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词汇中的概念隐喻

2024-09-10

英语词汇中的概念隐喻(精选12篇)

英语词汇中的概念隐喻 第1篇

关键词:认知语言,认知心理学,概念隐喻

一、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是在人与世界互动体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相当于心理词汇。从概念形成过程来看, 我们最初只能形成一些简单而基本的概念, 先是对自己的身体部位的认识, 然后以已为中心, 由近及远, 由静到动, “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 通过隐喻或转喻扩大概念系统。那么何为隐喻呢?认知语言学认为它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 已内化于我们思维之中, 成为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概念隐喻运用意象—图式转换原则和一个语义场与另一语义场之间的映合原则, 给人类提供了一种认知事物的新方法和探索观察事物的新视角, 从而能实现了意义的扩展和语义的新创造。

二、概念 (结构) 隐喻理论应用于英语词句层面教学

就概念隐喻而言, 它是“跨概念域的映射形成……在此基础上建构了我们的推理、经验和日常语言, 使得我们获得对目的域的理解, 而用其它方法则行不通。”的, 其主要功能是“将推理类型从一个概念域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来看几个下例子:

[1]概念隐喻如:TIME IS MONEY. (时间就是金钱) , 我们将抽象的时间表示成实体的金钱来理解, 这样就会在这基本概念隐喻基础上形成一系列的隐喻用法。如Money is a resource推出Time is a resource, 又如Money can be saved or wasted推出Time can be saved or wasted等等, 因此当我们说Don’t waste my time时, 已经是一种建构在TIME IS MONEY概念隐喻基础上的复杂隐喻用法了。

[2]概念隐喻如:HAPPY IS UP;SAD IS DOWN.HEALTH AND LIFE IS UP;SICKNESS AND DEATH IS DOWN.人们根据其精神状态体现在身体反应上的象似关系用UP或DOWN来表示, 当我们高兴或健康而精神时, 身体舒展, 兴致高昂, 好像UP (升涨) 了一样;不高兴或生病时就收缩身体, 或垂头丧气, 似乎身体DOWN (降低) 了一样。于是在这类概念隐喻基础上, 在日常表达中我们说:I’m feeling up.My spirits rose.You’re in high spirits.He’s really low.I’m feeling down.My spirits sank.实际上是隐喻表达, 而且是建立在前面所述的概念隐喻基础上的隐喻表达。

[3]诸如此类的概念隐喻还有很多, 总结起来大概五六十个。其它的概念隐喻有:MORE IS UP;LESS IS DOWN.IDEAS ARE OBJECT.HAVING CONTROL or FORCE IS DOWN;BEING SUBJECT TO CONTROL or FORCE IS DOWN.FORESEEABLE FUTURE EVENTS ARE UP.HIGH STATUS IS UP;LOW STATUS IS DOWN.GOOD IS UP;BAD IS DOWN.VIRTUE IS UP;DEPRAVITY IS DOWN.RATIONAL IS UP;EMOTIONAL IS DOWN.THE MIND IS A MACHINE.TIME IS A MOVING OBJECT.LOVE IS A JOURNEY.THEORIES ARE BUILDINGS.IDEAS ARE FOOD.UNDERSTANDING IS SEEING.SEEING IS TOUCHING.LIFE IS A CONTAINER.等 (以上概念隐喻及例子来自Lakoff&Johnson, 2003) 。理解这些基本隐喻后就可以有力地解释英语中的奇怪用词或表达了。若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运用起来, 将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活用词汇与表达。

另外, 隐喻认知理论对介词“at-in-on”有独到的解释, 若应用于教学中则有助于学生更深层次地把握它们的用法。 (具体情况请参考王寅 (2001) 《语义学理论与语言教学》一书。)

参考文献

[1]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年。[1]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年。

[2]任风雷:《隐喻意识, 隐喻能力和二语习得》,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年第4期。[2]任风雷:《隐喻意识, 隐喻能力和二语习得》,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年第4期。

[3]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 教育出版社, 2003年1月。[3]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 教育出版社, 2003年1月。

英语词汇中的概念隐喻 第2篇

关键词:政治理论

摘要:该文以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为依据,从概念隐喻的三个方面——空间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对政治话语中的词汇进行语义建构,发现概念隐喻对政治话语中的普通词汇具有极大的解释力,并且能够揭示隐藏在词汇背后的文化特色和政治观念,从而可以证明概念隐喻对政治话语中的词汇具有极其普遍的建构作用。

关键词:政治话语;隐喻;概念隐喻;语义建构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3-0239-02

传统隐喻学理论仅将隐喻看作一种修辞手段,并不认为隐喻是一种能够部分地建构我们的日常概念和反映我们的本义语言的有效工具。直到1936年理查德兹在其完成的《修辞哲学》一书中首次提出隐喻实质是“互动”的观点,在他看来语言实质上是隐喻的,这种隐喻无处不在,是人类思想的产物,所以人类对于世界的感受具有隐喻性质[1]239。理查德兹在隐喻和认知的联系上所做出的贡献为后来的学者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尤其以莱考夫和约翰逊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出版,把语言就是隐喻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高度,使隐喻研究从此摆脱以文学和修辞学为本的传统隐喻理论的束缚[1]71。莱考夫提出概念隐喻理论,并首次将概念隐喻作为一种分析工具,对美国当代政治中有关战争、恐怖主义和外交辞令中所涉及的隐喻现象做出解释,来帮助人们理解隐藏在政治语篇背后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同理,该文试图解释概念隐喻理论是如何在政治话语中对普通词汇进行语义建构的,从而揭示普通词汇在政治话语中所承载的特殊意识形态和文化内涵。

1概念隐喻和政治话语

1.1概念隐喻理论及其认知机制

隐喻(Metaphor)一词源于希腊语“metapherein”,“meta”意为“从一边到另一边”,“pherein”的意思是“传达、传递”,二者合一意指用一个事物的某些特征认识另一事物的语言过程。隐喻不是语言的表面现象而是深层的认知机制,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隐喻可以使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世界,对不同的事物建立种种不同的联系,做出千变万化的解释[1]70。所以不难看出,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体现于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上,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手段,只有了解隐喻的认知机制,我们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正如,从“AisB”这种隐喻形式得来的“Argumentiswar”“Theoriesarebuildings”来看,单纯地按照语言的本义分析,争论与战争、理论与建筑都是毫无相似而言的。若非要按照本义语言来解释词汇意义,而不去探索主体和喻源之间是否存在更深层次的概念重合,其结果只能是断章取义,不得要领。以“AisB”这种类型的隐喻模式来探讨概念隐喻的运作机制,我们可以将A部分看作目标域(targetdomain),B部分看作始源域(sourcedomain)。一般来说,始源域是人们所熟知的、有形的具体概念,而目标域则是较为抽象的概念[3]。由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过程如图1所示。在A1(Life)isB1(Journey)这组隐喻中,我们不难看出这种映射具有单向性,必须由“旅程”这个概念结构来构建和理解“人生”的概念结构,反之则不成立。正是由于人类对“旅程”有所经历和感受,才能选择“旅程”这个概念结构中部分凸显的特征映射到“人生”上,而非将始源域中所有概念全部映像到目标域中,否则谈论概念隐喻是没有意义的。由此可见,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过程还具有互动性。目标域的特征会决定始源域的哪些特征会被映射出来[5]464。同理,在A2(Argument)isB2(War)这组隐喻中,只是凸显“争论”如同“战争”一样激烈这层含义时,我们就不需要关注“战争”的其他方面,特别是和隐喻不一致的地方,即不需要过于关注两个事物的每一个方面的对应,否则我们很难从两个事物的某些特征形成概念隐喻[1]76。

1.2政治话语界定

莱考夫[6]认为,“政治就是语言,语言亦是政治”。虽然莱考夫道出了政治和语言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他未曾对政治话语进性界定。马敏[2]认为,“政治语言是政治神话或者政治意识形态的建构材料,是在特定政治情境中所运用的语言”。而孙玉华、彭文钊、刘宏[4]则认为,“语言是政治活动的要素及政治交际的媒介,既介入政治交际中,影响政治交际进程,又是形成思维方式、价值判断、世界观的决定方式。”因此政治话语被界定为“各种形式、各种语境下的辩论、发言、演讲、会谈、访谈、访问、谈判、标语、口号等政治话语,书面化之后即成为政治文本。”那么,对于政治话语深层含义的解释就不得不涉及政治语言的语义层面了。接下来该文以政治话语本文为基础,找出其中蕴含的隐喻表达式,对其中承载着概念隐喻功能的普通词汇进行语义构建。

1.3概念隐喻与政治话语的联系

英语词汇中的概念隐喻 第3篇

关键词:概念隐含;隐含理念;跨越隐射;词汇教育

对于英语教育来说,单词的教学起到关键的作用。单词的了解对于学生英语技巧的训练有着关键性的意义。通常来说,传统词汇教学认为词汇和词义两者间不存在关联性,也就忽视了词汇对认知理念的剖析。所以,大多数学生运用死记硬背的手段来学习词汇。而概念隐含常识教学与传统教学存在着差异性,它能够促进新的教学发生。概念隐含常识教学能够协助学生运用较为全面的或者极度结构化的事物去了解对应笼统或者无条框的事情。

一、概念隐含常识与概念隐喻意识的训练

1.概念隐含常识

隐喻方式比比皆是,人们通常在三句话之内就会出现一个隐喻,也就是人们的思想所包含的隐喻性。

Lakoff & Johnson觉得“隐喻的真实就是运用其他事物来了解和经历其他事物。”Lakoff & 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与传统的隐喻理论存在着差异性,它牵涉到“跨域反射”,也就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反射。源域常常是人们比较了解的、全面的含义,而目标域通常是人们不懂得、笼统的含义。

2.了解隐喻的含义

隐喻设立的根本就是喻底或对比事物两者间的类似性。本体是陌生的含义,是应当了解的新事项。而喻体往往是我们所熟悉的事项或含义,包含固有的特性或者特点。所以,在了解隐喻的程序方面,正确剖析喻体的固有特征,搞清关于本体和喻体方面的类似之处就变为了解隐喻的重点。

3.训练高中学生概念隐喻思维的关键性

隐喻比比皆是,也就是说人们的思维也存在着隐喻性。语言学者觉得隐喻思想能力是跟随着人的认识的进展而发生的一种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尤其是认知笼统事物不能够缺少的一项认知能力。所以,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隐喻性思维不但能够让学生较好地鉴别和了解语言表述,而且能够让学生有效地应用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展现力,进而能够在更高方面上强化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二、将概念隐喻运用到英语词汇的教学方面

1.运用概念隐喻来学习新单词

人们创新单词的一项方式就是隐喻。不管是在英语亦或是汉语,不少单词是许多单词运用隐喻而组成的,如kind-hearted(好心肠的),pink-red(粉红的)等。随着科技的迅速进步,产生了一系列的隐喻单词:在微博中发贴子的人称之为“楼主”,只看不回复的人叫“潜水”等。这样的隐喻单词让我们的生活更活泼、更多姿多彩。

2.注重各种语言隐喻,了解单词的深刻含义

很多隐喻包含跨文化性,由于隐喻反射并非随意的,它是由于人们所处的文化场景存在着区别。概念隐喻在极大层面上包含着文化的独特性。英汉语言的隐喻体系是有区别的,所以以隐喻形式学习单词就需要注重文化原因。教师应该充分意识词汇不仅包涵了外语民族的思维模式,更涵盖了该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

3.运用概念隐喻了解单词应用

单词性质的改变是学生单词学习难的关键因素。运用概念隐喻就能够更好地处理这样的缺点。如storm本来属于名词,翻译为“暴风雨”,运用替换变成动词,翻译为“猛攻;暴怒”。这就是实体隐喻的综合表现。

4.运用概念隐喻了解多义词

词汇教学的困难之处主要是一词多义,学生无法将单词的所有含义有效地综合起来。学习多义词的关键作用就是动的概念隐喻。从单词的层面分析,主要分成根本意义和推广意义。单词的推广含义通常指的是运用隐喻和转喻拓展而来,从而组成单词的多义性。莱考夫和约翰逊觉得,多义词的情况时运用人们的理解和推理把概念域系统化,相应的反映到其他的领域当中,进而设立各种不一样常识间的关联性。词汇的多义性意义在实质上是因为词汇的隐喻性所表现出来的,是在单词中构造隐喻所展现的。例如:heart“心脏”(源域),运用人们相关想象反映到别的概念域(目标域)上,进而展现了“内心”“心灵”“感情”“核心”“要点”“实质”等多个意义。在单词教学的方面,教师需要对于有关heart的单词进行分析,使学生懂得单词扩展的程序,展示单词在各种意义方面的关系,进而提高词汇教学的效果。

总之,词汇的学习属于一个繁琐的程序,在于教师和学生一起进步。教师需要吸取有关传统词汇教学的优势,持续更新理念,倘若可以积极明确地将概念隐喻含义合理地应用到英语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词汇学习的兴趣,进而在词汇教学方面获得更多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梁晓波.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2).

[2]束定芳.论隐喻的基本类型及句法和语义特征[J].外国语,2011(1):20-28.

英语词汇中的概念隐喻 第4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层出不穷, 这就要求人类语言也随之不断发展。但是事实上, 人类认识世界的准则是以最小最少的努力达到最大最佳的效果, 即“省力原则” (theory of least effort) 和记忆的经济化 (economy of memory) , 人类这一恒定不变的准则指导着我们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 使得人类语言没有必要把每一种现象和事物都用完全独立于其他词汇的方式来表达。

为了解释人类语言的“经济化”的认知方式, Lak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首次提出了认知隐喻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概念系统是被隐喻性建构的 (Lakoff, &Johnson, 1980) 。为了更好地描写人类思维和事物, 人们根据已有概念, 用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把熟悉和不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 从而加深了我们对未知事物和现象的认识。

2 隐喻理论与词汇教学

近年来,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隐喻研究已引起众多学者和教学者的关注, 隐喻理论对英语词汇习得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传统的词汇教学中, 就教师而言, 他们大都通过反复教单词读音, 让学生不停拼写, 并孤立地去讲解其语法特点以及固定的词汇搭配。就众多中国学生来说, 尤其是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 他们经常手拿词汇手册反复背诵, 随身携带笔记本反复写, 花费了很长时间和精力, 即便当时记得住, 几天过后, 却发现记得的词汇所剩无几, 印象模糊, 因此这些传统方法收效甚微。为改善这一现状, 广大英语研究者和英语教师尝试各种新的方法, 丰富词汇的教学方式。他们意识到隐喻在外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意义, 尝试让学生在记忆词汇本义的同时有意识地学习其隐喻意义。束定芳曾说过:“隐喻是语言中词义变化的重要方式。我们似乎可以说, 隐喻是语言变化的先导, 是语言的刀锋, 它总是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 (束定芳, 2001) 本文即是从隐喻的认知功能出发, 来论证它与词汇教学的密切关系。

3 概念隐喻在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词汇教学是建构目的语概念系统的途径之一, 是习得目标语的重要基石, 教师如何更好地教授词汇, 学生如何有效地学习词汇在英语的教与学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概念隐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认知过程, 它能具体形象地将词汇之间的关系巧妙地构建起来, 不管是抽象还是具体, 复杂还是简单。这样就使得学习者的词汇记忆不再枯燥乏味, 收益甚小, 反而能够简化这一学习过程, 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把握。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 加深词汇的扩展能力。英语词汇隐喻体现在词汇的音、形、义等各个层面。

(1) 音的隐喻

语音隐喻主要体现在发音方式与其表达的意义之间存在象似性的关系, 其提出者Ivan Fonagy在Why Iconicity中提出, 情感的表达与特定发音方式有关, 即表达积极情感与表达否定性情感时, 发音方式是有差异的:如表达愤怒、憎恨时, 咽喉收缩, 发音器官较为紧张;表达攻击情绪会缩短a﹑i﹑u等元音, 延长p﹑t﹑k等辅音;表达温柔情感时, 咽喉部位肌肉放松, 发音器官趋于平滑, 较为渐进。总而言之, 有意识地表达某种情感与特定的发音方式对应, 发音器官的运动与身体姿态会一致, 不同程度的紧张、延时、言语速度反映出不同程度的情感 (Fonagy, 1999) 。

依据“省力原则”和“记忆经济化”, 在有限的时间内, 为了提高速度和效率, 人们语速较快, 有时兼顾不了语言的质量和准确性, 往往用同音词、数字、符号、简称等代替原词或者复杂的语句。这种语言符号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词汇和语法方面:从词汇的发音来看, 每种语言中存在的大量的同音或同行异义字 (词) , 为以语音相似为基础的语音隐喻提供了基础, 也为解读语音隐喻提供了可能。英语词汇是字母拼写方式, 单词的同音现象更是司空见惯, 例如:电影《狮子王》中小狮子辛巴 (Simba) 被驱逐出荣耀石后, 遇到了后来成为其好朋友的丁满 (Timon) 和彭彭 (Pumbaa) ,

P:Gee, he looks blue.

T:I'd say brownish gold.

P:No, no, no.I mean he's depressed.

英语中, blue (蓝色的) 也可喻为“可悲的”、“忧郁”和“沮丧”。

语音隐喻多体现在广告词或网络语言中, 主要是为了节约语言输入时间。在网络语言中, 第一个字母的缩写, 像“IC” (I see) ﹑“RUOK” (Are you OK?) 等等。一些数字或者数字与英文字母的混合, 也有此隐喻, 如2=to/too;2B or not 2B=To be or not to be;4=for;4ever=forever;3X=thanks;3Q=thank you;还有英文中一些谐音, 如E-mail (伊妹儿) 、blog (博客) 、download (当) , 其中文译文“下载”被戏谑比喻为“下个崽儿”等等。

(2) 形的隐喻

词的隐喻也体现在构词上。层出不穷的新事物使得新词汇不断涌现, 根据“省力原则”和家族相似性 (即对某一家族的认知都是基于某一共同的原型, 而原型是可以用一组相对稳定的属性进行描述的) , 隐喻出现在构词的各个层面上。就字母层面上来说, 辅音字母o的原始意象就是太阳, 它日出东方而日落于西。太阳升起的时候, 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在时间上引申为“开始, 起源”。单词orient表示太阳升起的地方, 国外的新生入学时都有一个“迎新周 (orientation week) ”, 其中的orientation就是“方位, 方向”, 也就是给新生指明大学生活的方向;单词层面上, 以day为例, 同根词daisy是产自欧洲的一种花——“雏菊”, 意为“一日之眼 (a day’s eye) ”。因为该花的形状像一个圆盘, 在白天太阳升起时开放, 晚上夜幕降闭合, 象征着一天。多语素词蒲公英 (dandelion) , 是由表示“牙齿”意象的词根dent加上表示“of”的de, 和lion组成, 意为the teeth of a lion“狮子的牙齿”, 这是因为蒲公英长着许多放射状的黄色花蕊和具有很深锯齿状的叶子, 像狮子的牙齿;还有beastly (野蛮的) 、boyish (孩子气的) 、disaster (星位不正—灾难) 等;复合词如brainwash (洗脑) 、breakneck (危险的) 、green hand (生手) 、red light (危险信号) 等。

(3) 义的隐喻

隐喻影响着词义的发展, 是词义演变的重要依据。如Life is a journey, “生命”是一个结构模糊的概念, 通过journey这个结构较为清晰的概念来构筑, 用于描述journey的很多词都可以用于life, 生命就是一场旅程, 任何一段旅程都有出发点和终点, 人也要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旅程中可能遭遇风雨, 生命中也会经历坎坷;有的人行程长, 有的人行程短。这样不仅能使抽象概念具体化, 而且能启发读者的想象力, 在不同事物之间建立相互关联, 使人们理解、思考和谈论抽象概念时更形象。英语中的方位词up和down, high和low, 本来用于区分客观事物之间的空间方位, 也可以把它们用于隐喻含义, 表达人的情绪、身体状况、社会地位等:西方国家常用up表示健康或成功等积极意义, 如the upper class、grow up、cheer up、down表示忧郁或失败等消极意义, 如feel down、in a low mood等。中文也有类似的表达, 如北上南下、上流社会等。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 教师若能给学生讲解隐喻在词汇方面的广泛使用, 不仅能让他们更好理解词汇的含义, 进而更有效地扩大词汇量, 也能在短时间内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语言的本质来看, 以隐喻促成词汇的语义变化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 符合语言的创造性和生动性。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单词及其用法, 在质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词汇量, 丰富了语言表达能力, 使学生易接受和理解, 也提高了学习外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4 结语

隐喻是人类认识和了解世界的认知方式, 是词汇扩展的基础和根据;它不仅使得语言符号的意义更加具体形象、丰富多彩, 也让我们对词汇具有多义性的原因有了深刻认识, 使我们能够更深层次地解读词汇含义。因此隐喻是语言系统发展和变化的动力。隐喻式的词汇教学使语言教师对语言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隐喻式的词汇学习也使得学习者的学习不再枯燥无味, 且能做到领会式的长久记忆。

参考文献

[1]Fonagy, Ivan.Why Iconicity[M].Form miming meaning—Iconicity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Amsterdam:John Benjamins, 1999.

[2]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64.

认知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 第5篇

认知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

作者/吕梦菲 贾蕃

摘 要: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流行,隐喻被认为是一个好的学习词汇方式,并给英语词汇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隐喻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隐喻和词汇之间的关系,试图找到一种运用隐喻来进行词汇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隐喻;词汇教学;认知

词汇是语言的载体,也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元素。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类的.重要认知工具,隐喻也是语言和思想的组成部分。本文将分析隐喻对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

作用。

一、隐喻与词汇之间的关系

隐喻理论对研究英语词汇教学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隐喻是词汇产生、语义扩张和语言应用的重要源泉。因此,提高隐喻意识在英语词汇教学中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二、应用隐喻理论进行英语词汇教学

解释新单词时,教师可提醒学生注意该词的隐喻意。解释多义词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多个含义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知道,隐喻是词汇产生和词义扩展的一种重要途径。

具体的教学策略包括:意义记忆策略、比较记忆策略、联想记忆策略和语境记忆策略。

1.意义记忆策略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人类的认知过程起源于基本范畴。人们首先掌握一些基本范畴词汇,然后通过“范畴化”来扩大词汇量。而隐喻是人类使用熟悉的事物和概念表达那些陌生的事物和概念的过程。人们用来表达熟悉事物的词汇属于基本范畴词汇。词汇习得恰恰基于基本范畴词汇。因此,人们通过范畴化,用隐喻性思维扩大词汇。

隐喻是形成多义词的主要路径。在词汇教学过程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总是迷惑语言学习者。通过这种具体分析,将会使学生清晰了解单词的基本义和引申义,从而形成更加灵活深刻的记忆。

2.比较记忆策略

当然,由于东西方习俗和宗教信仰的巨大差异,两种语言在词汇上并不总是一一对应。因此,中英词汇存在差异。如,中国的词汇,如“馒头、包子、汤圆、粽子”,在英文里没有相应的单词。同样,“cafe,hamburg,salad”的音译“咖啡、汉堡包、沙拉”变成中文词汇的一部分。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中,通过文化的对比,语言学习者能掌握更多的词,增强使用的精确度,最终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3.联想记忆策略

联想记忆策略是通过分析词汇间发音或拼写的一致或相似,形成长期记忆。联想的方法是基于个体不同的认知经验,因此,联想策略因人而异。联想记忆策略也可以应用在同义词、同音异义词等方面的学习。所以,联想记忆法可以大大简化记忆过程和避免词汇混淆和误用。

4.语境记忆策略

在学习词汇时,许多英语学习者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尽管已经记住大量单词,但在翻译、写作或沟通时却不能自如使用。所以,英语教师应教导学生发挥其对词汇的认知能力,结合特定语境掌握词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可以灵活使用词汇,教师应采用结合语境教学的方法。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毋庸置疑,传统词汇教学在记忆词汇方面有其积极影响,但在长期记忆和词汇的灵活应用方面效果甚微。因此,如果教师能遵循人类认知模式并且注重培养学生隐喻意识,学生就可以更加容易、迅速地掌握词汇,最终达到词汇教学“活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Boers F.Metaphor Awarenessand Vocabulary Retention[J]。Applied Linguistics,21(4):553-571.

[2]胡壮麟。语言・认知・隐喻[J]。现代外语,(4):51-59.

英语词汇中的概念隐喻 第6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词汇教学 概念隐喻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81-02

一、 高中词汇教学中运用概念隐喻的重要性

对于任何一位英语学习者而言,如果想要灵活運用语言,首先最基本的是应该掌握一定的英语词汇量。但是英语的词汇量非常大,而且通常在不同的语境下,同一个单词也会有很多种不同的含义,并且没有明显的规律,正是由于这种特点导致英语词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在学习英语词汇的过程中,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记忆背诵单词的词性、词义,更重要的是理解。概念隐喻是国外学者提出的一个概念,实际上隐喻也属于修辞手段的一种,主要是隐藏的对比A、B两种事物或者现象,概念隐喻就是指人们利用自己身边具体的事物或者比较熟悉的事物寻找和抽象目标有类似的地方,进而形成性一种新的认知。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巧用概念隐喻,可以提高英语单词的记忆速度,也有利于延长记忆词汇的时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效率。下面是笔者对概念隐喻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二、 运用概念隐喻提高教学效率的具体措施

1.建立概念隐喻意识,强调英语词汇的基本含义

一般情况下,英语词汇都会有两层含义,具体是指基本意义和引申意义,根据Sweeter的观点,语言主要是因为隐喻才变得更多新颖、多样化,这也就是我们所理解的“一词多义”。其中基本意义是单词的基础,但是词汇的其他含义基本上都是通过隐喻修辞手法慢慢延伸形成的,因此单词其他的延伸意义和单词的基本含义密不可分。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的过程中,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向学生们特别强调英语词汇的基本含义,同时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引导学生深入、仔细研究分析单词基本含义背后延伸出来的概念隐喻,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词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词汇的能力。比如,在学习“head”这个词汇的过程中,学生一般只会记得其基本含义——人的头部,但是对于这个词汇的延伸含义并不是非常理解,为此,教师可以向学生们展示关于“head”这个单词的一些词组,比如“the head of page”,如果从字面意思理解主要是指“纸的头部”,形象的来说也就是指“页眉”,这样相信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掌握、运用这个词组。其次,关于“head”还有一个词组——the head of government,其延伸意义就是政府首领,这也是根据人的头部这个基本意义延伸得来的。因此,在学习英语词汇时抓住词汇的基本含义进行适当变通可以更加全面的认识、了解、掌握这个英语词汇。

2. 将文化内涵融入英语词汇教学中

词汇是西方英语国家的母语,和我们的汉语一样也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语言,具有悠久的历史,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词汇也承载了大量丰富的文化内涵。概念隐喻这种认知思维方式应该比较普遍,就算人们的文化背景不同,但是在认知方面仍然是具备一定共性的,作为语言的属性之一,隐喻主要反映是人们的一种客观上的认知方式。因此,教师在分析概念隐喻时向学生们多介绍一些关于词汇的文化内涵,使学生们能够明确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有利于学生对概念隐喻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地区不同的人们在认知方面也有一定的共性,比如,在中国文化中,狼主要代表“狠毒、凶残”的含义,有一个词语叫做“狼心狗肺”,意思主要是指人的心肠就和狗和狼一样狠毒、凶恶。在西方文化中,“wolf”这个单词也具有 “凶恶”的意思,比如有一个词组“as cruel as wolf.”然而因为概念系统、价值观、认知习惯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文化背景不同的人在认知理解方面的差异也比较大。比如,在我们中国文化中,“鱼”这种动物往往都是吉祥、富足的象征,代表年年有余的好兆头,比如“鲤鱼跃龙门”一般都是祝福升官发财、吉祥富贵的。但是对于西方国家而言,“fish”这个单词并没有如此高的地位,比如有一个成语——“a cool fish”,这个词组并不是说“一条很酷的鱼”,而是代表“无耻之徒”的意思,具有贬义含义。又比如说,在我国文化中,狗的身份是比较低贱的,往往都带有贬义含义,比如“走狗”、“狗腿子”等。但是在西方国家,“dog”往往代表可爱、忠诚,具有美好的品质,如果用在人身上不会带有贬义意味,相反是夸奖人很好。比如“May you a lucky dog.”这是说“你可能是一个幸运的家伙。” 由此可见,东方文化、西方文化在认知思维方式上仍然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学生在学习词汇时应该首先充分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这样才可以准确、快速的掌握这个英语单词真正的含义。

综上所述,以往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并没有在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教师也没有指导学生正确、科学的记忆、背诵词汇学习方法,导致学生一直觉得词汇学习是一件枯燥、无趣、麻烦的事情。新时期下,教师应该在词汇教学中引入概念隐喻法,向学生强调词汇的基本含义,不断渗透英语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形成自主运用概念隐喻学习词汇的习惯,从而提高词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金金. 概念隐喻理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 陕西师范大学,2012,( 05) .

英语词汇中的概念隐喻 第7篇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们表达思想时最重要的一种工具,没有词汇我们将什么都无法表达。在高中阶段,学生们完成了语法的学习。进入大学后,制约大学生英语水平发展的主要方面就是词汇。大学生接触事物面广,思想活跃丰富,在用英文表达自己思想时,常常感到词汇贫乏。另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于词汇量的要求也逐渐增加。大学生常常花费很多的精力去记忆单词,然而多数学生反映自己背过单词很快就会忘记,记忆效果并不好。

莱考夫教授在一次授课过程中受到启发,开始关注隐喻。在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之后提出了概念隐喻。本文尝试把英语词汇学习与这一理论结合起来,以期为大学生英语词汇的学习提供一种较为高效率的方法。

1 概念隐喻理论

隐喻这一概念早在2500年前亚里士多德时期就出现出现在了诗歌和修辞学中。但莱考夫认为生活中很多的隐喻现象中涉及的两个概念并没有相似性,而且他们并不仅仅出现在诗歌等特殊文体中,而是随处可见于日常生活的普通语言中。[1]他在1980年与马克约翰逊一起发表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详细阐述了概念隐喻的含义,给出了对概念隐喻的两种解释:(1)The essence o metaphor is understanding and experiencing one kind of things in terms of another.[2](隐喻的本质是借助一类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2)Meta phors are the mapping relations between two independent conceptual domains:the source domain and the target domain.[2](隐喻是两种独立的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关系: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射关系)。这种映射关系通常表示为“A is B”。

A目标域是一个较为抽象较难理解的一个概念,而B源域是人们比较熟知较为具体而且往往和人们的亲身体验有关的一个概念。比如ideas are food.Food可以被品尝、消化、吞咽,这些特征映射到idea这一概念中,英语中就有了如下的表达:He devoured the book./There are too many theories here for me to digest them all./I just can’t swallow that claim./That’s food for thought.事实上隐喻将我们关于具体事物的经验移植到对情感、状态、思想等抽象概念的理解上,是一种非常普遍和常见的认知世界的方式。

2 概念隐喻理论在词汇习得中的应用

它的核心思想是用较为具体的概念来理解较为抽象的概念,因此词汇习得中导入概念隐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意义比较抽象的词汇。

2.1 多义词的习得

多义词(polysemy)是指具有多个相关意义的某一个词汇形式。Relatedness of meaning accompanying identical form is technically known as polysemy,which can be defined as one form(written or spoken)having multiple meanings which are all related by extension.[3]多义词现象在英语中非常普遍,是词汇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对于多义词教师在课堂上通常只是单纯列出该词的两种或多种含义,再举出几个例句,字典和词汇书中也多是这样讲解多义词。学生们总是抱怨很难记忆,及时当时记住了很快就会忘记。

莱考夫(1987)认为每个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有一个是核心的最基本的意义或者说原型意义,其他意义都是由这个意义延伸或者隐喻得来的。因此通过理解表面多义现象中隐藏的概念隐喻思维,学生们可以更深层次地理解多义词,从而加深记忆甚至永久记忆,并能根据不同的语境从原型意义推论出其他的意义。

比如说“bank”这个词有两个意义,一个是银行,一个是河岸。两个意义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在学习这个词的最初阶段,学生往往很难记住这样没有联系的词义,只能死记硬背。但是这其中包含着一种隐喻就是(MONEY IS WATER)。

河岸中有水流,银行中储存钱,河岸储水的功能就映射到银行储钱功能上,因此银行是由河岸引申出的一种含义。学生们将在理解的基础上更深刻更持久地记住这个词的两种意义。同时还将推论性地理解current指水流currency指货币,deposit有水的沉积和存款两种意义,freeze可以指结冰也可以指资金账户冻结。

再来看light这个词,他的基本含义是光,也可以做形容词和动词表达不同的意义。我们可以从这个词的概念隐喻现象来理解它不同的词义和词性。(1)HOPE IS LIGHT.All I can do is to tell her to hold on,that there is light at the end of the tunnel.(Collins Cobuild English Dictionary 2004)“the light at the end of the tunnel”是指一种充满希望的前景,尤其在当前处于困境中时。在黑暗中人们总是感到无助和迷失,沮丧和无望。但当在黑暗中看到一丝光线时,人们就会感到振奋充满希望。“see the light”意思是“hopeful”。(2)HAPPINESS IS LIGHT.Her face lit up with glee;He came home with a light heart.(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1995)这里light分别做动词和形容词。光作为一种物质可以带给人温暖和舒适等良好的感觉,所以它可以映射人正面的情感,比如幸福和欢乐。(3)IDEAS ARE LIGHT.They shall never know that I had any light on this;they need more light on this subject;he enlightened me on this subject.(Lakoff&Johnson 1980:48)有了光人才可以看清事物,相应地如果我们有了某种思想,我们就会认清某些事物理解某些事物。所以在上述例句中light可以被理解为idea。

多义词的学习是比较困难的,但学生们可以试着去理解那些意义之间的跨概念域映射,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去分析多义词,这将有利于多义词的学习。

2.2 介词的习得

介词在语言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同一个介词会在各种不同的语境中出现,因此介词的习得是英语学习的难点,初学者没有很好的语感对介词的使用经常出错。但如果把概念隐喻运用到介词的理解中,将会大大有利于介词习得。比如说介词“in”,基本含义是在里面在内部,但在不同的语境中它还有很多由容器概念隐喻衍生出的不同意义。容器隐喻是一种实体隐喻。“每个人事实上都是一个容器,拥有边界,有容器内外两种位置。人们把自身的这种容器性质映射到其他物体上,赋予他们边界。”[1]利用容器隐喻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介词“in”。Are you in the race?(RACE ISA CONTAINER)

There is a lot of land in Kansas.(AREAS ARE CONTAINERS)

They are in love.(LOVE IS A CONTAINER)

He made his way in life.(LIFE IS A CONTAINER)

He stared at the girl in red.(CLOTHES ARE CONTAINERS)

上面这四个例句中,抽象的本身没有明显边界和体积的目标域都被概念化为一个容器。所以只要有介词“in”出现的语境,都会有容器隐喻的存在。

在容器隐喻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跟好地理解其他介词。比如说into,out of.“The ship is coming into view.”“The plain is out of sight now.”这里人们的视野被概念化为容器。如果麻烦也是一种容器,我们就有这样的表达“He is out of trouble.”。

2.3 习语的习得

英语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语言,存在有大量的习语。习语的习得是二语习得中重要内容之一。很多人认为习语就是长久以来人们的表达习惯,是一种任意性的语言选择,没有规律可循,只能死记硬背。事实上习语的表达方式中隐含着很多的概念隐喻,在语言表达和实际意义之间有着映射关系。如果把这些隐喻找出来,明确语言表达和实际意义之间的联系,那么语言表达的记忆将会容易很多。同时对目标语国家的文化也会有更深一层次的了解。比如说有关生气“anger”,英语中有下列表达方式:[1]

He has been simmering for a long time.

Let him stew.

He made my blood boil.

His anger welled up inside of him.

He was in a towering rage.

He got all steamed up.

He is letting off steam.

I could barely contain my rage.

He could start to burst.

He exploded with anger.

He blew a gasket.

That really set me off.

这些有关“anger”的习语表达方式看起来和“anger”本身没有什么联系。但是他们共同包含着一个隐喻:“ANGER IS HEAT.”。当我们生气的时候,我们的体温会升高,血压也会升高。刚开始生气的时候我们会控制自己把那种气愤的情绪压抑在心中,感觉到不安和烦躁。随着气愤程度的增加,血压进一步升高,感觉血液像一般液体一样在沸腾,体温继续升高,开始出汗。当气愤情绪实在难以控制时,我们就大吼大叫或者捶胸顿足暴跳如雷,整个人就像爆炸了一样。生气的情绪和热量的积蓄和散发有着这样惊人的相似,那我们用那些形容热量的词来表达生气也就合情合理容易理解了。有了这样的理解再来记忆上面的习语就会比较容易。

3 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英语语言中大量使用了概念隐喻,通过对隐藏在语言中的概念隐喻的分析和解释,我们在学习了词汇的音形意的基础上,还学会了词汇为什么具有某种意义。教师在讲解词汇时要注意挖掘词汇的内涵,发现隐含其中的概念隐喻,同时要嵌入文化的内容,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词汇,从而更好地记忆和运用。然而长期来看词汇的学习还要依靠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还要培养学生对词汇进行深度思考,发现其中隐喻的能力,以便他们可以在扩大词汇量的同时也能进行深度词汇习得。

摘要:本文试从词汇习得中的难点,多义词,介词,和习语等方面的习得入手,把概念隐喻理论导入词汇习得,以期对词汇的教学和学习有所帮助。

关键词:概念隐喻理论,词汇习得,教学,学习

参考文献

[1]高远,李福印.莱考夫认知语言学十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2009:29,63.

[2]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Cambridge: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1980:5,117.

概念隐喻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第8篇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词汇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只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习外语必然要掌握一定的词汇。然而由于英语词汇量大,词义变化复杂,可遵循的规律较少,词汇教学一直被认为是英语教学的难点。再加上长期以来对词汇的认识存在着种种误区,导致英语词汇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一些语言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开始探索词汇教学的新方法,试图把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的实践结合起来。

我们知道,约70%的语言是隐喻式的。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也是思维现象,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束定芳、汤本庆(2002)指出,语言教师可以利用隐喻理论来解释语言意义的变化发展过程,解释词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还可以利用概念隐喻理论来解释语言中各种不同形式的隐喻之间的系统性和相互关系。因此,隐喻作为一种认知工具,为词汇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指明了一条英语词汇教学的可行途径。

二、理论基础

20世纪80年代初,莱考夫和约翰逊(1980)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他们认为,隐喻不是一种语言现象,而是一种认知现象。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即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之中,因为人类的思维过程主要是以隐喻为特征的,人类的认知系统是隐喻构造的。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不同于传统的隐喻理论,它是基于主客观相结合的经验主义的语言观,涉及到“跨域映射”,即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投射。前者通常是人们较为熟悉的、具体的概念,而后者一般是人们不太熟悉的、抽象的概念。通过将源域映射在目标域上,目标域从而得到理解。如:

a.He attacked every weak point in my argument.

b.He shot down all of my argument.

c.If you use that strategy, he’ll wipe you out.

以上例句都以战争的术语来描述辩论这一行为。在争论中,为打败对手,双方都力图捍卫自己的领地,寻找证据来攻击对手。这些句子的背后暗含这样的隐喻概念“ARGUMENT

IS WAR”。

“概念隐喻”是一个概括性很强的概念,它高度概括了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它是深层次的。而我们所说的“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隐喻,其实是指概念隐喻在语言使用时的具体体现形式,即隐喻性表达。隐喻性表达是在概念隐喻统领下派生出来的相关隐喻,因此它受概念隐喻的支配。莱考夫和约翰逊将其分为三类,即方位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

方位隐喻指以表述空间方位的概念来组建的一系列隐喻。空间概念来源于人类自身的体验,是人类最基本的意象图式,是理解其它概念的基础。如果我们将这种物理空间图式结构投射到其他的经验上,使其他抽象经验具有了同样的图式结构,那么词的意义也就通过投射发展了隐喻含义。如介词over的原始意义来源于人类最基本的方位经验“上”和“下”,并在此空间概念的基础上形成了人类最基本的意象图式———上—下图式。该图式在语言中被广泛地映射到人的心理状态、社会地位等抽象范畴,构成“高兴是上,悲伤是下”、“地位高是上,地位低是下”、“控制是上,缺乏控制是下”等隐喻含义。如:

a.She has a strange power over me.

b.He ruled over a great empire.

c.He has little control over his emotions.

实体隐喻是指人们将抽象的事件、活动、情感和思想等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实体隐喻中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是容器隐喻。如将argument看作是盛有东西的容器,就会出现以下的表达:

a.Your argument doesn’t have much content.

b.That argument has holes in it.

c.Your arguments won’t hold water.

结构隐喻是指借助一种事物的概念结构去理解或认识另一种事物。如概念隐喻“LOVE IS A JOURNEY”或“LIFE IS A JOURNEY”是将“旅行”的范畴结构投射到抽象范畴“爱”或“生活”上。如:

a.We’re at a crossroads.

b.We’ll have to go our separate ways.

c.It’s been a long bumpy road.

三、概念隐喻理论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概念隐喻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世界的方式,与词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有利于加深我们对新词含义、多义词及词汇运用的理解。利用隐喻来学习英语词汇,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利用概念隐喻理解新词

隐喻是人类创造新词的重要手段。英汉语中有很多词语都是借助隐喻构成的,如stone-hearted(铁石心肠的),pitchdark(漆黑的),snow-whit(雪白的)等;现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很多人喜欢上网逛论坛、发贴子,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隐喻词汇:在论坛里发贴子的人叫作“楼主”,第一个回贴的人叫作“沙发”,第二个回贴人叫“板凳”,第三个叫“地板”;在论坛里只看贴子不回复的叫作“潜水”,发表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叫作“灌水”;先回贴的人叫作“楼上”,后回贴的人叫作“楼下”。这些隐喻词汇使得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形象、更生动、更新奇,具有很强的修辞性。

(二)利用概念隐喻理解多义词

词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是一词多义现象的普遍存在,而学习者很难将一词的多种意义罗列完整并联系在一起。概念隐喻理论的引入是词汇习得,尤其是多义词习得的关键所在。从词的角度看,一个词的义项大致可分为基本义和引申义。词汇的引申义或扩展义通常是通过隐喻和转喻扩展来的,由此形成了词汇的多义性网络。莱考夫和约翰逊(1980)认为,一词多义现象是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从而建立起不同概念域之间的相互联系。这种联系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相似联想,而也正是人类的隐喻性思维才使人们看到了概念之间的这种潜在的相似性,词汇也因此发展了其不同的义项,产生了许多隐喻含义。可见,词的这种多义性在本质上是源于词的隐喻性表达,是结构隐喻在词汇中的普遍体现。如heart“心脏”(源域)的概念结构通过人们的相似性联想投射到其它概念域(目标域)上,从而扩展了“内心”、“中心”、“心灵”、“爱心”、“感情”、“核心”,甚至还有“要点”、“实质”等含义。

英语中许多词汇都是在其基本义的基础上扩展出了隐喻含义,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经常在词语教学中引入类似于heart的词汇意义扩展的认知分析,让学生了解词汇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揭示词汇不同意义间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推理能力,从而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

(三)利用概念隐喻理解词汇运用

英语词汇词性变化的灵活性也是导致学习者学习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概念隐喻理论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如:storm原为名词,意为“暴风雨”,通过转换变为动词,意为“猛攻;暴怒”;再如,名词cock(公鸡)通过加后缀-y变成形容词。cocky,意为“趾高气扬的”;head作动词时,表示“率领,领导”等,head for表示“朝……方向去”等,这些都是实体隐喻的具体体现。

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隐喻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被认为是“固定搭配”的短语的含义。如:the upper class, look down upon, wake up, break down, in high/low spirits, cut down等,这些短语都包含了介词up(向上,在上面),down(向下,在下面)的隐喻意义,即GOOD IS UP, BAD IS DOWN。

四、结语

在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词汇的掌握和运用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的培养有非常直接的影响。而在词汇教学中引入认知的隐喻理论是非常有意义的,它将会给词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也体现出认知语言学的价值。因此,教师有必要启发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中对隐喻的认知经验,并将其应用到英语学习中来。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重视词汇隐喻意义的介绍,引导学生注意单词的隐喻意义,帮助学生思考该词隐喻意义和基本含义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够深层次地掌握词义。

摘要:词汇教学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概念隐喻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具有指导性作用。本文介绍了概念隐喻应用于词汇教学的理论基础, 探讨了英语教学中概念隐喻理论在新词含义、多义词及词汇运用等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概念隐喻,英语词汇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束定芳, 汤本庆.隐喻研究中若干问题和研究课题[J].外语研究, 2002, (2) :1-6.

[3]严世清.隐喻能力与外语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 2001, (2) :60-64.

概念隐喻理论观照下的英语词汇习得 第9篇

一、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建构在经验主义的基础上。莱考夫将隐喻大致分为三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结构隐喻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 如TIME IS MONEY。方位隐喻指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 表达的是人对空间方位的认识, 如HAPPY IS UP;SAD IS DOWN。实体隐喻指人们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 因而可以对其进行谈论、量化、识别其特征及原因等。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每一个隐喻均具有一个始源域、一个目标域和一个始源到目标的映射。例如:在LIFE IS A JOURNEY这个概念隐喻中, “journey”是始源域, “life”是目标域, 始源域“journey”被映射到目标域“life”之上。这种映射是系统的, 而映射的动因就是人类的经验, 即基于经验之上的概念映射。

莱考夫认为隐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思维模式, 只有借助隐喻, 人类才能通过熟悉而具体的范畴理解陌生而抽象的范畴。因为人类的概念系统本身就是隐喻性的, 语言作为概念系统的反映, 自然也具有了隐喻性, 所以莱考夫提出语言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 隐喻在语言中无处不在。

二、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词汇习得中的积极作用

1.概念隐喻理论为英语词汇习得提供了新的视角

概念隐喻认为, 隐喻不但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 也是人类组织经验的工具。隐喻就是通过具体的事物去认识抽象的事物, 它以一种概念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 使人类在思维层面上在不同范畴概念之间建立联系, 帮助人们不断地认识未知的世界。隐喻的这种创新价值为外语学习, 尤其是词汇习得提供了新的视角。从认知的角度看, 学习的过程就是新旧信息交互作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学习者不断回忆已知的知识, 然后外部的学习刺激不断地和已知的知识发生交互作用, 最后产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这种新的学习观使知识与知识之间发生联系, 知识不再是单一的, 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的。对词汇习得而言, 学习者应该抛弃死记硬背的传统, 要在学习词汇的时候善于发现词与词之间的联系, 通过联想来记忆词汇。

2.概念隐喻理论有助于学习者隐喻能力的提高

因为语言具有隐喻性, 所以用隐喻的方式说话是本族语者语言能力的一个基本特征, 也就是说, 隐喻能力是人们熟练掌握一种语言的重要标志。近年来, 关于隐喻能力的讨论越来越多, 目前它已经和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并列, 成为语言学习者的三大能力之一。概念隐喻理论能够帮助学习者识别和理解语言和交际中的隐喻, 帮助学习者创建跨概念域类比联系的能力, 提高学习者创造性地使用隐喻的能力, 丰富和活跃学习者的创新思维。学习者隐喻能力的提高对语言学习, 尤其是二语词汇习得是大有裨益的, 它不但能帮助学习者加深对词汇的理解, 也能促进学习者对所学词汇的灵活运用。

3.概念隐喻理论有助于学习者词义网络的构建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 扩大词汇意义认知与扩大词汇量都是英语词汇学习的重要任务。然而, 庞大的词汇量, 复杂的词义却成为限制许多学习者英语水平进一步提高的瓶颈。如何使词与词, 词义与词义之间有机地联系起来, 一直是语言学家所关注和探讨的课题。隐喻的认知功能让我们找到了词汇和词义发展的理据性。研究发现, 词的原型义是运用隐喻的基础, 隐喻触发不同词义领域的互动, 由此产生一词多义现象, 人们利用词汇已有的词义通过延伸与扩展派生出的新的词义, 这就使得人们可以利用有限的词汇来表达无限的思想。此外, 作为语言底层潜在的概念系统, 概念隐喻可以把同一隐喻概念下的词串联起来。比如:概念隐喻TIME IS MONEY可以把“cost, spend, save, give, take, run out of”聚合到一起;ARGUMENT IS WAR可以把“defend, attack, weak point, indefensible, target, demolish, win, undersiege”等词语聚合到一起;THEORIES ARE BUILDINGS可以把“foundation, support, shaky, collapse”等词语聚合到一起。学习者可以通过概念隐喻对所学词汇进行整理和组织, 更有效地把词汇存储起来, 方便使用的时候进行提取。隐喻还具有创新功能, 很多新词的产生都来源于隐喻。隐喻作为一种认知工具, 推动词汇以有理据的方式演变, 深入学习概念隐喻理论, 有助于学习者发现词与词、词义与词义之间的联系, 从而构建自己的词义网络。

三、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英语词汇习得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 隐喻具有普遍性和系统性, 隐喻不是任意的, 而是有理据的。借助于跨域映射, 概念隐喻理论能够帮助人们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也就是说, 隐喻能够在不熟悉的事物与熟悉的事物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使二者彼此联系。概念隐喻的认知功能对学习者的英语词汇学习很有帮助。

1.学习多义词

概念隐喻是一词多义的主要来源, 词义的派生与扩展是基于人们的隐喻思维, 人们在认识新事物的过程中, 总喜欢在新旧事物之间寻找相似点, 因而就用现有词来表示新生事物。它使具有特定意义的词呈现其他的相关意义。比如:我们把“a hand-held, button-activated input device”称之为“mouse”, 是因为它们外形相像;把“any obstacle to meeting a goal”称之为“roadblock”, 因为它们功能上都起到阻碍的作用;把“a software program capable of reproducing itself and usually capable of causing great harm to files or other programs on the same computer”称之为“virus”, 因为二者具有相同的危害性。可以看出, 词义在发展的过程中, 常常以原型意义为中心, 进一步延伸或辐射出其他的词义。在人们利用隐喻思维扩大词义的过程中, 总是遵守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以“run”为例, 如图所示:

介词一直是英语学习者的难点, 其词义繁多, 用法灵活, 一直困扰着广大英语学习者。按照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上解释, 作为介词, “in”有18条释义, “over”有12条释义, “up”也有18条释义。这些众多的词义让学习者很难掌握, 因为我们很难找出同一个词的不同词义之间的联系。以介词“in”为例, 它通常被解释为“在…里;在区间、界限或面积以内”, 然而, 它的运用中的实际词义要远比这个复杂得多, 我们可以看下面这些表达:in the room/read in the sun/in love/dressed in rags/paint in oils/in the army/weak in Chinese/rich in minerals/in his life/in carrying out the task。“in”在这些表达中, 呈现出缤纷复杂的意义。概念隐喻中的容器隐喻理论有助于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根据介词“in”的凸显意义, 它的宾语应归属于容器 (CONTAINER) 范畴。容器的特征包括“有内有外;东西可以放进、拿出, 等等”。以短语“in the room”和“in love”为例, 在前者, “room”被看作一个容器, 里面有人和家具;在后者, “love”被看作一个容器, “love”里面有魔力、甜蜜和浪漫, 外面却是痛苦、孤单和无聊, 所以“in love”的人是幸福的, 而“out of love”的人是痛苦的。事实上, “in”以及它的反义短语“out of”的宾语都可以归属到容器 (CONTAINER) 的范畴。如果学习者了解容器隐喻的知识, 就能很容易理解这一类介词的用法。

一词多义确实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 学习者在学习多义词时首先要注意一个词的不同词义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其次可以通过概念隐喻理论, 发现词的核心意义与扩展意义和外延意义之间内在隐喻性联系, 从而达到对所学词汇的熟练掌握。

2.学习习语

英语习语是一种在意义和结构上都比较稳定的语言结构, 是英语语言中的精华, 在英语词汇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传统的观点认为习语是一个语义整体。人们把习语作为纯语言研究, 倾向于把习语作为一种固定结构或长词进行记忆、模仿、使用, 而不深入研究其他相关问题。而概念隐喻理论认为大多数习语存在着许多系统的概念理据, 习语是人们概念系统的产物, 而不是单纯的语言词汇。习语的特点不只是意义与构成词的意义不同而已, 它也是人们对世界认识的产物, 大多数习语本质上是概念性的, 习语的意义是可以按照概念隐喻理论进行推导的, 而非任意性的。

概念隐喻理论的认知机制把知识域、字面意义和习语意义联系起来。以习语“take the bull by the horns”为例, “bull”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是“力气大, 凶猛”, “horn”是的形象是“公牛坚硬而锐利的武器”。想象有人“用手抓住这种动物的锐利武器”, 该是多么勇敢而危险的举动, 因此, “take the bull by the horns”的概念隐喻就是bravery, 该习语也就有了“果断地应付艰难局面”的意义。再比如“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在人们头脑里的形象是“车在马的前面”, 而人们的常识却是“马在车前”, 因此, “把车置于马前”这一形象所产生的隐喻概念是mistake, 该习语也就有了“弄错”或“本末倒置”的意义。

由此可见, 客观世界与人类思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两个不同概念域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 学习者可以凭借头脑中日积月累的隐喻知识对习语意义进行分析和理解。

3.学习短语动词

英语中的短语动词大多有动词加up, down, in, out, on, off等一系副词或介词构成。短语动词表达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概念, 往往不是其组成部分的语义相加, 在理解方面会造成很多困难。概念隐喻中的方位隐喻源于人类自身与大自然的相互作用,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概念, 人们把这些具体概念投射于情绪、身体状况、数量和社会地位等抽象的概念上, 形成用方位词表达抽象概念的语言表达。方位隐喻理论有助于学习掌握英语短语动词。

比如, 在现实生活中, 社会地位和权力与空间上下结构相匹配, 社会地位高、权力大为上, 相反为下。所以我们头脑中有这样一个隐喻概念“地位高为上, 地位低为下” (HIGH STATUS IS UP;LOW STATUS IS DOWN) , 体现在语言中, 我们就有这样的习语表达:step up (提升、晋升) 、come down in the world (落魄) 、look down upon (蔑视、瞧不起) 。还有, 我们在容器中增加物质时, 其平面上升, 当减少物质时, 其平面下降, 于是产生了MORE与UP、LESS与DOWN之间的语义相关性, 也就有了“MORE IS UP;LESS IS DOWN”这个概念隐喻, 体现在语言中, 我们有如下习语表达:build up (累积、增大) 、go up (上升、增长) 、cut down (削减) 、go down (下降) 、run down (耗尽) 。

4.学习词汇的文化内涵

概念隐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类隐喻思维模式的共性, 但有时也跟普通隐喻一样, 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 即民族性。同一事物的所有隐喻表达式并非无一例外地按照同一概念隐喻建构。比如同样谈及“生气”, 汉语中说“怒气冲天;气炸了肺;气鼓鼓的”, 而英语中却说“make one’s blood boil;anger welled up;can’t keep one’s anger bottled up”, 可见, 汉语中的“生气”表达是按照概念隐喻“ANGER IS HOT AIR IN A CONTAINE”来建构的, 而英语中的“生气”表达则是按照概念隐喻“ANGER IS HOT FLUID IN A CONTAINER”来建构的。再比如同样谈及“时间”, 英汉民族对“时间”的隐喻联想是不同的, 在前者的概念体系里“时间是人”, 而在后者的概念体系里“时间是物”。所以, 汉语中说“消磨时间, 虚掷光阴”, 而英语中却说“kill time;fool away one’s time”。由此可见, 通过概念隐喻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 能够深层次地促进词汇的理解与认知。

总之, 用概念隐喻理论指导英语词汇习得, 符合人类的基本认知模式, 为英语词汇习得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是对传统英语词汇学习方法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陈建生.认知词汇学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2]胡壮麟.认知隐喻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3]李福印.应用认知语言学.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4.

[4]李国南.辞格与词汇.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5]骆世平.英语习语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6]汪榕培, 卢晓娟.英语词汇学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英语词汇中的概念隐喻 第10篇

1. 概念隐喻应用于词汇教学的理论基础

其实在生活中人们也常常用到概念隐喻, 它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认知现象。人们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 对待陌生的抽象事物时, 通常都是在自身熟悉的事物中寻求与之相关的联系, 在已知事物的帮助下, 了解和认识新的事物。在英语词汇教学中, 这种方法也是同样适用的, 将对抽象事物的描述和对具体了解的事物之间的描述进行联系, 帮助理解。隐喻也是基于人的经历来理解的, 有些比较普遍化, 大多数人都能够理解;有些则有文化环境的局限性, 因其文化的独特性, 所以在理解方面也会有所不同。

2. 概念隐喻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2.1注重单词基本含义, 构建概念隐喻意识

概念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手段, 是人类思维方式的一种体现, 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也能够通过隐喻的方式来理解和认知隐喻语言。隐喻对单词词义的理解有很大帮助, 能够从词的中心意思开始对词义进行延伸。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认识到, 词义的变化不是随意指定的, 而是在认知的过程中构建出来的, 通过隐喻认知的方式衍生变化来的。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也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 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概念隐喻的含义, 提高自主学习词汇的能力。例如:在学习time这一词汇时, 学生只了解到是“时间”的意思, 并不能真正理解这个单词更深层的含义, 教师可以通过“Time is money.”的隐喻来引导学生, 让学生通过money这个单词来联系学习time, 从“金钱”这个词汇可以了解到time其实也是价值的体现, 具有失而不复得性, 时间就是金钱, 时间可以创造金钱, 创造价值, 让学生对“时间”这一词汇有更深刻的理解。

2.2分析英汉概念隐喻文化内涵的异同

概念隐喻是一种普遍的认知思维方式, 即使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认知方面也是存在共性的, 隐喻作为语言的一种属性, 反应的是人们客观的认知方式。一定程度上, 不同地区的人的认知也是相同的, 比如:英语表达中“My mood is bad.”这种形式的概念隐喻, 就和汉语中“心情糟糕”、“心情坏透了”等表达形式相近。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隐喻也是人们文化认知的一种体现, 那么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由于认知习惯、价值观以及概念系统的不同, 会导致认知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同的隐喻, 由于不同的文化也会造成完全不同的认知。例如:在西方文化中狗是忠诚、可爱的象征, 是很多美好品质的化身。所以产生了“May you a lucky dog.”的说法, 但是在汉语中, 人们在表述中涉及到“狗”的时候往往都是带有贬义的, 如“狗腿子”、“走狗”等, 狗被赋予了完全不同的意象, 所以在词汇理解方面就会出现差异。学生要了解英汉背景文化的差异, 才能准确把握词汇的含义。

2.3引导学生运用概念隐喻, 理解词汇的多重含义

英语词汇学习中多义词是非常常见的, 而且单词的不同意思之间从字面上来看很难产生相关的联系, 从单词的不同含义来看也很难想象这几种意思竟然用同一词汇来表达。教师在以往的教学中只是将词汇的意思全部都介绍给学生, 学生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将单词的意思背诵下来。教师不能忽略词汇意义之间存在的隐喻联系, 在介绍词汇时要将词汇的具体含义和由此引申而来的抽象意义都要向学生进行讲解, 让学生通过隐喻的方式更好地了解词汇, 提高学习效率。比如:bank有“银行”和“河岸”两种基本意思, 看似两者之间没什么联系, 但是引入“Money is water.”的隐喻之后, 就很容易让人理解:水相当于钱, 那么河岸和银行都是保证钱财不流失的一个存储地, 所以bank有“河岸”的意思也就不足为奇。在一词多义的教学过程中, 要让学生从词汇的基本含义进行推导, 通过隐喻表达的方式找出与其关联的其他含义, 帮助学生理解同一词汇不同含义之间的关系, 使一词多义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个联系网, 只有掌握多种词义之间的整体联系, 才能够熟练掌握词汇, 做到对词汇的活学活用。

3. 总结

传统词汇教学中不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 在教学上习惯于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 对于英语教学非常不利。将概念隐喻法应用于词汇教学中, 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去认识词汇的多重含义, 让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形成完整的体系, 使得词汇学习不再枯燥。概念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 对提升教学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张雪丽.2014.谈概念隐喻理论对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科技视界, (1) 34-35

简文武.2014.概念隐喻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引入[J].新校园 (中旬刊) , (2) 23-24

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隐喻教学 第11篇

【关键词】隐喻 大学英语 词汇学习

隐喻的研究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的《论修辞》。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而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生存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它生成于语言思维和民族文化中,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较难理解的目标域。隐喻在文化中能形成一个系统一致的整体,语言的本质就是隐喻。隐喻将理性与想象结合,使人们比较容易理解难以理解的事物。隐喻应是词汇教学中使抽象概念具体化的一种手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将所教词汇意象化和具体化也是当今英语教学发展的一个方向。

一、词汇教学现状

多数学生掌握英语词汇均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但当交流或写作时却无法致用,所以词汇一直都是大学生学习英语难以突破的壁垒。目前,常用词汇学习法有词缀法、例句法、循环记忆法、扩大阅读法等,在某种程度上对单词的记忆起到了作用。但都没有深入到词汇内部,词汇的记忆是孤立、机械、缺乏意象的,导致学生学习事倍功半。而隐喻是词义产生的主要理据、是表达的机制、是同义和多义的来源、是强烈感情的释放口、是填补词汇缺口的方法。隐喻是“一种常被忽视的联系一词多义的重要资源”。大学生需发展其隐喻能力,即对隐喻的认知与理解、掌握运用隐喻的策略,掌握词类的引申意义是学习词汇的重要方法。从上述角度看,隐喻都应视为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内容。

二、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是语言学习必不可少的部分。教师可结合隐喻,帮助学生理解基本范畴词的隐喻意义。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和表达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如“theater”因其形状或功能的相似映射到其他实体域“阶梯教室,手术室”和抽象域“戏剧文学,戏剧效果”等。

1.从认知角度进行词汇教学。认知语义学用意象图式及隐喻、转喻引申来说明一个词语相互关联的多个义项之间的关系,认知语义学认为人类空间概念是最基本的概念,这是因为人类思维源于人的生活本质,躯体经验和生活环境,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人类的意象图式,再通过隐喻和转喻模式,物理空间被映射到其他抽象的概念结构中。支配着一词多义关系的原则即这种意象图式的隐喻映射。如英语中的at,从物理空间影射到时间、状态、方式、原因等,从而形成at的多义:at the station (处所),at five o'clock(时间),at war(状态),aim at(方向)等。

譬如:balance,可指“心理平衡”、“社会发展平衡”、“经济均衡发展”等。同一词表示多个意义,是因为这些意义之间是有联系的。它们的联系来自同一个深层的意象图式、图式变体及从具体到抽象认知域隐喻映射。隐喻是一种认知工具,推动词汇以有理的方式演变,是理解一词多义和语义转移的金钥。可从认知角度分析语义延伸机制,帮助学生理清多义词义项间的隐喻关系,讲解人类隐喻思维特征。

英语中的多义词辅义作为中心意思的拓展许多是有理据的。许多词在认定的中心意思也多源于隐喻,只是由于频繁使用,渐渐淡忘了其隐喻意义,而变成普通词汇。因此多义词乃至中心词义的隐喻讲解是语言教学的重中之重。以金钱为例,英语中的表达方式为spend money like water,在汉语中却表达为“挥金如土”,对多义词的意义即可对此有清楚认识,bank最基本的意思是“堤,岸”,和银行有什么关系呢?堤岸储水(water),银行存钱(money);河水中的水流为current,银行流通为currency;水可流动(flow),与之对应的 money flow 表示“货币流量、资金流量”。

2.注重词汇的文化内涵。隐喻体现人类思维共性。隐喻的认知共性表现在不同文化中语言使用者都能运用隐喻认知和理解隐喻语言。隐喻作为一种各民族共有的认知方式为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心理基础。词汇教学中对词汇文化内涵的讲解,要通过隐喻差异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中西方思维的差异。了解目标语的文化就是了解目标语民族的思维方式,方能更好掌握一门语言。

英语起源于希腊和罗马文明,因此词汇中有不少来源于希腊和罗马神话的传统隐喻,如:Achillesheel(唯一致命的弱点),riddle of Sphinx(难解之谜)。英语中还有很多来源于重大历史事件的传统隐喻,如burn ones boat(起源于恺撒征服不列颠的故事,喻指断绝后路,斗争到底)。有一些源于文学典故的隐喻,如:Don Juan(风流人物)和Pickwick(憨直之人)等,包含着浓郁英语文化特色。

将隐喻理论应用到外语教学中是有益的探索。与传统教学法相比,隐喻法有助于改善和发展学习者的二语习得能力,有助于其触类旁通地领悟和应用词汇知识,并对词汇间的广泛联系和组合搭配进行准确合理地挖掘、提炼与引申,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二语习得能力和语言水平。

参考文献:

[1]Richards[KG*2]I A.The Principle of Rhetoric[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12.

英语词汇中的概念隐喻 第12篇

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 英语专业学生应掌握的词汇量为9000个左右。英语专业学生应掌握的词汇量为6000左右, 专四词汇量为6000-8000, 专八词汇量约为10000-13000, 整个大学期间的词汇量在9000个左右。在四年专业课学习中如何习得9000多英语词汇对英语专业学生而言是个不小的难题。为此, 《英语词汇学》是为英语专业学生专门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而大多数学生都忽略对这门专业课程的学习, 反而投向五花八门的词汇记忆手册, 这充分说明了《英语词汇学》专业课程已岌岌可危。为了激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热情, 本文拟结合教材和教学实践, 具体地探讨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概念隐喻在英语词汇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启示以及在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隐喻思维方面的一些做法。

2.概念隐喻

1980年George Lakoff和Mark Johnson在他们共同出版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隐喻理论。他们认为, 隐喻是一种认知工具, 借用一个具体领域的经验来认识和理解另一抽象领域的概念。人类每天所使用的语言及其认知系统都具有隐喻性的特征, 用一具体事物理解另一抽象事物, 即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投射。如LIFE IS A JOUR-NEY是借用“旅行”的相关知识来理解“生活”的。他们将概念隐喻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即:方位隐喻、实体隐喻以及结构隐喻。

2.1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 指运用与我们的身体构造、行为方式密切相关的空间概念, 诸如:上下、内外、前后、远近、深浅、中心—边缘等表达另一个抽象的概念系统。如英文中一些表示方位的词, 如“up”, “down”, “in”, “out”、”front”、”back”等。这些词通过人体的身体经验形成了人类上—下, 里—外, 前—后等最基本的意象图式。这些图式在语言中被广泛地映射到人们抽象的心理范畴和社会范畴, 构成“高兴是上, 悲伤是下”, “地位高是上, 地位低是下”等隐喻含义。如:My happiness flied up in the rain.

2.2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指将始源概念域的结构合理地运用到目标概念域中去, 使得抽象的目标概念域结构能够形象生动地被认识和理解。如“Time is money”中, “金钱”域中的实际概念可以恰当地映射到“时间”域中, 像“钱”的被花费、被投资、被借用甚至被偷盗等特点概念, 也可形象地用于“时间”的隐喻表达中。

2.3本体隐喻

本体隐喻, 指运用实体的概念或结构来认识、理解和描述我们的经验。如直接用具体的物体来描写抽象的概念, 使抽象的概念拥有一些可视的特征, 其中可分为三小类:

(一) 实体和物质隐喻:把抽象的情感或经验看作实体或物质, 将实体的可量化、可指称、可分类等特征直接运用抽象的经验中, 使其具有一定的可视性和可触性, 方便理解与分析。如, Ideas are objects.

(二) 容器隐喻:把抽象的情感或经验看作实体或物质看作一种容器, 使其有边界、可量化、能进、可出。如, Out of sight, out of mind等。

(三) 拟人隐喻:把抽象的情感或概念看作具有人格特征, 能说会道, 善解人意。如, His theory explains to us that…

3.概念隐喻对英语词汇学课程教学的启示

概念隐喻给词汇教学所带来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包括词义的形成、词义的改变以及词义之间的关系等, 但最重要的一点启示是:学习者应建构英语的概念模式, 培养英语思维能力。

3.1英语词汇学课程教学中隐喻思维的体现

正如Lakoff和Johnson所说言, 隐喻的生存能力强大, 语言、思维及行动等各个领域到处都是。隐喻的这一普遍性也充分体现在了英语词汇学课程教学中, 一方面体现在教材中, 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学方法上。

3.1.1教学材料

英语词汇学教材中的隐喻表达通过词、词组或句子的形式频繁出现。下面从高校普遍使用的上外出版的英语词汇教材《英语词汇学》中选例说明。如:Dream Team (梦之队, 指由最佳人选组成的团队) , 隐含着这样一个概念隐喻:TEAM HAS ADREAM;light-hearted (心情舒畅的) , 隐含着这样一个概念隐喻:Heart IS MOOD;short-handed (人手短缺的) , 蕴含着这样一个概念隐喻:HANDSARE PERSONS;short-sighted (眼光短浅的、近视的) , 隐含着这样一个概念隐喻:SIGHT ISAN ENTITY AND HAS ALENGTH;information superhighway (信息高速公路) , 隐含着这样一个概念隐喻:IFORMA-TION IS A ROAD;to download/upload information (下载、上传信息) , 隐含着这样一个概念隐喻:IFROMATION ISAN ENTITY。

另外, 在本书中, 大量的英语动词短语, 蕴含了丰富的概念隐喻, 如look down upon, bring down, come down with, strike down, go down, cut down等, 这其中蕴含着LOWSTATUS OR RANK ISDOWN (低的地位或等级为下) , SICKNESS AND DEATH AREDOWN (生病或死亡为下) 以及方位隐喻LESS IS DOWN (少为下) 等。另外, 像fill up, end up等也包含着方位隐喻COM-PLETION IS UP (出现或发生为上) , 而方位隐喻HAPPY IS UP (高兴为上) , 表现为cheer up, warm up等。

从以上所举的例子可以看出, 在大学英语词汇学教材中类似的隐喻性表达比比皆是, 因此, 教师不仅要教授相关的隐喻理论知识, 更应该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 合理运用隐喻形象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这才是学英语的精华所在。

3.1.2教学方法

Petrie&Oshlag认为, “隐喻在新知识的习得过程中经常起主要作用”, “隐喻是跨越新旧知识认知鸿沟的主要途径之一”, “隐喻式的教学策略能使学生学得更好, 记忆更持久”。无处不在的隐喻为基于隐喻观的教学提供了便利, 隐喻式的教学不仅会有益于学生形象而又深刻的理解新词词义、一词多义及其固定搭配, 而且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及理解语言的本质, 进而逐步培养学生们自己的隐喻意识和能力, 从而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

与此同时, 隐喻的生动形象性可缓解词汇课堂的沉闷。基于隐喻观的教学课堂, 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而且生动形象的隐喻更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基于此, 王寅等 (2004) 也认为, 在语言教学除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外, 还应加上隐喻能力, 并提出“三合一”的语言教学观。

3.2英语词汇学课堂教学中提高隐喻思维的途径

蔡龙权等经过研究, 认为“在二语习得中强调隐喻理论的应用可以说是当务之急” (蔡龙权, 2003) 。本文拟从教学实践出发, 具体地探讨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概念隐喻在英语词汇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启示。

(1) 优先基本词汇。基本词汇义项多, 用法多, 不论是在日常学习中, 还是日常交际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基本词汇是重中之重。首先, 教师应向学生明确说明基本词汇的重要性, 然后认真讲解有关基本词汇的基础知识, 包括固定搭配以及引申义等, 最后帮助学生梳理基本词汇的基础意义和隐喻意义以及它们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2) 积极建构隐喻模式。隐喻能够创造相似性, 建立事物之间的新联系, 是人类认识新事物和描述新事物的重要方式。因此, 学习中教师应特别强调词汇之间的联想、分类及比较, 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词汇。这种帮助学生建构合理的隐喻观和隐喻学习方式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使词汇教学生动有趣, 栩栩如生。

(3) 注重词汇隐喻的文化内涵。了解语言的文化内涵有助于了解该民族的思维方式, 有助于正确理解语言的内涵, 学好这门语言。概念隐喻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强大的心理基础。因此,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学习语言时, 寻求各民族之间共有的文化内涵, 将是人们习得语言的重要方面。

4.结语

上一篇:我国现代工业建筑设计下一篇:追求生物教学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