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麻醉的心理护理

2024-09-18

硬膜外麻醉的心理护理(精选10篇)

硬膜外麻醉的心理护理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行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术的孕产妇当中选取106例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观察组年龄22岁~44岁, 平均年龄 (28.12±2.06) 岁, 对照组年龄21岁~44岁, 平均年龄 (27.06±2.16) 岁。2组年龄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具体包括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术准备及实施所必需的护理、各项生命体征检测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 首先护理人员要通过语言、举止、精神面貌等来感染产妇, 和孕产妇建立良好的关系, 取得产妇的信任;其次要使用积极、友善的语言, 以及和蔼的态度和产妇进行沟通交流, 淡化产妇的不良情绪, 使其积极地面对分娩;最后, 护理人员要用仔细认真的态度以及轻柔镇定的举止给予产妇心理上的安慰, 从而稳定患者的情绪。

1.3 观察指标[1]

观察孕产妇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心理状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表示以±s表示, 采用u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比较

2组孕产妇硬膜外麻醉5 min后疼痛明显下降, 孕产妇在感到无痛后30 min内宫缩先短暂减弱, 之后增强。观察组患者产程时间为 (8.14±0.31) h, 对照组患者产程时间为 (8.76±1.73) h, 2组患者产程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u=1.237, P>0.05) 。

2.2 孕产妇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孕产妇心理状况优良率为98.1%, 并发症发生率为3.8%;对照组孕产妇心理状况优良率为83.0%, 并发症发生率为15.1%。观察组孕产妇心理状况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术指的是通过硬膜外麻醉, 减轻或者消除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疼痛, 该手术可以促进分娩的顺利进行, 降低剖宫产率以及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2]。但由于很多孕产妇对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术不太了解, 当她们在进行硬膜外麻无痛分娩术时, 会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 严重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以及术后身体的恢复。对此, 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

通过使用积极、友善的语言, 以及和蔼的态度和产妇进行沟通交流, 能够取得产妇的信任, 有效淡化产妇的不良情绪, 使其积极地面对分娩术;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能够加深孕产妇对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术的认知, 从而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通过护理人员仔细认真的态度以及轻柔镇定的举止, 能够给予产妇心理上的安慰, 稳定其情绪。

本文观察组孕产妇在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术中行心理护理, 心理状况优良率为98.1%, 并发症发生率为3.8%;对照组孕产妇行常规护理, 心理状况优良率为83.0%, 并发症发生率为15.1%。观察组孕产妇心理状况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在行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术患者中强化心理护理, 能够有效改善孕产妇的心理状况, 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行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术的孕产妇当中选取106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产程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心理状况优良率为98.1%, 并发症发生率为3.8%;对照组心理状况优良率为83.0%, 并发症发生率为15.1%;观察组孕产妇心理状况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行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术患者中强化心理护理, 能够有效改善孕产妇的心理状况, 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无痛分娩术,硬膜外麻醉,心理护理,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俊霞, 马丽娜.心理护理在实施硬膜外麻无痛分娩术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4, 1 (6) :158、179.

硬膜外麻醉的心理护理 第2篇

【主题词】硬腰联合麻醉;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护理

【中图分类号】R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626-01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此病是危及母婴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1]。为确保母婴安全,应进行剖宫产手术结束妊娠,在麻醉的选择上既要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又要尽可能地减少对母婴的危害。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作用完善、肌松效果好等优点,同时可以避免患者血压剧烈波动,已成为我院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的首选麻醉方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有653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剖宫产手术,年龄23-44岁,均经临床诊断为妊娠高血压疾病,按照国际分类标准[2],其中妊娠期高血压437例,子痫前期135例,子痫28例,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32例,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21例。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准备及护理

当手术室接到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手术通知单后,手术巡回护士要到患者床前进行术前访视,与患者访谈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血压情况、孕周、术前用药等情况。与患者交谈应着重心理疏导、安慰、稳定情绪,使她们消除顾虑能够主动配合手术。针对患者提出问题进行耐心讲解,并着重介绍腰硬联合麻醉的方法、体位、介绍麻醉产生后的感觉、消退的时间及镇痛泵的使用。解答患者的疑问,消除患者的紧张和顾虑,减轻不稳定的情绪,使其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麻醉及手术[3]。

患者术前均应在病房经过充分休息、对症治疗,进入手术间后注意加盖保暖,保证患者舒适,头下垫软枕。给予面罩高浓度吸氧,有利于纠正缺氧状况。连接好心电监护仪监测ECG、HR、BP、SPO2,建立静脉通路,腰硬联合麻醉起效时间快,患者易产生体位性低血压,诱发恶心、呕吐等症状,应适当输入晶体液或胶体液补充血容量,并遵医嘱及时给予镇静药物,稳定患者情绪,依据患者情况协助麻醉医生进行有创动、静脉穿刺并监测。有创动、静脉穿刺时注意与患者语言交流,减轻患者恐惧感。

1.2.2 麻醉护理

麻醉是侵入性操作技術,如患者不能很好的配合容易出现穿刺失败和其它副损伤。 患者在麻醉前、麻醉中易产生恐惧、紧张的心理,导致一系列的生理上的改变,如血压升高、患者心率加快、胎心加速、胎动频繁等,从而带来一定的危险性,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的麻醉期护理工作尤为重要[4]。麻醉前器械护士需准备好手术所用器械,无菌器械包,新生儿处理护士检查急救药品、物品。氧源、负压吸引及急救物品处于备用状态,打开辐射台预热,并将婴儿被服放于暖台下预热。因婴儿多为低体重儿注意调节室温,保暖。通知儿科医生做好新生儿急救准备。

麻醉时巡回护士协助患者取侧卧位,协助患者充分暴露腰背部,配合麻醉医生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的操作,麻醉时,协助麻醉师安置体位,执行穿刺时,护士可轻握患者的手,使其有依赖感,谈论感兴趣的话题分散其注意力。指导患者深呼吸。麻醉成功后,协助患者安置好体位,手臂外展放于手托板上并固定。下肢用约束带固定(防止患者躁动,污染手术台)患者取仰卧位时,手术台向左倾斜15-30°,以减少子宫对下腔静脉压迫的程度。有利于维持正常子宫胎盘血液循环,预防胎儿宫内缺氧。因多数患者在麻醉后血压心率有变化,尽量避免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密切监测静脉输液量,既要维持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预防低血压的发生,又要预防胎儿和胎盘取出后循环血容量变化引起心脏前负荷增加,避免过多的输入液体,以防肺水肿的发生。

1.2.3 术中体位护理

手术中体位的摆放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舒适性、安全性。在患者身下垫上体位垫,注意床垫及床单应柔软、干燥、无皱褶,防止骨突部位与手术床之间的挤压、摩擦损伤患者的皮肤。进行皮肤消毒时,在患者身体四周加垫治疗巾,防止消毒剂流至患者后背造成化学性灼伤,脱碘后治疗巾,撤掉防止化学性损伤皮肤。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固定四肢,约束带松紧度可容纳一指为宜。建立静脉通道的上肢外展不可超过90度,防止手术时间长引起上肢暂时感觉及运动障碍,严重时造成臂丛神经损伤增加肩痛发生率。术中胎儿娩出后即摇平手术床,使患者取平卧位。

1.2.4 术中监测

手术开始前巡回护士应协助麻醉医生做好术中用药准备。术中严密对产妇神志、呼吸、血压、脉搏进行观察,保持良好的通气和充分的氧供。加强监测,预防左心衰、肺水肿及产后大出血。同时此类患者术前大多应用了大量镇静解痉药和降压药,注意低血压的发生,及时发现病情及早通知医生处理[5]。

1.2.5 术后的护理

术后患者血压稳定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时,将患者送回病房,由于患者麻醉作用尚未完全消失,这一时期易出现恶心、呕吐,重视此期护理尤为重要,应重点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神志。并告知术后会出现轻微疼痛和发热现象属于术后常见症状,告知术后1-2小时麻醉作用会逐渐减弱。鼓励患者多翻身活动,以促进肠蠕动。与病房护士进行详细交接,并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上。术后了解患者下肢感觉活动情况及是否有头痛等不良反映。

2 结果

653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其中5 例患者因术中出血而行子宫次全切除术, 所有患者术后均康复出院。无肺水肿、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DIC和脑血管意外发生。

3 护理体会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孕产妇特有的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上会引起许多严重并发症。因此,为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采取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尽可能避免疼痛或术中牵拉痛而加重病情,缩短麻醉到手术开始的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精神压力。由于患者属于高危妊娠,手术室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也非常重要的,从术前心理护理、器械物品的准备。协助麻醉穿刺成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积极配合麻醉医生处理并发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都需要护士的细心、周到的配合,才能使患者有安全感,减少恐惧、紧张,才能使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

参考文献:

[1] 杨庆雪.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临床研究.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01): 87-88.

[2] 董悦.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分类及诊治进展.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3,(09): 586-588.

[3] 闫秋菊.剖宫产术术前健康教育的实施与效果评价.护理管理杂志,201 1(3):205-207.

[4] 曹艳景.腰硬联合麻醉护理配合体会.当代医学,2009(22): 30.

围硬膜外麻醉期病人的护理 第3篇

1 麻醉前护理

1.1 术前访视

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 全面正确评估病人生理功能, 包括疾病史、药物过敏史、凝血机能以及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征, 发现有意义的病史或特殊问题, 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并配合医生工作, 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2 心理护理

由于病人对硬膜外麻醉知识缺乏, 产生的心理反应有紧张、焦虑, 甚至恐惧等情绪, 护士应向病人讲解麻醉方法及麻醉后感觉、痛觉及机体活动情况, 针对不同病人的心理活动进行心理疏导, 耐心倾听其主诉, 细心分析其意图,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使病人振作精神, 稳定情绪, 积极配合, 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1.3 饮食护理

麻醉前禁饮食的目的是防止术中胃肠受刺激或牵拉引起呕吐、误吸导致窒息。择期手术术前禁食12 h, 禁饮4 h~6 h, 对于急诊饱胃而需手术者, 应放置胃管引流。护士应向病人及家属交代禁食的目的及时间, 使病人懂得禁食就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工作中由于解释不到位, 经常出现病人因进食而延迟手术的现象。因此, 术前禁食一定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病人牢记在心。

1.4 仪器及物品准备

协助医生备好抢救仪器、物品、药品, 如心电监护仪、麻醉呼吸机、开口器、麻醉咽喉镜、电动吸引器等;药物有劳太尼、咪达唑仑、麻黄碱、多巴胺等。

2 麻醉中护理

2.1 建立静脉输液通道

常用18 G~20 G留置套管针, 妥善固定, 保证输液通畅。

2.2 体位护理

协助麻醉医生摆好病人穿刺置管体位, 取弓腰、抱膝姿势。从穿刺开始到结束, 巡回护士不得离开病人, 尤其是对不配合, 自制力、耐受力较低或体位难于稳定的病人, 如剖宫产、盆腔或腹腔巨大肿物、肠梗阻、腹腔积液等腹压较高的病人, 护士应帮病人固定体位, 并嘱病人此时切忌喷嚏、咳嗽, 身体不要移动或扭动, 预防穿刺失败或坠床, 同时做好病情观察。

2.3 导管护理

穿刺成功后, 根据手术部位安置好病人体位, 妥善固定好导管, 防止脱出或扭曲, 协助安装心电监护仪, 调整输液速度。

2.4 协助麻醉医生做好病情观察

硬膜外间隙注入局部麻醉药5 min~10 min, 在穿刺部位的上下各2个或3个节段的皮肤支配区出现感觉迟钝, 20 min内阻滞范围可扩大到所预期的范围, 麻醉也趋完全[1]。但此时可引起一系列的生理紊乱, 最常见的包括:①由于内脏大小神经麻痹, 导致腹内血管扩张, 回心血量减少而血压下降, 从而引起血压下降;②高位硬膜外麻醉时, 局部麻醉药浓度过高或用量过大, 均可使呼吸肌运动功能抑制, 病人会出现胸闷、气促、咳嗽及说话无力、发绀等[2], 严重可致呼吸停止;③由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手术的刺激、药物的副反应等, 病人常出现胸闷不适, 甚至烦躁不安、恶心、呕吐等;④全脊麻醉、硬膜外麻醉误致成腰麻, 则有全脊麻醉的危险, 病人可出现意识丧失及呼吸停止, 若处理不及时, 数分钟后可发生心搏骤停。

2.5 根据医嘱调整输液速度

所有行硬膜外麻醉的病人必须在注射药物前开放静脉输液, 特别对于有黄疸、血容量不足、酸中毒和水电解质失衡的病人、胸段硬膜外阻滞的病人, 必须在注射药物前开放静脉输液进行纠正, 出现血压下降时根据医嘱调整输液速度和使用升压药。

2.6 病情观察及监测

仔细观察病人口唇、甲床、皮肤颜色和术野出血情况, 触诊脉搏, 观察呼吸频率和胸廓活动, 监测心电图、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 并做好急救的准备。

2.7 观察尿量

尿量是循环监测最简便方法, 麻醉后应保持每小时尿量在30 mL以上, 要妥善固定尿管, 防止受压扭曲, 每小时观察1次。

2.8 其他

出现恶心、呕吐, 应及时清除口腔内容物, 严防误吸引起窒息。若出现全脊麻醉, 应迅速协助麻醉师行气管插管进行人工通气, 加速输液速度, 静脉输注血管收缩药升高血压, 维持病人循环及呼吸功能, 观察尿量至病人病情稳定。

3 麻醉后护理

手术结束, 病人回病房或麻醉恢复室后, 应继续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至平稳, 观察有无头痛、尿潴留、大小便失禁以及有无硬膜外血肿、感染等并发症, 并做相应处理。

参考文献

[1]刘俊杰, 赵俊.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643.

硬膜外麻醉的心理护理 第4篇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干预 排尿 尿潴留 尿路感染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141

硬膜外麻醉是指将局部麻醉药注射于硬脊膜外间隙阻滞脊神经根,使其支配的区域产生暂时性麻痹,是国内临床较广泛应用的麻醉方法之一。骨科下肢骨折手术普遍采用此麻醉方法,术前未常规留置导尿,术后由于麻醉的影响,极易发生尿潴留,需行导尿术,增加患者痛苦和院内感染机会,因此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供更人性化护理,对2011年1月~2012年5月骨外科部分硬膜外麻醉术后患者采取早期干预措施,促使患者自行排尿,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择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骨折手术治疗患者100例,随机数字将其分为两组,单数为观察组,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18~62岁;双数为对照组,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17~65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种类、手术时间、术前用药上基本相似,无明显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方法:观察组在术毕返回病房,安置好患者后即开始告知患者早排尿的重要性,督促并床边鼓励其尽早排尿。如果少数患者多次试行排尿不能排出,可采用下述干预措施诱导患者自行排尿,避免尿潴留及导尿。①下腹部热敷按摩:将盛有60~65℃热水的热水袋装入布袋中放于下腹部,用手轻轻向下推转挤压至会阴部,反复进行,注意勿烫伤皮肤。热敷按摩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降低膀胱括约肌和尿道外括约肌张力,膀胱壁内牵张感受器随着膀胱内尿量的增加而收到刺激,经排尿中枢反射活动,膀胱逼尿肌进一步收缩而排尿。②开塞露纳肛法:用40ml开塞露纳肛。使用开塞露纳肛,甘油直接刺激直肠壁,促进肠蠕动,通过神经反射引起排便,同时反射性兴奋盆腔神经,引起膀胱逼尿肌强有力的收缩及膀胱内括约肌松弛,加之排便时腹直肌及膈肌收缩,腹内压及膀胱内压增高,促使尿液排出[2]。③听流水声:在患者床边放一水盆,用能盛1000ml以上的容器装水,在1米左右高度处往水盆里倾倒,保持流水连续或将流水声通过录音机录好,在患者床边播放,刺激患者大脑皮层,引起条件反射,促使排尿。④变换体位:硬膜外术后6小时内要求患者平卧位,患者因为不习惯卧位排尿而发生尿潴留,临床中犹以男性患者居多。可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协助患者坐位、侧卧位或其他较舒适体位以利于排尿,排尿后迅速恢复平卧位。在排尿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并倾听重视其不适主诉,适时暂停协助排尿。⑤温盐水灌肠:患者取左侧卧位,用温盐水500ml行缓慢不保留灌肠,当患者主诉有便意,嘱其张口呼吸,收缩腹肌,降低盆腔内压力,解除肠道痉挛,在排出大便的同时能顺利排出尿液。注意灌肠液量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1000ml,以免引起虚脱。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忽略排尿问题。观察患者是否能自行排尿或發生尿潴留。

疗效判断标准:①有效:能自行排尿;②无效:未达有效标准。

统计学处理:X2检验。

结 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见表1。

统计学处理:X2检验,P<0.05,说明硬膜外麻醉术后采取早期干预措施促使成功排尿疗效与未采取干预措施差异有显著性。

讨 论

加强心理护理:患者由于对手术应激及术后并发症的恐惧而精神高度紧张,反射性引起排尿障碍。首先应安慰患者,耐心向其讲解术后早排尿的重要性、插尿管易致尿路感染及尿道刺激症状,尽量做到自行排尿。并多次床边督促协助患者排尿,关心体贴患者,耐心倾听其主诉,从而缓解紧张心理,解除思想顾虑,树立正常排尿信心,促使早排尿,避免插管。

重视术后患者排尿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硬膜外麻醉术后并发尿潴留多由麻醉反射或抑制排尿反射或术中牵拉挤压刺激交感神经,引起膀胱逼尿肌松弛和膀胱括约肌收缩所致,使尿液排出受限。由于麻醉作用,患者在早期,即术毕2小时之内无尿意感而忽略排尿,一旦感觉想排尿时,一般在术毕4~6小时之内,查体见膀胱隆起、下腹胀痛,急于排尿而不能自行排出,伴有切口疼痛下坠、腰骶部憋胀,患者辗转不安,非常痛苦。由于尿液过多潴留在膀胱内,致使膀胱逼尿肌松弛,膀胱传导无力,尿液更难以排出,需紧急插尿管排尿。因此在术后2小时之内,患者虽无明显尿意,但也经常督促其排尿,必要时采取干预措施诱导患者自行排尿,绝大多数患者都能成功排出尿液,避免尿潴留及导尿。

尿路感染问题:留置导尿是一种侵袭性操作,留置导尿后有70%患者均有不适感、有40%~50%的患者有刺激症状[3],而尿路感染则是留置导尿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医院获得性感染40%为尿路感染。尿路感染主要是作为异物的导尿管影响尿道正常闭合状态,刺激尿道黏膜,使分泌物增多,妨碍了尿液对细菌的冲刷作用 。导尿操作、留置尿管是引起尿路感染的直接因素。所以预防尿路感染的最好办法是严格掌握导尿指征,尽量不插尿管。如果必须行导尿术时,操作者一定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本文结果表明,早期干预排尿能有效预防硬膜外手术后患者尿潴留,避免留置导尿,减轻患者痛苦,预防尿路感染。总之,此法简便、安全、疗效肯定、并能体现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如香.开塞露纳肛法用于产后尿潴留60例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1,24(15):728

2 张丹莉,王瑾.留置导尿术在临床中应注意的问题[J].当代护士,2006,2:75.

硬膜外麻醉的心理护理 第5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 01 0年1月至2 01 2年2月在本院妇产科住院且由同一麻醉师行硬膜外麻醉的剖宫产产妇100例, 年龄21~35岁, 体重60~80kg, 孕周39~41周。

1.2 麻醉方法

产妇入室后测监中心静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 开放静脉通路。产妇左侧卧位后常规消毒铺巾, 选L2~3或者L1~2间隙行硬膜外穿刺, 向头端置管3~4cm, 注入1.2%盐酸利多卡因 (常州康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32022121) 和0.3%罗哌卡因 (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20051520) 混合液维持麻醉。整个手术过程中, 如产妇血压下降超过基础值的30%, 给静脉注射麻黄碱5mg, 并加快输液速度;如产妇心率低于55次/min, 静脉推注阿托品0.3mg;如产妇麻醉效果欠佳则静脉推注小剂量盐酸氯胺酮20~30mg, 以辅助镇痛。1.3产妇寒战发生情况护理干预后, 1 0 0例中有3例 (3.0%) 产妇术后出现寒战, 其中1级 (产妇面部或颈部的轻微纤维颤动、伴无上肢随意运动时的心电图干扰) 2例, 3级 (产妇全身大群肌肉抖动、床板抖动) 1例。10 0例产妇均未见头痛、心动过缓、神经损伤、硬膜外血肿压迫、全脊麻、拔管困难和导管折断等并发症。

1.4 产妇家属满意度9 8例 (9 8.0%) 产妇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

2 护理干预措施

2.1 心理护理针对产妇为初产妇和医学知识严重缺乏

等特点, 告知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手术中产妇发生寒战不必过分担心。以微笑的方式及积极乐观的态度耐心讲解手术室的环境、麻醉方式、麻醉体位和围术期注意事项等。对产妇提出的各种疑问, 耐心解答。

2.2 环境因素

手术室、复苏室温度偏低, 低温液体冲洗体腔, 低温湿敷料垫的应用和术前冷消毒液消毒, 是导致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手术产妇发生寒战的原因。因此, 术前可将室温调至22~24℃, 湿度50%~60%, 以减少产妇散热。冲洗体腔的低温液体和低温湿敷料垫进行预热, 可减少产妇因机体散热增加而诱发的寒战。复苏室温度保持在24℃, 并预先使用热水袋对被褥进行加热。

2.3 适时给药物治疗

硬膜外麻醉后阻滞平面内的血管扩张散热增加, 手术切口和子宫出血、大量羊水的外流、切开的腹腔和子宫暴露时间长、胎儿和胎盘组织娩出等, 均可使产妇散失大量热量。术中或术后寒战不止者, 可在胎儿娩出后给哌替啶 (杜冷丁) 20~30mg加入滴管静脉滴注。

2.4 低流量吸氧

寒战发生时耗氧量增加, 机体代谢增加300%以上, 心率、心律出现明显的变化, 易出现低氧血症, 发生出血, 影响剖宫产手术伤口的愈合。因此, 术中要持续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

2.5 处理致热源反应

如寒战伴有皮疹等症状, 考虑输液或输血致热源反应, 遵医嘱给予抗过敏治疗, 同时要加强对产妇的观察和护理。

参考文献

[1]朱崇霞.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寒战的影响[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31 (5) :365-366.

[2]陈丽萍.剖宫产手术后患者寒战的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 (13) :114-115.

[3]范晨.硬膜外麻醉患者寒战的预防和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32) :192-193.

硬膜外麻醉的心理护理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218例, 均为硬膜外麻醉的手术患者, 其中男98例, 女120例, 年龄21~59岁, 平均年龄 (40.38±6.51) 岁。218例患者中实行剖宫产的为29例, 胫骨骨折内固定术27例, 卵巢囊肿剥除术37例, 髋关节置换术69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4例, 其他手术22例。麻醉药品为2%利多卡因或2%丁卡因, 内加0. 1%肾上腺素0. 1 ml~ 0. 2 ml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患者109例, 对照组采用一般手术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手术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护理干预方法

1.2.1 术前巡访

患者在手术前由于缺乏对麻醉知识、手术方法等方面的了解, 进入手术室后或者在手术过程中, 会引起精神紧张、焦虑、抑郁, 有时候甚至绝望, 这些应激反应会严重影响麻醉效果和手术的实施, 同时还会造成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如心肌梗死、脑梗死等[3]。因此, 手术室护士应当在手术前1 d到病房了解患者的一般资料, 并且介绍手术室环境、麻醉的方式及术前禁食、禁水的原因和时间等。让患者了解硬膜外麻醉的位置、麻醉过程中患者的体位和感觉以及会产生怎样的效果。使患者对整个手术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解除或减轻患者的恐惧与紧张心理, 以便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配合手术, 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1.2.2 术前及麻醉中的护理

在手术开始之前应准备好相关进行抢救的药物、血浆, 检查所有仪器是否正常, 手术器械是否齐全, 以便出现意外情况及时处理。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 手术室护士应当主动热情地为其介绍手术室内的环境和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 为患者营造温馨的氛围, 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和忧虑的心情。手术室护士应当协助麻醉医生按照一定原则和生理解剖结构完成对患者体位的摆放。在麻醉操作过程中可握住患者的手, 给予鼓励, 或者与患者进行交流加油鼓劲, 以便顺利完成整个麻醉操作过程。

1.2.3 术中护理

由于硬膜外麻醉只是局部阻断痛觉, 患者为麻醉部位仍保留意识和知觉, 患者在没有痛觉的情况下, 对术者的操作仍然能够感觉到。医生在手术中牵拉引起会引起患者血压降低而导致呕吐、头晕、口渴等症状的出现, 这样会加剧患者的心理负担, 这时手术室护士应当鼓励患者诉说,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让患者尽快调整其负性情绪, 使患者的生理或心理应急反应降到最低, 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手术[4]。由于麻醉药物能够明显影响人体中枢神经、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功能, 手术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出血量等指标的变化, 以及穿刺部位是否存在渗漏以及是否出现输液反应等情况, 积极、合理配合麻醉医生, 在手术中及时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

1.2.4 术后护理及随访

手术结束后, 手术室护士应当用温生理盐水将患者皮肤上残留的血迹擦净并进行消毒, 并为患者穿好衣裤或盖好被单, 注意保暖。在搬送患者时应当注意保护手术切口及各种引流管。并于术后3 d内对患者进行随访, 仔细了解伤口疼痛及愈合情况, 并记录患者在术中的感受及麻醉效果。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观察的指标主要包括:①生命体征:分别测量患者进入手术室前、麻醉后15 min 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次数。②麻醉效果:根据术后对患者的随访及患者在术中的感受, 将麻醉效果分为优:患者无疼痛感;良:患者偶有不适或可忍受轻微疼痛;差:患者明显感觉疼痛或疼痛难以忍受。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注:与观察组比较, *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手术和麻醉是在治疗过程中主要的刺激源, 会对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和躯体的不适, 严重者会出现强烈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强烈的应激反应会直接影响麻醉和手术, 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5]。由于硬膜外麻醉是目前我国临床手术经常采用的麻醉方式之一, 调查结果显示, 在我国单纯硬膜外麻醉失败率和阻滞不全发生率达12.7%。本研究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明显降低, 心率减慢, 呼吸次数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的麻醉有效率为94.46%, 明显高于对照组70.6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手段可以减轻紧张焦虑等应激反提高麻醉效果。

采用有效的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术前焦虑情绪, 减缓患者的心理压力, 使应激反应带来的不良影响减轻或消失, 让患者积极配合麻醉及手术, 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提高麻醉效果[6]。因而, 在手术室的护理有必要建立一系列人性化的护理干预程序, 如行为干预、心理干预、术中关怀、术后随访等, 有利于患者的麻醉、手术以及临床的恢复。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218例经硬膜外麻醉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 (109例) 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 对照组 (109例) 采用一般的护理, 对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和麻醉后生命指证、麻醉后感觉阻滞及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明显降低, 心率减慢, 呼吸次数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的麻醉有效率为94.46%, 明显高于对照组70.6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人性化的护理干预, 有利于患者的麻醉的安全进行, 同时也能够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对与患者的临床恢复意义重大。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干预,硬膜外麻醉

参考文献

[1]杜爱侠.硬膜外麻醉穿刺深度与麻醉效果分析.中国社区医师, 2009, 11 (14) :563-564.

[2]郑小春, 肖红兵.硬膜外麻醉前心理护理对患者焦虑情绪干预的效果观察.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 12 (253) :207.

[3]杨小敬.舒适护理对减轻硬膜外麻醉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河北医药, 2011, 33 (5) :790-791.

[4]满翠荣.触摸护理在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新医学导刊, 2009, 8 (2) :56-57.

[5]袁喜生, 朱佳晖, 宋文涛.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护理研究, 2009, 23 (2) :510-511.

硬膜外麻醉的心理护理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本科收治的126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 年龄20~51岁, 平均 (27.5±3.5) 岁;心功能ASAI~Ⅱ级, 其中异位妊娠78例、卵巢肿瘤手术20例、宫外孕16例、子宫切除12例;所有患者术前心电图、肝肾功能检查正常;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 平均手术时间 (92.5±25.0) min, 术中平均出血量 (62.0±13.5) m L;所有患者术前均阅读本次调查资料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将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n=63) 和观察组 (n=63) ,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 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具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

对照组给予妇科手术常规护理, 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整体护理, 主要包括: (1) 心理护理:贯穿于术前、术中、术后, 耐心解释腹腔镜手术的优越性, 让患者充分了解疾病及手术的相关知识;教导患者正确认识腹腔镜手术的优势, 手术切口小而不影响美观、对盆腔干扰极小、术后恢复快、痛苦小, 术区组织不暴露于空气可减少不适感等[3]; (2) 皮肤护理:术前脐孔用液状石蜡进行浸泡, 用酒精消毒可预防感染; (3) 腹内压设定及护理:术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腹内压的高低, 缓慢建立CO2人工气腹, 开始充气时用低流量 (约1L/min) , 观察无红灯报警则改用中流速 (3~5L/min) ; (4) 术中护理:由于CO2气腹有可能发生低氧血症和CO2蓄积, 术中应专人观察腹内压变化以便及时调整CO2的流速;用0.5%碘伏消毒腹部及外阴, 常规铺无菌巾;留置导尿管, 阴道放置举宫器;将摄像头电线、光源导线、气腹连接管、冲洗吸引器导管等固定稳妥, 器械护士配合巡回护士将台上及台下器械、仪器等连接好, 并接通电源。根据手术需要传递不同手术器械, 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术中密切监护, 观察呼吸及氧供情况、血压、HR等参数的变化, 及早发现低氧血症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5) 麻醉恢复期护理:专人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确保引流管通畅, 遵医嘱采取缓解疼痛的处理措施;防止误吸或窒息, 及时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 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 了解伤口疼痛情况, 给予对症处理以消除疼痛, 耐心疏导患者并取得患者的配合;适当保温防止低体温; (6) 预防并发症:切口感染的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 指导患者注意保护切口处洁净, 护理人员及时更换切口敷料, 及早发现切口破损并给予消毒可有效防止切口感染;指导患者翻身活动、下床活动时应注意稳妥固定双J管, 防止逆行感染或引流不畅, 保持双J管置入处周围皮肤的洁净以防止感染, 上述措施可避免术中膀胱、输尿管热损伤。

1.2.2 观测指标

(1) 术后恢复情况:观察记录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 (2)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疼痛、切口感染、膀胱及输尿管热损伤等并发症。疼痛程度分为4个级别:术后合并其他感觉如酸麻、不适感、沉重、似痛非痛的患者为微痛;疼痛局限并出现痛反应者为轻度疼痛;患者疼痛显著且出现剧烈的痛反应为中度疼痛;患者疼痛难忍为剧痛;中度疼痛率+剧痛率=术后疼痛率。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2.0软件进行处理, 采用χ2检验、t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术后恢复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 差异无显著性 (P>0.05) ;观察组患者经整体护理, 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见表1。

*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照组术后疼痛、切口感染、膀胱及输尿管热损伤的例数分别为13、4、0, 总发生率为26.98% (17/63) ;观察组分别为4、0、0, 总发生率为6.35% (4/63) ;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3 讨论

腹腔镜技术应用于妇科疾病诊治中, 具有创伤小、手术切口小、术后恢复迅速等优点, 在许多妇科良性疾病的治疗中作为首选术式, 受到普遍欢迎[4]。人工气腹是腹腔镜手术的条件之一, 在气腹状态下极可能出现腹内压增加、高碳酸血症、气道压增加等不良呼吸循环影响[5]。

麻醉手术的苏醒期, 患者常由于伤口疼痛、管道刺激、麻醉药物的残留等原因, 出现不安和恐惧等感觉, 因此心里护理在人文护理中占重要作用, 要求护理人员在熟练掌握护理技能的同时, 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患者进行护理, 尽早采取预见性措施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加强围术期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并及时处理并发症, 有助于达到最佳手术效果, 减少手术并发症。本调查结果显示, 整体护理措施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 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缩短住院时间可节约医疗资源并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同时可降低术后感染、术后疼痛的发生率, 整体护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 观察整体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探讨降低手术并发症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本科收治的126例行硬膜外麻醉下腹腔镜手术的妇科疾病患者, 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 (n=63) 给予常规妇科手术护理, 观察组 (n=63) 给予整体护理措施, 对比两组的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整体护理, 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98%, 显著高于观察组的6.35% (P<0.05) 。结论 整体护理措施可促进硬膜外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 缩短住院时间并降低术后疼痛发生率, 整体护理措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腹腔镜技术,妇科,硬膜外麻醉,预防并发症

参考文献

[1]覃丽锦, 韦妹爱.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相关并发症分析及防治[J].吉林医学, 2009, 30 (3) :443-444.

[2]彭俊英, 章美华.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6 (8) :46-47.

[3]辛冬梅, 刘雪梅, 李秀娟.妇科腹腔镜手术14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09, 15 (2) :122-123.

[4]冷金花.妇科腹腔镜的现状及展望[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2, 18 (2) :67-70.

硬膜外麻醉的心理护理 第8篇

1 临床资料

2006年1月~2007年1月共行阑尾手术209例,其中,男性113例,女性96例。按年龄分组:12~20岁51例,21~55岁148例,55岁以上10例。按炎症种类分:急性阑尾炎181例,慢性阑尾炎28例,209例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在麻醉后术中就开始出现寒战23例,占11%,术后出现寒战52例,占25%,其中化脓性阑尾炎11例,单纯性阑尾炎34例,慢性阑尾炎5例。

2 讨论与分析

阑尾切除术后患者发生寒战的原因分析如下:

2.1 麻醉因素

有23例患者,在麻醉后开始手术就出现寒战,硬膜外阻滞麻醉阻断了交感神经,使阻滞区皮肤血管扩张、体热散失、体温调节中枢为保持恒定的温度,主要通过骨骼肌收缩以增加热能的产生,但阻滞区的骨骼肌已丧失了收缩产热的能力,只有非阻滞区的骨骼肌肉产生收缩,即发生寒战,硬膜外阻滞麻醉药初量用足后,阻滞区的血管扩张,机体有效循环减少,血压下降,麻醉医生往往用加快输液速度来调整,由于短时间内大量冷液体进入血液,可直接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寒战。

2.1 医原因素

如由于手术室温度偏低,在23℃,接近引起冷感皮肤的温度,冷感受器受到刺激,经体温调节中枢作用,发生肌肉寒战产热以维持体温,手术消毒时冷的消毒液直接刺激皮肤,术中冷的生理盐水冲洗腹腔,而低温液体进入体内需要吸收机体热量,方能达到正常体温的温度,这样就增加了机体额外能量消耗,使体温下降。

2.3 感染性因素

某些致热源进入机体后,改变了体温调节中枢的兴奋性,使患者皮肤血管收缩,排汗减少,同时由于体内代谢增加的原因,使寒冷感觉反射性的引起竖毛肌收缩,并使肌肉群收缩形成寒战,随着体温的上升,皮肤散热减少,刺激皮肤的冷感受器并传至中枢引起畏寒,中枢发出的冲动在经运动神经传至运动终板,引起骨骼肌不随意的周期性收缩,发生寒战及竖毛肌收缩,使产热增加。

2.4 心理因素

对手术的害怕产生紧张心理,从而引起强烈的情绪波动,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机体血液重新分配,周围血管痉挛收缩,影响微循环。

2.5 年龄因素

年龄不同也是影响体温的另一因素,青春期正值发育旺盛,体温控制不稳定,而老年人因皮下脂肪少,血液循环慢,基础代谢率低,而致体温偏低,且老年人对温度变化的敏感度差,这些患者发生寒战,有一定的生理原因。

3 护理

3.1 调节手术间的温度

手术间的温度应该控制在24~26℃,不但使患者感到舒适,还可防止寒战发生,如:体温较高患者,年老体弱患者,术中应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3.2 加强术中患者体温的监测

监测部位有腋窝、鼻咽部、口腔等,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宜的监测部位,当患者的体温低于35℃而出现寒战,体毛竖立等情况时,应及时采取升温措施。同时还要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引起的低体温,将要输注的液体和血制品加温,可用温水浴,也可用各种输液加热器。在固定患者时,避免将患者的皮肤直接暴露或与金属物品接触,防止传导散热,发生低体温反应而寒战。

3.3 减少体液丧失

配合医生尽量缩短皮肤消毒时间,术中注意保护术野,尽量少暴露非手术区的皮肤。使用温盐水纱布,术中静脉输入的液体及冲洗体腔所用的液体,应预热,以免引起体热丧失。

3.4 区别与处理

由输液引起的致热源反应,此类反应除有寒战外,还有皮疹,体温在寒战后突然上升等临床表现,要认真细致观察,及时测量体温并记录,及早发现,给予对症处理,术后出现寒战的患者,应给予保温,加盖棉被,必要时用热水袋敷于足部,注意防止烫伤,调节病室温度等措施。

3.5 心理护理

急性阑尾炎患者发病急,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对手术无思想准备,大多非常紧张和恐惧,应给予热情接待,耐心解释,让患者了解手术的必要性和手术程度,让其放松心情,坦然接受手术,积极配合。

3.6 术前及术中用药

术前遵医嘱给予镇静催眠药,术中配合麻醉医生给予氨芬合剂,术后寒战不止可静脉注射阿托品或地塞米松。

3.7 吸氧

患者出现寒战时应持续吸氧2~3 L/min,避免低氧血症,减轻心肺负担。

4 小结

阑尾炎手术出现寒战的患者比例较高,可使机体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动过速,增加患者痛苦,可影响术后监测,对年老体弱伴呼吸功能不全者尤为不利。所以,护理人员在术中术后要严密监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使寒战的比例下降或减轻,让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

参考文献

硬膜外麻醉的心理护理 第9篇

【关键词】 腰硬膜外联合麻醉;持续硬膜外麻醉;二次;剖宫产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11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511-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自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择期实施二次剖宫产术的140例孕妇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实验组(CSEA组)70例、与对照组(CEA组)70例,两组孕妇年龄在19-38岁,平均年龄为28.5±5.7岁;体重为55-79kg,平均体重为60.9±8.3kg;孕周为38-42周,所有患者并无并发症,心肺功能也正常,没有出现椎管内麻醉禁忌症,无胎儿窘迫、脐带脱垂等需要紧急手术的情况。两组患者年龄、体重、孕周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因为是行二次剖宫产术,因此,部分孕妇会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在术中不配合医师的治疗,为此,在手术前对所有的孕妇进行检查并进行心理辅导,最大可能地消除孕妇的不安心理[1];所有产妇均不使用术前用药。将产妇送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道,通过面罩予纯氧(2L/min)吸入,实施麻醉前静脉输入复方氯化钠注射液10ml/kg,时间超过10min,术中静脉滴注复方氯化钠10-15ml.kg-1.h-1。

实验组孕妇选用18G笔尖背入式腰麻硬膜外联合穿刺针,经L2-3椎间隙进行穿刺,当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入笔尖式腰穿针,见到脑脊液流出后及时注入0.5%布比卡因15mg(0.2ml/S),注射完毕后快速退出腰穿针,固定孕妇身体,平卧姿势,若麻醉效果不佳,可经硬膜外管补充用药,用药量根据麻醉效果而定,原则上不能超过第一次用药量[2]。

对照组,选用18G硬膜外穿刺针,行一次性硬膜外持续麻醉,穿刺成功后,经穿刺针向头侧置管3cm,开始注射试验量(0.75%布比卡因4ml),观察5-10min,调整麻醉平面,麻醉效果不佳,追加量6-10ml。

1.3 观察指标 采用多功能监护仪(飞利浦MP5),持续性监测孕妇的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NBP)、呼吸(RR)、平均动脉压(MAP)。

測定麻醉起效时间、神经阻滞程度:温觉消失为1分、温觉与痛觉同时消失为2分、温觉、痛觉、触觉消失为3分、温觉、痛觉、触觉、深度觉消失为4分、本体觉消失为5分。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腰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比较持续硬膜外麻醉(CEA)在二次剖宫产术中用药量少,麻醉起效时间快、麻醉操作时间短、镇痛完善、术者对麻醉方法与产妇术后镇痛效果评价都比较满意(P<0.05),详细结果,见表1。

3 讨 论

3.1 在二次剖宫产术中麻醉是重点,是手术能否正常进行的基础与前提。在剖宫产术中行持续硬膜外麻醉,具有麻醉时间长、术后镇痛效果较好等优点,但是用药量大、起效时间长、个别时候出现镇痛效果不全面、腹肌松弛不满意影响麻醉效果等,在二次剖宫产术中行持续硬膜外麻醉的失败率与组织不全发生率为9.45%。第一次剖宫产孕妇下浮横切口术后腹壁粘连十分明显,假如腹部肌肉紧张,将会严重限制手术的进行,在二次剖宫产术中行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腰硬膜外联合麻醉不但具有了持续硬膜外麻醉的所有优点,而且麻醉效果起效时间短,可以在短时间内完全阻滞交感神经、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纤维,使孕妇腹肌完全松弛、镇痛完全,利于手术的开展[3-4]。

3.2 本次结果再次表明:腰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比较持续硬膜外麻醉(CEA)在二次剖宫产术中用药量少,麻醉起效时间快、麻醉操作时间短、镇痛完善、术者对麻醉方法与产妇术后镇痛效果评价都比较满意。综上所述,要硬膜外联合麻醉不但结合了腰麻与硬膜外麻醉的优点,同时,在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麻醉显效时间、麻醉药物使用量等方面都优于单纯的硬膜外麻醉,在二次剖宫产术中应该作为首选来进行使用,在临床术中大加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洪贵,李佳平,黄锦,等.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和持续硬膜外麻醉用于二次剖宫产术效果的比较[J].重庆医学,2010,39(1):64-65,68.

[2] 黄新华,张琦,潘云,等.腰硬联合麻醉和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于二次剖宫产术效果的评价[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1,09(2):162-164.

[3] 李海冰,刘志强,何瑶,等.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经阴道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0,6(1):29-32.

硬膜外麻醉的心理护理 第10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行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产妇119例, 年龄25~32岁, 所有产妇血压均正常稳定, 行硬膜外麻醉术中出现恶心、呕吐产妇12例。

1.2麻醉方法

所有产妇均于T12-1~L1-2椎间隙穿刺。采用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应用1%利多卡因+0.75%布比卡因混合液。

2恶心、呕吐原因

2.1低血压

因硬膜外麻醉阻滞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致该节段血管扩张, 造成血容量相对不足而出现血压下降。此外, 产妇平卧巨大子宫压迫腹腔大静脉, 回心血量减少引发低血压, 此即为“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低血压引起脑干缺氧, 触发呕吐中枢, 引起恶心及呕吐。

2.2饱食

部分急症剖宫产产妇已进食, 在此类因素下更轻易发生恶心、呕吐。

2.3手术操作

引发术中恶心、呕吐的重要原因之一。手术过程中牵拉腹膜或子宫、探查清理腹腔时, 均会出现恶心或干呕。

2.4情绪

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多伴紧张、焦虑情绪, 此类产妇因吞入过多空气引起胃容量增加, 易发生呕吐。

2.5疼痛

硬膜外阻滞不全及手术牵拉引起疼痛, 也易引发术中恶心、呕吐。

2.6其他

术前前驱给药、肥胖等因素均能对术中恶心、呕吐造成影响。

3护理

3.1预防低血压

剖宫产术中恶心、呕吐多由血压过低引发, 故术中预防低血压的发生尤为重要。

3.1.1护士应在产妇麻醉后至胎儿娩出前快速滴入林格液, 入量600~1000 ml。林格液可作为预防和纠正术中低血压的首选液体。选择在麻醉后快速输液是因随着受阻滞部位血管扩张, 血液量相对不足引起的毛细血管内静水压下降。输入液体可较多地存留血管内起到预防低血压的功能[1]。

3.1.2将手术床向左侧倾斜15度~20度, 或术中保持患者左侧髋部垫高15~20 cm, 以减轻巨大子宫对腹腔大静脉的压迫, 避免低血压发生。

3.1.3避免阻滞平面过高造成血压急剧下降, 可预先予麻黄素以增加心率和回心血量, 对血管只引起过度和暂时的收缩, 其功能较缓和, 对抗血压下降较接近生理状态, 故作为防止血压下降的首选药[2]。

3.2吸氧

术中可采用鼻塞或面罩给氧, 以避免缺氧对呕吐中枢的刺激, 氧流量2~3L/min。

3.3术前严格禁食

对择期手术的产妇尤为如此。

3.4术前用药

术前可适当应用减少胃酸分泌的药物, 如口服枸橼酸钠, H2受体拮抗剂等。

3.5呕吐的护理

3.5.1一般护理:若产妇诉恶心或出现干呕, 可针对具体原因进行护理。如嘱医师暂停操作, 以减轻牵拉反射的影响。发生呕吐时, 需及时清除口腔中呕吐物以保持气道通畅, 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

3.5.2药物应用:麻黄素能有效预防麻醉后低血压所引起的呕吐。在剖宫产术中凡低于基础血压者均予麻黄碱10~30mg, 使收缩压始终保持在100mm Hg (1mm Hg=0.133k Pa) 以上, 可有效预防低血压及恶心呕吐发生, 且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均无异常。在钳夹脐带后予胃复安等止吐剂也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呕吐。

综上所述, 剖宫产术中引发恶心、呕吐的原因复杂多样, 考虑到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顾胎儿娩出前一般不予止吐药, 以预防为主。对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中呕吐的护理, 应针对产妇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早预防, 早准备, 及时用药, 对术中、术后恶心、呕吐起到预防及治疗作用, 使患者顺利渡过手术关。

关键词: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剖宫产,呕吐,护理

参考文献

[1] 李育红, 付丽, 樊红.硬膜外阻滞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处理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 2000, 16 (09) :27.

上一篇:散热模拟下一篇:导数题中的分类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