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技术人才培养

2024-08-02

广播电视技术人才培养(精选10篇)

广播电视技术人才培养 第1篇

本人就广播电视节目存在的问题和对广播技术人才培养谈几点看法。

(一) 由于长期以来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广播电视行业的技术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远远滞后于事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从而严重影响着广播电视这一体现人类文明的高科技成果发挥其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918台来说, 目前存在着整体技术力量薄弱, 专业技术人员青黄不接甚至有断档的现象。具有一定理论基础, 又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的技术人员奇缺, 日常大量的具有一定难度的技术维护工作自然落在少数技术骨干的身上。特别是掌握新知识、新技术, 能够独当一面, 独立完成大型技术项目的人才更是微乎其微。

(二) 在注重广播电视宣传意识的同时,

忽略了它主要的技术特性,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同, 广播电视节目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它的质量优劣与否, 很难说出道理, 二者的关系应当是相辅相成的。但实际上, 广播电视系统一直存在着重编采, 轻技术的现象, 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其结果是技术人员的劳动成果被忽视, 得不到应有的待遇, 因而造成人才外流, 还形成了一种广播电视系统的特殊现象, 学专业技术的不愿从事本职工作。

(三)

随着社会的进步, 知识的重要性已为国人所重视, 这是好事情, 但是具体到918台来看, 其现状是积极求学深造, 提高文化素质的年轻人有几个?几乎是近年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同志都在接受成人学历教育, 我台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同志已占80%, 但问题是所学专业与本人从事的技术工作有关的人数极少, 也就是说学文不学理, 这些人员学成归来后, 要想人人所学专业对口不太现实, 结果导致学不能致用, 技术队伍中多了些高文凭, 低技能的成分, 造成国家人才资源上的浪费, 对技术队伍建设和个人技能提高均百害而无一利。

(四) 近几年来,

广播电视系统各部门都把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 前后举办过各级各类技术培训班, 但收效并不明显, 事倍功半, 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培训缺乏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的机制;二是被培训人员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学习目的不够明确, 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对新知识、新技术钻研的人少, 而得过且过混日子的人多。这说明在我们广播电视行业还没有形成良性的人才机制, 技术过硬, 业务精湛的人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各种奖罚措施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在广播电视技术工作这一块仍存在着部分人在吃大锅饭的现象, 人才和庸才享受着同样的待遇。这对稳定广播电视技术队伍和提高整体素质危害极大。

下面本人将如何抓好技术队伍建设提几点建议:

(一) 针对目前广电系统内从事技术工作人员较编采人员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及收入低下的实际情况, 给予政策上的倾斜, 创造一个能够使技术人员积极发挥才能的客观环境, 使爱岗敬业成为每个从业者的自觉行为准则。只有这样, 人才外流现象才会减少, 技术骨干才能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大显身手。

(二) 广播电视节目具有艺术的双重性, 就是说一个好的节目是艺术与技术的完善结合的产物。由于历史的原因, 广播电视行业内把技术与艺术截然分开, 严重制约着节目质量的提高。好的艺术构思因得不到技术支持难以实现, 同样, 只有好的技术而缺乏艺术构思也制作不出好的节目。圈外早已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 好多工作如录音、摄像、节目制作等均由既懂技术又懂艺术的复合型人才来完成。另外, 技术和艺术的分离还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因此, 抓好复合型人才培养应该成为我们今后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三) 建设一整套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的在职培训体系。依托广播电视系统的大专院校以及各省、市的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 结合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 在办好函授教育的同时, 要卓有成效地开办各级各类具有针对性的培训班, 满足在职人员提高业务水平、更新专业知识的迫切愿望。加强对在职员工学历教育的管理和指导, 尽可能干什么学什么, 只有抓好这项工作, 才能杜绝高学历、低技能以及一方面是技术人才匮乏, 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人才闲置浪费的现象, 使学者尽其用。建立健全人才竞争机制, 使那些学技术、懂技术、工作成绩突出的技术人员在提工资、发奖金、职称评聘晋升中真正得到实惠, 营造一种学知识, 学技术大有可为, 而不思进取者难混的氛围,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真正激发出每位从业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广播电视技术人才培养 第2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 独立高校 理论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197-01

广播电视专业的前身是电视编辑专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内广播电视媒体的节目比较单调,节目的主创人员被称为记者、编辑和导演。由于广播电视事业既不属于新闻类又不属于广告、电视剧、晚会等类型的节目,所以它的创作者不能称为记者、编辑和导演,于是有了“编导”这个称谓。

1 我国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部分院校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在这些院校中,理论课时往往占去了学生的总课时的2/3,实践课只是浮于表面,设备的使用只是初探。这就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扎实,却缺少动手能力。在平时学生几乎不会接触到现在广泛使用的设备器材,只有在上实践课才能简单使用这些器材。他们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却无法把理论和实践结合,不能制作出自己的作品。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不适应社会潮流的发展,属于培养失败的类型,浪费了国家的教育资源。

部分院校重实践教学,忽视理论教学。有少部分学校认为当今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因为缺乏实践能力而导致求职失败,因此,他们会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忽略理论知识的教学。这些院校给学生安排的课程主要是实践课,理论课相对较少。而且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时候也是随便应付,甚至完全是照本宣科,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深奥的知识。在日后的工作上,这些学生由于没有具备应有的理论基础知识,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没有深度和思想,只能算是下层作品。

部分新起步的院校,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不精。随着电视编导专业的快速发展,其热门程度吸引了许多师资力量不是很强的学校也来分一杯羹。这些学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老师很多是从其他专业调过来的,还有一些是刚毕业的硕士和博士等。这些教师对这门专业了解并不透彻,在授课的时候也是流于理论知识的教学,并没有实践能力。从教学条件来看,这些学校的设备往往是不齐全的,甚至一些实验器材是被淘汰的设备,实验室的建设也不尽如意。在生源方面,这些学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生源并不是很好,再加上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不足,直接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不扎实,实践经验不足。在面临毕业的时候,将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2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人才培养产生问题的原因

2.1 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只注重理论教学

这种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部分院校财力有限,在实验室的建设和实践器材的配备上能力不足,只好强迫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另一点是有些学校在人才培养的目的上出现偏差,力图把学生培养成研究生,希望以此来解决就业困难问题。所以他们十分重视理论的培养,从而轻视实践教学。

2.2 重实践轻理论

产生这种问题的主要是因为这些学校认为,只要培养好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日后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了。正所谓是有一技之长。

2.3 缺乏自己的教学特色,理论和实践都不行

这个问题的产生也有两点原因:一是部分院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不能很好地给学生教授理论知识;另一点是学校的财力有限,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上不能给以大力的支持,导致实验室、实验器材等的缺失。

3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的解决方案

3.1 理论与实践两手抓

在培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时候,既要重理论又要重实践,掌握好扎实的理论知识是进行实践操作的前提。思想是指引人类前进的源泉,只有具备了很高的理论修养并且具有实践操作的能力之后,才能算是合格的大学生。

3.2 人才培养质量需要科学、完整、人性的考核体系作为保障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笔者认为应根据各地方高校办学优势、地域优势、文化优势以及地域媒体生态特征等为基础而建设的方向,这种建设的方向特点是突出的,然而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技工、不是机器,还需要有完善的人格魅力和个人特点,这就需要有与之相配备的科学、完整,更重要的是人性的,并行之有效的考核体系作为人才培养效果与质量的保障。

3.3 确定明确的培养目标

在培养学生之前先要思考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培养学生的目的是什么?第二,培养的学生就业方向是什么?根据培养学生的目的来确定培养人才的模式。比如,如果想培养学生成为电视台栏目策划、编导、记者,那就可以在实践环节加强这一类的实践;如果想培养学生成为广告影视公司后期制作员,就要在软件方面对其有所加强等等。

3.4 创新能力培养

对于广播电视编导的学生,要求学生课内、课外的实践教学以名家讲座、业界人士专题讲座和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各种竞赛以及社会调查研究等方式鼓励学生创新尝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并开阔学生视野,提前了解社会、走向社会,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同时,强调教育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学会提问并解决问题来塑造学生的独立意识。专业课程的设置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新闻写作设写作实习环节,让学生走出学校在生活观察中思考和表达;摄影、电视摄像和电视编辑等课程应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为走上工作岗位提供良好条件。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大众传媒业发展迅猛,作为培养大众传媒人才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科培养模式至关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今后我国传媒业的发展、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科发展的前景。因此,独立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该了解媒体发展趋势,把握人才供需情况,结合自身办学实际,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广播电视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新刚,贺亮.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方向建设思考—— 以播音主持方向为例[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0(2):143-145.

[2] 周春红,宋克.电视编导专业在中小城市的产学研之路[J].高教研究,2010,10:196-197.

[3]陈祖继.高校传媒专业应以市场动态为导向—— 以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7:70-75.

[4]董立娟,李法玲.广播电视编导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版,2008(4):6-9.

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探究 第3篇

我国广播电视工程处于转型和改革的重要时期, 对于技术人员的需求量比较大, 也非常重视技术人员的培养。但在进行技术人员培养的过程中, 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员的结构不合理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 广播电视开始认识到自身面临的危机, 因此开始向着技术方面进行改革和发展。所以, 广播电视开始进行了技术方面的变革, 招聘和培养了较多的工程技术人员, 但这些人员的结构不够合理, 主要体现在:第一, 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员主要分布在省市级别以上的电视台中, 在基层的电视台中, 很少存在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 从而无法更好地促进基层广播电视的相关发展;第二, 在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员中, 年轻人才占据的比例比较少, 所以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 缺乏工作的激情和动力, 因此对广播电视的改革工作促进效果不太明显。

1.2 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员队伍流失严重

在信息社会的背景下, 不只是广播电视行业, 其他行业对于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也在日益地增长, 因此导致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员队伍流失现象严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由于广播电视受传统因素的影响, 主要是提供电视节目的行业, 所以对于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 所以工程技术人员的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比较差, 无法更好地满足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第二, 对于广播电视相关行业来讲, 由于缺乏对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 因此没有为人员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 导致很多技术人员在工作一段时间后, 无法获得自身的成长, 因此就会选择其他行业, 所以造成了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员的流失现象比较严重的情况。

1.3 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有待加强

目前, 我国的各行各业发展都比较迅速, 广播电视为了更好地促进技术层面的发展, 对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 必须增强工程技术人员素质。但根据本文的调查和研究, 相关技术人员的素质有待加强,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工程技术人员在技术方面的素质有待加强。目前, 高新技术发展特别迅速, 因此需要工程技术人员不断地进行学习, 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但目前, 很多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还有待加强。第二, 广播电视发展的时间比较长, 经历了多次变革, 但一些传统的理念依然存在, 所以会对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产生消极影响, 无法更好地促进广播电视行业技术方面的发展和改革。

2 加强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策略

根据上文的分析和论述可知, 目前广播电视在工程技术人员培养方面还存在多个问题, 影响了广播电视的改革和发展。因此, 本文在充分分析这些问题及出现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促进工程技术人员培养的策略,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要加强工程技术人员的引进工作

工程技术人员是促进广播电视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和促进人才培养工作, 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工程技术人员的引进, 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不断提高对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福利待遇, 更好地满足员工的基本物质生活需求;同时, 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确保其能够真正体现工作中的专业水平。第二, 对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 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 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行业对工程技术人员的吸引力, 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为促进广播电视的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

2.2 加强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

为了更好地促进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工作, 需要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更好地培养,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工程技术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 但可能在与广播电视工作内容相结合的过程中, 还需要一段时间进行适应。因此, 可以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 使其能够基本了解广播电视的技术原理, 能够更好地适应相关的工作。第二, 广播电视可以与高校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 能够对人才进行定向的培养, 一方面, 可以保证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充足;另一方面, 定向培养能够制定专门的培养计划, 更好地培训出符合广播电视工作需求的工程技术人员。

2.3 加强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员的管理

为了更好地对加强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 还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 促进培养工作的有序发展。加强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员的管理工作, 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在传统的管理工作中, 主要利用规章制定对人员的行为进行硬性地约束, 但规章制度会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有些场景下会显得不近人情。在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 要充分尊重人才的需求, 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计划, 从生硬的规章制度管理逐渐向着人性化管理的方面过渡。第二, 要树立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 促进工程技术人员培养工作的合理开展, 激励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承担起自身的职责, 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和完善。

2.4 加强基层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工作

根据上文可知, 目前我国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工作, 主要是在省市级及以上的广播电视台中进行开展, 对于部分基层的广播电视台, 并没有专门进行相关的人才培养工作。因此, 为了更好地促进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 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当省市级广播电视培养一部分工程技术人员后, 可以遵循自愿的原则, 将部分工程技术人员安排到基层电视台中开展工作, 不仅能够锻炼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 而且能够更好地支持基层广播电视工作的开展;第二, 基层广播电视台可以制定相关的人才培养战略, 积极培养和吸引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基层开展工作, 不断提高基层广播电视的技术水平, 更好地促进基层广播电视工作的正常开展。

摘要:广播电视是我国传统媒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我国传统媒体未来发展情况。但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 我国传统广播电视也逐渐由传统广播形式逐渐向着网络化、数字化广播形式迈进。这就对我国传统广播电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在新形势下谋得更好的发展, 我国广播电视必须积极进行改革, 注重对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本文简要论述目前广播电视工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进而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希望通过对以下内容的研究为未来我国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充足的人员保障, 促进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陈保军.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素质提高策略探讨[J].新媒体研究, 2016 (22) .

[2]汪娴.融媒体时代下如何培养广播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J].新媒体研究, 2016 (22) .

[3]关培达.分享里约奥运会的记忆片段——浅谈民生新闻记者应具备的素质[J].北方传媒研究, 2016 (4) .

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培养的探讨 第4篇

摘要:伴随我国文化传媒企业的快速发展,对广播电视编导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标准,因此,这就要求广播电视编导应当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以适应现代广播电视的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培养的主要对策,进而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关键因素,因此,广播电视相关管理部门应当意识到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仍旧较低,因此,广播电视编导应不断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培养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意义

创新思维对广播电视编导至关重要,能够使广播电视节目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广播电视编导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核心。在节目制作的过程中,广播电视编导应不断进行创新,改进和完善创作方法,进而逐渐丰富电视节目的信息量,不断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因此,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能够不断提高收视率,进而为电视台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

二、培养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影响因素

作为一名合格的广播电视编导,应当具备稳固的理论基础,还应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在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中,应当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然而,在节目创作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都是集体创作,这会限制编导创新思维的发挥,因此,在广播节目创作的过程中,仍旧存在很多问题,制约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培养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主要对策

(一)全面搜集相关素材、准确定位节目、强化编辑意识

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主要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广播电视编导应当善于观察生活,全面系统的搜集相关资料,进而找到合理的创作素材。其次,广播电视编导应当准确定位电视节目,准确定位是作品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定位的精准性能够有效确保创新程度。此外,广播电视编导应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应用实践,扩展知识层面,发散思维,进而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二)注重细节的作用

艺术的发展与我们生活有密切联系,广播电视节目能够真实的反映时代发展进程,以及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因此,广播电视编导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应当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以此为基础,在普通思维模式中,思维模式相对单一,思路比较狭窄,不能全面系统的反映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因此,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广播电视编导应当将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逐渐改进和完善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而不断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2]。

(三)将自身经验与灵感结合在一起

在广播电视节目创作的过程中,广播电视编导自身经验与灵感发挥重要作用,将经验与灵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不断提高广播电视编导的思想觉悟,因此,这就要求广播电视编导应培养自身的经验与灵感,以理论经验为基础,不断激发创新动机,改进和完善编辑方法,使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不断提高。

(四)建立健全评价与奖惩机制

现阶段,在广播电视节目发展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能够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創新思维,在建立评价与奖惩机制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建立健全员工评价机制,在评估的过程中,广播电视编导应当将节目的社会影响与收视率结合在一起,进而实现评价机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靠性。其次,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以满足人民群众日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传播社会的正能量,摒弃社会腐朽思想。此外,奖惩机制的实质是一种手段,以提高电视节目收视率为主要目标,在奖惩机制实施的过程中,不要刻意强调目的性,这会增加员工的工作压力,进而使广播电视编导的工作积极性逐渐降低[3]。

(五)不断强化竞争与合作

伴随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要素,在竞争过程中,使得广播电视节目不断超越,领导阶层也应充分认识到竞争的重要性,已逐渐强化自身发展的能力,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因此,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引入竞争机制,不断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强化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进而完善与更新电视节目,以达到市场竞争发展的需要。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培养的主要对策,我们能够看出,创新思维对广播电视节目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这就要求广播电视编导应当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在培养自身创新思维的过程中,广播电视编导应当善于观察生活,逐渐丰富自身的经验与灵感,以使经验与灵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宋莹.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研究[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0(03):259-261

[2]伍彧黎.论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20(05):12-14

广播电视技术人才培养 第5篇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广播电视工程专业是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品牌专业。身处艺术气息浓厚的传媒院校, 当好这万红丛中一点绿始终是本专业的奋斗目标。专业建设具有前瞻性。专业培养具备数字视音频技术、数字影视制播技术、数字电视传输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等方面专业知识, 有较强实践能力, 能够在广播电视、多媒体、数字影视制作、电视监控、信息产业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系统集成工程、产品开发应用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三网融合的出现, 并不意味着就要全盘否定本专业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 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市场需求为杠杆, 与时俱进, 找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从三网融合的特性来看, 要求本专业能够与物联网、通信电子、数媒技术、计算机等专业更好的渗透、融合。对专业人才教育的研究与改革应“注重与时俱进, 强化能力培养”, 这就需要了解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 了解广电网在三网融合中所处的地位, 及时做出相关调整。除了传统的演播馆、转播车、数字电视等台内技术, 扩展到应用层面上的人才培养, 由电视中心、视音频系统集成、设备设计与制造等扩展到光通信、交互视频、流媒体云技术等方面。这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有利于促进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二、课程设置创新

培养方案本着“厚基础、重应用、强能力”的原则, 以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 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信息传播领域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以特色带专业, “特色”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式的始终。强化本科生通识教育和基础理论教育、注重实践和创新, 优化课程体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60学分方可毕业。课程分为公共基础类 (42学分) 、专业核心类 (专业特色类) (24学分) 、专业系统类 (42学分) 、专业拓展类 (27学分) 、公共选修类 (10学分) 和实践与创新类 (15学分) 六大模块。

1. 公共基础类。

包括政治、英语、体育和计算机。旨在提高学生政治修养、英语能力、身体素质及计算机技能。

2. 专业核心类。

包括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数字电视、数字电视制播技术、电视摄录编技术、录音技术及视频测量技术等。培养学生掌握广播电视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及实际应用技术, 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科技成果,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 专业系统类。

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概率论、电路分析、数字电路及通信电子线路等。为培养专业能力打下扎实的数理、电路基础。

4. 专业拓展类。

包括广播电视技术实务、有线电视技术、广播电视发送技术、广电宽带网络技术、视音频系统设计、专业英语及CMMB技术与应用等。学生通过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 明确专业目标, 拓展就业渠道。

5. 公共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包括人文、自然和科技知识, 该模块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6. 实践与创新类。

为提高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 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多数专业课都开设了配套的实验和实训内容。其中, 低年级以了解广播电视工程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知识为目标, 如《广播电视技术实务》课程等, 熟悉演播馆、转播车内设备的使用;高年级以培养应用能力为目标, 如《视音频系统设计》等课程以项目形式进行实训, 提高学生对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能力。此外, 本专业在第四学期末和第七学期初分别开设了课程设计和综合课程设计, 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程度的差异和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不同难度、不同内容的课题。课程设计以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创造能力为原则。综合课程设计结合实际工程应用, 开设如设计、绘制视音频系统工程图, 实践性较强。三网融合后, 电信网、互联网以及广播电视网各个领域对人才需求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 单一技能的人才很难满足市场需求, 企业更需要适应产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并行, 及时修订教学大纲, 淘汰过时知识, 增补新技术。近年来, 本专业逐渐减少模拟部分内容, 补充如IPTV、CMMB、流媒体、宽带网络、云电视、多屏互动及HEVC编码等新技术。另外, 通过不定期举办专业学术讲座, 开展社团活动、举办科技创新大赛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获得新知识, 学习更多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 以增强未来进入职场的竞争力。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他人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构建而获得的。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主要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评价者, 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合作者, 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意志对学习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实验式、探究式等小组合作和实践教学方法, 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思路, 与时俱进, 紧跟学科发展前沿, 实现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接轨, 提高广播电视专业的人才质量。

四、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

本专业从突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出发, 大力加强实习实践等教学环节, 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实践基地、实验室等平台, 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 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 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方面, 加强与三网融合建设发展相关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学校数字电视、三网融合实验室的逐步建设与完善为教师科研、学生实践搭建了平台,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为培养合格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学生在进入行业之前可以深入学习三网融合的关键技术, 加强了学生对数字通信、IP网络、光通信的全面了解与掌握, 提高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就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通过与广电运营商、设备制造企业、广电网络公司、系统集成公司等单位合作,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和其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中枢作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就业信心, 为行业输送更多合格、可用的专业人才。

五、师资队伍培养

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曾说:教师的个性强有力地影响着学生智慧、情感和意志的发展, 影响着他们的生活。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管理人员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随着三网融合的建设与发展, 未来广电技术类专业的教师既要精通本专业的课程, 又要具备通信、物联网、计算机等相应知识。这对教师能力和教学管理的要求也将会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本专业加大对三网融合建设与发展相关专业教师的培养力度, 尤其是注重中青年教师知识的更新, 要求专业教师不断追踪技术发展, 将新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中。近年来, 学校一方面提倡“请进来”, 引进学科带头人, 聘请校本部 (中国传媒大学) 、兄弟院校及业界知名专家来校授课、办讲座;另一方面倡导“走出去”, 专业教师深入校本部、业界、相关设备制造公司、系统集成公司、重点院校接受专业技能培训以提高专业教师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 使教师自身的知识不断更新, 综合业务能力不断提升, 从而促进教学改革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结束语

三网融合的发展为广播电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契机。建立科学的、实用的、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目前广播电视事业人才紧缺, 促进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与繁荣的关键。本文讨论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具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 但是, 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用更高的人才培养质量来验证该模式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谢锦辉.物联网与广播电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

[2]周森.对新时期广电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青年记者, 2012, (24) .

[3]刘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教育科学, 2011, 27 (5) .

关于电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思考 第6篇

关键词:工程技术,现状,需求,人才,培养

作为一个与日俱进的行业, 广播电视行业和时代的发展, 有着极大的关联性, 它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同时, 作为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 广播电视产业有着比较繁琐的环节, 对于技术也有着较高的要求。而随着不断普及的网络化, 广播电视行业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新的历史时期, 广播电视行业也在逐渐发展和壮大, 对人才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广播工程技术人才是否拥有高水平和高素质, 对于广播电视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意义非常重大。

1 广播电视工作人才的现状

1.1 广播电视行业缺乏高水平的技术人才

迄今为止,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已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中短波到网络和数字电视, 整个系统已经变得越来越多样和庞大, 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日益增加的用户数量, 广播电视工程的人员也在蓬勃发展和壮大。但在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过程中, 各类问题也层出不穷。最突出的问题, 表现在电视工程技术人才的短缺问题。纵观人才培养现状, 在组成结构上, 高学历人才有着较低的比例, 无法与较高知识技术含量的广播电视人才的需求相适应。同时缺乏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 无法支撑广播电视行业的正常发展。特别是在下一级的部门中, 严重匮乏技术人才。缺乏明确的用人标准, 无法对那些有能力、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形成强烈的吸引力。而这些因素, 对广播电视发展都形成了严重的制约和阻碍。

1.2 高校培养的人才缺乏实践和工作能力

目前, 尽管各个高校已经源源不断的增加了人才的输送

量, 但依然不能有效缓解广播电视行业缺乏高素质技术人才的状况。通过相关调查显示, 高校所培养的人才, 仅仅拥有一定的理论知识, 而这种理论体系又相对陈旧。实践和工作能力匮乏, 没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业务水平低, 不能很快的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这种高校人才培养体制上的缺陷, 亟待教育工作者解决。

2 电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策略

2.1 广播电视部门应加强人才的培训

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员主要是以复合型、应用型为主, 对于广播电视工作而言, 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意义非常重大。高水平的技术人员, 能够对广播电视的效果和质量做出支撑和保障。而广播电视产业的网络化和系统化, 要求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员能向创新型和国际化发展。

伴随着突飞猛进的广播电视事业和层出不穷的广播电视新技术, 广播电视管理者应对电视新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出现的实际问题高度重视。由于目前很多从事广播电视技术岗位的人员并没有经过正规培训, 理论知识匮乏。仅仅是对传统的电视设备和技术比较熟悉, 对新技术的认知过程还比较漫长, 需要更深层次的掌握和了解。为了使这些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就需要对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制定。

一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 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 分批进修或培训在岗技术人员;二是制定激励政策, 通过实施不同的方式, 如远程教育、自学考试等, 使技术人员的学历层提高;三是建立新型用人机制, 能真正“留得住、请进来”那些优秀的人才。并到大学或其他岗位上, 招聘那些与本岗位需求相适宜的人才。

2.2 高校应加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一是高校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既要重视理论课教学, 同时还应对实验系统进行完善和建立。与业界加强合作, 通过实践基地的建设, 使学生对各种实践活动切身体验。这样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 无论是在故障排除、运行维护、系统设计方面, 都具有精湛的纯操作和动手能力。

二是高校应做好特色专业建设和品牌建设。作为培养技术人员的摇篮, 高校既要重视电视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 同时还应不断的发展和壮大自己, 紧紧抓住机遇, 集中精力, 开拓思路, 加强专业建设和品牌建设, 努力实现自身的跨越性发展。在广播电视技术的变革下, 突出实践特色, 迎接挑战。在教学方式上, 密切联系广播电视行业, 加强合作和交流, 对实践基地和学习基地共同建设。同时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加强工程实践、突出应用特色。在教学内容上, 高度结合经济管理与工程、联系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 对集成和综合高度重视。以其为广播电视行业源源不断的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 提高电视工程技术人员的综合实力。

三是建设双师型人才队伍。在培养模式上, 高校还应改善工作环境、创新工作机制、及时转变思想观念, 努力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学队伍。不仅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基础功能, 同时还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能够开发和建设合理和科学的教学体系。通过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 使电视市场的综合竞争实力得到开拓。

3 结论

在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过程中, 人力资源是巨大的推动力量。只有对广播电视行业的现状充分认识, 对相关问题密切关注, 通过人才培养工作的加强, 对广播电视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支撑和保障。作为一项有较强综合性的工程, 培养广播电视工程人员有较大的整体难度, 需要涉及较多的环节, 必须社会各个方面的协同配合才能完成。高校应对人才培养策略高度重视, 通过改革教学体制, 对教育工作重新定位和审视, 对行业需求及时了解, 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 将毕业生融入岗位的时间尽量缩短, 在使学生实践能力增强的同时, 培养高素质的广播电视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促进广播电视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小莉, 王俊, 刘鸿, 明艳, 余翔.融合网络下的广电工程实验实训平台建设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 (3) .

[2]蒋建栋.提高广播电视工程人员技术培养[J].中国传媒科技.2013 (2) .

[3]温秋明.浅析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新闻世界.2012 (7) .

[4]段永良, 何光威, 周洪萍.关于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有线电视.2011 (10)

广播电视技术人才培养 第7篇

1 我国广播电视编导的现状

虽然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已经发展得相对完善,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和纰漏。

1.1 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

传媒人才是现代化社会急需的人才,澳大利亚学者埃利雅德博士提出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应当持有“三张教育同行证”,即一张学术性的,一张职业性的,一张证明一个人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对于编导专业培养的人才,就应当让学生持有职业性的、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性的教育通行证,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传媒行业。社会需要的广播电视行业人才,除专业知识、实践技能、职业修养等基本素质之外,还需要岗位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长期以来,中国大学的专业本科层次教育形成了以系统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为人才培养取向,以学科的知识生产为目标,以学科的知识传授为工具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了重学科知识体系,轻社会需求;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局面。

1.2 广播电视编导定位问题

“电视编导”是一个电视业界、学界和电视观众耳熟能详的概念,但却一直没有清晰的界定。长期以来,在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中作为艺术类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与电视节目传播业务中实际存在的“编导”工作岗位之间缺乏一致性,不能很好地相互契合,学界与业界严重脱节,这也是高等教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一个典型表现

2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人才培养

所学知识必然是为社会服务的,如果学不能致用,那岂不是白费了十年的寒窗苦读。因此,应把社会需求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主导方向,才不至于导致学生所学到的东西和社会脱节。针对这一问题,首先要保证校领导以及专业教师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顺应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改革趋势,针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审时度势的思考,力争提升我国人才的竞争力。其次,应进行市场调查,找准现在社会所需要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人才是什么样的人才,还需要做的就是客观的分析。这样才能够培养出有知识底蕴、有创新能力,而且能够完全适应社会的优质型人才,避免社会与学校脱轨。最后,学校教学不是很完善的,应着力加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才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培养出适应社会,广播电视专业所需要的人才。还有一点必须提及的是要加强实践型教育。我国教育部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规定中提出了实践环节不得少于20周的要求。这一要求的出现就证明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必须要进行实践教学模式的,必须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打破传统的理论教学,尤其是在电视摄像、电视写作、数字剪辑技术、电视节目策划、影视后期效果上;着重提升学生总体技术的运用能力,应该在每个月的时候进行一次统一的检测,在毕业设计和学术报告上,应体现出学生独特的创造性以及创造能力,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教育。

社会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因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特性,所以应加强其与社会的联系,也因为广播电视专业和与社会息息相关,应加强人才与社会的联系,才会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应该尽可能的与我国的一些传媒机构建立一定的关系,并设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我国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实践环节不紧密,只能局限于建立社会联系,而忽略了实地教学的探索。为了使得学生的选题范围大大提高,使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得到提高,就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与同事团结合作。

3 结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各个行业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广播电视行业也不例外。广播电视编导是一档电视节目的核心和灵魂,编导的专业能力的优劣直接决定了这档节目的未来发展前景。因此,新时期电视编导专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不断的输出专业的人才;同时,从业者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能力,掌握好当前时代的需求,才能真正促进电视栏目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中国广播电视文化和产业发展迅猛,社会对广播电视人才需求迫切,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逐年升温。虽然广播电视编导是一个新兴专业,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教学实践上都有待进一步发展,但依然有很多地方院校加入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的浪潮中,并且招生规模庞大。伴随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飞速发展,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特别是在自身定位和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尤为显著。因此,分析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自身的定位问题和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寻求相应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定位,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陈卓威.多科性大学影视类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J].中共乐山市党委,2011,(2).

[2]杨尚鸿.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定位再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广播电视技术人才培养 第8篇

一、广播电视新闻教育存在的弊端

(一)师资队伍的媒体工作经验不足

目前,高校招聘存在一个怪异的默认要求:招聘教师主要看出身,考虑其是否有硕博学位、是否是“211”“985”等院校毕业,科研考核和论文发表结果在教师招聘和职称评比的力度加大。这一规则导致的结果是,尽管新闻院系教师学历普遍较高,但没有新闻方面的工作经验,难以跟上业界迅猛发展的步伐,难以把握广播电视新闻领域的潮流主动向。这也是为什么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照本宣科,铺天盖地地灌输理论,即使是案例讲解,也只是照抄照搬,毫无新意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学生自以为“满腹经纶”,步入社会碰到新闻相关问题貌似都懂却无从下手的原因。

(二)新闻“交叉跨界”培养的机制缺乏

如今,单单掌握一门学科知识的人才不再为社会钟爱,跨学科、交叉跨界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是企事业单位青睐的对象。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多掌握了所学的基本采编技能和多媒体相关技术,欠缺认知、甄别和点评新闻报道的能力。因此,人文社科基础不够扎实是大多数新闻学子的短板。不仅如此,更存在有些学生选择该行业并不是兴趣所在,只是简单地认为该专业学分好混,挂科率低。

(三)学生专业实践的渠道和平台缺乏

追溯往昔,我国自开设新闻专业以来,不仅课堂教学与大纲实施环节脱节,学生更是缺乏实践渠道和发展平台。由于资金和相关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的新闻教学大多拘泥于课堂之上,既无自己对口的实践基地,也无校外的合作和共建的媒体集团。导致学生的实践多为粗放的、放羊式的实习,不能更好地与高校的校内教学和学生就业实习的现实演练挂钩,最后演变为学生只知课本理论,不懂现实媒体如何运作的囧境。

(四)教育理念急功近利思维色彩浓厚

当下,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上的拜金主义色彩、浮躁短视思维却越来越重。新闻教育也不外如此,在各高校院系、专业突飞猛进式的发展下,充斥着强烈的享乐至上、急功近利的思维氛围。导致新闻人文情操、通识教育不被重视,搁置一边;新闻教育的逐利方面却被大肆追捧,新闻学院沦为“新闻淘金者”的生产基地。

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一)强化新闻教学师资队伍媒体工作经验

教师队伍应该把“实在做媒体”的概念传输给学生,这便要求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新闻专业素养、媒体从业经验以及最好拥有获取国家相关新闻奖项的经历。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教学指导下,才能针对学生在未来就业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提高其新闻业务能力,并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指明新闻媒体未来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学生毕业后盲目选择就业行业,进入传媒业后无法适应、失望迷茫、不知所措的情况。

(二)培养“多跨界交叉式”人才教育机制

开设新闻专业的高校应加大教育改革力度,从政策上要求学生在具备一定的新闻知识后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必要的话,应依靠更高层面的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统筹布局、全盘整合,大力度改造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实现教育资源有效开发和配置优化。

(三)创造实践演练渠道

我国可以仿照国外有成功经验的高校院系,加大对新闻媒体实践教学的重视力度,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获得新闻实践经验。必要的话,借助国家教育行政平台,创设属于自己的报纸、广播电台、微信公众平台等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平台。

(四)引导学生树立求真务实的职业品质

我国的新闻教育应该端正态度,从最质朴、最基本的素质教育着手,引导学生树立求真务实的职业品质,令其在未来的职业实践中真正能做到刻苦踏实、诚实敬业、兢兢业业。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肯干耐劳的优秀品德、较为高尚的人文素养和悟性。

三、结语

现今,新闻业界一再强调“再也不需要意义上的记者和编辑”,需要的是能够提供独家消息的期权记者编辑,需要的是真正手握人脉的记者编辑,需要喜爱玩社交媒体、生活充满激情的记者编辑,需要愿意接受高强度训练的记者编辑。这是以往的媒体招聘中从未出现的基本要求。在国家大力强调“媒体融合”,打造新型媒体集团的大环境下,我国新媒体业界对传统新闻人才的需求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所以,在此背景下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强化新闻教学师资队伍媒体工作经验,培养“多跨界交叉式”人才,创造实践演练渠道,引导学生树立求真务实的职业品质。

摘要:网络媒体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体的生态环境,加上国家工程“三网融合”的政策实施,揭示了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媒体融合的推进发展给传媒界提供了发展的新契机和未知的新挑战。不仅如此,对与之衍生出的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新的目标。本文提出了我国高校及时更新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模式的基本理念,从强化新闻教学师资队伍媒体工作经验入手,创造实践演练渠道,培养“多跨界”人才教育机制,引导学生树立求真务实的职业品质。

关键词:媒体融合,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演练

参考文献

[1]王蕾.论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6):72-74.

[2]傅毅飞,罗兵,陈小波.突破转型融合——略谈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3):38-41.

电视人才的独特素质 第9篇

确切地说,电视人才是复合型人才,与其他行业人才相比较,其知识更具综合性、其才能更具智慧性,其价值观更具社会性。而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驾驭电视的传播重任,肩负起社会进步的职能。

电视行业性与人才复合型

电视是高科技的产物。它的传播具有极强的技术特征,无论是前期的采编,还是中期的制作,直到后期的播出,都离不开技术系统的保障。对此,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相应的技能,这就是每个电视台的技术系统,为什么由工程技术人员来运营的缘故。有些电视台,不仅拥有一批专业工程师管理技术工作,还设有必要的技术科研机构,从事技术攻关。即便是非技术专业的记者、编辑,也需掌握必要的应用技能。

电视作为双通道媒介,是以声画为形式进行传播的。电视产品是其传播的基本单元。从事新闻、专题、文体等各种体裁的作品的创作,成为对采编人的工作任务。记者、编辑只有掌握了画面的蒙太奇手法、解说的文字功夫、音响和音乐的运用及特技的创意与制作技能,才能得心应手,胜任工作。

比如,广播与电视虽是亲缘行业,但生产与传播却有很大的区别。广播记者只要写好广播稿,录制好音响,再通过声音组合与播出就完成了传播任务,而电视不行,必须通过声画两种手段创作与合成才能告罄。电视的声音与画面创作,无疑增加了生产的复杂性。这就是单通道与双通道的不同之处。双通道还有一个效应,即画面与声响共振。画面与声响都为非语言符号系统,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强化视听效果,引申时空。一位好的编导、记者还应具备社会学、美学、经济学、人类学、民族学、生态学等多方面知识。对此,我们称之为综合性知识。

电视动态性与人才智慧性

随着电视业的蓬勃兴起,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出来。有什么样的人才就有什么样的电视。而在若多的人才队伍里,智慧型人才也越来越倍受关注。

我们处在一个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其复杂多变的现状必将影响到电视中来。而电视作为时间艺术,是在时间的流动中展现情节,诉诸于观众的感官的。这就决定了它的动态性,而非静态性。运动是电视的本质。为此,电视要求其从业者,必须具备把握运动的知识和能力。这就是智慧性。

智慧,泛指认识、辨析、判断、把握等的智能,也称才智或智谋。智慧,既是一种思维方式,又是一种实施方法。一名拥有一定知识的人才,运用各种方法激活静态知识、发现动态事物,并以过人的智慧分析、判断、把握机遇,才能在繁复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电视的动态性,使它的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具有运动的性状。从业者只有以运动的方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静态知识活灵起来,从而运用智慧这个胜算武器,扫平前进路上的障碍,克服各种困难,创作出优秀作品,为广大观众奉献自己的才智。

电视产品属性与人才价值标准

电视产品的生产,是一个多能并重的系统工程。从业者除需综合性素质、动态性思维外,还要有重业、乐业、敬业的精神,才能有所作为。

电视产品兼具社会性和商品性两重属性。社会性表现在电视的导向性、公益性和广泛的传播性上。这就决定了电视的社会作用是非凡的。人们说,电视是一个天使,也是一个魔鬼。一部好的作品能给人以知识和力量,而一个导向错误的片子也会带来祸患。为此,职业的责任要求制作者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方向,健康廉洁的职场道德,以此创造媒体的影响,建树记者、编辑的形象。

重业、乐业、敬业,属非智力因素和道德范畴的内容,可能并不直接作用于作品本身,但在作品的生产过程中却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如果说智力是生产力的话,那么非智力因素就是生产关系。事实证明,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越高,越能受到尊重;一个人的情商越高,其社会化程度越广。而对于处在市场经济前沿的电视人来说,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显得分外重要,这是中国电视的性质所决定的。综上所述,电视作为一个较特殊行业,需要构建具有复合型的人才群体,去迎接中国电视无限灿烂的未来。

广播电视技术人才培养 第10篇

1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

办学指导思想是直接指导教学工作实践,具有方向性、政策性的思想,是一所学校和一个专业办学理念、发展节奏、整体目标的高度凝练和特色凸显,是学校文化的精髓和积淀。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远景和发展规划是一所高校进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属于一个新兴专业。随着社会对广播电视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加,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也日益成为各类学校里越来越热门的专业之一,来源于艺术学和新闻学两大学科的交叉和渗透。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重新修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作为艺术类进行招生,并且越来越受到社会和考生的追捧。然而,随着电视编导专业高考招生的不断升温,高校专业教育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合理,导致人才培养“趋同性”,导致就业市场上的“有人无岗”“有岗无人”这两种就业现象并存的现实状况。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至今,已形成了自身的学科体系和动态发展、相互渗透、类型多样的学科格局。了解目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新时期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体系的科学定位,以及对新时期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人才培养策略进行探讨,都是目前业界需要进行思考的问题。对于新时期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科学定位,最应关注的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目前存在的专业定位和学科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热度日益高涨相比,用人单位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人才的需求却并不显得那么热衷。这是目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上存在的亟需关注的问题。编导专业的学生认识较为模糊,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狭隘性,与广播电视台急需的栏目策划、节目策划和频道策划人才存在一定的脱节性。

1.1 培养具有综合艺术修养的媒体应用型人才

广播电视产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除了带给人们视觉和听觉冲击力外,还要表现出一定的社会现实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在当今这个网络信息时代,大众传媒已经与大众生活须臾不可分,信息传播犹如空气和水一般无处不在。因此,大众对传媒的认识,对传媒的态度,包括对传媒的选择与接触,对媒体传播内容的甄别与判断,对传媒的使用与运作,直接关乎人们社会生活的质量,尤其是关乎青少年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对于未来的传媒工作者而言,除了要具有一定得技艺和艺术才能外,还需要具有深刻的思想修养和深厚的艺术修养,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储备,这需要在教学上进行长期的引导和丰富的实践。

1.2 培养具有艺术特长的传媒公司复合型人才

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带来更高要求的精神文化需求。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大量更能够适应快节奏、强创新的传媒公司应运而生。相对于具有一定行政职能的国家和省市级电视台来说,传媒公司则需要更多具有实践技能,操作能力较强的媒体制作方面的人才,包括媒体的制作、传媒产品市场的合理运作和经营策划。这种人必须有极强的动手能力,能够适应较大的工作压力,对于新技术敏感,自学能力强。例如,熟练掌握PS,3Dmax等影视片后期编辑技术的人才。

1.3 培养具有艺术鉴赏能力的影视剧组适用型人才

我国的电视剧市场在近几年内不断的繁荣,行业迅速发展,大量的资本流入到电视剧拍摄的领域中。为了吸引观众民众的收视率,影视剧制作机构不光在剧本上下大力气;同时,在拍摄技术,演职人员方面的投入也越来越大。这样的市场需求给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方向。

电视被报纸、广播同行批评为“没文化”,而电视剧则被认为是一个最低俗的艺术产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些被批评的人只能运用属于电视的独特技术手段来表现对象,而对文字和艺术内涵的掌握得较差。改变这种状况的唯一途径就是把电视从业人员培养成既精通电视手段又有综合艺术素养的广播电视媒体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要既懂技术又懂艺术,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及艺术修养,能熟练掌握各种数字媒体制作软件,具有较好的艺术鉴赏能力和一定的美术设计能力。

1.4 培养具备一定教学能力的培训机构教育人才

广播电视编导是为适应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而设立的一个比较新的专业。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人才编导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之下,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同时,一些社会上的影视艺术培训中心也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显而易见这样的趋势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东北师范大人学人文学院早在2004年就开设了这个专业,在全国范围内尚属较早,从我校毕业的学生不仅可以进入到电台、电视台、传媒公司,也有相当的一部分学生选择进入到教育行业从事教学工作,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电视制作人才输送了大量的教育人才。因此,广电系在开设编导专业相关学科外,还开设了教育电视方向,设立教学、教育理论课程,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传媒专业的同时也能了解教育教学的方法,拓宽了就业门路。

1.5 培养具有一定艺术素养和市场运作能力的传媒产业营销人才

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电视媒体的节目生产管理机制也在不断转变,从传统的行政化管理到体制内节目生产的制片人制,再到完全市场化的独立制片人制度,电视媒体一直在探索有效的管理机制。独立制片人制度在电视行业只是暂露头角,就受到了广泛关注。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广播电视行业的从业人员不再只是在计划经济指导下按照国家和上级的要求进行电视栏目的策划和制作,去行政化的改革的深入使得传媒人不得不扔掉铁饭碗、金饭碗,开始独立寻找资金进行市场化运营,具备市场运作能力的从业人员成为了广播电视行业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编导专业的学生一个很明显的优点是头脑灵活,部分学生在大一、大二就展现了充分的经营和管理方面的天赋。对于广播电视系将学生特点与专业需求相结合,培养能够进行传媒商业运作的新生代制片人。

2 具体实施方案

2.1 课程学习改革

培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既要重理论又要重实践。掌握好扎实的理论知识是进行实践操作的前提。思想是指引人类前进的源泉,只有具备了很高的理论修养并且具有实践操作的能力之后,才能算是合格的大学生。师资方面,注重教师综合性教学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在授课的同时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工作,及时汲取信息积累经验,并用于教学;同时,教师在专业课教学时注意研究编导专业其他课程的内容,纵横联系,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全面理解和实践。将课程建设分为理论课程讲授和实验课程辅导。课程的授课实施“双教师授课制”,即1位学校教师、1位企业教师,并通过由学校、传媒机构共建的数字影视特效、数字娱乐、网络多媒体等教研室和电视台及传媒公司、广告公司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项目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的相互融合,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的相互统一的格局。

2.2 创新实践环节

建立与培养五种适用性人才相应的课程体系,根据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每一种人才的培养都有相应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系列实验课、系列实践环节、系列实习等,并建立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的课程考核办法。不同种类适用性人才培养通过系列的实验、实践、实习奠定能力基础。

3 存在的问题和反思

高等教育是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教学技术组织实施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计划性。而实践性较强的拍摄和策划等活动,存在不规律性;传媒公司和教师工作室的生产和任务通常是以市场需求为中心,市场的需求的规模,次数也随之经常变动,经营活动存在着偶然性,很难按照教学计划来安排学生的实习。

缺乏相应的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存在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刚刚毕业就从事教学工作多年的教师部分对于行业的了解甚少,而有着丰富从业经验的行业人员由于不擅长教学活动,不能将掌握的实践经验很好地传授给学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在注重理论和实践的同时,也要不断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有一定的政治敏感性,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思想观察和分析问题;在熟练技术的同时更要具备更好的文字能力以及画面审视的修养,擅长评论;要有严谨的作风,对于每一篇稿件,每一帧换面,大到主题思想,小到画面语言都要认真推敲,对于没有把握的事情要不厌其烦地反复核对。

4 结语

21世纪以来,我国的大众传媒业发展迅猛,作为培养大众传媒人才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科培养模式至关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今后我国传媒业的发展、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科发展的前景。

摘要:广播电视事业的迅速发展,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培养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成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和要求。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仅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广播电视事业不断攀登新高的有效保障。这些实践能力的获得仅依靠书本和课堂上的理论知识难以全面实现,因此,需要转变思想,研究编导专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本文着重从广播电视媒体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发展要求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提出了现阶段民办高校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影视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志敏,陆嘉宁.影在中国:中国影视专业教育现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许钰.艺术教育改革与高师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架构[J].苏州教育学院报,2002,19(3).

[3]杨小微.现代教学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4]许钰.艺术教育改革与高师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架构[J].苏州教育学院报,2002,19(3).

[5]李建.谈我国“产学研”合作的三个阶段[J].中国科技产业,2010,(1).

上一篇:体育教学健康管理下一篇:刑事立案监督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