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形式范文

2024-07-07

园林形式范文(精选9篇)

园林形式 第1篇

1 园林植物景观的形式美

1.1 形态美

园林植物大多有其天然的独特形态美, 有的苍劲雄伟, 有的婀娜多姿, 有的古雅奇特, 有的悬根露爪, 有的俊秀飘逸, 有的挺拔刚劲, 有的倩影婆娑, 如树冠有球形、塔形、伞形、圆锥形等, 可谓千姿百态。飘逸的垂柳, 挺拔的白杨, 庄严的侧柏, 如盖的油松……都是具有形态美的乔木。园林植物除了单株形态美而外, 单株的根脚、树冠、叶序、花序、花果形态及植物群落形态等, 与色彩一起构成不同的季相景观。

1.2 色彩美

就园林植物色彩而言, 主要包括皮、叶、花、果的色彩, 而这些又是随着四季更替而变化的, 随地理位置不同而异, 甚至在群落中也因单株位置不同而有所差异。植物的色彩美首先表现在植物的叶色上。绝大多数植物的叶片是绿色的, 但植物叶片的绿色在色度上深浅不同, 在色调上也有明暗之异, 如淡绿色的柳树、浅绿色的梧桐、深绿色的香樟、暗绿色的油松等, 选择色度对比大的种类搭配时所产生的景观极具深度。这种色度和色调的不同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 如柳树初发芽时由黄绿逐渐变为浅绿, 夏秋季节为浓绿;春季银杏叶子为绿色, 秋季叶变为黄色。这些色叶树随季节不同, 呈现出相应的季相景观。

1.3 线条美

植物的线条主要包括树干的线条、树枝的线条、林冠线、林缘线等。线条的形态可以表现不同的内涵。例如, 粗壮挺拔的线条表示坚强、刚直;细嫩柔弱的线条表示温馨秀丽、有韵味;飞动的线条表现挥洒自如、酣畅淋漓的美;密集排列、顺势而下的线条表现一泻千里的情景;蜿蜒迂回的线条又有溪水漫流的韵味。在园林植物造景中, 将植物所表现的直线条和曲线条结合起来, 形成不同风格的植物景观。

2 园林植物景观的意境美

园林植物景观的意境美是一种审美的精神效果, 其不是一片有限的风景, 而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园林设计中, 常通过各种植物的合理配置, 创造出景致各异的景观。由于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的不同, 对不同植物常带有一定的思想感情, 甚至人格化。例如, 我国常以松柏代表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欧洲许多国家以月桂代表光荣, 橄榄枝象征和平。各种植物的配置组合, 给人们带来丰富多彩的精神享受。例如, 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 象征着坚贞、气节和理想, 代表着高尚的品质;把梅、兰、竹、菊誉为“四君子”, 把梅花、山茶、水仙、迎春合称“雪中四友”。在民间, 传统上更有所谓“玉、堂、春、富、贵”的观念, 家中能有玉兰、海棠、迎春、牡丹和桂花开放, 就会给其带来全年精神上的快乐与安慰。园林植物景观的意境美, 不仅能使人从视觉上获得诗情画意, 而且从听觉、嗅觉上得到美的享受。“夜雨芭蕉”所产生的声响效果而给人以艺术感受;幽香的兰花、夏日的荷花、飘香的桂花、寒冬的腊梅, 不仅香气沁人心脾, 同时也可以抒发某种感情。

3 园林植物景观的组合美

园林植物是经过长期人工选择的各具特色的观赏性植物, 以它们的优美形态和线条、动人的色彩、自然的声响、宜人的芳香在园林中可独立或组合构成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

3.1 孤植

孤植是单形体的树木形态与色彩的景观表现形式。将一株姿态优美的乔木或灌木种植在一个开阔的空间, 枝叶任其向四周伸展, 植物的个体美可以让游人充分欣赏。作为孤植树种, 有的挺拔雄伟, 有的端庄秀丽, 有的展枝优美, 有的花果繁茂。在自然式园林中, 将孤植树布置在园路或溪流的转弯处, 吸引游人继续前行;在古典园林中, 特别吸引人的孤植树布置在假山悬崖上作为配景。体型巨大、轮廓丰富的树种种植在大草坪或大面积的水滨处, 与蓝色的天空或水面作对比, 形成了优美的天际线或水滨;体型娇小、轮廓优美的树种, 以小型的草地或水面作为衬托, 突出了孤植树优美的姿态[l]。

3.2 对植

对植是按一定轴线关系均衡配置2株或2丛乔灌木的景观表现形式。常配置于建筑、广场、道路、公园的入口, 突出入口的严整气氛。如规则式对植, 植物体型大小与主体相称, 形体和色彩与主体之间有所变化;自然式对植, 体型大小和姿态有所差异, 距中轴线大者近、小者远, 彼此顾盼呼应。

3.3 列植

列植是沿一定方向等距栽植同一树种或不同树种的景观表现形式。如道路两边的行道树, 不仅遮荫效果好, 而且其节奏感和深远感给人以整齐壮观的艺术享受;耐湿的垂柳列植于池边的堤岸, 形成倒影成行的美景。

3.4 丛植

丛植是按形式美的构图规律, 既要表现树木的群体美, 又要烘托出树木个体美的丛状组合形式。一般布置在树林边缘、大草地上、林中空地、道路转弯处等。形态上高低起伏、错落有致, 色彩上有基调、主调、配调之分[2]。随着视点的变化和植物季相的变化, 树丛的组合景观及色彩也随之发生变化。

3.5 群植

群植是多数乔木或灌木的混合栽植景观, 表现了植物的群体美。用乔木、灌木、花草配置的自然式群体, 体现出植物景观的生态美, 外貌上具有四季的季相景观、曲折的林缘线、起伏错落的林冠线和疏密有致的空间层次。同一树种成片群植, 具有郁郁葱葱的林相。

3.6 绿篱

绿篱是规则式种植形式, 采用近距离的株行距单行或双行密植灌木或小乔木。在规则式园林中, 常用修剪整齐的绿篱来屏障视线或分隔不同的园林空间, 给人一种有节奏的韵律感;在自然式园林中, 常用绿篱分隔园中的规则式部分, 缓和两种风格迥异的园林布局所产生的强烈对比。

3.7 花坛

不同色彩的园林植物在一定几何形状的种植床内配置成各种图案, 表现出植物群体的集体美和色彩美。花坛作主景, 通常配置在主景主轴两侧;作为配景时, 常设在道路、广场两侧。花坛色彩艳丽、明快, 图案丰富多彩, 表现形式多样, 因此在园林中有强烈的装饰效果。

3.8 花境

花境是在绿地边树丛、道路两旁、绿篱、栏杆及建筑物前, 以带状自然式栽种的植物景观。花境营造的是“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源于自然, 高于自然”的植物景观, 能极大地丰富视觉效果, 满足景观多样性的同时也保证了物种多样性。花境主要表现的是自然风景中花卉的生长规律, 因此, 花境不但表现出植物个体生长的自然美, 更重要的是还展现出植物自然组合的群体美。在自然式园林中保留自然生长的野生植物, 形成颇有野趣的园林景观。

4 结语

园林植物以优美的形态、绚丽的色彩、诗情画意的意境、科学的组合, 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园林植物景观, 给人们以视觉、听觉、嗅觉及精神上的美感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从而打造出符合现代人生活的宜居环境。

摘要:园林植物是园林美的主要构成要素, 其以不同的形式、诗情画意的意境和多样的配置, 创造出丰富的园林植物景观, 给人以美的感受和遐想空间, 从而打造出符合现代人生活的宜居环境。

关键词:园林植物,园林美,植物景观

参考文献

[1]屈永健.园林美学[M].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

园林形式 第2篇

一、种植方式

一、规则式——整齐、庄严、雄伟、开朗

讲究对比:形的对比、姿态的对比

二、自然式——宁静、深邃、活泼

布局上讲究步移景异、应用框景、夹景、障景、对景、借景手法

三、混合式

二、种植类型

Ⅰ 花卉的配置与应用

在园林绿地中,除了乔木、灌木的栽植和建筑、道路及必须的构筑物以外,还需种植一定量的花卉,使其整个景观丰富多彩。因此,花卉、草坪及地被植物等是园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园林中,花卉常被布置成花坛、花境、花丛、花台等,一些蔓性花卉还可装饰柱、廊、篱及棚架。

Ⅱ 园林树木的配置与应用

一、园林树木配置的方式

孤植

孤植树又称为独赏树、标本树、赏形树或独植树。主要表现树木的形体美,可以独立成为景物供观赏用。适宜作独赏树的树种,一般需树木高大雄伟,树形优美,且寿命较长,或具有美丽的花、果、树皮或叶色的种类。

一般采取单独植的方式,但也偶有用2~3株合栽成一个整体树冠的。

对植

在构图轴线两侧所栽植的、互相呼应的园林植物,称之为对植。对植可以是2株树、3株树,或2个树丛、树群。对植在园林艺术构图中只作配景,动势向轴线集中。列植

即行列栽植,是指乔、灌木沿一定方向(直线或曲线)按一定的株行距连续栽植的种植类型。它是规则式种植形式。

带植

树木成带状自然式种植,其长短轴比大于4:1。

丛植和聚植

1、丛植

由二、三株至一、二十株同种类的树种较紧密地种植在一起,其树冠线彼此密接而形成一整体外轮廓线的称为丛植。丛植的目的主要是发挥集体的作用,它对环境有较强的抗逆性,在艺术上强调了整体美。

2、聚植(集植或组植)

由二、三株至一、二十株不同种类的树种配成一个景观单元的配植方式称聚植;亦可用几个丛植组成聚植。聚植能充分发挥树木的集团美,它既能表现出不同种类的个性特征又能使这

些个性特征很好地协调地组合在一起而形成集团美,在景观上是具有丰富表现力的一种配植方式

三地被植物的配置应用

地被植物,指覆盖在地表面的低矮植物,它不仅包括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还有一些适应性较强的低矮、匍匐型的灌木和藤本植物。

四、攀缘植物的应用

(一)攀缘植物的室外应用

1、垂直绿化

垂直绿化(Vertical Planting)是指利用攀缘植物来美饰建筑物的一种绿化形式,由于这种绿化是向立面发展,所以叫做垂直绿化。

2、墙面绿化

利用攀缘植物装饰建筑物墙面称为墙面绿化。这类攀缘植物基本上都属于攀附攀缘植物。因其茂密的枝叶,能起到防止风雨侵蚀和烈日曝晒的作用,就好象给墙面披上了绿色的保护服。墙面绿化以后,还能创造一个凉爽舒适的环境。经测定,在炎热季节,有墙面绿化的室内温度比没有墙面绿化的要低2—4℃。

3、阳台绿化

阳台是建筑立面上重点装饰的部位,阳台的绿化必须考虑建筑立面的总设计意图与美化街景的任务。故阳台的绿化也是建筑和街道绿化的一部分,最好由建筑部门和园林部门统一考虑其阳台绿化的类型。

4、棚架绿化

攀缘植物在棚架所决定的空间范围内生长称为棚架绿化。棚架绿化能充分利用空间,如路面、水面、车棚、杂物堆场上面的棚架。建在建筑物门窗向阳处的棚架能遮挡烈日代替荫棚。公园、街道绿地和庭院中的棚架往往都是整体组成中的重要景观,又是休憩的场所。

5、篱笆与围墙绿化

6、栏杆绿化

现代园林设计中材料与形式的关系 第3篇

[关键词]现代园林的设计;材料;形式;关系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409-01

一、现代园林设计中目前的发展状况

在艺术领域中,为了能够将艺术中的价值理念很好的表现出来,这就需要借助材料,从而形成不同的形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这就要求园林设计中要不断注入新的血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设计师为了使得园林设计更具有现代性,只有通过运用不同的材料,对园林设计的形式进行深化和改革。纵观东西方园林的发展历史,我国传统的园林设计大多数以植物、砂石、木材、水体等自然材料为主,然而现代园林设计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大多数是以通过有限的材料来变化出无限的表现形式。在园林设计几百年的历史中,随着人们的思想水平的不断变化,园林设计的理念和施工工艺在不断发生变化。自从进入20世纪以后,现代园林设计不仅仅受到材料的影响,它也受到绘画、雕塑、建筑等相关领域的影响,现代园林的设计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现代园林设计的材料不断在发生变化,一些新材料被运用到新的设计中,通过新材料的使用,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近几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现代园林事业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现代园林设计中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现代性。

二、材料与形式的关系

1、材料和形式的概念

材料是指人们来制造物品、器件、构件、机器等东西的物质载体。然而形式是由构成事物的材料的自然属性和组合规律显现出来的。材料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涌现出许多新的材料,这些新的材料具有天然的材质美、光泽美、肌理效果的特征,这使得园林设计具有最鲜明、最富感染力的审美特征。在现代园林设计中,材料与形式是紧密相连的,现代园林设计中的价值理念只有通过材料组成的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利用不同的种类的“瓦”,这些不仅仅包括屋顶瓦,还有装饰瓦,然而所有的瓦沿直线竖立排开,与草坪的界限强弱有序,构成极强的韵律。运用不同的材料构成了不同的形式,这使得现代园林设计呈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2、材料与形式的关系

2.1 材料的自然属性

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形式主要通过材料的自然属性和组合规律来表现出来。每一种材料因为它的不同的成分和不同的组成结构,这就使得它具有特殊的自然属性。在园林设计中使用材料的方式决定了材料的艺术价值的表现形式。通过材料的自然属性,比如:色彩、质感、肌理等来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在现代园林设计中选用木材作为材料,这是因为木材具有质朴、亲切的特征,这就使得现代园林设计中具有自然美。材料的自然属性,会使得现代园林产生丰富的艺术效果。现代园林设计师要发现材料中的自然美,从通过不同的形式将材料的自然美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2.2 材料的组合规律

在现代园林的设计中,材料的组合规律主要受到材料的结构受力特征和材料的加工工艺的影响。在现代院里设计中,设计师设计的形式是以满足使用功能作为主要的目标,这样通过结构的受力特征来影响设计的形式。随着社会科学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新的材料不断被开发出来运用到园林设计中,这样使得现代园林设计的形式多种多样。在现代园林设计中,材料的不同加工工艺影响着现代园林的设计形式,通过对材料的不同加工,这就能够产生节奏、对比、比例等艺术效果,从而使得现代园林的发展更具有时代性。

三、现代园林设计中材料与形式的关系的具体运用

1、充分利用材料的自然属性

现代园林设计与传统园林设计相比,设计师更加注重对材料自然属性的开发与利用。在现代园林设计中,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利用木材、石材等材料的自然属性来进行设计,从而使得现代园林设计中更具有自然美。一些设计师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充分利用泥土和草种的自然属性,这样可以通过特殊的形式使得园林更具有生机,从而使得现代园林从整体散发出泥土的气息。

2、不断完善材料的加工工艺

对材料使用不同的加工工艺,这样会使得材料展现出无限的潜力。传统的园林设计师,由于他们的施工工艺比较单一,这就使得他们在设计过程中,只是简单的将材料拼凑,不能体现出某一种价值理念。然而现代的园林设计师,不断使用新的施工工艺,充分发挥材料的自然属性,并且通过多种形式将材料组合起来,这样就使得现代园林设计更具有特色。例如:我国的苏州园林的墙体建设,苏州园林的墙体,根据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板筑墙、乱石墙、磨砖墙、白粉墙等。然而为了分隔院落空间,设计师采用白粉墙,墙头上配青瓦,这样使得苏州园林的墙体更具有地方色彩。在一些现代园林设计中,一些设计师采用木材、砾石、地砖来进行对比和关联,从而使得园林的整体设计更加别出心裁。

3、不断改善材料的组合与搭配

在现代园林设计中,设计师通过掌握不同材料的自然属性和施工工艺的不同手段,从而可以充分利用材料的色彩、质感和肌理等。设计师在设计现代园林时,主要是通过材料的美来展现园林独特的美。只有对材料进行合理的组合与搭配,才能使得这些材料和现代园林和谐的融为一体。我国的苏州园林的设计就是将墙体、花窗、洞门、假山、花草等材料充分的结合起来,这样使得整个园林更具有自然美。通过合理的组合,这就使得苏州园林突出了江南的含蓄美。而且在苏州园林设计中,设计师充分利用了声光、色彩和画面,比如:音乐喷泉、激光背景、在墙、窗、电梯内壁都使用新技术、新材料,这样可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并且使得苏州园林具有现代性。如果在现代园林设计中,材料之间没有一个合理的组合,这就使得园林的整体不协调,从而使得园林设计不具有形式美,不能够很好的表现出它的设计理念。

四、结束语

在现代园林设计中,材料起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材料的自然属性和组合规律影响了现代园林设计的形式。作为现代园林设计师,就要不断发掘新的材料,敢于使用陌生的材料,发掘材料的特点,从而能够驾驭材料。设计师咋现代园林设计中,要充分利用材料的自然属性和组合规律,从而有利于现代园林的设计。在现代园林设计中,设计师不要盲目的追求形式美和视觉美,而是要将材料和园林的整体设计结合起来,这样使得现代园林的设计具有整体性。现代园林设计的形式并不是将各种材料进行简单的拼凑,而是要充分发掘材料的特点,并且要将这个特点和园林的形式充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得我国现代园林具有新时代的特点。

参考文献

[1]王晓俊,《西方现代园林设计》[M],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2]王向荣,《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园林工程施工的合理组织形式 第4篇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组织

1 项目的建设种类和管控特征

1.1 项目的建设种类

基础性工程包括: (1) 土方工程施工:通常在园林项目里, 该项项目是最应该考虑的。开池筑山、平整场地、挖沟埋管、开槽铺路、安装园林设施、构件、修建园林建设等均需动用土方。 (2)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随着现代技术、先进材料在园林工程建设中的广泛运用, 钢筋混凝土工程已成为与园林工程建设密切相关的工程之一, 有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工程和普通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两种。其在使用的措施以及装置和技术规定等层次上的规定都是不一样的。3) 装配式结构安装工程施工:在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 许多园林建筑、构件和设施在小品的景观建设中, 出现了更多的装配式结构安装工程。 (4) 给、排水工程及防水工程施工。 (5) 园林供电工程施工:主要包括了电的来源的选择、设计与安装, 照明用电的布置与安装, 以及供电系统的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和落实等工作。 (6) 园林装饰工程施工:包括抹灰工程施工、门窗工程施工、玻璃工程施工、吊顶工程施工等。

建设施工主体包括: (1) 假山与置石工程施工:假山工程施工包括假山工程目的与意境的表现手法的确定, 假山材料的选择与采运, 假山工程的布置方案的确定, 假山结构的设计与落实, 假山与周围园林山水的自然结合等内容。置石工程施工则包括置石目的与意境, 表现手法的确定, 置石材料的选用与采运, 置石方式的确定, 置石周围景、色、字、画的搭配等内容。 (2) 水体与水景工程:其施工内容包括水系规划, 小型水闸设计与建设, 主要水景工程的建设。 (3) 园路与广场工程施工。 (4) 栽植与种植工程施工:绿化工程是园林工程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 按照园林工程建设施工程序, 先理山水, 改造地形, 辟筑道路, 铺装场地, 营造建筑, 构筑工程设施, 而后实施绿化。

1.2 项目的建设管控特征

1.2.1 有效地编写设计内容。

在项目的开始时期和建设时期, 设计内容占据的位置非常的关键。建设步骤的安排是跟随项目的具体特征以及规定等的变化而发展的, 不但有固定步骤中的规定内容, 同时还有重叠活动, 计划决策人员争取时间的主观努力, 所以, 在编制内容的时候, 要认真的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组织设计的编制等是项目建设活动中非常关键的组成要素, 同时还是确保项目有序开展的关键, 是确保工程能够实现其设定意义的关键前提。

1.2.2 建设场地管控活动是建设管控中非常关键的构成要素。

建设场地的管控能力的优劣, 会对项目的综合品质产生很大的作用。在当今时期, 项目竞争非常的残酷, 单位要想在严酷的竞争中获取前进, 就应该想使用者带来哪些品质优秀, 价位较低的全新的内容。不仅是设计以及物资等要素, 最为关键的是依靠有序的建设工艺以及场地管控来实现的。通常来讲, 建设场地的管控能力的优劣对于单位的应变水平以及竞争性有非常关键的影响。当获取项目之后, 应该成立项目部, 然后由其全权负责具体事项。建设场地的管控活动通常涵盖如下的一些要素:施工准备、正式施工、竣工验收和养护管理等阶段。

2 明确建设管理组织

2.1 管理组织形式的确定原则

项目管理组织形式是指由施工管理机构———施工项目部具体采用的管理组织机构, 它决定了项目管理层获取所需资源的可能方法与相应的权力。要结合项目的具体特征, 和建设放到具体形式来选取相对应的管控模式, 要切实的按照如下的理念开展活动。第一, 整体功效:项目组织形式是为项目整体运作服务的, 确定合适的组织形式的目的是为了能优质高效地完成项目的整体任务。第二, 确保权力和责任是统一的。开展组织设计的时候, 应该设置好不同的组织具体的权利和应担负的责任, 确保其责权统一。合理的下放方权利是非常重要的。第三, 做好行业分工和协调作业。活动的各个板块之间不仅要有非常清晰地活动目的, 同时还应该做好彼此间的交流活动。第四, 管理跨度与管理层次合理原则:管理跨度与管理层次成反相关关系。一般来说, 项目组织设计中, 应在充分考虑影响管理跨度的各种因素后,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管理层次。

2.2 几种有效的组织管理形式

2.2.1 直线式组织形式:

这种模式是职权体系从上到下按照直线形式来管理, 综合指导, 下属机构只是听从单一的上级单位的指挥。此时项目部没有单独的权责机构, 它的特征是模式非常的简便, 而且权利聚集, 责任也很明确, 便于快速开展决定, 不过无法有效地开展分工工作。实行没有职能部门的“个人管理”, 项目经理负责整个工程项目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 项目经理要具有较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技能。此类模式比较的适合用到那些小型, 工艺不繁琐的项目, 或者是大规模项目的后续管控活动里。

2.2.2 职能式组织形式:

职能式组织形式强调专业分工, 是以职能作为划分部门的基础, 把相应的管理职责和权力交给职能部门, 各职能部门在本职能范围内有权直接指挥下级, 这类模式的特征是其有着非常细致的权责划分, 能够切实的体现出只能单位功效特征, 能够合理的应对面对的不利现象。不过它也有不利现象, 具体的讲就是项目部工作者要接受两种活动, 此时就无法有效地开展工作。不同的权责机构间无法有效地沟通。此类模式通常适合用到那些项目时间非常久的工程里。

2.2.3 矩阵式组织形式:

它是当今的项目管控活动中普遍使用的一项模式, 其获取了别的样式的优势特征, 希望能够将多个工程和机构融汇到一起。其把很多职能机构的工作者综合到一个机构之中, 不但能够体现出其竖向的有利特征, 同时还能够实现各个职能机构的具体功效。其是为一个项目的开展而暂时成立的机构, 工作者是属于职能机构的, 等工程完成, 他们就回归以前的机构, 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开展综合化的管控。针对这种双向权利导致的不利现象, 通常能够经由合理的指引来完善。此类组织管控模式比较的适合用到规模较大的综合性的项目中, 其活动规模非常大, 而且涵盖的要素很多, 工艺非常的繁琐, 时间也不短, 要求资源高度的共享, 比如哪些面积比较大的游园等, 它的项目牵扯到地形整治以及植被种植和光线等等的相关要素。

3 结论

项目的管控模式, 对于其实施功效来讲, 有非常大重要的意义。当选取组织模式的时候, 应该以获取项目意义为关键, 将分析和交流当成是活动的关键事项, 合理的使用组织模式。针对各种项目, 使用与之对应的组织模式, 就算是相同的工程, 也能够在各个时期使用不一样的组织模式。由于项目建设活动一直在获取发展, 很多项目都已经开展了招投标机制, 行业竞争非常残酷, 通过分析别的项目已经获取的管控知识, 不断的发展项目的组织模式, 对于提升项目的具体功效, 带动行业整体前进来讲, 意义非常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吕炳锡.谈园林工程施工管理[J].科技咨询, 2007 (09) :153-154.[1]吕炳锡.谈园林工程施工管理[J].科技咨询, 2007 (09) :153-154.

[2]钟雪花.园林工程类型与施工程序探讨[J].科技信息, 2007 (15) :351-352.[2]钟雪花.园林工程类型与施工程序探讨[J].科技信息, 2007 (15) :351-352.

园林形式 第5篇

摘 要:园林植物造景作为园林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强调理论学习与实践并重。本文详细分析了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应用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教学过程应以工程应用为导向,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体现先进性和实用性;探索引入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如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团队式协同教学等方法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关键词:应用型高等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园林植物造景

1引言

当前,高等教育已开始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其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作为地方院校的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坚持培养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者,不仅顺应了教育发展的潮流,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

在此过程中,齐齐哈尔工程学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工作,但某些课程的教学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加强。园林植物造景是各高校园林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学习好该课程不仅对于掌握一些后续课程而言是必需的,而且它本身也有极强的应用性,能够直接指导学生进入企业实践。

目前,该课程在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三年制专科的第3学期开设,共6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0学时,实验教学20学时。园林植物造景主要讲授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营造方法与原理,以自然植物群落的组成、外貌、季相、结构、物种关系等规律作为原理,了解园林植物在园林中如何发挥其观赏特性,了解如何利用植物的观赏特性形成美丽的城市景观。使同学们能在生产实践中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提高审美观点和美学修养等方面。其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但从理论分析来看,它没有园林制图那样严谨;而从实践结果看,它又没有工程施工等课程那样具有操作性。这些特点,给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带来了一定困难,甚至使学生出现了厌学情绪。因而,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改革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如何在课程教学环节充分体现应用型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值得深入地思考。本文拟从教学组织形式方面,就园林植物造景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2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不合理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部分教师开始尝试一些新的组织形式,但却出现了盲目跟从的现象。无论课程的内容、结构、当时的实际情况怎样,都一味地追求小组学习、个别学习等,认为没有小组学习、个别学习,就不是一堂好课,致使只在形式上追求了改革,却没有真正的实现改革,进入了课改的一种误区。结果一堂课看似热热闹闹,小组学习进行得热火朝天,但其实学生什么也没学到。从微观层面的具体教学过程来看教学组织形式,学生的学习有同步学习、小组学习和个别学习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各有利弊,若这三种形式的组合不合理,教学效果势必会受到影响。许多教师对小组学习和个别学习两种教学形式的了解不够,使其与同步学习的组合显得生硬;许多追求小组学习形式的教师无所事事地在一旁等待和观望,将课变成了活动课;追求个别学习形式的教师更是将课上成了自习课。2.2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通过校外实地参观学习,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和体验到实际的园林景观,从而增加感性认识。但出于安全等各种因素的考虑,这种校外参观实习的机会并不多,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接受程度。岗位实践要求学生到园林设计的一线工作环境中,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对口或相近的工作,并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有效对接。但目前,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可以通过专业的推荐,实现到一线园林设计公司实习的目标。也有学校和企业联合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但就园林行业的特点来讲,校外实训基地并不能解决大部分学生的岗位实践目标。3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

3.1依托工程任务设计课程内容,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的课程设计思路是“以学生为中心”,结合社会、行业(专业)和学生的实际,把教学任务和工程项目有机结合,以工程任务或典型问题为学习任务,根据“教学任务工程化,工程任务课程化”的“两化”原则设计课程。通过对工程任务进行全过程的系统化分析,专业将其转化为课程内容,编排成课程中汇报PK的项目,组织团队学习。从而实现以产业实体公司为基础,构件以设计为主线、以工程训练和工程意识培养及科学研究为依托的课程内容。在园林植物造景教学过程中,应坚持按照工程应用能力形成的规律来构建教学内容。一方面,有必要突出重点内容,删繁就简,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应注意结合植物造景的发展和工程需要,不断调整、充实教学内容,新的教学内容应以工程应用为导向进行选择。总之,对于教学内容应仔细进行优化,力求重点突出,难度适宜,坚持按工程应用为导向编排内容,以形成特色鲜明的教学内容体系。3.2团队式学习模式提高课堂有效性

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合作学习小组人员结构要科学合理;小组合作学习的载体与内容要恰当;小组内要合理分工,设岗定责,有序轮流;建立学习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中的作用。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唤醒学生个体的潜能,激活学生群体的激情,发挥集体智慧的的功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当然,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还有很多的方法需要我们去探索和总结。

3.3重视实践教学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园林植物造景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快园林植物造景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一方面,传统园林植物造景实践教学是在理论知识学习后进行,造成理论知识不能及时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其主要的问题在于单一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无法进行综合实践。这一问题应通过实践项目内容的优化组合解决。例如,可以园林植物造景基本形式中,同时安排学生对居住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的植物配置进行研究,从而将两部分理论知识融入到一个实践项目中。另一方面应注意到将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板书教学手段相结合,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植物造景设计的感性认知,除了应用多媒体课件外,还利用AutoCAD、3D Studio MAX、Photoshop、Sketch Up等专业制图软件来模拟植物造景设计的各种过程。4结语

形式美法则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运用 第6篇

1.1 形式美

是许多美的形式的概括反映, 是各种美的形式的一种规律及共同特征, 如比例、对称、均衡、和谐、韵律、富有变化等。形式美的构成因素一般划分为2大部分: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 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之间的组合规律, 或称构成规律、形式美法则。

1.2 形式美法则

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对比和调和材料 (色彩、形状、线条、声音等) 的组合规律, 主要有对称与平衡、节奏和韵律、比例与尺度、主从与重点、过渡与照应、稳定与轻巧、渗透与层次、质感与肌理、多样与统一等。这些规律是人类在创造美的活动中不断进行抽象、概括而总结出来。

2 形式美法则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和体现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源于我国五千年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艺术、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观念, 特别是儒、道、佛3家崇尚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它将美学建立在“意境”的基础上, 并借鉴了文学、绘画、书法、建筑艺术的内容, 为环境和空间关的塑造增添了独特的风采。园林的美不仅在于其个体景物的美, 而在于其整体的布局与规划, 以及不同景物的形态、材质、色彩的对比与协调, 加上气候的变化、人物及动物气息的融入, 组合成有起有落的空间乐章。在形式美法则运用方面, 主要有以下几个:节奏与韵律、主从与重点、渗透和层次、对称与均衡等。

2.1 节奏与韵律

几乎所有艺术形式都离不开节奏与韵律的充分使用。节奏也是一种节拍, 是一种波浪式的律动, 当形、线、色、块整齐有条理并重复地出现, 富有变化地排列组合, 就可获得节奏感。园林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在进行空间的组合时, 通过一定的分隔, 使各景区之间又要保持有机联系, 富于变化, 使整个园林成为一个有节奏的、统一和谐的空间整体。这样, 整个园林空间不再显得呆板, 形成有一种明快的虚实变化的节奏美。从某种意义上说, 园林空间的变化主要就是虚实之间的变化, 这种变化形成一种无声而有韵律的秩序与节奏, 让游赏者在不知不觉中感到舒适与惬意。

2.2 主从与重点

主从分明、重点突出是达到统一所必需遵循的原则。中国园林由于走再现自然的风格, 而自然本身并不处处都明显地呈现出主从的差异, 因而主从分明、重点突出这一构图原则在中国古典园林中通常都以比较含蓄、隐喻的方式来表现。对于稍大或中型园林, 空间和景观的组成更为复杂。面对这种情况, 一般多在组成全园众多空间中选择一处作为主要景区。这一部分空间一般要比别处大一些, 但尤为重要的是景观内容要丰富、有趣, 并且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此外, 在通常情况下, 还多把园内主要厅堂安排在这里, 一方面借助它高大的体量和华丽的装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同时又可惜它的功能特点而把更多、更主要的活动集中在这里, 以便充分发挥主要景区的作用。

2.3 渗透和层次

追求意的优雅和境地深邃是传统园林的另一重要特点特别是江南私家园林, 由于在极为有限的范围内经营, 为求境地深邃, 都不遗余力地以各种方式来增强景的深度感。不管是造园手法中的藏与露、蜿蜒曲折等, 都不外是为了求得含蓄所采取的某种手段。除此之外, 利用空间的渗透也可借丰富的层次变化而极大地加强景点深远感。通过单独设置窗口, 固然可以使相邻的两个空间相互渗透, 如果能够把若干个形式各不相同的窗口组织成为一个完整的序列, 这种渗透关系还因具有连续性而更加富有情趣。传统园林中的“对景”, 时间上就是透过特意设置的门洞和窗口看某一景物, 从而使景物若似一幅图画嵌于相框中。由于其中有间隔, 便显得含蓄深远, 这种现象也属于空间渗透到范畴。在传统园林中, 这种方法运用的很普遍, 形式也多种多样。

3结语

正如高尔基所说, 形式美是“一种能够影响情感和理智的形式, 这种形式就是一种力量”。园林设计的形式美与所有事物的形式美一样, 遵守着共同的美学原则。这个原则就是美的形式法则。当然, 形式美法则也不是金科玉律, 它一方面可以促进环境的美化, 一方面必须适应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发展时期, 不同的国家、地区和民族特点, 以及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 形式美法则的具体内涵和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体现是不同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形式美法则也必然会发生变化, 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不断赋予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王晓俊.风景园林设计[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2]尹传荣.设计基础训练100例图解[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1999

[3]过元炯.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

[4]安昌奎, 韩志丹.外部空间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形式美法则及其要素在园林中的应用 第7篇

1.1 多样统一

多样统一, 也称有机统一。任何造型艺术, 都具有若干不同的组成部分, 这些部分之间, 既有区别, 又有内在的联系。一个基本要素孤立存在于景观设计当中是很少见的, 通常各个景观要素组合在一起形成“场所+景观”, 各要素的数量、位置、颜色、形状、线条、动静、质感及比例等, 即要有一定的变化用来显示多样性, 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 这样既生动活泼, 又和谐统一。所以园林中常要求统一当中有变化, 或是变化当中有统一。

1.2 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是音乐中的词汇。节奏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有规律的变化和重复, 韵律是在节奏的基础上赋予一定的情感色彩。景观要素的节奏与韵律是通过体量大小的区分、空间虚实的交替、构件排列的疏密、长短的变化、曲柔刚直的穿插等等变化而来。自然界中许多事物或现象, 往往由于有规律的重复出现或有秩序的变化, 也可以激发人们的美感。例如把一颗石于投入水中, 就会激起一圈圈的波纹由中心向四外扩散, 这就是一种富有韵律感的自然现象。除自然现象外, 其它如人工的编造物, 延经纬2个方向互相交错、穿插, 一隐一显也同样给人某种韵律感。在此基础上, 人们有意识的加以模仿和运用, 从而创造出各种以具有条理性、重复性和连续性为特征的美的形式———韵律美。

1.3 尺度与比例

任何物体, 不论任何形状, 必有3个方向, 即长、宽、高的度量。比例就是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任何园林景观, 都要研究双重的3个关系, 一是景物本身的三维空间;二是整体与局部。在人类的审美活动中, 使客观景象和人的心理经验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 使人得到美感, 这就是合乎比例了, 或者说某景物整体与局部间存在着的关系, 是合乎逻辑的必然关系。然而在人的审美活动中, 比例更多的见之于人的心理感应, 这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并不仅仅限于黄金分割比例关系。那么如何能得到比较好的比例关系呢?第一种方法是利用最简单明确、合乎逻辑的比例关系来产生美感, 因为过于复杂而且理不出头绪的比例关系并不美。以上理论确定了圆形、正方形、正三角形、正方内接三角形等, 可以作为好的比例衡量标准。另一种方法称之为动态对称理论, 认为比例关系是无公约数的, 只有用图解法才能获得。如一个由正方形对角线展开的矩形系列, 其长度和宽度之比是协调的, 而其比值则围绕着黄金比而变化。

2 形式美的要素在园林中的应用

2.1 点

点是具有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 即是一切形态的基础, 也是力的中心, 它本身没有大小、形状、方向、体积等, 但如果有了背景环境, 点就不仅有大小、方向、形状, 而且还会因各种点的变化、点的扩大、点的排列及聚散等, 在构图中造成极为丰富多彩的效果。点的合理运用是园林设计师创造力的延伸。在园林构图时, 是以景点的分布来控制全园景点起着核心的作用。景点在平面构图中的分布是否均衡, 直接关系到布局的合理性。在园林布局中, 要正确处理景点聚散的关系。

2.2 线

线是点在一个方向上的延伸。当点的移动方向一定时, 线为直线;移动方向发生变化时, 线为曲线。线表现出特有的情感, 直线———简单、明确、直接、严整、男性化;曲线———柔和、流畅、优雅、起伏丰富、女性化等。线条是造园家的语言, 用它可以表现起伏的地形线、曲折的道路线、婉转的河岸线, 美丽的桥拱线、丰富的林冠线、严整的广场线、挺拔的峭壁线、简洁的屋面线等。在园林中, 线也可以是虚的, 如视线、景观轴线等。中国古典园林里借景、对景、障景等艺术手法都是通过对人的欣赏视线的引导和控制达到的。

2.3 面

面是由线移动的轨迹形成的, 我们一般称其为图形, 图形一般分为规则式和自然式两类。它们是由不同的线条采用不同的围合方式而形成的。规则式图形的特征是稳定、有序, 有明显的规律变化, 有一定的轴线关系和数比关系, 庄严肃穆, 秩序井然。而不规则图形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向往, 其特征是自然, 流动、不对称、活泼、抽象, 柔美和随意。面被广泛应用于园林中, 如园林中的分区布局, 花坛草坪、水面、广场等均有各种各样的图形构成。

3 结语

以上是景观设计中常采用的一些手法, 形式美规律对景观设计一直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它们是相互联系综合运用的, 并不能截然分开, 我们只有在充分了解形式美法则运用的方法, 加上更多的专业设计实践, 才能很好地将这些设计手法, 熟记于胸, 灵活运用于方案之中, 赋予自己的景观作品以灵魂。

参考文献

[1]姜桦, 平面构成课题研究[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5.

[2]满懿, 平面构成[M].北京:人民关术出版社, 2003

解析线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形式表达 第8篇

1.1 线的涵义概述

在园林景观中, 线是一种具有丰富变化色彩的重要视觉元素, 和园林景观的设计有着重要的作用。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 应用线条进行园林景观不同视觉效果的呈现中, 对于线条的位置以及长度变化、方向、粗密情况等都有着不同的表现。

一般情况下, 线有2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即曲线与直线, 在此基础上可以衍生出如折线、自由曲线等其它不同的线条形式。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 对于线条的应用主要是有园林景观物体或者造型的边界设计应用以及园林景观的道路通道的设计应用。线在园林景观的物体以及造型边界中的设计应用主要是指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对于相同的质感画面景观中的通过高低落差以及不同方向组成的园林景观的边界线条, 或者是在不同景观画面质感中进行区分的边界线与相交线;而应用于园林景观中的通道或者道路的线条则是指园林景观内部的道路设置, 在园林景观中, 园林景观内部的道路不仅具有交通、通行功能, 也是园林景观的重要构成元素, 对于园林景观的视觉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总之, 不同的线条形式可以呈现出不同园林景观效果, 对于园林景观的风格和园林景观的设计应用也有着不同的影响作用。

1.2 线的不同视觉效果

在园林景观中, 不同的线条形式呈现出的视觉效果也各不相同。线主要有直线与曲线2种形式, 2种不同线条形式又可以延伸出像折线、平行线或者弧线抛物线等不同的线条形式, 在园林景观设计应用中呈现出的视觉效果以及风格特征也各不相同。首先, 直线的线条形式呈现的是一种稳定并且有力的视觉效果, 在园林景观设计应用中表现出的也是相对比较刚正或者硬朗的视觉效果以及风格特征。而且使用直线的线条形式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应用时, 也具有非常强烈方向感, 同时如果直线线条的粗细程度不同呈现出来的情感浓烈强度也不相同, 粗直线呈现出来的一般是一种有力与笨拙的情感色彩, 细直线呈现出来的则是一种相对比较锐利并且敏感的情感特征, 而过粗或者过细的直线则容易对人的情感造成一定的困扰。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粗直线具有较为强烈的冲击力, 在人视线的前端, 细直线则具有一定的距离感, 粗、细直线结合应用则能够呈现出一种空间视觉效果特征。而在园林景观设计应用中, 曲线则是一种柔软与优雅的象征寓意, 它在园林景观中能够呈现出一种活泼、流畅并且轻快的视觉特征。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曲线的排列不够整洁则容易呈现出一种杂乱或者没有秩序的视觉效果。园林景观设计中对于曲线的应用也相对比较多, 比如, 园林景观中的小路或者河流走向等的设置, 大都是以曲线的线条形式进行设计应用。

2 线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形式表达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 可以用线条形式进行景观设计应用以及形式表达的有很多, 比如, 园林景观中的建筑或者景观造型、物体等都可以使用抽象形式的或者简化形式的线条进行表现, 线条作为一种重要的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线条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形式表达主要是通过人们的心理精神暗示作用表现出来的。首先, 线条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形式表达可以通过线条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引导性作用表现出来。比如, 在一些园林景观中, 尤其是一些中国古典的园林景观廊道, 其中线条的引导性作用就很明显。一些中国古典园林的廊道在设计上就利用线条的引导性形式表达思想, 激发人们的好奇心, 引导人们向着它所暗示的方向延伸。其次, 线条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形式表达还可以借由线条在园林景观中凸显出来的情感效应表现出来。不同的线条形式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感效应, 直线给人的是一种刚烈、强硬的情感色彩, 曲线则呈现给人的是柔软、灵动的情感思想。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也可以借由不同的线条形式结合园林景观的风格特征进行不同的情感展现。不同线条形式展现的不同情感效应中最显著的就是法国著名的埃菲尔铁塔, 就是利用线条呈现出一种威严、庄重的情感色彩。除此之外, 线条形式在园林景观中还具有构成美以及符号性的特征与形式表达, 比如, 著名的鸟巢体育中心就是线条构成美的表达形式重要代表。

3 结语

总之, 线作为园林景观设计中一种重要的视觉元素符号, 不同的线条形式具有不同的视觉效果与情感表达。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中应注意结合园林景观自身的风格特征, 运用合适的线条形式以形成具有特色的园林景观与设计。

参考文献

[1]黄鹄.解析线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形式表达[J].生态经济, 2012 (5) .

园林形式 第9篇

当前, 高等教育已开始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其必然要求, 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作为地方院校的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坚持培养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者, 不仅顺应了教育发展的潮流, 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

在此过程中,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工作, 但某些课程的教学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加强。园林植物造景是各高校园林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 学习好该课程不仅对于掌握一些后续课程而言是必需的, 而且它本身也有极强的应用性, 能够直接指导学生进入企业实践。

目前, 该课程在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三年制专科的第3学期开设, 共60学时, 其中理论教学40学时, 实验教学20学时。园林植物造景主要讲授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营造方法与原理, 以自然植物群落的组成、外貌、季相、结构、物种关系等规律作为原理, 了解园林植物在园林中如何发挥其观赏特性, 了解如何利用植物的观赏特性形成美丽的城市景观。使同学们能在生产实践中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 提高审美观点和美学修养等方面。其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但从理论分析来看, 它没有园林制图那样严谨;而从实践结果看, 它又没有工程施工等课程那样具有操作性。这些特点, 给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带来了一定困难, 甚至使学生出现了厌学情绪。因而, 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 改革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 如何在课程教学环节充分体现应用型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值得深入地思考。本文拟从教学组织形式方面, 就园林植物造景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2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不合理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部分教师开始尝试一些新的组织形式, 但却出现了盲目跟从的现象。无论课程的内容、结构、当时的实际情况怎样, 都一味地追求小组学习、个别学习等, 认为没有小组学习、个别学习, 就不是一堂好课, 致使只在形式上追求了改革, 却没有真正的实现改革, 进入了课改的一种误区。结果一堂课看似热热闹闹, 小组学习进行得热火朝天, 但其实学生什么也没学到。从微观层面的具体教学过程来看教学组织形式, 学生的学习有同步学习、小组学习和个别学习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各有利弊, 若这三种形式的组合不合理, 教学效果势必会受到影响。许多教师对小组学习和个别学习两种教学形式的了解不够, 使其与同步学习的组合显得生硬;许多追求小组学习形式的教师无所事事地在一旁等待和观望, 将课变成了活动课;追求个别学习形式的教师更是将课上成了自习课。

2.2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通过校外实地参观学习, 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和体验到实际的园林景观, 从而增加感性认识。但出于安全等各种因素的考虑, 这种校外参观实习的机会并不多, 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接受程度。岗位实践要求学生到园林设计的一线工作环境中, 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对口或相近的工作, 并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 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有效对接。但目前, 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可以通过专业的推荐, 实现到一线园林设计公司实习的目标。也有学校和企业联合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但就园林行业的特点来讲, 校外实训基地并不能解决大部分学生的岗位实践目标。

3 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

3.1 依托工程任务设计课程内容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的课程设计思路是“以学生为中心”, 结合社会、行业 (专业) 和学生的实际, 把教学任务和工程项目有机结合, 以工程任务或典型问题为学习任务, 根据“教学任务工程化, 工程任务课程化”的“两化”原则设计课程。通过对工程任务进行全过程的系统化分析, 专业将其转化为课程内容, 编排成课程中汇报PK的项目, 组织团队学习。从而实现以产业实体公司为基础, 构件以设计为主线、以工程训练和工程意识培养及科学研究为依托的课程内容。在园林植物造景教学过程中, 应坚持按照工程应用能力形成的规律来构建教学内容。一方面, 有必要突出重点内容, 删繁就简, 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 应注意结合植物造景的发展和工程需要, 不断调整、充实教学内容, 新的教学内容应以工程应用为导向进行选择。总之, 对于教学内容应仔细进行优化, 力求重点突出, 难度适宜, 坚持按工程应用为导向编排内容, 以形成特色鲜明的教学内容体系。

3.2 团队式学习模式提高课堂有效性

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合作学习小组人员结构要科学合理;小组合作学习的载体与内容要恰当;小组内要合理分工, 设岗定责, 有序轮流;建立学习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中的作用。总之,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唤醒学生个体的潜能, 激活学生群体的激情, 发挥集体智慧的的功效,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当然, 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还有很多的方法需要我们去探索和总结。

3.3 重视实践教学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园林植物造景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快园林植物造景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一方面, 传统园林植物造景实践教学是在理论知识学习后进行, 造成理论知识不能及时地运用到实践中去, 其主要的问题在于单一的理论知识, 使学生无法进行综合实践。这一问题应通过实践项目内容的优化组合解决。例如, 可以园林植物造景基本形式中, 同时安排学生对居住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的植物配置进行研究, 从而将两部分理论知识融入到一个实践项目中。另一方面应注意到将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板书教学手段相结合, 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植物造景设计的感性认知, 除了应用多媒体课件外, 还利用Auto CAD、3D Studio MAX、Photoshop、Sketch Up等专业制图软件来模拟植物造景设计的各种过程。

4 结语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园林形式】相关文章:

园林绿地的布局形式11-20

形式美园林设计论文05-03

形式美园林设计论文提纲08-01

形式美园林设计论文参考文献09-17

企业形式05-09

形式模型05-13

档案形式05-13

形式探索05-17

多样形式05-20

形式内容06-03

上一篇:积分入户下一篇:应对网络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