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判断范文

2024-05-28

条件判断范文(精选9篇)

条件判断 第1篇

①p⇒q,而q推不出p,所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q⇒p,而p推不出q,所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③p⇒q,且q⇒p,所以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

④p推不出q,q也推不出p,所以p是q的不充分不必要条件.

例2已知命题甲:实数x1,x2满足,命题乙:实数x1,x2均大于3,问命题甲的______是命题乙?

解析:这里的条件是什么?是乙不是甲.由乙⇒甲,甲推不出乙(反例:如x1=2,x2=5),所以命题甲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是命题乙.

评注: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问题中分清条件与结论十分重要.关于充分(必要)条件的陈述,有两种形式: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乙的充分条件是甲.因此不能认为前面的是条件,后面的是结论.如此题中若误认为命题甲是条件,则变成了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二、推理符号法

一般适用于两个以上的较复杂的连锁命题之间的判断,用推理符号画出它们的综合结构图,可降低解题难度,显得直观快捷.

例3已知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乙是丙的充要条件,丁是丙的必要条件,那么丁是甲的______条件.

解析:甲⇒乙⇔丙⇒丁.

所以丁是甲的必要条件.

评注:这里有的同学填写:“必要不充分”,那就错了.因为本题中并没有条件“甲是乙的不必要条件”,“丁是丙的不充分条件”,因此,我们不能断定“丁推不出甲”的正确与否,对此也就不能下结论.

例4设p,q都是r的必要条件,s是r充分条件,q是s的充分条件.

问:s是q的什么条件?r是q的什么条件?p是q的什么条件?

解析:

所以s是q的充要条件;r是q的充要条件;p是q的必要条件.

三、集合包含法

即用集合观点处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问题.适用于方程或不等式类命题.这类命题之间关系的判断,依据为:

(1)若AB,则A是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或者说:B是A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2)若A⊆B,则A是B的充分条件;

(3)若A=B,则A是B的充要条件;

(4)若A⊄B且B⊄A,则A是B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例5已知p;x=2或10,q:x=10,问p的什么条件是q.

解析:这里x=10显然包含在x=2或x=10之中.而条件是q不是p,q⇒p,p推不出.q,所以p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是q.

评注:类似这种范围问题,一般可这样考虑,由于小的范围包含在大的范围之中,因此小的范围可推得大的范围,而大的范围则推不出小的范围.

例6 p:x2-8x-20>0,q;x2-2x+1-a2>0,而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析:因为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p⇒q但q推不出p.

因此p中x的范围必真包含在q中x的范围内.

又p:x>10或x<-2.

(1)当a>0时,q:x>1+a或x<1-a,

此时需满足得0

(2)当a=0时,q:x≠1,此时符合题意.

(3)当a<0时,q:x>1-a或x<1+a,

此时需满足,得-3≤a<0,

综上所述,所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3≤a≤3.

四、逆否命题法

本法主要适用于否定性命题.主要思路是把¬A是¬B的什么条件判断问题转化为A与B之间的条件的判断问题,从而将否定性命题之间关系的判断转化成了肯定性命题之间关系的判断,这样往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例7若A是B的充分条件,B的充要条件是C,D是C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A是¬D的什么条件?

解析:因为A⇒B⇔C⇒D,且DC,

所以A⇒D(反之不成立),

所以-D⇒-A(反之不成立).

故¬A是¬D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例8 A:x≠3或y≠5,B:x+y≠8,则A是B的______.

解析:由¬A:x=3且y=5,¬B:x+y=8,知

¬A⇒¬B(反之不成立),

所以B⇒A(反之不成立).

故A是B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例9已知p:|3x-4|>2,,则¬p是¬q的什么条件?

解析:p:x>2或,q:x>2或x<-1.

可见q⇒P(反之不成立),

即¬p⇒¬q(反之不成立).

故¬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评注:对于那些带有否定性的命题,先转换为它的等价命题,再进行判定,体现了中学数学中正难则反这种重要的等价转化思想,应认真领会.

条件判断 第2篇

第三册(下)教案------科任老师:XX

第十一课 会判断的小海龟—带条件的递归过程

一、教学内容

掌握Logo画带条件的递归过程;能对简单的Logo画进行分析,掌握Logo画制作编辑合成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掌握Logo画带条件的递归过程等的各种基本操作。

(技能性目标)学会Logo画设计、编辑合成和调整它的大小及位置。

(情感性目标)会对简单Logo画作品进行分析。拱信息别人探讨、欣赏其中的美妙感、享受感,自己也享受制作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熟练Logo画制作编辑合成、版权要求等;使别人分享你的制作美!

四、教学过程

1、学会Logo画带条件的递归过程,领会它的常用命令功能的使用。

2、会在Logo画中插入应用各种命令。

3、学会在Logo画中进行分析、插入带条件的递归过程。

4、会在自己制作的Logo画中使用带条件的递归过程等命令。

5、会调整Logo画并了解其版权。

6、协作完成学习任务,交流学习中的有益经验;教师总结,并提出继续研究和熟悉更多的操作方法等。

五、练习与课外作业

制作一台Logo画电视,并有简单特殊效果;学习小组共同交流单独完成。

六、归纳总结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三种判断方法 第3篇

关键词: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定义法;集合法;等价命题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080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是简易逻辑中的重要概念,在高考命题中常常出现。其概念抽象且不易理解。因此,如何正确理解和准确判断充分或必要条件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难点。下面,笔者就介绍三种判断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常见方法。

一、定义法

1. 若p? q,则称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2. 若p? q,且q p,则称p是q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3. 若p q,且q? p,则称p是q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4. 若p?圳q,则称p是q的充要条件;5. 若p q,且q p,则称p是q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初学者容易分不清谁是充分条件谁是必要条件,下面介绍一个简便记忆法:如果把符号“? ”的左边当做箭头前,右边当做箭头后的话,箭头前的是充分条件,箭头后的是必要条件,可记为“前充后必”。

例1.“x-1=0”是“(x-1)(x-3)=0”的 条件

解:因为当(x-1)(x-3)=0时x=1或x=3,所以并不一定x=1(即x+1=0),故(x-1)(x-3)=0 x-1=0,但是x-1=0? (x-1)(x-3)=0。此處应该填“必要不充分条件”。

另外,由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概念可知 ,“充分条件”与“充分不必要条件 ”不是 一回事 ,“必要条件”和“必要不充分条件”也不是一回事。例如,“x-1=0”是“x2-1=0”的 条件。显然,此处填“充分不必要条件 ”比填“充分条件”更为准确 。 再如,若p是q的充分条件,q是r的充分条件,则r是p的 。 此处应该填“必要条件”,如果填“必要不充分条件”就错了。

二、集合法

给定两个命题p,q可以考虑A={x|x满足p},B={x|x满足p},则:1. 若A?哿B,则p是q的充分条件;2. 若A?勐B,则p是q的必要条件;3. 若A?哿B且B?芫A,则p是q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4. 若B?哿A且A?芫B,则p是q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5. 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6. 若A?芫B,且B?芫A,则p是q的即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例2. 命题p:x-5>0,命题q:x-10>0,问p是q的什么条件?

解:令A={x|x-5>0},B={x|x-10>0},因为A?哿B且B?芫A,所以p是q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例3. 命题p:x-5<0,命题q:x-10<0,问p是q的什么条件?

解:令A={x|x-5<0},B={x|x-10<0},因为B?哿A且A?芫B,所以p是q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例4. 命题p:x =x2,命题q:2x+3=x2,问p是q的什么条件?

解:令A={x|x =x2},B={x|2x+3=x2},通过解方程可得A={0,3},B={-1,3},因为A?芫B,且B?芫A,所以p是q的即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三、等价命题法

由于原命题和它的逆否命题是等价的,所以当遇到原命题不容易判断时可以转而判断它的逆否命题来完成。即p? q等价于 q? p,此时p是q的充分条件, p是 q的必要条件。

例5. 若命题p:x≠1,且x≠3命题q:x+y≠4,问p是q的什么条件?

条件判断 第4篇

下面是一组条件隐含的数学题, 它在平时教学中对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有一定的帮助和启发.这组题目的明显特点是:已知条件都没有具体的已知数, 通过挖掘隐含条件, 顺藤摸瓜, 结果都能算出具体的未知数.这种分析中有判断, 推理中有计算的题目, 对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

一、计算角的度数

例1如图1, 已知四边形的某两边与两条对角线的长度相等, 求该四边形最大的内角的度数.

分析:在四边形ABCD中, 究竞是哪两条边与AC、BD都相等呢?是两条邻边, 还是一组对边?显然有两种可能性:

(1) 当四边形ABCD的一组对边与两条对角线都相等时, 不妨设AD=BC=AC=BD, 易证△DAB≌△CAB.于是顶点D、C必合二为一, 四边形ABCD就不复存在了, 故不可能.

(2) 当四边形ABCD的两条邻边与两条对角线都相等时, 不妨设AD=AB=AC=BD, 易证△ABC为一正三角形, 得∠DAB=60°.

因为∠BCD=∠ACD+∠ACB=∠ADC+∠ABC,

而∠BCD+∠ADC+∠ABC=360°-∠DAB=300°,

所以∠BCD=300°×0.5=150°.

这就是四边形ABCD最大内角的度数.

例2如图2, 已知圆的半径既是两弦的比例中项, 又等于这两弦的差.求两弦的园心角.

分析:AB、CD是⊙O的两弦 (AB>CD) =AB-AE=BE=OB.于是△BOE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知∠BOE=∠BEO.又因为OA2=AB·AE→AE∶OA=OA∶AB, 加上∠EAO=∠OAB, 故有△EAO∽△OAB.所以△EAO也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知∠OAE=∠AOE, OE=AE=CD.此时易证△BOE≌△OCD, 所以∠OBE=∠COD.

设∠OAB=x,

则∠AOB=∠AOE+∠BOE=x+∠BEO=x+2x=3x,

而∠OBA=x, 视△OAB有x+x+3x=180°,

解得x=36°, 3x=108°.

故得∠AOB=108°, ∠COD=36°.

二、计算线段的比

例3如图3, 已知直角梯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且有一条对角线与某一腰长度相等.求两腰长之比.

分析:设梯形ABCD的AD∥BC, AB⊥BC, AC⊥BD.

容易判断AC>AB, BD>AB.又在△ACD中, 若∠ADC为一钝角, 必有AC>CD.现在只有一种可能了, 就是BD=CD, 作DM⊥BC于M, 显然BM=MC, 而AD=BM, 所以AD∶BC=1∶2.由∠DAB=∠ABC=90°, AC⊥BD, 故推得△DAB∽△ABC, AB必为AD、BC的比例中项.

设AD=1, BC=2,

所以CD=BD=

所以AB∶CD=

三、计算多边形的边长

例4如图4, 已知三角形的边长是一组连续的自然数, 且面积的量数是周长量数的2倍.求各边.

分析:可设△ABC的BC=x+1、AB=x-1, AC=x (x∈N) .

由海伦公式S△ABC=

而AB+BC+AC=3x.

依题意有

解得x=14.

条件判断 第5篇

例1某无色溶液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H+、NH+4、Fe3+、Ba2+、Al3+、CO2-3、Cl-、OH-、NO-3。向该溶液中加入铝粉,只放出H2,则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最多有( )。

A.3种B.4种C.5种D.6种

解题分析本题是传统性的题型,给出溶液中一定数目的离子组,考查离子反应原理,从离子组上来看,常规的解题思路是分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再用离子反应原理进行分组,但题中附加了多种限定条件和隐含附加条件,题中是无色可排除Fe3+的存在,另向溶液中加入铝粉只产生H2,则可能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碱性溶液。如在酸性溶液中隐含了不存在NO-3,考生往往最容易出现错误。用分组和排除进行分析:若是酸性溶液,则存在H+,排除CO2-3、OH-、NO-3,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有NH4+、Ba2+、Al3+、Cl-,共5种;若是碱性溶液,则存在OH-,则排除:H+、NH+4、Al3+,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有:Ba2+、CO2-3、Cl-、NO-3,也是共5种,所以选择C。

答案:C。

例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1.0 mol·L-1 KNO3溶液:H+、Fe2+、SCN-、SO2-4

B.c(H+)/c(OH-)=10-10的无色溶液:Na +、Ba2+、NO-3、Cl-

C.由水电离产生c (H+)=10-10mol/L的溶液:NH4 + 、AlO2-、Ca2+、S2-

D.c(ClO-)=1.0 mol·L-1的溶液:K+、SO2-3、S2-、SO2-4

解题分析本题比较常规性,给出几种离子和限定条件运用离子反应原理来判断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注意题中条件是“一定能大量共存”,尤其要注意隐含条件对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的判断。选项A中有隐含条件,在1.0 mol·L-1 KNO3溶液中含有NO3-与给定的离子组中H+组合相当于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2+氧化成Fe3+,故选项A错误。选项B中c(H+)/c(OH-)=10-10的无色溶液是呈碱性,给定的离子之间不能相互发生反应,故一定能大量共存,正确。选项C中由水电离产生c (H+)=10-10mol/L的溶液,该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呈酸性AlO-2、S2-不能大量存在,呈碱性NH4 +不能大量存在,所以C选项一定不能大量共存,选项C不符合题意,错误。选项D中含有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将SO2-3、S2-氧化而不能存在,故选项D错误。

答案:B。

例3制备(NH4)2Fe(SO4)2·6H2O的实验中,需对过滤出产品的母液(pH<1)进行处理。室温下,分别取母液并向其中加入指定物质,反应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一组离子正确的是()。

A.通入过量Cl2:Fe2+、H+、NH+4、Cl-、SO2-4

B.加入少量NaClO溶液:NH4+、Fe2+、H+、SO2-4、ClO-

C.加入过量NaOH溶液:Na+、Fe2+、NH+4、SO2-4、OH-

D.加入过量NaClO和NaOH的混合溶液:Na+、SO2-4、Cl-、ClO-、OH-

解题分析本题题型呈现与以往不同,以往此类题主要是给出几种离子和一定条件来考查学生对离子间能否发生离子反应而判断离子是否共存,本题以化学实验制备(NH4)2Fe(SO4)2·6H2O过程为信息载体,题中隐含了(NH4)2Fe(SO4)2·6H2O是溶于水的盐,通过结晶析出(NH4)2Fe(SO4)2·6H2O晶体,过滤后的母液中主要还含有共存的NH4+、Fe2+、SO2-4,再通过附加条件来判断溶液中的离子是否还能共存,同时题干又隐含了附加条件pH<1的酸性溶液,各选项中又限定了其他不同的附加条件来进行考查,体现了江苏高考创新意识,又达到了对考生能力的多方面考查的目的。选项A中通入过量Cl2,Fe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Cl2能将Fe2+氧化为Fe3+,所以Fe2+不能存在。选项A错误。选项B中加入少量NaClO溶液,ClO-在酸性条件下也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同样可将Fe2+氧化为Fe3+而使Fe2+不能存在,实际上H+与ClO-也不能大量共存,所以选项B错误。选项C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OH-与Fe2+会反应生成Fe(OH)2沉淀、OH-与NH4+生成一水合氨而使Fe2+和NH4+都不能主要存在,所以选项C错误。选项D中虽然是加入过量NaClO和NaOH的混合溶液,题中给出的离子都不能发生离子反应,能共同存在,所以选项D正确。答案:D。

例4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Cl-、MnO-4

B.pH=2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NH+4、SiO2-3

C.Fe2+与H2O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2Fe2++H2O2+2H+2Fe3++2H2O

D.稀硫酸和Ba(OH)2溶液反应:H++SO2-4+Ba2++OH-BaSO4↓+H2O

解题分析本题将历届考查离子反应的两种题型离子共存和离子反应方程式正误判断合为一题,也是一种创新意识的体现。选项A中附加条件是无色,而MnO-4是紫(红)色而排除,其实在常温下酸性条件下MnO-4可将Cl-氧化成氯气而不能大量存在,故A错误。选项B附加条件是pH=2的溶液呈酸性,SiO2-3与H+反应生成H2SiO3沉淀而不能大量存在,B错。选项D是最常见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不符合离子之间的配比关系,应该是2H++SO2-4+Ba2++2OH-BaSO4↓+2H2O,不能部分约简,所以D。C项符合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原理,原子、电符、得失电子都守恒,C项正确。

答案:C。

离子反应原理考查在题型上是千变万化的,只要学生理解了离子反应原理,知道离子反应的反应实质和类型,掌握了题中给出的各种离子的性质、反应规律和一些特殊离子的特性,再注意题中的附加条件,特别是题中隐含附加条件,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不管题型如何变化,如何呈现考查方式,但考查的核心仍然是离子反应原理和常见重要离子的知识体系,以不变应万变,提高能力和思维,这类题是很容易高效正确的解决。

条件判断 第6篇

一、托收承付方式销售商品情况下收入确认条件的判断及具体应用

例1:江河公司采取托收承付方式销售商品,有关资料如下:

(1)2014年6月20日向昌盛公司销售一批A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款为400 000元,增值税税额68 000元,款项尚未收到;该批商品的成本为240 000元。江河公司在销售时已知昌盛公司资金周转发生困难,但为了减少存货积压,同时也为了维持与昌盛公司长期建立的商业伙伴关系,江河公司仍将商品发往昌盛公司且办妥托收手续。假定江河公司发出该批商品时其增值税纳税义务已经发生。

(2)2014年9月28日,江河公司得知昌盛公司经营情况逐渐好转,且昌盛公司承诺在近期付款。

分析:对于资料(1),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必须同时满足CAS 14规定的五个条件才能确认销售收入。本例中, 江河公司在销售A商品时已得知昌盛公司资金周转发生困难,因此,江河公司能否收回货款以及何时收回货款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不能满足“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这一条件(收入确认条件的第4个条件)。由此可以判定,江河公司在发出商品并办妥托收承付手续时不能确认销售收入,已发出的商品只能通过“发出商品”科目予以反映,待昌盛公司将来承诺付款后再确认商品销售收入。因而江河公司做出如下账务处理:借: 发出商品——A商品240 000;贷:库存商品——A商品240 000。同时,由题设条件可知,江河公司发出商品时,其增值税纳税义务已经发生,按税法规定必须计交销项税额,以确保本期交纳增值税的正确性,故应将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转入“应收账款”科目,做出如下账务处理:借:应收账款——昌盛公司68 0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8 000。

对于资料(2),9月28日,江河公司已得知昌盛公司经营情况逐渐好转,且昌盛公司承诺在近期将会付款,这就说明该销售业务已满足CAS 14规定的第4个收入确认条件“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故此时,江河公司完全可以确认商品销售收入,并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做出如下账务处理:借:应收账款——昌盛公司400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400 000。同时,借:主营业务成本240 000;贷: 发出商品——A商品240 000。

二、预收货款销售商品情况下收入确认条件的判断及具体应用

例2:江河公司于2014年8月20日与昌盛公司签订了一项M大型机器设备的订制合同,有关资料如下:

(1)该合同规定,M机器设备的销售价款为1 20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204 000元,昌盛公司需事先预付购料款720 000元给江河公司,剩余款项(含增值税)待M机器设备制造完成并交付昌盛公司验收合格后结清。但江河公司因生产能力所限,M机器设备的其中一个重要部件需委托大海公司生产,并与大海公司签订协议。2014年8月24日,昌盛公司按合同规定预付了购料款。

(2)2014年10月18日,江河公司与大海公司均已完成了各自负责的部件制造,由江河公司组装后交付昌盛公司,昌盛公司验收合格并投入使用;2014年10月22日,昌盛公司结清了合同的剩余价款,江河公司给昌盛公司开出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等账单,且增值税纳税义务已经发生。但此时大海公司尚未将由其负责制造的M机器设备部件成本资料送交给江河公司认定,导致江河公司无法合理估计该部件的生产成本。

(3)2014年11月10日,大海公司送交了有关部件的生产成本资料,江河公司经确认后如约向大海公司支付了委托生产部件的价款。江河公司经计算,该M机器设备的实际生产成本为960 000元。

分析:对于资料(1),2014年8月24日昌盛公司按合同规定预付购货款时,江河公司M机器设备尚未制造完成并交付给昌盛公司,因而未能满足CAS 14规定的第1个收入确认条件“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故此时江河公司不能确认商品销售收入,预收的购货款只能做出如下账务处理:借:银行存款720 000;贷:预收账款——昌盛公司720 000。

对于资料(2),江河公司虽然在2014年10月份组装M机器设备后交付给了昌盛公司并如数收回了合同的余款,完全可判定江河公司已满足了CAS 14规定的前4个收入确认条件,但是由于大海公司此时尚未将由其负责制造的M机器设备的重要部件的成本资料送交江河公司确认,导致江河公司无法合理地估计该部件的生产成本, 也就不能合理地估计整个M机器设备的生产成本。这就说明,截至10月22日江河公司还没有满足CAS 14规定的第5个收入确认条件“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不能确认M机器设备的销售收入。由于该日江河公司已给昌盛公司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等账单,且增值税纳税义务已经发生,按税法规定应当计交销项税额,以确保本月交纳增值税的正确性。于是,江河公司应做出如下账务处理:借:银行存款684 000(1 200 000+ 204 000-720 0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04 000、预收账款——昌盛公司480 000。

对于资料(3),由于在2014年11月10日大海公司送交了委托生产部件的生产成本资料,江河公司能够计算出整个M机器设备的实际生产成本,此时CAS 14规定的第5个收入确认条件也得到了满足,故该日江河公司完全可以确认M机器设备的销售收入并结转销售成本,做出如下账务处理:借:预收账款——昌盛公司1 200 000;贷: 主营业务收入1 200 000。同时,借:主营业务成本960 000; 贷:库存商品——M机器设备960 000。

三、委托代销商品中视同买断方式下收入确认条件的判断及具体应用

例3:江河公司于2014年10月8日与荣达公司签订了一项委托代销N商品的协议,有关资料如下:

(1)该批N商品的成本为60 000元,协议价为8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3 600元。

(2)江河公司按协议价格收取代销N商品的货款,代销N商品的实际售价由荣达公司自定,实际售价与协议价之间的差额归荣达公司所有。同时,协议规定,荣达公司将来没有将受托代销的N商品售出时,可以将N商品退回给江河公司。

(3)2014年10月26日,荣达公司已将该批N商品按80 000元的价格全部售出,收取增值税13 600元,并向江河公司开具代销清单,结清协议价款。

分析:由上述资料(1)与资料(2)可知,江河公司委托荣达公司代销商品是一种视同买断的代销行为。由于江河公司与荣达公司之间的协议明确规定荣达公司将来没有将委托代销的N商品售出时,可以将N商品退回给江河公司,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最终是否转移给购货方(第三方),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江河公司在发出商品时没有满足CAS 14规定的第1个收入确认条件,所以尚不能确认销售收入,发出的商品可以通过单独设置的“委托代销商品”科目核算,应做出如下账务处理:借:委托代销商品——N商品60 000;贷:库存商品——N商品60 000。

由资料(3)可知,荣达公司已将该批N商品按协议价格全部售出,说明此时江河公司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通过荣达公司最终转移给了第三方(购货方),且收到了荣达公司开来的代销清单,因此,CAS 14规定的第1个收入确认条件已得到满足。江河公司可以根据代销清单所列的已销N商品确认销售收入,并做出如下账务处理:借:应收账款——荣达公司93 600;贷:主营业务收入8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 600。 同时,借:主营业务成本60 000;贷:委托代销商品——N商品60 000。结清协议价款的账务处理略。

四、结束语

广大财会人员必须非常熟练地掌握商品销售收入确认的五条件,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准确、灵活地应用,既不能违背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处理基础,也不能违背CAS 14的有关规定。在处理商品销售业务时,要做到不提前确认收入(高估)、本期多交所得税,也不延迟确认收入(低估)、本期少交所得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会计准则的权威性,才能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摘要: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必须同时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规定的五个条件,方可确认商品销售收入。本文通过列举实例分析商品销售收入确认条件的具体应用,以期帮助广大财会人员准确、灵活地运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规定,避免发生违规操作现象。

关键词:商品销售收入,确认条件,托收承付,预收货款

参考文献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中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条件判断 第7篇

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人员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 根据企业经济环境和经营特点, 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日常会计事项的处理和财务报表编制采取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判断与选择的过程和判断力。会计职业判断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主观性活动, 它往往会影响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各方的经济利益。因此, 会计职业判断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权衡利弊得失, 按下列原则进行。

1.1 以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为前提

会计职业的专业性很强。它融技术方法和专业理念于一体。在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中。会计职业判断始终面临着客观性与相关性、稳定性与适用性、利益驱动与公允揭示等观念和立场的矛盾与斗争。始终伴随着道德因素。因此, 会计职业判断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恪守会计职业道德, 公允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流动。近年来, 一些上市公司基于利益驱动, 滥用会计政策进行盈余操纵的现象十分严重, 损害了会计职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为此, 要有效地制止企业利用会计职业判断弄虚作假、粉饰报表, 必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净化会计人员心灵。

1.2 以国家会计规范为依据

根据《会计法》的规定, 我国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企业选择会计政策、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除要遵循《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外。还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守法经营是企业作为法人赖以生存的基本前提, 也是会计职业判断的法律依据和底线。会计职业判断只能在会计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否则就是违法的, 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1.3 以公允、恰当反映为准则

财务会计的目标主要在于为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应当是真实而公允的, 应当恰当反映和报告。随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企业的所有者通常无法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特别是在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情况下, 投资者对企业的影响力被日益削弱, “经理控制型”、“内部人控制型”企业明显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强调会计信息的公允揭示和恰当反映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重要。因此, 公允性、恰当性成为会计职业判断合理与否的最终标准。

1.4 以相关性为根本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 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会计职业判断的相关适用性是完成企业目标、贯彻经营思想、确保企业会计政策得到很好贯彻的重要保证。会计人员要对企业具体会计政策进行判断和选择, 要考虑行业特点、企业组织形式、生产经营规模、理财环境、内部管理、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等诸多因素;正确评估企业自身所面临的商业环境, 合理确认收入、成本和费用, 并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最后要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以及理财环境的变化, 对会计政策作出重新选择, 以确保会计政策的相关性。

2 新会计准则和会计职业判断的关系

会计准则和职业判断相互依赖, 相互影响, 相辅相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会计职业判断有利于会计准则实施

企业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的广泛化和复杂化、客观情况的千差万别及复杂多变, 不可能存在普遍适用且稳定不变的会计政策和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 不进行职业判断。这些准则就不能准确实施。财务报告尤其是复杂或异常交易出现时, 意见的差异就非常明显。一般公认会计准则没有明确规定适当的会计处理方法, 需要企业及独立会计师在决策时作出相关判断。判断越合理充分。准则会被越好地使用, 从而财务报告的结果更准确客观, 为利益相关者提供的会计信息越真实, 并使有限的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反之, 片面的判断会歪曲经济业务事项的实质, 产生失真的会计信息, 误导利益相关者的决策, 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

2.2 会计准则的制定导向对职业判断有影响

会计准则的制定导向直接影响着会计职业判断。原来我国会计准则体系采用制度决定实务的导向, 制度制定得比较严密、完备。可操作性强。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小, 职业风险较低。但是此次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国际趋同, 采用准则导向, 准则制定得比较宽松、原则。可操作性弱, 则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加大。职业风险较高。

2.3 会计职业判断须在准则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会计职业判断必须在准则、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对于确定性的业务事项, 已有规定的要按规定执行;如果按规定有多种会计政策可供选择, 则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通过分析确定应选择适用的会计政策;准则或制度都没有作出规定的。需要会计人员本着真实、公允的原则, 利用会计人员的经验和职业判断力, 作出职业判断。而对于不确定性经济交易或事项需要以最近可获得的信息为基础作出判断, 并尽力确保信息来源的合法性。会计准则的改进要求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要随其变化而不断提高。

3 如何提升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力

3.1 转变观念, 树立会计职业判断观念

观念决定思想、决定实践。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 会计人员已形成排斥判断、崇尚统一的传统, 这是由过去长期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所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缺乏独立判断的意愿和行动, 即使有, 也可能会因经营者的不合作甚至抵制而难以实施, 从而导致会计人员丧失独立判断的积极性。处理会计事项时照搬以前的做法。或者请示领导遵照执行, 不越雷池半步。我国会计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国际会计的协调与趋同, 以会计准则指导会计工作, 而会计准则一般来说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 这必然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力。要求他们不仅能处理会计准则中已作明确规定的业务, 还能对规定不明或没有规定的业务按照会计原则和惯例作出合理判断。

3.2 会计人员需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

会计职业判断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有具备较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做好。首先, 会计人员必须重视会计基础理论的学习。基础理论可指导新程序的开拓。增强判断能力。其次, 在熟练掌握会计知识的同时, 还应掌握与会计相关的经济、金融、贸易、外汇等相关知识, 熟悉现代化的会计处理手段。最后,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 新政策、新法规、新制度不断出台,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接受后续教育, 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 认真领会相关政策、准则、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 使之成为开展会计职业判断的利器。

3.3 加强实践训练,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会计职业判断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 会计人员只有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提高适应复杂多变的会计环境的能力, 才能做好职业判断。而这种能力是在会计实践中通过不断训练逐步积累起来的。为此, 我们要打破会计岗位终身制。实行岗位轮换制, 甚至让会计人员深入生产、采购、仓储、销售等部门了解业务流程, 在实践中提高分析判断的综合能力。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是建立在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广泛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市场环境的准确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之上的。在高等教育中, 应更新会计教育观念, 改革会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为日后进行职业判断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 注重会计人员对新形势的敏感性、观念及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及知识的更新, 组织会计人员学习、讨论各项会计法规、准则和制度, 学习财税、金融、管理、计算机等相关知识。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业务培训和指导

参考文献

条件判断 第8篇

财政部2006年颁布了38项具体准则, 2007年起执行。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中对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所需条件规定为:

(1) 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 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 也没有对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3) 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 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5) 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根据以上准则的要求, 结合出版业的实际情况, 有几个问题必须讨论清楚, 否则企业在执行准则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统一的地方, 最终将导致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 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

1 出版物的风险和报酬的内涵

“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 是指商品所有者承担该商品价值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商品所有权上的报酬主要指商品所有者预期可获得的商品中包括的未来经济利益。”

出版物这种商品的风险和报酬的内涵, 应当从行业管理的角度加以界定, 这对销售收入的确认至关重要。“商品价值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是指出版物 (包括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等) 内容的过时、形式的陈旧、包装的老化、重复出版和无市场价值的出版。许多图书作为无效销售, 刚上市就遭遇退货, 或者根本就无缘上架等影响所导致的贬值。而“商品中包括的未来经济利益”则应当理解为出版物在满足读者时效上的需求, 传媒炒作带来的超值收益, 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政策、法律等意识形态的影响产生的增值。

2 出版物风险和报酬转移的标志

商品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是否已经转移给买方, 有“形式”和“实质”两个方面的标志。所谓“形式”是指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 具体标志是“商品所有权凭证转移或实物交付”。所谓“实质”是指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 其标志分为四种情况讨论

(1) “企业销售的商品在质量、品种、规格等方面不符合合同规定的要求, 又未根据正常的保证条款予以弥补, 因而仍负有责任。”这时风险和报酬的转移标志应该是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时。

(2) “企业销售商品的收入是否能够取得, 取决于代售方或寄销方是否已将商品售出。”所以应以收到代销清单为风险和报酬转移的标志。

(3) “企业尚未完成售出商品的安装或检验工作, 而此项安装或检验任务又是销售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当安装完毕并检验合格才能认为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

(4) “销售合同中规定了在约定情况下买方有权退货的条款, 而企业又不能确定退货的可能性。”若买方已表示接受或退货期已届满, 实际的风险和报酬也就随之而转移了。

上述的四种情况中, 除第三种外, 其余三种在出版物的销售中均是常见的, 尤其是第二种, 即代销业务, 实际工作中, 通常是书店收到图书后开始上架销售, 图书售出后再与出版社结清书款, 无法销售的图书就退回出版社。出版社在发出图书时一般不确认收入, 也无法确认收入, 待一定时间后, 与书店核对账目, 确定书已出售, 出版社才能开发票收书款, 同时确认收入。若严格按此程序操作, 销售收入的确认也是符合制度要求的, 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出版社的经营状况。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有很多出版社和书店之间存在着“关联方关系”, 故人为调整收入的确认时间和具体金额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会计信息便不能如实反映出一个企业的实际情况。

3 如何通过职业判断确定“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够流入企业”

“职业判断能力”是衡量一名会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销售收入的确认上, “职业判断能力”主要体现在“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的判断上, 它与销售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出版社书刊销售的形式, 大致有三种一是包销, 二是经销, 三是代销 (寄销) 。包销图书是购销双方就图书销售的数量、金额、折扣、款项结算时间订立合同, 到期结算并收取款项的图书购销形式, 其“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一般较易判断 (即按合同执行) 。代销 (寄销) 是出版社将一部分图书交给经销商, 按实际销售数量定期结算并收取款项的图书购销方式;通常以代销清单作为判断的依据。经销是介于包销和代销之间的一种销售形式, 其与包销的最大区别是可以退货, 这是目前图书销售市场最主要的销售形式, 根据订货和结算方式的不同, 该销售形式又可分为三种情况: (1) 款到发出图书; (2) 通过订货会或据客户订单、传真、电话订货发书, 三个月后开票结算; (3) 先发书, 半年后或更长时间才能结算。

根据以上情况, 可得出不同的判断, 第一种情况直接确认收入, 勿需判断;第二、三种情况需要依据对方 (购货方) 的信誉情况、历史交易记录、本批图书的市场动态, 以及对方近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等综合因素分析后确定, 正常情况下, 第二种情况可于三个月后办妥托收时确定;第三种情况有试销性质, 在不能合理确定退货可能性时, 只能在期满或图书已出售时才能确定。

4 在收入确认上如何严格遵循“配比”原则

在《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相关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计量”是来源于“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的要求, 而出版社的教材和教辅图书在这个问题上较为特殊, 通常的做法是出版社将编辑加工好的图书交印刷厂, 印刷厂印制完成后分批将图书直接交到新华书店, 书店收书后将收书回单返回一联到出版社, 出版社根据交书单开具发票到书店收款;经常出现书款已收, 而印刷费、纸款、稿费等成本费用尚未支付。表现出来的问题是收入何时确认, 是收款开票时, 还是待全部成本结清时?有两种做法可选择。

4.1 预估成本法

因为图书的直接成本 (图书成本的主要部分) 是可以基本准确地预测出来的, 根据构成图书纸张价格是基本确定的;图书的印刷成本, 根据行业的价格规定, 在实际结算之前, 也是可准确预测的;支付给图书作者的稿费, 在图书出版合同中有明确规定。所以可用预估成本在收入实现时结转当期损益, 以保证“配比”原则的执行。但必须在实际成本确定后对原预估成本进行调整。

4.2 实际成本法

收到货款时暂不确认收入, 记入“预收账款”账户, 待实际成本确定后, 再将“预收账款”转入当期收入, 同时按实际成本结转当期销售成本;该方法的缺陷是会计确认收入的时间与税法确认收入的时间出现差异, 增值税法关于收入确认的条件是

(1) 采用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 不论货物是否发出, 均为收到销售款或取得索取销售款的凭据, 并将提货单交给买方的当天。

(2) 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 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

(3) 6种视同销售货物行为, 为货物移送的当天。

很显然, 在用实际成本结转损益时就会与税法规定的纳税时间产生差异, 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就必须将收入确认与增值税 (销项税额) 的确认分开进行。

综上所述, 出版社销售收入的确认不仅关系到一个企业的会计信息的质量, 而且还涉及到税收问题, 客观、真实、准确的确认销售收入, 在遵循国家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前提下, 通过行业规范将国家规定的抽象概念具体化, 从而使行业内的各企业在执行中增强可操作性, 避免认识上的偏差, 提升会计信息的相互可比性。

参考文献

[1]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申草编.最新企业会计准则疑难通解[M].大连:大连出版社, 2006.

[2]于小镭博士, 徐兴恩教授.新企业会计准则实务指南与讲解.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条件判断 第9篇

创新转型系指一个国家、地区、行业或者企业, 由模仿状态跃迁到创新状态的过程。一般来说, 后发国家的发展总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是后发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起点, 但是, 当模仿持续一段时间以后, 模仿的正向效应就会逐渐减弱, 并最终演变成为阻碍发展的障碍因素。因此, 后发国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模仿之后, 就必须认真地思考如何走出模仿循环, 并逐渐实现由模仿向创新的转型。

后发国家的创新转型既是一个历史性难题, 但同时又在不断地发生着。一方面, 一些国家长期未能完成创新转型, 如中欧、南美诸国; 而另一方面, 一些国家却又顺利地完成了创新转型, 如德、美、日、韩等国。这两种相互矛盾的结果表明, 后发国家的创新转型既是可以实现的, 但又是附有条件的。国家创新转型的条件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其中, 宏观技术经济条件是一个重要方面。

宏观技术经济条件包括宏观技术条件和宏观经济条件两个方面, 其中, 宏观技术条件主要是指一国的总体生产技术水平, 宏观经济条件主要是指一国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本文将主要通过分析韩国在创新转型时期的宏观技术经济条件, 来间接地考察我国是否具备了创新转型时期的宏观技术经济条件。

关于创新转型的重要性, 佘世飞 ( 2010) [1]认为, 从引进、吸收到改进、创新, 从复制性模仿演变到创造性模仿,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后发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核心, 任何后发国家都不可能跨越技术引进、技术模仿直接进入自主创新阶段, 但若只是长期依靠模仿, 容易陷入“模仿陷阱”, 且永远不可能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实现长远的发展, 必须要实现由模仿到创新的转型。

关于从模仿到创新的演进条件, Verspagen[2]认为技术赶超依赖于落后国家是否具备吸收发达国家技术外溢的技术能力; Schacht[3]、Kim[4]、宋耘[5]和曾进泽认为后发企业必须具备足够的技术能力才能从模仿跨越到创新; Teece ( 1977 ) [6]、Kelle ( 1996) [7]、Borensztein等 ( 1998) [8]等认为人力资本的积累对于技术赶超的实现有重要作用; 林筠、何婕等 ( 2011) [9]认为企业智力资本对渐进式和根本性技术创新均具有显著正效应; Kim ( 1999) 认为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取决于现有知识基础和努力程度, 且努力程度在长期更为关键; Criscuolo & Narul ( 2001) [10]认为国家层次的最低能力积累对利用外部的知识资源、推动内生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魏枫 ( 2009) [11]认为后发国家必须与世界技术前沿的距离缩小到一定程度且需要某些条件的刺激方能进入到自主创新; 魏江 ( 2011) [12]认为企业要想实施不连续创新, 必须保持战略规划长期柔性并克服高管人员认知刚性; 伦蕊 ( 2008) [13]分析了推动中原地区企业模仿创新行为向自主创新行为演进的工业精神的培育、模仿行为的风险等主要情境因素。

以往关于企业向自主创新跃迁的条件研究主要是从人力资本、知识积累、技术能力、外商投资、创新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而缺乏从整体上考察一国创新转型的宏观技术经济条件, 尤其是缺乏基于转型成功国家案例的定量研究。本文以韩国1980—2009 年的转型经验为例, 考察宏观技术经济条件对于国家创新转型的驱动效应, 测算创新转型所要求的宏观技术经济条件阈值, 并将研究结果与我国的国情进行比照, 据此判断我国目前是否具备了创新转型的宏观技术经济条件。

1 指标选取及测度

1. 1 宏观技术条件的衡量指标选取及测度

宏观技术条件是一国总体生产技术水平。一国总体生产技术水平可以用一国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来反映。一国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可由下式计算:社会劳动生产率= 国内生产总值 ÷ 劳动力人数。

其中, 数据可以从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中获取。为了消除通货膨胀和汇率波动的影响, 国内生产总值采用2000 年不变价美元。

省市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计算中采用该地区生产总值代替国内生产总值指标, 从业人员数代替劳动力人数, 数据可由《新中国成立60 周年统计资料汇编》和各地方统计年鉴获取。

1. 2 宏观经济条件的衡量指标选取及测度

宏观经济条件就是一国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一国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可以用一国的人均GNP来反映。一般来说, GNP比GDP更能反映一国国民所创造的经济成果。同时, 为了控制人口因素的影响, 本文拟选取人均GNP作为一国的宏观经济条件衡量指标。各国人均GNP的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 货币单位为2000 年不变价美元。省市采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代替人均GNP指标。

1. 3 自主创新强度的衡量指标选取及测度

目前, 大多采用专利授权量或者专利申请量作为技术创新的代理变量。专利通常划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种类型。其中发明的创新程度最高, 实用新型的创新程度居中, 外观设计的创新程度最低。从技术创新的发展阶段看, 分别相当于自主创新阶段, 模仿式创新阶段和创新式模仿阶段。

此外, 专利按其所处法律状态又划分为申请专利和授权专利两种形态。其中, 申请专利是尚处于权利申报阶段的技术, 并不具备法定的专利身份。而授权专利则是已经获得法律认可和保护的技术, 具备了法定的专利身份。

基于上述讨论, 本文拟采用三类专利授权量在专利授权总量中的占比作为衡量创新程度的指标, 其中, 以专利授权量中的发明占比来衡量自主创新强度, 以实用新型占比来衡量模仿式创新强度, 以外观设计占比来衡量创新式模仿强度。

2 模型设定及检验方法

2. 1 模型设定

时间序列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通常采用格兰杰 ( Granger) 因果检验方法, 其公式为:

其中, xt、yt分别表示x、y的当期变量; xt - i、yt - i分别表示x、y的滞后t - i期变量; u1t、u2t表示均值为0、方差为常数的随机变量; α、β、λ、δ 为估计参数。

2. 2 检验方法

1 平稳性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之前首先应对被检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 即单位根检验。

2 协整检验。两个非平稳时间序列是否具有稳定的均衡关系, 可以运用协整检验予以判断。

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判断两个序列之间是否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4 联合系数检验。检验解释变量的各滞后期是否联合对被解释变量具有显著的影响, 选用Wald联合系数检验中的F检验。

3 韩国创新转型的宏观技术经济条件分析

3. 1 韩国劳动生产率和人均GNP对自主创新强度的Granger因果检验

3. 1. 1 待检变量与数据结构

本文以韩国国民国内授权专利中的发明专利占比 ( Y) 作为该国自主创新强度的测度, 以劳动生产率 ( X1) 作为衡量该国宏观技术水平的指标, 以人均GNP ( X2) 作为衡量该国宏观经济水平的指标。样本数据采用世界银行对韩国1980—2009 年共30个年度的统计数据。数据结构见表1。

3. 1. 2 平稳性检验

将韩国1980—2009 年的发明专利占比 ( Y) 、劳动生产率 ( X1) 、人均GNP ( X2) 等三个时间序列数据, 代入Eviews软件作单位根检验, 检验结果见表2。

从表2 可以看出, 韩国1980—2009 年的发明专利占比 ( Y) 、劳动生产率 ( X1) 、人均GNP ( X2) 等三个水平序列, 其扩展Dickey-Fuller检验的t统计量值均大于10% 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 说明这三个水平序列均存在单位根, 即三者皆属于非平稳序列。

对上述三个水平序列取对数, 再对三个对数序列作单位根检验, 检验结果见表3。

从表3 可以看出, 韩国1980—2009 年的发明占比对数序列 ( LY) 的扩展Dickey-Fuller检验的t统计量值大于10% 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 说明发明占比对数序列 ( LY) 存在单位根, 是非平稳的; 劳动生产率对数序列 ( LX1) 、人均GNP对数序列 ( LX2) 的扩展Dickey-Fuller检验的t统计量值小于10% 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 但仍大于5% 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 说明这两个序列在10% 的显著性水平下平稳, 但在5% 的显著性水平下不平稳。

对上述三个对数序列做一阶差分处理, 再对三个对数差分序列作单位根检验, 检验结果见表4。

从表4 可见, 韩国1980—2009 年的发明占比对数差分序列 ( ΔLY) 、劳动生产率对数差分序列 ( ΔLX1) 的扩展Dickey-Fuller检验t统计量值小于1% 水平下的临界值, 人均GNP对数差分序列 ( ΔLX2) 的扩展Dickey-Fuller检验t统计量值小于5% 水平下的临界值, 说明这三个对数差分序列在5% 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没有单位根, 即都是平稳序列。综合表3 和表4 的检验结果,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即韩国1980—2009 年的发明占比对数序列 ( LY) 、劳动生产率对数序列 ( LX1) 、人均GNP对数序列 ( LX2) 等三个对数序列都是一阶单整序列I ( 1) 。

3. 1. 3 协整检验

对于同是一阶单整的发明专利占比对数序列 ( LY) 与劳动生产率对数序列 ( LX1) , 以及发明专利占比对数序列 ( LY) 与人均GNP对数序列 ( LX2) , 分别进行协整检验, 检验结果见表5 和表6。

注: * 、**、***分别表示统计显著性水平为10% 、5% 、1% 。

注: * 、**、***分别表示统计显著性水平为10% 、5% 、1% 。

从表5 可以看出, 韩国1980—2009 年的发明专利占比对数序列 ( LY) 与劳动生产率对数序列 ( LX1) 的协整检验迹统计量值26. 42583 大于1% 显著性水平的临界值20. 04, 说明二者之间在1% 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协整关系。

从表6 可以看出, 韩国1980—2009 年的发明专利占比对数序列 ( LY) 与人均GNP对数序列 ( LX2) 之间在1% 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协整关系。

3. 1. 4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鉴于韩国1980—2009 年的发明专利占比对数序列 ( LY) 与劳动生产率对数序列 ( LX1) 都是一阶单整序列且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可以对这两个对数序列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检验结果见表7。

从表7 可见, 自主创新强度 ( LY) 与宏观技术条件 ( LX1) 之间存在着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即宏观技术条件是自主创新强度的单向Granger因, 且这种因果效应一直从滞后1 期持续到滞后4 期。据此可以认为, 一国的宏观技术条件是制约该国创新转型的长期要件。

注: * 、**、***分别表示统计显著性水平为10% 、5% 、1% ; 星号左边的数字为显著性概率。

同理, 韩国1980—2009 年的发明专利占比对数序列 ( LY) 与人均GNP对数序列 ( LX2) 都是一阶单整序列且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可以对这两个对数序列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检验结果见表8。

从表8 可见, 自主创新强度与宏观经济条件之间存在着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即宏观经济条件是自主创新强度的单向Granger因, 且这种因果效应一直从滞后1 期持续到滞后9 期。据此可以认为, 一国的宏观经济条件是制约该国创新转型的长期要件。

注: * 、**、***分别表示统计显著性水平为10% 、5% 、1% ; 星号左边的数字为显著性概率。

3. 2 韩国劳动生产率对自主创新强度的长期效应估计

3. 2. 1 劳动生产率对自主创新强度的长期效应模型构建

表7 显示, 劳动生产率是自主创新强度的单向Granger因, 且因果效应从滞后1 期延续到滞后4期。据此构建劳动生产率对自主创新强度的长期效应模型如式 ( 3) 。

其中, Yt表示当期自主创新强度; X1 ( t-i) 表示滞后i期的劳动生产率; Y ( t-j) 表示滞后j期的自主创新强度; L为对数算子; u1t表示均值为0、方差为常数的随机变量; α1i、β1i为估计参数; K表示滞后期数, K = 1, 2, 3, 4。

3. 2. 2 劳动生产率对自主创新强度的长期效应估计结果

利用韩国1980—2009 年的发明占比对数序列 ( LY) 和劳动生产率对数序列 ( LX1) 数据, 带入式 ( 3) 中, 对各参数进行估计, 估计结果见表9。

注: 第一列变量名后括号中的数字表示滞后阶数。

3. 2. 3劳动生产率对自主创新强度的长期弹性计算

长期弹性的计算公式如式 ( 4) 。

式中, LRP为劳动生产率对自主创新强度的长期弹性; α1i为滞后i期的劳动生产率 ( LX1 ( - i) ) 对自主创新强度 ( Yt) 的Granger因系数; K为劳动生产率的滞后阶数, K = 1, 2, 3, 4。计算结果见表10 。

注: * 、**、***分别表示统计显著性水平为10% 、5% 、1% ; 星号左边的数字为显著性概率。

从表10 可以看出, 劳动生产率 ( X1) 对自主创新强度 ( Y) 从滞后1 期到滞后4 期均存在显著的长期正向影响, 即自主创新强度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长期增加。这就是说, 劳动生产率是促进国家创新转型的驱动因素, 且这种驱动效应是长期的。

3. 3 韩国人均GNP对自主创新强度的长期效应估计

3. 3. 1 人均GNP对自主创新强度的长期效应模型构建

表8 显示, 人均GNP是自主创新强度的单向Granger因, 且因果效应从滞后1 期延续到滞后9期。据此构建人均GNP对自主创新强度的长期效应模型如式 ( 5) 。

其中, Yt表示当期自主创新强度; X2 ( t-i) 表示滞后i期的人均GNP; Y ( t-j) 表示滞后j期的自主创新强度; L为对数算子; μ2t表示均值为0、方差为常数的随机变量; α2i、β2i为估计参数; K表示滞后期数, 且K = 1, 2, 3, 4, 5, 6, 7, 8, 9。

3. 3. 2 人均GNP对自主创新强度的长期效应估计结果

利用韩国1980—2009 年的发明占比对数序列 ( LY) 和人均GNP对数序列 ( LX2) 数据, 带入式 ( 5) 中, 对各参数进行估计, 估计结果见表11。

3. 3. 3 人均GNP对自主创新强度的长期弹性计算

长期弹性的计算公式如式 (6) 所示。

式中, LRP为生产效率对自主创新强度的长期效应; α2i为滞后i期的人均GNP ( LX2 ( - i) ) 对自主创新强度 ( Yt) 的Granger因系数; K为人均GNP的滞后阶数, K = 1, 2, 3, 4, 5, 6, 7, 8, 9。计算结果见表12。

从表12 可以看出, 人均GNP ( X2) 对自主创新强度 ( Y) 从滞后1 期到滞后9 期 ( 第8 期除外) 均存在显著的长期正向影响, 即自主创新强度会随着人均GNP的提高而长期增加。这就是说, 人均GNP是促进国家创新转型的驱动因素, 且这种驱动效应是长期的。

4 对我国创新转型条件的判断

4. 1韩国在创新转型时期的宏观技术经济条件状况

从历年来授权专利中的发明占比来看, 韩国2005 年的专利授权量中发明占比达到了40% , 在三类专利占比中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据此, 本文认为韩国创新转型完成时期为2005 年。

注: 第一列变量名后括号中的数字表示滞后阶数。

注: * 、**、***分别表示统计显著性水平为10% 、5% 、1% ; 星号左边的数字为显著性概率。

为考察韩国创新转型的发展动态, 本文分别选取授权专利中发明占比10% 、20% 、30% 、40% 作为衡量自主创新强度的四个阶段指标。同时, 根据前面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 我们取劳动生产率滞后1 ~ 4 期的平均值作为影响当期自主创新强度的宏观技术条件指标, 取人均GNP滞后1 ~ 7 期的平均值作为影响当期自主创新强度的宏观经济条件指标。据此, 我们列出韩国创新转型4 个阶段的宏观技术经济条件指标于表13。

注: a. 宏观技术条件为滞后1 ~ 4 期的平均劳动生产率;b. 宏观经济条件为滞后1 ~ 7 期的平均人均GNP。

4. 2 我国创新转型的宏观技术条件判断

中国在2004 年的授权专利中发明占比为10% , 创新强度相当于韩国1990 年的水平。从劳动生产率的条件上看, 中国在2004 年仅为0. 23 万美元/人 ( 2000 年价格) , 在整体上仍没有达到韩国1990 年的劳动生产率1. 4 万美元/ 人 ( 2000 年价格) 的水平。但杭州、石家庄、广州、上海、福州、济南、南京、成都、深圳、天津等地区达到或接近韩国1990 年的劳动生产率水平 ( 参见表14 ) 。这表明, 尽管我国整体上尚不具备类似于韩国创新转型的宏观技术条件, 但部分先进省市基本具备了创新转型的宏观技术条件。

单位:万美元/人, 2000年价格

注: a. 北京因有大量的外来劳动力涌入, 导致其劳动生产率被严重低估。

4. 3 我国创新转型的宏观经济条件判断

从人均GNP的条件上看, 中国在2004 年仅为955 美元/ 人 ( 2000 年价格) , 在整体上没有达到韩国1990 年的人均GNP水平, 但深圳、广州等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已达到或接近韩国1990 年的人均GNP水平 ( 参见表15) 。这表明, 尽管我国整体上尚不具备类似于韩国创新转型的宏观经济条件, 但部分先进省市基本具备了创新转型的宏观经济条件。

4. 4 我国创新转型条件在经过购买力平价修正后的再判断

本文中的GDP、GNP数据均采用2000 年不变价美元, 这就要求将各国货币换算成美元, 而这种换算是基于市场汇率的。通常, 汇率主要是反映国际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 而并不能反映不同币种的实际购买力, 因此, 基于汇率的货币换算往往会产生对货币真实价值的误判。

为了尽可能消除汇率的偏误, 国际上通常采用购买力平价来进行不同货币之间的换算。购买力平价是根据各国国内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 它能反映各国货币在各自国家的实际购买力。表16、表17 分别列出了中、韩两国在1986—2009 年间, 本币兑换美元的汇率年平均中间价, 购买力平价推算值, 以及各年度汇率与购买力平价的比值。

单位:美元/人, 2000年价格

注: 各城市没有GNP数据, 此处采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代替。

从表16 可见, 除少部分年份外, 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大多是购买力平价的2 倍以上, 平均为2. 32 倍。据此可以认为, 将人民币按照汇率折算成美元, 会使得我国的GDP和GNP数据至少被低估一半。

数据来源:a.1986—2009年汇率出自《中国统计年鉴2012》/6-2:人民币汇率 (年平均价) ;b.人民币购买力平价参考来源:IMF-WEO世界各国经济指标数据库。

数据来源:a.1986—2009年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出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韩元购买力平价参考来源:IMF-WEO世界各国经济指标数据库。

经过购买力平价校正后, 韩国1990 年的劳动生产率调整至0. 83 万美元/人, 人均GNP调整至2987美元/人。按此标准, 则我国三分之二以上的省会城市在2004 年达到或接近韩国1990 年的劳动生产率水平, 从而基本具备了创新转型的宏观技术条件; 一半以上的省会城市在2004 年达到或接近韩国1990 年的人均GNP水平, 从而基本具备了创新转型的宏观经济条件。其中, 同时具备创新转型的宏观技术条件和宏观经济条件的省会城市有杭州、广州、上海等13 个城市 ( 参见表18) 。

5 结论

本文以专利授权量中的发明占比来衡量一国的自主创新强度, 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来衡量一国的宏观技术条件, 以人均GNP来衡量一国的宏观经济条件, 并运用韩国创新转型时期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 从韩国创新转型的经验看, 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人均GNP是促进国家创新转型的长期驱动因素。其中,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效应达到4 期, 人均GNP的持续效应达到9 期。

2 国家创新转型依赖于一定的宏观技术经济条件。其中, 宏观技术条件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 宏观经济条件是人均GNP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

3 2004 年我国专利授权量中的发明占比达到10% 左右, 相当于韩国1990 年的创新强度水平。但我国整体上尚未达到创新转型的宏观技术经济条件。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条件判断】相关文章:

判断三角形成立的条件07-04

临床判断05-10

会计判断06-04

判断原则06-30

判断信息07-30

基本判断08-31

逆向会计判断05-31

故障判断处理06-08

职业判断论文09-04

企业文化判断06-20

上一篇:国际贸易专业毕业论文下一篇:法学专业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