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模块考试

2024-06-24

高中历史模块考试(精选5篇)

高中历史模块考试 第1篇

一、以高考《历史考试说明》为指导进行整合,形成通史体系框架构建的模块

《历史高考说明》是以古今时序体系确定考查的内容与要求的, 它既是高考复习教学的“纲”, 又是模块整合的指导意见, 我们应在《历史考试说明》的指导下, 构建以专题教学内容为基础的“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通史体系。为此, 教师要指导学生理清历史事件的时序, 用重大历史事件来把握历史阶段的特征, 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形成纵横有序的知识体系。这种整合特别适合于高考复习教学。

时序是历史学科知识的一个重要特点,正确而明晰的时序是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重要前提。历史新课程的大多数专题内容都是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来排列的,例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就呈现了从夏到清中国古代各朝代的大致演变。由于新课程的内容不是以通史的方式来呈现的,在进行专题教学以及复习的过程中,教师都应有意识地补充和强化主要历史事件的时间概念,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时序。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历史高考说明》的指导下突破专题教学时空不清的局限,与学生一起编制中外“大事年表”,让学生在“大事年表”的总框架下,丰富内容,形成知识体系,了解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实践证明,这样做决不是对旧课程的“复古”,而是有利于模块内容整合的一种新的有效做法。

例如,通过“‘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的历史大事年表”的编制,能让学生对17~19世纪上半期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和阶段特征一目了然。明清时期(17~19世纪上半期)正是世界文明形态的转型时期,封建制度走向没落的时期,也是工业文明崛起的时期,这一历史阶段特征用相应的大事年表能清晰地予以表现。

另外,以高考《历史考试说明》为指导,整合模块内知识内容形成通史体系框架,除了编制大事年表外,我们还可以构建时序性的“小专题”知识体系。例如,讲资本主义统治下的世界市场,可按“萌芽时期(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形成时期(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迅速发展时期(二战后)”三个阶段整合必修2相关的知识点,整合“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世界货币体系和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及经济全球化”等内容。这种整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知识线索,掌握知识发展脉络,完善思维过程,形成纵向的“单元”式的知识结构体系,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前因后果,完整地认识历史、学习历史、评价历史。

二、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模块整合,构建整体历史

必须把必修、选修模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整合,才能准确而全面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把握历史发展的全貌,全面理解历史知识,从而把握历史发展的性质、特点与规律,以帮助学生升华情感、提高能力。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模块整合策略。纵观必修模块内容,我们不妨用以下11个大问题为中心予以整合:1.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2.古代中西方思想演变。3.20世纪以来我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4.近代西方思想演变和中国思想解放潮流。5.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6.列强的侵略和中国的抗争与探索。7.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和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8.现代中国科技文化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9.多极化趋势下的中国和世界。10.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国家统一。11.世界近现代科技文化。

例如,以“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兴起与发展”问题为中心,将必修1的“辛亥革命”、必修2的“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必修3的“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选修内容中“亚洲觉醒的先驱”进行整合,因为这些内容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和个人贡献等方面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经济基础、思想基础和个人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进行不同侧重点的叙述。又如,围绕“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整合必修2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以认识其建立的经济背景———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因为正是这三个历史事件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强了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和政治热情;整合必修3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感知其建立的思想文化背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科技革命,以透彻地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的思想基础与理论武器。同样可以整合的还有选修4人物评说中“美国国父华盛顿和一代雄狮拿破仑”的相关内容等。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模块整合,进一步突出了主题,使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有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的依托,提升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上述的整合做法,也符合“考试说明”的“世界近代”部分的要求。

三、以意义建构为目的,有效整合模块内容

必修模块分属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与科技三个范畴。任何社会都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有机结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有多方面论述,其基本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经济是基础,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相对独立,但归根到底是为经济服务的;政治反作用于经济,指导经济发展的方向;政治对于经济在一定条件下起决定作用;政治作用于经济的最终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又是对它们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的、进步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在教学中应体现这些辩证关系,揭示历史发展的矛盾运动和客观规律,实现意义建构的目的。

在历史必修2经济模块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已学习完历史必修1政治模块的内容,可以将两个学习模块的相关单元和内容相联系加以整合,这样做,既可以随时复习已学过的内容,又可以使政治和经济的内容加以整合,帮助学生理解社会政治和经济的辩证关系,从而深刻地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例如,教学“古代中国的经济”时,可引导学生将必修1必修2的专题一内容整合,认识古代中国的经济是如何受政治、经济之因素影响,一直在农耕经济道路上前行的原因:历代中央政府在君权的加强、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的改革、监察制度的完善、选官制度的改进等方面采取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不断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政治,以稳固小农经济;中国历代王朝都视农业为本业,把工商业贬为末业,“重农抑商”政策成为基本国策,明清时期还一度实行严格限制中外交往的“海禁”政策,以致中国长期停滞在农耕经济的社会里,新经济因素不能得到顺利发展,“重农抑商”政策的出台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而“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实施又抑制了社会经济的活力;中国传统的“重道轻器”观念,也限制了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又如,将必修2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必修1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必修2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与必修1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等相关的学习主题及单元内的若干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有利于阐明经济与政治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渗透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高中历史模块考试 第2篇

1、单选题,该题满分2分】

下列属于计算机网络连接设备的是()

A)显示器

B)交换机

C)光盘驱动器

D)鼠标器

答案B

2、单选题,该题满分2分】

下列关于搜索引擎的错误描述是()

A)搜索引擎可按用户提交的关键词进行检索

B)搜索引擎不能按英文关键词进行检索

C)利用元搜索引擎,可以同时检索多个搜索引擎,扩大检索范围

D)用户提交的检索多个关键词可用AND.OR.NOT来连接

答案B

3、单选题,该题满分2分】

属于因特网的服务类型的是()

A)TCP/IP

B)TELNET

C)CSS

D)UPS

答案B

4、单选题,该题满分2分】

下列关于树立网站整体风格的叙述,错误的是()

A)网站的标志对树立整体风格没有什么影响

B)网站的色彩也是树立整体风格的重要因素

C)设计网站的字体是树立整体风格的重要环节

D)网站色彩一般不超过3种,太多使人眼花缭乱

答案A

5、单选题,该题满分2分】

下面关于网络拓扑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环型拓扑结构比其它拓扑结构浪费线

B)每个网络只能包含一种网络结构

C)局域网的基本拓扑结构一般有星型、总线型和环型三种

D)网络上只要有一个结点发生故障就可能使整个网络瘫痪的网络结构是星型答案C

6、单选题,该题满分2分】

Internet使用TCP/IP协议实现了全球范围的计算机网络的互连,连接在Internet上的每一台主机都有一个IP地址,下面不能作为IP地址的是()

A)201.109.39.68

B)120.34.0.18

C)21.18.33.48

D)127.0.257.1答案D

7、单选题,该题满分2分】

下面关于域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域名专指一个服务器的名字

B)域名就是网址

C)域名最终要转换成IP地址才能实现对网站的访问

D)域名可以自己任意取

答案C

8、单选题,该题满分2分】

在下列选项中,哪一个选项最符合HTTP代表的含义()

A)域名

B)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C)网址

D)超文本传输协议

答案D

9、单选题,该题满分2分】

在制作网页时,下列关于创建超链接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与外部网站链接

B)一张图片不能包含多个链接

C)可以利用图片作为链接

D)在表格中可以建立超链接

答案B

10、单选题,该题满分2分】

城市电话网在数据传输期间,在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有一条临时专用物理连接线路。这种电话网采用的技术是()

A)报文交换

B)电路交换

C)分组交换

D)数据交换

答案B

11、单选题,该题满分2分】

在搜狐搜索引擎中,先单击“科学技术”类别名,后选择“科学普及”类别,再单击“中国公众科技网”,这种搜索方式属于()

A)全文搜索

B)元搜索

C)目录搜索

D)特色信息检索

答案C

12、单选题,该题满分2分】

使用浏览器登录清华大学的FTP服务器ftp://ftp.tsinghua.edu.cn下载文件,这种网络应用软件结构属于()

A)B/S结构

B)C/S结构

C)OSI结构

D)TCP/IP结构

答案A

13、单选题,该题满分2分】

当你在网上下载软件时,你使用的网络服务类型是()

A)信息浏览

B)即时短信

C)文件传输

D)远程登陆

答案C

14、单选题,该题满分2分】

IP地址128.34.202.212属于:()

A)A类地址

B)B类地址

C)C类地址

D)D类地址

答案B

15、单选题,该题满分2分】

网络协议是支撑网络运行的通信规则,因特网上最基本的通信协议是(A)FTP协议

B)TCP/IP协议

C)UDP协议

D)POP3协议

答案B

16、单选题,该题满分2分】

网页设计中,ASP的中文含义是()

A)动态服务器页面

B)邮件系统

C)服务器系统

D)域名服务系统

答案A)

17、多选题,该题满分2.5分】

关于绝对路径的施用,以下讲法正确的是()。

A)施用绝对路径的链接不能链接本站点的文件,要链接本站点文件只能施用相对路径

B)绝对路径是指包括办事器标准在内的完全路径,凡是施用http://来暗示

C)绝对路径不管源文件在啥子位置均可以非常准确地找到

D)如果但愿链接其它站点上的内部实质意义,就必需施用绝对路径

答案BCD

18、多选题,该题满分2.5分】

下列关于框架的讲法,正确的是:()

A)框架不能嵌套

B)每个框架内部实质意义不受别的框架内部实质意义的改变而改变

C)Dreamweaver 8中供给了13种框架集

D)每个框架都有自己自力的网页文件

答案BCD

19、多选题,该题满分2.5分】

在Dreamweaver 中,下面关于定义站点的讲法正确的是()

A)起首定义新站点,打开站点定义配置窗口

B)在站点定义配置窗口的站点名称(Site Name)中填写网站的名称

C)在站点配置窗口中,可以配置当地网站的生存路径,而不可以配置图片的生存路径

D)当地站点的定义比力简略,基本上选择好目录就可以了

答案ABD

【20、多选题,该题满分2.5分】

下面关于CSS的讲法正确的有:()

A)CSS可以控制网页背景图片

B)margin属性的属性值可所以百分点

C)对于中文可以施用word-spacing属性对字间距进行调解

D)margin属性不能同时配置四个边的边距

答案AB

21、多选题,该题满分2.5分】

下列暗示颜色代码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CD

22、多选题,该题满分2.5分】

在Dreamweaver中,中文输入时欲键入空格应该()

A)在编纂窗口直接输入1个半角空格

B)代码中输入“ ”

C)在编纂窗口输入1个全角空格

D)在编纂窗口输入两次空格

答案BC

23、多选题,该题满分2.5分】

“”图象标签中可以配置的属性有()。

A)图象的宽度

B)图象的高度

C)图象的边框

D)图象的灰度

答案ABC

24、多选题,该题满分2.5分】

网站上传可以通过()

A)Dreamweaver 8的站点窗口

B)FTP软件

C)Flash软件

D)Fireworks软件

答案AB

25、判断题,该题满分2分】

在浏览网页时,当鼠标指针移到具有超链接的图片或文字上时,其形状为状()答案正确

26、判断题,该题满分2分】

在同一个网页中的不同位置可以通过书签来建立超链接,以便快速浏览。()网页可用HTML 语言来编写。()

答案正确

27、判断题,该题满分2分】

在发布网页前必须在Internet上申请一个主页空间。()

答案正确

28、判断题,该题满分2分】

主页和内页都是用HTML的文件格式来表示的。()

答案正确

29、判断题,该题满分2分】

域名不是惟一的。()

答案正确

【30、判断题,该题满分2分】

PNG格式的图像是GIF图像格式和JPEG图像格式的综合应用。()答案正确

31、判断题,该题满分2分】

图像只能作为网页的内容而不可以作为网页的背景。()

答案错误

32、判断题,该题满分2分】

GIF图像格式是第一个支持网页的图像文件。()

答案正确

33、判断题,该题满分2分】

高中历史模块考试 第3篇

一、高中历史模块专题编写体例的优势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最突出的改变体现在内容的模块专题设计上,新教材这种模块专题编写体例有它的优势:以模块专题的形式出现,打破了以往的课程构建理念,避免了原先与通史体例的雷同,采取纵向跳跃、横向截取典型事件或人物的方法,力求在典型事件或领域作更深入的阐述和更具有典型性的探究,使得教科书的面目焕然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史模块“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专题编写依据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模块专题编写独具优势,使学生对17~19世纪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与发展的脉络十分清晰。本专题主要介绍了17~19世纪资本主义政治制度通过立法的方式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先后确立。伴随着生产力的阶段性变化,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启蒙思想发展传播,君主专制制度土崩瓦解,资产阶级由暴力革命夺取政权转向制度建设。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历史过程。受各国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英、美、法、德建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各具特色,但都是以议会为核心的间接民主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是议会制度真正开始的标志;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它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创立了世界政治体制的一个先例。从1789年起,法国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直到1875年国民议会才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德国在完成统一后的1871年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其整体与欧美国家相比虽有很大的差异,但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同时,高中历史模块专题编写体例渗透了许多新的课程理念,提倡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设置了“本课要旨”、“历史纵横”、“学思之窗”、“探究学习总结”等新栏目,这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亲身实践的学习情景,改变了以往单一、枯燥的学习方式,从而进行多视角、多层次的学习,使学生能在史料、史实等方面有更深刻的体悟,以完成培养其较强历史意识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的课程目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史模块“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专题在讲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时,通过“学思之窗”介绍《权利法案》的具体条款,直接点出其内容、地位,意在引导学生从史实中得出结论,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体现了历史思维方法的运用。

二、高中历史模块专题编写体例的不足

但是,再新的教学理念也需要有载体传承,离开了有效的载体,理论也只能是无源之水。高中历史模块专题设计虽具有其优越性,但要在初中历史知识扎实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现在高中历史新教材的内容过于深奥,对于许多初中基础知识薄弱、还未形成历史知识体系的高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会有不少障碍。这样,模块专题教学的开展就会有难度。在人教版必修一政治史模块“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专题中,出现了“代议制”、“责任内阁制”、“联邦制”等名词,这些政治专业名词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为解释清楚这些概念就要花费不少时间,教学创新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高中历史模块专题编写体例在内容上、主题与各专题之间、背景知识与重点知识之间、主题之下的中外历史之间等,缺乏必要的认知层次和认知关联。在本模块专题教学中需要分析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形成的原因,重点说明为什么会形成各具特色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但人教版必修一政治史模块“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专题很少涉及相关内容,使学生很难理解世界文明的多样性。高中历史模块专题编写体例跳跃性大,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被弱化,造成了新的知识密度过大的问题。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建立与启蒙思想之间存在着理论基础与民主实践的内在联系,只靠政治史模块“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专题无法说明此问题,需涉及必修一政治史模块、必修三思想文化史等模块专题的内容。为了使学生理解该历史过程和作用,需要在高二历史教学中对两个模块进行适当的整合。

从学科的功能和特点来看,历史学科还要分析近代西方各具特色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对后世的影响,以探讨政治文明的演进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但是受模块专题编写体例以及知识缺乏系统性的影响,有关历史影响的问题基本是新教材中的盲点。

高中历史模块专题编写体例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不足,正如任世江先生所说:“课改呼唤更好版本的问世,但在实验阶段还不能求全责备!”我们高中历史教师要深刻认识模块专题功能,深度解读教材,以包容之心,上下相通,群策群力,探讨高中历史模块专题编写体例的成功之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谈高中历史新课程模块整合方法 第4篇

一、将意义作为整合目的, 完善模块有机结合

在高中历史课程中, 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都离不开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的内容。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 学生也对三者间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政治与经济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 同时, 经济与政治也影响着文化的发展。在历史教学中, 历史教师应将这些辩证关系渗入到历史课程中, 这样不仅揭示了历史的发展规律, 同时也实现了历史学习的重要意义。

在高中历史的选修与必修课程中, 都有对政治和经济内容的阐述, 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将二者相关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 这样, 不仅促进了相关知识的有效连接, 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 学生对高中历史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例如, 两汉时期政治经济制度, 不仅仅是对两汉时期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进行阐述, 同时也呈现出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衔接, 将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与春秋时的政治经济制度相比较, 最终从中归纳出两汉时期经济政治发展的进步性。

二、以历史的高考要求为指导, 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

高中历史不仅是对古今史实的简单阐述, 同时也是历史事件在时间上与空间上的有效衔接, 因此, 这就需要对高中历史课程构建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历史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时, 要适时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 采用多样化、灵活性的教学方法。同时, 历史教师也应注重创造和谐的教学气氛, 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也能促进历史教学的有效完成。例如, 在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时, 历史教师可以涉及到西方的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将西方资本主义与中国资本主义进行比较, 并在两者的差异性中总结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影响。

高中历史的学习目的除了增加学生的专业素质, 同时还要应对最终的高考, 所以, 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模块的整合要以高考的要求为指导, 这样才能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 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例如, 针对于高考要求中的内容, 可以将高考大纲中的重点知识化为必修部分, 并且可以增加课程的安排;对于高考大纲中涉及知识点较少的内容可以化为选修部分。同时, 历史教师也应在教学中对历史知识点进行侧重点的讲解, 并要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纵观历史的发展, 将问题作为模块整合的核心

高中历史在时间上是从古至今的史实演变, 在空间上是西方与东方的同时发展, 因此, 高中历史的知识间有着一定的相关性, 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纵观历史发展的基础上, 对历史课程进行合理安排和讲解。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不仅仅是对史实的简单阐述, 同时也包括政治、文化、经济的发展状况, 可见, 高中历史涵盖着多方面的知识结构。所以, 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对历史的发展有一个纵观、全面的认识。例如, 在《鸦片战争》的讲解中, 历史教师要带领学生回顾当时的世界局势, 这样才能让学生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 也能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鸦片战争在中国和世界上的影响, 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民族使命感。

在新课程的模块整合中, 根据高中历史发展的特点及性质, 应采用以问题为核心的整合方法。以问题为核心不仅便利了教师的导入过程,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开发了学生的扩散性思维。可见, 将问题为核心的模块整合是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必要手段。例如, 中国古代史的第三章的标题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 从中可以看到, 在这章中主要是针对于国家分裂和民族融合两个问题展开的。可见, 以问题为核心的整合方法不仅适应了《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历史教学的有效完成。

高中历史模块考试 第5篇

随着课改的深入进行, 高中历史教材打破了过去片面强调中国史的设计格局, 建构了中外史合编的新体例。俄国教育家马申斯基曾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中外史合编重在对中外史内容比较和联系的剖析。但这不是中西历史现象进行简单肤浅的比照, 它的关键是分析进行这种比较的目的和意义, 同一时期中外发生的历史事件之间是否有相似性、关联性, 从而最终揭示出不同历史现象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本质特征。

新教材将历史的主体内容按类别进行整合, 分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必修模块。在三个必修模块中, 共涉及了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下面是笔者对其进行粗浅的比较分析与联系解读。

必修一主要讲述中外政治制度。通过重大政治事件和重要历史现象, 观察人类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的历程。其中“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与“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主要讲述古代中国和西方的政治制度, 即东西方政治制度的起源问题, 通过中国中央集权制度与西方民主政治的对比, 体现古代中西不同的政治文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与“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讲述中外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运动及其制度建设, 西方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对外侵略扩张, 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侵略, 积极学习西方民主政治, 追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 体现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确立对中国的影响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讲述中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运动及其制度建设, 通过国际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运动和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联系比较, 体现国际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中国的影响;“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讲述现代国际关系与现代国际关系影响下的中外关系。

必修二主要讲述经济的发展变化。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 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机制也发展变化, 人类社会也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其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古至今纵向介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讲述近代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形成, 东方成为西方的工业品的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西方国家对外侵略扩张, 将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引起中国经济结构变动, 资本主义产生并曲折发展。通过东西横向联系和比较, 体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扩张和影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体现新中国建立后受苏联影响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 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通过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比较, 体现当今世界经济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最终不可阻挡。

必修三主要讲述思想文化的科学化。英伯特兰·罗素曾经说“在当今的中国, 封建中国固有的文化与我们的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诚然, 世界上各种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其中“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体现了中国与西方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进程的差异, 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中国儒家思想具有封建制度化的特征, 古希腊智者学派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文色彩。在“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的对比联系中,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一脉相承, 并西学东渐, “师夷长技”“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与科学”, 宣传“马克思主义”, 体现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总之, 中外史合编的体例, 一方面把中国史放在世界史的时空轴中, 在世界的坐标系中审视和解析中国历史, 另一方面又将全球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真正从世界历史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角度来解析全球历史。历史学习比较法和联系法既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建构深刻的历史思维, 也是对当今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回应。

摘要: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合编的新体例就是要打破片面强调中国史的设计模式, 重在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找到历史事件的差异性、相似性以及关联性。

上一篇:母语文化下一篇:高边坡加固的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