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传统文化

2024-08-01

中国化传统文化(精选12篇)

中国化传统文化 第1篇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视角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是因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教给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 “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 也就是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工作[1]。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 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 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 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 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是中国语言化。除此之外, 便是重要的传统文化基础及文化解读。

从文化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 对我们消除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对立的认识有很大帮助, 从而有助于我们寻找到一条既立足于本民族文化传统, 又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 面向中国社会主义的未来文化发展道路。从文化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表现的两次历史性大飞跃, 即从封建传统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在民本思想上的飞跃, 则表现为从传统的“爱民”—毛泽东的“尊民、利民” (政治解放和地位平等) —邓小平的“安民、富民” (政治与经济结合) ;在大同思想上的升华, 表现为从大同幻想—大同实践 (毛泽东的平均主义, 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共同富裕 (邓小平的“先富帮后富, 最后实现共同富裕”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不仅是扬弃传统文化的过程, 还是创造中国新文化的过程, 更是文化传播、文化融合、文化建构的过程。比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并在我国得到极大发展, 这实际上就是文化重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上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融合, 于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础, 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所以能够形成的传统文化基础的研究在近几年来成为热点。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

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时代背景看, 中国人选择使用马克思主义, 决不是偶然的。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并逐步中国化, 是因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与其社会价值观有深层次的契合之处。鸦片战争后, 中国各阶级阶层的精英分子从制度层面到文化层面对西方文明进行逐次引进或仿效, 但由于文化精神上的不足而导致多种救国方案最终失败。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对西方文化重新审视, 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流派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产生, 给了他们“第二次文化选择”的机会。最终对各种流行的政治主张和文化思潮进行比较和实验过后, 他们才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 标志着中国文化救国的核心问题解决了[2]。也就是说, 战争与革命的背景,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原因, 而将其作为文化工具却是中国精英分子的主观努力。

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来看, 一方面, 因历史和阶级的局限, 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动因和规律缺乏科学系统的分析, 不能回答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了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我们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并得以科学提升, 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吸收借鉴传统文化优秀成果成为必然。另一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具有极强的亲和性、包容性和开放性, 所以现在的传统文化里面很多都是吸收了外来文化形成的, 从而在吸收融合中不断发展。传统文化的这些特性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因此,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有一定传统文化基础的。

此外, 从共性的角度看, 马克思对生产关系的强调与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伦关系的强调的一致性、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异化”的批判与中国传统文化对“和谐”的追求产生共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和辩证性思维与中国传统思维相一致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条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产生、成熟及发展也显示出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民族形式、文化资源。如毛泽东、邓小平发扬的“实事求是”、“小康”等传统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致性, 等等。正是因为几千年来形成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与马克思主义在许多方面产生共鸣, 才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当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时, 除了关系研究之外, 恐怕最为重要的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了, 因为它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内容。只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才能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 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交融与契合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实现了数次创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 分别阐发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原则和实践意义。这是对“结合”的认可, 以及肯定它们在不同时期都有结合。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途径和方法,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有不同的总结。“直接拿来, 为我所用”、“借用古语, 推陈出新”、“古籍新解, 引申发挥”等都可以用来概括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路径;从契合点的层面看, 实践唯物论是根源;从内容和形式上又会有“现代化”、“批判争鸣”等方式, 尽管方法多种多样, 但是结果殊途同归, 其实质是大致相同的。

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中也克服了不少的问题, 第一我们要承认两者的相通, 第二我们要正确认识冲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运用遇到过种种困难曲折, 不是由于两者不相容, 而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受到内在或外在因素的干扰障碍。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领域侧重及现代化

现在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中, 虽然有不少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 但是更确切地说应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某方面的研究”。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内容很丰富, 涉及面很广。其可以分为四大类:一是属于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逻辑、语言等;二是属于意识形态的部分;三是实物遗存, 属于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四是属于反动、落后的部分[3]。正因如此, 只能说现在比较多或者比较成熟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某一类的研究。

到目前为止, 学术界研究最多的当属毛泽东或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及儒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比如, “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民族精神催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生根、开花和结果, 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继续发展, 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4]。“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 为什么能被中国人多接受, 并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呢?其重要原因之一,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传统儒家文化能相容, 二者有相通之处”[5]。同时反过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影响着儒家文化, “在现代中国, 对于儒学, 既不能一厢情愿地讲复兴, 更不能全盘否定, 而应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6]。

理论界一般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界定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实际上, “中国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维度, 即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创建本民族的哲学与社会科学, 实现中国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域内, 在理论上开展中国民族文化现代化的研究, 在实践上大力建设具有自己鲜明民族特色的哲学和社会科学, 是从根本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社会在发展, 人类在进步, 文化也伴随成长现代化, 中国传统文化也应该向现代转型, 那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容便包括新的整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便多了一些新的方向, 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陶德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前提性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 2005, 58, (2) .

[2]乔湘平.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J].求索, 2005.9.

[3]戚本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概述[J].高校社会科学, 1989.3.

[4]唐昌黎.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儒学[J].人文杂志, 1995.2.

[5]王永祥.儒学的历史命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0, 17, (3) .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化建构 第2篇

我国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与中国有文字以来的历史同步出现。而本文所讨论的传统文化是体系复杂、涵盖面广的中国精神文明的漫长历史积淀,它是由多种思想、众多学派构成的庞大体系。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曾出现过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参预争鸣的百家中,就有道家、儒家、法家、墨家、兵家、农家、名家等主要思想学派,这些学说和思想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当今中国的现实需要和时代精神来观照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不难看出,虽然它至今仍然包涵着不少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可贵部份,如强调“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精神,以“有教无类”为博大宗旨,“诲人不倦”、“因才施教”为基本方法,“学而不厌”、“教学相长”、学思结合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以“政者正也”、正身正人、“修己安人”为基本方法,表现出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的社会管理思想;“杀身成仁”、“舍身取义”、“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慨;尊老爱幼,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规范等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些精华,至今仍闪烁着哲理的光辉,是值得我们肯定并加以弘扬的。

当今,我们要建构的中国现代文化,首先必须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这种文化必须为当前经济体制改革服务,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四项基本原则。现实的需要与奋斗的目标明确之后,那么我们所欲建构的现代文化的内容也就可以确定。对于中国现代文化的重构,我们认为除了继续宏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身优点之外,仍然需要批判地汲取外来先进文化,走中外文化交融合璧的发展道路。这就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刻的反思。

从基本倾向看,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虽具有与当今中国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时代精神相一致的一面,也有相抵牾的一面。我们只有去其糟粕而发扬其精华,才能创造出我们更新更美好的文化。我们在深入批判“全盘西化”和全面否定民族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的同时,也要注意汲取外来文化中的有益部份,我们吸收外来文化的气魄应该更大一点,更要有世界眼光。不管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不管是第三世界的还是发达国家的,不管是古代的还是近代、现代的,凡是人类创造的优秀艺术表现形式,我们都要积极地了解、介绍、学习、借鉴。

中国现代文化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有通盘考虑和科学的构想,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根据当今中国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时代精神和现实的需要,在尊重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的基础上,把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份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有机地结合起来,经过有机的文化整合,通过融合、提炼、升华与再创造,使之发生质变,逐步地建构起无愧于当今时代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底蕴 第3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A81;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00-01

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并且具有本民族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毛泽东善于重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养分和思想资料,而且要善化,也就是他所说地“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而形成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与继承。我们对其相结合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理论成果等展开深入挖掘,以便加深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理解。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但是由于某一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发展的程度不同,就决定了它不可能指出每个民族具体的发展道路。列宁对此有着精辟的见解,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是为我们提供了总的指导原理,具体应用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国情具体分析,各个国家也需要根据本国的具体发展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由此可见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首先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出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才能确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时也是中国革命的需要。中国革命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得出适合本国的理论,才能最终取得胜利。毛泽东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了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需解决的问题”。这是毛泽东对“中国化”含义做出的十分清楚的表述。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大的贡献,不仅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并善于按照中国民族语言的特点去应用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成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虽然具有其历史必然性,但它作为一种外来的思想理论,在中国传播、发展,被中国人民所接受,得到中国人民大众的普遍认同,并在中国得到创造性的发展,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理论是适应中国发展需要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辩证唯物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存在着一致性。亦即中国传统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存在着一致性。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滋润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要想传播到新的地区或民族中,并且想要被该地区或民族的人民群众所接受并取得相应的发展,必须要与其文化传统相结合。因此马克思主义想要实现中国化,也要遵循这一规律。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同中国传统文化在哲学形态和精神气质上具有契合之处,这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可能性。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对待传统文化态度上,一方面我们要吸收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另一方面警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渗入。

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水乳交融并中国化的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从西方到东方的传播、生根、发芽、和结果。从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

毛澤东的“实事求是”思想充分的体现了毛泽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对其涵义作出了相应的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一切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中国相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也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邓小平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一系列具有开拓性、创造性的理论,以及他倡导的改革开放、一国两制、三个有利于等思想,无一不是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是先进文化的渊源和基础,先进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超越;是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继承和发展,把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联系起来,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应同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提出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略,超越了中国历史上德法兼职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要通过外在文化形式动态地表现出来,就必须取得中国形式与民族作风,才能开辟新视野,在理论的传播过程中才更具有感召力。在新时期马克思主义要进一步实现中国化,必须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更全面的了解,全面评价其人文价值和伦理价值,进一步巩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厚根基。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化传统文化 第4篇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指在中国大地上由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相对于现时代而言的一切文化创造活动与文化成果, [1]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导地位的封建文化。这种产生于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和专制政治基础上的文化形态, 是以伦理政治为轴心, 以封建等级制度、纲常礼教为基本内容的。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 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传统智慧的结晶。[2]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具有巨大的同化力、融合力、凝聚力和顽强的生命活力, 是世界文化中惟一经历数千年、持续至今而未曾中断的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 内倾性。中国是半封闭的大陆型环境, 优越的自然生存条件, 使得中国文化具有较大的独创性和统一性, 也使国人容易产生“中华帝国, 无求于人”的封闭观念, 对外来文化采取排斥态度, 不肯变革更新。虽抵制了外国文化冲击, 中国文化得以独立和延续, 但也让中国失去了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成果的机会, 某种程度上丧失了自我更新能力。

第二, 务实理性。中国是以小农为主的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 它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力量。几千年来, 农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和科学技术, 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重实际而黜玄想”, 即不太重视纯科学玄想和逻辑思辨的民族性格和中国传统文化务实理性的基本特征。

第三, 伦理道德至上性。在封建社会, 中国与封闭而分散的小农经济相适应的政治制度是高度集中的君主专制制度。既维持了宗法制, 确立了中央集权制, 使社会安定、国家统一, 农民能稳定地进行农业生产;同时对人身的严酷控制, 经济上局限于小农经济, 礼教观念对人性的桎梏也严重影响了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

第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相结合, 形成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是从空间角度把马克思主义与处于地理位置远离欧洲的中国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时代特征相结合, 是从时间角度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的中国相结合。

第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相结合, 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在两者融合过程中,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被中国文化所解读, 形成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思想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使马克思主义得以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中国文化由于马克思主义融入而发生新的变革并不断得到发展, 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第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总结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 并使之上升为理论,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两者融合过程中, 既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又要把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 又要在实践过程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

1.“大同”的社会理想与共产主义奋斗目标的契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大同”的社会理想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在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礼记·礼运》中将“大同”社会基本特点归纳为:“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康有为在其《大同书》中构思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孙中山更以“天下为公”自勉, 要求“国民之权利义务, 无有贵贱之差, 贫富之别, 轻重厚薄, 无有不均”。这些描述看似朴素、疏浅, 然而, 却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有诸多相似之处, 即都是指向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这就使得中国人民一见到马克思主义便找到了两者的契合点。

2.民本思想与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点的结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在中国历史上, 早在西周时期就产生了朴素的民本思想, 之后逐渐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和阐述。诸如, 孟子“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的至理名言。这种对重民思想的描述与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非常相似, 正是这些类似马克思主义观点为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实践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契机。

邓小平在继承前人的同时, 进一步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发展为人民主体思想。在改革开放过程中, 邓小平反复要求全党要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一思想, 在他提出的“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判断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之一”的论断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江泽民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 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就是“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 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4]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和制约

1.宗法等级观念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 血缘宗法关系严重地制约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以明确亲疏尊卑的手段, 在宗法血缘关系基础上建立家庭的等级制, 并使传统社会和文化呈现出等级格局, 然后将维护宗法等级关系的道德原则与治国安邦紧密地联系起来, 达到“纲纪天下”的政治功能。这种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及宗法观念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过程中虽然曾起到过积极的社会镇定剂的作用, 但更重要的是做了社会进步的滞化剂、腐化剂。

2.由官本位思想衍生的官僚主义作风

几千年封建官文化腐朽思想的产物——官僚主义作风, 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一个重要原因, 也是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主要障碍。

在我国封建社会, 官位和社会地位之间有着必然联系, 甚至成了衡量一个人地位高低和价值大小的尺度和标准。官本位思想追根穷源是封建官僚制度的精神附着物, 官僚主义在这种思想潜移默化下衍生出来, 是自有国家以来长期存在的一种复杂的历史现象, 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大问题。在我国官僚主义作风主要是封建残余思想和旧衙门作风的反映。邓小平曾列举官僚主义的表现, “高高在上, 滥用权力, 脱离实际, 脱离群众, 好摆门面, 好说空话……”。[5]其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相背离。

因此, 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毋庸置疑。我们决不能对传统文化无批判地兼收并蓄, 而应采取既继承又批判的态度, 吸收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精华成分, 同时, 又要警惕其消极因素的渗入。只有做到这一点, 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作用,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参考文献

[1]王国炎.中国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安启念, 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3]金冲及, 主编.周恩来传 (四)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8.

[4]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279.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书法艺术 第5篇

书法本是传统文化,两者之关系为整体与部分之关系,两者并列成一文题似乎欠通。然我之本意是思考中暂将书法从传统文化中抽出,论其对其他传统文化之依赖,与其他传统文化对它的制约与助益,类似体育运动中之“综合训练与举重”这样的提法。

我在《书法研究1986年第2期所发《模糊·虚无·无限》—文中曾云:“书法家为什么特别需要学问与修养?这是多年来—直在议论的问题。”“盖书法为虚无之象,虚无境界由无限充实升华而成,而所谓修养,正谓不断地充实自己,必至一定火候,方能发展成为虚无,加以长期技法锻炼,人心营构之象于是而生。它不似文学有社会生活凭借,不似绘画有实物借鉴,它是控制一体化,完全由自己于过程中„临阵决机,将书审势‟,特别依赖于施控者自身的主观条件。书法作品没有遮盖,不得躲避,是全裸的艺术,好比一个人裸体,连身上几个小痣也看得清清楚楚。同样的东西放在屋子里显得多,放在露天更显得少,书法又好比在露天的陈列品,要特别多的„有‟。我想,这些正是特别需要学问修养的„特别‟二字的着落。”时间过去了七八年,我想把话说得更具体与深入。

在此,我先要感谢恩师陆维钊先生。是他带有指令性地教我把主要精力与时间学传统文化,后再去搞书法。此一苦心与厚望我于60岁后才深刻地体会到。

首先是作为一名书家的知识结构。主张如何,必先问自己如何,最好能亮出自己已经如何,《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书法艺术》为我知识结构之亮相,自是当然。但此结构是自然形成,并非为造就书家特意设计。故我之结构如此,未必别人应该如此,更未必结构愈高大,书艺水平愈高。在这里,笔者很难给出一个底线,只能以鄙人之知识结构提供一个参考而已。因为书法作为一种手工操作尚有其自身的规律,又有其特殊的天赋与功力之要求。然欲达传统技艺之最高境界,则少了传统文化之修养,必不可能。抑又有进者,夫艺术欲达最高之境,必又与全人格有不可分离的关系。聪明秀出之辈,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以自养,实乃天性使然;而此种养分又促使其人格发展之健全,至最后,文化、技艺、人格混然为一,从而成就其“全人格”。

我言“全人格”,是“人格”一词之广义。一般言“人格”,多指人之品德或德性、德行。舍己救人为高尚品德,但扑入井中救人,品德高矣,于全人格则未能称完善。又如一植物学家于悬崖采集稀有之标本,竟忘自身之安危,因未预设安全措施而丧身,其狭义之人格高尚(现称“敬业”),而全人格之未能称完善与之同理。又学者、专家之全人格中尚有学术品格,亦与称一般人之品格有异,即必具备学术之前提,没有学术,其品格再高尚,也不能以学术品格称之。今举“医德”为例言之:必先精通医术,方有医德或无医德可言。外科大夫,手术高超,然术后收受红包,则医德大亏。诊断准确,但一无遮栏与病人直言:“你是癌症晚期,最多能活三个月。”亦于医德有亏。医生捐款扶持贫困学生三名,不称医德。医生对某女子进行性骚扰,亦无关医德;但若骚扰对象为女病人,则不仅医德大亏,且将负法律之责任。我赘言如此,足有见于目前书坛对人品与书品及学问与书艺之关系纠缠不清。

中国化传统文化 第6篇

关键词:中国文化;传统;武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中国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角色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令周边的国家普遍地感到惊羡。中国在地区性的事务中已经有了举足轻重的发言权,并且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事务的合作当中。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高度融合,把“中国风”带入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经济的强盛也使中国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中国的形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具体细微又超大规模地呈现在全世界人民的面前,世界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近距离地观察中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推进,由于电影、电视、网络等的传播,中国的武术(功夫)以它独特的魅力而风靡全球,武术成为中国人形象的重要标志。在国外,只要有人知道你是个中国人,就会把你和中国功夫联系在一起。为此,笔者对一些武术方面的知识加以阐述。

一、何为武术

武术简单来说就是技击之术。“武”在汉字解译中,是有“止”和“戈”组成,止戈为武。“术”可以理解为技术或者是一种方法。武术一词,笔者认为其意思在于停止战争,也就是说武术是由战斗而形成的。中国古代先民在战争之后总结格斗与防卫的技术,进行实践演练,同时也加强休养生息和个人的自我修炼,其表现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中国武术的传统套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从实战技击中加以提炼并赋予生活理念与哲学思想的智慧的结晶。通过套路的学习和演练,武者可以更好地修炼自己的身心。

武术又是一个集合名词,这一概念的外延包含世界所有格斗技术的流派。例如,中国的少林派、武当派、峨嵋派,日本的空手道,韩国的跆拳道,泰国的泰拳,俄罗斯的桑搏,巴西柔术,还包括了现在中国散打、西方的拳击、蒙古的摔跤等,都可以称之为武术。每一武术流派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训练系统,而中国的传统武术更具有它的特殊性和神奇的色彩,它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和生活理念都融入贯穿在武术的修炼之中。

二、何为武术套路

武术的套路,就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动作为主,注意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的协调配合,遵守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的运动变化规律,符合有起势和收势的徒手与器械的演练形式。

三、何为传统的少林武术

传统的少林武术是将禅学、武学、医学,三者合一而进行修炼。以禅理为做人的基础和指标,以武学为方法而达到坐禅、禅定的境界。而从武学的修练中,渐渐明白自己的心性及身体状况,可以熟知经络、穴位,精通医理,医理精通又可以陶冶禅心武德,从而禅通、武达、医理明。修行自身,济世为怀。少林传统武术特点,来回演练皆可于一线之上。即使是卧牛之地,一样可以原地翻身、跳跃、旋转,而不拘泥于场地。讲求的劲道是轻、灵、粘、滚,由易至繁,返璞归真。技击和防守上出拳曲而不曲,直而不直,多以挑、拨、摆、压、挂、撩等动作为主。

四、武术拳法简介

1.形意拳:以五行拳(劈、蹦、钻、炮、横)和十二形拳(龙、虎、猴、马、鸡、鹞、燕、蛇、鼍、骀、鹰、熊)为基本拳法,暗含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其桩法以三体式为基础,要求宽胸实腹,气沉丹田,刚而不僵,柔而不软,劲力舒展沉实。

2.八卦掌:“八卦”最早见于《周易》:“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原指八个方位,即北、南、东、西、西北、西南、东北、东南。八卦掌以掌法为主,其基本内容是八掌合于八卦之数;在行拳时,要求以摆扣步走圆形,将八个方位全都走到。八卦掌以八大桩法为转掌功,又集八大圈手于一体,下配一至八步的摆、 扣、顺步法,以绕圈走转为基本运动路线,以掌法为核心,在走转中全身合一,步似行云流水。八卦练功者从行步入手,以内功为基,达到正形、通气、懂劲、熟技、明变。以八大掌为母掌,演化出不同风格的实用掌法和套路。

五、何为功夫

功夫可以理解为一种技能,是时间与实践的产物,通过反复的练习,使自己的行动达到完美展现。对功夫概念的理解可以延伸和放大,比如,一个人炒菜的功夫很好,说明这个人做菜的技能水平相当高。武术和功夫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但在西方很多国家,功夫已经成为中国武术的一个象征,这主要归功于李小龙先生,是他的功夫(技能)征服了世界的武术爱好者。

中国化传统文化 第7篇

中国传统文化极为丰富并且非常辉煌, 门类众多, 特别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国传统建筑、中国传统书法、中国传统家具都非常讲究运用各种直线、曲线的不同组合, 充分利用线与面所产生的光影和层次塑造这些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几乎所有的传统艺术形式都追求一种刚柔相济、流畅舒展的外在表现, 从而达到一种完美的节奏感、韵律感。反过来看中国现代家具对于形式的追求包含了更多的内容, 但是最为本质还是追求家具的舒适度、品味感、价值感。这些也都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所追求的本质性的东西。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六法”理论首先就是“气韵生动”, 这种“气”, 就是艺术形象中所呈现出来的感动人的一种力量, 一种艺术造型上所表现出的和谐的节奏与韵律, 一种赏心悦目的风致。中国现代家具也是同样的, 要通过对家具形式的设计传递出一种气韵, 这种气韵包含着设计师的文化情感, 同时也包含着家具设计的人文关怀, 通过家具这个载体传递给消费者。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中国现代家具的人文内涵传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具本身的文化属性也决定了消费者购买家具的使用功能时, 也购买了家具的文化价值。现代中国社会向传统文化回归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消费者希望寻找家具本身所具有的传统文化元素, 以此来满足对于传统文化的回归, 并且通过高品质的中国现代家具设计体现自身的文化品味。

中国的传统文化符号、民间文化、地域亚文化等都是中国现代家具设计的灵感之源。符号强调典型性, 中华民族具有自己的文化传承和艺术风格, 尊贵祥和的龙与凤、蝙蝠、辟邪的蜈蚣、蟾蜍、蟠螭等都是中国图腾文化的象征符号。中国现代家具的设计根据目标群体的不同将这些符号进行消化吸收, 并加以简化和提炼使其更为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

但是, 有些家具企业只是简单的照搬照抄传统家具的形式, 或是将中国传统文化生搬硬套地用在中国现代家具上, 使得家具给人不伦不类的感觉, 这种方式注定是会失败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中国现代家具应该继承的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而不是流于表面的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天人合一”与当今社会所追求的“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中国现代家具与当今社会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所以中国现代家具的设计也是追求“美观”、“生态”和“舒适”。这样我们就可以很明晰的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家具设计的核心内容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这就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中国现代家具传承的主要内容之一。

广东南海市的联邦家私集团公司在1991年推出了一组实木沙发系列“联邦椅”, 包括单人椅、双人椅和三人椅, 以及长短两款茶几。这几款家具199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流行, 并且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全国。这个系列的成功有着多种因素, 但最为重要的是家具的设计形式集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雅、内敛、和谐、韵律等等因素。靠背曲线有着明式家具的反“s”形的优雅。整体造型虽然与明式座椅家具截然不同, 但却有着某些相同的神韵。这充分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现代家具的巨大影响。只有当中国现代家具的设计能够将传统文化精神融于其中, 中国现代家具才能摆脱西方家具形式的模式, 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二、中国现代家具对中国传统家具功能的传承

中国传统家具所追求的不同功能决定了中国传统家具的不同的类型。比如圈椅、案几和屏风都是依据不同的功能衍生出来的。特别是屏风这种传统的家具形式, 它的类型多种多样, 具体功能也各不相同, 例如枕屏、座屏、挂屏等等, 都是具有极佳的实用功能和装饰功能。

中国古代有行军打仗、野外出游各种等室外活动, 在室外活动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停顿休息, 而传统家具因为其体积庞大又特别重, 所以非常不方便携带。古人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椅腿设计为交叉折叠, 收拢时便可解决其携带不便的问题, 满足了自身的需求。到了宋元时期, 出现了带靠背的交椅, 这就让使用者坐起来更加的舒适与惬意。到了明代, 又将交椅细分为折叠椅和圈背交易, 既丰富了它的形式, 又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特别是明代交椅造型优美流畅, 做工考究。其前足底部安置脚踏板, 装饰实用两相宜。在扶手、靠背、腿足间, 一般都配制雕刻牙子, 另在交接之处也多用铜装饰件包裹镶嵌, 不仅起到坚固作用, 更具有点缀美化功能。

由此可见, 中国传统家具的功能性是非常强的, 而这些功能的设计都是以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当今社会, 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中国传统家具中的功能依然可以作为中国现代家具设计时的重要参考, 并且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因此, 中国传统家具的功能也是中国现代家具传承的主要内容之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具设计的专业化, 越来越多的新的家具形式层出不穷。然而, 这些形式往往只是从商业噱头的角度出发, 却忽视了家具最本质的功能作用。任何一件家具都是为了一定的功能目的而设计制作的。因此功能构成了家具的中心环节, 是先导, 是推动家具发展的动力。

中国现代家具追求的是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对于设计师而言, 功能是每一次家具设计时必须考虑的要素。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 从材料、结构、形式等多方面进行考虑。例如, 现代屏风设计就是在保留屏风分割空间的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进行的创新设计。

三、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家具都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瑰宝。因为中国传统家具与中国现代家具之间存在着前后相承的血缘关系, 所以中国现代家具对中国传统家具的传承是必须的。但是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完全不加舍弃地模仿甚至照搬也是行不通的。在传承的基础上对于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地方通过设计师的设计加以改良、革新, 使中国现代家具的发展在传承的道路上不断创新, 满足新时期家具使用者的各种需求, 体现中国现代家具自身的风格, 在此基础之上不断提升中国现代家具在世界家具体系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沈嘉禄.《时尚老家具》.[第一版.]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4.6

[2]方海.《现代家具设计中的“中国主义”》.[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12

中国化传统文化 第8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文化,相关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过程, 作为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又反过来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 二者形成了互相推动、互相影响的正相关性。

1. 中国传统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包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强烈的爱国情操以及先进的自然科学文化, 这些特质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在根本上具有一定的相通性, 因此, 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的传播过程中, 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不断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1.1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十月革命以后, 马克思主义通过各种途径传播进入中国大地, 给当时正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带来了希望的曙光。当时的中国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指导思想和文化中新鲜血液的注入, 而中国文化中的唯物论、无神论、辩证法以及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传统和大同的社会理想等内容, 与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中的实践性、科学性、普遍性和发展性等理论契合, 有效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扎根在中国的土地上。

1.2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产物, 在西方机器大工业时代产生的, 属于西方文化的范畴, 但是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的总结, 是人类文化的最高成果, 其蕴含的思想内容, 超越了时代和民族的局限, 具有极大的普遍性。恩格斯曾强调, 每个国家都必须穿起本民族的服装去运用马克思主义。这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户”并生根, 需要不断地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唯物论与辩证法、以人为本以及注重实践等内容相融合, 使其具有中国特点和体现中华民族形式。在这个过程中, 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融入马克思主义中, 大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促进传统文化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一方面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 另一方面加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步伐。

2.1提炼中国传统文化精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是一个不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的过程, 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面总结, 剔除糟粕, 提炼精华, 把优秀的文化内容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创造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 民族文化的精华不断与之相融, 诞生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南, 形成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理论体系, 保证了我国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与方向。

2.2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转型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矛盾统一体, 既有积极、进步、开放的一面, 也存在消极、闭塞、守旧的一面;只有不断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以及创新, 对民族文化进行整合发展, 才有助于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马克思主义中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科学理论, 为我国文化革命和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指导思想, 有利于实现文化客体结构主义整体性转化, 推进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为我国文化的发展与转型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辩证的综合创造模式, 即以辩证兼容的态度, 结合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情, 发扬民主的自主性, 创造出一种兼有民族特色和体现时代精神的中国新文化, 加快了我国文化新模式的构建, 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转型增添新动力。

结束语

几十年来, 我国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符合中国国情的指导思想, 成为中华民族强有力的理论武器, 指导并推动了我国的进步, 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面貌, 同时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与进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并在此过程中经受提炼, 得到了升华, 大大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建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方法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5 (5) :38.

[2]许全兴.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J].党的文献, 2009. (3) .

[3]孙勇胜.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青海社会科学, 2002 (1) :19.

[4]陈占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7 (1) :9.

中国化传统文化 第9篇

关键词:圆,阴阳,动作线路,韵律,新的突破,继承与发展

一、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文本

中国传统文化, 顾名思义就是中国从古流传下来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就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儒家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自然取其精华, 则其大意, 大概可以概括为“伦理世俗”四个字。儒家崇尚“仁”与“礼”, 提倡“以仁释礼”的建构。而道家是极其不主张以“仁”释“礼”的, 它主张以“道”释“德”。道家所崇尚的是自然。如果说儒家一开始就是作为现存制度的维护者而出现的。那么, 道家则是一开始就作为既有文明的怀疑者和叛逆者而出现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儒道良家的文化在刚一出现时就是矛盾的、对立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文本是《易经》, 也叫《易》《周易》。这本书是经过儒道互补儒道同出的一本哲学文本。记载着两性文化的世界观, 还以周流不止, 变易不居的卦象形式体现了素朴辩证的方法论。在儒道两家的哲学中, 儒家得到了历史性的拆解和逻辑上的划分。道家得到了理论上的普及与实践上的运用。本来儒道两家是泾渭分明的, 可是在儒家的经典《五经》上和道家的“三玄”上都到《易经》为自己的哲学经典。《易经》的世界观表现为“阴阳”, 方法论则体现为“周易”。在《周易》中讲到了一个神秘的八卦, 它是由八种基本图形用“--”“—”符号组成的。中间以“黑鱼”“白鱼”环抱的图形, 黑中有白, 白种有黑, 所代表着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由此看来古典舞的许多动作核心都和《易经》有关, 甚至于吸收了一些《易经》中的特点。

二、中国古典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之处

中国古典舞起源于古代封建社会, 如唐代的《霓裳羽衣舞》, 自宋代之后, 中国的古典舞又结合着戏曲的兴起, 逐渐被戏曲所吸收, 融合至今大多保存在中国的戏曲艺术里。但戏曲和古典舞又同时采用了一些太极八卦中的东西。中国古典舞的动作从运动到静止都离不开“曲和圆”。“圆”产生无限循环, 从而演衍出广穹的宇宙以及宇宙万物。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 万物的终结也是万物的开始。万物的新陈代谢始终相同。如此周而复始。古典舞的动作线条必须浑圆完整, 不能有棱有角。古典舞中的圆分为几种, 立圆、平圆、8字圆, 有时也会出现半圆。例如一个常见动作“云手”, 无论是从手上、头上、上身、腰、包括眼睛, 都走的是一个平圆。这个动作做下来要像天上的云彩变化那样随风流动, 轻盈美观。其实, 在中国古典舞中有很多动作的动态都以“云”字命名。不光有“云手”还有“卧云”、“云肩转腰”, 就连走“圆场”也是以“行云流水”为上层境界。所以我认为“云”和“圆”的意义是基本雷同的。它们都是从一点开始, 经过不同的运行路线最终回到原点上。这些就是同儒家文化中的“圆”是相通的。

“阴阳是东方哲理对宇宙万物内含对立统一的矛盾性, 最简明、最直观、而又最深刻、最含蓄的一种总体认识。”阴阳, 古时又把它称为子午, 而恰巧的是, 中国古典舞中又有“子午相”, 中国古典舞把“子午相”定为造型的基础动作, 同事又以圆为极限, 拓展出了“拧”“倾”“圆”“曲”的身体体态。从而确立了中国古典舞中上下身关系常处于扭拧的状态中的身韵, 又使技术技巧的发力上形成了留上身、走下身或留下身、走上身的运动规律。这些完全不是巧合, 这也是古典舞对《易经》中世界观的运用。在从古典舞的动作线路上讲, 它讲究欲进先退、欲伸先屈、欲起先伏、欲高先低、欲直先迂、欲左先右等线路。这些也同阴阳有关, 它们之间总是起着一个互补的作用。例如:“燕子穿林”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一套动作。上穿为虚, 下穿为实, 有虚有实, 有开有合, 阴阳顿挫, 而且做出来轻巧、伶俐。这些和老子所言的“反者道之动”也是相似的, 一些矛盾的对立面可以通过相互配合而推动事物的发展, 乃至实现彼此的转化。古典舞的动作还很讲究刚柔、虚实开合, 尤其是古典舞的“水袖”更为突出。它巧妙的借助了水袖扩展和延伸人体的表现力。水袖的抛曳、舞动、环绕有助于给人产生虚幻渺远的感觉, 长长的水袖配上迅疾的舞步, 不需要借助更为繁杂的动作就可以体现出空旷无限的美感。不同的舞袖方法也有着阴阳之分。例如:水袖中的冲袖、出袖、收袖、推袖都属于阳性袖技。推袖是最具有阳刚之气的一种袖技, 它要求出袖的时候要像箭一样的力度和速度, 在瞬间形成空间的各种直线, 似飞流瀑布一般将袖子的动势挥泄出来, 形成“冲”的特征, 因此给人一种刚劲有力的感觉。而绕袖又分为里绕袖、外绕袖两种, 它是通过指尖带动手腕, 向里或者向外拨动, 形成划圆的动势, 使其形成螺旋状。气息也随着袖子的起落产生收、放和凝聚。它给人一种柔美圆滑的感觉。水袖的运动轨迹也是与身法相融合的, 每一次的扔袖和收袖不光是外在的一扔一收, 它同时还用了内力, 一定要沉稳, 如果不用内在的力量而是全部外露, 那么做出的动作则是很直白的, 缺乏流畅性。

三、当今中国传统文化在古典舞中得到了更好的继承与发展

当下许多人印象中的古典舞还停留于古代大将, 霓裳羽衣的概念上。然而那些仅是中国古典舞初期形成的表现形式, 表演风格, 它很好的继承了儒家的文化思想。而今天的中国古典舞“古典”一词已不是指古代的经典, 它是当代舞蹈工作者对“古代流传”与“后人认为”的统一的继承和发扬, 是一种全新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体现在中国古典舞对生命本体的认识, 对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对时代精神的体现。

在20世纪70年代古典舞的确也出现了“停滞期”古典舞在当代文化中与时代脱节, 应如何表现给现给今人看的问题, 引发了人们的深刻反思。于是, 在80年进入政治开放, 社会改革, 文化复兴的新时代, 改革开放给舞蹈也带来新的生机, 年代中国古典舞创作被推上一个新台阶。中国古典舞身韵创始人之一唐满城教授认为, 中国古典舞应称为“当代中国古典舞”古典舞分古代古典舞、戏曲古典舞、当代古典舞。因为它是当代的产物。表现了中国舞蹈家在当代中国古典舞继承与发扬传统, 变革与发展传统的指导思想。这种思想必然在舞蹈创作中鲜明的表现出来。此后, 大批的优秀作品涌出。较为明显、对我印象尤为深刻的作品例如《青·轻》, 98年第一次看到在舞台上的刘振, 大家都震惊了, 没想到编导高成明将中国古典舞的素材、气韵和西方现代舞的编舞观念, 动作变化奇诡、层次丰富, 流动中有顿挫结合的如此完美。它追求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与冲突, 抒发着一种内心的情绪和心境。这些很虚的内在的东西, 却让他跳的淋漓尽致, 悠然自得。无论是那穷灵尽妙的“斜控海”接“卧云”, 狂放恣肆、飞动流走的“风火轮”接“单劈手”。还是那“拧”“倾”的身体体态, 欲左先右、欲起先伏、的动作走势, 无一不体现着儒道文化的继承。

中国古典舞现已形成我们民族自己的一套训练系统, 这套系统已具有比较强的民族特性, 有我们民族的审美特征和美学规

舞蹈服饰与民族舞蹈的艺术性

崔岩 (郑州歌舞剧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舞蹈是人类艺术的精华, 是人类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用于放松神经、感悟生命的工具。因为舞蹈本身的艺术性特点, 也使得这些被细化出来的元素也附带了艺术性。舞蹈服饰便是结合造型艺术、绘画艺术、民族艺术等为一体的事物。而民族舞蹈则是具备民族特色的形体艺术、造型艺术、音乐艺术等的集合。探究舞蹈服饰与民族舞蹈的艺术性, 有利于人们运用普遍联系和辩证主义观点审视我国舞蹈艺术的发展, 并以此为基础探究一条科学的舞蹈艺术发展之路。

关键词:舞蹈服饰;民族舞蹈;艺术性;结合

一、舞蹈服饰的艺术性

舞蹈服饰的艺术性, 即舞蹈服饰本身所具有的, 或是被设计者后加上去的能够表现一定“美”的方面, 富含一定内涵或意境的一种特性。舞蹈服饰的艺术性是基于舞蹈服饰被制作出来的作用, 或被寄予的某种特定含义而存在的。在舞蹈服饰的艺术性中, 包含了诸多的艺术元素, 比如:造型艺术、绘画艺术、民族艺术等, 可以说舞蹈服饰就是舞台上一本小而丰富的百科全书。

1. 舞蹈服饰造型的艺术。

对于舞蹈服饰而言, 许多人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绚烂”“花哨”等肤浅的理解层面, 其实际上, 舞蹈服饰与众多流行服饰一样, 在造型上具备相当的艺术性。首先, 舞蹈服饰为了彰显舞蹈本身的意境, 力求与舞蹈语言进行配合。这种配合就犹如我国古代山水画中的诗句一样, 有着画龙点睛的功效。在舞蹈服饰的造型上, 往往还流露出设计者对舞蹈的理解或对广义舞蹈的理解。细观各式各样的舞蹈服饰, 其异样别致的造型无不是为了给人一种直视舞蹈内涵的感觉。甚至于许多舞蹈服饰在设计的同时, 还融入了人体学、几何学等元素, 可谓是视觉冲击与内涵兼备。譬如, 我国历年春节联欢晚会都有儿童的参与, 他们所表演的节目多与动物、植物等自然事物有关。而舞蹈服饰设计人员正是基于小朋友们审美观的特点, 将舞蹈服饰设计成为了能够对自然事物有着高度像真意义或是仿真效果的造型, 令观众在欣赏的时候更为直观地看到了儿童的天真烂漫。

2. 舞蹈服饰上的绘画艺术。

图像和花饰向来是舞蹈服饰的主要元素, 在时代发展下, 这种沉浸于服饰表面的装饰图画渐渐演变成了一个有讲究的整体, 即舞蹈服饰上的绘画艺术。首先, 服饰的颜色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 能够对舞蹈主题进行阐述。其次, 舞蹈服饰上的花纹具有渲染特效。许多舞蹈服饰为了表现特定的事物或意境, 在环纹和表面图画上做了很多工作, 使得舞蹈服饰就像是一幅写实画卷一般。

3. 舞蹈服饰中的民族艺术。

民族舞蹈服饰除了具备上述艺术特点外, 必不可少地还同时具备了民族艺术。民族特色的舞蹈服饰在设计过程中, 通过复杂的图案或是装饰物将属于他们的文化展现出来, 对于外人而言, 民族舞蹈服饰自身就是能够代表该民族身份和文化的艺术品。通过这些纹路或装饰物, 人们能够感受到该民族特有的审美观、原始而崇高的社会哲学、自然认知等, 因此, 将民族舞蹈服饰看作是同文学作品、美术作品等一样的艺术事物是完全有其令人信服的根据的。

二、民族舞蹈的艺术性

如果说民族舞蹈是民族文化中艺术表现形式中的一种, 那么范, 有我们的难度和艺术表现力, 是其它训练体系所代替不了的。作为颇具东方特色的中华舞蹈艺术, 在很大程度是得益于烂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 没有这个底蕴就谈不上发展, 所以挖掘、继承、发展古代传统的舞蹈艺术是重大的突破。从另一个角度讲,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每个民族由于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宗教的差异使舞蹈艺术具有了鲜明的地域特性, 随着国家的统一, 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频繁, 舞蹈艺术的发展也迎来了历舞蹈服饰就只能是舞蹈艺术中一个组成部分。民族舞蹈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形式, 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艺术思想觉醒而创造出来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民族舞蹈的艺术性主要通过形体、造型、音乐等元素来进行表达的。

1.形体艺术。民族舞蹈与其他舞蹈一样具备相当丰富的动作语言, 基于民族舞蹈产生环境的特殊, 其中的形体艺术较诸于西方舞蹈或是现代舞等舞蹈种类, 在表达思想或主题上更为直白和浅显。通过丰富的形体动作, 民族舞蹈能够将一些生物的习性、本民族的意识和观念等进行展现。这些形体动作相互配合, 还能够对该民族的日常生活、生产等进行还原。比如, 我国少数民族当中的有一部分仍然流传着古老的祭祀舞蹈, 他们通过手舞足蹈的跳跃, 对未曾现于人前的鬼神行为进行了描述, 观众在欣赏这些舞蹈的时候, 仿佛又看见了另一本山海经。而像藏族、傣族等文化浓厚的民族中, 舞蹈的动作常常是相当丰富的。藏族舞蹈注重展现其内心的豪迈和兴奋, 傣族舞蹈则多注重一种小家碧玉似地温和柔美。

2.造型艺术。我国自古图腾文化和“天人”观念就较为盛行, 在这样的文化基调下, 一些经典的图腾或是其他造型常常伴随民族舞蹈出现。从包含深意的面具舞, 到装扮全身的拟兽舞, 许许多多的造型艺术元素通过舞蹈被展现出来。其中, 舞龙和舞狮可以视作是我国汉族的特色舞蹈, 虽然舞蹈中的龙狮形象在我国南北地域造型差异较大, 但不管是何种质材所做, 不管是体积大小, “龙”和“狮”的造型无不别具艺术特点, 不但将我国文化之精髓体现得淋漓尽致, 还将“舞蹈”这种相对高雅的事物进行了异样的诠释。

3.音乐艺术。古人曾以“载歌载舞”来描写人们在喜庆之时无以复加的情绪波动, 足见音乐在舞蹈中地位和作用, 即音乐为舞蹈指明节奏, 为舞蹈中情感的释放充当导索。舞蹈伴奏即为音乐, 就自然会被纳入音乐艺术之列, 既被包含于民族舞蹈艺术当中, 又未能脱离音乐艺术的范畴, 因此民族舞蹈中的音乐艺术是广义音乐艺术与广义舞蹈艺术之间的桥梁。

舞蹈服饰是民族舞蹈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事物, 通过舞蹈服饰的设计, 能够直接展现出舞蹈的归属、风格, 并且舞蹈服饰通过颜色、线条、造型等, 能够为舞蹈本身增添趣味和活力, 使舞蹈更加有特色。民族舞蹈是任何一个国家地域文化的代表, 是本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 民族文化的兴盛与否, 直接展现了该国家或民族的精神状态、审美观、社会魅力等。从艺术的角度讲, 舞蹈服饰是一种以服饰设计艺术为手段, 展现舞蹈艺术的辅助性事物。而民族舞蹈本身则是以行为为表现手段的社会艺术。因此, 两者均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对两者进行艺术性的研究, 不仅能够传承和发展我国固有的民族文化, 还能够使他们在新时代下结合得更加紧密继而实现民族艺术在新时期的腾飞。

参考文献:

1.刘建.试论舞蹈服饰道具的传播功能[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2.张琬麟.剧场民族舞蹈服饰的艺术设计特征[J].装饰2003.3.金涛.于欣.民族舞蹈的审美特征[J].民族艺术.1985.

史的机遇。它必然会在不断交流中不改进、提高、创新, 通过舞蹈艺术的时间性与空间性的相互关照, 协调统一, 使舞蹈艺术达到更完美的境界。

参考文献

浅析中国传统绘画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第10篇

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传统文化,孔子的四书五经中就早已体现出注重艺术的色彩来,五经实为六经,又称六艺,其中《诗》属于文学,《书》属于政治学,《礼》属于伦理学和社会学,《易》属于哲学,《乐》属于艺术,《春秋》属于历史学。[1]可见,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早就兼收并蓄着中国传统艺术,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内涵就必须先懂得其具有的文化本质及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绘画的文化本质入手,进而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并对二者关系进行简要分析,以便进一步加深对中国文化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底蕴的了解,形成相应的绘画思想和绘画意识。

一、中国传统绘画的本质特征

(一)丰富的文化容量

中国传统绘画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广袤的艺术长河, 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无数的精湛杰作,就像一座座高峰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体现着中国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不仅仅是山水、虫鱼、鸟兽等与中国文化紧密结合,还包括书法、印章和诗句等都体现着中国悠久的文化色彩。这样独树一帜的丰富的文化底蕴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中国传统绘画的语言就是通过笔墨勾勒线条,自古就体现出书法与中国画的有着不可分离的紧密关系。其次在画中有诗更体现出花的精神气质和神情韵律,进一步增加画的丰富内涵。

另外,早在宋元时期,中国画在画面上通过用印进一步阐发画家的思想感情和表明画面的意境。中国画在结合诗书画印之下,形成了中国传统绘画独有的艺术风格,使其富有浓厚的文化容量。

(二)最具心灵化的艺术

中国传统绘画注重体现画家的思想观念,有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其深深扎根于中国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体现着中国文化独特的人文修养和文化内涵。中国传统绘画注重个体心灵的体悟,[2]体现着画家自己的心灵节奏,并体现着古代先哲们主张“和为贵”,“天人合一”,以及崇尚自然的精神品质。 的确,中国传统绘画并不是单纯地对自然事物的刻板描绘, 而是通过采用线条的交汇和笔墨浓淡交错,来抒发出作者内心的情绪,可以说中国传统绘画是作为一种载体在传达画家的情感。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中国传统绘画的创作主要是源于画家是对客观自然景物的收集将自己融入到景物之中, 通过感觉能动而又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它是一种主观意愿的表达。

(三)超常的意境

中国传统绘画博大精深,渗透着中国文化的独特精神, 画面不仅仅呈现出创作的形象还可以从画面以外看到远远超出画面本身的意境。中国传统绘画不在于追求画面的来源或者背景,甚至于对画中的景物也不注重逼真,但在题材的处理上力求高度的简洁和高度的综合,中国文化宇宙观,“和为贵”,以及“天人合一”为基础,超越了时空的界限,突出主体形象,作品的思想内涵远远超出画面物品而向外延伸。

二、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中国文化呈现

(一)重在写意的绘画风格与包容思想的表达

中国文化是反映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特质和丰富的民族色彩,体现着中华民族历史的总体思想观和文化表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博大精深的内涵。中国传统绘画体现着中国数千年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也体现着中国文化举世无双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自古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可以看到“天人合一”“有无相生,难易相行”的文化思想。中国传统绘画主张主客观相统一,就是画家的艺术创作来源于客观世界,但更多的重视艺术家的主观想象,做到形散神不散,形神兼备。[3]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风格就在于画家“状物抒情”,画家通过描绘一种事物来重点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内心意志和内在的气质。另外,中国传统绘画从虚实结合、浓淡相衬、黑白相应等等的作画风格也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和从整体出发的大家风范,具有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

(二)注重线条与内敛含蓄的文化精神表达

中国文化的经典特质就在于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绘画始终保持独特、清晰的民族文脉的的精神之源。[4]中国传统绘画是根植于中国文化的艺术土壤之中,具有着对中国文化独特的表现手法和创作特点。不同的绘画具有不同的表现方法和独特的材质,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方式就是以线为主,从不同的线条的力度、韵律、气势和动态来表达情感,画面体现出的事物的形状也体现着画家的心声和思绪。甚至超越空间感和质感等,却能让观赏者耐人寻味地找到中国文化与绘画的紧密联系,这种远远超越创作形体的要求,又能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感情的绘画特点,饱含着中国人的优良特质。体现着中国文化含蓄、内敛的哲学思想。

三、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传统绘画

(一)传统文化精神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根本动因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中国绘画得以发展的根本动因。[5]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体现着中国优越的文化特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仅在于表现塑造的形体更在于表达的意念和思想感情,从一定的程度上表达着人的品格层次,从线条所反映的抑扬顿挫、干湿浓淡以及轻重缓急体现出一种道德人格上的精神力量。

(二)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

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文化意识来源于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主要是儒家、墨家、道家的影响,后来佛家思想的影响也不断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更大的主要来自于儒家的中庸思想和仁爱观念,佛家的超脱世俗、四大皆空的思想,以及道家的无为而治、清净玄虚的思想,这些传统的文化思想都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表达淡泊名利、宣扬气节操守,画家在山水、花鸟等的题材中都一一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这就从画家自身的思想意识出发借助于一定的题材,用比较含蓄的方式来体现画家心中的净土,表达出中国文化的精神境界。

(三)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国文化作用的结果

中国传统绘画的文化体现着中国传统艺术的本质特征。[6]山水画的兴起和发展,是山川河流等自然事物与中国文化渗透着的人格之美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中国文化作用的结果。中国山水画不仅仅是山川河流的再现,更是中国人一种情思的寄托,通过客观事物与主观情思相结合,描绘出的自然景色具有超脱画面的美好意境和体现着中国文化中人所具有的高尚的审美观念。花鸟画也从其产生开始就不仅仅是对自然现象的再现,而是紧紧把握着花鸟所具有的内在生命的主旨,进一步传神着花鸟的生命和精神,通过借物喻人,表达人的意念,体现出独特的中国文化精神。同样,人物画也遵循着中国文化的主旨,讲求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人物画讲究人品和画品的内在联系,实质上就是注重人文精神。[7]中国传统绘画中人物画张扬了中国文化熏陶下生成的人性之美, 传统的人物画产生于中国传统哲学、伦理学等的文化背景之下。因此,中国传统绘画是对于中国文化中艺术观念的体现, 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结果,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四、中国传统绘画与中国文化背景的融合

(一)追求诗情画意

中国传统绘画具有系统完整的结构,从表达的方式、审美观念、认知角度以及感知方式上都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之中,中国传统绘画中从诗歌和绘画的相结合,可以看出二者的紧密联系,在文化精神中的互补和相通。它是把中国传统绘画自觉融入到了中国文化中,体现着中国文化的意境,在追求诗情画意的同时使得绘画的语言表达更强烈,内容更富有内涵。

(二)追求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中国哲学讲究“以和为贵”,“和”就是和谐、统一,是艺术最基本的性格。中国文化崇尚“天人合一 ”的哲学思想, 讲究主观与客观的和谐统一,追求人与自然、人道与天道、 人与画的和谐统一。[8]中国传统绘画也在中国文化思想的影响下,融入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中国传统绘画着重从描绘山川河流、自然景物与人的和谐统一,强调以物衬托人的思想感情。在天人合一思维方式的影响下,中国传统绘画融入了中国文化的兼容并蓄、博大精深的精神思想,也表达了文化生命的宇宙精神,可以说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载体,“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则是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思想。

(三)追求意境的表达

中国绘画与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文化以及禅宗思想有着紧密的关系。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下,中国传统绘画融入了中国宗教文化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追求宗教文化的理念,采用宗教思维方式去透析中国绘画,从绘画中发现其体现的外在和内在的意境思想。中国传统绘画把中国文化中蕴含的含蓄和宗教的神秘,通过线条和笔墨,采用自然、简练的方式表现出来,完全融入了中国文化的精神意境,从中国传统绘画中透析出的宁静、淡雅的禅宗思想,体现出耐人寻味、意境深远的画面,让人看到一个更加清澈透明、宁静淡泊的美好世界。

五、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 第11篇

【关键词】毛笔书法素质教育实现价值热爱文字

【中图分类号】J29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29-01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在世界范围影响力的逐渐加大,中国文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重视和学习。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毛笔书法更是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那么如何让我们中国的这一古老传统文化很好地继承发扬下去呢?我认为毛笔书法应该走进课堂,尤其要走进小学课堂,让更多的孩子接受、了解、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文化。下面我仅根据本人的实际教学经验和体会加以阐述。

首先,在小学教毛笔书法,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能得到领导、专家的重视、支持。

就拿本人所在单位来说,学校领导特别务实,在教育教学方面,只要是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只要是对学生成长有好处,对学生终身发展有好处的科目,他们都亲自抓,亲自管。实施新课改后,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于是出现了校本课。校本课上什么内容既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又能体现本学校的特色呢?学校领导反复思考后,找到了我说:“凡有,你有特长,咱们学校的校本课你来上吧,你教学生写毛笔字,有什么困难,可以跟学校提。”我看领导这么重视校本课,而且内容是教学生学习毛笔书法,这正是我所喜爱和想要做的,于是欣然接受了上校本课的的重任。

其次,在小学教毛笔书法,能发挥书法教师的长处,实现书法教师的价值。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一朵绚丽的奇葩,它有着三千余年的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鲁迅先生曾讲:“视文字为美观是华夏之独特”。而今这门独特的艺术已经成为了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我们有责任继承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一优秀文化传统,并积极努力地传扬下去,使我们的书法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永世辉煌。

本人小时候就比较喜欢书法,上学后又进行了一系列书法研究,参加工作后就想当一名书法老师,现在如愿以偿了。教小学生毛笔书法,不仅能把自己所学到的本领发挥出来,而且还能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值得欣慰的是当看到学生进步,有成绩的时侯,心里会有一种无比至上的成就感。所以我不但喜欢写书法,而且更喜欢教书法,在教与写的过程中,尽情享受着书法带给我的快乐。

第三,在小学教毛笔书法,,能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激发小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教小学生学习毛笔字首先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正确的执笔方法。正确的写字姿势概括的讲:坐着写字时头要端正,不倾斜,不低伏在桌面上; 两臂自然分开成对称姿势,右手执笔,左手按纸 ;腰背正直微微前倾,两肩齐平,胸离桌沿约一拳距离;两脚自然分开,平稳踏地。用毛笔写大字就需要站着书写。这时注意两脚自然分开,一腿稍向前跨,身子微倾,左手按纸,右手悬笔,以便调动全身之力。毛笔正确的执笔采用“五指执笔法”。按,即用大拇指上节按住笔杆,拇指关节要微突;押,即食指上节压住笔杆和大拇指配合夹住笔杆;钩,用中指上节钩住笔杆前方;格,用无名指由内向外顶住中指钩来的力量,以稳住笔杆,地,用小指紧贴无名指给无名指以辅导力量。(小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执笔方法大约需要3-4节课的时间。)小学生学习毛笔书法要了解“文房四宝”的知识。

毛笔是文房四宝之首。从笔锋原料看,分为三类:一是用兔毫,狼毫,鼠须,鹿豪,豹豪为原料制作的毛笔称为硬豪笔。二是用羊毫,鸡豪,胎豪为原料制作的毛笔称为软豪笔。三是软硬兼施的毛笔,如“七紫三羊”,“五紫五羊”“三紫七羊”及各种号称“大白云”“小白云”的毛笔都属于这类。

墨从品种来看,可分为油烟墨和松烟墨两种。油烟墨是用油烧烟再加入胶料,麝香,冰片等制成。松烟墨则是用松树枝烧烟,再配以胶料,香料而成。油烟墨质地优良,坚实细腻,乌黑发光;松烟墨色黑但缺少光泽,胶质较轻。

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中国的古老造纸术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唐代人们就开始用宣纸写毛笔字,现在,小学生练毛笔字一般都用既经济又实用的竹纤维纸或是用稻草纤维制作的元书纸。

砚是古人用来研磨和盛墨所用的器具。它有端砚和歙砚两大名贵种类。古人用的砚除具有实用价值外,还兼有象征身份,地位和工艺品的价值。

小学生有了以上知识做基础,然后就可以练写毛笔字了。小学生通过笔画的学习能感受到汉字的线条美;通过间架结构的学习,能感受到汉字的结构美;通过布局谋篇的学习能感受的汉字的章法美。小学生在练毛笔字的过程中能够培养耐心,细致,有始有终的品行,能够磨练坚忍不拔的毅力,陶冶积极向上的情操。在小学生德艺双手的同时,他们自然而然的就会加深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汉字和汉字书法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以其独特的形态,深刻的内涵,享誉世界语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教育学生继承汉字文化和汉字书法,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写好汉字,是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用毛笔字写好汉字,是学生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现在对于中国人而言,民族的、传统的精粹是需要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的。鼠标和笔杆,一个是带有工业特征的快捷效率,一个是带有感情色彩的闲适优雅,这两种感觉不能互相取代,也都应该保留在我们的生活中。学校本身就是重要的文化阵地,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围着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为此,在学习现代技术的同时,加强写字教育教学,使一代又一代学生较好地掌握用毛笔字书写汉字的基本技能,是我们应有的责任。

中国化传统文化 第12篇

一、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什么是文化?在我国, “文化”一词, 古已有之。“文”的本义, 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有文饰、文章之义。《说文解字》称:“文, 错画也, 象交文。”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 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 所谓“万物化生” (《易·系辞下》) , 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文与化并联使用, 则最早见于《周易·贲卦》之“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最先将“文化”合为一词而用的是西汉的刘向, 他在《说苑·指武》中写道:“凡武之兴, 为不服也, 文化不改, 然后加诛。”晋束皙《补亡诗·由仪》称:“文化内辑, 武功外悠。”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中云:“设神理以景俗, 敷文化以柔远。”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 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 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 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 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 既有政治内容, 又有伦理意义。其次, 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 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 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 但又与之相联系, 相辅相成, 所谓“先礼后兵”, 文治武功。“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不很流行。近代以来, 人们对文化概念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说, “文化者, 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之共业也。”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说:“文化, 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 应在经济、政治, 乃至一切无所不包。”庞朴主张从物质、制度和心理三个层面去把握文化概念的内涵, 其中“文化的物质层面, 是最表层的;而审美趣味、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 属于最深层;介乎二者之间的, 是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20世纪40年代初, 毛泽东在论及新民主主义文化时提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式上的反映。”《现代汉语词典》则把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特指精神财富, 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从以上关于“文化”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 其实“文化”内涵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就广义而言,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总和, 或如梁漱溟先生所说, 是“人类生活的样法”, 它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极其广泛的方面。狭义而言, 文化就是人的全部精神创造活动, 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

民族性、国度性, 是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在世界历史上, 各民族、各国家分别在不同的自然、社会条件提供的舞台上, 演出了性质不同、情节有别、风格各异的文化正剧。中国文化, 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伟大贡献。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 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 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 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在历史性意义上, 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 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 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 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 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然在其久远博大之中, 却“统之有宗, 会之有元”。在结构上体现了“一”与“多”的统一, 以汉族文化为主体是“一”, 吸收各族文化和外来文化是“多”;历代统治阶级“独尊儒术”是“一”, 兼取儒、道、法、墨各家治术和容忍儒、道、佛三教并存是“多”, 它们既构成中国文化整体, 又各自独立存在, 既包含成体系的理论形态, 也包含以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审美情趣、民族感情、民族心理, 以及由历史积淀而成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这种结构特色, 使中国文化既具有大传统, 又具有小传统, 大小传统互相激荡, 互相冲击, 形成波澜壮阔的中国文化之流。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

一个民族的文化特性是从深厚的民族生活土壤里生长出来的。半封闭的温带大陆型社会地理环境、农业型自然经济和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得以滋生、发展的土壤。这些社会存在的综合作用, 培养了中国人特定的社会心理, 以此为中介熔铸了富于中国风格的社会意识形态。

(一) 崇尚统一

中国人有追求思想和法度统一的悠久传统。早在《诗经》中, 就有对于“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的歌颂。春秋五霸, 尊王攘夷。孔子“张公室, 杜私门”, 认为, “天下有道, 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反对“陪臣执国命”。荀子也反复强调“一天下”。韩非更提出“事在四方, 要在中央。圣人执要, 四方来效”的政治设计。儒法思想结合在一起, 奠定了大一统的理论基础, 并得到后世的广泛认同。

中国历史上, 即使撇开带有某些传说色彩的夏、商、周三代, 仅从秦朝算起, 也是统一的时间长, 分裂的时间短。统一是主流, 分裂是暂时的。在统一时人民反对分裂, 在分裂时人民盼望统一。即使是处在较长时间的分裂时期, 人们仍然认为分裂是不正常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说:“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 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 便要受害。”充分表达了人民盼望统一的心声。

与政治观点相适应, 中国古代建立了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伦理观, 形成了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 具有完备德目的道德规范体系。它要求在下位的人对在上位的人的尊敬、忠诚、服从、尽职尽责;同时要求在上位的人对在下位的人的爱护、公正、守信, 并能做出表率, 为管理尽心竭力。从而维系小到一个家庭, 大到一个国家的稳定, 在下位者犯上作乱固然属大逆不道, 在上位者暴虐恣睢也被斥为独夫民贼, 因为这二者都有害于国家的统一。

崇尚统一的观念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有广泛而多方面的表现, 它对于中国文化长盛不衰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并从而形成了中国人对群体的归属感和对集体的义务感等思想观念, 形成了重奉献、讲礼貌、守纪律的优良传统和较好的社会风气。但同时也有过分依赖、尊经崇圣、唯书唯上、限制主动性发挥等消极作用。

(二) 追求和谐

“和”是中国文化普遍追求的一种状态或境界。

“和”作为哲学范畴, 指对立面的统一。西周末年的史伯已提:“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 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后世便把“和”奉为普遍的原则或看作事物的最佳状态。

先秦儒家把宇宙看成是个大和谐。荀子说:“列星随旋, 日月递照, 阴阳大化, 风雨博施,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各得其养以成。”而把日食月食、地震山崩、水旱灾害等看成是“天” (自然) 失和的表现。《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悖。”“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在天人关系上, 先秦各家无不以“和”为最高理想。孔子“钓而不纲, 弋不射宿”, 孟子提出, “数罟不入洿池”, “斧斤以时入山林”, 朦胧地流露了某种生态意识。《老子》提倡“守中”, 把婴儿 (喻“道”) 的状态赞为“和之至也”。庄子更是讲“和之以天倪”。名家的惠施也作出“泛爱万物, 天地一体也”的结论。中国哲人承认事物的差别和对立, 矛盾与斗争, 但认为最终的结局或最佳的状态时和谐。宋代张载的论述可作为代表。他说:“有象斯有对, 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 仇必和而解。”

人际关系的和谐更是为中国人所看重。孔子弟子说:“礼之用, 和为贵, 先王之道, 斯为美, 小大由之。”但反对无原则的调和, 更反对同流合污, 主张“和而不流”。中国人强调个人与群体的统一性, 一方面充分肯定个人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另一方面又强调个人的存在和发展应该同他人、群体的存在和发展统一起来, 使双方处于和谐的关系中, 而不应分裂与对抗。

和谐还是中国传统文化各门类的共同追求。

政治上, 重视君民、君臣、国家、民族间的和谐, 主张“克明峻德, 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 平章百姓;百姓昭明, 协和万邦。”“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经济上主张“百姓时和, 事业得叙”, 谨养其和, 开源节流。思想方法上主张执两用中, 无过不及。修养上讲究“从容中道”“文质彬彬”。艺术上崇尚中和之美,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养生家以身心和谐为最佳状态, 中医把病看作是“身体违和”的表现, 而以平衡阴阳, 协调气血作为辩证施治的要诀。

(三) 注重实用

中国古代文化以解决社会人生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 执着于对政治、伦理等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问题的探求, 而对于纯抽象的思辨则不感兴趣。

在宇宙观方面, 中国人中关系而不重实体, 对宇宙 (“天”) 的本源、本质问题较少注意, 而集中考虑的是天人之间的关系。对于鬼神等渺茫难知的问题, 更是采取“存而不论”或敬而远之的态度, 而着眼于“武民之义”, 即使说及, 也不过是为了神道设教。

早期儒家的两位大师对于何以采取这种重实用的态度作过如下解释:“知者无不知, 当务之为急。······尧舜之知不遍物, 急先务也。”“不为而成, 不求而得, 夫是之谓天职。如是者, 虽深, 其人不加虑焉;虽大, 不加能焉;虽精, 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万物之怪, 《书》不说。无用之辩, 不急之察, 齐而不治。”孟、荀所论, 对于奠定中国人重实用、轻玄想, 务实是、戒空谈, 看实效、看实绩的致思倾向起了重要作用。

道家的“法自然”似乎有些异趣, 但是, 《老子》关心的重点依然是“以正治国, 以奇用兵, 以无事取天下。”骨子里仍然是“君人南面之术“, 是以退为进的处世之道。

中国古代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它们的精辟深刻, 使得许多现代人 (包括外国的知名思想家) 都惊叹不已。但是, 它们主要是人生的辩证法, 而不是精确概念的辩证法, 甚至难于找到纯粹的思维规律的表述。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素称发达, 在许多领域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但是, 它们 (包括四大发明在内) 大多是与政治、人生密切相关的实用技术, 纯粹的理论自然科学则发展不够。这些实用技术大多是以具体科学的形式出现, 而缺乏对有关原理的精辟阐述和公式公理系统。农业、医药、天文、历法、水利、数学等学科成就之高、解决具体问题能力之强, 简直令后人惊叹不已, 但对于其间的原理和方法, 有的直到今天仍然莫知其详。

这种重实用的倾向, 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经世致用的传统。任何学问, 都要求它有效果, 有益于国计民生。修史是为了鉴戒垂训, 察古知今;文章是“经过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诗歌是为了“言志”, 兴、观、群、怨, 事父事君;绘画是“助名教而翼群伦”;音乐的作用就更被重视, 因为它“可以善民心, 其感人深, 其移风易俗。”

中国文化的这种致思倾向, 就是所谓“实用理性”。这一实用理性的传统, 淡化了中国人的宗教情绪, 使得无神论思想源远流长。“既阻止了思辨理性的发展, 也排除了反理性主义的泛滥”, 中华民族在科学、文化、观念形态、行为模式等方面的优点和缺点, 都与此密切相关。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

19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各种科技、人文上的创新都在引导人类走向一个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 受到挑战的不仅仅是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还包括人们各不相同的思维方式。在这个动荡巨变的时代, 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外部和自身变革的双重挑战, 它没有适应世界工业化的潮流和科学主义的浪头而使民族达到现代的物质繁荣, 它没有萌生自由平等观念而使社会介入现代的政治发展, 它没有转换人生目标而使人们过渡到新的生活方式, 最后, 它没有包蕴现代价值体系而使个性进入现代的精神心理状态。这四个方面的挑战使中国传统文化在20世纪受到多种批评和否定性的剖析。相当多的人均把中国传统文化视为一种传统社会的固有部分, 与自然经济和小农社会的特质相关联, 因此不可能从中发生创造性再生, 不可能在未来社会中有所作用。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一批先驱先烈们, 在面对西方文明时都曾拥有宽广博大的胸怀和谦逊谨慎的品格, 然而, 这些胸怀和品格难道不是喝着传统文化的乳汁哺育出来的吗?诚然, 中国传统文化有其不适应时代的糟粕存在, 然而它更有其优于世界文明之精髓传承。

平心而论, 文化本是多元的, 彼此间完全是可以和平共处, 取长补短, 各司其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特色是它的和谐并包。而西方文化从“上帝 (代表力量) 、创世、一神”三元合一的神本文化转入“物质 (代表能量) 、创造、一元”的物本文化, 体现的是普适性和排他性, 缺少中华文化的宽容大度, 这是西方文化的通病。如今的中国社会, 急需传统文化匡时济俗, 这是每一个具有民族忧患意识的人的共同感受。孔子曰:“吾恐季孙之忧, 不在颛臾, 而在萧蔷之内也。”孔子的这句话很值得我们深思。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精神支柱和道德源泉, 富有和强大又能意味着什么呢?

四、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指导人生

中国人曾经把传统信仰打得支离破碎, 依靠国家力量维持个人与群体的协调。当国家的力量对我们的内心影响越来越小时, 我们的内心便会无从寄托, 且无所敬畏。无所寄托我们便无所适从, 茫然浮躁;而无所畏惧便容易道德沦丧, 胡作非为。目前社会上的不良现象, 主要也在这两个方面。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指导人生, 建设好个体, 从而建设好我们民族。这是我们目前应该做的。

中华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价值观方面的丰富精神财富, 诸如天下为公、民胞物与的社会理想;崇德重义、仁爱胸怀的道德情操;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奋争精神;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宽容品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责任意识;澹泊明志、君子慎独的自警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超越功利、崇尚节俭的生活态度等等。传统文化中这些价值取向, 对个人的品格高度、职业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吸取中国文化精髓建立的人格魅力, 体现在为官为人为亲为友的方方面面言行中, 这些言行是由价值观念主导的内在精神气质的行为外化。

传统文化中蕴涵无穷的智慧, 也能为个人的业务工作提供大量的智力支持。国学大师钱穆一辈子研究国学, 临终前悟出一个结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天人合一。用现代语言翻译就是人类的经济与社会活动必须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他的女儿, 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 一生致力于科学, 近年则聚焦于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父女两人, 一个从传统文化出发, 一个从科学技术出发, 殊途同归。这说明我国国学里有许多方法论上的东西可以古为今用。又如渊源于中国文化传统的中国管理心理思想, 它具有整体观、协和观、人本观等特点。其不同于西方管理思维的优点在于, 重视发挥人在管理中的能动作用, 注意各种管理因素的协调平衡, 善于从整体的长远的管理目标出发决定管理措施。这些优点至今依然自发地体现在中国管理实践当中。当代的企业家如果注意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掌握我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精华, 必能有助于自己的管理实践。

综观中国近现代历史, 中国社会发生的每一次剧烈变革, 总伴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反省。而每一次文化反省的结果, 又促使社会变革在更深广的层面上展开。“五四”至“文革”的60余年间, 对传统文化的反省主要是以批判为主。改革开放30多年来, 由于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的变化, 学术界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传统文化并不是一堆垃圾, 其对现代化也决非只有消极作用。完全否定抛弃几千年历史积淀而成的传统文化是不可能的, 也会对现代化建设产生不良的影响。正确的态度应是:立足国情, 辨证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抛弃其糟粕, 继承其精华。既汲取世界先进文化的内涵, 又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地转化, 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联系未来, 从而建构起中国现代民族文化。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 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在经历过全盘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后, 我们应思考传统文化对于当今中国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增强当代人对民族文化的精神与特点的认识, 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品味, 构建未来中国的民族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文化,特性,传承,构建

参考文献

[1].李士生.中国传统文化散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2].陈曙光.钱穆“中国文化最优论”评析[J].中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

[3].王沪宁.创造性再生: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地位[J].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1 (3)

[4].商聚德, 刘荣兴, 李振纲主编.中国传统文化导论[C].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 1998

[5].王有为主编.中国传统文化的再估计[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6].王炯华等编.中国传统文化十二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

上一篇:兰州市旅游形象设计下一篇:集成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