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教育公平问题

2024-06-17

西部农村教育公平问题(精选10篇)

西部农村教育公平问题 第1篇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教育公平,农村儿童

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 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观念在教育系统中的延伸和体现, 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 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三个层次, 即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教育公平首先应体现在教育起点公平, 只有保证教育起点公平, 才能让每个儿童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和均等的教育机会, 进而保证整个教育体系的公平。

一、西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迟滞的原因分析

(一) 落后的自身条件制约着学前教育的发展

1. 自然条件

西部农村地区受特殊地理环境的限制, 自然条件恶劣, 生态破坏严重, 基础设施薄弱, 交通闭塞, 居民居住分散且集中困难, 人口密度较小, 学龄前儿童数量少, 无法独立成班。很多儿童要走几里路去上学, 路上的危险必将造成家长的担心, 这也给孩子上学带来不便, 有的儿童只有住校, 这给家庭增加了子女住校的费用, 给家长带来更大的负担。因此, 一些贫困家庭不得不放弃让孩子上幼儿园机会, 许多学龄前儿童因此失去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

2. 经济条件

经济是教育发展的后盾。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普遍滞后, 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深受其落后的经济水平的影响, 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在经济落后的地区, 农村经济凋敝, 农村建设停滞, 农民负担沉重, 农民生活艰难, 很难支付孩子的义务教育支出, 更不用说非义务教育的学前教育。经济落后导致教育落后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经济落后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从而形成较为落后的教育水平, 教育水平的薄弱反过来又影响经济的发展, 经济与教育相互影响是一个交替的、反复循环的过程。

3. 思想认识

西部地区交通闭塞, 信息不灵, 人口素质偏低, 文盲半文盲比重大, 教育事业落后。西部贫困县贫困农户劳动力文盲、半文盲率高达29.5%, 是全国非贫困人口文盲率的3倍。文化素质低的贫困农民, 思想保守, 观念陈旧, 对学前教育认识和了解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前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二) 学前教育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1. 教育部门长期忽视农村学前教育

长期以来, 教育部门把“普九”工作当作首要任务来看待和解决, 从而忽视更为基础的学前教育的发展。就当前的教育格局来看,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被极大地忽视了, 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社会力量投资缺乏, 慈善力量无暇顾及, 家庭承担不起, 从而使学前教育成为整个教育最为薄弱的环节。

2. 部分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有些家长对学前教育在人一生中的奠基作用及对终身发展的影响认识不足, 这种思想影响了家长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积极性, 绝大部分幼儿还是家庭式带养为主。一些农户虽然也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但家庭收入少, 生活困难, 孩子上学路程太远, 没有时间接送等原因, 只能让孩子留在家中或跟在田间地头。

(三) 学前教育经费不足

1. 经费短缺

教育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 我国幼儿教育总投入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及其微小, 我国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10年间一直维持在0.03%至0.05%之间, 我国幼儿教育始终处于政府财政结构的边缘。幼儿教育从社会和政府部门所获得的教育资源最少, 其经济基础最薄弱, 地位最低下。特别是处在经济落后的西部农村地区, 学前教育在经费短缺的情况下, 生存与发展极其艰难。

2. 筹资渠道受限

由于农村各种条件的限制, 学前教育呈现出规模小、分散化等特点, 社会力量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资无利可图, 投资回报率低, 所以投资者不愿投资农村学前教育。依靠少量的经费和社会慈善力量的资助是不足以维持学校的运行与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在资金的运用上捉襟见肘、竭泽而渔, 学前教育经费得不到保障。

二、完善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的措施与对策

1.实行幼小合办

把幼儿园和小学合并起来办学, 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如教师、基本设施等可以共用, 从而提高办学效率。实行幼小合办, 使学校在功能上实现多元化, 既有利于学校办学, 也有利于山区幼儿教育的发展, 更好地实现山区农村儿童的教育公平;可以做到师资力量的统筹管理, 充分利用;有利于幼儿角色转换。

2.开展多样化的教育形式

在西部, 学前教育的需求很大, 但是学前教育机构供给严重不足, 很多农村多地区的学前教育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因而, 可以在一些条件不足的地区开展一些非正式的教育形式, 如农村定点幼儿班、季节班、游戏点等, 以更多的选择形式满足农村儿童接受教育的需要。

3.分阶段、分区域逐步推进农村学前教育

发展西部农村学前教育将是一个艰难而又漫长的过程, 不能一蹴而就, 应该分阶段、分区域、由点到面推进学前教育。具体做到, 各级教育部门应制定学前教育发展规划的目标, 如“三年”计划“五年”计划, 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有效的计划目标;根据各个区域客观条件的差异, 实行优先发展与全面推进并举的方式。

4.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拓宽教师培训渠道, 加强幼教培训, 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巧;吸收更多的幼教, 保持师生比例正常, 以便减轻幼儿教师的负担, 让幼儿得到更好的教育与关怀;保障幼教待遇, 提高幼教生活水平, 鼓励和保护农村幼儿教师安心从教, 确保队伍稳定;对贫困地区可实行定向培养的办法, 采取优惠政策, 鼓励优秀青年回本乡本土为幼教事业作贡献。

5.加大投入, 重点扶持农村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是公益事业, 主要还是和国家的经济实力有关, 各级政府需要切实增加对学前教育投入的力度, 增加教育经费在学前教育上的比重, 改变长期以来学前教育支出偏低的局面。中央、地方财政应对西部农村学前教育安排合理的款项, 确保学前教育经费足够;地方政府加大人力、无力、财力的投入, 完善教育资源的分配制度, 主动支持与配合各项工作的开展;积极动员社会的力量支持和投资农村学前教育, 为农村学前教育服务机构获得一些必备的基础设施, 以促进西部贫困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6.建立健全农村学前教育保障体系

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的全面发展还要经历一个漫长的阶段, 在确保各种教育资源充足的情况下, 还需要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促进困境儿童的生存和发展, 优化儿童成长环境, 使困境儿童受到特殊保护。政府要积极研究鼓励社会力量投入的政策措施, 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 并抓紧建立和完善对城乡弱势群体的扶助机制;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 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给予资助;对城乡贫困、弱势群体提供多种形式的资助, 推进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与普及, 通过保障教育的起点公平打破贫困的代际循环。

7.拓宽交流渠道, 实行多口帮扶

加强与东部和西部城市教育发达的地区进行交流, 通过多种形式实行对口帮扶;加强社会联系, 从社会上获取更多的资源;开放实习生准入条件, 吸引实习生、志愿者前来帮助与支持。在西部农村积极推行“城乡幼儿园发展共同体”, 采用教研带动、送课下乡、跟班学习等形式, 在行政管理、教学业务、教师培训和幼儿活动等方面, 由共同体制定统一计划, 同步实施, 让城乡共同分享优质教育资源, 逐步缩小城乡教育落差, 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加快普及学前教育为终身发展奠基[N].中国教育报, 2010.3.8, 第四版.

[2]姜勇.理论困境与学前教育学的实践转向[J].学前教育研究, 2008, 第1期.

[3]罗仁福, 赵启然, 何敏, 刘承芳, 张林秀.贫困农村学前教育现状调查[J].学前教育研究, 2009.1.

[4]罗英智, 李卓.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问题及其应对政策[J].学前教育研究, 2010.10.

[5]王春英.发展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前教育是促进教育起点公平的重要举措[J].学前教育研究, 2010.5.

[6]朱家雄, 张婕.教育公平:一个不容回避的学前教育问题[J].教育导刊, 2001.2.

[7]张作岭, 张莉.农村学前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探索, 2011.

[8]孙新.对我国教育公平制度功能失调问题的探析[J].教育探索, 2011.

[9]汤林春.公平与质量: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强音[J].教育发展研究, 2011, 第1期.

西部农村教育公平问题 第2篇

云南省保山市保山市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现象及思考

王雅媛

摘 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而让所有的孩子有学上则是教育公平的基础,保山市的农村义务教育,由于学校教育目标偏差、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农村留守学生增多等因素,导致了近年来保山市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率逐年递增。本文围绕着目前保山市出现的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现象和控辍保学工作工作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思考。

关键词: 云南保山 农村 中小学 辍学现象 问题

对策思考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促进教育公平是国家在目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的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坚定不移追求的目标。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涉及千家万户,关乎子孙后代,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

“教育不平等是最大的不平等”,尽管当前社会对教育部公平现象关注日趋强烈,但更多的主流民众社会注意力大概都放到高等教育入学录取招生上面,而个人认为,具体到我假期回家了解到的家乡实际情况而言,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现象又开始出现,并且辍学率有逐年攀升的趋势,有的县区还存在较为严重的中小学生辍学现象,教育公平的聚焦着力点应该前移,如果连实行了20年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尚未能有效保证,又从何侈谈教育公平?因此,我对家乡当地的农村中小学辍学现象进行了一定的调查,了解了目前教育部门控辍保学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进行了自己不尽成熟的思考。

农村中小学“控辍”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首要义务,也是关系到“普九”工作能否向高质量、高水平迈进的重要一步。现在国内各级教育部门对农村中小学的辍学问题非常重视,保山市更是将巩固率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纳入到学校和各级教育部门的考评内容,采取了一系列可行的措施,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效果。保山市政府在政府工作中把“小学生辍学率控制在1%以内,初中辍学率控制在2%以下,三年巩固率达94%以上”纳入对县(区)人民政府、市教育局年度目标考核指标内容,做到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实行“一票否决”。但在区域内不少地方,辍学问题依然存在,在解决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影响着彻底解决辍学问题。

一、面临的问题

(一)部分学校管理仍有疏漏 保山市部分农村中小学学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控辍保学”的制度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学校环境存在脏、乱、差现象,校园文化建设档次、课堂教学、校园活动,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对基础差、学习跟不上、纪律差的学生做不到有针对性地补差和细致地思想教育,教育方法简单,致使少数学生因此原因而辍学。部分初中生在小学阶段时学习水平就与同年级同学有差距,进入初中后,由于知识基础差,又没有真正得到因材施教,加之学校、教师关心不够,关注较少,因失去学习兴趣而辍学。

(二)部分学校学校培养目标偏离

在具体的教育部门调查中,保山市农村中小学73%的教师认为农村学校仍以升学为主,一切活动都围绕着升学率。学校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惟一指标是升学率,上级主管部门也把中考升学率放在首位。追求升学率的后果之一就是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调查的辍学生中,多数认为自己学习负担很重或比较重。学习压力经常压得学生没有自由的喘息时间,除了晚作业外,很多学校都增加了午作业。对辍学生调查显示,由于压力而辍学的占85%,对在校生调查“学生辍学原因”时,认为考试压力大和学习太累失去了信心的,分别为86%和81%。

(三)不少家长的教育观念依然陈旧

城乡差异使得农村地区的人们向往城市生活,而让子女通过接受教育,跳过“农门”,是改变子女命运的最现实手段。正 是在这一信念支撑下,不少农民宁愿节衣缩食,也要地送孩子去上学。但是,当他们发现孩子升学无望时,就会觉得送子女上学是白花钱、浪费时间,有的甚至认为,既然升学无望,与其让孩子在学校混,还不如早点出来务农、做家务或打工挣钱,即使挣不到钱,起码也不用再付出。因而不支持子女上学,有的甚至逼迫他们辍学。虽然,这类辍学生的比例并不算高,但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警觉。

(四)新“读书无用论”抬头

农村部分家长看到身边一些人没有读过多少书也能挣大钱,而自己的孩子学习差,升入理想的学校又无望,加之受当前大学生找工作难的影响,便产生了“在学校读书是浪费时间和金钱”的错误思想,放任子女放弃学业而过早的走向社会。在不少农村学生看来,其父辈及周围邻居虽然学业不佳却能够维持温饱乃至致富有方者,也不乏其人。不少农村家长认为,“既然上学已经不能改变子女的命运,何必再去读书”,还不如早点干活挣钱贴补家用。对在校生问卷调查中显示,赞同“读书无用论”观点的占70%;对辍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有62%的辍学生认为“读书无用”;对教师问卷中超过50%的人认为现在“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很盛行。

(五)留守学生教育缺失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和全国一样,保山市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态而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 妻一同外出,因多种原因而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而引发了“留守少年儿童”的教育问题。农村中“留守少年儿童”的监护人多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作为老人,他们对孙子孙女过分溺爱,致使这些孩子缺乏监管,导致他们自律能力差,生活散漫,讲究吃喝,有的甚至逃学上网吧,有的早恋,有的被社会上的坏人利诱。学校和家庭缺乏有效的沟通,“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下降,从而导致他们厌学、逃学,直至辍学。

二、对策思考

(一)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责任

学生辍学问题,其实质是个社会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作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1.承担起义务教育的责任是法律对政府的要求。义务教育的三个本质属性,即普及性、强制性、公共性,这些属性的最终体现必须有赖于政府的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提出,“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2.加大教育法规的宣传力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利用广播、墙报、标语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使义务教育这个“法”的观念真正深入人心,从而使每一个学生家长都意识到送子女人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学生、家 长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受教育意识,营造“读书有用论”的舆论氛围。

3.加大教育执法的力度。《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指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送其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入学的,以及其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辍学的,在城市由市或者市辖区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在农村由乡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使其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基于此,当地政府部门可以根据辍学学生详细情况,对不送子女读书的家庭,依法要求限期改正,保证辍学学生及时返校读书。

(二)学校要转变教育观念,端正办学思想

控制辍学工作,学校是主体。学校应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学校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大面积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始终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

1.弘扬素质教育理念,坚持素质教育方向。首先要大力宣传素质教育理念,不仅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各学校负责人要知道,教师要知道,而且所有的学生,包括辍学学生、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知道,要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深入人心;其次,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领导的决策,必须始终坚持素质教育的原则和方向,各种教育改革举措必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革除应试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侵袭和干扰。

2.加强教育评价制度的改革。教育部门要从义务教育的基 本属性出发,把握好评价的导向作用,对学校和学生严禁以分数排名,更不能以分数作重点考核学校和教师。要不断探索义务教育阶段的评价体系,结合学校特点开展促进义务教育发展的评价制度改革,制定出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综合素质水平评价方案,鼓励建立和发展教育质量评价和监督的社会中介组织,建立教育内外部对教育质量进行双重评估和监控的机制,以便形成评价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的教育评价制度。

3.切实提高教师素质。教师要讲究职业道德,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对已辍学的学生要热情关心,积极创造条件使他们重新就学。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精简教材内容,要改进教学方法,彻底根除死灌知识、题海战术的做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学校要建立学生课业负担和教育质量检测报告制度,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考试等教学基本环节进行动态监管,坚决纠正随意增加课时、加深课程难度,延长上课时间的做法,严肃处理下达指标、节假日违规补课等行为,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4.重视通用技术教育。农村中学的教育要结合当地农村经济建设的实际,开展通用技术教育,使升不了学的毕业生,离校后能有一技之长,能掌握一项技能。在课程设置上,要本着使学生既能学到文化知识、又能有多种出路和前途的原则,在开设文化知识课程的同时,还要开设面向农村实际的丰富多彩 的校本课程,如农田水利资源开发,农药化肥使用,育种、植保、养殖技术,农作物深加工与营销,以及农村财会、商务等等。

5.积极探索对“学困生”的教育。树立“转化一个学困生”与“培养一个绩优生”、“留住一个易辍生”与“毕业一个合格生”同等重要的思想,关注关心学困生、单亲生、偏科生、贫困生、流失迹象学生的教育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树立学习信心,解决厌学情绪。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优化教学过程,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与态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构建留守学生教育网络

留守学生教育与监护问题,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大、解决难的社会系统工程,因此,要落实关爱留守学生这一项“民生工程”,我们就必须从法律上、制度上整体地把这些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加以解决,需要构建留守学生教育网络,防止其辍学。

1.学校的主阵地作用要充分发挥

(1)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农村初中学校学校要对留守学生问题给以足够重视,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学校留守儿童的底数和具体情况,建立每个留守学生的档案和联系卡片并及时反馈给班主任,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补充、变更 档案,时刻关注着留守孩子的成长,防止他们因亲情缺失而辍学。

(2)建立心理咨询室,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农村初中学校应该建立心理咨询室,聘请专业的心理教师,开设相关心理课程,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和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让留守学生的各种烦恼有地方倾诉。加强挫折教育和磨砺教育,培养留守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班主任平日要多关心留守学生的身心健康,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让留守学生深切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3)加强学校的娱乐、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学校课外文化生活。针对农村初中学生课余生活单调、乏味等情况,要通过“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项目工程的实施,加强娱乐和体育设施建设,培养留守学生的业余兴趣和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学习兴趣,消除他们的孤独寂寞感,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解决留守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接受教育的后顾之忧,确保入学和巩固。

2.家庭教育不能缺位

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并非只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家庭教育也必须全面跟上,还应讲究科学的方法,彼此相辅相成。父 母外出务工时要与学校、教师保持畅通的沟通联系,以便随时了解掌握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对孩子形成教育合力;同时,要多联系孩子,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利用务工淡季尽可能多地回家与孩子见面,在孩子生日期间或传统节日之时捎寄些衣物、食品,让孩子体会亲情。如果是接受“隔代教育”的“留守学生”,应充分发挥祖辈在教育孙辈方面的积极作用:祖辈家长有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照顾孩子的生活、倾听孩子的叙述;祖辈家长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也是促进孩子发展和有效处理孩子教育问题的有利条件。

3.随迁子女入学的各项政策要落实好

针对农村留守学生,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制度,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壁垒,要严格执行国家出台的随迁子女入学的有关政策,按照“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接收为主”的原则,扎实做好随迁子女在流入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相关工作。同时,应建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经费筹措保障机制,在经费安排和资金调拨上对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较多的学校给予倾斜,严禁接收学校向随迁子女收取政策规定以外的任何费用;积极实施救困保障机制,使随迁子女不但能享受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和寄宿生生活补贴,还能与当地城镇居民子女同等享受各项“免补”政策,让 随迁子女能够安心上学。

如果公民的受教育机会保持平等,将有利于调节和缩小社会贫富的差距。换句话说,就算父辈贫穷,如果我们的社会能保障所有孩子平等的受教育机会,那么二十年后,也就能保证穷人的孩子可以和别人一样具有平等竞争的机会。那么再经过自己的努力,他很可能摆脱父辈的贫穷命运。可是如果公民的受教育机会不平等,不但将促使社会的贫富差距成几何级增长,使富的越富,穷的越穷,而且,将可能使穷人越来越穷,世代受穷。因为他们将永远没有足够的钱来接受必须的教育,将永远没有机会公平的参与社会竞争,也就将永远无法摆脱贫穷。总之,新形势下的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心,我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口素质的提高,这一问题最终不会再困扰我们,农村中小学百分之百的入学率和百分之百的巩固率的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

参考资料:

1,《2004年中国教育不平等状况蓝皮书》(张玉林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2,《中国教育资源供给与配置中的公平与效率》(谈松华先生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公平问题策略探析 第3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公平;解决策略;

G521

自古至今,“公平”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恶性案件的频频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巨大反响。追根溯源,此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可归结于城乡在教育发展水平上存有较大的差异,这也是导致教育不公的重要原因之一。教育公平指的是每个社会成员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享有同等的公共教育资源服务,享有同等的教育对待,享有同等的取得学业成就和就业前景的机会。[1]然而,农村留守儿童在受教育权、教育资源享用等方面相较非留守儿童仍存在不公平待遇。因此,本文将通过探讨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基本问题,究其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来保证农村留守儿童公平的接受教育,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教育公平问题

应对农村留守儿童公平接受教育问题,学校、家庭、社会、政府虽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父母与子女分离导致教育的缺失,学校管理失控与教育的失误,以及政府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实质性问题仍不够重视等使得留守儿童在卫生保健、安全、学习、心理、品行等方面存在问题,由于这些问题日渐显现,进而影响了他们公平接受教育。

(一)留守儿童基本的生存权得不到完全保障

《儿童权利公约》指出,儿童具有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等四项基本权利,生存权包括生命安全权和生活保障权,是儿童享有的最基本权利。[2]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整体儿童的一部分,他们的健康成长理应受到关注与呵护。但是,从卫生保健方面来看,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卫生保健便成为一个难点。农村儿童的传染病、地方病病发率均高于城市。因此,努力健全医疗保健及其设备与条件是农村儿童健康的保证,但对农村儿童身体健康方面所采取的医疗措施近况令人堪忧。

(二)留守儿童学业受到很大影响

学生学业成败的责任不能完全归咎于学生,还要考虑学校、教育制度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教育制度要体现一定的公平性,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儿童,使每位同学具有相同的受教育权。教育要帮助儿童消除经济、社会上的困难。[3]而农村留守儿童并未享受到应有的公平待遇。

(三)农村儿童的品行发展缺乏监督

个人品德行为发展是一个从自律向他律发展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不是自发完成的,而是学校、家庭等的引导和管束。[4]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父母的管教,易沾染社会不良风气,肆意妄为,在家不听长辈的教导,在校不遵守校纪班规,甚至与社会上的“三无”人员(指无学上、无业就、未成年的青少年)搭帮结伴,养成不良习惯,越轨行为。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公平问题产生的缘由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公平问题产生,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因此,我们不能简单的将其归咎于某一方面,必须详细分析其原因,才能找出解决方案。

(一)家庭教育缺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父母对孩子的责任主要不是养育而是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子女对父母有较强的依赖,若未得到父母的关爱、引导与支持或者在这一成长阶段,父母一方或是双方“缺席”,则会使孩子与父母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与互动,进而使得父母与子女产生心理上的隔阂,使儿童丧失基本的心理归属和心理依恋。

(二)学校管理失控与教育的失误

学校管理失控,一是指对非寄宿留守儿童的管理失控。由于学校寄宿条件较差,家长更愿将孩子寄养在亲戚家。这就对孩子的管理产生了失控,使得孩子易沾染社会不良风气。例如:打架斗殴、泡网吧、乱花钱等。二是指时间上存在管理失控。到了周末,学校对所有儿童的管理都失去控制,经过五天的严格管理,儿童紧张的心理骤然松懈,利用周末上网、打游戏等,使得周内养成的良好习惯瞬间崩塌。

(三)社会对留守儿童教育缺乏实质性关注

较之流动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出现更早,数量更多,教育问题更加严重,但却一直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例如,农村寄宿学校所给予经费不足,办学条件差,办学质量不高,留守儿童住宿条件差,教学设备落后等问题均未得到解决。

三、保障留守儿童公平接受教育的政策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普遍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和核心环节,同样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解决农村儿童公平接受教育的问题,不仅关乎儿童的健康成长,更是我国教育进一步健全发展的體现,关乎中国现代化的成败。

(一)增强家庭对孩子的关爱与支持力度

家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避风港。父母则是孩子的依靠和保护伞。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的教养方式也对孩子生活习惯的养成产生重要影响。

(二)学校应积极落实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与心理辅导等措施

学校是担负培养人这一特殊使命的场所。是留守儿童的教养主体,应承担孩子的教育与管理的责任,使他们与非留守儿童一样公平的接受教育,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关爱以弥补他们在家庭教育上的缺失。学校教师应尽力了解每一位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健全人格。在生活上,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难题。在学习上,耐心教育他们并带动其他非留守儿童与他们一起学习,互帮互助,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班级这个大家庭所给予他们的温暖,使其健康成长。

(三)社会及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留守儿童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困难,为留守儿童公平接受教育创造良好环境

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均受他们所处生活环境的影响。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办学经费不足、教学设施差等等现状都给教育公平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因此,有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措施,制定工作计划与方法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教学质量差、环境差、设施差的面貌。此外,可以组织社会爱心人士、在校大学生们到农村进行支教,关注留守儿童,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感受温暖,引导他们成长。

参考文献:

[1]周洪宇.教育公平:维系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M].北京:中国人们大学出版社,2014(7).

[2]程翠翠.论儿童权利的法律保护机制[J].内蒙古大学,2011(6).

[3]张永明.学校教育公平[M].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6).

正视农村教育不公平问题 第4篇

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其目标是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全面发展,其核心任务是农村人口素质提高和科学技术的普及。然而,就当前整个社会的教育状况来看,农村教育处于明显的不公平和弱势地位。虽然公平是相对的,但追求农村教育公平是实现我国教育机会均等、缩小城乡差距的基础,是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必然要求。

农村教育不公平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在我国教育资源还相对有限的情况下,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还未将平等的受教育权完全落到实处。无论是教育权利,还是教育机会,不公平问题随处可见。教育权利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不公平;教育机会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贫富、男女等之间不公平。农村教育不公平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主要问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4年底我国大陆仍有58.24%的农村人口,农村受教育人口目前仍是我国主要的受教育群体。加上2006年前乡镇这一层次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乡镇财政或受教育者自己支出,实际上,所谓“农村受教育人口”这个数字更庞大。因此农村教育公平问题是实现我国教育公平目标的主要内容,如果农村教育不能享有公平的权利和机会,我国教育的公平性必然会受到质疑。当前,农村义务教育还未完全普及,与《义务教育法》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农村有时简直就是一种奢望,农村教育根本无法公平享有相应的权利。以教育资源的分配为例,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从根本上形成了城市与农村教育两重天地。2002年全社会有5800多亿元教育投资,占总人口60%的农村只获得其中的25%。2004年,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的比重只有2.79%,农村小学生占全国小学生总数的75%,但其教育经费仅占小学教育经费的48%;在初中教育经费中,农村教育经费仅占29%。这种状况实际上严重侵害了农村公民受教育的权利。从教育机会均等的角度看,农民子弟也无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一是由于城乡经济差别和我国教育的城市导向性,使农民子弟无法享受平等的入学机会,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均是如此。仅仅因贫困就导致不少儿童辍学,而昂贵的学费和就业的艰难更使得许多寒门学子对高等教育望而却步。二是国家在农村教育中对人、财、物的投入,以及农民整体文化素质较低等先赋因素,也使得农民子女在受教育过程中不能享受公平。三是教育政策的“城市中心”取向所形成的资源分配倾斜,使农村儿童无法享受平等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权利,同时强化了城市对进城农村儿童学习的排斥。四是强烈的“离农”教育观也导致农村教育目标的短视性和教育内容的片面性,使得农村留不住人才,更引不来人才。农村教育的不公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社会制度的道德标准和价值标准缺失。

促进农村教育公平的措施

1.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平衡城乡教育资源是实现农村教育公平的关键。要解决城乡教育不公,必须完善教育投入制度,加大对教育特别是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要求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世纪末达到4%,2003年才达到3.41%(这个目标至今未达到)。国家应完善教育政策,扩大教育供给,增加教育投入。教育部门在分配教育资源时要遵循平等、对等、调整的原则,要更多地体现“雪中送炭”,减少“锦上添花”。在投入导向上,教育资源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应向处于弱势的地区和人群倾斜,特别是向农村贫困地区和西部地区倾斜,保证农村地区的儿童享受基本义务教育。2005年,政府决定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的生活费;到2007年,已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这是我国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的一项民心工程。另外,由于我国的教育财政制度是“国家教育投入与地方财力挂钩”,所以,在国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同时,地方政府也要尽其所能地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把财力向农村教育倾斜。

2. 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为实现城乡教育公平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长期以来,拖欠农村教师工资的现象非常严重,城乡教师在待遇上也存在着极大差距。在城市教师工资一直上涨的情况下,乡村教师仅仅能拿到基本工资,各种福利根本无法保障,这不仅使农村学校的优秀教师大量外流,而且也吸收不到师范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无法应对繁重的教学任务,不得不聘用代课教师。近年来,教师学历达标率提高得非常快,很多城市的小学、中学教师达标率已接近100%,但农村教师学历不合格率却很高。农村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使农村的孩子们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就遭遇不公平。农村学校要留住教师、引来教师,就必须改善教师工资收入状况,让教师不仅能拿到基本工资,还应有适当的福利保障。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会有较高的教学质量。

3. 统筹城乡教育,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城乡教育者之间流动频率越高,城乡教育的整合发展程度就越高;反之,即使资金投入再多,也无法改变城乡教育“两张皮”的现实。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程度与城乡教育主体的流动水平呈正相关。农村教师要留得住、引得来,应从提高心理认同度的角度增进城乡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最终才能从文化情感上达成城乡教育的同化。农民素质与农村教育水平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协调好了就会走向良性循环,反之越来越糟。因此,协调政策、营造氛围、重构社区等可有效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制定相关制度和激励措施是保持城乡教育长期互动的根本保障,否则,城乡教育一体化就难以长久。城乡教育统筹必须形成一种引力,只有这样,逐步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才能落在实处。

4. 重视城市中农村转移人员的教育与培训。

农村转移人员的教育问题既是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基本问题。城市化不仅是城乡人口比例的问题,更是包括教育素质在内的城市社会的协调发展。再过10多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外来人口中的少年儿童都将长大成人,因此,关注当前流动人口中少年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是对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更是对整个社会的未来负责。实现农村转移人员的教育公平,首先要给予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要借当前户籍管理改革的契机,淡化教育对象的出生地,实施“有教无类”。江苏省苏州市的做法是:公办学校敞开大门,欢迎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实施《流动儿童少年就学管理办法》,要求各级政府建立流动儿童少年就学专项经费,支持全日制公办学校招收外来工的子女就学。此外,还要关心进城务工人员的继续教育。在构建学习化社会体系的同时,要实施农村转移人员教育与培训工程,提高他们的素质。

5. 促进高等教育顺利通向农村。

西部农村教育公平问题 第5篇

促进教育公平

从北京市某所花费3亿元建设的小学,到贵州、甘肃存在的“危险校舍”;从城市的家长每年花费数千元培养子女的“综合素质”,到农村那些家长们要为筹集数十元的学杂费而一筹莫展;从城里重点小学的教师们到“新马泰”去度假旅游,到广大农村里的多数教师领不全他们每月薪水…新世纪的天空下“农村中国”与“城市中国”的两幅图景,的确显得光怪陆离,农村教育现状令人堪忧。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不仅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社会公平程度,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需要。因此,发展农村教育迫在眉睫。(中政申论批改中心老师评语:这一段内容的语言表述上存在主观表述是问题。建议可以适当的看点政府公文,比如,政府工作报告、“十二五”规划等等,学习其表述方式,以提高语言表述的规范性。)

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教育部也把“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列为2013年六大工作要点之一,并将“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摆在首要位置。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国农村教育依然处在落后的境地,问题繁多。究其原因,缺乏有效的教育资源分配制度和资金不足是根本因素。随着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拉大,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被不恰当地过度集中,这就造成了城乡在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差距,形成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等。此外,农村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师资水平的优良直接影响着农村教育水平的高低。(中政申论批改中心老师评语:这一段能够从农村教育发展问题原因的角度教育分析,但其所占篇幅较大,要注意策论文的重点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对于原因分析中,建议考生直接针对农村教育发展问题的背景,从资源分配、资金不足、师资水平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可。)

为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农村教育落后的局面,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

发展农村教育必须要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应加大教育发展城乡统筹力度,打破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探索实行城乡学校教育统一管理、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等措施,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教育先进的城市学校可通过合作办学、教师交流等方式支持教育落后的农村学校,同时大力培养农村教育人才。

发展农村教育,必须要完善教育财政管理体制。首先,要确立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经费投入主渠道、并相对于过去明显加大投入力度。并鼓励民间资本等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积极/ 2

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同时,应加大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对农村教育的倾斜力度,针对特别薄弱的学校应提供专门的扶持资金,帮助其提高办学水平与条件,保证城乡教育投入均衡。

发展农村教育,必须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必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具体而言,要做到:继续提高教师的工作待遇和社会地位;依法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切实有效地开展农村教师的培训和交流工作;继续鼓励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支教工作。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我们必须认识到农村教育发展是关系国际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转变发展思路、加大政策扶持和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切实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中政申论在线批改中心老师简评:本篇文章围绕“发展农村教育 促进教育公平”这个中心论点展开了论述。从行文的整体情况来看,文章整体上呈现出“总结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层次,且主次突出明显,说明考生对申论文章的写作已经有一定的基础。虽然考生在语言的表述方面以及内容篇幅的设置方面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但是考生的文章结构完整、措施的针对性很强,而且行文的结尾能够恰当的运用名人名言等内容来深化行文的主旨,这是值得广大学习申论的学习效仿的。这是一篇优秀是申论范文。

温馨提醒:

西部农村教育公平问题 第6篇

一、学前育才教育办学不规范, 设备不齐全、简单化

通过调查发现, 大多数农村没有幼儿园, 由村级小学代办学前教育, 这些学前班被称作“预备班”。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在一所小学里面, 专门开设一个班, 在秋季或春季招生 (大多在春季招生, 不统一) , 那些童稚未开的农村孩子, 在“预备班”学习一年或半年后, 就进入小学一年级, 以弥补幼儿学前教育的空白, 以尽快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需要。但实际上“预备班”和小学一年级一样, 使学前教育流于形式, 形同虚设, 办学很不规范。

学前育才教育主要是开发幼儿智力, 从说、唱、玩、乐、跳入手, 配备幼儿专用桌椅和教材等专用设备。可在实际工作中, 绝大多数人认为学前教育不是一种必需的教育, 是可有可无的, 即使没有经过幼儿教育, 孩子一样可以上小学学习, 这导致学校在配备设备和课程设置上简单凑合, 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城市和农村孩子接受学前育才教育的年龄差距甚大

近年来,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日益完善, 学前育才教育也在农村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城区和农村学前教育在年龄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城市入园 (学前) 教育年龄是4岁~5岁, 年限是三年, 农村入园 (学前) 教育年龄是5岁~6岁, 年限是一二年或没有。从以上可以看出, 农村孩子接受教育的年限少且年龄偏大, 城市孩子接受教育年限多且年龄偏小。我们通过调查发现, 存在这种差距是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一部分农村家长承担不起一学期上百元的学费, 孩子到了上幼儿园年龄 (4岁) 还在土坑里玩, 一直到了入学的前半年, 才匆忙送进幼儿园大班学习。因为大多数小学原则上规定未上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不准进入小学, 才直接导致部分家长让孩子直接上大班, 换来一个小学入学资格。这虽给家长省下了一小笔钱, 但这样一来, 就有相当一部分儿童等于未接受学前教育 (幼儿教育) 而直接进入小学, 使得这些学生的小学生活比较紧张, 适应困难, 在校感到压抑和焦虑, 造成心理紧张, 经常逃学或不愿上学。另外, 还有一些客观原因, 如上学路途遥远、无经济支柱等, 使一部分孩子失去了学前教育。

三、学前育才教育“保姆化”

当前, 大多数学校轻视学前教育, 配备那些年龄偏大、不适应高年级课程教学的教师来凑数, 即所谓“哄娃娃”的教师, 所起的作用只是替家长看好孩子, 当孩子的“保姆”, 一天到晚以照料孩子不打架、不哭闹、不出事为原则, 这完全掩盖了学前教育从说、唱、玩、乐等方面开发幼儿智力的本质, 谈不上使幼儿身体健康、良好习惯、兴趣多样、思想活跃的养成, 更无助于为他们顺利进入小学接受义务教育做好学前准备。大家都知道, 幼儿在入学以前对一切都充满好奇, 特别是对老师毫不怀疑, 老师所说的就是“圣旨”, 并喜欢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 这对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不无好处。但由于我们的“保姆”教师对幼儿要求不严, 加上自身因素, 使幼儿又养成了许多不容易改掉的不良习惯。这样的幼儿教育, 不但为基础教育没有奠定基础, 相反却形成了一定的障碍, 真可谓“人生识字糊涂始”。这些不良的开端, 就谈不上“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了。

四、没有评价考核制度

虽说考试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办法, 但就目前来说, 它还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幼儿园相对小学来说, 正是由于不考试不评比, 才显得十分松散, 幼儿园里只要不哭不闹就行, 至于所教课程到底要掌握了多少, 那就不是太重要的了。农村的孩子由于种种原因, 根本没有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要是教师管教不严, 在学习上任其自由发展, 就等于在幼儿园什么都没学会, 和没有上过幼儿园的相差无几。幼儿园主要是以活动为主, 由于农村中小学设备不齐全、简单, 孩子根本不喜欢把他们束在活动上, 以致连起码的学习习惯都未养成, 造成孩子进入小学时不把自己当成一名学生, 只知道一天到黑地玩耍, 这无形中给启蒙教师添加了教学评估压力, 使得同龄的农村孩子与城里孩子相比水平相差甚远, 这里除了家庭原因外, 这的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值得每个人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的深思。

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县农村学前育才教育存在的问题。时下要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要提高认识学前育才教育的本质及其重要性, 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其次要大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切实提高学校、家长、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

总之, 学前育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 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它是一个人优良性格养成的重要时期, 是一个人能否最终成功的关键时期。因此, 教育部门应不断改善西部农村的办学条件, 重视农村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义不容辞地搞好幼儿育才教育工作, 使农村孩子健康、活泼、快乐地成长, 拥有一片光辉灿烂的天地。

摘要:学前育才教育主要是开发幼儿智力, 从说、唱、玩、乐、跳等方面入手, 为小学育才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但由于农村学前教育从在诸多方面存在问题, 使得一部分孩子失去了学前育才教育, 在学前不但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 反而埋下了诸多隐患, 严重制约了西部农村幼教育才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西部农村,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心理

参考文献

[1]徐琳.我国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现状分析[J].幼儿教育, 2007 (1) .

西部农村教育公平问题 第7篇

1 农村中小学学生择校带来的教育不公

当提到择校问题,很多人所联想到的是城市中小学的择校问题。然而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的逐步增多。农村的人们对孩子受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由于农村中小学和城市中小学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很多家长会通过择校的方式,花钱找关系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较好的中学就读。虽然国家颁布了相关的规定来限制择校,规定适龄儿童按照户口所在地就近上学。但是根据调查发现,这种规定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农村中小学的这种择校问题引发了严重的教育不公。

1.1 对学校带来的教育不公

在农村乡镇中学和县城的重点中学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反复强调按学区就学,对择校现象持否定态度”。(2)虽然教育的主管部门对择校问题有如此规定,但是实际上这种现象却是愈演愈烈,使得农村中小学和县城中小学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首先,是表现在生源方面,由于县城的重点中小学各方面的力量要比农村强。所以家长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县城,结果造成了严重的两级分化。其次,是办学条件方面存在着差距。所谓的办学条件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所谓硬件方面主要是它们之间在教学楼的建设,实验室和图书馆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对于县城的重点中小学而言,设施可以说是县城内的最高水平。有些已经达到了省级水平。而对于农村学校而言,还保持在原始水平,所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实验,只是背诵一些实验结果。它们图书馆的图书还保持在原始时代,不仅量少而且内容比较陈旧。

1.2 对学生带来的教育不公

由于择校的产生,使得农村中小学学生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对于择校的学生而言,由于自己的家在农村,在这种新的环境下,会产生心理自卑感。对于那些没有择校的农村学生而言,自己所在的学校成了低智学生的标志,在这些学生的内心的深处造成了严重的伤害。由于择校而来的农村中小学的学生大部分成绩比较优秀,无疑加大了原来县城学校的学生的心理压力。不仅如此,而且还给学生的身体上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农村中小学学生的家不在县城,很多家长就是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各种小摊点的小饭桌前,饮食质量、营养搭配、以及安全卫生方面缺乏保障。因此,择校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

1.3 对教师带来的教育不公

(上接第2页)农村乡镇中小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少。老师不是伴随着学生数量的减少,越来越轻松,而是压力越来越大。在现在这个社会竞争上岗是大势所趋,没有了班级上课也就意味着在年度考核中会落聘。从而使得教师的压力不是在减少,而是在增大。而对于县城里重点中小学的教师而言,他们由于班级内学生数量的增加,自己的改作业量在增加,无形当中加大了他们的工作量。“2005年3月,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168所中小学92名教师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48%,比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发病率高出30个百分点。”(3)

2 针对择校现象应采取的干预措施

择校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内容和意义,在西方一些国家例如在美国和日本基本上不存在择校现象。因为在美国分为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私立学校的学费相当昂贵,令很多家庭望而却步。所以很多学生都是就近入学,择校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在日本是利用资源相当均衡来解决的择校问题,教师和校长都是定期的轮换,从而达到资源的均衡。而在中国的国情下,择校现象仍然是很严重。究其原因是现在的教育资源,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教育资源的需求。虽然每年国家和当地的地方政府都要颁布一定的文件,但是不能标本兼治。因此,要想真正的解决择校问题,不仅要靠当地的教育部门还要靠各级政府部门相互配合来解决择校问题。

2.1 均衡城乡教育资源

因为中国的特殊国情,在中国建设了一批重点中小学。从而使得农村的中心学学校相对处于劣势。那么如果要实现资源均衡,首先要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各级政府不仅要改善农村乡镇中小学的硬件设施,而且还要重视软件的提高,尤其是提高师资力量方面。加强学校的领导班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真正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领导担任学校的校长。完善学校的教师代表大会制度,使得一些利于学校发展的民生及时反映到领导的心目中,从而使得学校得到更好地发展。对于各级政府而言,要在资金和政策等方面给予农村中小学以扶持。

2.2 对于学生的盲目择校要进行适当引导

“不管如何看待择校现象,择校在我国还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存在。”(4)对于农村中小学学生的择校现象,我们要正确面对。有些学生可能程度比较好,重点中小学比较适合他们。但是对一部分学生而言,基础比较薄弱即使到重点中小学就读,也不一定会使自己的成绩得到多大的提高。因为对于他们而言,是因为要面子才到重点中小就读,在他们的心目中始终认为是留在乡镇中小学就是低智商的标志。但是若他们真到了重点中小学,首先面临的是新的环境,会使他们产生很大的压力。其次,是高额的择校费会给他们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要对将要择校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分析他们的学习情况,从而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2.3 提高农村中小教师的整体水平

教师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只有拥有一批优秀的师资力量团队,才会把学校的整体形象得以改善。要想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首先要让农村中小学的教师到县城重点中小学进行学习,学习优秀教师教学理论,教学风格以及教学模式。其次,要对新上岗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尽快使得年轻教师变成专业型教师。最后,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教学情况进行创新。除了提高教师的水平以外,还要提高校长的素质。因为一位好的领导,能带领他的教师团队把一个学校逐渐变得更强大。

参考文献

[1]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1-08/22/c_121889753.htm

[2]张治国.对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的思考[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3).

[3]康丽.保障教师心理健康不能只靠呼吁[N].中国教育报,2005-06-13.

西部农村教育公平问题 第8篇

●建立惠及农村中小学的远程教育网络

四川省农村学校以往都是“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单一教学模式。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是将教育信息化作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用教育信息化带动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1. 初步建成基础教育资源服务体系

四川省积极配合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 开展基础教育资源的遴选、集成、整合和信息传送工作, 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同时, 加强了省级基础教育资源网建设。

目前, 四川省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学校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 满足了教育教学的基本需要, 初步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开启了农村学校以普及多媒体教学为标志的资源应用新阶段。

2.基础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服务体系逐步形成

为主动适应四川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需要, 为信息化设备和资源的正常使用提供有效支持, 几年来, 以四川省电教馆为主体, 积极倡导各级电教系统和学校联手, 探索面向农村学校的技术支持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和运行, 加强了技术支持队伍和技术骨干队伍的培训, 多渠道筹措技术支持服务资金, 为构建省、市、县、校四级技术支持服务体系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为农村中小学校推进教育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建立起项目驱动、区域推进的运行机制

通过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等一系列重要项目, 各地采用项目驱动、区域推进、评建结合的建设运行机制, 严格规范项目工程的实施行为。从项目规划、招标采购到建设应用的推进, 对各个关键环节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有力地保障了各个项目工程的实施和应用的全面开展。

采取了以点带面、区域推进的方法。通过营造良好整体氛围, 集中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大范围地开展工作, 大大降低了各个项目的建设成本。在区域推进中, 一方面各个学校的信息化应用百花齐放, 先进典型层出不穷;另一方面促进了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有效解决了一些突出困难和难点问题, 实现了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发展, 并使成果更好地得到了辐射和分享。

●建立信息技术应用之网

1. 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普遍加强

近年来, 四川省电化教育馆通过远程教育方式开展培训工作, 探索了教育技术应用培训的新方法和新途径。经过培训,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得到普遍提高,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显著增强。

2.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得到普及和深化

“信息技术重在应用, 重在效益发挥”的观念, 已在四川省各级教育部门领导、管理人员和学校领导、教师中深入人心。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应用的实践和推进, 大大地提升了广大农村教师的专业能力, 大力地促进了各地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普遍提高, 教师引导下的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已逐步体现。

●西部农村教育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1.观念问题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障碍

由于地处西部, 信息相对闭塞, 受经济发展制约和传统观念影响, 很多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的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 广大农村教师的现代化教学观念亟待培养。许多农村教师特别是年纪偏大的教师还局限于黑板与书本之间, 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远远不够。

2.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存在较大差距

与制约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观念问题成因相通, 由于经济制约和地域受限,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和要求, 农村教师无论从意识还是能力上与发达地区学校的教师都存在较大差距。

3.资源与服务机制仍需完善

教育资源建设相对滞后。随着国家投资力度的加大, 各级学校在硬件设施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 但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相对滞后, 资源共享机制尚未完善, 基于互联网的传输平台和共享平台没有建立, 资源内容还不够丰富, 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应用软件“孤岛”现象严重, 大大削弱了共教育教学功能的发挥。

●基于问题的思考

1.转变观念是教育信息化的首要任务

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 是以信息的观点对知识传授过程进行系统分析、认识的过程。各级教育领导要积极引导, 为教育信息化创造必要的条件。

教师应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注重学会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处理知识、运用知识, 要有能力利用信息网络进行对知识的探索, 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

2.大力倡导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是对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的有力支撑。要因地制宜, 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中小学教师, 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利用教育信息化成果, 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搭建的平台, 扩大培训覆盖面。通过培训, 逐步推动教师实现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方法的更新和变革。

3. 进一步加强多种模式的“班班通”, 创建“堂堂用”的教学环境

近年来, 随着农村远程教育工作的开展, 一些带有试点意义的国际教育信息化项目正在西部一些省市逐步推行, 这些项目借助国际先进的教学模式, 正探索新环境下的课堂互动教学, 以方便快捷的形式给予农村课堂新的活力, 是对“班班通, 堂堂用”的全新探索和诠释。如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技术启迪智慧”项目、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戴尔公司“互联创未来”项目等, 将无线网络+上网本 (学习本) 的架构带入西部农村学校, 并以城市和农村学校结对的方式, 促进城乡学校均衡发展。

4. 加强资源建设, 促进资源共享

建议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资源, 积极调动和开发各地教育系统内外的教育信息资源。各地可考虑采用多种模式的资源共享,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诸如, 采用国家基础教育资源中心提供的优秀资源;由省级教育部门组织有关专家、技术力量开发适合本省的教学资源, 免费提供给各级学校使用;各地基层学校可以根据需求, 对接收到的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利用;与公司联合开发等。

5. 深入开展理论与应用研究, 为教育信息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西部农村教育公平问题 第9篇

1980 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 《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 根据 《决定》的精神, “在八十年代, 全国应基本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历史任务”, 因此, 当时全国学校建设 “力求使学校布局和办学形式与群众生产、生活相适应, 便于学生就近上学”, 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了 “一村一校”的农村教育格局。

到九十年代中后期, 由于农村学龄人口大幅下降, 农村学校小型化、空壳化的现实突出, 政府希望通过施行 “撤点并校”政策实现学校布局调整、教育资源整合的目的。根据2001 年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 “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要求, 各地政府加快了将农村偏远地区小规模学校统一合并为中心学校的步伐。2015 年11 月, 国务院下发了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 要求地方 “慎重稳妥撤并乡村学校, 努力消除城镇学校 ‘大班额’, 保障当地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前后影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近十五年的“撤点并校”政策, 似乎走到了它的终点。

二、“撤点并校”与公平受教育权

“撤点并校”是政府为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客观上来讲, “撤点并校”政策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合并后的学校由于获得了集中的财政支持, 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更臻于完善、师资队伍的结构和素质得到了优化、学校的教学质量得以进一步提升。但由于一些地方政府急于求成, 脱离当地实际情况, “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引发了部分地区学生就学距离明显增加、交通安全风险加大、学校寄宿条件不达标、学生家庭负担加重等新问题, 降低了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的可及性, 导致农村学生辍学风险显著增加, 在事实上损害了农村学生的公平受教育的权利。

所谓公平受教育, 是指政府通过教育政策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要依据合理性原则, 保障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合理的对待。[4]在2010 年发布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 2010 - 2020) 》 中, 政府对教育公平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 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基础教育作为重要的公共福利, 通过制定教育政策是政府对其进行调节、引导、控制的主要手段, 因此, 要实现教育公平, 必须要从优化教育政策入手。

三、教育政策要保障公民的公平受教育权

第一, 教育政策要保障公民平等享有受教育权。

平等权是公民享有的、与生俱来的基本权利。具体在教育政策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9 条规定: “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 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政府是教育公平的倡导者和塑造者, 但在实际的运行中还可能是教育不公平的责任者。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差异大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这使得我国广大农村地区, 特别是广大西部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本身 “底子薄”, 再加上我国教育政策长期以来的不公平倾向, 更加拉大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资源配置的差距。

调查结果显示, 经过十多年的 “撤点并校”, 至2011 年, 我国三类地区 ( 生态脆弱区、边境类型区、少数民族区) 近半数农村没有小学。上学距离显著增加致使当地适龄儿童入学率仅为88. 4% , 而统计年鉴的数据表明, 此前我国学龄儿童入学率99. 7% 。农村基础教育 “先天不足”加 “后天畸形”发展, 最终导致不同地区公民在受教育机会上的不平等, 有悖宪法中平等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精神。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制定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解决城乡基础教育的不公平, 但具体政策的执行过于盲目武断, 没有因地制宜, 结果背离了政策出发点, 成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第二, 教育政策应注重差异。

平等不代表平均。现实生活中, 地区间的社会、经济环境差异及个人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 法律或公共政策必须对此给予回应。教育公平并不意味实行教育资源的绝对平均分配, 应该根据地区差异、个体差异,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在 “撤点并校”政策中, 部分地方政府在具体工作当中没有深入调查农村地区的地理环境条件、人口数量规模、原有学校数量与质量等客观情况, “情况不明, 政策就不正确, 决心就不对, 方法也不对头”, 简单粗放的进行 “撤点并校”导致部分偏远地区和山区的学生无法就近入学, “农村学生上学远、上学难、上学贵, 小学生辍学流失率上升”。

第三, 教育政策应实行补偿制度。

教育资源的配置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城乡差异, 而且差距呈越来越大之势。因此, 教育公平除了要求以平等原则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之外, 还要求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适当地向各种社会处境不利的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弱势群体倾斜。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2 条规定: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保证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在义务教育阶段, 政府是义务教育责任的主要承担者和保障者。但 “撤点并校”的政策使得政府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成本转嫁到学生家庭身上, 导致原本经济状况不佳的农村学生在公平享有受教育权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境地。

据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2008 年的调查显示, 由于学校撤并导致学生到新校就读的额外成本每年在1000 元以上, 虽然政府实施了国家学生住宿免补政策, 但免补政策的收入无法全部覆盖额外成本。如果学生需要家长陪读, 家庭就要支付陪读家长的伙食费、房租等, 更是大大加重了家庭的负担。

“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 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向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 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事实上, 政府已经找到了问题的重点, 但关键是如何保障政策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甘肃发展年鉴编委会.甘肃发展年鉴.

[2]李龙等.撤点并校背景下的人口流动意愿——来自农村地区的证据.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5年第3期.

[3][法]卢梭, 李平沤译.爱弥儿 (上卷) .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第7页.

西部农村教育公平问题 第10篇

教育公平是教育的一种基本价值观念与准则, 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伟大工具, 也是人类一直追求实现的美好理想。教育公平是公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 教育平等性要素主要包括三层含义:第一, 教育权利的平等;二是参与教育活动的机会均等;第三, 教育结果均等。

政府必须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基本职能, 决定了公共财政必然成为其维持社会公平的有力支柱。在服务型的政府中, 公共财政应当"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需要在法律的保障和强制力下, 以税收为主要形式将公民让渡的部分私人资源集合为公共资源, 而后遵循差异原则, 能动地进行公共资源再分配, 达到社会均衡、公平。

2 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公共财政投入分析

2.1 公共财政性教育经费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的投资结构不均衡

在财政预算内的教育经费支出中, 地方财政占绝大部分, 而中央财政占比较小, 且中央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大部分投向了高等教育, 中等教育获得的中央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很少, 义务教育得到中央财政的资金支持也不多。中央财政预算内经费对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投入比例失衡, 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地方政府。由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原本就与中部、东部地区有较大差距, 再加上中央财政预算经费对高等教育的高比例投入, 导致了西部诸多地方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入远远超过了实际财政能力, 难以保证实现义务教育"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

2.2 公共财政在基础教育内部的各类型投资中不均衡

根据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 通过教育投资而形成的人力资本所产生的收益远远大于其它物质资本投资所产生的收益。国内外诸多学者也研究证明, 在发达地区, 对高等投资而形成的人力资本所产生的收益是各级教育中最大的, 与之相反的是, 在欠发达地区, 对基础教育投资而形成的人力资本所产生的收益在各级教育中最大。但现实的情况是, 由于通过教育投资而产生的人力资本收益具有投资期长、见效慢的特点, 地方政府受到GDP政绩观的影响, 更愿意将有限的基础教育资金投入到投资期短、见效快的学校基础建设施中。加之西部诸多地方财政性收入本身就低, 投入到教育中的经费也就更低。

2.3 公共财政对城市和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

教育资金投入不均衡的另一个表现是城乡教育经费投资失衡, 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极为突出, 教育投资的城乡差别甚至达百倍以上。从硬件配套设施来看, 有些西部地区的城市重点中学配套设施齐备且豪华, 而相当多西部农村中小学则教育资源严重短缺, 有些小学甚至连基本的桌椅都配备不齐。从软件的配套设施来看, 城乡间的师资差别则更为严重。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而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又反过来制约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农村教育基础薄弱, 投资总量的缺口大是阻碍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公平的瓶颈。

3 对策及建议

要改变目前西部地区基础教育不公平的现实困境, 必须从公共财政角度入手, 通过对西部地区基础教育财政投入出现的偏差进行修正, 恢复公共财政应有的天平作用, 才能实现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公平。

3.1 不断增加教育投入总量

教育与经济具有很强的互动性。教育发展水平决定了经济发展的速度, 经济发展的速度又反过来决定教育发展的水平。西部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从而严重制约着基础教育的公平, 要改变这种状况, 从长远来说是发展经济, 通过发展经济为教育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从公共财政的支出而言, 不仅要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地方GDP的比重, 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的绝对量, 在财政支出结构中真正体现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政策。

3.2 优化教育投资结构

首先, 从政府的责任来说, 义务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 不应存在区域间和城乡间的差别, 这种不应该存在的差别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上, 更体现在软件设施中, 这是公共政府的责任;其次, 从教育投资的收益来看, 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投资所产生的收益是各级教育中最大的, 而且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投资回报率要高于发达国家。基于以上, 各级政府要明确基础教育优先发展原则, 把投资的重点放在基础教育上, 努力提高基础教育学生的生均教育经费和教育事业费。

3.3 实施转移支付倾斜

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低, 教育基础薄, 底子浅, 财政收入能力有限, 且支出的需求较高。中央政府需要平衡东、中、西部教育条件, 尤其是基础教育条件来保证所有社会成员均有平等、同等享有基础教育的权利。为此, 一是要加大一般性中央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 向向西部地区进行转移支付, 弥补西部地区财政性教育经费的缺口;另一方面, 面向西部地区建立专项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重点解决办学、教学条件的改善等问题。

参考文献

[1]谢俊红.城乡教育差距与农村教育发展——城乡教育比较与农村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8.5.

上一篇:春季鸡病的综合防治下一篇:中国共产党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