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科技融合

2024-06-08

文化和科技融合(精选12篇)

文化和科技融合 第1篇

文化和科技融合强调技术进步对文化经济运行方式带来的革命性影响, 融合的表征有:一是形成新的文化产业形态, 二是出现新的经济增长点。城市是创新创意的重要载体, 文化科技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和战略方向, 文化和科技融合既是重大实践问题, 又是理论创新问题, 亟待探讨和研究。

一、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基本内涵和动力机制

1、基本内涵

20世纪70年代以来, 对文化和科技融合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产业视角展开。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文化内容信息的技术转化。哈佛大学的Anltaony Oettinger关注到信息的数字转化和传输产生的融合, 提出“数字融合”。美国学者Yoffie (1997) 认为融合即采用数字技术后原来各自独立产品的整合, 1996年欧盟提出“数字内容产业 (Digital Content Industry) ”。二是文化信息产品传播的技术应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用“新媒体”概念 (1998) 泛指以现代技术促成的新的信息媒体。三是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麻省理工学院的Nicholas Negroponte (1978) 认为, 计算机、印刷和广播业的技术融合, 三者的交叉处将是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欧洲委员会“绿皮书” (1997) 认为, 数字技术导致“产业联盟和合并、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等三个角度的重合”。总体上, 都将文化和科技融合视为由科技突破和技术创新所带来的产业形态和产业结构变革。

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实质是一种技术诱发的产业创新模式, 为文化产业的价值链整合提供了重要的视角。融合的核心是价值的创造与分配, 引致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建立新的分工与协作关系。波特的价值链理论认为, 价值链是为创造价值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并不是每个环节都创造价值。企业的竞争优势, 实质上是在价值链某些特定的战略环节上所具有的优势。从横向来看, 文化和科技融合表现为线性整合。市场主体倾向于在价值链中的一个或多个要素中被授权, 在保持原有线性价值链结构的基础上, 通过新技术的导入, 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创制过程的迂回度, 延长最终产品的价值链, 进而巩固原有的市场或是获得新的市场。从纵向来看, 文化和科技融合表现为网状整合。通过技术的整合实现产业间延伸或产业内部重组, 吸纳新的参与者, 形成一个可将不同产业部门容纳于其中的新业务框架, 建立产业之间相互交叉渗透的网状价值链结构。例如传媒业、信息服务业和通信产业之间的融合, 引发交互式文化科技创新, 建立以内容、渠道、终端为框架的新型竞争协同关系, 产生更大的复合经济效应。这一过程很可能引起价值链的转移, 导致新进入者有机会把原有的业务扩展到较高的价值区域。

2、动力机制

文化产业在与制度环境、社会环境相互协同, 形成了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成为文化产业链升级和科技创新的动力。因此, 要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 就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政府、社会三方功能, 形成三者之间良好有序的联动机制, 进而为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提供重要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具体而言, 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要顺应现代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通过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政府要为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提供切实有效的扶持和优惠政策, 营造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社会组织和中介要切实发挥作为连接市场和政府纽带的功能和作用, 进而有效缓解文化产业发展中在文化与科技融合方面所存在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

二、基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1、美国:市场主导型

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属于典型的市场型发展模式, 市场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核心和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加注重消费导向, 强调市场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政府除了利用行政力量如宏观政策、法律、税收、公共财政等工具对文化产业产生影响、调节和少量公共资助外, 基本不介入文化产业领域的运作过程, 文化市场中的生产商、销售商、运营商等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

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文化与科技创新互动的结果。从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到“乔布斯现象”, 无不说明美国注重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的结合, 注重创意产业的转化。在美国, “大科学”体系的形成, 使科技与经济、政治、社会, 特别是文化潮流变化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此外, 美国社会运行机制上的特点也催生了美国的创新文化。美国致力于用科技手段表现文化内涵, 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播力, 其技术支撑下的文化产业年增长速度达到14%, 占GDP的30%以上, 其年产值在国内GDP中达1/4, 其中版权产业产值达1.25万亿美元, 占GDP的12%, 成为最大的出口产业, 占绝对优势。

2、日韩:政府主导型

韩国和日本文化产业发展属于典型的国家战略推动型的发展模式, 这与韩国、日本两国的文化传统相关。两国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要素中, 国家战略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是最为重要的。在国家战略的主导下, 国家文化产业领域实现了要素的汇聚和力量的裂变。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全面介入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个过程, 市场机制尽管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是通过国家政策、法律、税收、公共财政等强有力的手段来推动的。

韩国一方面, 通过提出“文化立国”战略口号, 并通过设立文化产业局、文化产业振兴院、文化产业基金、游戏产业振兴中心, 颁布《文化产业促进法》, 制定《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 鼓励文化产业发展;另一方面, 依托IT产业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 明确了将数字游戏作为国家的战略产业等一系列措施, 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韩国的文化数字产业成为最活跃、成长最快、吸纳就业人数最多的支柱产业之一。据统计, 韩国的数字内容产业已超过传统的汽车产业而成为韩国的第一大产业。文化产业在韩国经济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 已占GDP的15%以上, 是世界公认的以技术力量保障文化创新和产品创造的文化产品出口大国和文化创意产业强国。

日本是一个民族意识特别浓厚的国家, 具有深厚的政府主导国家的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传统。日本依托文化创意产业和发达的电子科技产业基础, 将两大产业紧密融合, 诞生了全球知名的索尼、任天堂等超大型科技文化跨国企业。日本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制定了包括《著作权法》、《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等在内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挖掘日本传统文化, 积极提升数字技术和载体创新, 日本在游戏软件领域已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大国。作为文化与技术集成的典范, 动漫业已成为其重要支柱产业, 日本已从一个传统的技术产品制造大国转向一个文化产业生产和输出大国。2010年日本政府出台的《新增长战略》, 制定了在海外拓展相关创意文化和技术产业业务的政策后, 预计到2020年, 它在亚洲的文化创意产业收益将实现超万亿日元的目标。

3、法国:混合型

法国文化产业属于典型的混合型发展模式, 政府与市场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虽然针对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文化细分产业, 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和影响力不是绝对均等的, 但对于整体的国家文化产业而言, 两者的影响是难分伯仲的。法国历届政府都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科技化发展路径,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挖掘文化与科技结合的巨大价值和潜力。在法国, 政府对文化事业以及相关产业给予不同形式的财政支持, 主要分中央政府直接提供资助、地方财政的支持以及政府通过制定减税等措施鼓励企业为文化发展提供各类帮助。由于政府的积极鼓励和政策的支持, 以及产业技术、创意文化的导入应用, 法国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极大发展, 成为世界图书的生产、销售和出口大国, 市场占有率高达15%。以传统文化为内涵、技术手段为支撑、先进设施为配套的法国旅游产业为例, 仅有6500多万人口的法国每年接待的外国游客在8000万人次以上, 收入高达350亿欧元, 占GDP比重超过6%。

4、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评析

我国文化产业正处于产业的培育发展阶段, 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比较显著。在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发展过程中既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产业发展提供帮助和扶持, 又需要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通过对发达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模式的剖析, 我们发现无论是市场型、国家战略推动型还是混合型的融合发展模式, 这些国家都能够因地制宜选择适宜本国国情的方式, 来配置政府与市场的力量以发挥其各自优势。政府从科学的制定规划、完善国内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相应的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搭建融合的载体平台等方面为产业发展提供较好的发展环境, 而随着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环境逐步建设和完善的同时, 市场主体也随之被激活, 市场潜力逐步被释放, 市场力量将逐渐成为配置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资源的重要力量, 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发展便水到渠成。

三、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 中国文化产业总体发展势头良好。截止到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3479亿元, 占GDP比重达2.85%;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04年的1.94%增至2011年的2.85%, 年平均增长23.35%。然而, 与国外先进城市相比, 国内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还相对滞后, 产业发展还面临较大的制约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国家战略还有待落实

虽然国家、省、市都明确将文化和科技融合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但在城市层面还缺乏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专项规划, 具体的发展目标、创新方向、重点布局和项目支撑不明确。按照现有的政府部门设置,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职能主要由宣传文化系统承担, 推动科技创新的职能由科技管理部门承担, 在体制机制上还不能适应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2、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支撑作用较弱

一方面, 文化产业关键环节的技术集成能力不强。基础研发对技术集成的带动作用有限, 制约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产、学、研、用结合不够紧密, 科技创新成果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缺乏衔接, 文化科技创新体系有待形成。文化科技创新重大产业项目偏少, 缺乏文化产业领域的共性技术研究、行业规范标准研究, 缺少地域文化与高新技术融合, 历史文化内涵与现代表现形式兼具的产品形态较少。另一方面, 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水平不高。文化企业科技创新的意识整体上还比较薄弱, 新兴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大多数动漫游戏、数字出版、创意设计企业, 还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 核心技术和产品竞争力不强;传统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不高, 传媒、文化旅游、演艺娱乐等优势领域的技术集成创新和应用创新相对滞后。

3、文化科技创新缺乏产业主体

企业文化科技创新活力不强。文化企业、科技企业主动实施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积极性不高, 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传媒等新兴文化业态, 大多数为小微型企业, 企业规模较小, 缺乏相应的技术条件, 影响力不大, 市场竞争力不强。在国内外具有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科技领军企业少, 文化装备的技术水平偏低;文化科技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依赖性强, 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能力较弱, 自主核心技术、前沿引导技术和集成传播技术等研发投入较少,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4、文化科技融合政策保障缺失

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促进政策缺乏衔接和协同, 鼓励企业开展文化科技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有待完善。虽然国家、省、市都出台了一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 其中涉及到大力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内容, 但是科技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仍不够系统和完善。在城市层面, 还缺少支持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专项规划和政策体系。同时, 现行政策的条块分割特点较为突出, 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税收扶持、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等方面, 文化企业都难以获得与高新技术产业同等的政策待遇。

5、文化科技创新高端人才紧缺

文化科技专业人才十分紧缺, 是制约国内城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 我国科技人才资源和文化艺术人才资源规模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既通晓高新技术又熟悉文化产业的复合型人才紧缺, 高层次的文化科技创意人才匮乏, 文化科技人才队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是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基础性研究人才少, 高校信息技术、新闻传播、艺术设计、经济学等相关学科, 偏向于按照传统方向培养人才, 对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产业领域的人才培养薄弱;二是专业化高端创意人才少, 游戏设计、动漫设计、工业设计、数字传媒、数字出版等领域一般性内容加工制作人才众多, 但长于内容创意、集成传播、终端创新的高端创意人才匮乏;三是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少, 传统文化产业技术应用水平滞后, 导致文化旅游、演艺娱乐、文学与艺术品原创、印刷复制等领域的产业效率不高。

四、文化科技融合视域下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

1、制定科学规划, 促进文化科技互动创新

科学制定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规划, 不仅要充分发挥本土的特色文化资源优势, 更要充分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 切实增强文化传播力和文化感染力。依托高新技术园区和文化产业集聚区, 建立功能定位合理、特色明显的文化科技创新园区, 使之成为企业和人才的集聚地, 文化科技成果产业转化的平台和窗口。重点围绕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机理、产业转型、产品创新、社会影响、政策环境、战略路径等问题开展理论研究, 密切关注与跟踪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前沿, 关注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驱动和引领作用。

2、完善政策扶持, 培育文化科技创新主体

文化科技创新的产业发展不是孤立的, 而是前后联动、左右衔接的产业链、产业体系的整体发展。要从原来单纯的要素供给促进政策转向要素融合的促进政策, 围绕产业龙头企业、核心企业培育文化科技创新主体, 建立和完善创新服务平台和体系, 打造创新型的产业集群。要鼓励各类非公有资本、境外资本投资文化科技产业。应尽可能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审批服务, 对文化科技企业在投资核准、土地使用、财税政策、融资服务、对外贸易等方面, 给予优惠待遇。此外, 应完善文化科技管理制度, 加强文化科技基础建设, 优化财政投入模式, 扩大科技合作与交流, 营造创新文化氛围等。

3、完善创新体系, 加强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支撑能力

要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新体系, 努力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 推动配套产业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创新动力。一是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二是要推进现代科技与文艺创作特别是演艺创作、生产相结合, 提升演艺产品的表现力并扩大其影响力;三是要推动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相交融,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使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变为文化产业优势。建立健全文化市场中介机构建设, 积极培育和完善经纪、代理等文化中介机构, 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4、创建智库载体, 建设文化科技创新研究平台

创建国家级和区域性文化科技创新研究平台, 凝聚整合国内外研究人才和力量, 建设人才智库载体, 使之在学术研究、决策咨询、社会服务、国际交流、项目开发、校企合作等方面, 成为文化科技创新的学术研究中心、资料信息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敏锐地把握世界文化发展的新趋势, 紧紧抓住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历史机遇, 加快文化与科技的融合。重点关注文化科技创新, 在若干优势领域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以文化产业新兴业态研究、区域文化产业研究、文化产业政策及知识产权研究为重点研究领域, 持续增强文化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5、培育创新人才, 加强文化产业创新人才保障

人才是创意创新发展的智力支持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要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新兴产业, 必须建立起有活力的人才培养、引进、选拔、使用、管理与激励机制, 发挥院校、科研机构较多和人才相对集聚的优势, 鼓励各类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培养文化产业人才, 加强产、学、研的协调与合作, 提高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同时, 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创业环境、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 培养和引进各类高级专业人才, 构筑文化科技新兴产业人才高地。

参考文献

[1]沈颖: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J].科技与经济, 2006 (5) .

[2]郑庆伟:论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J].文化学刊, 2010 (7) .

[3]曹京明、王国华:论科技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 2007 (22) .

[4]王志刚: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J].求是, 2012 (2) .

文化和科技融合 第2篇

欢迎发表评论02012年08月22日18:32 来源:东方网

纠错|收藏|订阅将本文转发至:转发到和讯微博转发到新浪微博转发到搜狐微博转发到腾讯微博转发到QQ空间转发到人人网转发到豆瓣网转发到手机网

东方网8月22日消息:上海市文化和科技融合推进大会今天在上海展览中心召开。会上发布了《上海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出席会议并讲话。

此次大会旨在贯彻科技部、中宣部文化和科技融合座谈会精神和五部委联合发布的《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加强文化和科技融合,增强文化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推动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就推进本市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作了部署。

殷一璀强调,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上海要聚焦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争取在若干个领域实现关键性突破。要重视网络文化和数字出版服务业的发展,探索建立适应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网络文化和数字出版内容生产供给体系;要重视传统文化业态技术的提升,利用技术进步加快转型升级,获得新的发展空间;要重视文化装备制造与系统集成,提升文化行业关键装备和系统软件的国产化水平,努力在全国形成示范和引领;要重视文化消费便捷支撑服务体系,利用各类电子商务平台扩大文化消费,吸引文化互动体验消费。

殷一璀指出,要重视在现有体制下,形成适合文化和科技融合特点的推进机制,破解薄弱环节,提升融合质量。此外,要大力培养和集聚各类文化科技人才,要为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副市长沈晓明主持会议。科技部高新司司长赵玉海为获得全国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上海张江授牌。张江高新区管委会、上海百视通(600637,股吧)有限公司、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分别作了交流发言,介绍各自在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方面的经验做法。各区县政府、市政府相关单位、相关行业协会、产业园区、企事业单位、高校等约400人参加了会议。

融合文化科技 搭建交易平台 第3篇

为文化插上“技术”的翅膀

每一场展会下来,文化与科技的美妙结合都会给不少观众留下绝佳的观展感受:数字影像、声光多媒体、LED显示、数字三维虚拟展示等诸多高新技术的应用,明显提升了各类展项的表现形式和感染力;增强现实功能、3D、4D等技术则在拓展丰富的互动项目同时,激发了更多观众的参与热情;电脑特技等数字技术在电影、视频制作中的应用,则是大大丰富了人们对视频产品的感受和体验,同时也为影视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而生活中,像这样的数字化技术、新型显示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比比皆是,不仅大大丰富了各类文化产品的表现力,更是增强了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体育运动、休闲娱乐等文化产业的发展活力。

专家表示,科技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作用是多层次的,科技创新能够引领、支撑文化创新。一方面,没有科技支撑,很多文化创作只能是镜花水月,难以形成能够走向市场的文化创意产品。比如电影《阿凡达》十年磨一剑就是最好的例证。另一方面,一些高端的文化创意业态,直接就是由科技推动的,科技不断在拓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外延。比如动漫、网游、数字出版等,代表着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而这种竞争力的形成,文化只是一种资源基础,科技恰恰为这种业态的兴起提供了原动力。

科技推动文化生产力

《阿凡达》推出即成为全球第一部票房突破20亿美元的电影,并同时获得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9项提名。这部电影吸引影迷的恐怕不仅仅是故事,更重要的是前所未有的3D视觉盛宴。我们知道,将文化这样一种无形的东西,注入到有形的科技产品之中,能够产生巨大的价值叠加效应。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认识科技的潜力和边界,如何主动利用科技创新来推动文化产品、服务和业态的创新以及产业的升级,是文化产业面临的新一轮挑战和机遇。

具体来讲,文化科技融合,需要组织文化领域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转化应用,那么科技的进步如何才能转化为文化生产力呢?这里头,金融贸易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普遍认为,加强文化产业支撑技术认定内容,搭建文化科技融合研发交易平台,营造良好环境,是推动文创产业发展的基本保障。据本届北京文博会主办人员介绍,这一次展会将“全面展现我国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最新成果;突出呈现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文化经济相互渗透所造就的产业新面貌;大力促进文化贸易和投资合作;更大范围吸引大众参与,拓展文化消费市场;全方位多渠道展开国际文化交流,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

作为一个容易流于虚幻的概念,“文化”能融合科技变得更加可触可感,从而吸纳到应有的资源发挥软创新能力,发挥文化产业的巨大效应。其实早在文化产业发达的美欧日等国家与地区,许多金融机构都担当了这一重任。例如,摩根士丹利不仅拥有针对文化传媒公司的资金运作,还专门为他们设置了娱乐顾问,这些顾问对于电影、新技术行业了如指掌,以保证文化产品拥有最时兴的流行元素和广泛的市场效应。

文化交易不是昙花一现

在第七届文博会提出“文化融合科技,创新引领转型”主题后,本届文博会推出“促进文化贸易,加快经济升级”这一全新主题,可以说巧妙传承解释了文化与科技、金融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届展会中,将有千余个文化与科技、文化与金融、文化与多个产业融合发展、前景广阔的项目面向全球寻求合作交易。

例如,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在展馆进行版权宣传的同时,还将重点推出签约互动:既有六场签约仪式的成果展示,又有小微型文创企业版权金融服务现场签约和图书、影视动漫、演出等现场版权交易与签约,更有国内首个版权“黑匣子”——智慧保险箱的推介与现场登记。

尚8文化集团也将以“融合创新、协同共享、助推产业发展”的理念展示孵化投资成功的多个项目,从艺术、创意设计、影视、动漫、新媒体等领域为中国的创意人才创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国际化的产业孵化服务,扶持青年创意力量,聚集行业精英人才、助推行业发展。

历经八年,北京文博会影响不断扩大,品牌效应日益显现,已成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国家级国际交流合作的标志性平台。据不完全统计,前七届文博会仅会上签约总额达3654亿元人民币。在这场繁盛的交易背后,我们希望,承载科学技术的文化项目、文化产品不会只是华丽的报表,也不会只是昙花一现。

文化和科技融合 第4篇

上海市文化和科技融合推进大会9月5日在上海展览中心召开, 会上发布了《上海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出席会议并讲话。殷一璀指出, 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推进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 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给文化的发展样式、传播方式、表现形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要重视网络文化和数字出版领域的发展, 探索建立适应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发展的网络文化和数字出版内容生产供给体系;要重视传统文化业态技术的提升, 利用技术进步加快转型升级, 获得新的发展空间;要重视文化装备制造与系统集成, 提升文化行业关键装备和系统软件的国产化水平, 努力在全国形成示范和引领;要重视建设有利于促进文化消费的科技支撑服务体系, 培育特色文化消费项目, 拓展文化消费市场空间;要重视公共文化领域的科技创新, 突破文化资源保护关键技术, 让人民群众获得丰富多样、灵活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就推进全市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作了部署。副市长沈晓明主持会议。科技部高新司司长赵玉海为获得全国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上海张江授牌。

文化和科技融合 第5篇

融合发展的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

大家好!今天下面我就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情况做一简单交流,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文化、旅游资源基本概况

大通县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境内有明长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广惠寺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文物点156个,有“舞蹈纹饰彩陶盆”、汉代木简等馆藏文物1060件,现有景区(点)16个,其中国家级景区(点)2个,省级3个。我县人文景观底蕴深厚,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具有以马家窑文化为代表的灿烂古代文明和以回族土族为特色的民族文化、以老爷山花儿会、朝山会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皮影戏为代表的河湟农耕文化、以舞蹈纹饰彩陶盆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明长城为代表的古遗址文化,奠定了大通文化旅游独特风格和丰富内涵。目前列入县级非遗保护项目50项,省级7项,国家级2项。全县有109名县级传承人,16名省级传承人,1名国家级传承人。

二、主要做法

(一)以战略化的高度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一是把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纳入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相关组织机构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县委、县政府将此课题作为大通县2012年调研重点课题,成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课题组,采取实地考察、座谈研讨、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大通文化旅游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三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积极起草制定文化、旅游、及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相关实施方案。

(二)以品牌化的打造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一)老爷山花儿会品牌实现金名片效应。老爷山“花儿会”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参与人数之多,闻名于西北乃至国内外。为进一步打造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老爷山“花儿会”为龙头的民俗文化艺术品牌,大力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积极打造了以老爷山花儿会品牌工程,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青海老爷山花儿会;建成了一个“花儿文化”主题公园,编辑出版了一部花儿词曲专集《花儿大通》、编排了一部花儿风情剧《花儿唱红老爷山》、创作了脍炙人口、讴歌纯朴生活的《花海放歌》、《欢迎您到大通来》、《彩陶故里》等歌曲,培养了一批花儿专业人才,我县9名花儿歌手进入青海省电视花儿大赛并获奖。向外界展示了以老爷山“花儿会”为代表的文化旅游资源,树立了文化品牌。2011年第二届老爷山花儿会活动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9.12万人,旅游综合收入634.75万元,品牌效应日益彰显。2012年7月将举行中国〃青海第三届老爷山花儿会,6月3日已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此次活动以“大通世界 花儿之乡”为主题,进行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策划设计,高水平准备大型文艺演出,高规格举办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农业及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央视乡村大世界走进大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走品牌之路。

(二)“明长城遗址公园”极具旅游潜力。大通“明长城”是现存世界上海拔最高、遗存规模最大、气势最为壮观的明代长城,被誉为“青海八达岭”,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已列入国家长城保护计划。近年来,我县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措施,将明长城保护与利用开发作为一 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来抓,得到了国家、省、市部门的高度重视,明长城已被列入国家文物局抢险加固工程项目,目前项目勘探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已完成。该项目总投资1.766亿,已完成投资1780万元。拟建大通明长城遗址公园以明长城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使明长城遗址公园迅速融入到“中国夏都”旅游圈之中。

(三)河湟皮影产业初见成效。河湟皮影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抢救、保护和传承这一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瑰宝,挖掘其潜在的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我县及时成立了大通皮影艺术协会,设立皮影表演厅、展览厅,并结合我县实际,对《大通皮影》进行商标注册、产品设计,精心包装,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大型文化活动平台和“大通皮影”艺术展演等活动进行推介。参加了首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节与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五届民族文化旅游节等各类国内外博览会,把大通皮影作为纪念品用于全县各类重大活动,使之逐步实现开发小皮影,带动大产业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

(四)积极开发舞蹈纹饰彩陶盆纪念品。舞蹈纹饰彩陶盆出土于我县上孙家寨,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文物,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开发彩陶盆纪念品进一步扩大了宣传,展示了大通悠久的历史文化。

(三)以精细化的调研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为给大通文化旅游融合把脉,找出大通文旅融合的制约因素,提供有效途径,一是成立文旅产业融合调研组,成员单位涉及面广,以县人大、科技文化体育局、旅游局、林业局、住房保障建设局、农牧和扶贫开发局、县委党校、财政局、发展和改革局、景阳镇、塔尔镇、东峡镇、青山乡组成。二是调研工作扎实有序,召开了涵盖企业、文化、旅游、乡镇、景区、专家学者等社会各界人士座谈会10余次,实地考察了大通四大景区及四个乡镇,赴互助县、甘肃省永靖县学习考察,完成调研问卷300份(县内100份,县外旅游行业200份),完成调研信息报送工作。

(四)以坚实化的基础建设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一是夯实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乡镇文化站建设长足发展。共投资469万元修建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城乡。投资144.5万元全面完成289个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项目。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深入广泛。十支电影放映队在全县289个村委会放映电影3468余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全面推进。为130个村农家书屋发放了价值260万元的图书、书柜等设备。文化进社区工程有序实施。投资210万元为全县21个社区文化室配套文化设施,投资90万元为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配备文化设施。文物普查工作稳步开展。全面完成了我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在开展“非遗”保护调查基础上正式公布了我县“非遗”保护传承项目。开展了省、县级文物单位消防安全督查工作。二是“三下乡”活动广泛化、惠民化。在全县20个乡镇组织开展了20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参与群众达十万余人。两节活动规模化、特色化。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两节”群众文化活动,组队参加西宁市2011年春节优秀社火巡演活动,举行了县2011年社火巡游活动,举办了第十七届元宵节灯展及迎春书画展、建国62周年书画展,参加了全省庆国庆和辛亥革命100周年花儿专场演出。

(四)以产业化的开发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积极开发文化旅游产品,一是开发大通皮影雕件,大通文化馆皮影传习所被评为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大通皮影雕刻为手工制作,造型古朴,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进行了精包装,形成高、中、低档的皮影产品,深受各界人士欢迎。产品开发采用“个体户+园区”模式,目前皮影收入达20万元。二是开发舞蹈纹饰彩陶盆纪念品,仿制舞蹈纹饰彩陶盆纪念品1000套,制作明信片2000张。使游客能够近距离观看到这件珍贵历史文物,充分体现大通璀璨古代文化的神奇。三是扶持农民画产品,大通农民画粗犷直白、色彩浓烈,目前大通近2000多幅作品参加了省、市、县书画展览获奖,具有开发的潜力。四是扶持开发砂罐产品,大通桥尔沟砂罐工艺独特,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远销省内外及各地。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扶持资金,开发桥尔沟砂罐产品,取得了一定效益。

(五)以高效化的宣传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动员和组织全县旅游、宣传、文化、广电、交通等部门,借助报刊杂志、新闻媒体、电子网络等多种宣传手段,利用节庆活动、会议展览等各种场合,大力宣传推介,不断提高了大通旅游知名度。编辑出版了散文集《印象大通》、风光摄影集《山水大通》、花儿歌谣集《花儿大通》、书法作品集《翰墨大通》,皮影图集《河湟皮影图集》。编辑出版了《老爷山》文学季刊。编制出版了《亚洲旅游—大通深度之旅》、《神奇的大通》、《大通旅游指南》等旅游丛书和旅游风光画册,制作了《瑰丽大通》、《奇山秀水大通游》风光DVD光盘,参加了2011大型真人秀节目《冲刺!中国》摄制组在大通的摄制工作。举办中国〃青海老爷山花儿会、国际乡村旅游长跑赛等重大旅游节庆活动。积极申报成功“2012年中 国十佳城市慢游地”称号,并积极做好前期宣传、品牌打造及后续相关产业开发工作。

(六)以无缝的对接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凭借大通自然风光、民族民间文化及特色民族文化体育资源,依靠鹞子沟优美景色,积极申报建设鹞子沟国家健身步道,建成康乐山庄户外拓展训练基地,集休闲、娱乐、餐饮、健身为一体,分为户外拓展训练设施和室内“团体辅导”训练基地,收到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文化旅游双赢。

三、今后的工作重点及思路

在今后文化旅游融合工作中,我县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开展工作,一是突出一个主题,即:大通世界,花儿之乡。二是树立一个世界性品牌,即:老爷山花儿会。三是实施文化旅游融合“六个一”工程:一只碗——舞蹈纹饰彩陶盆;一段墙——明长城文化公园遗址;一座山——老爷山风景名胜区;一条沟——大通国家国家森林公园鹞子沟景区;一朵花——老爷山花儿会;一口泉——黑泉水库察汗河景区。四是建设六大文化旅游功能区,即:依托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河湟农耕文化功能区;清真餐饮文化功能区;花儿文化河湟皮影传承区;以北川健身大道、鹞子沟健身步道为主户外健身旅游区;次级旅游服务功能区;农家乐服务功能区。五是以舞蹈纹饰彩陶盆为主题,在宁张公路沿线、街区、广场建设塑立一组反映大通历史、人文、民族特色的城市雕塑群。

(一)突出文化主题,加快文化旅游区建设

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大通文化旅游的资源优势,以文化旅游景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文化旅游产业 发展。

1、以休闲娱乐为主题,建设鹞子沟文化休闲产业集聚区。依托老爷山、鹞子沟国家森林公园、香山文化公园、农耕文化园区等资源,开发文化创意、娱乐演出业、休闲康体产业等综合性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休闲、登山、滑雪、滑草、露营、探险、等各类户外活动,进一步提升鹞子沟文化品牌价值,把鹞子沟打造成为休闲文化旅游胜地;

2、以文化遗产为主题,充分发挥大通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优势,以香山文化公园、明长城遗址公园和苏家堡古城为依托,建设大通文化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非物质文化旅游、民族民间文化旅游。

3、以乡村旅游为主题,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建设东峡镇、塔尔镇农业民族旅游产业集聚区,依托东峡镇、塔尔镇采摘基地等资源,放大农业旅游示范区效应,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设成为集农业产业化、旅游观光、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休闲产业区;

4、以绿色生态为主题,发展生态旅游文化,建设鹞子沟生态休闲产业集聚区。依托广惠寺、东部新城文化体育园区等资源,把鹞子沟建设成为绿色生态、环保宜居、森林休闲、健康养生、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绿色生态、休闲度假产业区。

(二)突出文化元素,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构建以大通“彩陶舞韵、丝路通衢、朔山雄峙、花海揽胜”为特点的多元文化体系,深入挖掘我县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民间文化,全面挖掘整理打造以老爷山花儿会为重点的系列文化旅游品牌。

1、充分利用舞蹈纹饰彩陶盆、柴国柱、明长城、古羌文化和丝绸南路等资源,打造历史文化旅游品牌;

2、充分利用广惠寺藏文化、清真寺伊斯兰文化、太元宫道教文化等资源,打造宗教文化旅游品牌;

3、充分利用老爷山花儿会、大通皮影、四片瓦舞、老秧歌、回族宴席曲、大通民间曲艺等资源,打造民间文化旅游品牌;

4、充分利用后子河、塔尔镇回族饮食资源,打造清真餐饮文化旅游品牌;

5、充分利用老爷山花儿会、大通皮影艺术节、土族安召纳顿节、杜鹃花文化旅游节、森林生态文化旅游节、青海清真食品节、设施观光农业特色果蔬采摘节、广惠寺观经会等节会资源,打造节庆会展文化旅游品牌;

6、充分利用老爷山、鹞子沟、察罕河自然旅游资源,打造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品牌;

7、充分利用大通皮影、大通农民画、砂罐、刺绣、盘绣、根雕、剪纸、铜器、剁口袋等民间工艺资源,打造民俗民间工艺文化旅游品牌。

8、充分利用国际长跑赛、国际徒步赛、国际山地自行车赛、鹞子沟体育拓展项目、鹞子沟、察汗河穿越赛等项目,打造文化体育旅游创意旅游品牌。

(三)突出文化聚合,加速旅游要素整合

大通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加快旅游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下大力气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开发文化中的旅游资源,提高旅游中的文化含量,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确立大通旅游优势地位的根本途径。

1、大力推进文化资源旅游化,通过演艺、绘画、节会等多种创新载体,使大通无形的文化形象化,零碎的文化系统化。推进旅游资源文化化,通过挖掘、包装、研究、演绎等众多手段,使大通的山“名”起来,水“灵”起来,城镇“靓”起来,乡村“雅”起来,古迹“活”起来,丰富、提升大通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继续打造大通精品文化品牌,老爷山花儿会:按照“高标准、高水平、高规模“的要求,对花儿会进行全方位升级策划,通过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方式来继承、发扬传统文化。2012年中 国〃青海第三届老爷山花儿会在前两届花儿会成功基础上,以大型综艺节目及央视七套“乡村大世界——走进大通”等活动为重点,通过民俗文化展演,现代农业建设特色农村“大通模式”高层论坛、地方特色产品展示会、大通旅游推介会等活动,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大通的文化旅游资源。大通皮影,进一步开发皮影艺术,推进大通皮影原生态手工雕刻艺术产业的发展,开发具有市场潜力的文化旅游产品。

2、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对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生产性保护方式,加以合理利用,通过设立非物质文遗产展示区,让非物质文遗产进景区,为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鲜元素。

3、引导和支持各乡镇规划建设旅游文化名街、名镇、名村,推进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打造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区。

4、完善文化功能区,精心设计建设旅游商品一条街、餐饮一条街、特色小吃一条街、民俗表演一条街、文化一条街等文化功能区,为大通文化旅游增添亮点。

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挥民间业余剧团优势,开发文艺创作和演艺人才资源,重点打造独具大通特色的文化精品剧目。

6、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旅游业的科技含量,全面加强旅游信息服务功能建设,使旅游企业的经营活动全面信息化,使旅游行业管理和旅游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全面提高,形成一批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企业。

7、精心开发文化旅游商品。大通皮影、舞蹈纹饰彩陶盆、农民画、民间手工艺品是我县有特色四大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大通皮影保持着原生态的古朴风貌,被称为“河湟老皮影”,形成了造型优美、刻工精致、色彩浓艳的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舞蹈纹饰彩陶盆是大通最有代表的文化象征,以此设计研发适合旅游商品,其开发潜力巨大。大通农民画有色彩艳丽、明快简洁、风格粗犷、装饰性强,非常适合于装饰。大通黑陶、砂罐、铜器制作等民间工艺品是民间艺人智慧和艺术的结晶,具有收藏、馈赠、装饰作用,非常适合用于旅游商品的开发。

8、推进六大文化旅游产业链:统筹规划全县文化产业体系,优化整合文化旅游资源,重点推进六大文化产业链聚集发展。一是大力支持民营文艺演出团体,拓展演出市场,盘活文化市场经济。二是加快发展民族民间风情歌舞演出,努力开拓创新农民文化增收、文化脱贫、文化致富的途径和手段。三是大力扶持演艺中介机构,鼓励和引社会资本投资大通文化旅游节目策划、创作和举办各类营业性演出活动。四是积极引导旅游投资者建成一批集风情民俗、民族餐饮、休闲娱乐、特色购物于一体的高档次、高品位的文化旅游度假基地。五是提升农家乐的文化档次和服务水平,开成地域特色鲜明、文化氛围浓郁、吸引力强的文化娱乐休闲产业基地。六是加快建设大通文化旅游商品一条街。

四、意见建议

1、经费投入不足,需要相关项目大力支持;

2、缺少国家级知名文化旅游品牌,目前我县有“老爷山花儿会”和“大通皮影”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间文化品牌,其他文化有待深度挖掘和精深打造开发。该活动应列入市委、市政府重要文化活动之中。

比翼齐飞:浅谈文化与科技融合 第6篇

关键词:文化发展;科技创新;深化文化;科技融合;

中图分类号: G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3-0010-01

一、动因

(一)我国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打下物质基础

社会生产力发展是推动二者融合的主要动力。过去十年,中国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成长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提高到10.3%,人均GDP攀升至5000美元。在此背景下,文化事业、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另外,市场上可流动资金增加,对文化产业的风险性投资随之增多,有了较为充足的金钱支持,文化产业生机蓬勃。

(二)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文化产业拓展创造出巨大空间

人民收入水平、国民受教育程度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加之拉动内需方针政策的影响,大部分家庭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注重精神世界的享受,使得文化消费需求激增。如果不借助科技手段,从数量上、质量上、传播速度上、受众范围上,传统的文化产业模式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有突破技术层面的限制才能使文化供应跟上人们的脚步。

(三)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对外交流

文化是包容的,在纵向上表现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在横向上表现为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华传统文化是宝贵的精神文化资源,运用现代科技增强其可看性、可读性,让普通大众在享受中参与到传统文化的盛宴里来,激励更多人传承中华文明。但是对于一些消极的、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容和因素,我们要利用科技手段加以改造,批判继承。

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契机,我们必须与国际接轨,要“走出去”,在文化的交流与激荡中完善发展自我。这种交流不能只停留在文化与文化的交流层面上,更应该注重文化发展模式中的科学技术之间的交流。

(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历史的必然。

从根本上说,科技的最终指向是文化。倘若科技没有承载富于内涵的文化,那么科技是空洞的。以当今影视为例,影视已经越来越趋向于成为经典文化的载体了。经典文化的影视改编一直都能引起较多粉丝的推崇,它不仅带来视觉享受,而且给观众以现实感受。再者,快节奏生活使得很少有人会停下来慢慢品味一本著作,当它转化为科技文化,成为了观众都喜闻乐见的声色影像,人们反而会追捧。说到《红高粱》,大家会想到张艺谋,现在也许也会想到莫言,但在之前莫言此名鲜为人知。不是小说写得不好,而是当下电影比小说更具消费性。

(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与科技的融合度低。

我国的文化事业、产业刚刚起步,科技对于文化的贡献和改造还不全面、科学、深入,两者融合并不理想。文化建设的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区域差异、城乡差异依然存在,文化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制约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完全破除。

二、机制与路径

(一)培养高素质人才,配之以健全的文化创新机制

高素质人才资源我们并不贫乏,但恰恰缺少既懂技术又懂文艺的人才。在人才的培养方面,我们一直没有建成一个成熟的体系,现有的人才培养机制往往不能将科学技术知识与文化艺术知识相结合,这也会影响文化创新与突破。我们要培养有深厚文化底蕴、了解中国文化又掌握先进技术手段的人才,这样才能把中华文化通过新的技术和艺术手段表现出来,达到创新的目的。

(二)利用信息科学技术发展文化新态势

近年来世界上主要科技大国纷纷拼命追赶互联网的技术浪潮,其战略意义和发展作用不言而喻,我国想要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不仅仅是大国,就要在出版、印刷、传媒、影视、演艺、网络、动漫等领域装备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在出版印刷网络等传媒方面,我们要建设先进的数据中心,配置网络硬件设备,实施以编辑出版流程再造等为核心的数字出版工程。在影视动漫等演艺方面,我们要以推动数字视频技术、虚拟3D技术、多维影像技术等在示范对象演出中的应用为重点,增加传统舞台的高科技含量,如LED大屏幕、调光台等电子设备。

(三)建立保障机制

知识产权必须有法律和政府保障机制保驾护航,其意义不仅在于增加文化产品附加值,还在于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创新能力。在世界各种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不乏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歧视等现象,各种文化之间常常出现竞争和冲突,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利于提升文化自信。

三、影响

文化与科技融合,势必会帮助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使文化产业尽快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我国正处于战略转型期,必须要把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在世界政治经济大背景下,我们不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同样困难重重。因此增强文化竞争力,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利用科技手段生产文化产品,丰富其内涵并创新表现形式,将提升文化产品的表现力、吸引力,增强其传播力、影响力。充分结合科技手段提供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富有更大活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产品,有利于丰富人民生活,改善民生。

科技为文化继承提供智力支持,提升大众的文化辨识度和文化传承的质量。将先进文化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加以修饰,走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增强文化竞争力和软实力。

参考文献:

[1]赵传孔.孙录宝.企业文化融合浅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06期

[2]李铁锤.新思维使“红光”走上崛起之路——兼论未来企业文化的特点[J].科技进步与对策;1989年03期

[3]花建《文化产业竞争力》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文化和科技融合 第7篇

1 河南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现状

近年来, 河南高度重视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工作, 始终把文化科技创新作为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 文化与科技融合引领我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取得明显成效。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2014 年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984.66亿元, 法人单位3.8万个, 从业人员98.6万人, 规模以上法人单位数、从业人员、资产规模、营业收入等均居中部六省第1或2位。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大大提升了我省文化软实力, 扩大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力。

1.1 新兴文化业态:精心培育、迅猛发展

培育新兴文化业态是培育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的重要途径。近年来, 我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网络电视、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 新兴文化业态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 已成为我省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和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引擎。据最新数据统计, 2013 年全省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类规模以上企业115 家, 从业人数20 374 人, 2014 年达261 家, 从业人数28 558人, 同比分别增长126.9%和40.1%, 在全省文化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中是增长最快的, 成为推动我省文化产业增长的强劲力量[1]。

以动漫产业为例, 2015 年国家动漫基地 (河南基地) 已集聚了73家动漫及相关融合企业, 其中文化部认定的国家动漫企业22家, 国家重点动漫企业1家, 从业人员超过4 000人, 17部电视动画片 (总时长7 738分钟) 经国家广电总局备案, 9 部 (总时长3 044 分钟) 取得发行许可证。“小樱桃”品牌入选国家动漫品牌建设和保护计划, 《黄帝史诗》被总局评为推荐播出的优秀动画片。动漫产业发展如此迅猛, 主要得益于在文化科技融合的基础上, 发展新媒体动漫, 实现动漫跨界融合。

以大数据、移动终端、网络为主的新媒体快速发展。河南手机报2015年用户达1 100万, 位居中部六省第一、全国第三。河南大象融媒体集团拥有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四大传统媒体, 以股份制或公司制的形式, 打造了微博、微信、微视、客户端、新闻门户网站、IPTV、网络电视台、手机电台、手机电视、手机报、户外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媒体产业集群, 不但抓住了“两张纸” (报纸和杂志) , 而且抓住了“两个屏” (电视屏、手机屏) , 实现了无线、有线、卫星、宽带、WIFI五种传输方式全业务运营。大河网络传媒集团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联手共建河南媒体云, 打造了全省新闻门户网站集群。中原云大数据集团拥有960 台服务器和180 个数据库, 具备将我省电子政务、物流及广电业务等数据迁移上云的承载能力, 可以实现整个IT资源的有效集中, 牢牢抓住了河南迎接DT时代到来的新机遇。

1.2 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寻求突围

近年来, 河南以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应用和采编流程集约化、数字化改造为重点, 大力推动传统文化单位发展互联网新媒体, 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 着力推动广播电台、电视台合并、报网融合、台网融合、书 (刊) 网融合, 加快传统新闻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 加快广播影视全产业链数字化进程, 推动传播渠道和接收终端多元化发展, 组建了新闻出版广电控股集团、河南大象融媒体集团、河南大河网络传媒集团、中原云大数据集团、河南科技期刊传媒集团, 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焕发勃勃生机。一是打造报、刊、网互动的现代传媒体系。紧紧抓住转企改制、组建新媒体集团的契机, 在传播渠道拓展、媒体形态融合、信息生产方式转变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着力构建大网络大舆情全媒体工作格局。例如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 将所属的各类网站、手机报、移动媒体客户端、微博微信集群、视屏模块等新媒体单元融为一体, 组建了大河网络传媒集团, 打造出涵盖传统报业、网络平台、移动平台、线下终端, 纸媒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互补、互融、互动的全媒体矩阵, 实现了从传统采编到“中央厨房”式的信息生产的跨越。二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数字化、网络化进程不断加快。广播电视有线网络的数字化转换和双向改造加快推进, 广播电视服务业务进一步拓展。目前全省有线电视用户617 万户, 数字电视用户终端402万台, 其中双向增值业务用户77 万户, 互联网用户22 多万户, 数据专网6 000 多条, 河南有线双向、双网、全业务发展格局已经形成。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用户规模跃居全国第二。数字影院、数字院线发展迅速, 全省县级影院建设覆盖率达到96%。河南文化影视集团的奥斯卡院线有152 家, 银幕738 块, 座位89 934个。2015年底, 奥斯卡院线票房收入8.33亿, 同比增长31.48%, 市场竞争力和整体实力进一步壮大。三是传统出版逐步向数字出版的转型。数字化印刷生产线技术和工艺持续提升, 按需、即时、小批量的印刷优势日益显现, 实现了一本起印的按需印刷, 订单增长势头日益明显, 2015 年销售收入较去年增长168%, 形成与传统印刷批量大、数量多的印刷需求互补发展的新格局。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的《E动时尚》、中国教育出版网、戏曲出版网和武术出版网, 以及河南省新华书店发行集团公司的云书网、大象出版社的大象电子书包、河南科技期刊传媒集团的河南省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知耕网等, 构筑了高效有序的数字出版、发行及物流平台。据统计, 2015 年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公司实现数字化销售收入3 340 万元, 同比增加2 925 万元, 增长704.82%。四是文化演艺与科技融合发展成效显著。近年来, 河南演艺市场以文化为本体, 以高科技为支撑, 充分利用声光电等技术革新, 增强了表现力和感染力, 实现文化与科技在演艺业的完美结合。譬如郑州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开封的《大宋·东京梦华》《千回大宋》、濮阳的《水秀》等将传统技艺与舞台高科技表现方式相结合, 运用大量的科技元素生动再现了中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和穿越感。

1.3 平台和载体建设:加快推进、提供支撑

近年来, 我省在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过程中, 注重抓好平台和载体建设,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合作的新机制, 组建了文化与信息科技融合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联盟首批单位包括29家文化科技企业、高校、院所, 拥有国家、省、市级文化科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业研究院所、示范园区、基地等30 余个, 实现了成员单位间的分工协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建设了三维显示、汝瓷、艺术及实用钧瓷、唐三彩、智慧旅游等一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组织我省文化企业参加中国 (深圳) 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北京文博会、西部文博会等展会, 举办了中原 (鹤壁) 文化产业博览会, 推介展示河南文化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会同省政府金融办组织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开展了金融机构和文化企业对接活动, 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 创新文化金融交易模式。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 (河南基地) 、郑州市动漫产业基地、金水区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成效明显。培育了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濮阳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南阳生态工业园区、汝州市汝瓷电子商务产业园、禹州市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等6家首批省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其中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评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2 河南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河南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不断发挥科技进步在文化建设中的支撑、提升和引领作用, 文化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 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然而, 与先进省 (市) 相比, 我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仍相对滞后, 亟需加快发展。

2.1 跨部门协调工作机制缺失

协调工作推进机制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形成工作合力, 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目前, 我省文化和科技是平行管理模式, 文化部门各自为政、多头管理, 责任主体不明, 缺乏互动, 对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缺乏总体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 还没有建立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跨部门协调工作推进机制, 文化产业的科技需求与科技工作无法形成有效对接, 影响了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发展[2]。

2.2 政策缺乏整合力

近年来, 我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对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相关部门对发展文化科技产业的认识程度不一, 政策扶持还存在薄弱环节, 尚未形成工作合力。在宏观方面, 目前还没有出台专门的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专项政策, 微观方面, 在税收、土地、人才、知识产权等方面也没有制定出相应的具有操作性的配套性政策, 而且现有的支持政策多是沿用中央政策, 针对性、含金量不高, 少有突破。同时, 由于政策分散在各厅、局、委, 政出多门、各自为战、互不衔接, 呈碎片化、分散化、孤立化的状态 (见表1) 。

2.3缺少骨干文化科技企业和知名品牌

据统计, 截至年底, 全省共有文化企业7 707家。虽然企业的数量比较多, 但文化科技企业较少, 小、散、弱的特点比较突出, 同质竞争的现象严重, 缺少像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完美世界 (北京) 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那样具有影响力、带动力、在国内国际都“叫得响”的品牌企业, 需要大力整合、培育和扶持, 努力形成几个有影响的龙头企业。此外, 企业产品品种单调, 技术含量低, 缺乏核心技术, 产品的附加值、知名度、美誉度不高。由于缺少拳头产品和知名品牌, 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限制了企业做大做强和可持续发展, 也难以做大做强我省文化产业、提升中原文化的影响力。

2.4 复合型人才供给不足

由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入学机会不均等、学科设置陈旧、文理分科、人才政策等原因, 河南虽是人口大省, 但却是人才资源小省, 复合人才匮乏, 文化工作者普遍缺乏高科技知识训练, 科技工作者大多没有深厚完备的文化准备, 能够站在文化与科技相同高度并驾驭深度融合的复合型高端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河南文化科技产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

3 促进河南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2016 年3 月30 日, 郑州、洛阳、新乡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这是国家对河南自主创新发展的支持, 更是对河南自主创新基础条件和能力的肯定。我省应抓住这个历史机遇, 准确把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要求, 加快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 提高河南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科技水平, 推动中原文化繁荣兴盛, 促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

3.1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工作涉及面广, 需要各方面密切协作, 整体规划推进。我省应按照《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要求, 抓紧建立一个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 由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文物局、省科学院等部门参加的文化科技融合工作领导小组, 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 定期召开例会, 开展文化和科技融合战略研究和顶层设计, 制定融合发展的重大政策, 及时协调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形成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强大合力。

3.2 健全完善政策体系

要全面落实近年来中央出台的关于支持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 并结合河南文化改革发展实际, 借鉴先进省 (市) 的有益做法, 做好配套性政策的补充, 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深入了解文化科技企业、园区、示范基地的需求, 制定出台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文化与科技融合专项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尽快建立我省文化产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 发挥好河南省省级高成长服务业专项引导资金、河南中原文化股权投资基金等专项资金、基金的作用, 加大对文化科技企业、重大文化科技项目倾斜力度。加强文化科技政策落实的监测评估, 定期开展政策落实情况督查评估工作, 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调控和激励保障作用。

3.3 做大做强一批文化科技企业和基地

文化科技产业发展的重点是打造具有行业领先地位、国际竞争力强的行业领军企业, 自主创新能力强、技术先进、主业突出的行业骨干企业, 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发展较快、产品市场前景好的优质成长企业[2]。立足我省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 必须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带动引领作用的骨干企业, 推动规模型文化科技融合型企业的快速成长。支持具有优势的国有文化企业以资本、技术、品牌为纽带, 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 着力打造龙头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在主板、创业板或新三板发行上市或挂牌交易。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文化科技领域, 扶持一批有创新活力的中小微文化科技融合型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设文化科技研发中心, 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加强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国家级、省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 推进河南省创意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郑州华强文化公司科技平台、郑州国家中部软件园和中国郑州信息创意产业园技术平台等平台的建设, 推动我省文化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3]。

3.4 强化人才支撑

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做支撑。针对我省文化科技人才的短缺现象较为严重的情况, 一方面抓好培养, 要立足文化改革发展实践, 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等领域, 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文化和科技素养、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宣传部门和科技部门要联合省教委和省属高校设立文化科技交叉学科, 培养大中专毕业生;支持科研院所建设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综合性研究中心, 开展文化科技专业研究生培养, 建立文化科技人才的长效培养机制。要充分发挥“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和中原文艺名家推介工程的重要作用, 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设立“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人才成长基金”, 加大对文化科技人才教育培训、扶持激励力度。一方面抓好引进, 要抓住我省近年来大力实施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百人计划”和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工程的难得机遇, 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健康成长的体制机制, 落实好配套政策, 打好“乡情”牌、“服务”牌, 努力营造识才用才的工作环境、引才聚才的政策环境、留才厚才的生活环境、爱才敬才的文化环境, 把河南打造成吸引集聚高层次文化科技人才的高地和智力硅谷[4]。

3.5 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要加强文化科技创新的宣传和知识普及, 在全社会形成支持文化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加大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宣传报道力度, 通过新闻报道、专题报道、深度报道等形式, 宣传报道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趋势、所产生的创新作用、引领作用和驱动作用以及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宣传报道各地各单位对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发展的高度重视、重大部署、支持政策以及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的主要举措和取得的成效成绩, 宣传报道重点文化科技企业、园区、重点项目和先进典型和经验, 增强全社会对文化科技驱动文化创新的价值认同。要创新报道方式, 充分运用手机报、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 对我省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情况进行全方位宣传、全媒体营销, 不断提升河南文化科技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竞争力。

摘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必须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本文通过阐述河南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科技融合,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201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5.

[2]李洪峰.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加快发展当代演艺文化[J].艺术百家, 2011, 1.

[3]王京生.文化与科技结合的深圳之路[J].艺术百家, 2013 (1) :91-92.

文化和科技融合 第8篇

文化产业新业态作为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融合发 展的产物 , 具有高知 识含量、低资源消耗、高附加值以及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等特性,正逐步成长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近年来,广东注重发挥文化创意与科技的相互促进作用,大力推动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壮大,不仅有效提高了文化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了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更为广东加强文化强省建设创造了新机遇,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抓手。

文化产业新业态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文化产业新业态内涵广泛,通常指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等手段,推动传统文化业态自我扩张或融合其他产业所产生的一系列新兴业态,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高新技术创造的全新文化产业,如网络游戏、电脑动画等;二是高新技术对传统文化产业的改造升级,如数字出版、网络电视等;三是文化元素融入相关产业后产生的新盈利模式,如创意设计对制造业研发、生产与销售等环节的改造。前两类是文化新业态的主力。

文化产业新业态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一是以科技为支撑,现代科技有力推动着文化产品的生产创新和消费形态多元化;二是以创意为灵魂,创意赋予文化及相关产业产品鲜明的文化个性和高端的文化品质;三是不断融合发展,各业态跨产业和领域融合互动、衍生出新兴业态。文化产业新业态正凭借其深入融合创意与创新资源的优势,有效推动着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发展升级。

文化创意与科技融合加速,广东文化新业态发展迅猛

(一)初步建立门类齐全的文化新业态产业体系。

广东积极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路径,出台《关于促进我省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意见》等政策规范,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电子信息和互联网等现代高新技术深度融合,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的文化新业态产业体系,涵盖数字内容、虚拟娱乐、创意设计、新媒体等主体领域,囊括数字出版、动漫制作、网络游戏、网络文化、网络音乐、数字影视、智慧旅游、手机电视、手机游戏以及电子游艺游戏设备生产等10多个主要行业门类。

注:1.资料来源:文化厅相关统计材料、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2.“动漫”含动漫影视、出版物及主题公园营业收入。

同时,广东依托广州、深圳两个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龙头引领作用,重点打造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辐射推动粤东西北地区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努力构建分工明确、优势互补、互为上下游的立体多元新业态产业格局,积极推动文化新业态产业布局优化和集聚发展。

(二)重点业态领域优势突出。

广东充分发挥科技引领、创意驱动作用,一方面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科技水平,自主研发的语义智能搜索、电子纸(电泳显示)、多媒体复合关联技术编码(MPR码)等技术引领全国,与国际同步;另一方面着力提升文化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培育形成数字出版、动漫制作、创意设计、网络游戏、网络音乐、游艺游戏设备生产等优势产业集群。

2012年,广东数字出版产值占全国1/5,动漫产业产值占全国1/4,网络游戏产值占全国1/2,自主研发制造的电子游艺游戏设备和演艺设备生产占全国2/3以上。广州、深圳、东莞和佛山的创意设计产业在国内占据重要地位,其中深圳是国内首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设计之都”。

(三)不断开拓新颖高效的产业发展模式和商业模式。

广东充分借助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融合渗透功能,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研发创作、生产制造与传播消费等各环节,为旅游、商贸、体育等相关产业开辟出全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华侨城、华强等发展的新业态模式都很具代表性。

深圳华侨城文旅科技公司的科技创新驱动模式,通过实施“文化+智慧+旅游”战略,创新打造“华侨城智慧旅游系统”,开发运用智慧旅游终端(主题A P P)提供票务、导游、管理支持等便捷服务,精心打造360度全景天地剧场等高科技自主品牌产品,构建集合游戏、社交及电子商务功能的“中国智慧旅游在线”综合服务平台,目前拥有10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年产值近10亿元,2014年获评为“亚洲智慧旅游企业示范单位”,有力推动着智慧城市建设。

华强文化科技集团的文化创意引领模式,是以文化为核心、科技为依托,整合形成集创意、研究、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文化科技产业链,一方面充分发挥文化创意的源头引领功能,另一方面借助自动控制、数字影视等高科技手段包装本土与传统文化,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方特”主题公园、《熊出没》等拳头品牌,产品成功打入伊朗、乌克兰、南非等国际市场,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之后的第三个大型文化主题公园出口国,成为广东文化新业态中的亮丽品牌。

(四)涌现出大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业态企业。

广东通过强化市场在文化科技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建设文化新业态良好营商环境,催生出腾讯、网易、奥飞动漫、中凯、华侨城等一批重点文化新业态企业和知名品牌。

同时,广东积极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推动民营企业发展为文化新业态的生力军,目前,民营企业占文化产业规模总量一半,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约占80%,在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网络音乐、文化用品制造、影视娱乐、出版物分销等行业占较大比重,民营重点文化企业不断涌现,如互联网文化的腾讯、网易,动漫产业的原创动力、奥飞动漫,影视音乐的中凯、孔雀廊,文化旅游业的华侨城、长隆,演艺设备业的励丰、锐丰等,均在全国同行业中居领军地位。

其中,腾讯、网易2013年共实现网络游戏收入403亿元,占全国份额74%;奥飞动漫是国内首家动漫上市企业,其原创动画电影品牌“喜羊羊与灰太狼”是目前国内知名度最高、品牌价值最大的动漫卡通品牌之一;广州动景公司研发的U C手机浏览器全球下载量突破15亿人次,月使用量(PV)超100亿,拥有逾4亿用户,是全球使用量最大的第三方浏览器。

广东培育壮大文化新业态的主要制约因素

广东进一步促进文化创意与科技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文化新业态,需要破解一些制约因素。

一是相关政策体系尚未完善,服务平台尚未建立完善,产业发展激励保障力度不够,监管体制上还存在多头管理问题。

二是文化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文化创意对科技创新的带动作用未受到充分重视,影响了文化新业态核心竞争力的凝聚与壮大。

三是促进文化新业态各类资源有效整合的力度不够,产业集聚区建设、产业链打造等有待提升,文化新业态的产业集群效应未能充分发挥。

四是文化科技人才队伍需要加强,高层次文化创意与科技人才尤其缺乏。

五是文化新业态的市场环境仍未成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亟须加强,中小型企业融资依然较为困难。

几点建议

广东要充分发挥科技与信息化等基础优势,加快完善文化科技融合支持政策,大力优化文化新业态发展环境,不断增强文化新业态核心竞争力,推动文化新业态发展成为广东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和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引擎。

(一)改进管理服务,完善文化科技融合政策体系

一是健全文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构建职责清晰、分工明确的跨部门协作机制,建立完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督查推进制度,规范文化新业态内涵、分类等基础问题,适时出台宏观发展规划。

二是落实财税优惠、用地保障等配套政策,着重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加强省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等对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倾斜,鼓励各级政府加大配套资金投入。

三是推动文化新业态公共载体改造升级,重点加强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规划建设,大力提升深圳文博会、产权交易所等公共服务平台, 充分发挥文化科技融合重点工程引领作用。

四是完善文化科技领域对外交流合作相关政策,密切与港澳地区在重点文化领域的合作,扶持外向型文化科技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国际领先文化科技型企业来粤发展。

(二)强化创意创新,提升文化新业态核心竞争力

一是提升文化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培育和认定文化新业态领域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品牌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 支持骨干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高核心关键技术与装备的自给率。

二是支持文化科技领域产学研协作体系建设,打造专业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专业平台,加强与文化新业态密切相关的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强化科技对文化新业态的引领功能。

三是加强文化创意开发与转化,鼓励企业构建文化创意研发中心,推动文化元素植入科技产品,建立完善创意与研发对接机制,充分发挥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互动作用。

(三)加快资源整合,放大文化新业态集群效应

一是优化文化新业态区域布局,重点加强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突出高新技术园区与文化产业园区的互动互补功能,有序推动粤东西北壮大特色文化产业,发挥各类园区与基地的集聚效应和示范带动作用,推动相关文化新业态集群式发展。

二是加强文化新业态关联产业协同规划,破除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经营壁垒,鼓励企业整合创意、研发、生产及营销等上下游环节,打造和延伸文化新业态产业链。

三是支持文化新业态企业集团化发展,提高企业集约化程度和规模经营能力,引导企业组建发展战略联盟,实现创意创新资源的综合开发、互通互享,联合打造文化新业态区域品牌。

(四)贯彻人本理念,强化文化新业态人才支撑

一是建立多层次文化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广东文化产业学院等职业教育基地与市场对接,结合文化新业态发展需要设置专业与课程,鼓励大型企业面向本行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育、推广先进标准与理念,推动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培养文化新业态高端人才。

二是完善文化科技人才管理与激励机制,组建文化科技人才库,支持文化新业态企业实施创意创新骨干人才持股、参股、配股等政策,探索建立文化新业态人才职称评定和职业资格认证机制。

三是注重引进高层次文化科技复合人才,研究制订专项人才引进计划,加强子女教育、住房、医疗及税收等政策配套,全面营造尊重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

(五)健全市场秩序,优化文化新业态发展环境

一是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文化新业态知识产权登记管理与评估,加强产权交易市场监管与服务,完善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产权保护的有效手段,加大对文化领域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惩治力度。

二是健全文化科技市场化融资体系,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境外资本进入文化新业态领域,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发针对性金融产品,鼓励文化产权交易、投资担保等机构搭建文化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推动综合实力强的文化新业态企业上市融资。

文化和科技融合 第9篇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 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文化科技融合成为文化产业领域政策导向和规划实践的关键。动漫产业作为集文化与科技于一身最具未来指向性的现代文化创意产业, 全国各地例如杭州、深圳、大连、苏州等地都相继出现以培育动漫产业作为主打产业的产业基地, 聚集大量动漫及相关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企业集聚不是目的, 能否实现动漫企业和技术企业、动漫人员与科技人员、知识与信息的交流互动才是关键。因此, 如何系统的构建一个聚集与共享资源、以政府为主导, 产学研用合作创新、为企业提供公共科技创新服务的平台成为动漫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

独具特色且浓厚的文化底蕴是创作出征服观众、内容丰富、表现生动的动漫产品及衍生品的沃土, 而高新技术则降低了动漫及衍生品制作成本, 丰富了表现形式、创建了复制与传播平台, 保护了动漫版权。从组织资源的角度看, 动漫产业创新平台就如同一个“蓄水池”, 将多方参与主体及依附于主体之上的有形与无形的资源整合, 有利于突破投融资效率、原创性、关键技术、交易复杂性和价值实现五大瓶颈。按照产业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 动漫主体企业通过动漫产业创新平台将技术依赖性业务沿着产业链系统拆分给高新技术产业, 达到优势互补。从价值增值来说, 动漫主体企业依靠产业创新平台以最核心的驱动方式占据动漫产品市场, 并通过平台的海量数据定量分析最具有发展前景的优秀动漫, 以市场需求为引擎, 沿着动漫产业链, 向下游延伸, 创造利润, 实现价值。由此可见, 动漫产业创新平台的建立至关重要。

二、文化科技融合的概念

文化与科技融合就是以文化内涵为核心,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充分展示创新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提升文化体验, 使文化产品赋予更强的传播力、感染力和吸引力, 延伸文化产业的价值链, 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实现价值增值, 从而使文化产品及其衍生品创造更大利润价值。文化与科技交叉、渗透、互促融合, 互为手段与目的, 形成“1+1>2”的效应。

动漫产业是以创意理念为核心, 以技术为依托, 将源于文化的动漫创意元素通过技术来物化为可以大规模生产的、符合市场需求的高附加值产品, 以版权为盈利模式且具有较强产业关联度的现代文化创意产业。植根于本地特色文化的动漫创意本身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且可以无形中促进差异化竞争力, 是动漫产业的灵魂与核心。但是文化创意是一种无形的思想, 只有这种创意与技术交流融合物化为动漫及相关衍生品才可以被市场认可与接受, 才能创造价值。从而为动漫产业打造一个创意与技术交流的平台就显得至关重要。对产业创新平台的研究也不少, 张利华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以纺织业为例, 研究了产业成熟时期创新平台的特征以及影响创新平台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谢芸分析了创新平台建设的背景、国内外现状, 提出政府支撑、产业园、共享共建和企业自建四种创新平台模式。于宁妮结合上海张江医药生物产业, 提出了创新平台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伏广伟通过对特定产业的创新平台分析, 提出了产品研发、产品检测、教育和培训、信息、电子商务和物流五大模块以及各模块的功能。申屠俊捷、王立剑从环境支撑、资金支持、人力资本和成果实现等角度研究了长春市产业创新平台的评价体系。

通过文献回顾可以发现, 目前国内对产业创新平台研究从特征、模式、作用、模块功能及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顺应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时代背景及动漫产业特殊性的情境, 针对动漫产业创新平台内在机制和构建策略的研究很少, 需要进一步探索。

三、文化科技融合视角下的动漫产业创新平台

动漫产业创新平台是以政府主导下, 以市场需求为拉力, 聚集多方主体, 汲取各种资源, 通过内在机制反馈给主体机构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从动漫产业创新平台建立的目标上看, 动漫产业创新平台是针对动漫产业化过程中遇到的瓶颈, 以动漫产业基地和云计算产业基地为空间载体, 构建成“以内容为王, 以技术为支撑”的综合性的服务平台, 汲取平台资源与技术, 通过动漫创意理念产生—动漫创意设计—动漫创意成果转化—动漫产品交易, 实现动漫版权和价值的共享,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将最具市场规模的优秀动漫作品与我国强势产业如旅游、服装等结合, 沿着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在整个目标实现的过程中, 动漫产业创新平台是一个集聚资源, 共享资源的交流平台。

1. 创新平台的结构特点

动漫产业创新平台由主体企业、外部机构实体、相关内在机制共同组成。通过动漫主体企业与外部机构实体相互作用和交流, 为动漫创意产生直至物化组织资源与要素, 围绕动漫主体企业, 通过协同机制、交易机制、保障机制、动力机制等四种机制, 支撑动漫产业创新平台的运作。从整体框架中可以看出, 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及其上游企业、动漫主体企业及其相关企业, 通过协同机制连接, 提供动漫产业亟需的创意人才与科技人才;高新技术及其上游企业、动漫主体企业及其相关企业, 在交易机制制约下, 动漫产业创新平台提供动漫资源的市场交易能力;政府部门和其他创建主体 (高校研究机构、动漫及下游企业、高新技术及上游企业) 相互连接, 提供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支撑作用;最后, 未来需求通过动力机制与政府和其他外部机构实体连接, 未来需求为动漫产业创新平台的建立指明了方向。

2. 创新平台的内在机制

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环境下, 主体企业通过市场与非市场两种模式通过动漫产业创新平台实现资源的聚集与共享。其中, 非市场模式依赖协同机制, 市场模式依赖交易机制完成, 整个动漫产业创新平台以两者为驱动力。

(1) 协同机制。协同机制决定了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程度, 指的是动漫企业与外部的其他参与主体之间协同创新的过程规则, 它是动漫产业创新平台最重要的驱动力。

在文化与科技融合视角下, 每个参与者都是动漫产业创新平台建设的主体, 动漫产业创新的边界开始具有柔性, 达到从创意层面、技术层面、交易层面的深度融合。动漫产业创新平台不再由动漫企业自己构建, 而是以动漫企业自身的动漫创意为基础, 由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技术, 以共享的特性推动整个动漫产业创新平台的建立。

动漫产业创新平台创建中的外部创建主体, 凭借自身的力量或者与其他机构合作, 适应需求, 源源不断的提供或汲取动态资源与要素。一方面, 外部创建主体为了自身利益或者职责所在, 不断为平台的新服务和新要求提供资源;另一方面, 平台建成以后, 给予外部主体充分的权利, 不断的汲取平台资源完善和改进自身, 从而更好的为平台服务。

(2) 交易机制。交易机制是最能体现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新模式, 其核心是交易服务中心。它是动漫产业创新平台建立另一个重要驱动力。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 动漫企业及其他外部资源主体可以通过交易服务中心, 推动文化资源与高技术的整合与共享, 对于资源的提供者给予奖励, 需求方按需索取, 按取收费。另外, 驱动一个动漫作品以最快的方式进入市场, 最核心的驱动方式是通过创新平台的演示体验中心, 使客户亲身娱乐体验, 与客户进行双向互动。

另一方面, 交易机制可以形成专业化的技术外包形式。动漫主体企业按照比较优势理论通过交易服务中心将动漫产业创新平台创建过程中的技术依赖性业务外包给高新技术企业及其上游企业, 由其负责平台研发创建过程中软件、硬件及其后期平台创新升级问题, 降低了动漫产业创新平台建立成本。

(3) 保障机制。动漫产业创新平台服务于具有高投入、高风险、收益周期慢的动漫产业, 这正是政府大力支持发展的产业。政府为保障平台的建立, 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保障。另外, 动漫产业是以创意理念为核心, 以知识产权为其生命线的文化产业, 如何创建利于创意创新、技术创新、产权保护的人文环境、科研环境和法规体系都成为政府部门的重要任务。

(4) 动力机制。动力机制是动漫产业创新平台建立的初衷即满足未来市场需求。传统动漫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人们对动漫及相关产品的未来需求表明在动漫产业存在巨大的利润空间, 也表明这是国家未来具有发展前景的战略性产业, 这推动者政府部门为动漫产业创新平台的建立提供保障, 也推动着其他参与主体按动漫产业未来发展所需提供资源。

四、动漫产业创新平台的提升策略

1. 加强机制创新, 建立资源共享与管理体系

一是建立共享服务的管理体系, 主要建立社会化资源共享管理体制、社会化评价机制、充分完善政策法规环境, 提出加强领导、强化激励机制、加强基础研究、推进交流合作等平台建设的保障措施。二是平台应本着服务为魂, 经营为体的思路, 建立既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 又能促进自身发展的高效运行的服务机制。

2. 多方投入提升平台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在政府的主导下, 积极开展模式创新、分类建设, 形成多元化投入建设的格局。一是在保证基本运行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的前提下, 还应加大基础设施、条件保障方面的投入;二是以动漫龙头企业为投入主体, 以市场化运作方式为主, 政府制定资质认定等政策杠杆进行宏观引导和扶持, 可按照“政府采购服务”的思路, 通过行业关键技术研发、成果推广等课题列项的方式, 给与一定比例的经费补助来吸引各方主体投入。三是密切与金融机构的联系, 从而为平台建设提供便捷的融资服务。

3. 优化政策环境,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政府须加强知识产权等立法工作, 保护创意人才的权力不受侵犯。二是加强高校企业与科研院所的联系, 以高校为中心, 以企业为实践基地, 培养出既懂理论又具有动手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五、结束语

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背景下, 为了促进动漫产业创造更多的创意经济, 产业创新平台集成并共享资源的体系越来越被认为是动漫产业培育发展的有效模式。动漫产业创新平台不仅仅将多方参与主体机构的简单整合, 更重要的是实现依附于实体机构之上的动态资源与要素的优势互补和交流。

通过对动漫产业创新平台结构的分析, 明确了动漫主体企业与政府部门, 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参与者之间的作用关系, 强调了外部创建主体对平台创建的重要性。动漫主体企业正是靠着外部创建主体提供的资源与要素, 在协同机制、交易机制、保障机制和动力机制的驱动下, 实现动漫创意的成果转化, 满足需求, 实现价值。

摘要:在分析了文化科技融合背景基础上, 提出动漫产业创新平台概念, 进而构建了动漫产业创新平台, 并对其主体联接的协同机制、交易机制、保障机制、动力机制进行阐释, 最后对动漫产业创新平台的提升发展给出针对性策略。

关键词:文化科技融合,动漫产业,创新平台

参考文献

[1]孔翔, 陈俊彦, 王惠.高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初探——基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视角[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2014 (02) :149-160.

[2]张利华, 王桔.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创新服务平台研究——以纺织业创新服务平台为例[J].科学管理研究, 2008 (03) :8-11.

[3]谢芸.浅谈公共服务平台的双向获益性[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35) :215-216.

[4]于宁妮.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自主创新[J].上海食品药品监管情报研究, 2006 (04) :40-41.

[5]伏广伟.纺织产业集群的产业升级与产业创新平台建设[J].纺织信息周刊, 2004 (34) :20-21.

[6]申屠俊捷, 兰文燕.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论坛, 2009 (16) :90-93.

文化和科技融合 第10篇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时期,如何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与互动发展,加快文化科技创新,已成为目前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协同是一种发挥资源最大效能的方法,与文化企业内部创新、文化产业集群式创新等模式相比,文化科技协同创新能实现文化科技创新主体与创新要素在更广阔范围内的充分结合,实现“倍增”剩余。文化与科技的协同创新,同时也是促使我国文化产业有效摆脱文化产品附加值低、处于全球文化价值链低端等问题,是实现产业升级的根本途径。从理论方面来看,与传统的产业内创新不同,产业融合背景下的文化科技协同创新问题是突破传统创新范式、打破传统产业界限、涉及多创新主体及要素的复杂系统问题,因此运用传统的产业经济理论、线性分析方法分析这一问题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自组织理论作为一种专门研究复杂自组织系统形成发展机制的理论,在分析这一问题上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这种涉及不同产业领域、不同创新要素之间共同协作的创新行为。

本文创新性地将自组织协同理论引入该领域,视融合背景下文化与科技的协同创新为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系统展开产业融合背景下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协同创新平台的研究,最终目的是正确认识和充分利用文化科技协同创新这一组织模式,促进文化与科技的共同繁荣。

2 相关理论研究

2. 1 协同及协同创新

协同论是由物理学家哈肯创立的,主要关注复杂系统中各单元间的合作关系问题[1]。Corning[2]将协同定义为“自然或社会系统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系统、要素或人之间通过相互依赖形成的一种联合效应”; Hiroyuki Itami[3]认为,协同是一种发挥资源最大效能的方法,即“1 + 1 > 2”的效应。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了解到协同主要强调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通过互惠、协作而产生出单独要素无法实现的效应。

协同论为创新管理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协同创新是开放式创新的一种形式,强调不同创新主体与创新要素突破既有壁垒,又广泛寻求创新主体间的协作与创新要素的匹配,获得超越独立创新的协同放大效应[4]。有关协同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1对不同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之间协同关系的研究,如对联盟成员创新协同关系的研究[5]、产学研多主体创新协同的研究[6]等; 2协同创新 模式的研 究,如Chesbrough[7]所提出的开放式协同创新模式; 3协同创新效应的研究,如任宗强[8]综合协同创新网络规模、网络一致性、网络结点间的连接强度三个方面来评价创新网络的协同效果等。

总体而言,现有关于协同创新的研究主要关注不同创新主体、创新要素的协同关系,以及协同模式、协同效应等方面,研究普遍将协同等同于互惠、协作,研究方法的采用也以常规的理论演绎、回归分析等为主,缺乏对协同论原有的定量分析方法( 诸如序参量原理、涨落理论) 等的应用。

2. 2 文化与科技创新关系的相关研究

文化与科技创新关系宏观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文化与科技创新的互动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多以定性分析为主。科学社会学的奠基人莫顿[9]注重从科学的外部寻找科学的发展因素,对文化与科技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 村上阳一郎[10]对技术创新与文化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指出文化是技术创新的基本点; 尤芬、胡惠林[11]提出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前导规律”,并分析比较了技术长波理论与文化产业成长周期的关系; 吴晓江[12]提出要发展创新文化,形成激励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文化氛围,以及形成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与文化创新相互促进的局面等。

文化与科技创新关系微观方面的研究侧重于结合具体行业展开实证分析,以及对更为具体的文化与科技的互动创新过程及其机理等展开研究。如Seidel[13]科技带动创意产业的发展机理; 雷舜东等[14]综合科技创新中文化要素的投入状况以及文化对科技创新的渗透水平等因素来分析了文化与科技创新的融合程度与融合模式等,但研究均以传统产业经济分析方法为主,未能注意到文化与科技跨领域、跨行业界限的互动创新与传统的产业内封闭式创新模式之间的区别。

2. 3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及互动创新相关研究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表现为文化与科技产业相互交叉与相互渗 透,形成新型 产业形态 的动态过 程。mejkalova[15]分析了艺术创作等领域所出现的技术融合现象; 顾江、郭新茹[16]的研究指出高新技术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对提升文化产业附加值、促进文化产业升级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于秋阳[17]以迪士尼为例,总结了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六种模式等,研究总体上较为分散,缺乏对文化与科技融合互动创新机理、机制等深层次理论问题的分析。

2. 4 小结

通过对研究现状的回顾与分析可以发现: 创新已经逐步从分散、封闭的独立创新走向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学者们目前对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等问题也有一定的关注,但研究仍以定性分析为主,且普遍存在将协同等同于互惠、协作的问题,研究方法也局限于常规的产业经济分析方法,对协同论的定量研究方法( 诸如序参量原理、涨落理论) 等的应用不足,对产业层面上的创新协同问题的研究也较匮乏。

事实上,产业融合背景下的文化科技协同创新问题,是突破传统创新范式和传统产业界限、涉及多创新主体及要素的复杂系统问题,运用回归分析等常规方法很难加以透彻分析,自组织理论在探索这种具有复杂性的协同创新系统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上具有显著的优势,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文化与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动力机制、运行与发展机制等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因此,本研究拟创新性的引入自组织协同理论,将产业融合背景下文化与科技协同创新问题视为具有复杂性的自组织系统,并展开系统分析。

3 文化与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动力机制研究

3. 1 文化与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自组织特征分析

根据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判断一个系统是否具有自组织性,可通过分析该系统是否具备开放性、远离平衡态、存在非线性作用、涨落等耗散结构特征来进行[18]: 1开放性。文化与科技协同创新系统并非孤立存在,受到外部宏观经济社会技术环境的影响,不断与外界进行着物质、技术、人员、信息等要素进行着交换。从系统内部来看,在产业融合的作用下,文化与科技产业原有的产业界限被打破,各创新主体及创新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寻求更有效率的匹配,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得更高的创新绩效,因此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系统具有典型的开放性特征。2远离平衡态。从宏观方面来看,文化与科技协同创新系统所处的外部经济社会环境、产业环境呈现不断变动的态势; 从微观方面来看,创新系统内部各创新主体及创新要素在不断寻求新的匹配,组织模式、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同时还存在创新方式的改变、创新人才的流动等因素。所有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会破坏系统自身原有的稳定性,打破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使系统始终处于从非平衡到平衡,再到非平衡的动态过程中。3存在非线性相关作用。文化与科技协同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是由文化与科技创新主体之间通过复杂的非线性相互影响及作用而形成的[19],系统内部存在多要素、多目标的相互协调和相互影响,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功能互补,寻求获得“1 + 1 > 2”的协同效应,因此该系统存在典型的非线性相关作用。4存在涨落。涨落是系统在相关因素的影响下,对原有平衡状态的偏离。引发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涨落因素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类,外部因素包括政府管制的放松、市场需求的变动、行业竞争格局的改变等; 内部因素包括管理体制的创新、人才的流动、创新绩效的变动等。足够大的巨涨落将诱发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系统发生突变,跃迁到新的稳定状态。

3. 2 文化与科技协同创新系统动力机制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文化与科技协同创新系统是典型的自组织系统。与他组织系统完全不同,自组织系统主要依赖系统内部要素以及主体之间的相互协调作用,推动系统逐步从无序走向有序。因此,分析文化与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动力机制,需要从系统内部入手。根据自组织协同论,文化与科技创新主体与创新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是自组织创新系统的基础,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文化与科技创新主体与创新要素在系统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偏离原有的平衡状态,形成涨落。同时,由于系统内部各种非线性相互作用力的存在,各要素之间形成复杂的循环催化作用,局部、微小的涨落逐渐被放大直至形成巨涨落,触发整个系统发生突变,由此形成推动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原动力。

4 文化与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研究

文化与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运行,是由系统内部各种非线性相互作用推动的。李兴华、蓝海林[20]指出,超循环组织是系统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结合途径和表现形式,它深刻揭示了系统内部的运行和演化形式。根据超循环理论,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系统内部又存在诸多子系统,各子系统内部存在相对独立的循环催化作用。同时,不同子系统之间通过功能耦合、循环互动形成更高一级的超循环,从而促使整个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系统以自组织的形式稳定运行,逐步实现自我优化[21]。研究根据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特点,构建出如包含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支撑、创新环境在内的超循环协同创新组织结构。系统的具体运行过程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各子系统内部存在着相互催化的正反馈回路,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合作有利于激发创新,促进协作程度的进一步深化,提升创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创新支撑体系及创新环境的逐步完善,这对创新主体间的后续互动协作又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可用下图反映这一正反馈回路( 图1) 。同时,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创新环境的完善将促进创新主体的协作深化,进一步带来配置效率的提升,促进环境进一步优化。其次,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功能耦合、多重反馈、循环互动的催化作用。具体而言,协同创新主体系统内部通过不同创新主体、创新企业之间的要素连接来进行知识和技术的交流,激发创新; 协同创新资源系统内部通过各种创新相关资源之间的优化配置来为创新主体的持续运作提供资源支撑; 协同创新支撑系统通过提供各种创新硬件设施、中介机构等来为创新活动的持续进行提供支持; 协同创新宏观环境系统通过提供有利于创新的软环境来促进创新的扩散,为持续创新提供环境保障。四大子系统之间相互连接、相互催化,形成有利于持续创新的开放循环系统( 图2) 。

5 产业融合背景下文化与科技协同创新平台研究

创新平台是创新基础设施以及创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相关要素[22]。文化与科技实现协同创新,也有赖于相关主体及创新要素通过密切协作而发挥强有力的平台支撑作用,为获得更高的创新绩效提供坚实的后盾。研究借鉴协同创新网络模型的四个构面[23],分别从战略、组织、资源、政策四个方面分析相关文化科技创新要素及创新主体通过协同而发挥平台作用的过程( 图3) 。

5. 1 战略协同

从战略层面而言,文化与科技协同创新战略,是在兼顾文化强国战略与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两大战略之间的协同。文化与科技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文化强国”,一定要准确把握和充分利用这种内在联系,促进文化与科技的互促互融,而不能人为地区隔。通过实施文化科技协同创新战略,以科技引领文化,以文化促进科技创新,促进文化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形成文化科技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

5. 2 组织协同

从组织层面而言,文化科技协同创新涉及多要素、多主体之间的协调。处于核心位置的是文化科技协同创新主体与创新要素之间的协同。从价值增殖的角度来看,如果文化与科技资源未经开发,未经利用,那仅是一种潜在的、静态的资源; 只有当文化资源与科技资源充分结合后,以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文化产品,以文化内涵支撑科技创新,这样文化与科技协同的优势才能得以发挥。同时,在文化科技协同创新链增值的过程中,要进一步促进相关政府管理部门、行业组织、科研机构、风险投资组织等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为文化科技创新主体提供良好的服务支撑体系。

5. 3 资源协同

从资源层面而言,产业融合现象的出现打破了文化与科技产业原有的界限,促使了文化与科技资源在更广范围内和更大程度上的充分结合,为文化科技资源创新效率的提升创造了前提。同时,在产业融合的背景下,其他与创新相关的资源包括资本、人才、信息、市场等也得以更为自由的流动,与文化科技创新资源有效匹配,各要素之间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实现功能互补、效应优化。

5. 4 政策协同

从政策层面而言,要建立和完善促进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的政策扶持体系,对促进协同创新绩效的提升起到应有的政策扶持和引导作用。具体而言,与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的核心政策可以分为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 在微观层面上的政策侧重于对单个创新主体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激励,利用税收优惠、提供资金支持等政策来促使文化科技创新主体产生协同创新的动力; 在中观层面上的政策侧重于通过完善产业创新环境、促进产学研创新主体的合作等措施来鼓励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及创新扩散; 在宏观层面上的政策侧重于通过优化创新环境、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完善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来为协同创新活动的持续开展提供环境保障。

6 结论

文化和科技融合 第11篇

公共厕所作为不可或缺的公共设施,既是一个城市环境卫生的侧面体现,更是衡量“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标杆之一。日本曾于20世纪80年代进行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公厕革命”,尤其是首都东京努力推进公共厕所建设和优化管理,充分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不断提升公厕设置的科学性、引导标识的人性化、设施设备的完善度等。这场“革命”的成果受到社会各界认可,也帮助东京公共厕所的先进度长年稳居世界一流行列。本文通过介绍日本东京等城市在发展公共厕所方面的有效实践,或许可为进一步完善国内城市的公共厕所管理提供思路。

一、专业协会主导“公厕革命”

(一)市民诉求诱发“公厕革命”

东京占地面积狭小、城市布局紧凑,公共厕所却遍地皆是,随意走入一间,都能保证扑鼻无异味、墙壁无污点、地砖无水渍、水斗无故障、厕纸无断档。尽管今天的东京凭借公共厕所的清洁度、便利度、先进度成为全球示范,但数十年前却并非如此。

日本的公共厕所“进化”过程较为漫长:早在弥生时代(约公元前300年-公元300年),人们便已学会在河边架起木条如厕,就此延续千年,后来演化为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在人口聚集地共同住宅区设置的“长屋”,这也被视为日本现代公共厕所的雏形;直至20世纪60年代,日本才开始出现了蹲式马桶(日式厕所),到了70年代,受西方文化影响,坐式马桶(西式厕所)从首都东京开始在全日本逐渐普及。

与此同时,包括公园、电影院、体育馆在内的许多公共服务设施都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得到了改善,但公共厕所依然备受诟病——脏污、昏暗、恶臭。这种与整个城市发展不相匹配的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以致当时的市民较少使用公共厕所。随着市民对公共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提出了公共设施更舒适、公共服务更便捷的希望,公共厕所就是其中重要一环。

(二)“公厕革命”影响辐射全球

公众对改善公厕现状的强烈诉求,促使全日本范围内的地方政府纷纷将“公厕革命”列入行政事务加以实施。为进一步推动及延续“公厕革命”,1985年,非营利组织“日本厕所协会”在东京成立。协会成立伊始,即提出“创造厕所文化”的口号,其努力目标包括:厕所文化的创新、舒适的厕所环境的创造、与厕所相关的社会课题的改善等。为进一步深化组织的理念,协会每年举行一次“最佳厕所”评选,由化学家、医生、环保专家、市民代表等组成专家团,综合考评厕所文化及环境创新。2014年,从众多应征作品之中,滋贺县近江八幡市教育委员会提交的“大家携手建设的学校厕所”、NEXCO东日本集团提交的“小小厕所空间创造大大感动空间”等6组项目脱颖而出。

“公厕革命”改变了东京公共厕所的命运,造就了清洁、便利、舒适的公厕环境。此外,该组织将每年的11月10日定为“日本厕所日”,当天在全国举行“厕所文化”专项宣传活动,如2014年在东京举办了惯例的“第30回全国厕所研讨会”,以学校公共厕所为主题展开讨论。协会成立30年来持续举办的多项活动在世界范围引起了广泛反响,也直接推动了2001年总部位于新加坡的“世界厕所组织”的成立。

二、设置广泛与引导优化并进

(一)公厕设置确保足量、广域

若将公共厕所的数量作为评判“城市便捷度”的指标之一,则东京早已跻身全球前列。利用Google地图进行搜索统计,截至2015年7月,被公认为东京中心的“东京都23区”622.99平方公里范围内,公共厕所已突破7000处,每平方公里超11处。根据现时预计,2020年东京奥运会期间将有超过25万人赴现场观赛,而比赛场地大多集中在“东京都23区”内直径8公里范围中。对此,东京市民纷纷担心起这一区域内的公共厕所数量是否足够,临时或增设公共厕所已成为现下的一大课题,足以见得公共厕所在国民心目中的重要性。

(二)导向牌充分体现便捷度、人性化

“耻”文化心理长期根植于日本人内心深处(“耻”在日语中意为不好意思、惭愧),生活中十分注意避免麻烦他人,向人询问公共厕所位置当然被视为“耻”事之一。故而,为了方便使用者查找,公共厕所的位置都被明显地标注在地图和街区导向牌上。导向牌对厕位的所在位置、内部具体设置(蹲式、坐式、无障碍设施、母婴)及使用状态等都进行了明确标识,各种设备的图例采用“文字加图案”的方式,无论是否通晓日语都能轻松找到合适的厕位。此外,为方便残障人士使用公共厕所,部分厕所导向牌上还印有盲文。

三、不断完善提升设施人性化服务

尽管东京的公共厕所面积狭窄,但“内在”相当丰富——厕纸、消毒剂、洗手液、烘手机、扶手、挂衣钩都只是基本的配备。为避免未及时更换厕纸给如厕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备用厕纸也不可或缺,即便遇到厕纸告罄的情况,也可通过呼叫铃联系管理人员送来厕纸。

(一)“智能坐便器”提升使用感受

近期在国内游客群体间大热的“日本坐便器”其实起源于美国,最初仅具备温水洗净功能,专供老年群体使用。引进日本后,经TOTO卫浴反复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推出了集便圈加热、温水洗净、暖风干燥、自动除菌等多种实用功能于一身的先进智能坐便器,大大提升了如厕的舒适度。目前,日本的智能坐便器技术已能代表世界级高度。

据日本内阁办公室的一项调查显示,智能坐便器已成功打入普通家庭,与欧美国家平均35%的普及率相比较,日本家庭达到72%,这一数据可比肩个人电脑、数码相机等其他家庭设备。而今,这项技术已经走向了公共厕所,普及率高达90%。

nlc202309031602

(二)“多用途厕所”方便残障人士

截至2009年末,日本登记在册有282万名四肢不健全者,另有约18万名残障人士患有膀胱、直肠机能障碍,这一人群被视为使用厕所存在障碍的群体。为保障这一群体的社会利益,日本于1993年制定了《残障人士基本法》,对可供残障人士、老人、儿童等群体使用的“多用途厕所”做出严格规定。1994年又出台《关于高龄老人、残障人士等可便利使用的特定建筑物促进法》,主要适用于医院、百货商店、旅馆、政府机关等17类户外公共设施,旨在保障残障人士能够获得室外活动的平等权利。考虑到部分残障人士依靠轮椅出行,必须保证较大面积的厕位,该法更对供残障人士使用的厕位单间面积、入口尺寸、洗手台高度、镜面高度及倾斜度等做出详细要求。

2008年,东京世田谷区梅丘的两处“谁都可以使用公共厕所”增设语音导向装置,右侧入口对应轮椅使用者、人工造肛手术者及母婴,左侧入口对应带传感器的语音导向装置,厕所内外都可听到语音导向,保证单独一人的残障人士也能无需假手他人独立使用。

(三)“音姬”装置巧妙实现节水

同样出于“耻”文化心理,因为不希望被别人听到声响,日本女性每次如厕平均要按下冲水阀2到5次,是一种平白浪费水资源的陋习。针对这一习惯,TOTO卫浴于1988年发明厕所用拟音装置,也称“音姬”装置——只要按下对应按钮,厕位内便会发出持续30秒左右的模拟冲水声,这一巧妙设计既令使用者不感尴尬,同时也避免了水资源的巨大浪费。据松下电气的一项调查显示,设置初期全国1500个“音姬”每年可节省6400万日元水费,效果十分惊人。目前,“音姬”几乎覆盖了东京全域的公共厕所,还从女厕拓展到男厕内,近期还推出了热感应自动发声的新型“音姬”。

(四)“母婴专区”照顾特定群体

为方便带婴儿的女士,越来越多的公共厕所划设出母婴专区,在有限的空间内纳入婴儿座、哺乳台,并在厕位旁留出放置婴儿车的空间。未划设母婴专区的公共厕所一般也会在女厕内设置多功能“婴儿专座”,母亲既可以利用隔板为婴儿更换尿布或哺乳,也可在如厕时将年纪稍大的儿童安放在婴儿座位内。此外,有些厕所内部还备有儿童专用的小号坐便垫,帮助儿童学习使用公共厕所。

四、融合都市文化与绿色科技

(一)“文化公厕”成观光热点

东京的公共厕所通常在建设前就以周边市民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力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为使用者创造出舒适、愉快的感受,因而无论景点、公园或街道,东京的公共厕所在外观上都与周边的建筑物保持了高度一致。为了推广厕所文化,一些城市率先在风景区打造“文化公厕”,许多地方都能看到一些外观颇具特色的公共厕所,它们根据所在的环境而采用对应的建筑风格,具有一定的艺术特色,使用同时还能领略到独特的历史文化风情,部分“文化公厕”甚至成为了观光热点。

1.浓浓中国风的横滨中华街公共厕所

横滨中华街位于神奈川县横滨市中区山下町一带,是亚洲最大规模的唐人街,被誉为“中国名菜饭馆街”,整条街道都弥漫着浓郁的中国风。在该处设置的公共厕所也不例外,外观仿照中国苏州园林建筑风格,建起碧瓦白墙、八角亭阁,充分与周边景观与文化氛围相协调。

2.恍如仙境的龙宫城公共厕所

浦岛太郎误入龙宫的神话故事在日本家喻户晓,据说香川县三丰市诧间町的紫云出山就是故事的发生地。当地积极利用这一资源,开发出一批观光景点,包含模拟龙宫城外观的龙宫城公共厕所在内,让使用者仿佛也误入仙境。

3.超越现实的森之入口公共厕所

日本众多铁路站点的公共厕所设计都富含特色。千叶县市原市的上总大久保站是小凑铁道的一站,1928年设站,1956年取消了候车处月台上的站长室,成为无人站,宫崎骏的经典动画电影《龙猫》在此取景。2014年,根据电影中的情节,在此设置了由建筑协会CLIP设计的公共厕所“森之入口”,掀起一阵观光小高潮。

(二)高科技厕所融入都市生活

公共厕所不但反映了国民的审美观,也从侧面反映出一国科技发展水平。2014年,位于东京的日本科学未来馆举办了一场“厕所”主题展,对下水处理、地球环境、宇宙和厕所等多个主题进行展示,提高市民尤其是儿童对公共厕所的认识,引导思考科技与厕所之间的关系。

东京人注意将科技与生活相结合,不止满足于智能坐便器,还运用高新科技使厕所产品不断推陈出新。许多公共厕所设有红外线感应器,人一离开即自动冲水,厕位地上的电子秤可以测出使用者的体重,旁边的扶手能量血压、测心跳,而内置的化验仪器会分析出排泄物中的蛋白质、红白血球和糖分。在告知使用者相关数值的同时,将资料传输给远程服务中心,帮助判断身体健康状态。

公共厕所“数量”评判的是城市“便捷度”,公共厕所“质量”更是判断城市“友好度”的标准,涉及“出口”的公共厕所问题,关乎民生,不容忽视。国内城市应努力动脑筋、想办法,力求提升城市公共厕所的整体水平,才是实实在在为民服务的表现。

参考文献:

[1]日本厕所协会网,http://www.toilet-kyoukai.jp/news/event/b3/detail_03134.html.

[2]东京都区域厕所地图,https://maps.google.co.jp/maps/ms?msa=0&msid=217229753003646005005.00047df09ff9adb443a38.

[3]日本内阁府2009年3月消费动向调查,http://www.e-stat.go.jp/SG1/estat/List.do?bid=000001021469&cycode=0.

[4]日本国土交通省综合政策局安心生活政策科.关于考虑多样化使用者的厕所发展战略调查研究,2012年3月,http://www.mlit.go.jp/common/000209199.pdf.

(责任编辑:赵静)

档案馆视角下的文化与科技融合 第12篇

关键词:档案事业,文化与科技融合

当今社会,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深入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知识和文化理念在借助信息技术快速传播的同时, 也在不断催生出新的文化业态, 继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繁荣。档案馆的发展和进步, 就是文化与科技相互促进的见证。

一、档案馆的形成及其发展演变

档案馆的发展历程就是文化与科技相互促进的进步史。在远古时代, 知识的传承只能依赖于口口相传。受限于这样的条件, 知识难以长期积累、信息无法有效传播, 文化和科技发展迟缓。

随着古代文明社会的出现, 文字的诞生, 特别是造纸术的发明, 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发展。通过书籍和文件的不断聚集与积累, 档案馆逐渐形成。档案馆的出现使得文化和科技知识的大规模收集、整理、使用和传播成为可能, 为日后科技的创新和飞跃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近代社会以来, 随着科技的发展, 印刷技术进一步完善并提高, 出现了成熟稳定的金属活字印刷技术, 并开始使用印刷机。文化知识的大规模复制和拓展成为可能, 西方文化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扩张。档案馆无论在数量和规模上都显著增长, 并开始向全社会普及方向发展, 成为普通民众了解世界、接受新知、普及教育的平台和载体。

20世纪信息技术的出现, 又为档案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使得档案的自动化和网络化成为可能, 基于档案“收集、整理、归档、编研、利用”等业务的电子化和信息化, 使传统的手工操作逐步实现了电子化管理。计算机应用从单机向局域网、互联网的发展, 使档案信息化从局部走向整体, 进而走向整个行业,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档案馆发展有了质的飞跃。

现代档案是文化与科技融合在公共服务领域里的具体实践。今天, 随着国家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日益增加, 档案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环节之一, 在承担传统的档案收集、整理和利用功能的同时, 积极利用最新科技成果, 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品质, 并努力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现在, 各地新建的大量外形美观、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档案馆, 充分吸收和利用了现代建筑、能源、环境、灯光、IT等技术, 使之不仅成为广大利用者的园地, 也成为整个城市的建筑地标、综合公共文化服务的阵地以及新技术集中应用和展示的场所。以新建的福建省档案馆为例, 该馆综合利用了信息、新材料等高科技技术, 使档案馆更现代化, 更利于档案的储存和保管, 更方便利用者查阅, 也极大地方便了公众的公共文化生活。

二、促进档案馆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 加强档案馆基础业务建设。要想发挥好档案馆文化作用, 就要加强档案馆日常业务工作, 在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加工等工作中狠下工夫, 凸显档案工作的文化特色, 夯实档案馆文化服务功能基础。

根据档案成分复杂、种类较多的特点, 首先要做好档案材料的整理、编目、统计、鉴定及保管等工作, 使馆藏的每份文件、每张照片、每张光盘、每件实物都有相应的检索工具, 能做到迅速快捷地调阅。其次要做好档案的保管保护工作, 确保档案的完整安全。最后要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加强档案信息化、网络化建设, 提高档案利用率, 不断提升档案工作的文化服务水平。

没有丰富的、具有文化特色的馆藏, 就好比无源之水, 档案工作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文化作用, 其文化意义则无从谈起。因此, 要根据各种档案馆特点, 着力构建反映各类文化特色的档案馆藏结构, 为发挥高品位的文化功能储备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

(二) 加大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要发挥档案馆文化服务功能, 只提供孤立零散数据、文件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对大量的档案资源进行科学的整理加工和系统地编撰、研究, 发挥档案馆文化资源优势, 推出档案文化精品。档案文献的编研与开发本身就是一项文化建设, 是文化的再创造, 它可以更深层次地反映档案工作的文化功能, 是整个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 档案编研工作和编研成果的利用又体现着文化需求和文化取向。当前, 档案馆藏有很多具有较高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档案资料, 其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从而造成文化资源的浪费。加强档案编研工作, 不仅是档案馆管理和文化建设的需要, 也是社会文化的需要。现在, 很多档案馆已经重视馆藏档案资料的编研工作, 出版了一些高质量的档案文献, 为档案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同时, 档案馆充分向社会展示了档案所蕴涵的文化能量, 进一步提升了档案馆的文化服务形象。

三、档案馆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途径

档案馆文化与科技融合已不仅仅是因一项技术而带动一项服务和一种变化, 而是将科技融入到了具体的文化服务之中, 使科技成为人们日常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文化与科技不再是简单的互助, 而是相互依存共同成长。

数字档案馆是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成果。数字档案馆概念形成初期, 人们更多地将数字档案馆看做是馆藏资源和档案馆服务的一种数字化形式, 关注的重点在于档案的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数据检索和访问便捷性等各类技术问题, 是一种以技术手段支撑文化服务的思路。

随着数字档案馆探索和实践的深入, 人们对于数字档案馆的认识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仅在数字档案馆的服务方式和形态上, 更在建设思想和理念上。新时代背景下的数字档案馆不仅仅是传统档案馆业务服务的数字实现, 更是社会文化生活、社会文化需求、社会文化生产和社会科技发展的深入契合, 是档案馆服务、互联网服务、移动服务的深入整合, 是传统文化、网络文化与科技文明的深入融合。它的生存与发展要与整个社会文化产业链的网络化演进相融合, 要与信息服务的网络化潮流相匹配, 要与群众随时、随地、随手获得知识的需求相一致, 从而成为文化与科技深入融合的产物。在今天, 就集中表现为在加强档案馆自身信息化服务的同时, 通过与电信运营商、电视运营商、网络媒体运营商等的深入合作, 利用互联网、电视等渠道, 以手机、电视、电脑等多种终端为对象的, 以交互、点播、共享、分发等为手段的综合服务模式。

国家应将数字档案馆工程、数字档案馆推广计划、文化共享工程以及一系列的国家级数字档案馆相关工程, 通过深入研究网络时代下的公共文化服务本质, 广泛整合各级各类文化资源生产和服务, 促进贴近群众、贴近民生的文化创新事业发展。在扎实推进数字化服务平台、网络化服务环境的同时, 积极利用各类信息服务手段和最新传播方式, 创新性地建设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数字服务、基于数字电视的档案馆和文化信息服务, 并积极探索利用微博、博客、社交网络、即时通讯等新兴传播手段, 提供及时的个性化信息服务。这些服务所依赖的互联网络、3G通讯、数字电视、云计算平台等技术, 既是文化服务的具体支撑手段, 更是与相关文化产业链融合的经脉。通过这些经脉, 文化和知识得以全面汇聚, 数字档案馆走出围墙, 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走入人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何桂云.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探讨[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 2006, 10 (15) .

[2]陈爱群.档案工作与文化建设[J].中国档案.2007年04期.

上一篇:让学生在探究中学数学下一篇:中国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