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凝聚力范文

2024-05-20

城市凝聚力范文(精选8篇)

城市凝聚力 第1篇

城市认同

城市认同是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存在与发展的文化根基、精神支柱, 是广大人民广泛认同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 是城市人员对特定城市的心理依恋感、文化归属感, 它不仅表现为一种社会心理, 也表现为一种社会理论、城市公共理性。

(一) 城市认同时代诠释

1. 城市认同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时代标志。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经济始终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态势,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人民生活逐步改善, 各项事业生机勃勃, 经济社会发展既处于“黄金发展期”, 又处于“矛盾凸显期”。因此, 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时, 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今天,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 有着良好地缘优势的广佛肇城市群, 已形成了城市经济圈发展模型和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态势, 城市认同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群转型发展的时代标志。

2. 城市认同是城市化进程中的现代城市文化符号。

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今天, 中国城市化进程步伐和城市转型发展正以前所未有态势推进, 高速化、同时性及复杂性的感觉则与城市化的转型相伴相随。城市化过程以多重方式释放了建筑和城市设计的创造力, 它们既是一种艺术化的尝试, 也是一个全球性的工程, 更是一项创造性的事业, 使创造兼具“钢筋混凝土森林”和可持续生态城市的能量作为象征性的力量, 构筑了国家叙事和地域认同两种不同的话语。与此同时, 它也促使了城市人口膨胀, 让不同区域、不同习俗、文化背景的城市人之间的交往日渐扩大, 他们以新型的交往方式为纽带, 融入城市, 向现代城市文化认同方向转换, 从而形成了新的城市认同感。

3. 城市认同是一项衡量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指标。

中国自十六大以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 把以人为本、消除贫困、公平分配、大众参与、共同富裕、社会和谐与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等多种社会价值作为发展目标, 把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谐发展的指标体系是一个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人类发展各个方面的指标体系, 它既要反映物质生产领域活动, 也要注重体现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其他社会领域的进步和发展。因此, 评价社会和谐发展的指标体系, 包括社会经济结构、人口素质、经济效益、生活质量、社会安全等五大类既相互促进又彼此制约的一系列相关指标, 还包括城市认同, 这是城市化进程中体现后现代社会文明的一项重要指标, 也是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增进民生幸福、促进社会和谐, 文化都是重要内容和衡量指标。广佛肇城市群经过四年大发展, 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城乡规划、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都有了很好的对接, 三城人民通过文化交流加深了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

(二) 全球化条件下的跨城市认同

1. 全球化时代的地缘文化空间视角。

在全球化经济一体化以及全球多元文化的时代里, 中国不仅大力加强中国文化的自身建设, 积极参与全球地缘文化互动, 推进亚洲地缘文化整合以及巩固周边地缘文化空间, 进一步巩固在“大中华儒家文化圈”中的核心地位, 因而, 不断深化同文化圈内各个成员的密切合作及跨界文化认同, 不断提升中国文化认同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着良好地缘优势的广佛肇城市群,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 已形成了城市群发展模型和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态势, 形成了以广府文化为代表的城市文化圈。

2. 基于共同文化模板的广佛肇城市群。

所谓共同文化就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社会风尚、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在同一核心价值观念的约束和引导下, 持有共同的文化记忆、接受大致相同的文化理念、拥有共同的文化精神生活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群体。包括三个要素:共同的文化记忆、共同的文化生活以及共同的文化精神。在深入贯彻落实《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的广佛肇城市群, 形成了以广府文化为核心的广佛肇城市文化城市群, 三城人民的存在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观念与制度等都有着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城市共同的理想追求, 文化交流频繁, 形成广佛肇城市群与文化圈。

传统城市认同带来的困惑

(一) 传统文化认同障碍——强调地方文化与强化区域凝聚力的两难困境

文化认同与文化融合的社会化历程, 是在城市化的背景下才得以实现, 也契合了和谐社会建设与构建城市社区和谐文化的时代背景。广佛肇城市群同处岭南文化区域, 语言、文字、建筑、服饰等相同或相近, 民众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也高度一致。但随着广佛肇城市群一体化的不断发展, 外来人口的大量迁移、流动, 产生不同属性文化之间的文化认同问题, 即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认同障碍和同一属性文化之中不同文化层次的认同问题的产生, 主要是外来务工者有着浓厚的乡土情, 他们的价值目标取向与城市人有着观念上的差异, 产生城市认同缺失心理与社会排斥力量, 难以融入城市的主流社会、主流文化、主流生活中, 导致城市转型期“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心理隔阂、身份障碍, 难以真正沟通和融合, 人民的心理融合存着“心理距离”, 难以形成对城市群社会的归属感与城市文化认同感, 难以形成城市的凝聚力。

(二) 城乡分割的两种制度体系--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困境

中国城市化是从分散走向集中的过程, 即人口向城市流动、资源向城市集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流动人口结构和社会需求层次的变化, 人口流动过程中社会融合问题变得越来越紧迫。我国有6.6亿多人居住在城镇, 其中2亿左右是农民工, 这些流动人口中既有向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流动的农村人口, 也有在城市间流动的城市人口。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往往以地缘、血缘为纽带工作和生活在一起, 他们聚集的社区内部, 社会结构、人员交往、社会活动、社会心理与当地社区存在很大差异, 与本地人缺少正常的交往和交流, 社会融合度较低, 容易产生城市化风险, 社会矛盾尖锐暴露。现实生活中流动人口、弱势群体受社会排斥的现象还相当严重, 容易产生社会心理问题, 这些社会心理问题阻碍社会融合的推进。

(三)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亟待冲破体制障碍—城市转型发展中的公共治理困境

在利益日益分化的城市转型发展中, 破解体制障碍, 实现良好的公共治理是政府的主要职责。从广佛肇城市群发展来看, G D P快速增长, 三城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但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仍然较大, 发展普惠型民生福利,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任务繁重。因此, 破解体制障碍,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加快推进三地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与城市融合发展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具体表现一是基本公共服务总量不足;二是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 城乡区域差距明显, 弱势群体的基本公共服务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三是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城乡区域制度设计不衔接, 管理条块分割, 资源配置不合理, 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比较单一, 基层政府财力与事权不匹配等问题较为突出。

城市认同路径选择

(一) 融合大于排斥——建设幸福广东的社会元素

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是新社会政策理念, 其目的是创造“一个人人共享的社会”。因此, 促进社会融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幸福广东有着重要意义, 也是对实现广佛肇城市群经济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增强城市认同、归属感和幸福感起了重要作用。

1. 调整完善利益格局。

所谓利益格局, 是指在社会资源分配、收益分配中的一种制度安排, 是市场力量、政府、企业、非盈利组织、个人在体制内外的博弈。调整完善利益格局, 实际上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法则。一要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二要继续深化企业改革。三要继续深化社会中介组织改革, 在内地率先推进打破所有制壁垒的行业组织建设。四要注意通过政府的有效协调, 处理好引入央企、引入外企与发展本土民企之间的关系, 把重点放在本土内生经济活力上。

2. 创新城市管理, 提升城市品质, 构建幸福城市。

一个城市发展方向与规模赖存于政府的整体规划和引导, 城市化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在构建幸福城市的过程中, 培育社会认同感是构建幸福城市的共鸣。这是考验政府广佛肇城市群在创新城市建设、管理及规划、人文环境、居住环境、商业环境、工业园区、城市特色形象建设与提升的管理智慧和服务水平。一是不能只以传统单一的行政措施特别是经济处罚手段治理城市, 可注入社会力量和媒体力量创新城市管理。二是构建幸福城市, 提升城市品质, 就要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 降低执法成本, 实施“社会服务令”, 这体现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也能获得广大市民的认同与支持。三是将网格化管理手段融入到城市创新管理中, 实现城市管理社区化。

3. 以生态美学生态智慧建设生态绿城 (圈) 。

生态美学生于后现代经济与文化背景之下, 主张“人——自然——社会”协调统—, 是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形态, 它反对自然无价值的理论, 提出自然具有独立价值的观点、环境权问题和可持续生存道德原则。因此, 注入先进的环保资源循环理念, 坚持以生态美学的生态智慧建设广佛肇城市群是建设生态绿城的关键所在。

(二) 增加认同的公共性——城市形象和地方文化是城市的公共领域, 也是集体记忆的载体

城市是历史文化发展的载体, 每个时代都在城市中留下自己的痕迹。保护历史的连续性, 保存地方特色是人类现代生活发展的必然需要。城市形象作为公众对一个城市整体印象与综合评价, 它可以是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 也是一个城市文化的外显, 它涵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领域, 可以通过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市花、市树, 也可以通过一个城市市民的道德素养和思想观念来感受或体会一个城市的城市形象。在加快转型升级和建设幸福广东过程中, 广佛肇城市群以正能量发挥广东精神作为建设幸福广东的文化支撑和引领, 不断提升城市转型发展中的城市功能作用。

1.增强城市群转型发展中的综合实力与凝聚力。广州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统, 是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是岭南文化的代表, 从历史遗址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园林文化、商业文化、宗教文化到各种文化艺术, 都贯穿着一种开放的人文意识, 特别是变更意识、商业意识和务实意识, 反映出广州人的开放观念、兼容观念和改革观念, 形成了自已独特风格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广州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 2011年城市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第五位。佛山是中国粤剧的发源地, 著名的武术之乡、艺术之乡、陶瓷之乡、美食之乡, 全国地级城市综合实力排13位。肇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是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交汇处, 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岭南土著文化的发祥地, 广府汉族地域文化和白话 (广府话) 的发祥地, 以及两种文化交叉演进的核心地域, 也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西方文明与中国传统文明交汇最早的地区之一, 曾经是西江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史称“岭南名郡”。由此可见, 广佛肇城市群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统, 在贯彻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中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城市群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社会融合的凝聚力不断提升, 人们共同目标的认同感不断增加。一是坚持传承历史文化与文化创新发展, 互促共进增强广佛肇文化圈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文化软实力;二是发挥广府文化之源优势, 树立“广府文化圈”理念, 延续城市历史根脉, 扩大广佛肇城市群的城市影响力, 彰显历史文化名城魅力。

2.弘扬广东精神, 突出文化引领, 以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幸福观增强城市文化的宽容度。文化引领建设幸福广东, 是文化建设获得广东省党内和社会认同的过程, 对建设幸福广东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一是充分认识文化引领作用, 将文化意识、价值观念、制度规范、执政理念等转化为广佛肇城市群人民的文化认同价值观, 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 树立人们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知足常乐社会心态的幸福观;二是通过文化的作用, 积极利用现代传媒的影响力, 营造文化引领理念, 引导三城人民的主流思想。三是建设健康、有序的文化引领观念体系, 推动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

3.进一步完善城市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增强公共文化辐射力。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是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要求。一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岭南优秀历史文化与吸收外来文明成果有机结合起来, 全面提升广佛肇三地人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 培育现代人文精神, 形成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局面。二是破除制约城市形象和地方文化的科学发展体制机制性障碍, 大力推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增强认同文化的公共性。三是加大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 进一步完善城市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增强公共文化辐射力, 增强广佛肇文化圈文化发展的效益和活力。

(三) 认同带来凝聚力, 凝聚带来人才——增强城市附加值, 创造城市认同

凝聚力是城市竞争力的基础, 是凝聚人才的有效途径。在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中, 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强大潮流影响下, 城市不仅要有传统和现代水乳交融城市特质的传统个性, 更要有强而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时代结合的城市气质吸引力, 才能凝聚人心, 城市才会形成真正的凝聚力, 城市认同感才强。

1.人才聚集与引进。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提高城市品质, 以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吸引人才聚集这是城市转型发展中的必然趋势。一是发挥人才聚集效应、群居效应。根据“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坚持人才优先发展, 大力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 建设世界人才聚集高地。高端人才大量聚集, 是世界城市一个重要标准。随着广佛肇城市群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区域辐射能力的增强, 巨大的人才聚集效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工作、生活。这需要政府加强对经济都市圈生活产业链的重视力度, 在城市中形成宜居宜商的整体环境, 使城市的生活品位、气氛和环境都与高端人才的需求相协调, 让他们在本地居住、本地消费。二是实施人才战略, 规范人才引进工作, 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状况、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 以及拟引进人员的文化程度、技术技能水平、市场认可程度等综合要素对人才引进择优审批, 优先满足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扶持产业及其他鼓励发展产业的人才引进需求。另外, 在人才政策引进方面, 取消对外来务工人员人口入户的多项限制, 取消农业户籍人员引进限制;实现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无限制引进入户;从而消除外来务工人员城市认同的心理距离, 增强城市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2.开展新一轮的城市群功能布局规划, 增强城市附加值。坚持科学规划、从容建设的指导思想, 转变“以地养城”经营城市的建设模式。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在城市化转型发展过程中, 突出人的需求、人的期望、人的发展趋势来谋划城市发展, 布局城市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休闲、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 实现环境宜居、便利的城市, 不断提升城市国际地位。二是坚持“错位发展原则”。当前城市的发展已由工业文化向生态文明过渡, 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和智慧经济过渡。广佛肇城市群要充分发挥每个区域空间的独特历史渊源、人文传统和资源优势,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 坚持差异竞争、错位发展。三是实施“吸纳原则”。充分吸纳周边、全国甚至世界的先进技术、资源、人才等, 不断提升城市影响力和辐射力。

3.不断提升优质生活圈, 创造幸福生存空间。共建优质生活圈是根据《珠三角规划纲要》促进大珠三角区域转型发展的重大共识, 它体现了经济、社会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构建均等化、优质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内容, 不断满足广佛肇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缓解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压抑、焦虑情绪, 使更广泛的人群在得到物质需求的同时实现精神富足, 为创造幸福生活提供精神源泉。

(四) 幸福 (感) 指数视角——增加认同度, 提高幸福感

幸福 (感) 指数是衡量人的幸福感受程度的指标值, 是“人的需求得到满足或人获得完满发展后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权利, 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驱动力。不断改善和提升公众的幸福感是政府的重要使命, 也是衡量一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尺码。一要建立一个公平的法治社会, 消除公众的不满情绪, 改善和提升公民的幸福感。二要舒缓社会压力, 减轻社会矛盾和冲突。三是改善和提升公众的生活满意度, 增加社会资本存量, 为社会良性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和永续的动力。总之, 不是认同会带来幸福, 而是认同会弥合争斗, 会带来融合, 这样, 从客观上也就能产生更多的幸福感。

结语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 也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关键一年。推动广东转型升级与改善民生互促共进, 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1.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 基于共同文化模板的广佛肇城市群, 要克服传统文化认同障碍, 增强地方性文化和区域凝聚力, 加强跨城市的文化认同感。

2.在城市转型发展中, 调整完善利益格局, 加强三地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与城市融合发展与治理, 是建设幸福广东、幸福广佛肇城市群提供有力保障。

3. 弘扬广东精神, 突出文化引领, 以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幸福观增强城市文化的宽容度, 让人民深刻感受到在城市发展转型中的幸福感、归属感和认同感, 让老百姓真正感到“幸福来敲门”。

参考文献

[1]汪洋:建设广东要让老百姓感到“幸福来敲门”, 2012-07-26

城市凝聚力 第2篇

以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的实际成果提升形象凝聚人心检验干部

同志们:

这次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动员大会,是春节过后市委、市政府召开的第二个大规模的重要会议。刚才,翁市长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对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动员,讲得非常好;有关部门、镇街道、社区负责人作了很积极、也很有激情的表态发言,表明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希望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今天会议精神,全力以赴、合力攻坚,确保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三年目标顺利实现,以实际成果提升形象、凝聚人心、检验干部。

下面,我就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要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有共识,人心才会凝聚;有共识,全市上下才会有共举。我市(①有一个较好的创建基础)自1996年创建成省卫生城市以来,各项创建活动尤其是“五城同创”活动深入发展,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双拥”模范城和省级园林城市等称号,去年又通过了省级文明城市复评,成功创建成国家园林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新一轮省级“双拥”模范城等创建活动也在扎实开展,有效促进了平湖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平湖的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环境优势进一步凸显,城市化有力有效地带动了工业化。

(②科学分析和判断)但是,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取得的成绩是初步的,是初级阶段的、低水平上的成效,我们的城市离现代、文明、和谐、充满活力的现代城市差距还很大,真正的新型城市化还任重道远。我们要乘势而上、迎难而上,巩固和提升已经取得的创建成果,继续深入推进“五城同创”活动(经过市委、市政府和市人大、市政协的认真分析研究,科学把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水平,认真查找制约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最大问题、最大障碍,我们认为,城市化水平不高、城市化进程不快、城市竞争力不强、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是当前我们经济社会发展中、转型升级中最突出的问题。因此,市委、市政府决心,横下一条心,下更大的决心、化更大的力气,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抓手、为载体、为动力,把我们的城市化水平抓上去)。因此,我们下决心要在2012年创建成国家卫生城市,今年必须全面启动创建工作。全市上下要把国家卫生城市创建作为整个“五城同创”活动的重要内容,作为巩固和拓展创建成果的重要举措,以重点工作的突破带动全局工作的提升,以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的实际成果提升形象、凝聚人心、检验干部,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观在平湖的生动实践。

(③创建的重要意义,现实需要)

1、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提升城市形象的现实需要。①城市,不仅是宜居宜业的空间,更是区域发展的发动机,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体。当前,区域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城市之间的竞争。通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和创建活动,平湖的城市形象有了提升,为我们引进投资、承接产业、扩大开放增强了底气、增添了信心。但对照中央推进城镇化的新形势、新机遇,对照老百姓对城市发展的新期待、新要求,我们这座城市的整体形象还相对滞后,我们的城市化进程还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工业化、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动力,经济社会发展到工业化的中后期这个阶段,城市化是主动力。当前我们平湖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城市化水平不高,城市化进程不快,城市的竞争力不强,城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不足。正因为这样,市委、市政府把城市形象提升作为今年“三年”活动之一,作出了实施城市“形象提升工程”的部署,并把启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作为城市“形象提升工程”的重要内容。②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不仅仅是一个卫生问题,也不单纯是一项卫生工作(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环境建设、是民生工作,是集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市民素质于一体的一项综合性工作)。城市的卫生状况,客观上反映了城市的管理水平和市民的文明素质,是一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综合体现,是衡量一座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准。国家卫生城市的指标体系是一个科学体系,它涵盖了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和自然等方方面面。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可以全面改善我们这座城市的人文人居、生产生活、商务政务环境,形成良好的经济基础、市民素质、市容市貌,不断提高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层次品位,进而全面改善投资环境、生产生活环境,树立城市新形象,为引进投资、承接产业、扩大开放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从这样的意义上讲,抓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就是在抓发展,就是在抓环境,就是在抓民生,就是在实践科学发展观。

2、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凝聚人心的重要举措。只有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平湖发展与自身的利益紧密相连,才能赞成、拥护和支持我们的工作。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五城同创”活动之所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通过创建,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改善(生活,是一个很普通很平常的词语,但又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生活品质,表示人们日常生活的品位和质量,包括经济生活品质、文化生活品质、政治生活品质、社会生活品质、环境生活品质等等)。当前,平湖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既要求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更要求政府转型,而且这三大转型又是相互关联、互为作用的(我们今年提出“三年”活动,项目推进年安排总投资306亿元的404个项目,主要是在推进经济转型;城市形象提升年,主要是推进城市转型、社会转型;环境建设年,主要是推进政府转型)。因此,我们现在抓工作,决不能再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经济论经济、就发展而发展,要用立体的思维、战略的眼光、统筹的方法去抓工作,要跳出经济抓城市,真正以城市化来带动工业化。城市,是政府提供给老百姓的最大的公共产品,事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城市的转型发展是经济、社会、政府全面转型的集中体现、综合反映,也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所在(经济转型升级,有一个前提,城市与社会要先转型升级。而且,城市是一个综合体,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各方合心合力合拍,才能构筑好这个系统工程。因此,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一定要全社会动员,要把全社会发动起来。城市建设,人人有责;卫生城市,人人共享)。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正是市委、市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作出的决策部署,既是推动城市转型的具体抓手,又是凝聚人心的重要举措。我们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过程中,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民生活,今年我们将精心组织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大系列工程”、市容环境卫生“十大专项整治行动”、卫生城市创建“十大宣传教育活动”等三个“十大”系列工作,重点推进50个项目,完成拆迁10万平方米,新建扩建城市道路30万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地50多万平方米。可以说,生活品质所包含的内容与卫生城市的内涵是完全吻合的。因此,通过我们的努力,把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功,不仅能够在城市形象的提升中有效推进城市转型发展,而且能够在人们生活品质的改善中凝聚起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合力。

3、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锤炼和检验干部的有效载体。在前几年的“五城同创”等工作中,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合力推进,创出了一种精神风貌,创出了一种工作作风,创出了一种生机活力,更创出了干部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创建工作,确实是锤炼和检验干部的有效载体、展示能力水平的重要平台。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面广量大,系统而复杂,尤其是随着城区范围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增多,城中村、城郊结合部、内河河道以及一些社区单位、背街小巷等地方的脏乱差问题都有待根本解决,城市卫生的长效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市民的文明素质也需要进一步提升,等等。这些工作、这些难题,都需要我们各级干部以好作风去推进、去破解、去引领。各级各部门、各级干部的态度端正不端正、决心大不大、能力强不强、力度大不大、作风硬不硬,都可以在这些工作的推进和这些难题的破解中得到检验,同时干部的能力也能够得到培养和锻炼。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家卫生城市创建虽然标准高、难度大,但只要全市上下思想统一、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创建成功,创出成效。

二、要求真务实,务求实效

创建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一个抓手、载体、动力。我们要切实解决好“为谁创建”、“谁来创建”的问题,端正态度、端正认识,以务实的作风、务实的手段,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来创出实效。

1、城市面貌要有实实在在的改善。我们要按照“2010年攻坚年、2011年冲刺年、2012年迎检年”的三步曲安排,乘创建之势,千方百计把城市实力做强,科学合理地把城市规模做大,精心细致地把城市形象做美。一是投入要实。要实打实地投入,全面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已经排定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大系列工程”要组织实施好,通过大投入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奠定硬件基础。二是整治要硬。城市卫生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些问题由来已久,成为城市卫生的顽疾,必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大力开展各项整治活动,今年尤其要组织开展好市容环境卫生“十大专项整治行动”,保证创建工作深入、有效推进(并且要成为一种常态)。三是整改要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不断整改提高的过程。各级各部门要对照创建标准,坚持“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原则,按照各自的职能职责和工作分工,认真细致地对照有关考核指标,不折不扣地推进达标工作。对已经达标和基本达标的项目,要继续巩固提高,确保达标。对存在问题尚未达标的项目,要落实严格的责任制,按质、按量、按时整改达标。当前,各项任务已经细化分解到各个责任部门和单位,每个责任部门和单位一定要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按照三步曲安排,循序渐进、边整边改,做到迎检之年不失分、保满分。

2、市民素质要有实实在在的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实际上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美好的生活环境,二是良好的市民素质(我们创建卫生城市、文明城市,首要的、根本的任务还是在于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培养文明市民。如果市民的文明素质没有提升,没有达到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的要求,那么马路再宽、楼房再高、保洁工作再全面,也不能说是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市民是一座城市的主人,只有主人文明,才能称得上城市文明)。因此,在大力开展城市环境卫生整治的同时,要全面提升市民素质,精心组织开展卫生城市创建“十大宣传教育活动”,及时了解市民对城市建设、管理和环保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把大家的积极性引导到创建工作中来,提高广大市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水平,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引导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德向善,陶冶高尚情操,增加审美情趣,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提高整体素质。这里还要强调的是,我们各级干部的素质提升问题,从我们市四套班子领导到我们的社区干部,都是如此。要市民的素质提升,我们干部的素质首先要提升;要市民讲文明、讲礼貌、讲诚信,我们干部首先要讲文明、讲礼貌、讲诚信,而且要从自己的小环境抓起,自己的办公室、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办公楼、自己的小院子整洁卫生做起,要从个人的卫生习惯、文明修养做起(身教重于言教。行动是无声的命令)。

3、人民群众要有实实在在的受益。群众受益,既是党的宗旨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我们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根本目的之所在。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群众受益的高度来开展工作,不跟风、不作秀,不劳民、不伤财,把创建工作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机关效能建设、百姓民生工程等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解决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需要最迫切的问题,使群众在创建中不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以实际成果造福于民、取信于民,更好地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

三、要强化保障,齐抓共管

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目标的实现,各级领导重视是前提,方方面面强化保障、齐抓共管是关键。

一要强化组织保障。市里建立了领导小组及“一办九组”,明确了牵头领导、牵头单位、配合单位,也明确了完成时间、达标措施与要求。各级各部门都要自觉接受领导小组及下设机构的领导和协调,层层落实责任,相关镇街道、部门单位也要成立专门班子、建立组织体系,明确专门的责任人员,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负起总责,分管领导要全力以赴、抓好落实。

二要强化人力、物力、财力保障。除了明确专人、落实责任,还要加大对创建工作的投入,真正为创建工作提供必要的物力、财力保障,同时要把创建工作列入相关镇街道和部门单位的年度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作为奖惩的重要依据。

三要强化纪律保障。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按照创卫领导小组1号、2号、3号文件要求,按照创卫领导小组交办的任务抓落实、抓执行。落实和执行过程中,要严肃纪律,特别是对领导小组、创卫办(创卫办也是代表领导小组)交办的事项要无条件接受、全力以赴组织实施。要真正把督查工作抓起来,保证创卫纪律的执行。市里已经建立市级领导督查等一系列督查机制,创卫领导小组特别是参加创卫督查的市级领导和创卫办,要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指导和督查。同时,要落实社会监督机制,广开言路,鼓励广大市民参与监督(包括组织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人员对创建工作进行督查)。督查要严,要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标准来进行(这是一个科学体系、科学标准)。整改要到位,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督查者要当场指出,被督查者要立说立改。要通过督查,来严肃纪律、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对创建工作成效明显的部门单位要给予表扬,对拈轻怕重、推诿扯皮、工作效率低下、工作进展缓慢、群众反响强烈的部门单位,该批评的批评、该通报的通报、该责令纠正的责令纠正、该严肃处理的坚决严肃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把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工作抓上去。

四要强化作风保障。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作好打大仗、打硬仗的准备,鼓足敢打硬仗的勇气、发挥攻坚克难的韧劲、坚定决战决胜的信心、展现勇争一流的魄力,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从一棵树、一条路、一个垃圾箱等一点一滴做起,不达目标、誓不罢休。

五要强化氛围保障。充分利用各类媒体,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动员,大造声势,尤其要多一点文化墙、公益广告等创卫文化的宣传,多一些好人、好事、好做法等创卫激励宣传,真正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活动的浓厚氛围。

同志们,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是一场攻坚战。希望各级各部门和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志在必得的精神状态和“要创,就要创成功”的坚定信念,鼓足干劲,扎实工作,确保平湖如期创建成国家卫生城市!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8月25日,由云坤书记主持,省委、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听取了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汇报。会上,省委书记王云坤同志、省长王珉同志对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发表了重要意见,提出了具体要求,并明确表示这是全省的一件大事,要给予全力支持。下午王珉省长就研究确定给予长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3000万元的资金支持。省委副书记全哲洙同志,省委常委、秘书长李申学同志,副省长李斌同志对我市的创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明确要求和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省直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也参加了会议并做了发言,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这说明我市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今天我们召开这个会议,主要任务就是要认真贯彻汇报会议的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就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长春如期进入全国卫生城市行列。下面,我代表市委、市政府讲三点意见。

一、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国家卫生城市是全国爱卫会授予城市环境卫生方面的最高荣誉,也是评价和反映一个城市整体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综合性标志。正如云坤书记批示所指出的那样:“国家卫生城市实际上是一个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综合水平的反映”。我市的“创卫”工作,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迎接全国爱卫会开展的全国城市卫生综合检查评比活动。1990年、1992年、1996年和1999年,先后四次参与检查,并连续四次获得“全国卫生先进城市”称号。第二个阶段,就是从2000年正式向国家提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申请到现在,进入了全面开展“创卫”活动阶段。应该说,经过历届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艰苦努力,我们打下了较好的工作基础,形成了全市抓“创卫”的良好氛围,初步达到了国家卫生城市的硬件标准。但必须看到,要完成创建任务还需要下更大的功夫,我们的差距还很大。当前,我市的“创卫”工作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省直部门积极支持,全市人民非常关注,我们必须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创卫”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第一,要进一步认识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举措。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具有综合性考核评定特征,既要求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整洁卫生、舒适优雅的城市环境,又包括约束人们不文明、不卫生行为,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化程度,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等内容。通过做好“创卫”工作,有利于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这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创卫”的过程对实现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开展“创卫”活动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直接体现。特别是当前我市正处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根据我们的发展实际,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把经济建设同环境卫生建设结合起来,而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得经济一时的发展和繁荣,这是我们开展“创卫”工作的出发点之一,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第二,要进一步认识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有效载体。环境不仅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不单是为长春争取荣誉、获得一块奖牌,最大的收益就是要通过“创卫”赢得城市综合环境的全面改善。近年来,郑州、大连等城市通过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载体,城市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吸引了一大批国外和港澳台的投资商,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极大促进作用。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吸引力,建设优美的卫生环境就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深入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必将会进一步促进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服务功能完善提高,进一步实现城市环境的净化、美化、优化,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提升城市档次和品位,进一步扩大城市的知名度,提高城市影响力,加快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的步伐,极大地增强长春的综合竞争力。

第三,要进一步认识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造福人民群众的具体实践。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由困难向温饱转变,由温饱向小康转变,人民群众需求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既希望经济发展,也希望社会进步,既期盼物质上的充裕,也期盼精神上的富足。在建设和谐长春的进程中,对于人民的这些要求和愿望,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扎实地做好工作,努力争取逐步实现。创建卫生城的每一项工作,都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都是在为人民群众营造卫生、舒适、优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增强全民的健康素质,促进生活品位不断提升,这是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好事和实事,广大市民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可以说,深入开展“创卫”工作,优化全市的人居环境,既是我们的神圣职责,也是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着想、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执政为民宗旨的具体体现。所以对这件事关全局、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各级党委、政府务必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同时也要把广大群众、全社会力量广泛动员起来,全党动手,全民参与,共同推进。

二、要找准差距,抓住重点,全力打好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攻坚战

根据新修订的《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及《国家卫生城市考核鉴定及监督管理办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准入门槛越来越高,要求也越来越严,考核的内容越来越多。《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共分10个大项、65个子项、1000多个考核点,按照考核标准,我市的创建工作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和问题,有些指标必须花大气力才能达到要求。我们必须要加大工作力度,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和攻坚克难的勇气,集中精力打好创建工作的攻坚战。在全面推进各项指标落实的基础上,当前尤其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进一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是一项重要考核标准。长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最大的问题就是存在“硬伤”。一方面,旧城区基础设施欠账多,市政环卫设施相对滞后;另一方面,新城区环卫等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下一步,要采取超常规措施,把“创卫”的硬件基础夯实。一是要加快棚户区改造。按最新详细测算,我市现有72块棚户区,面积1240万平方米。棚户区缺少最基本的环卫设施,人民群众生活条件很差,必须通过彻底改造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今年已完成拆迁建筑面积215万平方米,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任务目标。在此基础上,明年力争二环以内棚户区基本消灭。二是加快巷道建设。2004年以来,我市已改造巷道2523条,这是历史上力度最大、效果最明显的时期。今年9月底前,二环以内巷道要全部铺装完毕,明年力争三环以内巷道能够完成90%以上。三是加快公厕建设。出行市民如厕难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国家要求每平方公里公厕不低于3个,按此标准我市建成区至少要有900余座公厕,并且全部是水冲公厕。今年主次干道旱厕要全部取缔,明年建成区全部消灭旱厕。还要研究公厕的管理办法,政府投资的公厕必须全天候免费向社会开放,绝不允许以“以商养厕”为名搞乱收费。四是加快环卫设施更新。今年市委市政府又拿出4.2亿元专项建设环卫设施,环卫车辆、果皮箱的购置要特事特办,一路绿灯;对垃圾中转站等基础设施建设,要采取超常规措施。北郊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明年必须全面完成,否则就没有国家卫生城市的“入场券”。另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粪便无害化处理都是动态指标,也要超前谋划,该改造的改造,该新建的新建,全面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

(二)要切实加强市容和环境卫生整治与管理。结合当前实际,要突出抓好五项专项整治活动。一是城乡接合部、进出城口和城中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目前,城区31个城中村仅有3个基本达到要求,27个城乡接合部没有一个达到标准,12个进出城口仅有2个基本达标,这项工作由市建委牵头,各区配合,对进出城口私搭乱建进行清理,年底前必须有大的改观。二是楼道卫生专项整治。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我市开展了以清理酸菜缸为主要内容的楼道卫生革命,收到了很好的成效。现在楼道杂物推放现象有所反弹,特别是散居小区尤为严重,要迅速开展专项整治,在说服教育居民的同时,组织街道和社区干部搞好全面清理和日常监管。同时,积极发挥好老干部、老学员、老知识分子“三老”的作用,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三是集贸市场卫生专项整治。现在有的市场基础卫生条件很差,没有基本的卫生设施,另外占道经营有所抬头,露天经营屡禁不止。对这些问题,由工商部门牵头,行政执法、市容环卫、卫生等部门协同,在较短时间内搞好整顿提高,经整改达不到要求的,要坚决取缔。四是开展建筑工地专项整治。我市在建、待建工地较多,这方面的卫生问题也比较多。比如,工地管理问题,运输车辆带泥带土,风天起灰,雨天造成道路泥泞,严重影响环境。比如垃圾车、散装水泥车污染问题,由于运输过程中对垃圾和水泥等遮盖不够,车子在行驶中垃圾等一路上散落,等等。关于这些问题,有关部门都有明确规定但是执行不力,反映出管理上存在疏漏,必须认真加以解决。要集中力量加大这方面的卫生管理,彻底、系统地解决垃圾和建筑材料运输过程中对城市环境卫生造成的影响问题。还要坚持建筑工地文明施工,做好工地食堂、厕所卫生管理等工作,防止民工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五是铁路沿线、轻轨沿线、伊通河流域等“三线两岸”卫生专项整治。组织开展群众性的除脏治乱活动,解决好垃圾围城现象。通过这五项集中专项整治,确保年底前城市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观。

(三)要全面开展“五小”单位整顿。全市“五小”(小饭店、小理发店、小旅店、小浴池、小网吧)单位共有5136户,其中,小餐饮单位2810户,大多数基础条件差,卫生设施不完善。特别是,有的餐饮单位餐具消毒不到位,消毒设备与消毒餐具数量不能满足客流量的需求。这些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市“创卫”的老大难问题,往往抓一抓,就好一点,稍一松懈,问题就多起来。下一步,要继续保持高压态势,采取拉网式排查,通过“整顿一批、巩固一批、取缔一批”的方式,不断加大对“五小”单位的整顿,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对于城乡接合部、校园周边、居民小区的小餐饮单位,尤其要敢于出重拳,动真格的,绝不允许无证经营和不符合卫生条件的食品单位存在。对不规范的所谓的司机盒饭、向学生兜售盒饭的行为要坚决取缔。要积极引导不具备基本经营条件的“五小”单位转向经营。比如,对烧烤经营活动,要在每个区和开发区开辟几处集中经营场所,规范业户入室经营。要建立责任制度和督查制度,对“五小”整顿要建立包保责任制,要一条街一条街地落实,一个社区一个社区地包保,要定期调度、定期通报、定期督导。要从机制、体制、模式上来探索具有长春特色的管理方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四)要继续发挥城市“细胞”的示范带头作用。创建卫生先进街道、社区和小区,是调动基层干部群众参与“创卫”、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重要举措。去年,经市爱卫会考核验收,有11个街道、90个社区和109个小区达到爱国卫生先进街道、社区和小区的标准。今年,要继续开展这项创建活动,使“创卫”工作切实从基层抓起,通过以点带面、典型引路的方式,进而实现全市卫生街道的“满堂红”。具体讲:一是把落实《长春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制暂行办法》作为重点,切实落实好“门前责任制”,使沿街单位和个人都成为“创卫”的主人。这项工作已于今年7月份启动,已实行“门前责任制”的街路455条,签订责任书的业户13155户,距离全市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关键是把制度建立好,把责任落实下去。二是把小区垃圾清运作为重点。这方面市里已专门对垃圾费收费标准进行了明确,关键是采取有效措施,把社区居民小区保洁做好。三是把社区的软硬件作为重点,做到硬件设施达标,软件管理长效,对达标街道参照去年标准给予10万元奖励。年内,力争使全市2/3的街道和社区达到标准。

(五)要全面提高市民的文明卫生素质。提高市民文明卫生素质,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的根本所在。因此,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载体,把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贯穿于“创卫”工作的全过程。一是要与当前正在开展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组织开展“讲文明卫生光荣、不讲文明卫生耻辱”主题实践活动,革除有悖科学、有害健康、有碍观瞻、有损形象的不良陋习,大力倡导文明、健康、卫生、科学的生活方式。二是要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结合起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基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标的外延和拓展。无论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还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最初的出发点和最终的落脚点都是提高人的素质。要通过加大健康教育和文明卫生的宣传,通过“创卫”促进全国文明城市的建设,力争2008年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创建健康城市。三是要与大型节庆会展活动结合起来。9月初,我市要举办第二届东北亚博览会,明年1月要举办第六届亚洲冬季运动会。要借助“创卫”这一载体,加强市民的文明卫生教育,增强“主人翁”和东道主意识,以良好精神状态迎接四海宾朋的到来。

三、要强化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标顺利实现

“创卫”是当前我市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且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加强领导,科学组织,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在明年年底前达到全国卫生城市标准,通过国家验收。具体要做到六个到位。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为全力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省里和长春市共同成立了由我、李斌副省长和业精市长为组长,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市五大班子有关领导为副组长,各城区、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开发区分管领导为成员的省会长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五个工作组。市五大班子有关领导同志,要认真落实包保城区和开发区工作责任制,高度重视,严格要求,有序组织“创卫”工作。各城区、开发区在“创卫”过程中任务艰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挂帅,组织各方面力量认真贯彻执行好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卫”工作的各项部署,确保各项“创卫”任务落到实处。各相关部门、单位责任重大,主要负责同志要以大局为重,竭尽全力,确保目标、措施全面到位。

二是责任落实到位。“创卫”工作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责任是否落实。要把“创卫”任务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位和每一个人身上,确保各项措施层层落实到位,推动创建工作顺利进展。创建办要全程跟踪督查,每月通报检查评比情况,对在“创卫”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年终给予表彰奖励;对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要及时在新闻媒体上曝光;对不能按时完成目标任务,影响全市“创卫”工作进程的单位和个人,实行“一票否决”。

三是制度约束到位。“创卫”工作具有涉及面广、动态性大、社会性强的特点,如果没有配套完善的制度,就无法保证“创卫”工作的顺利推进。市里将结合实际,制订综合目标考核、“创卫”职能部门责任,“创卫”指挥部定期会议、“创卫”办定期会议、社会部门“创卫”责任、分级督查督办制、分级检查考核奖惩制、各级“创卫”保证金制、卫生举报办理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且具生机与活力的工作制度。做到制度健全,严格执行,以制度建设保证各项“创卫”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是合力创建到位。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的通力协作。各部门和单位要顾大局,识大体,协调一致,齐心协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凡是创建工作所涉及到的事,各部门和单位都要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尽职尽责,主动服务。对“创卫”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想方设法予以解决,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决不能避开矛盾,推诿扯皮。

五是支持参与到位。“创卫”工作是全省的大事,离不开驻长中省直部门和单位的支持。目前,在长中省直仅大的单位就有235家、80多万人。多年来,在长中省直单位为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做了大量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没有中省直各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参与,就没有长春今天“创卫”的成果。在“创卫”的攻坚阶段、关键时期,更不离不开各单位的支持,更需要在长的中省直单位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共同承担责任,共同落实好各项任务。

六是宣传发动到位。群众是“创卫”活动的主体。只有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才能打赢这场硬仗。会后,要迅速在全市掀起一个声势浩大的宣传高潮,形成浓厚的“创卫”氛围,使广大群众了解“创卫”活动的内容和重要意义,动员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创建工作,争做创建工作的主人。各级新闻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制定具体的宣传报道计划,组织好宣传报道,推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要通过设立各类专栏、专题等栏目,使“创卫”工作做到有形、有声、有像,充分激发广大市民热爱长春、建设长春、美化长春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各县(市)区、各部门、各单位和各群团组织,也要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把群众宣传好、发动好、组织好,使“创卫”工作由“政府推动”向“社会推动”、“群众自发”转变。

美食的凝聚力 第3篇

以前我在一家有一千多人的工厂里上班, 管过一阵“劳动人事”,工厂里几个停薪留职的人我都认识,他们个个有能力,不是做生意就是在外办企业,非常风光。但他们很少主动来办离职。有一位在外办厂员工都有几十人的人,仍然“停薪留职”着,他每隔一两个月会回到厂里转一转,和工友聊聊天。

有一个男人,停薪留职后做房产中介,据说他至少有上千万的资产。这笔钱在当时多得可怕。此人经常回来,中午喜欢吃食堂的饭,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白米饭,三个香气扑鼻的肉圆子,一碗黑木耳香干回锅肉,到办公室来蹭个座位,吃得很开心。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这两样菜。这肉圆子是用新鲜猪肉手工剁切、猛火蒸压而成,真是香糯可口,颊齿留香,是我迄今为止吃过的最香的肉圆。再说这黑木耳香干回锅肉,白中有黑,黑中有白,木耳的醇味,香干的豆香,回锅肉的油水,被炖得“合成一体”,每到开饭时间,香飘厂区,让人垂涎欲滴。

后来我问他:“你现在是大老板了,酒店里的美味佳肴不吃,怎么跑到厂里来吃食堂的饭?”他说:“这里的肉圆子还有黑木耳香干回锅肉好吃,我只要一想起来就想回来吃。再说,我只是停薪留职,还是厂里的员工,现在食堂的师傅给我打菜还是那么多,实在好啊!”

我听了,目瞪口呆。

这位老兄,原来是“爱”上了这里的菜,“爱”上了食堂师傅给他的菜分量足……

后来,我离开了那家工厂,不知他现在何处“发财”,也不知这工厂食堂里的肉圆、黑木耳香干回锅肉是否仍旧好吃?

无论以前的职场给你的是喜还是悲,总有一两样东西会让你留恋。有人留恋与工友聊天,有人留恋食堂里的肉圆子。我留恋当时缓慢的工作节奏,有时闲得可以在电脑上敲出一篇散文。

想起关于谷歌公司的一则轶闻。在谷歌公司,几乎年年获得明星员工的人不是创始人谢尔盖,也不是技术工程师,而是一位名叫艾尔斯的普通员工,他不会编程,也不懂经营,只是谷歌公司食堂里的一位厨师,是谷歌公司创立初期用高薪聘请来,为员工制作可口的免费午餐。谢尔盖承诺,如果做得好可以得到公司的股份。艾尔斯竭尽所能为大家烹饪美食。后来,谷歌公司做了一项调查,请员工们列出谷歌十分让人留恋的原因,排在第一位的,不是高收入也不是光明的职业生涯,而是艾尔斯制作的美食。

现在外界对谷歌公司的印象里,依旧有谷歌放满美食的吧台。

这恐怕是许多深谙商道的人意想不到的。

美食是具有凝聚力的,它是一种美妙的“经营手段”。遗憾的是,迄今为止也没有听说有哪一家单位认真对待员工的“工作餐”,大都是从外面叫上一些盒饭,今天加排骨明天加鸡腿,就算很OK了。

谷歌把工作餐作为一种“文化”来经营,让它成为员工们心中最大的念想。

城市凝聚力 第4篇

从节目生产流程的特点来看, 广播与其他传统媒体相比较, 最突出的是它的个体创造力。在受众的心目中, 广播就是一个个由“角”也就是主持人形成的声音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说, 广播的受众实质上是个体传播者的受众的叠加, 这个个体在, 这个受众群就在;反之, 受众群就会离去, 或者随之而去, 附着在节目上的广告投放也会随之而去。广播业态决定了广播的竞争是以个体的创造性为核心推动力的。

这意味着, 当一个城市阶层细分不断加剧并逐渐形成, 各阶层人群由于自然的、经济的、文化的多元化形成了各自不同诉求的时候, 媒体为了满足受众诉求, 会重新规划、调整自己的内容供给以及形式供给。报纸与电视的成本过大, 市场细分容易导致入不敷出, 难以为继;而广播的成本主要是人力成本, 成本相对较低, 所以, 今天的城市电台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

二、创新节目运行机制

因为电视与报纸的强势地位, 广播一度低迷, 人群覆盖、社会影响力下降, 经济效益不佳。很多广播人已经习惯把“弱势媒体”帽子扣在自己头上。但是, 媒体的竞争, 特别是不同媒体的竞争, 不会是东风压倒西风式的。要想恢复广播在媒体市场上的地位与空间, 必须发挥广播的优势, 切合广播业态与城市化进程, 形成广播在内容上的竞争优势。同时, 实现广播与其他媒体的联合、合作, 提高广播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在竞争策略上, 广播不与报纸电视拼影响力, 而要在社会渗透度、听众忠诚度上较劲。往往一个广播节目主持人就是一个小的社群, 这些社群受众的忠诚度的高低, 就是其广告价值、社会价值的体现。在经营理念上, 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少做那些看上去轰轰烈烈、自我陶醉的花架子, 扎扎实实地去做那些惠而不费的小事。

这几年广播行业不断地改革创新, 对确定其市场定位进行了很多探索;对办好各种类型化电台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进行了很多的实践, 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这中间也有一些比较含糊的地方, 比如对类型台的界定, 究竟是以内容还是以受众为核心基本面?如果是前者, 我们必须假定有一个足够大的听众群体只关注某一个具体的内容,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在不多的频率资源中安排很多排他性的节目;如果是后者, 那么就会出现很多综合台。而这个类型台的界定往往涉及到整个电台的节目规划, 更重要的是限制了广告主的投放。

凝聚力作文 第5篇

记得那是刚刚升入高一,第一二个星期我们都是在军训,根本没有时间去了解同学们,大家也都是通过军训互相了解,都是一些陌生的面孔,有些人表现的很活泼,有些人还是很安静。当竞选班干部的时候,我选择竞选班长,结果有很多的同学都为我投票,所以我也下定决心要管理好这个班级。在一个月之后两年一届的运动会就来临了,向大家征求报名参赛的时候,所有同学都表现的很沉默,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懒惰,因为运动会开放三天,有参赛项目的同学需要比赛,没有参赛项目的同学就可以自由活动和帮助比赛的同班同学。因为运动会中,我们隔壁的班级,有一些学生态度非常恶劣,而且还霸占我们班级的座位,使我们有一些参赛同学都不能按时就坐,我们班的同学差一点和他们班的同学打了起来,作为班长的我不能不管啊,但是我们也不能靠打架解决,我把同学们都集结在了班里,我对大家说:“我们不能用打架解决这件事情,要报酬,我们还有一个办法,现在隔壁班级的年级排名是第3名,运动会只有前三名的班级可以得奖,我们还有许多项目都没有人报名,如果我们在这些项目当中拿到了名次就可以加分了,我还有希望超过隔壁班级让他们得不了奖,让我们班成为最耀眼的班级,羡慕死他们。”大家都异口同声的说好,那些一开始死都不愿意报名的也都直接参加了比赛。

接着就是大家开始比赛了,班级里的所有同学都非常主动的来到了赛场上,不管有没有比赛项目,都为自己班上的同学呐喊加油,当班级里的接力赛时,有一位同学跑着跑着摔了一跤,但是队友还在前面等待着接力棒,其他同学又不能出现在赛道上,那位摔倒的同学只能咬着牙跑向队友的面前,之后再去医务室处理了,在这次运动会中,我们班级没有一个落下的同学,我也感觉到了这个班级的凝聚力,我这个班长觉得非常自豪。

最终我们获得了运动会年级第2名,我们的口号调侃成了“3班3班,奋勇拼搏,干倒4班。”之后所有不开心的事情都成功地解决了,大家心里也都舒服了许多,为为我带领的这一个班级有着这么巨大的凝聚力而感到非常高兴。

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 第6篇

关键词:文化活动;凝聚力;班干部;目标;爱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1-205-01

马卡连柯曾说:“不管用什么样的劝说,也做不到一个正确组织起来的自豪的集体所能做到的一切”。由此可见,建立一个具有很强凝聚力的班集体是每一位优秀班主任都应做到的。作为起始年级的班主任,也作为一个班主任战线上的新兵,我深知班级凝聚力是班级文化氛围的核心,它是一种吸引力、向心力、亲和力,更是一种推进班风建设的动力。班级的凝聚力不仅是维持班级存在的必要条件,而且对班级潜能的发挥有重要作用。然而,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差、管理难的现象,这对于一个初任班主任以及教育教学经验尚浅的我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为此,我在实际工作中,摸索了一些方法,现总结如下:

一、爱的阳光照在每个人身上——班主任自身建设

中職学生的生源比较分散,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住校生,和中学生活相比,许多新生刚进校会有许多的不适应,他们会想家,想以前的老师、同学,面对新的班级他们心理上会有畏惧,忧虑,所以此时班主任要给这些孩子以爱的呵护,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是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记得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其实每个教师的爱就如同这里的阳光。在学校生活中,班主任的爱,就要像阳光一样,无私公正地照耀在每个孩子身上。“关爱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一直坚持的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班集体凝聚力形成的重要条件,也是教育获得成效的保证。所以,作为班主任,我要以身作则,无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二、为你服务,我很荣幸——班干部队伍建设

班干部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所以,开学伊始,我就在军训中开始观察、了解,对学生的入学材料仔细研读。从中先选出学习较好、工作能力较强、坦率、热情的学生作为候选人员,紧接着,我在一件件的小事上观察他们的表现,再来个“微服私访”,摸清楚每个候选人在同学中的口碑,最终通过班主任推荐及同学民主选举选出合适的班干部。选出了班委,在工作之前,要在他们心中树立一个意识:我是班干部,我要为老师和同学做好服务工作。接下来班主任就要大胆放权,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有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让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帮助身边的每一个同学,在帮助同学的过程中,他们能感受到自己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自己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而班级里的学生也感受到了来自班干部的关爱,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不仅使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得到提高,也使班级中呈现出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良好风气。

三、同一个班级,同一个目标——班级共同目标建设

要使班级有凝聚力,班级必须具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目标的好坏,都能影响班级的风气,影响班级的凝聚力。

班干部选出以后,我就不失时机地举行了一系列题为“共同的班级,共同的目标”的主题班会,引导他们树立班级整体感、班级荣誉感。每一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荣誉感,因此激发整个集体的荣誉感,便能够凝聚这个集体。作为中职学校的学生,由于学习压力相对于高中来说比较小,所以学校会组织的各类各项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我认为这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大好机会。每次,我都会积极鼓动学生参加,越多的人参加就越能活跃班级的气氛。另外这些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赛场,激发了他们拼搏向上的精神。当班级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全身心投入以后,结果这时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即使拿不了名次,但准备和比赛的过程就是一个增强班级凝聚力的过程。每一个人投入越深,体验就越深,体验越深,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就越强,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越强,集体的凝聚力就越大。

四、你的梦,我知道——班级文化活动建设

文化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除了鼓励学生参加校内的一系列文化活动之外,还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具有班级特色、更贴合本班实际的文化活动,其中的很多活动都是学生自己主动要求开展的活动,如元旦晚会,书法比赛,羽毛球比赛等等。除了这些常规的班级活动,我还充分利用起班级的墙面,让墙面“说话”、“传递”梦想。为此,我在班级的一隅,用彩纸剪了一根粗粗的树干贴在墙上,接下来鼓动全班同学每人用绿色的彩纸剪一片叶子,在上面写上自己的梦想,然后贴在树干上,这样老师就是滋养、孕育学生的树干,学生就是依附于树根生长的叶子,树干知道每个叶子的梦想,每个叶子也知道彼此的希冀,大家互相帮助彼此去实现梦想,班级就有了家的温暖,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通过这些活动,在学生之间搭建起沟通、了解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田恒平. 做一个智慧的主任[M].山西:山西科技出版社,2006.

城市凝聚力 第7篇

天津市城市绿化工程一所在睦南公园提升改造工程“五比一创”劳动竞赛中, 以精心管理打造成精品工程, 争创“工人先锋号”。城市绿化工程一所拥有一个好的领导, 他就是俄继武所长, 中共党员, 高级工程师。自1979年调入园林局工作, 1991-1995年任绿化工程队副队长兼绿化施工组组长。现任天津市城市绿化工程一所所长。担任所长连续14年来, 他勤奋耕耘, 不遗余力, 带领着一所这支铁军队伍,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拼搏, 出色地完成了一项一项工程任务。先后获得了九五立功先进单位、2005-2006年度天津市文明单位, 2002-2003年度局级优质工程奖, 2004和2009年度获市级优质工程一等奖。为天津市的绿化工程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高质量、高标准出特色、显主题

睦南公园地处和平区五大道中心地带, 占地1.8公顷, 为五大道地区仅存的植物专类公园。自开工之日起, 俄继武所长就投入到紧张的施工现场, 为确保睦南公园工程质量和进度, 他奔波数日, 到北京、天津郊区等地选购上等月季等花卉植物。同时, 还要兼顾所内行政、揽业及其他工程的进度情况, 他顾不得身体疲惫, 经常性的休息不足和疾病折磨着他, 但他没有倒下, 凭着一股子韧劲, 顽强拼搏着, 这更是让很多年轻人自叹不如, 充分发挥了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为职工树立了榜样。

项目部坚持推行质量管理责任制, 签订责任书, 全面加强质量管理, 确保各项指标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尤其对于耗时最长的公园主体建筑——欧式廊架的建设, 从基础垫层到整体架构再到外石材装饰, 每一步都严谨到位, 精益求精, 保证了工程质量上乘。此外, 用石钉铺设的园路, 均匀整齐, 对缝严谨, 蜿蜒曲折于月季花间, 使公园的欧式风格得到很好的凸显。

团队和谐, 凝心聚力争创“工人先锋号”

“时间紧、任务重、工艺精、意义深”——从工程一开工, 项目部人员都时刻牢记这一点。为了确保五一顺利开园, 项目部全体党团员和职工群众拧成一股绳, 树立团队意识, 讲大局、讲团结、讲奉献。正是这支和谐团队以“五加二、白加黑”的精神, 高质量、高标准提前圆满完工。

市领导曾多次莅临现场视察并给予肯定。全市各市容环境提升改造的施工单位纷纷到这里学习取经。睦南公园提升改造工程在2009年10月被评为“2009年天津市城市园林绿化优质工程一等奖”。

归属感与凝聚力 第8篇

归属感、凝聚力,都是行为科学与现代管理科学中常用的词。一个领导者,要让部下、员工热爱你这个单位、这个企业,视之为自己的家、自己的命根子,这就是归属感。归属感来自于凝聚力,归属感又表现了凝聚力,这就是现代管理科学中重要的思想精髓,也是企业伦理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涵。

我想到一个过去的故事,这个故事曾使我激动不已,至今难忘。

大概30年前,上海药物研究所有个科研人员梅放,曾获全国科学大会优秀成果奖、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是所里的顶梁柱。他与广州进行的合作课题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白云山制药厂急需调梅放到广州工作。调动手续都已办好,忽然上海发来急电:梅放晚期胃癌复发,病重入院,危在旦夕。为了不给广州添麻烦,梅放不来了,就由上海药研所负责到底吧。

这是明摆着的事实:一个病危的人,怎么能调动,又怎么能塞给一天也没有上过班的单位呢?然而,广州却这样答复:梅放已经是白云山的人,不管病情如何,我们愿全力抢救。上海说:他沉疴不起,已不能工作,何必再来?广州说:只要活着一天,我们就要照料他。最后征求梅放本人意见。梅放说,上海工作已经移交了,广州有一件工作又急待自己去做,在世之日不多,也许还来得及完成它,就去白云山吧。这样,梅放躺在担架上由飞机送来广州。春节前夕到,先直送南方医院抢救。梅放挂念的工作是甲苯咪唑有效结晶的重复实验,他在病榻上指导了这件工作。一个月后取得成功,第二天,他也停止了呼吸。

这个临终前的调动,按世俗的眼光,谁都有理由把垂危者推给对方:“你已调走了,就去广州吧”;“你还没有报到,就别来了吧”。使用价值已趋向于零,谁还愿背这个“临终”的包袱呢?但是,上海药研所和广州白云山制药厂的领导人,不仅没有这样做,而且各自寻找理由将这位绝症病人往自己身边拉,都抢着承担最后的责任。上面介绍的那番对话,情理相生,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对一个科技人员价值的肯定,对一个垂危者的关心与护持,一个单位组织的道德义务,一个领导者的胸怀与领导水平,一家企业的社会责任,都在这里得到了光闪闪的体现。

“揽涕黄金台,呼天哭昭王。无人贵骏骨,绿耳空腾骧。”如果李白生在今天,他也听到了这则故事,就不会再“揽涕呼天”了。还是韦执谊说得好:“田忌收老以成仁,卒强齐国;燕昭市骨而种德,乃获乐生。”燕昭王求贤,郭隗以千金市骨为喻,说明诚以待人,人才必至。果然,梅放含笑安葬于白云山之后,白云山制药厂陆续新进一百几十位成就非凡的科技人员,几乎都是慕名投奔而来的。这种归属感、凝聚力,不需要动员号召,众星拱月,百鸟朝凤,自然归心。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到广州参访时就听说广州有四大能人,白云山制药厂的党委书记便是其中之一。争夺一个垂死者,是聪明还是愚蠢呢?今天,听到这个故事,你会怎样思考呢?

我还听说一个美国的故事。芝加哥一家公司的老板A,看中了洛杉矶一家公司的CEO(B),这位老板爱才若渴,想把B挖过来。A问:你在他那里,每月薪金多少?B答:××数。A说:“你到我这里来吧,工作同你现在的一样,但我给你的月薪,是××数的三倍。”B想了一想,说:“谢谢你对我的看重,你提出的三倍于现在的工资,对我也确实很有吸引力。不过,我不能来。因为我走了,现在这家公司很可能就要垮了。我不能做对不起老板的事啊!”B果断地也是委婉地拒绝了对方的敦聘。这则故事同样说明了一个员工的归属感与凝聚力。挖也挖不走,抢也抢不去。为什么?

这就是领导科学:你尊重、关心、爱护了你的员工,你的员工会百倍地爱你的企业。人才荟萃,你的企业形象良好,你的企业是职工的家,这种知遇之恩的向心力效应,大概决不是简单的“投入产出”的数值所能说明、所可比拟的了。在佛家这就叫自他不二,人我一体。利他,才能自利,慈悲心、平等心是真正的管理科学中的真谛。

对于本文内容您有任何评论或补充,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城市凝聚力】相关文章:

凝聚力06-30

民族凝聚力06-25

集体凝聚力07-31

团队凝聚力句子08-11

队伍凝聚力范文05-22

凝聚力工程范文05-23

凝聚力测试范文05-24

社会凝聚力范文05-24

班主任凝聚力07-05

提高企业职工凝聚力08-20

上一篇:《光纤通信》课程实验下一篇:教师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