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生态农业

2024-08-05

标准化生态农业(精选11篇)

标准化生态农业 第1篇

1“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标准化的研究与应用

1.1“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的研究思路、内涵

发展生态农业模式多种多样,概括性地有食物链型、时空结构型和食物链-时空结构型三大类型。 作者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提出发展 “双链型”生态农业的新理念。其根本内涵就是在农业集约化生产经营过程中,以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为指导,用整体、协调、循环、再生、无污染、可持续的原则组织生产,以通过食物链循环,促成农产品产业链循环,将农业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与生产出系列高附加值的安全农产品紧密相连,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效益并举的良性循环。

1.2“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的创建

“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的创建,源于农业生产的多样性特点。农业生产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业,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通过食物链循环,将农业生产的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池塘底泥等有机废弃物和副产品充当饲料、有机肥料等进行合理利用,既减少了化石能源的投入,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又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协调优化。

2根据资源禀赋,构建“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的技术标准体系

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禀赋,选择和创建适宜本地区发展的“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并制定相应标准,进行示范推广,形成地区特色生态农业和支柱产业。因此,各地应因地制宜地选择和创建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不能盲目照搬照套其他地区的模式。近年来,通过对创建的 “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的配套技术体系,逐步深化、 熟化和生产实践应用,制定了基于“四水”(水禽、 水产、水生蔬菜、水稻)、“特粮特经与畜禽”、“特粮特经与畜禽、水产”等3种资源禀赋的13项地方标准(其中江苏省11项,扬州市两项),并颁布实施, 初步构建了“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示范推广的技术标准体系,为生态农业模式的标准化,提供了操作规程。

2.1基于“四水”生态种养模式的技术标准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水资源丰富,水稻种植、水生蔬菜种植、水禽养殖和水产养殖等“四水”种植业和养殖业异常发达,形成了宝应荷藕和有机稻米、高邮麻鸭、邗江扬州鹅、兴化大闸蟹、盱眙和江都龙虾等各具地方特色的种植养殖带。在传统的种养基础上,嫁接生态循环的现代农业理念,研究集成了水产-水生蔬菜、水禽-水产、水稻-水产、水稻水禽等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并研究制定相应技术标准。目前已颁布实施的“四水”种养模式有9个,分别是:《 茭白-克氏原鳌虾共作技术规程》(DB 32/T1687-2010)、《克氏原螯虾-水稻共作技术规程》(DB32/T 2346-2013 )、《克氏原螯虾-水芹共作技术规程》(DB 32/T 2339-2013)、《克氏原螯虾-荷藕共作技术规程》(DB 32/T 2340-2013)、《克氏原螯虾-芡实共作技术规程》(DB 32/T 2338-2013)、《克氏原螯虾-鲢鳙混养技术规程》(DB 32/T 2337-2013)、《牧草-鹅-水稻链式操作规程》(DB 32/T 1157-2007)、 《牧草-鹅-水稻-鸭链式操作规程》(DB 32/T 16672010)和《有机稻田套样克氏原螯虾生产技术规程》 (DB 3210/T 54-2013)。

2.2基于“特粮特经与畜禽“模式”的技术标准

2.2.1经济林果隙地种草养畜禽的生态农业模式

相对缺水的苏北平原和丘陵山区,土地资源丰富,随着农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效益良好的经济林果得到了迅猛发展,既改善了当地的自然生态,又积蓄了林果土地资源。近年来,通过生产实践,利用林果下面的隙地资源,种植牧草,发展畜禽养殖,创建了林果隙地土地资源的循环农业模式。 研究制定了《林-牧草-鹅-链式操作规程》(DB 32/ T 1668-2010),并由江苏省质监局颁布实施。

2.2.2鲜食玉米秸秆(牧草)养畜禽生态农业模式

鲜食玉米是深受城乡居民喜爱的食材,许多农户采用分期播栽的方式,以达到均衡上市、获取良好经济效益目的。每年到了10月、11月最后鲜食玉米上市后,就在玉米行间套种冷季型牧草如多花黑麦草、紫云英等养鹅或牛、羊,同时将鲜食玉米秸秆, 作为畜禽养殖的天然饲料。创建了鲜食玉米-奶牛牧草生态农业模式,制定了《鲜食玉米-奶牛-沼气牧草链式操作规程》(DB 32/T 1158-2007),并由江苏省质监局颁布实施。

2.3基于“特粮特经与畜禽、水产”模式的技术标准

在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相对均衡的地区,根据种植与养殖的对象和规模,进行合理的水、土资源的配置,使种植业与畜禽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协调发展,同时使农业废弃物得到循环利用,通过延长生物食物链,延伸农产品产业链。

2.3.1经济林果与畜禽、水产并重的种养模式

近年来,通过集约化种养示范,创建了在经济林果下种植牧草养殖畜禽、畜禽粪经生物发酵肥水养鱼的模式。资源配置:区域面积为1,000hm2,则林 (果)、牧草所占耕地为650hm2,开挖建设水禽、渔共育的池塘250hm2,沼气、畜禽舍、围栏场地等配套设施25hm2,基础设施占用75hm2。一般养殖牲畜800~1,000头或养殖20,000只以上家禽规模时,建设500m3左右的沼气池。研究制定了扬州市地方标准《林-牧草-鹅-克氏原螯虾链式操作规程》(DB3210/T 55-2013),并由江苏省质监局颁布实施。

2.3.2鲜食玉米-牧草轮套作与畜禽、水产并重的种养模式

通过集约化种养示范,创建了与特粮特经作物轮作、套作牧草、秸秆与牧草养殖畜禽、畜禽粪经生物发酵肥水养鱼的模式。资源配置:区域面积为1,000hm2,则鲜食玉米或牧草种植所占耕地面积为800hm2,畜禽舍、围栏场、青储池等配套设施面积120hm2,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占用80hm2。养殖羊14,000~15,000只,或肉牛2,000头,建设沼气池800m3左右。制定了江苏省地方标准《鲜食玉米肉牛-沼气-克氏原螯虾链式操作规程》(DB 32/T1686-2010) ,并由江苏省质监局颁布实施。

3“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产业化示范推广

3.1建立江苏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为了快速推进“双链型”生态农业标准化的示范推广步伐,应在“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实施的集中区,建设江苏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其主要目的就是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让周边的农户看得到、 学得会、用得上。如江苏省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在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支持下,2008年在江都市仙女镇银河农业生态园,建成了江苏省“双链型”生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10年在邗江区公道镇现代渔业产业园,建立了江苏省克氏原螯虾繁育与规模养殖标准化示范区;2012年在邗江区方巷镇徐氏鹅业合作社,建成了江苏省林间套种牧草养鹅标准化示范区;2013年在高邮市送桥镇江苏普兴循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开始建设江苏省牧草-畜(禽)-渔标准化示范区。以上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为“双链型”循环农业模式的推广提供了示范样板。

3.2创建“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产业化运行机制

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是农民土地承包条件下, 分散的、千家万户式的自主生产经营。为达到“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经营,必须创建良好的“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产业化运行机制,将农户组织起来,将土地集中起来,发展规模的“双链型”生态农业产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双链型”生态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 大多采用“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 +示范区+农户”的运行机制,其生产经营的基本框架是,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联合科研单位创办示范区,以示范区为样板带动周边农户参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对示范区和参与农户实行农资统供,统一生产过程控制,生产的农产品统一回收,统一品牌销售、优质优价。

3.3创立品牌农产品

发展“双链型”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生产出高附加值、有“品牌”的生态农产品,如无公害食品、 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偏离了这一宗旨,生态农业就失去了发展的内在动力。“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标准化、产业化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从根本上、源头上实现农产品的无害化, 达到创立“品牌”农产品的目的,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能够与国际接轨,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如宝应“倾心”牌莲藕汁、仪征“馋神”牌风鹅、高邮“红太阳”牌双黄鸭蛋、邗江“刮刮叫”牌鲜食玉米、兴化“红膏”大闸蟹、盱眙“盱眙龙虾”等知名品牌,市场价格通常比相应普通农产品高得多。

摘要:依据江苏省农业资源禀赋,创建了基于“四水”、“特粮特经与畜禽”、“特粮特经与畜禽、水产”等适合我省推广应用的“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集成了配套技术体系;制定了13项地方标准,初步构建了“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技术标准体系,建立了4个江苏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研究探索出实现“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产业化的运行机制“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示范区+农户”,推动了“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标准化、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实现农业标准化 推进农业可追溯 第2篇

上海丰欲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

上海丰欲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9月,位于金山区廊下镇现代农业园区内,基地占地面积400亩,全部是塑料大棚,主要种植生菜系列、西兰花、甘蓝、青菜和瓜果类农产品。合作社很荣幸地被推荐为上海市首批蔬菜标准园之一。回顾两年来的生产经营情况,在此分三部分向各位领导做一简要汇报。

一、以创建“蔬菜标准园”为抓手,推进蔬菜生产标准化 按照《上海市蔬菜标准园创建规范》要求,蔬菜标准园主要包括六项内容:一是园地要求;二是栽培管理要求;三是采后处理要求;四是产品要求;五是质量管理要求;六是其他要求。其中质量管理要求包括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档案记录制度、产品检测与准出制度、质量追溯制度。总的来说,蔬菜标准园创建要求高、任务重、管理严。我社将以开展“蔬菜标准园创建”为抓手,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完善相关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切实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

二、以制度为抓手,推进蔬菜管理标准化

我社现采用“三集五化”管理模式,即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建立了十项体系管理制度,如农药施用及仓库管理制度;肥料使用及仓库管理制度;基地生产环境保护制度;田间档案管理制度;蔬菜质量追溯制度;农资管理制度;基地卫生及员工个人卫生管理制度;农残检测管理制度;蔬菜采收管理制度;蔬菜储运加工包装管理制度。在制度管理方面,我社基本做到了“六统一管理”,即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33

统一标识、统一销售,通过有效管理,示范带动全镇蔬菜质量提升和效益提高。

三、以田间档案为抓手,推进蔬菜追溯标准化

一是在生产种植基地上做到可追溯。我社对基地和基地生产者实行了统一编码管理;

二是在农业投入品采购和使用记录上做到可追溯;我社设有植保负责人,专门进行农药采购、保管、使用,做到每批出入有台账记录;

三是在田间档案记录上做到可追溯;我社有专人负责统一记录,详细记载生长期间分次所用肥料,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时间、停用的日期,病虫草害发生与防治情况,产品收获日期。档案记录保存二年以上;

四是在产品检测与准出制度上做到可追溯。我社配备农药残留检测仪器,对所有基地出入品进行检测,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不得采收,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一律不准销售。销售的产品进入市场前,必须做好产品检测,100%合格方可进入市场。

回顾以往我社所做的工作,虽然在抓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农业标准化组织管理、宣传培训、标准化生产推广应用上还在不断完善,我社将以我镇创建市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镇为契机,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实现产品可追溯。

今后,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我社将及时成立创建市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镇合作社工作小组,开展相关农业标准化工作;

二是强化农业标准化宣传培训。我社将在基地以挂横幅、标牌的形式开展农业标准化宣传,同时对种植农户开展蔬菜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

三是推进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我社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印发到每个合作社社员及生产小组组长;

农业企业标准化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第3篇

关键词:农业企业;农业标准化;生产行为;Logistic模型

中图分类号: F32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9-0474-04

收稿日期:2014-03-01

基金项目:兵团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编号:11BTYB12)。

作者简介:王力(1976—),男,新疆石河子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通信作者:毛慧。E-mail:243351816@qq.com。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了适应消费者需求并提高农产品质量,迫切需要标准化实施主体——农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实施标准化生产,农业标准化是企业从传统粗放式生产向产业化、集约化现代农业转变的有效途径。

王芳等于2007年提出,农业标准化是以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简化、统一、协调、优选原理,将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为标准的过程,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手段和途径[1]。章力建等于2011年提出,农业企业标准化是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经验制定成标准并加以推广应用,由于融合先进的技术、经济、管理于一体,使得龙头企业的发展实现了科学化、系统化,从而做到可持续发展[2]。席兴军等通过对我国企业标准化的特点与作用机制进行探析,提出企业实施农业标准化可以加速产品开发,提高企业开发能力,获得适度规模经济,提高和稳定产品质量,使企业活动中各个部门、各个环节能有效合理地運作,最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彭建仿等通过实证分析提出,安全农产品生产能力、安全农产品意识、企业实力、合作伙伴性质、安全农产品生产环境对企业生产安全农产品的意愿有显著影响[4-5]。郑红军等以龙头企业质量控制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分析提出,企业销售收入、资产总额、产品是否出口、决策者年龄、决策者学历等因素对农业企业是否愿意采用国际或国内外先进标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有显著影响[5-6]。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农业标准化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及服务技术水平,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继而有效地提高农业效益,通过实施农业标准化,推行国际标准认证,企业可以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促进品牌建设,最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企业实施标准化生产的过程中,究竟受哪些因素影响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计量模型深入分析影响企业标准化生产行为的主要因素,以期为农业标准化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1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笔者根据企业实施标准化生产程度的高低,将其分为“标准化生产”和“非标准化生产”。企业参与标准化生产的影响因素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企业为什么实施标准化生产?企业选择标准化生产的外因,主要有市场需求、竞争需要、政府支持等因素。通过调查显示,企业标准化生产行为较大程度上受市场需求和竞争压力的驱使。企业实施标准化生产的内在动机来自企业自身对标准化的认知、标准化生产能力和标准化产品的效益等因素。

其次,龙头企业实施标准化受企业自身特征的影响,包括员工人数、销售收入、资产总额、产品是否出口、企业性质等因素,具体分析见表1。

根据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这些假说:(1)企业自身特征主要包括员工数、销售收入、资产总额、产品是否出口、企业性质、企业级别,一般来说,企业的资产多、规模大,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对生产的规范性要求越高。由此提出假说:企业规模越大、级别越高、出口越多,越倾向于标准化生产。(2)标准化生产意识主要指是企业对标准化生产的认知、标准化生产意识及对标准化生产行为的重视程度等。企业领导对标准化生产意识越强,参与标准化生产的积极性越强。由此提出假说:企业标准化生产意识越强,越倾向于标准化生产。(3)农业标准化生产能力是指获得无公害、绿色、有机、地理标志认证的农产品数量。企业标准化生产能力越高,越容易满足表1影响企业标准化行为的因素

因素类别影响因素名称影响生产动机外部:标准化生产环境(市场需求、竞争需要、政府支持)+内部:标准化生产意识(认知)+标准化生产能力(“三品一标”认证)+标准化产品经济效益(比非标准化农产品效益好)+自身特征员工数、销售收入、资产总额、产品是否出口、企业性质、企业级别+注:“+”表示有促进作用。

农产品品质的要求。由此提出假说:企业标准化生产能力越强,越倾向于参与标准化生产。(4)标准化农产品经济效益从长期来看高于非标准化农产品,理性企业会选择实施标准化获得更多的效益。由此提出假说:标准化农产品效益越明显,企业越倾向于参与标准化生产。(5)标准化生产环境是指制约或促使企业进行标准化生产的外部因素,有市场需求、竞争需要、政府支持等因素。由此提出假说:市场需求、竞争需要、政府支持等因素对企业实施标准化生产有促进作用。

2数据来源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逐渐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人们对农产品已从追求数量变成追求质量、品质和特色,为了适应人们的需求,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国各地区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培育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同时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收。例如农业发展迅速的新疆石河子垦区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着眼于增强农业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实施农业标准化,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取得了良好效果。在种植业上,大力推广以6项精准农业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科学、新技术,超宽膜植棉16万hm2,良种推广率达100%,精量播种5.33万hm2,膜下滴灌率100%,智能化滴灌1 333 hm2,机采棉种植面积13.33万hm2以上。在畜牧业生产中,全面应用人工授精冷配技术、饲草三贮一化技术、牛羊塑料暖棚技术、机械化挤奶技术、牧草机械化收割技术、性控冻精及性控胚胎移植技术、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奶牛自由采食等技术,大幅提高了畜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已建成500~1 000头规模化奶牛场58个,从饲喂、繁育到产奶全部采用现代化管理新工艺。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13家企业的34个品种,认证面积1.67万hm2;通过绿色食品获证单位有7家,均通过了800 hm2葡萄有机农产品认证。到目前为止,新疆石河子垦区拥有农产品加工企业注册商标751个,其中引进知名品牌30个,自治区名牌产品9个,新疆著名商标15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截至2013年10月底,“三品一标”已认证品种达52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4个、绿色食品15个、地理标志3个。

可见石河子垦区在种植业、畜牧业等领域的标准化实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整个新疆甚至全国均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本研究在石河子垦区进行实地调查,通过对新疆石河子企业负责人进行访谈及问卷调查,共涉及棉业、酒业、果蔬业、畜牧业、种业、粮油加工业等79家龙头企业,这些企业的具体分布情况见表2。共发放调查问卷90份,回收79份,占87.8%,问卷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3实证研究结果

3.1描述性分析

3.1.1农业企业标准化的出发点调查表明,企业重视标准化生产的出发点主要集中在提升农产品质量方面,其次是获得经济效益、迫于竞争压力、加速开发新产品,详见表3。

3.1.2企业对标准化的认可情况由表4可见,被调查企业大多数认为标准化对企业发展较为有利,占企业总数的5696%;没有企业认为不利于企业发展,说明企业实施标准化是比较利于企业发展的,企业比较认可标准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表4企业对标准认可情况

标准化是否有利于企业发展企业数(个)占比(%)非常有利1215.19较为有利4556.96一般2227.85不利00合计79100.00

3.1.3企业实施标准化满意度79个企业中,有72.16%的企业对实施标准化感到很满意和比较满意,认为一般满意的占25.32%,仅有2家企业认为不满意(表5)。对标准化满意度进行1~4分赋值后,计算平均得分为2.8分,与总分4分相比,满意度达70%,总体看来,企业对实施标准化的现状比较满意。

3.1.4企业实施标准化的稳定性从标准化实施的年限来看,70%以上实施标准化企业的实施年限在5年以上(表6),可见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实施标准化是比较稳定和连续的。

3.2计量经济模型和结果

3.2.1模型选择及研究方法假设农业企业选择标准化生产用y表示,y取决于xi(影响企业实施标准化生产的各种因素)。结果只有2种:分别用y=0、y=1表示农业企业不采用、采用标准化生产,是非连续性的,并且这属于分类结果(y)与多种影响因素(xi)之间的关系,可以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此问题。

标准化生态农业 第4篇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已经进入一个发展的平台期, 农户+基地+龙头企业已成为主要的运行模式。但由于在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方面存在着欠缺, 使得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如果要进一步深入发展, 就必须在体制和机制等方面有所突破。

1 当前影响我国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1.1 目前的农业产业化是不完全的一体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是一个“从农田到餐桌”的产业链条, 其高级组织形态应该是农户与龙头企业的一体化融合, 即把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活动稳定地联结为一体, 实现规模效益, 达到公司和农户的双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 实行纵向一体化经营的优势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价格和管理上, 可以带来经济上的收益和增长;二可以节约交易费用, 在同一个合作性组织内进行交易比通过组织间的市场交易要有效。

但是, 目前龙头企业和农户这两个产业化的主体是彼此分离的, 难以实现完全的一体化, 他们依靠契约来确定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而且契约大部分是硬性的和短期的, 这种短期契约既造成了龙头企业投资计划的短期性, 又增加了龙头企业的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加之农产品的生产是有季节性的, 其结果具有不可逆性, 这就会为龙头企业造成交易的进一步困难, 即“策略性识别错误”, 企业无法辨别判断农户是否履行了当初签订的合约, 是否按照签订的合约施肥、喷药, 如果出现了不符合当初约定的最终农产品, 作为弱势的农民是否能够得到其他方面的补偿。这样农作物产品的不可逆性所带来的风险不可避免地转嫁给了企业, 那么龙头企业就会失去最小成本或保证绩效的动力。另外, 对于农户操作的培训是否应该由龙头企业负担, 这都会出现显著的交易成本激增。

因此, 农业产业化中不完全的纵向一体化既不能带来成本的显著降低, 也不能保证该企业与农户合作的长期性和一致性, 这种分散的、非对称性的契约反而会增加企业的运行成本, 造成规模不经济, 致使农业产业化不能持续发展。

1.2 盲目追求规模而市场有效需求不足

到目前为止, 在农业产业化实践中一直存在着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农业产业化的规模越大越好, 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决定着产业的市场规模。而Stigler (1984) 认为:纵向一体化的发展程度由产业的市场规模决定。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最终目的是想扩大农业生产的规模, 提高农民的收入, 增强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虽然龙头企业所带动的农业产业化项目的规模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是相关的, 但是由于不同农产品的需求弹性是不同的, 基本的粮食性作物、常用蔬菜的需求弹性较低, 而稀有农产品, 像某些特种养殖、种植则具有较高的需求弹性, 市场规模呈现变化的状态, 因此农业产业化的规模要根据农业产业化项目在市场上的可能规模确定本产品的产业化规模, 而不是相反。

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有着相对清晰的专业化分工, 不只带来了规模经济, 还伴随着扩大了的规模经济的管理问题。在规模化的企业中, 合作是主要的特征, 最重要的是对投入“团队”的使用。团队生产的本质在于有几种资源被投入使用, 而产品却不是每一种竞争性资源的各自独立的产出的汇总。只要涉及规模的变动, 管理就必须出现变化, 但往往是企业规模出现大的调整后, 管理制度或管理手段并没有出现很大调整, 造成管理与规模的不适应, 引起经济效益下滑。

2 农业技术标准化对农业产业化的作用机制

目前, 各地的农业产业化不论采取哪种组织模式, 都是经营主体通过契约来连结农户, 它们都会遇到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土地稀缺以及土地承担了社会保障功能等特点带来的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这种高交易成本不仅体现在农产品的交易市场上, 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生产的组织模式中。而农业技术标准化一方面可以通过纵向一体化和规模经济这两种产出性效应来作用于龙头企业和农户形成的生产联合体, 然后通过市场来达到产品价值提升的结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经营的规范化, 它可使农户之间的分歧在规范化中减小, 甚至消除, 契约可在更为简单的条件下签订, 进而减小生产组织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农业技术标准化促进了农业产业化。

2.1 农业技术标准化的软契约作用

契约本来是带有刚性的, 就是由合同条款所决定的必然执行结果, 而且这种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期的。农业技术标准化虽然不能完全取代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签订的契约, 但是由于技术标准化有着自身的固有属性即社会的监管和认证所带来的权威认同, 社会本身的监督监管、质量认证会增加消费者的认同感和信任度, 使得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交易接近于公司的内部交易, 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监管成本。这实际就是对公司与农户之间契约的软化。在标准的实施中, 农户是通过标准的最终检验, 将产品的过程信息包含在最终产品的信息中, 这就对公司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信息透明。公司与农户契约的软化主要来源于对标准的信任, 而标准又反映了农户一定程度上的对农产品种植或养殖的管理过程的信息, 公司对农户执行信息的掌握会降低契约的刚性, 由此会形成技术标准化对农业产业化推动运行机制的自发实现。

2.2 农业标准化的信息通用作用

目前, 我国农业产业化中难度较大的是对农户行为的控制, 这是因为, 农户的种植或养殖行为容易造成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使企业不得不对农户的产品进行检验, 以获得产品的相关信息。这种产品信息的积累对企业而言是非常繁杂和费时的, 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监督运营成本, 阻碍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而农业技术标准化可以使信息公开化, 如果按照GM和GAP操作的话, 产品质量就是规范的和可以预测的, 这无形之中转嫁了龙头企业的运营成本, 即对农户的监管成本由公司转嫁到了社会。要完成这个转嫁, 需要建立一套规范的社会监管检查体系。目前正在实施的农产品认证认可体系就属于这样的一种配套系统, 在这样一个组织中, 市场信息可以更自由地流动, 标准化的施行能使企业更快、更准确地获得市场信息。

3 利用技术标准化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3.1 政府主导推行“企业+基地+农户+标准”的运行模式

从世界农业的发展进程来看, 世界农业经历了从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渐进过程, 在现代农业中形成了美国模式 (土地要素+技术要素+资本要素→高度机械化大生产模式) , 日本、荷兰模式 (技术要素+资本要素→工厂化设施保护地生产模式) , 以色列模式 (技术要素+资本要素→精准农业生产模式) 等多种依赖技术标准化生产的农业发展模式, 政府在技术要素的配置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我国大都是以人力资源为主→家庭联产分散经营 (随意性明显) →“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引入标准化生产的农业发展模式, 因此使推广农业标准的难度增加、费用加大, 要想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政府必须采取措施, 发挥作用, 推动企业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发展模式。

一要因地制宜, 根据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规划来制定当地农业技术标准化的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 要把农业技术标准化的实施与发展农业产业化以及创建农产品名牌有机地结合起来, 围绕区域农业如何形成品牌和规模、达到增产增效和扩大市场做文章。

二要突出重点, 把技术标准化的规划重点放在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上。各项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的制定要有利于标准体系的完整性和配套性, 更要注重先进技术的推广和便于农户的操作。要把农业标准化渗透到农业产业化的全过程中去, 从种子、种禽、种畜、种苗、苗木及生产过程的标准化抓起, 逐步在产品加工、质量安全、贮藏保鲜和批发销售环节实施标准化管理, 引导龙头企业建立标准化体系, 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三要协调发展, 把实施农业标准化与规范购销行为和市场秩序结合起来, 合理地调整农民、经销商和企业的利益, 从而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四要规模适度, 通过有偿自愿的土地流转、合作分工等方式, 优化生产要素配置, 形成经营规模适度, 生产、加工、经营一条龙的组织体系, 促进农业标准化和农业产业化的互动发展。

3.2 龙头企业要重视技术标准的操作程序和产品的分层销售

由于我国农民在现阶段所处的地位和管理层次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 从空间上来讲“农户是分散的”, 是不易于监督和管理的;从经济上来讲他们是赢得起、输不起的, 农户支付不起“失败的成本”。他们在技术标准的操作程序上还不能做到完全的一致。如果从标准方面制定的严格, 那么很有可能造成农产品的大量不合格。而如果标准把握的不严也将无法在市场上得到认可, 无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必须在公司和农户之间就必须建立一种“双赢”的机制和平衡措施, 既要满足标准的执行, 又要对不符合标准的弱势农户不会形成经济上的打击。因此, 龙头企业必须重视农户对技术标准的操作过程, 为形成优质产品做好技术保证。

一要适当参与农户的技术培训, 帮助农户掌握技术信息并掌握农户情况。按照农户的掌握信息的情况和操作能力分类, 引导操作能力强的农户种植高端产品。虽然这样会增加龙头企业的培训成本和管理风险, 但是从技术层面上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二要根据产品的价值层次分割后端市场, 促进销售。

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经营主体, 应该从后端市场实行市场分割, 对产品的价值实行分层工作, 使产品品牌多样化等。应对不同的市场情况采用不同的农产品技术标准, 对于一般的大众市场, 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不必过高, 建立和扩展市场销售网络是工作的重点;对于高端市场, 像外贸出口、绿色认证、有机产品等则采用较高的操作和监测标准, 工作重点则是对农户操作行为的规范。这种价值层次的划分有助于使后端市场对前端的产品生产形成对应, 龙头企业可以集中其关注重点, 有利于产品的最终销售。

摘要: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已经进入一个发展的平台期, 企业+基地+农户已成为主要的运行模式。但由于在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方面存在着欠缺, 使得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如果要进一步深入发展, 就必须在机制和体制等方面有所突破。政府必须采取措施, 发挥作用, 推动企业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发展模式。

关键词:农业技术,标准化,农业产业化,一体化

参考文献

[1]伍英.浅谈农业技术的标准化[J].云南科技管理, 2005 (4) :48-51.

[2]左巧娈, 王勇.农业标准化与农业产业化的互动关系分析[J].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4 (3) :37-38.

[3]焦玉屏.农业标准化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5 (9) :4-5.

农业标准化 第5篇

1、标准 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程序,对活动或其要规定共同和重复使用的规定,指南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并以促进最大社会效益为目的)。

2、标准化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以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上述活动尤其要包括制定、发布及贯彻标准的过程。标准化的显著好处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技术壁垒,并便利技术合用)。

3、体系 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4、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所制定的标准,以及ISO所出版的国际标准题目关键词索引(KWIC Index)中收录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等。

5、国家标准 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组织制定的标准。

6、行业标准 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技术要求,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制定的标准。

7、地方标准 没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由省、自治区、直辖区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标准。

8、企业标准 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而需要在企业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和管理事项,由企业制定并

经企业最高管理者批准发布的标准。

9、产品标准 为保证产品的适用性、以产品必须达到的某些或全部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其范围包括:品种、规格、技术性能、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贮藏、运输等。

10、方法标准 以试验、检查、分析、抽样、统计、计算、测定、作业等各种方法对象制定的标准。

11、基础标准 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并普遍使用,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如名词、术语、符号、代号、标识、方法、模数、公差与配合、优先数系、基本参数系列、产品系列型谱、产品环境条件、可靠性要求等。

12、标准体系 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的联系形成的科学有机整体。

13、标准体系表 在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的相互关系绘制成的,能够反映标准体系特性的图表。

14、标准样品(实物标准)具有准确的标准值、均匀性和稳定性并具有一种或多种性能特征,经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取得证书和标志的实行标准。

15、什么是农业标准化?简单地说,标准就是要求,即市场的要求、消费者的要求,农业标准化就是按照要求生产符合要求农产品全过程。

16、农业标准化的定义:农业标准化是由标准化概念按行业分类衍生而来的。要准确表达农业标准化的概念,首先要理解什么是标准

化。标准化学科包括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即标准和标准化。

标准: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称为标准。该文件需经协商一致制订,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

标准化生态农业 第6篇

关键词:农业;标准化生产;现状;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5.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2-0468-02

收稿日期:2014-09-17

基金项目: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编号:201410235)。

作者简介:李国锋(1972—),男,江苏东台人,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科研管理工作。E-mail:ligf@jaas.ac.cn。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大气、土壤、水体等农业生产环境不断遭受污染和破坏。同时,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业生产者已形成以“老、弱、病、残”为主体的趋势,农业生产中的粗放管理、滥用农业化学品现象越来越重,导致初级农产品的质量不断下降,安全问题频发。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又在不断提高。面对此种日益严重的环境压力,面临需求与供给差距的不断扩大,如何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管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1农业标准化生产现状

1.1农业标准化的概念

农业标准化是指根据市场需求,运用标准化的“统一、简化、协调、选优”原理,针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制定并实施相关的系列标准,加速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1]。通过标准化的生产活动,能够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上具体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标准,实现成果在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渗透,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1.2农业标准体系的建立

“十一五”期间,我国共制定农业领域内的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1 800多项。截至目前,农业领域内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总数已累计达4 500多项,覆盖所有种类的农产品,并贯穿农业生产的所有环节。同时,各省也根据地方农业资源特征、农业生产特色和地方优势农产品发展需求,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地方农业标准15 000多项[2]。到目前为止,我国在农业标准化工作方面已形成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为主体的三级标准格局,另外还有大量企业标准进行补充,形成了贯穿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标准化体系。

1.3农业标准的实施管理

在农业标准数量不断丰富,标准覆盖面不断拓展,标准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各级政府也注重加大农业标准的实施管理,通过农业标准化示范园的建设,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落地生根。截至2013年底,农业部共牵头组建了340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场)、759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 500多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09年起,启动了818个园艺产品生产标准园的建设工作,2014年又开始了一批“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设工作[3]。以江苏为例,自2001年以来已先后有159个国家标准化示范园区获得立项建设,同时也先后启动建设了312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

1.4农业标准实际应用状况

通过各级政府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对农业标准化的大力推进与重视,农业标准的公众认知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园区的企业和农户也从标准化生产过程中获得了实在的收益,促进了标准化工作的示范推广。但是,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情况,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转移,都成为了农业标准推广过程中的约束性因素,给标准的实施管理造成了较大的障碍。

2农业标准化工作推进缓慢的症结分析

2.1农业标准化实施受我国农业生产状况的制约

当今社会,标准化几乎渗透到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在农业生产领域,全面实现标准化也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但是,由于我国目前拥有2.5亿农户,一家一户为主的生产方式占据我国农业生产的主体,经营主体小而散成为制约标准化生产的首要問题。同时,由于现代农业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农、林、牧、副、渔”的总称,而是与农机、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生产和使用相结合,与储藏、保鲜、加工等产后环节相配套,贯穿了产前、产中、产后3个环节的一个完整产业系统。在这样一个综合体下,任何环节的缺失都会成为农业标准化工作推进的障碍。

2.2政府部门对农业标准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由于农业标准对农业生产的推动作用显示度不够,标准实施管理的难度较大,且无法进行量化考核,导致各级政府对标准化实施工作的投入资金和人才均不足[4]。虽然地方政府出于政绩和考核等需要,申请建立了市级、省级,甚至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但在实施过程中均未达到标准化生产要求。同时,由于我国农业标准制定管理和实施分属质监和农业行政部门,造成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和推广脱节,许多标准制定完成后就被束之高阁,根本没有传到技术人员手中,更不能为广大农民所掌握和应用。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制(修)订的农业标准推广实施率仅为 20%[5]。另一方面,政府主导型的标准化管理模式让标准实施的参与者普遍认为标准化工作是政府的事,应该完全由政府来投入,导致标准化事业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始终无法建立各利益方积极参与管理的良好机制。

2.3市场未能给予标准化生产产品合理的待遇

在生产环节,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较大,生产分散,种植品种过于多样化、复杂化且低档次的居多;同时,我国的农产品供应链尚不健全,农产品安全监管力度不够,掺杂造假、坑害、欺骗消费者的案例屡见不鲜,导致消费者对产品信心不足。在市场环节,按标准化组织生产的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高,买卖信息失衡或信息传达不准确,难以形成品牌优势,农产品质量分等分级标准未促成优质优价机制的形成,生产者和经营企业未能在其中获得明显的收益,影响了农民、企业按标准化组织生产的积极性。

nlc202309030836

2.4生产者无标准化生产的意愿和意识

由于我国的国情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决定了现阶段绝大多数农产品还未能实行优质优价。作为农业生产者而言,按照标准化生产要求操作既费事、又费力,产量还会或多或少受到损失,在看不到实惠的情况下,在主观上缺乏实施标准的动力。同时,由于对标准宣传不够,生产者在没有认识到标准就是竞争力的情况下,反而将标准实施视为一种政府强制行为,思想上存在抵触情绪;加上目前农村劳动者文化水平较低等原因,导致宣贯工作实施难度加大,甚至许多基层农技人员对标准的概念还不了解,均导致标准化实施不能成为一种自觉行动,难以指导农民生产[6]。

3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对策建议

3.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标准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政府部门要高度认识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大引导和宣传力度,使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农业标准化对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增加社会经济效益的作用,把发展农业标准化作为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利国利民的事业,逐步将农业标准推广实施纳入管理工作的重点。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加大标准宣传力度,提高百姓对标准的认知度,充分意识到标准与日常生活的息息相关性。同时,加大力度宣传农业标准化法律、法规,增强人们的标准化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紧迫感,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氛围。强化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定期召开现场观摩会,组织生产者到示范区参观学习,使生产者了解标准化生产优势与效益;多渠道设立各层次农业标准化工作培训班,形成推动标准化实施的社会氛围。

3.2加强政策扶持,引导生产者从注重产量转向注重质量

农业标准化的推广和实施需要依靠全社会的参与,单纯依靠简单的行政命令很难落到实处,必须通过相应的政策进行扶持,进而让生产者自觉、自愿地去主动实施。如通过对标准化产品进行补贴,将农业标准化有关部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一个合力,对农业标准化实施综合管理。具体而言,鉴于当前我国采用的(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农业及其他涉农行政主管部门)分工负责,按行政区域和行业实施条块划分管理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则必须对现行标准化管理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打破政府单独垄断标准化管理的现状。一方面必须依靠政府的强制手段和组织协调优势化解在实施农业标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阻力成本,发挥政府的规范、监督作用和引导、聚合效应。权威机构更要充分发挥对农产品标准的管理职能,积极处理和协调不同利益集团在标准制定、修订和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利益冲突,促成规范和统一的农业标准体系[7]。另一方面,也应充分鼓励企业自律型的标准化管理行为,对地方名、特、优农产品,以及由龙头企业组织生产的农产品和地方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产品的标准化管理,宜实行龙头企业、行业协会自律型为主的管理模式。形成多元主体共同管理标准运行的多元协作机制,引导标准申请从单一的数量为主转向质量为主。

3.3建立标准化示范区,通过示范引导提高生产者的认知度

农业标准化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和发展方向,示范区建设始终是推行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抓手和有效手段。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是在创新中诞生和发展的,同样它的壮大和完善也离不开创新。第一,农业标准化园区建设需要立足于本地区区位优势与特色农产品,抓住当地政府和群众高度关注的重点,因地制宜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发展特色产业,开展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化工作。第二,在示范区建设和管理方面要以服务区域性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和综合示范为重点,规范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提高示范区产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增强辐射带动能力[8]。第三,加强宣传和引导,依托现场观摩活动进行推广,逐步扩大标准化示范区的面积,发展标准化示范区农户数目,要针对农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落实标准化难的问题,把建设基地作为推广标准化的载体,依托基地制定落实标准,进一步促进标准的贯彻实施。第四,对园区可以根据功能定位实施分类管理。归属政府承担的示范区,工作重点应放在统筹协调各部门合作机制上;龙头企业承担的项目,工作重点要放在指导企业建立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上;农村经济合作社承担的项目,重点应放在指导其培育农产品市场,制定农产品分等分级标准,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与农户签订合同,体系农产品优质优价,通过利益驱动来引导农民自觉按标准生产农产品[9]。

3.4建立科学的市场评价体系,真正实行农产品的优质优价

农业标准化的顺利实施除了政府部门的引导与扶持,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完善微观农民组织的基础上,建立配套的市场准入制度和管理制度。例如,首先,可以仿照日本、韩国台湾综合农协模式成立独立的专业合作社或者乡村经济会社,由该机构制定统一的生产标准,分户生产,合作经营[10]。第二,所生产出来的产品都将注册为一个品牌,采取信息条码管理,这样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就有了专属的身份证明,在市场上就有了立足之地。第三,建立实施品牌标志准入制度。实施品牌鉴定机制后,正规机构有品牌的农产品才允许进入正规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和城市社区消费合作社。通过标志可以溯源生产源头,并具体到在哪块地(或车间或操作台)上生产的、什么时间生产的。这对于无品牌和标志的农产品,无形中就形成了一种倒逼压力,只能退到农村市场或城市边缘市场,甚至无存身之地。第四,追究问责机制。一旦机制形成后,在正规市场上如果发现不合格农产品,对所属机构要给予列入黑名单、罚款和退市等处罚,严肃追究不按照技术标准生产的会员的责任。促使农产品生产机构严格按照生产标准实施,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利益的内在约束机制,确保市场活动的健康发展。

3.5加强生产过程的监管,实行优胜劣汰

目前我国农业监测体系由农产品产地环境检测体系、农业投入品监测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3大部分组成。通过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实行定点监测和抽查相结合,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监测,能为农业标准化顺利推广提供有力保障。具体而言,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监督体系,一是要从源头上强化对农产品产地环境的监管力度,各部门应及早通过联网建立大数据库以形成对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和农业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监测网络。同时整合质监、农业、水产等有关部门资源,培养一支专门针对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产品创建和申报认证与管理工作的专业队伍。二是要完善农业投入品管理体系建设,优化升级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加强对各单位实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监督检查。从“农田到餐桌”建立一整套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农业标准化全过程例行监管体系。只有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严厉惩罚假冒伪劣不合格产品,才能更好引导农民、企业自觉推广实施农业标准化,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

参考文献:

[1]张洪程,高辉. 农业标准化原理与方法[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0.

[2]周锡跃,徐春春,李凤博,等. 我国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 广东农业科学,2011(20):184-186.

[3]陳松,钱永忠,王芳. 农业标准化实施模式及推进政策研究[J].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0(5):34-37.

[4]王敏. 我国农业标准体系现状、问题及对策[D].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39.

[5]白延飞. 对江苏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的思考[J]. 甘肃农业,2008(4):63-65.

[6]范小建.加快农业标准化促进农业现代化[N]. 农民日报,2003-11-25(1).

[7]史豪. 农业标准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4:149.

[8]陈洁. 我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发展中的问题对策——以江苏大丰市为例[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36.

[9]苏彩和. 广西发展农业标准化的模式选择及对策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2011:115.

[10]安法根. 农村标准化问题研究[D]. 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7:44.袁媛,袁永明,代云云,等. 我国罗非鱼主产区池塘养殖模式生产成本及经济效益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2):470-474.

农业标准化带来的“三重效益” 第7篇

村民口中的示范区,指的正是该县优质水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也是陕西省质监局审批的第六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

勉县地处陕西汉中盆地西端,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是全国籼稻最佳生态区之一。仰仗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水稻种植已经成为勉县当地农户的主要生产生活方式,水稻已成为当地主要粮食作物,总产占该县粮食总产的70%以上,该县常年水稻种植面积1万hm2。

2014年示范项目建设以来,当地的水稻产业还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设了按标准组织生产的优质水稻种植示范区1333余公顷,示范500户数,基本完成了示范区建设的3年任务。项目区水稻2015年总产达到了75.6万kg,单产增幅10.27%,均增收300元/667m2,项目直接受益农民800余户。

在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3年中,勉县政府大力支持,先后出台了《勉县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实施意见》《勉县优质水稻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勉县优质水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相关部门任务分工与协调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文件,为推进示范区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由该县市场监管局、农技中心牵头,起草了《勉县优质水稻种植标准综合体》,涵盖了勉县优质水稻产地环境条件、种子质量、秧苗培育技术规程、大田生产管理技术规程、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5个技术规程。针对优质水稻种植、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技术问题,勉县先后邀请陕西理工学院、市农技中心相关林业专家为农户培训栽植技术,受训500余人次,发放培训教材及技术资料600多份,使广大种植户掌握了优质水稻种植、管护技术规范。

自“示范区”实施以来,勉县坚持标准化种植模式,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订单生产经营模式,在农村劳动力紧缺,农户种植面积小而分散,品种分布杂乱的情况下,合作社把土地集约和订单生产相结合,对社员及农户进行统一指导、统一标准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统服务,并将产品统一销售给龙头企业。

从经济效益来看,通过示范带动、充分调动了当地农民发展优质水稻种植的积极性,提高了当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土地产出率,增加了农业、农民收入,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从社会效益来看,标准知晓率逐年提高,示范点种植户满意率逐年提高,建立了一支较稳定的农业标准化工作队伍。

更重要的是,项目通过推广优质水稻标准化生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投入量,并使用高效能低残留农药,改善了品质、提高了单产,降低了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生态效益明显。

“标准化是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突破口,自示范区项目建设以来,我们县的现代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可以说,收获了经济、社会和生态三重效益。”勉县县委书记马大勇表示。

农业标准化建设调研报告 第8篇

农业标准化工作对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扩大出口、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业的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是推动农业标准化,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1. 农业标准化建设, 增强农民市场观念。

通过农业标准化建设, 制定发布农业地方标准, 农民群众掌握了标准, 按照标准组织生产, 从而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 也增强了农民市场观念、市场意识。

2. 农业标准化建设, 打造一批农产品品牌。

农业的竞争是农产品品牌的竞争, 有了品牌就有了市场准入证, 通过推行农业标准化, 使其获得国家注册商标, 取得绿色食品或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打造一批农产品品牌。

3. 农业标准化建设, 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

实施标准化生产, 使种、养标准化基地实行规范化管理, 改变农民传统的粗放型种植观念, 追求品质和质量, 依靠科技, 精耕细作, 及时更新品种, 严格控制病虫害的防治环节, 通过科学管理蔬菜品质有所提高,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按照标准组织生产, 促进农产品的深加工, 使之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4. 农业标准化建设, 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标准化模式下的订单农业确保农民在生产环节能够获得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在当地党委、政府、等部门的支持下, 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开展结对共建新农村活动, 将有效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二、当前农业标准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对农业标准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不足, 由于传

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下形成的农业经营模式的惯性作用, 我区的大多数农户和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认识不足, 思想保守, 零散种植, 粗放经营, 很难形成规模。

2. 标准体系不健全。

目前社区还没有制订的农业标准, 标准体系还没有完全覆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 农业环境标准、质量安全标准、农业工作管理标准、农业生产操作规范还不健全, 不能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标准的贯彻实施力度也不够, 农业无标准生产的现象较普遍。

3. 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 对农业的拉动作用有限。

4. 农业标准化建设投入不够, 农业标准化工作体系不够完善, 农业标准化基础薄弱。

三、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对策建议

“十一五”期间,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加快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 实施农业标准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 要进一步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 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这既给农业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为推进农业标准化, 深入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创造了良好机遇。农业标准化建设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产品安全, 做好特色优势农业项目的结合文章, 进一步加强领导, 采取有效措施, 形成政府推动、企业带动、市场拉动、农民主动“四位一体”的农业标准化建设工作新格局。

1. 政府推动。

各级政府要明确抓农业标准化就是落实“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的有效手段, 就是抓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要把农业标准化建设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 纳入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的议事日程全面规划。要建立健全由质监、农林、财政等相关部门参与的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机构, 切实转变监管职能, 不断加强标准体系、推广体系、监测体系建设和宣传培训、试点示范以及农业投入品整治等方面的服务工作。要结合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专项经费投入, 列入各级财政预算。要创新机制, 在土地使用、税费征收、银行贷款等方面制定农业开放优惠政策, 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实现土地规模经营, 使农业标准化走向社会, 走向企业, 走向千家万户。

2. 企业带动。

农业产业化企业是带动农业标准化的关键。要大力发展龙头企业, 用好用活中央、市关于扶持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相关企业要不断创新与农民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机制, 大力推行“合同”、“订单”农业, 并采用利润返还、二次结算让利、生产要素入股分红等方式, 形成比较稳定的产销关系, 不断增强带动能力。

3. 农民主动。

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路径解读 第9篇

一、提升农业标准化意识

长期以来, 我国的农产品生产较为粗放, 过于注重产量而忽略了质量, 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 在国际市场上, 农药化肥的残留指标超标现象极为普遍, 导致我国农产品走出国门举步维艰, 究其原因就是由于农业标准化意识不足, 标准化的观念不能贯彻到农业生产过程中。因此, 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建设农业标准化体系, 不断提升农业标准化意识, 通过对国内外市场需求的调查并预测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 从而为建立科学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提升农业标准化意识, 就要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和教育。首先, 可通过电视新闻媒体、报纸、广播等对农业标准化进行大范围宣传, 使标准化的概念不断被大众接受;其次, 通过加强农业标准化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加强农业标准化知识,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提高农民的标准化意识工作刻不容缓。

二、制订农业标准发展规划

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必然要经历一个从起步到逐渐完善的过程, 因此需要加快农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在国家的统一指导下, 并在充分做好市场调研的基础上, 制定出符合我国长远利益的农业标准发展规划, 其中包括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安全卫生标准、包装标识标准等, 使标准化工作贯穿于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 使其在各个环节中均有标准可循。

我国现行的农业标准与国外同类标准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而根据WTO/TBT和SPS的规定, 出口产品执行的是国际通用标准或者进口国标准, 因此在建设农业标准化体系过程中就要以农产品的出口作为着眼点, 使我国的农业标准化工作不断与世界接轨, 适应国际贸易的需要。

三、不断完善农业标准化机构

机构是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主体, 因此应当不断完善农业标准化机构配置, 因此应当在实际工作中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人力, 建立起各类级别的农业标准化机构, 从而有利于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农业标准化机构的构成必须符合我国的国情, 因此应当建立起以政府机构为主, 以各协会、科研机构、高校组成的农产品专业委员会为辅助的农业标准化机构模式, 各类农产品专业委员会参与制定、修订和审核各相关标准, 而在政府机构下成立的农产品标准委员会负责标准的最终审定, 农业标准委员会主要是由国内农业方面的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组成, 因此具有权威性。

四、建设农业标准化经营示范区

我国地大物博, 农业垦区面积大, 而且农业标准化工作开展时间尚短, 因此在建设农业标准化体系过程中, 可先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经营的示范区, 通过在这些示范区内大力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 不断积累经验, 改善不足之处, 使标准化工作不断完善, 然后以这些示范区作为依托, 带动我国标准化体系的全面建设。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由具备丰富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技术人员参与地方标准和农业企业标准化的制定, 逐步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以技术标准为中心, 包括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等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 规范农业生产过程, 并以此指导农业生产, 使农民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来规范操作行为, 以保障农产品的质量, 逐步产生品牌效应。

五、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机制

市场流通机制的完善是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农产品的流通领域主要包括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物流公司以及大型连锁超市等, 在市场流通过程中, 应当以标准化管理来规范交易行为, 围绕农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的建立, 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级、包装、标识等的贯彻与实施, 对于内销产品来说, 要严格市场准入门坎, 促进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不断提升, 对于外销产品来说要调查研究国际标准和贸易接收国的标准, 通过标准的实施来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升, 从而建立诚信、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

六、健全质量监督和认证体系

目前我国质量监督和认证体系亟待完善, 已经成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应当建立起国家级、省部级农业质量检测中心和县、乡镇级别质量技术推广机构组成的质量监督体系, 一方面可从源头上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控制, 有利于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 另一方面通过对农产品的质量等级进行科学的界定, 可以成为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的有效依据。另外, 我国现有农产品的认证有强制性认证和自愿性认证两种, 在考虑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基础上, 应当合理协调两种认证的农产品种类, 以便更好地实施农业品牌战略, 积极开展优质农产品培育和扶持工作, 争取在我国范围内生出品质优良、经济效益好的农产品品牌, 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 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汇增收服务。

结语

综上所述, 在我国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路径可以包括提升农业标准化意识、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完善农业标准化机构、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机制以及健全质量监督和认证体系等等, 实际工作中, 参与农业标准化的人员应当用于创新和探索, 使我国的农业标准化早日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张德新.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路径解读[J].江西农业学报, 2007, 19 (03) :128-130.

崇明生态农业标准体系建设研究 第10篇

1 生态农业及其标准化概况

1.1 英、美生态农业标准化概况

“农业标准化”是以农业为对象的标准化活动, 即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化”的标准化原则, 通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 将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纳入到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的轨道。

农业自出现以来, 先后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3个阶段。由于现代农业强调采用高投入、集约化生产方式, 虽曾在发达国家取得很大进展, 甚至一时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 但由于其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正逐渐被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生态农业所取代。世界各地对于生态农业的称谓和操作不尽相同, 例如有机农业、生物农业、生物动力农业、自然农业、再生农业、替代农业。

英国是最早进行有机农业试验和生产的国家之一,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 英国农学家霍华德爵士 (Sir Albert Howard) 便提出了有机农业概念。如今, 英国查尔斯王子是英国有机农业的最大支持者, 早在1986年已决定将自己的“公爵之家农场 (Duchy Home Farm) ” (1) 从普通农场转变为有机农场。农场是商业经营的, 1990年创建了自己的“公爵原味 (Duchy Originals) ”品牌, 到目前已经推出了200多件有机产品, 农场每年盈利近百万英镑, 均悉数捐给“王子慈善基金会 (The Prince’s Charities Foundation) ”, 全额累积超过600万英镑。除此之外, 查尔斯本人还是“珍稀品种留存信托”的赞助人 (Patron of the Rare Breeds Survival Trust) , 很多英国农民舍弃的英国本土稀有品种, 在查尔斯眼中都是宝贝, 目的在于保留农作物“原汁原味”的英国基因。20多年过去, 王子借助自己英国王储的特殊身份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促进英国有机农业巨大进步, 当之无愧地成为国际有机食品行业的领袖人物。

美国也是有机农业倡导国之一。美国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实施有机生产, 并辅以了法律和标准双管齐下的模式, 真正做到从整地、选种、播种、育苗、栽培、生产、加工、认证、流通等整个生产过程都得到严格控制, 确保有机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质量安全。1990年, 美国出台了《有机食品生产法 (OFPA) 》 (2) , 不仅对“有机”的概念做出明确解释, 还规定由美国农业部 (USDA) 负责有机农产品国家标准的研制, 以保证顾客买到有机农产品均符合国家统一标准。2000年12月21日, USDA颁布了有机农业生产加工国家标准———NOP (3) 准则 (7CFR Part 205:National Organic Program;Fi nal Rule) , 涵盖了有机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和零售等所有过程。若产品的有机成分≥95%, 经认证, 即可获得USDA有机认证标识 (图1) 。

1.2 崇明生态农业标准化概况

近年来, 崇明自实施农业标准化以来经历了从不重视到重视、从无到有、从陌生到熟悉的演变, 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不仅研制出台了《崇明老毛蟹》 (DB31 382-2007) 、《崇明老毛蟹成蟹养殖技术规范》 (DB31/T 383-2007) 和《崇明老白酒》 (DB31384-2007) 等3项地方标准;而且还通过标准化的重要作用, 使越来越多的崇明生态优质农产品获得了广泛认可, 例如截止到目前为止, 崇明拥有上海市名牌农产品5项, 上海市著名商标农产品4项,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项,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项, 全县获得有机、绿色、无公害认证的农产品87项 (4) , 培养市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 (5) 。

2 崇明生态农业标准体系的研制

2.1 概述

借鉴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经验可知, 生态农业已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大趋势, 并已经在美、英等发达国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在寸金寸土的上海, 崇明作为本市最后一片净土, 有着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农业环境优势和高起点。因此崇明应充分利用该优势, 借助标准化手段, 实现崇明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并以点带面, 辐射带动周边地区乃至整个上海生态农业标准化工作向国际领先水平靠拢, 而标准体系正是辅以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技术手段。

农业标准体系是将一定范围内的农业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科学的有机整体, 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标准化效果的规范性文件, 是整个崇明生态农业的框架和蓝图, 是今后标准修订的基本依据。通过制定崇明生态农业标准体系不仅为崇明农业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科学管理、有效指导农业标准化生产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持, 而且还有助于崇明农业生产企业及时了解农业标准信息, 帮助企业培养自觉执行各级标准 (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 的意识。

2.2 崇明生态农业标准体系的制定原则

崇明生态农业标准体系的研制, 需在充分考虑崇明生态农业基本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根据体系制定要求和原则 (GBT 13016-2009) , 从实用性、系统性、层次性、平衡性、规划性等原则出发, 经过几上几下的理论到实践、实践上升理论, 逐步修改完善而成。

2.2.1 实用性原则

崇明作为上海的农业大岛,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孕育出了不少极具地方特色的农产品, 如崇明老白酒、崇明白山羊和崇明金瓜等。崇明生态农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应以实用性原则为基础, 有效突显崇明农业地方特色, 全面兼顾崇明生态农业工作实际。

2.2.2 系统性原则

利用系统分析方法, 结合崇明农业实际, 系统梳理出与崇明生态农业紧密相关的各级标准。使崇明生态标准体系尽可能涵盖农产品投入、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和检测方法等领域, 覆盖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 形成一个科学开放的系统有机整体。

2.2.3 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是标准体系研制的重要依据之一, 即根据标准的适用范围划分层次, 恰当地将标准安排在不同的层次上, 使标准体系的整体结构显得更加科学合理、层次分明。将适用范围大的基础标准处于标准体系表的顶端, 也就是标准体系的第一层;第二层则放置针对某一块农业标准化“类别”对象制定的覆盖面较大的通用标准;第三层则放置针对某具体农业标准化“子类别”对象制定的具有专项性的专用标准。

2.2.4 平衡性原则

为使标准体系便于使用者进行标准查找, 在研制崇明生态农业标准体系的过程中, 在不违背其他原则的基础上, 尽可能使每个“类别”和“子类别”下的标准数量相对平衡, 使整个标准体系更为科学合理、层次清晰。

2.2.5 规划性原则

崇明生态农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应同时兼顾当下和长远两方面的利益, 体系框架不仅要体现出崇明农业地方特色, 还要突显出崇明农业未来发展方向。此外, 在收录目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同时, 也要将崇明目前没有而又亟需出台的标准收录进标准体系中。

2.3 崇明生态农业标准体系研制

2.3.1 标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合理科学的搭建标准体系框架是整个体系研制过程的核心, 尤其是标准体系第二层的确定。第二层是整个标准体系的风向标, 与体系的系统性、平衡性和实用性紧密相连。在系统检索梳理出崇明生态农业所需标准的基础上, 决定第二层以“生产流程”为分类依据, 形成“投入品控制与管理”、“初级生产技术规程”等10大类别, 第三层以“用途”、“产品种类”等为分类依据, 形成“种子种苗”、“农药与兽药使用”等46个子类别。在此基础上, 形成了崇明农业标准体系框架初稿 (图2) 。在将检索梳理出的标准逐条放入到10大类、46个子类别中后, 发现体系建设中存在以下3个主要问题。

(1) 体系标准数量分布不均衡

体系第二层“类别”的划分是否合理, 直接关系到整个体系的平衡性。经对崇明生态农业所需标准进行系统检索、梳理和分类后, 发现体系标准数量分布不均匀。从图3中可看出“相关检测标准”占了整个标准体系近50%的额度;而“农业观光旅游”、“农业环境与资源保护”和“农产品加工技术规程”分别只占了体系的1%、2%和2%。由此可见, 需对体系框架进行适当调整, 以违背崇明生态农业生产实际为核心, 尽可能使整个标准体系更加平衡, 在实现体系实用性的同时, 提高用户在使用标准体系时的便捷性。

(2) 部分标准存在交叉适用的情况

在体系研制过程中发现部分标准的适用范围比较广, 涉及到数个生产环节, 存在同时适用于2个或2个以上的“类别”或“子类别”, 如国标GB/T18518-2001《黄瓜贮藏和冷藏运输》, 既可以放在“农产品贮存”子类别中, 也可以放在“农产品运输”子类中, 很矛盾。

(3) 体系应突出“生态”两字

标准体系是崇明生态农业的发展蓝图, 应统筹当下和未来两大局面, 不仅要符合崇明农业现状, 还应突出崇明农业的高水平, 充分体现出崇明有机、绿色和无公害农产品需求以及生态旅游、循环经济和污染防治等可持续发展趋势。

2.3.2 崇明生态农业标准体系框架

科学、合理、妥善的解决体系初稿中存在的三大主要问题是后期研制工作的关键。首先, 为了突出“生态”两字, 在第二层中增加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类别, 并根据崇明农业实际和未来发展重点, 进一步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大类下, 继续细分出“农业生态旅游”、“农林培育与建设”、“农业循环经济”和“农业污染防治与资源保护”等4个子类别。同时, 为了突出上海崇明农业的高水平, 结合崇明农业特色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未来需重点研制的60项拟编标准名录, 例如《崇明白山羊》等。然后, 针对体系标准数量分布不均衡, 决定将标准数量较大的子类别从原来第三层提到体系第二层, 并作进一步归类分析, 划分成数个子类别。最后, 为解决标准交叉适用的问题, 考虑在重新对这些标准进行归类的时候, 以兼顾体系平衡性和实用性原则为主, 在不违背体系建设原则的基础上, 尽可能保持整个体系的平衡。

在妥善解决上述问题后, 决定第二层仍以“生产流程”为分类依据, 但形成与初稿有较大不同的“农业用药控制与管理”、“投入品控制与管理”、“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规程”、“农业产品产品标准”、“农产品安全管理”、“农产品物流与销售”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7大类。体系第三层则对应第二层则形成“种子种苗培育与检测”、“农产品安全管理体系”等40个子类别。最终形成了纵向体现覆盖范围, 横向反映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主线, 系统呈现生态农业相关要素内在联系, 包含1702件与崇明农业相关的各级标准及法律法规在内的“崇明生态农业标准体系” (图4) 。

摘要:建设崇明生态农业标准体系是推动崇明农业产业升级, 实现崇明农业生态化、体系化、多元化和综合化目标的重要战略工具。本文从标准化、标准体系、农业标准化的概念入手, 阐述了英、美两国及崇明生态农业标准化概况, 提出了崇明生态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原则, 在系统分析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三大主要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崇明生态标准体系框架。

关键词:崇明,生态农业,标准化,标准体系

参考文献

[1]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农业标准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5.

标准化生态农业 第11篇

目前, 吉林省农业发展正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现代化的农业是机械化化、信息化的农业。为了推进吉林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落实农业机械化化、信息化建设, 加快推进农机标准化建设就尤为重要。本文在介绍农机标准化建设之于农业标准化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 从农机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标准制度体系的建设两个层面, 分析提出了“开展农机标准化、促进农业标准化水平提升”的对策, 为今后吉林省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之处。

1 农机标准化建设之于农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

农业标准化是指为了农业有关各方面的利益, 对农业经济、技术、科学、管理活动中需要统一、协调的各类对象, 制订并实施标准, 使之实现必要而合理的统一的活动。其目的是将农业的科技成果和多年的生产实践相结合, 制订成“文字简明、通俗易懂、逻辑严谨、便于操作“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向农民推广, 最终生产出质优、量多的农产品供应市场。其内容具体而言, 包含了农艺措施标准化、农机管理标准化、农业机械状态标准化、农机田间作业标准化等。在农业标准化的实现过程中, 农机标准化所占比重较大。由此可见, 农业标准化的实现是离不开农机标准化的支撑的。此外, 农机标准化的建设可有效提升农业技术水准, 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提高农业产业效益。同时, 它作为农业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促进农机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 是规范农机作业, 保障安全生产, 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效措施。

2 加强农机标准化建设的措施

2.1 重视对农机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为农机标准化建设输送人力资本

1) 农机技术人才是农机标准化建设的关键所在。随着农村产业结构和体制的调整, 土地大规模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这一方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另一方面也为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业、科学化生产创造了条件。从目前, 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来看, 农机专业化服务组织正逐渐取代过去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农具操作使用模式。在这过程中, 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日趋明显。他们既是农机机械化的主体, 同时也是农机标准化建设的主体。培养农机技术人才, 一方面可节约社会资源, 为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流向创造条件, 另一方面也实现农机资源使用的最大化。由此, 这些技术型人才必将成为未来农机标准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2) 重视专业技术培养, 为农机标准化建设输送人力资本。重视专业技术培养, 为农机标准化建设输送人力资本。首先, 要制定技术操作标准。只有有了条条框框, 才有了培训的方向, 才有了人才综合素质的目标, 才有了规范农民农机选择和使用的指导规范。其次, 要加大对农机标准的宣传, 通过各种传播媒介, 如广播、电视、画报等等, 地面轰炸式地让村民了解农机标准化操作的重要性。最后, 组织人才培训, 尤其是针对农机大户、农机专业服务组织的专业人员这部分群体。要定期组织他们观摩学习新技术, 了解新机种, 为实现农机操作标准作业奠定基础。

2.2 重视农机标准制度体系的建设, 为农机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重视农机标准制度体系的建设, 要紧密围绕着地方农业产业群、农业科技示范区、主要经济作物带、地方种植业结构等等实际需求, 制定切合本地农机操作标准化的流程, 有效地将标准化作业贯穿于农机操作的各个环节, 为农机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1) 重视农机标准化体系的建立。标准化体系的建立是农机作业标准化的重要环节, 在不断完善和制定过程中, 农机相关部门要深入研究国内外先进的经验, 在组织专家论证的基础上, 将农机标准化体系逐渐修订、完善起来, 形成一个标准较高、制度较完整的体系。建议体系完善过程中, 要坚持如下思想原则:其一是建立在现有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其二是切实从本地农业实际出发;其三是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四是保证各项农机作业标准的协调一致。同时还要综合考虑整地、播种、深施肥、栽植、喷雾、中耕、收获、加工等农机作业环节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检测评价方法, 做到指标要量化清楚、操作要切实可行、标准要求要明确, 实现农机标准化作业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促进农机作业的标准化、高效化、质量化。

2) 组织示范, 推进标准化建设。农机标准化体系完善修订之后, 可在地方组织全程机械化标准作业示范区和关键环节标准化示范点。在示范点的建设中, 首先, 要根据体系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同时指导其从组织领导到技术指导都建立相依的组织结构, 落实相应的标准, 发挥示范点地带头指导作用。其次, 要加强对示范点的工作指导, 从春播秋种的每个作业环节, 都要组织专门的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指导作业,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为进一步提高农机作业标准化建立科学依据。最后, 要初步形成了主产作物农机标准化生产的模式, 并逐渐辐射开来, 带动整个区域农机化水平的发展。

3 结论

总之, 农机标准化建设之于农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今后的标准化建设中, 我们可从农机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标准制度体系的建设两个层面着手, 重视对农机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为农机标准化建设输送人力资本;重视农机标准制度体系的建设, 为农机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由此, 切实推进吉林省农机标准化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冯舟.开展农机标准化工作, 促进垦区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 5) :37-38.

[2]潘克秋, 王方勤.拖拉机与四轮农用运输车标准化工作现状──工程农机标准化的适应性与调整前景研究[J].农机质量与监督, 1996, (3) :31-32.

上一篇:湖南省新宁县联社论文下一篇:传统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