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资格范文

2024-07-10

执业资格范文(精选12篇)

执业资格 第1篇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建筑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行业执业资格制度对我国建筑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 它不仅提高了执业注册人员的整体素质, 确保了工程效益和工程建设水平, 而且从长远角度上来讲, 这种制度的建立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但是, 长期以来我国把建筑行业管理的重点放在制定该行业规范和对企业实行资质管理上, 忽视对执业人员的规范和要求, 最终导致个人执业资格挂靠现象一直屡禁不绝。个人执业资格挂靠, 扰乱了市场秩序, 阻碍了行业健康发展, 而且它会滋生质量安全隐患。因此, 对个人执业资格挂靠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思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建筑行业个人执业资格挂靠的危害

(一) 执业资格挂靠给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带来隐患。

施工企业在投标时, 投标文件中的技术、管理人员、施工机械、施工经历、获奖工程项目样样齐全, 极有诱惑力。但一旦中标之后, 投入的管理人员、机械设备都与投标书的承诺有很大出入, 甚至完全不符, 有的只有少数几个职工领着一些民工队。这样的施工单位无论是工程质量, 还是进度都不能按照合同要求实现, 最终可能造出的是低水平、低质量的工程, 给社会造成重大损失。

(二) 扰乱建筑市场秩序。

建筑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是建立在诚信、承揽的工程规模与其资质等级相对应的提前下。个人执业资格挂靠行为的存在, 使得那些无资质、低资质的企业利用庞大的人脉资源和金钱进入到招投标市场或建筑施工领域, 然后充分利用非市场手段进行暗箱操作招投标活动。于是常出现有资质、有技术、有管理能力的企业揽不到工程, 相反那些资质不达标或有关系的非法人组织能够揽到工程的现象。这是一种市场经济秩序的扭曲, 引发了行业的不正当竞争, 使建设领域内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投标制度遭到严重质疑与挑战。

(三) 影响建筑行业执业人员整体素质。

个人执业资格挂靠会带来的较大金钱利益, 使得报名参加执业资格考试的人越来越多。但是, 在这些报名的人当中, 毕业的大学生和非一线从业管理人员所占比例较大。例如,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2005年通过考试的人员为129人, 但是非从业管理人员和30岁以下人员占60%左右。很明显, 这些人缺乏实践经验, 很难胜任项目经理或施工管理关键岗位的工作, 最终导致“会考不会干”现象, 不利于建筑行业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

因此, 我国《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都明确禁止个人资格挂靠, 并把挂靠认定为严重的违法行为。

三、建筑行业个人执业资格挂靠原因分析

建筑业个人执业资格挂靠现象屡禁不止, 必然有其存在的土壤和驱动因素。只有找到挂靠产生的根本原因, 对症下药,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它。

(一) 利益驱动是产生挂靠的直接成因。

从建筑企业方面说, 部分建筑企业的资质与其实际拥有的注册资本、技术装备, 更重要的是具有法定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符, 大多数企业为了取得更高一级的资质, 在人员方面下工夫, 花重金租赁来“证书”以应付资质评级或者企业年审。

从个人方面说, 经济利益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据有关建筑公司人员透漏, 二建挂靠费用每年大概在1~1.2万元, 一建挂靠费用每年大概在3~4万元。在这些提供证书的个人当中, 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以及非一线从业管理人员居多。

(二) 监管措施和惩治违规力度不够则是挂靠产生的间接原因。

建筑市场发生违规挂靠的现象, 早己成了不争的事实, 虽然工程建设每年都有执法检查, 但多是搞形式主义。主管部门通知下来要求自查, 作为基层的建筑施工企业, 害怕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处罚, 自然不会在“有无挂靠施工”栏内填“有”;作为监理部门, 明知道施工企业是挂靠, 因怕得罪人, 也只好填“无”。结果, 检查材料上反映的是这样一个结论“无挂靠施工”。如此层层瞒报, 自然就形成“形势一片大好”, “建筑市场秩序井然”的错觉。

(三) 建筑市场准入制度是产生挂靠现象的根本成因。

从上面分析可以得出, 要想避免个人执业资格挂靠发生, 就必须切断双方利益链。那么, 如何切断, 就必须抓住根本原因, 分析企业为什么要那么多执业资格证书?经济学告诉我们需求是任何市场产生的驱动力, 正是建筑企业的“需要”, 才会导致那么多的“供给”, 而真正导致这种“需要”的动力就是建筑企业资质管理准入制度。在建筑行业中, 由于市场准入制度, 为了满足建筑企业施工资质或者通过年审规定对于建造师、造价师等数量的要求, 一些建筑企业必须寻找一些取得执业资格证书个人注册到该公司, 最终导致个人执业资格挂靠。

因此, 要想要根治这一问题, 就必须从市场准入制度入手, 才能真正有效防止投标企业弄虚作假、租借证书。

四、个人执业资格制度逐步取代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是解决挂靠的根本途径

目前, 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解决建筑业个人执业资格挂靠的措施。有一些学者认为, 之所以会有挂靠现象出现, 是因为在职业资格报名的时候管理不严格。因此, 要求负责报名的机构严格管理, 组织报名的时候严格审查报名材料, 堵住入口关。还有一些学者建议, 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违法行为的监管和处理、加大宣传力度和提高建筑队伍的素质等。虽然这些措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挂靠现象, 但都并未切中要害, 不能根除挂靠的产生。

为了说明个人执业资格制度逐步取代企业资质管理制度合理性, 首先有必要介绍一下美国和澳大利亚建筑市场准入制度的情况。在美国, 个人执业资格分为法律管理类执业资格和行业自律管理类执业资格, 但是政府一般都不直接对专业技术人员个人管理职业资格。具体工作一般由政府授权的非政府机构组织实施, 政府保持着相对超脱的管理模式。主要体现在通过制定“游戏规则”和进行有效的监控。为了更好地发挥市场经济作用, 美国多数州对建筑公司不实行分级资质管理, 一般依靠保险公司对不同档次的建筑公司所提供保险金额不同, 进行市场调节。

澳大利亚是一个鼓励竞争的国家, 为规范竞争, 1992年澳大利亚各级政府推出并实行了《澳大利亚全国竞争方针》, 并为此建立了一个审査委员会。除非市场本身已不能提供必要的保障, 否则都不应对市场准入和职业行为、组织方式加以人为的法律规范。如果强加法律规定, 则无异于是给消费者增加了负担, 并且剥夺消费者享受自由市场竞争所带来的好处的权利, 最后只有少量涉及卫生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职业实行强制性市场准入, 其余的都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规定。

由上面可知, 虽然美国、澳大利亚对建筑行业准入制度管理方法不同, 但都强调执业个人的教育基础和职业实践能力,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个人市场准入制度。由此可见, 用个人执业资格制度逐步取代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是可行的, 也是有效的。当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轻企业资质、重个人资格”时, 就会从根本上改变个人执业资格证书的市场需求, 企业不需要那么多证书, 就没有了“买”, 也就没有了“卖”, 从而避免挂靠现象发生。

不仅如此, 用个人执业资格制度逐步取代企业资质管理制度还可以带来以下两个优点: (1) 公司行为与个人责任挂钩。将公司法人责任落实到个人执业资格的责任, 进一步加强执业者的责任感; (2) 使总包管理公司与专业分包公司的分离成为可能。目前包括美国等在内的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总包公司均是管理型居多, 旗下的众多专业分包公司和这些总包公司均为合同关系。我国目前很多大型企业下属众多劳务层, 如果以工种或班组为单位授予分包资质并成立专业分包公司, 可以一举使管理型公司轻装上阵, 并且为解决长期困扰的违法分包转包问题打下基础。

五、结论

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保证其有序、健康、公平的发展对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快, 企业资质准入制度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 建筑业个人执业资格挂靠现象的普遍性就是例证, 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或阻碍了建筑业的培育和发展, 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桎梏。因此,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市场准入制度, 以个人执业资格制度逐步取代企业资质管理制度, 不仅可以解决挂靠问题, 而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与国际惯例相接轨, 最终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惠云, 王建广, 卢红卫.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 2006.10.

[2]柳春香.如何完善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J].理论前沿, 2011.7.

执业资格证明 第2篇

如医师执业,必须经国家统一考试,获得执业医师资格后,经注册,在某一地点、类别、范围内从事诊治工作.以确保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执业证书,有的时候也把从业资格证列入执业资格的范围比如会计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执业医师资格证、建造师、环保师等等。

执业资格是政府对某些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技术工作实行的准入控制,是专业技术人员依法独立开业或独立从事某种专业技术工作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必备标准。它通过考试方法取得。考试由国家定期举行,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统一时间。

再大概补充一下职业资格证的介绍。

执业资格考试由国家定期举行,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统一时间。经执业资格考试合格的人员,由国家授予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取得执业资格证书后,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到指定的注册管理机构办理注册登记手续。所取得的执业资格经注册后,全国范围有效。超过规定的期限不进行注册登记的话,执业资格证书及考试成绩就不再有效。

卫生部办公厅昨天发布的关于军队医师换领地方《医师资格证书》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指出,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军队医师换领地方《医师资格证书》申请时,应当要求申请人提交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出具的有关其合法执业资格的证明材料。不能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不予受理。卫生部办公厅今天发布的关于军队医师换领地方《医师资格证书》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指出,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军队医师换领地方《医师资格证书》申请时,应当要求申请人提交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出具的有关其合法执业资格的证明材料。不能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不予受理。

执业资格 第3篇

【关键词】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现状;过关率;措施

一、原因分析

(1)客观原因:自2011年起护士执业考试考试科目改为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两个科目,以病例题出现的理解及应用型题目A2、A3、A4型题占到80%左右,考题更多地涉及了实际工作中常发生的问题,侧重于判断应用能力,而不是疾病理论概念,并且增加了疾病的护理问题和健康教育等板块,这说明考试更加注重护生的临床实践应用能力,护士资格考试在不断地随着现代护理观念而改变,考题难度逐年加大则是必然结果。(2)考生自身原因:一是考生基础差。成绩较差的学生才会进入中职学校,部分学生是父母做主被动入学的。入学后他们的学习目的不明确,怕苦怕累、学习主动性差,经常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为改变生活环境而学习的愿望较弱。二是准备不充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每年举行一次,有的考生考前一个月才着手复习,临时抱佛脚,有的考生把考场作弊当作制胜法宝,仓促上阵,结果可想而知。三是复习方法不对。这是影响考试通过率最重要的原因。有些护生一味钻死胡同,对一个不明白的概念刨根问底;有些护生把历年的考题背个滚瓜烂熟,还把有用没用的题做个遍,但是不会运用知识,对变化了问题不能随机应变;复习时间分配不均,不能主动复习,不能有效合理地运用自己有限的时间;信息闭塞,看什么样的教材、作哪些习题都没弄清楚。四是不重视考前培训。

二、应对措施

(1)树立正确的认识,端正态度。基于目前中职护生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强等特点,学校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热爱护理事业,可充分利用新生入学教育、专业认识教育、专题班会等机会,对护生进行系列专题讲座、教育,让护生清楚认识到毕业时必须持有毕业证和护士执业资格证才能就业。促使护生主动学习,以顺利通过护考。(2)改变教学方法。一是重视考纲。从1994年的试点考试开始,《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就是最威的辅导依据。而且历年考试大纲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连贯性,即有修改和变动也是局部性的。每年出题基本上是严格按照考纲要求和标准来的。教师要对历年及新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进行深人的分析研究,准确把握基础学科与护理临床主干课程之间的授课时间及知识掌握程度,融会贯通各科知识,并根据新大纲的变化及题型的灵活性、多样性等特点,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内容、目标,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实现学校教育与行业准人要求接轨,从而提高护考过关率。二是重视考前培训。首先要合理的选用教材、教辅材料。选择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培训辅导资料,要紧扣考试大纲编写,准确把握考试精髓,力求内容全面,取舍恰当,针对性强,重点突出。其次要选择从事护理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多年,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并参加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培训班学习的教师,对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护生进行考前培训。三是重视模拟考试。校内各科考试(如段考、期考或毕业考)的题型、结构、内容及模式要尽可能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相似,让学生在模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其应试能力和考试水平。四是重视历年真题.卫生部医学考试中心的护考题库是相对固定的,命题专家也是相对固定的,每年只是根据形势和需要对执考大纲进行局部调整,而大部分考点范围、考题风格是相对稳定且有延续性的。因此历年真题是把握护考难度和考点范围的“金标准”,并且有相当高的重复率。(3)复习方法要正确。一是正确处理教材与辅导资抖的关系。二是反复看书反复记忆。教材至少要看三遍。第一遍看书时要全面系统、细致地看,做到透彻地理解,看完一章做一章的习题,做完习题后再做历年真试题及模拟试卷,不会做的立即看书,并将该知识点做好标记,以便今后重点复习;第二遍看书时要对自认为(按考试大纲判断)是重点的内容反复背诵,直到背熟。第三遍看书时要全盘回忆所有知识点。(4)考前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在考场压力下,面对充满了陷阱的考题,看错题意、题型的现象很多见,因此在考试之前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减轻学生应试前的紧张情绪,做到心情轻松、准备充分的参加考试是必要的,从而有效提高考试通过率。总之,提高护考通过率是一项长期、细致、系统的工作。

参 考 文 献

[1]王章安,蒋志娟.中国护士资格考试与美国CGFNS考试的对照分析[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5):73~75

乡村医生执业资格管理和保障研究 第4篇

1 存在的问题

1.1 乡村医生执业资格管理缺陷

1.1.1 乡村医生执业资格准入门槛过高

199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执业医师法》,规定了医师考试注册制度,并且根据我国的国情在附则第四十五条规定“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向村民提供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的乡村医生,符合本法有关规定,可以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不具备本法规定的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由国务院另行制定管理办法”,以法律的形式为乡村医生资格管理提供了依据。

由于不具备《执业医师法》要求的医学专业中专以上文凭,一大批长期在农村工作的乡村医生难以获得相应的执业资格[1],2007年《中国乡村医生的历史回顾与现状研究》课题组对我国上海、重庆和湖北三个县的172名乡村医生调研显示,调研地区的96.5%的乡村医生持有乡村医生资格证书;而具有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的乡村医生仅占34.5%[2]。据了解,同期全国乡村医生全部具有执业助理医师以上的资格的平均水平不到10%。调研地这一比例偏高主要是由于上海地区通过自行出台的政策使多数乡村医生转为执业助理医师,并非是通过执业资格考试的方式。

尽管卫生部针对现行的医疗卫生状况制定了《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想为没有正规文凭但经验丰富的老乡医开绿灯,通过师承考试的方式允许大批没有资质的人员参加传统医学考试,但实际结果并不乐观。对于主管部门强调让这批人员通过离岗学习三年等途径取得国家承认学历这一要求,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可操作性差。一是岁月不饶人,现在在岗的大多数乡村医生没有上过正规中专并且已年过40岁,按规定参加完继续教育3年过后第4年方能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再等5年方能参加执业医师考试,那时已年逾五十岁了,对此不免有些心灰意冷[3]。二是学杂费昂贵,相对于乡村医生的低收入,乡村医生参加继续教育的费用的确是个不小的开支。此外,在我们调研中了解到,许多乡村医生由于参加培训难免影响其业务收入也是一个直接影响乡村医生参与脱产培训积极性的原因。

1.1.2 乡村医生队伍良莠不齐

当前我国乡村医生执业资格管理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乡村医生队伍良莠不齐,这直接影响了乡村医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目前我国乡村医生队伍显著特征是资质和水平相差较大,由于一些地区缺乏规范的吸纳乡村医生进入队伍的渠道和系统培养和培训的途径;加之监管不严、整顿不力,一批达不到规定资质要求和从业标准的村卫生人员占据了乡村医生岗位;严重冲击了正常的农村医疗市场秩序,严重威胁着农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维护的质量。

1.2 乡村医生待遇无法保障

乡村医生工资收入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他们主要从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和药品差价中获取微薄和不稳定的收入,工资收入和承担责任之间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4]。《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简称《条例》)虽然对乡村医生执业注册资格、执业规则、培训与考核、职责范围和义务、法律责任做了明确规定,但对乡村医生如何获得报酬、退休之后的生活如何保障却只字未提,虽有“县级人民政府对乡村医生开展国家规定的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补助”的规定,但缺乏可操作性。

改革开放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瓦解,乡村医生收入问题成为主要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医生为了生存和发展,有的仍驻留在当地的村卫生室,有的被乡镇卫生院聘于村卫生服务站,有的自己开了私人诊所,情况复杂,加大了对乡村医生管理的难度。乡村医生服务于广大农村地区,其收入主要来源于医疗卫生服务所得,而农村地区医疗服务价格低廉,药品差价成为收入的主要来源。据统计,药品销售收入占其总收入的80%以上[4]。随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药品零差价等政策在农村地区的广泛推行,对于以药品差价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乡村医生来说,这无疑是端掉了他们的“饭碗”。

全国目前近百万乡村医生,绝大多数靠业务收入,同时还义务承担着繁重的农村居民预防保健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等工作。目前我国乡村医生的收入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依靠自己的业务技术从事一些医疗服务,收取服务费,二是按上级部署开展对农村人群的免疫接种,获得一点劳务费作为补充,前者是主要来源。而在一些地区,乡村医生的业务培训、进修、学习、考试以及迎接上级检查的所有费用,基本上主要由乡村医生个人负担。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初,对村级卫生人员的待遇作了一些规定,在村提留或公益金中专项列支了民办卫生事业费用,用于支付乡村医生的报酬和进行业务培训的部分费用,每人年均约在500~800元左右,激发了乡村医生的工作热情,使农村卫生工作有了一段快速、稳定发展的时期[4]。近年来,乡镇政府(或村委会)从拖欠(或挪用)部分费用到不再支付这部分费用的现象极其普遍,乡村医生又缺乏其他的财政补助,使其收入缺乏应有的保障。由于缺乏对乡村医生保障方面的政策,加之国家对于乡村医生的投入太少,财政支持力度甚微,使得乡村医生“收入无保障,养老成问题”,致使他们产生不满情绪,工作积极性下降。

2 对策

2.1 完善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制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到2005年,全国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要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到2010年全国大多数乡村医生要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卫生部也提出:“到2015年,农村地区乡村医生要全部达到中专以上学历水平,其中85%的乡村医生完成向执业助理医师的转化”。《执业医师法》的出台,无疑对乡村医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如何适应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特点并进一步完善是目前需要研究和考虑的。

2.1.1 建议修改《执业医师法》关于考试方面的规定,补充专门规定乡村医生考试的内容。

一是关于考试资格的要求。适当降低乡村医生执业资格考试的门槛,将成人教育中专和其他形式的中专列入考试资格范围,让近几年通过乡村医生培训获得中专学历的乡村医生也能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对于部分年龄较大、有一定实践经验、长期从事农村卫生工作并深受广大农村居民欢迎和认可的乡村医生开辟“绿色通道”,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允许其参与特定内容与形式的培训及考试,资格证书上标明乡村医师,规定持这一执业证书的乡村医生只能在村级医疗卫生机构执业。二是考试方式与内容的完善。在不降低要求的情况下,应根据乡村医生服务范围和功能,适当调整考试的内容与方式,减少一些超出乡村医生职能范围的实践技能考试的内容,从而有利于他们获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2.1.2 修改《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的有关条款,有利于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过渡。

针对乡村医生年龄老化现象及我国乡村医生工作任务繁重、复杂的实际情况,建议《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第十四条不予注册的内容增加对乡村医生注册年龄的限制,例如男性超过60岁,女性超过55岁或身体条件不能胜任乡村医生工作的情况不再予以注册。此外,由于《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第十二条第二款在施行中难以实现到2010年全国大多数乡村医生要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的目标,可考虑修改此款,强调新进的乡村医生一定要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2.2 建立和完善乡村医生培训制度

针对目前乡村医生队伍的多、杂、乱等问题,应加强乡村医生培训,提高乡村医生的整体素质。省(市)级人大常委会或者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制定统一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在全省(市)范围内统一要求,规范乡村医生的培训与考核制度。2009年卫生部办公厅颁布了《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管理办法》,可依据该办法建立和完善乡村医生培训考核制度。

2.2.1 根据乡村医生的具体状况,实行分层次培训,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

一是对于不具备中专学历的乡村医生,可以参加中专学历教育,以提高其知识水平[5],这样同时也解决了参加执业医师考试的门槛问题;二是对于已具备中专学历文凭的乡村医生,可通过到上级医院进修、参加医学院函授、举办专门培训班等形式,提高乡村医生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6]。

2.2.2 培训经费专项专用

将国家用于培训村级卫生人员的经费,专项用作乡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应试的培训,鼓励所有注册乡村医生参加培训[7]。国家应给予一定的专项财政拨款,用于乡村医生的执业资格考试,这不但能有效解决有专业学历乡村医生执业资格比例不高的问题,还能提高乡村医生的业务水平和农村卫生服务质量。

2.2.3 执业资格考试前培训。

目前在我国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乡村医生的执业资格水平也相应的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乡村医生的培训除了经济条件外,由于地域的问题,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为了解决这一困难,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机关(有条件的地区乡镇卫生院也可以)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前一段时间集体组织当地乡村医生参加培训,强化训练,培训地点可设在不同的村或乡(地点应该不止一个)。原则是保障所有辖区内的乡村医生参加学习[8]。该措施可逐步提高经济落后地区乡村医生获得执业资格的比例,从而消除乡村医生执业资格地区差异。

2.2.4 利用高等医学院校培养乡村医生, 逐步改善农村基层卫生机构的人员结构。

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本地区卫生人力资源需求和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主动与高等医学院校建立定向培养乡村医生的关系,制定目标明确的操作性强的培训计划和发展规划,保证新进入的乡村医生有能力通过执业资格考试。随着我国医学院校临床医学和卫生相关专业毕业学生的不断增加, 卫生行政部门与高等医学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对现有乡村医生的培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可以建立起相应的人员聘用机制,逐步引导具有大、中专及以上学历的临床医学和卫生相关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或者重新开拓录取渠道, 招收在职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参加脱产或半脱产定点培训等多种培养途径,使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水平和业务水平都得到相应的提高[9]。对农村边远地区考虑适当降低录取分数线,招收一批能够吃苦耐劳的高中毕业生定向培养,为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培养一批切实有用的后备人才。

2.3 加强对乡村医生的监管力度,对不具备乡村医生资格的坚决清退

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目前仍有许多未拿到乡村医生证书的村医在村级医疗卫生机构执业,这种情况严重的阻碍了《执业医师法》和《条例》对于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及行医要求的贯彻落实。对至今依然未拿到乡村医生证书的村医进行清退,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村医的行医时间制定补偿政策。例如:云南省香格里拉县格咱乡、洛吉乡、尼西乡等乡镇按乡村医生人均每年工龄200元对其进行补偿。

2.4 以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方式合理解决乡村医生报酬

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村集体卫生组织的乡村医生收入不得低于当地村干部的收入水平,乡村医生报酬应不低于村干部水平,由镇政府统筹”。但在实践中,这些政策并未得到有效的落实,乡村医生的报酬往往因各种原因难以保证。国家应鼓励各地根据其经济水平制定可行的政策,有条件地区可试行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方式,建立合理解决乡村医生报酬的机制。在实施过程中,可实行服务质量与数量挂钩,在对乡村医生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进行考核的基础上予以购买,以保证其报酬落实到位。

同时,也可借鉴农村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办法,建立乡村医生保险福利基金,改进乡村医生离岗退养办法,使年老病残乡村医生的生活得到保障。也可在经济水平较好的乡镇,集体与个人合作投保参加商业养老保险,或在一体化管理的地区,乡村医生同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参加同样的保险。

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应以国家颁布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依据,保险金可从以下三条渠道筹集:一是从业务收入中提取;二是集体补助;三是个人缴纳[4]。集体补助可根据工龄、职称、职务、奖励等方面确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组织负责乡村医生养老保险的财务和业务管理工作,及时收缴上报保险费和发放养老金;任何人不得截留和挪用保险金。

参考文献

[1]赵才林,卢广民,宋运鲁.乡村医生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J]..实用乡村医生杂志,1999;(6)1-2.

[2]卫生部卫生人才中心.中国乡村医生历史回顾与展望.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黎大东,侯大伟.无执业资格的老乡医[N].嘹望新闻周刊,2006;(11):46-47.

[4]张恩富,林守渊,杨仁明.试论欠发达地区乡村医生的困惑与走向[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0;(9)30-31.

[5]张建华,郑文贵,尹爱田等.关于乡村医生管理的立法原则及内容的思考.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8):497-498.

[6]赵楠,贾红英,陈迎春.河南省乡村医生现状调查与执业化对策研究.河南医学研究,2007;16(3):265-267.

[7]蒋甫良.关于乡村医生执业资格目标问题之我见[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4)266-267.

[8]曹金海,张兵.南通市6893名乡村医生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998;(11)599-600.

执业资格 第5篇

一、单项选择题(共50 题,每题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 个最符合题意个)

1.建设工程监理的行为主体是()。

A.建设单位B.工程监理单位C.建设主管部门D.质量监督机构

2.我国建设工程法律法规体系中,《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属于()。

A.法律B.行政规章C.行政法规D.部门规章

3.建设部《关于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的若干意见》规定,监理规划中应当包括()。

A.安全监理的范围、内容、工作程序和制度措施B.安全监理的方法、措施和控制要点

C.对施工单位安全技术措施的检查方案D.对施工单位应急救援计划的检查方案

4.如果初步设计提出的总概算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总投资估算的10%以上,应当重新()。

A.编制项目建议书B.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C.评估可行性研究报告D.向原审批单位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

5.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工程项目,属于项目董事会职权的是()。

A.编制项目财务预算、决算B.确定中标单位C.提出项目开工报告D.组织项目试生产和单项工程预验收

执业资格 第6篇

关键词:中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科护理;教学改革

众所周知,护士执业资格证是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行业准入证,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能否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科护理课程是中职护理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是以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护理为主要内容,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的桥梁性、应用性课程,更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主要课程之一,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出题率的35%。因此,本文对中职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现状进行分析,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切入点,探索内科护理教学改革,提高中职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一次性通过率。

一、中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现状

从2011年起,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由原来的4个科目更改为2个科目,即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科目不多,却包含了医学护理的各门课程内容,而且临床病例题份量在不断加大,越来越注重考核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然而中职学生年龄小,心智不成熟,缺乏专业思想,学习动机不足,还无法对自己的职业人生做合理规划;基础知识薄弱且参差不齐,综合素质较低,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自我管理和主动学习能力较差,对学习没有充足的信心;需要与大专、本科学生同台竞争,缺乏竞争力。这些原因导致中职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一直比较低,约30~50%,很多学生面临一毕业就失业的窘境。如何调动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提高就业率,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中职内科护理教学改革的必然性

从中职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现状分析来看,考试通过率不容乐观。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试题分析来看,内科护理试题约占35%,比例较大,说明内科护理教学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具有重大意义。另外,理解题及病例分析题占80%,病例分析题越多,意味着越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而对学生此方面能力的培养正是传统内科护理教育所欠缺的。基于上述多种原因,为了更好地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对接,提高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内科护理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三、中职内科护理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调整内科护理教学大纲

每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大纲都会修订,知识点逐年增加,考试要求更加规范。因此,内科护理教师应与时俱进,做好内科护理教学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衔接工作,熟悉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大纲,以此为依据随时调整相应的教学大纲。

2.制订详细的内科护理教学计划

内科护理教师应以调整后的教学大纲为教学指南,结合对中职学生基础知识课程掌握情况的了解,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3.明确内科护理教学内容

内科护理教师在已制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将高频考点作为重点教学内容,适度增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查但中职内科护理教学欠缺的内容,并将教学内容以图片、视频、声音等多媒体形式展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医学基础知识的渗透。

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内科护理教师要根据内科护理的特点和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模拟教学法、归纳总结教学法等。如:在疾病讲解前,先导入案例,引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根据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设置相关问题,问题涉及疾病病因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护理及健康指导等多方面,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解决问题,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然后在课后留一个典型病例,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最后在学完后,让学生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如最常见的原因、最主要的症状等带“最”字的总结,咯血患者的体位、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体位等有关体位的总结,护理措施中用药护理、饮食护理、数字题等高频试题的总结等,这样既方便学生识记,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5.重视内科护理历年考点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延续多年,每年的考试都会出现很多重复的知识点,如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洋地黄时需要护士先测一下患者的脉率,哮喘的典型症状是反复发作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伴哮鸣音等,这些都是高频考点。因此,内科护理教师应重视历年考点,将这些考点贯穿在内科护理的教学中,并通过详细讲解和分析历年考点,使学生对这些知识点做到举一反三,以便更好地应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各种题型。

6.改革内科护理教学评价模式

应改变以理论考试为主的评价模式,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包括理论知识测试和技能考核,成绩权重由平时成绩30%、理论考试30%、实践技能考核40%组成。平时成绩主要是对学生日常行为素养的考核;理论考试多为模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题型,以使学生尽早适应考试要求;实践技能考核除了实验操作外,还包括典型病例题的分析,主要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能做到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查。

综上所述,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是评价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并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三年来,我校内科护理教师在分析中职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现状的基础上,对内科护理教学进行了多项改革,促使我校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逐年增加,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同时,内科护理教师非常注重学生医德教育和技能的培训,以便与临床实践接轨。

参考文献:

[1]李树妹.浅议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与内科护理教学方法改革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0(12).

[2]何云海.浅议与执业护士资格考试接轨的内科护理教学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12(9).

在校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分析 第7篇

根据《人社厅发[2009]112号》文件规定的“各科目合格标准均为60分” (各科目试卷满分均为100分) 和2009年度护理初级 (士) 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规定, 我校报名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500人, 占应届护理专业毕业生总数的65.7%, 成绩公布后进行如下分析。

1 参加考试人数及各门成绩分析

国家规定的考试科目: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4门。

参加考试共500人, 4门成绩合格有180人, 占36.0%, 3门合格有57人, 占11.4%, 2门合格57人, 占11.4%, 一门合格77人, 占15.4%, 4门都不合格有129人, 占25.8%。

2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500人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取得资格的只占36.0%, 成绩不容乐观, 现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如下。

(1) 成绩全部合格的180人绝大部分入学时成绩优秀, 平时认真学习医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 特别是在医院实习期间, 不怕吃苦, 勤学好问, 热爱护理事业。

(2) 调查显示, 500名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学生中有360人计划参加对口升学考试, 占72.0%, 这部分学生对对口升学考试内容下功夫复习, 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3) 参加考试的学生中有11.0%的人平时学习不努力, 这部分学生入学时成绩普遍较差, 家庭条件好的占89.0%, 注重吃、穿, 并不热爱护理事业, 平时不能严格要求自己, 经常违反纪律, 报名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抱着“随大流”的心态。

(4) 学生医学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掌握不扎实。3门以上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对试卷上感觉会做的题却做不对。

(5) 根据成绩分析, 发现学校在教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近几年来, 学校由于受编制限制, 师资力量薄弱, 学生多专业教师少;加之学校盲目招生, 仅护理专业的学生就近1 000人 (英护、普护、3+2护理) , 占年招生总数的89.0%, 给教学工作造成很大压力, 原有的专业教师很难完成教学任务, 而从其他专业调剂过来的教师要胜任护理专业教学还需要一个过程, 很难保证教学质量。

(6) 实验室、实训基地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教学实训基地建设跟不上, 原招生规模使用的场地远不能满足在校生的教学实训需求, 学校虽投入很多资金加以建设, 但离满足教学需要还有很大差距。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涉及的专业知识、相关知识、基础知识、专业实践能力面广, 没有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践技能很难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我国首次允许在校生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条件, 有利于提高卫校护理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学校来说, 应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改善办学条件, 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能够适应社会需求, 增强就业竞争力。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应注意的一些细节 第8篇

1 首先要做好充分的考前准备

端正学习态度, 脚踏实地的学习是学生惟一的选择。因此, 做好课前动员与考前动员, 保证充分的复习准备时间, “不打无准备之战”, 是执业考试能否通过的关键。

1.1 课前动员是执业考试的润滑剂

执业考试是专业基础知识、技术水平和能力积累的检验, 不是一朝一夕的突击可以完成的, 必须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与沉淀, 所以要及早对学生开展考试动员, 告知学生执业考试对他们职业生涯的重要性, 提前引起他们的重视。学生实习期间是教学管理比较复杂和薄弱的阶段, 他们往往只顾临床实习而忽略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复习。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实习期间觉得很累, 没有时间看书、复习, 没能很好地处理好实习和复习的关系, 失去了执业考试的黄金时间, 所以, 笔者通过多次定期巡查、组织实习生定期回校总结考试等形式反复多次进行考试动员和强化, 使学生在实习期间能认识到执业考试的重要性, 在确保完成实习的情况下, 有机地结合实习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和复习, 提前进入考前复习状态。

1.2 考前动员是执业考试的添加剂

实习结束进入总复习阶段后进行一次总动员, 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执业考试的重要性, 并全面进入执业考试复习状态。

2 让学生真正领会考试大纲要求及掌握考试技巧

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方法往往是死记硬背名词解释、问答等, 紧密结合临床的病例分析题则少之又少, 选择题的比重也比较有限。由于从未见过真正的考题, 复习时没有参照对象, 仍按照过去应对学校期末考试的要求和方法死记硬背和进行题海战术, 钻难题、偏题, 结果得不偿失。市面上打着“权威”旗号的“全真模拟”之类的复习资料数不胜数, 由于针对性不强, 对考题难度把握不准确, 难题、偏题多, 把众多的学生绕进了“死胡同”。因此, 让学生真正领会考试大纲要求及考试技巧尤其重要。

2.1 考试大纲的难度要求

旧大纲对内容有了解、掌握、熟练掌握、熟悉之分, 新大纲无了解、掌握、熟练掌握、熟悉之分。每种病的考点有:解剖生理、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原则、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健康教育。主要考病例分析题, 这要求学生必需要在内容全面掌握的基础上理解并运用。

2.2 考试方法

旧大纲考4个单元, 每个单元100题, 满分100分。包括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等;新大纲考两个单元, 每个单元约135道选择题。包括专业实务 (相关解剖生理、病因病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要点) 和专业实践 (基护、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 。

2.3 不再以考知识点为主, 死记硬背不能解决问题

以前不考护理问题和健康教育, 教师上课一般也不讲或少讲以上内容, 但新大纲要求考首要护理问题和健康教育, 体现了重预防、近临床的思维特点。考试涉及的知识包括: (1) 护理工作需要的现代医学基础知识, 包括:人体生命过程、解剖、生理、病理与病理生理、药理、心理、免疫、医学微生物和寄生虫、营养、预防医学等; (2) 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是考试的主要部分, 包括:基础护理技能, 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健康评估, 护理程序及护理专业技术, 健康教育以及适量的中医护理基础知识和技能; (3) 护理相关的社会人文知识, 包括:法律法规、护理管理、护理伦理、人际沟通知识; (4) 考试全部采用选择题。所有试题均由1个题干和5个选项组成, 5个选项中只有1个为正确答案, 其余均为干扰选项, 干扰选项可以部分正确或完全不正确, 学生在回答本题型时需对选项进行比较, 找出最佳的或最恰当的选项。旧大纲A1占50%、A2占30%、A3/A4占10%、B占10%;新大纲A1占20% (约30题/单元) 、A2占60% (约80题/单元) 、A3/A4占20% (同A1) 、不考B型题。A2, A3, A4都是以病例作题干, 突出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A1型题 (单句型最佳选择题) 以简明扼要的提出问题为特点, 考查学生对单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A2型题 (病历摘要型最佳选择题) 以叙述一段简要病历为特点, 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A3型题 (病历组型最佳选择题) 以叙述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情景, 针对相关情景提出不同的2~3个相互独立的问题。A4型题 (病历串型最佳选择题) 以叙述1个以单一患者或家庭为中心的临床情景, 拟出4~6个相互独立的问题, 问题可随病情的发展逐步增加部分新信息, 以考查学生临床综合能力。

3 指导选择适合的教辅材料和复习资料

常规教材要保证教学按照大纲要求, 使各个知识点贯穿在各章节中共中央, 所以教学必需选用“十一五”规划教材。但是目前市面上执业考试的资料五花八门, 建议学生选择正规出版社出版并与《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护理学》的考试大纲一致的系列考试资料, 包括技能指导、笔试指导、配套习题、历年真题及模拟试卷等。复习资料要及时发放给学生, 让学生可以在临床实习期间就进入考前复习, 为实习结束回校后集中复习做好准备。

4 重视考前辅导

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与其掌握的基础知识及在临床的应用水平有关, 不能靠“临急抱佛脚”。但学生考前刚结束在医院的实习, 在实习期间往往因为没有统一的学习环境而放松学习和复习, 学校组织学生统一返校后进行集中强化和考前辅导, 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梳理, 对考试大纲的重点和难点作强化培训, 注意突破难点和疑点, 同时重点关注平时考试成绩差的学生。我们曾经将参加复习与不参加复习的学生分为两组, 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表明参加复习组的执业考试通过率有明显提高, 说明举办考前辅导班对提高考试通过率是有帮助的。

5 发挥班主任和家长的督促作用

执业考试虽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个人职业生涯和切身利益, 但有些家长并不清楚。我们通过班主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 举行平时考试成绩较差学生的家长会, 目的是取得家长对学生考试的理解和支持, 充分发挥家长在督促学生加强考前复习方面的作用。

6 临考前保持正常的心态

执业考试由市统一安排考场, 并非在校内熟悉的环境进行, 所以学生应提前熟悉考场环境。我校为保障学生顺利完成考试, 在考前一天组织学生回校, 让学生准备好考试必须品 (如身份证、准考证、铅笔、橡皮擦等) , 并由后勤提供车辆带学生到考场踩点、熟悉考场环境, 确保第二天考试顺利完成。同时, 由有经验的教师给学生讲解如何做好应试准备, 并由校领导亲自上阵, 给学生鼓励、加油, 以提高学生应试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陈瑞娟, 农子文, 黄银欢.围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开展教育教学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 2011, 29 (21) :68-69.

执业资格 第9篇

职业教育是岗位教育、就业教育, 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既是对护生就业基本能力的检验, 也是对卫生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统一验收。为此, 各中职卫校为应考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如加强教学质量管理、调整教学计划、订购辅导资料、统一辅导、集中做题等。

笔者亲历护生在校理论学习、临床实习、复习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全过程, 认为应对护生应试作系统规划, 尤其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

1 资料

2008年12月对鞍山师范学院附属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护生以无记名方式填写, 收回有效问卷127份。

2 结果 (见表1~3)

由表1可知, 大部分护生复习时无从下手, 考试时表现出紧张心理, 说明护生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感到迷茫。

由表2可知, 大部分护生在进入临床专业课学习阶段缺乏自我学习意识。

由表3可知, 护生缺乏归纳、总结能力。

3 讨论

3.1 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目标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目前, 我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 熟练掌握医学检验操作技能, 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检验、卫生检验、病理检验技术等工作, 能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技能型、服务型高素质劳动者。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对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一种考核、是对护生职业能力的检验。

3.2 护生状况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根据调查, 大部分护生在进入临床专业课学习阶段缺乏自我学习意识, 阶段性考试时缺乏归纳总结能力, 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感到迷茫。而护生又必须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方能从业, 这就需要中职卫校对护生应考复习作统一规划, 引领护生有效学习和复习, 顺利通过考试。

3.3 阶段性考试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阶段性考试在中职卫校中不外乎期中和期末考试。阶段性考试是对教师某一阶段教学质量的评估, 也是对护生某一阶段学习效果的检验。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对护生理论和实践学习的整体检验, 是对护生就业能力的全面考核。

3.4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题与知识点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全国统一考试, 题量大且涉及知识面广, 但试题以基础理论知识为主。

4 对策

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及对护生应试经验的总结, 认为中职卫校在组织护生备考时应注重以下环节。

4.1 促使护生主动学习

针对护生具体情况, 专业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贯穿职业教育和道德教育, 让护生明确护理专业的崇高性、科学性、严密性、危急性特点。使护生明确护理专业的学习不仅是为了应付阶段性考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就业考试等, 而要认识到专业理论知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 使护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与护生学习兴趣有着密切关系,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努力适应目前中职教育形势, 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4.2 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

护理专业教师是受过专业教育和训练, 具有护理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 担任专业教育、教学工作。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突出重点、讲清难点, 明确各章节知识点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考点, 使护生系统掌握临床基础知识。

4.3 发挥阶段性考试的作用

阶段性考试是强化护生记忆的最好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应标记重点内容, 阶段性考试复习时让护生独立归纳、总结重点知识。这样, 既能提高护生的学习能力, 又能加深护生对知识的记忆。

4.4 强化临床实习, 使理论联系实际

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契机, 教师应注重临床实习, 提倡护生在实习期间不仅要进行护理实习, 同时要学习书写医疗文书, 即护理病志和医疗病志。通过理论联系实际, 使护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记忆。

4.5 系统复习, 积极备考

理论总复习之初应强调书本知识的重要性。首先, 提倡护生通看全书。其次, 针对大纲要求细看、记忆书本内容。最后, 强化辅导书中的知识点、考点。理论知识复习结束后有计划地做题。冲刺阶段做题可以检验护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从而查缺补漏。

基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实习生管理 第10篇

1 构建实习期间的保障体系, 营造良好氛围

要营造良好氛围, 应从健全机构、完善制度建设着手, 建章立制, 落实责任, 明确要求。

1.1 健全机构, 完善制度, 有章可循

一是建立健全学校实习生管理工作领导机构。成立学校实习生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由学校校长担任, 负责实习期的全盘工作, 由分管教学和德育副校长任副组长, 具体抓工作, 教务处、学生处等相关负责人和实习班班主任为小组成员, 并设有实习生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具体落实实习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有了健全的领导机构, 管理工作的落实才能有保障, 实习生管理工作才能有的放矢。

二是制订和完善有关实习生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各层次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等长效机制。例如, 制订实习生实习计划与指导、实习生管理规定、实习生晚自习管理规定、实习生宿舍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实习生行为规范考核奖惩制度以及教务处工作职责、学生处工作职责、班主任工作职责、辅导员工作职责、实习队队长职责等, 并将其汇编成册, 做到人手一册。同时将一些相关制度和规定“上墙”, 并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和实习生学习。在实习生管理中, 有了科学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 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就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实习生也会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1.2 有足够的经费作为保障

实习期间, 学校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因此必须有足够的经费作为保障, 所以, 学校在每年经费预算中应设有学生实习的专项经费。作为具体操作的实习生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年应列出计划, 明确当年各家医院的实习生人数, 聘请辅导员人数, 开设专题讲座、辅导课的场数, 学校巡查次数和教室、宿舍添置设备所需的经费, 并为所有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考生准备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要点精编》、《模拟试卷》等系列复习丛书。

1.3 建立健全良好汇报制度, 做到信息畅通

只有信息畅通才能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例如, 实习生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应定期向各家医院护理部、辅导员或实习队队长了解实习生情况, 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也要及时向学校相关人员反映和汇报, 实习生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在第一时间做出相关的处理, 同时向组长或副组长汇报, 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各种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1.4 会议与检查相结合, 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一是各实习队应坚持定期召开全体队员会议, 每月至少1次, 由各家医院护理部总长和辅导员组织召开。主要强调实习的纪律和通报近期实习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的整改措施。学校每年召开两次实习队队长会议, 总结和研讨前阶段的实习情况及安排后阶段的实习工作。

二是坚持“预防为主、未雨绸缪”的工作思路。实习生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定期前往各家医院进行巡查, 巡查内容有:对实习生进行模拟考试, 了解其复习情况, 同时分析模拟考试情况, 指导他们复习;与医院护理部总长和辅导员沟通了解实习生情况;召开实习生大会和进行个别交谈等。

1.5 责任追究, 奖罚分明

建立健全奖励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对执行、落实制度好的部门、实习队、宿舍以及各类管理人员应给予奖励, 对执行、落实制度差的, 甚至出现差错或事故的, 应追究责任, 做到奖罚分明, 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

2 加强宣传教育, 增强实习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营造良好氛围, 确保实习生的实习和复习效果, 加强对实习生的教育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此, 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和各种载体加强宣传教育, 增强实习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1 精心准备开好动员大会

动员大会的主要目的是让实习生明白, 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 也是备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大好时机。因此, 实习生管理领导小组在动员大会前应先做分工, 精心准备有关教学管理、纪律要求以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复习总体安排的内容等, 通过动员大会向实习生解释清楚, 以便实习生既能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又能充分利用时间备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2.2 编写实习生简报

定期编写实习生简报, 使各实习队队员能够了解各实习队的情况和护士执业资格模拟考试的情况、动态。简报开设的栏目有:实习动态、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复习指导、模拟考试分析、就业指导以及专题报道等。

2.3 充分利用载体加大宣传力度

一是借助教室、宿舍等强化宣传教育工作, 如有关实习方面可以张贴“遵纪守法, 规范执行医院和学校的规章制度;恪守社会公德, 遵守职业道德;刻苦学习, 正直做人”等。如有关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复习方面可以张贴“一鼓作气胜于明年再战;争分夺秒, 保证备战;理解‘必做’, 看懂‘必背’”等, 使实习生能够随时明确自己该如何去做才能保证完成实习任务和提高复习效果。

二是充分利用校园网、实习生简报、黑板报进行医风医德、遵纪守法、实习安全、心理健康以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重要意义和新动态等内容的宣传教育, 以达到深入人心。

2.4 家校联系, 齐抓共管

在每届实习生进入医院实习前, 与实习生和其家长签订实习管理协议书, 实习班班主任定期向家长通报实习生的实习情况和护士执业资格模拟考试情况, 让家长配合学校和医院, 共同督促实习生, 形成家校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3 抓好实习生管理应把握的5个关键环节

学校实习生管理工作任务很重, 尤其是既要求实习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又必须做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备战。学校要想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应把握好以下5个关键环节。

一是理念要“优”。思路决定出路, 理念引领方向。理念于个人而言, 是一种看法、思想和观念, 它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怎样的管理理念决定了怎样的管理行为方式, 也就决定了怎样的管理结果。强调管理理念要“优”, 即要求每一位分管领导、每一位具体从事管理工作的管理者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二是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 把实习生实习质量列入部门重要议事日程, 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三是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 实习生要顺利完成实习期的各项任务必须是安全优先, 没有安全谈何质量;没有安全, 一切努力都将归零;没有安全, 实习不稳定, 想顺利完成实习期的各项任务更是无从谈起。

二是责任要“明”。即要求每一位领导、每一位管理者在实习管理过程中所应承担的管理工作职责和责任要明晰。“大家多一份责任, 实习生就会多一份安稳;大家工作中多两份细心, 实习生就会多获得一份呵护。”和其他教育管理一样, 实习管理也需要通过明确责任来督促管理者、实习生和实习生家长形成合力, 齐抓共管。可以结合本校实际, 制订各项管理工作岗位职责, 落实好制度的实施, 做到“管理工作众人挑, 人人肩上有指标”, 在管理工作中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使管理工作真正扎实、有效地开展。

三是保障要“好”。实习出了问题, 关键都在制度上, 不是因为没有制度, 而是因为制度上有漏洞或者有制度不遵守。实习管理工作要有一整套制度, 而且是切实可行的好制度来保障。要立足用制度来管人、管事, 充分发挥制度的管理功能, 从而实现实习生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四是运作要“恒”。实习生管理工作只有更好, 没有最好, 需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细致地抓好常规工作, 建立健全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在管理工作中应摸索出一套经常性的管理手段和日常性的管理模式, 并使这些经常性的管理手段和日常性的管理模式成为一种长期保持的管理方式方法, 将其常态化。

五是管理要“细”。即管理工作要细致, 应做到分工细、制度细、检查细, 各项工作落实到人, 形成“事事有人管, 人人有事干”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这就要求各层次管理者、负责人和执行者牢固树立精细化管理观念, 有精益求精的意识, 把实习生管理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抓好、抓实。在管理工作中, 若疏漏了小细节, 往往会酿成大错。管理工作无小事, 在工作中要无事当作有事想, 小事当作大事抓, 必须做到: (1) 预测走在预防前, 预防走在事发前; (2) 从细节入手, 从细节抓起, 做到管理无盲区、无死角、无漏洞。

综上所述, 新形势下的实习生管理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 我校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都非常重视此项工作。经过多年来大家的共同努力, 目前我校各实习队已形成了良好的实习风气, 实习生实习积极性日益高涨, 近3年的毕业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均达90%以上, 已初见成效。只要我们在工作中抱着对实习生、实习生家长负责的态度, 形成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采取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 一定会把实习生管理工作做深、做实、做细。

摘要:实习生管理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 要做好实习生的管理工作, 可从3个方面来努力:一是构建实习期的保障体系, 营造良好氛围;二是加强宣传教育, 增强实习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三是抓好实习生管理应把握的5个关键环节。

执业资格 第11篇

【关键词】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应试

0.前言

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自2002年首次举办以来已经进行了9次。经过几年的注册考试,命题和应试双方都已逐步成熟,每年的通过率一般在14%~20%。大多数参加专业考试的考生,虽然有丰富的工程经验,但仍感到专业考试有很大的难度。难以通过考试的原因很多,如“工作忙,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学习”、 “毕业时间长,年纪大了,以前学的东西忘了”、“考试题量大,考试时间不够”等等。

我本人于2009年通过专业考试,就自己并结合其他通过考试取得执业资格的考生对考试复习和应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总结,希望对参加专业考试的朋友有所帮助。

1.专业考试最常见的问题

1.1考前复习临阵磨枪

部分考生考前十几天才开始复习,考试时会出现心慌意乱、丢三拉四的现象,这种侥幸通过的则很少。

1.2知识盲点多

很多考生日常工作是搞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仅仅对考试范围其中的工程勘察、地基处理、浅基础和桩基础、抗震规范等零星知识点相对熟悉,对于土工建筑物、边坡、基坑与地下工程、特殊岩土、工程经济这几部分却相当陌生。

1.3部分基础理论理解不透

刚开始复习感觉内容太多,有无从下手力不从心的感觉。捧着一本规范汇编,勘察规范还能看懂,到基础设计规范,尤其桩基规范抗冲切部分很难看懂,那个时候对自己没有信心,复习没有取得好的效果。

2.专业考试复习方法

2.1针对大纲制定复习计划

对照考试大纲,每章、每节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天数(越短越好,时间有限)。把大纲的逐条知识点对照规范、工程地质手册及于海峰老师的专业教材和模拟题集。同时,针对大纲中“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不同的档次的要求和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复习。

2.2注意规范附注及条文说明

我认为不要盲目地看规范,要有目的地看,要根据考试大纲有理解性地看,对规范要熟悉,尤其是规范中的附注及条文说明,现在考试考的很精,一眼就能找到的基本考的不多,考的内容都是很偏的东西,尤其是条文说明及各种附注,还有各种表格下面的小字附注,都是经常考的。

2.3认真掌握土力学基础理论

全面了解土力学原理,把土力学书翻两遍,看完两遍后,要求你能看懂,此外,你必须要知道书里有什么知识,在什么位置。

2.4认真研究历年考题

历年的考题很有参考价值,开始时,每做一道题都要落实到规范上,然后落实到专业教材上。找到基本原理以后,以基本原理为出发点,全面了解相关知识。这个阶段,大家不要图速度,必须要把每一道题搞通搞透。每一套考题都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来做,并把题目中相关信息,如规范中的说法及页码、专业教材中的说法及页码等简单标注,这个很重要。有了标注以后,你第二次再看这道题时,对知识点的理解非常有帮助。

在做考题中的案例题时,也要全面的分析,将规范中特别的地方或者容易出现陷阱的地方,用红笔标注出来,写出注意点。在规范中也要做相应的标注,这很重要,能够帮助你查阅规范时识别陷阱。做考题的过程中,如果有些考点,你遇到过了,了解了,这个时候就是你测试自己做题速度的时候,必须在保证正确的情况下,尽全速做完这些题,这样的心理,对于考试时是很有帮助的,可以让你从容、快速地完成自己一看到就知道怎么做的试题。

2.5保证充足的复习时间

保证有充足的复习时间,切记不要断断续续复习。每天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间,复习有连续性 通过的几率大大增加。

2.6认真对待冲刺模考

最后冲刺二十天的时间,大部分知識点已经知道如何应考,还有一些自己生硬的但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尽量找相关资料和习题掌握。对于14个工程法规类在考前一周内通读两遍。最后就是题海战役,做往年考题和模拟考题。浅基础桩基础地基处理抗震的重点要练得很熟,拿到题就知道步骤那种,考场上来不及多思考,桩基规范、抗震规范上反映谱之类的一些按部就班的计算公式,在规范旁边的空白处标上1、2、3、4、5步骤,先算什么后算什么,防止考场上打乱。总之,最后模考,一定要练,提高速率和正确率,最好大家能够保留一套考题,用考试的方式测试一下自己,切身感受一下考试时的感觉。同时,在考试前一定要保证做题的热度,特别是桩基、地基设计。

3.应试技巧

3.1提高答题准确度

考试中,先做自己有把握的题目,提高答题准确度。虽然你的做少,但会得高分。

3.2专业知识应试技巧

不要拘泥于一个题目,不会的先可以放过。有很多人都是先做工程经济、抗震方面的题目,这样可以稳定情绪;选择题方面,先做单选题,后做多选题;对于多项选择题,一般答案2个或3个选项,选1个或选4个选项都不对。找规范时,多注意条文说明与小字附注。

3.3专业案例应试技巧

首先要通篇看一遍,把其中的25道题目选出来,再在这25道里面挑选容易的先做。如果一遍做的和答案不一样,则要多看公式说明,如果还是不一样,则需要自己下决心放过,再做你认为简单一些的考题;还有就是一些题目看着比较长,其实比较简单,不放弃为好,对于铁路、公路或者水利的题目,有时看得比较少,找公式费时间,做这样类型的考题显然不划算。

3.4备齐考场必带资料

考场手册41本规范、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14个工程法规类必带;于海峰老师的培训教材与模拟训练题集选带;(岩体)土力学、铁路、公路手册等因个人习惯不同而选带;规范上、资料上贴上标签,翻书才快,有些可能要考的知识点页码干脆就写在首页空白处;带上手表与米尺很有必要。

3.5试卷及答题卡注意事项

考试答卷前一定要把考生须知看一遍,要留有足够的时间涂答题卡,且不能漏涂;我建议每做一道题后,马上在答题卡上涂上,很多考生答完试卷后,没有时间涂答题卡,答题卡的题号顺序是不一样的,看清楚再涂写;案例中卷纸里的答案也要填写,不能漏写。

对于案例题,做题关键是概念清楚、思路清晰、公式正确。计算过程尽量简单,不需写出思路、引用规范、详细的计算过程,只要写出公式、代入已知参数,并得出结果,最后选择正确既可,这样可以大大节约时间

4.结语

考生在复习中多向往年考试通过的工程师请教,多与有经验的同事讨论。如果时间和经费允许,选择一个合适自己的面授辅导班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没有条件参加面授班,选择一个网络班,对通过考试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最后,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专业考试,顺利拿到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证书。■

【参考文献】

[1]于海峰.全国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培训教材(第3版)[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2]于海峰.全国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模拟训练题集(第3版)[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执业资格 第12篇

1 以“执业考试”为中心, 开展教育教学管理

让学生以通过“执业考试”为目标, 树立热爱学习、爱岗敬业的思想, 激发学习热情。

1.1 以“新生入学教育”为起点, 开展树立护理职业理念的启发教育

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应由教务处负责向学生讲明护理专业课程内容多而深且繁杂的特殊性, 学习任务重, 对于理论学习和操作技能要求高, 通过3年的学习, 全部科目考试合格才能毕业;毕业后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才具备上岗资格。使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 为今后学习奠定基础。

1.2 以“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为切入点, 使课堂成为护理职业理念的全程教育基地

有关调查[1]发现, 不少学生报考护理专业并不是出于自己的理想追求, 而是出于就业目的, 甚至由父母包办, 被动来卫校就读。因此, 树立与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我们以“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为切入点, 指导学生自己设计未来, 帮助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热情为病人服务的职业理念。同时要求专业课教师将护理职业理念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 使课堂成为护理职业理念的全程教育基地,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学习主动性。

1.3 以“执业考试”为中心, 指导与开展各种教学管理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2]

1.3.1 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督导

通过采取随机听课、教师相互听课、教案与备课检查、教学测评、召开学生座谈会、教师教学专题研讨会、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问卷调查等方式, 进行教学督导, 提高教学质量。

1.3.2 开展多样教研活动

在教师中开展教育教学科研、撰写论文和优秀论文评选、理论课堂竞赛、教案评比、课件评比等活动;在学生中开展全校性的医学基础知识竞赛、护理操作技能竞赛、医学理论与技术讲座等活动, 学习并交流心得。

1.3.3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具体执行者和操作者, 是保证教学质量最直接、最关键的主体。学校建立了系统、科学、切实可行的教师培养制度, 将教学质量考核与绩效考核评定挂钩, 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1.3.4 督教兼导学,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加强“导学”工作, 调动学生积极性, 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学部门定时或不定时召开新生入学学习动员会、学生教学管理座谈会、后进生座谈会、男护生专题座谈会、期中学生学习与期中考试动员会、毕业实习前动员会等, 随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与改进教学工作。

2 围绕“执业考试”开展一系列教学改革

2.1 调整教学计划[3]

学校组织各教研组深入钻研教学大纲, 调整实施性教学计划, 增加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等课程课时, 适当增加病理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等基础课程课时, 目的是在保障“执业考试”相关课程教学时数的同时, 让学生打下牢固的基础知识。

2.2 制定适合“执业考试”的各学科实施性教学计划与大纲

教务处要求各学科制定适合“执业考试”的具体实施性教学计划与大纲的目的之一是让教师熟悉本学科的考点, 以便在日常教学中将相关知识融入课堂教学, 切实以“执业考试”为中心开展教学。

2.3 选好教学 (辅导) 材料

常规教材保证教学按照大纲要求贯穿各章节的知识点, 所以教学必须选用卫生部规定的教材。此外, 还可选择能够拓展学生思维和应试能力的教辅材料, 如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护理学》系列的考试大纲、练习题等。2010年底我校订购相关复习资料, 让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就开始进行考前复习。

2.4 开展考试改革, 力求考试方式与执业考试方式零距离

学生的考试成绩除与知识点掌握的牢固程度有关外, 还与其对题型、考试方式的熟悉程度有关。为此, 我们改革了考试方式, 在组织毕业考试和模拟考试时采用“执业考试”方式进行。试题由原来的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等综合题型全部改为选择题, 阅卷方式由人工阅卷改为计算机阅卷, 并指导学生正确填涂答题卡, 考试结束后各科教师对考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指出学生考试中出现的错误, 并讲解审题答题技巧, 使学生通过模拟考试适应“执业考试”方式, 避免在“执业考试”时产生紧张心理, 能发挥正常水平。

“执业考试”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就业情况, 同时也是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直接检验。所以学校各部门要紧密配合, 以此为契机, 围绕“执业考试”, 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以考促管, 以考促育, 以考促改, 以考促教, 以考促学, 培养出实用型的高素质卫生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生皆.高职护生入学教育方法改革的尝试[J].卫生职业教育, 2007, 25 (24) :64.

[2]农子文.东莞卫生学校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的做法与思考[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0 (3) :38~39.

上一篇:体育教育对策下一篇:针刺结合推拿治疗