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学习范文

2024-06-29

相互学习范文(精选11篇)

相互学习 第1篇

随着人工智能研究和机器人的兴起和发展,多智能机器人系统也备受瞩目。多智能技术的优点为自主性、协调性、学习能力等。在多智能体系统中多智能体的协作最受关注,不少人提出用机器学习的方法相互协作,比如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多智能体的应用十分广泛,包括航空、交通、军事和计算机等,尤其重要的是在网络上的应用。

在多机器人系统中逐渐采用多智能体技术,例如足球机器人就是其典型。它要求在复杂环境下,实现机器人的控制和相互协作。行为学习能够有效提高机器人的适应能力,传统的方式得到的信号并不理想。决策体系结构是整个系统的关键,本文选择了强化学习算法,同时引入了具有专家经验的模糊推理来弥补Q学习收敛性较差的缺点。通过建立模糊规则库,并且根据状态和动作不断调整Q学习参数,提高决策系统的自适应能力和速度。通过仿真实验,证明模糊Q学习算法的效果。

1 决策结构模型

决策系统通过感知器接收视觉系统收集的赛场的综合信息,并分析信息、建立规则库、Q学习、决定策略,最后将它们发送给通信系统。机器人的决策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模糊化模块、模糊规则库、Q学习单元、行为融合等。它主要负责决策进攻、防守,分析实时的现场环境、对方策略,利用模糊的Q学习算法对决策模块进行优化,然后将指令发送给机器人,控制它们的行动方式是进攻或避障。

2 Q学习算法

强化学习是一种机器学习方法,是从环境到行为的映射学习,在机器人、智能控制等领域有许多应用。强化学习通过动作-评价获取知识,不断改进方案来适应周围环境。Q学习算法是强化学习中的一种,它和模型无关。

Q学习方法的待学习目标函数用Q(s,a)表示,计算公式为:

其中0≤g≤1,r(s,a)表示立即回报,V×(s)是最优策略值。

在Q学习中选择动作采用概率方法,选择动作ai的概率表示为:

将评估函数推导后得到:

在st状态下采取at动作后,产生状态是st+1的转移概率,Q学习是在报酬和转移概率未知时估算最优策略Q数值。

当Agent应用在空间连续的环境,Q学习算法在连续的状态空间和动作空间的离散化,效率低、收敛慢,因此本文提出基于模糊的Q学习算法来处理例如足球机器人比赛等多人相互协作的状态。

3 模糊Q学习算法和实现

足球赛场情况瞬息万变,因此状态空间数据量庞大,用Q学习算法会需要比较长的学习过程,因此本文在Q学习算法上将其优化,通过建立一个模糊规则库,将庞大的实际状态转化成为数不多的模糊状态,大大降低了状态空间数据的大小,从而提升学习速度。

3.1 算法设计

采用IF_THEN的模糊规则,在agent受到状态向量x后,利用模糊推理方法计算输出空间的每一分量权值:

mi(x)表示IF_THEN规则里x的隶属度。动作选择采用模糊推理的方法,实行利用策略。当动作由agent执行以后,环境会给agent提供奖惩信号。假设收到奖励信号r,那么模糊规则的权值表示:

其中r表示受到的奖励,wmax是wk的最大值,a'jk表示自适应学习率。

建立的模糊规则表如表1所示。

3.2 算法的执行

Q学习的过程为:

1)观察目前的状态s;

2)通过计算状态被选中的概率,选择确定并且执行一个动作a;

公式中,T表示温度,其值的大小表示随机程度,值越大表示随机性就大。初始学习时,T值偏大,随着学习的深入,T值就逐渐降低来保证学习的良好效果。

3)观察下一个新状态s';

4)从环境中收到一个回报、强化的信号r;

5)根据状态和动作相应的调整Q值;

a表示状态动作被选频率,系数g=0.9。根据Q值来调整行为融合的加权值l。等到学习结束以后,l就按照贪婪策略来取值,Q值最大的就是对应l的加权值。

6)新状态满足条件,则结束本次学习;否则返回第2步执行。

4 仿真实验及结果

该方法的实验是在机器人足球仿真平台Robot Soccer上。在实验时的主要参数设为:学习率初始设为0.8,折扣因子0.9,选择动作时按照随机策略。

注:D-Danger;N-Near;M-Middle;F-Far。

图2表示的是机器人的进攻策略Q值,可以发现学习步数的增加,Q值迅速上升,到300步左右时,Q值就基本稳定在0.35。可见,模糊Q学习效果好、速度快。

接着分别采用传统的经验策略和模糊Q学习算法策略两种方式进行净胜球比赛统计,结果如图3所示。

在图3中进行了500场次的比赛,统计结果表明,传统的按照专家经验的净胜球明显没有优势和规律性,基本上在0上下震荡。而模糊Q学习模型就呈上升趋势,刚开始学习的阶段,输的比较多,没有经验的策略来得好。这说明系统还在学习,但随着比赛场次的增加,Q学习的不断改进开始逐渐显示其优势了,曲线明显上升,净胜球开始变成正值。到后来曲线走向开始变得平缓,是因为采用模糊Q学习方法后已经学到了比赛对方的大部分策略。实验结果表明,模糊Q学习策略很有效。

5 结束语

多机器人相互协作问题是机器人技术中的重要课题,本人设计了一个决策系统模型,首先分析了传统Q学习算法并指出其学习速度慢、收敛性差的不足,提出了模糊Q学习算法,建立了模糊规则库,将众多的实际状态映射成不多的模糊状态,减小了状态空间又提高了速度;然后设计了算法的学习过程等;最后通过仿真平台Robot Soccer将传统的经验策略和模糊Q学习策略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模糊Q学习算法的速度比较快、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张汝波,杨广铭.Q学习及其在智能机器人局部路径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99,36(12):1430-1436.

[2]刘金馄.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Matlab仿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vincente Feliu,Jose A.Somolinos,Andres Garcia.Inverse Dynamics Based ControI System for a Three-Degree-of-reedom Flexible Arm[J].IEEE Trans.on Robotics and Auomation.2003.12(6):1007-1014.

相互学习工作总结 第2篇

首先感谢长坡站及昆明管理处各位领导对我的肯定与信任,在接下来半个月的时间里我将尽自己所能,帮助兄弟站场人员,尽快熟悉并掌握重沸炉的点火操作要领及技巧.第一周时间主要工作内容有,让站场人员熟悉重沸炉的主要设备,他们分别起什么作用,怎么调节,相关的注意事项.在站控室里跟他们说站控室应该监控的参数有哪些,它对应在现场是在什么位置.数值波动较大是发生了什么情况.刚到站场,眼前比较熟悉的景象又展现在了我的眼前,熟悉的蒸馏装置,跟长坡的长得太像了,只是显得更紧凑.融入设备中时,发现了许多合理之处,亦有不合理之处.就不进行列举了.在站场领导和技术员的配合帮助下,对设备则是更深入的进行了学习,熟悉了站场环境,熟悉了乳化油品的加热流程.前面期间点火遇到的问题有哪些.在第二周,站场人员在熟悉了设备之后,组织召开了站务会,会后大家都亲自动手操作了一下,积极性主动性都比较高.都基本掌握了操作要领和技巧.在此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的困难,因乳化油含水较多,且成分不均匀,这对点火造成了十分大的困难,不过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还是把火烧起来了,而且燃烧情况也特别好.还有一次,氧含量已经超过了10%,但现场仍是冒黑烟,在大家的努力之下,找到了原因,火嘴有结焦现象,大家把火嘴拆卸清洗回装后,火便正常燃烧了.大家相互探讨了一些问题.短短半月时间飞快而逝,而即将离开,又无所留下,便决定用时间来编写了一份名为<<重沸炉点火操作指导书>>的指导书,当遇到问题时可通过它来分析问题原因.在此谢谢简阳站领导及各位同事的帮助于支持,希望有机会大家再在一起相互学习与共同进步.此致

昆明管理处

钢琴与和声学习的相互性 第3篇

关键词:钢琴 分析 和声 理论 重要性

任何一门乐器的学习都包括技巧学习和相关理论学习两个方面,但是当下在众多的乐器门类和广大的乐器学习者中都存在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就是在乐器学习中将注意力都放在了技巧的学习和提升上,而大大忽略了理论的学习,甚至很多钢琴教师都认为学习钢琴理论是无关紧要的事情。这就导致了学生对于理论的轻视和忽视。老师在上钢琴的课时候也基本不提及理论的学习,比如对于一首曲子中出现的各种变化音,只是提醒和要求学生不要弹错,注意升降号而已,很少会讲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临时变化音,其实如果能够加强乐理和和声的学习,这样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是很容易掌握的,并对于理解作品和作曲家的意图有很大的帮助。如下例车尔尼599-45:本条练习是一首G大调的基础练习,但其中也出现了个别变化音。从和声上分析,乐曲开头两小节建立在主和弦上,即G-B-D;第三、四小节则建立在G大调的属七和弦D-#F-A-C上;第五、六小节又从属七和弦解决到主和弦;第七小節为属三和弦;第九、十小节为主和弦;第十一、十二小节为属和弦;第十三小节为主和弦;第十四小节前两拍用属七和弦,后两拍则使用了离调和弦,即A-#C-E-G;紧接着第十五小节又回到了属和弦;第十六小节则结束于主和弦。

总体上来讲,这首曲子的和声非常单纯,仅仅使用了Ⅰ-Ⅴ-Ⅰ的正格进行。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就可以很透彻地理解和声的布局,在弹奏的时候可以提高背谱的准确性,做到心中有数。另外在第十四小节出现了一个临时变化音。对于这样的变化音,目前学习中通常是教师提醒学生不要忘了临时的升号,但很少讲解为什么此处会有一个升号。对于古典时期的作品和练习曲,作品出现的每一个音都有合理的意义和作用,而且这种意义更多的是偏向于功能性意义,而不是浪漫派作品中很多变音更多的是侧重于色彩性用法。所以在该小节中的调外和弦很显然是G大调的冲属和弦,即属和弦D-#F-A的临时属和弦,A-#C-E-G。这个和弦正常的解决是进行到临时主和弦,即再回到D-#F-A。如果学生不了解和声的相关知识,这个地方是没法理解作者意图的,只能一味的当成一个普通的变化音来处理,理解中只停留在#C,而不可能看到整个和弦的立体效果。这就是和声学习对于钢琴演奏的好处和意义所在。

对于刚入门的琴童学习和声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对于高校的钢琴教学来说,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演奏能力和理论能力,他们完全有可能学习分析作品。当下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接触了和声学和乐理课程,也学习钢琴演奏课程,但很难将和声知识真正运用到钢琴的学习中。同时在和声课程中又被复杂抽象的和弦和各种和声现所困扰,总觉得和声学习寸步难行。其实如果将和声放在作品中来学习就可以比较轻松的理解和接受。对于和声中的各种现象,教师可以找相关作品来对照分析。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理解某一个知识点,由此而来,学生在学习钢琴作品的过程中再遇到类似的知识点就可以很快关联到某一个和声问题上去。这样既可以学好钢琴,又可以很好地理解和声学的意义。

所以说,在高校钢琴与和声的学习中,笔者认为应该将两者结合学习,互相推进,可以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并由此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和研究意识。

参考文献:

[1]邓育文.钢琴演奏技法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

[2]杨通八.和声分析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3]胡向阳,赵德义.和声应用基础[M].重庆:西南师大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相互学习 第4篇

诚然, 在两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但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和声学之前就已然在心中把这门课程想象得艰难无比, 自信心消除了一半, 殊不知在初级的钢琴学习过程中已经被相关的和声知识的渗透过, 只是自己没有注意到而已。当然这与教师还有一定的关系。追其究竟, 还是要强调理论学习在技术练习中的重要作用。

和声学分为古典和声、近现代和声、中国民族调式和声几个阶段。古典和声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的初级阶段及主体, 在初级钢琴学习中主要也是针对古典音乐作品的学习。学生只有在了解和掌握古典和声的规则和具体的运用方法, 才有可能在其它的方面取得成绩。毕竟, 所有的其它形式的和声都是以古典和声为基础的。而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来说, 对于古典和声不仅要对其熟练地掌握, 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教学方法上的运用, 也就是如何用更好、更简洁的方法教会学生在古典和声中诸多的知识点。

在具体的方法上, 重点强调所不允许的和声进行, 会让学生深刻的记忆, 在具体的做题中就会注意不去犯这样的错误。如在连接的经验上, 可以把连接的原则精简到五条, 即:上三声部平稳进行;防止四部同向;防止平行五、八度, 隐伏五、八度;防止任一声部做不良的旋律进行;防止对斜。把繁琐的和声进行的连接原则用几句话概括其宗旨和要领。在和声的写作中, 不仅要求正确的连接, 而且写作的速度也很重要。首先, 看清大体的框架, 整体的旋律特点, 做到心中有数;其次, 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 不要考虑音响的效果, 因为我们在连接做题的时候, 就已经是按照古典和声的原则而进行的, 这些古典和声的规则正是在许许多多的作品中前人归纳和总结出的, 本身就具有严谨性、科学性。它强调音响均衡, 讲究声部间的对比, 其音响效果就应该是佳良的。所以, 在写作中只要把精力集中放在规则条目的正确运用上就会达到最好的效果。在整体的布局上, 起线、括线、小节线、终止线都是不能少的。其次, 在记谱上要求规范化, 也就是所说的“印刷体”, 记谱工整、清晰, 也不容易出现不应该出现的错误。最后, 就是按照步骤做题, 标明调式、调性, 标明和弦的标记, 然后进行连接。

除此之外, 在具体的写作中还应遵循一定的经验性的规律。熟练地运用现成的套路, 比如所讲的“四音音列”, 旋律是主音下行级进到属或者属音上行级进到主音, 这种旋律进行出现时就可以配以固定的和声进行模式, 节奏不可以太“碎”, 也就是把节奏的进行整齐的规划, 主旋律的风格要与所配和声相联系, 也就是所配的和声进行要符合乐曲的主题, 其声部的进行, 肢体的运用都要考虑到主旋律的特点, 尽量少用意外进行。当然, 用现代和声很容易表现一些特殊的感情, 比如勋伯格的《一个华沙的幸存者》中, 运用十二音方法作曲, 它选用半音阶的十二音自由组成一个序列, 以原形、逆行、倒影、倒影逆行四种形式组成一首乐曲。一些现代和声手法的运用中, 我们并非说是运用意外的进行是错误的, 它只是表现主义的一个代表, 它所要表现得艺术也是夸张、变形的, 虽然也是一种风格的表现, 但对于初学者来说, 只能混淆其对于和声的理解, 容易造成原则上的错误。要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就必须掌握古典和声的规则, 熟练的运用才能有更好的创新。所以, 对于初学者来说, 严格地按照和声规则进行训练, 是最迅速最简捷的方法。只有熟练的掌握了和声学中的连接, 才能在具体的作品中快速地认识和声的功能作用。

初级的钢琴练习曲中如车尔尼的599、849练习曲中, 多数都运用正三和弦的伴奏。在练习过程当中如果可以和所学的和声内容相互结合, 通过理论的认识来更加深入全面的掌握作品, 那么在练习过程中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学习知识的一个大的缺陷就是不能很好地学以致于不能相互贯通, 对于初学者而言要达到如此的要求还是很难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适当的引导, 并且理论和技能课程的教师要相互沟通, 力求在课程的设置与进度上能够达到一致, 这样将会更加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也同样可以增加学习兴趣。

如例1, 这是车尔尼钢琴练习曲599中的第44课, C大调, 旋律与伴奏部分都有八分休止符的出现, 前两小节是一级和弦即主和弦, 第三和第四小节的GBDF和弦, 是调式的属功能的第一转位。在弹奏过程中记住其和声的功能属性更有利于背谱弹奏。

例1:

例2 (车尔尼钢琴练习曲599中的第60课) , 此曲为F大调, 左手的伴奏没有如例1中, 柱式和弦的整齐明了, 但通过分析可以看出, 这四小节分别是调式的主和弦—五级六和弦—省略三音的属七和弦—主和弦, 即主—属—主的功能进行。

例2:

和声学习过程, 其中属七和弦的运用是很重要的知识点, 不仅在和声中是一分水岭, 在具体的作品中属七和弦的运用是确定调式调性, 完整表现音乐语言的重要标志, 熟练地掌握属七和弦具有重要的意义。属七和弦是建立在音阶第五级上的七和弦, 叫做属七和弦。属七和弦属于不协和和弦, 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 它由大三度、纯五度和小七度构成, 也就是大三和弦加小七度, 在大小调中结构是相同的。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属七和弦的性质、结构、原位与转位及属七和弦的准备与解决。

属七和弦的学习需要掌握的内容较多, 在这个过程中亦可结合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作品多做分析与说明, 来强调其和弦的重要性。如作品《少女的祈祷》, 这是一首传与后世的名作, 旋律优美而富有诗意, 色彩明朗而清纯亮丽。

例3:《少女的祈祷》

此曲为降E大调, 开始的引子部分第三、四小节处是非常明显的S-D的进行, 通过简单的两个和弦已经确定了音乐的调性色彩。在接下来的主题部分, 使用的T-S-D的功能进行, 属七和弦运用了其第二转位, 并且在乐曲的变奏部分也没有离开这样的功能进行。通过这样的和声分析, 使这样一首看似繁琐的乐曲变得清晰明朗, 在学生弹奏的过程中也能比较轻松地掌握。同时在和声的课堂上通过这样类似的谱例进行分析讲解, 让学生真正地接触和声、感受和声从而能够自如地运用和声, 起到二者相辅相成的作用,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水平。

摘要:理论知识在钢琴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对钢琴的教学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而在和声教学中加入耳熟能详的钢琴作品能够赋予和声课堂生动活泼的氛围, 来缓解学生学习相对枯燥理论知识的气氛。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本文通过具体的和声学知识及钢琴谱例来详细探讨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二者的作用。

关键词:和声,钢琴学习

参考文献

[1]伊·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M].上海:人民音乐出版社, 2012.

[2]刘敏.音乐教育心理学在和声教学中的应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5 (05) .

“相互理解与改革创新”学习总结 第5篇

家具产品研发部:宁观金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下面由我来谈谈企业文化“相互理解与改革创新”学习总结。

企业文化的学习已经有4个年头了,最开始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在作秀,但随着学习时间的加长,和深入的学习后,大家思想也慢慢的在发生变化,开始认同公司的文化,用公司的文化来指导我们的日常工作。

对相互理解的学习总结如下。相互理解的核心就是认同对方和换位思考,只有认同对方的能力和水平。才会有换位思考和相互理解,要想别人理解自己,首先要自己先理解别人,才能形成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缺点,我们接受他们优点同事也要包容他们的缺点,并且帮助他们把缺点改正过来。很多的争吵和抱怨都是因为不能相互理解和相互包容而产生的,我们在工作中就常常遇到不能相互理解而起的争吵,大家相互指责对方的种种问题,使得同事们之间的关系很疆,而学习了公司文化相互理解后,大家的思想上发生了改变,这争吵声就少了很多,大家基本上都能够相互的理解了,同事之间的关系也融洽了很多

改革创新”学习总结,改革创新不是标新立异,更不是异想天开。创新是根据行业的发展情况,结合企业实际进行的改革,是对以前不合理或不合适的地方进行完善。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要想创新,首先要从思想上进行改革创新,人的思想都是有惰性的,思维的、思想的惰性要远比肉体的懒惰可怕的。

创新需要有勇气和担当,因为在创新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就像中国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一样,在改革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在改革的前方一片迷茫的时候,很多人都担心改革过程中出现问题而被追责,用老方法肯定没问题。所以说创新需要有勇气和担当。

工程课进行改革创新后的成果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优化流程、减少重复打样,上线前先评审图纸,把错误改正后再打样。

第二点:把产品进行模块化:也就是把产品分成:前框、侧框、后框、门框、抽屉框等等,当

我们做资料时需要什么框架,直接复制进去,提高效率。

第三点:自动化:让我们资料上需要的各种数据自动生成,减少人工输入,提高效率和准确率 第四点:开发一些CAD的插件,使得我们制作图纸时能更快捷,提高工作效率。

相互学习 第6篇

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以后, 各高校, 特别是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学生人生目标不清楚, 学习动机不明确, 不知自己要学什么, 如何学习, 普遍缺乏学习动力。如何应对这个问题, 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讲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旨在通过对西安翻译学院学生自我效能感及学习动机的研究, 探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提高自我效能感的途径, 以便使广大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能够掌握学生基本学习心理状况, 因材施教, 在保障重点、兼顾一般的前提下, 多花一些精力对那些最需要帮助 (自我效能感低下) 的同学, 做深入细致的引导工作, 使其能增强自信及独立意识, 顺利完成学业, 进而在微观上不断提升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及办学水平。

自我效能感 (self-efficacy) 这一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 (Bandura) [1]1977年提出的。它是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与自信心、自我能力感是同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在上世纪80年代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也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 既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也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很多, 其中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 但也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需要、个人的价值观、学生的态度、学生的志向水平以及外来的鼓励紧密相联。

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对知识价值的认识、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识、对学习成绩的归因等四个方面。本文主要从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对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研究。

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 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 不在活动之外, 它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 因为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动力。外部动机指人们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的满足不在活动之内, 而在活动之外, 是对学习所带来的结果感兴趣的一种动力。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能在学习活动中得到满足, 他们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 而且在教师评估之前能对自己的学业表现有所了解, 具有好奇心, 喜欢挑战, 在解决问题时具有独立性。而具有外部动机的学生一旦达到了目的, 学习动机便会下降。另一方面, 为了达到目标, 他们往往采取避免失败的做法, 或是选择没有挑战性的任务, 或是一旦失败, 便一蹶不振。

研究方法

1.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了施瓦兹 (Schwarzer) [2]等编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 测量被试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该量表共有10个项目, 采用里克特4级评分, 10项合计分值在0到40之间, 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感越强。正常分值应在20分以上。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具体内容如下表。

Schwarzer等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SES)

在学习动机的测量上, 采用了阿马比尔 (Amabile) , 希尔 (Hill) , 赫尼西 (Hennessey) 和泰姬 (Tige) 等[3]编制的由30个项目组成的学习动机量表。该量表亦采用4级评分, 得分越高表示动机水平越高。本文采用了迟丽萍等【4】对邱皓政【5】中文版的修正版量表, 其具体内容如下表:

2. 数据采集及信度与效度分析

本文所用数据基于对西安翻译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本科一至三年级, 数据期间为2010至2011年第二学期。调查内容包括上述两个问卷。本次调查根据各年级、各专业学生在总人数中所占的比重, 按比例组织抽样调查, 共发放问卷1580份, 全部回收, 有效问卷1486份。有效回收率为94.05%。

运用SPSS软件, 对1486个样本自我效能感的10个项目进行信度分析, 克朗巴哈α系数 (Cronbach's Alpha) 为0.829, 折半信度系数 (Guttman Split-Half Coefficient) 为0.770, 均表现为较高的可靠性。对30个学习动机项目进行信度分析, 克朗巴哈α系数为0.742, 折半信度系数为0.706。也表现出数据的高可靠性。对上述两组数据分别进行效度检验, 即KMO和巴特利特球体检验 (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 , 自我效能感量表的KMO检验系数为0.898, 巴特利特球体检验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P值为0.000, 小于0.05, 问卷表一有结构效度, 即量表数据具有内部一致性;学习动机量表KMO检验系数为0.883, 巴特利特球体检验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P值亦为0.000, 小于0.05, 换言之, 问卷表二也具有结构效度。

3. 自我效能感分析

在全部1486个样本中, 自我效能感10个项目合计的平均分为26.8分, 中位数是27分, 最高分40分, 最低分10分, 标准差4.8分, 偏度0.1565, 峰度2.96, Jarque-Bera值为6.22, P值为0.0446, 近似于标准正态分布。分值的具体分布如下:20分以下, 78人, 占总人数的5.25%;20至30分, 987人, 占总人数的66.38%;30至40分, 421人, 占总人数的28.37%。

自我效能感差异按年级进行比较分析显示:在全部样本中, 一年级585人, 均值26.92分;二年级603人, 均值27.08分;三年级298人, 均值26.19分。方差分析显示:F (2, 1486) =3.574104, p=0.0283, 说明各年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均值在5%的显著水平下存在显著差异。二年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最高, 一年级次之, 三年级最低。

按性别差异进行分析显示:女生均值为26.13、男生均值为28.34。对均值进行检验, t (1486) =8.512474, p=0.0000, 表明男生的自我效能感在1%的显著水平下显著高于女生的自我效能感。

对各年级学生再按性别差异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一年级样本的自我效能感均值为26.9。其中男生均值为28.3, 女生均值为26.3, t (585) =5.0292, p值为0.0000。二年级样本中的自我效能感均值为27.1。其中男生均值为28.6, 女生均值为26.3, t (603) =5.3882, p值为0.0000。三年级样本的自我效能感均值为26.2。其中男生均值为27.9, 女生均值为25.6, t (298) =3.9319, p值为0.0001。以上数据表明各年级学生自我效能感男生普遍高于女生, 其差异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

另外, 在全部有效样本中, 城市学生自我效能感均值为26.66, 农村学生自我效能感均值为26.93。结果显示t (1505) =0.9834, p=0.3256, 表明二者在统计上无显著差异。

一般而言,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其学习成绩成正比例关系。本文通过对2009级毕业班294人的研究验证了这一点。以自我效能感得分为自变量, 以全部专业课平均成绩为因变量, 应用最小二乘法做回归分析发现:在5%的显著水平下, 自我效能感每增加一个单位, 平均学习成绩会提高1.2分 (p=0.0467) 。

4. 学习动机的分类研究

对所采集的数据按照主成分分析法, 运用SPSS分析软件, 从30个项目中共提取出了6个因素, 包含了43.56%的变异量, 其特征值依次为:4.01、2.84、2.18、1.75、1.25和1.04。但考虑到学习动机量表在编制时, 原作者着重讨论的是学习动机的两个主要方面, 即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及在每种动机下可能还包括的各种次级因素, 故将主成分分析依据最大方差转置法提取的因素人为设定为2, 以便于进一步讨论内生动机和外生动机内部的构成情况。

按照两因素提取的主要成分变异量揭示了全部变异的22.83%。其中内生动机包括了14项, 外生动机包括了16项。

对内生动机各项目做效度检验, 结果显示KMO系数为0.795, Bartlett's Test系数的显著水平p值为0.000, 表明数据内部具有一致性。对14个项目按照主成分分析法, 采用最大方差转置法共提取出了4个因子, 包含了50.97%的变异量, 其特征值依次为3.143、1.723、1.247和1.024。按其所反映问题的特征将其分别命名为:挑战性因子、热衷性因子、目标明确性因子和自我满足性因子。这一结论与迟丽萍等【4】、邱皓政【5】所推出的结果略有差异。

对外生动机各项目做效度检验, 结果显示KMO系数为0.81, Bartlett's Test系数的显著水平p值为0.000, 表明数据内部具有一致性。对16个项目按照主成分分析法, 采用最大方差转置法共提取出了3个因子, 包含了37.92%的变异量, 其特征值依次为:3.222、1.731和1.114。与之前的分析相类似, 按其所反映问题特征的差异, 将其分别命名为:关注外界评价因子、选择简单任务因子和追求回报因子。

5. 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的关系

对自我效能感10个项目按照主成分分析法, 采用最大方差转置法共提取出了1个因素, 其总载荷为37.96%, 将其命名为自我效能因子。探讨它与各因素间的相关关系可以发现:自我效能感因子与内生变量因子的相关系数为0.52, 并且在1%水平上显著相关, 而与外生变量的相关系数为0.043, 表现为低度相关且不显著。由此可以看到, 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能促进学生内生学习动机的提高;同样, 学生内生学习动机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

6. 对教师及教学管理者的启示

通过对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两部分的分析可以发现:第一, 各年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差异显著;男生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女生。第二, 在生源方面, 来自城市和农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差异不显著。第三, 学习动机按内生动机和外生动机划分, 本文所涉及的学生的内生动机表现为四个维度, 即:挑战性因子、热衷性因子、目标明确性因子和自我满足性因子。外生动机表现为三个维度, 即:关注外界评价因子、选择简单任务因子和补偿因子。第四, 自我效能感与内生动机因子显著相关, 与外生动机低度相关且不显著。因此帮助学生认识并明确学习的目的, 对于提高学生的内生动机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感具有重要意义。

就外生动机三个维度而言,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注意并正确运用外界评价因素。通过正面的评价, 引导学生增强自我效能感, 进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适时运用补偿因子, 对学生的优良表现进行鼓励, 强化其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依据学生喜欢从事简单任务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性地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体验, 提高其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男生的自我效能感高于女生, 及自我效能感在各年级差异的存在, 需要广大青年教师及辅导员切实掌握各类学生的基本心理状况,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做深入细致的引导工作, 特别是对自我效能感低于20分的那5%的学生, 使之能不断增强自信及独立意识, 顺利完成学业。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西安翻译学院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的研究, 探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提高自我效能感的途径, 进而在微观层面上不断推动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及办学水平的提高。虽然本文的结论不一定具备普遍意义, 但期望对同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能起到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Bandura, A..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 change.[J].Psychological Review, 1977, 84 (2) :191-215.

[2]Schwarzer R.Optimism, vulnerability, and self-beliefs as health-related cognitions:A systematic overview[J].Psychology and Health:An Internal Journal, 1994, 9:161-180.

[3]Amabile TM, Hill K G, Hennessey B A&Tigh EM.The Work Preference Inventory:Assessing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4, 66:950-967.

[4]池丽萍, 辛自强.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测量及其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02.

相互学习 第7篇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农村。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出现了农村大量的青壮年人口流向城市,其子女留在农村由爷爷奶奶抚养的现象。这些留在农村、父母出去务工的儿童便成了目前被广泛关注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界备受争论、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留守儿童出现的同时,也出现了另外一个同样需要被迫切关注、积极解决的特殊群体———流动儿童。流动儿童,即那些跟随外出务工父母一起流向城市,并因父母的工作需要不能在同一所小学、初中、高中接受相对稳定的学校教育的儿童。

笔者日前走访了一所小学,该小学有200多名在校学生,其中70%的学生是外来务工子女。学校教师反映,这些儿童多是流动儿童,这些儿童的特性是本身基础很差,家庭教育基本空白,在来到该学校之前接受的教育各不相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致使平常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大部分学生。同时,这些流动儿童在学校接受完教育以后,回到家中极少甚至不能及时地接受家庭教育,家庭作业基本上是空白的,也就是说他们的家庭教育面临空缺。可以说,学生离开除学校教育外,得不到其他教育。笔者尝试着在新课标的基础之上探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相适应的问题,目的是使得教师能够最大化地照顾到这些特殊群体,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能得到改进,即既能够最大化地弥补家庭教育缺失,又在进入到不同学校的时候,具备快速适应的一种学习能力。简单地说,就是教师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相互适应的最优化问题。

二、相关理论分析———尝试提出策略的理论基础

(一)何为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

首先我们要对教学模式、学习方式有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认识,然后再研究主要基于的何种教学模式及培养学生怎样的学习方式。

1. 何为教学模式

一般说来,教学模式属于教学策略的范畴,由美国著名学者乔尹斯和韦尔等人提出,他们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的课业、选择教材、提高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型或计划。[1]他们认为,教学模式是可以用来设置课程、设计教学教材、指导课堂或改进其他场合的教学的计划或类型。[2]我国学者对教学模式的定义有很多种观点,但是尽管人们对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不一,但对教学模式结构的认识基本趋向一致。概括起来,任何教学模式都包含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师生组合、条件和评价等要素。这些要素各占有不同的地位,具有不同的功能,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彼此联系,相互蕴含、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3]何为好的教学模式?这就不得不提到目前教育界一直在呼吁、提倡的“有效教学”、“高效教学”,夸美纽斯在其教育著作《大教学论》中就提出:“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意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4]提出一个好的教学模式的目的是要实现有效教学。

2. 何为学习方式

人们对学习方式的理解主要来自两个范畴:一种是日常的概念,认为学习方式就是怎么学习的问题,并没有专门的界定。另一种是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学习方式是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而采用的策略和手段,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时偏爱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是学生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5]也有学者认为(孙智昌),学习方式应在教育教学范畴以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完成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所有交往互动形式与状态的总和。交往互动的形式,既包括学生对学习客体的认识、交往,又包括与教师、同伴的交往(含指导、主导),还包括与自身的交往(反思、监控、体验),以及与其他自然、社会的交往互动等。[6]不难看出,学生的学习方式总是和教师的教学分不开的。

(二)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的适应关系———几种可能性。

1. 教学模式适应学习方式

教学模式适应学习方式,主要是指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教师要实现有效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少部分学生的学,更要面向全部学生,照顾到大部分学生。自班级授课制成为我国各级学校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来,教师的教学更多地有步调越来越同一、形式越来越单调、完成任务即可的趋势,很难照顾到所有的学生。虽然各个学校开设的重点班、优秀班也是各学校对学生个体差异区别化对待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实际上我们不难发现,重点、优秀班的设立是各个学校应对升学率采取的措施,它可以很好地照顾到那些学习上出类拔萃的所谓的“尖子生”,甚至可以通过这种形式继续保持或提高他们的成绩,但不利于其他的学生。

教师的教学模式适应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很注重因材施教,关于孔子因材施教的事例我们在《论语》里也看到过: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7]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差别的进行教学,要兼顾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个性特点。判断一堂课的优劣,一定要首先立足于教师的教学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课堂是开放、民主的还是专制的、铁腕的,学生有没有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去,教学是沉闷地、一成不变地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还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创造性、有个性地体验教学,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有没有得到培养,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改变固有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按新课标理念去进行教学的要求。

2. 学习方式适应教学模式

新课标的首要目标是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求教师教学面向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8]教师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新课标同样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要求。让学生的学习方式适应教学模式,我们暂且不去争论这是否属于消极教学或者批判其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笔者在此只是提出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适应情况的其中的一种可能性。

3. 教学模式、学习方式互相适应

教学模式、学习方式互相适应,即教师的教学模式能够适应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能够适应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师帮助学生适应)。

在此,教师帮助学生适应起到关键的作用。如何理解教师帮助学生适应?我们首先应该看到教学认识的特殊性,了解教学是一种怎样的认识活动及其主要任务是什么。李秉德先生在所著的《教学论》一书里指出:“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进一步说,指的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相统一的活动。教学工作所必须完成的任务,包括思想品德的培养、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技能技巧的获得、身心各种能力特别是智力、创新及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乃至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完满个性的形成。”[9]不难看出,教学的认识是在已知的世界里认识,学生认识的对象结果都是已知的。同时这种认识是在有人(主要指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进行的。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相互适应主要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二者的相互适应,但适应并不一定是好的教学,只能说明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相适应,我们只是在此阐述一种存在的可能性。

三、解决策略———流动儿童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相互适应问题

流动儿童是一群特殊的受教育群体,由于他们的教育流动性比较大,他们的受教育问题相较于留守儿童可能还要复杂一些。关键问题是有一些方法能够让他们形成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使得他们的学习方式很快地适应不同学校的教师的教学方式,这对他们日后的教育是极有好处的。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是非常困难的,笔者尝试性地提出以下策略:

(一)教师要尽可能地将课堂开放一些。

流动儿童来自于全国不同的省市,具有明显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教育背景,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适应这种差异,对这些学生开展适应性教学。如何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帮助这些学生在新的教育环境中适应教育教学,尽快地融入新的现有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中,是教师面临的一个挑战。

教师需要尽量将课堂开放一些,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随着这种机会的增多,学生慢慢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也趁着这一机会了解到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实施适应性教学和差异教学。同时,在对流动儿童进行评价时,也要根据其特殊性进行适应性评价,评价应具有多样性。

(二)在课堂中应特别留出一些时间复习巩固学习,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

笔者走访的这所小学,有一半以上都属于流动儿童。学校教师反映,有些学生的基础很差,根本跟不上教师的进度,就算放学留下来单独辅导,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效果也不明显。教师们又不可能因为极少数学生耽误其他学生的学习进度,所以这些学生的学习难度就会随着时间的积累越来越难提高。

鼓励教师在教学时设计好相应的复习时间。现在的学校几乎都设有专门的复习课,有在学习完一个单元后的,有一个学期后的,也有在讲完一节新课后跟在后面的。在课堂上应特别留出一些时间用来复习之前的学习内容,这种复习可以是针对之前学习的某一点的及时强化,也可以是对学习内容的额外补充。教师的这种专门的复习时间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流动儿童离开学校后家庭教育缺失对学习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及时复习功课的学习习惯,在学校培养其学习的独立性和自觉性,即使回到家中也能自觉地复习功课。

(三)学校应鼓励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和交流。

很多学校都存在对流动儿童教育的问题,每个教师在对这些学生进行教育时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在教学中积累了教学经验。各学校应鼓励教师们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合作,分享彼此的教学经验。这种交流和合作不应局限于一所学校的教师,也可以扩大到和其他学校的教师之间的沟通,同时也要重视和这些流动儿童原来的学校进行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如何解决流动儿童面临的教育教学无法很好衔接的问题。

(四)加强学校和家长的沟通和联系。

很多流动儿童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抱着很高的期望,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通过上学学习知识来改变他们的生活状况,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但能够实现这个愿望的家庭却很少,更多的家庭力不从心。家长的文化程度和工作性质等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着孩子的受教育情况,很多家长忙于工作,对孩子的教育无暇顾及,孩子的家庭教育很缺失。面对这种情况,单靠学校教育是很难解决这些孩子的学习的。除了增强学校教育的连续性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整合也是改善流动儿童系统教育不连续、促使他们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10]学校应和家长进行更多的沟通,指导家长教育孩子,使孩子离开学校回到家中也能得到必要的家庭教育,而不是将其流于空白,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家庭教育的支持和帮助。

教师平时应对流动儿童给予过多的关心和过问,用教师的爱弥补其亲情的不足。营造一个友爱和谐的班集体,让他们在学校也能够享受到家庭的温暖。

参考文献

[1]桑青松.当代西方社会型教学模式理论对高师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育科学,2003(3):33-37.

[2]丁证霖,赵中建,等编译.当代西方教学模式[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

[3]郝志军,徐继存.教学模式研究20年:历程、问题与方向.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2):51-55.

[4][捷]夸美纽斯.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1999:扉页.

[5]周兴国.反思转变学习方式说[J].课程.教材.教法,2006(7):22-25.

[6]孙智昌.学习方式:理论结构与转变策略.教育学报,2010(6).

[7]张燕婴译注.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162-163.

[8]陈宗霞.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是构建新课程理念教学模式.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论坛,2008:91-93.

[9]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3.

温暖是相互的 第8篇

19岁那年, 我考上大学。母亲让我自己去报到, 说是锻炼一下自己。这是我第一次独自出远门, 母亲把我路上吃的用的, 以及衣物都装在一个大兜子里, 只把我送到了车站。

由于正是学生返校的高峰期, 人特别多, 挤得转不开身, 几乎连站的地方都没有, 想着近两天的路程, 真不知道怎么挺过去, 刚上车时的兴奋也一扫而光。几个小时后, 饿、困、乏……都向我袭来, 可车上连个蹲的地方都没有, 我只好熬着……还好, 我旁边座位的人再过七八个小时就下车了, 我看住了它, 时刻不离开, 就等着他下车腾出座位。七个多小时后, 车又到一站, 那人下了车, 我在第一时间抢到了这个座位, 看着旁边也来争座位的几个人的表情, 我全身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我把包放在了座位底下, 然后便坐着睡着了……

醒来时, 太阳已经老高, 我俯下身取提包拿点东西吃。当我伸手去拉提包时却掏了个空, 低头一看, 座位底下空荡荡的, 我的包呢?顿时一身冷汗, 站起身找遍了前后左右, 完了, 肯定是别人趁着我熟睡的时候偷走了我的包!有人不吱声, 有人说我不警觉, 有的说看见一个中年人从这拿走一个包……“你们看见别人拿了我的东西, 怎么不告诉我一声?”

那一刻, 我愤怒、无助, 看着周围的人我恨不得骂他们几句, 这里肯定有人看见有人拿我的包, 可为什么没人告诉我!

到校后, 第一件事便给母亲打电话诉苦, 感觉很委屈, 对母亲说周围的人没有良知, 没有爱心, 不讲公德……母亲没有说什么, 直到等我说完了, 轻声地问我:“与你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有义务帮你看包吗?”我被母亲的话问住了。母亲又问:“儿子, 当你抢到那个座位后, 你是否曾经把座位让给别人坐了一会?”我支吾着说没有。“儿子, 如果你能把这个座位让大家轮流来坐, 大家有的休息, 有的看一下包, 你的东西能丢吗?”

我无语。

“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关爱, 首先要对别人付出爱。你要记住, 温暖是相互的!”

直至今天, 这句话一直都在指导着我的人生。

证据相互印证规则 第9篇

证据相互印证规则属于我国司法诉讼实践中采用的证明规则, 其主要是指排除不真实、不合法的证据, 与案件事实有关的所有证据之间相互照应、协调一致, 其具体表现形式为完整且闭合的证据锁链[1]。任何一个证据都无法自证其为真, 只有与其他证据相互结合, 才能证明案件事实。首先, 任何案件都是由一连串的小片段构成, 特别是对案件起到实质性影响的证明单元, 才属于印证规则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再者, 该规则通常针对的是言辞类证据, 如被告人口供, 被害人陈述以及证人证言等。因为一方面实物证据本身便需要通过言辞证据赋予其证明意义, 或是与其他证据结合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证明待证事实, 另一方面相比较事物证据, 言辞证据存在着不可靠、不稳定性, 需要其他证据进行印证, 共同指向案件事实。

二、证据相互印证规则与证据补强规则

(一) 证据补强规则

证据补强规则是指为了防止错误认定案件事实或发生其他危险性, 法律规定在运用某些证明力显然薄弱的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时, 必须有其他证据补充说明其证明力的一项证据制度。

(二) 我国证据补强规定

1. 两类言辞证据补强。

一是口供补强:根据刑诉法规定“只有被告人供述, 没有其他证据的, 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二是其他言辞证据补强: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主要包括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证言, 以及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

2. 两类补强的评述。

一是口供补强为强制性补强。也就是说, 即使被告人口供是在完全自愿合法的情况下做出的, 也不得仅依靠该口供认定被告人有罪。二是其他言辞证据的补强属于裁量性补强, 即如果该类言辞证据本身不存在某些瑕疵, 法律对仅依靠该证据认定案件事实不持反对态度。

(三) 印证规则与证据补强规则对比分析

有学者认为, 补强证据规则与证据相互印证本质上并无区别[2]。此种说法有失偏颇。首先, 证据印证规则并非我国法定的证据规则, 其适用对象囊括了所有证据, 不仅包括犯罪嫌疑人的供述, 还包括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等。而证据补强规则为法定规则, 仅适用特定的对象。因此, 印证规则适用的对象范围远远大于证据补强规则。再者, 印证证据与补强证据在证明对象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补强证据的直接证明对象并非案件事实, 其真正目的在于证明主证据的真实可靠。正如法官Learned Hand在Daeche v.United States中指出, “关于补强条件的证据充分到可以确保自白的真实性或者倾向于证明自白中包含的所有事项, 这些证据完全没有必要与罪体有关。”当然, 这并不是说补强证据与案件事实就没有关联性, 正如很多实物证据, 其本身不仅能验证主证据的真实可靠性, 也能反映案件事实, 但补强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关联性并不是补强证据的必要条件[3]。而印证规则则必然要求多个证据共同指向案件事实, 否则仍属孤证, 无法定案。

三、印证规则产生的原因

英美法系证人既包括当事人也包括鉴定人和当事人以外的证人。英国判例法曾经主张:“一般来说, 一个证人的证据就足够证明任何问题。其他案件中, 作为一个惯例, 法官要提醒陪审团, 仅依靠一个证人的证据来判有罪是危险的, 除非得到补强。这类提醒适用于由儿童、同伙或性犯罪案件中的申诉人所提出的证据。”[4]由此可见, 英美法系并不排斥单个言辞证据认定案件事实, 并且原先需要补强的普通法规则已经被逐渐废除。如:引诱妇女卖淫罪中不利于被告人的证人证言的补强被《1994年刑事审判与公共秩序法》第33条废除。未经宣誓未成年人证言的补强被《1994年刑事审判与公共秩序法》第34 (1) 条和附件16所废除。

由此可见, 英美法系更倾向于由事实裁判者自由决定证据的补强。该种司法政策与其整个诉讼机制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英美法系奉行证人中心主义, 其对待证人证言的起始逻辑在于:经过宣誓之后的证人证言应当被信任。这种草率假定的背后是一整套保障性机制的支撑:强制将证人送上法庭接受询问, 排除不可靠的传闻证据出现在事实裁判者面前。通过伪证惩处机制对证人形成威慑力。庭前充分的证据披露制度, 控辩双方相对平等的调查取证权, 以及庭审过程中对证人证言可信性的弹劾以及交叉询问。正是经过这一系列机制的过滤, 保障了绝大多数证人证言的可靠性。

而我国奉行书面卷宗主义, 对待证人证言的起始逻辑在于:证人证言是不可信的。我国缺少一整套保障证人证言真实性可靠性的机制。实践中, 证人证言出庭率极其底下, 导致书面证言泛滥成灾, 其内容的真实可靠性大打折扣。律师取证能力低下以及庭前证据披露不够完善, 即使证人能够出庭作证, 双方也无法对其进行充分的质证。而伪证惩罚机制疲软, 无法对证人形成有效的威慑力。因此, 法官无法分辨言辞类证据的真实性, 为了保证案件结果的准确性, 就不得不依靠其他证据形成印证。而对证据本身考量的缺乏就必然导致印证规则彻底异化为一项数量规则。

四、印证规则存在的问题

(一) 过分强调证据的数量, 而非证据的质量

印证规则要求对案件事实部分需要多个证据的相互印证, 否则就不能定案。如证言必须有基本内容相同的口供, 其他证言或者物证、书证以及其他证据支持。因为法官对证据本身的真实性难以分辨, 只能通过证据数量的堆砌来保障案件结果的正确。如笔者接触的一起聚众斗殴案件中, 被告人辩称其仅在现场劝架。而视听资料仅显示被告人在拉扯对方的手臂。侦查机关为了形成印证, 将视听资料播放给证人看, 让其做出“被告人在殴打对方”的证言, 从而形成多个证据相互“印证”。而法官也据此判定罪名成立。

(二) 一定程度上促使冤案的产生。

每个案件的肇始, 侦查机关都能或多或少获取一些证据。然后, 这些初步证据经过侦查机关的加工整合, 形成一部模糊的影片。一旦该影片的“主角”被锁定, 那么印证规则就开始发挥功效了。“犯罪嫌疑人”被要求按照侦查人员预先设定好的桥段进行陈述并对侦查人员还没有掌握的部分进行供述。无辜之人当然无法形成侦查人员想要的口供, 迫于精神或是肉体的压力, 不得不开始编造故事情节。侦查机关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去寻找新证据, 来填充心中那部残缺的影片。一旦“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与补充到的证据不符, 那么“犯罪嫌疑人”即被认定为隐瞒事实真相, 并要求重新供述。于是, 在侦查机关与“犯罪嫌疑人”双方的互动之下, 虚假的口供最终与其他证据形成了完美的印证。正如《自白的心理学》一书中所说的:“虚假自白生成的场就是力的磁场。被放到这个磁场里的时候, 人用语言编造出来的世界表现得何等扭曲和歪斜”[5]。

(三) 导致民事诉讼虚假诉讼

印证规则同样适用于民事诉讼领域。该项规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虚假诉讼。首先, 如果刑事诉讼中还存在着以秉持正义为己任的公诉机关, 那么在民事诉讼中, 双方当事人就纯粹是自身利益维护者。在利益的驱使之下, 当事人更有动力进行虚假诉讼。再者, 民事诉讼证明标准远远低于刑事诉讼, 只需要达到优势证据即可。而我国传统上拥有强大探求事实真相能力的法官也在司法变革的浪潮中变得消极而中立, 取代法官的律师调查取证权却并未跟进, 这都为当事人进行虚假诉讼提供了方便。最后, 强制当事人出庭接受质证机制的缺失, 更加助长了虚假诉讼的滥觞。当事人在委托专业的律师之后即可躲入幕帏之后, 免遭对方的质疑。经过专业律师精湛的修剪技术, 言辞证据与其他证据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达到互相印证的效果, 以优势证据击败对方。于是中国司法出现了一个非常怪异的现象, 每个律师就像亲身经历了整个事件的目击者, 以知情当事人的身份在法庭上接受着法官与对方律师的询问。在事实真相被法律真相渐渐取代的现代法治理念下, 说谎并不可怕, 沿着稀缺的证据编织谎言, 谎言即是真相。

五、印证规则的适用

(一) 印证规则本身属于一种科学的验证方法

事实上, 印证规则并非我国特色的司法实践, 英美法系整个法庭围绕证人展开, 而实物类证据的提出也往往为了与证人证言形成印证, 使整个故事更加逼真, 从而排除合理怀疑。案件证明活动是对历史的重塑, 一般来说, 证据数量越多, 印证越严密, 就越能保障案件质量。但由于我国缺少一系列保障言辞类证据可靠性的措施, 法官对单个证据本身无法做出判断, 导致印证规则异化为一项纯粹的数量规则。依靠数量堆砌来认定案件事实也成为了一种司法常态。

(二) 关注单个证据本身, 削弱对证据数量的要求

正如某些学者所说, “外部性”特指一个证据外还要有其他证据。而“内省性”则是指通过接触某一证据在事实判断者心中留下的印象与影响[6]。事实上, 证据的内省性一方面需要各项机制的保障, 另一方面也需要外部证据的支持, 但印证规则对于外部证据的要求过于严苛。印证规则与证据补强规则不同。补强证据一般指向的是主证据本身, 因此很多补强证据虽然与案件事实无关, 但可以用来辅助主证据, 增强或者削弱其在案件审理者心中留下的印象。但因为该些证据并未指向案件事实本身, 不符合印证规则的要求, 即便有足够的与事实无关的外部证据使得审理者确信言辞类证据的真实可靠, 也无法定案。

印证规则并非法律强制性规则, 而是一种验证方法。证据在讲究数量的同时更应当讲究质量, 因此即使存在多个证据共同指向待证事实, 但如果每个证据都存在着瑕疵, 那么即使能互相印证也不能定案。但是基于某些案件中证据固有的稀缺, 如果穷尽了所有的侦查手段也无法达到所谓的互相印证, 那么在保障单个证据的质量下, 也可以定案, 如在强奸案件中, 如果被告人不做有罪供述, 但被害人指认并能详述犯罪情节而且真实可信的, 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7]。

(三) 对特别严重的犯罪, 应有证据数量的要求

对于特别严重的犯罪, 比如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 应当持特别谨慎的态度, 适用最高的证明标准, 以防止冤假错案。但是, 该类案件对证据数量的要求也是建立在对单个证据的质量基础之上。因此, 对于特别严重的犯罪需要质量和数量的双重保障, 既能通过自由心证排除合理怀疑, 又能保证案件中具有多个主要证据形成相互印证共同指向待证事实。

六、保障言辞证据可靠性措施

通过上文所述, 如果没有一系列对言辞类证据的保障性措施, 那么印证规则将与数量规则无异。因此建立一系列的保障性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一) 强制证人出庭作证与排除传闻证据

一方面只有把证人送上法庭, 方便双方对其进行质证, 才能保障证人证言的真实可靠性。另一方面, 法官只有亲自接触证人证言, 并听取双方对其质证, 才能形成心证, 判断证人证言可信度。

(二) 宣誓制度与伪证制度

通过庭前的宣誓制度与伪证的惩罚措施, 可以对证人的内心形成一定的威慑力。促其将案件的真实情形表述出来。

(三) 庭前证据展示制度与律师的调查取证权

通过庭前证据展示, 使双方对各自的证据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并赋予律师足够的调查取证权, 有利于发现案件真相。

(四) 弹劾证人制度与交叉询问制度

适当吸收英美法系交叉询问制度以及弹劾规则。便于揭示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可靠性。有助于法官对言辞类证据形成心证。

参考文献

[1]张媛.司法实践中如何掌握刑事证据相互印证的合理限度[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12 (1) :49.

[2]李建明.刑事证据相互印证的合理性与合理限度[J].法学研究, 2005 (6) :27.

[3]赵信会.论补强证据规则的程序地位——以英美法为视角的分析[J].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0 (5) :74.

[4][英]理查德·梅, 王丽, 李贵方等译.刑事证据[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470-471.

[5][日]滨田寿美男, 片成男译.自白的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157.

[6]龙宗智.印证与自由心证—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模式[J].法学研究, 2004 (2) :111.

相互承认与相互尊重 第10篇

类似于不偷盗、不奸淫、不杀人这类道德戒律,作为一种个人道德底线或社会的底线伦理,在任何一个社会都从来没有真正普遍实行过。只有奉行这种戒律的宗教团体以及其真正的教徒才有可能做到。实际上,人们不违犯道德戒律,原因有三:一、法的强制;二、宗教的威严;三、道德的觉悟。法的强制可以很严厉,但如果众人都是如此,不道德的状态成了法不能责斥的众人状态,法的威力也就没有了。并且,如在这样的众人状态下,所谓道德的觉悟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同时,如果没有一种拯救人心的宗教,社会道德状态的好转也就只有靠社会行为的自然博弈了即:人们在多次上当受骗深受其害之后,某种欺骗行径可能就不那么有市场了。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道德阵痛可能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来自我消解。

因此,不在于提出什么样的底线伦理,而在于有没有一个人们能够奉行道德的社会机制。同时,我认为,类似于传统的道德戒律这样的底线伦理观念在一个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现代社会,它的功能已经完结,一种新型的底线伦理观念——相互承认和相互尊重的观念已经出现,并且它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它扎根于我们的经济生活中。

我在《当代中国社会伦理生活》(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一书中已经提出,相互承认与相互尊重,是建构当代中国社会伦理的最低要求,同时也是最高要求。而且相互承认与相互尊重这一伦理的最基本要求,在当代中国的道德生活中已经具备。现代市场经济是建构在追求特殊利益的主体的经济行为上的运作模式。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有着自我利益追求的自主主体之间的相互人格尊重,是社会生活得以进行的基本伦理前提。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大量的日常性交易活动,如果没有人格互尊的伦理,就不能进行。商品的交易是在追求自我利益的人之间进行的等价交换活动。但是,绝对追求自我利益的人并不想使他人以等价来获取利益,而是要否定他人,即以杀害或要挟对方,征服、威逼对方来夺取利益,或者以欺诈手段来骗取对方钱财。等价交换只是在对对方人格或主体的尊重的前提下,把对方看作是与自己有着同样主体性、同样人格的人时才能够进行的交易。这是一个伦理的世界、一个交互主体性的世界。从商品交易、经济交往而实现的伦理世界的视野出发就会发现,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的封闭性的伦理世界向血缘集团之外扩展,恰是在于经济交往的扩展。在原始社会,氏族、部落之外的人都是敌人,而在开始意识到交易比掠夺和争斗更为有利时,才出现了和平。血缘集团外的人的权利才得到承认,超血缘的伦理世界才开始出现。等价交换原理就是对追求自我利益的功利心的一个限定性的伦理规定。有了这样一个原理,交易双方才不致于在相互斗争中两败俱伤而达到均衡与互利。无疑,等价交换原理的出现有着人类理性的前提条件,恰是在理性的作用下,人类走向正义与伦理合理性;而等价交换原理的出现对于人类伦理世界的进展无疑又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相互承认与相互尊重的伦理体现的是对对方主体人的承认与尊重。等价交换原理就是这样一个伦理理念。现代市场是一个经济生活全面以等价交换原理为基础的经济。以等价交换为原则的交易过程就是一个伦理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伦理的经济。市场经济的运行是一个普遍性主体的活动结果,它排除了那种计划体制下的自上而下的长官意志对于经济活动的支配性作用。交互主体在市场经济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自发形成的市场制度是追求私利的经济人所达成的某种妥协或自我约束,从而形成的公正的秩序。然而,秩序公正或者说制度公正,说到底就是以等价交换原理为核心的秩序制度与公正。因为它是市场经济的交互主体所决定的。原始社会的单个性的交易伦理和封建社会中局部性交易伦理在全社会的经济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现代经济的全面性以及无所不在的影响力,这种伦理的秩序、理性的秩序就是民族国家的国民的秩序,或者说,它成为国民生活的伦理秩序中的一个基本层面,因而与现代国家法的秩序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也就是说,现代经济生活不仅要求交互主体性的互尊伦理,而且要求国家法的保障。而在没有交互主体性伦理的地方,也就没有这种经济,现代民法出于社会经济与社会秩序的需要,对于这种交互主体性伦理起着保护的作用。

相互尊重与相互承认——这一交互主体的伦理不仅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正在显示出它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作为主体的地位才得以真正确立。主体多元和主体的普遍性,改变了具有传统社会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等级服从关系。普遍主体的出现,带来了经济生活的契约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契约化。我们知道,经济契约订立的前提就是相互意志独立的主体,在尊重对方意愿的前提下的具有法权债务性质的约定。因此,契约本身就是交互主体互尊的体现。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契约观念已经进入现代经济的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的全部领域,我国经济制度的现代化,一个必然结果就是经济秩序的全面契约化。

同时,经济生活的契约化形成的契约观念,已经从经济领域溢出而成为契约社会观念。所谓契约社会观念是指:一、一切社会关系都可以由契约来概括,契约起着构造社会的作用;二、以契约的观念重新审视社会利益关系,以契约作为社会秩序与规则建构的原则。近代西方社会从中世纪封建社会过渡到近现代社会,就是为商品和市场经济的兴起所带动的。而在社会观念上,就是从中世纪的身份观念转换到现代的契约观念。以英国著名法学家梅因的观念看,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实际上就是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契约关系起着消解传统的身份关系、建构新的社会秩序的作用。那么,随着我国社会生活的发展,我国的契约观念是否已经从经济领域流转出来,而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观念?我们看到,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已经从行政隶属关系向契约关系转化,个人开始依据契约来订立自己的身份(如用工合同、单位聘用制等)。而政治契约的观念,我们早已有之。毛泽东说“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人民同意或者说权力的转让是政治契约的核心观念。法律代表公意,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是法律规范下的关系。从政治程序来看,政府各级首脑为民选产生,其去留为选民所决定,因此,政府行为体现为契约化的行为。而不论是哪一种契约化行为,其实质性的内涵就是对对方的尊重,对方为一独立自主的主体,如人民不是政府的臣民而是有着自身权利的公民。

梅因曾认为,契约化的程度是一个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成分多少的标志。就这个观念而论,我们正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过程中,经济生活的契约化和社会生活的契约化的趋向日渐明显,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承认与相互尊重的伦理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基础伦理。但是,我们又要看到,我国的社会契约化的发育是一个极为艰难的过程,相互承认与相互尊重的伦理意识在一部分人的心目中还相当淡薄。社会契约化与互尊伦理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双向运动。当我们在任何一个生活领域、任何一个社会层次有了最基本的,对人作为主体人格人的承认意识,我们才可说,这个社会有了最基本的道德。做到如康德所说,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目的王国),是社会的理想态,而从最低层次的相互承认到最高层的相互尊重,其间必然经过一个社会契约化的过程。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过程中。

咨询就是心灵的相互滋养 第11篇

一天晚上十点多,我突然接到一个高三男生的电话,他的声音里有一份焦躁,叙事的过程中话语不断颠倒重复。他说自己的性格是热情的,属于狮子座,但这样的性格在人际关系中很容易受伤害,“看见自己爽的同学就容易成朋友,看见不爽的就成敌人,结果几年下来,朋友越来越少,敌人越来越多,班级里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成了自己的敌人。我和我的朋友与众多的敌人斗得不亦乐乎,有时甚至大打出手。刚开始老师还站在我这边,到后来连老师也反对我了。学校已经下了最后通牒,如果再不停手,就要开除,并且还要我向他们道歉。我虽然道歉了,但肚子里的怒火怎么也消不掉,一到教室就想狠狠地揍他们一顿”。今晚,他打电话求助的目的就是来寻找消除愤怒情绪的方法。

“你能回到事情发生的最初吗?”我问。他得了校园十大歌手第七名,而同班的一位女生得了第一名,他们又都在同一个社团。得奖后,这个女生在社团里对他颐指气使,男生慢慢地积压了一肚子的愤怒,就反击她:你长得这么难看,哪个男生会看上你。于是战争在两人之间爆发了:相互攻击彼此的身高、长相、受异性喜欢的程度等。因为每人都拥有各自的歌迷,最后班级里就分成水火不容的两派。

“你是第一个打电话给我的学生,以往都是老师打电话找我咨询。你是多么有勇气,多么坦诚,谢谢你对我的信任。你很可贵,在这样的一个年龄,就思考自己的性格并想改变自己的性格,真的很可贵!”我把对他人格的深深的肯定传递了出去。

“回首当初,你应该比较傲慢,她也比较傲慢。对不对?”

他一下子惊住了:“对,说得太对了!是傲慢!”

“那傲慢背后又是什么呢?……是一份恐惧。对自己的不自信造成的恐惧。”

“为什么傲慢背后是恐惧?”他有点疑惑。

“你感受一下,是不是恐惧‘不自信’?”“对,感受到了,是不自信。”

“傲慢的你就像一个吹起来的气球,被别人用针刺一下,瘪了,又重新吹起来,又被别人扎一下……”

“老师,你说得太形象了,就是这样!”

“为什么我没有自信呢?那又怎样使自己自信呢?”

“你看老师一直在夸你,老师真的看到你身上的那份真诚、坦率和勇气。在这样一个年龄你就开始寻找各种途径了解自己的性格,并有勇气打电话给老师想改变自己的性格,太可贵了。可能你妈妈也很爱你、关心你,但她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没有肯定你身上的种种特质?!”

“对,妈妈只指出我的不对,真的没有肯定过我;同学都说我性格像女人,很不好吧?”他再一次寻求对他人格的确定。

“一个真正健全的大写的人,他的人格中有一份男人般的力量、一份女人般的温柔、一份孩子般的纯真与灵活。完整的人格,这三者都需要啊!”

“那我性格中的这份东西也是很好的。”“对啊!”这时我已经感受到了他的声音已变得清晰而稳定。对孩子生命深深的肯定,才能真正托起一个孩子精神的脊梁。当他的精神脊梁被托起,他的一切将自然归正,就会有《道德经》中所说的“万物将自宾”。

“但我看见那个女生还是感觉讨厌,怎么办?到教室一看到她就心生怒火,怎么办?”

电话中我使用了华东师范大学临床心理咨询博士孙新兰意象对话疗法的一个小技巧:面对和接纳。“想象一下那个女生就在你面前,对她说:‘我放下我的傲慢,我其实很想和你成为朋友。看着她的眼睛,深深地看进去,看到了什么?’”“她真的变了,她也想和我成为朋友。”电话的那头传来柔和清晰而坚定的回答。

放下电话的刹那间我觉察到:我被这次咨询深深地滋养了。正如孙新兰老师常说的,“咨询就是心灵相互滋养的过程”。近日来自己也陷于傲慢中,傲慢带来的对他人的轻视,造成的是关系的裂痕。孩子,感谢你,在我咨询你的过程中,也在疗愈我自己,滋养我自己!

咨询师是什么

一次聚会,一位朋友向在座的心理系任教的老师咨询问题,这位老师害怕了:“我不是垃圾桶,不要向我倒垃圾。“为什么这位老师面对心理问题的咨询是一份害怕、躲避和恐惧?是他个人的问题吗?是的,其实这也是传统咨询师角色定位的问题。一直以来,无论是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同行,还是不了解心理咨询的普通民众,在互相调侃中形成了一种默认的共识,咨询师就是“心理的垃圾桶”,因为他每天都“吸收”来自不同人身上的“心理垃圾”。如果一个心理咨询师也自我认同了这一角色,他就会遵循这一理念去行事,同时又会寻找更多的“事实”来证明自己的理念是对的,心理学称之为“合理化”的过程。那会是怎样的结果呢?当一个咨询师认同自己的角色是“垃圾桶”的时候,他所做的就是充当垃圾桶的工作。面对来访者,他首先看到大量的“垃圾”,大量负性的能量,在咨询的过程中他就会把大量的负面情绪和能量都吸引和聚集到自己身上。一次又一次,慢慢地他原有的助人热情被耗损、被耗竭,出于对自己生命的自我保护就产生逃避的心理,逃避来访者,逃避咨询,逐渐产生与来访者的隔阂,导致面对来访者的问题越来越无力无奈,最终陷于自身生命系统出现问题的困境之中。

咨询是心灵的相互滋养

孙新兰近年以台湾文化学者廖志祥先生的《道德经》为底蕴提出灵魂心理学一派,她认为:咨询是生命开启生命的过程。每一个生命都具有真、善、美的神圣内涵,每个生命都有它自我的完善性,每个生命都有它发展的自律性。如果咨询师层层穿越来访者行为层面、情绪层面、认知层面,到达生命最核心的心灵层面(灵魂层面)展开工作,开启来访者生命真、善、美的神圣内涵,就会产生如《道德经》所言的“万物将自化”、“万物将自正”、“万物将自宾”的效能。

以前文高三男生咨询案例来说明。该男生的咨询目的很明确:寻找消除愤怒情绪的方法,他在寻求第二层面(情绪层面)的问题解决。如果咨询师也只是在这一层面开展工作,帮助他找出消除愤怒情绪的种种方法,这次咨询结束,下一次该男生可能又会来寻找解决其他负性情绪的方法。而他的负性情绪每天都在滋生,消除各种负性情绪的方法则无穷尽,这孩子的问题并没有在咨询中真正断因,咨询的效能将非常有限。如果咨询师深入到第三层面(认知层面)展开工作,会如何?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认为,任何情绪或行为反应都是由对事件的不同看法而引起的。我们可以对发生在男孩身上的事件做认知调整:他的女同学得了校园歌手第一名,对他颐指气使,让他很不爽。是女同学真的颐指气使,还是他自己的主观判断或自我投射?帮助他检视自己的思维,找出他思维中以偏概全、绝对化等错误,启迪他改变对此事的看法,得出原来一切的愤怒都是因为自己的错误信念导致的。咨询可能有效,问题可能被解决,男孩与女孩可能相安无事。这是在这一层面工作达到的效能。如果在第四个层面(灵魂的层面)开展工作,又会是怎样一番情景呢?案例中的男孩、女孩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没有获得真正的内外一致的肯定,一直处于自我萎缩状态。赢得校园十大歌手后突然间自我膨胀,于是形成一份傲慢,而这份傲慢的背后其实是害怕别人看到并不完美的自我,于是用傲慢拉开与别人的距离,造成关系的裂痕。如果透过傲慢的表象,看到男孩身上热情、真诚、坦率、勇敢的一面,看到男孩身上柔美的一面,咨询师就在更深的底部,唤醒了男孩的生命,托举起男孩的生命,这就是生命求真的实相、求真的真谛。如果透过傲慢的表象,咨询师再看到每一个生命在心灵最深处都渴望相亲相爱,在相亲相爱中生命才会感到真正的自由、喜悦与宁静,生命才会满足,在关系的裂痕中只会感到痛苦与纠结。其实男孩也好、女孩也好,在其心灵最深处都渴望与对方相交、相知、相融,这是生命求善的真谛,也是生命求善的实相。基于对生命的这份理解,在咨询中我借用意象,让男孩看女孩的眼睛,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可以抵达心灵最深处,那就是所有生命共同的渴望:爱着。借助意象,那个男孩很快就感悟到这一点,男孩与女孩之间原有的那道关系裂痕刹那间就被爱填埋了,被爱消融了。他们之间原有的相互否定、攻击和冲突刹那间就被冲垮,被卡住的爱的能量刹那间似水般流动起来。这种爱的能量又流回给咨询师,作为咨询师的我被深深地滋养到。

如果咨询师认同咨询是生命的相互开启,每一个生命都具有真善美的神圣内涵,每一次咨询都抵达来访者的心灵深处,对来访者的生命作深深的确定,来访者的生命就会被点亮,就会被纯化,就会被贵化。这份被纯化、贵化的生命品质使得来访者的生命根基被深深滋养,他的生命之树就会更加茂盛。这份喜悦会深深地传递给咨询师,这份爱的回流又让咨询师的生命受到滋养。咨询师的生命能量就不是单向耗竭的过程,他的生命能量在咨询中不断被充盈。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就是爱的流动的关系,是心灵相互滋养的关系,是生命能量生生不息的循环关系。可以想象,在这样一种状态中,每一个生命都被滋养,每一个性灵都更加自由,每一个生命都更加灿烂地绽放,咨询就呈现“爱生爱,美生美”的状态。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相互学习】相关文章:

相互学习的成语范文06-27

相互依附相互影响08-13

相互比较07-28

相互推进08-06

相互依存网络07-04

相互渗透论文08-23

相互因素分析08-14

药品相互作用05-17

艺术的相互融合06-24

开展相互批评范文06-03

上一篇:局域变换法下一篇:大学生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