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数感的五步骤

2024-07-19

培养学生数感的五步骤(精选4篇)

培养学生数感的五步骤 第1篇

一、现实生活是体验数感的源泉

数学源于生活。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 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 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要让小学生形成数感的意识, 关键在于教师要在平时的学习情境中结合现实素材, 引导学生感知数。

1.活动中感知数的大小

学生是最富有思想的个体, 好奇是他们求知的内动力。如:学生的生活场所一般在教室和家庭, 这些场所的建筑面积在30~50 m2。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带领他们参观大型框架式的厂房, 一进入场地, 学生会发出“这座厂房真气派, 大概有200 m2吧!”教师适时引导:“你是怎样估计这座厂房的建筑面积呢?”再进行考证, 建立大建筑面积的模型。你还见过哪些建筑的室内面积也有这么大的?估计建筑的面积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表象也有了一定的储备。

2.实践中体验数

美国华盛顿大学有一句名言:“我听见了, 就忘记了;我看见了, 就记住了;我做过了, 就理解了。”在实际的生活中, 一个人拿一张50元人民币和4个1元硬币去购物, 所购物品的金额是13元, 有的人会付50元, 再找零;有的人会付53元, 再找整。这就是一种合理运用数的表现, 从中能够体验了运用数的乐趣。体验所得到的知识往往是最有价值的, 它将成为更深层知识学习的潜在能力。

二、创设情境是感悟数感的前提

学习的背景材料是学生入门的基础, 只有当学生对学习的情景材料感兴趣, 他们才会主动地参与学习。对学生来说, 他们生活阅历及经验较少, 接触到事例都是他们身边看到的或听到的事, 也就是他们已有的感受。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对某项事物有兴趣的原因之一是该事物在它的经验中有一定的记忆, 能引起共鸣。因此, 数学学习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个激励学生学习的环境。

1.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是思维的火花, 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借助特定的情境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数。例如: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先出示一个商店的商品部, 圆珠笔单价0.50元, 橡皮每块0.20元, 练习本每本0.30元。再出示一个小朋友要用10元钱购买。猜一猜, 他能买到多少支圆珠笔?多少块橡皮?多少本练习本?结合商品算出得数, 体会使用时的合理性。通过演示学生对10元钱的用处, 会有更丰富的认识。

2.创设游戏情境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教育要注重学生在玩中学, 潜移默化地接受知识, 领悟其中的内涵。例如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 可以让学生用扑克玩凑10游戏, 每人有1~9不同的牌。当对方出1~4时, 你应出哪几张牌?当对方出6~9时, 你又会出哪些牌。在游戏当中, 学生能领悟到对方出小牌时, 自己必须出大牌;对方出大牌时, 自己应当出小牌。在玩中学生能感悟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3.创设大课堂情境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和发现数学问题, 使课外情境与课堂学习结合起来。在当前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 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实际、走向成功的机会是有限的, 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构建一种真实的问题情境。

三、开展小课题研究是提升数感的基础

数学是一门应用非常广泛的学科。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也都直接地被应用于人们的生活领域和生产实际。教学中, 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实际应用的机会, 把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揭示出来。使学生知道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心理学研究表明,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将静态的、结论性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数学活动, 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从事数学活动, 建立良好的数感。

生活中的很多小事, 都可以作为学习的材料, 学生能够对此开展研究, 例如, 现在每户人家到菜场购菜时要用到塑料袋。可以让学生调查一下, 你家一天要用掉几只塑料袋, 全镇有10万人, 大约2.5万个家庭, 一天要用掉多少只?一个月、一年呢?想办法把研究的结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达出来 (可以描述为:每只塑料袋都平面展开, 能覆盖地球几层, 用卡车装能装几车等) , 在研究中提升运用数的意识。通过小课题的研究, 学生既对白色污染、环境保护的认识更深入些, 又对大数如1亿等有了感性认识。小课题的设计要体现过程性, 体现大数学教育观, 拓展数学的时空, 延伸教学的内容, 可以体现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展示处理数学信息的能力。学生对学习材料的研究, 不仅应获得知识与方法, 更应提高他们综合素质, 使学生成为关注自我生存、关注社会环境, 具有发展潜力的人。

四、进行自主探究是发展数感的动力

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 也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只有学生有了内在的动力去探究数、运用数, 才能得到良好的数感。日常生活中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是学生容易找到的, 其中会有孩子们数学的感应点。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收集有关材料, 大胆质疑, 深入地理解数学, 对生活中感兴趣的数学现象记下来, 制作数学卡片。

数学学习, 应该促使学生从中获得积极情感, 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研究、实践, 在理解的数学现象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感觉数学好玩, 体验做数学的乐趣, 这样才会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 成为他们学习、探究数学的动力。

数感是人一生当中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的核心品质和重要条件, 它不能凭一时的兴趣和偶尔一次的感觉就形成, 它是一个长期的培育工程。在教学中, 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意识设计具体的目标, 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创设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境, 以促进学生数感的建立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摘要:数感是一种主动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数感的培养要以生活素材为依托, 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感悟数感, 在小课题研究中提升数感, 通过自主探索发展数感。

关键词:数感,体验,感悟,小学,数学

参考文献

[1]刘兼, 孔晓王.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孔企平, 胡松林.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吕必强.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J].福建教育, 2002 (11) :44-45.

小学一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第2篇

摘要:数感,是一种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思维现象,是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具有良好数感的人,能够对数的认识和运算做出准确、迅速的反应。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十分重要,尤其是对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要从多方面着手,培养其良好的数感。关键词:小学一年级;数感;培养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中,我们发现面对同一个数学情境,有些学生反应迅速,思路简洁;有些学生冥想苦思,艰难作答。这实质上就是一种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思维现象——数感。在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那什么叫做数感?在教学中,我们又如何进行数感的培养呢?

一、数感的内涵与意义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

我国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了关于数感六个方面的表现“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良好的数感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一旦形成良好的数感,就能对数的认识和运算作出准确、迅速的反应。

二、数感的培养

1、联系生活实际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从学生生活经验可举出的例子,将有助于他们所学习的概念跟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来。”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自己去感知、发现和探索,从而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因此,沟通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是学生数感培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例如在教学生认识10以内数的时候,让学生数一数身边的环境中有几栋房子,有几棵树,有几辆车等等,通过观察实物来让学生构建起物与数一一对应的概念。再例如教学“认识0”这节内容时,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寻找0,发现0,理解0的意义。

2、观察具体形象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还是占有主导地位,所以图形表征是学生最易 接受的形式,数字与算式表征次之,最困难的是数学用语表征。在小学生数学思 维交流中,图形表征既可以利用图形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文本表述,反之在理解抽象文本表述时,也可加深对于图形信息内涵的理解,这两者是相辅 相成的。

例如在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的教学时,我们要给学生出示情境图,一是为学生创设一个有趣的情景,此外就是让学生从图片上,感受到数量的变化,理解加与减的意义。又例如在进行数的大小的比较时,要先让学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来比较数的大小,学生通过多与少的一一对应,形象直观的感受到数量的多与少,数的大与小。

3、动手操作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智慧之花开在指尖上。”幼儿的思维首先是从动作开始的,思维要得到发展必须与动作紧密相连。

数学的概念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步过程操作,第二步对象形成。因此,动手操作即是学生认识概念、理解法则、掌握新知的一种重要途径,又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认识活动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特别是对一年级学生的教学,因为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动手操作容易吸引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课堂上亲手动一动,胜过老师一遍又一遍的讲解。

所以数学教学中操作学具便是学生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在动手操作中做数学、用数学,才能真正提高数学素养,增强数感,发展思维。因此动手操作是帮助小学生建立数感极为重要的方法。例如在学习11-20各数的过程中,让学生根据数摆出小棒,将10根小棒捆成一捆,让学生清楚地感受到10个一就是1个十,再多数1根就是11,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

4、完整的表达与交流

一年级的教学活动大多都创设了丰富的问题情境,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数,认识数,使用数,在这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离不开语言的交流。数学语言的表达是一年级学生较为困难的地方,但是语言表达的完整与否可以反映学生思维清晰与否,清晰简洁的思维过程更有利于学生数感的培养与发展。

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同学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从他人对某些数量的描述中可以拓展思维,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也可以尝试模仿其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提高对数字的敏感度与应用数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数感的形成。

例如在用加减法解决问题时,要让学生描述出从图中所观察到的数学信息,并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就已经在对信息进行整理,提取出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对数的感知和对数与数之间关系的感知。

三、总结

综上所述,数感的培养不是通过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教学就能完成的,它是循序渐进的,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作为教师,要努力钻研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提供的例子,结合具体内容有意识地设计具体目标,提供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境,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把培养数感作为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数学过程中。

参考文献:

小学生数感的培养 第3篇

关键词:小学生,数感

数感使人们眼中看到的世界有了量化的意味, 当我们遇到问题时, 就能自然地、有意识地和数学联系起来, 或者试图进一步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处理和解释.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已成为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任务.那么,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感呢?

一、联系生活, 获取数感

教育家赞科夫说过:“从学生生活经验中举出的例子, 将有助于他们把所学习的概念跟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来.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又充满着好奇.教学中, 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 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 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生活中充满了数学.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 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如在教学“0”的认识时, 我在讲台上放着5个水果 (分五种, 每种1个) , 让6名学生上来每人拿走1个自己喜欢吃的水果, 前5名学生很快地拿走了自己喜欢吃的水果, 第6名学生却为难了, 不知所措.然后把水果重新放回讲台, 让6名学生按上述方法再做一遍, 结果相同.此时, 我明知故问:“你为什么没有拿到水果呀?”学生回答:“水果没有了.”我接着追问:“那么, 没有了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呢?”这样的教学, 通过游戏活动加深了学生对“0”的理解, 知道“一个都没有, 就用0来表示”, 而且牢牢掌握了0比1小, 1比0大的相对大小关系.同时, 在认识了0以后, 也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到“0”,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了数的含义, 在现实中初步建立了数感.

二、借助游戏, 培养数感

根据儿童好动、好奇的天性, 我常常组织学生开展数学游戏活动, 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儿童喜欢游戏活动, 把游戏活动引人课堂教学会使学生感到一种快乐、一种享受.但游戏活动必须紧扣教学内容这条主线来展开, 使游戏活动的玩法和知识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让游戏助学, 使学生在愉快而欢乐的气氛中学习新知识, 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后, 我组织同桌学生进行“猜数字”游戏活动, 先让一名学生从自备的11~20数字卡片中任意抽取一张, 然后让同桌的另一名同学猜“我拿的是几?”猜数的同学如果说出的数比卡片上的数大, 手持卡片的同学就说:“大了.”猜小了, 就说:“小了.”直到猜对为止, 然后再交换进行.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 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11~20各数之间相对的大小关系.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使学生感到数学是富有情感、具有活力的东西.

三、自主探索, 体验数感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也是培养数感的重要途径.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内心深处,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而“数感”不是通过传授就能得到培养的, 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 主动去探索、实践, 这样, 在习得知识、培养数感的同时, 还能发展学生多种能力, 调动非智力因素.

如教学“正方形四条边边长相等”时, 让学生自己动手折正方形纸片来自主探究得出结论.学生沿着对角线进行对折, 根据邻边相等得到四边相等, 但也有学生通过沿一条对角线和中线对折得出对边、邻边相等, 进而得出四边相等.在学生自己动手的过程中, 对这一知识就理解得相当深刻, 同时也为以后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又如在学生认识时、分后, 老师问:你估计十分钟自己能看多少字、跳绳多少次、口算多少道题、走路能走多少步?学生认为十分钟比较难估计准确, 那么先估计一分钟能做多少, 然后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去体验一分种的长短, 再计算出十分钟能做多少, 由此推算出1小时能做多少等问题.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想法?这样的学习活动, 深受学生的喜爱,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提了上来.在活动中, 不仅获得了数感的启蒙, 还培养了学生的“亲数学”行为.只要我们进行合理运用、创新拓展、举一反三, 就能为学生数感的培养提供许多素材.

四、合作学习, 交流数感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它不仅能发掘个人内在的潜能, 还能培养集体合作精神, 人人可以尝试成功的喜悦.同学之间的语言最容易理解, 数感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如在活动课中, 老师提出100万张纸有多厚, 学生小组讨论, 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有主持人, 有记录员, 有计时员和汇报员.通过讨论学生得出了许多种表示的方法, 在此仅举一例, 一本数学书有68张, 100万张相当于14706本书的厚度, 一本书的厚度1厘米, 那就是大约147米, 我们的操场跑道长150米, 可以绕一圈, 我们一层楼房的高度是大约3米, 那么叠在一起就有大约49层楼房的高度.不禁赞叹学生的丰富想象力,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将自己的想法和别人进行了交流.学生的数感就在讨论和比较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五、深化运用, 升华数感

数感是一种心灵的感受, 是一种意识活动, 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 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活动.有良好数感的人, 在需要数感发挥的时候, 它便会自然出现.特别是在新授课后, 良好的数感可帮助学生深化知识, 进行综合运用, 来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 就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

谈小学生数感的培养 第4篇

一、数学课堂的教学要生活化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在具体现实的生活背景下感受体验,内化知识,发展数感。《数学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重要的目标之一,目的就在于克服数学教育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倾向,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体验现实问题,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许多小学生对数都不能很好地建立表象,更不能真正地理解数的内涵。教学时,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自己熟悉而又愉悦的具体生活情境中获得良好的数学体验,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感受数的存在,体验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数的意义,建立和培养起数感。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数数”时,我先让学生思考哪些物体的数量可以用“1、2”表示。学生刚开始时只是凭空去想,对周围的生活环境却“视而不见”,所以回答也很简单,在脑海里并没有1、2的具体数的意识。我让学生观察自己的身边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用1、2来表示,学生这时的回答变得很积极:我有一本数学书,可以用1表示;我有一支铅笔,可以用1表示;我有两只耳朵,可以用2表示;我有一双手,可以用2表示……事实证明,通过观察周围的生活环境,学生的发言思路更活跃、丰富了。我常将学生要学习的知识置于学生的生活之中,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应和感受中,发展数感。同时学生运用学会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了数学的应用价值,渗透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与生活的数学思想。同时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与数学融为了一体,真切地体会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在操作体验中培养数感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智慧的鲜花是开在手上的。动手操作活动就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展现,是经验不断内化、提升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发展的自由天地,注重动手操作的数学课堂将成为学生探索的乐园、创新的摇篮。数感的培养和发展,离不开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中,要创设各种形式的动手操作机会,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数感。

“百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以百以内数的认识。一年级学生有的在入学前就能空口数到100甚至100以上,但100到底有多少,100根小棒有多少,学生并不清楚。建立100以内数的数感,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注重使学生通过数小棒进行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在形成表象的同时培养数感,提高估算能力,并独立思考。由于在学生的头脑中都没有100这个数概念,因此100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在教学中我将准备的小棒让学生抓一把,看看是不是大约100根,从而体会100到底有多少。这些材料充分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从而在脑海中形成100数的概念,也就建立了100的表象。同时我丰富了数数的操作形式:2个2个、5个5个、10个10地个数,顺着数、倒着数……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的数感得到了更好的培养,对100以内数的认识也更深刻。

三、在数学知识应用中培养数感

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数感,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学会数学的思考问题,学会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这就要把培养学生的数感,从室内扩展到室外,校内延伸到社会,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的问题。就教师而言,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去教学数学知识,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数学问题,从而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体验数感。

如在教学完“认识体积和容积”后,我设计了以下题目: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体积(容积)单位:一瓶药水的容积大约是150(%%);一个西瓜的体积大约是4(%%);一个集装箱的容积大约是80(%%);一支粉笔的体积大约是8(%%)。学生通过对新知的理解运用,“触摸”了数学知识,体验到了“150毫升(立方厘米)、4立方分米、80立方米……”的实际体积大小,获得了亲身感受,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数感。总之,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生活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用量化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这样当他们遇到可能与数学有关的具体问题时,就会自然地、有意识地与数学联系起来,或者试图进一步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处理和解释。

四、在数学思考中优化学生的数感

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并非是对于教师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数感是一种心灵的感受,是一种意识活动,它存在于人脑中,是高级智力活动。有良好数感的人,在需要数感发挥的时候,数感便会自然出现。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则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进行综合思考和运用,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从而达到知识上的融会贯通。让学生学会思考,就要使学生学会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从而使学生的数感得到强化和优化。

上一篇:培训策划下一篇:网络教学网页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