人文科学实验班”、“社会科学试验班”等都是以实验班的形式进行大类招生。 (3) 通识教育招生, 通识教育招生在打破招生专业界限方面走得更远。新生入校统一进入一个学院不分专业进行通识教育, 待大二再分专业。通识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打破专业限制, 不分文理, 先学习基础课, 所有课程重新安排和改造, 课程体系进行全面变革等。

二、重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班教育思路、运行与效果分析

(一) 重庆大学经管实验班办学背景

为了探索和创新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阶段培养方式, 从2007年开始, 重庆大学经管学院提出经济管理实验班的本科教育改革创新思路, 历时一年, 对实验班培养模式、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管理等进行了反复酝酿和完善, 并从2008级学生开始试点招生。经济管理实验班在每年入学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新生中选拔学生, 在本科一、二年级不分专业, 系统而扎实的培养和奠定了学生的宽口径经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 三、四年级分流到学院各专业进行专业学习, 毕业时授予相应专业学位。

2010年重庆大学弘深学院成立, 设置经管大类、机械大类、电子信息大类、电气大类和土建大类等五个实验班, 致力于基础阶段大类优秀本科生培养, 经管学院实验班不再单独招生。弘深经管创新实验班在全校入学的大一新生中选拔招生, 在本科一、二年级不分细化专业学习, 由弘深学院统一管理。经管学院参与学生选拔、负责专业类教学计划制订和教学。三年级后根据学生个人申请等, 分流到经管类相应的专业继续学习。

无论是原来经管学院的经济管理实验班, 还是之后的弘深经管创新实验班, 都旨在创新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并且具有大一大二阶段不划分专业的宽口径培养特征, 为经济管理大类专业的宽口径培养模式提供了有益基础。

(二) 实验班运行效果调查分析

为了考察经管实验班 (含弘深经管创新实验班) 的实际运行效果, 本研究对在校的2010、2011、2012级以及已毕业的2008、2009级学生做了调查, 以总结和研究实验班运行的经验与不足, 探索和创新经济管理类专业宽口径培养改革中基础阶段培养模式, 为全面提高经济管理类专业宽口径培养有效性提供有力支撑。

1. 弘深学院经管创新实验班。

问卷统计结果及分析。本次调查问卷针对学生的选择动机、教学计划的了解度、学分总数的合理度、学分分布的合理度、课程与高年级的衔接度、专业培养的充分度以及对培养方式的偏好与认可程度等方面分三个年级来汇总, 得到结果见下表。

(1) 专业选择及专业意向。经管学院本科专业设置有: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金融、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8个专业, 但是从已分流的2010级、2011级的专业选择和2012级的专业意向上来看, 大多数学生都集中在会计和金融两个专业。

造成这种扎堆选会计金融的原因是, 一方面目前社会对会计金融的需求相对高一些, 并且相应的就业较容易、出路较广阔, 客观上造成了本科生在选择专业时偏向所谓的热门专业;另一方面, 在基础阶段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当中, 会计学和金融学相关的课程比其他专业要多, 学生在两年的学习过程中对其他一些专业了解比较少, 没有能够建立相关的专业基础, 所以在专业分流时没有选择陌生的专业。

(2) 对教学计划的了解程度。3个年级的学生中有7成左右对教学计划了解很少或者完全不了解。虽然学校在学生个人系统中提供了各专业培养计划, 但学生很少查询或者了解专业培养方案。所以院系要对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进行宣传和专业推介, 让学生了解专业培养定位、了解需要掌握的课程和技能, 强化信息的交流沟通。

(3) 学分设置。学分总数方面, 一半左右的学生认为较为适中。对比目前经管学院各专业基础阶段的学分要求来看, 实验班的学分要求与其基本一致。但是在学分的分布 (按照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两种方式划分) 上, 几乎所有的实验班学生都偏向于认为通识课程偏多、必修课程偏多, 表现出学生的专业期待与教师宽口径培养方针有所相悖。

(4) 专业培养与专业衔接。从三个年级的对比情况看, 学生对专业衔接满意度和专业培养充分度上不断提升。2010级是第一届实验班, 一些方面做的不是特别完善, 导致学生的专业性培养不够, 与三四年级的衔接也不好;之后的2011、2012级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对培养方案做了调整, 使之更适合学生的发展。

(5) 培养模式的偏好。总体上有62.3%的学生认为宽口径的培养模式更好。结合专业统计表 (见附件) 来看, 并不是每个专业都适合宽口径培养, 比如说会计专业的学生基本上都认为原来的分专业培养模式比宽口径培养好, 主要原因在于会计专业性强、专业课程在一、二年级开设较早, 基础阶段宽口径学习让学生在高年级有较多的课程补修负担。

2. 经管学院经济管理实验班。

已毕业的2008级、2009级的学生无法对其做问卷调查, 所以通过分析就业数据, 对比非实验班学生的就业去向, 间接地反映了实验班的运行结果。

从推免率看, 普通班级一般低于15%, 而实验班的推免率达到17%和30% (2010级的深造率更高) 。表明经过实验班的宽口径培养后, 学生的专业基础比较好, 从而在推免研究生中脱颖而出。从就业率看, 两届实验班都是100%, 并且就业单位也普遍较好。整体的对比结果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教育下的学生无论从学术上还是工作上, 都比普通班级的学生具备更强的优势。

应该指出的是, 不管是经管实验班或者弘深创新实验班, 学生都是经过优选的, 培养过程也享受了更多的优秀教学资源, 因此和非实验班比较是存在样本偏差的, 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基础阶段宽口径教育的效果。

三、经管类专业基础阶段培养模式和方案建议———基于重庆大学的实践

基于上述对重庆大学经管类专业基础阶段宽口径教育实践的研究, 为保证专业教育的质量提升、国际并轨和渐变演进, 对经管类专业基础阶段培养模式有如下建议。

(一) 对基础阶段宽口径教育的建议

从总体上看, 经管类专业宽口径有利于夯实学生经管类专业大类学科基础, 同时通过两年基础阶段培养和专业接触, 学生自行选择适合和感兴趣的专业方向时, 将更加理性合理, 减少了高考专业志愿的盲目性和一锤定音, 有利于人才培养最终目标的实现。同时, 在基础阶段要加强各专业导师对学生的学业介入和专业引导, 让学生能够基于自己的特质和专业定位, 合理选择专业方向。

基础阶段宽口径培养方式的改革和招生方式、学籍学生管理、教学管理体系有密切关系, 如果其他方面没有同步跟进和完善, 可能会在运行中出现冲突, 影响宽口径培养效果。可以先在专业基础没有过多特别要求的部分专业试点大类招生 (如理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各专业) , 对试点效果完善修正后逐步开放大类专业招生。

为了保障高年级专业课程所需专业基础, 基础阶段总体宽口径培养前提下, 建议在基础段以一定学分比例设置不同分组的专业基础课程, 并引导学生合理选择。

(二) 基础阶段培养方案建议

最初经管实验班基础课程中设置了较多的经济学类课程, 从运行效果来看并不理想, 同时有些课程比较专, 部分挤占了学生专业基础课学分, 在后期弘深学院基础部分培养方案中进行了调整。对宽口径培养方案的建议不能脱离学校总体培养方案改革思路, 否则将不具备可实施性。因此在学校本科培养方案模式的总体前提下, 对经管类专业基础阶段培养方案建议为: (1) 公共课程, 主要为思想政治类、数学类、英语类、体育类课程, 按照学校的基本修业要求完成; (2) 通识教育, 包括通识教育必修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 主要以通识素质类课程为主, 在学校提供的通识课程菜单中由学生自主选择; (3) 经管类学科大类教育, 包括学科大类教育必修课和学科大类教育选修课。学科大类教育必修课为经管类所有专业必须具备的, 主要是经管类专业的平台类课程, 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基础会计学、管理学、金融学概论、运筹学、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组织行为学、计量经济学等。学科大类选修课针对某些专业基础要求较强的专业, 设置相应分组专业选修课, 学生可以根据未来专业走向选择学科大类选修课。

摘要:本文在对国内经管类专业基础阶段培养模式及演变趋势总结基础上, 介绍了重庆大学经管类专业基础阶段宽口径培养的模式, 并对该培养模式的运行实施效果进行了总结、调查和分析, 提出了经管类专业基础阶段宽口径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建议。

军事院校本科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研究 第2篇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这一重要论述标志着我们党对人才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更为科学的把握。同样,人才也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第一资源,是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基础与根本。军事院校“姓军为兵”,就是要服务于国防战备,服务于军事作战,服务于部队训练。而新世纪新阶段应对多种安全威胁,改变着部队对军事人才的战略需求、结构需求以及动态需求,军事院校应当根据人才需求的调整,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找准办学定位,发挥办学优势,从培养目标、把握的原则以及应注意的问题方面出发,在本科教育阶段培养具备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现代军事新型人才。

一、军事院校本科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高等院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是根据院校自身情况,为其本科教育阶段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的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对分层培养目标(学业标准)做出明确规定,其中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然而,不同档次、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其分层次培养目标也是不尽相同的。作为培养现代创新人才的军事院校,其培养目标应该在此基础之上,着眼于部队战略需求,在军事训练向信息化转变的过程中,培养知识结构全面、胜任联合作战、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军事人才。

1、知识结构全面

高素质的军人是现代军队这个复杂人机系统运行的决定因素。培养知识结构全面的高素质新型人才就是要求军事人才既能打赢信息化战争,又能完成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处置突发事件和国际维和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于是需要院校统筹好核心军事能力的培养与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培养,培养学员广阔的视野、多元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综合素质。美国西点军校给学员提供广泛的教育,几乎涵盖了文学、理学及工程学所有学科的42 个专业。我军军事院校应当统筹培养层次、学科专业和课程设计,加大宽口径、高标准的军事基础教育力度和跨专业跨学科联合培养的步伐,形成军事人才培养的聚合优势;培养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使其不仅仅成为某一领域的办事员,还要能成长为部队建设的领导者。

2、胜任联合作战

应对多种安全威胁,首要的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首要的是打赢战争、遏制战争。为此,实现部队作战的信息化联合,需要与政府部门、公安武警乃至国家组织和其他国家军事力量合作,包括军兵种联合、军地联合和多国联合等。军队院校培养的军事人才,不仅要精通传统作战,还要掌握现代作战知识;不仅要学习军事知识,还要了解地方相关专业的知识;不仅要深入学习我军的知识,还要了解外军的发展。同时,在军队院校相对集中的地区,充分发挥协作区的作用,深挖区域性资源,形成院校、部队间的联训联教常态机制;探索院校基地化、模拟化和网络化训练的路子,注重内涵发展,提升教育训练的技术含量,整合信息资源,取长补短,共育人才。

3、具有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知识的急剧膨胀使其有效时限大大缩短。在高技术领域,知识衰减的速度为每年15%~20%,知识半衰期已缩短至5年。有人曾说过:“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当今部队所需要的军事人才必须能够在“干中学”,通过自主学习来更新知识,提高岗位能力,胜任变化的工作。美国西点军校创立了终身学习制度,确保个人在执行联合任务时能够及时掌握联合知识。因此,院校要实现军事人才教学的可持续性,使学员产生学习兴趣,培养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学习型的军事人才。

二、军事院校本科教育阶段人才培养需要把握的原则

军事院校本科毕业学员被分配到基层部队,而各级部队在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职能却不尽相同,且会随着任务的变化调整也将处于不断拓展中,因此,部队对军事人才的需求结构不断变化。为满足部队人才的结构性需求,军队院校培养军事人才,应当尊重规律,讲究方法,把握原则,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1、把握军事人才培养趋势

随着我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向纵深发展,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一方面,军事新理论、新技术发展速度快,军队院校应当紧贴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前沿,适应军事理论、装备和科技发展的趋势,力争在第一时间创新课程内容,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装备内容吸收进教材、进入到课堂、传授给学员。另一方面,信息化战争是信息主导、体系对抗和联合制胜的,这就决定了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信息化是保障手段,是战斗力的渗透性要素。因此部队除了对信息化专用人才的需求外,更主要的是对精通专业知识、掌握信息化手段的军事人才的需要。军队院校不能走先信息化培养、再专业培养的路子,而应当将信息化内容融入到学科专业教学之中,加大各学科专业信息化教学比重,信息化教学手段与信息化教学内容要相辅相成,培养信息人才以满足部队需求。

2、增强军事人才培养时效

军队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立足当前的现实需要,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要传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之道,就要掌握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的新知识;要授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之业,就要了解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的新情况;要解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之惑,就要分析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的新问题。军队院校的人才培养周期一般是三到四年,入学制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可能在学员学习过程中随着部队需求的改变而发生了变化。胡主席指出,要坚持以改革为动力,通过改革创新,逐步构建体现时代特征、适应战争发展、符合使命要求并具有我军特色的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的科学体系。而这都要求在满足部队现有人才需要的基础上,更加关注新兴领域,分析探讨部队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1997 年,美军院校根据“塑造—反应—准备”的军事战略,培养符合战略要求和美军需要的军事人员,调整了教学内容,增设了世界地理、国际关系等课程;9·11 事件发生后,美军院校根据实施反恐作战的需要,增设了相关内容。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军队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也应当根据部队人才需求,既不能脱离实际的盲目跃进,也不能忽视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积极谋划,注重时效。要让军内外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尽快进入教材,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抗震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要及早进入课堂,确保前沿知识第一时间进入学员的头脑。

3、继续坚持和深化联合培养与开放办学

保守只能桎梏思想,阻碍变革;封闭只能画地为牢,限制发展。要满足部队对人才的结构性需求,军队院校就应当变封闭思维为开放思维,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思维,进一步整合资源,坚持以强者为师,走开放办学之路。首先,继续完善院内联合培养机制。在培养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人才过程中,仅仅依靠个人的努力和单一学科的发展是难于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的。因此,应当集中精锐,整合资源,构建院校内部联合平台,通过团队式创新实现院校人才培养的同步跃进。其次,进一步深化开放办学。要摒弃保守封闭的育人思想,探索建立军内与军地协同联合培养军事人才的模式。打破观念壁垒、体制壁垒和技术壁垒,聘名师、用

外脑,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实现资源共享、人才互动、联合施教。再次,增强国际学术交流。加强国际军事交流,了解外军最新动态,深入研究外军在培养军事人才中的有益做法,树立以强者为师的思想观念,取长补短,为我所用。

三、以部队动态需求为牵引,终端落实增强军事人才培养实效

部队人才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军事战略调整、军事任务变化和军事技术进步等发生变化,因此部队对军事人才的需求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军队院校按照训战一致、教养一致、科学办校、勤俭办校和保证质量的原则,清晰思路,明确目标,科学规划。而这一切,都需要落实在终端。教员的课堂授课、学员队干部的教育培养与机关的统筹协调,构成了军队院校培养现代后勤人才的终端。

1、建立完善规章制度体系

实现终端落实,就要使机关、教员和队干三者互为补充,融为一体,达到别开生面的教育效果。通过认真贯彻依法从严治军方针,全面落实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建立正规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可以确保机关按法规办事,教员按法规施教,队干按法规管理,学员按法规受训。因此,军队院校要领会军委、总部决策精神,按照条令条例,立足院校实际,根据部队人才动态需求,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梳理修订,构建“科学管用”的规章制度体系,将学员的日常养成、教员的授课标准、队干的管理方式及机关的各项活动都规范起来。

2、注重教员队伍建设

教员素质的提高、教学内容的更新必须紧紧围绕部队动态需求进行充实完善。要组织力量紧紧抓住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这个中心,在人才培养的内容设计、开发与建设这个基础环节上下功夫,深化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内容和培养方法的改革,强化实践环节,为教员形成创新型知识结构和加强实践能力提供制度支撑。教员同志不仅要能够讲授单一兵种知识,还要能够讲授军兵种知识;不仅能够讲授课本知识,还要能够介绍部队情况。同时,院校教育训练向信息化转变,应当着力增加教学内容的信息化含量。有什么条件打什么仗、练什么兵,这是我军的优良传统,也是军事训练亘古不变的基本法则。可以说,培养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军事人才并不排斥传统教学方式,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也是培养信息化人才必不可少的。

3、进一步完善学员队干部队伍

“军无习练,百不挡一;习而用之,一可挡百。”院校培养的军事人才,首先应当是合格一兵,必须会作战、能打仗,可以胜任不同岗位。培养的博士要能当营长、教导员,培养的硕士要能当连长、指导员,能带兵打仗,能协调工作。现代军事人才的指挥能力、军事体能、战斗精神和顽强意志一样也不能欠缺,而在培养过程中,学员队干部发挥着重要作用。学员与队干朝夕相处,队干部的知识结构、管理能力和个人素养直接影响着学员,是学员成长道路上重要的引路人。因此,院校应当进一步加强学员队干部队伍建设,进行定期培训,加大选学进修力度,形成学员队干部争先创优、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

4、建立完善复合型教学管理干部队伍

教学管理干部管理教学科研工作,要明白部队人才动态需求,要懂教学、会科研,要能够承担教学任务、从事科学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指导教学科研工作,才能紧紧围绕部队需求 培养军事人才。要训练严于基层、标准高于基层、考核先于基层,靠实学成长,靠实干争先,靠实绩进步。通过造就一支科技素质高、综合能力强和心理素质好,能够独当一面,出大思想、拿大主意的教学管理干部队伍,切实领会军委总部决策意图,弄清搞懂部队的动态需求,科学地计划和调节现有教学资源。因地制宜,因情施教,精打细算,做到落实决策雷厉风行,执行任务夙夜在公,刻苦学习废寝忘食,服务两员无上光荣,为培养军事人才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本科基础阶段培养 第3篇

关键词:本科教育;科研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科研能力是指在各种学科领域中进行探索真理的普遍理智创造活动所具备的能力。简单地说,是指能顺利完成各项科研活动任务所需要的能力。其中包括:资料搜集和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操作能力等基本要素。它作为一种独立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并不是先天决定的,而是靠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逐渐提高的【1】。

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动力源泉。而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了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科研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成为了本科教育理念面临的一个重大转型。

一、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意义

1.是适应信息时代的基本要求

在信息时代,衡量人才的标准在于是否具备获取、筛选、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是否能够迅速适应纷繁多变的环境,是否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因此,本科教育通过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能够培养他们在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和对已知领域的怀疑态度,学会独立思考,善于辨别真伪,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适应急剧变革的信息社会。

2. 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条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研究型大学的宗旨。本科生通过参与科研活动,可以洞察学科前沿,掌握获取、整理与分析资料的方法与能力,进而促使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所说的:“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参与科学研究,获得的正是运用基本原理进行思考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培养可以产生创新的种子。”【2】

3. 是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基本保障

本科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和研究型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在本科阶段受过良好的科研训练,掌握相关专业的科学发展过程、科学发展前沿与科学研究方法,体会科学研究的精髓,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才能在研究生阶段脱颖而出。实践证明,没有优秀的本科生就没有优秀的研究生,培养一流的研究生离不开本科阶段科研能力的培养【3】。

二、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现状分析

目前,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总体状况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本科生缺乏科研意识;捕捉、收集、整理与归纳信息较差;发现、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不够;缺乏科研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等方面。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我国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

尽管我国高等教育已从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变到了既注重知识传授又注重知识灵活运用与创新上来,但应试教育这种传统的教育理念对目前的教育体制的影响仍根深蒂固。在很多高校,采取奖励学生积极上进的机制主要来源于奖学金。而奖学金对学生考核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学生每学年末的综合素质测评,即智力、体育、思想道德、社会生活四个方面,比重最大的是智力方面,即每次期末考试的成绩。在科研方面,学校对学生没有任何明确的要求及制约,势必造成学生根本认识不到科研的重要性。由于奖学金多半与考试成绩挂钩,很多学生对科研活动产生排斥心理,认为科研内容与考试无关,而且科研也会挤占很多的学习时间。即便一些想参与科研的学生也较多地认为自己的能力有限,无法从事相关的科研活动而畏惧科研,造成很多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只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不注重知识层面的拓展与能力层次的提升,往往使得学生考试成绩好而综合能力差、在校学习好而工作能力弱、学生创新意识薄弱和实践能力弱化。

2. 学校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不合理

目前,本科生的课程设置虽然较多,但广而不精,大而不深。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没有摆脱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重教学、轻科研,只考虑是否按照教学大纲和培养计划的要求完成授课任务,而没有过多地考虑以学生为主位,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

3. 学校及社会各界重视不够

由于学校对本科生从事科研活动缺乏重视,没有形成切实可行的奖励机制,相应地在本科生科研经费扶持方面显得明显不足。虽然国家每年为高校投入大量经费,但这些经费大多专款专用,主要用于学校硬件建设,用于学生科研的经费十分有限。并且,各类实验室、资料室对本科生开放时间有限,学生从事科研的软、硬件环境条件较差,使得学生无法施展科研才能。另外,社会各用人单位在录用毕业生时很少注意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多注重学生的学历文凭及各种证书,致使许多学生死读书,读死书,忽视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途径

1. 开设专门的研究课程体系

首先,新生刚入学,就应该针对专门的研究课程开设小组讨论课,提供教师领导下的小组讨论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尽快地转变高中思维方式,提前进行科研训练。其次,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高级研讨课程,其目的就是将在大学期间学到的知识综合起来,提供一个机会证明学生已经达到大学和各院系的教学目标;再次,开设与科研活动相关的写作、推理、探究等方面的基础训练课程。在此基礎上,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要求学生在本科前两年必须完成一门通识教育或主修专业研究能力培养的课程;最后,开设专门的研究课程,允许学生与教师设计一门与学生主修专业相近的课程,这门课程的主要教学活动包括阅读材料、作业、考试、论文等【4】。endprint

2. 改革课堂教学

本科教育最主要的教学活动是以课程教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以往高校常常将学生的科研活动视为“第二课堂”,主要以“课程活动”形式出现,排除在教学计划之外。这种局面必须改变,真正将科研引入到课堂,使其成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并且,教师应该将创新的思想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始终,在自觉引导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另外,建立“课程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三级论文写作+平时竞赛论文制度【5】,让学生在整个大学四年中得到有计划、循序渐进的科研理论指导和实践训练。其中,课程论文写作可以安排在一、二年级,论文选题由任课老师根据课程的性质、教学内容而确定;学年论文可以在基本完成专业主干课程的系统学习之后进行,其目的是强化学生对专业基本知识的深入学习和理解,并进行较为深入的论文写作训练,最终为毕业论文写作打下基础;毕业论文写作是科研训练中重要的环节,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指导、管理,要严格执行相关毕业论文工作条例,强化指导教师的过程指导,使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3. 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协助教师完成科研活动的前期工作,如:文献的检索、查阅、整理,从中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科研分析的过程和方法,提高科研能力。

4. 积极开展课外学术交流

学校应该不定期地举办学术交流、学术报告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学生作学术报告,让学生了解学术前沿,这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也能够在吸取不同思想的同时也把自己的思想传播出去,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校际学术科研交流的氛围。

5. 从事实践和科研训练

学校应积极与企业或研究机构签订产学研协议,安排学生进入企业或研究机构从事实践和科研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大量接触业内人士,在他们的指导下能够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掌握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研水平。

6. 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

为学生提供适当的科研经费,建立相应的奖励政策,以此资助学生进行课外科研活动。另外,建立学生科研津贴制度,给在科研中表现出较强能力并获得一定成果的学生颁发荣誉证书、奖金,甚至免试推荐优秀者读研。

参考文献

[1] 王茹,王玉华.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探讨[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1):53

[2] Caroly Ash Merked. Undergraduate Research at Six Research Universities: A Pilot Study for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 .http://www.aau.edu/education/Merked.pdf,2006-03-26

[3] 蔡安江,郭师虹,阮晓光.浅谈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4] 朱清时.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国外部分大学本科教育改革与课程设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8-75

本科基础阶段培养 第4篇

1. 提高学生物理学综合知识方面的作用

等离子体物理是一门建立在多门基础物理学科之上的交叉学科,其理论的学习一般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相当深度和广度的物理基础。例如,等离子体物理的内容与力学、电磁学、光学,热力学、电动力学和磁流体力学等课程有密切关系。在大学本科阶段通过开设《等离子体物理基础》课程,使将学生有机会更深入地掌握、理解和应用已学过的物理专业基础课的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水平。实际上,物理学有关的很多基础专业课程的内容都能够在等离子体物理中找到自己的应用领域,而等离子体物理本身较强的应用性和创新性,为抽象的物理理论课生动化、实用化,给学生提供一个很好扩大知识面的机会[3]。

另外,等离子体物理是,核聚变物理、空间物理、天体物理、新型加速器技术和电子器件技术等很多前沿学科和高端科技技术的基础。在本科阶段学生通过学习《等离子体物理基础》课程,有机会接触上述学科和技术发展动态的机会,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综合知识。因此,本科阶段开设《等离子体物理基础》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高等院校师资队伍发展的作用

在本科物理教育中开设和普及《等离子体物理基础》课程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师资力量的相对缺乏。国内具有等离子体物理专业背景的人员大都是在科学研究机构工作,而在高等院校里缺乏这一类的物理老师。又因为目前在高校中计算教学工作量只算上课课时,不算备课课时,很少有物理教师愿意承担这种缺少成熟教材,需要花大力气去搞清理论细节的一门新的课程。这种现状的改变需要高等院校的引进具有等离子体物理专业背景的人才和尝试一些比较科学的做法来逐渐让更多的人认识等离子体,了解等离子体技术的重要性,这对于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3. 物理学和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等离子体物理的应用非常广泛,其研究和应用领域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受控核聚变物理、空间物理和天体物理、低温等离子体物理与应用和等离子体加速物理等[1]。受控核聚变为解决目前全球日益严重的能源问题和国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方向,因此各国对这方面投入是相当大,这有助于物理学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空间和天体等离子体物理是人类认识地球空间环境,进而走向太空,实现通讯,研究宇宙的必要条件。近年来人们日益关注的通讯等技术,太阳风暴等都属于空间等离子体物理的研究范畴。低温等离子体物理与应用则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例如等离子体对材料表面的改性,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等离子体显示屏等等。等离子体加速物理主要研究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的带电粒子加速方面的内容。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降低加速器造价和实现小型化的加速器。所以,物理学在国防、能源、技术方向上的继续发展,未来也离不开等离子体物理发展。

总的来说,等离子体体系作为一种复杂体系,等离子体物理是一门建立在多门基础物理学科之上的交叉学科。物理类专业的学生如果能够尽早地接触等离子体物理,对于在现今主流物理学和技术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在大学物理教育中普及等离子体物理的基本知识已经显得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李定,陈银华,马锦绣,杨维纮.等离子体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胡希伟.等离子体理论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本科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和思考 第5篇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 在实践中形成的将教学活动诸要素联结起来的结构和实施教学的程序和方式。建国初期, 为了满足当时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国家确立了专才培养模式, 这在当时人才紧缺的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1983年, 国教委提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培养为四化服务的人才上来, 学校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 指明了教育要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重要内容的思想。在21世纪的今天, 随着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高度需求, 各高校都在试图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理念, 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王冀生教授给教育理念下了这样的定义: “教育理念则是人们追求的教育理想, 它是建立在教育规律的基础之上的。”他又补充说明: “科学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远见卓识’, 它能正确地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 科学地指明前进方向”。因此, 大学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应该是以学生前途与社会责任为重心, 以一定的价值观与道德标准为基础, 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一种具体要求。

二、创新人才个性化培养

创新人才培养除了要坚持人才培养的共性要求, 如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一定的知识水平、一定的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等; 还要求大学确立自身的个性化人才培养要求, 从而体现大学自身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从学校办学的角度, 个性化人才培养, 需要遵循“一切为了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教育理念, 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 尊重学生意愿和选择, 创建多样化的培养条件和包容性的制度环境, 为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创立浓郁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生态空间。

三、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

1. 优化优秀生培养机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采用分级教学、建立长空学院等多种模式不断地开展优秀生培养。为了进一步提高优秀生培养的质量, 学校提出了多种优化途径。在培优班建设方面, 更加强调了特色培养, 探索并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培优班, 构建了拔尖创新人才个性化培养体系。继续推进教学名师授课计划, 重点推进研究性教学改革, 增设新生研讨课、学科研讨课、研究方法论课程, 加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导师制建设, 更好发挥导师在指导学生专业学习、学术研究方面的作用。

2. 建立创新型实践教学模式

确立实践教学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按照“系统、多元、规范、开放”的要求, 整体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在专业总学时中的比重, 加强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 面向一、二年级学生开设演示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课程, 开发创新性实验。

新生研讨课是由各学科领域的教授结合科学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 面对低年级学生开设的课程, 通过学生在研究讨论、进行知识建构和价值认同、体验科学研究方法、提升自身能力的一种自主学习过程, 强调师生互动和研究性学习,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演示实验课程旨在促使新生了解、体验科学实验现象与过程, 涉及多个学科, 以实验教学中心为依托, 遴选出若干典型演示实验。在新生中开展演示实验课有助于构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思维能力有积极作用, 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及学生的主体作用。

3. 创新教育制度的建立

首先, 要实施创新学分制, 加强个性化培养机制的建设, 压缩必修课程, 增加选修课程, 在选课程、选教师等方面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空间, 为学生建立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创造条件。其次, 大胆进行考试制度改革, 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要求鼓励和允许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 如开卷、半开卷、讨论口试、大作业或大论文等, 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再次, 加强本科生导师制度的管理, 通过导师制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课外学术活动、毕业设计等环节中实施个性化培养。

加大对本科生创新教育的投入力度, 学校和学院均可设立创新教育专项经费。向本科生全面开放各级各类创新实践教育平台, 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放在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工作中的重要位置上。

建立创新教育激励机制, 在教师中开展创新教学观摩竞赛类活动, 将教师开展创新教育活动的情况纳入工作考核范围。探索学校教学科研奖励政策, 对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和取得突出成果的学生和指导教师给予资助和奖励。

四、实践中面临的挑战

1. 教师的教育理念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教师形成创新型教育理念, 摒弃传统、落后的教育行为, 建立个性化全面发展教育观, 破除静止的知识观, 树立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学生观, 树立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质量观。

长期以来, 大学教育主要还是延续了一种“应试教育”的模式, 以讲授、灌输为主要的教学方法, 以理论考试为主要的考核手段, 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和个性发展的多样性。要改变这一现状, 一方面, 需要教师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课堂教学不应该简单地照本宣科, 应当多花心思引导学生对学科知识和实际运用的思考。另一方面, 教师应该大胆地改变传统的学习质量评价方法, 传统的质量好坏往往由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评价, 这样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敌对情绪, 压抑了学生深入探索的兴趣。

2. 学生对学习的认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本科生选课方面, 均采取学生自主网上选课的方式, 从学生的选课和退课情况来看, 学生在选课时往往主要考虑是否刚好凑够毕业所要求的学分或课程的难易程度和通过率, 并不关心自己对什么课程感兴趣或自己希望深入了解什么方向的专业课程。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学生对学习普遍缺乏自主能力, 以修够学分和提高绩点为学习的最终目的, 殊不知在今后进入工作或社会时绩点的高低并不是很重要, 重要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要解决这类问题, 一方面, 学校可以给学生配备导师, 由导师带领学生多了解课程学习以外的科研领域和实际应用领域, 多参加课外科技活动; 另一方面, 学校可以开设一些关于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类的课程和讲座, 加大力度实施校企合作计划, 加大大学生科创项目投入力度, 让学生多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摘要:为了满足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对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的认识为基础, 从优秀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改革、管理制度改革等多个方面思考并探索了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创新实践,培养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刘智运.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J].中国大学教学, 2011, (1) :13.

本科基础阶段培养 第6篇

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采用本硕博三段衔接模式,本科阶段工程师的培养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切入口和突破口,对促进工程教育回归工程,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以我国当前工程师的培养模式为基础,借鉴国外著名高校工程师的成功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我国现阶段的工程师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工程教育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多样性和适用性欠缺,忽视人才多元化发展;工程性缺失和实践教学薄弱;评价体系导向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重精深、轻综合,重灌输、轻自学,重论文、轻设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不适应;创新教育和创业训练重视与投入不足;产学研合作不到位,企业不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学生人文教育缺失;有工程背景的师资缺乏等问题。

2 欧美工程师的培养模式

2.1 德国的工程教育模式

德国大学的学生入学前一般都具有相应的实践经验,接受过职业培训,其教育目标是培养掌握科学的方法,擅长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专门人才。为完成这一目标,德国大学的学制一般为4年,采用“3+1”模式,即有2个学期的企业实习期,这是决定并影响其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人才培养方式上采用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的双元合作教育模式,人才培养由校企共同承担,学校负责理论教学,企业负责实践教学,并为毕业生提供工作岗位;在师资队伍上,德国大学的课程实行教授负责制,教授除了具有博士学位外,还应有至少5年的企业职业实践经验;在实践教学上,德国大学实践教学的过程与管理均以企业为主导,企业主导大学的整个实践教学过程。

2.2 美国的工程教育模式

美国工程本科入学要求较低,直接招收高中毕业生;从培养目标上来看,美国模式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和实践创新性,本科培养集管理、人文、经济、生态、伦理、工程、技术于一身的工程人才毛坯;从课程设置来看,美国模式采用“核心课程+主修课程+选修课程”的形式,设置内容体现“宽口径、跨领域、重实践”的特点;在实践教学方面,通过实践课程或项目开发,将工程实际问题带入课堂,4年的学习中,学生在企业至少进行为期1年的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和工程师岗位能力必需的训练;大学教师除必须具备博士学位之外,多数大学还要求应聘者有一定的研究工作经历。

3 我国“卓越计划”的分析与探索

对比欧美等国,我国现行的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劣势越来越明显,而欧美等国工程教育的成功模式又不太适合我国的社会性质和刚刚迈入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为此,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要进一步明确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坚持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高校应在教育模式、教育体系、教育理念、教育机制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构建高校、企业、学生、政府等多方共赢的良性合作机制。

3.1 借鉴与发展CDIO工程教育模式

C D I 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是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4所大学经过4年的探索研究后创立的工程教育理念。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该模式继承和发展了欧美多年以来的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更重要的是提出了系统的能力培养、实施指导,以及实施过程和结果检验的12条标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然而,多样性才是世界的本质,尽管该模式已有较成熟的大纲与标准,但苛求一个通用的、具体的模式操作方法是不现实的,任何教育理论都不可能演绎出全部的方法。为更好地实现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目标,在CDIO的基础上,构建EIP-CDIO培养模式,即注重职业道德(Ethics)、诚信(Integrity)和职业素质(Professionalism)并与构思-设计-实现-运作进行有机结合的工程教育新模式将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并且将代表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新标准。将EIP与CDIO进行有机结合,强调做人与做事相结合,做人通过做事体现,做事通过做人保证,并在培养过程中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从而使培养出的工程师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正直且富有责任感。

3.2 借鉴欧林教育模式,构建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体系

美国的富兰克林·W·欧林工学院(Franklin.W.Olin College of Engineering,简称欧林工学院)别具一格的教育理念和卓有成效的创新实践近年来备受关注。其独特的课程哲学框架“欧林三角”(Olin Triangle Model如图1所示)是美国工程教育界的最新探索并取得较大成就。它是一个由卓越的工程学知识、企业管理学知识和人文社会学科组成的三角模型。

欧林工学院认为,工程教育首先是根植于传统的自由艺术,非常强调艺术、人文社会科学和企业管理精神。所以其第一个元素是坚实的科学和工程基础知识,目的是教给学生有关工程和科学的基本原理;第二个元素是企业类有关课程,此类课程着力于促进对企业精神、工程的商业环境的理解,学生学习基本的商业惯例,了解、分析和评估各种商业机会,实现创造价值、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目标;第三个元素是艺术、人文、社会科学,该部分知识避免让学生割裂地学习工科,因为任何工程都离不开一定商业、政治、文化和美学背景,只有这样,学生和教师才能够把工程和现实世界联系起来。

我们借鉴欧林工学院的成功模式,构建符合教育部与中国工程院联合制订的本科层次工程师通用标准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体系(如图2所示)。

教育体系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卓越工程师为目标,从实际出发,准确定位,注重特色,发挥优势,强化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通过该模式的培养夯实学生的基础与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团队协作精神,实现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与企业要求对接,成为企业急需的具有创新精神与工程能力的卓越工程人才,破解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招聘难同时存在的怪圈。

3.3 构建“面向工程、面向就业,以人为本、实践创新”的教育理念

为实现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卓越工程师”的目标,构建“面向工程、面向就业、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我们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为基础,突出工程应用教育,将工程素质教育与职业规划教育、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相融合,以社会发展、企业需求为牵引,以“工程认知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创新能力”为主线,进行工程素养、工程知识和工程能力同步提高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如图3所示)。

3.4 创立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3+1”新机制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突出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通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良性互动,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高校和企业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订“3+1”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学校的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较长时间的培训,学校邀请企业专家担任实验教学指导专家组成员,使实验教学更具针对性;学生前3年在学校学习期间,企业各研发部门的工程师通过专业任选课、专业限选课等形式到学校给学生授课,将工程项目研发的全过程传授给学生,企业与学校定期邀请知名学者与行业的著名专家来校讲学,拓宽学生的视野;学生最后一年的学习全部在企业完成,企业为学生提供工程项目训练环境,学生在企业“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克服学校与企业相互脱离的不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出“零适应期”的卓越工程人才。

4 结束语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我们在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条件、制度环境和历史沿革的特点,初步探索了有中国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之路并取得初步成果。我校在2007~2009年“飞思卡尔”智能车比赛中,分别获得了赛区三等奖、二等奖、一等奖,并在2009年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项;在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获赛区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并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也在稳步提高,在全国高校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我校学生有不少直接应聘到中广核电集团、许继集团、周立功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工作并受到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56~59

[2]刘建强.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模式对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0,6:50~52

[3]赵韩强,郭宝龙,赵东方,等.国外大学产学合作教育对我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10,4:49~52

[4]顾佩华,李昇平,沈民奋,等.以设计为导向的EIP-CDIO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Z1:47~49

[5]李曼丽.独辟蹊径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之道—欧林工学院的人才教育理念与实践[J].大学教育科学,2010,2:91~96

本科基础阶段培养 第7篇

关键词: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专业方向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中医药高等教育,兴办了中医学专业和中药学专业。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和发展,培养了无数优秀的毕业生,分布在中医药领域的各个行业,为弘扬和发展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中医药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和民众的接受与重视,甚至已经或即将被一些国家和地区纳入医疗保健和社会保险体系。与此同时,许多国家还加强了对中医药的研究和开发,在某些领域已对我国中医药的领先地位形成了挑战。国内随着中药现代化的发展,中药领域新学科、新行业不断涌现,社会迫切需要一批新型中药人才,以推动中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1]。因此,如何对中药学专业培养方向进行改革,保持中药人才培养的领先优势,成为当前中药学专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1 目前中药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现状

现阶段大多数高等中医药院校设置的中药学本科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具有比较系统的中药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比较宽广的专业知识的中医药专门人才。毕业后的去向多是到药厂、药检所等单位从事研发、检验工作,或到医院药房从事中药调剂师的工作等,还有部分学生从事医药营销等工作。目前,中药学专业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业口径宽而不精,虽然学习的课程门类较多,但方向性较差,目的性不强;虽然毕业后似乎能够到多个部门就业,但并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工作岗位,还需要继续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才能胜任相关工作;另外,随着新的学科、行业的出现,传统的教育体系不能及时调整教学计划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中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

2 现阶段中药学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

随着近年来的高校扩招,人才就业市场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才市场已从供方市场转变为需方市场,各类人才必须主动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然而,目前高等院校培养的中药人才却不能完全满足中药行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出现了专业与行业用人需求脱节的现象。同时,随着高校扩招,高校学生数量大规模增加,高等教育体系也趋于多样化、大众化。在大众化教育进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如:增加学生数量与保证教育质量的矛盾,毕业生人数的剧增与社会就业市场的容纳能力的矛盾,精英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等。所以,高等中医药院校必然要在扩招的同时,进行专业方向的调整和拓展,依据市场需求,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新型中药人才,拓宽就业渠道,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缓解就业的严峻形势[2]。因此,动态设置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新型专业方向,实施拓宽中药学专业方向的改革,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已成为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当务之急。

2.1 加强临床药学(中药学)的教育培训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专业为4年制,课程主要以中药学为主,缺乏解剖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等基础知识和临床中药学的知识,后期教学内容也是以实验室研究为主,而从事生产、临床或经营工作的实践比较少;另外,培训的方向没有与临床用药直接相关的内容,如中药毒副作用及中西药配伍问题,如何运用中医学理论,使中药密切结合临床,在人体内发挥最大、最合理的防治疾病效能,如何用现代科学方法探讨其有关的作用机制等;没有临床实习的安排,因此毕业后不可能给予临床很大的帮助。另外,由于目前没有中药学专业毕业生临床培训方面的制度,因此中药学专业毕业生缺乏与医师的共同语言,缺乏必要的医学与治疗学方面的知识,无法很好地开展临床中药学工作。随着医药服务重心由“以药物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目前医院方面,不仅需要在药房兑方配药的药师,还要求药师能够根据药房现有中药材品种、规格、数量、余缺等情况,为医师制订合理的用药方案提供咨询,使配伍更加安全、有效。因此,从临床角度来看,临床中药师是卫生医疗系统的紧缺人才。

2.2 适应全民保健方面的需求

随着全民健康教育的普及,医疗保健、合理饮食的观念深入人心,传统中医药的魅力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在食品、化妆品、保健食品行业等新领域,也需要具有新产品开发能力的中药人才,因此市场需求的药学人才已超出“药学”的概念[3]。中医药具有药食同源的传统,其中很多中药都可以作为保健品进入市场。中国加入WTO后,以中药为主的纯天然药物和功能性保健食品必将在全球医药、食品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拥有巨大市场发展潜力的中药保健食品必将成为国内外医药企业研发的新重点。据预测,近10年内,全球保健食品市场将会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国内企业要在国际保健品市场上拥有自己的发言权,首先要加大研发投入,注重新产品的开发,运用中医药的传统理论来指导新产品的研发[4];而目前既具有中医药基础知识,又具有营养保健方面知识的专业人才并不多,市场对此类人才的需求会逐渐增加。

2.3 满足市场对中药营销方面的需求

由于国家政策的扶持,国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国内的中药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要大量营销人员。然而,当前相关的营销人员一部分是中药学、药学等专业的毕业生,中药等方面的知识丰富,虽然也能够承担相应的工作,但由于缺乏营销、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其在促进产品的推广、及时抢占市场份额以及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方面,往往存在一定困难;另一部分是营销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具备营销方面的专业知识,但缺乏中医药方面的专业知识,而医药产品是特殊的商品,关系到使用者的健康和安全,如果对产品的功效、适应证等方面不够了解,也会影响到中药产品的推广。鉴于市场的需要,培养既具有中药专业知识,又具有新产品开发能力,还具有开拓市场技巧的中药营销人才是必需的。

2.4 加强对中药资源、栽培、质量控制、中药制药方面人才的培养

中药材生产是中药行业发展的基础,我国中药资源丰富,种源广泛,目前全国有中药材生产基地600多个,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00万亩。但由于传统的中药药材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有些地区并不适合进行特定药材的种植基地建设,但却有了相当的规模,造成药材的质量不过关,影响用药效果。近年来全国推行了GAP基地及地道药材的认证,但相对于全国众多的药材基地来说,占比仍然严重不足,并且这些GAP认证基地还仅限于药用植物的种植规范,还没有对药用动物资源的相关认证[5]。另外,中药生产加工过程中由于技术落后而存在中药资源利用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因此,培养掌握相关知识技能的优秀人才进入到中药资源保护、栽培利用、生产加工、质量控制、中药制药等工作中去,通过采用先进技术设备不断提高中药材产量和品质,对中药产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中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培养中药化学、中药药理、中药制剂、英语等方向的专门人才,逐渐提升中药产品的技术含量,促进中药产业的现代化发展,适应中药国际化的要求。

3 对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建议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中药行业的不断更新和扩展必然需要一批新型中药人才。根据市场对中药学人才的需求,建议高等中医药院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增加中药学专业的专业方向,如增加中药学专业临床中药方向、中药营养与保健方向、营销方向、中药资源与开发方向、中药栽培与鉴定方向、中药制药方向、中药化学方向、中药药理方向等目前社会亟需的专业方向;开设相关选修专业方向,让学生能够通过选修第二专业的方式,改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质,适应社会需求。同时,在制订新的专业方向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增加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的相关内容,如社会交往能力、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外语能力等,还要发挥毕业实习在就业中的地位,把实习与就业相结合,促进学生就业。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过程中,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实用技能的培养,同时对学生的就业观念进行引导,改变传统观念中对于就业的过高期待。通过设置新的专业方向,不仅能与行业优势紧密结合,而且可以增加学生知识面、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6]。因此,拓宽专业方向、努力适应社会各行业要求、培养新型中药人才是提高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自主择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积极措施,是中药学专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必然要求。

总之,不断拓宽专业方向对中药高等教育发展是一种新的推动力量;做到“专才”与“全才”的有机结合,培养新型中药人才是中药现代化建设迈进的重要一步,也是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发展的新契机。

参考文献

[1]刘燕,郭姣,黄小玲,等.建立适应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需要的新型中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意义[J].医学与社会,2003,16(2):54-55.

[2]李范珠,潘越芳.拓宽专业方向,培养新型中药人才[J].医学与社会,2006,19(8):39-41.

[3]赵宇昊,王地,王敏.中药教学改革调查分析[J].中医教育,2006,25(4):49-51.

[4]杨朝晖.中药保健品将是国际市场上的宠儿[N].科技日报,2007-04-29.

[5]潘建武,王军.中药资源的科学发展战略探讨[J].甘肃中医.2008,21(9):5-6.

本科基础阶段培养 第8篇

1 我校八年制医学生科研培训的现状

目前我校八年制学生的培养模式是:入学最初两年学生在国防科技大学进行理工科类科目的学习,第3-5年返校进行基础、临床医学科目的学习和见习,选定基础导师,接受科研基础知识及技能的训练,从第6年起进入临床实习阶段,选定临床导师,进行科研选题并完成博士课题科研工作。

与硕士、博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培养模式相比,八年制学生的科研培养缺乏一定的全面性和系统性[1]。八年制学生进入临床课程学习阶段,很难系统和全面地接触科研创新。八年制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要在基础医学学习阶段来进行。因此,只有建立有效的科研培训模式,才能将理论与实践、科研与临床紧密结合,培养出能力强、素质高的八年制医学人才。

2 八年制医学生基础阶段的科研培训目标

根据"八年一贯、整体优化、强化基础、注重临床、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培养原则,目前国内医学教育专家已形成共识,八年制教育要和国际接轨,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优潜质的医学专业人才[3]。然而,毕业时八年制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应达到何种程度,国家教育部没有相关的政策规定,各试点院校目前也无统一的考核标准和统一的培养方案[4]。八年制医学生是本硕博连读的学生,毕业时可获得医学博士学位(Medical Doctor)。而获得博士学位的必要前提是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完成学位论文,博士生培养的本质和精髓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5]。因此,在基础阶段我们以培养科研思维方法和初步的科研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基础阶段的科研培训为临床课程的学习和科研设计、课题实施及论文答辩打下扎实基础。通过实践,让八年制医学生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熟悉基本的科研流程。

3 八年制医学生基础阶段的科研培训方式

由于八年制医学生基础阶段课程安排紧,科研活动主要安排在晚上、周末以及寒暑假,科研时间非常有限,因此需要基础导师循序渐进,制定短期、高效的科研培养计划[6]。在对八年制医学生的科研培训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以下具体方法:

3.1 参与课题组学术活动

作者所在课题组每周组织硕士、博士研究生进行课题汇报,导师可以及时地掌握研究生的课题进展并给予相应的指导。课题组还会定期组织读书报告会,由导师推荐或学生自行检索,选择一些本研究领域较热和较新的文献,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制作讲稿对文献进行详细介绍,其它学生参与讨论,并由导师进行点评。此外,课题组还会不定期邀请国内外的教授进行学术交流和举办学术讲座。我们鼓励八年制医学生积极参加课题组的这些学术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与导师、博士生、硕士生接触,在这样充满学术氛围的活动中,一方面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对导师的研究领域有了比较深入地了解,另外一方面会增加学生的主观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形成学习动机,提高科研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3.2 文献学习

指导八年制医学生进行文献检索,向他们介绍如何利用一些重要的网络医学资源。比如指导学生在中国知网(www.cnki.com.cn)和Pubmed(www.ncbi.nlm.nih.gov/pubmed)查阅相关的中文和外文文献。向学生介绍丁香园、生物谷等网站,鼓励学生积极在网站提供的交流平台上和同行进行学术交流。

我们在指导学生文献查阅的过程中发现,学生们查阅文献通常是由浅入深,从中文到英文。我们要遵循学生从易到难的学习规律,不要苛求他们能够马上阅读理解高深的英文文献,而是和他们多进行交流讨论,向他们介绍相关的较为容易读懂的经典综述,帮助他们循序渐进地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学习,逐渐提高阅读文献的档次,如阅读Cell,Nature和Science等顶尖杂志的文献,使学生的科研思维最终能够及时地跟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

3.3 参与科研课题的设计和实践

参与课题设计和实践,使八年制医学生实现了从学习者到研究者的角色转换,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内在的科研创新能力,是对学生进行科研能力训练的重要环节。根据八年制医学生课程安排的特点,科研实践的实施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在课程学习期间,安排学生在晚上和周末来实验室,熟悉实验室环境和基本实验方法,学习实验室各仪器的使用方法,逐渐融入课题组的科研工作。在八年制学生对实验方法和过程有初步了解后,鼓励学生在课题组的科研平台上,自行进行科研设计,并在基础导师的指导下,指定科研计划,确定研究方法,然后在课题组研究生的协助下熟悉实验操作。在寒暑假期间,安排八年制医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科研实践,通常一个八年制学生和一个研究生一组,各人独立负责一部分研究内容,相互协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同时指导学生收集科研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分析。鼓励学生根据收集到的实验数据独立的撰写科研论文并积极投稿。

4 结语

早期科研训练的教学活动带给我们的体会是:基础阶段的科研训练,有助于八年制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如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学习能力、研究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采用循序渐进,短期、高效的培养方案,较好地弥补了八年制医学生科研培养中存在的不足,使八年制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受到了受训学生的好评,对八年制学生的科研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郝静文,张大伟,金龙玉,等.医学八年制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外医疗,2009(7):94-95.

[2]杜军,戈应滨,顾洛.八年制医学生临床和科研能力培养的思考[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6):78-80.

[3]罗庚求,文继舫,周建华,等.八年制临床医学生科研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1):49-50.

[4]邹丽琴.八年制医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8,7(3):240.

[5]张海锋,李嘉,刘文冲,等.八年制医学生教学体会:从理论知识到科研思维,2009,8(7):767-769.

本科基础阶段培养 第9篇

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2],英语专业四年的教学过程分为基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和高年级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基础阶段是基础阶段专业技能课程之一,属于综合英语技能课,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该课程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各种语言交际活动以获得基本的交际技能,并达到新《大纲》所规定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要求。

由此可见,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并获得基本的交际技能是基础阶段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但在当前的教学实际中,教师往往注重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使学生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却忽略了引导学生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与特点。其结果是大多数同学即使基础知识扎实、能够使用语法正确的英语,但在人际交流实践中语言运用能力相对较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探其究竟,笔者发现,语言运用的不得体是交际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语言运用不得体与文体意识、文体知识的匮乏密切相关。本文结合新《大纲》,讨论了在基础阶段教学中进行文体意识培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以教学实例说明了培养方法及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基础阶段教学与文体意识培养

文体(style)历来是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备受瞩目的现象之一,但关于文体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往往依据不同的理论系统与研究目的,作出了不同的阐释(刘世生、朱瑞青2006;童庆炳1994)。虽然定义方式不同,但总体来讲,文体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在特定的交际情境中运用的特定语言的系列特征,焦点集中在如何以形赋义、以形见神以及形式与意义的关系上。本文所讨论的需在基础阶段教学中培养的文体意识,即为由文体知识的感性认识发展而成的语感,它包括文体识别和分析意识、文体思维意向意识和文体选择运用意识(裴剑波2006:128)。具体来讲,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方式为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而教材选取的文章文体和题材多样,绝大多数为英语本族语者的作品。由于作家对本族语言的文体差异较为敏感,善于自觉不自觉地、创造性地运用特定的语言形式准确表达既定的思想内容,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故而对于在中文环境中学习英文的学生而言,基础阶段教学为培养其文体意识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与此相适应,篇章读者(教师与学生)需要根据文本的语言形式及背景材料,调动相关知识与经验对不同的语言形式在思想表达中的不同作用进行识别和分析,才能较为深刻地理解其思想内容及文体特色。在篇章阅读中进行文体识别与分析所积累的感性知识经过在实践中的反复使用(如人际交流、写作、翻译)不断得到强化,并与学生在课内外习得的语用知识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为运用得体的语言进行人际交流打下牢固的基础。

在基础教学阶段开始培养文体意识不但可行,而且非常必要,这从新《大纲》关于该课程的描述中可见一斑,即强调让学生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虽然系统的文体知识和意识的培养主要应由英语文体学课承担,作为专业选修课,即使学生意识到其重要性并修读该门课程,但少了低年级阶段循序渐进、积少成多的相关知识培养,要在一个学期内吸收并消化课程内容并非易事。如果没有基础阶段对学生进行的文体意识培养,高级英语课通过阅读理解、词汇研究、文体分析、中英互译和写作练习等方式使学生的英语水平有较大提高的目标也很难完全实现。因此,基础阶段的文体意识培养可让学生形成与高年级课程相衔接的知识框架,达到培养学生应用得体的语言进行高效的人际交流的目标。

此外,新《大纲》中的教学原则强调突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2000:20)。所谓“交际能力”,不仅指学习者掌握了语言的组合规律,而且能够得体利用并在特定的情景中创造性地运用该语言。从语言运用的理论与实践来讲,人际交流中的得体与否,比是否符合语言规范更为重要(丁金国2009:16)。在实践中如果缺乏文体意识,往往会导致交际失败。笔者曾亲身经历一例:某外籍教师要求学生下周四将作业交到办公室,学习委员提醒他下周全班同学外出写生无法按时上交时说,You’d better collect our assignments this week.该教师满脸不悦,一反随和的常态,坚持要求下周四交作业,同学们一头雾水,不知何故,后来才明白原来是“had better”惹的祸。“had better”虽有“最好还是……”的含义,但对他人使用“had better”的时候暗含威胁,实际上是“必须、应该”的委婉说法。教师布置作业却受到学生“威胁”自然不是什么令人愉快的事,而另一方面学生使用了不得体的英文自己却浑然不知。余秋平(2012:84)也举过一例:他的老师曾为一个外籍教师代表团翻译某市教育局领导所作的情况介绍,但译者将“在最近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教育局为三位教师授予了特级教师的称号”译成“At a recent meeting the Municipal Bureau of Education awarded the three middle-school teachers the title of‘top-notch'teachers”,结果外宾中有人哑然失笑。实际上,top-notch teachers为非正式口语,类似于北方话里的“呱呱叫”。译者在正式场合使用非正式语言,文体选择的失误使交际效果大打折扣。

三、文体意识培养的方法

笔者认为,如若以语言习得中的输入输出理论相关研究成果为认知基础,结合基础阶段课程已有的长处,顺势而进,并稍加调整,便可达到在基础教学阶段培养学生文体意识的目的。

(一)认知基础

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设认为,学习者所接受的输入语言必须满足下列三个条件,语言习得才有可能发生:可理解性的输入;包含已知的语言成分(i);包含略高于已知语言水平的成分(i+1)(转引自聂清浦2002:123)。加拿大语言学家Swain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在语言习得中仅有输入是不够的,必须有输出才能促进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化,输出的功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输出能促进学习者注意到他想说的与他能说的之间的差距,即能激发提高有意识的学习;输出是检验理解力与语言符合规范假说的一种方式;输出为元语言学机能服务,能使学习者监控并使语言知识内化(转引自聂清浦2002:123)。

输入输出理论对基础阶段教学中的文体意识培养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文体意识培养的目的在于提高学习者运用得体的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起点是文体知识与意识的输入,终点是文体知识与意识的摄入、得体语言的输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在进行篇章讲解与分析时,需要基于学习者已有的语言文化知识(=i)进行适度足量的文体知识扩展(=1),保证学习者在可以理解所学内容的同时,得到那个“跳一跳才能够到”的“苹果”(=i+1)。然而,“输入”不等于“摄入”,知识与意识不等于能力,输入的知识与意识只有在学习者对其感兴趣并付诸语言实践,经过大量、反复的练习与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到达“摄入”与“输出”这一“终点”。与此同时,学习者在语言输出的尝试中更容易注意到自己在意识、知识、能力方面的不足,从而激发继续学习的动机。至此,笔者认为在语言习得、文体意识培养过程中,输入是基础、起点,输出是目的、终点,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不可偏废,只有输入与输出并举,才能有效达到文体意识培养的目标。

(二)培养方法

1. 融文体意识于篇章解析

文体意识与知识的输入输出渠道多种多样。利用基础阶段主要教学方式为篇章讲解分析的特点,将文本阐释和文体分析结合起来,可使学习者在学习常用表达方式、理解文章内容、提升阅读能力的同时,了解制约文本解读的相关文体因素,逐步掌握文体识别与解读的基本方法,积累文体知识,强化文体意识,切实提高运用得体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下文以英语专业《新编英语教程》第5册第Martin Luther King的著名演讲“I Have a Dream”为例,阐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文体意识的渗透。

从语篇、语用层级来讲,该演讲从1863年美国总统Lincoln签署的《解放黑奴宣言》(The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入手,说明了100年后——1963年黑人所处的悲惨境遇,抨击了社会的黑暗面,并提出了“兑现承诺”的要求,同时表达了King的非暴力主义思想及对自由、民主、平等的憧憬与追求。演讲义正词严,义愤填膺但非常有节制,堪称经典。

从修辞角度讲,该演讲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排比、设问、重复等来增强语言的气势与说服力。限于篇幅,在此仅举几例:

But one hundred years later,theNegro still is not free.One hundred years later,the life of the Negro is still sadly crippled by the manacles of segregation and the chains of discrimination.One hundred years later,the Negro lives on a lonely island of poverty in the midst of a vast ocean of material prosperity.One hundred years later,the Negro is still languishing in the corners of American society and finds himself an exile in his own land.So we have come here today to dramatize a shameful conditioa

In a sense,we have come to ournation's Capital to cash a check...There are those who are asking the devotees of civil rights,"When will you be satisfied?"

We can never be satisfied as long asthe Negro is the victim of the unspeakable horrors of police brutality.We can never be satisfied as long as our bodies,heavywith the fatigue of traveling,cannot gainlodging in the motels of the highways andthe hotels of the cities.We can never besatisfied as long as the...

No,no,we are not satisfied,and wewill not be satisfied until justice...

Go back to Mississippi,go back toAlabama,go back to South Carolina,goback to...

This will be the day,this will be theday all of God’s children will be able tosing with a new meaning...

前一段用排比和比喻突出渲染了黑人物质上极度贫困,精神上饱受歧视,没有安全感,也没有归宿感的悲惨境遇;“In a sense,we have come to our nation’s Capital to cash a check...”一段将《解放黑奴宣言》比喻为一张空头支票,既生动形象,又为听众所熟悉;以设问“When will you satisfied”开始的排比结构“We can never be satisfied as long as...”表达了黑人同胞对自由和公正的执著追求;反复出现的“No”和“This will be the day...”则表达了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强烈感情与追求必将实现的信念;而贯穿全文的“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的句式构成的排比表达了演讲者对自由、平等、公正的强烈渴望,感染力极强,整齐的句式也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从句法层面讲,祈使句“Go back to...”为演讲中使用频率仅次于陈述句的结构,用在这里直接向公众发出呼吁,激起他们的热情,加上演讲者的威望,具有很强的煽动性。

从词汇层面讲,演讲者用大量的“we”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而全文多达20余处的连接词(如but、and、as long as、if、for、when等)不仅彰显了分句、句子之间的内在结构,还将演讲者的各种强烈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2. 融文体意识于学生活动

1)足量的信息输入方法

①布置课前作业

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组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资料、小组内成员协作及其他各种可能的方式总结“I Have a Dream”在语音、语相1(刘世生、朱瑞清2006:86-87)、词汇、句法、语篇、语用、修辞各层面的总体文体特色,在此基础上观察、分析该文本的语言,并尝试解释特定的语言方式在思想内容表达中的作用。

②小组交流

在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发表各自的研究成果,之后各小组之间进行讨论,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概括公众演讲的文体特征及所学文章的文体特色,并酌情进行文体知识扩展与理论升华。教师的讲解与指导既可以围绕“I Have a Dream”展开,也可以搜集其他典型语料(包括正确的和错误的,如以Lincoln的经典演讲词Gettysburg Address为正面语料,以语用失误较多的学生演讲为负面语料,因为有比较才会有鉴别),让学生对“得体”与“不得体”有比较直观的认识。

对于学生而言,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是取得应有的学习效果的前提,而在此过程中所培养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发现问题、多角度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是伴随终身的财富。此外,学生在课内外展示及与小组内外成员的讨论、协商中、在教师的讲解与扩展中所发现的个人已有知识同需要掌握的知识之间的差距又成了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对整体教学过程而言,师生的充分互动也是教学相长、形成良性循环的重要渠道。学生活动与语言基本功训练相互结合,互为补充,基本可以保证信息输入的足量与可理解性,为接下来的语言输出打下扎实的基础。

2)得体语言的输出方法

输出是学习者将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能力,并在实际应用中检验所学(包括基本语言知识与文体知识)、查漏补缺、能力内化与强化必不可少的步骤。在基础阶段教学时数有限的条件下,教师可以利用各类社交网站如博客、人人网、拇指群、MSN、QQ讨论组等广受学生欢迎的方式建立即时交流平台,并邀请年级组、本课程教研室教师、英语国家外籍教师甚至留学生参加。首先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设定话题,参与者可以就既定话题进行语音交谈,随时交流随时纠正,也可以创造性地模仿所学文本进行写作,还可以翻译所学文本或者同类文本并展示各自的作品,再发出邀请,让同学、教师、本族语者参与到作品的点评、改进中来,从而让所有参与者分享资源与讨论,并从中受益。就本例而言,既可要求学生翻译该演讲词,也可以“I Have a Dream”为题,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并邀请教师做评委,还可以将学生作品进行网络共享,让参与者品评。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更易为当代大学生所接受,在时间、地点、参与人和人数等方面的自由度等也更大,可以在培养学习者运用得体的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以外,使其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本功得以加强,人际交往圈得以扩展,可谓一举多得。需要注意的是,若将此类课外平台的拓展活动纳入学生成绩测评,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语言是人类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人际交流过程中,得体的表达比完美的语法结构更有助于达到期望的交际效果,而语言不得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文体意识及知识的匮乏。故此,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和新《大纲》对各门课程教学目标的描述,以及强调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原则,在基础阶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可行且必要。基于输入输出理论,顺应该课程已有的教学方式,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社交网络适度扩展课内外教学活动,在进行语言基本功训练的同时,进行文体意识渗透可以使基础阶段教学与高年级的英语文体学、高级英语等课程相互衔接、相互补充,达到培养学生运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的目的。

摘要:交际过程中的语言“得体”与否比是否符合语言规范更为重要,因此,文体意识的培养理应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文体意识培养不仅是高级英语课与英语文体学课的教学任务,基础阶段的文体意识培养可让学生形成与高年级课程相衔接的知识框架。文体意识培养过程中,只有输入与输出并举,才能有效达到文体意识培养的目标。教学中要融文体意识于篇章解析与学生活动之中。此外,还应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社交网络鼓励语言输出,以输入为基础与起点、输出为目的与终点,两者并举,不可偏废,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本课程教学目标,实现与高年级课程的有效衔接,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运用得体的语言进行高效的跨文化语言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文体意识

参考文献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2000.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丁金国.2009.语体风格分析纲要[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李观仪.1994..新编英语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刘世生,朱瑞青.2006.文体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聂清浦.2002.语言的输入、输出与外语教学[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123-125.

裴剑波.2006.谈文体意识与翻译教学[J].教育与职业(33):128-130.

童庆炳.1994.文体与文体的创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上一篇:修复水平下一篇:直肠内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