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多肽注射液

2024-08-02

胎盘多肽注射液(精选7篇)

胎盘多肽注射液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门诊患者12例, 男性5例, 女性7例, 年龄18~46岁, 均无明显全身症状, 且年复发次数均在2次以上, 发病间歇时间最短半个月, 最长6个月。疣体多在生殖器部位出现。

1.2 治疗方法

患者局部给予消毒处理, 利用CO2激光切除疣体之后, 肌肉注射胎盘多肽注射液, 口服阿昔洛韦片, 外涂阿昔洛韦软膏, 预防感染治疗。规律肌内注射胎盘多肽注射液, 4mg/次, 10d为1个疗程, 每月用1个疗程, 连用3个月

1.3 观察方法

治疗期间每2周门诊复查1次, 观察疗效, 并记录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后, 每月复查1次, 了解有无复发, 并记录复发情况, 随访1年。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10例皮疹全部消退仅见术后创面。1例曾一度好转, 半年后复发, 1例女性患者反复复发, 视为无效。

2.2 不良反应

应用激光切除疣体时, 部分患者疼痛明显, 部分患者精神紧张, 应用胎盘多肽注射液, 大部分患者近期有发热、周身酸痛等上感症状, 对症用药或坚持用药后不适症状消失, 未见明显的脱发, 粒细胞、血小板减少等骨髓抑制现象。阿昔洛韦片口服后有轻度头痛, 恶心停药后可自行缓解。

2.3 复发情况分析

虽经几次CO2激光治疗, 仍有少部分复发病例, 原因: (1) 未坚持系统应用胎盘多肽注射液; (2) 不除外再次感染病毒。

3 讨论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HPV的感染与免疫缺陷、HPV类型与感染部位等有关, 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与CA的发生、转归关系密切[1]。单纯激光、电灼、刮除或液氮冷冻等其复发率较高, CA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较多, 郭华阳等[2]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转印杂交对尖锐湿疣复发的病因学进行研究, 显示再感染和隐性感染为CA复发的重要原因。当前, CA多采取手术配合免疫调节剂治疗。胎盘多肽注射液具有调节、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我们联合应用激光及胎盘多肽注射液并口服阿昔洛韦片, 对12例复发病例进行临床观察, 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黎志中.尖锐湿疣的免疫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1998, 24:155-158.

胎盘多肽注射液 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老年肝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诊断和入选标准:(1)患者进行肝穿刺活检确诊为原发性肝癌;(2)彩色超声多普勒仪器以及上腹部CT显示患者肝内占位性病。排除标准:有对顺铂、丝裂霉素过敏史的患者;有糖尿病患者;有严重高血压患者。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药品

注射用顺铂,10 mg/支,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生产;注射用丝裂霉素,2 mg/支,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盐酸吡柔比星,10 mg/支,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碘化油注射液,10 ml/支,GUERBET有限公司;胎盘多肽注射液,4 ml/支,贵州泰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1.3 治疗方法

2组均采用单纯TACE治疗方案,通过介入方法,根据患者的体表面积用药:顺铂20mg/m2注射,丝裂霉素8 mg/m2注射;然后16 ml/m2碘化油注射液和25 mg/m2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最后用明胶海绵栓塞目标动脉。5周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5个周期。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从化疗的第1天应用胎盘注射液8 ml,加入250 ml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持续使用14 d,1次/d,疗程同上。

1.4 观察指标以及评价标准

根据修订版的RECIST标准评价治疗效果[6],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进展(PD)、疾病稳定(SD)。治疗有效率=(完全缓解病灶组织例数+部分缓解病灶组织例数)/总例数。评价免疫功能的指标包括CD3+、CD4+、CD4+/CD8+和自然杀伤(NK)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良反应的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抗癌药物的不良反应标准[7];采用体力状况(KPS)评分等级评价患者的生命质量,分值的大小与健康程度正相关。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软件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疗效

治疗5周期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5.00%和27.50%,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5周期后,治疗组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2组免疫功能指标及KPS评分比较

2组治疗前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KPS评分均有所提高,治疗组改善更明显,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免疫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CD3+细胞、CD4+细胞、CD4+/CD8+以及NK细胞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CD3+细胞、CD4+细胞、CD4+/CD8+的比值以及NK细胞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肝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只有少数肝癌患者适合手术治疗,手术切除后易复发,对于复发癌的患者,临床采用介入栓塞和再次手术切除,对不能进行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可选择化疗药物联合TACE介入治疗方案。

化疗药物可以杀灭肿瘤细胞,但对正常细胞也具有杀伤作用,从而带来很严重的不良反应[8],影响患者生命质量。TACE治疗方案是经动脉置管的方式至肝动脉,加入抗癌药物以及栓塞剂,从而抑制肿瘤增殖,提高药物的疗效[9]。肝脏是参与人体免疫的重要器官,肝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受损,同时肿瘤细胞可以产生免疫抑制因子,采取免疫逃避等方式降低治疗效果[10]。胎盘多肽注射液可以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和增殖,提高血红蛋白和白细胞的含量,促进患者的CD3+细胞、CD4+细胞以及NK细胞的产生和成熟并调节CD4+/CD8+的比例,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12]。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在治疗5周期后,治疗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治疗组患者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KP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CD3+细胞、CD4+细胞、CD4+/CD8+的比值以及N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结果提示胎盘多肽联合TACE方案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俞顺章,郑莹,吴春晓,等.上海市肝细胞癌防治40年[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34(6):637-641.

[2]赵以军.介入联合肿瘤间质治疗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8):153-154.

[3]Wang JM,Zhao HX,Wang L,et al.The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G promotes trophoblast fusion andβ-h CG production through the Erk1/2 pathway in human choriocarcinoma cell lines[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13,434(3):460-465.

[4]Mahmoud K,Cole LM,Newton J,et al.Detection of th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amphiregulin and epiregulin in formalin-fixed paraffin-embedded human placenta tissue by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J]:Eur J Mass Spectrom(Chichester,Eng),2013,19(1):17-28.

[5]张云楚,纪宇.双辛可宁酸法测定胎盘多肽注射液中低浓度多肽的含量[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0,31(6):402-404.

[6]Eisenhauer EA,Therasse P,Bogaerts J,et al.New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urs:revised RECIST guideline(version 1.1)[J].Eur J Cancer,2009,45(2):228-247.

[7]Louvet C.Prognostic factor analysis in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hydroxyurea,leucovorin,5-fluorouracil,and cisplatin(HLFP regimen)[J].Cancer Invest,2003,21(1):14-20.

[8]Shi M,Ky KG,Fang WQ,et al.Roles played by chemolipiodolizatioll and embolization inchemoemho-lizatioll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lloma:Sillgle-blind,ralldomized trial[J].J Natl Callcer Inst,2013,105(1):59-68.

[9]林志芳,贾冰,全毅,等.介入联合肿瘤间质治疗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2,33(15):2294-2296.

[10]Yu YJ,Li YM,Hou XD,et al.Effect of tissue factor on invasion inhibition and apoptosis inducing effect of oxaliplatin in human gastric cancer cell[J].Asian Pac J Cancer Prev,2012,13(5):1845-1849.

[11]王建忠,苏晋捷,曾祥福,等.结直肠癌术后复方苦参素联合6周期FOLFOX-4方案辅助化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30(14):1215-1217.

鹿瓜多肽注射液不良反应57例分析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鹿瓜多肽”、“过敏”、“不良反应”、“休克”为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008-2012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2008-2012年) , 排除综述性文献及重复病例报告等, 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3篇文献, ADR病例报告共57例。

1.2 方法

对57例报道的患者一般情况、药物过敏史、原患疾病分布、给药途径与给药剂量、ADR临床表现、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不良反应类别及用药关联性评价、不良反应治疗与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2 结果

2.1 性别与年龄

57例ADR中男32例 (56.14%) , 女25例 (43.85%) , 男女比1.28∶1;年龄19~75岁, 中位年龄45岁。<30岁为不良反应高发年龄段, 占56.13%。

2.2 原发疾病

骨折22例, 各类关节炎33例, 外伤2例。

2.3 药物过敏史

无药物过敏史45例 (90.00%) , 有药物过敏史4例 (7.01%) , 药物过敏史不详8例 (14.03%) 。

2.4 用药情况

所有患者中单独用药53例 (92.98%) ;联合用药4例, 不良反应症状缓解后继续使用除鹿瓜多肽注射剂外其他药物治疗未再发生不良反应, 均排除其他药物致敏的可能。此外, 用药以5%葡萄糖注射液为稀释溶媒者17例, 0.9%氯化钠注射液27例, 转化糖注射液3例,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3例, 果糖氯化钠注射液1例, 不详6例。所有患者用药剂量均在说明书用药范围以内 (4~24mg) 。

2.5 不良反应发生时间

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最快为用药30sec内, 最慢为用药后4h。其中1~5min内42例, 10~30min内13例, 4~12h内2例。

2.6 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皮肤及其附件 (皮疹、瘙痒) 25例 (14.97%) , 消化系统 (恶心、呕吐) 27例 (16.16%) , 呼吸系统 (胸闷、气短、气促、呼吸困难) 33例 (20.95%) , 局部反应 (静脉炎) 2例 (1.19%) , 心血管系统 (心悸、血压降低、苍白、口陈发绀) 30例 (17.96%) , 全身性损害 (疼痛、发热、寒战) 17例 (10.18%) , 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 (神志不清、头痛、头晕、表情淡漠、口唇麻木、躁动不安) 20例 (11.98%) , 副交感神经系统 (大汗淋漓) 13例 (7.79%) 。

57例鹿瓜多肽注射液ADR患者中, 出现过敏性休克9例 (15.78%) 。其生命体征及相关的检查结果见表1。

2.7 不良反应治疗与转归

鹿瓜多肽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后, 多给予地塞米松、肾上腺素、葡萄糖酸钙、多巴胺, 严重者加吸氧扩容等治疗。经对症治疗后, 57例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均好转或治愈, 无后遗症及死亡情况。

3 讨论

3.1 鹿瓜多肽致ADR临床特点及规律

本文针对文献中鹿瓜多肽注射剂致ADR 5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显示男女比例1.28∶1, 差距较小。<30岁为不良反应高发年龄段 (56.13%) 。

鹿瓜多肽注射剂致ADR多累及呼吸系统 (20.95%) 、消化系统 (16.16%) , 心血管系统 (17.96%) 等。严重病例中出现过敏性休克现象15.78%。鹿瓜多肽注射液说明书中【不良反应】项目下仅列举“不良反应较少发生, 可能出现发热或皮疹。如发生请酌情减少用量或停药。”等字样, 对于57例鹿瓜多肽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中, 大部分为新发不良反应, 临床医师用药, 完全按照说明书参考用药, 对于说明书之外的不良反应未引起重视。说明书书写过于简单, 建议在修订鹿瓜多肽注射液说明书中增加其不良反应的警示。

3.2 鹿瓜多肽致ADR机制

由于注射用鹿瓜多肽为复方制剂, 药物成分复杂, 其提取物包含骨诱导多肽类生物因子等肽类物质、多种生物碱、鞣质, 以及促进机体内影响骨形成与吸收的骨源性生长的生物活性物质, 包括D-转化生长因子 (TGF-D) 、骨形态发生蛋白 (BMPs)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GF) 等。其中TGF-B具有多种功能的蛋白多肽, BMPs具有酸性低分子量糖蛋白, FGF属肝素粘合多肽, 该肽类物质在保存中易聚合成具有抗原性的大分子, 而药物中生物碱及鞣质可加速这种聚合反应, 进入人体内可作为抗原物质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而引发变态反应[7], 严重者引发过敏性休克。同时, 复方中药注射剂不仅化学成分非常复杂, 有效成分与杂质含量难于严格控制, 安全性及有效性难于充分保证。鹿瓜多肽富含钙、磷, 多种氨基酸、骨诱导多肽类生物因子、苷类等, 均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而鹿瓜多肽的辅料含右旋糖酐40, 不排除其引起过敏可能, 近来已有文献报道[8,9], 但其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3.3 鹿瓜多肽合理使用建议

医师用药前须询问患者, 对有药物过敏史者要谨慎使用, 同时严格掌握适应证, 辨证施治, 对症下药, 并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疗程。

3.3.1 掌握给药方案:

临床医师应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 依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溶媒稀释药品, 确定给药途径、剂量等, 控制滴注速度。此外, 鹿瓜多肽注射剂应单独使用, 禁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如需联合其他药品使用, 应谨慎考虑间隔时间及药物相互作用。

3.3.2 密切监测用药过程:

因鹿瓜多肽注射液不良反应多为首次用药患者, 且多于发生用药当日出现。建议首次使用鹿瓜多肽注射剂静脉滴注的患者滴速宜慢, 30min后再适当调整滴速。静脉滴注开始30min内, 医护人员及家属要陪护患者, 并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 一旦出现不适及早期不良反应症状, 应立即停药, 必要时予氧气吸入, 并报告医师处理。做到及时发现, 及时救治, 避免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摘要:目的 探讨鹿瓜多肽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对国内33篇文献, 涉及57例鹿瓜多肽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57例ADR患者中男性32例 (56.14%) , 女性25例 (43.85%) ;累及呼吸系统的报告最多, 占20.95%。引起过敏性休克9例 (15.78%) 。结论 鹿瓜多肽注射剂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对其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应高度重视, 用药过程中必须严密监测。

关键词:鹿瓜多肽注射液,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

参考文献

[1] 徐卫峰.鹿瓜多肽静脉滴注致过敏性休克[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0, 12 (3) :220, 224.

[2] 马锐, 李文英, 张伟, 等.鹿瓜多肽致过敏性休克一例[J].华北国防医药, 2010, 22 (5) :485.

[3] 邢玉柱, 毕娟, 李炜, 等.注射用鹿瓜多肽致过敏性休克2例[J].中国药物警戒, 2011, 8 (8) :509-510.

[4] 滕凌.注射用鹿瓜多肽致过敏性休克一例[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 (3) :151.

[5] 张建良.注射用鹿瓜多肽致过敏性休克1例[J].中国药物警戒, 2010, 7 (9) :569.6陆少雁, 林森, 余长春, 等.注射用鹿瓜多肽引起过敏性休克病例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4 (4) :87-88.

[7] 孔飞飞, 谭兴起, 郭良君, 等.注射用鹿瓜多肽致不良反应7例分析[J].中国药师, 2010, 13 (2) :261-262.

[8] 黄文红.静脉使用复方骨肽注射液过敏变态反应2例的报道[J].江西医药, 2005, 40 (z1) :786-787.

鹿瓜多肽注射液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第4篇

关键词:鹿瓜多肽注射液,合理用药评价,不良反应,安全性

鹿瓜多肽注射液为复方制剂, 其组分为鹿科动物梅花鹿的骨骼和葫芦科植物甜瓜的干燥成熟种子, 经分别提取后制成的灭菌水溶液。鹿瓜多肽注射液具有调节骨代谢, 刺激成骨细胞增殖, 促进新骨形成;调节钙磷代谢, 增加骨钙沉积;防止骨质疏松及抗炎镇痛抗风湿等作用[1]。药理作用: (1) 骨诱导多肽类生物因子可有效促进机体内影响骨形成和吸收的骨源性生长因子的合成; (2) 甜瓜籽提取物具有促进局部血运障碍的恢复、改善骨痂局部的血液循环, 同时还能抑制前列腺素的释放, 达到止痛效果; (3) 多种游离氨基酸可促进骨源性生长因子的合成, 有机钙、磷离子可参与钙、磷代谢, 维持骨容量[2]。近年来, 随着鹿瓜多肽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日趋广泛, 其不良反应报告也不断增多。笔者调查某院使用鹿瓜多肽注射液的940份病历, 对其临床应用进行评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某院骨科2013年4月-2014年7月住院使用鹿瓜多肽注射液的患者940例。填写“鹿瓜多肽注射液上市后再评价筛选卡”, 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情况:患者科室、性别、年龄、临床诊断等;用药情况:用法用量、溶媒、适应证、联合用药情况;观察结果:不良反应事件、症状等。

1.2 确定调查员和研究前培训

确定药剂科2名临床药师为调查员, 调查科室全体医护人员为观察人员。调查员召集调查骨科的全体医护人员进行研究前培训, 内容包括鹿瓜多肽注射液的药理作用、适应证、用法用量、再评价方案、“鹿瓜多肽注射液上市后再评价筛选卡”填写及不良事件处理。

1.3 用药合理性评价方法

根据《中成药临床使用指导原则》及鹿瓜多肽注射液药品说明书, 对鹿瓜多肽注射液的适应证、用法用量、联合用药情况、安全性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940例患者中男614例, 女326例;年龄1~93岁。

2.2 原发疾病

原发疾病多为各类型骨折、创伤修复、腰腿疼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等, 具体情况见表1。

2.3 疗程和用法用量

平均用药疗程为8.2d, <10d 657例, >15d 87例;均采用静脉滴注, 滴速为15滴/min;223例剂量低于8ml/d, 1例剂量高于12ml/d。

2.4 溶媒

940例中鹿瓜多肽注射液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164例 (17.45%) ;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768例 (81.70%) ;采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3例 (0.32%) ;采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5例 (0.53%) 。

2.5 联合用药情况

在本次调查的病例中, 大部分患者均联合使用了其他药物, 其中单独用药35例, 两联使用210例, 三联使用475例, 四联使用178例, 五联使用42例。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前3名分别是头孢噻肟 (271例) 、头孢替唑 (114例) 、左氧氟沙星 (65例) , 联合使用专科用药前3名分别是泮托拉唑钠 (314例) 、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 (169例) 、盐酸氨溴索 (168例) 。

3 讨论

3.1 适应证、疗程和用法用量合理性评价

鹿瓜多肽注射液具有抗炎、镇痛、抗风湿等作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骨性关节炎, 促进骨折愈合, 治疗骨质疏松、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3]。本次调查发现临床存在超适应证用药, 而中医以辨证论治为基础, 缺乏中医理论知识使用中药, 可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 是中药上市后临床风险因素之一[4]。调查发现鹿瓜多肽在骨科中的不合理应用, 还表现在剂量不足和超剂量用药, 超剂量用药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而剂量不足会影响药物疗效的发挥。该药的使用疗程与溶媒也存在不合理之处, 说明书规定1个疗程为10~15d, 196例 (20.85%) 符合规定, 疗程过短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疗程过长会导致不良反应和医药费用的增加。溶媒选择不合理也存在安全风险。鹿瓜多肽注射液说明书规定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 某院仍有未遵照说明书选用溶媒比例达0.85%, 溶媒选择不合理会影响药物稳定性, 也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或影响药物的疗效。

3.2 联合用药评价分析

在本次调查的病例中, 多数患者联合使用了其他药物。作为一个中药注射剂, 成分较复杂, 临床使用易发生各种配伍变化, 在静脉滴注该药物时, 要求单独使用, 不宜与其他药物同时滴注[5]。尽管在临床中鹿瓜多肽注射液未与这些药物同瓶配伍, 但输液管中的药物配伍禁忌同样应重视, 联合使用的药物种类越多, 增加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危险, 并可能加重病情。

3.3 安全性评价

鹿瓜多肽注射剂为复方制剂, 成分复杂, 富含多种游离氨基酸、苷类、骨诱导多肽类生物诱导因子、有机钙、磷离子等, 特别是多肽类有较强的抗原性, 可能是变态反应的过敏原。当多肽类作为过敏原进入机体后, 即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导致变态反应发生, 从而表现出一系列的临床症状[6]。尽管鹿瓜多肽注射液说明书中提示的不良反应较少, 但已有文献报道的不良反应除皮疹、瘙痒、发热、寒颤外, 还有胸闷、气短、气促、呼吸困难、心悸、头痛、头晕、面色潮红、恶心呕吐等, 甚至还有过敏性休克的病例。虽使用鹿瓜多肽注射液过程中, 暂未发现有不良反应, 但仍应建议医护人员在用药前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 老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 并加强监测[7]。

4 风险管理建议

为预防鹿瓜多肽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 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应根据鹿瓜多肽注射液说明书, 严格把握其适应证, 合理选择溶媒及用药剂量, 避免超适应证、超剂量等用药情况出现。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应慎重使用[8]。 (2) 给药前应先询问患者是否为过敏体质, 是否有药物过敏史, 针对这类用药患者应慎用, 确需使用须加强观察, 以便出现药品不良反应时能及时进行处理。 (3) 在使用药物过程中, 还应严格控制滴速, 尤其是初次使用者, 开始滴速宜慢 (最好控制在20~40滴/min) , 并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 无异常者10~20min后再适当调整滴速[9]。 (4) 静脉滴注时, 宜单独使用该药, 联合用药需谨慎, 尽量避免与其他药物混合配伍。如确实需联合使用其他静脉用药时, 应了解配伍药物的理化性质、用法用量和配伍禁忌, 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等问题[10]。

参考文献

[1]林文鑫.鹿瓜多肽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J].实用全科医学, 2006, 4 (6) :730.

[2] 蔡志琴, 周福永, 林建群, 等.鹿瓜多肽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与预防[J].海峡药学, 2012, 24 (10) :268-270.

[3] 杨垒.鹿瓜多肽注射液的临床应用综述[J].当代医学, 2009, 15 (10) :12-13.

[4] 王永炎, 杜晓曦, 吕爱平.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设计方法与实施[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176-178.

[5] 陈瑞芳, 吴明, 陈芳芳.鹿瓜多肽与四种药物配伍实验观察[C].新医药卫生改革与药学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药学杂志》第十二届编委会会议论文集, 2009:151-153.

[6] 于大海, 程梅, 李蓓.32例鹿瓜多肽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 2011, 8 (6) :373-375.

[7] 崔宏冰, 商立丽.鹿瓜多肽注射液药理及临床研究综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11) :182.

[8] 牟艳青, 金瑞红, 马爱芳, 等.鹿瓜多肽注射液的临床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 2010, 14 (25) :851-852.

[9] 孙国, 温秋菊.浅析鹿瓜多肽注射剂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10) :223-224.

胎盘多肽注射液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73例创伤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所以患者符合我国骨科学中关于四肢骨折的诊断标准, 且均采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 患者均无严重的脏器疾病 (如心、肝、脑疾患) 。观察组中男24例, 女12例;年龄15~80 (39.7±8.6) 岁;按照骨折部位分:肱骨骨折3例、尺桡骨骨折6例、胫骨骨折10例、胫腓骨双骨折7例、股骨下端骨折3例、股骨干骨折7例;按照损伤原因分:摔伤6例、矿井伤13例、交通伤17例;对照组中男21例, 女16例;年龄16~78 (40.5±6.4) 岁;按照骨折部位分:肱骨骨折5例、尺桡骨骨折7例、胫骨骨折11例、胫腓骨双骨折2例、股骨下端骨折4例、股骨干股折8例;按照损伤原因分:摔伤5例、矿井伤16例、16例交通伤。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前, 先给予患者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 以确定患者身体状况是否适合进行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均采取切开复位钢板术, 若为粉碎性骨折患者可采取髓内钉内术。为防止感染, 术后均给予患者抗菌、抗生素药物治疗, 并给予营养支持, 必要时还可给予低分子肝素以预防血栓和血凝形成。在患者术后2d时间内, 辅助患者进行卧床康复训练, 第3d开始, 可以鼓励患者着地进行锻炼。手术结束24h后, 给予观察组鹿瓜多肽注射液12ml, 加入250ml的生理盐水, 静脉注射, qd, 持续15d。对照组则进行常规术后治疗。在治疗过程中, 认真观察患者骨折恢复情况, 并记录两组患者的骨折消肿时间、愈合时间以及骨痂生成时间。

1.3 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患处愈合后, 依据《实用骨科学》中对四肢骨折治疗效果的判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1]。其中消肿止痛评定标准: (1) 优:患者的肿胀疼痛症状在术后一周内消失或得到明显缓解; (2) 良好:患者的肿胀疼痛症状在术后8~15d内消失或得到明显缓解; (3) 差:患者的肿胀疼痛症状在术后20天以上未得到有效缓解。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采用t进行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消肿止痛时间

观察患者的肿胀情况, 并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询问、检查和记录后, 得出两组患者的消肿止痛时间, 如表1所示。比较两组患者的消肿止痛时间, 观察组患者的消肿止痛情况在术后1w内以及15d内得到有效缓解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一时间段的治疗效果, P<0.05, 存在统计学意义。

2.2 骨折愈合时间

比较两组患者骨折部位愈合时间, 观察组患者各个部位的骨折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平均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详见表2。

2.3 骨痂出现时间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并记录骨痂出现时间, 详见表3。从表中可知, 观察组的在更早时间出现骨痂的比重明显大于对照组。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病和高发病, 一般分为病理性和创伤性骨折。这两种性质的骨折均会破坏骨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引起不同程度的肿胀、疼痛、淤青等症状, 并导致病人患处出现功能性障碍。发生骨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种:直接暴力、间接暴力、积累性劳损。 (1) 直接暴力:是指外界暴力直接作用于骨骼的某一部位, 以致该部位发生骨折现象, 同时常伴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情况[2]。例如发生交通事故, 车轮撞击到腿部, 以致碰撞处胫腓骨骨干处发生骨折现象。 (3) 间接暴力:与直接暴力相对的就是间接暴力, 发生间接暴力作用时, 会经过纵向传导或扭转作用等致使远处产生骨折现象, 例如人体从某一高处跌落时, 足部先着地, 由于重力关系躯干会急剧向前屈曲, 以致人体的胸腰脊柱交界部位, 主要为椎体产生爆裂性或压缩性骨折情况。 (3) 积累性劳损:造成积累性劳损与直接、间接暴力密切相关, 一般指经过长期的或反复的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 导致肢体某一部位发生骨折现象, 例如经过长期的远距离行走, 导致跖骨或腓骨下骨干发生骨折现象。

目前对于创伤性骨折多采取手术内固定术进行治疗, 经过多年的治疗效果评价, 其临床疗效确切, 但固定术后患者易产生肿胀、发炎、骨连接不完全等症状。因此, 医学专家认为在术后需采取辅助药物治疗能有效缓解以上症状, 并能有效促进骨折愈合。骨折愈合是指机体结缔组织再生的过程, 经过治疗处理后, 促使有关细胞活跃起来, 促进形成骨质并使骨质发生钙化, 从而产生骨痂, 有助于骨折断端的连接, 以使骨折得以愈合[3]。由于骨折愈合机制较为复杂, 临床上对于有助于骨折愈合的辅助药物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鹿瓜多肽注射液作为辅助骨折愈合的药物。鹿瓜多肽是一种灭菌水溶液, 采用东北梅花鹿四肢新鲜骨髓以及配合甜瓜仔等多种药草提取物[4], 内含多种微量元素、氨基酸等, 并有促进形成软骨、膜内化骨衍生生长的因子, 并对于促进成骨细胞、刺激软骨细胞增生有很大作用。从而有助于消肿止痛, 帮助骨折加快愈合。

本研究中, 采用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创伤骨折取得了良好效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消肿止痛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痂出现时间, 观察组36例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37例患者。由此得出, 使用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创伤骨折临床效果确切, 能有效消肿止痛, 并能在很大程度上缩短骨痂愈合时间, 促进骨痂尽快生产, 有助于骨折愈合,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于庆才, 姜绪伟, 丁义广, 等.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创伤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2, 20 (14) :1343-1344.

[2]黄永平.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骨折43例疗效观察[J].西部中医药, 2012, 25 (9) :76-77.

[3]符林雄, 张寿, 陈文远, 等.骨密度与骨折合并颅脑损伤患者骨折愈合的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 15 (33) :6095-6098.

胎盘多肽注射液 第6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6月间我院理疗科收治的50例骨质增生患者, 其中男42例, 女8例;年龄最小54岁, 最大65岁;病情最短3个月, 最长9年。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 其中观察组年龄55~65岁, 平均 (59.5±2.1) 岁;对照组年龄54~63岁, 平均 (57.8±1.9) 岁。两组患者在年龄、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及病种上无显著差异 (P<0.01) , 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① 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②符合中医证候 (寒湿痹阻型) 诊断标准;③年龄54~65岁。

1.3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诊断标准者;②有严重心、肝、肾病变、高血压病、重症贫血患者, 动脉硬化症及皮肤有出血倾向者;③中药外用过敏史及严重关节畸形患者。

1.4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都实行基础治疗 (没有使用镇痛药) :鹿瓜多肽用法为在500mL葡萄糖注射液 (5%) 中加入鹿瓜多肽12mg以5~35滴/min速度进行滴注 (哈尔滨誉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3020001) 。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 以自拟骨科蒸疗方[广西玉林市华济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生产许可证: (桂Y20060222) ;川乌 (制) , 草乌 (制) , 防风, 杜仲, 牛膝, 桃仁, 红花, 乳香, 没药, 鸡血藤, 麻黄, 细辛, 千年健各10g, 蜈蚣2条]。煮沸约30min后, 温度设在46~48℃ (夏天) ;50~55℃ (冬天) 。以患者耐受为宜, 身体仰卧于机器 (大连麦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MD-99型电脑熏蒸治疗床) 中, 30min/次, 1次/d, 7~14天为1疗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维持时间和用药量。对照组则只使用鹿瓜多肽进行治疗, 方法同观察组。

1.5观察指标

①患者疼痛程度;②X光 (CT) 检查显示有骨赘形成;③受累关节因疼痛所致活动功能受限;④血沉 (ESR) ≤20mm/1h。

1.6疗效判定标准

两组患者经2个疗程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现代先进检测仪器检测结果制定。计算疼痛程度、X (CT) 光检查、血沉 (ESR) 等指标治疗前后的改善百分率: (治疗前值-治疗后值) /治疗前值×100%。将指标的改善百分率相加求平均值得总改善率, 对疗效进行综合评估。痊愈:病变部位疼痛麻木消失, 活动功能恢复正常, 神经功能恢复正常, 屈伸试验阴性, 恢复正常工作和学习;显效:总改善率>90%;有效:总改善率>16%~48%;无效:总改善率<40%。

1.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均以undefined表示, 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疗程

观察组患者中10例成功治愈 (40%) , 对照组患者5例成功治愈 (20%) , 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显著 (χ2=4.1596, P<0.05) ;同时观察组治疗时间 (13.6±2.2) d明显短于对照组 (18.1±3.5) d, 两者差异显著 (t=5.4427,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差异显著;*与对照组相比, P<0.05, 差异显著。

2.2评定结果

治疗组经2个疗程痊愈10例, 显效12例, 有效2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痊愈5例, 显效6例, 有效8例, 无效6例, 总有效率为76.0%。两组对比,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2.3不良反应

观察组共3例 (12.0%) 发生不良反应, 主要是皮疹、瘙痒、发热、寒战、头晕、恶心等过敏反应;对照组6例 (24.0%) 出现皮疹、瘙痒、发热、寒战、头晕、恶心等过敏反应情况, 1例斑丘疹。

3讨论

中药熏蒸 (川乌 (制) 、草乌 (制) 、防风、杜仲、牛膝、桃仁、红花、乳香、没药、鸡血藤、麻黄、细辛、千年健各10g, 蜈蚣2条) , 其主要有补肾健骨、祛风行血、祛瘀生新、祛除寒湿痰阻, 促进关节周围血液循环、缓解炎症等功能, 可用于治疗骨质增生、跌打外伤、骨折等症, 对骨质增生患者安全健康。熏蒸治疗有热力和药治的协同作用, 使中药有效成分变成离子状态, 以离子特性渗透皮肤、腧穴进入经脉血络, 输布全身, 发挥药效, 能使机体腠理疏通、气血流畅, 故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止痛之效。方中川乌 (制) 、草乌 (制) 、防风祛风散寒、胜湿、温经止痛;杜仲、牛膝、鸡血藤、千年健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红花、桃仁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乳香、没药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麻黄、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蜈蚣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诸药合用, 以祛风除湿、强肾健骨、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止痛, 标本兼顾。鹿瓜多肽是名贵中药材鹿茸的母体鹿科动物梅药鹿 (Cervus Nippon Temminck) 的骨骼和葫芦科植物甜瓜 (Cucumis melo L.) 的干燥成熟种子, 经分别提取后制成的灭菌水溶液, 其治疗机理在于骨诱导多肽类生物因子可有效促进机体内影响骨形成和吸收的骨源性生长因子的合成。甜瓜籽提取物是从葫芦科植物甜瓜 (Cucumis melo L.) 的成熟干燥的种子经特殊工艺提取而成, 能降低骨折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 减少炎性渗出, 促进局部血运障碍的恢复。治疗骨质增生的目的就是抑制骨质的异常增生, 使骨骼的生长恢复至正常范围, 促进骨关节周围血液循环、缓解炎症, 从而减轻症状, 达到减轻患者痛苦的目的。研究发现, 中药熏蒸结合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骨质增生治愈率 (40.0%) 明显高于鹿瓜多肽注射液单独治愈率 (20.0%) , 且前者治疗时间小于后者。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皮疹、瘙痒、发热、寒战、头晕、恶心等过敏反应, 但是不影响治疗。

综上所述, 中药熏蒸对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骨质增生有协同增效作用, 其治愈率高、治疗时间明显缩短, 副作用相对较小可以接受, 操作简单, 疗效显著, 对骨质增生患者有重要积极意义, 可作为临床一种安全的用药选择。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201.

[2]陈贺, 游纯秋.鹿瓜多肽配合中药薰洗治疗髌骨软化症90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 2011, 3 (20) :93.

[3]黄小滨, 涂燕芬.针刺结合穴位注射鹿瓜多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3例[J].福建中医药, 2011, 42 (2) :33-34.

[4]姜益常, 张文峰, 宋寒冰.鹿瓜多肽注射液配合中药.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信息, 2010, 27 (5) :76-77.

[5]袁春艳.鹿瓜多肽注射液配合理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0, 26 ( (1) :12-13.

胎盘多肽注射液 第7篇

关键词:脾多肽,糖尿病足对,免疫功能,创面愈合

糖尿病足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相关报道表明[1], 糖尿病足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15%~25%, 且截肢率较非糖尿病患者升高10~15倍。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神经、血管病变机制是造成糖尿病足发生的主要原因, 且对糖尿病足的发生及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对我院66例糖尿病足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治疗和脾多肽注射治疗, 并比较临床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6例糖尿病足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2], 排除双侧糖尿病足及慢性肾功能患者。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同意书。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33例。对照组中男性17例, 女性16例;年龄45~65岁, 平均年龄 (54.8±7.9) 岁;溃疡病程7~30 d, 平均病程 (18.7±11.3) d。研究组中男性18例, 女性15例;年龄41~64岁, 平均年龄 (54.2±7.5) 岁;溃疡病程8~31 d, 平均病程 (19.2±10.7) 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可对比。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采用胰岛素对患者血糖进行控制, 对创面进行清创换药处理。可依据2011年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有关糖尿病足与周围动脉病变特别指南》[3]中推荐的治疗原则对患者进行清创或截肢治疗, 通常使用分泌压引流技术对患者创面进行治疗, 或通过皮瓣修复方式或自体皮移植进行创面封闭。同时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 对患肢循环进行改善, 并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采用脾多肽注射治疗。于入院后第2天给予患者脾多肽注射液 (厂家:吉林丰生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2026497) 治疗, 6 m L脾多肽注射液+250 m L 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 共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全身感染发生率, 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免疫球蛋白的动态变化[4]、治疗时间、手术率及截肢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用n/%, 行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用±s表示, 用t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感染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 (51.52%) 、感染发生率 (6.06%)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76%和27.27%, 两组比较差异明显 (P<0.05, 表1)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免疫球蛋白的动态变化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Ig A、Ig G及Ig M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治疗后, 两组患者Ig A、Ig G均有明显上升 (P<0.05) , 且研究组Ig A、Ig G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手术率及截肢率比较

对照组治疗时间为 (21.4±3.1) d, 研究组治疗时间为 (17.6±2.7) d, 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 ;研究组手术率为54.55% (18/33) 、截肢率为3.03% (1/33)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76% (25/33) 和15.15% (5/33)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糖尿病足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截肢致残的首要因素, 感染发生、局部血供不足及营养状态不良是导致其病程演变的主要原因。血供不足或丧失、足部损伤将造成感染, 使创面加深、水肿, 对创面愈合速度造成影响, 从而影响临床对是否截肢的判断。负压引流技术的应用, 可以降低感染发生率[5]。

在本研究中, 观察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于对照组 (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Ig A、Ig G及Ig M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治疗后, 研究组Ig A、Ig G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表明脾多肽治疗可有效降低创面感染发生率, 促进创面愈合。原因为脾多肽对机体免疫功能可进行双向调节, 有助于激活T淋巴细胞成为致敏淋巴细胞, 对细胞免疫功能进行调节,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6,7]。另外, 研究患者治疗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研究组手术率、截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脾多肽注射治疗可有效降低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率及手术率, 缩短治疗时间。原因为常规治疗对患者进行创面处理, 并采用胰岛素对患者病情进行控制, 可有助于血糖的降低, 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脾多肽治疗, 可改善创面愈合情况, 降低局部损伤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有助于改善预后效果[8]。

综上所述, 对糖尿病足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脾多肽治疗可有效提高免疫功能, 降低手术率、截肢率, 加快患者创面愈合,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麦梨芳, 李永洁, 王川, 等.单中心糖尿病足规范化专科治疗后的疗效变化[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5, 36 (6) :900-905.

[2]魏民, 陈存举, 冯进, 等.糖尿病和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淋巴管内皮祖细胞改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5, 29 (4) :287-289.

[3]张润霞.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5, 25 (6) :71-72.

[4]杨秀娟, 邹树芳, 杨姗姗.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住院患者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5, 38 (6) :601-605.

[5]庞瑛, 王阿静, 惠晓丽.采用赋能教育模式对糖尿病足患者护理的效果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6 (4) :177-180.

[6]陈义阳, 郭世辉, 黄松, 等.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2 (2) :238-240.

[7]刘岩, 耿艳侠, 缪旭, 等.糖尿病足感染创面的MDRO监测与防控[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5, 32 (5) :418-420.

上一篇:企业盈利模式构造研究下一篇:公共危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