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2024-08-21

英语课堂活动的有效性(精选12篇)

英语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第1篇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主要有以下课堂教学活动:

一、记忆活动 (memorization activity)

这一活动主要用于呈现新的语言内容的环节。单词的呈现可以通过图片 (如出示一幅汶川地震的图片, 然后问:What happened?学生就会回答“地震”, 然后就呈现earthquake这个单词) , 实物, 同义解释 (begin means start) , 肢体语言等不同的形式来呈现, 让学生多想、多听、多看、多讲。从而更好地理解词的意思。

在记忆规律中, 人们发现, 器官使用得越多, 你所记知识的时间也会越久。在单词教学中我也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单靠背单词学生很难体会这个单词在语境中的运用;光是抄写词组和句子, 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于是我将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子写在卡片上, 让某些学生扮演出来, 而其他同学猜出这些词汇和句子。扮演的同学只能通过肢体来体现, 而猜的同学每猜对一个就可以为其所在的小组添得一分。这样的单词、句子竞赛活动, 可让很大一部分同学进行思考, 锻炼了一个情景反映的能力。

二、训练活动 (practice activity)

这一活动是在新语言项目呈现后进行的, 旨在训练听说读写技能。通过句式、对话或是情景等不同的方式, 引导学生进行操练, 使学生掌握并学会使用。如对话教学, 教师可根据对话的内容, 分不同角色, 然后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训练, 从而强化记忆。

在英语教学中, 聆听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 在听力教学中, 我使用网络游戏中的“大家来找茬”的游戏教学模式, 让同学们在课堂上仔细聆听身边伙伴的发言, 并能从中找到错误和不足。其实这样一个过程也是一个很有效的复习过程, 对于教授的知识要点通过这样的一个循环过程比一般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有效得多。上课时, 为了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 我故意说错某些句子, 让学生找老师身上的错误。

句型操练:S1:What job do you want to do?

S2:What do you usually do?S3:What do you want to be?

在这几个句型操练中学生对于“want to do”和“want to be”的使用以及“usually”和“job”在句中的位置容易搞错。通过这个游戏环节既可以使说的同学注意句型的使用, 也使听的学生得了一次在心中操练的机会。

在语法讲授中, 我运用了小组竞赛、传话等活动完成教学任务。如我们刚学被动语态, 可让其中的一组任意说一个主动语态的句子, 另一组转换成被动, 然后交换角色。这样比你反复用中文解释它的变换规则更有效。

三、理解活动 (comprehension activity)

这一活动主要用于阅读教学, 在Pre-reading环节可设计讨论活动, 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While-reading可设计判断、选择、填空等活动, 让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信息和重要细节;Post-reading环节, 可根据课文内容, 提供key words, 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讲述 (采取接龙或小组竞赛的方法) , 安排每个小组完成一个部分, 最后再把各个部分综合起来。这样, 循序渐进, 复杂的课文被简单化了, 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比较明了的印象, 学起来比较轻松。

四、应用活动 (application activity)

即交际活动, 指运用所学语言交流信息以共同完成某项任务的活动。当我们学了“How are you feeling today?”之后, 可设计一个医生和病人的对话活动,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有关疾病的单词和提建议的句型进行操练。从而达到熟练运用语言的能力。

《新目标》教材以任务型教学为手段,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其中有很多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完成的任务, 如撰写一则招聘启事, 设计一张电影海报等。在学习方位介词时, 让他们设计出从学校到自己家里的简单小地图, 标出最重要的街道, 再用英语口头表达出应该怎样走才能从学校出发抵达各自的家。由于和他们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他们都很兴奋, 立刻动笔画起来。同时, 笔者让一位英语成绩好并擅长绘画的同学在黑板上做示范, 并让该同学讲解如何从出发点到达目的地, 以考察他们是否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课后, 再次布置了一道题, 让他们画出从学校走到河滨公园的简单地图, 还要求配上合适的导游词。批改作业时发现, 绝大多数同学已经能准确地运用方位介词。其中有几位同学不仅图片画得很美, 导游词撰写得也很流畅, 着实让老师高兴了一场。

五、情感活动 (affective activity)

即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需要达到的情感目标的活动。如我们学了Loving our planet之后, 就可以安排一个采访活动, 让学生谈谈怎样保护环境, 从而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六、反馈活动 (feedback activity)

这一活动主要安排在练习的处理环节。可采用同学互评, 小组互评, 老师评价的活动形式进行 (如单词听写、书面表达的处理) 。

七、评价活动 (assessment activity)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探讨 第2篇

舒向华

【摘要】 本文解释了有效教学的界定,介绍了提高英语课堂活动有效性的几个原则,即体现人文性、突出目标性、遵循可行性、提倡多样性、力求生成性和倡导激励性,以及良好的师生关系,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

【关键词】课堂活动有效性

一.前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然而,在使用New Standard 这套教材过程中,我们也逐步发现一些困扰人的地方:以话题为主线编排的教材处理起来困难重重,偏大的词汇量加大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负担,语言文本材料数量不足以学生积累,语法的零乱呈现不利于学生聚焦语法等。因此,在当前的中学英语教学实际中,课堂活动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并没有得到科学、有效地利用。不少教师在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融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一体,让学生在完成各项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往往会走入另一个极端------为活动而活动。英语课堂教学常出现只有活动、没有语言的现象,而且许多课堂活动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偏离了课堂教学目标,忽视了活动的有效性,使活动流于形式。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对有效教学的界定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教学理论。所谓有效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在学习方面获得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是否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掌握所学的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凡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实现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

三.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课堂教学活动成为英语教学的追求。有效的课堂活动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参与活动;能开拓学生思维,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艰辛和快乐,使其身心得到发展。但是,当前很多课堂教学活动表面上气氛热烈,形式花哨,但缺乏有效性。那如何在课堂中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笔者将结合课例探讨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笔者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体现人文性

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体现人文性。教师要按照学生“学”的规律进行教学,活动的难度要适中,使上、中、下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都能学有所获。

在准备阶段,头脑教学法是常见的教学技巧。它常以图片或话题的形式导入新课,并通过小组讨论、主题汇报的形式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相关背景知识,帮助他们热身,学习新词汇,并预测课文的内容结构。简单的问题留给学困生,难的留给优等生。

猜测类游戏在初中低年级较为常见,它往往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游戏中用语言做事情。很多句型都可以采用这个游戏,如where /it’s/ they’re 等.在使用时,教师可示范,或叫好学生示范,慢慢的就可以过度到差生,让他们也体会

到成就感,对自己充满信心。

2.突出目标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他它支配、控制和调节着整个教学过程。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围绕着某个教学目标展开。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围绕教学目标,并考虑所设计的课堂活动是否生动、富有情趣和吸引力。另外,还要避免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在突出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将趣味活动和有效的语言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效果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优化。

例如,在教学New Standard!七年级下册Module 7 What does he look like ?部分的词汇之前,教师可设计一个学唱英文歌曲Funny faces的活动,并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呈现人物的各种面部表情.这首歌的歌词如下:

Two eyes, one nose,Two ears, one mouth.That’s his face.What a funny face!

That’s her face.What a funny face!

An ugly face with a big big nose.A pretty face with big blue eyes.在以上活动中,学生看到的是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听到的是节奏明快的乐曲和描述人物外貌的词句。视觉和听觉的共同作用使课堂教学迅速进入本话题,并使学生对谈论人物的外貌产生浓厚的兴趣。又如,在教学同一单元1c部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句型“What does he /she look like?”询问和谈论身边同学的外貌,并增加以下活动: 教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三张照片:一张是刘翔,一张是美国歌星布莱妮,一张是一个相扑运动员和一个瘦小男孩的合影.师生进行问答后提前进行3a内容的教学,要求学生对照片中各个人物的外貌进行描述;删除第三部分描写李莉新朋友外貌的活动,改为趣味性较强的活动-----猜一猜:

What does his girlfriend look like?

另外,教师还可以删除3b第四部分中费时较多、内容单一(仅询问身边同学的外貌)的活动,将其替换为情景对话表演.例如,(1)寻人活动:假设一名学生是公园的保安,另一名学生找不到自己的妹妹、弟弟,前来求助;

(2)向警察报案的活动:一个学生扮演警察,另一个学生扮演刚被坏人抢走背包的受害者,前来报警;(3)接人活动:

一个学生请另一个学生帮忙去机场接自己的外国笔友等。

3.遵循可行性

教学的可行性是教学是否能顺利进行的保证.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设计难度适中的活动;活动步骤以及学生在活动中的分工。

在New StandardWhen is your birthday?该单元是让学生从教材提供的三张身份证中任选,并用“When i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 is „”编对话, 所给的身份证是教材中的人物,但如果此处用学生自己的身份证进行对话将会更加生动有趣,于是设计了“制作ID Card ”这一任务,替换了教材中的活动。

Task 1: make your ID card, and introduce yourself: My name is…, my birthday id …, I’m … Task 2 pair work: When is your birthday? Mybirthday is …/ How old is he? He is….Task 3:Group work: ask and answer in three: When is wangfei’s birthday? His birthday id…/How old id he? He is…

改变后的人物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及时巩固

所学句型,而且还自然地练习由第一、二人称过渡到第三人称。

4. 提倡多样性

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形式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充分考虑活动形式的多样性,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以New Standard!七年级上册Can you play the guitar? 为例。此单元的教学内容是情态动词can 的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问句及其肯定与否定回答,以及特殊疑问句的构成和用法。此单元的话题是“加入俱乐部,谈论自己的能力”。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三个任务型活动:

(1)个人才艺表演,学习情态动词can的用法;(2)成立“个人俱乐部”,运用情态动词can介绍自己在某一方面的能力、喜好和意愿;(3)复习和巩固谈论爱和特长的表达法。通过学习情态动词can的用法,学生能够学会表达自己在某一方面的才能;能谈论自己的喜好和意愿;能为拟成立的乐队制作海报,并编写招聘广告。通过谈论彼此的特长和爱好,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展示了学生的个性。最后,笔者设置了如下情景:学校将举行音乐会,我们班要组建一支乐队,请介绍一下乐队的号手、鼓手、小提琴手、钢琴手、吉他手和小歌手的情况。在这一活动中,笔者将全般学生分成8个组,其中4个组是应试组,其他4个组是招聘组。每个招聘组负责乐队成员的招聘工作,如撰写宣传语、制作招聘海报和设计表格等。面试完成后,4个招聘组的代表根据表格内容分别汇报本组的招聘情况。这样的学习任务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在活动中兴致盎然,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5.力求生成性

教学活动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误把“满堂问”等同于启发式教学,或是误把实施众多的任务是看作解决问题的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对活动进行预设。但不能完全依赖预设,否则就会造成只有预设的精彩而没有生成的精彩。活动的生成性应从学生的生活引言出和兴趣出发,活动内容和方式尽量真实。介绍几种方法:

(1)做调查

做调查的形式是课堂中最常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它体现了合作学习的理念,通过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合作完成情景活动的任务,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挖掘学生交往的内在潜能,让学生在互动与合作中习得语言,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

(2)编故事

这种任务与传统的机械操练的不之处在与活动的过程中涉及意义的表达和信息的交换时,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图片、信息或话题,学生每人一句共同参与,在编故事的过程中学会掌握句型的用法。

(3)辩论

这种任务比较常见,属于任务难度较大的一种。通过小组辩论,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反应能力和思辩能力,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尊重和张扬。教师只能给出一个话题,其他的生成就看学生的发挥了。

(4)描述和设计

通过设计卡片、图画和描述信息等任务,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任务是生活实践的再现。

(5)采访

采访是一种信息差任务,即通过活动了解对方未知的信息,实现沟通和交流。这类活动一般建立在结对子活动的基础上,采访者要清楚采访的目的,通过采访要达成什么效果。教师只能预设开始和结果,至于中间的过程也是一个生成。

6倡导鼓励性

有效的课堂活动需要评价手段的支持。教师应及时评价学生的课堂活动,使他们能从教师的反馈中获取信息,并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提高学习热情。激励性是评价的要素之一。教师对学生的出色表现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或是通过口头表扬,或是肯定的眼神或动作;对其不足之处则应委婉地提出一些建议。

四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师生关系:

1.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学生普遍喜欢那种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喜欢那种接近生活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是教学活动的重心,只有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多给学生思维的主动权和自主发现问题的机会,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勤奋思考,积极与教师交流,主动去发现问题、摄取知识。因此,教师不仅要吃透大纲、教材,把握重难点,还要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和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因为这是互动教学的前提条件。

2.要重视师生间积极充分的情感交流

“亲其师,信其道”,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教师把对学生的爱化作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赏识,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和满足,促进他们积极上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添他们的勇气,鼓起他们的自信。反之,如果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学生就会由厌恶老师进而厌恶学习,即使难度不大或者很有趣的教育内容,也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重视师生间积极充分的情感交流显得非常必要。

3.在互动中保持对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关注

保持对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关注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在注重那些思维活跃、性格外向的学生或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而且对于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或学习后进生也要保持足够的关注,多给他们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课堂上给他们开口的机会,提高他们说英语的勇气。对因心理障碍造成口语表达较差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要求,让他们从简单的语说起,有易到难;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应及时肯定和表扬,使他们获得成就感,产生上进的动力。

4.教师角色的转变

英语互动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把教学重点从“教”转为“辅”,即我教你学,转到你学我辅。它还要求每一位教师要很好的去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只有对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把互动教学搞好,把课堂学习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使学生想学、乐学、爱学,从而达到在“玩中学”和“学中用”的目的。

五 结束语

有效的课堂教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这样教学才能有序、高效地进行,才能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三维目标的和谐和统一。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提高英语课堂中讨论活动的有效性 第3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 讨论活动 有效性

一、引言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安文铸教授曾谈起他听过的一堂课,课上教师安排了一个讨论环节,但他发现15个组中只有5个组真正在进行讨论,而讨论后,只有3个组得出了结论,其中只有1个组的结论相对正确。其实,这种情况在我们平时教学中也经常会遇到,好多教师由此对课堂讨论活动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那么影响讨论有效进行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如何提高课堂讨论活动的有效性呢?

二、影响英语课堂讨论活动有效进行的原因分析

英语课堂讨论效率低下最主要的原因是师生的认识问题。

1.学生认为讨论活动不能有效提高英语成绩

应该说学生大多重视英语学习,毕竟这是中考的重要科目之一。但学生普遍认为上英语课就是记笔记和听、读、背,讨论对提高成绩没多大用处,所以不愿意或不认真参与讨论,“去个体化”现象严重。

2.教师认为讨论活动对考试没有多大帮助

面对新课程改革和中考压力,教师处于两难的境地。实践新课程是大势所趋,场面上总要说得过去,但又怕讨论时间过多,影响教学进度。许多教师仅把讨论当作改善课堂氛围、实践新课程的形式,不重视讨论内容的设计,讨论小组的构建,讨论过程的指导和讨论结果的评价与交流,只是走过场,装面子。

三、提高英语课堂讨论活动有效性的策略

1.突破传统观念,加强课改意识

教师首先要端正思想,改变应试教学的传统观念,真正确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理念,把小组合作、讨论学习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体验学习的重要环节来抓,精心设计准备讨论活动的每一个细节,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讨论氛围。

2.精心设计情景话题,组织安排讨论内容

Rod Ellis指出:“没能给学习者提供自然交流机会的教学活动,将会使学习者失去接触语言材料的重要来源,进而阻止习得的进步”。教育学家杜威也说过:“为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情景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因此情景话题对讨论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在英语教学中。

(1)话题(topic)的难度要适中。话题要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按照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计,要使学生“有话可说”。曾听过高二的Module5 unit 2 The environment一課,教师根据文章,设计了一个讨论题,让学生讨论保护环境。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如:What might be the reasons for the changes? What can we do to prevent this from happening? What will happen if we continue damaging the environment?问题提出后,学生或沉默或面面相觑,讨论无法开展。究其原因,就是话题较难。建构主义认为情境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基础,因此讨论的话题应是在学生有能力拓展的范围之内开展,并且应是值得学生进行探究的,否则既无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又无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的能力,讨论也难以顺利开展。

(2)话题应注意多元化。话题涉及面广,就能让学生人人动脑参与讨论。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建人霍华德·加德纳(Harward Gardener)提出人有8种智能,不同人的智能分布结构各不相同,因而各人对事物所表现出来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都不相同。教师应分层创设各种学习情境,尽量满足各人的兴趣,发挥各个人的优势智能。例如,讨论的话题可涉及音乐、绘画、旅游、电影、上网、故事等等,多元化话题能调动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积极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3)话题的讨论应选择恰当的时机。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讨论这一环节常安排在阅读课前或课文理解完成后,这似乎成了惯例。笔者认为,教师应根据教学进程,灵活机智地应对课堂新生成的问题,针对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兴趣,及时提出相关的讨论话题,趁学生兴趣盎然时展开讨论,能提高讨论质量,达到有效讨论目标。例如在Module5 Unit 3 Science versus nature 的Welcome一课中,谈到克隆技术时,笔者就提出话题“If you have the chance to clone yourself, how do you feel and what will you do with the cloned yourself?”学生立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效果颇佳。如果按部就班,等到学习完新课后再展开讨论,学生的兴趣往往已经消退,讨论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3.合理分组,提高讨论的有效性

建构主义认为个人所建构的知识是不同的,也存在着局限性。而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能取长补短,这儿,合理组合很关键。那么怎样分组才能更有效地促进讨论呢?

(1)小组成员的合理搭配。课堂讨论最普遍的分组就是邻近的两个或三五个同学结合成一组,这种分组尽管操作简单,但没有考虑到学生间的差异和个体心理特征。笔者认为,新课程实践已总结出“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合理组合原则。组内成员的搭配要“混合编组”,因为小组合作讨论是生生间多边的交流,成员间的不同点越多,就越能形成优势互补,讨论输出的信息就越多,讨论的效率就越高。

(2)变化分组的形式。组合可分为pairwork和groupwork,在一般情况下是固定不变的。笔者认为,固定组合束缚了学生渴求接触更多的人,以满足其交际的需求,进而会影响讨论的有效性。变化分组形式能满足学生求新的心理需求,新的群体情境能产生新的效应,能发挥社会助长作用,使学生增强表现欲,提高心理活动水平,个人的超水平发挥能直接提高组合讨论的超水平发挥。

(3)给小组指定组织者。心理学家发现,在群体中人们可能会散漫,把工作推给别人,产生“社会惰化作用”。为避免这种情况,为小组成员安排一个组织者是完成学习任务和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策略,这个组织者成了监控者、督促者、协调者,他为各个组员指派任务,督促每个成员参与讨论,总结讨论结果,主讲得出的结论。组织者可以自我推荐,轮流充当,也可以随机选择,例如这一次是头发最长的,那一次是身高最高的等等。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当组织者,以保持每个学生的热情。

4.恰当指导和评价,促进讨论的有效性

(1)教师要参与学生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并非旁观者,而是一个辅助者,要监控所有小组的活动,注意倾听学生的谈话,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指导。还要能及时发现问题、发现谁需要帮助,这样才能把讨论的过程和结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2)要善于提出建设性的反馈。很多教师常提出“这个好不好”“那个对不对”“不能这样”“不能那样”的判断性反馈,而很少提出“为什么好或不好”“好或不好在哪里”“什么样的才是好的”“应该怎样做才是好的”这些建设性反馈。其实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提供改进成果的必要信息,要清楚地说明讨论结果中学生能改进的地方,只有那些针对有可能改进之处提出的否定性反馈才是有用的。

(3)评价时以鼓励为主。要发掘每个组、每个人的闪光点,重点放在贡献、优点、进步方面,要注重细节,充分认识到每个孩子的独特之处,承认每个学生所做的努力,言语鼓励应多样化,使学生增强信心,更热情地投入到讨论中去。

(4)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展示讨论成果的机会。通过交流能满足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成果展示时切忌一开始就找最好的,以免打击多数人的积极性,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优秀的顺序。

三、结语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生通过探究和讨论能有效构建知识。现今我们不必去争论要不要开展探究和讨论活动,而是迫切需要研究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和矛盾,如:若在课上分组或调整组员搭配,则不但费时,并且课堂秩序无法控制;各组讨论的进程不同,教师较难控制教学进度,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大班上课,组别多,教师很难顾及各组讨论进展情况,留给各组展示讨论成果的机会也不可能多;另外讨论活动的评价标准也很难量化和统一。但笔者相信,只要我们正视现实,认真研究,勇于实践,不断总结,英语课堂讨论活动的有效性肯定是能不断提高的。

参考文献

[1]黄远振.论合作学习的定位、实施与意义[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1).

[2]谢余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pairwork和groupwork及其组织策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1).

[3]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提高英语课堂活动有效性的探索 第4篇

案例:在市级英语公开课上, 某位老师讲授了英语将来时和将来进行时的用法和区别。该教师先通过设定的情景, 如我明天要参加一个会议 (I will attend a meeting tomorrow) 和我明天7点钟要参加一个会议 (I will be attending a meeting at 7 am tomorrow) , 让学生们感受两种时态的异同, 并归纳出两者的特点和基本结构, 再由学生创设新的情境:如你的朋友明天来看望你, 但是你将在明天8点会见老板。学生们分组活动并进行小组合作和探究性学习, 将此情境编成对话形式, 由每个小组的两位代表向全体学生展示成果, 然后其他小组的成员对展示成果进行评述和分析, 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分析:在以上的案例中, 教师的设计符合高中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 特别是在创设情境的活动中, 紧紧围绕语言训练展开, 巧妙地将教学内容融入课堂活动之中, 使活动服务于教学内容;学生在活动中知道:“教的什么、要做什么和该怎么做”, 因此, 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将这节成功的公开课推向高潮。更为重要的是, 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进行英语交流, 不仅顺利地完成掌握两种时态的知识目标, 而且提高了语言的运用能力。

二学生全体是活动对象, 是“合唱”而不是“独奏”

以上案例中, 教师通过创设学生生活中的真实情境, 激发全体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全体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操练, 不仅提高了语言技能, 而且增强了英语交际能力。同时合理的分组, 使活动具有了广泛性和参与性, 体现了“面向全体, 体验参与”的教学理念。特别是学生对小组成果进行英语评价, 更是给了更多学生机会, 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避免了由教师或少数学生支配整个课堂或活动, 确保了课堂活动是全体学生的“合唱”, 而不是由教师或少数学生的“独奏”。这样的学生评价活动从根本上杜绝了“学生是观众, 学生看热闹”的现象,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三课堂活动是在教师指挥下的“大合唱”

1. 教师清晰的课堂指令

在学生活动前, 教师用简单清晰的英语课堂用语明确要求学生要做什么, 先做什么, 使每个参与活动的学生都清楚自己的任务和教师的要求。这样的课堂指令就像大海中的导航灯一样, 明确了方向, 就能为课堂活动有序、有效展开提供了根本保障。

2. 教师合理地活动安排和活动指导

教师对活动合理地安排和指导是教学过程顺利完成和教学目标成功实现的保障。这就首先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 使每个小组成员的平均综合素质相差不大, 特别要防止学生结成“小集体”或“班中班”现象的出现, 要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搭配。其次, 教师除了活动前明确的要求和活动后合理的评价外, 更要注重活动中对学生的指导和参与, 这不仅能提高学生活动的质量和效益, 还能进一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最后, 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需求, 灵活调控活动的时间, 使学生充分参与活动, 顺利完成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3. 活动的展开顺序和内在顺序要符合学生认识规律

活动的展开顺序是指多个活动逐步展开的次序;活动的内在顺序是指某个活动展开的次序。安排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由简单到复杂, 使活动多而不乱, 课堂热闹而又有章法。同时在活动中要让学生体验到用英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成功感, 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提高课堂效益。

四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是课堂有效性的保障

1. 活动的生活化

来源于生活或贴近于生活的课堂活动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能力水平,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征。活动难度既不要超越学生发展阶段, 又不要显得太容易。活动既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增强其学习信心, 又要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并在信心的坚持下和成就感的驱动下, 进一步增强英语学习的兴趣。

2. 活动的多样化

灵活多变的课堂活动有利于长时间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策略的形成, 有利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协作精神、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3. 活动的情境化

课堂中的独特迷人风景主要得益于情境化的教学方式。假若教师以讲座形式讲解语法知识, 以大量机械练习提高能力, 学生们又会以什么样的状态投入到课堂上去呢?这堂课还会有迷人风景吗?答案是很明显的, 学生们会消极地熬完45分钟。只有情境化的教学能使学生有亲近感、真实感, 进而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能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 化消极为积极, 进而投入到学习中去。

五课堂生成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课堂效益的提高

教师正确引导和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课堂活动会产生一些“意外”, 但如何处理这些“意外”却是一种艺术, 也是衡量英语教师能力和素质的标准之一。若教师能让“意外”服务于课堂, 能让“意外”成为精彩, 这不仅能激活课堂教学中所蕴涵的活力, 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体现素质教育“以人为本, 促进学生发展”的核心, 而且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英语的快乐, 感受到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并在兴趣和成就感的驱动下更主动、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从而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总之, 只有有效的活动, 才有精彩的课堂;只有有效的活动, 才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有效的活动, 才有教师教学艺术的提高。只有教师的不断学习、反思和总结才能使更多的学生爱上英语, 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

[2]江苏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EB/OL].http://www.ruiwen.com/en/news/13528.htm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第5篇

[摘要]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往往看到一些课非常热闹,活动很多。但是当我们把这类课搬到自己的课堂中,却会发现我们的课堂教学会变得看似效率很高,但是课后没有效果。有效的小学英语课堂活动是顺利达到教学目标的可靠保障,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方面,笔者通过总结自身及他人的教学实践经验,从教学活动中主题的制定、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需要、语言的实践性及活动形式的安排上总结经验,以期有利于优化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活动,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 小学英语 教学活动 有效性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倡导以活动为途径,让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的方式。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活动”的本身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一般而言,我们将学生在学校和课堂里从事与课堂有关的事情都称之为学习活动。而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活动”则是特指教师根据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所设 计的语言学习活动,其特征为“直接体验、合作交流、全员参与”,其组织结构可以为 集体活动,也可以为小组活动(以竞赛、歌曲、歌谣、动手制作以及绘画等)。有效的教学活动是顺利达到教学目标的可靠保障,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方面。笔者通过 自身实践、结合他人及专家研究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确定鲜明主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目标。任何有效的工作,都始于明确而切实可行的目标,语言实践活动也是如此。实际上,语言实践活动的进程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以及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等诸方面,主动的学到培养和发展的过程。切实可行的活动目标能有效的控制活动的全过程,防止活动的随意性,确保活动的效益和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明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技能。例如我在教学PEP四年级How many这一内容时,所设计的活动能紧紧围绕“How man y„„can you see”、“I can see„„”等这几个重点句型通过集体数实物的数量、TP R活动、数字转盘、调查年龄、鞋码、编数字歌、做加减法运算等活动展开。活动设计具有明确的语言教学目标。

但是,教学目标错位在小学英语课堂上也屡见不鲜。教师对教学非重点句型与重点句型平均用力,没有突出重点,造成教学目标错位。例如在练习“I would like to have a hot dog”这一句型,要求学生用“I would like to have„„”这一句型,但当学生造出了“I like an ice-cream、I like a hamburger”时,教师不但不纠正,反而顺水推舟,组织学生操练起了“I like a/an„„”这一句型,这就造成了教学目标的错位,它产生的直接后果是正常的语言教学目标得不到落实。

二、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需要出发确定活动主题。课程改革对我们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促使我们抛弃以往的“在听中学”的单一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在做中学”、“在尝试中学”、“在体验中学”、“在玩中学”等多种学习方式,通过形式多样的趣味性的语言、实践活动,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态度和接受式的学习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感受语言,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1.活动的难度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活动的直接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活动在语言实践中的作用,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获得更多更有效的语言知识。教师在制定活动目标时。一方面应以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依据,注意活动素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准、适应能力。由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情感和不同的语言知识结构和水平,不同的活动有着不同的训练和侧重点。因此,活动的目标要与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素质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与活动的重点相适应。任何过高过难或过低过易的目标都与活动的开展无益。2.注重语言的实用性和交际性。从20世纪70年代起,交际语言教学法就已经在语言教学中占统治地位,提倡采取综合的方法来培养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课堂上使用各项技能增加可能的活动范围,这样更易于循环复现和强化,并保持学习者的兴趣”。

三、活动形式“多而不乱”,使各项活动环环相扣,逐层深入。英语课堂的具体活动应视教学需要而定,教师应在充分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把握每节课的活动形式,设计多种有效的教学活动。

(一)研究学生、研究教材,把握课堂活动形式。教师在教学时要认真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确定每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对重点内容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富有变化的教学活动能使一节课的整体教学活动和谐开展,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每一单元的Let’s learn部分的教学活动就需要教师充分把握课堂,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而Let’s sing、Let’s chant和L et’s play的内容可以作为重点教学后的延伸,教师也应该正确处理其巩固教学目标 的地位。(二)设计多种有效的教学活动形式。合理的活动安排能使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使整堂课圆润流畅。在教学上长期使用同一种教学活动,势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水平,依据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不断变换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思维不 断调整。注意力更加集中,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1.动静结合,调动小学生的各种感官。美国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信息效果=7%的文字+35%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及动作。可见形体语言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补充。小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教师应多采用TPR、游戏竞猜、唱歌等活动形式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在说唱歌谣时边唱边做动作,使每个句子代表一个词或句型,例如在教学chant《Father and Mother》时,双掌紧握,左大拇指代表father,右大拇指代表 mother,吟唱father and mother,两手相对,不变形状,吟唱help each other, 双掌紧握,左小拇指代表sister,右 小拇指代表brother, 吟唱sister and brother,两小拇指勾勾,吟唱play together。但是,小学英语课程教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跳跳唱唱等教学方法只是手段,教师在一堂课中要有意安排短时间的宁静状态,动静结合为学生独立思考留下空间,满足教学需要。如授ball时,在黑板上画一个圈,然后问:What am I drawing now?学生的回答是各式各样的: “an apple、an egg、the sun„„ ” 2.巧设游戏,巩固教学。活动设计的开放性,要求 “动中出新”。教师要尽量安排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活动,以撞击学生灵感的火花。例如Let’s eat这一课时,教师在授完单词:hamburger、hotdog、bread、cake、French fries、chichen时开展了一个小小设计师的比赛,有位 同学设计的图案颇有创意: 他将各类食品组合成一个食物人,hamburger是食物人的头,cake成了食物人的身体,两条bread竖着摆放成食物人的腿和膝盖,chichen变成脚,它的两条胳膊是hot dog,最有意思的是French fries成了食物人的手指。学生在这样妙趣横生的课堂中活动和学习,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展,自主学习创新的能力也得到 发展。活动的丰富多彩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如篇章、磁带、演讲、图片等各种媒介;全班、个体、小组等各种课堂活动;呈现者、评价者、接收者、思维者、协商者 等各种角色;各种联系活动的任务;读、听、写、说等各种技能。(三)活动开展要循序渐进,具有梯度性。活动要充分考虑时间和空间的因素,教师要发挥组织、引导和调控的作用,合理分配每个活动的时间,注意活动从易到难,方便操作。如在授食物类课文时,教师可以先请学生将单词代入熟悉的曲调中吟唱,然后请学生把自己喜欢的食物用橡皮泥做出来,师生或生生间以“服务员”和“顾客”的角色进行活动,这样的活动循序渐进,语言运用层层深入。

四、总结与思考有效的小学英语课堂活动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方面,是顺利达到教学目标的可靠保障,在今后的英语课堂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我们应思考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我要教什么,重点如何强化,难点如何突破,活动是否有趣味性,真正有效的教与学的时间有多少,学生学到了什么等等。以上是笔者从教学活动中主题的制定、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需要、语言的实践性及活动形式的安排上总结经验,以期有利于优化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活动,真正实现小学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张珂君.新课标小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宁波出版社,2005.孙平华.论我国中小学教材的评价标准[J].课程.教材.教法,2004,(4):49—5

论高中英语课堂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第6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 小组活动 有效性 对策

课堂教学中的合作模式就是小组活动,通常是以4-6人划分为一组,以学生之间的分工合作来实现共同的目标。小组活动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还提高了课堂教学成效。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如小组活动流于形式,小组划分不够科学,学生主动参与性低,教师引导协调能力不足等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课堂小组活动的有效性,因此探寻提高课堂小组活动的有效性至关重要。那么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活动的有效性?本文从活动的设计、小组的划分、活动的主体等层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旨在提高高中英语课堂小组活动的实效性,以便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方法借鉴。

一、基于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活动,增强师生之间互动的有效性

课堂小组活动的核心就是要营造有利于师生、生生互动的氛围,使得学生在教师选定的目标任务中积极的配合,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组内成员积极的探讨,从而提高小组活动的有效性。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对整个活动进行精心的设计,从主题的选取到活动各个环节都要进行精心设计,采用新颖且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教授《Earthquakes》一文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选取以“natural disasters”为话题讨论,要求学生对自然灾害的有关知识进行讨论,教师采用异质分组的方式将学生按照每组5人的方式进行小组的划分,要求学生按照地理位置的逻辑思路对有关“自然灾害”的内容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表达。学生可以从天、地、人三个层面对有关灾害的内容进行探讨,探讨的角度从特点、危害程度、预防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使得学生在学习本文的同时还能收获更多的知识。根据教师设计的这几个层面,学生在小组任务的分工中通过协商每人负责一个分支的任务,如,有学生分别负责总结源于天空、地面、人类引发的灾害,其它的两位成员分别对灾害的特点和预防措施进行总结,最后通过小组讨论形成结论,从而提高小组活动的高效性。

二、科学合理的划分活动小组,激发生生互动交流的积极性

互动交流是小组活动的重心,要想起到激发学生互动交流的主动性,就需要教师对小组的划分进行周全的考量,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小组单位的划分。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英语活动就采用差异组合的方式进行划分,如对英语知识进行阶段性的复习和巩固则采用自然分组的方式。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性格合理划分小组单位,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Computers》内容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对电脑的组成和各个组成部分有深刻的了解,设计了一个小组游戏活动,目标任务是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重新组成一部计算机,组装成功后并由各个组成部分通过小组交流总结电脑的功能,交流的过程中用英语进行表达。活动的开始学生们每人前胸都贴上了电脑组件每一部分的名称,便于学生进行组装,通过组装这个过程学生自然的被分成各个小组,然后开展组内讨论。这个组装的环节有效的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他们对于自己即将组成的“monitor、host computer、keyboard、mouse、speaker、screen”等的人员是哪一位很好奇,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

三、以生为本,明确组内任务分工,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性

小组活动的明确分工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如果分工不明确、不合理就会拖延小组任务完成的时间,而且还会打消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利于小组活动成效的提升。因此,教师在任务主题和任务目标设定的时候,要对学生小组分工的组织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辅助学生推动小组任务目标的推进。例如,学生在学习《Healthy eating》一文中重要的词汇和词组时,教师按照差异小组划分的方式将学生划分成各个小组,要求每一组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掌握:“curiosity、discount、lose weight…”,然后小组内通过讨论对每一位成员的具体任务进行详细的规定,对需要掌握的词汇和数量做到明确的规定,接着对记忆的方法展开讨论,使得学生在活动中收获更多的学习方法,最终实现小组学习成效提高的目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课堂小组活动是在不断反复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这不仅需要教师用自己的眼光和思维审视小组活动的整个过程,还需要教师掌握小组活动驾驭的智慧,以学生为活动的主体,采用科学的小组划分策略,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营造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从而提高实现小组活动有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白雪艳.浅谈高中英语课堂小组活动的有效性[J].新课程. 2012,(3):69.

[2]凌勇.高中英语课堂小组活动低效的成因及改进[J].教学与管理.2016,(6):62-64.

开展有效的英语课堂活动 第7篇

关键词: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教学策略

一、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概述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 良好课堂活动氛围的标志是民主、和谐、自由和安全, 教师要创设有效学习的外部条件, 在宽松、民主、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活动中, 使学生自身得到发展, 通过课堂教学活动, 让学生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思, 这样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其创造个性才能更好得以弘扬。让学生能够真正喜欢学习, 主动学习, 学会学习, 使学生从认知上、情感上, 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合作能力及创造力等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英语课堂活动的有效性需要遵循的几个原则, 即体现人文性、突出目标性、遵循可行性、提倡多样化、凸显开放性、力求启发的互动性、倡导表扬的互动性, 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活跃课堂气氛。

二、怎样开展英语课堂的有效活动

1. 突出目标性

教学目标, 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它支配、控制和调节着整个教学过程, 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某个教学目标展开。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就要围绕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来设计的课堂活动, 并考虑所设计的课堂活动是否生动、富有情趣和吸引力。所有活动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都能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在突出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将趣味性的活动和有效性的语言时间有机结合起来, 使教学效果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优化。

2. 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氛围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 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 使教与学的活动得到良好开展, 从而创建出有效性的学习氛围。深入学生, 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情绪的变化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及学生的个性特质, 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他们的兴趣爱好, 时时处处关心学生, 爱护学生, 尊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 设计难度适中的活动, 同时合理安排活动所需时间、活动步骤以及学生在活动中的分工, 努力为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提供广泛的可能性, 将课堂活动设计得有层次, 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充分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 教师始终要引导学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思维活动, 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除此之外, 幽默教学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 极具有亲和力。比如, 在教学中, 可以充分运用幽默的语言、表情的表达、动作的表演、行为的发生、想法的产生等来表达, 这样不但能使学生“乐学”, 也能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发展, 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增长和发挥, 而且能给学生以亲切、轻松平和的感觉。它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妙趣横生又寓教于乐又乐而不嬉;幽默应该是一种与人为善, 发人深省的、诙谐的情感交流形式。这样,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就变得既融洽又生动, 是进行有效教学活动的最有效保障。

3. 教学活动的多样化

从教学手段和方法来讲, 包括训练活动、记忆活动、理解活动、应用活动、策略活动、情感活动、反馈活动和评价活动等, 这些活动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我常常在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 利用恰当的英语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尤其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小游戏, 使这种浓厚的兴趣长久保持下去, 形成英语学习中有利的非智力因素。并且尽可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 为学生创造丰富的逼真的赋于交际性语言情境,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不仅学习了知识, 而且培养了兴趣。从组织形式而言, 有个体活动, 俩俩对话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从学习方式而言, 有自主学习的活动, 有竞争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活动。要注意的是, 活动之间不能孤立, 应相互联系, 并且应该是由易到难, 环环相扣, 层层递进;每个活动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活动之间必须密切联系, 由浅入深, 层层深入, 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后感觉到进步和收获。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那么, 课堂活动也会更加有效。

4. 活动设计要具有真实性和开放性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 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并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 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所谓活动的真实性, 就是教师应设计尽量与学生实际生活相仿的活动, 以撞击出学生灵感的火花, 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 自主、合作、探究、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活动的开放性, 就是教师要想方设法教师可以从开放活动的内容、过程、空间评价方式等方面入手凸显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活动内容方面, 教师善于汲取其他版本教材的长处, 挖掘课本以外的知识。除此之外, 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生活, 能够让学生有话可说,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活跃了课堂气氛, 尝试用英语来解决自己所面临的学习中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并就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 从而减轻他们的压力。

从开放活动的空间来讲, 教师要改变以往以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空间, 构建开放、自主、否有活力的活动空间。例如, 可以将同学们带进图书馆, 或者放英语电影, 阅读英语著作, 以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开放评价方式就是要变教师单一评价为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相结合。让学生自评、互评, 如果掌握了就站起来, 然后从每组站起来的人数来看该组加多少分。教师可以从每组中抽几个同学提问, 回答出来则加分, 否则不予记分。这样, 学生就整体的活动起来了, 先是自己表演、理解, 接着同学间互相提问, 一个个互相督促着, 激发了学生, 提高了活动的有效性。此外, 表扬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的要素之一。教师对学生的出色表现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或是通过口头表扬, 或是通过肯定的眼神或动作。特别是学习上有些困难的学生, 他们的自卑心理比较重, 压力很大, 教师的一点点表扬, 会像照亮他们前行的灯塔一样, 给了他们目标、信心、动力。同时, 受表扬的学生也会向教师投以感动的目光, 这目光给了教师一种肯定、一种信心。这种表扬的互动, 会使教师与学生互相尊重, 互相理解之中, 从而使师生共同勉励, 共同努力。长此以往, 教师与学生会产生很强的依赖性, 这种依赖性又会使师生之间产生了一种期望的互动, 教师期望学生更加努力, 更加发奋学习, 不断拼搏, 而学生更期望老师把学生引向一个又一个知识的高峰, 彼此更上一层楼。

三、结束语

如何提高英语课堂讨论活动的有效性 第8篇

英语课堂讨论活动是为了某一特定英语教学目标而设计的任务, 一般包含以下几个要素:活动目标, 活动材料, 活动难度, 活动程序, 活动人员与分组, 活动产出, 活动评价, 活动调整。

二、设计与实施有效讨论活动的策略

一个高效的讨论活动应具备有效性, 学前准备, 活动量, 教师帮助和兴趣等方面的特性。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 明确讨论活动目标。

这主要是解决讨论要做什么的问题, 是呈现新知识, 还是训练技能;是发展策略, 还是陶冶情操等。教师要告知学生他们能从讨论中获益, 学到知识。告知学生讨论有助于他们准备某项考试。告知学生讨论之前或之后的联系。

2. 有效利用讨论活动的材料。

如活动所需的语言材料:讨论所需的词汇、句型和语法等语言知识。讨论所需的其他材料:如实物、图片、印发的材料、音频、视频和电脑课件等各类相关的媒体材料和设备以及黑板、粉笔等教具。讨论材料的利用是否有效, 首先要看选材是否围绕活动目标来进行;其次要看它是否发挥了其价值和作用。

3. 分层设置讨论活动难度。

同一活动对于不同学生难度也会有所不同。活动过难或过易都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动机。一般提倡中等难度, 而且应该由易至难分层安排, 这样既能让学生体验成功感, 培养学生的信心, 又不至于太容易而使学生对讨论任务失去兴趣。

4. 简要交代讨论活动程序。

活动程序主要指活动分几个步骤完成, 每一个步骤的内容是什么, 大致要多长时间。如, 交代活动的操作步骤:主要交代活动分几步完成, 每一步做什么, 怎么做。交代活动的时间:学生在活动中花的时间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这一。因此有必要在讨论开始前向学生交待清楚活动所预设的时间。活动的时间包括三个方面: (1) 教师许可的时间—活动分配的时间; (2) 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活动时间; (3) 活动时间内学生各级参与, 并成功完成活动的时间—有效活动时间。讨论中要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巩固和拓展学习成果。

5. 合理安排讨论活动人员与活动分组。

讨论的安排指的是全班学生都参与还是部分参与;是个体参与还是男女分角色参与等。分组指的是两人一组, 还是四人一组;是个体活动还是全班活动。人员和组织方式的选择应考虑活动目标、学生能力、教师性格与教学风格、学习场所的文化因素等。无论是哪种方式, 目的都是尽可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来。组织活动时还要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合理搭配, 避免发生“动而无效”的局面。

6. 明确告知讨论活动的产出。

活动产出是指一项活动应当产生的成果形式, 如讨论后复述, 完成表格, 口头汇报调查结果等。此外, 还要告知学生要以什么形式来反馈活动成果, 是口头反馈还是书面反馈;是小组代表反馈, 还是小组各成员都承担一定的反馈任务等。

7. 教学机智促进活动生成。

讨论的实际实施情况与预先的活动设计在很多时候并不吻合, 所以活动中教师要敏锐把握活动的生成, 并对生成内容和形式做必要的调整。

三、高效课堂讨论活动的作用

英语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第9篇

本课为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审定的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第三册Unit 4 If you receive a complain中的Reading and Writing部分:“letter of complaint”, 这是全单元语言知识和技能教学的一个重点, 并为后续写作部分进行铺垫。

本堂课以一段购物的视频导入, 激起学生的兴趣, 使注意力集中到本课主题上来。热身活动为有关于购物经历的一个Free talk, 过渡到对新授课文的学习消化环节中来, 这部分通过学习单的辅助, 对课文进行层层渗透, 分析, 梳理, 使学生对顾客投诉有明确的了解, 为设身处地担任店方负责人将出面处理顾客投诉做好心理准备。紧接着开展一系列的小组活动。

1.Make up a dialogue between the customer and the service manager.

2.Suppose you are the manager, what will you do with the shop assistant?

3.What will you do under the following situation:

(1) The food service in the restaurant is very slow.

(2)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 TV that you have just bought.

活动前对要任务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活动进行的方式:1、2两项四人一组讨论, 第三项在四人讨论2分钟后, 交换临近两组中的各两个成员, 再讨论2分钟后回原组, 这样就扩大了成员交流合作的范围, 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最终在多位学生的语言表述中纠正错误, 改进欠缺, 拓宽思路, 学生自我总结本堂课的重难点, 为课后写作 (写投诉信) 打下语言收集、架构、组织的基础, 同时增加其余相应的写作提示。

教学反思:当下, 交互式合作学习已成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推进的良好途径之一, 小组活动又是交互式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 这可以让学生更多的“活动参与”。本课三次使用小组活动, 从表面上看, 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 活动时间给得不太够, 稍显匆忙、零乱, 未能深入。

那么,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小组活动呢?以下是我本次授课后的几点思考。

一、“小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在小组活动中, 本课出现了“虚热”的混乱局面。活动刚一开始, 学生便摩拳擦掌, 人声鼎沸, 热闹非凡, 可仔细一听一看, 其实大都是只“作”不“合”、只“议”不“思”、只“说”不“听”, “各自为政”, 甚至偏离活动宗旨。

另外在小组活动中还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冷场”的尴尬局面。

小组成员面对活动要求, 既不知说什么, 也不知做什么, 完全找不到头绪, 局面冷淡, 面面相觑, 师生尴尬。

2.“独白”的演说局面。

只有少数思维活跃, 性格开朗的学生行动起来, 有时能切中要害, 细化分解任务, 可其他学生因各种原因未能融入其中;有时则仅是在夸夸其谈, 指东道西, 其余的学生一言不发, 坐看热闹, 甚至走神。

以上的这些小组活动, 学生实质上没能思维碰撞、真正合作, 小组活动优势互补, 取长补短, 激发竞争意识, 最大发挥潜能, 培养学生责任感和自主性, 帮助教学走向个性化的作用未能实现。

二、“小组活动”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教学中, 教师主导, 出现上述这些问题, 原因多方面在于教师对小组活动的安排把握不够准确:

1. 在理论认识上缺乏正确性。

许多教师往往把小组活动作为学生主体课堂点缀场面, 热烈气氛的工具, 教师用其为调整自身教学状态和分解推进课程的工具, 而没有真正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交往空间和表现机会, 错误片面的将小组活动定为课堂兴奋剂。

2. 在活动内容上缺乏趣味性。

英语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语言文化交流活动, 教师必须在社会文化环境中了解学生, 所制定的活动目标、内容及其形式等都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兴趣爱好和智力水平, 还要承认个体差异, 必须区别对待, 因材施教。忽视了这些, 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就在所难免了。

3. 在活动形式上缺乏多样性。

一个好的活动方案最终要以恰当的形式来实施, 才能最大化的实现课堂互动, 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过渡, 积累更多正能量。但在实践中, 教师常常习惯于让学生按“就近原则”围成一圈, 进行讨论。长期如此, 学生便会因毫无新鲜感而产生厌烦心理, 当然懈怠不合作。

4. 在引导调控上缺乏主动性。

小组活动质量的高低, 与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的主动正确引导关系极大。小组活动时间, 不是教师的休息时间, 教师若只是耐心等待后, 依次听取各小组的成果汇报, 汇报完毕, 课堂小组活动便宣告结束。这样的小组活动处于一种缺乏监控、自由放任的状态, 很容易导致偏离主线, 形成“虚热”或者“独白”的局面。

三、小组活动的优化对策

著名教育专家Carrol指出:外语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行为可以分为有效参与和无效参与两类。教师应努力采取优化对策, 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参与。

1. 精心设计活动任务。

教师所提出的活动任务, 要能使学生形成反应链, 激发活动欲望, 活动要求具体化,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层布置, 让小组内的所有学生都有领取任务的责任感, 有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的成就感, 有人人平等合作, 不能逃避的活动自主性, 活动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英语学习规律, 并在活动任务之前做好知识、能力、心理等多方面的铺垫。

2. 合理安排活动人员。

小组活动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情感环境。马斯洛的生理需要论指出, 只有当一个人安全得到保证时, 他才能进行更高形式的活动。所以, 小组活动人员的安排, 千万不能就近将就着定个人数, 而应多方面考虑到学生的性别差异、个性差异、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差异、语言学习风格差异、行为素质差异等, 均衡搭配, 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机会取长补短, 多角度进行语言的输出和摄入, 锻炼意见协商, 拓展语言交际, 尤其让腼腆的学生敢于表达表现。

3. 灵活丰富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和方法的多样化对于提高小组活动质量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活动中灵活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和方法, 可以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使思维处于一种被激活的状态, 其实, 常见的小组活动可以包括游戏、访谈、交换意见、角色扮演、小话剧、头脑风暴、信息沟、问题解决、决策制定等, 讨论只是小组活动中的一种形式或手段, 但在适合使用口头讨论这种方式的时候, 也不必避轻就重, 大张旗鼓的选择其他复杂的形式。

4. 加强活动过程调控。

要使学生在小组活动过程中自始至终保持着积极思维的心理状态, 教师必须特别注意把握好活动方向, 过程中适度调控。

(1) 规范行为。教师要明确要求学生认真全程参与, 使小组活动不流于形式, 不虎头蛇尾, 不草草了事。

(2) 排除障碍。在活动进行时, 教师应该注意观察活动动态、倾听和收集各种信息, 及时有效的引导和解决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偏离主线要指引;稍显欠佳要鼓励;遇到困惑要启发。在监控中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活动效果就会理想了。

(3) 发现“火花”。对学生的独到见解、创新思维和出色表现, 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以激发其继续深入开展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强化持久的学习兴趣与信心。

5. 充分展示汇报成果。

小组活动后交流展示, 使学生分享自己的思维过程, 并在与他人思维的比较中得到补充和完善, 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 使小组活动更加深化、全面、有效。

6. 客观科学总结评价。

在对小组活动成效评价时, 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在进行评价时, 教师应注重评价整个小组的活动表现, 强调集体力量, 而不过度强调个人。

(2) 在进行评价时, 教师应注重评价活动的过程, 强调思维过程、体验过程、感悟过程, 而不只关注结论。

(3) 对小组活动这种交互式的合作学习模式, 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使小组活动处于“目标——活动——评价——调整”的循环往复中, 及时反馈改进。

总之, 学生能否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小组活动, 关键在教师, 责任也在教师。教师在小组活动中的重点是恰当选择任务、精心设计方案、切实分析学生、合理分配小组、科学设置目标、灵活匹配策略、全时空调控过程、扎实展开评价等。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有效性, 保证学生在每次课堂小组活动中, 都能彼此互相合作又独立完成任务, 有效参与学习, 有效管理学习, 真正实施合作自主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关于引导学生有效参与课堂小组讨论的探讨》, 钱可晶, 《中等职业教育》2010年5期。

[2].《小组合作学习之我见》, 林争, 《福建教育》2004年。

[3].《引导中职生有效参与英语课堂小组讨论方法的探讨》, 陈杨, 《未知》2011年6期。

[4].《一堂好课的情景设计》, 宋云波, 《科教文汇》2007年。

[5].《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讨论”有效性研究》, 刘培, 《新课程学习:中》2011-11。

[6].《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学生的主体参与性》, 李红燕, 《考试周刊》2011年38期。

[7].《新课标理念下英语教学如何走出“合作学习”的误区》, 丘伟红,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年1期。

论高中英语课堂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第10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小组活动,有效性,对策

课堂教学中的合作模式就是小组活动, 通常是以4-6人划分为一组, 以学生之间的分工合作来实现共同的目标。小组活动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还提高了课堂教学成效。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如小组活动流于形式, 小组划分不够科学, 学生主动参与性低, 教师引导协调能力不足等的问题, 严重影响了课堂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因此探寻提高课堂小组活动的有效性至关重要。那么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活动的有效性?本文从活动的设计、小组的划分、活动的主体等层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旨在提高高中英语课堂小组活动的实效性, 以便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方法借鉴。

一、基于教材内容, 精心设计活动, 增强师生之间互动的有效性

课堂小组活动的核心就是要营造有利于师生、生生互动的氛围, 使得学生在教师选定的目标任务中积极的配合, 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 组内成员积极的探讨, 从而提高小组活动的有效性。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 对整个活动进行精心的设计, 从主题的选取到活动各个环节都要进行精心设计, 采用新颖且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 教师在教授《Earthquakes》一文中, 教师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选取以“natural disasters”为话题讨论, 要求学生对自然灾害的有关知识进行讨论, 教师采用异质分组的方式将学生按照每组5人的方式进行小组的划分, 要求学生按照地理位置的逻辑思路对有关“自然灾害”的内容进行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表达。学生可以从天、地、人三个层面对有关灾害的内容进行探讨, 探讨的角度从特点、危害程度、预防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使得学生在学习本文的同时还能收获更多的知识。根据教师设计的这几个层面, 学生在小组任务的分工中通过协商每人负责一个分支的任务, 如, 有学生分别负责总结源于天空、地面、人类引发的灾害, 其它的两位成员分别对灾害的特点和预防措施进行总结, 最后通过小组讨论形成结论, 从而提高小组活动的高效性。

二、科学合理的划分活动小组, 激发生生互动交流的积极性

互动交流是小组活动的重心, 要想起到激发学生互动交流的主动性, 就需要教师对小组的划分进行周全的考量, 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小组单位的划分。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英语活动就采用差异组合的方式进行划分, 如对英语知识进行阶段性的复习和巩固则采用自然分组的方式。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性格合理划分小组单位, 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例如, 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Computers》内容时, 教师为了让学生对电脑的组成和各个组成部分有深刻的了解, 设计了一个小组游戏活动, 目标任务是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重新组成一部计算机, 组装成功后并由各个组成部分通过小组交流总结电脑的功能, 交流的过程中用英语进行表达。活动的开始学生们每人前胸都贴上了电脑组件每一部分的名称, 便于学生进行组装, 通过组装这个过程学生自然的被分成各个小组, 然后开展组内讨论。这个组装的环节有效的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他们对于自己即将组成的“monitor、host computer、keyboard、mouse、speaker、screen”等的人员是哪一位很好奇, 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

三、以生为本, 明确组内任务分工, 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性

小组活动的明确分工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 如果分工不明确、不合理就会拖延小组任务完成的时间, 而且还会打消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不利于小组活动成效的提升。因此, 教师在任务主题和任务目标设定的时候, 要对学生小组分工的组织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 辅助学生推动小组任务目标的推进。例如, 学生在学习《Healthy eating》一文中重要的词汇和词组时, 教师按照差异小组划分的方式将学生划分成各个小组, 要求每一组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掌握:“curiosity、discount、lose weight…”, 然后小组内通过讨论对每一位成员的具体任务进行详细的规定, 对需要掌握的词汇和数量做到明确的规定, 接着对记忆的方法展开讨论, 使得学生在活动中收获更多的学习方法, 最终实现小组学习成效提高的目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高中英语课堂小组活动是在不断反复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这不仅需要教师用自己的眼光和思维审视小组活动的整个过程, 还需要教师掌握小组活动驾驭的智慧, 以学生为活动的主体, 采用科学的小组划分策略, 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营造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 从而提高实现小组活动有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白雪艳.浅谈高中英语课堂小组活动的有效性[J].新课程.2012, (3) :69.

[2]凌勇.高中英语课堂小组活动低效的成因及改进[J].教学与管理.2016, (6) :62-64.

英语有效课堂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第11篇

一、 英语有效课堂活动的组织与设计概述

有效课堂活动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向学生系统地传授教学知识而学生有效地接受这些教学活动的过程。英语有效课堂活动的组织与设计是指要遵循教学活动的互动性、教学过程的有序性以及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而有效课堂活动的组织与设计一定要以教学空间为基础,围绕平时的教学活动进行组织与设计,而这些都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互动,因此,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优化课堂教学,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从而实现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要有实效性,让学生在实际的课堂活动中产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活动中快乐地学习,轻松地收获,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提高。现在新课标的要求是使学生自主合作创新学习,使学生能够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进行课堂的有效整合,有效地组织与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二、 英语有效课堂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整合课堂资源,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对课堂活动进行组织与设计,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如何对英语有效课堂活动进行组织与设计提出几点建议。

1. 要有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

英语有效课堂活动的组织与设计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有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按照目的与技术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要在英语课堂上合理地安排每个教学环节,组织与设计每项教学活动,这就需要有计划的课堂教学目标。有效课堂活动的组织与设计是要学生通过有效的课堂活动将所要学习的知识点与内容熟练地掌握与运用,因此,课堂活动的组织与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进行,不能脱离教学目标。比如在学习语法知识there be这一句型时,可以让学生们根据录音内容画画来联系与巩固这一句型,表面看来是在玩,但是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而这就是根据教学目标来组织与设计教学活动的有效尝试。

2. 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与设计要循序渐进

英语有效课堂活动的组织与设计还要注重循序渐进,要有层次性。对于一堂英语课来说,教学任务不仅一个,因此,相应的教学活动也会有很多,那么如何合理地安排这些教学活动使其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师应该首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英语学科的特点,我们既要考虑课堂活动的多样性与趣味性,又要考虑其层次性,从而可以让学生由易到难逐渐掌握课堂教学目标。比如,在教授“How do you go there”这一模块时,可以组织三个课堂活动,第一个是实际操作,将学生带到十字路口,然后让学生练习英语对话,这样可以让学生们直观地分辨出具体的方位,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对话;第二个是设计路线图,让学生们分组自己组织对话;第三个是学生可以实战演练,为市民指路,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们由易到难地理解这些对话与知识点,从而可以更深刻地掌握语法知识与英文对话。

3.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对课堂活动进行组织与设计

学生的生活背景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英语课堂活动的组织与设计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熟悉的生活环境进行设计,这样可以更加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们的知识,从而英语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例如,可以在课堂上模拟东西方的生日宴会,通过这个宴会可以让他们了解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比如见面问好、打招呼的方式等的不同,而这个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了解西方人的特点,比如收到生日礼物时东方人通常不会直接打开,而西方人一般会直接打开,通过这种生活化的课堂活动的组织与设计,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4. 采取有效的评价方式

有效课堂活动的组织与设计还要积极地进行有效的评价,首先,评价要以鼓励为主,教师要对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作出积极的评价,使学生们可以得到一种愉悦感,从而可以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有效英语课堂活动中。其次,评价还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只有这样,教师才可以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策略,从而可以为日后的课堂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与设计,不断地优化课堂活动,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效率,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 结语

英语有效课堂活动是一种教学理念,是英语教学方式的有效探索。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英语教师要积极地进行探索,不断地进行改革,充分利用各种课堂资源,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种课堂活动,积极引导学生的参与,实现英语有效课堂活动,从而不断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谈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第12篇

一、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目标要明确

设计的每个课堂教学活动都要有一定的目标, 有的是以学习知识为主, 有的是以训练技能为主, 有的是为了呈现新知, 有的是为了复习巩固。无论设计什么活动, 都要明确活动由谁来做, 在什么情境下做, 通过什么样的行为, 达成怎样的标准。只有目标明确了, 活动才可能达成我们的既定目标。有一个关于词汇教学活动设计的案例如下。

课题: Festivals

教师活动: PowerPoint展示图片, 并教学新单词。

图片内容描述:幻灯片 1播放有关平安夜的音乐;幻灯片 2讲解并朗读“中秋节”、“清明节”和“端午节”单词;幻灯片 3讲解并朗读“复活节”、“教师节”、“元宵节”单词;幻灯片 4讲解并朗读与圣诞节有关的其他单词, 如 Father Christmas, stocking, chimney等。

学生活动:观看幻灯片, 回答问题并跟读。

案例分析:幻灯片 1播放的是平安夜的音乐, 学生会马上联想到要学习与平安夜、圣诞节有关的内容, 但幻灯片 2并没有继续这一思路, 而是跳转到中秋节、清明节和端午节等单词的学习, 幻灯片 3讲解的是复活节、教师节和元宵节的单词, 幻灯片 4再折回到平安夜、圣诞节的内容。四张幻灯片往返切换, 中西方节日混在一起, 相互之间并没有内在的联系。此活动设计是想引导学生学习与西方节日有关的单词, 还是学习与中国节日有关的单词?是准备重点学习与圣诞节有关的单词, 还是中西方节日的对比学习?我们不得而知。分析原因, 是因为设计活动的目标不明确。教师没有确定好这个活动究竟要做什么, 目标性不强, 导致了整个活动的思路和顺序的混乱, 没有考虑到活动结束后学生应该有什么样的收获和提高。

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要讲求实用性, 贴近自然

所有的教学活动设计最终都是要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体现出来, 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时要能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的特点, 设计可操作性强的活动安排, 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语言能力, 使学生真切自然地进行语言实践活动。如在教on, in, to的方位句型时, 由于初中学生缺乏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如果只是从理论上要求他们生硬地从语法上进行区别, 是很难让学生真正掌握的。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观察教室里窗户、课桌椅、讲台, 或者是老师与其他同学的位置关系, 是否有相连、相隔或者是相包含……再用There are some desks in the classroom. The teacher stands to the west of Li Lei.等句型介绍教室里不同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会非常感兴趣, 课堂气氛也会很活跃, 枯燥的语法教学也会因此生动起来。在此基础上, 教师再把位置关系扩展到不同的乡镇、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省份或者是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在这种更贴近生活、更真实自然的活动中学习英语, 学生更容易掌握语言技能, 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使用英语也就不难了。

三、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要有趣味性, 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的课堂设计再完美, 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 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只有学生对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感兴趣, 他们才会投入到教师设计的活动中去, 所以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等特征, 设计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 增加趣味性强的活动, 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 学生往往对复习课或语法课不感兴趣, 感到枯燥无味, 我在复习定语从句时, 就引入了猜谜语的游戏。每个谜面都包含一个定语从句: (1) It is a country that has the largest population in the world. (2) It is a city which is called “foggy city”. (3) He was a famous person who had 1093 inventions...通过这样的游戏, 学生们积极思考, 大胆猜测, 兴致很高, 既实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四、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应充分考虑现代教学手段

电脑、幻灯、投影仪、录像、录音等是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 使用这些教学手段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之中, 全方位地感受语言的刺激, 增加使用英语的机会。例如, 在多媒体教室学习《走遍美国》, 悦耳动听的音乐、逼真的音响效果、和蔼可亲的声音、栩栩如生的画面, 可大大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上一篇:文字教学基本功下一篇:人力资源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