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文学范文

2024-07-22

环境文学范文(精选12篇)

环境文学 第1篇

随着有关文学与环境的研究融入了文学批评的主流, 其分析的可能性变得更广泛和系统性。评论家们越来越关注空间, 种族, 性别, 阶级等一系列问题并将它们与环境伦理相关理论结合, 确定了环境伦理学与文学结合研究的旗帜。荒野主题和环境文学写作快速发展。

很明显, 当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根源是来自于环境问题与环境利益。人们不断地想要改变生活的质量, 却忽视了“非人类”因素的变化。传统的西方文学作品更多地体现人的价值。当代作品看到了动物、植物等同样具有价值。环境伦理学的出现伴随着新的伦理问题出现, 不仅涉及哲学、宗教、美学, 还包括科学、法律、历史等学科。

马克思·奥斯切拉格 (Max oelschlaeger) 在《后现代的环境伦理学》指出, “文学中的文化应该重新考虑基本故事的含义, 无论是什么样的故事, 科学的、经济的、宗教的还是哲学的。”[1]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美国小说中的主题。随着经济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人类成为了世界的中心。整个地球都贴上了“人类”的标签。同时, 环境问题也浮出水面。从20世纪50年代起, 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生活的环境问题, 如:有毒物体的倾倒, 工业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等问题开始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人们意识到“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不能指导当代的生活, 人类需要重新考虑人与自然,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而这正是环境伦理学研究的范畴。当代的美国小说关注人们的现实生活, 在文学作品中探讨建立生态系统的意义, 重新审视人们的世界观。

1949年出版的《沙乡年鉴》是奥尔多·利奥波德以其在沙郡的生活经历为素材的随笔和哲学论文集。他认为人的道德观念不仅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还应包括人与土地的关系。“土地”包括土壤、空气、水、植物、动物等。这本被誉为“绿色圣经”的书使人们将伦理学的范围从人类扩大到了土地, 被视为和瓦尔登湖同样重要的环境巨著。另一位重要的人物是蕾切尔·卡逊, 她于1962年出版了一本当时有争议的书《寂静的春天》。此书引发了美国环保主义的运动, 书中关于农药对人类危害的观点唤起了人们对自身环境的关注。

环保事业的先行者和环境文学的作家们对环保的呼唤是有原因的。工业的迅速发展使美国在经济上过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大量开采自然资源带来的好处是推动经济的发展, 积累大量的物质财富, 美国人更加自信地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过度的开发自然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会使自然环境、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

将环境伦理的思想引入文学是文学批评的必然趋势。因为人是自然生活中的人, 也是社会生活中的人。环境伦理的理论正是关于自然和人以及人与人关系的理论, 因此它不是形而上的理论。该理论与文学作品的结合体现了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契合。受生态伦理学思想的影响, 当代小说家在作品中调整了自己的写作方向。因此, 当代小说能够起到唤起人们环保意识的功能, 颠覆了传统小说只关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形式。当代现实主义作家的职责正是让读者从作品的字里行间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尤其是环境问题。

二、环境伦理学下小说的主题

环境伦理学下的小说的主题思想主要有敬畏生命思想、土地伦理思想和环境正义思想等。自然主题一直是文学作品经久不衰的主题和意向。爱默生、梭罗等19世纪的美国作家早已成为旗帜性人物, 其中梭罗的《瓦尔登湖》更被认为是关于自然环境的经典。

人类对于自然界中的动植物都应该保持敬畏的态度。史怀泽认为善的本质是:“保持生命, 促进生命, 使生命达到其最高度的发展。恶的本质是:毁灭生命, 损害生命, 阻碍生命的发展”。[2]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 人不应该只把自然作为征服或获取资源的对象, 应该视自然为平等的对象。《老人与海》中, 主人公圣地亚哥老人对待大海就是充满敬畏之情。老人没有像其他渔民只把大海作为谋生的工具或是征服的对象, 他和大海的关系是“平等的朋友式的, 而不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奴役者与被奴役者的关系。飞鱼, 鸟儿, 浮游生物, 海豚和乌龟在老人的眼里都是美丽可爱的生物, 他对这些生物流露出深厚的感情。”[3]

保罗·泰勒认为“每一个体有机体都是目的论意义上的生命中心, 各自以其独有的方式追求自身的利益。”[4]提到对动物的生命的尊重, 自然会提想到动物小说《野性的呼唤》。巴克原本是经过教化的家养犬, 被卖到寒冷偏远的阿拉斯加后, 成为拉雪橇的狗。经历了人类残酷无情, 大棒、雪橇…最终在狼群的召唤下, 恢复了本性。通过巴克的故事, 杰克·伦敦想告诉读者:“所有的自然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人类要尊重和关爱生命, 这也是生态伦理的第一要义。”[5]

环境文学的另一个主题正好符合奥尔多·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思想。他认为进化史一个自然的过程, 但人类通过利用土地资源, 干预了自然的进化, 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影响。他主要关注美国西南部的土地伦理问题, 该问题正好和麦卡锡的边疆三部曲一致。在三部曲第一部《骏马》中, 麦卡锡描述了人类的残忍、暴力、以及科技进步付出的代价。主人公格雷迪的母亲继承了她父亲的牧场, 她觉得牧场不会给她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就卖了出去。德克萨斯州到处充满了工业的味道, 到处是开采的油田。小汽车随处可见。牛仔格雷迪无法适应现代生活和好友一起穿越美墨边境, 寻找新的生活。

“环境正义”是环境伦理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一部分。环境正义涵盖了人与自然间的环境正义及人与人之间的环境正义。即:评论家呼唤人们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同时, 还要求人们能够处理好环境伦理下人与人之间的与环境有关的利益及权利矛盾。如:《妈妈走了》中的妈妈喜欢养植物, 连她的女儿都觉得妈妈对待植物比对她还好。《中年, 浪漫之旅》中的男主人公亚当收留无家可归的小动物, 是一位坚定的动物福利主义者。《大瀑布》中讲述了律师德克等为维护环境正义而最终失去了生命。德克代理的案件的原型正是美国著名的爱的运河事件—倾倒化学垃圾导致穷人居住区污染, 下层阶级无法享受代内公正。这一诉讼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 正是美国开始环保运动的时候。由于自身的经历和环境意识, 欧茨才会笔触环境问题。同样, 科马克·麦卡锡在边境三部曲等作品中也体现了他敬畏生命的思想, 他钟情野外生活, 游历过的好多地方都成为他小说的主要发生地。

很多作家在小说中能够体现环境伦理的思想是和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或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他们将自身的思想赋予作品中。如美国著名女作家乔伊斯·欧茨, 她的作品中体现了大量的环境伦理的思想, 这和她的生活经历有密切的关系。幼年生活在乡村, 对农场的动植物有深厚的感情, 其作品中充满了对动物的喜爱和自然的敬畏。

三、结语

环境伦理学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学科, 与生活息息相关。当今社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们只顾经济利益忽视环境保护。在利益的驱使下,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化, 精神空虚。种种问题都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环境文学正是作家们面对环境危机而进行的创作转向。环境文学的作家们由于自身的生活经历、教育背景, 都将他们的环境伦理思想透过小说展现给读者。因此, 小说中体现的主题都体现了环境伦理批评家们的相关理论。如:敬畏生命思想、土地伦理思想及环境正义思想等。小说中关注环境问题体现了小说家们对环境问题的反思, 唤醒了读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摘要:环境文学成为当代文学的主流是必然趋势, 作家们将他们对环境的关注融入到文学作品中, 通过与环境相关的主题, 如:敬畏生命、土地伦理、环境正义等, 小说中关注环境问题体现了小说家们对环境问题的反思, 唤醒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环境文学,环境伦理,小说主题

参考文献

[1]OELSCHLAEGER, MAX.Postmodern Environmental Ethics.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5.

[2]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五十年来的基本论述[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

[3]冯雪芳;李艳.敬重生命融入自然——生态批评视野下的《老人与海》[J].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0 (4) .

[4]黄炎平.保罗·泰勒的生态伦理观[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 .

新媒介环境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论文 第2篇

各种建立在影像和电子技术之上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各类学校的课堂上得到了十分广泛地运用。

本文拟就新媒介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一些思考。

[关键词]新媒介 古代文学 教学 思考

媒介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和途径。

美国传播学家威尔伯?斯拉姆把媒介定义为“插入传播过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

①媒介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它的工具性,还在于它参与塑造和影响着个体的发展及其生活方式。

当代新媒介的发明和发展,正在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

“新媒介”是一个相对和动态的概念,一切媒介形态最早出现的时候,都可以被称为新媒介,它的对立面是传统媒介。

所以广义的新媒介应该是一个与印刷媒介相对的概念,它包括了电视、电影、电脑、手机、互联网等出现于印刷媒介之后的各种现代媒介。

“新媒介”一词自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开始流行到现在,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拓展,并且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态势,如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以数字化信息传播为支点的新媒介时代。

电视、电影、电脑、手机、互联网等已经成为个人和公众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构成了当代大学生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新媒介的出现改变着当代人们的生活、学习和交流方式,同时也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以及师生关系。

各种建立在影像和电子技术之上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各类学校的课堂上得到了十分广泛地运用,甚至很多时候把是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教学单位和教师的考核指标。

本文拟就新媒介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一些思考。

众所周知,对于创作者与接受者分离的文学作品来说,媒介的作用十分重要。

它不仅是一种中介,它还会影响传播内容本身。

不同的媒介方式与它们所传播的信息内容一起,影响着我们对文学作品的感知和理解。

美国纽约大学文化传播系主任尼尔·波兹曼在他的《童年的消逝》一书中认为,纸质(印刷)媒介在培养成熟的个体方面拥有新媒介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参与塑造了“理性”、“有序”、“成熟”的思维与行为品质,有益于阅读者想象力的发展。

“用来阅读的书面语言改变了读者欣赏作品的心理状态,他们可以从容地、反复地品味作品丰富、复杂的内涵。”②波兹曼观点的支持者也认为象征着新媒介的图像语言使读者的注意力无法得到集中,也扼制了理性思考的深度,新媒介的出现对文字阅读构成了一种威胁和损害。

的确,新媒介所带来的`信息爆炸导致了一种“浅阅读”方式的产生。

这是一种“放弃深度,追求速度、广度、利益度”的“快餐式阅读”,③这种阅读得到的是“讯息”,是走马观花式的浏览,它满足的是人们对信息“量”的需求,它与文学作品的诸多审美特征和审美方式背道而驰。

新媒介图像的丰富性和传播速度的快捷性动摇了传统文学书面阅读的审美独特性,它导致了想象的消极。

文学阅读的魅力,特别是古代文学的魅力,在于它的“古”。

它是前人思想、情感、道德的载体,是古代社会生活的记录。

它的妙处在于它是用我们民族最准确、最优美、最纯粹的语言文字记录的,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美好的审美想象空间。

阅读者会因个人的知识修养和想象能力的差异,在原著所提供的共同的审美平台上放飞各自的理想之鸽,完成属于自己的审美再创造。

而在课堂上,因为文学作品由课件制作者(教师)依照自己的审美想象制作成了有背景、有图像、有音乐的视听文件,便不再能像纸质阅读时那样激起读者的丰富想象,事实上,观者(学生)通常不得不约束自己的想象以求“跟上画面”,而这些画面“……使想象力离开他本人对于故事的体验,……夺去了本属于个人意义的许多内涵”。④

而传播方式的改变也必将同时带来传播内容和叙事方式的改变。

对于以不同媒介手段呈现的同一部文学作品来说,媒介方式的变化所导致的并不只是作品信息传送途径的改变,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信息内容本身的改变。

“媒介不只是文学的外在的物质传输渠道,而且是文学本身的重要构成维度之一;它不仅具体地实现文学意义信息的物质传输,而且给予文学的意义及其修辞效果以微妙而又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不同媒介的选择会影响文学文本的意义走向”。

⑤通过新媒介手段所呈现的文学作品往往在功利性的驱使下,更强调视觉上的冲击,无论电影、电视还是舞台演出,传播者们都会对原著中的人物和情节进行自以为合理的增加、删减或改编,将原作中一些本来只能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情节和思想用画面或对话直接表现出来,既改变了纸质媒介那种富于想象的叙事方式,同时也导致了原作中语言特色的不复存在。

中国古代文学中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等诸多名著,都被人们用以影视手段为主的新媒介方式呈现了出来。

尽管改编者都努力证明自己忠实于原著,但其中的人物造型、情节展现以及环境营造,都确确实实地反映着影像制作者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和审美再创造能力,而这些影像作品经常会被引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又增加了一层“教师”这一特殊个体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为了使课件的视觉效果更加强烈,使课堂气氛更加有声有色,教师一般会搜集许多材料,制作出适合自己审美习惯和审美标准的多媒体课件,将作品中的情感和意境转换成了图、文、声并茂的视听文件,先入为主地把学生带进主讲教师的审美理想世界,而作为一种思维训练和美学修养熏陶的阅读原著的过程却被忽视了。

人们阅读时的那种独处、沉静、特有的淳厚的美感愉悦,以及纸质文本通过装帧、排版、印刷,甚至插图所体现的出版者的心思、品位,都被声色震撼的感官冲击所取代,从而不再有掩卷暇思、浮想联翩,不再是“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是一万个观众心中只有一个林妹妹了。

这种授课方式,从形式上看来,具有很强的现代化色彩,时尚而华丽,课堂信息量也大,教师教学手段也显得多样,但却使得学生成了为直奔目的地而赶路的匆匆过客。

他们没有欣赏路边野花和风景的空闲,他们无暇也不需要展开丰富的想象并加上个人对故事的想象,只需要跟上画面的节奏与老师的思路即可。

在我国这样一个崇尚教师、惟老师之命是听的教育体制下,这种“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运用到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中,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扼制了学生的想象力,而想象力的缺乏必然导致创造力的缺乏。

诚然,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中,教师可以通过视像媒介努力为学生们呈现文学原著的本来面目,同时也可以使许多书架上的文学作品被更多的学生读者所分享,的确有助于加强文学作品的生命力,扩大文学作品的影响面,使之在电子视像世界里找回在传统纸质阅读世界里失去的那部分读者。

面对现代社会的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很多人“没时间”读书。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传播方式的兴起,使越来越多的新一代青年人越来越“不习惯”传统的阅读方式。

他们读书更注重实用性,他们为考试、考级、考证、求职而读书,那些需要静心品读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时间被大大压缩。

他们普遍对古典文学作品兴趣不大,也没有时间和耐心静下心来阅读课程要求的作品,所以更多的学生希望教师播放相关的影视作品来代替纸质阅读。

特别是对于一些规模宏大的长篇巨制,通过大众化的视像传媒,可以使那些不为学生们所熟悉的文学作品被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分享,采用影视作品鉴赏的形式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到大量的文学作品。

但这种手段似乎更适用于普及性的文学课程,如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新的大众传媒手段,结合电影、电视等美学知识,对学生进行文学知识及文学修养的提升。

而对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这种新媒介手段的使用则不宜过多。

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不只是文学史的知识传播,它更是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传承,而这些文化与精神的传承,更多地是要在大量的阅读中产生的潜移默化的熏陶。

这是一个漫长的“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不是几部声色震撼的影视作品就能完成的。

读者只有在阅读原著的时候,在文字的启发之下,才能懂得作者塑造的特定环境下的特定人物的特定使命,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心情、心路和心结所在。

所以建立在传统纸质媒体基础上的文学作品更强调读者对其中隐含意义的解读,更强调读者的想象力。

因此,在古代文学的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更应该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多地将目光投射到书本当中,引导他们从优美的语言文字当中咀嚼、品味、联想与再创造,从自身的角度去感知作品,理解作者。

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古代文学作品,能够给读者留下极大的审美再创造空间,让他们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自由翱翔,丰富自己的生命体验和审美经验,最大限度地开发和释放自己的创造潜力。

美国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希利斯·米勒说:“其它文艺形式会取代文学的位置,甚至可以说目前就正在逐步取代小说、诗歌和戏剧等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在普通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中,文学已经明显今不如昔”。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项目4月19日在北京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传统媒介的阅读量与阅读率均有所下降,而手机阅读等数字化阅读方式增长迅猛。

手机阅读人群以年轻人为主体,18至29周岁人群所占比例最大。

从这些数字来看,现在青年人不是不阅读,而是重网络阅读,轻纸本阅读。

随着阅读方式的多样化,青年人追求的是快速阅读和接收讯息的时效性,而这是数字化时代人们阅读方式的必然趋势。

但“在电子书中得到的是讯息,而在纸质书中找到的才是读书的感觉。书香和人气的交融才是阅读的最佳境界。”这是不少年轻人的阅读感受。

早在1978年,美国动画制作师吉恩·迪奇就曾说过:“我们无力阻止视听大潮,但我们可以寄希望于引导这一潮流,从而使电信时代的媒介将孩子们领回书本中去,而不是远离书本”。

⑥所以,在古代文学的课堂上,我们应当少用或不用新媒介教学手段,而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努力引导青年学生回归到纸质书本阅读当中,摆脱“浅阅读”造成的大众审美口味,提升他们的审美趣味和精神品格,在铺天盖地的新视听大潮中,保留一处阅读的最佳境界。

[注释]

①威尔伯·斯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

②朱自强《儿童文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3月第1版

③李玲《新媒介传播中的浅阅读现象》《电影评介》7期

④吉尔·梅《媒介与儿童文学》《语言艺术》1979年4期

⑤王一川.《论媒介在文学中的作用》广东社会科学.3期

⑥吉恩·迪奇.在西蒙斯学院的讲座

[参考文献]

[1]方卫平.《儿童文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M]209月第2版

[2]朱自强.《儿童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M]年3月第1版

[3]李玲.《新媒介传播中的浅阅读现象》《电影评介》[M]207期

新课程环境下的文学教育 第3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的全面变革,它必将有力推动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全面发展。这次语文新课程改革全新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在反思多年语文教学成败之后对文学教育的高度重视。认真学习语文新课标,研讨在新课程环境下的文学教育问题,明确把握新课程对文学教育的新要求和新规定,是当前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新课程对文学教育的要求

我国的中学文学教育曾有过大起大落的历程。20世纪50年代,中学语文曾一度施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文学教育很受重视,但昙花一现之后,即被视为禁区。直到80年代之后,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了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的要求,文学教育渐趋摆脱冷寂的局面。但由于长期以来语文教育以语言为本位,以技术训练为主导,文学教育并没有展露其应有的人文价值。张志公先生曾对此深感忧虑地指出,“目前的语文教材里有比例不小的文学作品,但并不是进行文学教育,而是用来‘读写训练的,连古典文学作品也不例外。这样的语文教学、语文教材,实际上是一种互相掣肘,两败俱伤的作法。”世纪之交,教育界、文化界掀起的语文教育讨论热潮则更加直接而尖锐地指出当前中学语文教育过于注重工具性的弊端,呼吁从人文关怀的立场重新阐释语文教育的真谛。人们在对语文教育的反思中渐渐认识到文学教育的价值。文学就是人学,以关注生存状态和生命质量为核心的人文精神正是文学的精髓。语文教育要展示人文意蕴,文学教育是其固有的一部分,排除文学教育的语文教育是不健全的语文教育。语文教育课程标准正是在这种教育背景下孕育而生的。为将文学教育的任务真正落实,新课程对文学教育的内容不仅在总体上有所强化,而且作了较为具体的要求。

第一,新课程总目标提出,语文教育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而文学教育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上具有独特的作用。一方面,文学作品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教育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欣赏到语言艺术的精华,获得丰厚的语言底蕴,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文学作品通过形象来反映世界,它的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是具体可感性,因此文学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具有自身的优势。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可以从具体可感的表象入手,伴随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达到对文本的把握和理解。同时,这一过程又包含着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概括等理性思维活动,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也可以得到训练。因此,新课程要求文学教育要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发挥应有的也是独特的作用。

第二,文学作品承载着人类的思想、情感、意识和心灵,具有强烈的人文性质,新课程指出文学教育应“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文学作品为我们呈现的不仅是具体的言语形式,抽象的语言规律,还有多彩的生活画面,跃动的思想、情感和生命,它为学生打开了认识自然和生活的天地,展示了鉴赏真、善、美的领域,创设了陶冶情操、建构人性的艺术环境。因此文学教育不仅应是学生获得语文知识、习得语文能力的场所,更应成为学生开启心智、体验人生、净化心灵的地方。同时新课程还注意强调了这种人文教育的功能并非“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第三,文学教育应时刻贯穿民族情感教育的因素,使其成为培育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通道。新课程理念明确指出,“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是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首要前提。新课程总目标也反复强调:“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爱国主义感情”,“认识中国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如何实现这些目标?民族文学无疑是最好的教材。因为汉语言文字的魅力,汉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在文学作品中都有着最为充分的体现。文学教育的过程,就是传播民族文化的过程,就是培育民族优秀人才的过程。因此新课程在“教材编写建议”中着意强调“教材要注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此外,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教育应当“尊重多种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第四,新课程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文学教育应让学生“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并制定了初中阶段的具体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赋予表现力的语言”。要“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可见,新课程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作为文学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朱自清曾指出:“从教育的立场说,国文若只养成学生写作的技能,不注重他们了解和欣赏的力量,那就太偏枯了。”因而文学教育应指导学生阅读丰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获得必要的文学常识,培养和提高文学修养,加强文学鉴赏能力。

二、新课程对文学教育实施的建议

讨论新课程环境下的文学教育,更重要的应该探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文学教育的精神及实施策略问题。以下从三个层面进行阐释。

第一,文学教育应加强语感教学,让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重视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整体把握能力。

新课程强化了对学生良好语感培养的要求,反复提出“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初中阶段的要求是,使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对作品的思想倾向和内涵及感人的情境和形象具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语感教学,我们要注意三方面内容:

首先,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注重情感体验”。文学作品是充满生命情感的载体,它以具体的感性形象、生动逼真的意象唤起读者的想象和创造,因此文学教育是一种情感的领悟、价值的叩问。但长期以来,在科学主义和知识中心主义的影响下,语文教育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为目的,文学教育也偏重于对知识以及认知技能的要求,而相对忽略对文学的情感层次的把握,忽略了对教师和学生个体情感素质的要求,产生了重技术、轻情感,重理性、轻感受,重解析、轻领悟的倾向,“将充满人情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巧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应试训练”。与之相反,新课程下的文学教育要求教师沉入课文情境,形成审美体验,精心布设

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激流,使学生获得审美情感,并透过文本世界的表象,顿悟作品中包蕴的人生经验,感受生命价值的提升。

其次,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应以整体把握为原则。新课标指出:“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文学之所以为文学是因为“有它内在的完整意蕴,有它浑然不可分割而又无所不在、渗透内外的特定神韵,有它体现着创作主体全部生命的内在生活逻辑”(潘涌)。有机的整体性是文学作品具有艺术感染力和艺术生命力的基础,如果破坏了这种有机整体性,就毁坏了作品的艺术生命。因此文学教育应着眼于整体.反对分析至上、串讲肢解的教法。王元化教授曾引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话“如果把一只胳膊从躯体上砍下来,那就不是胳膊了”。同样,一篇文章,把它肢解了就变成另外一种东西了,“这是解剖尸体,不是讲作品,连技术化都讲不到”。因此,文学教育要遵循整体性的艺术法则,将:艾本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察。

再次,要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重视诵读在培养学生语感方面的重要作用。这里强调的“读”,并不是无目的地读,而是有语调、有节奏、有情感地全心投入地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虽是老生常谈,却道出“读书”的真谛。因为“读”本身就是一种品味体验的过程。新课程亦指出:“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感悟”。此外,对“读”的数量上的要求是初中“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

第二,实施“对话式”文学教学,体现对话、民主、平等,合作的课程文化。

新课程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文学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文学作品不是静态的存在物,它期待读者对其“具体化”。如果没有读者的参与,文本的意义就无从建构,它只有在读者与文本的碰撞交流和对话中才能产生,所以要重视读者的地位和作用。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在文学教学中,学生的读者角色和地位应得到尊重。语文课堂上,反对“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加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相互对话过程。一方面,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改变着文本,另一方面,文本也在改变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学生向文本开放自己,与之直接交流与对话,可以获得一种自我实现的愉悦,并得到自我的发展与完善。

同时,在文学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也不可忽视。传统的文学教学很少涉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因而生生对话过程中产生的相互影响和教育因素被抛弃。对此新课程有所补充,“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学生在主体间的思维碰撞与交融的过程中,可以共享彼此的情感体验,共享文学艺术世界的精彩与美妙。

在文学的教学过程中还有另外一种“对话”的形式,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前面讲到教师不可取代和剥夺学生的思考权和话语权,应该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主动去寻求对文本的解读与体验,更应创设相互对话、互动合作的融洽情境,主动去寻求与学生的理解与沟通,以获得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并未削减,而是得到了重新建构。新课程规定“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后结构课程观则将教师定位为“平等者中的首席”,这更凸现了师生间的对话关系。

第三,文学教育丰富的人文内涵孕育了文本解读的多样性,因此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体验”,倡导探究性阅读,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个性。

从文学教育的客体来看,文学文本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召唤结构”,其中有许许多多“空白”和“未定点”,它们使文学作品的主题是多重的,内涵是丰富的,意义可以向多方面延伸,这就为学生的解读和品味创造了最广阔的空间,提供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多元化理解的可能。从文学教育的主体来看,“学生对于语文材料的反应也是多元的”。这是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阅读期待视野各不相同,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必然受到自己经历、动机、情感、气质等的“塑造”,从而构成个体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因此,对文学教育来讲,首先要承认“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珍爱学生富于个性的理解和新鲜的阅读感受,变被动的接受学习为自主探究学习。新课程还进一步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视野、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学生以阅读者和发现者的身份浸润于文本的解读之中,必然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联想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独立思考、批判和质疑的精神,开发创造潜能,同时拓展心理图式和期待视野,提升体验能力。可见,文学教育应树立开放的、多元的、个性化的课程理念。

网络环境对英语文学教学的影响 第4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英语文学,教学,影响

前言

在新环境下, 网络资源已经广泛渗透在教学领域中, 对传统的教学模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作为英语语言的载体, 英语文学课程和理工、文科课程相比较有很大的差异, 英语文学课程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课程, 还是一门综合性课程, 其内容涉及到心理、哲学、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英语文学课程教学也受到网络环境的一定影响, 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对此, 详细分析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文学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网络环境对英语文学教学的影响

1.1 对选材的影响

在传统的英语文学课堂中, 可用的教材种类有很多, 大部分高校都是根据自身的情况, 结合教学大纲, 自己编著教材, 从而导致不同学校之间的教材难以程度有很大的差异。而在英语文学教材选读上面, 大多是“语录式”选读, 很难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对英语文学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下, 这种现象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各种电子出版物、阅读软件的出现, 极大的拓展了英语文学教学选材范围, 教师、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在网上查找相关文学作品, 这就为英语文学教学提供了更加宽广的空间。

1.2 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在以往的英语文学教学中, 教学内容大多集中在文学史、文学作品选读方面, 受课时的限制, 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厚重的教学内容讲解完, 同时教师在讲解英语文学的各个流派时, 没有表达自身的观点, 只是简单的照着教材进行讲解, 也没有分析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 从而严重的影响到教学质量。在网络环境下, 英语文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改善, 在网络的公开课中, 有很多对现有教学内容的展示、补充,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 下载相应的教学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重点内容, 对于一些非重点内容,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在网上下载相关视频, 自主学习, 这样就能有效地节省教学时间, 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1.3 对课堂形式的影响

网络环境不仅会对英语文学选材、教学内容造成影响, 还会对课堂形式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传统的英语文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通过黑板、粉笔进行知识讲解, 学生只能内动的接受知识, 整个课堂十分沉闷, 网络环境下, 这种现象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为学生展现各种图片、声音、视频、动画, 这样就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环境, 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文学氛围, 让学生享受文学熏陶, 拉近学生和英语文学之间的距离。同时在英语文学课堂教学中, 在网络环境下, 真正的实现了学生主体,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能可以对各种话题进行深入探索, 在教学中教师承担着引导者的角色, 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 这就促进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2 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文学教学

2.1 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在网络环境下, 英语文学教学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必须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 准确的定位自身角色, 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 以此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在英语文学教学中, 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学”出发, 了解学生的现实需求, 并将其转变为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此基础上, 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通过多途径、多手段引导学生感悟英语文学中的人文主义内涵, 以此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在英语文学教学中, 教师要明确文学教学的目的、功能, 引导学生掌握语言的多样性, 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品格, 并注重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从而培养出具有良好人文精神和英语实际应用水平的人才。

2.2 网络资源中的英语文学学习策略

在新环境下, 英语文学学习必须注重网络资源的利用,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教育技术,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网络资源能将更多抽象的文学内容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这样学生就能更好的利用想象、联想等手段, 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 使得学生在提高语言技能的基础上, 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3 总结

在网络环境下, 英语文学教学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必须注重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 充分发挥网络环境的优势, 为英语文学教学活动的更好开展提供保障, 以此促进学生英语文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凤伟.网络环境对英语文学教学影响的五个方面[J].文教资料, 2015 (21) :185-186.

[2]曹天飞.网络教学环境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影响分析[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2013 (10) :398-399.

环境文学 第5篇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大多数选择互联网作为自己主要的信息获取来源,对于学生而言,有趣、形象、生动的网络流行语无论在使用还是创造过程中都充满乐趣,这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造成重要的影响和压力。文章以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为例,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策略及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利用互联网资源实现优化教学。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汉语言文学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145-01

一、前言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专门人才。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汉语言文学在沟通国内外关系中的重要性逐渐上升。同时基于互联网的大背景下,网络语言、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已经严重干扰到正常的教学过程,如何在此大背景下进行优化教学以及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是汉语言教学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现状

1.教学知识脱离现实生活

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已经不被学生认可或者说学生的接受能力所承受。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仍然以理论知识和课本知识为主,教师在讲授过程中缺乏与学生的互动,而且汉语言文学的学科性质决定其实践性并不强,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受到网络媒体的影响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和发展,例如如今的阅读习惯逐渐朝着碎片化、图表式的浅阅读发展而取代了传统的纸质阅读和深阅读。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同时汉语言的教?W知识、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实际,无法形成了全面的认知习惯、认知思维[1]。

2.网络流行语的冲击

网络流行语是指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基于其自身的交互性而在某种特殊环境下产生的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它的使用对象多为广大网民,在社交过程中,为了提高交流效率,同时准确、快速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汉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改编。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在网民数量激增的同时被人们广泛使用和接受。一方面,网络语言、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于汉语言的一种创新,将赋予了部分汉语言个性化的特点,并且能够更加形象生动的反映生活中、社会上的部分现象与问题,使得人们对于汉语言的学习热情高涨。同时网络流行语也表现出其跨越时空、数字化、网络化的特点,这些特点在使用过程中被逐渐放大[2]。

另一方面,网络语言的出现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与不利因素。一是由于网络语言、网络流行语在形成过程中不遵守汉语的语法构成习惯和规范,不符合汉语言语法结构、造词规律,容易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造成误导。二是对于正处于学习和储备知识阶段的青少年而言,网络语言的流行会影响对于他们正确使用汉语言造成影响和妨碍。

三、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优化分析

1.汉语言文学教学在传播过程中的特征

一是运用网络教学资源的多样性和便捷性,网络资源多样化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个挑战,对于教师而言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授课,对于学生而言互联网上的诱惑过多。因此在进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加注重汉语言和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作用,注重对于学生的引导和正确思维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形成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同时需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结合[3]。

二是汉语言教师要善于利用、搜集、整合有利于教学的各种网络资源,使得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化和形象化。网络视频、图片、数据等多种方式的利用,可以全面展现汉语言文学所涉及到的各种人物特点、故事背景等,实现网络资源的优化与共享。例如教师可以针对网络中比较热点的问题,从汉语言文学的角度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思考,甚至学生可以组成多个小组进行辩论,教师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和评析,在丰富的互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4]。

三是网络教学资源的可塑性,不同于传统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来进行教学,通过利用网络的教学资源,将一定的结构顺序打破重新进行整合,将互联网平台作为一个汉语言文学知识的数据库进行使用,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对于名家名言警句的集锦的练习实现加强自身语文功底的作用,将互联网上存在的互联网资源整合成自身的资源库和知识库,并在日常的教学、练习过程中进行解读。

2.规范汉语言教学方式

除了对于学生日常的汉语言学习课程之外,各高校也应该大力开展各种讲座,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流行语。在网络媒体时代,人们身处于互联网、网络流行语的包围之中,如何面对正确看待、认识网络流行语,需要教师进行正确引导。同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应当规范教学方式,纠正并引导如今普遍使用网络流行语的现象。由于网络流行语普遍不符合汉语言规范,语言质量良莠不齐,即使其能够鲜明生动的反映社会现象,也是对汉语言的发展与创新,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不够认可。学生可以借鉴与学习网络流行语来丰富日常用语,但对于那些不文明、不规范的网络流行语应当坚决的杜绝,加强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识[5]。

3.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基于目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时代背景,想要提升学生对汉语言文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现阶段我们必须做好与网络平台接轨的工作。只有现在紧密依靠网络平台、打造现代化的汉语言文学,才能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稳健发展,实现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创新,赋予其新的活力。纵观国内外文学的发展模式和教学模式可知,文学大多都是一步步从小众走向大众,而文学的教学模式的变化也就是这一种最直接的反映。因此,汉语言文学的教师需要提高自己使用互联网的能力,通过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丰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形式来为其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还需要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的建立,这是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建立目标和根本,不能本末倒置[6]。

4.建立合作式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知识的传递是单向的,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程度不高,学习兴趣、学习热情都不高,这对于汉语言文学这样一门以实践和应用为导向的学科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已经开始有学校尝试更加多元化、开放化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例如教师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教学,学生可以通过网上将自身所遇到的问题反馈给老师,或者以小组合作、多人合作、舞台剧等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实现建立起一个多元化、多样化、开放化的学习环境。

四、结束语

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个挑战,这不仅需要教师提高自己的互联网技术和专业素质,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也需要学生积极进行反馈,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赋予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网络环境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 第6篇

随着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汉语言文学已经在中国人心中扎根,地位无法撼动,但在经济、科技以及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了来自外界的各种干扰和影响,需要抵抗外界的侵扰,从而实现对自身地位的巩固。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网络环境对汉语言文学同样造成了影响,为使汉语言文学在网络环境下发展,需要剔除其消极的一面,充分利用其积极的一面,从而促使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持续发展、传承。

一、汉语言文学的具体概述

汉语言文学是极其古老而充满哲学的,在社会上存在的价值也是极具代表性意义的。因此,汉语被列入“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中国人在创造汉语言文学时,对生活情趣进行了极致描述,很多成语及词语的背后都是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小故事。例如,在成语“指鹿为马”中,赵高将一匹鹿指作马,体现了赵高的狡猾奸诈,而成语“孔融让梨”则充分体现了孔融的谦逊与博爱。这些语言不但在古代有着积极意义,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在新时期的发展下,汉语言文化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大多数的中国人都是以汉字为主,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与社会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汉语言文学不仅代表了中国的优秀文化,还象征着中国语言文化的演进过程。因此,我们要使宝贵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在看到古代的固定用语仍表现在现代文化的审美中时,作为中国人都有一种民族自豪感,这就是汉语言的光彩所在。汉语不仅在人们全新生活方式转变时占占据一席之地,而且对人们日后语言习惯的改变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对汉语言要不断创新发展,做好汉语言文化的传承、历史借鉴,留住汉语言文化的底蕴与光彩,同时加大对汉语言文化的传播力度,从而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文化环境,让更多的人体验到汉语言文化的魅力。

二、网络环境对汉语言文学产生的影响

(一)网络环境对汉语言文化的积极影响

在网络的影响下,我们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而汉语言文学想要更好地发展,就要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使汉语言文学通过网络的形式传播,逐渐被人们所了解与认识,进而促进汉语言文学的综合发展。同时,在网络的不断发展下,汉语言文学也逐渐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进行展现,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此外,汉语言文化对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要充分利用网络自由的特点,将汉语言文学的作用发挥到极限,进一步促进汉语言文学的传承与发展。

(二)网络环境对汉语言的消极影响

在网络的迅速发展下,人们可以直接从网络上进行信息及知识的传递与学习,不再是单方面地接受文化传播,处于被动的位置,而是人们与网络处于了一个平等的位置,拥有了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力。但网路对汉语言文学发展也有制约的一面,人们适应了电子信息的时代,逐渐养成了电子书写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们提笔忘字的现象出现。此外,由于网络上的言论越来越自由化,每个人都有发表的权力,这就造成网络上大量垃圾信息的传播与应用,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在网络的影响下,代表疑问的词语“什么”,现在青年群体更喜欢用“神马”,而“那么美”也变为“辣么美”,改变了汉语言文学的文化内涵。因此,为有效控制这种现象的出现,就要充分重视汉语言文化,尽量避免网络用语对汉语言的影响及荼毒,加强对汉语言文化的传播,为我国的汉语言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汉语言文学在网络中传播的具体途径

(一)建立微博、微信等平台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对信息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微博、微信等平台的建立更是改变了文化发展的格局。微博、微信作为一种集文字、视频、图片为一体的社交软件,不但对人们社交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而且对社会的发展也存在积极影响。另外,它更是更新了人们的文化理念,有着互动性较强的特点,被人们广泛应用,而对于汉语言文化来说,可以采取以微博或微信的形式传播,定期发送一些关于汉语言文化的作品,让更多的人加深对汉语言文化的了解,也可以播放一些古装的电视剧或是其他电视节目,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汉语言文化的熏陶。

(二)利用二维码进行文化传播

在新时期发展下,数字的阅读方式已经逐渐成为潮流,并保持连续六年稳步上升的状态,在未来的发展中,数字化的阅读方式会更加流行。因此,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将数字化阅读与文化传播进行有效结合。同时,在智能手机的逐渐普及下,二维码使用也越来越普遍。因此,我们可以使用二维码传播汉语言文化,根据汉语言文化的具体内容建立一个属于汉语言的数据库,并生成一个二维码,使用者通过手机的扫一扫功能就可以得到关于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框图,分为不同的模块,显示不同的区域,让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从而达到汉语言文化传播的最佳效果。

四、关于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趋势

(一)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在新时期发展下,要想使汉语言文学得到更好的发展,就要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对汉语言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与认识,进一步明确汉语言文化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促进其产业化发展。同时,在汉语言的具体发展中,网络可以为其提供资源。因此,将汉语言文学与网络相结合,能推动汉语言产业化发展。

(二)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随着我国实力不断增强,汉语言作为我国的母语,也在国际上引发了一系列的学习狂潮,促使汉语言文化逐渐向国际化方向发展。汉语言文学在发展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此外,随着国际合作日益增多,汉语言文化的交流逐渐增加,自身的影响力也在逐渐加强。由此可知,在国际的交流与合作中,不但可以促进汉语言文化的传播,还能推动汉语言向国际化快速发展。

五、结语

汉语言文学包含的内容多样,对文学的整体发展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是中华众多文化中的瑰宝。基于此,在现代信息网络时代,需要不断净化网络环境,对网络环境进行积极运用,增大汉语言文化的整体影响力。而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我们共同坚持和努力,对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新的发展方式和适宜传播形式进行思考,减少网络环境对汉语言发展的消极影响,实现网络时代下汉语言文学发展、传播效率的最大化。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英美文学教学 第7篇

研究性学习 (inquiry-based learning) 又称“探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或“基于项目的学习”, 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法。布鲁纳 (Bruner, 1982:32) 认为它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现学习法”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一种学习方法, 是为了反对传统的以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自其诞生以来备受青睐, 1998年特拉华大学在皮友慈善信托公司 (Pew Charitable Trusts) 的资助下, 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信息交流中心, 推动全国高等学校“基于问题学习模式”的发展 (刘宝存, 2004) 。研究性学习, 带来了学习方法的改变, 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因此研究性学习迅速在世界范围扩展, 并于80年代进入我国。

我国对研究性学习高度重视, 教育部在《中国教育报》发表文章阐述了对“研究性学习”的界定和实施要求所做的明确规定。近年来, 研究性学习开始进入高等教育之中, 并且得到专家和学者的普遍关注:华中师范大学沈振煜 (2003:78) 指出“研究性学习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陈伟鸿 (2004:87) 指出“研究性学习是高校教育教学方式的回归”。教育部[教高 (2005) 1]《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第11条明确提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由此可见, 研究性学习日益得到高校的重视, 也成了我国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的一项重大课题。

2.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研究性学习理念的形成绝非偶然, 它是各国教育心理学家的智慧结晶, 是各国教育发展的硕果。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 主张从人本主义出发探讨和组织教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 (A.Maslow) 和罗杰斯 (C.R.Rogers) 。他们认为教育应该注重作为个体的人, 培养出来的人应该是个性充分发展的人, 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人。马斯洛 (1987:169) 指出:“教育的功能, 教育的目的———人的目的、人本主义的目的、与人有关的目的, 在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 是丰满人性的形成, 是人能够达到的或个人能达到的极其高度的发展。说得简单些, 就是帮助人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境界。”换言之, 教育的目标绝非只是知识的习得、技能的发展, 还要涵盖人性潜能的充分实现抑或是人格的健全发展。人本主义主张在教学中要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 以人为中心。为了实现自我价值, 罗杰斯提倡“有意义的学习” (significant study) , 即学生自主、自觉的学习知识。这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 而且是个体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我相信唯一能影响个人行为的知识, 是他自己发现和化为已有的知识” (罗杰斯, 1984:231) 。此外, 在教学中要强调价值、态度、情感等因素的作用, 发展学习者的潜能和自我价值观, 使学习者自己教育自己, 最终成为人格充分展现的人。

研究性学习汲取了人本主义中的精髓, 强调个性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全体发展、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倡学习过程的探究性、倡导学习环境的开放性、强调师生关系的平等性。

3. 研究性英美文学教学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根据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的认知心理特征, 结合英美文学课程的自身特点, 提出:以自主性、实践性、过程性、开放性和合作性为主的研究性学习策略为指导, 构建了研究性的新型教学模式。

3.1 构建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的理论基础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学习小组中互相合作, 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 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王坦, 2001:6—7) 。在合作学习环境下, 教师可将不同能力、经验与情感的学习者分配于同一小组内学习。

合作小组的构成至关重要, 合理地分组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对学生的认知、情感、自信和人文素养产生积极影响。根据学生的能力、成绩、和性格等因素, 我们把30名学生分为6组, 每组5名同学。1名综合素质全面的同学担当组长, 2名综合素质较全面的担任记录员和观察员, 其余2名素质发展一般的同学为参与者, 既保证各个组别之间公平竞争, 又保证组内同学优势互补, 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3.2 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小组分工后, 就要具体地设计学习方案, 包括所学的课程的设计和学习方式的安排。向学习小组介绍具体探究方式, 因为知识的构建是个在自我意识和完善基础上同化—顺应的过程, 即“利用学习者头脑中原有的知识结构来促进新的学习”, (Ausubel, 1960:267) 所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也是循序渐进的, 由知识型到准学术型再到创新型。知识型是初步的、准学术型是中级的、而创新型是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 是最高级的研究。

在具体的文学学习中: (1) 实施开放性、多视角的微观文学教学模式。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权威者, 而是学习的合作者和问题的设计者。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课程的设计和安排, 对选定教材进行统筹规划。对每一次授课都要做精心的组织和运筹, 使学生真正处于情景之中:具体包括兴趣选段 (学生讲授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研讨答疑, 以及思维拓展和主题延宕, 课后答疑 (利用网络课件与学生互动) 。 (2) 营造全方位、多层面的宏观文学教学环境。将文学教学置于网络环境下, 形成“文学与历史并重、阅读理解与语言教学互赢、中西文化异同相互比较、话剧模仿与影片表演再现、文学知识竞赛与辩论同在”等多层面、全方位的教学规模, 使学生置于一个开放性的文学情景之中, 营造浓厚的文学氛围, 寓乐于学。 (3) 构建立体化、多维度的教学反馈。设计文学信息调查问卷, 分析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及时调整课堂活动。调查实验班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情况, 分析文学与语言学习的关系。实行周、月、期的教学后记, 进一步改进微观教学。链接网络出现的英美文学科研成果, 如各高校的文学精品课, 做到信息知识立体化。

3.3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机制

教师要对研究性学习进行正确的评估与反馈, 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的兴趣、激情和求知欲。我们根据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采取了合理的评价。

对小组的评价, 定期检查小组功能发挥的程度, 使小组成员了解本小组的学习效度。以小组成员的自主学习、参与程度、团队合作、完成任务、学习效果等指标评价各组的学习行为, 使学生认识到团队的意识和合作的精神。

对小组个人的评价, 包括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度、积极性、独创性等。在小组内树立模范, 调动小组成员的参与意识, 避免互相依赖的惰性心理。

多种评价方式的有机结合, 改变了传统的简单评价机制, 学生感到新颖, 有了成就感和被重视感, 提高了参与的意识。评价内容从过程到结果, 体现了学生的参与、表现、情感、态度和能力的生成变化。这样缓解了学生面临考试的紧张心理, 能够把他们学习的注意力转向学习过程, 有利于研究性学习。

4. 结语

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实施, 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一种现代学习方式, 学会主动学习、自主学习, 而且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的改变, 学会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的提高。研究性的英美文学教学, 摆脱了高职高专英美文学教学的尴尬局面, 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意识, 激发了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兴趣, 增强了英美文学教学效果,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因此研究性学习应该在高校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实施。

参考文献

[1]Ausubel, D.P..The use of advance organizers in thelearning and retention of meaningful verbal material[J].Journal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60:267-272.

[2]Bruner, Jerome..Toward a Theory of Instruction[M].Publisher: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3]陈伟鸿, 沈宇春.研究性学习之于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体现[J].教育发展研究, 2004, (4) .

[4]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北京:文化教育出版, 1982.

[5]顾建民.整合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重建本科教育学的新范式[J].外国教育研究, 2002, (5) .

[6]巨瑛梅, 刘旭东.当代国外教学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7]罗杰斯.学习的自由[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 1984.

[8]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7.

[9]沈振煜.教与管的探索——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教学改革与管理研究论文集[Z].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3.

环境文学 第8篇

一、用传统方式学习英美文学的缺陷

用传统方式学习英美文学, 主要有以下几个比较明显的缺陷:一是很难激发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英美文学历史跨度大、文学流派多、作家风格迥异。教师若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这门课程, 只能很浮浅地向学生们传输一些概貌性的知识, 因而学生会感到文学学习非常空洞, 提不起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

二是学习者会感到英美文学难学。为了透彻地理解一部文学作品, 读者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作品写作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等情况, 授课教师即使将黑板写得满满也难以向学生传输这方面的完整信息。常言道, 文学是依靠读者的情感世界产生其效果的, 读者的情感来源于其在阅读作品时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的理解。但有些文学作品学生读了之后连作品的情节都没有完全看懂, 更不用说达到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因而学习者会觉得文学不容易学。

但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英美文学, 可有效地克服这些不利因素, 因为网络学习突破了时空限制, 具有信息量大等特点, 能极大地丰富英美文学的学习。

二、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合作性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也就是说, 学习是一个交换的过程, 学生在与他人思想交换的过程学会理解、应用知识。传统教学方式只是老师填鸭式的教, 学生囫囵吞枣式的接受, 知识不产生交换。而在网络环境下, 学生可借助网络搜索到更多的学习资料, 可借助网络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 还可不受时空限制地与全世界学习者进行学习情况的交流, 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方式。显然, 这种学习方式更能让学生掌握英美文学的知识, 激发学习兴趣。

三、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高效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习英美文学, 学生通常是上课忙着记笔记, 考试前忙着背笔记, 笔记成了英美文学的全部。显然笔记是无法全部体现教师授课内容的, 学生掌握的知识有限, 学习效率不高。在网络背景下, 学生可以通过课件、班级公共邮箱等方式获取教师的教学资料, 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消化, 笔记不再是重点, 上课时便能将注意力转向教师授课。

另外,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习英美文学, 学生为了加深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理解会希望了解更多有关作者的生平、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从属的文学流派等信息, 他们会到图书馆寻找相关资料。结果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找到的资料通常是很零散的, 不系统。如此费心费神地学习英美文学, 无形中加大了学习的难度, 很可能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网络环境下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找到更系统的资料, 一方面可节省很多学习时间, 更重要的是, 网络上检索到的资料往往是图文并茂的, 学生更容易接受。这样学生就在愉快的环境中快速掌握了相关知识, 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都得到提高。

四、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广泛性

在传统的学习模式下, 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往往依赖于教师的解读, 或者自己费心费神地从书籍或杂志中找到作品的相关解析, 有很明显的局限性。在网络环境下, 学生可以从网上检索到某一文学作品的多种解析, 更容易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解析文学作品。最难得的是, 在网络条件下, 学生还能检索到国外学者对文学作品的研究情况, 有助于学生思想与国际文化潮流进行接轨, 对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很有帮助。

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 它的传达需要咏和唱来增强感染力。学生在学习英美诗歌的时候, 可借助网络下载一些音乐背景及朗读的诗歌, 切实体会到英美诗歌中抑扬顿挫的格律之美, 进而感受诗歌的意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 很容易提高对诗歌的语感及想象力, 也会被英美诗歌的表现力所折服, 激发了学习英美诗歌的兴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真实情景, 认为真实情景的再现能提高学习效率。在网络条件下, 学生还很容易下载一些原本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多出于英语为母语的作家之手, 接触这些原汁原味的英语作品, 学生更容易掌握到真实自然的语言材料, 不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 还能得到建构主义学习的效果, 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五、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多元性

在传统模式下, 学生对英美文学的掌握, 依赖于教材和教师印发的配套材料或课件, 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涉猎面相对较窄。即使教师为大家列一些应该阅读的文学作品书单, 但学生能读的多是中译本, 而中译本又依赖于翻译者的水平, 这样接受的知识与原著有很大的差距, 更何况有些书连中译本也没有。这些都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综合把握。而在网络环境下, 学生可以方便地下载原文学作品, 尤其是新近出版的作品。在阅读的过程中, 即使学生遇到一些生僻词汇, 也可以根据在线词典了解生词的意思和用法, 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涉猎面得到了扩大。

另外, 由于英美文学跨度大, 内容多, 传统教学模式那种有效的教学环境下, 学生很难掌握更多的知识。在网络环境下就不同了, 学生可以从网上下载很多英美文学作品的学习材料。或者可以看根据英美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 这种直观的学习方式不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网上的一些精彩片段, 也许会有学生产生阅读原著的欲望。

总之, 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模式是多元化的, 学生可以从网络上找到原版文学作品, 可以欣赏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 甚至可以聆听配有音乐的文学作品, 综合了文字语言阅读模式、空间阅读模式、音乐阅读模式三种学习方式的好处, 有助于发挥学生多元智能学习潜能, 极大地拓宽文学作品的涉猎面。

六、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与传统的教学资源相比, 网络上所检索到的信息资源是相对系统的, 更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的特点。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扩大学生的涉猎面, 另一方面有助于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学习实践中, 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需要点击相关网络链接, 不断发现, 不断总结, 进行基于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英美文学的学习。不断地点击相关链接, 学生慢慢就进入到一个跨越国界和时代文学世界, 进而被英美文学的博大精深所吸引, 产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兴趣性。

另外, 学生在网络上寻找学习资料的过程中, 还可锻炼自己的自主判断及自主选择的能力, 大大增强学习活动的能动性。这无意中又符合了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根据需要和兴趣有主动性的学习更符合学习的规律。同时又符合了建构主义所倡导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 认为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更有效。

七、有利于扩大对文学作品的涉猎面

以往学习英美文学主要借助于教材, 或教师印发的配套材料。虽然有些教师也会给学生列出一些应阅读的文学名著的书单, 但学生能读到的大多是名著的中译本, 而中译本由于受译者水平的限制, 通常与原著有一定的差距, 有时学生甚至连中译本也借不到, 于是便造成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涉猎面不够。

但在网络环境下, 学习者能很方便地从网上下载一些原版文学作品, 特别是一些新近出版的作品。在阅读过程中, 若遇到一些生词, 可在计算机上通过在线字典, 点击鼠标箭头, 显示生词的中文、英文意思及用法, 这样阅读时的思路不会被打断, 能提高阅读速度。

此外, 英美文学时间跨度非常大, 内容也相当多, 学习者通常情况下没有时间读完教师要讲授的名著。但在目前的网络时代, 学习者可从网上下载一些文学名著的视频进行观看, 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一些名著的基本情节, 且根据小说改编而成的英语电影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具有直观性和趣味性等文本所缺乏的特性, 这样也便于增强学习者对名著视频的观看欲望。再者, 网上一些影片的精彩片段也能激发学生对原著的阅读欲望。最后, 学习者还可从网上下载一些名著的音频, 借助于播放器随时收听, 这也是学习者扩大文学作品涉猎面的一个非常奏效的举措。

由此可见, 网络环境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学习兴趣的提升、知识掌握方式的多元化、知识的系统系和全面性都有极大的好处。在网络环境中学习英美文学具有很多传统学习方式所不具备的优势,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康海波;试论网络环境下英美文学教学的新思路[J];考试周刊;2012年30期

[2]梁洪兰;多媒体在高校英美文学课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农业教育;2005

[3]邬穗萍;多媒体环境下英美文学合作学习的策略[J];教学艺术;2012

环境文学 第9篇

一、建构主义下的教学理论基础

从学习论的角度来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的重要理论来源。现代建构主义的基本假设是: (1) 认识并非是主体对于客观存在的简单的、被动的反映, 而是一个主动的、不断深化的建构过程, 即所有知识意义都是通过内在表征过程主动建构出来; (2) 在知识意义建构过程中, 主体已有的知识、经验 (包括社会文化) 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即所有知识意义是随着学习环境的变化而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可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 而是主动的参与所给信息的认识与理解, 积极建构意义。它强调了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重要性。正如我们前面所阐述的, 这些理论与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的重要理念同样具有说服力是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这些思想都体现在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英美文学教学实践中。首先, 计算机网络的声音、图像、视频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各个器官, 挖掘和利用了直觉思维。以图像和视频为例, 图片一幅图片的信息相当于几千个文字。不过, 任何一种媒体都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如果过度使用动画和电影, 其视听集为一体的感官刺激会使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 反而不利于对文学作品的思考和感情交流, 更不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其次, 信息媒体的可延伸性和计算机的交互性能够使学生进行超文本链接, 进行选择、组织和提取信息并能够得到评估和反馈, 这使得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发现、归纳、掌握语言中的内在的规则, 这种认知参与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潜能,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 让学生在网上完成, 并通过BBS或者论坛等形式发布出来, 以便大家能够共享。虽然, 英美文学课的课时是有限的, 但学生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将课堂得以延伸, 以缓解目前英美文学教学内容庞杂而课时有限的矛盾。同时, 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得以培养。

二、人本主义下的教学理论基础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英美文学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教学方式主要是自主学习加上教师的辅导, 这样的学习活动就是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 在学习的过程中重建已有的认知结构, 实现知识的同化。在教学史上, “学生中心论”是针对课堂上的“教师中心论”提出的观点, 二十世纪中叶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学生中心论”的教学观奠定了基础。人文主义心理学主要是对人类潜能的开发, 强调人际关系和个人情感因素对语言能力和语言习得的影响, 认为在语言学习中, 最重要的是学习环境和气氛, 学习者只有在放松和协调的状态下才能最有效地学习和掌握语言和其它知识。而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模式能够建立起一个融洽、真诚、开放的课堂气氛, 这样的环境削弱了教师的权威性和主导性, 它取代了缺乏人际交流与互动的教师一言堂, 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 而是积极主动的思考者。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基于计算机网络下的英美文学教学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使长期以来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付诸实践, 网络教学模式的教师除担当传统角色外, 还有以下几种角色的特征: (1) 教学主导者。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削弱了, 而是更重要了。在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下, 原有的教师为主导地位和作用并没有发生改变, 使用网络辅助教学并不是要替代课堂教学, 网络不能替代教师。教师的这种主导者角色, 既可在真实的课堂中、也可在虚拟的网络中体现。虽然教学环境发生了改变, 教师仍然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 没有教师主导的教学不能称其为教学。教学离不开计算机及网络设备、教学软件和工具的开发和利用, 但教学不能以教学设备为中心, 为了使用设备而使用设备。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否则教学就会处于自由散漫的状态。 (2) 网络导航者。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环境, 英美文学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能力, 为学生提供网络导航,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整理信息和语用能力, 能够为学生提供技术方面的服务。为了使学生便利、迅捷地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对英语教学有用的信息站点做些了解, 使英美文学教学和信息资源得到有机地整合, 使教学资源无限扩展。 (3) 学习策略培训者。许多学生对于英美文学本来就缺乏学习的动力, 更缺少学习策略, 因此, 对学生实行学习策略的传授和培训很有必要。教师利用课堂时间将学习策略和技巧的传授穿插于教学中, 通过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的培训, 鼓励学生摸索出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技巧。

三、系统功能语法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基础

语言学在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中主要有两个作用:可以提供语言描述, 帮助英美文学教学者和学习者了解语言和文化的本质和特点, 从而根据其特点和性质优化英美文学教学。 语言学理论可以成为语言教学理论的基础, 用于指导语言教学的目标、方法、原则的制定。系统功能语言学对以计算机网络辅助外语教学最具有解释力, 因为由韩礼德创立的系功能语言学理论更注重语言的功能、意义和在人类社会中交际的作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继承了哲学的经验主义思想, 从社会文化的支配与影响的角度研究语言, 它研究的重点是人们如何在现实生活中通过使用真实的活的语言即话语来实现自己交际目的, 所以语言变体得到了重视。韩礼德把语言看作是一个具有社会功能的系统, 是一套与社会环境相联系的供人们选择的“潜势”。除了系统性, 他还指出了语言的层次性, 语言包含音系层、词汇语法层和语义层三个基本层次。各层次之间是体现与被体现的关系, 这种体现关系在语篇中得到了最好的反映。在语义层次上, 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并存, 这些语义功能通过词汇——语法层次得到体现, 而词汇——语法最终又通过语音层次得到体现。这还涉及到了韩礼德理论中元功能思想即语言用途所固有的功能包括概念功能 (及物性、语态和归一度) 、人际功能 (语气、情态、语调) 和语篇功能 (主位——述位系统, 已知信息——新信息系统, 衔接系统) 。语言的使用离不开语境, 韩礼德的语境概念包括情景语境 (context of situation) 和文化语境 (context of culture) 两个层面。他认为, 情景语境的变量可以包括与语言交际的话语范围 (field of discourse) 、话语基调 (tenor of discourse) 和话语方式 (mode of discourse) 。这些变量分别决定语言的概念功能、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

系统功能语言学主要从语言的社会属性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和意义, 因此它更强调语言使用的动态过程和语言使用的社会文化因素, 把研究语言意义的产生、传达和理解与研究语言使用的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语言是形式和功能的统一, 语言的社会属性借助语言的功能得以体现。这说明片面教授语言知识只是看到了语言形式的一面。语言教学必须既关注形式又关注功能, 并将对语言形式和功能的把握理解转化为具体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实现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表明, 语言的使用离不开语言环境, 所以语言材料和情景越真实越有利于语言习得, 语言系统越开放越有利于语言的理解。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观点, 学生学习语言就是发展他的“意义潜势”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意义潜势有多种方法和手段, 而用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无疑为我们培养学生意义潜势提供了便利。多媒体和网络对于外语教学来说主要从语言产生的环境和语言的载体两个方面发生质的变化:语言产生的环境是语境;语言的载体是语音和文字。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还可以从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寻找理论依据。输入假说、情感过滤说源于克拉申的监察理论, 自从他于1975~1985年间提出系列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统称为监察理论) 以来, 在语言学习界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尽管如此, 他的理论仍是二语习得的一个重要理论, 它解释了一些语言学习现象促进了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输入假说是克拉申用于解释语言习得是如何发生的理论。克拉申认为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学习者所接触的语言形式略高于其现有水平, 该语言形式就能够被理解, 继而内化产生语言习得。他提出了可理解性输入公式i+1, 也就是说语言的输入应该是有意义和可理解的, i+2 或 i +0 都是不可取的。可理解性输入的获得需要有一定的语境, 教师在一定的程度上利用非语言信息可以帮助和简化语言知识的输入, 但是教师在语言的呈现方式和输入量上有一定的限制, 而计算机和网络却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学习者在网络上接触到的大量有关语言知识信息和生动的图、文、声并茂形式为实现可理解性输入提供了良好的语境。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模式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 信息媒体的多维性和可延伸性。计算机的超文本使它能够不受空间的限制提供数据之间的链接, 并以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形式表现出来。 (2) 信息媒体的多感觉性。计算机以多种媒体传播信息, 可调动学习者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 (3) 交互性。Frommer指出好的计算机程序要求学生做出选择然后程序才会继续, 这就要求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计算机还可以对学生所做的给出反馈信息及评估。这些特点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文化语境, 现场语境, 互文语境, 交流语境等, 这就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参与性, 丰富了学生学习选择性。

从以上的叙述可以看出, 基于计算机与网络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得益于很多理论, 它的兴起和发展不是毫无源头的。从不同的视角来阐释这些理论的基础, 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和运用这一模式, 使它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也有利于我们将理论更好的贯彻到实践中, 在实践中检验这些理论以找出更具解释力和指导性的理论。当然, 本文对于理论基础的探讨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摘要:本文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和系统功能语法及第二语言习得语言学理论为基础, 探讨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英美文学教学的理论研究, 提出英美文学教学从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教学模式过渡的可行性和必然性。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系统功能语法,第二语言习得

参考文献

[1]丁家永.建构主义与教学心理学研究的新发展[J].南京师大学报, 2000, (5) :68.

[2]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68.

[3]陈坚林.关于“中心”的辨析-兼谈“基于计算机和课堂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中的“学生中心论”[J].外语电化教学, 2005, (10) :10.

[4]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208.

[5]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 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117.

[6]张德禄.系统功能语言学对机助外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电化教学, 2004, (12) :14-15.

[7]Halliday, M.A.K.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141-143.

[8]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认知心理学视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44-280.

环境文学 第10篇

近年来, 国内大多数高校已经将英美文学课程列入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随着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深入发展, 传统的“粉笔+黑板”的单一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要求。探求新的教学思路已迫在眉睫, 而日益成熟的网络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契机。

2. 对网络环境的阐释

网络环境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个多媒体计算机物理上互联, 依据某种协议互相通信, 实现软硬件及其网络文化共享的系统。环境总与一定的空间或范围有关, 有大有小。从小的角度看, 网络环境可以理解为“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可以使用多样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并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场所”;从大的方面理解, 网络环境可以包括整个虚拟的现实的世界。也就是说, 网络环境不仅仅是指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发生作用的地点, 还可以包括学习氛围、学习者的动机状态、人际关系, 教学策略等非物理形态。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 网络环境更多的是指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的组合。[1]

3. 高等院校英美文学课程网络运用情况

近年来, 由于高校教学条件的改善, 校园网络得到广泛的普及。各高校不失时机地将网络技术和资源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当中。英美文学课程的特点 (以史为线、图文并茂) 为两者之间的整合提供了契机。采用网络教学, 利用网络资源, 使课程内容不断完善, 逐步走向现代信息化、教学体系科学化和教学思想系统化。在此基础上, 英美文学课程在教学方式上有了全新的变化, 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现代手段均进入了英国文学史课堂, 使英美文学课程在教学时间短、历史跨度长、作家作品多等不利条件下又有了一次新的飞跃。经我调查, 许多高校, 如南京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白城师范学院的各个院系都建立了自己的英美文学网络课程。虽然各有特色, 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文学史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相结合。

4. 网络环境下英美文学教学的优势

4.1 英美文学课程的网络资源优势明显。

目前, 网络上关于英美文学方面的教学资源随处可见, 比较权威的文学课程网如下。

http://www.georgetown.edu/labyrinth/labyrinth-home.html

http://www.chadwyck.co.uk

http://www.georgetown.edu/tamlit/teaching/syllabilib.html

http://www.utexas.edu/world/lecture/index.htm

http://humanitas.ucsb.edu/shuttle/eng-c.html#litrenaissance[2]

这些网络资源不但为教师的备课、答疑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料, 而且为学生搭建了课后复习和资料查阅的网络平台。

4.2 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和知识的外延性。

传统教学可以概括为“一张嘴+一本书”, 教学主导是老师, 在整个授课过程中, 教师要兼顾板书、进度、教材内容等方方面面, 使得很多知识因为时间所限不能讲解, 因此传统教学被冠以“填鸭式”。[3]在这种教学模式中, 学生注意力的持久性和稳定性较弱, 结果只能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 学生听得索然无味。而网络教学的介入能够通过图像、声音、色彩和动画, 传递教学信息, 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被理解和掌握, 培养并发展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在讲授William Shakespeare时, 可以在网上查找William Shakespeare的画像, 他的故居图片及他所创造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Hamlet的相关视频信息, 网络教学可以直观地将这些资料展现给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一步查找William Shakespeare的资料, 阅读他的戏剧作品, 扩展知识面。实践证明, 网络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丰富性等特点, 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3 有效扩展了课时、教学范围和容量, 提高了教学效率。

高等教育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知识与信息的任务, 开设的学科越来越多, 每一学科都涉及的知识也越来越广泛, 这就与有限的教学时间形成了矛盾。而网络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率, 节约教师板书和学生记笔记的时间, 由于屏幕的快速投放, 可以在短时间播放大量的信息, 尤其是只需要学生了解的一些知识和内容。[4]网络技术的使用能够调动学生多种感官, 使问题化难为易。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现场讲授, 只能教授一个班。网络教学则继承了电视教学可以大范围授课的优点, 制作好教学内容, 编制好程序, 就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到上课的各个班级, 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当然, 网络教学的这一优势也为远程网络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 通过远程网络教学, 更多的英美文学爱好者能够参与英美文学的学习和研究。

4.4 网络环境下的英美文学教学真正以学生为中心, 实现了现代化的教学理念。

刘润清教授在其《论大学英语教学》一书中指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如果承认学生的智能作用, 就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培养他们的学习态度, 增强学习信心, 开发学生的智力, 促使学习兴趣, 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己参加语言运用。教师不仅传授知识, 给予指导, 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5]因此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结合教材的内容确立主题。例如在讲授Shelly时, 老师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去网上搜索关于他的材料, 简单介绍Shelly的生平和作品作为读书笔记上交批改, 教师挑选学生用3—5分钟讲述自己的摘要。在完成作业的全过程中, 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将得到锻炼和提高。这种练习非常有利于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使用网络教学, 老师可以利用有形、有声的世界跟学生进行近距离的沟通, 既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5. 结语

总之, 网络环境下的英美文学教学, 使英美文学课程以全新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 即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为英美文学的教学改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因此, 应该在高校大力推广。

摘要:利用网络环境, 进行英美文学教学, 是高校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对网络环境和高校网络课程运用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重点讨论了网络环境下英美文学教学的优势。

关键词:网络环境,英美文学教学,新思路

参考文献

[1]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18430808.html.

[2]刘绍忠.英语网络阅读[M].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6.

[3]吕亚娟, 翁苏湘, 周姗姗, 杨春哲, 赵秀艳.透视我院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J].吉林医学院学报, 2005, (6) .

[4]陈建勋.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分析[N].伊犁晚报, 2007-11-14.

探析语言环境在文学作品中的影响力 第11篇

【关键词】文学作品;语言环境;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无论是在信息化的时代还是在传统的历史长河中,都有着很多具有价值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在创作的时候都有着一定的意图,有些是为了凸显出一些艺术价值,有些是为了彰显出一些人文特性,无论是哪一种,都具有一定的文学魅力,文学作品之所以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重在其语言的语用和表达。语言环境对文学作品的影响力是深远的,只有从根本上意识到语言环境的重要性,才会更好地推动我国文学作品的发展和建设。

一、语言环境概述

语言环境是文学作品的核心内容,无论是对于任何一部文学作品而言,合理的语言表述都能够彰显出文学作品的内在价值。从宏观的角度上来看,语言环境就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内容,而从微观的角度上来说,语言环境则是语言对于文学作品的影响,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不可分离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已经有很多研究学者加强了对语言环境的研究,从中可以发现语言环境对于文学作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只有合理的运用语言环境才能够塑造出种种形象,进而提升文学作品的魅力。

二、语言环境的特点分析

(一)语言性

汉语言是中国古典文化中基本构成要素,文学语言同样是有不同形式汉语言组合而成的。这就是文学作品语言环境的本质特点。在实际的文学作品创作中,语言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语言性是文学作品彰显其自身魅力的主要内容,语言文学特点在现代化的文学作品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语言性是能够彰显文学作品语言环境的主要内容。塑造语言环境必须遵循语言性准则,无论是对字、词、句以及语法等都应该进行详细的琢磨。

(二)文学性

文学作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发展至今,我国汉语言文学作品有很多主要的要素构成,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有很多,无论是散文、小说都有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充分的运用现代化的语言表现形式能够彰显出文学作品的内在魅力和其自身的价值。在不同的时期文学作品需要不同的语境效果。可见文学性是语言环境的最根本内容,为了创作出更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就一定要不断地加强语言环境的认识,这样才会更好地体现出文学作品的自身价值。

(三)针对性

在不同时期文学作品都将会展现出不同的意境,我国的文学作品经历了漫长的时代,分别是古、近、现、当代等四大历程,在不同的时期文学作品都将会彰显出其自身的价值。而语言环境则是能够体现文学意境的最直接内容,在不同的时期一定要对文学作品进行不同的理解和分析,只有运用合理恰当的语言才会体现出文学作品的自身价值。很多时候语言环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针对不同的作品,语言的针对性也是不同的,所以运用合理的语言环境才能够更好地塑造文学语境条件。

三、语言环境对文学作品“表现力”的影响

分析语言环境对文学作品的影响作用,不仅是汉语言文学专题探讨的主要内容,也是很多读者理解文学作品内涵的必然要求。不同文学作品具有不同的表现力,文学作品的表现力会涉及很多的内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语言环境在文学作品中所起到的作用非常大,学会运用语言是凸显文学作品自身价值的最主要内容。从古至今,我国有很多文学作品都与语言自身的表现形式有关,如何运用语言提升文学作品的内在价值是非常重要的,有些时候同样的语义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去表达就会体现出不同的意境,对文学作品的影响也不同,由此可见文学作品中语言环境的描写至关重要。

四、语言环境对文学作品“文字寓意”的影响

无论是散文、小说、诗歌还是其他类别的文学载体,都应该拥有属于自身的语言环境,恰当的语言环境必将会对文学作品起到推动性的作用。文学作品的创作者在实际的文章表现中与作者的内心想法有很大的关系,要想创作者具有价值的文学作品,首先就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字积累量,能够充分的理解文学所要表达的寓意,根据寓意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和阐述,不同的语言环境将会对文学作品产生不同的影响。由此可见语言环境对文学作品具有深远的影响,只有注重语言环境的描写,才会体现出文学作品的自身价值。

五、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简单的论述了语言环境对文学作品的影响力等内容,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文学作品的自身价值与语言环境之间有着很大的关系,要想创作出具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就要从根本上意识到文学作品语言环境的重要性,这才会为创作出具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文学作品必将会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语言环境对于文学作品的影响也会越拉越大。

参考文献

[1]王汶成.中国古代文学语言研究的五条路向—兼论其对当代文学语言研究的借鉴意义[J].齐鲁学刊,2002(1).

环境文学 第12篇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 文学的发展不断的经历着时代的冲刷与考验。现当代文学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随着文学学者的不断的努力, 人们对现当代文学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与细致, 而现当代文学在学科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学术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也在不断地提高[1]。可是随着社会的进步, 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形式下, 新文化的大量的涌入, 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不断增多, 网络文化的深入,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面临着多方面的冲击[2], 这使得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 严重地制约着现代当文学的生存和健康发展[3]。现对新文化传入与世界发展环境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进行简要的分析。

2、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现状

2.1 中国现代代文学发展存在着改变文学研究目的的本质的现象

纵观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史, 20世纪80年代是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文学主要就是以和平经济建设为主要发展方向, 而在这个时代的作家分为两种类型, 一个是20世纪50就成长起来的作家, 他们经历过反右等对知识分子不公平对待的运动, 具有经历生活苦难的经验, 因此作品里面体现的是现实生活中政治生活现状或者人性的描写 ;而另外一种类型的作家, 他们是经历过文化大革命而成长起来的作家, 他们有着下乡运动的经历, 有着乡下劳动生活的经历, 因此他们的作品中充分体现了民间文化及民间生活 ;这两类作者都带着时代的印记, 文学作品中饱含了知识分子对生活现状的希冀与喟叹, 这对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可是, 进入21世纪,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当代文学作者的创作受商业化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很多作者将文学创作当做一个挣钱的手段, 而作者的创作也逐渐地被市场文化、快餐文化、庸俗文化所影响, 而呈现了精神溃败型文化、性文学等文学创作的新形态。例如余华的《活着》、贾平凹的《废都》、王小波的《黄金时代》等, 就是文学创作新形态下的产物。

2.2中国现代代文学发展存在着现状批评的现象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变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当前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现状下, 衍生出了一批针对现阶段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为文章主题的文学作品, 从而诞生了一批专门进行批评文学创作的作者。现状批评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是最具有诱惑力的部分, 这种联系生活和文化发展的形式, 呈现现状批评呈现出变化无穷的文学现象, 而这一类的作品和作者也在不断地更新和产生, 现状批评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表现的也最为活跃。这也导致了很多人把现状批评认识为对现当代文学的研究, 对大众的认知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这一类的文学作品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是的很多专家学者对这一类的文学产生抵触心理, 使得研究得到延滞, 甚至使得这一时代的文学已经在一些人的研究范围中消失。这一类的作品揭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矛盾冲突, 暴露了很多问题, 涉及到现代文学传统、作者的精神结构、现代文学艺术形态的表现等方面, 具有挺高的文学创作研究价值。

2.3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问题

现阶段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体裁主要就是小说形式,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变得越来越狭窄。在中国的古代, 文学体裁多样, 诗词歌赋、散文、议论文、曲艺小说等各种形式, 呈现百放齐放的景象, 是文学发展的鼎盛时期[4]。可是在21世纪, 中国文化的发展却变得越来越尴尬, 诗词歌赋、散文、曲艺等文学体裁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几乎找不到, 收到了当代文学的冷落与忽视。古代鼎盛发展的诗词歌赋, 在现代已变成了当代文学作者的软肋, 新时期的小说已经取代了各种传统发展良好的体裁的位置, 这种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忽视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健康的发展具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3、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建议

针对现阶段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现状, 要保证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健康发展, 第一, 中国现当代文学需要出现能打动人心、穿透生命、直达灵魂的文学作品, 这要求作家要摆脱商业化的困扰, 超越世俗中的平庸来寻找生命的真谛, 用独特的视角和语言构造来表述社会的现状, 让文学中灵魂的力量推动社会的发展, 开发人们的人性, 让人性的光辉流传千古。第二, 对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进行深入的研究, 还原历史和文学的真相, 摆正社会上出现的很多的经典误读的现象, 这样也可以让古代的文学与新时代的文学更好的衔接, 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现当代文化中得到传承[5]。第三, 拓宽研究的空间, 引入多样化的文学体裁, 对中国传统的优秀的诗词歌赋和曲艺小说进行深入的研究, 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第四, 利用中国少数民族的多的特点, 学习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文学, 让不同文学之间得到渗透与共存。同时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 科学的对当代的文学进行分析, 创造出传承传统文化又据符合时代的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黎保荣.当今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四种理路及其评析[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7, 1:153-157.

[2]席扬.论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的发生与发展[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8 (6) :1-17.

[3]崔剑剑.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企业导报, 2012, 18:258.

[4]于可训.中国当代文学史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

上一篇:概念定义下一篇:医院内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