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业建筑范文

2024-08-27

城市商业建筑范文(精选11篇)

城市商业建筑 第1篇

1 背景概况

圆融时代广场位于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东岸, 是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商务、文化、旅游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大规模、综合性、现代化的“商业综合体”。它占地面积21万m2, 总建筑面积约51万m2, 分为五大功能区, 包括商务办公区、圆融天幕街区、滨河餐饮区、生活休闲区及购物中心区。短短两年的发展, 这一商业中心区真正成为了园区的黄金地段, 成为人们的活动中心, 成为“城市的客厅”。

2 商业建筑的区域功能

商业建筑发展到现在, 成为了融商业购物、娱乐、文化、办公等功能于一体, 以步行为特征的综合性购物环境。

在新时代, 人们的购物习惯越来越趋向与休闲结合, 往往伴随着家庭休闲活动。因此, 圆融时代广场的功能充分注意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和展览等活动结合, 按照消费者的购物目的划分出不同区域, 让其各逛所好, 分散行动。与传统商圈相比, 它有着更为明晰的功能定位、规划设计和区域划分, 这也是对传统商圈的全面超越。

3 外部空间的设计手法

3.1 外部空间的构成要素及处理

空间是由各个界面相互围合限定产生。对于外部公共空间来说, 围合界面包括底界面、侧界面、顶界面。“界面”与“空间”是相互依存的, 它们相辅相成, 是“有”和“无”的关系。空间既然是“无”, 它往往被人体验;而界面是“有”, 它被人们所感知。

3.1.1 底界面

底界面是人们在商业建筑外部空间行走时直接接触到的元素, 它的材质、色彩和图案对购物者将起到强烈的引导和限定作用, 是底界面设计的重点。

在圆融时代广场的外部空间中, 考虑到地面的尺度远大于人体尺度和室内尺度, 底界面进行了细部划分来协调不同尺度的关系, 也通过不同质感材料的使用, 如青石砖、广场砖、木材、金属、玻璃等, 来引导人们在外部空间中快速或慢步行走。

此外, 由于外部空间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露天房间, 地面铺装还考虑与周围的建筑立面、外部空间中的小品相呼应, 使水平面和垂直面产生密切的关系。可以看出, 对底界面的精心处理是圆融时代广场的显著特征之一 (见图1) 。

3.1.2 侧界面

人们对外部空间的体验离不开围合空间的各个界面, 侧界面则起着相对主要的作用。侧界面包括多种要素, 其中建筑的墙面是在视觉限定、围合空间方面最积极的。

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一书中把“决定建筑本来外观的形态”称之为建筑的“一次立面”, 而把那些“建筑外墙上的凸出物和临时附加物”所构成的形态称之为“二次立面”。这样的划分, 有助于我们对空间界面的理解和认识。在圆融时代广场中, 整个立面呈现一种肌理背景;在其之上, “二次立面”即商业广告和标识系统, 以灯箱、织物、显示屏、投影等形式出现, 构成了建筑物的最终外表状态。

从心理上讲, 凡是能够一眼看穿、一览无余的空间都会使人产生单调感。一个盒子状的空间会产生明显的封闭感, 而层次丰富、相互穿插渗透的空间则耐人寻味, 不仅能解除空间的封闭感, 还可以激发人们的观赏兴趣。

在圆融天幕街区, 街道空间作为一种长向空间, 人在两个侧界面限定的空间范围内作定向运动。外部空间中的斜角和曲线构成封闭的透视效果, 使景观变得丰富。两侧垂直界面的连续性, 使两侧建筑更多地表现为面的特性, 被围合的街道空间更具有“图形”性质。

3.1.3 顶界面

顶界面是外部空间设计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但往往不被人们注意到。它在创造空间气氛、改善空间比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应综合考虑结构、材质、照明等影响因素。在圆融时代广场的中部, 顶界面是一条全长约500 m的巨型LED天幕, 连接着圆融东街和西街, 优美的弧线宛如一条炫目的长虹飞架在城市的上空。天幕采用膜结构封顶, 配合新型LED灯条、灯带、射灯等, 一到晚上天幕开启, 景观更加丰富、宜人。

3.2 外部空间的设计要点

外部空间设计是商业建筑的关键, 其设计的核心是创造出舒适、放松、“平易近人”、充满活力的开放空间, 为商业活动中的人服务。设计过程中, 如何利用环境、改造环境, 使之能够满足不同人的需要, 并提供多种选择的机会, 成为城市外部空间的焦点。

3.2.1 外部空间的尺度

外部空间的尺度是否合适并没有绝对的大小问题, 而是在人与空间的相互交流中决定的, 不同的空间功能、不同的行为要求, 就需要相应的空间尺度和比例。人们在购物的同时, 也在本能地阅读着空间环境, 靠空间的识别性人们不但有“安全感”, 而且还能增强人们内在的体验。

调查的结果表明, 太宽的商业街缺乏连续性, 会给购物带来不便, 同时空间也消极、松散。

圆融时代广场的天幕街区是宽约10 m的曲折步行区, 两侧建筑大多是2层, 3层, 且连续统一, 空间节奏感很强。公众对它的感受是“可专心购物、游逛, 过街串店随心所欲, 十分方便”;如果是对街宽30 m的大街感受就截然不同。因此, 两个侧界面的距离不应太大, 且两侧建筑物应该在活动上、视觉上连续统一, 这样才方便购物和维护空间的整体感。

当然, 局部的放大区域也可以组织大型的集会或文艺表演、展览等活动。

3.2.2 空间的过渡

商业建筑外部空间的墙面由于其本身商业性特点, 具有很高的开放性与渗透性。室内空间室外化, 以及室外空间室内化, 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从而把消费者的情绪引向整个空间系统。

在圆融时代广场, 我们看到很多大面积的玻璃作为侧界面或顶面, 从而引入街景和阳光, 增添外部空间的活跃气氛和动感。特别是底层内外空间的交接处, 通透的玻璃、柱廊、露台、自动扶梯的引导等加强了内外空间的渗透与交流。

当然还有很多的灰空间, 使建筑的内部空间产生向外的扩张力, 外部的空间产生对内的聚合力, 增强了商业建筑的亲和力, 也衍生与扩展了商业活动。无论从使用功能, 还是从人们的心理感受来看, 都很受消费者和商家欢迎, 成为商业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

4 外部空间的竖向组织

高差的设置是处理商业建筑外部空间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 区分不同的领域, 标明从一个空间进入另一个空间, 但在视觉上和空间上保持其连续性。

在圆融时代广场外部空间的竖向组织中, 底界面或下沉或上升, 带给人不同的空间感受。靠近中央河的水面两侧, 考虑到湖的尺度和空间效果, 合理地利用高差创造出高、低及中间平面。不仅如此, 空中步道、地下通道的出现, 形成地面、地下、空中三个层面的立体化空间, 完善了城市商业空间体系, 以连续性的步行空间, 满足步行者的需要。

5 城市轮廓线与高层建筑

圆融时代广场的城市设计思想是以与金鸡湖贯通的中央河为核心。

沿湖作高低起伏的变化, 但总体上主要作低层考虑, 向后逐渐升高, 由低尺度向高层大尺度过渡。在《城市意象》一书中, 凯文·林奇将标志列为构成城市印象的五要素之一。标志物即具有易识别性及空间的突出性, 如高层建筑。它不仅对整个广场空间产生影响, 其竖向体量也往往构成圆融时代广场, 乃至城市轮廓线的控制点 (见图2) 。

参考文献

[1]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尹培桐,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

[2]时匡, [美]加里赫克, 林中杰.全球化时代的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3]邰学东, 陈勇.城市滨水区开发与空间形态塑造的规划探讨[J].城市规划, 2010 (2) :8-13.

[4]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尹培桐,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

[5]张靖, 任力之.商业建筑公共空间的开放化设计——以上海西郊百联为例[J].城市建筑, 2006 (7) :27-30.

[6]沈劲宇.现代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的人性化创造[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城市商业建筑 第2篇

关键词:城市建筑垃圾破碎机,关于建筑垃圾设置问题的解决方案

以省城太原为例,目前太原市建筑垃圾主要由拆迁产生的建筑废料、基建工地开槽土方、市民或店铺装潢产生的废料等构成。太原市日产建筑垃圾近3万吨,每年产生1000万吨建筑垃圾,被运至就近的垃圾消纳场填埋处理。对于这些建筑垃圾的处理,开发商往往以一定的价钱承包给运输公司或者个人,由他们负责运输至垃圾消纳场填埋处理。目前太原市有渣土清运车队30余个、1300辆专用车,完全有能力清理全市的建筑垃圾。但有个别运输人员为了降低成本,就在晚上偷偷倾倒在郊外的路边、空地或河道内,破坏生态环境。长期以来,大量的建筑垃圾在给太原市民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的同时,也给城市环境埋下了更多的污染隐患。

据统计,每1万平方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建筑垃圾500吨~600吨,而拆除1万平方米旧建筑,将产生7000吨~1.2万吨建筑垃圾。我国建筑垃圾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面对如此庞大的建筑垃圾,传统的处理方式大多是由环卫部门收集后统一露天堆放或填埋。然而,倾倒填埋建筑垃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城市环境,而且随着建筑垃圾中污染物质的挥发和渗透,也对地表水、深层水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虽然也在部分地方对建筑垃圾实行了二次利用,比如利用建筑垃圾填充路基和地基等,但这种利用还处于原始状态,与传统处理方式相比并没有本质的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垃圾早已被看成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以科学、经济、有效的方式进行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如将建筑垃圾变为新型节能建材等,努力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建筑垃圾要是处理好了,同样会变成有价值的宝贝,而所谓的“威胁”自然也就解除了。现在,一些土地资源压力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在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让人们看到了“宝贝”的亮光。

城市商业建筑 第3篇

项目地点:海南三亚

项目面积:30800平方米

施工时间:2011年01月-2012年06月

施工单位:浙江圣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三亚凤凰岛国际养生度假中心2#楼工程, 建筑高度98.4米, 防火等级甲级, 为高档酒店式公寓, 地上28层, 地下一层, 首层局部架空, 地下一层为车库及设备用房, 3-28层为客房。2#楼装饰由浙江圣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施工, 装饰施工面积30800平方米, 于2011年01月01日开工, 2012年06月30日竣工。工程竣工后, 工程以其精美细致的装饰质量、细致清晰的效果获得了各方好评, 并荣获2013年度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

本建筑时尚前卫, 灵魂梦幻, 结合了凤凰岛的各种环境特征, 海洋元素、和谐共生、流线与曲面、建筑的生命、灵魂的建筑等多种范畴, 所有建筑均为流畅的曲线与曲面构成, 颇具生命活力, 融合了热带滨海城市的各种元素。本工程主体为复杂的帆船曲面框架结构, 平面、竖向不规则、结构受力体系复杂, 以其原创性和超前性, 给人以震撼性的视觉冲击, 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建筑的认知。三亚凤凰岛国际养生度假中心设计方案体现了鲜明的地标性, 从岸上看, 就像一艘艘扬帆远航的帆船, 整个项目恢弘大气, 主体建筑都悬浮在海上, 行云流水般的建筑形态回应着海的召唤, 尺度恢宏的室内共享空间展示了开放包容的城市性格, 设计的中心理念体现着“城市中的建筑, 建筑中的城市”。建筑的外形对周围环境做出了有力的回应, 体现了这个时代复杂多元的文化特征。“拥海入室, 听涛入眠”的理念构想, 在满足了人们对水的渴求, 对大海的向往的同时,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城市建筑论文 第4篇

【摘要】伴随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城市建筑空间规划设计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多。对城市建筑来讲,空间视觉传达设计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其对建筑空间设计质量的高低将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对此,本文以城市建筑为立足点,通过对其空间视觉传达现状的分析,从而对城市建筑空间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方向展开研究。

【关键词】城市建筑空间;视觉传达;设计

自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建筑的建设速度也在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而不断更新,智能化的基础设施数量与类型也在不断增多,这使得城市建筑在空间上的视觉差异也在不断缩小。因此,挖掘现阶段我国城市建筑中的空间视觉设计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展开研究,便成为了未来一段时间内相关部门和企业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1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现状

1.1建筑空间同视觉传达间的关系

城市中的建筑形象可以说是一个城市向人们直接、全面传达城市外部形象最主要的视觉表现方式,可以说是一个地区历史文化、自然风貌、人文精神等各方面精华的浓缩,而这些因素,则基本都是依靠建筑物的体形、空间、色彩、装饰、质地等方面。因此,城市建筑的外观会给人直观的城市印象,传达城市中的相关信息,将城市的个性体现出来,可以说是城市同他人对话的一个重要的平台。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有效的运用视觉传达设计,可以帮助相关人员通过城市建筑外观设计的发展历史来了解该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

1.2视觉传达在建筑空间中的发展现状

就目前来看,社会发展情况已经由以往的积累型转变成消费型,并形成了一种以经济发展为主体的社会发展状态。在此种社会形态下,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消费生活已经成为现阶段人民群众维持自身生存状态的一个最基本的生活理念和行为。

2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研究

2.1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目标

所谓的视觉传达,其指的是借助视觉符号的传达,将人们生活中包含的各类信息设计,传递给相应的人员,其主要包括“视觉符号”和“传达”两个概念。其中,“视觉符号”指的是人们通过眼睛能够看到的,周边环境中具有表现性质的符号。造型艺术、建筑物、文字、电影等都是其中之一,它主要具有辨别图像的功能。而“传达”指的.则是一些具有代表性事物的机理、形状、文字、色彩等类别的信息来刺激人们的感官,让人们感知和接受这些事务[1]。从本质上来看,这种传达可以是传递内部信息,也可以使不同事物间的相互传递,且视觉符号也可以借助各种类型的载体对人们的感知能力起到一定的刺激,让事物本身包含的理念能够传达给相应的受众,从而确保不同事物包含的信息能够被有效的传达。

2.2视觉传达设计发展方向

对建筑空间的视觉传达设计来讲,其在时代发展形式不断转变的今天,也应当要学会不断的创新,确保视觉传达设计能够将情感充分的表达出来。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受到了共性的笼罩,这使得人们长时间的处于紧张、高效的工作状态中,缺乏有效的沟通,情感方面的感受不断淡化,这使得建筑在城市环境中开始充当帮助环境、人、城市共同对话的角色,并借助自身的语言形式,表达出相应的个性特征[2]。其次,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视野所及范围内最先观察到的就是建筑物外立面,所以,外观相对比较优秀的建筑物立面,更加容易让建筑物使用者了解该建筑物能够从实的经营活动。而作为构成城市建筑空间最为基本的元素,建筑立面的地位已经在现阶段上升到了一个不能忽视的社会地位。从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商业等因素来看,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时,将其同建筑立面设计有效结合起来,可以说是此种设计工作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笔者通过对设计师们有关视觉传达设计的实践研究,以及该设计历史发展趋势来看可以发现,建筑立面的种类较多,设计风格的发展呈现出一种螺旋式的上升状态,是一种由简单到复杂、由复杂到简单的设计形式[3]。此外,将视觉传达设计应用到我国城市建筑空间的设计工作中时,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出视觉传达设计的作用,推动可持续的设计观念能够被全面贯彻落实到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之中,以此来满足现代人在文化和精神层面的要求,为大众文化在城市中的传播提供多样性、多元化的传播途径。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城市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多的今天,相关部门和人民群众对空间视觉传达设计上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多。但受经济发展速度过快的影响,我国城市建筑在空间视觉传达的设计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使得不同功能的建筑物在空间视觉传达上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和建筑单位应当挖掘现阶段建筑空间视觉传达在设计方面的问题,从而确定空间视觉传达设计在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参考文献

[1]汪帆,刘严.基于视觉传达设计理论的建筑外部照明设计方法[J].中华建设,,12:114-115.

[2]李前军.基于城市建筑空间视觉传达设计的研究[J].中国包装,,03:44-46.

建筑“拯救”城市 第5篇

在人们开始用文字的著作记录历史之前,伟大的建筑常常是记录历史的最佳方式。埃及金字塔、中国的长城都曾经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那个文字很难留存的时代里,大批建筑成为人们达到不朽的纪念碑。而这一切都在印刷时代被颠覆。印刷机将文字变成能够简单复制并飞向世界每个角落的产品,人人都可以获得并阅读。与之相比,费时费力的建筑便不再承担人类历史的纪念意义,而走向实用。

然而,作为人们生活和生存的空间建构学,建筑从没有一天停止过发展。虽然大部分建筑师都在日复一日的繁琐事务中退化成千篇一律的“工程师”,也总有那么一两个天才在积极地思考着人生,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图纸让生活更加舒适美好。用建筑拯救城市,进而拯救生活,这些人善意的观点常常隐藏在一栋栋无声的作品背后,在城市的某个角落与世人对话。

2007年,凯悦基金会将本年度的“普利兹克建筑奖”颁发给了英国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这是建筑业的最高荣誉。众所周知,2012年获此殊荣的建筑师是49岁的中国建筑师王澍。他不仅是第一个获得普奖的中国人,也是第四年轻的获奖者。而在2007年罗杰斯接过铜质奖章时,他已经有74岁高龄。罗杰斯的获奖,给一个富于想象的建筑师带来了迟到的注意,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罗杰斯在建筑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他的许多作品在得到承认之前常常引来长时间的满城风雨。

巡视罗杰斯对建筑历史的贡献,总要把时间调回1971年,从他和意大利大师Renzo Piano在巴黎共同设计的蓬皮杜中心开始。他们的设计完全曝露了支撑楼与楼之间的钢铁构架。用颜色分类的水电空调排气管槽坦荡荡地贯穿、包围建筑外部,一通到顶的电扶梯像条大蟒蛇节节飞攀上建筑。这完全不以“美观”作为考量的建筑一屁股坐在浪漫花都的市中心,1977年建成后,让法国人难以置信地瞪大眼睛,他们并非赞赏得说不出话来,而是认为它破坏了巴黎的美。采取这样富争议的设计是因为他们不在乎外表,而注重以人为本的内涵和实质。罗杰斯说:“把这些功能性的管槽移到外面是为了让内部以人为本,能有更多的空间给人使用。人生唯有‘变’是不变的常规。有了这么一个伸缩自如的内部空间,业主就能随着人们需求的变化而灵活调度改变。”

时间总会证明一切。蓬皮杜原本每天只预计5000人流,后来猛增到每天2万5000人,一年高达700万参观人次。“有次在巴黎迷路,彷徨无助时,它成为我的指标。此后每次到巴黎,我必定买个雪糕坐在中心外的广场上看小孩、玩滑板的少年、无家可归的人、街头卖艺人等。”有人说。罗杰斯听了很开心,说:“这正是我们的意思。我们志不在建筑纪念碑。建筑必须是摩登的,因为它们必定反映出所处的时代精神。蓬皮杜就是巴黎人聚集交流的城市磁铁。外头下沉的广场就是要把人潮‘吸’过来。”

另外两处可圈可点的公共建筑是马德里国际机场第四航站楼和希思罗机场第五航站楼,分别在2006年和2008年竣工。作为机场,马德里国际机场第四航站楼的设计却是自然而温暖的。预铸钢骨结构打造连绵波浪状的屋顶。中央树形的鲜橙色钢架撑起巨大的屋顶,引入自然光。最亮眼的是他采用彩虹色的长条状竹制成天花板材,构造出自然流动,无接缝的公共空间。

罗杰斯也以设计城市总蓝图著名。1998年他受英国政府邀请成立“城市专案小组”,为伦敦“把脉”,找出导致城市没落的原因。他交出的“复兴城市白皮书”拟出超过100件的建议改造伦敦,使它更朝气蓬勃、四通八达、环保和安全。

虽然被称为“科技建筑师”,罗杰斯却始终充满了对绿色城市的责任感,在他看来,建筑师或城市蓝图策划人必须让住在城市的人维持身心的健康和谐。他说:“我觉得一个人除了自己公寓内的平方尺,也有权力拥有公共空间。一个小孩要有能玩耍的公园,一个成人要有能坐下来喘气的大树,休息的长凳等。城市必须连接水源、绿荫等,让人们很容易就能抵达海滩、绿荫。也就是说,城市必须和郊外取得和谐平衡。这些细节都必须在规划城市时纳入考量。”

商业建筑外部空间与城市交通的连接 第6篇

长期以来,国内大中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建筑容积率过大,汽车快速繁衍,交通建设相对滞后,从而导致了普遍的交通堵塞、人车混行状况。地面单一层面的交通模式无法保证高效的车行空间,更无法兼顾宜人的步行空间。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大量综合体建筑的兴建,建筑交通一体化理念得以实践,城市交通状况因此获得了重要的改善契机。大型商业建筑作为综合体建筑的典型代表,发挥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公共职能,尤其是其外部空间,几乎成了城市的公共广场,具有多种功能。其中外部空间的交通功能正在变得越发明显,通过加强外部空间与城市交通的衔接设计,不仅可以方便场地交通,而且对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产生了重要的优化整合作用。

商业建筑外部空间与城市交通的连接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分析,根据交通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步行连接和车行连接;根据连接空间方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地面连接、空中连接和地下连接;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公共连接和专属连接[1]。下面就对以上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1步行连接

城市中的步行空间主要有人行道、步行街、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和广场等,大型商业建筑外部步行空间应该和它们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步行空间体系。完善的城市步行空间系统是对传统街道文化的回归,是对人看人空间尺度的积极塑造,它使人们增加对于所生活城市的认同和归属感,也无疑有利于商业项目接纳更多客流。

大型商业建筑与城市步行空间的连接主要包含地面、空中和地下三种形式。

1.1 地面连接

尽管城市地面空间被日益增加的汽车挤占,但是地面空间所承载的步行人流仍然很大,地面连接仍是步行连接的主要方式(见图1)。地面步行连接空间在设计之初要充分调研分析基地周边人流状况,据此确定连接接口的方位及数量。

地面连接的接口空间设置要点如下:

1)在大型商业建筑外部空间中设置便于外部人流集中和停留的空间,比如入口处的广场、外挑或凹入的门廊等。

2)接口的设置方位要直接面对主要人流来向,比如来自城市广场、地铁出口的大量人流。

3)将大型商业建筑,尤其是商业综合体的内街入口直接与城市步行交通连接,通过综合体优越的内街环境吸引人流进入。

4)在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置宽敞的台阶坡道,以便于外部人流停留休息并进入。

5)在商业建筑的某一侧面设置开放式中庭,半围合形态的中庭具有一种接纳感,从而对外部人流产生很强的吸引力。

6)将商业建筑的底层进行架空设计,从而产生一个相当宽敞的缓冲空间,便于外部人流汇集并进入建筑内部。

1.2 地下连接

现代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力度日趋加强,尤其是以城市地铁、地下车站、地下通道为代表的城市地下交通系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地下交通系统携带了大量的人流,使之与大型商业建筑空间进行直接衔接,对于双方均有重大意义(见图2,图3)。

地下连接的接口空间设置形式如下:

1)在大型商业建筑外部空间适宜部位设置下沉式广场、下沉式建筑入口等空间,作为城市地下交通的出口。

2)将商业建筑的地下商业空间直接与地下交通系统链接,从而直接有力地接纳大量人流。

3)改变传统的地上中庭空间模式,将中庭空间伸入地下,直至与城市地下交通系统相连,从而将地下人流直接引入商业建筑核心空间。

4)地下交通系统与核心商业空间往往存在较大高差,解决竖向交通问题应该充分发挥自动扶梯的作用,借助于它,人们可以舒适有序地抵达上部空间。

1.3 空中连接

设置空中步道是缓解地面空间压力的有力措施,相对于地下步行空间,空中步道具有较好的空间环境品质。目前空中步道的主要形式以天桥、连廊为主,它们的作用主要是跨越城市车行干道或者联通相邻建筑(见图4,图5)。

空中连接的接口空间形式分析如下:

1)设置便于外部人流集中和停留的空间,比如上升广场、屋顶花园和空中门厅。

2)将商业建筑的空中商业街直接与天桥、连廊链接,从而便捷有力地接纳大量人流。

3)与城市高架轻轨车站进行空中连接。

2车行连接

与商业建筑有关的城市车行交通可以分成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其中公共交通是指公交车、出租车、地铁和轻轨等,私人交通是指顾客员工的汽车和非机动车等。与步行连接方式相同,车行连接也分为地面、地下和空中。

2.1 地面连接

地面空间同样是城市车行交通的主要载体,车流量最大。为了保证城市交通干道的高效通行,也为了组织好场地流线,就要有意地在大型商业建筑外部空间中开辟各类交通工具的接纳空间。具体分为两种情况:1)对于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通常在基地内设置可供短暂停泊和回转的场地空间,如路边停车港湾、临时停车场、底层架空车站等;2)对于顾客和内部人员的车行交通则需要设置用于车辆存放的空间,如室外地面停车场、商业建筑内部附属停车场或者独立式车库。

另外,为了减轻驶入基地的车辆对于道路车流的干扰,还要对基地的出入口进行科学设置,具体如下:

1)当相邻城市道路车流量较大时,基地出入口应按照“右进右出”方式设置,从而避免欲要进入基地的车辆对相向行驶车辆产生干扰。

2)当相邻城市道路车速较高时,基地出入口之前应设置一段用于减速和加速的辅助车道,从而避免进出车辆对干道车流的阻碍。

3)当基地位于城市道路交叉口附近时,出入口的设置应尽量远离交叉口,通常规定在70 m以外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进出基地的车辆与路口等候信号灯的车辆产生相互干扰。

2.2 地下连接

大型商业建筑可以考虑在场地内部合适位置设置下沉广场或利用地下室空间,专门用作公交车、出租车的停靠站点,同时可以引导顾客和内部人员车辆直接进入地下车库。城市地铁交通则更加方便通过地下空间与商业建筑进行直接衔接。

2.3 空中连接

空中连接显得最为便捷,高架轻轨经由天桥连接建筑,城市立交桥通过环形封闭匝道引入基地。而且在商业建筑的旁边可以设置高架平台作为出租车站,或者利用中间层或屋面作为停车场,车辆由空中直接驶入。

3案例分析

最为典型的就是法国巴黎德方斯新城东区中的城市交通的分层组织,首先将城市交通组织在三个不同标高的层面,在地面层是人行的公共活动空间(由巨大混凝土板构成的场地),并通过这个公共活动场所将过境交通全部覆盖。往下是城市公路,在公路地下是城市地铁,三种交通互不干扰,畅通无阻;其次为了促进城市综合体建筑与城市交通空间的有机融合,在相关综合体建筑与城市交通之间设置必要的交通转换空间。通过交通流线的分层组织,德方斯新城东区中城市交通不仅能畅通运行,而且还通过城市交通的分层组合使东区中各建筑结成一个相互激发,又充满活力的群体“小城市”[2]。

4结语

大型商业建筑外部空间与城市步行和车行空间的立体有机化连接,有助于整合松散的城市空间形态和结构,有助于整合复杂的城市功能模块,更有助于整合人们的行为活动,带来舒适高效的城市生活。

参考文献

[1]曾坚,陈岚,陈志宏.现代商业建筑的规划与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47-52.

生活·艺术·建筑·城市 第7篇

建筑是生活的容器。好的建筑生动地、恰如其分地呈现着其中的生活内容, 反映着生活的精彩。生活在改变, 建筑自然脱离不开这种变化。建筑师对生活的敏感度、参与度决定着其设计的建筑作品的鲜活度。同样, 在我们的社会已经整体解决了基本温饱问题的今天, 对建筑的需求也已脱离最基本的功能消费阶段, 转而到达提升环境品质、实现人们更加多样的交往需求、给人以愉悦感受的精神消费阶段。建筑带给人的感受除了如形态、材料、色彩、温度、声音等物理性的, 还有精神性的, 如建筑的气质、性格、品格也是人们感知建筑的重要方面。建筑蕴含了更丰富的情感色彩, 设计活动本身更富文化意义, 成为社会文化活动的一部分。这些构成了当下建筑文化的景象。

城市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最直接的物化反映, 是林林总总的建筑性与非建筑性元素的集合, 提供给我们每天生活空间的全部;同时, 我们每个人每天的生活内容又在实实在在地写就今日的城市。建筑、人、活动在形成人们对城市的印象中无疑各具意义, 正如林徽因所言:“有人说, 爱上一座城, 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其实不然, 爱上一座城, 也许是为城里的一道生动风景, 为一段青梅往事, 为一座熟悉老宅。或许, 仅仅为的只是这座城[1]。”希望我们的城市在提供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 留给我们更多值得回味的记忆片断。

今天, 建筑和城市面临的最大挑战仍是对建筑的观念认识。随着社会的日益多元化发展的不可预知, 人们的社会意识、文化价值观念受到冲击也处于转变之中, 今天发生的一切被质疑、被审视, 似乎传统的东西更加容易激起人们对自我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而在我们的建筑和城市中, 当代性和传统性一直是难以绕开的主题的两面。应该看到, 文化在建筑和城市的进步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文化的迷失使城市和建筑犹如无魂的蜡像, 平淡而乏味。然而, 如果在建筑设计中将文化程式化、片断化、符号化, 把讲文脉、重传统变成将传统元素拼凑杂烩, 那么虽然视觉上仿佛体现出某些文化的内容, 但内在的文化逻辑却苍白乏力, 只是将文化视作商业化消费品。建筑对自我文化价值的体现, 关键在于建筑师的文化思想和笔墨修养, 文化思想形成延续的审美价值, 笔墨修养则将思想内涵通过适度的方式表达出来。建筑师修炼的笔墨品格和审美品质具备了自我文化的气质传承, 这种气质自然会传导到建筑气质, 自然会形成一种自我文化心理和价值在建筑上的反馈, 这是一种自内而外、由本及表的自然传承。

中国文化的很多特征可以从传统绘画中窥见一斑。中国画在当代环境中的传承和创新与中国建筑十分相似。中国画从本质上讲是写意画, 是“意象”造型, 表现方式非常自由, 作品主题涵盖万象, 有自我独立的境界和格调。中国画里的造型规律, 既不完全写实, 也不是纯粹的抽象, 有写实的成分, 但更强调表现对象主题的“意”, 强调“神形兼备”。中国哲学中的黑白、刚柔、虚实, 都体现在中国画的内涵中, 也在作画人和看画人的思想境界里。这种重内涵、重体验者感受的哲学体系形成了我们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价值观。因此, 不难理解, 当我们审视中国建筑传统时, 如果仅仅停留在形象层面是多么的肤浅与无知。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和文化价值给了当代建筑和艺术以充分的创作空间而非藩篱, 中国哲学主张“天人合一”, 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将对自然的膜拜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中中国文化中, 建筑的最终法则在于自然, 在于人、建筑、自然的合一。

中国绘画界对于笔墨的争论随着时代发展、表现形式的多样而空前激烈, 吴冠中先生提出的“笔墨等于零”的讲法更是将这种争论推到顶点。事实上, 无论吴冠中先生主张的放空表面形式的“求神”, 还是历代中国画大家主张的传承经典, 背后都少不了一个“意”字, 点出了中国画的本质和灵魂。没了“神”, 少了“意”, 再华丽的笔墨难免流俗。建筑师的笔墨语言也一样, 笔墨的脱胎换骨来自于神形兼备的精神传承, 来自于传神而“达意”, 敏感地把握本质的旨趣而不停留于表面的形式。传统的文化气质、精神价值以及当下精彩多样的生活内容, 都是笔墨中丰富的元素。不拘一格, 吐故纳新, 建筑创作自然海阔天空。

建筑与城市, 有着多么具体而丰富的内含, 涵盖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希望我们的生活让《城市建筑》变得更精彩, 也希望《城市建筑》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充实。

参考文献

城市道路地下商业规划建筑设计探析 第8篇

随着城市建设向地下延伸拓展的明显加速, 地下空间开发已突破传统的街区范围内开发模式, 扩展至多街区连片而跨越, 将城市道路地下部分也包括其中。这种开发模式为地下空间的资源利用开拓了新的领域, 它更是城市空间在广度上的拓展, 而项目本身的特点和复杂性也给这类项目规划建筑设计带来新要求与技术难点。

2 城市道路地下的空间层次

城市地下空间的竖向层次分为浅层 (地下10 m以上) , 次浅层 (地下10 m~30 m) , 次深层 (地下30 m~50 m) , 深层 (地下50 m~100 m) , 一般地下商业建筑多安排于地下 (0 m~20 m) 范围内。

这种分层面的地下空间开发, 以人及为其服务的功能区为中心, 整合了城市交通枢纽、商业设施、开放空间、公园绿地等城市要素, 形成地上地下一体化、复合化的新型城市公共空间, 保证了地下空间利用的充分性和完整性。地下空间的层次划分见图1。

3 城市道路地下的空间关系

1) 城市道路地下商业空间与市政设施的关系。城市道路地下空间是指道路规划红线内的地下空间, 可分为主体部分和客体部分。通常路基、高架基础等市政设施是主体部分;市政管线、轨道交通 (地下敷设部分) 、人行地道、车行下立交等城市基础设施是基本客体, 而地下商业空间则是在此基础上对地下空间的再利用, 也属于客体范畴。因此, 与一般地下空间开发不同, 道路地下空间的商业利用, 先要保证主体和基本客体的使用功能, 开发建设具有更多的复杂性和技术难度。

城市道路上的主体部分和基本客体已占据必要的地下空间, 因此地下商业空间必然受到空间高度上的制约。据统计, 城市主次干路的管线埋设深度是:电力、煤气、上水、路灯等小管线在-1.5 m以内;雨水、污水管在-1 m~-7 m, 基本集中在-5 m以内。轨道交通设施分为区间段和站点两部分, 区间段的埋深较深, 平均在-5 m~-8 m, 空间占用较少。而轨道交通车站则埋深较浅, 盖顶覆土通常约-3 m。但车站的围护结构较大且都需要较深的桩基, 空间占用率较高。地道和立交设施中的机动车车行下立交主体埋深在-9 m~-1.5 m, 且坡长较长, 会与地下商业布置产生矛盾, 规划时需要合理避开。

显然, 城市道路市政设施对地下商业的规划设计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成熟的浅层地下空间开发, 轨道交通站点所处的埋深与地下商业空间的常规深度较为接近, 因此结合轨道交通站点整体规划, 能高效率地利用地下空间层次。

轨道交通站点形成的地下交通枢纽带来大量人流, 为地下商业空间的商业提供了最好的商业支持。从众多成功的案例来看, 地下商业空间大规模的交通体系捆绑式开发, 与地铁的共生化标志着地下商业的发展从理念上有了质的进步, 与此同时地下商业空间的规划设计也要求有更多的技术保障。道路地下空间开发形式见图2。

2) 城市道路地下商业空间的埋深和高度。现行的防火规范对地下商业的深度有所规定, 要求商业营业厅不应设置在地下3层及3层以下, 对于带有公共娱乐功能的商业, 规定只能设置在地下1层, 而且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10 m。地下商业规划设计应满足消防设计的基本原则。

地下商业空间的层高从使用要求来看, 按照规范商店营业厅净高至少3.0 m, 但随着商业空间的单体面积的增大, 需求标准的不断提高, 建筑柱网跨度的加大, 从目前情况统计, 综合百货类商业的层高通常在4.8 m~6 m, 商业街层高4.0 m~5.0 m。

由于受到城市道路的市政公共设施和法规的双重限定, 其地下商业空间的埋深和高度必然受到影响。按照目前的技术条件和投资控制, 城市道路的地下商业埋深宜控制在-10 m以上, 依据商业类型的不同层高控制在4.5 m~5.5 m。因此通常为地下1层商业, 如道路的基础设施埋深较浅, 也可考虑2层商业, 或者为地下1层商业与地下2层~3层车库的组合。

4 城市道路地下商业的技术设计

道路地下商业建设除了具有通常地下空间开发的工程技术要求之外, 还需要与地面和上层的道路的基础设施相协调, 确保两者的安全可靠, 而且建设成本巨大, 建设具有不可逆性、建成后难以再改造。因此, 要审慎地分析潜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和设计难点, 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 做好项目的建筑技术设计。新疆金洲万象城商业剖面示意图见图3。

1) 地下空间的建筑消防设计。合理划分防火分区和布置疏散出口。与地面建筑不同, 通向地面疏散出口是地下空间救险时唯一可以与外界沟通的渠道。而地下商业大多位于城市中心区域, 建筑密集、人流车流量大。合理规划地下商业的出入口位置, 使其出入口外部的消防扑救场地和防火间距符合消防的需要是非常重要的, 城市规划要在人行道边缘留足必要的缓冲空间, 确保地下出口有合理的位置和必要的人员集散区域。如果地下商业街的出入口与地上建筑相连, 则要做好防火划分确保地下商业的疏散能直接到达地面室外空间。

合理划分建筑防火分区可以阻止火灾蔓延扩大, 减少火灾损失。设置必要的、达到规定耐火极限的防火墙、门、卷帘等的防火构造来分隔建筑区域, 可在火灾发生时将火势控制在尽量小的范围内。按照现行防火规范, 地下商业的防火分区通常控制在2 000 m2以下, 对于有公共娱乐功能的餐饮等应控制在1 000 m2以下, 并辅以自动灭火设施。对于超越2万m2的超大型地下购物中心, 则有更严格的防火分隔规定, 要求以每2万m2为单位, 设置防火墙分隔, 区域之间的连通只能通过下沉式广场、防火隔间、避难走道等安全空间连接, 可有效地防止相邻区域的火灾蔓延。

合理的疏散距离是保障大量商业人员火灾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安全出口从危险地疏散到安全区域。安全疏散的距离、通道的宽度、出口的数目、大小、疏散楼梯的形式的设计应达到规范要求。尽量避免疏散路线迂回曲折和地面高低不平。地下商业的货架、柜台布置不应阻碍人员的安全疏散通路, 主通道均应形成双向疏散的条件, 以确保人员安全疏散。

2) 地下空间的建筑防水设计。城市道路地下商业空间受埋深条件的限制, 通常比基地范围内的地下空间更深, 更易受到地下水的影响, 防止建筑渗漏更显得重要。特别是在地下水位偏高的地区, 应根据水文地质、施工条件和地下室结构特点, 选择有效的设计方案, 最为重要的是设计好建筑围护结构自防水和附加外防水构造的保护构造措施。

地下商业应为一级防水标准, 且建筑迎水面主体结构必须采用防水混凝土。实际设计中防水混凝土应当选用高效膨胀剂, 可采用减小配筋直径增加密度的措施减少混凝土裂缝, 也可使用纤维混凝土来增加混凝土围护墙的韧性、耐磨性和抗裂性。地下室外防水构造是另一项主要措施, 防水面通常以高分子柔性材料为主, 应当是侧壁和底板的全断面防水, 使地下混凝土工程免受有害地下水的侵蚀, 得到有效的防护, 达到应有的耐久性。

3) 地下空间的建筑采光设计。商业空间的照度应当按照不同业态的要求予以设计。地下商业无法直接利用自然光, 因此借助下沉式广场将自然光引入地下是很好的方式, 它在一定程度上综合解决了地下空间的通风、采光、消防等多方面的问题, 让原来属于地下的空间“重见天日”, 极大提高其舒适度。另外, 天窗式、天井式和中庭式采光设计, 是引入天然光线的常用方法。对于大面积的地下商业人工光源依然是主要的技术手段, 保证要有充足的照度, 力求做到明亮但不刺眼, 尽可能给人一种身处地面建筑的自然、舒适感受。

5 结语

城市道路地下空间的商业建筑设计复杂性远高于常规的地下空间设计。由于这类商业空间上层有道路市政基础设施, 或者与地下交通设施相邻, 因此两者的安全性问题被摆在更重要的位置。建筑设计除应综合解决好本项目的技术问题, 同时还要协调好与市政基础设施之间的关系, 两者衔接部位应有必要的防灾缓冲地带, 在建筑、结构、水电、暖通及动力等各个专业上都需要与之密切配合, 确保安全可靠。

城市道路的地下商业空间深度更大, 紧急疏散的要求也更高, 建筑设计更强调消防设计的技术措施, 特别是超大型地下商业综合体。在城市规划设计阶段就要有所预期, 充分考虑地下空间建筑设计的疏散口数量和分布密度, 并确保城市安全疏散线路的畅通。

摘要:介绍了城市道路地下的空间层次, 对城市道路的地下商业建筑设计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 并结合实际工程有针对性地总结了建筑专业设计时的技术要点,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技术手段。

关键词:城市道路,空间层次,地下商业空间,技术设计

参考文献

[1]顾民, 陈小鸿.城市道路地下空间的集约利用研究[J].城市交通, 2005, 3 (2) :53.

[2]黄钊.地下商业街的火灾防护[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2 (6) :201-202.

[3]朱建明, 王树理, 张忠苗.地下空间设计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7.

[4]陈志龙, 王玉北.城市地下空间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5]彭立敏, 王薇, 余俊.地下建筑规划与设计[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12.

城市标志性建筑与城市文化变迁分析 第9篇

城市是历史文化的容器, 城市是人类诗意栖息的地方, 城市是人类追求和实现理想的见证。

在城市中, 建筑都是城市中重要的风景线之一。在城市中, 建筑师构成城市的重要的一部分, 建筑也是展示城市风采的重要一部分。城市建筑和城市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城市建筑具有城市地域性的表现, 是城市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建筑在反映城市文化的同时, 也影响着城市文化的发展方向。

2我国城市标志建筑面临的问题

(1) 城市特色的丧失。

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给现代社会带来了能源危机、生态危机、环境恶化以及相应的精神危机、文化危机和社会危机。城市形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城市固有品质被破坏。到处是相同的建筑, 近似的城市, 使人感到千篇一律, 千城一面。

(2) 忽视历史传统及文化内涵。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 人们进而追求更多的精神需求。人们生活的多元化, 精神生活也要求多样化, 高技术导致了高情感的需要。人们的社会文化心理有了变化, 感到现代主义忽视历史传统及文化内涵, 忽视建筑意义的表现;现代主义建筑那种抽象的几何形体给人以冷峻、陌生、空漠之感;国际式的方盒子千篇一律, 使人厌倦。

(3) 城市发展中对历史文化的破坏。

由于长期以来我们缺乏文化意识和文化直觉至使中国大多数城市原有的秀美而壮观的市容早已消失在20世纪追求西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各地急于快速发展在城市的大建设高潮中往往存在着对传统文化的破坏。这种破坏与“建设”在许名地方已成为习惯。

我们失去的不只是几座旧城风格而且也同时失去了城市的多姿多彩的面貌特色失去了建筑和公共环境艺术的特性。

(4) 盲目地模仿使城市失去个性。

伴随中国的改革开放。各地陆续迎来各国的建筑设计师。如今形形色色的建筑流派铺天盖地而来。建筑市场上光怪陆离使得一些并不成熟的中国建筑师眼花缭乱。由于对本土文化缺乏深厚的功力。因此尽管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他们却不知从中汲取养料中国的建筑师开始迷失自己找不到发展本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方向有关人士惊呼“我们正在失去自己的城市建筑文化”。

3探索城市建筑文化发展之路

3.1从我国古代文化积淀中寻找传承

即便是新现代主义建筑, 其构成元素仍然可以在广泛的传统文化中加以汲取。对一些历史文化名城而言, 应进一步突出“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和个性”, 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 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历史文化, 让厚重的历史文化, 成为文化名城的坚实基础。在这方面, 作为城市建设的决策者和实施者, 尤其需要进行认真地反思和积极地实践。

3.2从国际经验中汲取养分

随着对外开放度的日益提高, 各级领导干部和专业人士到国外城市考察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 为研究和借鉴国外城市建筑文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作为现代文明的发源地, 欧洲建筑的地域性和文化性至今仍被大多数人奉为经典;北美地广人稀, 缺少历史文化根基, 许多建筑是工业化的产物;日本的许多建筑是学习西方、结合本土的典范之作, 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不少;我国港台地区商业化浓郁, 建筑的实用性突出, 留给文化发展的空间较为狭窄。当然, 如果无视中国历史文脉, 将所谓“欧陆风格”、“北美风情”的“标签”硬贴到我国城市建筑上, 势必弄巧成拙。

3.3在构筑城市建筑文化过程中, 应从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1) 合理运用现代的设计理念和手法。

现代设计必然要体现时代精神, 以富有文化理念的城市设计引领建筑设计方向, 并充分运用现代科技, 以使城市合乎时代发展趋势和文化发展方位。从具体规划来看, 要从整体布局入手, 重视单体建筑与周边环境的互补与协调, 努力克服房地产孤立化开发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如单个楼盘开发容易出现相关的市政、商业、交通及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的重复建设和铺张浪费等。

(2) 适当借鉴后现代主义的做法。

上世纪60年代西方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思潮起源于对现代建筑带来的千篇一律和缺乏人情的批判, 在新建筑上用符号的形式体现传统。实际上后现代主义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教训同样值得记取, 比较合理的做法是用现代手法把中国传统建筑意境和文化融人现代建筑空间。比如, 在老街区的改造中, 可以依托老建筑的外形, 外加一些新的设施和符号, 赋予新的功能, 使老建筑获得新生。有的街区可以保留局部的老建筑, 同时要求新建筑必须与老建筑以相近的体量和风格, 以取得新建筑与周围古建筑的和谐。

(3) 对次新建筑进行“文化”改造。

改革开放初期的大量建筑已经成为不少城市建筑文化的不协调因素, 应该且可以加以改造, 努力以较低的代价创造新的城市价值, 完全不必一切推倒重来。运用整体性原则, 走创新设计与历史街区保护和改造并重之路, 更能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 更能使一个城市进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摘要:结合城市文化与城市建筑的关系做了一定的分析, 针对我国目前城市建设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城市建筑,标志性建筑,城市文化

参考文献

城市与建筑的共生 第10篇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科技的实际应用,在全国各大城市高层建筑逐渐步入大众视野。高层建筑的出现不仅是经济与科技发展的产物,更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但层出不穷的高层建筑与城市之间的问题与矛盾也是显而易见的,如何采用卓尔有效的设计方法,使得高层建筑完美融入现代城市之中,美化城市景观,是建筑设计师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从高层建筑的设计原则入手,重点分析了高层建筑的控制理论,为未来高层建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层建筑;控制方法;城市意义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呈现加速发展模式,经济发展促使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全国一线城市不断涌现出高层建筑,比如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这些高层建筑以及超高层建筑由于其自身的科技含量和艺术美观逐渐成为城市地标性建筑物。可以说,在现代文明生活中,高层建筑已逐渐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之中,解决了因土地资源紧张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高层建筑的大量出现也给环境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给交通、光照等带来诸多弊端。在这种情况下,大力研究城市与高层建筑的共生关系显得意义重大。

一、高层建筑的设计原则

1.设计的整体化

一个城市的组成不是单一建筑的作用,尤其是国际化大都市,仅仅依靠一两个高层建筑或者超高层建筑,很难撑起城市文明。对于城市的居民来说同样如此,因此,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上,要做到从整体出发,各方面综合考虑,实现建筑的整体指导性。

在建筑的整个设计过程中,做到全方位考察,多层次的设计过程,使高层建筑能够有效融入城市之中;其次,是指建筑的各方面要协调配合,设计得当,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建筑的各项功能。对建筑设计全面分析综合考察是实现建筑整体观的必要手段,全面分析是完成设计的基础,综合考察是完成设计的保障,将两者完美结合才能设计出与城市融合的高层建筑。

2.设计的人性化

城市建设的本质是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建筑设计都应该从人的需求出发,以满足人的需求为最根本的指标。而当前的城市状况不容乐观,为满足不断增加的家庭用车的需求,街道抛弃了原来的人文化设计转而生硬、冷漠,严重缺乏人文关怀意识,这些都破坏了城市的宜居性。因此,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应该加大人性化的设计因素,必须无条件以人的需求为设计的要旨。人性化的设计就是把人的需求作为考量的第一要素,不仅包括生理需求,同时包含心理需求。

3.设计的自然化

在现代文明的熏陶下,生活于城市中心的人类,逐渐远离自然,对于自然的需求日益强烈,同时城市生态环境破坏相当严重,如何在引入自然元素、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使建筑与城市共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设计中注重自然化,引入绿色植被、花卉等,创造含有自然因素的城市空间,不仅可以满足现代城市居民对大自然的渴望,还可以创造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设计师应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当地自然环境为依托设计建筑。

二、高层建筑控制方法

1.城市历史特征

高层建筑是经济飞速发展的产物,是城市现代文明的突出代表,在不同的文明时期,建筑表达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在不同的地域,建筑应该体现出当地与众不同的特色。同时,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交融碰撞,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价值观也得到认知与理解,并在建筑设计中得以体现。在具体的高层建筑中主要有以下几种体现:

(1)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地域特色的融合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文化的跨区域发展也成为时代主流,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的传承,在文化多样性的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层建筑作为主流建筑形式,必须要立足本土文化,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精华,充分体现文化的多元性,在建设中,体现本国文化特色。

(2)近地空间的设计

建筑的近地空间的设计承担着吸引城市居民,丰富居民生活的重大责任,在设计时,必须合理规划建筑空间,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活动场所,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高层建筑的近地空间在设计时必须创造出人性化与科学化相互融合的空间层次。

(3)设计色彩的选用

高层建筑的设计色彩应该基于整个城市的大环境中考虑,尽量使高层建筑融入色彩的协调性中。在不同地域对于色彩都有各自的喜好,设计人员应该遵从当地居民的习惯,使建筑设计与环境保持一致性。

2.空间形态

高层建筑的突出特色就是其自身的大规模、大尺度,因而高层建筑往往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在建筑设计之初,必须要从全局出发,考虑城市建设的各方各面。一旦考虑不周全,必将使得高层建筑在城市建设中造成混乱的空间感。

(1)对于高层建筑的选址要慎重。充分考虑现有建筑之间的联系,以及后续建筑的协调,尽量避免出现单一建筑零落布局的局面出现。

(2)高层建筑建设要考虑视觉因素。城市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形成特有的视觉效果,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要考虑城市景观的协调性。

3.物理环境

高层建筑一经建成必然会对当地的环境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一方面,高层建筑可以改善局部小气候,同时还可以美化人居环境;另一方面,却是完全相反的状况,导致气候的严重恶化。

(1)光环境

高层建筑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必然带来大面积的阴影地区,给城市的采光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尤其是在高层建筑密集的国际化大城市之中,问题尤为严重。因此,在设计中,要考虑建筑的光照问题以及建筑物对周围建筑的遮挡问题。

(2)高层风

高楼林立的环境使得建筑物之间的街道高层风严重,不仅给居民造成生活上的不便,同时会使城市形象大打折扣。因此,在设计时,要合理布局,同时,在道路中间种植花卉、冬青等绿色植物可以缓冲风速,减少出行的不便。

(3)噪声污染

城市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交通环境,大量车辆的同时出行,排放尾气不仅使环境污染加重,同时还会造成严重的噪声污染,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因此,在设计时,要避开人流密集的交通地带,除此之外,还可种植绿化带,减少噪声污染。

结语:

我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使得城市建设步伐也加快,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土地资源逐渐紧张,高层建筑的出现解决了土地资源紧张带来的经济停滞问题。高层建筑是现代文明高速发展的产物,不仅体现了当下的文化特色,同时与现代建筑技术与建筑理念息息相关。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未来,智能化、生态化、巨型化的高层建筑必将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在设计中采用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从城市与建筑的整体出发,将建筑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起来,才能使得城市与建筑共生。

参考文献:

[1]王鹏.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J].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7(23):234-246.

[2]周成浩.高层建筑综合体外部空间形态设计研究[J].上海同济大学学报,2014,2(29):189-192.

城市建筑的地标潮 第11篇

新近的几则消息,让美术界一度把目光集中在了以往被视为“理工科”的建筑身上。一是中国建筑师、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获得2012年普利茨克建筑奖,据称,这个奖项被誉为“建筑界的诺贝尔”。作为第一位获此奖项的国人,王澍的获奖让中国建筑扬眉吐气;二是中国美术家协会新近成立了建筑艺术委员会,由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吕品晶担任主任。可以看出,建筑教育已经大举进军美术学院,并且在当今“大美术”和文化产业的格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这一切表象的背后,我们还很难在实践领域看到中国建筑的实质进展。在中国城市化进程大踏步前进的同时,我们的城市增加了许多“地标”,却并没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应有的美和愉悦。几乎每一个新的重要的建筑项目都被希望打造成“地标”,在北京,在上海,在广州……每天都在上演着一个个“打造城市新地标”的神话,甚至为此不惜穷尽恶俗、炫奇之能事。那么,我们该怎样评价这股方兴未艾的“地标热”?如何反思建筑师在这个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上一篇: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下一篇:量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