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程设计范文

2024-07-28

农业工程设计范文(精选12篇)

农业工程设计 第1篇

1 现代农业建设概况

现代农业一般是指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的农业形态。它是人们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技术装备、现代化管理体系经营的高生产效率的一种农业发展状态。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达到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 而我国农业目前的定位是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阶段, 这个质的飞跃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撑。这种形势之下, 我国现代农业建设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

1.1 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

1.1.1 科学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对于现代农业建设也是如此。科技正在迅速渗透到农业建设领域, 逐步成为驱动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科技解放了人力物力, 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体系取代了低效率的手工和简易器械, 使农业迅猛发展, 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1.2 信息化

党的十八大提出农业建设的四化道路的战略部署, 其中就包括信息化建设。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 信息化已然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软实力。农业信息化是我国农业实现质的飞跃的重要支撑, 可促进农业实现高效、安全、优质发展。

1.1.3 集约化

集约化包含3方面的内容:一是由注重生产数量到注重生产质量, 追求优质产品;二是由大量耗费资源转向提高资源利用率, 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节约资源;三是由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注重科技应用, 实现农业的高效快速发展。

1.1.4 市场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农业生产走向国际市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应建立完善的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销售体系, 把我国农业生产推向国际, 使我国真正跻身国际农业大国行列[1]。这对于我国的发展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1.1.5 农业产品多样化

农业产品向多样化、优质化方向发展, 这也逐步成为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农产品已不仅仅是满足人基本的生活物质需求;同时, 还需要给人以健康的精神享受, 美观、健康、原生态对于农产品来说已经是很基本的要求。

1.2 现代农业的主要功能和目标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不同, 它不但具有生产供给的功能, 还能满足生活休闲和生态保护的要求。现代农业追求的目标是提高农产品产出率、商品率, 并高效利用资源, 最终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和谐统一。

2 农业工程技术发展概况

农业工程技术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加强技术研究和突破, 大力的发展农业技术, 不断实践改进, 充分调动基层民众力量参与技术推广, 才能使其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最大的推动作用, 加快我国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步伐。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农业工程技术相关内容。

2.1 农业工程技术的内涵

农业工程技术涉及领域非常广泛, 在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产业、林业等领域均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农业工程技术包括基因工程技术、优良品种研发、现代先进农业机械设备、相关环境保护、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以及其他特殊的新技术。

2.2 农业工程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几种模式

2.2.1 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

这种模式需要当地政府的参与和协调, 具体涵义是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建设研发生产基地, 从而带动相关技术的发展和推广。目前, 我国主要是在科技力量集中、种植条件优越、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如东部沿海地区等。这种模式具体方案如下。

建立农业开发试验区或农业高新技术园。农业高新技术园是一个由相关单位共同创立的一种经济实体, 为相关农业工程技术的具体实践提供场所和基地, 进行农产品的大面积开发, 具体实例比如厦门农业高新技术园和北京顺义综合开发试验区。

建立农业示范区和科技示范园。农业示范园是一种观光性质的新型农业展示基地, 具有生态、高效、绿色农业等特征, 上海市嘉定区、杭州余杭区等是这方面发展比较好的地区。

2.2.2 一体化的科技转化模式

这种转化模式具体涵义是集科研、生产、开发、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现代农业科技型企业, 比如广州花卉、深圳农业科研中心等。

3 技术发展面临问题及现代农业前景展望

3.1 农业工程技术面临问题

虽然农业工程技术有着远大的发展前景, 但是还是面临着不少问题, 下面就几个主要问题进行简要说明。

3.1.1 农业工程技术转化能力不强

首先, 农民是农业工程技术的主要利用群体, 但是由于部分农民缺乏科技意识而拒绝使用相关先进的农业技术, 这是制约技术推广和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其次,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存在很大的问题, 相关人员态度不认真、不积极、缺乏责任感, 导致农业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大大降低, 这些因素共同制约了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农业的建设。

3.1.2 工程技术领域缺乏自主创新

农业工程技术还没发展到成熟阶段, 所以, 技术领域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缺乏更是严重制约了工程技术和现代农业的发展[2]。一方面是科研人员的待遇问题;另一方面是科研设备和实验器材不够先进, 相关制度不完善, 在现有市场经济条件下缺乏创新动力等。

3.1.3 农业科技投入不足

近年来, 农业工程技术领域的资金投入量虽然有小幅增加, 但是整体金额偏少, 这就造成了部分科技研发单位和相关技术推广单位工作受阻甚至无法开展。政府资金投入是主要的来源, 科技发展还有赖于政府支撑, 但是某些地方政府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重视, 对自然灾害抵御能力不足, 这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 部分中小型现代农业生产工具的使用和推广由于缺乏资金支持而无法实现, 这是相当严峻的一个问题。

3.2 现代农业前景展望

农业现代化是不可替代的发展阶段, 当前,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是社会资金富足, 农业发展得到的投资可能性增大;二是市场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加大, 市场供应不足, 现代农业前景远大;三是农民是农业经营的主体, 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足, 这对现代农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应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增加现代农业财政投入,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以研发、利用新型农业工程技术为现代农业开导, 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大国。从农村建设方面, 各级党领导干部应认清农业发展趋势, 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 工农一体, 努力解决三农问题, 努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4 结语

现代农业能否实现新的突破和飞跃性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构成和在国际上的地位。我们应该齐心协力, 相关领导部门和企业单位更应当以身作则, 认真负责, 共同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骆敖宏.浅谈农业技术推广对现代农业的作用[J].农业应用及推广, 2013 (11) .

农业 教学设计 第2篇

导入:同学们,大家好,初次见面,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希望你们会喜欢。下发礼物(米糕、小鱼干、木尺、牛肉干)学生:拿到礼物品尝或者观察

教师:大家不要相互羡慕啊,中国有句俗话叫做“拿人手短,吃人嘴软”,你们吃的吃了,拿的拿了,现在我请几位同学上台来跟大家分享下得到礼物的感受。学生:上台 教师:问题一 收到礼物开心吗? 问题二 好吃吗?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可不可以跟大家介绍下这款礼物的主要原料。

教师:那这些原材料主要来自哪里呢?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第四章第二节——农业 板书:农业

教师:什么是农业呢?农业主要包括哪些生产部门呢?同学们看到课本的90—91页自学完成。

学生:自学,查找答案

教师:提问学生。农业的主要生产对象是什么?获得的产品呢? 学生:生物;生物本身

教师:是的,这就是所谓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第二个问题:农业主要包括哪些生产部门?

学生: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教师:很好,同学们还记得刚刚你们每组拿到的礼物的主要原料吗?依次说出来他们属于哪个生产部门。并以此给他们一个相应的牌子。教师:那为了检测同学们是不是真的了解各部门的主要产品,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活动——把我带回家

活动一:用一块纸板,上面贴了各种农产品,让学生上台来找到相应的农产品带走。然后介绍下本组的主要农产品。然后进行评价。教师:看来同学们的前世都是农民企业家啊,接下来老师要带你们去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的现场看看。你们四组分别是各地的农民企业家代表:第一组(西北地区)第二组(东北三省)第三组(华北地区)第四组(东南地区),这次参加招标的厂商主要有伊利集团、中粮集团、香江家具城、鸭鸭集团。还有几分钟竞标会议正式开始,现在各组可以利用课本93—95页的三幅图以及相关文字进行热烈的讨论,找到自己所在地区的特点。然后我们四个代表要进行竞标。看看哪个代表可以获得厂商的青睐。学生:分组进行讨轮(约5分钟)

教师: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正式开始,各位亲爱的农民朋友和厂商们,你们好,欢迎来到农博会的现场,此处省略两小时,下面我们进行农博会的第三环节,招标环节。首先来招标的是我们的伊利集团,需要的是大量的奶源,请各位需要竞标的朋友描述你们竞标的优势在哪里? 学生:描述,补充

教师:总结,通过大家的描述我了解到了你们那里的天然草场广布,还有四大牧区,所以你们的畜牧业非常的发达,我有个问题,你们那里为什么不种植水稻呢? 学生:因为降水少。

教师:为什么降水少,少到什么程度?

学生:因为离海洋比较遥远,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

教师:是的,以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分为东部和西部。所以在农业部门的分布上,东部和西部是存在差异的。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东部以种植业、林业、渔业为主。造成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降水量。

教师:通过你们的描述,我代表伊利集团正式和你签订合作合同,恭喜你(握手)教师:暂时没有中标的朋友不要灰心,接下来第二个厂商是我们中粮集团的食用油和食糖招标。

学生:阐述,补充

教师:看来不仅是东部和西部在农业部门上存在了差异,在东部的种植业方面,还存在着南北的差异。完成表格。

教师:通过竞标,发现各位的实力都非常雄厚,不过根据你们的描述,我决定此次的食用油标给华北地区代表,食糖的标给东南地区代表队。恭喜恭喜。

教师:看看第三个厂商是谁,对,他就是我们的香江家具城的木材招标。学生:阐释、补充 教师:各代表都说的非常好,我们知道了在东部的林业主要有东北的天然林和东南的人工林,其实今天还有一个地方的农民朋友要来竞标木材的,结果没来,大家知道他是来自哪里的朋友吗?

学生:西南地区

教师:是的,还有西南地区的天然林。结合你们的描述,我决定把这个木材的标给东北地区的朋友们。恭喜!

最后一个登场的就是我们的鸭鸭集团的棉花招标。学生:阐释、补充。

教师:发现这个标的竞争是最激烈的,看来棉花的种植面积非常的广,北方、南方和西北都有呢。最后,我决定把这个表给我们的西北地区代表队。

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工程设计浅议 第3篇

关键词 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工程设计;立体农业;生态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1--02

1 重要性和必要性

耕地资源是我国国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耕地资源的发展也是国家发展、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的体现,是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虽然,在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和谐社社会的要求下,我国耕地资源供需研究已经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对于耕地资源供需及其对策研究研究也在不断地加强。

人类文明在一天天进步,改变世界的能力逐渐变大,对生存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旅游,便成了人们很好的一种消遣方式。而纵观目前的旅游景观设计中,原生态的破坏、文化的流失、开发过度以及能源的浪费等等问题的存在,使得人们不能有一个很好的生态体验的同时,也给旅游景观带来了不可挽回的破坏。不科学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改造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从而影响了人们未来的生存条件。对原生态的保护就是对环境的保护,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的中心问题。

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设计阶段都应该考虑环境因素,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最终的设计要具有可持续性。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设计中应确立生态自然观,这样才能为人与自然间和谐关系提供科学的看待角度。

2 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建设

传统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对农田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较为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纯粹是环境问题,其实质是人的问题。传统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对农田附近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大,既包括陆生环境也包括水生环境,具体表现在:耕地质量不断下降,根据需求,在调查中主要调查了铜陵市耕地资源的各种指标,其中调查的指标范围包括了工业、农业、生活各项污染指标,具体包括有:工业污染中经常排放的有毒元素。总氮污染这个指标是影响到整个了铜陵市耕地资源的各种指标最重要的部分。在各种化学元素中,氮、磷是刺激水中植物生长在重要的元素,他们能够刺激水体的富营养化的情况产生。根据实际划分,可以将氮元素氛围2种类别,也就是有机氮和无机氮。

3 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工程的设计原则

3.1 把握多样性,改善农田空间异质性的原则

生态农业的构建也是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发展节地型农业在耕地治理的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耕地资源的开发与整理,提高开发深度,针对开发方式单一化,探索多样化的开发方式,最重要就是加快耕地资源的开发与整理的建设,在耕地资源的开发与整理时代,实现开发方式的与时俱进和创新。耕地资源的开发与整理建设对于探索多样化的开发方式。

3.2 保持整体性的原则

因而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中,需要更多地注重原生态的保护,以避免恶化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的惩罚。如何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设计中,关注原生态,对原生态进行保护,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互利互存是新时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一个必要课题。所有的设计阶段都应该考虑环境因素,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最终的设计要具有可持续性。现代景观的设计中应确立生态自然观,这样才能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提供科学的看待角度。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建设时,做好生态工程,所要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保持景观尺度及整体性原则。由于生态工程的建设是在整个城市领域范围内进行的,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保证整体性的原则,要从大范围着手,综合考虑整个领域内的生态环境,不是单一的做那一项的生态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作为一个系统的环境,任何景观的设计,都需要从整体考虑。

3.3 构筑现代生态化水网工程

人类的文明在一天天进步,改变世界的能力逐渐变大,对生存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旅游,便成了人们很好的一种消遣方式。而纵观目前的旅游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中,原生态的破坏、文化的流失、开发过度以及能源的浪费等等问题的存在,使得人们不能有一个很好的旅程体验的同时,也给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带来了不可挽回的破坏。生态网的构建也是在生态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构筑现代生态网工程这就是要建设现代化资源网络体系。现代生态化绿化网需要以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构建和设计作为基础,在工程完成后,能够有效实现优化调度各种资源,并且最终能够实现建设中生态环境恢复和改善。生态网的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好各个方面的协调统一,最终实现生态内循环的有序进行,但是其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通过对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以及原生态在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中体现的研究,掌握现代景观与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中的原生态的内容与关系,进而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中原生态的保护方法,并研究不同类型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中原生态的保护。对比国内外对于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中原生态的研究,分析具体的设计实例,学习其方法与经验。最后得出此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及更深远的意义。

4 结语

通过对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调查研究分析,生态化的农业发展模式的应用前景一片大好,也值得进一步来研究。目前,农业发展进程中已经注意到了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许多景观设计保留原有的地形地貌、保留原有的植被或采用本土物种,创造出生态、环保、低碳的模式。

农业工程设计 第4篇

关键词:农业生态,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应用

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 作为我国基础产业的农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不断提高, 但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问题, 尤其是过度种植以及超载放牧所引发的土地荒漠化、漫灌浇水引发的水资源紧缺等, 无不影响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 应用农业生物环境工程, 推动生态农业, 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1 三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

三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常见于我国南方地区, 最为典型的就是“猪-沼-果”, 这种模式是以沼气作为纽带, 实现农业种植与畜牧养殖的协调发展。农户可以对庭院的空间进行充分利用, 建立沼气池、猪圈以及厕所, 将沼气池放在猪圈的地下, 在猪圈中养猪, 上层设置鸡笼养鸡, 闲置土地种植果树, 畜牧的排泄物进入沼气池经厌氧发酵后产生沼气, 可以作为照明以及做饭的能源, 消除环境污染, 剩余的沼液和沼渣则可以作为有机肥或者饲料添加剂, 从而实现物质以及能源的良性循环[1]。作为一种优秀的循环经济模式, 从“猪-沼-果”模式中可以看到循环经济的一些本质性特征, 以生态经济、清洁生产、绿色消费等为依托, 体现出了再利用和再循环的原则, 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 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

与三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相比, 四位一体模式主要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推广, 包括了“日光温室种植-设施畜牧养殖-沼气发酵-厕所改良”, 其同样是一种高效、生态、环保的农业生产模式, 主要是以太阳能作为动力, 将沼气作为连接的纽带, 实现果树种植技术、畜牧养殖技术以及厕所积肥技术的相互结合。从目前四位一体生态农业在我国的推广情况看, 日光温室主要包括了半钢架式以及钢架式两种, 通过封闭式的结构和人工调温调光, 日光温室具有采光充分、防寒保暖的优点, 可以有效抵御恶劣的自然环境, 加上其内部相对广阔的空间, 非常适合进行蔬菜、瓜果以及各种花卉的种植。虽然日光温室对于土壤肥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不过并不需要人工施肥, 可以通过在温室大棚内养殖猪、羊、鸡的方式, 解决有机肥不足的问题。同时, 由于温室大棚中的温度相对恒定, 这些家畜和家禽的生长速度快, 可以保证较高的出栏率, 增加农民收入。沼气池的修建, 可以对畜牧以人的粪便进行集中处理, 产生的沼气可以用来照明和做饭, 也能够对大棚内的温度进行调节和补充, 实现对于能量和物质的循环利用, 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2]。

3 农林牧复合系统

农林牧复合系统是指在有限的土地空间内, 依照生态经济学的有关原理, 依照一定的结构和时序, 将乔木、灌木、农作物、经济作物以及动物等有机的组合在一起, 从而形成一个多种群、多层次、多产品、多效益点的人工生态系统, 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尤其是最近几年, 对于农林牧复合系统的研究越来越多, 取得的研究成果也在不断增加。相比较其他生态农业模式, 农林牧复合系统最为显著的特点, 是能够针对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多方面、可持续的开发利用, 这是其他任何一种土地利用方式所无法比拟的。对于农业技术人员而言, 应该认识到, 一个完善的复合结构模式, 必须确保各个生物种群具备显著的生态位分化, 尽可能减少不同种群复合经营时的负面作用, 实现相互之间的协调共生, 从时间、空间、顺序以及数量等方面, 进行系统性的调控, 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3]。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可以在保证农业经济效益的同时, 减少其对于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提升生态效益。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 应用农业生物环境工程技术, 能够提升农作物的产量, 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 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应该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宋旭, 王涛, 魏春林.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在农业生态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 2016, 47 (7) :34+37.

[2]周磊, 简保权, 周玮, 等.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技术 (新能源产业) , 2011 (10) :17-21.

农业工程设计 第5篇

进一步明确农业工程在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作用和任务,以促使农业工程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该文在分析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形式、特点及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特点及内涵,农业工程的任务、特点及研究领域,农业工程科技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介绍了农业工程科技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状况,提出了加快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正文: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路桥区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纵观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主要有以下三大特点:

(一)拥有一支面广量大、以农民购销户为主体的农产品流通大军

路桥农民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信息优势,利用多年经商经验,走南闯北,开拓市场,建立销售网络,在农产品流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有的自产自销,有的联户销售,有的则实行产销两地合作购销。蓬街镇是我区的主要蔬菜基地,拥有1.3万亩蔬菜种植面积,年产量近6万吨。除了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外,该镇农民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积极寻找市场拓展销路,网络覆盖华东地区。金清镇充分发挥海涂广、河塘多的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年销售总收入高达3亿元。据统计,目前全区农产品产销专业户高达1.1万户。这些专业购销大户成为我区农产品流通领域中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二)培育了一批档次高、上规模的农产品生产销售基地

从90年代后期开始,路桥各级政府将培育发展农产品产销基地作为加快农

业产业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引导农民因地制宜种植水果、蔬菜、花卉,发展

畜禽、水产品等,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如蓬街、峰江等地建起了近万亩

葡萄生产基地,总产量超过1.5万吨,年销售收入达5000多万元。金清镇建起

若干个规模化淡水养殖场,每年向市内外市场提供各类水产品1.2万吨,年成交

额突破2亿元。此外,桐屿的枇杷、蓬街的蔬菜、峰江的杨梅和花卉等基地亦颇

具规模,产品不仅满足了当地市场的需求,而且远销杭州、上海等地,有力地促

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建起一批以专业市场为骨干、批发与零售相结合的农副产品市场

农副产品市场是实现农业社会再生产的桥梁和纽带,在农产品流通中起着重

要中介作用。改革开放以来,路桥农副产品市场逐渐增多,并向着规模化方向发

展,为农产品流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至2007年,全区农产品专业市场发展到

40多个,年成交额突破15亿元。如路桥的副食品批发市场、路桥果蔬市场、路

桥粮油批发市场、金清水产品市场,年交易量均超过1万吨,逐步形成了农产品

大市场、大流通的新格局。

农民购销队伍的建立和市场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区的农产品销售,并逐

渐进入全国性的大市场、大流通,销售网络覆盖10多个省市。

但是,在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也显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

四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农业产业化来自于农村干部群众的实践创造,其认识有一个渐进的、不断深

化的过程。当前,我区干部群众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部分干部

群众对农业产业化的含义、地位、作用等了解甚少,他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参

与了主导产业和农业商品基地的建设,但大多数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步人云亦

云,处于盲目自发状态,缺乏主动性和创造力,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全面发展。

(2)有的干部群众认识不到位,不了解农业产业化对于实现农业第二步飞跃的重

要意义,对农业产业化的运行机制没有认真的研究,对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

问题、新矛盾不是积积去想办法解决,而是放任自流、任其发展,导致运行机制的研究探索滞后,更谈不上把推进产业化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有机结合起

来,去研究、去探索、去推进。(3)不少部分对农业产业化缺乏深刻理解,有的对“龙头”理解过宽,把一些小型加工厂甚至个体作坊看作“龙头”企业。有的对“产业”理解片面,把在乡镇甚至是一个村里有一定生产规模的生产项目也看

作“产业”。这些片面认识的存在,制约着农业产业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内部体系发育滞后

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

化服务“的要求,组织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从最近几年外地和路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践看,与此相对应的是主导产业、商

品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三大要素”。“三大要素”的状况决定着农业产业化发

展的状况。当前“三大要素”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主导产业零星分散。

“产业”原作为工业用语,是与社会化.大规模联系在一起的。在目前以家庭联

产承包制为主体的经营体制下,只有把个体经营凝聚到一起,产生巨大的规模效

应的生产行业,才能被称为“产业”或“主导产业”。农业产业化中的主导产业,应该以在当地国民总值、农民收入中占主导地位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为基本特

征。目前,路桥一些地方的“主导产业”尚不具备这样的特征,有的镇(街道)甚

至还确定了几个主导产业。由于重点不突出,依然是小规模生产,单个的农户仍

然处于盲目经营状态,农产品不能做到大批量生产和销售,很难进入大流通。(2)

商品基地规模小。农业商品基地建设是解决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与产业化要求适度

规模经营相矛盾的最有效的途径。最近几年,路桥虽然组织实施了畜牧、水果、蔬菜、海塘养殖等农业商品基地建设,但大多数仍然是小农式经营,基地规模小,科技含量差,商品率低,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生产方式的继续。(3)龙头企业带

动能力差。一是大龙头少。近几年虽然兴办了一批龙头企业,但是大多数是年产

值只有几十万元或几百万元的小型企业。由于规模小,开拓市场能力差,不仅企

业自身不能快速发展(有的甚至处于亏损停产状态)也很难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

发展。二是形式单一。目前路桥的龙头企业基本上都是初级农副产品加工型,市

场型、科技型相对较少,致使农业资源难以实现深度开发和多次转化增值,产品

不能实现与市场的有效连接,既影响了农民收入,也影响了农业发展。三是功能

不能够完善。农业产业化要求起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必须既是生产流通的载体,也是服务调控的载体。而路桥大多数龙头企业实际上只起到一定的流通作用。服

务调控职能还无从谈起,因而不能很好的发挥带动作用。

(三)运行机制不完善

农业产业化“三大要素”——主导产业、商品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在发展过

程中,需要有相应的运行机制把三者连接起来,近年来,虽然在各地方也进行了

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很大的障碍因素。(1)管理体

制不适应。现有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仍然是职能分散,条块分割,业务部门强调

垂直领导,地方则要求横向联合,各有各的“顶头上司”,各有各的“尚方宝

剑”。由于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和综合协调机构,管理上相互掣肘,调控力量相

互抵消,造成许多不必要的内耗。(2)政策法规不配套。实施农业产业化是一项

系统工程,客观上要求配套完善的政策法规,如龙头企业的扶持、管理,产业化

组织的审批、信贷,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组织、协调等等,都要有相应的政

策法规作为准绳。目前,国家、省、市尚没有制定和出台操作性强的相关的政策

法规,农业产业化发展基本上处于自发、无序的状态。(3)内部利益调节机制不

完善。龙头企业与商品基地及农户尚未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联心联

利、共同发展”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当某一种产品市场价格较高时,农民将其拿

到市场上去卖高价,龙头企业因得不到充足的原料“吃不饱”而使生产受到很大

影响;当某一种产品在市场滞销时,农民只好去找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又不能很

好地保护农民的利益,拒收拒购、压级压价、拖欠贷款的现象也屡屡发生。同时,部分龙头企业只顾眼前利益,忽视自我积累和长远发展,既不注重扩大规模,又

没有建立市场风险基金,一旦市场发生波动,整个产业体系就会因缺乏风险共担的机制和自我保护能力而解体。

(四)发展环境不宽松

农业产业化作为新生事物,它的羽翼还不够丰满,筋骨还不够健壮,还需要

社会大力保护和扶持。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大环境还不够宽松,主要表现在:

(1)组织领导不够得力。区、镇(街道)两级尚未建立起相应的组织机构,尚不完

善对产业化进行指导、协调、研究和探索,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产业化实施中遇

到的困难问题,一些镇(街道)没有制定切合实际的产业化发展规划。(2)市场体

系的不够完善。就时常体系而言,农村集资市场覆盖率低,设施配套差,流通服

务组织薄弱,农民自产的产品还得靠自己寻找出路。就服务体系而言,服务内容

比较狭窄,手段落后,尤其是对产后服务显得更为薄弱。(3)扶持措施不落实。

国家扶持资金向产业化倾斜力度不够,争取到的项目资金因财政困难难以即时足

额到位,集体经济薄弱,都是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二.现代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

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

展的重要经营方式之一,而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与市场和农户两头对接,是农民走向市场的依托,在农业产业化

经营中起着核心和支撑作用。农业企业特别是农业中国科技论坛

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产业化经营、提高

农产品的深加工程度、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增加当地的财政

收入和农民的收入。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也是现代农业建设中农业

组织创新的路径选择。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

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龙头企业是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带动力量。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并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支持龙头企业提高辐射带动能力。

中央文件对龙头企业、农业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清楚的论述。理论上,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重要作用。首先,龙头企业将千万家农户和国内外市场相连接,具有引进技术、深化加工、服务农户、开拓市场等综合功能,企业技术创新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动力和重要支撑。其次,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带动了结构和管理创新,把新品种、新设备、新技术和现代的科学管理方法,应用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过程,从而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个环节紧密地联系起来。最后,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还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实途径和出路。龙头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科研人员进行技术研发、产品开发,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实现科研与生产、市场需求相衔接。但现实中,农业的特殊性使得这些涉农企业存在诸如收益低、规模小、筹资难、管理水平低、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再加上面临市场的不确定性与风险,给企业的技术创新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这些正是湖北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实践证明,西北多数农业生产地区的农业龙头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必须清醒地看到,与全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求和发达省份相比,西北部省市的农业产业化还存在龙头规模不大、管理水平不高、发展资金缺乏、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产品科技含量低等问题,不仅阻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而且还会对技术创新的进行产生不利影响。

(一)企业大多规模小,经济贡献偏低,西北部地区的大多数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产品市场占有率低,难以形成大气候。

(二)缺乏优秀人才,管理水平不高绝大多数企业现有人力资源不能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尤其缺少懂经营、善管理、有战略眼光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程度、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和农民的收入。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也是现代农业建设中农业组织创新的路径选择。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龙头企业是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带动力量。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并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支持龙头企业提高辐射带动能力。中央文件对龙头企业、农业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清楚的论述。理论上,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具

农业工程设计 第6篇

摘要:现阶段,城市中对于管理标识牌的设计已经趋于完善,在农业水利工程管理中,我国还没有针对管理标识牌的设计进行详尽的研究,不同区域的农业水利工程管理标识牌设计也没有制定出统一的标准,从而使得标识牌设计存在混乱的局面,无法正常的对其进行使用。为此,本文就主要针对农业水利工程管理标识牌的设计方法展开了简要的探究,仅供同行交流和参考。

关键词:农业水利工程;管理标识牌;设计方法

所谓的农业水利标识牌就是依据文字、图形以及的符号等,并依靠多种物质载体来实现农业水利工程信息传送的牌子。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在高速的发展中,其在社会经济中所占据的比例也在加重,而且作用也日渐突出,其中农业水利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同时也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针对农业水利工程管理标识牌实施有效的设计,可以更好的帮助人们识别农业水利工程的类型,以更好的推动农业水利的发展。

一、农业水利标识牌(AWCS)的类别和管理的具体内容

1、标识牌类别

目前我国对管理标识牌的设计在城市交通、风景旅游区等方面都已发展的较为成熟,而在水利工程中,特别是农业水利这一块的管理标识牌设计的相关研究却相对较少.各地关于农业水利管理标识的设计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其五花八门难以管理。这就需要合理的对标识牌进行管理,管理中的重点内容就是先要对标识牌实施分类。

AWCS的构成元素主要有文字、数字符号以及图形等,要想使得AWCS能够得到更为合理的设计,就需要针对AWCS进行有效的分类处理,从而可以为后续的各项设计工作开展的奠定扎实的基础。水利管理标识不仅要能够凸显出水利工程的整体布局形式,同时,也要能够凸显出工程所涵盖的基本信息,并且要能够充分的体现出该区域所需要注意的事项等,依据这一点就可以了解到,针对水利管理标识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按照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展示牌以及树立工程标识牌的选定。

2、标识牌管理具体内容

2.1物资原材料的标识由物资部门进行。

2.2物资质量状况的标识分为“合格”、“不合格”、“待判定”。

2.3物资部门必须对标识、标牌等经常进行检查、整理,防止混乱。一旦出现标识模糊不清或损坏,应及时纠正。如有丢失或无法确认的应重检另标,防止错用混用。

2.4物资部门应向外协队伍书面交代物资标识的管理实施要求,并对其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物资标识的准确性。

2.5对有可追溯要求的物资应以《材料验收记录》、《进料记录》、“材质证”或“出厂合格证”、《检验/试验报告》等质量记录作为物资质量状态的标识并妥善保存。

二、AWCS的具体设计措施

1、AWCS设计需要坚持的原则

在对AWCS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坚持规范化的原则,在展开设计的时候,需要从规范、科学的角度出发,确保标识牌的内容与实际的要求向符合,不能够凭借主观意识进行设计,否则将会使得标识牌中的内容出现混乱的情况,无法形成统一的设计标准。

其次,就是要严格的坚持系统化的原则。针对与AWCS相似的标识牌设计来说,需要确保标识牌的材质、颜色以及规格等不变,而且不同的标识牌无论表现的内容有多么的不同,其风格也需要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够使得不同区域的标识牌呈现出和谐的局面。

再次,坚持人性化的原则。在针对AWCS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将人作为考察的重点,将人的观念作为核心,在充分考虑实际状况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特色,使得标识牌能够对当前的农业水利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反应,保障受众能够直观的理解标识牌的内容。在标识牌中,内容一定要确保具有简洁性和通俗性,保障标识牌的作用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最后,就是要严格的坚持生态化的原则。在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的同时,还需要坚持生态化的原则,使得标识牌能够与自然相融合。在设计AWCS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其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能够遵循自然原则实现自然景观的合理设计,以最大限度的提升AWCS所具备的生态水平。

以自然风貌、自然资源为基础,把景观生态学原理导人设计中,提高AWCS系统与天然景观的共生程度不能在安装过程中导致原有的自然环境受到破坏,得不偿失。

2、版面布置

根据AwCS的主要面向群体为农村百姓群众,因此不能照搬照套城市标识设计的文字模式,在文字内容上应尽量体现通俗易懂,容易识别的原则,且最大程度减少使用英文等外文的频率。

2.1字体符号的设计

在对AWCS字号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清楚的了解版面的尺寸要求,现阶段,针对AWCS字体字号进行研究还有着一定的限制,就相关的文献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文字的字体在不同的位置会有着一定的不同,其中,主标题的字体大小应该为60磅,次标题的字体大小应该为48磅,正文字体应该为24磅。就相关人员的研究表明,标准的字体应该为中文黑体字,然后才是宋体。中英文字体大小的比例应为3:1:翁小云等引经常用到的有黑体、宋体、楷体等常用字体,应尽量减少使用装饰性强、粗细变化太大的字体,要据标识牌大小和作用考虑字号的大小,但字号以不超过3种为宜:李宏等指出文字高度一般为标识牌牌面宽度的0,024倍。

2.2字数

对AWCS字数的研究主要针对介绍类标识牌,此类研究更为少见笔者参照文献中对一般标识牌的字数设置,得出AWCS中介绍类标识牌如项目区简介、灌区简介等牌子字数的设计标准:钟永德等l7l指出介紹文字的主标题为6~8字,次标题字数不超过25字,正文最多字数为150~200字,多使用短句,每句字数控制在10~15字

2.3材料选择

大型的项目区标识牌选材的时候要考虑它的抗风、防晒、防水(防锈)和美观等,防锈好的材料主要有不锈钢和电解板,冷轧板烤漆之后也没有问题标识牌的抗风能力取决于所用材料的厚度,尺寸越大的牌子用的材料越厚,预埋也要相对做的大一些,但要避免太笨重,越大越沉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越费力费时。对于小尺寸的标识牌,主要考虑它的实用性、美观性和经济性。陈磊等认为要考虑耐用性、便利性、安全性和易维护性等因素,尽可能选用自然材料或与自然相近的人造环保材料;王进修认为不仅要考虑材料本身特点与视觉效果,还要考虑风景区地理环境、面积大小、景观、标识牌数量等因素。

三、结束语

AWCS作为农业水利工程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现有工程设施正常的发挥作用与保护以及民众对农业水利工程设施的认同感因此,当前我国应努力将AWCS的设计制作制订相应的标准规范,为全国的相关领域设计工作提供理论支持,促进农业水利事业的发展,从而为我国美丽乡村与和谐乡村的建设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武娟,李宏,刘敏.旅游解说标识牌研究评述[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20):283.

[2]王丽梅.旅游景区标识系统设计浅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5,(6):81—84.

[3]钟永德,罗芬.旅游解说牌示规划设计方法与技术探讨[J].中南林学院学报.2012,26(11:95—99.

[4]陈磊,吴卫.浅析鼓浪屿标识系统的规范设计[J].美术大观,2014(9):262-263.

农业工程设计 第7篇

目前, 已有占世界耕地总面积4 6%、总人口2 4%的工业化国家先后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历史性转变, 从而使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

另一方面, 自2 0世纪7 0年代以来, 随着人口激增, 导致食物需求已超过谷物增长的速度;农业能耗过多, 投入效益逐年下降, 成本提高, 加剧了能源危机;水资源紧缺, 土地资源退化, 导致植被破坏及土地生产力下降;农田化学品超量使用, 污染环境, 危及人类健康与安全等问题的出现, 世界农业发展思路逐渐朝向如何能够在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 尽可能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保护自然资源, 使自然资源的开发程度限定在生态环境可接受的程度之内。各种替代农业生产方式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生物动力农业、再生农业、自然农业、生物农业等相继提出。之后, 美国又提出了低投入持续农业 (LISA) 及高效持续农业 (HESA) 。1 9 9 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荷兰召开了农业与环境会议, 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登波司宣言 (Den Basch Declar ation) 和行动纲领”。宣言中所提出的“持续农业与乡村发展 (SARD) ”新概念的定义是“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基础的方式, 并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从而明确了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未来趋势是向着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方向前进。

可持续农业是在农业类型发展过程中继石油农业、替代农业、自然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之后提出的又一个相对最新和比较完善的概念, 是人们在对一系列农业的理论及实践的反思中提出的新的发展农业的模式。其基本特征是:在强调农业发展的同时, 重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在增加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 要合理利用、保护、改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不仅要保持持续增长的农业生产率, 还要保持稳定的土壤肥力, 保持健康协调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与环境的持续利用, 全面体现生产、经济、技术、社会和生态这五大系统相互谐调发展的可持续性。

2. 农业工程与农业

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必需依靠和重视农业工程。早在2 0世纪初叶, 人们把工程技术应用于农业, 叫做“农业工程”。当时包括农业机械化、农村电气化、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农业建筑4个方面内容。到了2 0世纪后期已扩展到农村能源、人工控制环境下的栽培与饲养 (设施农业) 、农产品保鲜及贮运加工, 自动化、计算机、信息、智能高新技术以及运筹学、系统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等等。

农业工程是有关农业生产各种工程措施和设施的总称, 是按照数学、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原理, 应用现代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的研究成果, 结合农业生产实践和具体条件形成的一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工程卷 (1 9 9 4年版) 提出:“农业工程是研究工程与农业有机体及农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和规律的一门边缘性应用科学”。其任务是:紧密结合生物技术、经济分析, 对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农产品加工、农村生活以及公共设施建设的各项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目的在于提高农业生产力及提高物质和能量在农业生产中的转换率, 改善和创造农业生产过程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 建立一个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 “是一门直接为农业服务的应用技术学科”。农业工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与经营的工程措施与技术手段, 它将现代工业技术成果、工业生产方式、工程建设手段和工程管理方法应用、服务和装备于农业, 并且与生物技术、农艺措施、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业经营管理紧密结合, 农业工程技术在实现农业工业化进程中起着关键性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工程的主要特色在于将生命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密切结合, 涉及现代生物学和现代工程学等多个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农业工程技术逐渐成为农业科技的重要内容, 成为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保证。

当今, 农业工程技术与农业生物技术、农业经济及管理技术一起形成现代农业的三大支柱。而农业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与现代化农业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农业生物技术的创新之间又是相互作用, 密切联系。农业工程技术创新是用现代化的生产工具和技术装备农业, 以达到农业商业化应用的目的, 是生产手段上的革命。而农业生物技术创新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改良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及其生态规律, 为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当今, 由于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 已培育出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的优良种子, 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 促进了环保型农业的发展, 大有使世界农业生产发生根本变化之势。但是, 如果没有相应农业工程技术的创新, 就不太可能发生这种根本性的变化。大量生物技术和农艺措施, 小面积试验证明可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减少污染, 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农业工程技术手段, 致使先进的农业技术无法转化为实际效益, 难以实现产业化。因此, 发展农业必须同时重视发展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业工程, 农业工程的发展和技术创新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保证。

3. 世界农业工程的发展现状与政策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各国的传统农业都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 农业工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以及各国农业发展水平的差异, 加之在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面临的不同情况, 世界各国的农业工程发展状况各不相同。

3.1 农业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 发展充分

在以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为代表的经济、科技和资源的实力型农业中, 农业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 发展充分。体现在农业机械化、电气化程度高, 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完善, 农业生态和环境工程建设也得到高度重视。同时, 各种高新和尖端科技在农业工程中也加以运用, 为发展“节劳型”农业提供保障。如1 9世纪2 0年代以来, 美国依靠科技进步, 实行农业机械化以替代大量劳动力, 改良土壤, 兴修水利, 投入大量现代科技要素, 使农作物产量迅速提高。美国棉花大面积机械化采摘, 其杂质含量和用工花费低于我国手工采摘的棉花, 生产效率高, 收获产品质量好。

进入2 0世纪80年代后, 美国将一些高新科学技术应用到农业工程中, 推动了农业工程的发展。其中如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改善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地域性起到很大作用。利用全球定位系统 (G P S) 、遥感系统 (R S) 及地理信息系统 (G I S) 的“3 S”等高新技术, 可以独立地, 也可以相互补充地为信息化的农业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快速而准确地获取农业系统的多维信息, 综合性地管理和处理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 精确地指导农业生产, 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使从事生物性生产农业的分散性、地域性、变异性、经验性以及稳定性和可控程度差等弱质性得到全面改善, 美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再次大幅度提高。如今, 美国农业已发展成为高效农业, 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创汇国。

又如在农作物和禽、畜、渔产品选育优良品种之后, 以现代化的农业工程技术建设的大量良种基地、无毒种苗基地可以为农户供应大量的优良种苗, 例如, 奥地利的育种机械系列产品行销全球, 支持了许多国家的良种基地机械化, 尤以育种专用联合收获机驰名;而美国孟山都公司的成套育种装备与设施也成效巨大;全美约6 0%~7 0%的奶牛是通过胚胎移植技术获得的, 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的结合使良种牛胚胎移植研究走出了实验室并形成产业, 每年移植成功多达2 0万头以上。至于数以万吨计的植物良种的大规模加工、精选、包衣以及育苗工厂化都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3.2 先进的农业工程技术和综合性农业工程措施得以充分运用

在以荷兰、以色列、日本等国家为代表的科技先导型农业中, 先进的农业工程技术和综合性农业工程措施得以充分运用, 极大地提高了土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是发展“节地型”农业模式的关键。如荷兰的设施农业工程建设:荷兰是欧州人口密度最大, 土地资源最稀缺, 因地势低洼历史上常遭水涝的国家, 人均耕地仅0.06 hm2, 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5, 而且地处高纬度, 日照短、气温低, 种植条件差。荷兰政府以高度密集的现代技术, 大力发展以设施农业为中心的现代农业工程, 大规模建设玻璃温室和配套工程设施, 全国已建成1 0 0 0 0 hm 2的园艺温室, 占全国农业可耕地面积的0.5%, 而年营业额却达160亿荷兰盾 (相当于78亿美元) , 平均每h m 2温室年创产值7 8万美元, 约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2 0%, 年出口额达3 9亿美元, 占全国出口额的5 0%。另外, 荷兰每年6 0%的最终农产品销往国外, 目前已成为世界农产品第三大出口国。

又如以色列的节水农业工程:以色列国土面积狭小, 土地贫瘠干旱, 全国6 0%以上为干旱地区, 5 0%的国土降雨量少于1 5 0 m m, 地表淡水严重匮乏。为了解决水资源紧缺的状况, 以色列大力建设以滴灌、喷灌为主的农业水利工程, 实施节水灌溉, 强化水资源管理, 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 以色列棉花单产已居世界领先水平, 平均籽棉单产等达5 000~5 500 kg/hm2。其原因除育种和植保技术的贡献外, 棉田全过程生产机械化与全面采用大田肥、水同施, 自动控制滴灌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1 9 9 7年以色列棉田滴灌面积几乎达1 0 0%, 单产达到5 500 kg/hm2, 同时对大田水土工程措施和田间土层水肥传输扩散规律, 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率, 改善地表小气候和控制对深层水土环境的污染等研究方面给予高度的重视。设施农业的产量是露地的几十倍, 甚至上百倍, 水的利用率达到9 0%。有人形容以色列是“本来缺水, 可是到处都是水”, 这充分说明在以色列设施农业极其发达, 水的利用率极高。

3.3 农业工程技术在发展中国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以中国、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快速转变型农业中, 农业工程也得到迅速发展并发挥了巨大作用。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进行的农业“绿色革命”, 使先进的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业工程技术相结合, 共同服务于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今, 中国、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等一批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已经程度不同地实现了农产品的基本自给或略有结余。

3.4 在非洲一些国家为代表的发展滞后型农业中, 农业技术相对落后, 农业工程发展需要进一步的投入

从世界范围农业工程发展的历史来看, 随着人口、资源、环境等社会问题的涌现, 各国对于农业生产更加重视, 相应的对于农业工程的发展也采取了积极措施和相关政策, 主要包括经济投入、科研投入和教育投入三个方面。

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工程设计浅议 第8篇

关键词: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工程设计,立体农业,生态农业

1 重要性和必要性

耕地资源是我国国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耕地资源的发展也是国家发展、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的体现, 是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虽然, 在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和谐社社会的要求下, 我国耕地资源供需研究已经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对于耕地资源供需及其对策研究研究也在不断地加强。

人类文明在一天天进步, 改变世界的能力逐渐变大, 对生存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旅游, 便成了人们很好的一种消遣方式。而纵观目前的旅游景观设计中, 原生态的破坏、文化的流失、开发过度以及能源的浪费等等问题的存在, 使得人们不能有一个很好的生态体验的同时, 也给旅游景观带来了不可挽回的破坏。不科学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改造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从而影响了人们未来的生存条件。对原生态的保护就是对环境的保护, 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的中心问题。

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设计阶段都应该考虑环境因素,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最终的设计要具有可持续性。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设计中应确立生态自然观, 这样才能为人与自然间和谐关系提供科学的看待角度。

2 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建设

传统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对农田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较为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纯粹是环境问题, 其实质是人的问题。传统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对农田附近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大, 既包括陆生环境也包括水生环境, 具体表现在:耕地质量不断下降, 根据需求, 在调查中主要调查了铜陵市耕地资源的各种指标, 其中调查的指标范围包括了工业、农业、生活各项污染指标, 具体包括有:工业污染中经常排放的有毒元素。总氮污染这个指标是影响到整个了铜陵市耕地资源的各种指标最重要的部分。在各种化学元素中, 氮、磷是刺激水中植物生长在重要的元素, 他们能够刺激水体的富营养化的情况产生。根据实际划分, 可以将氮元素氛围2种类别, 也就是有机氮和无机氮。

3 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工程的设计原则

3.1 把握多样性, 改善农田空间异质性的原则

生态农业的构建也是加强中低产田改造, 发展节地型农业在耕地治理的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耕地资源的开发与整理, 提高开发深度, 针对开发方式单一化, 探索多样化的开发方式, 最重要就是加快耕地资源的开发与整理的建设, 在耕地资源的开发与整理时代, 实现开发方式的与时俱进和创新。耕地资源的开发与整理建设对于探索多样化的开发方式。

3.2 保持整体性的原则

因而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中, 需要更多地注重原生态的保护, 以避免恶化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的惩罚。如何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设计中, 关注原生态, 对原生态进行保护, 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互利互存是新时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一个必要课题。所有的设计阶段都应该考虑环境因素,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最终的设计要具有可持续性。现代景观的设计中应确立生态自然观, 这样才能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提供科学的看待角度。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建设时, 做好生态工程, 所要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保持景观尺度及整体性原则。由于生态工程的建设是在整个城市领域范围内进行的, 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保证整体性的原则, 要从大范围着手, 综合考虑整个领域内的生态环境, 不是单一的做那一项的生态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作为一个系统的环境, 任何景观的设计, 都需要从整体考虑。

3.3 构筑现代生态化水网工程

人类的文明在一天天进步, 改变世界的能力逐渐变大, 对生存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旅游, 便成了人们很好的一种消遣方式。而纵观目前的旅游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中, 原生态的破坏、文化的流失、开发过度以及能源的浪费等等问题的存在, 使得人们不能有一个很好的旅程体验的同时, 也给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带来了不可挽回的破坏。生态网的构建也是在生态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构筑现代生态网工程这就是要建设现代化资源网络体系。现代生态化绿化网需要以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构建和设计作为基础, 在工程完成后, 能够有效实现优化调度各种资源, 并且最终能够实现建设中生态环境恢复和改善。生态网的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做好各个方面的协调统一, 最终实现生态内循环的有序进行, 但是其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通过对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以及原生态在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中体现的研究, 掌握现代景观与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中的原生态的内容与关系, 进而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中原生态的保护方法, 并研究不同类型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中原生态的保护。对比国内外对于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中原生态的研究, 分析具体的设计实例, 学习其方法与经验。最后得出此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及更深远的意义。

4 结语

农业工程设计 第9篇

目前, 各大高等院校都相继开设了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大批学校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开设以及高校毕业生的迅速增加, 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如何切实提高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的整体水平。因此, 作为设施农业专业的重头课程温室工程设计来说, 如何构建一个赋予创新的温室设计实践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1 高校温室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现状

目前, 一些高校温室设计实践教学主要存在以下2点问题:一是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的脱离;二是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

首先, 温室设计是一个交叉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 要求学生具备很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实践中, 由于该专业在我国刚刚兴起, 加之研究性大学多以理论教学为主, 因此在教学上着重基础理论的讲解, 而对于与温室设计直接相关实践教学环节则相对教学资源不足, 工程实践课程缺乏成熟的教学模式。截至目前, 大多高校都是在逐步完善和摸索中发展。其次, 温室工程设计是一门交叉学科。因此,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包括温室建筑结构和栽培管理两大部分, 仅建筑结构方面就包括建筑设计基础、钢结构、工程制图学、建筑设备、建筑电气、工程概预算等。对本科生来说, 利用短短4年时间学完这些内容本身就很困难, 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导致忽视了非常重要的工程实践教学。而温室设计课程的特点是如果不经过严格的工程实践教育就很难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在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中, 亟待探索一种既能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讲授, 同时又能提高学生实践工程能力的教学方法。

2 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20世纪80年代初, 美国MIT发起的“回归工程运动”以及提出的“大工程观”都要求工程教育应该更加重视工程的系统性及其实践特征。虽然研究型大学毕业生理论知识较强, 但在实际工作中, 普遍存在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缺乏、知识面狭窄等问题[2,3]。

通过增强实践环节、建立以模型温室结构装配实践和综合创意设计的实践教学形式, 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最终实现研究型大学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同时, 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在实践中能够充分应用所学理论知识, 而且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3 高校温室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3.1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经验, 以及对建筑材料学、温室建筑与结构、工程工艺学等知识的理解。现代温室设计的设计过程, 需要设计人员亲自动手才能更好地体现出设计构思的原创性和逻辑性[4]。学生参与其中, 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 不仅可以激发灵感、发现问题, 同时还能掌握各种制作工具的使用方法, 了解材料的特性和加工方面的知识。

3.2 合理安排实践教学

在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 可适当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 增加实践教学周数, 保证实践教学的时间和条件。教师可以将培养和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原则具体落实在每门课程和每个教学环节中,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的内容作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组成部分, 是对理论课程很好的补充和完善, 是学生由单纯的动脑到自主动手、自主创新思维的重要实现过程。在具体教学方法上主要包括模型温室装配实践教学和综合创意设计教学两部分。

3.2.1 模型温室装配教学。

通过装配与实际温室结构和设备相同的模型温室, 进而认识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中温室建筑结构的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 掌握温室配套设备的性能和结构特点, 掌握温室建筑的构造基本规律, 扩大知识面, 开阔眼界。同时, 也需要组织学生参观温室结构材料和配套设备工厂和加工中心。

3.2.2 综合创意设计教学。

通过带领学生践行设计, 使学生能够真正自主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设计, 进而掌握温室设计的设计方法和技巧。在综合创业设计的过程中掌握现代温室建筑和结构的设计流程和内在规律, 增加学生的实践创造能力和设计视野[5]。

3.3 通过制作组装模型温室提高结构动手能力

现代温室是一个具备光照、温度、气体调控等综合自控能力的建筑体系, 涉及到土建、钢结构、建筑装饰和设备安装等多方面专业技术领域。在实践中, 要达到熟练设计温室建筑和结构并进行设备安装设计, 就需要设计师深入地、完备地掌握温室结构和设备的各个细节。因此, 在教学中就势必要通过完备的模型来辅助教学, 进而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掌握温室建筑结构以及设备安装的细节。

3.3.1 温室概况。

模型温室采用了温室中应用广泛的Venlo型温室, 该座温室南北长8 m, 东西宽9.6 m, 檐高2 m, 脊高2.8 m, 屋面角度27°。结构组成上为1个标准跨度和2个开间。整体的模型温室结构如图1所示。

模型温室主体钢结构采用冷轧双面热镀锌管材;顶部采用4 mm浮法玻璃覆盖, 四周墙体采用双层玻璃覆盖。温室设双层内保温系统、外遮阳系统、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天窗通风系统、供暖系统、滴灌系统、补光照明系统、统一智能控制系统等。整体配套设备和实际现代温室相同, 集成了智能温室的主要配套设备和控制系统。

3.3.2 模型温室屋架结构。

模型温室脊高2.8 m, 屋面角度27°, 单个跨度3 200 mm。模型温室跨度方向为一跨, 单个跨度由3个标准单元组成, 每个单元如图2所示。

温室主体钢结构采用双面热镀锌型材, 要求先焊 (接) 后热镀锌, 现场不得焊接;配件均采用热镀锌防腐螺栓和自攻钉联接。结构部件主要包括:主立柱采用矩形热镀锌矩形管;墙面檩条采用热镀锌方管;室顶桁架由温室专用铝合金型材;天沟采用2.5 mm厚的热镀锌钢板冷弯成型;连接件采用热镀锌钢板冲压成型, 外形美观;均采用热镀锌高强螺栓和自攻螺丝连接, 全结构无焊点。

从模型温室的建筑结构以及屋架系统来看, 模型温室与现实的现代温室除了钢结构的小型化以外, 其他结构及配套设备均采用了相同的完备的配置, 因此, 掌握了模型温室的装配方法和建筑结构的构造原理, 也就掌握了现代温室的建筑结构技术。

3.4 通过综合设计竞赛项目提高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

现代温室建筑设计是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工程课, 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科技手段, 更是提升和创新农业基本功能的重要途径。现代温室建筑设计竞赛旨在激励学生有效利用建筑结构设计的原理, 综合应用现代建筑结构技术、现代环境控制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和农业科学基本原理, 设计现代温室新型结构、新型配套设备和管理运行新模式、构建设施农业生产新体系, 最终达到增强学生综合知识应用和实践创新能力。同时, 综合设计竞赛有助于大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 提高学生针对实际工程问题进行设计、结构创新的综合能力, 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6]。

现代温室建筑设计设计竞赛活动是一项参与度广泛、持续性强的设施农业工程学科竞赛活动。每年竞赛主题可有效融“政策、技术、社会需求”于一体, 并具有挑战性和新颖性。在实践基础上, 现代温室建筑设计设计竞赛很容易发展成为现代温室行业标准的专业技术人才学科竞赛活动。

在实践教学中, 综合创意设计项目实践的操作方式分为作品征集、初赛、决赛、展示4个阶段。在作品征集期间, 选手可以设计制作参赛作品;初赛时, 相关教授、专家会对作品进行筛选。进入决赛的选手对其作品进行相关答辩。获奖作品将在全校进行为期3 d的展示。

参赛作品包括展览温室、生产温室、花卉营销温室、生态餐厅温室、屋顶花园及庭院温室。参赛作品通过CAD建筑软件或手绘图等表达方式进行建筑图设计, 同时根据各队具体设计强项采用各种三维建筑建模软件、环境构建软件、手绘效果图等多种方法, 充分表达设计思想。参赛最终作品包括:设计方案图纸 (建筑、结构套图) 、设计说明、全部的设计CAD图纸、建筑模型等。

具体实施办法:充分动员, 广泛宣传, 使同学们了解竞赛活动的主题、目的及程序。学生以个人或者组队的形式参加竞赛, 以团队形式参赛的, 每队由3~5人组成。该过程是学生完成理论到具体项目转化的过程[7]。

4 结论及讨论

通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温室工程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发现通过模型温室的结构组装实践教学, 学生对温室结构的理解和建筑结构知识的掌握得到了大幅的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对温室结构的学习兴趣和对建筑结构参数的掌握得到了直接的提高;二是学生绘制结构详图和建筑构造图的能力大幅提高, 而且更加的准确;三是学生对温室建筑结构施工图的理解达到了新的高度。

通过综合设计竞赛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最终达到了有机的结合。具体表现在:一是学生工程能力的最终提高需发挥在对新的温室建筑结构的设计上, 因此, 综合创意设计的组织能让学生在熟练掌握基本建筑结构的基础上, 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 进而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科学设计能力;二是通过综合创意设计能够促使学生将已学温室建筑结构知识和创新设计思维进行有机结合, 从而培养出理论和实践均过硬的温室工程人才[8,9]。

以上研究表明, 对于大学生开展与结合实际工程的模型工程实践教学和综合设计实践教学是设施农业工程专业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两者既是对设施农业专业理论教学的必要补充, 本身也相辅相成, 通过模型温室建筑结构的实践教学使得传统理论的成果得以巩固, 再通过综合创意设计将学生已有的工程知识和创造性思维进行有机结合, 最终培养出基础知识和综合设计能力都过硬的优秀工程人才。

在实践中, 结合学校和专业的实际情况, 适应市场需求, 准确定位, 合理设置工程模型实践教学课程, 积极努力探索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设计竞赛实践教学, 从而把不同专业课程的知识点融会贯通, 实现理论到科学实践的跨越。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 使其成为国家优秀的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静, 贾春霞.浅析我国温室工程的发展历程[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2) :165.

[2]甘俊英, 赵婷婷.工程实践项目:回归工程之本义[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6 (6) :84-88.

[3]叶取源.回归工程和实践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 2004 (18) :9-10.

[4]余寿文.中国需要研究型大学培养现代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 (1) :9.

[5]李静, 贾春霞.浅析我国温室工程的发展历程[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2) :165.

[6]汤爱芬.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才智, 2009 (30) :90-91.

[7]聂守宏.实践教学在工业设计专业中的改革探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0 (11) :45, 73.

[8]赵晶.浅谈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实践教学改革[J].现代装饰:理论, 2012 (3) :35-36.

农业工程设计 第10篇

本设计是为广州市金华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在展会上所做的展区形象设计。该设计运用化学分子六面体的结构为主要元素,整个展区的俯瞰图就是一个大的六面体分子结构,中间用线条链接每个面,正吻合化学分子结构的链接,以此突出化学试剂公司的特征。设计材料使用钢丝和木板结合,富现代感。

本设计是为广东省旅游局在旅游展上的形象推广所做的一系列设计。本设计意在突出广东的民俗文化和活力特色,用民间舞蹈的形态和传统的云纹作为装饰,用欢快的橙色调突出活力广东特色。

农业工程设计 第11篇

关键词:后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农业园区;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X171.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11.022

Analysis of Eco-agricultural Park Planning and Design Basing on Post Modern Agricultural Theory

CHEN Shou-yue, WANG Liang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Linyi University, Linyi, Shandong 276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ostmodern agricultural, clearly and design relations between, and the conceptual planning Hebei Lyurun of Eco-agriculture park, target loc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industrial design and functional zoning in four aspects, expounds theory of the post modern agriculture i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agricultural park should be used, in order to provide experience for future design research word of modern agricultural park.

Key words: postmodern agricultur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griculture park; planning and design

1 研究理论

1.1 后现代农业

美国学者C.迪恩·弗罗伊登博格认为,后现代农业[1]是在现代农业基础上的价值转变与价值拓展[2]。国内许多学者认为,所谓的后现代农业与现代农业,两者之间不仅是时间上的差异,还是内涵上的区别。后现代农业本质上是大农业的开发、利用及其产品生产前后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现农业超大产业化经营系统。后现代农业注重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重视农业的生态服务、社会支撑功能,注重农村的三生(生活、生态、生产)协调,重视城乡一体化发展,重视农业的多元化功能拓展,如生产、娱乐、生态等[3]。

1.2 农业园区规划设计

农业园区规划设计一般包括总体规划的项目设计。农业园区总体规划,是依据园区立地条件,对给定农业园区的发展理念、功能定位、项目建设、区划布局、基建完善、景观设计、环境保护、组织管理体系、运营机制等进行策划和总体安排,而项目设计指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具体的项目进行构思,并给出详细表达[3]。

1.3 后现代农业理论体系是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的理论来源

后现代农业以农业生态化作为农业转型的主要方向和关键所在,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信息装备输入组织生产,要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协调生产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优化品种组合,建立良好的物流系统,实现三大效益高度统一[4]。农业园区规划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把保护和优化环境放在首位,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生产、生活、休闲环境景观和空间,确保农业园区生态可持续发展。

1.4 后现代农业理论体系是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的哲学基础

后现代农业要求推动“双赢”的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优化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实现效益最大化和危害最小化,实现生产与环境保护的最佳平衡。农业园区规划设计要求充分考虑自然资源的约束性压力,严格保护生物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同时改善生产条件,确保园区农业的三大效益的高度统一。这与后现代农业中提倡的生态永续性理念不谋而合[5-7]。

1.5 后现代农业理论体系是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后现代农业是以农产品生产、加工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运用农业科技设备,坚持生态保护原则,将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范畴中各环节,实现产前、产中、产后的有机融合,从而形成一种更高层次的农产品营销体系。农业园区设计过程中要在资源环境条件及各产业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对各产业链做出有效延伸与合理串联,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资源利用率[8-9]。

2 研究区概况

园区位于京、津、冀大城市群的腹地,靠近全国政治中心,处于华北经济中心双巨城中心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区以及京津城际交通线中心,是京津城际中心花园,华北和东北的经济与文化交流的通道的咽喉。区位优势明显,距北京国际机场60 km,距天津滨海机场80 km,距天津港约80 km。园区的公路、铁路、高速公路贯穿廊坊南北,四通八达,市郊铁路,京山、天津、塘沽高速公路,廊万路,京津高速铁路横穿东西,104国道、光明线近在咫尺。位置得天独厚,是成为园区进行招商引资的重要筹码,为园区农业的成功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 农业开发理念与目标定位

3.1 农业开发理念

在京津冀一体化组团发展背景下,立足京津大都市区的先天优势,以“服务首都、融入首都”为定位,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产业兴园”为理念,加快培育主导产业;以“高效出产、享受生活、生态保护”为核心功能,推动园区多元化开发;园区的建设为建设“平原森林城市”任务,完善和优化廊坊市城市功能提供了一种现实途径。创立一个工农有机结合的商业盈利新模式,实现绿润集团的使命与战略,打造“廊坊绿谷”和绿润集团“农林综合体”。

3.2 农业发展目标定位

综合园区区位独特性、水资源限制性、文化特殊性、环境约束性的特征,以及京津发展预测、区域内外农业现状以及开发的目的与理念,借助区域发展优势,将园区农业发展成为最具创新的城郊型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区、最安全的优质彩色苗木精品研发生产供应中心、世界首个城乡一体循环型生态农业示范区和全国一流基于农业的综合生态休闲服务区[10]。

4 产业组织结构设计

农业产业框架设计的关键在于准确判断园区资源环境条件及各产业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对各产业链做出有效延伸与合理串联,从而保证农业充分融入生态城总体产业发展大环境,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内外部分工合作体系,维护园区的生态平衡。

园区生态城生态环境良好,区位条件优越,农业资源比较丰富,结合前面几个章节的分析,我们认为在园区发展以下产业较为较妥当:

(1)基础产业:苗木驯化繁育、中药材种植、绿色(有机)鲜果种植、林下经济;

(2)主导产业:生态休闲旅游与农商服务、工厂化植物生产(花卉苗木);

(3)衍生产业:废弃物CPU②(食用菌生产、有机肥生产、沼气发酵池、污水处理厂与垃圾处理站等)。

坚持以“绿色、环保、低能耗”作为生产标准,逐步建立低污染、低能耗、高产出、竞争力强的园区。

5 农业产业功能区划

5.1 总体功能分区

根据园区生态城市总体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确定“一环、五区”。一环:彩色大道内环线;主体建设区:农林科技展示区、都市花木体验区;配套建设区:高效生态农业种植区、观光农业风情区、私家农庄休闲区、市民公共服务区。

5.2 重点项目建设

(1)彩色大道内环线围绕园区内环路两侧设计,以花期果期相交错的果树和流光溢彩的苗木、林果为要素,既是良好的防护屏障,又构成优美的外向型景观,也可沿环形道路,精心设计建筑、小品和休憩等设施,突出文化主题和内涵及多个景点的连续性,并结合植物造型布置,开展赏花、采摘、摄影和自行车骑游活动等。

(2)农林科技展示区规划面积27.13 hm2。分为自然、农林、未来等三大主题板块,是园区景观、文化、服务、活动、高档设施、赢利和公益项目精品的聚集区。包括光伏温室、高档花卉温室、育苗温室、现代农林展示中心、苗木科技研发中心、管理服务培训中心、高档彩色苗木展示区、停车场。规划主题为展示高新农业科技,集锦现代缤纷园艺。

(3)都市花木体验区规划面积83 hm2。确保园区大规格苗木繁育主体地位,是园区景观建设重要组成,也是美丽乡村高档社区的门前花园。精品大规格苗木区、珍稀苗木种植区、林下经济示范区、苗木绿谷、都市花廊等。

(4)观光农业风情区规划面积23.4 hm2。依靠产业背景,以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体验为核心吸引力,包括异域农业风情区(荷兰农园、法国农园、日本农园、韩国农园)、房车营地、树屋营地、拓展训练基地、阳光草场、农耕展览馆、草地婚礼、珍稀动物世界、休闲主题庄园(薰衣草庄园、海棠庄园、郁金香庄园)等,规划主题为汇聚欧亚精彩农园,展现海外乡村风情。

(5)高效生态农业种植区规划面积18.13 hm2。通过露地和设施相结合的栽培方式,采用灌溉微喷节水化、水肥一体化、生物防治等果树栽培新技术进行设施管理,结合不同的季节,开展赏花和采摘项目。包括百草园、设施果树园。规划主题为展现果林缤纷精彩,品味城中果园风情。

(6)私家农庄休闲区规划面积27.3 hm2。以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体验为核心吸引力,形成家庭农场承租、文化体验、休闲生活的魅力农场。包括人工湖、木屋别墅、水上餐厅、人工湖、大棚、菜园、停车场等。规划主题为体验家庭私有庄园、漫步低碳农林公园。

(7)市民公共服务区规划面积21 hm2。通过生态环境的打造,为廊坊市民营造一处修身养性的农业公园性质的公共服务区,吸引人气,扩大园区的社会效益。规划包括都市彩色广场、农耕雕塑、人工造林示范区等。规划主题为鸾凤筑巢吸人气,和谐共建生态城。

6 结  论

后现代农业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与现代农业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的农业生产方式相比,更加注重农业发展的生态化、永续型和综合性,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11]。农业园区作为现代农业展示的窗口,其规划设计过程中融入后现代农业的理念与内涵,必将丰富完善区域性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的理论体系,提升我国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水平,以期为我国发展后现代农业提供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1] 周淑景.农业发展战略转变与后现代农业[J].财经问题研究,2004(11):73-75.

[2] 陈成斌.试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53-55.

[3] 曹仁稳.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福建热作科技,2003,28(3):110-117.

[4] 林祥金.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J].中国农村经济,2003(7):76-80.

[5] 董慧.后现代农业是可能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5):124-127.

[6] 胡晓兵.现代农业技术异化的表现及其根源探析[J].学术交流,2007,159(6):96-99.

[7] 王凌香,孙金福.世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及我国后现代农业发展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1(7):369-372.

[8] 吴人韦,杨建辉.农业园区规划思路与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期刊,2004(1):221-229.

[9] 潘润泽,李春德,李俊峰,等.农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6(3):61-63.

[10] 高旺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2-20.

农业工程设计 第12篇

产品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和系统,涉及许多不同的专业领域,随着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因此,为了保证产品设计与开发的成功,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设计与开发流程。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发展为产品的快速设计提供了可能,因此研究一种高效的设计方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设计模板具有可重用性、柔性和可存储性,已逐渐应用于产品设计领域,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Michaundefined提出了以功能单元的形式组成工程模板,通过建模和标准化设计有效地重用以往的设计知识。虎嵩林[2]等人提出了模板的层次化模型和多视图结构,将模板以视图的形式嵌入到目标系统的设计环节中,用户通过模板端对模板进行管理,并配置模板中的对象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蒋祖华[3]等人在产品模板的基础上,按照客户需求通过参数变异实现产品的客户化设计。这些研究从不同层面对模板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做了尝试,但具体的实现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1 小型农业作业机快速设计方法概述

产品快速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缩短产品的设计开发周期,提高产品开发质量,增强企业对市场的响应能力。实现产品快速设计的关键技术是模块化设计、信息集成和人工智能等多项技术的集成。其中,模块化是实现产品快速设计的基础,模块化设计将相似功能结构单元进行聚类,通过标准化的接口设计,利用基于规则推理将各种不同模块进行快速组合,以形成个性化产品。

1.1 小型农业作业机设计现状

小型农业作业机是当前实现高效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最重要的生产设备之一,市场需求十分巨大。产品的主要特点是功能繁多、作业功能专业性强,但由于单品种批量小,导致难以实施大批量生产。设计人员需要对产品不断地更新,以满足不同客户日益增多的功能需求。目前,在小型农业作业机设计研究方面,已基本形成了可重构模块化设计为核心的微小型农业机械设计方法和理论体系[4],已基本具备产品快速设计的理论基础,通过设计平台的建设可实现产品的快速设计。

1.2 模板化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中涉及多种知识的运用,包括产品特征参数、零部件之间的约束规则和推理机制等,产品设计者在处理大量的知识时,往往会顾此失彼,很难对各种知识进行周详的考虑,将这些知识进行集成,以统一的模式进行存储,是解决知识有效运用的一个途径。设计模板作为信息载体,集成了各种产品信息,可有效地缩短产品设计开发周期,达到产品快速设计的目的。

小型农业作业机产品虽然品种多,但其工作原理具有共性,不同作业功能产品的动力和传动部分原理十分相似。从具有相似的功能单元中提取出其共同特征,组成产品设计模板,通过模块化设计,在模板框架内通过选取不同的参数值对模块进行匹配,设计出新产品。

2 设计模板结构

2.1 模板的分类

由于模板中集成了产品设计过程中的主要信息,避免了从头开始而导致不必要的重复性工作,使设计者从一个较高的层面进行产品的创新,从而提高了设计效率。模板信息包括设计过程信息、产品特征信息和客户需求信息等,这些以标准化格式存储的设计信息有助于在协作环境中实现信息共享。

设计模板包括产品功能模板和产品物理模板。功能模板表征对应于功能域中的所有功能需求,包括功能需求库、功能需求的拓扑结构和功能分类等;物理模板表征对应于物理域中的具体设计参数和产品的测试数据等,以多视图结构来表达。

模板库中的模板以模板类的形式保存,模板通常是一个模板类集[5],包括经验知识类(该领域的专家知识、新技术和操作经验等)、实体模型类(系统的功能模型、信息模型、结构模型和逻辑模型等)、文档类(顾客需求分析、总体设计方案、概念设计、详细设计文档、测试报告和用户操作手册等)、数据类(数据文件、数据库)以及界面类 (窗口、菜单、对话框和按钮)。

2.2 模板的多视图结构

模板是对相似事物特征的一种表示形式,对其赋予一定的属性和方法后成为具体的对象。不同的视角模板呈现不同的表现形式,图1所示为设计模板的多视图结构。

2.2.1 用例视图

从用户的角度所看到的系统功能图为用例视图,它描述了用户对产品的功能需求,创建需求对象模型。在用例视图中,系统以界面的形式获取顾客需求信息,针对不同的基本需求调用不同模板类型。在获取了客户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关联在原理视图中得到与需求相匹配的功能与原理描述,将客户需求映射到功能需求。

2.2.2 逻辑视图

逻辑视图用来描述系统如何实现产品的这些功能需求。通过分析模型完成系统的概念设计,在模板定义域范围内设置产品功能结构单元的各个参数,进一步完成系统的详细设计。因此,逻辑视图是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它描述了系统内部的设计和协作状况。

在面向对象设计方法中,逻辑视图包括类图、包、类与类之间的关系等,类是具有相似结构、行为和关系的一组对象的描述符。逻辑视图中包含有分析模型和设计模型。分析模型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在概念层次上确定系统的组成要素、构成和结构,为创建设计模型提供依据,它由多个分析包、概念类和用例分析组成;设计模型包括系统平台设计、结构设计、详细设计、界面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等,其主要工作是细化模型中的类、类属性、类操作和类关联等基本要素。

2.2.3 物理视图

逻辑结构中定义的概念和功能在物理体系结构中如何实现由实现视图来描述,主要是相应的设计程序实现各组件之间的匹配及依赖关系校核,它是定义了标准化接口的物理实现单元。

3 快速设计方法

3.1 产品模型的建立

产品信息表达和处理贯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模型是体现产品完整信息的载体,因此实现产品快速设计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产品信息模型。

在产品建模过程中,产品族中具有相同功能原理的部件作为标准化部件建立通用模型。通用模型包含有产品族中该部件的所有变型结构,以模板的形式存储在模板库中。在产品配置设计时,这些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以模板化模型来代替,而不需要对这些功能结构进行重复建模。模板表示的是一个通用功能结构单元,按关键的功能原理为主参数,通过不同的子功能组合得到全部产品族结构。

3.2 推理方法

以模板表达产品族的设计方法,在模板定义域范围内通过参数设置和模块匹配实现产品的配置。在匹配过程中,需要满足各种约束规则,约束包括装配约束、尺寸约束、位置约束和材料约束等,约束规则通常的表示方式为IF…THEN…结构。由于机械产品结构的复杂性和知识的不确定性,规则推理机制可以是多种推理方式的复合体,推理规则也有多条规则组合推理来实现。

3.3 快速配置设计

在基于产品族的配置设计中,模块往往作为组成产品族结构的基本单元,配置过程实际上是模块之间的匹配与实例化过程[6]。从需求模板中获取客户的需求信息,在配置模板的框架下通过规则库中的匹配规则进行相应的结构匹配,从中配置出符合客户需求的模块进行组合。对于未匹配成功的模块进行部分参数的变型后重新配置,最后约束检验得到最终的设计结果。配置流程如图2所示。

4 应用实例

小型农业作业机通过模块的合理划分[7],根据不同的作业功能已形成多个产品族。在市场调研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创建了客户需求模型,形成了对作业机产品的准确完整的定义。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提取产品族中的共性信息,建立产品模板,实现了在设计模板基础上的快速配置设计。

旋耕机作为设施农业中比较典型的作业机械,应用非常广泛。上述设计方法已成功应用于旋耕机的快速设计中。图3所示为进行规范化的客户需求获取及主要功能模块的配置过程。

5 结论

1) 基于设计模板的快速设计方法综合了以往的设计经验和设计方法,通过信息集成为设计过程提供了快捷和便利。

2) 通过实例验证,对提高设计效率和提高客户满意度是切实可行的。

3) 通过在小型农业作业机产品上的成功应用,可推广到其他机械产品的快速设计中。

摘要:利用设计模板是提高设计效率的有效方法。为此,研究了设计模板的多视图结构特点,以及不同视图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将设计模板应用于产品设计。以产品模型作为信息载体,通过规则推理对约束规则进行匹配,在设计模板的基础上提出了小型农业作业机产品的快速配置流程,通过设计平台实现了产品的快速设计。

关键词:设计模板,快速设计,小型农业作业机,配置设计

参考文献

[1]Michae¨l Prieur.Functional Elements and Engineering Tem-plate-based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D].Karlsruhe:Universita¨t Karlsruhe,2006.

[2]虎嵩林,唐荣锡.工程对象的定制与集成[J].计算机学报,2002,25(12):1434-1440.

[3]蒋祖华,黄国全.基于变异的产品客户化设计[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37(5):745-749;753.

[4]张立彬.微小型农业机械产品可重构模块化设计方法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曾隽芳,邹益仁,叶正明.一种基于模板的系统开发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1):116-118.

[6]孟祥慧,蒋祖华.基于配置约束处理的产品配置设计方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6,40(11):1315-1319.

上一篇:政务信息工作下一篇: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